第一篇:七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说课标说教材演讲稿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说课标说教材
桑阿镇中学 冯文凡
优化教学模式 构建高效课堂
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的内容是新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内容。
主要从说课标、说教材、说建议三个方面来说。这三方面内容是教学的基石,说课标是明确教学的方向,说教材是明确教学的结构,说建议是教学具体实施的方式。
说 课 标
总目标:
九年义务课程标准的制定宗旨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积累,培养预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第四学段的总目标从以下三个维度进行归纳:
一、知识与能力:
1、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
2、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
3、能具体明确、文从子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
4、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
5、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九年级的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二、过程与方法:
1、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
3、深入品味,联系生活体验,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2、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
3、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新旧课程标准的对比:
旧的课程标准:
1、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
2、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精神、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新课程标准:
1、要求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发展书面语言运用能力。
2、汲取民族文化智慧,提高文化品位,增强学习语文的自信心,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积极尝试运用新技术和多媒体学习语文。
3、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个性,培养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
通过新旧课程标准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出在新的课程标准中
1、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语文课程中的渗透。
2、目标的设计着眼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着眼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内容标准:
根据学段目标和第一单元特点,本单元内容标准为:
一、知识与能力:
1、积累本单元的生字和新词;
2、了解散文、小说、童话、现代诗的基本特点;
3、熟悉故事情节,把握人物形象;
4、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结合自己的经历和体验,深入体味文中的情感。
2、学习文章的表达技巧
3、紧扣语文教学的特点,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课文中表现的,激发青少年的爱国热情。
说 教 材
主要从教材的编写体例、教材的编写特点、教材的内容结构和教材的相关性来阐述。
一、编写体例:
1、本册编排体例:
在人教版语文教材中,每个单元都由单元提示、课文、研习与练习、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四部分组成。
2、本单元编写体例:
在本单元中课文又可以分为讲读课和自读课两种。讲读课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爸爸的花儿落了》和《伤仲永》三篇,自读课有《丑小鸭》、《诗两首》两篇。
3、就本单元人教版与苏教版的对比:
人教版在安排课文方面,一略一精,不但考虑到了课文内容的逻辑联系,而且考虑到教学氛围。一篇略读,一篇精读,由粗线条到细线条,学习情绪趋向稳定后再精读,效果更好。苏教版的课文安排没有明显的精读和略读的区别,但是在单元课文安排结束之后,苏教版安排了一些诗文的诵读与欣赏。在对提高学生的能力,积累知识方面有很大的好处。
二、编写特点:
特点一:按照主题组织单元。
在七年级语文下册中,课文按照专题成长足迹、热爱祖国、名人伟人、文化艺术、漫话探险、动物世界,分为六个单元,而第一单元即为成长足迹单元。
打破文体界限,以语文与生活的联系为线索,体现语文的人文性,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质。
特点二:单元内部自成系统。
每个单元又分为单元提示、阅读课文与综合性学习。而每一篇课文又包括课文提示、课文、研讨与联系和读一读写一写。其中,单元提示起到了点明主旨,明确要求的作用,课文提示可以引领学生走入新课;研讨与联系则可以使学生对课文进行整体感悟,同时又得到了扩展延伸。读一读写一写则集中了本课的生字词;
特点三:阅读链接,拓展文本。
在本单元中,每节课结束都会给学生安排一篇阅读文章。这样不但提供教学资源,而且增大了信息量。
特点四:注重写作的指导
这个单元的写作专题为叙事要完整,专题中包括写作引导、写作实践。每一部分都讲解的到位,特别是“提示”部分,帮助学生如何去做,字数的要求也有所降低。
特点四:学习方式的转变。
由过去的“师授”,转变成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体的“生学”。
三、教材内容和结构:
本单元的专题内容为成长足迹,由精读、略读和写作三个板块构成。从文体上分又可分为散文、小说、童话、诗歌和文言文等。从年代和区域上可划分国内作品和国外作品,国内作品又可分为古代作品、现代作品。既体现了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又继承与弘扬了中民族的优秀文化,同时还注意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这五篇课文内容上是有一定的逻辑关系的。有的讲述自己从孩童游戏到长大读书识理的成长过程(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有的讲述自己在父亲及周围大人的教育和影响下不断长大的生活故事(林海音《爸爸的花儿落利》),有的则是以童话的形式勉励人们在成长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和追求(安徒生《丑小鸭》),有的给人以生活的告诫和启示(《诗两首》),有的通过讲述由“神童”变为常人的故事引起人深深的思考(王安石《伤仲永》)
