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材分析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材分析
一、单元教材简析
本组教材围绕“祖国在我心中”这个专题,按照近代到现代的顺序,选编了适合高年级学生的几篇具有浓厚爱国主义情感的课文。《詹天佑》、《怀念母亲》、《彩色的翅膀》、《中华少年》这四篇课文都围绕专题,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爱国情感,让学生在字里行间感受着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怀,增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并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感到自豪,更为祖国的日益强盛而骄傲。本组教材还围绕专题安排了一次“祖国在我心中”的综合性学习。从这个安排,我们不难看出编者的意图在于让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多种形式感悟、表达自己的爱国情,强调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和培养学生的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二、教学目标
1、熟悉本单元生字生词,在读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打意方面的作用。
2.围绕“祖国在我心中”这个专题进行综合性学习,增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3、根据自己的感受和体会,运用搜集到的资料,围绕“祖国在我心中”这一主题,写一篇演讲稿。
4、通过交流平台,相互谈一谈,评一评,以便达到相互学习、不断提高的目的。
三、课时安排
5、詹天佑 2课时 6 怀念母亲 2课时
7、彩色的翅膀 1课时
8、中华少年 1课时
第二篇: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材分析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材分析
中宁九小
吴艳琴
一、教材解读(一)教材特点解说
本组课文围绕“祖国在我心中”这一主题编排了四篇课文,其中精读课文《詹天佑》描写了詹天佑为我国铁路建设事业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歌颂了他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杰出的创造才能。《怀念母亲》表现了著名学者季羡林在德国留学时对祖**亲和生身母亲无限眷恋的感情。《彩色的翅膀》《中华少年》为略读课文。
《詹天佑》这篇课文写了詹天佑一生中最主要的事迹——主持修筑第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京张铁路,表现了詹天佑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卓越的才能,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文章是按照先概括介绍,再具体叙述的方法安排材料的。全文分为四部分,先概括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然后,从当时的社会环境来交代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起因;接着,按照工程进展的顺序,从勘测线路、开凿隧道和设计“人”字形线路三个方面来叙述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过程;最后,讲京张铁路提前两年竣工及中外人民对詹天佑的赞扬和怀念,点名事件的意义——有力地回击了帝国主义对中国人民的藐视和嘲笑。詹天佑的爱国精神贯穿全文。在介绍修筑京张铁路面临的阻力和困难时,着重讲了詹天佑面对帝国主义的狂妄自大和中国人民的极端藐视,为维护祖国的尊严而勇敢受命。在讲修路过程时,着重强调,爱国主义精神式他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动力;创造性地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线路,是他爱国精神与卓越才能相结合的产物。在京张铁路提前两年竣工时,着重说明,他的创造性的工作,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灭了帝国主义的威风。
《怀念母亲》1.思想内容:课文以回忆的形式,介绍了作者对两位母亲:一位是亲生母亲,一位是祖**亲。“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充分表达了作者对亲生母亲永久的悔恨,对祖**亲不变的爱意。2.语言表达 课文结构分明,层次清晰。作者开门见山,指出两位母亲在作者生命中同等重要的地位,为全文奠定了情感的基调,同时引出下文对两位母亲的描述。接着,作者描述了自己与亲生母亲的关系:虽然相处时间不多,但母子感情却丝毫未减,相反因为母亲的离世,更加深了自己对母亲的歉疚,并为此不断怀念母亲,这为阐述自己对祖**亲的爱铺垫了感情基调;然后,作者借助日记、散文摘抄的语段,描述了在漫长的留学生涯中,对母亲和祖国的怀念,将对两位母亲同样的敬意、相同的爱慕表达得酣畅淋漓,这是文章的重点所在。最后,作者呼应文章开头,说明为什么会有对两位母亲不变的情怀,使文章结构浑然一体。
