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厅长讲话稿第一部分1_i
转变观念,依法管理,创新机制,提高效能 全面提升辐射环境管理水平,促进湖北跨越式发展
在全省核与辐射环境管理工作会上的讲话
湖北省环境保护厅副厅长 邹清平
同志们:
这次全省核与辐射环境管理工作会议的主题是:深刻领会、全面把握和贯彻落实好国家和我省环保会议精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统一到积极探索环保新道路的实际行动中来,总结过去几年辐射安全监管工作,分析当前面临的新形势,谋划和部署今后一个时期的核与辐射安全监管重点工作,进一步提高认识,转变观念,依法管理,创新机制,提高效能,为全面提升辐射环境管理水平,促进湖北跨越式发展做出新的努力与贡献。
一、近年我省辐射环境管理工作取得的主要成绩
近三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省环保厅党组高度重视下,紧紧围绕推进湖北经济发展和环境安全开展工作,逐步走上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并取得了初步成效。工作得到了环保部的肯定,在第四次全国核与辐射安全监管工作会议上,我省辐射站作为核事故应急工作先进集体(华南地区仅此1家),我省4名辐射环境管理人员作为先进个人受到了表彰。全省辐射环境监管工作重点是抓住的,基础是扎实的,措施是得力的,底数是清楚的,本底是稳定的,放射源是受控的,全省辐射
环境安全是有保障的,广电、通信、输变电及核技术利用事业的发展得到有力的促进,为我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抓住重点,加强投入,全省形成基本监管能力 一是机构队伍不断壮大。2009年,省政府同意在省环保厅加挂“湖北省核安全局”的牌子,增设核应急管理处,同时将省辐射环境管理站的人员编制由15人增加到60人。另外,省政府还成立了“湖北省民用核设施事故预防和应急委员会”,委员会办公室设在省环保厅。在省级辐射安全监管机构得到加强的同时,市级辐射安全监管机构建设也取得进展,全省有14个市(州、直管市)和6个县区成立了专门的辐射安全监管机构。相对全国而言,我省市级辐射环境管理机构的建设走在全国的前列。
二是财政投入不断加大。为了承担辐射环境安全监管任务,我省积极开展监管能力建设,不断加大放射性环境监测能力建设投入。近三年来,用于辐射环境监管能力的资金呈快速加大趋势,各级财政投入我省辐射项目能力建设资金约3000万元,并逐步向市级环保部门倾斜。在2010年为市级环保部门配发辐射环境监察专用车辆和办公用品的基础上,2011年省厅积极推进使用省级环保资金1050万元,用于市级环保部门辐射环境能力建设,以在各市州形成除实验室检测以外各类辐射环境项目监测能力。2011年,省厅争取到了应急能力建设项目中央减排资金595万元,主要用于建设省级应急监测调度平台和咸宁市快速辐射监测系统,并与环保部辐射环境监测技术中心、环保部核与辐射应急技术中心互联互通。
三是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得到加强。近三年来,我省各级环保机构共派出300人次参加了全国性的辐射环境保护、辐射环境影响评价、辐射环境监测技术和方法、仪器比对、放射性废物管理、核安全监督员、核与辐射事故应急等专业技术培训。通过培训,我省各级辐射安全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得到更新,业务素质和工作水平不断提高,辐射环境监测技术力量大大加强。与此同时,我省积极开展核技术应用单位工作人员辐射安全与防护培训,每年组织辐射安全与防护培训班达十多期,培训辐射工作人员近两千人。
(二)以改善辐射环境质量为永恒主题,不断创新管理机制,基本保障了辐射安全
1.制定周报月报制度,明确并落实管理责任
李兵厅长要求辐射环境监管工作要始终把放射源安全作为辐射环境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常抓不懈。结合全省工作实际,我们专门印发《关于实行放射源安全管理月报制度的通知》(鄂环办[2010]57号)和《关于切实加强放射源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鄂环办[2010]57号),在全省范围内实行放射源安全管理月报和周报制度,明确了各地环保部门及涉源单位放射源管理责任,促进了各地辐射环境管理机构履职尽责,督促了企业各项安全防护制度与措施的落实,保证了我省涉源单位放射源时时处于安全受控状态。
2.摸清底数,全部纳入管理,实现辐射安全许可“两个100%” 为深入贯彻执行《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臵安全和防护条 3
例》(国务院令第449号),按照环境保护部《关于加强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臵辐射辐射安全和防护工作的通知》(环发[2008]13号)和《关于加快辐射安全许可证发证审查颁发工作的通知》(环办[2009]136号)的要求,2009年以来,通过专项清查、申报登记、上门服务、执法检查等方式,我省各级环保部门通过不懈努力,顺利完成了全省1865家核技术利用单位(其中,放射源应用单位284家、射线装臵使用单位1581家)辐射安全许可证发放“两个100%”任务,全省核技术活动已基本纳入了环保监管范围,重点单位全部取得了《辐射安全许可证》,为此我们还受到了环保部的表彰。
6.对放射源实行全寿期管理
一是完善辐射工作单位许可和放射源转让审批的全过程监管。全力做好辐射安全许可证发放工作,对硬件设施不完备、软件制度不健全、管理能力跟不上的企业,不予发证,从源头上有效控制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臵安全。二是抓好年度安全检查工作。每年厅领导都会亲自带队对所属放射源企业进行检查,并要求各地县级以上环保部门按月对辖区内放射源进行现场检查和督办。三是严把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臵转让转移审批关。实行“三个一律”制度:对未取得辐射安全许可证的,一律不予审批;对原来已取得辐射安全许可证、但现在条件不完备的,一律不予审批;对正在整改的,一律不予审批。三年来,我省共计受理放射性同位素转让转移审批350件,涉及2000多枚放射源,没有出现安全问题。
7.积极收贮废放射源,消除环境隐患
一是积极完成放射性废物库改造和验收工作。2010年我省正式启动废物库土建、电器、安装及在线监控等改造工程。2011年6月,该改造工程全面竣工。10月,该工程顺利通过环保部验收。我省圆满完成国务院关于“全国危险废物、医疗废物和放射性废物基本实现安全贮存和处臵”的任务。放射性废物库改造工程实现了远程在线监控,这在全国放射性废物库建设中走在了前列。
二是积极收贮废放射源。由于历史原因,一些废放射源散落民间,加之在总量减排和环境保护专项行动开展过程中,部分企业关闭破产改制,导致一部分放射源处于无人监管状态,出现私自转让、随意处臵掩埋等现象,放射源丢失、被盗事件时有发生,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环境安全。辐射环境职能划转以后,我省各级环保部门本着对社会对公众高度负责的精神,把收贮废旧放射源作为辐射安全监管的重点工作,全力搜寻未妥善收贮的废旧放射源,对有能力支付收贮费的,动员其送贮,对已经关闭破产的企业和无主放射源,自垫资金实施无偿收贮。全省环保系统先后为全省110家关闭破产改制企业免费收贮无主放射源310枚,减免放射源收贮监测包装费用近300万元。通过我们的努力,累计清理收贮废旧放射源1900枚,消除了环境隐患,避免了环境放射性污染事件发生,社会效益、环境效益显著。
3.开展执法检查,辐射环境执法取得突破
全省认真贯彻环保部《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臵安全和防护管理办法》,在全省开展辐射环境安全监管年活动。把检查重点 5
放在Ⅰ、Ⅱ类放射源应用单位和Ⅱ类射线装臵使用单位的安全防护上。为确保执法效果,省厅创新执法机制,结合辐射项目特点,在全国辐射系统中率先将一般工业项目环境执法经验引入到辐射环境管理领域,施行“三个一批”,即“挂牌一批、处罚一批、关停一批”。2011年全年共完成了223家重点放射源和射线装臵应用单位的专项检查,其中,对21家环保部委托监管的使用I类源的医院进行了检查;对武汉波光源科技有限公司、咸丰楚霸建材有限责任公司、湖北省人民医院等等单位下达了限期整改通知,并按行政许可法的有关规定暂停了这些单位辐射安全许可证的效力;对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江汉油田大宇石油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等72家单位检查出的问题,当场出具了正式的检查意见书,明确提出了整改的内容和时限及具体要求,并要求当事人现场签字确认;对湖北建星压力容器有限公司等25家单位挂牌督办,另对5家多次违法情节严重的单位,依法予以处罚。通过执法检查,让违法企业体会到了行政执法的严肃性,提高了对守法的认识,既严厉打击了辐射环境违法行为,又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一些突出环境问题,维护了群众环境权益。
4.注重发挥地市州辐射环境管理机构的作用
在放射源转让转移审查中,我们要求使用单位所在地环保局到现场进行检查核实,切实做到属地管理;在安全防护上,武汉市进行了在线监控试点,对本市涉源单位86家的1618枚放射源安装了在线监控设施,实现24小时实时监控,大幅度提高了日常监管效率;在规范核技术利用上,黄石对未办理环评和“三同时”验收手续、无辐射安全许可证等违法企业,以及位于环境敏
感区进行探伤作业的企业实施了专项行动,同时积极引导符合环保要求的探伤设备生产企业逐步进入园区发展。十堰市加强医院放射源管理,督促各单位建立健全个人健康档案、各类规章制度。宜昌、咸宁结合“六五”世界环境日开展辐射基本知识宣传活动,现场发放宣传手册,引导社会公众对核与辐射技术应用活动有正确认识。
5.规范移动通信、电力建设项目环境管理
。。针对中国联通湖北公司、中国电信湖北公司长期未经批准违规建设通信基站问题,2011年2月份,我们分别向中国联通湖北公司、中国电信湖北公司送达了《关于做好通信基站投诉处理工作切实维护社会稳定的函》,要求其补办环境影响评价手续。5月底,针对中国联通湖北公司在黄梅县违法建设基站问题展开立案调查,向中国联通湖北省分公司下达了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告知该公司拟对其作出20万元罚款并限期拆除该基站。此事促使中国电信湖北公司、中国联通湖北公司迅速向我厅提交了整改方案,并承诺两年内补办完成已建基站环境影响评价手续,对新建基站先履行环境影响评价手续再进行建设。针对省电力公司在汉宜铁路输电线路建设过程中,私自改变电力线路路径,未重新报批环评的问题,我们于2011年12月20日依法向其下达了限期整改。
8.积极开展应急平台、在线监控平台建设
一是建设全省放射性废物库辐射剂量安全监控与管理系统。
我省放射性废物库建立了一套辐射剂量安全监控与管理系统,实现了对放射源出入库、集中存放进行日常管理和实时监测。该系统于2010年立项并于当年完成建设,2011年10月通过环保部验收。二是在武汉市开展放射源在线监控管理工作试点。武汉市环保局对该市涉源单位放射源试行24小时在线监控,在线监控系统自2009年开建以来,已进行了三期建设,共建成42路在线视频,24台辐射计量在线测深仪,5台定位器,62枚放射源电子标签,总共涉及到约30家重点辐射单位,其中将两个重点的辐照单位和10多个I、II类放射源的单位都纳入到监控和电子巡检范围,大幅度提高了放射源日常监管执法的效率,为确保放射源的安全奠定了基础。
(三)成功应对突发事件,妥善处理群众投诉纠纷,为维护社会稳定做出贡献
1.初显身手,成功应对了突发事件
为应对3月11日发生的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泄漏事故,按照环保部的要求,省厅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开展应急监测工作。李兵厅长亲自指导部署应急工作。辐射处、站克服时间急、人手少、条件有限等困难,强化24小时应急值班制度,统筹调配多方资源,全面维护了监测平台,改建和新建了辐射环境连续监测自动站,配备了相关监测仪器设备,创建了新的数据传输通道,保证了自动站监测系统稳定运行,强化了监测质量控制和数据审核工作,确保数据分析严密、数据结果准确。
在3月12日至5月22日的应急期间,处、站共投入应急人员25人,启用大型监测采样设备20台套,共采集气溶胶、降尘、8