教学这个单元,要达到的目标是;了解他人的成长足迹,正确对待成长中的苦与乐、得与失、成功与失败,勇于面对生活、面对挑战;阅读课文,要注意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体验,深入体会作者的情感,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要学会根据上下文揣摩精彩的、富有深意或感情色彩浓厚的语句,以便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和作者的情感。
四、立体整合。
横向联系:本单元是以成长足迹为主题,侧重于培养学生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感。同样在七上的
纵向联系:本单元的文体有散文、小说、童话、诗歌等,但从大的方面来说,还是属于记叙文范畴,这就为后面八年级的说明文,九年级的议论文、戏剧、小说的学习奠定了基础,由简到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
说 建 议
主要从教学建议、评价建议和课程资源三方面来谈。
一、教学建议:
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七年级学生已逐渐适应初中语文的学习,语文整体素养在不断提高,这为本学期的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我有以下建议:
1、发挥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通过设立目标、自学指导、整体感知、精讲释疑、达标测评五个环节。大力提倡和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语文学习新方式。
2、激发兴趣,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等手段,让课堂充满趣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重视阅读,在学习本单元时,我根据课文主题和学习需要,选择了四篇阅读材料,分别是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艾青的《我爱这土地》,闻一多的《最后一次讲演》,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让学生选择其中一篇,和本单元学习的某一篇进行赏析,通过以上阅读,加大学生的阅读量,提高学生语感,加深对单元主题的理解和感悟。
4、开展活动。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在本单元的学习过程中开展“我说我的童年”演讲比赛等活动,锻炼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评价建议:
1、评价的主体要多元,可以采取自主互评,老师评,家长评等多种方式,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跟踪考察与评价。
2、评价的形式要多样,口头评和当面评要及时,可把学生的课堂发言,日记,作文等作为评价的依据。
3、质量结合,平时在课堂上老师会给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提出问题,留给学生充足的自主探究时间,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完成问题。每周还有一次周清考试目的是巩固本周所学的知识。这样就把口头考试和问卷考试结合起来,使得学生不仅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学习。
三、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第四点指出,“努力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语文是最有活力的一门课程。为此,教学时要积极开发利用课程资源。
最大限度利用课内资源:
要充分利用教材和配套资料。老师要做到用教材而非教教材,让学生借助教材这个例子,领悟到教材以外的东西,综合提高语文素养。
开发和利用课外资源:
1、利用网络资源,互联网上丰富多彩、日新月异的知识源泉,是语文学习取之不尽的素材库。
2、实践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如课本剧表演、朗诵比赛、手抄报展等,让学生在各种活动中锻炼语文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3、班级和校园文化建设,结合班级实际,定期更换黑板报,张贴优秀习作和手抄报,每周更新学生在学习方面的量化考核成绩,创造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生活处处是语文,课堂资源无处不在,只要我们善于发现,合理利用,就一定能享受到那份“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的乐趣。
我的理想课堂是:让自己的观念转变,教学方法灵活多样,课堂设计新颖,教学程序应当是有条不紊的,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教学气氛轻松活泼,教学内容厚重丰满,力求课堂的有效,并进一步构建高效课堂。教学相长,充分展示语文魅力,课堂内容是拓展的、延伸的,学习过程是愉悦的、享受的。
青山、绿林,有活泉环绕。传道、授业,让课标领航。
我的说课标说教材到此结束。感谢大家的耐心聆听,不足之处恳请批评指正。谢谢!
第二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说课标说教材(范文)
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说课标说教材
遵化市下石河中学 张瑛
尊敬的各位评委:
大家好!我是下石河中学教师张瑛,今天我说课标说教材的内容是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说课的流程是说课标、说教材、说建议。
一、说课标: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设定。
现行的初中语文课程标准,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的目标和要求。结合我将要说的第一单元的教材内容,我重点说一下课标在这五方面的要求。
识字与写字方面要求:书写姿势正确。能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累计常用汉字3500个左右。会写正楷字,学习规范通行的行楷字,书写美观,提高书写速度。本单元,要求掌握49个词语。除了课本要求之外,我们还可以借助课下注释,来掌握积累更多的汉字和词语。
阅读方面要求:掌握不同的阅读方法,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阅读速度,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不但会辨别,还要会运用。学会制定自己的阅读计划,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本单元的课文是三篇写景散文和四首古诗,要求学生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理解诗意并用凝练生动的语言描绘一幅幅图景。