《彩色的翅膀》课文思想内容:课文通过宝石岛观察通讯站信号兵小高回家探亲,在从黑龙江探亲返回的路上,提了一纸箱小昆虫带回小岛的故事,赞扬了海岛战士热爱海岛、扎根海岛、建设海岛的高尚品德。本文以小昆虫为线索,“我”随小高上宝石岛一路的见闻为顺序展开。先写“我”发现小高探亲回岛时带回了一只装了蝴蝶之类小昆虫的纸箱,晕船时他把纸箱紧紧地抱在怀里。接着写“我”参加战士们的尝瓜会,听到了关于西瓜的不平凡的经历,看到了战士们尝瓜时的喜悦。最后写第二天天亮时,“我”看见一只小蝴蝶正对着朝阳,扇动着它那对彩色的翅膀。文章篇末点题。文中还巧妙地运用插叙的叙述方法,交代了西瓜的不平常的来历,使得故事更加生动,让战士爱岛建岛的深情跃然纸上。
本文语言朴实,善于通过一些重点语句体现海岛战士热爱祖国海岛的感情。课题有两层含义:一是以彩色的翅膀借代蝴蝶等小昆虫,强调了这些小昆虫在改造海岛环境、丰富战士生活方面所起到的作用。二是以彩色的翅膀象征战士丰富多彩、富于革命理想的生活。
《中华少年》热爱祖国是人世间最纯洁最博大的情感,本诗作者以新时代中华少年的视角激情赞美了祖国,抒发了作为中华少年的由衷自豪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中华少年建设中华的坚强决心。
全诗共8个小节。第1节以壮丽广袤的神州大地做背景引出中华少年的飒爽英姿,这是全诗的总起。从结构上来说是先分后总,“雪莲”喻指纯洁,“海燕”喻指勇敢乐观,“雏鹰”喻指抱负远大,“山丹丹”喻指热烈顽强,末句小结中华少年是“神州大地生长的希望”。第2、3、4节分别从三个不同的视角展开:第2节是写祖国锦绣的山川哺育了中华少年;第3小节写祖国悠久的文化滋润着中华少年;第4节是写祖国特有的民族传统风俗滋养了中华少年。这三个小节结构上都是先分后总。第5节是回顾中华母亲的艰难历程,晓喻中华少年应该继承先辈的志愿。第6、7节是写中华少年的誓言,表达了中华少年的坚强决心和豪迈情怀。第8节是全诗的总结。
综观全诗,结构清楚,过渡自然,首尾照应,浑然一体。在感情节奏上,全诗句式匀整,节奏鲜明,句末押韵,朗读时能感受到很强的节奏韵律。8个小节一韵到底,朗诵时显得铿锵、悠远、激情。在方法上,本诗把直抒胸臆和借物(景、境)抒情融为一体,反复运用排比句和对偶句,突出了诗歌直接抒情的特点,每个小节中景的选择(如,“碧波环绕的宝岛”)、物的安排(如,“冰山上的雪莲”)、境的再现(如,“军舰长风破浪”)都极具匠心而融情,使无形的情感有了有形、有声、直观、可感的载体。
另外,本诗最大的艺术特色就是意象的选择极具匠心,中华少年的英姿、祖国山川的壮丽、东方文化的美丽、民族历史的苦难以及中华少年的铿锵宣告,都被作者巧妙地物化为一个个真实可感的形象,通过这些意象凝聚诗人独特感受,使情感具体化。(二)教材位置解说 本单元重点训练项目:
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围绕“祖国在我心中”这个专题进行综合性学习,增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本组教材中几乎每篇都有这一阅读方法的训练,5《 詹天佑》思考练习1:和同学讨论:从课文的哪些描写中可以看出詹天佑是一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6《怀念母亲》思考练习1:作者说“我一生有两个母亲”,是哪两个母亲?从哪些描写中可以看出作者对这两个母亲怀着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思考练习2:读句子,注意带点的部分,联系上下文回答问题。7*《彩色的翅膀》的连接语中提示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想一想战士小高为什么要把昆虫带往宝石岛。回顾 拓展二“交流平台”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感受华夏儿女的爱国之情。本组教材中的爱国情感都是通过对关键词句的理解来得到升华的。
“祖国在我心中”这个小综合专题是为了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而设置的。是五上第二组“月是故乡明”和第七组“勿忘国耻”两组内容的进一步深化。本组教材中每篇都有这一综合专题的训练,如,5《 詹天佑》思考练习
3、背诵感受最深的部分,抄写词句,引导学生关注詹天佑的言行,感受他的爱国情怀。围绕“祖国建设新成就”等提示,开展综合性学习。6《怀念母亲》思考练习2:揣摩重点语句,感受作者对两个母亲的崇高敬意和真挚爱慕之情。思考练习3:抄写句子,感受作者对祖**亲的真挚的情感。7《彩色的翅膀》连接语:边防战士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祖国海岛的爱,战士小高为什么要把昆虫带往宝石岛,交流体会。8《中华少年》连接语:以充沛的感情来朗诵这首诗,要读出我们内心的自豪,读出对祖国的一片深情。配合本组专题,“口语交际·习作”还安排了以“祖国在我心中”为主题的学习汇报会和写演讲稿或读后感的活动,“回顾·拓展”也是紧紧围绕“祖国在我心中”的主题,安排了相关的内容。本组还安排了一次围绕本专题的综合性学习,引导学生通过搜集、采访、参观等方式,进一步深化“祖国在我心中”的认识。
