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何江哈佛毕业典礼演讲全文
何江哈佛毕业典礼演讲全文:
蜘蛛咬伤轶事
在我读初中的时候,有一次,一只毒蜘蛛咬伤了我的右手。我问我妈妈该怎么处理---我妈妈并没有带我去看医生,她而是决定用火疗的方法治疗我的伤口。
她在我的手上包了好几层棉花,棉花上喷撒了白酒,在我的嘴里放了一双筷子,然后打火点燃了棉花。热量逐渐渗透过棉花,开始炙烤我的右手。灼烧的疼痛让我忍不住想喊叫,可嘴里的筷子却让我发不出声来。我只能看着我的手被火烧着,一分钟,两分钟,直到妈妈熄灭了火苗。
你看,我在中国的农村长大,在那个时候,我的村庄还是一个类似前工业时代的传统村落。在我出生的时候,我的村子里面没有汽车,没有电话,没有电,甚至也没有自来水。我们自然不能轻易的获得先进的现代医疗资源。那个时候也没有一个合适的医生可以来帮我处理蜘蛛咬伤的伤口。
在座的如果有生物背景的人,你们或许已经理解到了我妈妈使用的这个简单的治疗手段的基本原理:高热可以让蛋白质变性,而蜘蛛的毒液也是一种蛋白质。这样一种传统的土方法实际上有它一定的理论依据,想来也是挺有意思的。但是,作为哈佛大学生物化学的博士,我现在知道在我初中那个时候,已经有更好的,没有那么痛苦的,也没有那么有风险的治疗方法了。于是我便忍不住会问自己,为什么我在当时没有能够享用到这些更为先进的治疗方法呢?
蜘蛛咬伤的事故已经过去大概十五年了。我非常高兴的向在座的各位报告一下,我的手还是完好的。但是,我刚刚提到的这个问题这些年来一直停在我的脑海中,而我也时不时会因为先进科技知识在世界上不同地区的不平等分布而困扰。现如今,我们人类已经学会怎么进行人类基因编辑了,也研究清楚了很多个癌症发生发展的原因。我们甚至可以利用一束光来控制我们大脑内神经元的活动。每年生物医学的研究都会给我们带来不一样突破和进步---其中有不少令人振奋,也极具革命颠覆性的成果。然而,尽管我们人类已经在科研上有了无数的建树,在怎样把这些最前沿的科学研究带到世界最需要该技术的地区这件事情上,我们有时做的差强人意。世界银行的数据显示,世界上大约有12%的人口每天的生活水平仍然低于2美元。营养不良每年导致三百万儿童死亡。将近3亿人口仍然受到疟疾的干扰。在世界各地,我们经常看到类似的由贫穷,疾病和自然匮乏导致的科学知识传播的受阻。现代社会里习以为常的那些救生常识经常在这些欠发达或不发达地区未能普及。于是,在世界上仍有很多地区,人们只能依赖于用火疗这一简单粗暴的方式来治理蜘蛛咬伤事故。在哈佛读书期间,我有切身体会到先进的科技知识能够既简单又深远的帮助到社会上很多的人。本世纪初的时候,禽流感在亚洲多个国家肆虐。那个时候,村庄里的农民听到禽流感就像听到恶魔施咒一样,对其特别的恐惧。乡村的土医疗方法对这样一个疾病也是束手无策。农民对于普通感冒和流感的区别并不是很清楚,他们并不懂得流感比普通感冒可能更加致命。而且,大部分人对于科学家所发现的流感病毒能够跨不同物种传播这一事实并不清楚。
于是,在我意识到这些知识背景,及简单的将受感染的不同物种隔离开来以减缓疾病传播,并决定将这些知识传递到我的村庄时,我的心里第一次有了一种作为未来科学家的使命感。但这种使命感不只停在知识层面,它也是我个人道德发展的重要转折点,我自我理解的作为国际社会一员的责任感。
哈佛的教育教会我们学生敢于拥有自己的梦想,勇于立志改变世界。在毕业典礼这样一个特别的日子,我们在座的毕业生都会畅想我们未来的伟大征程和冒险。对我而言,我在此刻不可避免的还会想到我的家乡。我成长的经历教会了我作为一个科学家,积极的将我们所会的知识传递给那些急需这些知识的人是多么的重要。因为利用那些我们已经拥有的科技知识,我们能够轻而易举的帮助我的家乡,还有千千万万类似的村庄,让他们生活的世界变成一个我们现代社会看起来习以为常的场所,而这样一件事,是我们每一个毕业生都能够做的,也力所能及能够做到的。
但问题是,我们愿意来做这样的努力吗?
