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提高公安新闻写作水平
《如何提高公安新闻写作水平》2010-06-07 14:28 如何提高公安新闻写作水平
尊敬的领导、同志们、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和大家一起研究的题目是:《如何提高公安新闻写作水平》。
作为一名公安机关基层的通讯员,会写新闻不难,难的是如何写好公安新闻?如今,我从事新闻工作已经30余年,深知要写好公安新闻必须打心眼里热爱这项事业。有一句话讲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你就会热爱它。作为基层通讯员,从事宣传报道工作是件苦差事,有时为了一篇稿件,经常会深夜伏案,绞尽脑汁,结果呢,辛辛苦苦写出的稿件,也可能投出去泥牛入海、杳无音讯。
如何提高公安新闻写作水平,增强稿件的命中率?下面,我就我多年的写作经验简单谈一谈,希望与大家共同探讨一下:
第一、好题材要紧抓不放,反复提炼 好的题材是要靠自己去挖掘的,不会有天上掉馅饼的事。一件极具新闻价值的事情,别人看不出它是新闻,而你却能慧眼识珠,这就叫新闻敏感。经常听到基层一些通讯员抱怨公安机关老是“新瓶装旧酒”,没有什么新东西可写。其实我们每个单位、每个人的身边值得写的东西相当多,关键在于缺少发现新闻素材的眼睛,这就需要我们不断提高新闻敏感性,养成善于观察、深刻思考的好习惯。在别人眼里可能认为是一件不足为奇的小事,和新闻完全挂不上钩、靠不上谱,但一滴水可以折射出阳光,所谓“情人眼中出西施”就是这个道理。
这些年,正是多亏善于观察,我才从“小”中见“大”,因而获得了很多第一手的好材料。1989年**之后,全国兴起“大拜年”之风,从党的主席到农村村社长无不在新春佳节走门窜户给老百姓“拜年”,融洽干群关系。由于天安门广场事件影响,老百姓开始对党的富民政策不理解。很多当地农民认为党的改革开放政策要紧缩了,都不敢在城里摆摊设点,纷纷回家种田。当时我正在一家地方党报当编辑、记者,一位县长邀请我和他在新年之际深入农户家里“拜年”,我便跟去了,县长“拜年” 不是像上层领导们“相逢点头笑、握手问个好”那样问寒问暖,而是大讲党的富民政策,引导农民脱贫致富。在老百姓开始对党的富民政策不理解这个特定大环境下,我觉得是个绝好的新闻点子,我连夜写成了《县长新年上门安人心》一文,该稿很快被新华社采用,并向全国发了通稿,当年还被评为新华社全国地市报好新闻一等奖,我也成为了该市建国以来第一次获此殊荣的人。
对于好题材的采访更要深入细致,不放过任何新闻线索和细节。毛泽东同志说过一句至理名言:“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这是我的座右铭,也希望这句话成为你们的座右铭。因为新闻是要用客观事实来向读者“发言”的,没有调查就不可能正确地准确地“发言”,新闻写作要从深入采访做起,调查就是深入细致采访的过程,没了这过程,就没有了丰富的内容和鲜活的素材,再好的题材也让人食之无味。
比如在我写作“资阳公安为民说事”一文,题材很好,但最初写成的稿件没有经过深入采访,只是简单的表述了资阳市公安局在促进警民和谐关系上又干了什么之类的空话套话,略显淡薄无力,对读者没有说服力,多亏了领导不厌其烦地指导我们如何写文章,该稿才得以最终成型。
那是2008年11月下旬的一天,曾厅长再一次会上强调“资阳公安做了不少实事,有不少值得向全省推广的‘资阳经验’”,会后,他要求我立即前往资阳采访。我一到资阳,资阳公安局里马上组织指挥中心、政治部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与我们写作组进行了座谈。经过一天短暂的采访和两个通宵的点灯熬油,初稿《资阳:打造人民满意的“公共安全产品”》写出来了。第二天下午3点,我赶回厅里,曾厅长组织了省厅办公室、宣传、治安、交警、信访等部门的领导、资阳市公安局与《四川日报》、《法制日报》的相关编辑、记者老师对文章进行了初评。我不禁有些羞愧,因为自觉时间紧迫,初稿不免有些粗糙。接下来,大家集思广益,你一言我一语地提出了很多中肯的意见,形成了初步的修改线条。会后当天下午,我们再次赶赴资阳,结合省厅公认的“大笔杆子“、时任办公室副主任的付全忠提出的“向违法犯罪说事、为合法权益说事、听人民群众说事,说事中的说事”的思路,对稿件的架构重新进行了分析、讨论。博采众长后,我们将稿件重新敲定为以为民“说事”为主线,并拟定了详细的采访计划。接下来的两天里,我们深入采访,认真思考。单和资阳市公安局相关人员分别深入到各基层单位采访,就花了整整一天的时间。特别是在与领导交流、与民警交谈、与群众互动的过程中,就收集了一大批生动活泼、具体翔实的新闻素材,收获颇丰。虽然是周末,但我们又连夜对新闻素材进行集体汇总、讨论,对稿件进行了二次综合,深度加工。最终,我们将稿件确定为“保民安、对违法犯罪‘说事’,解民忧、到百姓家门口‘说事’,化民怨、为合法权益‘说事’,民乐道、‘说事’中的启示”四个部分。第二天一大早,我们立即赶回厅里。下午,曾厅长又组织办公室、宣传处、治安总队等部门及《四川日报》等新闻媒体的老师,对稿件进行了第二次评论。厅长说:“这次稿件较之前有了很大进步,基本上已成型,但离发表还有一定差距,主题还应进一步深化提炼,语言还应进一步理顺。”随后,厅长就稿件改写与大家再次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在厅长的高度重视下,在厅各有关部门与资阳市公安局的指正下,我们再次对稿件进行了深入调研采访和反复的锤炼、打磨,终于形成了较为成型的文字。后来,该稿刊发在《人民公安报》的头版头条,当年还被评为人民公安报社好新闻。
如今,每当我翻开那份报纸,看到那篇文章,其中十易其稿的修改过程还是令我久久不能忘怀。这就是我的一次详细的写稿过程,希望借此与大家共勉。
第二、主题要生动扼要,简洁鲜明
清代诗人袁枚对“主题思想”的问题讲得很精彩,他把漂亮的句子比做一大堆铜钱,古代的铜钱外圆内方,可以用绳子穿起来,一串铜钱叫“一贯”,袁枚认为,文章的主题就好比是穿钱的绳子,要是没有一个明确的主题思想来统帅你的文字,那你写的东西就像散落的铜钱,不能派上用场。我们写任何东西,心中都要有一个明确的目的,到底要表现什么、反映什么,如果心中没数,就会信笔涂鸦,不知所云,无病呻吟。新闻主题是整篇报道的灵魂,它隐藏于新闻素材之中,一旦我们把它挖掘出来,它就会统领全篇,成为整篇报道的中心内容。特别是面对通讯写作或份量较重的题材,有时我们很容易写成工作总结式的新闻稿,这种大而全的稿件很难被媒体采用。只有在认真采访的基础上提炼出主题,段落层次鲜明了,中心突出了,主题集中了,稿件才会富有生命力。同时,要有自己独特鲜明的构思和语言,切忌十个孩子一张脸,写来写去都是一个模样。
在这方面我也有过失败的教训,去年我曾经写过一篇反映公安基层建设的稿件,可以说是面面俱到,无所不包,但投出去以后杳无音信。为此,我在进一步认真学习上级文件精神的基础上,重新选取角度和定位,重新提炼和耐心修改,运用翔实的数字和生动的事例,反映我省基层公安机关从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渴求的问题入手。这篇稿件不久就见报了,并达到了预期的宣传效果。另外,一些通讯员往往用自己的主观评价和臆断代替大量重要的新闻事实,使写出的新闻或空洞无物,或言不及义。关于这一问题的解决方法,我感到,就像刚才举的例子那样,必须要多用数字和事例说话,少讲空话套话。
这里我要特别说一下图片新闻。很多人都不注重图片新闻,其实,新闻图片在新闻宣传中占有相当的价值和分量。有人说,新闻图片是会说话的报道,一张交待清楚、视觉冲击力强的新闻图片胜过千言万语的描述,一张好的新闻图片再配几句简短的解说,就是一篇很好的新闻,而且图文并茂,很容易得到编辑的青睐和读者的喜爱。我也认为,一张好的图片能直接明了地再现事发现场所发生的一切,读者能从图片上获取文字稿所不能表达的信息。同时,再生动的文字都很难使读者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而一张现场感强的图片恰恰完美地做到了这一点,加上公安工作的特殊性和事件的突发性,各位通讯员更要注意拍摄具有震撼力的现场新闻图片。
第三、学会放弃一些看似有价值却没有价值的题材
有一家外国报社设奖征求世界上最短的诗,其中有一首名为“生活”的诗夺走了大奖,因为这首诗不愧为世界上最短的诗,全诗只有一个字:网。这首诗虽然只有一个字,但贴切地形容了生活的繁综错杂,可谓妙不可言。由此可见,好的文章选择题材不是大而全,而是短而精,才能获得广大读者的一致好评。