二、学情分析
本单元主题“祖国在我心中”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能够引发学习学习的热情,对祖国的感情也会油然而生,搜集爱国的资料,学生也能做到。在学习课文中,学生对感悟描写人物言行、心理活动的语句,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有困难,教师要让学生做好充分的预习,在学习课文过程中,运用查阅的资料和当时的时代背景,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抓住关键词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课文朴实的语言中所含的情感。难度较大的是学习写演讲稿,教师要出示例文,学习根据主题写简明的演讲稿,在写的过程中了解演讲稿的文体特点和写演讲稿的基本方法与规律,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学写演讲稿。
三、教学目标
1.准确认读课文中生字词,在语言环境中理解意思,一部分词语能运用。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感受最深的部分,摘录喜欢的词句,积累语言。3.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课文朴实的语言中所含的情感。重点感悟描写人物言行、心理活动的语句,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4.学习根据主题写简明的演讲稿,在写的过程中了解演讲稿的文体特点和写演讲稿的基本方法与规律。
5.善于和同学分享读书学文的感受,提高表达能力。交流综合性学习的开展情况,并进行成果展示。积累名人名言,感悟伟人的爱国情操,受到感染,积累语言。
6.培养围绕主题选择、处理资料的能力,提高安排、组织写作素材的能力,能将搜集到的材料,用比较合适自己的方式与同学交流分享,养成乐于、敢于、善于与人交流观点的习惯。在活动中感受中华民族的伟大,进一步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四、重点难点(一)教学重点
重点感悟描写人物言行、心理活动的语句,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课文朴实的语言中所含的情感。在本组课文的学习及活动中感受中华民族的伟大,进一步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二)教学难点
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学习根据主题写简明的演讲稿,在写的过程中了解演讲稿的文体特点和写演讲稿的基本方法与规律。在学习及活动中感受中华民族的伟大,进一步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五、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查阅资料,深入研读教材,制作相关课件。2学生准备:查阅资料,充分做好预习。
第三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材分析
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材分析
教材简析
我们伟大的祖国有锦绣的山川,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令华夏儿女心潮万千,祖国灿烂的未来让炎黄子孙豪情满怀。围绕着“祖国在我心中”这个专题,本组教材共安排了四篇文章。《詹天佑》描写了詹天佑为我国铁路建设事业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歌颂了他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杰出的创造才能。《怀念母亲》表现了著名学者季羡林在德国留学时对祖**亲和生身母亲无限眷恋的感情。《彩色的翅膀》则从普通的海岛战士扎根海岛,建设海岛平凡事迹中,歌颂了边防战士对祖国的一片忠诚和热爱的感情。《中华少年》以诗歌的形式热情赞美了祖国,抒发了作为中华少年的自豪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中华少年建设中华的坚强决心。编者意图:
这组教材的编写目的,一是让学生通过读书感受中华儿女报效祖国,为国争光的赤子情怀,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二是为祖国的日新月异感到骄傲,自豪,立志报国;三是通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教学目标:
1、教学本组教材,要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炎黄子孙,海外赤子的爱国情怀,并在语文学习中注重积累语言。
2、配合本组专题,“口语交际〃习作”安排了以“祖国在我心中”为主题的学习汇报会和写演讲稿或读后感的活动,“回顾〃拓展”也是紧紧围绕“祖国在我心中”的主题安排了相关的内容。
3、本组还安排了一次围绕本专题的综合性学习,引导学生通过搜集,采访,参观等方式,进一步深化“祖国在我心中”的认识。课时安排:
教学本组教材,可用11~14课时。其中,精读课文4~5课时,略读课文2~3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习作2~3课时,“回顾〃拓展”2课时。
教学课例:
《詹天佑》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詹天佑》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语文小学教材六年级上册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写了詹天佑一生中最主要的事迹——主持修筑第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京张铁路,表现了詹天佑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卓越才能,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教学目标:
1、了解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詹天佑的事迹,体会詹天佑的爱国热情和创新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立志为祖国贡献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指导学生领悟课文内容之前或之后,要注意抓住课文的拓展点,引导学生收集有关的资料,扩大阅读面,加深对课文的感悟。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
注意语文这门学科的科学性和艺术性。通过读、议、画、实践操作,使学生有足够的时间琢磨文章内容,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语文素质。学习方式:
通过课前查阅资料,课内讨论、动手实践的方式。使学生易于理解文章难点,并学得生动、有趣。
应用信息技术的依据或考虑:上网查阅资料以便对詹天佑以及当时的社会背景有较多的了解。课前准备:
课前可要求学生上图书馆(室)或上网查阅资料,或向大人请教,以便对詹天佑以及当时的社会背景有较多的了解。教师准备詹天佑的画像、“人”字形线路挂图或投影片,以及有关京张铁路地理环境的地图。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出示:詹天佑是一位。
(让学生各自说说自己对“詹天佑”的了解情况)
教师导入:今天我们就继续学习《詹天佑》这篇课文,一起来深入认识这个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二、小组学习
詹天佑克服的哪一项困难最能使你们感到他是一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小组朗读课文后,讨论商议,再以你们喜欢的方式汇报。(学生分组学习,教师巡回指导)
三、汇报交流
1、勇于承担任务,长中国人志气,灭帝国主义威风。
2、克服恶劣自然环境,以严肃的工作态度勘测线路。
3、根据自然条件,大胆创新,采用不同的施工方法。
四、根据以上几个方面深入了解
(一)理解第一部分
①交流资料了解当时社会背景,同时结合地图介绍一下京张铁路的地理位置与地理环境。
②组织学生联系课文第二、三自然段的内容开展讨论:一个中国工程师在自己的国土上主持修筑一条铁路,为什么会引起国内外的轰动?分析重点词:阻挠、要挟、嘲笑。
③教师过渡:詹天佑就是在帝国主义者百般阻挠,祖国人民遭受欺凌和侮辱的情况下,为粉碎帝国主义的侵略阴谋,挺身而出接受任务,所以说他是个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二)理解第二部分
出示自学要求:在勘测线路时,詹天佑是怎样勉励工作人员的?他是怎么做的?心里是怎么想的?分别用“——”、“_____”、“()”在书上标出。你是怎么理解的,请写上批注。(运用此读法引导学生抓住詹天佑的言语、行动以及想法的语句,体会詹天佑严肃的工作态度、身先士卒的工作作风和长中国人民志气的爱国之心。以“读”取代教师的繁琐分析。)
(三)理解第三部分
①教师导言:面对崇山峻岭险恶的地形,詹天佑采用什么方法开凿隧道?请同学们自己当小工程师,边观察地形(书中的描述)边设计方案。
②将课前准备好的沙子倒在小黑板上,让学生动手把沙子垒成居庸关、八达岭。学生认真读书,相互议论,按照詹天佑采用的方法开凿隧道。(从实践中体会詹天佑针对不同情况采用不同方法的灵活的创新思维,以及他的创新设计来源于实践。)
③把沙子垒成陡坡,试走“人字形线路”
(引导学生体会“人”字形线路设计的大胆,方法的巧妙,从而感悟詹天佑勇于在实践中大胆创新的精神。)
五、给京张铁路取名
京张铁路提前竣工,全国上下欢欣鼓舞。詹天佑不愧为中华民族的优秀子孙,他没有辜负中国人民的期望,用铁一样的事实,给了藐视中国的帝国主义者一个有力的回击,一记响亮的耳光!请同学们为这条铁路取个有意义的名字,并说说理由。
(参考:A、詹天佑路。因为这是詹天佑主持修筑的,为了纪念他,取这个名字。B、争气路。这条铁路修筑成功,实实在在为中国人争了一口气。C、爱国路。爱国热情是詹天佑克服困难的动力,修筑成功又是爱国精神的具体表现。D、中国路。这是中国人民自己设计施工的第一条铁路。E、成功路。这项艰巨的工程,外国工程师都不敢轻易尝试,中国当时科技落后,詹天佑却克服艰难险阻修筑成功了。F、“人”字路。这是詹天佑创造精神的集中体现,也是这条铁路的主要特征。G、光荣路。这条铁路使每一个中国人感到无尚光荣、无比骄傲。)