写作方面的要求:写作要有真情实感,能够多角度观察生活,善于从平凡的人和事中写出独特感悟,表达力求有创意。会写记叙文,简单的说明文和议论文。能修改自己的作文。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作文每学年一般不少于14次,其他练笔不少于1万字,45分钟能完成不少于500字的习作。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学会收集素材,从而爱上写作。
口语交际方面的要求:与人交流注意对象和场合,交流文明得体,专注倾听,自信表达。能就适当的话题做即兴讲话和主题演讲,并且有中心、有条理地发表见解。本单元的文体是写景散文,要求学生体会散文优美的语言,培养审美情感、审美意识,激发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愿望和热情。综合性学习方面的要求: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能自主组织文学活动,在办刊、演出、讨论等活动过程中,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制定简单的研究计划,能从书刊或其他媒体作品中获取有关资料,独立或合作写出简单的研究报告。
二、说教材:
我主要从教材的编写体例、编写特点、内容结构三方面解说。
1、编写体例
全套教材6册,每册6单元,由不同的板块综合构成(2+X)。
阅读与写作构成教材的主体。阅读部分着重培养阅读一般文章的能力和初步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写作部分相对独立同时又与阅读教学相互配合,培养写作一般性文章和应用类文章的能力。
各单元相机安排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名著导读、古诗词诵读等内容,扩大学生的阅读量。
2、编写特点:
(1)双线组织单元结构,强化语文学习的综合性和实践性 部编教材写作教学,在建立独立写作体系的基础上,突出“读写结合”,重视发挥教材范文的作用,把阅读教学与写作知识相互渗透,强调“一课一得”,最终通过一节节课的教学连点成线,连线成面,从而系统、明晰、有效地指导学生写作。
(2)阅读选文的特点
经典性、时代性:让学生接触人类智慧的结晶,对中外经典文化有尊严感,同时贴近学生生活,反映时代特点。
审美性、语文性:选美文,值得咀嚼、涵咏,激发阅读兴趣,提升审美能力。
适用性:以学生为本,难度适中,适合教学。
多样性:以现代文为主,兼顾古代诗文,外国作品也占一定比重。另有科普文章、实用文本、非连续性文本。
3、内容结构:
— 内容结构——“2+X” — 2:阅读+写作
— X:综合性学习(第2、4、6单元)
—
名著导读/课外古诗词诵读(第3、6单元)
—
注:七年级口语交际融入综合性学习和课后“思考探究” 和“积累拓展” 中。按照双线组织单元。七年级教材中的阅读:双线组元 维度之一:人文主题
(以七年级上、下册为例,共12个单元,每单元一个主题,12个人文主题)A人与自然B人与社会 C人与自我
维度之二:语文要素
“语文要素”则力图构建以语文能力培养为主线、层级序列清晰的体系结构。在阅读能力方面,新教材注重阅读方法和阅读策略两个方面的训练,如七年级在阅读方法方面强调朗读和默读,精读和略读;阅读策略方面,着眼于一般阅读能力的养成,如整体感知、品味语句、概括中心、理清思路等,大致按照难易的先后顺序排布,并注意与阅读方法的配合。
阅读教学实施“三位一体”(每个单元设置“教读课---自读课---课外阅读”),区分不同课型。
例如,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共四篇,1、2课《春》《济南的冬天》为教读课,3课《雨的四季》为自读课,课外阅读主要有课外古诗文阅读、自主推荐阅读、拓展延伸篇目。读读写写-------词语的学习和积累
初中的单元阅读板块设计栏目课文的导语,预习提示。
— 课后思考探究
— 积累拓展
— 读读写写
— 自读课文的旁批
— 还有阅读提示。
1、课外阅读每册推荐4部课外自主阅读名著
名著导读:除介绍某部书的内容外,还以该书为例,谈某一种阅读方法或某一类书籍的阅读策略,如精读和跳读、快速阅读、选择性阅读、科普作品的阅读、古典小说的阅读等,意在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更好地掌握读书的方法。
2、课外古诗词诵读
课外古诗词诵读:每册安排2次课外古诗词诵读,每次4首。所选诗词除课标推荐的诵读篇目外,另增加若干经典名篇,要求学生能够熟读背诵,培育对传统文化及汉语美感的体认,加强文化积累。写作有序
写作方法和技能训练的设计编排照顾到教学顺序。
写作课的系列努力做到中心突出,简明扼要,有可操作性。每次写作课都突出一点,给予方法,又照顾全面。
作文与学生认知水平相适应,更加注重序列化。(遵循认知规律,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七年级上册的六个主题)
— “热爱生活,热爱写作”——收集素材
— “学会记事”
——用好素材
— “写人要抓住特点”——写得有特点
— “思路要清晰”——写得有思路
— “如何突出中心”——写得有中心
— “发挥联想与想象”——写得有意思 本套教材综合性学习的三个序列
“传统文化”专题、“语文生活”专题、“语文综合实践”专题 口语实践
本套教科书的整体设计体现在:七年级侧重一般能力的培养,不涉及专项训练,为了与小学语文较好地衔接,主要融合在综合性学习中,培养一般的口语交际能力,如:“注意对象和场合,学习文明得体地交流”“耐心专注地倾听,能根据对方的话语、表情、手势等,理解对方的观点和意图”等。
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单元提示,点明这一单元的体裁是散文。课文分别是《春》《济南的冬天》《雨的四季》《古代诗歌四首》以及写作“热爱生活,热爱写作 ”。
从内容看,本单元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了多姿多彩的四季美景,抒发了亲近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怀。语文能力点是要重视朗读,把握好重音和停连,感受汉语声韵之美。还要注意揣摩和品味语言,体会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教学课有:《春》首先在朗读上重视停连和重音;其次体会比喻修辞的表达效果:最后在感受春天的美丽景色的同时体会作者对春的赞美之情。《济南的冬天》继续加强朗读练习,体会拟人修辞对景物描写的作用。
自学课:《雨的四季》学习鉴赏方法的同时,学习抓景物特征的描写方法。
古诗四首:领会诗歌意境美,感受诗歌内容
三、说建议:
(一)、教学建议
1、识字与写字:识用结合,平时看见不会的字,要养成及时查字典,把它弄会弄懂的好习惯。
阅读:注重阅读方法指导。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味。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开展各种课外阅读活动,创造展示与交流的机会,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围。
综合练习与口语交际: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不宜采用大量讲授口语交际原则、要领的方式。应努力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
