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36计敌战计第五计李代桃僵演讲稿
三十六计第十一计------李代桃僵
故事篇
亲爱的福桔听友们,大家好,又到了周三听福桔之声,学三十六计的时候了,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计谋是三十六计第十一计,也就是敌战计的第五计---李代桃僵。
李代桃僵,语出《乐府诗集·鸡鸣篇》,原文意思是:李树生长在桃树旁边,有虫子要去咬桃树根,李树就挺身而出,代替桃树被咬,常用来比喻兄弟间要象桃李共患难一样相互帮助,相互友爱。此计用在军事上,则演化成在敌我双方势均力敌,或者敌优我劣的情况下,用小的代价,换取大的全局性胜利的谋略。很像象棋比赛中“舍车保帅”的战术。
古今历史上运用“李代桃僵”的事例很多,著名的当数“赵氏孤儿”的故事。春秋时期,晋国的奸臣屠岸贾(gǔ)为了消灭政治对手,鼓动晋景公除掉对晋国有大功的赵朔。并亲率人马把赵府团团围住,把赵家全家老小杀得一个不留。
幸好赵朔(shuò)在事发之前将妻子庄姬公主秘密送进了王宫,才免遭杀害。屠岸贾意欲赶尽杀绝,要晋景公杀掉公主。晋景公念亲戚情分,且此时庄姬公主已有身孕,不肯下杀手。屠岸贾见杀公主不成,就计划除掉庄姬即将出生的婴儿。待公主生下一男婴后,屠岸贾就派人入宫搜查,晋国忠臣韩厥(jué)得知此消息后,立即假扮太医入宫,借口给公主看病,然后把婴儿藏在药箱里偷偷的带出宫,躲过了搜查。
屠岸贾见搜查未果,料到婴儿已经出了王宫,便下令悬赏缉拿。这时候赵朔原来的门客公孙杵(chǔ)臼(jiù)与程婴互相商量如何救孤。他们想到了去另外找一个男婴,来冒充赵氏孤儿,并让屠岸贾搜到假的赵氏孤儿,这样才能保全真的赵氏孤儿,让赵家留下后代。正巧程婴的妻子也刚生下一男婴,程婴思考良久,决定用亲子代替赵氏孤儿。他以大义说服了自己的妻子,忍着悲痛把自己的儿子让公孙杵臼带走,公孙杵臼依照二人原先商量好的计划,带着假的赵氏孤儿逃到首阳山。然后由程婴向屠岸贾告密。屠岸贾听后大喜,带兵迅速追到首阳山,搜出了公孙杵臼和用锦被包裹的婴儿。随后,屠岸贾处死了公孙杵臼,摔死了婴儿,并认为已经斩草除根了。程婴听说自己的儿子已被奸贼摔死,强忍悲痛,带着赵氏孤儿逃往异国。十五年后,孤儿长大成人。他知道自己的身世后,在韩厥的协助下,兵戈讨贼,最终杀了奸臣屠岸贾,报了大仇。
程婴见赵氏大仇已报,不肯独享富贵,便拔剑自刎。他死后与公孙杵臼合葬一墓,后人称“二义冢”。他们的美名千古流传。这就是“李代桃僵”的典故。
好啦,亲爱的听友们,今天的三十六计就讲到这里了,如果您喜欢听福桔讲故事,欢迎点击关注哦,也可以赞助打赏我们,我们下期再见!