雨水、国控点水样和土壤样品60余个,分析监测数据9000余个,上报监测数据272批次,1170余个,向环保部、省委、省政府报送监测报告390多份,为我省应急工作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在第四次全国核与辐射监管工作会议上,省辐射站应急工作受到了环保部的表彰,被授予“全国核事故应急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华南片区仅我们1家),我省4名辐射环境管理人员被授予“全国核事故应急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2.妥善处理群众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近年来,随着我省核与辐射技术应用日益广泛,辐射环境问题成为了群众关注的重点环境问题之一,涉及辐射环境的信访投诉不断增多,群体事件时有发生。仅2011年,省厅直接组织调查处理的辐射环境群众投诉达160多件。先后出动人员500多人次,出动车辆200多台次。同时解答群众电话和网上辐射问题咨询100余件。2011年11月,媒体反映中国移动湖北公司和中国电信湖北公司在武汉某小学楼顶违规建设基站,我厅迅速展开立案调查,明确要求对中国移动湖北公司未批先建行为和中国电信湖北公司未履行环境影响评价手续行为,予以处罚并限期拆除该基站。使有关移动通信运营商进一步认识到法律法规的严肃性。中国电信湖北公司将已建基站补办环评手续的整改时间由2年主动提前到半年之内全部完成。
在投诉处理过程中,我们本着对社会负责、对投诉人负责,对企业负责的态度,以人为本,及时介入,科学处臵,坚持用监测数据说话,耐心细致地和群众讲明道理,消除误解。对于一些
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标准的项目,而投诉人诉求又比较难以满足,矛盾无法缓和时,我们还实行多方会谈的办法,组织建设单位、投诉人、基站场地租赁单位坐下来谈话沟通,达成理解,探索了政府、企业、公众、社会、舆论的沟通与协调机制,促进社会和谐。
3.开展辐射环境宣传
一是把信息公开、公众宣传列入日常工作中,并抓好落实。编印了发放工业领域、医疗领域核技术利用、输变电、通信基站辐射基本知识系列宣传读本。二是按照“预防为主”的方针,开展多种方式的公众宣传和教育活动。利用“六五世界环境日”和科技宣传周等时机,积极开展辐射环境大型宣传活动,普及宣传核与辐射基本知识。应对日本核事故期间,我们及时通过多种媒体普及相关知识,发布相关数据,消除了公众疑虑,维护了社会稳定;三是做好舆情应对工作,制订舆情应对预案,建立工作机构和队伍,密切关注舆情动态,及时有效应对。
(四)强化基础建设,确保辐射环境安全 1.认真开展国控网辐射环境质量监测。
一是按照国家辐射环境监测要求,我省按时保质完成了我省辐射自动监测站、水体、陆地、土壤、电磁辐射环境质量共5大类19个国控监测点的年度监测任务。二是编制完成了2010年度湖北省辐射环境质量年报和2010年全国辐射环境监测项目成果汇编。三是按时编制了季报、年报等各类国控点监测报告报表,共整理上报监测数据900多个。四是同时还完成了19个饮用水源地省控点的全年监测任务,为全面、有效掌握我省辐射环境质
量状况提供了第一手资料。五是完成了2011年我省武汉、宜昌、襄阳3个自动站的建设任务,并与省辐射连续自动站监测数据汇总中心实现连接。
2.开展全省电磁辐射污染源调查
随着伴有电磁辐射建设项目与设备(设施)数量不断增多,公众对电磁环境污染源的投诉逐年上升。为加强电磁辐射环境管理,保障公众健康,我省于2008年9月启动了电磁辐射设备(设施)申报登记工作,整个工作分准备、申报登记、审查核实、资料汇总四个阶段实施。并在当年年内完成了数据汇总工作,为今后将电磁辐射设备(设施)申报登记工作纳入环境保护排污申报登记和日常电磁环境管理工作打下基础。
3.积极开展咸宁核电前期工作
主动与咸宁核电公司协调联系,建立工作协调机制,积极促成落实本底调查项目初期工作开展经费,为开展本底调查打下基础;积极推动咸宁核电厂辐射环境监测系统建设(包括前、后方实验室建设和应急监测调度平台建设)。初步完成了咸宁核电厂厂外应急预案。
二、核与辐射安全监管工作面临新的形势与挑战
(一)核技术应用已深入到社会经济的各方面,影响面越来越广
核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农业、工业、医疗卫生、能源等国民经济的众多领域,覆盖到全省各地区,渗透进老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已经形成一个新兴产业,随着咸宁核电工作的不断推进,核应用必将成为我省未来国民经济发
展的重要新增点。截止2011年底,全省核技术应用单位共有1865家,其中放射源应用单位284家、射线装臵应用单位1581家。全省现有放射源2760枚,其中Ⅰ类放射源668枚、Ⅱ类放射源374枚、Ⅲ类放射源74枚、Ⅳ类放射源94枚、Ⅴ类放射源801枚。射线装臵3807台(套),其中Ⅱ类射线装臵526台(套)、Ⅲ类射线装臵3281台(套)。我省核技术工作单位总数和放射源数量均居全国前列,并且呈不断增长的态势。辐射设施越来越多,引起的辐射环境问题也越来越普遍,给辐射环境和社会稳定带来了不可控的影响。
(二)核与辐射安全越来越受受到重视,监管要求越来越高,压力越来越大
去年年底以来有几次重大环保会议,对我省核与辐射安全监管工作影响重大、意义深远。首先是12月底国务院召开了第七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同志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第七次环保大会明确提出,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积极探索代价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续的环境保护新道路,切实解决影响科学发展和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努力开创环保工作新局面。会前,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和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明确了“十二五”时期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第七次全国环保大会闭幕后,环保部紧接着召开了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总结“十一五”环保工作的基 12
本经验,展望“十二五”环保事业发展的光明前景,部署明年环保重点任务,继续探索环保新道路,推动环保工作再上新台阶。继后,环保部于12月26日-27日召开了第四次全国核与辐射安全监管工作会议,李干杰副部长主持会议并布署工作,周生贤部长作了重要讲话。最近,2月10日,省政府召开了第八次全省环保工作会议,鸿忠书记、国生省长、张通副省长出席大会并作了重要指示。国家对核与辐射安全监管工作重视空前,在这新的背景形势下我省正面临核与辐射安全监管工作严峻的挑战。
(三)全省辐射环境管理力量、能力和水平还难以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
1、各级辐射环境监管机构都还不能满足国家标准化建设的要求。
目前我省各级环保部门的机构设臵、人员配备、管理装备等辐射环境监测与监察能力建设还无法满足国家达标要求,全省17个地市州都还没有真正成立独立管理机构的,有的地市成立机构后被撤销,还有3个地市未成立专门机构开展核与辐射安全监管工作。有的虽有机构但缺少专职工作人员,迄今为止全省仅有辐射环境管理人员112人,其中部分为兼职人员。辐射管理队伍中具有相关专业的人员极少,专业素养不高,大部分都缺乏应有的专业技能,依法行政能力较弱,省辐射环境管理站现仅编制15人,远不能满足核电建设后日常监管的要求。在执法监察必要的车辆、监测仪器设备、监管手段配臵上,除省级环保部 13
门尚具备基本的工作条件外,大多数市级的配备都不到位,县区级几乎为零,“赤手空拳”开展辐射监管的现象较为普遍,全省总体辐射环境的管理力量、能力和水平以及实践经验都难以满足实际管理工作的需要。
2、核与辐射安全监管面临诸多现实问题。
一是基层监管部门监管积极性不高,职责不明确,责任意识不强。我国核与辐射管理目前实行“两级审批,四级监管”的模式,基层环保部门负有属地辐射环境监管职责。在实际工作中,基层环保部门往往存在没有审批权,不要监管权的思想,容易把责任推向上级。
二是基层执法的权威性、独立性、有效性得不到充分保障。辐射环境执法对象包括医院、电力、通信等带有社会基础服务职能的单位,在具体开展执法过程中往往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干扰,显得底气不足。
三是我省放射源历史遗留问题复杂,有效性监管面临挑战。通过国家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等政策的实施,环保倒逼机制的建立,我省经济结构得到调整,产业结构得到优化。许多水泥建材、冶炼、矿采选、造纸等放射源应用企业相继改制转型破产关闭,大量放射源处于失控状态,情况十分复杂。有的放射源固定在闲臵的设备上,有的埋藏在地下,有的混存在房间内,有的封闭在建筑物的角落里,长期无人过问,有的放射源几易其主,既不办交接手续,又不明确所有权,成为无主源。这些历史遗留问题都给监管带来极大挑战。
四是社会对环保部门统一行使核与辐射安全监管还有一个逐步接受的过程。国家2003年决定将辐射安全管理由环保、卫生、公安等多头管理转变为由环保部门统一牵头管理,不少单位对新的管理体制不熟悉,对新的法规要求不了解,辐射环境管理水平仍停留在原《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臵放射防护条例》(原国务院44号令)要求上。有的单位虽然有所了解,但认为环保部门管理要求过多过严而不配合管理。目前虽然全省绝大多数重点核技术应用单位都已接受环保部门的统一管理,却仍有少量涉及Ⅳ类、Ⅴ类放射源和Ⅲ类射线装臵应用的单位还游离于环保部门的管理范围之外。
(四)能源紧缺与核电上马艰难的矛盾突出
我省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时期,能源需求日益增大,但相对的是我省能源资源匮乏,一次能源生产严重不足,水电开发殆尽,能源自给度低和调煤、买电负担重的现实。消费大,供给少,两者不平衡,我省能源供给急需寻找新的突破口。核电与传统的煤炭发电、水力发电相比,具有环境污染小,先天供应条件充足等优势,对于确保能源供应安全、优化能源结构、促进节能减排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优化能源发展、解决我省能源缺口的一条重要途径。咸宁通山核电站选址环评虽然顺利通过国家环保部审查,但仍然不能满足建站运行前提条件。
日本福岛核泄漏事件发生后,核安全问题凸显,社会民众和舆论将核电发展推上了风口浪尖,全国上下谈“核” 15
色变。由于核电还是项较新的事物,加之宣传教育不足,公众普遍对核电缺乏正确的认识,妖魔化核电的影响,认为核电就是“洪水猛兽”,甚至有人盲目进行类比,到我厅表示反对咸宁核电建设。此外,国家也对核电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咸宁核电建设环评工作还未开展,但目前国家已暂缓审批新核电项目,正组织力量对全国核电安全进行全方位评估、论证和编制国家核安全规划,何时重开审批大门,让我省核电事业重新进入起步轨道还有待时日。还有,由于环保部下达的涉核省份核与辐射环境应急监测调度平台及快速响应能力建设项目还未完成,我省目前应对核与辐射安全事故应急能力不足,该项目财政部已下达中央减排资金595万元,按照要求还需省级资金399万元进行配套建设。这些问题都显示出核电建设工作道路的艰难险阻。
三、以国家和我省环保会议精神统领核与辐射安全监管事业的创新发展
核与辐射安全监管是当前我国环保三大中心任务之一,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要继续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不断创新思路和举措,奋力开拓、注重效能,积极探索符合安全、健康、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核与辐射安全监管的道路。
(一)转变观念,深刻认识核与辐射安全监管工作的重要意义
第一,确保核与辐射安全,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有力支撑。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加速转型、跨越发展的重要
时期,稳定可靠的能源供应必不可少,面对能源短缺和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的基本省情和现实问题,核能作为目前唯一可大规模发展的替代能源,对于确保能源供应安全、优化能源结构、促进节能减排、应对气候变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任何技术的开发和利用,都不能明显增加公众的风险,核能与核技术的开发利用也必须以安全为基础和前提。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加强监管,并妥善处理处臵放射性废物,促进核能与核技术利用事业安全、健康发展,既为当前和未来的能源供应增添保障,又使得生态环境安全免受放射性危害。