写作:用好随笔化写作,倡导说真话说实话。小组合作,自我修改、互相修改。新课标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课堂小练笔,能有效地打通阅读与作文的壁垒,激发兴趣,它为学生的习作练习开辟了另一阵地,为学生抒发情感提供了另一空间。
综合性学习,观察自然和社会,书面语口头语相结合。如:“有朋自远方来”活动中,可设专题资料搜集,组织讨论会,主题班会以“展我风采”为主题,做自我介绍。
2、课堂模式:
《课标》要求: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和不同学习需求,激发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课堂模式:a学案导学,明确目标。b初读课文,理清文脉。c赏析文本,重点研读。d巩固练习,拓展提升。e课堂小结,当堂达标。这种模式就是自主合作探究方式。
依据课标要求和课标教学建议,我校语文教研组在“高效课堂”的基础上,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形成了我校语文课堂模式,具体步骤是: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成果展示,精讲释疑,达标检测。这一教学模式,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以导学案为平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师的适时引导下,努力构建高效课堂,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
(二)评价建议
1、a突出语文课程的整体性和综合性。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b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都是必要的,加强形成性评价。c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更应重视定性评价。d方式多样: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家长评价,评价方式要互相结合。采用计分评价的方式来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评价建议:识字写字、阅读、口语交际、写作、综合性学习。
识字写字:考察学生认读和拼读的能力,以及讲普通话,纠正 地方音的情况。阅读:重视对学生多角度、有创意阅读的评价。口语交际:评价必须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重视考察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情感态度。写作:重视对写作材料准备过程的评价,重视对作文修改的评价。综合性学习:着重评价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合作态度和参与程度。
(三)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课标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校内资源,合理开发校外资源。校内资源,包括课堂资源和校园资源,充分利用教材,合理使用教辅资料。校园资源包括充分利用学校图书室、微机室和校园走廊文化。校外资源包括网络资源,向学生推荐《学缘网》等优秀网站,查找资料,扩展阅读。多媒体资源,用好多媒体,发挥音像资料在调动学生积极性方面的作用。社会资源,实地考察地域风情,包括我们的乡土资源,社区资源等。多种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使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学语文,用语文,从而提高自身的语文能力与素养。
生活有多么广阔,语文世界就有多么的美丽与精彩!就让我们在课标的引领下,尽情遨游丰富多彩的语文世界吧!
我的解说完毕,谢谢大家!
第三篇: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说课标说教材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说课标说教材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我说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下面,我将从三方面来解读语文新课程标准和教材,即说课标,说教材,说建议。
1、说课程总目标
小学语文的课程总目标是以三个维度来呈现的,全面而富有新意。知识目标是要学生认识3500个常用汉字,能正确的书写汉字,能说普通话;能力目标则是要求学生能主动探究性学习,具有独立的阅读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养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2、说学段目标
课程标准把小学语文分为三个阶段,目标螺旋上升,整体推进。第三学段目标是建立在第一、二学段目标的基础上的,更重视阅读和写作。
第三学段的目标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识字与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1)识字与写字:本册要求学生会写80个字,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能用毛笔字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美感。(2)在朗读方面:要求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要有一定的速度,每分钟不少于300字;能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并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内涵,体会其表达效果;还要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判断;还要学会浏览以扩大知识面。(3)写作方面:让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根据习作内容表达自己需要,分段表述,并能根据表达需要,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能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货船到位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4)口语交际方面:与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对方,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听他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并能简要转述,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能根据交流的对象和场合,稍作准备,做简单的发言,在交际中注意语言美,抵制不文明的语言。(5)综合性学习方面:对自己身边的共同关注的问题,或电视、电影中的故事和形象,组织讨论,专题演讲,学习辨别是非善恶,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
