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在网络文化环境下学校德育工作的新探索
在网络文化环境下 学校德育工作的新探索
在新的历史时期,人类社会的高度国际化、信息化使现代教育面临一系列的改革,尤其是计算机网络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使校园网络建设成为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校园网络文化是随着作为一种教育手段逐渐深入到校园的。校园网络文化对学校教育的改革提出了新的挑战,也给学校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增长点。近年来我们通过校园网络文化的实践来强化学校德育工作,突出德育时代性、针对性、实效性,研究校园网络文化下的德育工作新特点,开辟德育工作的新途径,探索网络德育的方法、手段,构建网络德育的理论体系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实践与探索。
一、更新现代的德育的观念,提高对网络德育的认识 1.充分认识网络德育的意义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网络”正在以强劲的势头走进千家万户,许多学生一有时间便在家里或网吧等地“上网”和“冲浪”,学生中的“网虫”也越来越多。而因特网深受市场经济大潮的浸润,比较重视经济效益,为寻找“卖点”,追求“视觉冲击力”,迎合一些“网民”的口味,在有色情、暴力等低级趣味的东西上打擦边球,有时思想观念上和行为上具有很强的随意性,有的同学“网恋”甚至“网上被恋人强暴”;有的沉溺于游戏、聊天,荒废了学业,有的为了筹集上网的经费,还引发了偷窃,敲诈、勒索低年级学生、抢劫等违法犯罪。因此,我们必须重视网络环境下学生思想工作的新特点,工作要做到实处,不能等到问题成灾才重视,不能等出了严重的问题了于再去“亡羊补牢”。
网络德育研究具有较新的理论价值,体现了“与时俱进”的思想。网络德育是德育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德育研究是对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髓——“生活即教育”理论的发展。网络生活正在逐渐成为学生生活的重要内容,根据生活即教育的理论,有什么样的生活就是什么样的教育,网络时代的生活必然有网络时代的教育。研究网络德育,是提高德育针对性和实效性的需要。德育实效性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德育的针对性,有的放矢才会有实效。
2.正确理解网络德育的内涵
网络德育是网络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网络文化,就是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物质基础,以现实的人在电子空间中进行网上生活为基本内涵的新的社会文化形态,它是一种全球性信息资源开发和共享的文化。而校园文化则是指在学校这一特定的文化氛围中,师生依据学校的特殊条件,在从事课内外的各项活动中所创造的精神财富以及承载这些精神财富的规章制度、组织活动和意识形态。网络文化与校园文化在校园这一土地上相结合,孕育而生了校园文化中的另一力量——校园网络文化。网络德育是围绕现代德育目标和内容,以网络为媒介开展德育管理和一系列德育活动的过程,是网络文化的一种形式。可见网络德育与传统德育相比,有其自身的特点和发展规律,归纳起来主要有开放性与交互性、趣味性与隐匿性、预见性与能动性等特点。
学校的网络德育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以网络为辅助工具,开展德育工作,提高学校德育的实效性。另一方面是在对学生进行网络技术教育的同时,加强对学生网络道德规范的教育,培养学生自觉的网络道德意识、道德意志和道德情感,提高学生的道德自律能力。
二、建立校园网络德育资源,充分发挥资源的教育作用 网络直观生动的教育内容,直接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建立丰富的网络德育资源是我校长期以来一直坚持的一项工作,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资源建设。
1、发挥学校的优势力量,自力更生建立德育资源网
2001年11月,凭借我校信息技术与师资的优势,在全国第一家以“德育”为网络主题,建立了“网上德育园”,在这一网站中共开设了“地、影、歌、图、史、德、人、彩”八大栏目。
“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中国的版图上随意点击,100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将尽收眼底,100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就是我们100个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课堂;“影”——百部爱国主义影片将我们带入那战火纷飞、热血豪情的年代;“歌”——百首爱国主义歌曲网上在线视听,雄壮的曲目让你心潮澎湃、婉转的歌声使你如痴如醉;“图”——纪念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的图片展,活生生的再现血雨腥风的场景;“史”——百年中国历史的再现,系列的音频、视频让您回顾中国近百年的风风雨雨;“德”——一个全国最大的德育资源库,从德育课程、德育资料、德育案例、德育文献等多方面给教师、给学生、给家长及每位教育者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并通过与教育专家的直接对话提升教育者的工作艺术,在线文案设计让使用者更方便,更快捷;“人”——爱国人物事迹图片网上展读,让我们了解从建党起直至现今的名人、伟人及先进工作者的感人事迹;“彩”——吉林风彩网上展播,让我们全面了解发展中的充满魅力的家乡。在每个栏目中都设置有互动的平台,来访者通过发贴子论坛等形式进行远距离平等的交流,学生在这样的健康的网络世界中,自由驰聘,任意 翱翔,感受网络魅力的同时,丰富了自己的内涵,开启了心灵的窗户,扬起了前进的风帆。这样真正发挥了网络的优势,发挥了德育网站的阵地作用,对引导学生正确上网起到了领航的作用。
2.师生共同参与,建立二实验小学网上学习园
为实现学生在网上学习活动的丰富性、知识的系统性、内容的教育性。我们学校开发了建设了“二实验小学网上乐园”,内容包括学校频道、家长频道、教师频道、学生天地等,在这里学校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而且还可以由学生参与进行学生自己和班级博客设计,为学生开辟了广阔的学习交流的空间,开设的“绿色环保网”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开展绿色教育的体会等都上传到网上与同学们分享。教师的日记、家长的体会等集聚一堂,成为师生家长学习交流的良好平台。
3.引入优秀资源,开阔学生网络德育的视视野
由共青团中央、国家教育部、文化部等九大部委,携手共建了“中国未成年人网脉工程”,我们知道,网脉工程利用先进管理手段,对网络进行分区管理,为未成年人创建了一个健康、安全的网络平台;它还整合了全国顶尖的教育资源,聚集了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所有科目的教育课程,和全国名校的教育试题练习等等,网脉工程,真正能够做到让我国的中小学生,在健康上网的同时,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学习。我校了解得到这个信息后积极与团市委、文化局等部门联系,得到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在我校召开了“全市未成年人网脉工程”启动仪式并将我校确定为未成年人网脉工程基地校,免费向 我校赠送网络资源,安装了近49万元的“网脉e代绿色上网”软件设备,从而使学生网络学习资源更加丰富。
三、开展网络德育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1.落实网络德育课程,发挥网络在课堂主渠道的作用