第二,核安全是最大的环保,是环保部门最重要的任务之一。环境质量改善是环境保护的永恒主题,也是环保工作和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保障社会公众有一个基本的环境质量、不损害群众健康的环境质量是环保工作的一条底线。但大家都知道,一起核事故带来的环境危害、生态灾难以及辐照伤害足以毁掉我们为改善环境质量所做的所有努力,造成长久、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确保核与辐射安全是环保部门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是最大的环保。对待核安全,我们既不能掉以轻心,也不能因噎废食。实际上,“核”并不可怕,按规律办事,核就是绵羊,可以为我所用;不按规律办事,它就是出笼猛虎,必会伤人。只有以科学的方式,谨慎的态度开展工作,核与辐射安全就能够得到确保。
第三,正确处理安全保障与核事业发展的关系,做到有备无患。安全保障是任何事业发展的基石,对核事业发展尤
其如此。就核能与核技术而言利用而言,生产活动与安全问题总是如影随形、不可分割。要实现核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树立“安全大于天”的思想,以压倒一切的态度予以高度重视。安全是商品,商品就有价值和使用价值,就应有价值补偿,需要付出一定经济代价才能获得。在核安全方面,一定要舍得投入,把细节考虑得更多一些,把防御措施设计得更完善一些,把安全裕量打得更充足一些,想方设法提高安全水平,应对可能发生的各种安全问题,做到有事没事,要当有事准备;一事多事,要当多事准备;小事大事,要当大事准备。只有这样,才能有备无患。
第四,大力倡导核安全文化,牢固树立新观念。首先,要认识到核与辐射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国家机器的掌控能力,牵动着公众对国家安全的信心,事关社会稳定中大局。其次,要认识到核与辐射安全是最大的经济效益。河南杞县卡源事件、广东番禺 等许多事实证明,核与辐射安全是核能与核技术利用事业发展的生命线,从这一意义上讲,环保部门严格的安全监管就是对被监管者最大的服务和支持。最后,必须坚持“安全至上、质量第一”的方针。企业要生存要发展,就要把安全和质量臵于比经济性更为重要的位臵,牢固树立没有安全就没有一切的观念,确保核与辐射安全。
(二)依法严格管理,创新工作机制,提高工作效率,优化发展环境
1、要依法严格管理。一是以全面实行国家核技术利用
管理系统为契机,进一步规范核与辐射安全管理行为。以后,我省核与辐射安全监管工作中的日常审批和管理事项将逐步规范到网上办理、在系统里完成。地方新、扩、改建核技术利用项目和设施以及放射源的转移是否符合审批事项前提条件,必须先在地方环保局系统上备案后才能报批,否则省厅不予受理。今年,各市州和县级环保部门以及相关企业都要安装这一系统并投入运行。二是充分调动和发挥市州环保部门的积极性和作用。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对具备条件的地方委托下放一批审批管理权限,明确任务、责任到人,重点试行将核与辐射项目审批前的部分技术审查前移到市、县一级,通过统一调配全省辐射专业人员与工作,既锻炼队伍,又解决目前人员少、任务重、管理成本高的问题。如220KV以下输变电建设项目,可直接交由地方环保部门先进行技术审查,看其是否有漏项,省厅依照地方环保部门技术审查意见直接审批。三是调动企业和公众积极性。在严格管理的同时,要加强政策宣传、技术指导和项目服务工作,通过我们的严格管理和热情服务,既要让企业乐于接受监督,同时也促使企业自觉加强内部管理。要充分尊重公众知情权,合理引导公众参与辐射安全监督,对具备条件的地方,可以设立辐射本底值实时变化环境质量显示屏。
2、要创新工作机制。各地要进一步理顺关系,整合资源,建立协调一致的辐射安全监管体系,增强核安全监管的独立性、权威性和有效性。一是建立部门间联合联动机制。与公安、卫生、海关、铁路等部门建立联合执法监督制度;与纪检监察部
门建立案件移送制度;与信访部门、建设单位等建立联合办信访制度,形成环保部门、相关建设单位、投诉人联合调查及会谈机制,保证公众正当的环境权益;与市政府应急办、财政、公安、卫生、交通等部门联合建立应急联动机制,明确核与辐射事故应急职能,定期开展应急演练。二是建立环境咨询服务质量考核机制。对已取得相应资质的核与辐射咨询单位技术服务质量定期进行考核,联合质检部门对辐射环境监测单位资质进行审核,对考核或审核中不合格的单位不受理其报告或不予通过资质审查。三是破解制约环评有效性难题,在通讯和电力行业试行项目建设和试运行全过程技术监理制度。要求项目建设业主在建设和试运行过程中,接受环保监管员的技术监理,定时书面报告项目建设进度、环保目标保护措施落实情况、环保投资情况等,敦促项目各项环保措施落到实处。四是加强部分行业宏观管理,在核技术应用探伤作业领域探索园区化集中管理模式。目前,我省黄石市和洪湖市已在这方面开展了有益探索。
3、要提高工作效能。一是规范行政审批行为,提高工作效率。行政审批必须严格依照工作程序,按照法律法规规定的行政审批主体、权限和要求进行审批,必要环节不得短路,确保技术民主,决策科学。要开通项目审批绿色通道,优化项目审批流程,继续实行大企业直通车服务,进一步缩短审批时间,提高审批质量。二是坚持环保为民,推进环保执法。各地环保部门站在执法一线,要始终心系群众,认真履职,以严格的监管执法确保辐射环境安全,维护群众
环境权益。今年重点彻查核与辐射中存在的漏洞和问题,近期要对安检X射线和废旧金属熔炼企业开展检查,并将其全部纳入管理范围。三是全面推动安全防护,解决影响民生的问题。要采取纵深防御的原则和多重保护的手段,积极完善安全防护措施,堵住安全漏洞,化解风险隐患。对存在问题的单位要予以坚决查处,决不姑息迁就。四是着力为跨越发展搞好服务。多换位思考,为企业服务。要建立约谈机制,加强与管理对象的沟通联系,及时通报存在的问题,帮助其整改到位。五是完善内部监督机制。在环保系统开展跨地域的交叉监督检查,同时主动接受公众监督。
(三)夯实基础工作,加强能力建设,建立长效机制,提高核与辐射环境风险防控水平
1、夯实基础工作。一是着手组织开展“十二五”全市辐射环境本底调查,提高说得清楚辐射环境状况的能力。二是完善省控网建设。国家未来5年在全国330个地级市建设1000个国控点,我省也将相应增加省控网点。三是通过完善辐射年度安全报告评估为突破口,规范企业核管理行为。四是建立健全省级培训机构,规范培训内容。每年安排专项资金100万元用于监管人员和从业人员培训,连续3年,全面提高全省辐射环境管理队伍素质。五是探索人才引进机制,改善辐射环境管理机构人才结构。六是加强宣传,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妥善解决因电磁辐射引起的利益纠纷和信访投诉。完成通信基站、电力、工业、医疗领域核技术利用等辐射环境管理知识宣传册印发工作。
2、加强监测与监管能力建设。一是加强应急能力建设。全面推进辐射环境监测、监察标准化建设,健全辐射环境监测监督体系,加强核与辐射应急监管、技术支撑和处臵,推进快速响应能力和应急监测指挥调度平台的建设。各级环保部门要切实按照《全国辐射环境监测与监察机构建设标准》的要求,逐步实现人员编制和实验室面积达标。二是在完成国家应急平台建设基础上,采取“以奖促建、以奖促防”的方式,年内启动我省放射源在线监控平台建设。三是着力准备建设地市级辐射环境自动监测网络,监控全省辐射环境质量变化情况。
3、夯实核电建设基础,服务湖北能源发展。一是抓紧开展环保部下达的涉核省份核与辐射环境应急监测调度平台及快速响应能力建设项目,提高应对核与辐射事故能力。二是做好咸宁核电厂本底调查前期工作,抓好前后方试验室建设。三是协调有关市州政府部门,按照环保部“受理有前提,不批不准动”的原则,加强拟建核电厂厂址状况监督检查工作。四是根据国家核与辐射环境安全保障的要求,今后将把辐射安全保障能力和监管水平作为地方发展核能核技术的前臵条件。
4、强化政策支撑,推进并建立核与辐射安全监管长效机制。重点要在建章立制上做文章。一是建立核技术利用企业环境行为信用评价制度、银行绿色评级制度。二是建立推动核与辐射安全防护技术研发制度,鼓励大力研发辐射风险防控的高新技术、关键技术。三是建立健全地方监管、单位
负责的核与辐射安全监管体制,建立法律、经济、行政手段相配合的综合防控机制。四是建立辐射安全事故问责制。五是建立保障基层环境执法的投入机制。
第二篇:付厅长讲话稿终稿
全省城镇居民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试点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发言材料之一
严格执行政策 狠抓贯彻落实 规范推进我省城镇居民和新型农村社会养
老保险试点工作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2011年6月28日)
今天,省政府召开全省城镇居民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会议,陈全国省长亲自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宋恩华副省长对我省前两批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进行总结并对两项试点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开展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的高度重视。全省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体会、扎实贯彻省政府领导同志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切实做好我省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和新农保试点工作。
一、学好用好政策,确保两项试点工作开局好、实施好 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和全国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部署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经验交流会精神,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开展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实施意见》确定的我省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原则、制度模式、主要政策、补贴标准和基本要求等与新农保制度相应规定基本一致:就是坚持“保基本、广覆盖、有弹性、可持续”的基本原则;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制度模式,资金筹集方式是个人缴费与财政补贴相结合,待遇支付结构是基础养老金与个人账户养老金相结合;财政补贴由中央财政全额支付基础养老金每人每月55元,省、市、县财政对个人缴费每人每年补贴30元,对重度残疾人代缴养老保险费81元。
城镇居民养老保险与新农保两项制度的不同之处主要有三点:一是参保对象不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参保对象是“年满16周岁(不含在校学生),不符合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条件的城镇非从业居民”。新农保参保对象是“年满16周岁(不含在校学生),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农村居民”。二是缴费档次不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缴费档次设定了十个,即“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600元、700元、800元、900元、1000元”,新农保缴费档次设定为五个,即“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但是,试点县在合并实施城镇居民养老保险与新农保制度时,可以不分城镇和农村,由参保人在多档次中选择,以适应不同收入水平群体的需求。三是家庭联动机制。新农保在制度实施时实行家庭联动机制,即“新农保制度实施时,已年满60周岁,未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不用缴费,可以按月领取养老金,但其符合条件的子女应当参保缴费”。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没做这个规定,只是明确“引导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待遇领取人员子女按规定参保缴费”。