我们在收集材料的过程中,一定要像奸商“贪得无厌”,像韩信点兵“多多益善”,但选择材料时却一定要像相亲那样“横挑鼻子竖挑眼”,抓住要害,以最少的字数、最少的事例,反映最丰富的内涵。凡报刊文章,无论何种体裁,一般都有字数限制。这就要求我们要学会放弃、勇于放弃一些看似有价值却没有价值的题材。特别是在进行公安新闻写作时,务必进行必要的浓缩和提炼,删除繁枝冗叶,突出主要枝干,与主题无关或关系不大的,即便素材再好,也一定要施以大刀阔斧。
第四、标题要鲜明新颖,抓人眼球
看书先看报,看报先看题。标题好比人的眼睛,好的标题,酷似一把认识生活的钥匙,一个窥探信息的窗口,能牢牢抓住编者和读者的心,“逼”得他们把文章看完。当然,要想制作出好的标题,不下一番呕心沥血的功夫是不行的。新闻稿的标题新颖别致,就能象磁铁一样牢牢吸引编辑和读者的注意力。什么样的标题,就决定新闻的布局、语调、基调、结构,甚至决定新闻采用的文体。在新闻标题上下功夫,既是学问更是艺术。
2009年,我曾经写过一篇案件报道,说的是在我省广元市苍溪县侦破一起恶性投放危险物质、放火案,并在案发地的大山深处农家小院里举办了新闻发布会的事。如果用《广元警方破获一起恶性投放危险物质、放火案》之类的标题,就让人感到很平常很平淡,有的编辑甚至会连看都不看,不用说全国,就是在全省来说,这样的案例实在太多了,稿件也将 “石沉大海”。但我抓住了这场新闻发布会地点的“特殊”性,为这篇文章取名为《农家院里的公安新闻发布会》,这就让人不禁眼前一亮,奔走相告:农家园里也能举行公安新闻发布会?最后这篇文章不仅刊登在了人民公安报的三版头条上,还成为了2009年人民公安报社优秀稿件之一。其次,选择标题时一定要寻找最贴近基层、贴近民警生活、贴近百姓生活、最显著的变化为切入点,一语点破,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第五、下笔要有的放矢,增强稿件的时效性、命中率
有句话形容得好:“今天的新闻是金子,昨天的新闻是银子,前几天发生的新闻是沙子”。在一篇新闻写好后,还要迅速投稿,事不过夜,如果不抢时间,很可能会让别人抢占先机或者错过了新闻时效。因为公安新闻要吸引读者,其时效性和独家性是关健。为此,许多报纸都只发3天内的公安新闻,最好是24小时内发生的公安新闻和独家新闻,不少报纸还设有“新闻热线”、“新闻110”,24小时专人值班。我有一个经验:每个大长假、小长假,都是编辑缺少稿源之时,在假期前一两天投稿是实现作者与编辑“双赢”的良好选择。还记得在“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我不顾个人安危,当晚便去到了北川震区,亲历了灾区民警第一时间抢救受灾人民的动人场景,此后,我又马不停蹄地前往汶川、德阳、青川等重灾区,一直坚守在抗震救灾第一线,掌握了四川省公安机关抗震救灾的第一手材料。总是熬更守夜第一时间写出了不少关于四川公安机关抗震救灾的好文章,又第一时间发往新闻单位。地震后,我因此也获得了很高的殊荣:被公安部评为全国公安机关抗震救灾先进个人,荣立一等功,被人民公安报社评为抗震救灾先进个人、优秀记者站站长。
从事那么多年公安新闻写作,我感觉写文章有时就像嫁自己的女儿。经过一盘精心培养和打扮,“女儿”漂亮了,问题又来了,如何选好婆家,顺利“嫁出去”才是关键。当然,“嫁女儿”不能乱嫁,投稿也不能盲目投稿。每次下笔之前,我们首先要判断所要写的对象到底是不是新闻,有没有报道的价值,如果不弄清楚这点,就算你花费了大量心血和汗水,效果不一定好,稿件投出去估计大海沉石的几率较大。这就要求我们做工作生活中的有心人,超前思维,时时处处以“无事不新”的眼光,留心观察、细心思考,从不同的角度发表不同的观点和看法,提高稿件命中率。比如我们往《人民公安报》上投稿,一定要认真研究她的版式结构、栏目设置、报道风格、编辑姓名及通联方式等。这样一来,就可以在写稿之前,针对她的用稿特点,引导自己的写作思路和方法,对写作内容和形式作出必要的限制,拿出适销对路的产品,也能够有的放矢地投递到相应版面、专栏及编辑手中,从而大大增强稿件的命中率。
下面,我为大家主要介绍下《人民公安报》。《人民公安报》是公安部党委的机关报。人民公安报社报系有:人民公安报、交通安全周刊、消防周刊、《人民公安》杂志、《警察文摘》、公安内参、中国警察网、中国警察图片网。《人民公安报》内容安排主要有:综合新闻、特别报道、正方反方、要案实录、重要言论、卫士风采、议论风生、经验交流、大家聊吧、博文精选、图片新闻、警坛科技、警察文苑、武警方队、热门话题、生活空间、国际警讯、消防新闻、交通新闻、政法新闻等。
第六、写作水平要与时俱进,不断提高
好题材固然是写好公安新闻稿件的一个方面,但我体会,还必须要不断提高公安新闻写作水平。如何提高写作水平,不是简单的看看、说说、写写,而是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踏实做起:
一、我认为是要善拜能者为师。古人云,三人行,必有我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要善于以人之长补己之短。对领导或请人改过的文章,一定要仔细揣摩,领悟改稿人的高明之处。一般来说,文章改动的地方,总是存在某些缺陷和毛病。改动的意图,有的是为了深化主题、突出思想性,有的是为了理清叙述层次、使结构更紧凑,有的是为让表达更准确、叙述更清楚,有的是为了使文字更生动、更优美,使文章更精练。我体会,这是提高写作水平和技巧的极好方法。旁观者清。有时自己写的东西,自己看不出问题,旁观者清嘛,别人一眼就能看出来,经人一指点,你就会有“顿悟”的感觉。因为高手对你文稿的改动之处,往往是你思维受限、容易忽视的问题,或者是你语言、文字运用容易出问题的地方。
二、勤学求真知。在日常的工作、学习、生活中,对好书、好文章要反复阅读,多思考,广泛涉猎各方面的书籍、文章,对拓宽知识面很有益处,对能启发人思维的观点、内容或新知识也很有提高。比如,多看中外名著,让我们从文学巨匠们精湛的写作功底之中充分学习如何运用语言运用技巧和人物刻画、情景描写等多方面的知识,品味它的表达方式和意境。
三、激情出动力。从事公安新闻写作,一定要有写作激情。公安工作政治性、法律性、程序性都很强,容易使人产生新闻线索少,难找新闻亮点的感觉。但是,如果你热爱公安工作,且有强烈的写作激情和新闻意识,同样可以发现新闻亮点,创作出好的新闻作品。二十多年前,我在部队当记者的时候,奉命采访兰州军区守备第一师通信营位于中蒙边境沙漠戈壁深处的有限联。还记得联里,有一个漂亮的女兵是一个地方官员的女儿,但被分到到炊事班养猪。一开始,这位千金小姐很不高兴,但是没办法,她便干一行爱一行,后来也干得很好。那个地方很少有记者去,我一去,连里便决定杀一头猪来犒劳我。当时杀猪的时候,女兵亲自持刀,杀得干净利落。开始领导叫我去采访的并不是这件事,结果我在采访中,发现这个很有特色、很有味道。在我眼里,一个领导的千金小姐居然来养猪,而且还会杀猪?确实是件不容易的事,而且也有一定“特色”。于是,这件事就激发了我的写作灵感,很快写出了一篇《谁说女儿不如男,请看我军营女猪倌》,相继刊发在当地军报和的省级报刊。
四、勤思找亮点。初学公安新闻写作的同志,最大的困惑是发现新闻事实后却找不到灵感,选不好角度,抓不住主题,虽有创作冲动,但往往像老虎吃天无处下手,提起笔又不知所云。对人们司空见惯、见怪不怪的事物,为什么有的人却能得出独到的见解,写出漂亮的文章?这里面就有一个观察事物的角度和思考问题的方式、方法问题。我们一定要培养新闻敏锐力,培养锻炼对事物的观察力,善于发现新闻线索,捕捉新闻亮点。如果你对认为是有价值的新闻线索产生了兴趣和创作冲动,就要锲而不舍地去琢磨思考。也许在你反复思考中,往往就产生创作灵感。
最后,勤练必生巧。古人说,勤能补拙,熟能生巧。知识是靠学习积累得来的。通过多练笔,就可以逐渐摸索、积累写作知识和写作技巧。名作者、名记者成名之初,大都有投稿屡投不用的经历。我年轻的时候写最初写稿,曾经投出了261篇之多,稿件才被采用。一旦你的稿件被采用,对你就会产生激励作用,你就会产生成就感,激发出创作积极性。功夫不负有心人,从事公安新闻创作的同志们,只要辛勤耕耘,不断积累创作经验,就一定会有回报,就一定会有收获。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这是《劝学》中的至理名言,它告诉我们:写作,特别是公安新闻写作,一定站在理论的高度、走在时代大潮流的前沿,踏实做人,用心作文,拥有“敢立潮头唱大风,且看今朝踏歌行”的大气魄和大智慧,写出的文章才能以情动人、以理服人、一呼百应。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各位领导、同志们,以上本着向大家学习、汇报的态度,谈了谈在新闻宣传工作中的粗浅认识和体会,可能有不妥之处,也可能有以偏盖全之处,但我诚恳地希望借此机会抛砖引玉,同时衷心祝愿广大的通讯员在各自岗位上辛勤耕耘、事业有成,用手中的笔、手下的键盘,为我省的公安新闻事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谢谢大家!