首先,上好信息技术课,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通过信息技术课提高学生用电脑获取、分析、处理、创新信息的能力,促进信息技术教学与学生良好信息素养的培养。其次,鼓励各学科教师利用网络教学。学生置身于网络教室中通过动画,影片等影像欣赏接受系列化安全教育,这样的直观影象效果远远超过了教师单调乏味的说教效果,同时低年级的入队前教育,校园生活教育,中高年级心理健康教育、实事政治的教育也通过短片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口头说教转化为形象的精神启迪,增强德育的情境性、情感性。在教学中要求教师不定期地对学生进行上网健康安全德育教育,同时加强学生自律品格教育。
2.创新网络实践活动,在网络实践体验中成长
一是利用网络开办“问题银行”“创新超市”。“问题银行”在孩子成长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令他们困惑的问题,当他们不愿意向父母、向老师倾诉时,这时 “问题银行”诞生了。通过网络平台发帖子的形式,孩子们在这里真诚倾诉,一吐为快。通过心灵对话,相互解答心中的疑难问题,最终使困扰自己的问题烟消云散。实践证明,这种方式让孩子真切感受到了“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创新超市”古来就有“三人行,必有我师”“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何况在当今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更需要知识共享,于是“创新超市”满 足了孩子们的需求,当哪个孩子有了解题的奇思妙想,有了对解决问题的“金点子”等等,通过网络互动,使他们相互受到启发,把事情解决得更巧更妙。
二是学校还为学生建立了“松江群雁”的作文网站,“凤凰博客”空间站。学生可以利用网络传送自己优秀的文章,供同学们赏析。可以建立自己或班级博客,在博客空间中尽情展示自己,展示班级。此时,网络正以他神奇的魔力,吸引着学生。
三是为了引导学生正确上网,有效上网。2006年我校有效地利用网络建立了学生学习资源包。学生在课下查找到的资源可以存到学校的资源包中,如:学习《桂林山水甲天》一文时,学生会结合这一课查阅相关资料,这时他就会把查阅到的资料,搜集整理到学校资源包中,这样别的学生老师在学习这一课时就会方便快捷地在资源包中找到材料。为学生正确上网学习起到了导航的作用。
3.利用校园网络资源和信息技术手段,开展丰富多彩的竞赛活动。如校园公益广告设计比赛,开展节约水、电等能源,保护环境、保护有益动物、爱护花草树木“小主人”活动。让学生参与学校的水、电、气等能源管理工作。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有针对性地开展社会调查活动,如调查造成水污染、空气污染、噪音污染的原因,并结合“创业网站”评比活动让学生在大量调查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消除污染的设想,研制消灭污染的仪器设备,开发模拟销售市场„„又如“环保常识小报设计”比赛、环保动画软件设计比赛、绿色环保宣传教育网页制作比赛等等。通过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比赛活动,使学生收集环保教育信息,加工环保教育信息,创新环保教育信息,达到了学生在自发自觉、愉悦创新中学习环保知识的目的。
四、坚持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营造网络安全良好氛围。1.利用网络与家长架起教育孩子的桥梁
以往家长与学校沟通,常常受到各种因素的局限。我校利用网络的方便快捷,在家长学校栏目中,为家长提供了一系列成功教子的案例和方法,并以“家教讲座”栏目为阵地,向家长们介绍新课改和新的教育观念、方法,引导家长配合学校的教育改革,共同开展对孩子的思想道德教育。家长们在“家长论坛”中,可以讨论一些具体问题,发表各自的见解,互相出谋划策。不少家长把自己教育的成功实例发布出来,与大家分享。可见网上家长学校给家长们的帮助不是读一本书、听一次讲座所能替代的。
我校还开放了家校互动平台。学生家长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反映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使学校能及时掌握学生的家庭教育情况以及学校在工作和管理上的不足。老师可以通过网络往家长手机上发送信息,三年来老师、家长能够及时沟通,互动。学生的情况每日一报,家长了解,老师把握,学生到网吧的机会得到了控制。
2.构筑网络防火墙,开辟网络绿色教育通道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学校坚决控制网络中的不良信息。我校教师会对网络中的有关网页进行二次重组,净化网络环境,在德育网上安装过滤软件,屏蔽不良信息,还安排专人对网上信息进行浏览、筛选,并通过网上宣传提醒对孩子进行引导、“疏、堵、导”三位结合,为孩子们搭建一条自由、健康的绿色德育通道。学校安装的“未成年人网脉e代”软件,也为未成年人提供了一个纯净的交流平台。每一节微机课前学生都会高声诵读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 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久而久之,学生网络安全意识得到强化,进而形成文明上网的自觉性。
3.整体联动,开展戒除网瘾主题系列教育
学校大队部每一学期都会利用“道德早餐”“主题班队会”“校园红领巾广播站”“校园电视台”《成长》杂志,“班级板报“等宣传阵地,宣传“珍惜时光、热爱生命、告别网吧,戒除网瘾”的主题教育,生动的故事,血淋淋的事实教育着每一个孩子。
我们还聘请校外辅导员通过我校的电视台,为学生讲座,使学生明白未成年人应该健康文明上网。学校还充分发挥“五老”义务监督的作用。他们定期在校园周围巡检,如果发现有学生上网,一定会与家长,或学校取得联系, 联合开展教育行动。
总之,我校充分利用这一网络阵地开展的丰富多彩的活动构成了一个虚拟与现实、无形与有形,公开与隐蔽相交融的立体德育体系。德育活动的渗透性,情趣性、互动性和生活性,教育性也在网络中得到充分融合。学校网络德育工作收到实效,学校被评为全国绿色学校、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应用示范学校、全国宋庆龄科技教育示范校、吉林省优秀家长学校等称号,学校的德育岗站被评为吉林省学校网站建设第一名。如今,我们正在“创建现代学校,奠基幸福人生”的理念引导下,以学校的现代化教育特色与优势,结合新时期学生的实际,以网络德育研究为突破口,向实效德育的目标努力。
第二篇:网络时代下学校德育工作的挑战与对策
网络时代下学校德育工作的挑战与对策
摘要:网络技术虚拟性、开放性、跨文
化性等特点,使学校德育面临更复杂的教育对象和环境。越来越多的学生为网络魅力所吸引,上网成为校园新时尚。
据统计:“目前中国网民学生比例占五分之二,百分之九十以上有‘触网’经验,有些学生平均每天在线时间达两小时。
”庞杂多样信息中有健康信息,也有腐朽文化、虚拟信息,对好奇心强的学生的社会行为、伦理道德、审美情趣等会产生较大影响,对学校德育构成严重干扰。此外德育管理时空不再仅限于校内某一时间、某个现实物理空间,如何面对网络虚拟空间发挥作用、及时对网络信息作出反应、指导学生网上生存等,是德育管理者面对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网络时代
德育教育
一、网络对学校德育工作的挑战
现在,网络已经成为了许多学生了解信息、接触世界的主要渠道和业余时间主要的消遣方式,甚至有的学生把主要的时间、精力、金钱花在了网络上,影响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这一现状对学校德育工作的正常开展、学生的全面健康的成长都带来了不利的后果。
1.网络内容的复杂性,削弱了学校教育的效果