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我们的社会强调科学和创新。但我们社会同样需要注意的一个重心是分配知识到那些真正需要的地方。改变世界并不意味着每个人都要做一个大突破。改变世界可以非常简单。它可以简单得变成作为世界不同地区的沟通者,并找出更多创造性的方法将知识传递给像我母亲或农民这样的群体。同时,改变世界也意味着我们的社会,作为一个整体,能够更清醒的认识到科技知识的更加均衡的分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关键环节,而我们也能够一起奋斗将此目标变成现实。
如果我们能够做到这些,或许,将来有一天,一个在农村被毒蜘蛛咬伤的少年或许不用火疗这样粗暴的方法来治疗伤口,而是去看医生得到更为先进的医疗护理。
第二篇:何江哈佛演讲视频附双语全文[模版]
何江哈佛演讲视频附双语全文
近日,哈佛毕业典礼上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学生代表演讲人,他就是一名来自湖南农村的哈佛生物系博士毕业生何江。
何江在毕业典礼上是作为研究生优秀毕业生的代表发表演讲,哈佛校方确认他是第一位享此殊荣的中国大陆学生。当天,与他同台演讲的特邀嘉宾是著名导演史蒂芬·斯皮尔伯格。
何江1988年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县南田坪乡停钟村的一户农民家中。这位在中国湖南农村长大、上大学才第一次进城的中国学生,家里经济条件一般,母亲甚至不识字。但凭借自己的努力,何江本科在中国科技大学获得了最高荣誉奖——郭沫若奖学金,随后他进入哈佛大学硕博连读,毕业后将赴麻省理工学院进行博士后研究。我们现在就来看看何江在哈佛毕业典礼上的演讲↓↓ 双语对照文本:
The Spider’s Bite蜘蛛的叮咬
When I was in middle school, a poisonous spider bit my right hand.I ran to my mom for help—but instead of taking me to a doctor, my mom set my hand on fire.我在读初中的时候,曾被一只毒蜘蛛咬伤了右手。我跑去求助母亲。她没带我去看医生,却在我的手上放了一把火。After wrapping my hand with several layers of cotton, then soaking it in wine, she put a chopstick into my mouth, and ignited the cotton.Heat quickly penetrated the cotton and began to roast my hand.The searing pain made me want to scream, but the chopstick prevented it.All I could do was watch my hand burn-one minute, then two minutes –until mom put out the fire.在我的手上包了几层棉纱,用白酒浸湿后,她往我嘴里放了一根筷子,然后点燃了棉纱。高温迅速穿透棉纱,开始炙烤着我的手。灼热的痛苦让我忍不住想尖叫,但是嘴里卡着的筷子却让我叫不出来。我能做的就是看着我的手在火里烧着,一分钟,两分钟……直到母亲熄灭火。You see, the part of China I grew up in was a rural village, and at that time pre-industrial.When I was born, my village had no cars, no telephones, no electricity, not even running water.And we certainly didn’t have access to modern medical resources.There was no doctor my mother could bring me to see about my spider bite.你看,我长大的地方在中国农村,那时,我的家乡还是一个落后的小村庄。我出生时,村子里还没有汽车、电话、电,甚至连自来水都没有。我们显然也接触不到现代医疗资源。我妈根本找不到医生来给我处理蜘蛛咬伤。
For those who study biology, you may have grasped the science behind my mom’s cure: heat deactivates proteins, and a spider’s venom is simply a form of protein.It’s cool how that folk remedy actually incorporates basic biochemistry, isn’t it?在座学生物的人,或许已了然我母亲的治疗手段的科学原理:高热让蛋白质灭活,而蜘蛛的毒液也是一种蛋白质。传统土方竟然结合了生物化学的基本原理,这真的很牛,是不是? But I am a PhD student in biochemistry at Harvard, I now know that better, less painful and less risky treatments existed.So I can’t help but ask myself, why I didn’t receive one at the time?但是,作为一个哈佛大学生物化学的博士,我现在知道了,更好的、更少痛苦的、风险更低的治疗方法是存在的。于是我便忍不住问自己,为什么我当时没能接受到更先进的治疗呢?