第二篇:浅谈基层干部如何提高新闻稿件的写作水平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浅谈基层干部如何提高新闻稿件的写作水平作者:杨样
来源:《现代交际》2012年第10期
[摘要]文章从基层干部如何快速提高新闻写作水平,基层干部在撰写新闻稿件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困难与不足等几个方面,介绍了新闻稿件的写作技巧。
[关键词]基层干部 提高 新闻稿件 写作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10-0092-01
一、基层干部撰写新闻稿件的优势
一是对工作重点、难点的知情。在对工作的重点、难点的准确掌握上,基层干部所具有的优势是专业新闻报道员难以比拟的。大家可能都接待过记者,或者看过记者采访,许多时候,如果没有精心准备,记者很容易问出一些让人啼笑皆非的问题来。这叫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二是对拟采访对象的知情。不要说媒体的记者,即使是宣传干部,每次到一个地方采访都是匆匆忙忙的。一方面是自己的时间比较紧,另一方面怕打搅被采访者。但是,采访者大凡都有一个习惯,那就是采访得越细,问题问得越清楚越好。
二、基层干部撰写新闻稿件的困难与不足
基层干部在撰写新闻稿件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困难与不足:一是新闻写作的基本功不够扎实,主要原因是练得少。二是选择最佳报道切入点不够准确。三是投稿经验不足。报刊媒体栏目设置以及编辑的个人择稿偏好对用稿率有一定的影响。四是兴趣坚持不能持久。初学新闻写作的,无论是专业的还是业余的,投稿刊用率都不可能太高,这样对部分抱有较高期望值的人打击较重,容易对自己失去信心。
三、提高新闻写作水平的几种捷径
(一)勤奋学习,多动笔写作是写好新闻宣传报道稿件的基础
学习方式很简单,一方面多读书看报,加强相关业务知识的学习和对资料的理解,从中发现新闻点;另一方面经常走出去,深入一线采访,通过自己的切身感受,捕捉新闻线索。新闻写作除了要做到手勤(勤写)、腿勤(勤深入基层)、嘴勤(勤问)、脑勤(勤思考)的基本功外,还要及时地把见报稿件和自己的底稿进行仔细研究对比,从标题到内容,看一看编辑做了哪些改动。通过学、写、改反复“修炼”,我们的写作水平就会不断提高。在写新闻通讯稿的同时,还要经常看别人刊登在报刊发表的稿件,从中学习汲取,弥补自身不足,再应用到工作中。
龙源期刊网 http://.cn
(二)善于观察和总结是提高自身素质的有效途径之一
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工作,身边不会经常发生那么多轰轰烈烈的大事件让我们去报道,我们只能通过平时细心的观察和了解才能在平凡的小事中找到与众不同,并且通过总结使它产生被报道的价值。另外要善于抓点。这里的“点”指的是新闻点。每篇新闻报道都应有它值得报道的新闻价值,新闻价值就体现在这个点上。在写新闻稿时不但要真实描述新闻事件的起因、过程和结果,还要不断地挖掘新闻事件背后的意义和目的,并且在稿件中要明确点出,一针见血,这样才能避免写出来的稿件流于形势,缺少内涵。要善于充分利用新闻图片。因为新闻图片是会说话的报道,一张交待清楚、视觉冲击力强的新闻图片胜过千言万语的描述,一张好的新闻图片再配几句简短的解说,就是一篇很好的图片新闻,而且图文并茂,很容易得到编辑的青睐和读者的喜爱。
(三)掌握写作技巧和方法是提高新闻写作稿件质量的保证
每次下笔之前,我们首先要判断所要写的对象到底是不是新闻,有没有报道的价值,如果不弄清楚这点,就算你花费了大量心血和汗水,效果不一定好,稿件投出去估计石沉大海的几率较大。这就要求我们做工作生活中的有心人,超前思维,时时处处以“无事不新”的眼光,留心观察、细心思考,从不同的角度发表不同的观点和看法,提高稿件命中率。对于提高稿件质量问题,一方面要在新闻稿件的标题上下工夫。鲁迅先生说过:记人,最好记他的眼睛。因为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最能反映人的风采和魅力。对于一篇新闻宣传稿件来说,标题犹如“文眼”,至关重要。因此,看人先看眼,看文先看题。文眼巧不巧,亮不亮,往往决定稿件的命中率,因而要仔细推敲,容不得半点马虎。当然,标题怎样才算好,每个人的标准并不完全一样,但是有三点是最基本的:一是要贴切、醒目、生动。二是要短一些,简洁一些。三是要有个性,令人耳目一新,切忌人云亦云。另一方面稿件内容要丰富。一是要找准重点,突出一个“早”字,二是要反映热点,紧扣一个“活”字。三是要对准焦点,力求一个“准”字。四是要抓住特点,突出一个“新”字。总之,只要在平凡的工作岗位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勤奋学习,多写作、多练习,勇于奉献,就能提高自己的新闻写作水平,就能在新闻宣传战线上干出成绩。
(四)激情出动力
第三篇:如何提高写作水平
如何提高写作水平
如果您想成为单位的业务骨干,想有所作为,仅仅会做一些具体的事务性工作,不善于写作,不能将一些重要的意见、建议、观点、方案、经验、信息等很好地表述出来,传输出去,工作就难有起色,难有创新,其自身价值和“培养”潜力也一定会大打折扣。
文章有的人写得好、写得快,有的人就不行。这与人的文字表达能力和认识分析问题的能力等多种因素有关。那么怎样才能尽快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呢?我的体会是:博览广采、列纲构思、仿写多练等等。
第一节 博览广采勤积累
“日日走,行万里路;时时学,破万卷书。”要想“下笔如有神”,就需“读书破万卷”。大持人杜甫的著名诗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深刻而准确地阐明了勤奋学习、博览广采对写作的至关重要性。
一、博览广采有利于端正自己的写作态度
古人云:“文如其人”。什么样的人就写什么样的文章。一篇好的文章,不仅文字优美,构思巧妙,而且还饱含着作者对生活的热切向往,对事物的深刻认识,是作者思想品格、理论修养、思维能力、语言储备等综合素质的全面体现。认真负责、善于思考者,其文章就严谨有序、简洁有力;和善厚道、不图虚名者,其文章就深沉含蓄、真挚朴实;满腹虚荣、作风浮漂者,其文章往往滥用修饰、华而不实;头脑不灵、思路不清者,其文章往往杂乱无章、缺乏逻辑。
人们的写作态度与思想修养和工作作风有着密切关系,思想修养和工作作风都需要通过读书看报来不断提高。“读一书,长一智。”、“读书多,积理富。”、“读好书是一种乐趣,一种情操,一种向全世界古往今来的伟大和名人求教的方法,一种和他们展开讨论的方式,一封迈进科学宫殿和未知世界的入场券,一股改造自己,丰富自己的强大力量。”(王梓坤《中国科学院院士自述》)“读书绝不是要使我们散心消遣,倒是要使我们集中心知;不是要用虚假的慰籍来麻痹我们,使我们对无意义的人生视而不见,而是正好相反,要帮助我们将自己的人生变得越来越充实、高尚,越来越有意义。”(黑塞《获得教养的途径》)看来要想提高自己的思想修养,改进工作作风,端正写作态度,就必须多读书、读好书,通过读书看报,净化心灵,陶冶性情,提高修养,完善自我。
不少人通俗地认为:看一个人如何安排自己的业余时间,便知道他有没有品位、有没有出息。因为上班时间大家做的是基本相同的工作,要想与众不同,有所发展,有所进步,就需要有大量的业务时间投入。如果整天迷醉于搓麻将打扑克上网聊天,一坐几个小时,或者傻呼呼地看几个小时的电视,还想提高写作水平,写出有分量的文章,开创出令人羡慕的美好前景,人世间哪有那么好的美事。
同时,若想写好一篇文章,要经过立意拟题、选材构思、执笔成文、修改完善等一系列复杂过程,要苦苦思考、反复琢磨,熬时间、费心血、伤脑筋,确实不易。有时为了给领导写讲话,加班加点,领导在台上有声有色地讲一通,但很少有人想起执笔者;有时没能很好地领会领导意图,稿子写的一般,就得推倒重来,不仅领导有看法,自己也感到很内疚。对于这种劳神费力的苦差事,缺乏品格修养和奉献精神的人,是不愿干也干不好的。
要想做好文,需先做好人。人过于平稳舒适,往往会流于平淡,过于清闲安逸,往往会无事生非,几经磨难才能造就不凡,奋进忙碌就会光明灿烂。要想提高写作水平,在事业上有所发展,一方面需要刻苦学习,不断加强自身的道德品质和思想情操等方面的修养,一方
面需要正确认识苦与乐的辩证关系,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淡泊名利,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甘为人梯。成绩来自付出,有付出必定会有收获。
二、博览广采是写作必要的知识准备
写文章一方面需要从生活中取材寻源,把现实生活作为写作的动力和源泉,从中选取活生生的感性材料,另一方面需要勤奋学习,博览广采,掌握大量的书本知识。