2、单元目标
教材共安排了八个专题,每个专题人文内涵丰富,蕴含教育意义。围绕本册目标,第一单元主题是“人生感悟”确定的内容标准是:
(一)识字写字
学会36个生字,正确读写理解新词,抄写指定段落。(二)阅读
1、继续练习朗读课文和默读课文,背诵文中喜欢的段落。
2、继续练习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关键词句的意思,体会其中表情达意的作用。从而体会文中表达的人生感悟。
(三)习作
学生能在写作中围绕“人生感悟”这个主题,写一篇记叙文或读后感来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四)口语交际
学生通过演讲、朗诵诗歌、讲故事等形式,表达自己对人生感悟中的启迪。(五)综合性学习
学习运用多种方法搜集资料,在汇报交流中提高总结及口语能力,在交流学习中激发学生对人生感悟的理解共鸣感。
二、说教材
1、编写特点:
(1)单元导读、课例、口语交际、回顾拓展都紧紧围绕“人生感悟”安排,各部分内容成为一个互相联系的有机整体。听、说、读、写各种活动密切配合,前面有布置,中间有铺垫,后面有复习、拓展、交流。(2)精心安排精读和略读。保留了“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教科书”的优秀篇目《匆匆》《桃花心木》,还选取了体现传统文化的《文言文两则》,同时还安排了激励学生的《顶碗少年》,取长补短的启迪文章《手指》。(3)加强导学功能转变学生学习方式。
课文后的“思考·练习”突出重点,兼顾理解和表达引导学生自读自悟,主动思考。此外,“口语交际·习作”单列。加强对“口语交际·习作”的指导,教材中提示的文字,注意在内容上提供多个角度,在表达上提倡多种形式,增加了选择性,为学生回归常态进行口语交际、自主进行习作,留有更大的创造空间。在“回顾·拓展”中 “交流平台”栏目,引导学生交流收获、体会,特别侧重就阅读、习作、习惯养成的某一方面,进行交流小结,以渐渐悟到读、写的一些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编写体例: 点明专题的单元导读,精选的课例,口语交际习作和回顾拓展。课例包括3篇精读课文和2篇略读课文,口语交际习作包括训练学生口头表达和交际能力的口语交际和与其结合的习作。回顾拓展由3个栏目组成,包括2个固定栏目:交流平台、日积月累,还插进了机动栏目展示台。
3、内容结构
单元导读中明确提出了本组教学的主要目标—人生感悟,去感受人们的一些人生启迪。课例中三篇精读课文《文言文两则》、《匆匆》、《桃花心木》、使学生明白学习态度、对待事情的看法、珍惜时间、养成独立自主的心等的人生启迪。两篇略读课文《顶碗少年》、《手指》则向我们阐明了失败乃是成功之母、要取长补短团结一致的哲理。
口语交际则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第一次的经历获得的启示、漫画故事表达阐明自己的人生感悟。习作则是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以《难忘的第一次***》为题,通过一件事写出自己的人生感悟。回顾拓展中交流平台对本组课文的重点进行小结:即体会人生感悟。日积月累积累一些人生哲理名言。
四、知识与技能的立体式整合: 横向整合
本组教材以“人生感悟 ”为专题精心设计,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学习内容与训练内容、口语交际习作与回顾拓展彼此关联,紧密结合,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同时又从不同的层次、角度,以不同的方式、方法表现着、诠释着、实践着这个专题。
《文言文两则》通过学奕和两小儿辩日的故事,表达了学习应专心致志和看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角度的道理,现代散文家朱自清的《匆匆》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何惋惜,渗透着珍惜时间的意识。林清玄的《桃花心木》通过作者与种树人的交谈,借物喻人,说明人的成长营经受生活的考验,学会独立自主。赵丽宏的散文《顶碗少年》描写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杂技表演,蕴含着“失败是成功之母”的哲理。丰子恺先生的散文《手指》更是以风趣幽默的语言,描写了五根手指的姿态和“性格”,各有长短,阐明“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纵向整合
“人生感悟”这一专题训练项目的落脚点是六下的第三组“深深地怀念革命前辈”。人生感悟不但要展望未来,了解新成就,还不应该忘记历史,忘记古人和现代人的生命启迪。本组课文的学习为学生树立人生观打基础。
三、说建议
(一)说教学建议
根据课标和教材特点,教学中要:
1、请学生课前搜集资料,了解文章的时代背景。针对本组课文来说,课前搜集一些有关的资料,了解文章的时代背景,能够拉近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消除陌生感,帮助学生更好的体会文章所饱含的爱国之情,提高课堂实效。另外对于六年级的孩子来说,预习不应该只是读课文和自学生字词,更多的是要在资料的帮助下学会自己思考一些东西。
2、理解文章内容时,以读为主,注重课内外结合。
《匆匆》是一篇老课文,“朱自清珍惜时间”是它不变的人文内涵,但在不同的单元编排里它承载着不同的读写训练任务。在本组教学中,我们既要注重让学生体会朱自清珍惜时间精神,又要训练学生抓住关键句段,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如:在教学第二、三自然段时,可以采用感情朗读法,在读中体会朱自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的思想感情,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在教学第四自然段时则可以采用读思结合法,研读课文,进行交流修正,在这个过程中品味课文的关键词句,体会其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二)说评价建议
教学离不开评价,为了唤醒学生沉睡的潜力,为了激发学生创造的热情,要评价学生的:
1、课堂表现:包括听讲、讨论、发言。
这项内容采取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和教师评等相结合的方法评价学生。学生、组长、教师各有一张表,每周评一次,期末统计。这种形式的呈现既体现了定量的评价,又体现了定性的评价。
2评价写作能力:包括日记、练笔和习作。
坚持鼓励为主,把学生的习作分为优上、优中、优下、良上四个等级。尤其重视学生习作中遣词造句是否应用了积累的语言素材。在平时的批改中根据学生使用佳词佳句的数量采取等级加分制,用一个好词加一分,用一个好句加二分,激励学生运用积累,推敲文字。要关注习作水平不高的学生,认真批阅他们的习作,努力发现他们使用的佳词。一个学生在练笔中用了第13课的“恳求”一词,我马上给他加二分,并当众大加赞赏。这样他们在写作的过程中不断受到激励,逐渐形成运用语言的能力。
这样评价能反映学生在活动中的学习态度、表现,是全面、公正的评价,起到了很好的肯定、激励作用。(三)说课程开发与利用
1、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其他图书、报刊等。
2、与社区建立稳定的联系,给学生创设语文实践的环境,开展多种形式的语文学习活动。