Fifteen years have passed since that incident.I am happy to report that my hand is fine.But this question lingers, and I continue to be troubled by the unequal distribution of scientific knowledge throughout the world.那件小事到现在已经有15年了。我非常高兴地跟大家汇报一下,我的手还不错。但是这个问题一直在我的脑海里徘徊,我也一直因为科学知识在全球的分配不均而感到困扰。
We have learned to edit the human genome and unlock many secrets of how cancer progresses.We can manipulate neuronal activity literally with the switch of a light.Each year brings more advances in biomedical research—exciting, transformative accomplishments.我们已经知道了如何进行人类基因组编辑,也解开了许多癌症发生发展的秘密。我们甚至可以用光来控制我们大脑内神经元的活动。每年生物医学的研究都会有更多进步——其中有不少令人振奋、极具革命颠覆性的成果。Yet, despite the knowledge we have amassed, we haven’t been so successful in deploying it to where it’s needed most.尽管我们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知识,但是,在把这些知识运用到最急需的地区上这件事情上,我们做的不很成功。According to the World Bank, twelve percent of the world’s population lives on less than $2 a day.Malnutrition kills more than 3 million children annually.Three hundred million people are afflicted by malaria globally.All over the world, we constantly see these problems of poverty, illness, and lack of resources impeding the flow of scientific information.世界银行的数据显示,世界上大约有12%的人口每天的生活水平仍然低于2美元。营养不良导致每年超过三百万儿童死亡。全球将近3亿人口仍然在遭受疟疾的折磨。在世界各地,我们仍不断看到贫穷、疾病和资源匮乏等问题阻碍着科学信息的传播。Lifesaving knowledge we take for granted in the modern world is often unavailable in these underdeveloped regions.And in far too many places, people are still essentially trying to cure a spider bite with fire.我们在现代社会里觉得理所当然的那些救生常识,在这些欠发达地区往往尚未普及。世界上仍有很多地区,人们还在用火来治疗蜘蛛咬伤。While studying at Harvard, I saw how scientific knowledge can help others in simple, yet profound ways.The bird flu pandemic in the 2000s looked to my village like a spell cast by demons.Our folk medicine didn’t even have half-measures to offer.What’s more, farmers didn’t know the difference between common cold and flu;they didn’t understand that the flu was much more lethal than the common cold.Most people were also unaware that the virus could transmit across different species.在哈佛读书期间,我切身体会到科学知识如何用简单,却深远的方式帮助人们。本世纪初,禽流感肆虐,在我的家乡人看来,这就如恶魔施咒一样。民间偏方对此束手无策。而且,农民也分不清普通感冒和流感,他们不知道流感比普通感冒致命得多。大多数人也没有意识到流感可以在不同物种之间传播。So when I realized that simple hygiene practices like separating different animal species could contain the spread of the disease, and that I could help make this knowledge available to my village, that was my first “Aha” moment as a budding scientist.But it was more than that: it was also a vital inflection point in my own ethical development, my own self-understanding as a member of the global community.于是,当我意识到一些简单卫生习惯,例如将不同物种隔离,可以控制疾病传播,而且,我可以让村里人了解这些知识时,我有了初露头角的科学家的第一次顿悟。但是更重要的是,这也是我个人道德发展的重要转捩点,我开始自觉意识到自己是这个地球社区的一员。
Harvard dares us to dream big, to aspire to change the world.Here on this Commencement Day, we are probably thinking of grand destinations and big adventures that await us.As for me, I am also thinking of the farmers in my village.哈佛让我们敢于拥有远大的梦想,勇于立志改变世界。在毕业典礼这样一个特别的日子,我们可能在畅想着那些等着我们去实现和挑战的伟大征程与冒险。对我而言,我此刻还想到了我家乡的父老乡亲。