我国伟大的历史学家、大文豪司马迁将其学习的一生概括为:“行万里路,读万卷书,通天下之遍,成一家之言。”这向人们昭示:他之所以能通天下之遍,成一家之言,主要是因为读了万卷书,借鉴和吸收了他人的经验和智慧;行万里程,直接获得了感性材料。司马迁如果不阅读大量的史料,就无法写出伟大的传记文学作品《史记》。曹雪芹若没有园艺、服饰、建筑、天文、历史、医学等多方面的知识,就写不出文学巨著《红楼梦》。写作前的知识准备,是写作的重要环节,无论是初学写作者,还是大作家,都不可逾越。我们常常羡慕有些同志的写作水平,却忽视了他们的勤学好学。许广平同志对鲁迅写作前所做的准备工作是这样叙述的:“鲁迅在写一篇稿件之前,常常有一个很长的酝酿时间。有时间遇见朋友,他就会谈起来,说他看到了什么材料,想写个什么东西;有时候也不讲,静静地读书,默默什么地思索,或者暗自打腹稿。有时候,看起来鲁迅写得很快,但是日常不断的多方面学习、积累的结果,是勤学苦练的结果。他从来不浪费一点一滴的时间,有机会就读书。……”
像鲁迅那样的大文学家,尚且孜孜不倦地学习,我们这些初学写作者,就更应该加倍努力了。只有积累了丰富的知识,掌握了相应的写作技法,才能触类旁通,加深对事物的理解与认识,对事物的表现才会生动、传神,对问题的分析才能透彻、深刻,对未来状况的预测才能科学、准确,文章才能写得好、写得快。
三、博览广采的同时应当勤于积累
俗话说:“柴砍的再多,若无绳子捆扎,仍然背不下山;书谈得再多若无线索贯穿,仍注不入脑海。”学海无涯,人生短暂。对一个人来说,一方面对看过、听过的东西,要及时加以梳理,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将那些对自己有用的内容积累起来,经常翻阅,使自己对其留下深刻印象;另一方面应当根据工作性质不同,有针对性地搜集与本工作有关的资料和知识,以便尽快进入角色,提高写作水平。
就初学写作的同志来讲,积累的重点应当是积词汇、积名言佳句、积剪报、积实用文体范例等等。
积词汇。词汇作为词和固定短语的总和,我们掌握的越多,语言就越丰富,表现力就越强,写作起来就会得心应手,行文流畅。要掌握大量的词汇,必须依靠平时的学习积累。积累词汇的方法主要有三种:一是深入实际,在丰富的语言生活中有意识地收集、记录;二是认真阅读古代的、现代的、经济的、政治的等作品,对自己尚未掌握并且较为精彩的词汇,及时记下,从中汲取语言;三是在写作实践中熟悉掌握各类词汇,关于运用各种词汇。积累词汇必须认真、细致,对于较为生疏的字、词及短语,一定要随时查阅工具书,将其注音、释义等批注在文章旁边,弄通弄懂,不留死角,这是提高文字水平的有效途径。关于集词对于提高文字水平的积极作用,本人深有体会。我在高一之前,理科较好,文科较差,对此非常焦急,应告诉了教我化学的杜老师。杜老师告诉我,转眼之间就要高考了,依靠看小说等课外书籍来提高语文水平已经来不及了,只有一个办法,就是身边一定要有本字典,无论是看语文、政治、地理、历史等文科方面的书,还是看数字、物理、化学、生物等理科方面的书,遇到不认识,或者虽然认识便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和如何运用的字、词、成语及句子的时候,要随手查阅字典,标上记号,加以注释,牢牢记住。照此方法,我坚持了一年,1982年高考时语文成绩果真有明显提高。
积名言佳句。名言言佳句包括名人名言和谚语、俗语等,尤其谚语、俗语,是古今中外劳动
人民在为人处世、劳动生产、工作学习的长期实践中用心观察、深刻总结并广泛流传的经验之谈,是人类智慧的结晶。积名言佳句,对写作非常有益,是丰富写作的必要材料。一条好的谚语佳句,反映了某一事物的客观法则,有大家公认的科学道理,将其运用到文章当中,不仅起到以一当十的作用,增强文章的说服力,而且使文章的语言更加生动、活泼,表现力更强,寓意理深刻。积名言佳句的方法同积词汇的方法基本相同。
积剪报。同积词汇、积名言佳句一样,收集报纸、杂志上的优秀作品对提高写作水平十分有益。报纸杂志上刊登的内容很多、很杂,有的同志爱看一些明星大腕的诽闻逸事、希奇古怪的消遣性报道等等。这些内容的趣味性、可读性虽然比较强,但其思想性、理论性、知识性相对较弱,对此不应当花费过多精力,一目十行,浏览一下就是了。相反,应将那些思想深刻、见解新颖的评论及杂谈,文情并茂、构思巧妙的散文及小说,以及那些优秀的论文、调查报告、通讯、特写等作为阅读的重点,并将其及时剪切下来,分门别类地粘贴在剪报本上,以便长期保存和随时使用。
积应用文体范例。报纸杂志刊登的多为消息、通讯、特写、调查报告、论文、杂谈、评论、读者来信、小说、诗歌、散文等等。有些文种像决定、通报等各类公文,述职报告、竞聘报告、业务经营分析报告、审计报告、入党团申请书等有关应用文体,在报纸杂志上很少看到。不同的文种有不同的文风、不同的特点、不同的写作要求,对此我们很有必要留意积累应用文体范例,每个文种起码要积两三篇例文,这对我们拓宽思路,丰富知识,快速提高写作水平十分有益。
作摘录。在阅读书报杂志、领导讲话、简报及其他各类应用文体材料时,常常会遇到一些好文章、好段落、好句子、好标题,尤其是一些领导讲话和演讲稿的开头和结尾,简明得体,富有感情色彩,选择一部分记录下来,加以分类,注明出处,以备日后翻阅使用。
四、博览广采的同时应当注重培养自己的分析能力
我们金融部门的工作人员,可写的东西很多,有自己主动写作的新闻稿件,有领导交办的公文及会议材料等等。不少同志通过学习积累,有了丰富的语言储备、较高的文字功底,表达能力也比较强,但仍然写不出令人满意的文章,其主要原因,就是缺乏对事物的认识分析能力。写作能力,实质上是分析能力与表达能力的有机统一,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提高分析能力,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加强锻炼,有意识地培养。要注意学习业务,勤于钻研,只有精通银行相关业务,吃透精神,才能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与建议,否则就缺乏针对性,就谈不上分析研究。要注意学习上级行的有关政策,吃透精神实质。要注意了解实际,吃透下情。将上情与下情有机地结合起来,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凡事要善于观察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任何一件事情,只要善于观察思考,都能找出其形成的原因,查清其演化的过程,看到其必然的结果。对待问题要一分为二,注意换位思考,既看到有利的一面,又看到不利的一面。只有将问题分析透彻,才能对文章的立意、构思、结构作出巧妙的安排。因此,要在工作之中勤于学习,在实干之中善于思考,在忙碌之余精于总结,不断提高自己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二节 列纲构思打腹稿
古人云:“袖手于前,方能疾书于后。”动笔写作之前,有大量的工作要做,包括审题、立意、拟题、选材、剪裁、构思、布局,还要考虑开头、展开、过渡、照应、结尾、语言、修改等等。但从写作过程来讲,最为重要的是,编列提纲,研究思考。而编列提纲之前,需要确定文章体裁,需要立意命题、选材剪材等等。
一、确定文章体裁
无论是在写作的准备阶段,还是动笔写作之前,首先需要考虑的就是文章的体裁,是写信息,还是通讯;是写调查报告,还是分析报告;是写通知,还是决定,都必须心中有数。因为,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文章结构、不同的文章风格、不同的写作要求,对材料的选取
标准也有所不同。相同的材料、相同的观点,选择不同的文种,也会有不同的表现效果。
文章的体裁从大的方面可分为实用类、创作类和其他类,并可细分为公文类、新闻类、礼仪类、书表类、信电类、告示类、法律文书类等等。除了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创作类文种,需要采用文学表现手法之外,其他文体多采用叙述论证方式,要求材料真实,观点明了,有的放矢,针对性强。语言要准确得体,朴实简洁,做到文如其事,恰如其分。
二、精心立意命题
在确定采用哪种文体之后,接下来就是立意和命题问题。立意和命题是至关重要的第一步。立意有误,观点偏颇,文章就会犯原则性错误;立意不明,文章的观点就会模糊,使人不知所云。命题有误,就会出现“文不对题”或“文偏于题”的毛病,“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有时辛辛苦苦一阵子,很可能写出的文章是次品或废品,派不上一点用场。
立意是确立文章的主题。从写作的角度来讲,主题像一根红线,集中贯穿于文章的始终,成为文章的中心,一线到底,万变不离其宗。文章的选材、构思、开头、结尾、语言等等都要根据主题的需要来确定,力求思想深刻,表现力强。文章的主题必须正确、集中、深刻鲜明。主题正确基本上不会有大的问题,关键是深刻、鲜明和集中。所谓深刻,就是有深度、有层次,能够挖掘生活的底蕴,揭示事物的本质。所谓鲜明,就是整篇文章要反映什么情况,说明什么问题,起到哪些作用,支持什么,反对什么,观点要明确,态度要明朗,不能含糊其辞,模棱两可,令人无所适从。所谓集中,就是一篇文章一般要突出一个主题,明确一个中心,不能面面俱到,中心多个。
主题确定之后,就需要命题。命题包括两层含义,一方面是选定一个什么样的题目来写,另一方面是这个题目如果制作。
到底选定一个什么样的题目来写,受两个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方面取决于写作的目的要求,一方面取决于已经掌握的材料和确定的观点。譬如,有时根据自己现有的材料和成熟的构思,准备写篇新闻稿,要领导要求你写成调查报告,那你就需要调整思路,按照调查报告的写作要求,进一步调查分析,研究思考,搜集材料,充实完善。有时,你准备写篇调查报告,但材料的本身只适合于通讯,就应当及时放弃调查报告的写作打算,改为通讯。