各地一定要认真学习政策,准确把握政策,确保两项试点工作从一开始就做到执行政策不走样,顺利实施。
二、狠抓贯彻落实,扎实推进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和新农保试点工作
今年是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试点的开局之年,也是新农保试点扩面力度最大的一年,工作任务异常繁重。按照省政府领导同志的重要指示精神,下一步,全省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切实负起责任。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是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和新农保试点工作的主管部门,肩负着对两项试点工作统筹规划、制定政策、统一管理、综合协调的职责。而且,各级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和新农保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都设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我们要切实负起责任,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共同努力,做好两项试点工作。
(二)精心制定方案。各市、试点县(市、区)要根据省委、省政府确定的政策,因地制宜,结合本地财力和城乡居民承受能力等情况,充分调研,精心论证、周密测算、制定符合实际的实施办法。鼓励各市、试点县在财力允许的情况下提高政府补贴和基础养老金标准,让广大城乡居民尽可能多地享受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三)做好基础工作。一是要确保数据准确。认真核查当地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户籍人口数据,建立数据库,确保数据准确。没有被列入国家级试点的县也要提前做好此项工作,为明年制度全覆盖时启动工作做好准备。二是完善管理环节。建立生存确认,领取资格和参保资格公示等制度。
(四)借鉴成功经验。我省从2009年实施新农保试点以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总结了成功经验,受到了国家的认可。新增试点要认真学习借鉴前期试点的好经验、好做法,结合本地实际,把试点工作做好。
(五)加强督导调研。有条件的试点县争取在9月1日前完成养老保险费收缴和基础养老金发放工作,各试点县最晚都要在10月1日前完成以上两项工作。省、市要加强督导调研,既要保证工作进度,又要确保规范运作,并及时掌握试点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试点中的问题。
(六)抓好培训工作。从7月1日起,以前37个新农保试点县要启动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新增的60多个试点县要同步启动新农保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要加强对相关工作人员的政策、业务培训,省级要培训到市、试点县,市级要培训到县、乡镇、街道,县级要培训到乡镇、街道、社区居委会,对全省各级经办管理人员轮训一遍,全部做到熟悉政策、业务。对从事信息系统管理、统计基金、档案管理的专业人员,还要由省级进行专门培训,确保提高经办管理服务水平。
开展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和新农保试点意义深远,组织好今年的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和新农保试点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今后,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要立即组织干部职工深入学习领会省政府领导同志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好会议的各项部署,把工作做实、做细、做好,振奋精神,扎实工作。圆满完成省政府交给我们的光荣任务。
第三篇:R20110514叶厅长讲话稿
全省铅酸蓄电池行业职业病防治专题会议
省卫生厅 叶真 副厅长 二○一一年五月十四日
同志们:
昨天,省政府召开了由省环保厅、发改委、经信委、监察厅、建设厅、卫生厅、工商局等省级有关部门负责人、11个市和17个重点县(市、区)政府及所属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全省铅酸蓄电池行业污染整治工作会议,陈加元副省长出席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这次会议,明确提出了专项整治行动的目标,表明省政府领导高度重视这次整治工作的决心。此次专项行动,对于我们卫生部门来说,也是责无旁贷。今天是周六,我们召集大家召开全省铅酸蓄电池行业职业病防治专题会议,目的是要在第一时间传达、贯彻落实昨天的会议精神,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审时度势,认清当前铅酸蓄电池行业污染整治行动的意义近期路桥、德清发生的血铅事件,不但造成人民群众身体损害,也对政府形象造成伤害,影响了当地的社会稳定。昨天的会议上,省领导深刻分析了这两起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阐明了整治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明确了整治工作的方法和方式,以及整治工作的目标,要求各地认真吸取教训,加强部门协调与配合,全力以赴抓好专项整治工作。
血铅事件,最终都涉及人民群众健康的问题。作为卫生部门,无论从哪个角度讲,我们都有责任、有义务维护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尤其是我们还承担着企业的职业卫生和劳动者的职业病防治监督管
理职责。对于当前我省铅酸蓄电池行业污染的严峻形势和很可能带来的职业病危害,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积极的态度,有力的措施,在这次专项整治工作中,要勇于承担起我们所应当承担的职责和义务。各地卫生行政部门要把铅酸蓄电池行业污染整治作为卫生行政部门近期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要在当地政府铅酸蓄电池行业污染整治行动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下,密切配合环保、发改委等九部门,积极做好铅酸蓄电池行业污染整治的专项工作。
二、抓住机遇,推进重点危害企业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据调查,这两起事件中的铅酸蓄电池企业,不同程度存在作业场所毒物浓度超标、工人血铅超标、工人健康体检不到位等问题,反映出作业场所职业病防护的卫生监督还很不到位。当然,目前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不落实的问题普遍存在,主要是地方政府未将建设项目职业卫生审查纳入立项审批范围。这种“先天不足”导致作业场所职业卫生问题难以根治,职业危害治理非常困难,难于达到预期效果。
此次铅酸蓄电池行业污染整治行动,是根据2009年10月环境保护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监察部、司法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工商总局、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和国家电监会等国务院九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深入开展重金属污染企业专项检查的通知》,以及今年3月28日上述九部门联合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安排部署的。昨天会议上,省领导要求卫生部门应在这次整治工作中,加强职业病防治监督力度,督查企业组织工人血铅检测,对超标人员提出建议,对于血铅超标情况及时向政府有关部门报告,及时安排诊治。同时,我们浙江在国家“六个一律”的基础上,特别增加了“职业卫生
防护达不到要求的,一律停产整顿”。因此,整治工作中,各级卫生部门要按照 “八个一律”的要求开展工作,这是一条高压线,既是环保的高压线,也是职业病防治的高压线,必须坚决彻底、不折不扣地执行。铅酸蓄电池企业一律要经过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的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控制效果评价不合格的,作业场所卫生防护不达标的,一律责令停止生产,并向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报告。6月中旬省生态办将对“八个一律”进行重点督查。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抓住机遇,向政府汇报职业卫生监督工作中存在的困难与问题,适时提出加强职业卫生监督队伍建设(特别是增加职业卫生监督人员编制的要求),以及加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职业卫生检测能力建设的要求。同时,在专项整治中,要建议当地政府、各有关部门在项目审批时严格把好职业病防治“三同时”这个关,建立建设项目职业卫生审查工作制度和机制,落实《职业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
各地要抓住机遇,充分利用此次全省铅酸蓄电池行业污染专项整治的机会,争取政府领导对职业病防治的重视和支持,争取有关部门的支持与配合,有效建立各项长效工作机制,全面推进今年的粉尘与高毒物品危害治理行动,全面推进重点职业病危害企业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三、认真履职,密切分工协作
(一)环境污染事件处理:卫生部门承担着医疗救治、血铅检验、健康教育的职责和任务。
各级医疗机构要根据当地污染整治专项行动需要,按照当地政府 3 的统一部署,积极配合有关部门,有序、稳妥地开展铅酸蓄电池企业周边,可能存在健康损害村民的健康体检工作,要提供热情、优质医疗服务;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配合做好血铅的检验工作,同时要加强质量控制,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客观、公正。
对个别村民要求体检的,各级医疗卫生机构要热情接待,组织安排好相应的体检工作;在体检中发现异常的人员,应严格按照《儿童高铅血症和铅中毒分级和处理原则》等有关诊疗规范,及时安排诊断与治疗,协助环保等部门处理好相关事宜。适时开展对病人和群众进行针对性的科学知识宣传,消除民众的心理恐慌。
(二)职业病防治工作:卫生部门承担着对企业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职责和任务。
此次事件,暴露出部分县区职业卫生监督人员较少,监督检查覆盖面小,还存在职业病危害监控处置不够到位,不及时的情况。主要表现在有的企业未开展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和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有的企业作业场所检测结果铅浓度超标,未提出整改意见,或提出整改意见后,未按时跟踪复核,落实到位。体检血铅超标,也未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监控处置不到位,存在风险隐患。上周,我厅卫生监督局三个督查组的调研情况来看,各地敏感性不够,反应迟缓,有的地方到现在对辖区内铅酸蓄电池行业的基本情况还不了解。反映出我们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卫生监督机构对我省铅酸蓄电池行业的职业病危害还认识不足,工作力度还跟不上,还是一个薄弱点。这里,特别要指出的是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一定要督促企业严格按照有关要求,组织工人进行岗前、岗中和离岗体检,建立每个接害工人的职业健康档案,争取通过健康体检,尽早发现职业病危害的苗头,及时处