3、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第四篇: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说课标说教材6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我说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下面,我将从三方面来解读课标和教材,即说课标,说教材,说建议。
一、说课标
课程标准把小学语文分为三个阶段,目标螺旋上升,整体推进。第三学段目标是建立在第一、二学段目标的基础上的,更重视阅读和写作。
1、第三学段目标
(一)识字与写字
1.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
(二)阅读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有一定的速度,能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
2.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表达方法。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
3.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三)习作
1.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积累习作素材。
2.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学写读书笔记和常见应用文。
并修改自己的习作,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
(四)口语实际
1.与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对方。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听他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并能简要转述。
2.能根据交流的对象和场合,稍作准备,做简单的发言。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注意语言美。
(五)综合性学习
1.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2.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学写活动计划和活动总结。能组织讨论、进行专题演讲。
2、单元目标
教材共安排了八个专题,每个专题人文内涵丰富,蕴含教育意义。围绕本册目标,第一单元主题是“人生感悟”确定的内容标准是:
(一)识字写字
学会36个生字,正确读写理解新词,抄写指定段落。(二)阅读
1、继续练习朗读课文和默读课文,背诵文中喜欢的段落。
2、继续练习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关键词句的意思,体会其中表情达意的作用。从而体会文中表达的人生感悟。
(三)习作
学生能在写作中围绕“人生感悟”这个主题,写一篇记叙文或读后感来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四)口语交际
学生通过演讲、朗诵诗歌、讲故事等形式,表达自己对人生感悟中的启迪。(五)综合性学习
学习运用多种方法搜集资料,在汇报交流中提高总结及口语能力,在交流学习中激发学生对人生感悟的理解共鸣感。
二、说教材
1、编写特点:(1)单元导读、课例、口语交际、回顾拓展都紧紧围绕“人生感悟”安排,各部分内容成为一个互相联系的有机整体。听、说、读、写各种活动密切配合,前面有布置,中间有铺垫,后面有复习、拓展、交流。
(2)精心安排精读和略读。保留了“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教科书”的优秀篇目《匆匆》《桃花心木》,还选取了体现传统文化的《文言文两则》,同时还安排了激励学生的《顶碗少年》,取长补短的启迪文章《手指》。
(3)加强导学功能转变学生学习方式。课文后的“思考·练习”突出重点,兼顾理解和表达引导学生自读自悟,主动思考。此外,“口语交际·习作”单列。加强对“口语交际·习作”的指导,教材中提示的文字,注意在内容上提供多个角度,在表达上提倡多种形式,增加了选择性,为学生回归常态进行口语交际、自主进行习作,留有更大的创造空间。在“回顾·拓展”中 “交流平台”栏目,引导学生交流收获、体会,特别侧重就阅读、习作、习惯养成的某一方面,进行交流小结,以渐渐悟到读、写的一些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编写体例:
点明专题的单元导读,精选的课例,口语交际习作和回顾拓展。课例包括3篇精读课文和2篇略读课文,口语交际习作包括训练学生口头表达和交际能力的口语交际和与其结合的习作。回顾拓展由3个栏目组成,包括2个固定栏目:交流平台、日积月累,还插进了机动栏目展示台。
3、内容结构
单元导读中明确提出了本组教学的主要目标—人生感悟,去感受人们的一些人生启迪。课例中三篇精读课文《文言文两则》、《匆匆》、《桃花心木》、使学生明白学习态度、对待事情的看法、珍惜时间、养成独立自主的心等的人生启迪。两篇略读课文《顶碗少年》、《手指》则向我们阐明了失败乃是成功之母、要取长补短团结一致的哲理。
口语交际则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第一次的经历获得的启示、漫画故事表达阐明自己的人生感悟。习作则是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以《难忘的第一次***》为题,通过一件事写出自己的人生感悟。回顾拓展中交流平台对本组课文的重点进行小结:即体会人生感悟。日积月累积累一些人生哲理名言。
四、知识与技能的立体式整合: 横向整合本组教材以“人生感悟 ”为专题精心设计,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学习内容与训练内容、口语交际习作与回顾拓展彼此关联,紧密结合,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同时又从不同的层次、角度,以不同的方式、方法表现着、诠释着、实践着这个专题。
《文言文两则》通过学奕和两小儿辩日的故事,表达了学习应专心致志和看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角度的道理,现代散文家朱自清的《匆匆》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何惋惜,渗透着珍惜时间的意识。林清玄的《桃花心木》通过作者与种树人的交谈,借物喻人,说明人的成长营经受生活的考验,学会独立自主。赵丽宏的散文《顶碗少年》描写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杂技表演,蕴含着“失败是成功之母”的哲理。丰子恺先生的散文《手指》更是以风趣幽默的语言,描写了五根手指的姿态和“性格”,各有长短,阐明“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纵向整合“人生感悟”这一专题训练项目的落脚点是六下的第三组“深深地怀念革命前辈”。人生感悟不但要展望未来,了解新成就,还不应该忘记历史,忘记古人和现代人的生命启迪。本组课文的学习为学生树立人生观打基础。
三、说建议
(一)说教学建议
根据课标和教材特点,教学中要:
1、请学生课前搜集资料,了解文章的时代背景。针对本组课文来说,课前搜集一些有关的资料,了解文章的时代背景,能够拉近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消除陌生感,帮助学生更好的体会文章所饱含的爱国之情,提高课堂实效。另外对于六年级的孩子来说,预习不应该只是读课文和自学生字词,更多的是要在资料的帮助下学会自己思考一些东西。