拟写的题目选定之后,接下来就需要制作具体的标题。制作标题是写作的关键所在。“描龙画风难点晴,头发再细不传情;字不嚼碎不知味,文不在多而在精。”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题好文一半。尤其是消息、通讯、特写等新闻稿件,对标题的要求更高。标题对文章的影响力也相当大。
制作标题的方法多种多样。有的用表示时间、地点、人物、事物的词语句子作为文章的标题;有的用比喻、拟人、象征、对比、反复、反问、排比、关联、借代等修辞方法拟定文章标题;有的用文章中所写人物的言语拟定标题;有的将作者从正面提出的论点作为标题;有的将批驳和否定错误观点的短语或句子作为标题;有的将文章所议论的范围和问题作为标题;有的将文章中的论点作为标题;有的一个标题分为引题、正题和副题,引题对正题起辅助作用,副题对正题起补充作用。譬如,《热心相助的农行人》、《鲍江兮》是用表示人的词语或短语制作的标题;《道是无情却有情》、《奉献与索取》是用对比的修辞方法拟定的标题;《知识比财富更可贵,无知比贫穷更可怕》、《调整信贷结构,化解金融风险》是用对偶句拟定的标题;《对完善激励机制的思考》、《如何做好新时期金融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以文章议论的范围和问题拟定的标题。无论采用何种方法制作标题,都应当虚实结合,题文相当,准确简练,形象新颖,做到“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三、认真选材剪材
立意命题之后,就要选择材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写文章,尤其是起草各类公文、领导讲话、工作总结、述职报告、通讯、调查报告等实用文体,必须收集足够的材料作参考,离开大量的、有实用价值的材料,再高的写作水平也写不出有分量的文章来。
选材之前,应当大量占有材料,包括有关文件、领导讲话、报刊上的相关文章、有关数据等等。在选材上,我们既要注重具体材料,即客观材料,包括具体的事件、人物、数据、景物等,也要注重概括材料,即主观材料,包括理论、观点、评价、常识等。具体材料有利于表现事物的深度,概括材料有利于反映事物的广度,只有将具体材料和概括材料有机地结合起来,点面结合,才能收到既突出重点,又反映全貌的良好效果。
在选材上,还应当学会撮要选材,即一方面善于从相对完整的一些材料中,摘取一点或几点与主题有关的观点或词句,一方面善于对一些相对完整的材料进行概括或压缩。撮要选材的关键是,增强敏感性,提高识别能力,善于沙里淘金,并注重概括归纳,提高升华。
选材之后,就是剪材,即材料的取舍问题。所选取的材料必须切合主题,能够为主题服务;真实可靠,符合客观实际;典型新颖,富有时代时彩和说服力。需要注意的是,材料的取舍,应根据突出中心、表现中心、突出重点的需要,与之无关或关系不大的材料,再好要要舍弃。有时还需要对原始材料进行加工处理,经过作者的分析研究,生发出新的认识方面的材料,以使文章的内容更加丰富充实。同时还要考虑材料的详细、虚实等等,尤其是虚实的问题。凡是用于从正面直接表现的,即为实,凡是用于从侧面进行烘托的,即为虚。虚实结合,一虚一实,有利于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增加文章的深度。
四、善于列纲构思
“经过思考的片言只语,胜过冗长的无稽之谈。”“开口之前要有考虑,动笔之前要有准备。”动笔写作之前,需要一个较长的酝酿、思考过程,即构思。文章写给谁看,中心思想是什么,介绍什么经验,反映什么情况,解决什么问题,起到什么作用,满足什么要求,先写什么,后写什么,详写什么,略写什么,如何开头、展开、过渡、照应、结尾等等,都要通过考虑,反复琢磨,多角度思考。
思考是一项最为艰苦、最为重要的脑力劳动。一个人的思考能力强,其文章就富有逻辑,富有新意。缺乏知识就无法思考,缺乏思考就不得知识。思考能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个人的理论素养、实践经验和思想作风。要想提高自己的思考能力,必须加强学习,勇于实践,勤于观察,善于分析,切实增强自己的理论水平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文章的构思过程,主要体现在编列提纲上。列写提纲的过程,就是酝酿构思的过程。写作提纲,犹如一栋楼房的建筑图纸,是文章的基本框架和宏伟蓝图。我们一定要养成列纲的习惯。有了提纲,可以使文章结构严谨,以免逻辑混乱;有了提纲,可以反复推敲修改,以免完稿之后动大手术,事倍功半。有的人写文章,不仅速度慢,而且三稿五稿写不好,其中的重要原因,就是没有列纲,构思不成熟,准备不充分,写起来也感到特别艰难。
编写提纲,没有定格,可以简单一点,也可以详细一些,有的人根本就不列纲,只是打腹稿。写一些消息、杂谈等短小一点的文章,可以不列纲。像调查报告、论文、领导讲话、述职报告、工作总结等相对复杂一点的文章,还是列纲为好,并且要详细一些。编写提纲,最好以标题的形式列写,大标题之下列小标题,且大小标题的谴词造句要反复推敲,达到贴切准确、凝练简洁。在这个过程中,改变甚至推翻自己原来的观点、设想及文章的结构都很正常。编写提纲的过程,就是思考研究的过程;执笔成文的过程,乃思考研究的修订完善过程。只有反复推敲,不断修订,才能写出分量的文章。
第三节 仿写多练熟生巧
仿写是创新的基础,勤写是熟练的前提。要想尽快提高写作水平,除了勤于积累知识、养成列纲的习惯之外,应当善于仿写,常写多练,在模仿练习的过程中,熟练掌握写作技法,进而有所突破、有所创新。
一、善于仿写
仿写就是以优秀范文为监本,研究学习其写作构思、技巧和文风,并按照一定的写作要求,从自身实际出发,学习运用范文中有用的东西,进行比照写作的过程。仿写就像练字临
贴一样,属于这习的过程,是写作的必要基础,不是套写、剽窃和抄袭。不少初学写作的同志,在无从下笔之时,找出相关范例,稍作浏览,便会茅塞顿开,文思畅通。我们辛辛苦苦多方留意集剪报、集范例,其主要用途之一就是为了学习模仿。仿写确确实实是尽快提高写作水平的有效方法之一。
仿体裁。文章的体载多种多样,每种文体都有不同的写作要求和风格特征。准确起草一篇文章时,往往事先找出同一文体范例,加以研究,学习其如何开头、展开、结尾、语言风格等,根据手中现成的材料、成熟的观点,考虑所写文章适合什么样的文体,研究现有的材料如何如用,所选文体的表现效果如何等等。但不可牵强附会,弄巧成拙,需具体情况,具体对待。这样有利于加快写作速度,提高写作水平。
仿结构。无论起草何种体裁的文章,都非常讲究文章的结构与布局,以使文章层次清楚,段落分明,逻辑性强。学习模仿范文结构的重点,应放在如何安排层次、篇章、段落上,第一段写什么,中间部分写什么,如何结尾等等,尤其是要注重文章的开头。开头是文章布局谋篇的关键环节,头开得好,写起来就顺当,文章也显得精彩。开头的方法很多,有的设问入篇,有的开门见山,有的设置悬念,有的总括说明,有的正向中切题,有的设喻引申,有的破立引论,有的故事引入等等。无论采用何种开头方法,都应当落笔扣题。落笔扣题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采用开门见山,直接点题的朴素写法;一种是采用生动形象,委婉含蓄的艺术写法。就实用文体来说,除了特写、通讯和消息之外,其他文种适宜采用直接点题的写法。凡直接点题者,需要对全文内容高度概括,一笔点破,语言简洁精练,朴实得体。
仿行文风格。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文章风格。譬如,论文、评论等论文,重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要摆事实,讲道理,谈观点;需要观点正确,论据充实,论证严密,其行文语言就需要准确、鲜明、概括性强。公文、计划、总结等文体的实用性强,重在归纳总结,概括提炼,行文语言就需要准确、简洁、庄重、朴实。要通过学习各类文体范例,揣摩其行文风格,和问题作为标题;有的将文章中的论点作为标题;有的一个标题分为引题、正题和副题,引题对正题起辅助作用,副题对正题起补充作用。譬如,《热心相助的农行人》、《鲍江兮》是用表示人的词语或短语制作的标题;《道是无情却有情》、《奉献与索取》是用对比的修辞方法拟定的标题;《知识比财富更可贵,无知比贫穷更可怕》、《调整信贷结构,化解金融风险》是用对偶句拟定的标题;《对完善激励机制的思考》、《如何做好新时期金融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以文章议论的范围和问题拟定的标题。无论采用何种方法制作标题,都应当虚实结合,题文相当,准确简练,形象新颖,做到“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三、认真选材剪材
立意命题之后,就要选择材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写文章,尤其是起草各类公文、领导讲话、工作总结、述职报告、通讯、调查报告等实用文体,必须收集足够的材料作参考,离开大量的、有实用价值的材料,再高的写作水平也写不出有分量的文章来。