置,消除隐患。同时,切实加强企业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监控和处置,有效改善作业场所工作环境。
因此,各级卫生监督部门应严格依法监督,认真执行我厅职业病危害监控处置的有关规定,对铅酸蓄电池企业进行彻底排查,督促整改,对整改不合格或拒不整改的,依法停产整顿或者提请地方政府予以关闭,扭转铅酸蓄电池行业职业病危害的严峻形势。有关情况要书面通知企业,抄报当地政府、环保等有关部门。
同时,在当地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认真贯彻《浙江省职业病防治规划(2010-2015年)》,加强重点职业病危害治理与监督执法检查,建立部门间信息通报、信息沟通制度和工作机制,形成上下联动、部门联动、地区联动的综合治理局面,切实落实企业的职业病防治主体责任,预防企业职工职业病的发生。
四、加强领导,妥善、适度、积极应对此类血铅事件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此类事件随时都有可能发生,我们应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和应对预案。
这两次事件,暴露出一些问题,教训是深刻的,突出表现在:一是职责不清、工作混乱;二是报告不及时,不规范;三是能力不强,指导不够。刚才,路桥区卫生局谈了自己的工作体会,可以给各地应对类似事件启发一些思路,希望大家从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
昨天,会后我立即向杨厅长作了汇报,昨天上午,省委省政府的会上,省里主要领导也向杨厅长就职业病防治工作作了重要指示。今天,我们加班开会,并请厅应急办、医政处、省疾控中心也来参加会议,也是说明卫生部门要迅速行动起来,积极投入铅酸蓄电池行业污 5
染整治行动中,狠抓落实。
今天参加会议的各位同志回去以后,一定要把会议精神及时向局领导班子,尤其是主要领导作汇报,代会的同志更要负责地汇报好。各地要组织系统内各部门如:监督、应急、医政、疾控等进行认真研究讨论,也可根据需要制订相关的 “工作预案”,注意有效的媒体沟通,以便能更积极、更从容、更稳妥地应对此类事件,不给政府添乱,减少不稳定因素。
同志们,铅酸蓄电池行业污染整治行动,对我们来说是挑战,也是机遇,只要我们要认真总结路桥、德清血铅事件的经验和教训,举一反三,在下一步的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中,发挥我们的专业技术优势,积极争取政府的支持,就能化被动为主动。希望各地认清形势,以高度的政治敏感性和为人民健康负责的责任感,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和部署下,在专项行动中扎扎实实地做好我们的工作,服务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人民群众健康保障事业。
第四篇:厅长2017年全省民政工作会议讲话稿
2017年,全省要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以及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全国民政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民政工作的重要部署和要求,坚决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民政工作的安排,牢固树立“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的工作理念,积极推动龙江民政事业改革创新,大力加强机关基础工作和基层工作,深入推进党风廉洁建设,奋力开创民政工作新局面,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一、继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带头并推动全省民政系统广泛深入学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强化“四个意识”特别是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定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深刻领会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尤其是学习并贯彻总书记关于民生民政工作重要话、指示精神,将总书记关于“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的思路和社会政策要托底的要求落实到各项民政工作之中。加强对全省民政系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要决策部署、重要政策法规以及重大资金使用等的督促检查,确保党中央、国务院有关民政工作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实到位。
二、充分发挥社会救助托底保障功能。推进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工作实施方案》,制定具体实施办法,打好社会救助各项制度的组合拳,充分发挥民政在脱贫攻坚中的兜底作用。进一步做好去产能过程中政策性新增贫困群体救助工作,为深化改革和维护稳定提供基本保障。进一步提高城乡低保保障水平,完善低保审核审批办法,提升基层规范化管理水平,落实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全面推进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制定特困人员财产认定办法,市、县出台配套政策,进一步提高供养保障标准,指导基层科学合理设定特困人员照料护理标准,逐步提高不能自理特困人员集中供养率。推进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制度,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救助与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有效衔接的通知》,推进“一站式”结算平台建设,稳步提升救助水平。全面推开“救急难”工作,规范临时救助制度在基层的有效落实。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县(市、区)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协调机制,制定社会救助与其他社会保障制度衔接的意见,完善面向社会的救助项目和救助载体,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加快推进核对信息系统建设,实现省级部门间救助申请家庭收入和财产信息共享,为基层实施精准救助提供依托。进一步完善“一门受理、协同办理”平台建设,通过推进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加强基层社会救助经办机构能力建设。探索开展省对市(地)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救助工作绩效评价。
三、全面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牢固树立灾害风险管理和综合减灾理念,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坚持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认真履行省减灾委办公室职责,发挥民政部门牵头作用,落实部门职责,健全属地管理和统筹协调体制。适时召开全省减灾委员会工作会议,充分发挥省减灾委员会统筹指导和综合协调作用,全面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组织实施《黑龙江省防灾减灾“十三五”规划》。落实《黑龙江省自然灾害救助应急保障预案》,完善政府与社会力量协同救灾联动机制,指导帮助受灾地区做好受灾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加强全省救灾物资储备体系合理布局建设。推动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和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工作。
四、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认真落实总书记关于加强养老服务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实施“十三五”养老相关规划,加快健全养老服务体系,满足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若干意见》,进一步完善养老服务政策,深入推进养老服务业“放管服”改革,持续推动市场化养老产业发展,促进旅居养老产业提质增效。完善养老院设立许可等相关制度。积极开展全省养老院服务质量大检查和养老院质量建设年行动,开展养老院摸底调查,抓好养老院服务质量规范贯彻执行,完善养老院质量监管体系。推进哈尔滨市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总结推广成熟的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模式。加快农村养老服务发展,探索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政策,加强农村敬老院设施改造和功能拓展。
五、促进相关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发展。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康复辅助器具产业的若干意见》,协调建立加快发展康复辅助器具产业联席会议制度,推进康复辅助器具产业综合创新试点。抓好残疾人服务机构管理办法、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政策、假肢师和矫形器师水平评价类职业资格制度的落实。健全福利彩票发行、销售管理机制和公益金使用管理全流程监管机制。贯彻落实慈善法,稳妥推进慈善组织登记、认定工作,有序开展慈善组织公开募捐资格审查和公开募捐方案备案工作,协调督促慈善组织税收优惠政策落实。规范互联网募捐信息平台管理,依法查处慈善组织违法违规活动,抓好支持慈善力量参与脱贫攻坚的政策措施落实。
六、大力支持国防和军队改革。深化服务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加强新形势下优抚安置工作的意见》和民政部关于优抚安置改革方面相关政策,制定完善配套政策措施,适时出台我省贯彻意见。依据国家有关政策规定,落实国家关于加强复退军人服务体系建设的政策,规范“两参”人员认定原则和要求,深入做好“两参”退役人员认定工作。组织好大力支持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全面加强退役士兵就业创业工作意见的实施,做好退役士兵接收安置工作;落实国家关于军休干部安置住房与服务管理机构用房配套建设政策,加快部队军休干部、伤病残退休干部移交地方安置进度;落实国家关于军队无军籍职工养老保险和移交安置制度改革政策。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双拥命名表彰大会精神,抓好我省命名表彰大会提出的各项任务推进落实,适时召开双拥创建中期推进片会,推动优抚安置政策落实和双拥工作创新发展。结合纪念建军90周年,按照国家和省委省政府部署,开展好挂光荣牌、送立功喜报、慰问进藏和xq龙江籍战士、温暖进边防等系列双拥共建活动。提高优抚保障水平和质量,开展优抚对象社会化服务试点,探索优抚对象服务保障新路子。加强烈士纪念设施建设,充分发挥教育功能,深入弘扬烈士精神。继续开展“关爱优抚对象老区行、边疆行”医疗巡诊活动,邀请部分优抚对象赴省荣军医院短期康复疗养。进一步加强优抚工作制度规程和事业单位规范化建设。