(设计这一教学环节,训练学生的扩散思维,加深学生对课文中心的理解。)教学反思:
《詹天佑》是一篇写人的记叙文,是思想品德教育和语言文字训练的好教材。执教了这篇课文之后有这样的几点反思:
1、中心问题“找出最使你感动的地方,为什么?”针对性不是很强,并不是任何一篇课文都适合。对这篇文章来说,既然是写人的文章,就要从詹天佑这个人身上做文章,可以让学生谈谈你认为他是个怎样的人?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从而让学生们在表达上做到言之有理,言之有据。同时又是抓住文章的灵魂,精髓之处,让学生读中悟情,品味语言和内容及情感融为一体,也可以提高课堂效率。
2、在处理“开凿隧道”和“设计人字型线路”的两部分内容时,我尽管采用了比较直观的方法,学生也理解了设计的巧妙,但是对于詹天佑的设计并没有产生真正意义上的赞叹之情。我想如果结合“连外国的工程师也不敢轻易尝试”这个内容以及当时的施工条件来看詹天佑的设计,学生体会詹天佑的“杰出”水到渠成。同时这也是教给了学生一种读书的方法,即联系上下文。资料链接:
1、詹天佑(1861~1919),字眷诚。广东南海县人。伟大的爱国工程专家。1872年7月8日,年仅12岁的詹天佑作为中国第一批官办留美学生留学美国。1881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耶鲁大学,获学士学位。回国后参加了马尾海战。战后被调入黄埔水师学堂任教习。后主持修建了包括京张铁路在内的多条铁路。因积劳成疾,于1919年4月24日下午3时30分在汉口逝世,享年59岁。
2、季羡林(1911.8.6—2009.7.11),字希逋,又字齐奘,山东临清人。中国著名的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东方学家、思想家、翻译家、佛学家、梵文、巴利文专家、作家。他精通12国语言,对印度语文文学历史的研究建树颇多。曾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大学教授、副校长、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所所长、中国文化书院院务委员会主席、中科院院士[1]。
第四篇: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材分析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材分析
教师:蒋煜
五年级语文第二单元选编的诗词和散文,都是游子们思乡怀乡的绝唱。主题是:月是故乡明。编排这组教材的目的,一是让学生通过读书体会作者对家乡的思恋挚爱的思想感情;二是通过对比阅读,使学生领悟到,思乡的情是一样的,思乡的方式寄托的对象却是因人而异的,引发乡思的事物也是各不相同的,从而体会到作者的感情是通过一些景物或事情表达出来的;三是通过读书,引导品味语言,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教学本组教材,要引导学生充分读书,用心体会,积累书中美好的语言,感受人物美好的情感。教学目标:
1、认识20个生字,会写18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洛阳、榆关、那畔、千帐、幽芳、漂泊、唯独、顿时、迷人、至少”等词语,并灵活运用。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相关段落。
3、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揣摩作者的表达方法,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进行小练笔。教学重点、难点:
1、学会生字、正确读写词语及积累好词句。体会重点句的含义。
2、能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等方法学习古诗词。
3、理解课文内容,结合词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教学措施:
让学生通过读书体会作者对家乡的思恋,挚爱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品味语言,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引导学生积累表达思乡之情的诗句,展示学生表达热爱家乡之情的习作。
教学准备:课件 资料
课时安排:
教学本组课文大约用时13 课时:其中精读课文5课时,略读课文3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习作2课时,回顾与拓展1课时。古诗词三首 2课时 6 梅 花 魂 2课时 7* 桂 花 雨 1课时 8* 小桥流水人家 1课时 口语交际·习作二 3课时 回顾·拓展二 1课时 复习课 1课时
5《古诗词三首》
《古诗词三首》中,都是脍炙人口情意绵绵的思乡诗词,都表达了作者对家乡深深的思恋和热爱。
《泊船瓜洲》写诗人在瓜洲随船停留时遥望家乡、不知何时能回到家乡的惆怅;《秋思》写了诗人在洛阳城写信给家人,无奈信短情长,无法尽诉;诗句中提到了明月,一是因为诗人夜宿瓜洲,二是月亮蕴涵着团圆之意。此诗对字的锤炼被人称道,“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形象鲜活,春意盎然,读来仿佛有阵阵春风扑面。《秋思》寓情于事,借助日常生活中一个小小的片断──寄家书时的思想活动和行动细节,非常真切细腻地表达了客居他乡,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