网络是全球最大的信息资源库,具有信息量大、覆盖面广、不受时空约束等特征。网络上的信息包罗万象,良莠不齐,只要找到网址,就可以看到发布在网上的任何内容的信息,其中有很多都是不利于学生健康发展的内容,例如恐怖、迷信、暴力、凶杀、色情、赌博等。这些内容诱惑和毒害了那些辨别能力差和自控能力弱的学生,破坏了他(她)原有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和文化观,对学生的精神世界造成严重的侵蚀,甚至使德育工作者长时间工作的成效在顷刻间毁于一旦。学生对网络中所接触到的信息和内容,往往会深信不疑,而教师苦口婆心的讲解和耐心的教育有时却没有多大的作用,收效甚微。这就使得学校教育的效果受到很大的影响和冲击,其主导性作用的发挥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
2.网络手段的新颖性,加大了德育工作的难度
由于先进的新颖的技术手段,网络具有很多传统的传播手段不具备的特点,受到了学生的喜爱和推崇,但也给传统的德育工作带来很大的难度。首先,网络的技术手段与时俱进,更新换代的速度非常快,它的新异性和变化性吸引学生沉迷其中,不能自拔,使得学生花费很多的时间、精力和金钱在网络的虚拟世界中留连忘返。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往减少,相互交流的时间缩短,有时教师都找不到学生到底在什么地方,而有的学生则把时间都花在网吧里,正常的上课有时都难以保证。其次,网络交流具有匿名性,再加上个体的一些信息是虚假的,使得交流对象的身份难以确定。以前,可以通过观察、谈话、谈心、上课等方式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行为表现,从而及时地对学生进行思想上的教育。现在,当学生通过网络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宣泄消极的情感和情绪时,教师就很难知道或者根本就弄不清楚到底是谁在发表意见,找不到教育的对象,更不能有针对性地去做个别学生的思想工作,解开他(她)思想上的疙瘩,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阻止和延缓了教育的过程,加大了德育工作的难度,影
响了德育工作的正常进行。
3.网络传播的高效性,冲击了教师的“权威”
在传统的德育过程中,学生所获得的知识主要来自于书本和教师,教师的“权威”性体现得很明显,其主导作用也很突出。而在网络时代,这种状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在学生面前,已经不再是什么都知道、什么都懂的权威,有时,通过网络,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更多、速度更快,教师的“权威”性受到了一定的冲击。
二、提高德育实效性的有效途径
1.提高德育工作者的自身素质及网络信息素养
孔子曾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的职责首先是传道,其次才是授业、解惑。为了应对网络时代影响德育有效性的不确定性因素,德育工作者首先要注重自身修养,使其以自身的优良学术水平、治学态度、道德品质和言行举止等,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教育学生,激励学生更加自觉地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其次要提高网络信息素养,能够运用网络技术手段和网络德育资源开展学校德育工作。信息素养是指在网络上高效率地获取加工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具体表现为信息意识、信息道德、信息能力等。
2.打造网络德育平台,加强师生交流沟通
除了提高德育工作者的网络信息素养之外,学校还要努力打造网络德育平台,这样不仅可以提供丰富的德育信息资源和快捷、方便的德育渠道,而且可以利用这一存在于青少年学生身边的传播载体,大大提高德育有效性。
在网络德育平台的基础上还要加强对话理解和精神沟通,通过沟通、交流、合作,师生达成一种默契,形成一种体验式的交流对话境域,教师和学生真诚地把自己的思想传递给对方,并用自己的语言和逻辑方式去说服对方,把自己的思想用正确的方式传递出去,师生之间通过理解从而实现精神世界的共享,使德育内容由单向影响转向双向影响
3.关注学生心理需求,倾注更多人文关怀
德育工作者要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遵循学生内在的价值需求和身心发展规律,以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标。要做到以人为本就必须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爱学生,真正地从内心深处做到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德育工作者要将人文关怀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要关心和爱护学生,体现人文关照的温情,一方面在德育课程中增强人文启迪的内容,使学生认识到人文精神是完善自我的必然需要;另一方面从人类创造的灿烂文化中汲取人文精神的营养,从提升个人修养方面去培育学生的人文素质。要在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需求的基础上,通过人文关怀引导学生正确面对价值多元化,积极抵制多元化带来的消极和不良影响,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价值取向,在对自身和社会具有正确认识的前提下,追求真、善、美的理想和信念,培养远大的人生目标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4.构建积极的心理契约
所谓心理契约是个人与组织之间存在彼此期望达到某一目的从而形成的心理协议。究其本质而言,心理契约理论是一种关系理论,无论何种形式的契约在其本质上都要求契约双方就彼此权利和义务的认知达成一定合意。心理契约双方对于给予对方什么以及能否从对方处获得什么等都有较为明确的期望。随着这种期望的合适度越高,所要达到的目标就越明显,契约产生的力量就越强大,就越能使契约双方达到满意。
网络时代的青少年不仅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而且具有较强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他们往往比较关注自身是否被重视,自身的人格是否被尊重,自身的学习效果是否被认可,对这些事情普遍具有较高的敏感性。这些自主性和敏感性正好符合心理契约管理所需要的心理条件。在学校德育中,师生之间构建良好的心理契约关系,对于调整学生的良好心态,保持固有的期望值,激发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化解学校德育有效性的不确定性因素带来的不利影响等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卓高生.论不确定性思维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理论学刊,2006(6).[2]
王晓萍,陈浩.对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的认识.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3]
韦世艺,齐佩芳.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不确定性.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6(1).[4]
丁祖豪,陈广国.论不确定性.齐鲁学刊,2004(1)
[5]
栗迎春.谈谈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源建设.思想政治教育(人大复印资料),2004(4).
[6]
孙喜荣.网络成瘾综合症研究综述.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5(2):158-160。
[7]陈星博.对当前我国网上思想道德建设现状及对策的分析.
思想政治教育
(人大复印资料),2004(2):52-57.