文案篇 【题解】
李代桃僵:李、桃:李树和桃树。僵:僵硬、干枯。原意是以李树代桃树受虫蛀。比喻兄弟间互相爱护,互相帮助。它转用比喻互相顶替或代人受过。即用甲来代替乙,或以劣势的兵力牵制优势的敌人,以便为全局争取时间或提供有利条件。
【原典】
势必有损,损阴以益阳。【注释】
势必有损:势,局面,局势。损,损失,损害。损阴以益阳:阴,这里是指局部利益。阳,这里是指全局利益。全句意为;舍弃某一部分利益,保全大局的利益,从而使全局得到增益。
【译文】
当局势发展到不可控制把握和损失已不可避免的时候,只有将损失或困难从一方转移到另一方,要舍弃局部的利益,以求得全局更大的增益。
第二篇:36计敌战计第二计暗度陈仓演讲稿
三十六计第八计------暗度陈仓
故事篇
亲爱的福桔听友们,你们好,又在今晚的福桔之声与大家相聚了,桔子真的非常的开心,能够和听友们一起学习三十六计,品味古人的智慧结晶,今天呢,我们要讲的内容是三十六计第八计,也就是敌战计的第二计---暗度陈仓。
暗渡陈仓,指正面迷惑敌人,而从侧翼进行突然袭击。比喻暗中进行活动。此计与声东击西计有相似之处,都有迷惑敌人、隐蔽进攻的作用。二者的不同处是:声东击西,隐蔽的是攻击点;暗渡陈仓,隐蔽的是攻击路线。
暗度陈仓的经典故事发生在秦末楚汉争霸时期。一开始项羽的势力最强大,企图独霸天下。自称西楚霸王后,表面上给其他将领封王分地,心理早设想好如何消灭他们。而且项羽尤其对刘邦最不放心,他认为最难对付的敌人就是刘邦。当初和刘邦约定谁先入咸阳谁就是关中王,结果恰恰是刘邦先入的咸阳。关中是秦国的本土,物产丰富,也有强固的军事工程。项羽当然不愿意让刘邦当关中王,而且也不想让刘邦回老家沛县。所以他故意把巴蜀、汉中分给了刘邦,称他为汉王,并以汉中的南郑为都城。当时的巴蜀地区可是落后贫困的地区,项羽想以此来限制刘邦的发展。同时,将紧邻巴蜀的关中划分为三部分,分别封给了秦朝的降将章邯、司马欣和董翳[yì],以防止刘邦向东发展。而刘邦当然也有独霸天下的野心,对封为汉王很不服气。可是慑于项羽的势力,暂时也不敢违抗,只得听从支配。在去封地的路上,为了迷惑项羽,使他以为自己真不打算再出汉中了,刘邦接受了张良的计策,把一路上走过的几百里栈道全部烧毁。从而也使项羽真的松懈了对刘邦的戒备。
刘邦到了封地南郑后,在部下中发掘了出众的军事家韩信。刘邦封韩信为大将,请他策划向东发展夺取天下的军事部署。韩信的第一步是先派出几百名士兵,去修复当初烧毁的栈道。这一行动被守着关中西部地区的章邯得知,不禁笑道:“谁叫你们把栈道烧毁的,自己断绝了出路。现在又来修复,这么大的工程,却只派几百个士兵,看你们哪年哪月才得完工”因此,章邯对于韩信的这一行动,根本没有引起重视。
可是不久,章邯便接到紧急报告。说韩信的大军,已攻入关中,占领了军事要地陈仓。章邯起初不信,以为是谣传。等确定消息后慌忙领兵抵抗,但已经来不及了,章邯兵败自杀。司马欣和董翳,也相继投降。号称三秦防御的关中地区,一下子被刘邦全部占领了。
所以韩信表面上是派兵修复栈道,装作要从栈道出击的姿态。实际上却和刘邦统率主力部队,暗中抄小路袭击陈仓。这场“明修栈道 暗度陈仓”的战役也为刘邦以后和项羽争霸并最终创建汉室江山打下坚实基础。这就是三十六计中“暗渡陈仓”的典故来源。
好啦,今天的三十六计之暗度陈仓的故事就讲到这里啦,亲爱的福桔听友们,如果您喜欢听福桔讲故事,欢迎点击关注哦,也可以赞助打赏我们,我们下期不见不散!