My experience here reminds me how important it is for researchers to communicate our knowledge to those who need it.Because by using the science we already have, we could probably bring my village and thousands like it into the world you and I take for granted every day.And that’s an impact every one of us can make!我的经历让我记住,一个研究者将所知传递给那些急需的人是多么重要。因为我们利用已有的科学知识,或许能帮助我的家乡,还有千千万万类似的村庄,让他们生活的世界变成你我每天理所当然的世界。而这样的影响力是我们中的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制造的。But the question is, will we make the effort or not? 但问题是,我们是否愿意为之努力?
More than ever before, our society emphasizes science and innovation.But an equally important emphasis should be on distributing the knowledge we have to where it’s needed.我们的社会比以往任何年代都更强调科学和创新。但同样需要被强调的一个重点是,把知识传授到那些真正需要的地方。Changing the world doesn’t mean that everyone has to find the next big thing.It can be as simple as becoming better communicators, and finding more creative ways to pass on the knowledge we have to people like my mom and the farmers in their local community.Our society also needs to recognize that the equal distribution of knowledge is a pivotal step of human development, and work to bring this into reality.改变世界并不意味着每个人都要做出一个大突破。改变世界可以简单如做一个沟通者,寻找更多创造性的方法将知识传递给像我妈妈和村里的农民这样的群体。我们的社会也需要认识到知识资源的平均分配,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关键环节,需共同努力将其实现。And if we do that, then perhaps a teenager in rural China who is bitten by a poisonous spider will not have to burn his hand, but will know to seek a doctor instead.如果我们能够做到这些,或许,一个在农村被毒蜘蛛咬伤的少年将不用烧伤自己的手,而会懂得去看医生。Thank you!谢谢!
第三篇:The Spider’s Bite何江哈佛毕业典礼演讲稿
The Spider’s Bite
When I was in middle school, a poisonous spider bit my right hand.I ran to my mom for help—but instead of taking me to a doctor, my mom set my hand on fire.After wrapping my hand with several layers of cotton, then soaking it in wine, she put a chopstick into my mouth, and ignited the cotton.Heat quickly penetrated the cotton and began to roast my hand.The searing pain made me want to scream, but the chopstick prevented it.All I could do was watch my hand burn-one minute, then two minutes –until mom put out the fire.You see, the part of China I grew up in was a rural village, and at that time pre-industrial.When I was born, my village had no cars, no telephones, no electricity, not even running water.And we certainly didn’t have access to modern medical resources.There was no doctor my mother could bring me to see about my spider bite.For those who study biology, you may have grasped the science behind my mom’s cure: heat deactivates proteins, and a spider’s venom is simply a form of protein.It’s cool how that folk remedy actually incorporates basic biochemistry, isn’t it? But I am a PhD student in biochemistry at Harvard, I now know that better, less painful and less risky treatments existed.So I can’t help but ask myself, why I didn’t receive one at the time? Fifteen years have passed since that incident.I am happy to report that my hand is fine.But this question lingers, and I continue to be troubled by the unequal distribution of scientific knowledge