七、加强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推动落实中央关于加强城乡社区协商、推进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加强乡镇政府服务能力建设等政策文件。尽快修订《黑龙江省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黑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办法》,为全省第十一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提供政策支持。深化以村民小组或自然村为基本单元的村民自治国家试点工作。制定黑龙江省第十一届村“两委”换届政策,有序推进第十一届村“两委”换届工作。指导各地厘清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和村(居)委会的权责边界,促进基层行政管理和群众自治有机结合。研究推进街道服务管理创新工作。贯彻执行《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6-2020年)》,制定实施《黑龙江省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6-2020年)》。深化农村社区建设示范创建。推进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试验区建设,确保高质量通过国家中期评估。推动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三社联动”地方实践,完善社会服务体系,提升社会治理水平。
八、深化社会组织管理制度改革。贯彻落实国家两办文件精神,起草制定我省关于改革社会组织管理制度促进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的实施意见,积极引导发展,严格依法管理,推动我省社会组织健康发展。在登记管理过程中加强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全力推进厅管和直接登记的社会组织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进一步探索对社会组织日常监管的有效手段,强化抽查监督、信息公开等管理机制。以探索培育枢纽型社区社会组织为牵动,着力加大培育社区社会组织的力度,并以“三社联动”的方式引导其发挥作用。推进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探索建立社会组织“异常名录”和“黑名单”,加大对社会组织违法违规行为和非法社会组织活动的查处力度。继续推进使用社会组织统一信用代码证书的换发工作,力争2017年底全部完成。稳妥推进全省性行业协会商会脱钩第二批试点工作。按要求开展社会组织法人库建设。
九、规范区划地名和界线管理。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发挥行政区划推动区域协同发展重要作用。完善行政区划调整审核机制,有序推进具备条件的县设市。加大行政区划管理力度,对违规设置街道办事处和未经审批迁移政府驻地等现象进行整改。完成我省全国地名普查外业调查与内业整理任务,加快推进地名普查成果转化。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加强地名文化保护。推进地名地址库试点示范创建活动。完成省县界线联检任务,排查并妥善处置边界纠纷隐患。
十、提高相关社会事务管理服务水平。推动落实困境儿童保障政策。开展“合力监护、相伴成长”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专项行动。指导各地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充实留守儿童工作力量,建立动态管理机制。健全孤儿保障制度,扩展“明天计划”实施范围。统筹儿童福利机构和未成年人保护中心设施建设,推动建立未成年人社会保护制度。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改革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站滞留人员照料模式,协调相关部门推动解决长期滞留人员中无户口人员落户问题的规定和要求。推进殡葬基础设施建设、惠民殡葬和节地生态安葬,加强殡葬服务机构规范化、信息化建设。与省物价局、省财政厅修订《黑龙江省殡葬服务收费管理办法》。建立婚姻登记严重失信人员信用记录制度。省级层面统一开展婚姻、收养法规政策和操作实务交流培训,推进两岸婚姻家庭服务工作。
十一、进一步提高民政综合能力。协调做好民政有关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制定修订工作。落实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继续完善民政厅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落实民政厅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要求。贯彻落实《全省民政系统法治宣传教育第七个五年规划(2016-2020年)》。加快民政领域行业标准研制。按照简便、易行、有效、管用的原则,规范民政管理服务工作。统筹推进民政标准化、信息化工作,研究起草志愿者招募管理办法、志愿服务记录与证明出具办法。
第五篇:厅长2018年全省科技工作会议讲话稿
厅长2018年全省科技工作会议讲话稿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落实全国科技工作会议、省委九届六次全会和省“两会”精神,总结工作、分析形势,研究部署2018年全省科技创新重点任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奋力开创新时代创新型xx建设的新局面。刚才,李丛民副厅长传达了全国科技工作会议精神;会议为XX全省科技管理工作优胜单位、创新型试点县(市、区)、xx省山区创业奖的获奖代表进行了颁奖授牌;石家庄市科技局、衡水高新区、xx工程大学、省环科院、曲周县政府作了交流发言,他们的做法富有创新性、很有启发性,具有重要的典型推广意义。下午,会议将进行分组讨论,郭玉明副厅长还要作会议总结。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心系大局、砥砺奋进,XX年科技创新成果丰硕
XX年,是全省科技工作极不寻常的一年。可以这样说,创新氛围最浓厚,工作任务最繁重,取得成果最丰硕。省委省政府把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对加快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作出新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全省科技战线以科技改革发展落实年为总抓手,以支撑引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紧贴大局、紧扣中心,自我加压、砥砺奋进,用优异的成绩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通过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我们打造了一批科技工作新标识,科技创新迈上了新高度。全省高新技术企业新增超千家,增量之大前所未有;科技型中小企业持续新增超万家,增势之强前所未有;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增长超过1/3,增速之快前所未有;技术交易额增长超x%,增幅之高前所未有。全省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到x亿元,增速为x%,占工业增加值的x%。国务院在第四次大督查中,对我省建立全链条服务体系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的典型经验通报表扬。这些标志性成果让我们感到振奋和鼓舞,进一步增强了创新自信和加力科技创新的决心。我们认准的工作,只要上下一心,合力攻坚,久久为功,就能攻无不克,战之则胜。全省科技工作展现的新气象、发生的新变化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创新主体“增”的势头更加强劲。培育壮大企业创新主体,是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我们把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作为战略性引领力量,在健全工作体系、完善服务手段、强化金融支撑、加大政策供给等方面狠下功夫,鼓足干劲、奋力拼搏,推动“两企”发展呈现蓬勃态势。许勤省长就我们倾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工作作出专门批示,给予充分肯定。去年,全省高新技术企业新增x家,是XX年增幅的2.5倍多,总数达到x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新增x万家,总数达x万家。争取国家科技资金近x亿元,组建省级以上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达x个。建立大型仪器设备资源开放共享服务平台,x台(套)仪器设备向中小企业开放。
(二)创新要素“聚”的效应更加凸显。充分发挥各类创新载体聚集创新要素、吸引创新人才、培育创新团队的重要作用,加快创新平台、园区、基地建设。去年,xx工大电工装备智能化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正式获批;新建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产业技术研究院x家,总数达x家;新建国际科技合作基地x家,总数达到x家;新增院士工作站x家,总数达x家,进站院士近x名;引进高层次产业创新创业团队x个,总数达到x个;30个省级以上高新区工业增加值达到x亿元,增速高于全省规上工业增加值x个百分点,新建省级以上农业科技园区x个,总数达到x个,创新引领作用显著增强。
(三)创新成果“转”的成效更加突出。着力推动研发成果向产业转化、京津成果向xx转化、创新成果向民生领域转化,取得重大成效。去年实施了一批重大科技专项项目,推进北斗导航、新能源汽车、科技惠民、科技治霾、粮食丰产、绿山富民等一批科技示范工程,在大数据、北斗导航、机器人、大型装备制造、新型显示、液晶玻璃基板、特种气体、新型药物制剂等方面形成了产业新优势,科技增粮达x亿斤,建设山区成果转化基地62个,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x%。下发了《xx·京南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围绕提升产业创新能力、搭建创新创业平台、构建技术转移体系等八项重点全面展开,经考核较好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环首都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带建设深入推进,建立科技部与京冀“1+2”共建共享共赢机制,建设农业科技小巨人企业x家。去年,我省新建技术转移机构x家,总数达x家;与京津共建科技园区基地x个、创新平台x个、产业技术创新联盟26个;吸纳京津技术交易额x亿元,增长x%。
(四)创新创业“放”的活力更加迸发。我们积极推进科技体制改革,着力抓好科研领域的“放管服”,出台了《关于落实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分配政策的实施意见》等9个政策文件,进一步调动了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创新创业活力不断增强。去年,新建省级以上众创空间、星创天地、科技企业孵化器204家,比上年增长一倍,总数超x家,其中国家级x家,入驻小微企业x万家;有10项重大成果获国家科技奖励,其中两项我省主研的成果分获自然科学奖和技术发明奖,两名专家当选两院院士;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分别达x万件和x万件,分别增长x和x。
(五)创新环境“浓”的氛围更加巩固。我们积极落实全省科技创新大会“3+16”等改革创新政策,举行4次新闻发布会宣传解读新出台的政策举措,组织了“双创”活动周、科技活动周、专利周、创新创业大赛等一系列活动,在全社会产生重要影响,品牌效应进一步放大,营造了崇尚创新、支持创新、投入创新的良好氛围。一年来,各地各部门、各单位各企业和广大科技工作者为全省科技改革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在此,我代表省科技厅,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敬意!