2、理解文章内容时,以读为主,注重课内外结合。
《匆匆》是一篇老课文,“朱自清珍惜时间”是它不变的人文内涵,但在不同的单元编排里它承载着不同的读写训练任务。在本组教学中,我们既要注重让学生体会朱自清珍惜时间精神,又要训练学生抓住关键句段,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如:在教学第二、三自然段时,可以采用感情朗读法,在读中体会朱自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的思想感情,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在教学第四自然段时则可以采用读思结合法,研读课文,进行交流修正,在这个过程中品味课文的关键词句,体会其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二)说评价建议
教学离不开评价,为了唤醒学生沉睡的潜力,为了激发学生创造的热情,要评价学生的:
1、课堂表现:包括听讲、讨论、发言。这项内容采取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和教师评等相结合的方法评价学生。学生、组长、教师各有一
张表,每周评一次,期末统计。这种形式的呈现既体现了定量的评价,又体现了定性的评价。2评价写作能力:包括日记、练笔和习作。坚持鼓励为主,把学生的习作分为优上、优中、优下、良上四个等级。尤其重视学生习作中遣词造句是否应用了积累的语言素材。在平时的批改中根据学生使用佳词佳句的数量采取等级加分制,用一个好词加一分,用一个好句加二分,激励学生运用积累,推敲文字。要关注习作水平不高的学生,认真批阅他们的习作,努力发现他们使用的佳词。一个学生在练笔中用了第13课的“恳求”一词,我马上给他加二分,并当众大加赞赏。这样他们在写作的过程中不断受到激励,逐渐形成运用语言的能力。
这样评价能反映学生在活动中的学习态度、表现,是全面、公正的评价,起到了很好的肯定、激励作用。
(三)说课程开发与利用
1、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其他图书、报刊等。
2、与社区建立稳定的联系,给学生创设语文实践的环境,开展多种形式的语文学习活动。
3、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在“课标”学习中,在语文课的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语文教学一定要以课标为导向,以教材为依托,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把握语文新课标,构建高效新课堂。
第五篇:七年级上册语文说教材说课标演讲稿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研课标 说教材
莘县河店镇中心初级中学初一年级组 冯培印
尊敬的评委、老师们:
大家好!
我研说的是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册教材。我的研说流程是说课标:课程总目标、本册书的内容标准;说教材:教材特点、编排体例、内容结构、教材比较、知识整合;说建议:教学建议、评价建议、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一、说课标
(一)总目标
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因此,课程标准提出了总目标如下:第一、知识和能力目标:
识记生字新词;通过阅读与欣赏积累优美的词语、领会深刻的语句。提高对不同体裁文章的感知能力。关注综合性学习,锻炼口语交际及习作水平。
第二、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能选择合适的阅读方法抓住课文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
第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学生体味人生、关爱生命、培养科学精神、体验亲情等多种情感,培养艺术情操,为养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奠定基础。
(二)内容标准
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各个学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七年级上册课程标准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 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 第一,识字与写字
1.能较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会灵活运用多种检字方法。
2.学会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逐步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的速度,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第二,阅读
1.学会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阅读材料,掌握朗读要领,通过朗读整体感受文章内容,在此基础上领悟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阅读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达500字左右)。
3.学会并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能逐步运用圈点勾画、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扩展自己的视野,迅速抓住文章主要内容,筛选并提取关键信息。
第三,写作
1.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
2.学习记叙文写作,学会根据表达的中心来选择材料,组织材料,恰当运用表达方式;学会运用一定的写作技巧,做到内容具体、条理清楚、中心明确;初步学会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
3.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4.培养独立完成写作的意识,注重在写作过程中学会搜集素材、构思立意、列纲起草、修改加工。第四,口语交际
1.能用普通话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
2.与人交流学会把握对方传递的主要信息(根据对方的语气、表情、手势等,理解对方的观点和意图,努力实现口语交际的双向互动)。
3.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学会用语言感染他人。
5.注意对象和场合,学习文明得体地进行交流。
6.学会就适当的话题作即兴讲话和有准备的主题演讲,基本做到有自己的观点,有一定说服力。
7.堂内外讨论问题,能积极主动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基本做到观点鲜明、有理有据。