文案篇
【题解】
暗渡陈仓。陈仓:古县名,在今陕西宝鸡市东,古代是汉 中、关中两地区之间的必经之地。暗渡陈仓为“明修栈道,暗 渡陈仓”的简化。意思是公开表示要修栈道,从栈道走出,可 是却利用佯修栈道的时间,从另外的道路偷偷通过,来到陈仓。现指运用迂回战略,从敌人意想不到的地点、方向发起进攻。
【原典】
示之以动,利其静而有主,益动而巽。【注释】
示之以动:动,行动,动作,这里是指军事行动。全句意 为:把佯攻的行动故意显示在敌人面前。利其静而有主:静,平静;主,主张。全句意为:利用敌人在这里固守时,悄悄地迂 回那里偷袭。益动而巽:益和巽,都是《易经》的卦名。《易经· 益·彖》说:“益:动而巽,日进无疆。”是说益卦下卦为震、为 动,上卦为巽、为风。意思是说,行动合理、顺理,就会天天 顺利,无有止境。又解:益,收益:巽,为动、为前进。联系 本计,意为:表面上,努力使行动合乎常情;暗地里,主动迂 回进攻敌人,必能有所收益。
【译文】
故意采取佯攻行动,利用敌人已决定固守的时机,暗地里 迂回到敌后进行偷袭,乘虚而入,出奇制胜。
第三篇:先计后战成语
【成语】:先计后战
【拼音】:xiān jì hu zhàn
【简拼】:xjhz
【解释】:计:计划,计谋;战:作战。先筹划好后再战。指不打无准备的仗。
【出处】:东汉·班固《汉书?艺文志》:“权谋者,以正守国,以奇用兵,先计划而后战,兼形势包阴阳,用计巧者也。”
【语法】: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等
先计后战 成语接龙
【顺接】:战不旋踵 战争贩子 战天斗地 战战业业 战战兢兢 战战惶惶 战战慄慄 战战栗栗
【顺接】:背城一战 背水一战 并肩作战 不宣而战 仓卒应战 胆惊心战 断发请战 短兵接战
【逆接】:并驱争先 得月较先 奋勇争先 奋勇当先 福为祸先 敢勇当先 后不僭先 祸为福先
【逆接】:先为之容 先事虑事 先人后己 先人后已 先人夺人 先从隗始 先代所美 先入为主
第四篇:第五单元草帽计
草帽计
教学设计之一
教学要求:
l、让学生了解红军在长征途中英勇作战巧计破敌的情况,学习贺龙同志沉着冷静、随机应变的品格。
2、默读课文,在理解第三、四节意思,理清层次的基础上,详细复述这两节。
3、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隐蔽、踪影、凌乱、举世闻名、人困马乏、争先恐后”等词语的意思。积累词语10个。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贺龙同志巧计破敌中所表现出来的沉着、镇静,足智多谋的品格。
难点: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学习详细复述课文片断。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1934年至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以血肉之躯谱写了人类历史上无与伦比的英雄史诗:二万五千里长征。“草帽计”就是长征途中发生的许许多多小故事中的一个。
2.出示课题:《
18、草帽计》,师点出“计”,组词:计划、计算、计谋、计策
问:什么叫“草帽计”?(利用草帽设计的计谋。)
3.你知道这个草帽计是谁想出来的吗?(贺龙)你对贺龙了解多少?
简介贺龙:
原名贺文常,字云卿。湖南省桑植县人。一九一四年加入孙中山领导的中华革命党。一九二七年参加领导南昌起义,任起义军总指挥,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长征中担任红二方面军总指挥。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元帅军衔。“文化大革命”中遭迫害致死。
4.那贺龙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又是怎样使用“草帽计”的呢?
二、初读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自学生字,读通课文,回答问题。
2.检查朗读。指名分节读正音。回答问题。
三、整体进入
1.自由朗读课文,谈谈你觉得“草帽计”这个计策怎么样?