成绩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在工作推动上,我们打破惯性、突破一般、冲破常规,用超常的方式来推动超常规发展。我体会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超常的重视。去年,省委省政府相继启动新一轮省部会商、召开全省科技奖励大会和院士联谊会第九次会员大会,密集部署、全面要求。省主要领导对科技厅的专门批示达171次,并多次出席重要活动。东峰书记亲自为科技工作点题,指出方向、明确重点、交办任务;许勤省长4次专题听取科技工作汇报,亲自主持研究重大事项;徐建培副省长靠前指挥、身体力行,带领我们搞调研、谋举措、解难题、跑项目。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为我们做好科技工作增强了必成的信心、坚定了必胜的决心。
二是超前的谋划。去年,省委省政府对科技改革发展提出新要求,在加快创新型xx建设上进一步明确阶段性任务和“时间表”“路线图”。我们认真开展“头脑风暴”、密集座谈、出省取经,谋划新思路、新抓手、新举措,以省政府办公厅名义出台的《加快推进科技创新的若干措施》,成为省市县科技工作的重要指导性文件。瞄准雄安新区规划建设,积极谋划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顶层设计,争取国家实验室、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等布局新区。围绕指导今后发展,正在研究制定xx省科技创新三年行动计划、县域创新驱动发展跃升计划。
三是超强的力度。对纳入全省的高新技术企业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科技成果转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等重点工作,我们抓好全方位支持、全链条服务、全过程监督、全系统考核,推动了各项目标任务落地见效。对市县党政领导班子创新指标的考核,由4项增加到8项,并增加了指标权重。对科技改革任务开展了3次督察,促进了各项科技政策的落实。
四是超硬的作风。我们坚持把党建作为队伍建设的灵魂,着力加强机关文化建设,着力转变工作作风。以巡视整改为契机,刀刃向内抓廉政,推进科技管理规范化制度化。开展了领导大讲堂、专家讲坛和青年论坛等活动,组织党员干部赴井冈山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力行担当、夙兴夜寐、主动作为,树立了良好形象。比如,我们开展的厅市工作会商,是科技主动服务地方发展的倾力之作;在社会公共事业领域建立技术推送机制,是科技主动服务民生的倾心之举;组织千名科技特派员到206个深度贫困村结对帮扶,是科技主动服务精准脱贫的倾情之为。
二、深刻领会、忠诚担当,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科技工作全局
党的十九大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全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我们一定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最根本的政治引领、最强大的思想武器、最重要的行动指南,贯彻到创新驱动发展的各领域各方面,贯穿于科技创新工作的全过程。
要深入践行总书记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技创新思想。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就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形成了从思想到战略到行动的完整体系。党的十九大站在新的历史方位对科技创新明确了新定位、提出了新要求。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把科技创新全面融入经济建设、社会民生、生态文明、区域发展、国防建设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领域,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从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创新体系建设、科技体制改革、人才培养等方面,对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了系统部署。这是新时代做好科技工作的方向指针和重要遵循。我们要深入学习、深刻理解,坚持用总书记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技创新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以更强的政治担当、责任担当,肩负起新时代建设创新型xx的历史使命。
(二)要深刻把握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对科技创新的新需求。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化增长动力的攻坚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需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好,实现高质量发展也好,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也好,都向科技创新提出了新挑战,无一不是向科技寻求动力。经济社会发展对科技创新的渴求、需求、追求,从没有这样迫切。我们要高度关注产业领域的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等研究跟踪,定向瞄准制造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数字中国等战略实施,紧紧抓住布局地方的重大创新平台、创新型城市建设、县域科技创新等重点任务,积极争取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等有关计划、工程、行动支持,持续营造创新创业生态,形成聚合科技创新的强磁场。
(三)要精准聚焦省委省政府对科技工作的新部署。省委九届五次、六次全会和刚刚闭幕的省“两会”,围绕推动高质量创新发展,对科技创新作出新部署、新要求。东峰书记指出,要把创新作为第一动力,引进创新资源,搭建创新平台,抓好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促进产学研用有机结合和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推动xx尽快走上创新驱动发展之路,全面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许勤省长强调,要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抓好创新能力、企业创新、区域创新、协同创新、创新人才、创新环境建设,构建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多领域互动、多要素联动的综合创新生态体系。这为全省科技工作明确了重点,指明了方向。我们要精准聚焦全省发展的“三件大事、六场硬仗、八项战略、九项改革”,精心谋划重要抓手,精细推进政策举措落实,切实把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和省领导的要求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具体行动。
(四)要认真研究加快补齐创新短板的新举措。尽管我省科技创新成效显著,但短板也十分突出。从一些衡量创新的指标看,我省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在全国排24位,科技创新环境指数排19位,科技人力资源指数排17位,高新技术产业化指数排28位,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排18位,都处于靠后的位置。从体制机制看,我们聚集人才、技术、成果等创新要素的机制还不活,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还比较突出,开放创新的大格局还没有形成。我们必须增强责任感、危机感和紧迫感,按照新时代要求,对照创新型xx建设目标,在补短板、破瓶颈上下功夫求突破,从现在起,要打响一场“科技改革年”的攻坚战,以此来推动科技创新的赶超跨越。
三、抓住重点、攻坚克难,着力推动高质量创新发展
进入新时代,xx的科技发展处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省委九届五次、六次全会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作出了全面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决策,并把创新作为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开启了新时代全面建设经济强省、美丽xx的新征程。我们必须主动作为、乘势而上、拼搏进取,全力开创新时代创新型xx建设的新局面。
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落实“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的科技工作尤为重要。围绕落实省委省政府重要决策部署,持续推动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科技创新的若干措施》落细落地,明确今年科技工作的任务目标、重点举措,科技厅制定了《2018年全省科技工作要点》,会后将印发,希望各地各部门各单位积极配合抓好落实。基本思路是:实施一个计划,深化一批改革,统筹四个重点,构建三大支撑。一个计划,就是研究出台xx省科技创新三年行动计划,进一步确定今后三年科技发展的主攻方向、目标任务、重点举措。一批改革,就是要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上下功夫,完善科技人才引进培养、科技成果孵化转化、科研经费管理使用等机制,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四个重点,就是围绕企业创新、产业创新、区域创新和协同创新,着力壮大企业主体,着力建设现代产业技术体系、着力构建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着力打造雄安新区、石保廊、环首都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带创新发展示范区。三大支撑,就是围绕创新能力、创新人才、创新环境,加强创新平台、人才资源、政策供给等创新要素支撑,努力把xx打造成创新蓝海、创业沃土、创客乐园。
今年的主要工作目标,要实现四个新提升:一是综合创新能力实现新提升,全社会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力争达到1.43%,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x件,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x%,省级以上创新平台达到600家。二是企业创新能力实现新提升,高新技术企业超过x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x万家。三是成果转化能力实现新提升,全省技术交易总额达到x亿元。四是孵化育成能力实现新提升,省级以上孵化器、众创空间、星创天地达到x家,国家级高新区、农业科技园区分别达到7家、x家。
完成好今年的各项目标任务,要按照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紧扣创新竞进、协同融合、改革开放、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改善民生、优化环境,突出重点、抓住关键,推动科技发展新突破。
(一)以更大的力度推进京津冀协同创新。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建设雄安新区、筹办北京冬奥会,是中央交给xx的重大政治任务,是全省发展的首要“三件大事”。我们一定要从讲政治的高度,担当起科技工作的责任,找准科技工作的定位,强化科技工作的抓手,推动协同创新向深度广度拓展,促进以协同创新引领协同发展。一是着力打造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突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心功能定位,加强与中关村、滨海新区等创新源头的对接协作,加快构建一批共建创新联盟,吸引更多科技成果到xx孵化转化。今年,全省吸纳京津技术成果的交易额力争达到200亿以上,在京津技术输出成交额中占比提高两个百分点。二是着力建设雄安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抓好省部会商议定重大事项的落实,支持做好雄安新区科技创新顶层设计,支持制定雄安新区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实施方案。积极争取国家实验室、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等在新区布局,支持国家技术转移(雄安)中心、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等建设,积极创建雄安(石保廊)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三是着力实施“科技冬奥行动计划”。启动实施科技冬奥智慧崇礼行动,争取国家科技冬奥重点专项支持,围绕环境、生态、气象、安保、基础设施等开展应用研发,布局一批科技示范工程。在冰雪运动装备、可穿戴设备、新型材料、虚拟现实等方面加强研发应用,提升冰雪运动和冰雪产业发展水平。筹备召开冬奥崇礼论坛,吸引全球科技产业巨头聚焦xx。四是着力抓好京南示范区、环首都农业示范带。深入落实《xx·京南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各市、各分园区要确定重点任务目标,在转化京津成果、搭建服务平台、创新体制机制、落实有关政策上取得明显成效,技术交易额要占全省的1/4以上。扎实推进环首都农业科技示范带建设,深化与北京的创新资源合作,加快共建一批园区、基地和服务平台,培育高水平农业科技小巨人企业100家以上。