第三篇:新课改背景下学校德育工作的认识与思考
新课改背景下学校德育工作的认识与思考
作者(来源):《教育信息报》2006年9月16日教师周刊 发布时间:2006-10-08
杨立公:新课改背景下学校德育工作的认识与思考 新课改背景下学校德育工作的认识与思考 嘉兴一中 杨立公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德育工作中与新课程理念不相适应的观念和现象也渐渐凸现:学生的自主、平等、法制、民主意识显著增强,传统的高压式控制性教育手段不再灵验;学生的人格需求和个性发展呼唤尊重和关注,传统的被管理受监督的地位正在动摇;学生接受知识的方式日益多元化,活动范围日益扩大,传统的一元化封闭式教育方式已被打破„„面对新课程带来的挑战,德育如何应对,并采取有效措施主动适应,很值得深入思考和探究。
第一、认识并研究变化中的学校德育工作的生态环境及变化中的学生群体和教师群体,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发展学生人格的基础和前提。
学校德育工作需要研究市场经济形态下的学校德育工作外部的积极要求和一定的负面因素,研究民族教育与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过程中多元教育观念并存甚至冲撞的现状,研究开放过程中民族本体文化、民族精神与多元文化、多元价值观并存的客观现象。学校必须与时俱进地以科学精神和求真务实的工作,完善并发展社会主义道德教育体系,完善并发展学生个体的道德品格。
当前,我们已经进入了独生子女教育独生子女的时代。我们看到,一方面,这些学生群体和青年教师群体是社会生活中最具有活力和创造力的主体,学生的道德建设不仅是在接受学校的、社会的道德教育,而且还以自身的认识判断、改变和创造着社会新的道德规范。独生子女学生和独生子女的教师尽管在年龄上有差距,但在许多方面,表现出共同点,这些共同点既是我们德育工作的有利因素,也有我们工作的不利因素。有利因素就在于道德代沟较小,师生间易于理解和沟通。不利因素表现为:都具有独生子女“以我为中心,以我为尊”等的意识;自我责任认识欠缺;群体意识、社会意识淡薄,有时个人奋斗的功利性明显;心理承受力、受挫力弱;接受新潮时尚文化力强,传承传统文化弱。因此,研究和加强学校德育工作,追求德育工作的实效,不仅要研究受教者情况的变化,同时也要研究施教者情况的变化。
第二、建立德育与教学的一体的管理机制。
长期以来,学校德育实效性不高已引起人们的诸多质疑和不满,其中教学与德育工作脱节始终是根本症结所在。虽然,学校和教师在主观上一直强调“教书育人”,但由于在管理上缺乏有效的沟通机制,学科教师难以在指导学生进行学科学习时顾及其思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而班主任与德育教师又往往力不从心,无法将德育真正贯彻到学生生活中。
新课程改革明确要求在课程中渗透德育,并在每一门学科的课程标准中都有关于“情感和态度”的目标,强调要把德育过程和智育过程有机结合起来,使教书和育人融为一体。学校中德育活动最有效的载体就是课堂教学。只有增强课程意识,使德育工作主动运用课程、整合课程、创建课程,才能使德育工作真正找到了落脚点,真正发挥课程服务于育人目标的作用,深化了德育的实效性。
新课改倡导道德教育回归生活,关注儿童青少年的现实生活质量,在引导学生的自主探索性学习中,营造丰富、积极、有意义的校园生活,以一种全新的理念构筑富有生机活力的学校新德育。高中新课程的实施,要求学生将同时参加行政班和学科教学班的学习活动,为彻底改变教学与德育“两张皮”的现象,使德育落到实处,真正帮助学生成长创造了可能。
第三、德育资源丰富化、德育途径多样化。新课程倡导的“扩展学习资源、拓宽发展空间”,使我们对德育资源有了更明确的认识。学生是社会人,周围的一切都是育人资源:淳朴的校风、优美的校园是学校资源,勤勉的教风、高尚的师德是教师资源,优良的学风、学生的精英是学生资源,良好的社区环境以及家长和社会各界的支持是社区资源等,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开发、整合和利用好这些资源。德育只有贴近生活,联系实际,才有源头活水,才会生生不息。为形成“全员育人”的局面。我们坚持班主任是学生的成长导师,心理辅导教师是学生的心理导师,家长是学生的人生导师,智者的声音和名著是学生的思想导师,社会实践、研究性学习和德育作业是自我教育的导师,品学兼优的学长学姐是同伴的导师,优秀的校园文化是学生精神的导师。
第四、强调德育主体的自我管理和自我培养。
课改中的一个重要理念是:课程是为学生提供学习经历并为学生获得学习经验服务的。根据这一理念,一切德育活动的设计必须从学生出发,让学生体验、感悟和实践,让学生成为德育活动的主体。随着新课程的推进,我们思考新课程背景下德育工作的切入点生长点,力求变德育的“训话”为“对话”。同时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各种德育活动中来,并充当活动的主角。
从学生长远发展着眼,对学生一生负责,调整德育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最终让德育处处闪耀出人性的光辉,是我们德育工作奋斗的目标。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我们将力争使德育生成一种文化,培养学生自觉的心理意识、自尊的人格修养、自律的顽强意志,为学生成功做人奠定坚实基础。
第五、遵循“文化立校、人文树人”的德育理念,探索“文化导引、道德践行”的德育方法。
学校文化代表着健康、进取、积极的社会主流文化,加大学校文化的软硬件建设,是学校德育的重要工作。
我校是一所历史名校,一百年来从校园走出众多的爱国志士、科学巨匠、文化名师以及奉献于社会各个岗位的默默无闻的平凡公民。这些是立校、树人的文化源泉,也是我校德育工作取之不尽的人文资源。
学生的道德规范、理想、信念需要在道德践行中得到内化和提升。学生社团是道德践行、人格培养和创新能力体现的文化载体,是学校连接社会、课堂连接生活、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桥梁。在社团践行的基础上把道德践行拓展到社区践行、社会践行,这是我们探索的道德践行的途径之一。
第六、重视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紧密结合。
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紧密结合,是学校德育工作能取得成效的重要因素。我校每学期举办一次家长论坛,通过“家长论坛”加强家校联系,与家长达成教育共识。利用自身教育资源优势创立了嘉兴一中“网上家长学校”。开设了家庭教育、经验交流,教学诀窍、问题报告、热门话题、案例研讨、域外教育、国外家教、海外留学、家长心声、家长委员会、告家长书等12个栏目。
网校开办以来,深受家长欢迎,取得了良好的德育效果。(原载《教育信息报》2006年9月16日教师周刊论文版
第四篇:新常态下学校工作展望
新常态下学校工作展望——2015年春季开学工作报告
校长:韦柏青
3月7日上午,五十家子寄宿制小学教学工作会议在多功能教室召开。各位校领导出席了会议,全体教师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针对新学期教学工作进行具体详细的部署,并提出教育教学管理方面更高的要求。韦校长特别强调:
一、树立信心
信心是做好任何事物的基础,我们有很多同志敢于应对新的挑战,无论形势如何变化,都能勤勤恳恳认真对待自己的岗位,克服各种困难,忠实的履职,深受大家的赞赏和广大家长的爱戴,我们全体同志要像这样的同志学习,克服陋习和不足。敢于面对困难,激发斗志。做一名敢于挑战自我的人,要相信奋斗的力量,定能取得新成绩,一句话,既然我们从事这项工作,就要敢于担当。要有这个底气,把工作干出个样来。
二、加强自我约束
我们发现有很多优秀的同志,他们为什么优秀。一是有主见,思想行为不受别人的约束和左右,能明辨是非。总是创造一切条件加强学习提高工作。二是工作认真负责,不怕苦不怕累,多为自己创造实践的机会。这也是发展的硬道理。拈轻怕重是进步不了,成长不起来的。三是工作业绩经得住考验和推敲,一分辛苦一分才,努力了、付出了自然就会有回报,也自然会收获大家的尊敬。四是严格遵守校规校纪。制度是我们集体的共同约定。我们很多同志能自觉地履行职责,服从分配。高尚的人格让人敬佩,大家都明白做任何事情都要有必要的规矩,这是打胜仗的基本条件。大家要引起高度重视,自我约束。做自己的主人,学校发展的主人,及时纠正自身不足。多为自己输入正能量,有一句话说得好:要想除掉杂草,就在上面种满庄稼。道理很简单:一个空间,正能量进去,就会挤去负能量,平时要多做甄别,多看好书,多交高尚的朋友,多参加有益的活动,培养积极健康的生活情趣,只要每天补充一点,长此以往定会形成正能量。同时还需要将正能量进行辐射,我们很多同志蕴藏着巨大的能量,要肩负起培养引领的责任,为这个大家庭的健康成长提供最好的土壤、阳光和雨露。对纪律管理是工作的要求,是时代的要求,同时又是一种习惯,天长日久必然养成一种生存的状态。我们不要小看习惯,习惯是一种巨大的力量,他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平时要注重自身和学生的习惯培养,让习惯形成一种文化,影响带动每个人,学校要加强民主管理,严格考勤和工作纪律检查,每周由带班领导组织值日教师统计考勤情况和教职工工作纪律情况,请,销假严格按照规定执行。超期的一律到上级部门请假,并执行相关等级工资。对于个别不良现象除了批评教育外,学校还要形成文件,进行通报批评,并记入个人成长档案。对于产假,孩子较小的,学校尽全力提供房舍,解决吃住问题,吃饭享受职工待遇,由王校长负责。
三、充分认识自己的职业幸福
单说假期一项每年比其他行业多近100天,这是最大的福利,再看一看其他单位年三十还要上半天,大部分行业没有假期,平时管理还很严,没有特殊情况不给假。不让干这不让干那工作枯燥,而且面对的是各行各业的人。现在政策水准要求较高,很不好干。已出现公务员辞职现象。而我们的工作面对的是天真无邪的孩子们,从工作兴趣和工作内涵上讲。具有广阔的空间和现实意义,只要我们认真对待,加强学习和研究,都能取得好的成绩,实现自己的人生的理想。
四、建立健全工作检查考核机制
我们知道没有检查就没有督促,没有检查就没有问题的反馈,就不能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更谈不上工作质量的提高,各位分管领导、环节干部、各班组长和值日教师要把检查工作当做推动工作进步发展的首要任务。进一步细化完善检查内容及检查标准。并认真的执行好相关制度,分管领导负责制定本部门的绩效考核、岗位聘任、评优评模等工作考评细则,加强工作过程、结果、师德、业务能力考核,设定工作质量最低底线,根据县纪委的要求,对国家工作人员工作不作为、乱作为的给予必要的处罚,坚决予以解聘,对于领导干部实行诫勉谈话,今年的人代会以明确提出国家工作人员不做为就是损害人民的利益,县纪委6日下午又明确了相关要求,教给你一项工作多次不达标的随意违法工作纪律的都属于不作为。大家要引以为戒,认 清形势,这是检验一名领导干部的基本素质和能力,我们要敢于实践、敢于伸张正义、敢于反馈。以时代发展为己任,实现向管理要质量的工作目标。
五、加强党支部和团队建设
充分发扬支部、共青团的群团组织力量,以新时期党支部建设为中心,形成学校发展的核心力量,进一步凝聚共识,为学校发展出谋划策保驾护航。定期组织不同形式的团队活动,以新常态下加强组织建设,和教育实践活动为工作目标。
六、发挥现代化教育设施设备的管理和作用
放假其间,王校长带领局里的施工队,对我校24个班级安装了电化教学设备,一是请相关部门加强管理,明确责任,大家主动保护维护好这来之不易的设备。二是发挥教育功能,抓紧时间学习掌握操作方法,尽快的进入角色,并查找相关资料,为课堂教学服好务。三是充分利用电化教学手段,提供教育信息服务平台,做好各方面的宣传教育工作。建议大家语文课或是班队活动课,要抽出一定时间开展电影教学,把网上资源和广播电视节目引入课堂教学,定期播放有教育意义的电影,朗读名人的录音资料:如汤姆索亚历险记,鲁滨逊漂流记,宝葫芦的秘密,夏洛的网等等都是很好的学习教育资源,学生通过电影,受到语言的感染,掌握语言的运用技巧,接受良好的品德教育,学校也可为大家购置朗读名家的录音光盘,组织教师上网收集童话故事,名篇佳作等电子录像资源,组织学生收看,体验故事中人物事迹,让学生对看过的东西进行简评,抒发真挚情感、体验生活的滋润,感觉生命的美好。
七、加强安全管理
根据管理的需要,分管领导要进一步明确任务和职责,细化岗位要求和检查,确保学生安全管理万无一失,当然安全工作涉及到整个学校的方方面面,大家要一如既往,加强安全培训,掌握工作方式方法。按相关要求保证安全工作的有序开展,为全局工作保驾护航。什么都有机会,唯有安全没有机会。
八、加强环境卫生建设
这是学校建设的一个窗口和门面,各部门各分管领导要认真安排,明确要求和职责。在开学日以全新的面貌迎接新学期的开始。
九、加强课程建设和管理
尽全力保证学科的开设,集中优势资源,提高学科教育质量。明确教学目标、学科评价标准,同时加强校本课程建设,多为学生创设动手动脑的体验机会。在艺术节活动中,运动会、舞蹈、唱歌、书画创作的基础上,增设科技手工制作展示项目。同时力争每班每人有一项运动会项目。让每位学生都能得到锻炼的机会,在保证校本课程管理的同时,加强新课程的培训(,培训内容分学科,把课程标准与教材结合起来,有具体的实实在在的教学案例,让教师比较、借鉴、参与,可以采取集体备课、上研讨课、课后反思、听课、评课、业务讲座等形式进行。)业务干部要认真组织、班组长、学科组长、普通教师都要承担起这份责任,轮换做讲师,让同志之间进行信息交流,资源共享,参照具体的案例大家去体会、揣摩捕捉教学成功的案例,不断改进优化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教师的水平会逐渐的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及能力也就会随着提高。本学期学校又为大家购置了各学科课堂实录做为备课,学习的资料,分管领导要组织好资料的学习。同时加强教师的基本功训练。随着科学技术迅猛的发展,以及人的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社会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基础和教学技能,才能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时代做好教书育人工作,一是学校立足实际定期开展基本功训练、三笔字、普通话、课堂教学、说课等岗位练兵活动。组织相关活动,提供展示机会(上学期普通话测试未完成的利用一定时间落实好)。