throughout the world.We have learned to edit the human genome and unlock many secrets of how cancer progresses.We can manipulate neuronal activity literally with the switch of a light.Each year brings more advances in biomedical research-exciting, transformative accomplishments.Yet, despite the knowledge we have amassed, we haven’t been so successful in deploying it to where it’s needed most.According to the World Bank, twelve percent of the world’s population lives on less than $2 a day.Malnutrition kills more than 3 million children annually.Three hundred million people are afflicted by malaria globally.All over the world, we constantly see these problems of poverty, illness, and lack of resources impeding the flow of scientific information.Lifesaving knowledge we take for granted in the modern world is often unavailable in these underdeveloped regions.And in far too many places, people are still essentially trying to cure a spider bite with fire.While studying at Harvard, I saw how scientific knowledge can help others in simple, yet profound ways.The bird flu pandemic in the 2000s looked to my village like a spell cast by demons.Our folk medicine didn’t even have half-measures to offer.What’s more, farmers didn’t know the difference between common cold and flu;they didn’t understand that the flu was much more lethal than the common cold.Most people were also unaware that the virus could transmit across different species.So when I realized that simple hygiene practices like separating different animal species could contain the spread of the disease, and that I could help make this knowledge available to my village, that was my first “Aha” moment as a budding scientist.But it was more than that: it was also a vital inflection point in my own ethical development, my own self-understanding as a member of the global community.Harvard dares us to dream big, to aspire to change the world.Here on this Commencement Day, we are probably thinking of grand destinations and big adventures that await us.As for me, I am also thinking of the farmers in my village.My experience here reminds me how important it is for researchers to communicate our knowledge to those who need it.Because by using the science we already have, we could probably bring my village and thousands like it into the world you and I take for granted every day.And that’s an impact every one of us can make!
第四篇:2014哈佛毕业典礼演讲
感谢凯蒂,感谢佛斯特校长、哈佛大学部成员、监事会、还有迎接我回校园的所有教职员工、校友和学生!能来到这里我很激动,不仅是因为我能在哈佛大学每363届毕业典礼上对优秀毕业生和校友讲话,更因为我能站在欧普拉去年曾站的相同地方!omg!
下面开始进行我们的首要任务,为2014届毕业生热烈鼓掌,这是他们赢得的。
毕业生都很兴奋,但这几周同时肯定也让他们有些精疲力竭。家长们,我指的不是期末考试,而是四年级运动会,最后一次舞会以及午夜巡游。总之,今年的校园很让人激动。
哈佛橄榄球队连续第七次击败耶鲁,男子篮球队连续两年进入到了ncaa赛事第二轮,还有男子壁球队获得全国冠军。谁会想哈佛竟然有这么强大的运动能力。不久,就会有人问,你们什么时候学术能力能够超过体育能力?
我个人同哈佛的联系开始于1964年,我从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毕业,被录取到这里的商学院,你们感谢在想、或是正在同旁边的人窃窃私语说:他怎么就进了哈佛的商学院,毕竟他的学术成绩这么出色,总能成为班上排名位于前半部分的学生,我不知道,比我自己更惊讶的可能就演唱会有我的教授了。无论如何,今天我又回到了剑桥。
我注意到,这里同我当学生时有些变化,广场附近我原来很喜欢的elise三文治餐厅现在成了一家墨西哥卷饼店,原来提供美味啤酒和香肠的wursthaus变成现在的工艺美味酒吧,我不知道这是什么玩意,原来的霍利奥克中心现在改名叫史密斯校园中心,你难道不讨厌校友用自己的名字命名所有东西吗?