《长相思》是一首描写边塞军旅途中思乡寄情的佳作。
教学建议:
1、要善于利用表达思乡怀亲的诗词学生的积累,引入新课的学习。2.三首古诗词所要表达的主题是一样的,但是表达的方法各异,《泊船瓜洲》是写景抒情,《秋思》则是叙事抒情,《长相思》则融写景与叙事于一体,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基于这个特点,可以在初读课文理解内容之后,把三首诗词放在一起进行比较教学。以第一首诗为例,学习理解诗的大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的表达方法,二 三首诗则放手让学生自学,通过交流来理解诗意。
3.引导学生学习诗词的时候,要体现自学为主的原则,放手让学生自己读诗,结合注释和上下文来理解词语和句子的意思。
6《梅花魂》
《梅花魂》写了远在异国他乡的老人,把他的相思寄托在梅花身上,表达了对祖国、对家乡矢志不渝的眷恋。
课文由故乡的梅花又开放了,引出了对漂泊他乡葬身异国的外祖父的回忆。重点表达了外祖父对祖国的热爱眷恋之情。一共写了五件小事,有的直接表达这种感情,有的间接地表达这种感情,一个个小故事,梅花魂已注入老人的生命之中。
选编这篇文章,目的是使学生在阅读中体会人物的爱国情思乡意,领悟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并进行语言积累。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的表达方式。
教学建议:本文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领悟作者的表达方式,可以采用以下思路展开教学:首先,在学生自读自悟读通课文的基础上,请学生说一说,作者回忆了外祖父生前的几件事,从这些事中体会到了什么?使学生对文章有个初步的比较全面的了解,对人物的思想感情有个初步的体会。然后,引导学生围绕“从课文的哪些地方体会出外祖父思恋祖国的感情”这个问题,深入读书,交流讨论。3.教学中要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如,“梅花魂”的“魂”是什么意思?外祖父那么喜欢梅花图,为什么送给了“我”?为什么送给“我”绣梅花的手绢?„„解决疑问的过程,也是深入理解 体会人物思想感情的过程。4.本课语句含蓄,感情深沉,要指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再在理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更好地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7、《桂花雨》
《桂花雨》写作者对童年的摇花乐的美好回忆和深深的怀念。课文的题目给人以很多美好的遐想,桂花雨是留在作者记忆中关于故乡
最美好最迷人的一个印象。读着这篇文章,感觉到桂花的香气弥漫在字里行间,作者的思乡情也萦绕在心头。选编这篇课文,目的是使学生在把握课文内容的同时,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略读课文粗知大意,并抓住主要内容和重点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教学建议:1.本课是略读课文。教学过程应该是一个在教师组织引导下的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教学过程可以安排如下。首先,通过自读自悟,认读生字,了解课文大意,知道桂花给作者带来了哪些快乐。然后,再读课文,体会“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的含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有了自己的想法后,与同学进行交流,教师在学生交流时进行适当点拨。使学生体会到,作者的思想感情,正是从“我”对有关桂花的童年小事的回忆及母亲的话里表达出来的。最后,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进一步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的。读出摇花带给作者的快乐,以及无穷的回味。2.学生已学了两篇回忆性的文章,可以根据学生家庭的实际,让学生听听长辈讲的关于小时候家乡生活的故事,丰富他们的感情体验,进一步体会人们的思乡情怀。
8《小桥流水人家》
《小桥流水人家》深情地写了留在记忆中的美好的故乡生活。课文写了小桥流水人家的人们恬淡 闲适的生活情况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绵绵不绝的怀恋和思念。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使学生通过自读自悟,想象小桥流水人家的景色和生活,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同时对作者表达感情的方法有所领悟;二是通过朗读课文,感受作者语言的清新 流畅,积累语言。本文教学的重点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小桥流水人家的美好景色及生活,体会作者对故乡的怀恋和思念之情。