每周的钢笔字、粉笔字在相应位置每个人都要进行展示。二是教学模式的培训提高。业务干部、班组长和学科组长要根据教学内容特点和学校要求选择教学模式。不怕起点低,当然自身的努力是决定性因素,业务部门根据以往的经验,召开专门学科会议,让教师充分发表意见,讨论提炼较为典型实用的教学模式。如: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合作学习教学模式、探究式学习教学模式等等有很多种。要根据实际需要加以选择。我们知道教师的能力、学生的能力等素质,这是搞好教学活动的重要前提之一,我们现在研究的生本教育是一个大的理念,只要是为学生服务,掌握必要的知识技能都是生本教育的理念。在评价制度上,学校组成评委会,开展相应活动,限定时间抽课备课,说课和上课相结合。要及时掌握教师素质,教学技能,学生兴趣,教学质量等情况。现在存在备课和上课两张皮现象,后勤及舍务管理,要制定工作评价细则。明确相关内容,质量要求。将每顿饭,每个舍的管理情况,每周以公式的形式进行通报。还要突出教育科研活动,在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多种身份并存提出严峻的挑战,一堂好课能看出教师的综合素质如何,学校积极地创造学习的平台:一是选派优秀教师到名校跟班学习实践,参加上级组织的各项活动,回校要做好汇报课,加深课程教材的理解认识,不断借鉴前人的经验为我所用,同时开展课题研究,注重课程研究的实用性,把教育教学活动中的问题提升为课题研究题目。把实践问题上升为理论,以课题研究的形式统领教师的教研活动。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有很多问题需要不断加以解决,每个问题就是研究的对象和项目,我们在平时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只要勤于思考、勤于阅读、积累总结,才能在不断研究中发现问题并能创造性的解决问题,在研究中还会提高了教师之间的团结协作能力,增强了凝聚力,激发创造力,还能以科研带教研,以教研促教学的目的,这样才能让教育教学研究活动,根植于教学活动的土壤中,让科研兴校成为现实。这也是提高业务素质,开拓眼界相互学习相互提高最有效的方式。业务领导要抓住工作重心,完善教研活动内容,和评比措施。开学初稳定后,校长和分管领导要及时进入课堂,一是看管理情况,二是看常态课开展情况。学校各方面工作都已安排就绪,各部门要各负其责,校长分管校长环节干部每天力争安排一定时间在课堂、在基层和大家一道学习沟通,了解情况。为决策提供依据。
十、加强师德培训,提高职业素养。
德是做人的基础,人做好了,事业才能做好,这是人生的基石,作为教育工作者,有德的人才能不误人子弟,以良好的形象精湛的业务,赢得广大家长学生的认可。假期有不少学生家长通过电话反映个别教师师德及业务能力情况,并要求进行调换。对此学校做了很多安抚解释工作,家长也基本同意,再给一次机会。但这只能挡一时,如果在某种程度上再不进步,我也没有办法,特别是在新的形势下,家长的要求会更高一些,大家要记住,我们是全额事业单位,是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本学期多组织相关活动,演讲、家长学生评教、家长进入课堂了解课堂教学情况,职工大讲堂活动、范围进一步扩大,及时让优秀的教职工传播先进的观念,李校长具体组织安排。各种会议点名,迟到早退情况,由带班领导,值日教师,分管领导签字存档。大家知道我们的职业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智慧的启迪者、人格的影响者,还是道德的实践者和示范者。师德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实实在在的内容,包括从事工作的价值观、责任感和积极性,既要教书还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和必备的技能,培养人格健全有用的人,是我们的工作目标。因此说我们的职业道德不仅关系到本人的发展,还关系到培养出的人才的素质。这就需要我们热爱自己的事业,向身边的同志学习,学习好经验好做法,向全国道德模范学习,学习他们在普通的岗位做出不平凡的事情,培养崇高的敬业精神。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和职业观,正确的对待名利得失,学会换位思考,分解压力,适应环境,控制情绪,积极乐观的生活,养成坚强的意志品质。学校多组织这样的学习的平台,选择前人留下的精神财富,不断改善提高师德工作,建设一支师德作风过硬的教师队伍。
十一、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只有不断地学习和提高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发展的要求。从职业的疲惫感、倦怠感中解脱出来,思想支配行动,学习新的知识,就会有欲望去实践、体会,我们的教学刊物和相关书籍乃至读书活动为大家提供学习交流的机会,什么是自己的?能力和知识才是自己的。读书有助于摆脱平庸,帮助事业成功,让人学会思考,拥有充实、厚重的内心。
十二、做好教育反思,营造成长氛围。
一项工作结束完成或一个学期末结束,要求大家要写出工作总结,现在的环节干部每周都要上交总结,积极鼓励大家写教学随笔,把教育教学经验感悟写成论文,总结的过程就是理论水平,专业成长的过程。现在学校开展的读书活动,为大家提供这一良好的机会。通过读书有了自己的见解,有了和名人对话的思想感染,才能提高教学和质量的同步提高,也才能逐步实现由教书匠向学者型专家型的转变。
十三、加强本土教育 教育的价值是什么?农村学校教育的方向是什么?怎么接地气?培养幸福人生的创造者、培养自由、美好社会的生活者,我们的教育是实现这一追求的蓝图。新农村归根到底是人的建设,具有现代文明意识的新型农民的孕育和塑造。农村教育必然要顺应这一时代的潮流,开发并改善适合农村发展的课程,加强亲农教育,让农村的孩子热爱农村、建设农村,这就需要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好各方面的资源和农村教育接轨,布置相应的劳动任务和实践的机会,培养孩子从小参与农村建设的能力意识。特别是新一届政府对农村建设的重视,提供了很多机会。
十四、对分管领导的建议
你们是一个部门的领导,要发扬以往工作干劲,继续加强独当一面的能力,勤沟通、勤反馈,分解工作任务,充分调动环节干部,广大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以自己过硬的素质高尚的人格,引领带动下属高质量的完成工作任务。舞台已提供给大家,请你们多费心,也请各位教师多配合。