选材之前,应当大量占有材料,包括有关文件、领导讲话、报刊上的相关文章、有关数据等等。在选材上,我们既要注重具体材料,即客观材料,包括具体的事件、人物、数据、景物等,也要注重概括材料,即主观材料,包括理论、观点、评价、常识等。具体材料有利于表现事物的深度,概括材料有利于反映事物的广度,只有将具体材料和概括材料有机地结合起来,点面结合,才能收到既突出重点,又反映全貌的良好效果。
在选材上,还应当学会撮要选材,即一方面善于从相对完整的一些材料中,摘取一点或几点与主题有关的观点或词句,一方面善于对一些相对完整的材料进行概括或压缩。撮要选材的关键是,增强敏感性,提高识别能力,善于沙里淘金,并注重概括归纳,提高升华。
选材之后,就是剪材,即材料的取舍问题。所选取的材料必须切合主题,能够为主题服务;真实可靠,符合客观实际;典型新颖,富有时代时彩和说服力。需要注意的是,材料的
取舍,应根据突出中心、表现中心、突出重点的需要,与之无关或关系不大的材料,再好要要舍弃。有时还需要对原始材料进行加工处理,经过作者的分析研究,生发出新的认识方面的材料,以使文章的内容更加丰富充实。同时还要考虑材料的详细、虚实等等,尤其是虚实的问题。凡是用于从正面直接表现的,即为实,凡是用于从侧面进行烘托的,即为虚。虚实结合,一虚一实,有利于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增加文章的深度。
四、善于列纲构思
“经过思考的片言只语,胜过冗长的无稽之谈。”“开口之前要有考虑,动笔之前要有准备。”动笔写作之前,需要一个较长的酝酿、思考过程,即构思。文章写给谁看,中心思想是什么,介绍什么经验,反映什么情况,解决什么问题,起到什么作用,满足什么要求,先写什么,后写什么,详写什么,略写什么,如何开头、展开、过渡、照应、结尾等等,都要通过考虑,反复琢磨,多角度思考。
思考是一项最为艰苦、最为重要的脑力劳动。一个人的思考能力强,其文章就富有逻辑,富有新意。缺乏知识就无法思考,缺乏思考就不得知识。思考能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个人的理论素养、实践经验和思想作风。要想提高自己的思考能力,必须加强学习,勇于实践,勤于观察,善于分析,切实增强自己的理论水平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文章的构思过程,主要体现在编列提纲上。列写提纲的过程,就是酝酿构思的过程。写作提纲,犹如一栋楼房的建筑图纸,是文章的基本框架和宏伟蓝图。我们一定要养成列纲的习惯。有了提纲,可以使文章结构严谨,以免逻辑混乱;有了提纲,可以反复推敲修改,以免完稿之后动大手术,事倍功半。有的人写文章,不仅速度慢,而且三稿五稿写不好,其中的重要原因,就是没有列纲,构思不成熟,准备不充分,写起来也感到特别艰难。
编写提纲,没有定格,可以简单一点,也可以详细一些,有的人根本就不列纲,只是打腹稿。写一些消息、杂谈等短小一点的文章,可以不列纲。像调查报告、论文、领导讲话、述职报告、工作总结等相对复杂一点的文章,还是列纲为好,并且要详细一些。编写提纲,最好以标题的形式列写,大标题之下列小标题,且大小标题的谴词造句要反复推敲,达到贴切准确、凝练简洁。在这个过程中,改变甚至推翻自己原来的观点、设想及文章的结构都很正常。编写提纲的过程,就是思考研究的过程;执笔成文的过程,乃思考研究的修订完善过程。只有反复推敲,不断修订,才能写出分量的文章。
第三节 仿写多练熟生巧
仿写是创新的基础,勤写是熟练的前提。要想尽快提高写作水平,除了勤于积累知识、养成列纲的习惯之外,应当善于仿写,常写多练,在模仿练习的过程中,熟练掌握写作技法,进而有所突破、有所创新。
一、善于仿写
仿写就是以优秀范文为监本,研究学习其写作构思、技巧和文风,并按照一定的写作要求,从自身实际出发,学习运用范文中有用的东西,进行比照写作的过程。仿写就像练字临贴一样,属于这习的过程,是写作的必要基础,不是套写、剽窃和抄袭。不少初学写作的同志,在无从下笔之时,找出相关范例,稍作浏览,便会茅塞顿开,文思畅通。我们辛辛苦苦多方留意集剪报、集范例,其主要用途之一就是为了学习模仿。仿写确确实实是尽快提高写作水平的有效方法之一。
仿体裁。文章的体载多种多样,每种文体都有不同的写作要求和风格特征。准确起草一篇文章时,往往事先找出同一文体范例,加以研究,学习其如何开头、展开、结尾、语言风格等,根据手中现成的材料、成熟的观点,考虑所写文章适合什么样的文体,研究现有的材料如何如用,所选文体的表现效果如何等等。但不可牵强附会,弄巧成拙,需具体情况,具体对待。这样有利于加快写作速度,提高写作水平。
仿结构。无论起草何种体裁的文章,都非常讲究文章的结构与布局,以使文章层次清楚,段落分明,逻辑性强。学习模仿范文结构的重点,应放在如何安排层次、篇章、段落上,第一段写什么,中间部分写什么,如何结尾等等,尤其是要注重文章的开头。开头是文章布局谋篇的关键环节,头开得好,写起来就顺当,文章也显得精彩。开头的方法很多,有的设问入篇,有的开门见山,有的设置悬念,有的总括说明,有的正向中切题,有的设喻引申,有的破立引论,有的故事引入等等。无论采用何种开头方法,都应当落笔扣题。落笔扣题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采用开门见山,直接点题的朴素写法;一种是采用生动形象,委婉含蓄的艺术写法。就实用文体来说,除了特写、通讯和消息之外,其他文种适宜采用直接点题的写法。凡直接点题者,需要对全文内容高度概括,一笔点破,语言简洁精练,朴实得体。
仿行文风格。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文章风格。譬如,论文、评论等论文,重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要摆事实,讲道理,谈观点;需要观点正确,论据充实,论证严密,其行文语言就需要准确、鲜明、概括性强。公文、计划、总结等文体的实用性强,重在归纳总结,概括提炼,行文语言就需要准确、简洁、庄重、朴实。要通过学习各类文体范例,揣摩其行文风格,学习其语言技巧,借鉴吸收,学以致用。
二、常写多练
常说口里顺,常做手不笨。写作水平的提高,必须通过大量的写作实践来培养,阅读不能代替写作,读十遍不如做一遍,读十篇不如写一篇。
金融部门经常遇到的多为应用文体,写作素质较为充足,很少存在无东西可写的问题。对于初学写作的同志来讲,不要因为没写过或农作水平不高,就不写、怕写。开始可以学着向新闻单位投稿,先写一些短信息、读者来信、小杂谈,然后逐步写分量重一点的通讯、特写、调查报告、论文。写这方面的文章不是硬性工作任务,无论是写得快慢、好坏,都不会影响工作,也无人债促责怪,应将其作为提高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与此同时,要主动承担一些较为简单的通知、通报等公文的写作,然后逐步起草工作意见、领导讲话等相对复杂一点的文章。
不怕工夫浅,就怕不苦练;樱桃好吃树栽,不下苦功花不开。只要坚持常写多练,就一定能够提高写作水平,结出丰硕成果。
三、熟而生巧
久练为熟,多练为巧;熟能生巧,巧能生精。,写文章感到难,难就难在不够熟练,但在勤写多练的同时,更要有意识地由熟变巧,由巧变精,不断创新,精益求精。不要满足于能够将材料凑合到一块,组合成篇幅,也不要满足于稿子被刊登,公文被采用,应当高标准、严要求,起码写出来的文章要令自己满意、周围的同志满意。
由熟变巧、由巧变精的关键,是修改。千金难买回头看,文章不厌反复改。从某种意义上讲,好文章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老舍说:“写完了狠心地改,不厌其烦地改。字要改,连标点都要改。”巴金说过:“我愿做一个写到死,改到死的作家。”范长江也说过:“记者拿出来的稿子,要像大姑娘上轿那样,从头到脚,都要精心打扮。稿子不但要求选材好,主题好,逻辑性强,文章流畅,而且要求每篇稿纸上的字迹,都必须工工整整,清清楚楚,就像上轿前的大姑娘,头上连一丝乱发也没有一样。”能够修改出好文章,就能够写出好作品,就说得上已经由熟变巧。不重视修改,写完文章之后,就草草地投给新闻单位或交给领导,文章写得就不会好,自己的写作水平也难以提高。
修改文章的重点应放在修改立意、修改结构、增删材料、调整详细和修改语言五个方面。修改立意,主要是看文章的主题是否正确、集中、深刻、新颖;修改结构,主是要看文章的布局是否合理、严谨,逻辑性是否强,段落之间是否衔接,前后是否照应;增删材料,主要是看选取的材料否切题、典型、新颖,有无材料碓砌和贫乏的问题;调整详略,主要看重点部分是否详细,其余部分是否简略,有无该详不详、该略不略的问题;修改语言,主要看谴词造句是否准确、简明、精彩、得体等等
精益求精,艺无止境。在勤写出多练,范文引路的基础上,要关于领悟,学以致用,有所突破,创出特色
第四篇:如何提高写作水平
如何提高写作水平
陈勇
写作水平的提高,并不能靠一夜之间的强化来达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提高写作水平可以从下面几点方法入手———
一、多积累材料: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读得多,知识才厚实,才能博古通今,写起文章来才能左右逢源。同时,对所读之书还要进行熟读精思,积累材料,并运用到作文中去。如中国唐宋八大家作品、唐诗宋词元曲,《史记》《资治通鉴》《孔子》、《孟子》、《庄子》等,中国现代作品如鲁迅、朱自清、郭沫若、老舍、钱钟书、冰心等文学大师著作;国外大师如莎士比亚、巴尔扎克、普希金、卢梭、泰戈尔等大师作品.