教学建议:1.课始可以以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导入新课,让学生想象“小桥流水人家”是怎样的情景,然后进入课文的学习。
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2.本文是略读课文,教学时要让学生充分地自读自悟,结合课文前的阅读提示,边读书边思考。在交流中,教师相机点拨学生思考“那段日子,是什么样的日子?那些美好的印象,是哪些美好的印象?”来帮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想象作者家乡景色的美好,人们生活的惬意。
教学时,要重点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感受作者家乡的美好,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及表达方法。在文中有作者对往事深情的回忆,也有直接的感情流露,读书时要指导学生体会。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鼓励学生把优美的句子或段落熟读成诵,摘录下来,以达到积累语言的目的。4.课文里有些字音容易读错,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加以提醒。如,“唱和”的“和”读hè,不读hé。本课生字的读音大多很拗口,要指导学生读准字音
语文园地二
本次口语交际的话题是策划一次主题为“浓浓的乡情”的活动。在教学本组课文时,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搜集有关乡情的诗词 歌曲 文章等,一是加深对课文内涵的体会,二是为这次活动做准备。策划这次活动,学生重点讨论的问题是活动的内容:表演哪些节目,由哪些同学表演,怎样表演才能使节目更精彩。教学建议:1.先回顾学过的课文,总结课文内容的共同特点。乡情,乡思,乡愁,乡音,家乡始终是令人梦绕魂牵的地方,“叶落归根”“告老还乡”见游子奔回家乡心情之切,“乡音无改鬓毛衰”是游子归乡后的感慨。古往今来,人们用各种形式和行动,表达着同样的情感──对故乡的依恋和热爱。教师要以饱满的情感,引出本次活动的主题“浓浓的乡情”,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2.讨论的时候,可以先讨论用什么形式来表达浓浓的乡情,思路应该开阔,不仅可以采取朗诵诗词 演唱歌曲等方式,还可以有学生自己的创造。
本次习作是想象作文,写《二十年后回故乡》,是本组专题学习的延续,目的是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感情。本次习作的教学重点,一
是要引导学生充分展开想象,二是要引导学生注意学习本组课文表达感情的方法,适当运用到自己的习作当中。教学建议:1.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想象家乡变化绝非易事,这就需要教师用变化去促成想象,开启思路。3.学生写完之后,要引导交流,相互欣赏。重点评价学生的想象角度和表达自己感情的方法。选取有突出特点的习作,全班集体评价,进一步进行习作的指导。在交流评价之后,要引导学生进行修改,并把修改过的习作读给大家听。
第五篇: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材分析
第二单元教材分析及教学内容
【单元教材分析】
第二单元课文以“名人故事”为专题,安排了《灰雀》《小摄影师》《奇怪的大石头》三篇精读课文,一篇略读课文《我不能失信》和一个语文园地。《灰雀》《小摄影师》分别讲述了列宁、高尔基和孩子之间发生的故事,《奇怪的大石头》《我不能失信》记叙了李四光和宋庆龄小时候的故事。四篇课文所展示都是他们日常生活中的平凡小事,正是在这些平凡的小事中,体现出了他们崇高的、美好的品质。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学习本组课文时,提前要多收集名人故事,为语文园地做准备。【单元教学目标】
1、会认19个生字,会写40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本单元要求掌握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3、通过人物对话,体会人物心理活动,从这些名人日常生活的平凡小事中,了解学习他们可贵的品质。
4、收集名人故事,在口语交际中大显身手,能把话说完整,提高交际能力。学写一人一事。【单元教学重难点】
1、通过人物的对话描写,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2、从平凡的小事中,体会伟人们崇高的、美好的品质,并使学生受到熏陶和感染。
3、培养学生学生边读书边思考,积累语言的习惯。
【单元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搜集列宁、高尔基、李四光、宋庆龄等资料。【课时安排】
5.灰
雀
2课时
6.小摄影师
2课时
7.奇怪的大石头
2课时
8.我不能失信
1课时
语文园地二
3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