十五、根据学校实际情况经过民主投票,在2012年确立了比较符合学校实际的办学理念,也就是“四会”新的学期有必要和大家一道进一步熟悉解读这一理念。以便大家在工作中深化落实。会学习是一种习惯,离开教师自己也能学习并且掌握一定的方式方法。作为教师,在平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这种习惯,具体的方法从网上一调,有多种方式,我们要择其好的比较实用的加以运用。这样通过培养实践,也必然有一定的教育效果。会生活,生活是个大舞台,方方面面都包含着生活的态度质量,内容很多。积极地生活观一旦形成,对人的一生受益匪浅。我们从小就教育孩子树立正确的有意义的生活态度,生活绝不是吃穿享受,要多看一个人对社会、对组织、对集体、对他人奉献的的大小。会做人,是一辈子生存的基础,会做人的人必然会受到大家的尊敬爱戴,有人缘。我们也要看到很多优秀的同志,对别人总是包容帮助,温暖的话语,善意的笑脸。讲团结、讲正气,有良好的生活作风。会做事,是多重性的,包括以上几个方面,有别人要求的,有自己通过实践能掌握的,是一种比较积极的,交办的事情有多种途径方法,而且具有相当的动手动脑能力。这都是一种基本素质的体现。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在传授知识的同时,特别重要的是要传授做事的技能。这是一个基本素质能力的表现。
本次会议汇集学校正能量,一支爱岗敬业、师德高尚、勤学苦钻、锐意进取、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在幸福教育之路再次扬帆远航。
(王建斌)
第五篇:对当前形势下学校德育工作的几点思考及作法-德育
对当前形势下学校德育工作的几点思考及作法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特别是近年来,学生的自主、平等、法制、民主意识显着增强,人格需求和个性发展呼唤尊重和关注;学生接受知识的方式日益多元化、活动范围日益扩大,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需要高素质的人才……面对当前形势带来的挑战,德育如何应对,如何使德育工作更富有成效,很值得深入思考和探究。结合十多年的德育工作经验,我认为新形势下德育工作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以落实新课程理念为根本,建立德育与教学一体的管理机制。
长期以来,学校德育实效性不高已引起人们的诸多质疑和不满,尽管其中的原因复杂多样,但我以为教学与德育工作长期脱节始终是根本性症结之所在。虽然,学校和教师在主观上一直强调“教书育人”,但由于在管理上缺乏两者沟通的有效机制,学科教师难以在指导学生进行学科学习时顾及其思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而班主任又往往力不从心,无法将德育真正贯彻到学生生活中。新课程改革明确要求在课程中渗透德育,并在每一门学科的课程标准中都有关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强调要把德育过程和智育过程有机结合起来,使教书和育人融为一体。学校中德育活动最有效的载体就是课堂教学。只有增强课程意识,使德育工作主动运用课程、整合课程、创建课程,才能使德育工作真正找到了落脚点,真正发挥课程服务于育人目标的作用,深化了德育的实效性。
同时新课改倡导道德教育回归生活,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质量,在引导学生的自主探索性学习中,营造丰富、积极、有意义的校园生活,以一种全新的理念构筑富有生机活力的学校新德育。为彻底改变教学与德育“两张皮”的现象,使德育落到实处,真正帮助学生成长创造了可能。
二、以课标为基础,实现德育工作全员化;以管理为标准,实现德育科学化。
在每门学科的课程标准中,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情感不仅指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学习动机,更是指内心体验和心灵世界的丰富。态度不仅指学习态度、学习责任、更是指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价值观不仅强调个人的价值,更强调社会价值与人类价值、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语文学科开设阅读课,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在阅读欣赏中,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如同春雨般“润物细无声”。历史、政治或以史为鉴、或直面人生,发人深思,结人启迪。音乐、美术欣赏课陶冶性情,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一篇篇好文章、一首首好歌曲,都发挥着教人求真向善的作用。与人文学科相呼应,理科教学隐含着四严:严密的逻辑、严谨的作风、严格的标准、严肃的态度,这是科学精神的集中体现。实验中的合作、应用例题的取舍,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师生的人文价值观。
新课程理念倡导师生互动共同发展,倡导培养学生的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因此学校必须强化全员育人意识,让每一个老师既教书又育人,自觉发挥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作用,自主开发学科的育人功能。
从学校管理上也要建立德育网络管理机制,建立德育工作首遇制,对学生中的不良行为要给予批评教育,对优良表现给予表扬;树立不管是教师还是教工都是德育工作者的思想,建立一岗双责,每一人都有育人的责任;
三、德育资源丰富化、德育途径多样化。
学生是社会人,周围的一切都是育人资源:淳朴的校风、优美的校园是学校资源,勤勉的教风、高尚的师德是教师资源,优良的学风、学生的精英是学生资源,良好的社区环境了以及家长和社会各界的支持是社区资源,网络上广阔的天地是用之不竭的信息化资源……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创造性开发、整合和利用好这些资源。德育只有贴近生活,联系实际,才有源头活水,才会生生不息。近几年我校通过开展活动,如长期坚持开展校园艺术周、科技周、体育运动会等活动,让学生充分利用周边的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使他们在活动中感受德育的价值,在活动中体验生活的快乐。同时这些活动也让学校的德育工作更富有艺术性、科技性。
四、强调德育主体的自我管理和自我培养
从学生长远发展着眼,对学生一生负责,调整德育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最终让德育处处闪耀出人生的光辉,是我们德育工作奋斗的目标。我们将力争使德育生成一种文化,培养学生自觉的心理意识、自尊的人格修养、自律的顽强意志,为学生成功做人奠定坚实基础。
五、探索“文化引导、道德践行”的德育方法。
学校文化代表着健康、进取、积极的社会主流文化,加大学校文化的软硬件建设,是学校德育的重要工作。努力做好文化育人工作,这方面,我校主要的做法是:
1.在阅读中学会思考和积淀
“腹化有诗书气自华”,提高素养只靠说教是很难做到的,唯有读书才能使思想充实,境界提升。朱永新教授说: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一人的精神史。我校一直提倡:让读书成为学生的一种习惯,在阅读中学会思考、学会通过阅读来提升、丰富、完善自我。