二、观察生活:细致地观察生活,用自己的眼,以自己的心去理解、感受生活,挖掘生活中最能打动心灵的宝藏,写真人真事,抒真情实感。并有自己的独特见解,“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源头”就是我们五彩缤纷的生活。
三、多写多练:“久写笔下生花”,写作需要反复历练,写作更是一种创造,必须在反复实践中体味、揣摩才能悟出其中的规律。平时可以进行多练笔,勤做读书摘记,多记日记,并将写作素材归类为如勤奋、理想、创新、孝敬等。俄国著名大作家巴尔扎克说:“应当时时刻刻身边有一支笔和一本本子,把你所见所闻所为所感随时记下来……”这样,不仅可以得到紧紧地抓住创作灵感,形成一种精神享受和乐趣,而且可以大大提高写作水平。
四、以说促写:现代社会成功人士要求具备“听”、“说”、“读”、“写”“思”能力。有的人写作时却绞尽脑汁,无从下笔。原因何在?因为“说”在实际生活中实践较多,而“写”却较少,没有实践,怎能灵活运用呢?因此在写作训练时,可以先说后写,先想后写,即在作文时,构思后,把要写的内容先说出来再写.还可以多进行演讲,培养口头作文能力,把“说”和“写”联系起来。
五、多写博客,多向刊物投稿。博客上的文章由于网络的作用,可以被众多网友阅读并评点。坚持写博客对培养坚持的精神很有帮助,阅读名人的博文也可以让你受益良多。向各类正式的刊物投稿,既可以获取稿费,也可以检验自己真实的写作水平,凭着刊物发表的文章,才能成长为一个作家。
第五篇:如何提高写作水平
如何提高初中学生写作水平
甘肃省天水电大
08春季汉语言文学专业
安建国
【摘要】如何提高初中学生写作水平,这需要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训练过程。作文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说明作文只要取材于现实生活,就能写出好的文章。但写好文章的前提是要求学生有扎实的语言功底,语言的训练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途径之一是从“说”开始。会“说”了,怎样去写,还需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技巧一方面来自教师的讲授,另一方面应以教材范文为例,学习教材中运用的技巧、方法,写作技巧还来自课外阅读的书籍,读的书多了,想说的话也就多了,这样便有了写作的欲望,模仿写,经常写,便会写出好的文章。学生的文章完成之后,教师的评价显得尤为重要,既要指出问题,还不能影响学生写作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在评语上多思考。好的评语,既能让学生借鉴,欣赏,又能激发学生的创作欲。在写作中,还应鼓励学生进行合理丰富的联想。本文从写作的方法、技巧、训练的方式、途径方面就怎样写好作文提出了一些见解:
一、以实际生活为基础,积累丰富的素材
二、以课堂教学为平台,提高说话的能力
三、以教材课文为示范,提升写作的技巧
四、以课外阅读为辅助,拓宽写作的视野
五、以实写自评为动力,激发写作的兴趣
六、以作文评语为桥梁,加强师生的沟通
七、以典型文章为切口,培养学生联想力
【关键词】提高 写作 积累 练说 阅读 联想
初中的语文教学,面临挑战最大的仍然是作文教学,大部分中学生由于小学的写作底子薄,水平低,以至于升到初中后仍然不会写作文。面对一个命题无从下手,或者无话可说,或者脱离主线,每次作文不是草草了事,就是东拼西凑。作文水平总是提不高。尤其当今教育发展的新潮流,要求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如何写作文,师生往往是望而生畏。要想真正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就必须坚定的走出当前作文的误区,寻找一条作文教学的改革之路。
一、以实际生活为基础,积累丰富的素材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的充实是没有止境的”。这就说明作文教学只要扎根于现实生活的沃土,就能成功。社会是一个万花筒,小到花草虫鱼,邻里锁事,大到国家大事,社会焦点。这些都是学生写作文的有效素材,要教会学生如何分析看待这些素材,因为不管我们写什么样题材的文章,都要以现实为原型,进行加工、整理。
我们常教导学生“我手写我心”,“作文要写真人真事,说真话,才会感人”,“真实是成功的一半”。而学生呢,却在编作文:写家庭的作文,“家丑不可外扬”,父母性格中的懦弱或粗暴或蛮横或恣肆,这些性格一般是见不到的。写学校题材的作文,“宁愿编,不可得罪老师”。老师家访好不好,惩罚学生对不对,处理某事公不公,学生不敢写,丰富的学校生活变得乏味。所以我们的作文教学其实是一种独断、专制的模式,在让学生说真话时,恰恰鼓励他们讲假话,一个令人窒息的环境,要提高作文水平真是天方夜谭。因此,要改变这种柴米堆积却无米下锅的现状,老师应该解放思想,放开手脚,发挥主导作用,取消学生的思想顾虑,对他们以鼓励、抚慰、支持,而不是嘲笑、挖苦、打击,要敢于对学生说,家丑也可扬一扬,短也可揭一揭,使学生敢讲真话,敢写实事、真事,真正实现“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另外,要善于观察生活,记录生活,把自己眼中看到的现实生活真实地再现出来,由少到多,由分散到具体,持之以恒。
为了试探学生是否敢说真话和实话,家长会后,我特意为学生安排了一次作文,题目是“我的父亲”,结果有一部分学生从父亲的劳作到对家庭的爱,写出了一个农民父亲的辛苦和不易。而有个别几个学生则从实际情况出发,写出了对父亲的失望和无奈,其中一个女同学这样写:在她上小学时父母离婚,她由爷爷奶奶照看,离异后的父亲则不务正业,后因打架而入狱。两年前出狱,仍对家庭不负责任,游手好闲,这样的日子何时是头。面对这篇文章,一方面为这个女同学深感同情,一方面,我为她能将家庭不幸真实展现在同学老师面前而欣慰。之后,我以这个同学的文章为例,具体地又给同学们讲述了文章写实的可贵。结果在后面的几次作文中,同学们都在努力从实出发,写出了更感人的文章。
二、以课堂教学为平台,提高说话的能力
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都已证明,从说到写是行之有效的训练途径。文字是表达思想的符号,“说”是内部语言转化为书面语言的桥梁,想得清楚,说得就清楚,写出来就明白。作文指导中,安排课堂交流这一环节,让学生把生活中的人和事搬到课堂里,组织学生分析讨论。这样做,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开拓了视野,帮助学生克服了没有材料可写的困难,而且有利于提高他们分析事物的能力和表达能力,为写好作文打下良好的基础。如,每次课外组织一些参观及观察活动后,我让学生在课堂交流,就是平常的一般作文,让学生先说后写。在组织学生交流信息、口述作文时,我抓住典型事例,组织学生进行分析评论,遇到不同的看法,不统一的意见,我不急于纠正下结论,而是让学生再去搜集资料,进行学习、观察和研究,自己得出正确的答案。
在交流时,我还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逐步做到围绕中心,突出重点,有条理地具体讲述。学生在这样的交流中回忆生活,想像情景,再现情景。学生在平常的生活实践中,积累了一定的材料,产生了写作的欲望,然后我在教学中结合单元作文训练给学生提供倾吐、表达的机会,给学生开辟用武之地,让学生将想说的用文字写出来。
三、以教材课文为示范,提升写作的技巧
首先,教师要弄清楚中学阶段作文教学的总体要求达到的目标以及各年级的训练重点,结合教材和大纲并根据中学生心理特点,全面考虑。从目前作文教学的无计划性、随意性、盲目性中解脱出来,使其呈现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渐进过程,同时,教师还必须引导并教给学生学习教材的方法,使教材真正起到“例子”的作用。近几年来的教学实践已证明,只要认真抓好了教材上的作文训练,就能达到训练有素。因为每一单元的文章都是和单元作文训练密切联系的,在分析理解教材范文写法的同时,也是在变相地指导学生如何写作。
其次,作文教学方法的科学化是作文成功的重要因素,那种空泛的写作理论的指导,脱离学生实际不如具体指点入题好;课本上的文质兼优的名家名篇,在教学生学习完后,教师要对学生总结指导,尤其在写法上,要善于将离学生最近的技巧总结。然后,以教师自己的写作为过渡,以教师的范文为例再进行写法指导,这样就离学生更近些。另外针对课本上出现的一些题目,要全面系统的教给审题方法,分析题目,阐明文题范围,要求侧重点,从写作内容、结构安排、技巧运用等方面再结合范文加以指导。在近几年的作文教学,我主要采用了“文题点拔、示范作文、作文后记”的教学法,同时又对学生进行了一些专题指导,如:“怎样写真情实感”,“怎样观察人事物”,“怎样写好说明文”等,具体是:首先文题点拔: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写作实践,用简短的语言,入境点拔这类作文应该怎样写,力求具体切实,突出针对性和实用性。其次范文引领:紧扣点拔中提出的某一种构思技巧,严格按照教材要求,结合单元教材的写作方法、特点,模仿写作,突出教材的示范性。最后作文后记:用二百左右文字,简明扼要评析范文得失,突出借鉴性。通过对一个作文题目的剖析,学生明白了一类作文的写法,掌握作文的规律,有效的提高了写作能力。
四、以课外阅读为辅助,拓宽写作的视野
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话言简意赅地向我们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书读得多,语言积累到一定程度,文章就会写得好,笔下就会生花。在平时的作文教学实践中,我们常常发现,很多学生或没有材料可写,或表情达意不够流畅、准确、生动,归根到底是没有丰富的语言积累和语言经验。基于这样的实际,在教学中应该重视通过加强课外阅读,让学生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增长智慧,从而提高写作能力。