第五,综合性学习
1.学会根据课本分单元设计综合性学习活动主题,初步学会确定活动的项目、过程,并参与活动的开展,初步学会用文字、图表、图画、照片等形式展示学习成果。
2.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感兴趣的问题,共同讨论;学会从书籍资料或其他传媒中获取有用的相关信息,初步学会对材料进行一定的整理加工,丰富语文素养。
二、说教材
(一)编排特点1.教材紧扣课标,体现时代特点,选文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关注成长,关注人类、关注自然,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
2.内容呈现上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究,强调读、写、感、悟。注重情感态度、知识能力之间的联系,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3.教材选文文质兼美、关注不同文体的编排,知识衔接紧密,注重情境化、生活化、综合化及与其它学科的联系整合。
(二)编排体例
本册书的编排体例是:主题单元、课外古诗词背诵、名著导读、附录。采用专题单元的编写体例,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不分文体,文白混编,共有六个单元。
每个单元前有单元导语,概述了这单元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并提出了具体的学习要求。综合性学习,重在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写作、综合性学习能力。每个单元有 5 篇课文,每课包括课文导语、课文、研讨与练习、读一读,写一写4部分,课文导语有时是对这一课的总述,有时设置了疑问,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文精选经典的文章,文质兼美,涵盖古今中外,文体多样,文化多元。研讨与练习重在理解巩固内容,拓展延伸,检验教学效果。读一读,写一写,体现了对字词积累的重视。
(三)内容结构
教材努力突出人文性和工具性,以语文与生活的联系为内容结构线索.按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三大板块组织单元,每个单元包括“阅读”与“综合性学习”,教材还包括课外古诗词背诵、名
著导读、附录共五大部分。
1、本册教科书共6个单元30课,其中精读课文15课,略读课文(标*号)15课。每单元5课。另外还有《课外古诗词背诵》《名著引读》《硬笔书法》等三个附录。
2、写作分整篇写作、片段写作和课外练笔。
整篇写作计划8篇,注重速度和篇幅训练;片段或短文写作结合课后“思考与练习”与比较鲜明的课文写作特色(如:由一件小物引发的人生感悟)每单元安排一两次(限时限量完成);课外练笔要求学生形成习惯,有感而发并精雕细琢,每周一检查。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信心。口语交际集中安排6次,分散的口语交际活动在课后“思考与练习”中也有适当安排。
3、综合性学习安排6次,内容涉及自我介绍、漫游语文世界、感受自然、谈上月球的奥秘等等。
(四)教材纵向整合通过整合让知识更加系统,便于在教学中前后联系,充分把握各个阶段的教学特点和重点。
三、说建议
(一)教学建议
1、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2、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
3.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4、正确处理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
5、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语文规律,选择教学策略
(二)评价建议
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于用书面考试来评价学生,忽视了学生在各个时期的进步状况和努力程度,使他们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因此,根据课程标准的精神我有以下评价建议:
1、突出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
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知识能力的评价要注重考查学生的知识积累情况和学以致用情况;过程与方法的评价要注重考察学生的语文学习习惯和方法,通过平日布置的创新性作业,看学生能否主动探究性学习;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可把学生的课堂发言、日记、作文、心得体会、研究报告等作为评价的依据。
2、课堂及时评价和学业成果评价相结合。
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跟踪考察与评价,建立学生成长档案袋,从学生课堂表现,课外阅读记录、习作、活动记录、学情检测等方面进行评价,重过程,轻结果,多鼓励,少批评,即时诊断,增强信心。
3、评价主体要多元化,既要教师评价,又要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结合家长和社会的评价,运用各种评价标准进行评价,评价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要能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
(三)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第四点指出,“努力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语文是最有活力的一门课程。为此,教学时要积极开发利用课程资源。
立足教材资源:
立足教材资源要充分利用教材和配套资料。做到用教材而非教教材,让学生借助教材这个例子,领悟到教材以外的东西,综合提高语文素养。
开发和利用课外资源:
第一、课外阅读。结合学校开展的书香进校园活动,引导学生课外阅读,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补充课内资源的不足。在课外阅读中吸取丰富的语文知识,现在学生阅读课外名著已成为了我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第二、利用网络资源。互联网上丰富多采、日新月异的知识源泉,是语文学习取之不尽的素材库。第三、实践活动。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蕴含着丰富的语文知识,是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让学生在各种活动中锻炼语文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第四、人力资源。学生自己富有个性化的生活经验和奇异多彩的想法本身就是很好的资源,教师、家长、社会各界人士,也都是不可忽视的课程资源。
我研说的内容就是这些,请老师们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莘县河店镇中心初级中学初一年级组 冯培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