2.课文中也有一句话写了“草帽计”怎么样,请你用直线划出来,并读好它。
3.出示:贺龙的“草帽计”真神。
师点出“神”,请同学查字典解释“神”。(不平凡的,特别高超的)
4.课文中从哪些语句中看出贺龙的“草帽计”真神呢?请同学分别从——
(板书:贺龙、红军、敌机、白军)这几个角度来考虑。
在书上找找圈圈划划,分小组讨论。
交流:
贺龙:
★贺龙仔细观察了地形,然后命令全体指战员把草帽随手扔掉。
(“仔细观察地形”看出贺龙的指挥才能,从他作出的命令看出他胸有成竹。)
★贺龙笑了笑,指挥部队迅速转移。
(“笑了笑”一词传神地写出当时贺龙同志对自己的巧计有充分的把握。
红军:
★红军战士虽然都戴着画有红五星的草帽,还是热得汗流浃背。
(为下文贺龙实施“草帽计”作了铺垫。)
★战士们感到很奇怪,但还是服从命令,把草帽丢在路边。
(一是红军训练有素,服从命令。二是对自己的指挥员绝对得信任,按照命令去做定会胜利。)
★顿时,红军的草帽凌乱地扔了一地。
(“凌乱”的反义词是什么?整齐。“凌乱”一词写出当时红军战士对贺龙的命令执行得很好。诱敌:让敌人以为是红军逃跑时扔下的。)
敌机:
★走着,走着,忽然敌机来了。
(“忽然”一词写出敌机盯得很紧,来去无常,形势对红军非常不利。)
★敌机飞了好几圈,没有发现红军的踪影,便飞走了。
(说明红军隐蔽得好,这是一支具有服从命令听指挥的素质良好的军队。)
★敌机发现了戴着红五星草帽的部队,立刻呼啸着俯冲下来,一阵狂轰滥炸,把白军炸得死的死,伤的伤,叫苦连天。
(敌人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中计。)
白军:
★不一会儿,侦察员跑来报告:“有一个团的白军赶上来了。”
(“一个团”说明敌人兵力之多。“赶上来了”说明敌人来的速度之快。这给正在行军的红军带来威胁,眼看一场“遭遇战”不可避免。在这样的情况下,贺龙同志指挥若定,充分看出他的坚毅果断。)
★他们已晒得人困马乏,发现路边有草帽,自然满心欢喜,一个个争先恐后地捡起草帽往头上戴。
(敌人是怎么中“草帽计”的?地面上的白军不知是计,戴上了红军的草帽,空中的敌人以为发现了红军的队伍狂轰滥炸。)
四、熟读课文
五、完成课后习题3、4
六、布置作业
1.抄词并家默;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指名分节读文;
2.简要地说说“草帽计”神在哪儿?
二、学习详细复述课文
1.出示本单元的训练目标:详细复述课文
2.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详细复述课文”。我们复述3、4两个小节。
(一)复述第三小节
1.要详细复述课文,首先,我们就要熟读课文
板书:①熟读课文
请同学自由朗读第三节,把课文读熟。
2.第二步,就要来归纳要点
板书:②归纳要点
课后第一题的练习帮助我们归纳要点。请同学把第三节中每句话标上句子序号,然后在书上划出答案。交流。
3.第三步,详细复述课文
板书:③详细复述
4.各自准备,同桌互相复述,指名复述。
5.小结:刚才我们用了“熟读课文、归纳要点、详细复述”这三步法来详细复述课文。下面,我们要用这个方法来详细复述第四节。
(二)复述第四节
学生评议。
三、总结并朗读全文
1.这节课我们学会了怎样来详细复述课文的方法,并用这种方法来详细复述了课文的3、4两节。
2.从1934年10月16日红军在江西渡过于都河,直至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中国工农红军从江西到陕北,历时两年整,行程上万里,其间经过无数次激烈的战斗。几乎平均每天就有一次遭遇战,路上行军一共368天,余下来的100天大多都在战斗中渡过。长征正是依*中国共产党正确的领导和广大指战员的聪明才智,以及勇敢、顽强的精神,而胜利地完成了。长征,它将成为人类历史上坚定无畏的丰碑,它永远是铭记着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精神的地球上的红飘带。
四、布置作业
3.让我们齐读课文,再一次地体会贺龙“草帽计”的神妙之处。
1.背诵课文;
2.完成练习册。
《包公审驴》教学设计之一 太平路小学 纪海燕
教材分析:
本文讲述了一个充满智慧的断案故事,整个故事可以概括为“调换驴——告驴——审驴——找到驴”四个部分:王五借以养家糊口的、漂亮的驴被人在市镇上掉包,他无奈将驴告上法庭,包公利用驴能够认路的特点,通过巧妙“审”驴捉住了小偷。审驴的过程中,包公的巧用计谋、对于穷人的一视同仁,对于疑难案件的从容应对都让我们叹服。在其中,小偷也使用了计谋:他将驴调换,而不是偷走,这样既可以掩人耳目,又可以让失主有些安慰,让自己逃脱罪责。但这样的计谋最终证明是害人害己,是要不得的。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认识课文的生字新词。理解“审”、“懊恼”、“闻所未闻”、“冒名顶替”的意思。
2.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继续培养学生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激趣质疑——细读课文——合作研究——自主解疑”的方式让学生与文本对话、深入理解。
2.通过“表演课本剧”的方式,为学生创设情境,培养表达能力。
3.通过概括故事内容和列小标题,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教学过程:
课前活动:“猜猜我是谁”
每个小组请两位同学上台,一人来说,一人来猜!说的同学可以加上表情和动作,但不要说出所猜的人的名字里所含的字。(出示:“福尔摩斯(柯南)”、“包公”、“马”、“驴”)猜完学生板书。
随即采访:
1.“包公”他性包名公?就像“关公”一样,这是古人的尊称。你对他有哪些了解?(一学生谈、小组可以旁边补充。唱歌也可。)
2.“马”和”驴”有相同点吗?(识途)
一、导入新课
1.擦掉“福尔摩斯(柯南)”、“马”。今天,我们要讲的小故事,就是和“包公”、和“驴”有关。
2.那“包公”和“驴”又有什么联系呢?(先写“申”,一起案件里都有申诉人,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原告”,当然也要有“被告”了。在一间屋子里,也就是过去的衙门里,解决原告和被告的纠纷,也就是“审案”了。把字补充完整。)
3.读着这个题目,你有什么感觉?(奇怪、有趣,包公为什么要审驴呢„„)那好,我们就一起来读读这个小故事。
二、初读概括
1.在预习中有没有遇到影响大家阅读的字?可以互相提醒一下。
2.那我们就一起读读这个故事,看到底讲了个什么事。(师生读)
3.谁来说说讲了个什么事?(学生概括,师指导)
4.看来“驴”在这个故事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再精练一些,能不能给经过加一个小标题。(调换驴〈如果说“丢驴”就加以引导〉——告驴——审驴——找到驴)
5.质疑:这个故事中有哪些你觉得奇怪,或者感兴趣的地方,可以说一说!(随机板书)
三、细读探究
(一)引导略读“调换驴“部分
1.在学习上即使有一点疑惑,咱们也千万不能放过,我们一起来研究研究,好吗?刚才,为什么说“丢驴”不准确呢?
2.既然没丢,好坏还有一头驴,干嘛要去“告驴”呢?(两头驴相差太大、唯一的财产)
⑴差别有多大?(学生读书比较)
⑵差别再大不就是一头驴嘛,万一告到公堂又找不到那多丢人呀?(理解“唯一“的财产)
3.顺势引导、朗读:难怪王五会有那样的反映„„谁想读读王五的表现?想想王五当时的心情!什么心情?再读。
小结:原本荒唐的事,细细分析起来,有时倒也顺理成章。就这样,一桩不大不小的案子摆在了包大人面前。
(二)学习“审驴“部分
1.刚才,大家对“审驴”的部分也颇感兴趣,有的还有疑惑。咱们像小侦探一样也仔细分析分析好不好?
提出要求:包大人审理案件的过程中有没有什么你不懂的问题,发现了先自己想想能不能解决,能解决的话一会儿可以考考组里的同学;不明白也不要紧,小组里其他同学思考完之后大家可以一起讨论,看看集思广义能不能解决。最后还可以拿问题考考全班同学,考考老师好吗?
2.小组合作研究讨论。
3.交流汇报提问
(1)有没有挺难解决但你们小组齐心协力解决的很精彩的问题,和大家汇报一下。(以小组为单位汇报)
(2)谁来提个问题考考大家?(一生问,其他思考、回答)
学生汇报中抓住包公的表现:
“皱着眉头想了想,把惊堂木一拍,大声喊”——“驴”被告的案子很奇,开始也犯难,但马上找到了解决办法。
“关上三天、痛打四十大板”——驴的本性慢、比较迟钝,为了让驴“受够了惊吓”,才能飞奔回家。
“消息向四面八方传开„„到庭听审的不只是几十号人„„个个都想来看看热闹。”①这么多人来看,万一审不好怎么办?——了解驴的本性、胸有成竹。②不怕罪犯知道,把驴藏起来?——制造“审驴”的假象,可以让小偷放松警惕。
小结:看来,我们的包大人确实是遇事冷静、足智多谋呀!