不过也有好消息,哈佛保留了五十年前我刚进校时的优良传统,仍然是美国最具声望的大学,同其他伟大的大学样,它位于美国民主实验的心脏地带,哈佛的目的不只是幸知识,还包括增进我们关于国家的理想。各种背景,各种信仰,探索各种问题的人都能在伟大的大学中自由开放的学习知识并探讨想法。今天我想跟大家谈谈这种自由对于每个人而言是多么重要,无论我们多么强烈反对别人的观点,对他人想法的容忍以及表达自身言论的自由是伟大大学中不可侵害的价值,两者结合在一起构成了维持民主社会根基的神圣信赖。但我要告诉大家,这种信赖,是很脆弱的,特别是在君主、暴君、多数的专横倾向下。
最近,这种倾向经常再现在我们的大学校园和社会中,这是个坏消息,而且很不幸的是,哈佛以及我自己的城市纽约也都见证过这种趋势。首先,在纽约市你可能记得,几年前有些人强烈反对在世贸中心的旧址几个街区远的专访建 一座清真寺,这是一个情感的问题。民意调查显示,超过2/3的美国人都反对在那里建清真寺,即使是反诽谤联盟,这一被公认为全车宗教自由最热情的捍卫者,也毫不掩饰对该项目表示反对,反对者进行着反对和示威遣责开发者,要求市政府停止这项工程这是他们的权利,我们保护他们的搞辩权,但他们的观点绝对是错误的,我们拒绝屈从。政府如果单独选 出某种宗教阻止,而且只阻止在特定地点建立宗教活动场所,这绝对是和伟大美国的道德原则背道而驰的,这应该是宪法保护所不允许的。
美国这个五十州联邦依赖于两大价值的结合:自由和宽容。正是这两大价值的结合,让一个不信神的国家,但事实上,没有任何国家比美利坚合众国更愿意保护人类的各种信仰和哲学,不过这种保护需要依赖于我们持续的警觉,我们倾向于认为政教分离的原则已经确立,实际上没有而且永远不会,我们需要坚决地拥护它,确保法律条文下规定的平等,对于每个人都是平等垢。
如果你希望按照自己希望的那样进行宗教活动,按照希望的那样发表言论,同希望的人结婚,你就必须宽容我像这样的自由,我做事可能会冒犯你,你可能觉得我的行为不道德或是非正义,但你不能用自身没有的限制方式来限制我的自由,否则这只会导致不公。我们在自己要
求权利的同时,不能否定其他人的相同权利,对于城市是这样,对于大学也同样是这样。学术压迫的势力正在抬头。自1950年以来,这是最为严重的。在我小时候,美国参议员,当然~你们可以鼓掌~~~在我小时候,美国参议员乔麦卡锡问:“你现在是不是,曾经是不是~~?”他试图压制和定罪,那些赞同哪怕在当时都已经很失败的经济体制的人,麦卡锡的红色恐惧让数以千计的人失去了生命,他害怕的是什么呢,是一种思想,也就是共产主义。
他和一些人认为这种思想很危险。不过他至少在一噗上是正确的,思想确实危险。思想能够改变社会,思想能够颠覆传统,思想能够开启革命。这就是为什么历史上,那些权贵要抑制思想、避免这些思想威胁到他们的权力、宗教、意识形态以及地位。苏格拉底和伽利略是这样,纳尔逊曼德拉和瓦茨拉夫哈维尔是这样,艾未来、造反猫咪乐队以及在伊朗制作快乐视频的孩子们也是这样。压抑自由言论表达是人类本性上的弱点,每次出现时我们都需要同它进行斗争,结思想的不宽容,无论是自由还是保守派思想,都同个人权利和自由社会背道而驰的。以上这此自然也适用于伟大大学和项尖学者。大学校园正淬着一咱观点,我想哈佛也不例外,认为学者只有在研究符合特定正义观念的前提下,才应获得资助。这种观点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审查,这是麦卡锡主义的当代表现,想想这有多么讽剌。1950年代,右翼试图掏左翼思想,而今天在很多大学校园自由派则开始抑制保守派思想。保守派教职员工甚至就快成为濒危物种,这种情况尤其在常春藤盟校最为突出。