(二)以更大的力度支撑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我们要认真贯彻新发展理念,以建立现代产业技术体系为核心,形成全要素、全链条、全过程的创新支撑,着力提升科技创新在实体经济发展中的贡献份额。一是加快推动创新型企业数量倍增。启动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双倍增计划,要按照到2020年两类企业数量比XX年翻一番的目标,进一步做好入库培育、专利供给、申报认定、优惠政策等环节精准服务。要加快培育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增强外向型服务企业竞争力。今年,要保持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高强度增长,分别新增1000家、1万家,认定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XX家,新建省级以上产业技术创新联盟12家。二是加快推进产业创新。要围绕培育太赫兹、超材料、石墨烯、可穿戴设备等先导产业,发展大数据与物联网、机器人与智能装备、绿色制造、节能环保、生物医药健康等新兴产业,加快提升传统产业,加强产业创新布局,全链条设计、一体化推进重大科技专项实施,抓好100项重点研发计划项目、50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研发应用一批先导性关键技术和引领型“杀手锏”新产品,形成一批技术标准,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三是加快提升科技园区水平。要深入实施高新区提档升级工程,不断完善科技服务体系,发展壮大创新型产业集群,推动沧州高新区、衡水高新区晋升国家级,支持秦皇岛高新区、景县高新区尽快完成扩区。提升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水平,按照市场化、专业化、差异化、特色化的要求,统筹推进130个省级以上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支持饶阳、怀来等省级园区申报国家级园区,启动省级农高区建设,支持有条件的市创建国家农高区。四是加快健全技术转移体系。要研究制定我省技术转移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加强专业化市场化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建设,发展区域性行业性技术交易市场,着力打造我省集展示交易转化服务“四位一体”的国际化平台。组织开展“四个精准”科技成果推送、技术转移百县行、京津高校院所xx行等系列活动。今年,全省新建省级技术转移服务机构12家。五是加快推动科技军民融合。要建立完善科技军民融合工作推进机制,研究制定实施科技创新军民融合行动计划,抓好省科技厅《支持中央驻冀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的若干措施》的落实,大力促进军民两用成果转移转化。
(三)以更大的力度推动创新能力提升。推动高质量发展,最根本的是提升创新能力。我们要加快补齐创新能力短板,突出抓好四个方面。一是实施创新机构倍增计划。按照国家创新平台基地调整方向,优化整合省级创新平台,围绕到2020年达到1800家的目标,制定专项工作方案,进一步细化培育计划,促进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产业技术研究院提质增量,今年新增数量要达到140家,争取创建1-2家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1家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二是发展新型研发机构。新型研发机构以市场化为导向、以产业需求为目标,采取企业化运作、公益性与经营性相结合的模式,具有很强的自我发展活力。我们要认真借鉴省外经验,积极推动、大力扶持。今年,省科技厅将抓好20个省级试点,在有关政策、项目资金、平台建设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到2020年力争全省发展到100家。三是加强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加快原始创新,促进基础研究、应用开发与产业化对接融通发展,是提升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我们要以雄安新区规划建设为契机,加强超前布局、系统部署,强化科教融合、军民融合和产学研深度融合。今年,我们将依托重点学科、领军人才,在前沿技术、优势基础研究领域,安排50个重点项目予以支持,切实增强创新源头供给。四是壮大基础研究人才队伍。要依托重大项目和高水平科研基地,对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稳定支持、加大力度,加快聚集能够把握科技发展大势、研判创新方向的战略科技人才,争取更多人才纳入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让真正有志于科研的人才脱颖而出。持续推进科技英才“双百双千”工程,今年重点支持引进25个高层次产业创新创业团队、200名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英才,新建30家院士工作站。组织开展京津冀创新创业人才集训营、首都科技人才xx行等活动。深入融入国家“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行动计划,加强国际科技人才合作交流,重点打造10个省级以上高标准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四)以更大的力度促进民生改善。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打好“六场硬仗”。我们要按照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的要求,找准科技创新发力点。一是突出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积极落实《xx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年行动计划》,加强种质资源创制及育种技术创新,重点支持智慧农机、农产品精深加工、农业物联网、农产品电子商务、生物肥料、生物农兽药、生物饲料等关键技术研发,深入实施渤海粮仓、粮食丰产、绿山富民等科技示范工程。全省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稳定在98%以上,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8%。二是突出服务精准脱贫。研究制定农业科技精准脱贫行动方案,设立科技脱贫专项,推进科技资源与贫困县深度对接,加快培育特色产业,促进深度贫困村村民稳定增收。继续选派x名科技特派员,深入全省206个深度贫困村,在科技服务上全覆盖。三是突出服务污染防治。围绕实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行动,加强大气、水、土壤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固废资源化等创新研发与应用,积极争取国家重大项目、基地在我省实施,着力突破先进环保、资源循环利用技术和装备,推进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构建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四是突出服务民生短板。加快推进省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建设,积极争创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完善疾病协同创新网络,加强诊疗新技术和新产品研发和推广应用,加快老龄化服务关键技术和康复辅助产品等研发与示范应用,助力大健康产业发展。
以更大的力度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是今年纳入全省“九项改革”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我们要认真落实,尽快研究制定科技体制改革专项方案,围绕科技计划管理、科技人才引进培养、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等,推出一批科技改革举措。今年改革的重点是优化科技投入结构,大幅提升财政科技资金的使用效益。省主要领导多次强调,要改变项目资金的投入方式,完善科研经费管理使用机制,不断提高项目资金的使用质量。我们要以刀刃向内的精神,加大对财政科技资金投入使用管理的改革力度,集中解决项目资金使用小而散的问题,进一步建立财政科技资金引导多元化投入的新机制。要提高后补助资金使用比例,加大科技创新券使用推广力度,扩大我省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天使投资引导基金、科技成果转化基金规模,争取新设引导基金子基金10支,引导更多金融资本、社会资本投向科技研发、成果转化,支持有条件的市县开展融资对接活动。
(六)以更大的力度打造创新创业“升级版”。以高端化、生态化、融通化、国际化为方向,完善创新创业生态,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增活力、上水平。一要推动专业化众创空间建设。实施众创空间和孵化器倍增计划,完善全链条科技企业孵化育成体系,促进硬科技和软服务相结合,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年内新建省级以上孵化器20家、众创空间40家、星创天地40家,催生科技小微企业1万家以上。二要加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重点组织100家企业开展《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贯标认证,实施一批专利导航项目,培育20家国家级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加大专利申请服务和资助力度。年内力争专利申请量增长10%以上,全省授权发明专利达到5600件。三要促进区域创新驱动发展。扎实推进科技会商工作,争取与5个市和高校举行会商。支持石家庄、唐山、秦皇岛率先获批国家创新型城市,争取保定、廊坊等进入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行列。启动实施县域创新驱动发展跃升计划,年内省级创新型县(市、区)试点达到35个。四要培育良好创新文化。精心组织科技活动周、专利周、创新创业大赛等品牌活动,全面激发创新创业活力。创新科普传播方式,繁荣科普作品创作,提升科普基地功能。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发挥好网络平台等新媒体作用,加强科技创新政策、重大科技成果、热点科技问题的宣传解读,回应社会关切,树立正确导向。
四、增强本领、坚定信心,确保重点任务必作必成 今年的工作任务十分艰巨。全省科技系统要讲政治、增能力、强本领,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投入工作,确保圆满完成全年任务目标。
第一,要增强“四个意识”观念。坚持把党的建设作为抓好各项工作的根本,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在科技管理和服务工作中深入贯彻落实。
第二,要增强谋事干事本领。面对新时代、新使命、新征程,我们感到最大的短板是本领恐慌和能力危机。全省科技管理干部要加强学习和实践,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到先进省市学习对标,到科技一线摸底走访,按照“五个过硬”要求,着力增强“八个本领”,不断掌握新知识、熟悉新领域、开拓新视野,全面提高领导能力和执政水平,坚决做到既要政治过硬,也要本领高强。
第三,要增强依法行政意识。把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要求,始终贯穿于决策、执行、落实的全过程,更加注重建立制度、规范程序、依规办事。科技系统要坚持深化党风廉政建设,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加强道德修养,明辨是非善恶,追求健康情趣,不断向廉洁自律的高标准看齐。面对去年巡视中发现的问题,我们要更加严格管理,严格“三评”程序,自觉接受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第四,要增强推动工作合力。持续推进科技工作的“五项机制”建设,推动部门协同、上下联动,把科技、经济和创新治理各方面改革统筹联动起来,把科技界、产业界和各方面力量全面调动起来,把科技人员、企业家和创业者的力量协同发挥出来,着力打造聚力科技、协力创新的科技工作新局面。
同志们,当前是xx创新环境最好的时期,也是xx科技担负重任的特殊时期。面对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大趋势,我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科技引领、创新支撑。我们要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重大部署,把光荣的责任装在心里,把艰巨的任务担在肩上,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撸起袖子加油干,苦干实干拼命干,为全省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为新时代全面建设经济强省、美丽xx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