4.同学们,你们觉得审驴部分有趣吗?咱们把它排成小课本剧怎么样?
课件提出要求:送大家一把金钥匙“你也可以成为优秀的小演员”
① 小组里协商一下,以最快的速度找到适合自己的角色。
② 找到自己的对白,画下来,读通顺。
③ 联系上下文和人物的心情,想一想该用怎样的语气。
④ 可以加一些动作和道具吗?那就锦上添花了!
“大胆上台吧,你是最棒的!”
5.学生排练、表演,随机总结。
四、总结全文
1.静下心来想一想,这个故事里都有谁使用了计谋?结果如何?
包公使用了计谋,巧妙的抓住了小偷。小偷也使用了计谋:他将驴调换,而不是偷走,这样既可以掩人耳目,又可以让失主有些安慰,让自己逃脱罪责。但这样的计谋最终证明是害人害己,是要不得的。
2.其实,包公不仅审过“驴”,还审过“石头”,还有很多奇案呢?大家想再读一些包公审案的小故事吗?提供网站、书籍。
板书:
包公
遇事冷静、足智多谋
审
驴
调换驴——告驴——审驴——找到驴
第五篇:计 划
计 划
信管101 白雨涵 1004040102
在当今这个社会,计划的重要性日益增加,计划渐渐变成了在我们现在的处境和我们想到到达的地方之间铺的路,搭的桥。工作计划的好坏便是这座桥的坚固程度,其主要是为了减少失误,提高经济效益。
计划是预先决定的行动方案。计划是事先对未来应采取的行动所作的规划和安排。计划是一种结果,它是计划工作所包含的一系列活动完成之后产生的,它是对未来行动方案的一种说明。这是不同人对计划的理解。而我认为,用通俗的语言来讲,就是把自己想完成的事情按照步骤写下来。
我认为,计划应该有以下几点特点:
1、真正对完成目标有效。
2、计划要符合实际。
3、要有一定的普遍性,让大家都能根据计划完成目标。对于企业来说计划分为确定目标、预测分析、决定方案、拟定派生计划、计划数字化。确定目标时要确定目标内容,要明确适当的目标时间。如果有多个目标同时进行时,应该应该确定目标的主次,排好顺序。预测分析是说要根据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的资源来决定计划。至于拟定派生计划则是在完成目标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意外或者是“无心插柳柳成荫”的事儿,都要尽可能的考虑周到。最后一步计划数字化,是指当计划的大纲完成以后,要将计划细致化,小到每一笔开销的钱数。
计划的好处有很多,例如:可以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让他们知道自己应该干什么,怎么干,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当然,同时也就推进了公司的发展,使公司一步一步的走上正轨。
计划一定比没计划好么?在这个问题上就要谈到计划的可操作性了。首先,我认为,计划实施中的每一个人都是很重要的,俗话说,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就是这个道理。由其实在公司这个庞大的个体中,只要有一个人偷懒就会有一批人跟着偷懒。这就需要计划划分的问题,对于公司来说,终极目标就是尽量实现企业愿景,但是对于公司职员来说,愿景是一个很空很理想化的目标,这就需要把将大目标分着若干个阶段性目标,再将阶段性目标再细分成每个人的周安排,月安排,季度安排等等。让每个成员在工作时有依据可循,同时,让他们在这个过程中找到成就感,归属感,增加动力。其次,在积极工作的同时一定要不断总结,不断了解公司的内外部情况并进行分析,再适当修改计划。埋头苦干的时代早已过去,与时俱进才是当下的道路。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毕竟计划赶不上变化。
以上对于企业的计划其实同样适用于我们的学习。当我们决定以后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以后,就要制定一系列的计划为之奋斗。其实,计划不仅仅是为了目标,也是为了我们自己的人生。当我们完成了每天的计划,回头看看你会发现原来我们过的是如此的充实。当然我们同样需要随时做到问题反馈和总结。把在这个过程中的心得收获写下来。把嘴上说的,头脑中想的真正做出来才是真正的收获。否则这些目标永远都只是泡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