学校为学生提供了许多读书平台,创建了丰富的激励机制。实行学科阅读就是其中一个平台,这一活动我校已坚持了5年。为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我们每节课前利用3——5分钟的时间,选一个学生结合学科内容展示或表述一周所读书籍的精彩段落或新颖观点,不同学科赋予不同的名称。如语文课有“美文赏读”,地理课是“谈天说地”,历史学科叫“谈古论今”……学期未,看看同学们写的读书笔记和美文摘抄,着实让人感动,一个个学生丰富的内心世界展现在你眼前,会让你感受到推动阅读这项工作的大价值和学生自我教育的无穷潜力。
班级书柜也是读书平台之一,推门进班,教室后立着的是学校统一配备的书柜,整齐分类摆放着各类书籍。有班主任和学生自己从家里带来的书,还有学校赠送的书。其目的是营造书香校园,让学生沐浴在书香之中。
学校坚持开设专门的阅读指导课,开展师生共读一本书,共同批阅读书笔记。阅读老师从不同的角度去解读、剖析、提炼,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结合生活实践的解读,带给学生的是开阔的视野和心灵的震憾,老师积极的感情、态度、价值观会在不知不觉中渗透到学生的思想里,而学生之间的思想碰撞也最终释放出积极的正能量。阅读课上,有时会进行一段动情的朗读;有时会是一阵激烈的讨论;有时又是静静的思考。通过学生广泛读书和班级交流,让学生在阅读中思考,在思考中沉淀,在沉淀中吸取其精华,滋养成有文化、有道德的优秀者。
搭建了读书平台,更要建立激励机制,我们每学期都要评选校读书之星,我们相信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用榜样去激励更多的学生在阅读中拓展着知识,在阅读中提升着自身提取、筛选信息以及审美的能力,提高着阅读的兴趣、表达的能力。今年12月开展了全员参加的学生读书之星选拔赛,还有教师读书之星和家庭读书的选拔赛,通过海选,促进、引导师生家长读书。
2、在写字中感悟中华文化。
加强写字教学,引导学生认认真真写字。今年为加强写字教学,我校又申报了自治区写字课题,主攻方向是练字与平时作业的有机结合。针对这一问题,学校开设了十分钟写字小课,每周写字老师指导后把8个字写在教室黑板的右侧,以供学生每天练习。每天有检查,每周有评比,每学期有考核、奖励。通过作业展来促进日常作业的书写。
我校创设了写字长廊,有学生、老师自己的作品,也有书法的相关知识,通过对各种字体的赏析,不仅给学生营造了写字氛围,还肯定了学生进步,激励他们认认真真写字,堂堂正正做人。今年学校字课题已园满结题。
3.在活动中感受理解和尊重
首先,主题德育活动是指导和激励学生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一是节日、纪念日主题教育。如:在母亲节、教师节组织学生征文比赛,五四青年节、国庆节组织文艺演出等等。二是礼仪常规教育活动。从认知和行为两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让学生在活动中增强文明意识。三是养成教育活动,从学习和生活的细节做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开展竞赛评比。四是开展社会实践教育活动。如组织学生到敬老院进行慰问演出,到德育基地举行团队活动,让学生走出校园,既有效填补了“双休日”教育的空白,又使青少年在实践中得到锻炼成长。五是学生成长特殊时期专题教育,如初三年级毕业典礼前,组织评选孝敬父母之星,初一年级从小学转入中学的学生进行中小学学习比较教育。
我们努力的目标是让学校成为师生成长的精神乐园,让每一位学生能自信、自尊、自强的成长,但学生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有些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上有优势,有的在劳动、艺术等方面在特长,学校要让每一位学生有展示的机会,有在学校学习的成就感,阳光成长,就要成就每一位学生。
其次,特长教育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科学艺术审美素质的有效途。
开展科技教育活动就是我校长期坚持并取得成效的一项重要工作,现已举行了18届科技周活动。科技小制作、科普主题会、科技小发明、读科普读物、征文、演讲、科技知识竞赛、科技书画……,扎扎实实地进行科学知识的普及教育。我校也被评为全国特色教育先进校。25位学生的作品获得了国家专利,获得伊州知识产权试点学校,成就上一大批学生考入名校。
加强艺术教学,使学生拥有审美情趣,具备高雅气质。在普及书法教育的同时,我们在国画、版画、摄影、舞蹈、合唱,传统剪纸、艺术编织等方面给学生辅导,让学生实践,让学生具备这技能。
健康体魄是我们培养人才的基本要求,各种体育活动更是初中生的普遍兴趣爱好,我们成立了校速滑队、篮球队、足球队、棋类班、排球队、羽毛球队、太极拳队、合唱队等等学生社团,多年来一直活跃在校园。
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开展学生社团活动,旨在培养和发展每一个学生自己的爱好,拓展了学生的能力。所有的活动的要从文明、仪容仪表要求做起,树立要做就要做的最好有思想,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做人的道理,在活动中感受团体合作的重要性,在活动中认识创新在竞争中的价值,使我们的育人无形,育人有效。
六、重视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紧密结合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紧密结合,是学校德育工作能取得成效的重要因素。当今学生存在的时代是信息时代,成长的环境纷繁复杂,对学生的德育要想取得实效,必须紧紧扣住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这一重要环节。如我校每学期举办家长会和家长学校,实现家校间的互动、家长间的互助,每次活动结束,家长们都会自发地继续探讨教育子女的有效方法,家长们都非常感谢学校为他们创设了这样一个好的交流机会。通过活动加强家校联系,与家长达成教育共识,通过活动把家庭办成“德育学校”。通过多种方式,与家庭沟通,摸准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思想动态,及时发现问题,与家庭一起共同解决。与此同时,学校要善于利用社会上思想道德风范的先进典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也要善于运用社会上的反面典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念,只有家庭、社会、学校有机地结合起来,采取各种形式的联动体系,学校德育工作才可能有的放矢,取得实效。
以上是我对德育工作的思考和实践感受,今后也将继续努力做好德育工作,并坚持德育为首的思想,采用丰富多彩的方法,相信在我们的努力下,会让我们的德育环境一定会“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让我们的教师和学生一定会“人更美”,让我们的“社会一定会更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