首先,重视营造读书氛围。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入门的向导”。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曾经说过:“对学生最好的刺激乃是所学的材料的兴趣”。可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至关重要。在实际中,我通过引导收集关于读书的名言名句营造氛围。通过引导,学生搜集了“书犹药也,善读则可以医愚。”“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等多个热爱读书的名人名言。学生收集名言后,我还组织学生交流,并选择代表性的名言请书法好的学生写出来,张贴在班级墙上。另外是动员、引导学生从家中带来自己喜爱的书充实班级图书柜,在班级中创设一种浓厚的“书香”氛围和“书林”境界,让学生产生一种追求读书的神圣感。还可以利用家长会的机会,由学生向家长汇报从课外阅读中得到的收获,请家长介绍自己引导孩子进行课外阅读的方法和经验。实实在在的人和事,打动了广大家长,他们自觉地为孩子创造阅读环境。如:让孩子拥有自己独立的房间、自己的小书架等,父母带头读书、读报,做孩子阅读的榜样,主动与孩子讨论书中的问题。此外,坚持引导学生定期去图书馆看图书、借图书,定期更换从家中带来的与大家“共享”的书籍。
其次,重视教给读书方法。要提高课外阅读的效率,还需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如,告诉学生拿到一本书后首先得问问自己:我想从中得到什么?接着快读目录,以得到一个总的概要。然后找到你想研读的内容,边看边想,在读中自悟,在读中自得,不懂之处画上符号。待阅读全书后再理清条理,思考不懂的问题。最后,欣赏品味精彩片段,体悟写法。还可以有计划地利用阅读课的时间,组织学生运用课上学到的方法进行阅读,每周一个单元,并结合共性问题展开讨论,交流读书方法和收获。此外,我还积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相关的其他书籍,或上网查阅资料解决遇到的问题,激发起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以及大量阅读的渴求,真正达到活跃思维、开阔视野、陶冶情操的目的。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效益,我要求学生每人准备一个积累本,并自己给一个名字,坚持要求学生摘录所阅读文章的好词、好句、好段,写读书笔记,或写阅读感受。通过几年的训练,学生的词汇量增加了,写作素材丰富了,作文水平也提高了。
最后,重视检查阅读效果,心理学告诉我们:“好表现”是学生的天性。我认为给他们表现的机会,让他们有一种成就感,则更能激发学生主动阅读的动力。首先我组织学生在班级中展开读书比赛,定期在课外阅读登记栏上公布每个学生的阅读篇目、笔记篇数、摘抄的条目数。第二,抽取一些读书笔记,定期举办读书笔记展览。第三,经常组织读书经验介绍。第四,召开读书心得交流会。第五,注意发现优秀习作,积极组织向校内外刊物投稿。通过多种形式的检查,让学生互相学习,看到别人的优点和自己的不足,学生就会不甘落后,就会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从而调动学生读书的积极性,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掌握更多的写作方法。
五、以实写自评为动力,激发写作的兴趣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作文就是把我们身边的生活写出来,把平时所见的、所听的、所想的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这正如叶圣陶所说:“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个不停息。”这就要求教师多引导学生体验生活,如郊游、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广泛积累写作素材。在生活、实践过程中,教师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观察过程,若有一些心得体会,就要及时记下来。这样坚持久了,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就会习惯于记实事、写真人、抒真情、发实感。写完文章后,接下来的环节就是批改。在作文批改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参与评改,可采取互批互改、集体批改等多种形式。常用的是互批互改,要求学生批改作文时做到:先通篇读,看作文是否符合要求,再一句一句认真读,找到不通顺的句子、不恰当的词语、错别字、用错的标点符号等,并用圈、点等符号标出,最后写上对这篇作文的简评。这样基础好的学生与基础薄弱的学生对调批改作文,写得差的学生改到好的作文时,可以从中学到方法,受到启发,得到提高;写得好的同学改到写得差的作文,也从中得到教训。实践证明,让学生自己评改作文会使学生逐步养成爱动笔的好习惯,十分有利于调动他们的写作积极性,天长日久,就会自然而然的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
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千万不要忽视鼓励的力量。对于那些写作水平不高的学生,我们应努力找出其作文中的闪光点,及时鼓励;对于写作能力强的学生,我们应尽可能地提出稍高一些的要求,做到既充分肯定其成功之处,让学生看到自己的长处,又愉快地认识到自己作文中的不足。这样,所有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产生浓厚的写作兴趣。作文课后,我经常会挑出一些优秀作文和进步大的作文,张贴在教室里,让学生相互阅读,这样既可以让学生们互相学习,还有很强的激励效果。我还鼓励学生办班级手抄报、写广播稿、评论社会热点问题等,并鼓励他们向报刊社投稿。这些做法都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六、以作文评语为桥梁,加强师生的沟通
说起批改作文,很多语文老师就感到颇伤脑筋,特别是在写作文评语时,我们往往轻率为之,三言两语,或者套话连篇、空洞无物;或者用写鉴定、做总结的语言,严肃而呆板,学生读起来索然无味,评语的教育功能也难以充分发挥出来。其实,作文评语是教师与学生笔上交谈的有力工具,是沟通师生的桥梁,好的评语,对学生大有裨益。教师把要对学生说的话写在作文本上,使学生有时间去回味去咀嚼,这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师生交流的难得机会。
中学生的逆反心理强,引导他们写作应循循善诱,与之平等交流,而不是以权威面孔对立否定或乱棒打死,这样只会挫伤学生的自觉性,直接影响学生下次的创作欲望。如: “但这是你自己写的吗?”“表达不清,内容简单。”“不符合要求,重写!”“文章写得很平淡,像一杯白开水,无味!”等不堪入目的字眼。对于学生作文,我们要善于“无中取有”,找出其闪光点,不要吝啬自己的表扬。对于缺点,我们应具体指出而不失委婉。下评语时要满怀深情,以充满爱的评语,用饱蘸感情的红笔,抒写对学生的期望、关怀和抚爱,让学生从中获取进步的信心与力量。如我班有一个学生的作文和小学生的水平差不多,段落之间几乎没有联系,面对这种情况,我一方面多指导,另一方面多鼓励,抓住他作文里的较好的语句在全部朗读,尽管对其他同学的示范意义不是很大,但至少对这个同学是一种激励。经过近一年的努力,这个同学的作文有了很大的进步,而且在学校的作文竞赛中还获了奖。
其实,评语的文明得体和幽默,不仅可以愉悦身心,激发爽朗的笑声,同时也可以在笑声中让学生心神领会,明白自己的不足,促使自己改正,不再重犯。幽默中见师情,学生在笑声中接受了意见。我在批改作文时发现一篇有抄袭之嫌的作文,我用了一句“似曾相识燕归来”,结果效果很好,我再没发现这个同学抄袭作文的现象,在后面的一篇作文中,这个同学就我给他作文的批语也谈到了自己的感受,既惭愧,又感动。所以,好的评语本身就应该是一篇富有文采的美文,妙笔生花,点石成金,能让学生模仿、借鉴和欣赏,让学生满怀敬仰,又深觉知心,既给学生以美感,让学生带着欣赏的心态去阅读体会,又培养了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和爱好。
七、以典型文章为切口,培养学生联想力
合理而又丰富的联想,是一篇文章的灵魂,文章它是用语言文字记录或描写一定的事物或景物,然后展现给读者,而联想正是弥补了这些文字符号的不足。尤其有些状物言志的文章,更是离不开联想。作文训练中如何引导学生学会联想呢?联想有纵向联想和横向联想,如写《树木、森林、气候》,就启发学生由此联想到个人、群众、社会风气三者的辩证关系,联想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这样写出来的文章自然有内容,有深度,这是纵向联系。如写《荷花》,可由题目联想起荷花的各种名称,由荷花的名称再联想起荷花的各类品种,由荷花的品种又联想起荷花的用途与品格,于是文章的基本框架就出来了,这是横向联系。
联想还可以分为感性联想和理性联想。“由于某人或某事物而想起其他相关的人或事物”,就是感性联想。这种联想主要用于记叙性的作文。记叙文的基本表达方式是记叙和描写,其中描写又是附着于记叙上的。描写人物的活动、环境的变迁、情节的推移等,往往需要展开联想。其所联想的“人或事物”,可以是存在的,也可以是虚构的,但都不是作者眼前所看到的,因此这种联想必然地都带有想象的成分。如写《相约2050》,可指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用畅想未来的方式写人记事,抒发情怀。至于理性联想,是“由于某个概念而引起其他相关的概念”,所使用的是理性材料,即概念、判断、推理等逻辑形式来证明自己观点。在论说文写作中,联想实质上就是一种推理的过程,逻辑联系的过程。如写《养花》的读后感,可由“养花的乐趣”联想到“学习的乐趣”,也可联想到“劳动的乐趣”。
因此,在作文训练中,抓联想能力的培养,也就抓住了作文教学的“牛鼻子”。凡能展开联想,作文便可左右逢源,反之则进退维谷。当然,这里还得有个前提,即注意指导学生不断丰富生活面和知识面,储存信息,联想必须恰当。恰当的联想如锦上添花,给人以更广阔的美感,更合理的享受,反之,则画蛇添足,空而不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