2012年总统选举中,根据联邦选举委员会数据,常春藤盟校教职员工有96%的捐赠都给了巴拉克奥巴马,前苏联政治局的差异都比常春藤盟校捐赠大。这一统计数字发人深思。虽然我也支持奥巴马总统的再次当选,但我认为任何派别都不应该垄断真理,或让上帝总站在它那一边,96%常春藤盟校捐赠者偏向于某一位候选人,这就不得不让人怀疑,这些大学中的学生是否获得了他们应当获得的观点多样性,性别、人种、取向多样性都很重要。但一所大学还应当有政治多样性,否则就称不上伟大。实际上,为教授提供终生教职就是为保证他们能够自由地进行研究,而不用害怕研究主题同学校政治和社会规范不一致。最初的终身教职如果要继续存在,就必须保护同自由派规范相冲突的保守派思想,否则,大学研究和进行研究的教授就会失去信誉。
伟大的大学不应当戴有党派的有色眼镜,教育不应当成为自由主义的教育,大学的角色不应当是宣扬某一种意识形态而应当是为学者和学生提供问题研究和辩论的中立论坛,不让天平朝任何一个方向倾斜,不抑制不受欢迎的观点。因此,要求学者和毕业典礼发言者,遵循特定的政治标准会侵蚀整个大学的存在的意义。
今年春,很让人不安的是,很多大学毕业典礼演讲者都被撤销了,甚至连邀请函都被撤回了,仅仅因为学生甚至资深教职团队和管理者的反对。我很吃惊,学生姑且不论,其他人显然应当更明事理一些。这发生在布兰代斯、哈弗福德、罗格斯、史密斯等院校。去年,还发生在斯沃斯莫尔和约翰霍普金斯。我很遗憾,这些例子中,自由派都希望让不喜欢的声音无法发出,政治上不被其认同的人会被拒绝授予荣誉学位,这太让人愤怒了。我们不应当让它继续发生,如果一所大学在邀请一位毕业典礼演讲嘉宾时还要因为政治立场再三斟酌,审查和一致这些自由的死敌就会胜出,很悲哀的是,并不只有毕业季的演讲嘉宾会被审查,去年秋天,我还在担任市长的时候,市警察局长受邀到另一所常春藤盟校进行演讲,结果他的演讲却因学生大专抗议而无法进行。比起让讨论沉默,大学的意义不应当是激起讲座吗?学生到底害怕听到什么,为什么管理者不采取措施避免暴民干扰演讲。难道其他想听演讲的学生,机会 就应当被这样剥夺吗?我敢肯定,今天毕业的学生肯定都读过,约翰斯图尔物密尔的——论自由。请允许我将其中的一小段读给大家听:强迫别人不能发表意见的邪恶及是对整个人类的掠夺,对后代人类的掠夺,对不同意于那个意见的人掠夺更多”,他继续首“假如那意见是对的,那么他们是被剥夺了以错误换真理的机会;假如那意见是错的,那么他们是
失掉了一个差不多同样大的利益,那就是从真理与错误冲突中产一出来的对于真理的更加清楚的认识和更加生动的印象”,密尔如果知道大学学生强迫别不发表意见肯定会痛心疾首,密尔如果知道连教职团队都通常成为毕业演讲审查活动的一部分,肯定会更加痛心疾首。如果是终身教职教授强迫观点同自己不一对致的发言者不发表言论,那就真的是莫大讽剌了。特别是发生在东北的那些抗议,自称的自由宽容显得尤为伪善。不过很高兴的是,哈佛没有陷入这些毕业典礼审查之中,否则的话,科罗拉多州参议员迈克尔约翰斯顿昨天就没有机会在教育学院发表演讲了。不少学生号召管理层撤回对约翰斯顿的邀请,因为他们反对他的一些教育政策。不过佛斯特校长和赖安院长都非常坚定,赖安院长写信给这些学生说:“观点存在分歧”在我看来,这引起分歧应当经过探讨和辩论,受到挑战和质疑,同时也应受到尊敬和庆贺。他完全是正确的,他以自身的言行为2014届毕业生上最为宝贵的最后一课,作为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前任主席,我坚信一所大学的职责并不是教学生思考什么,而是教学生如何思考。这就需要倾听不同意见,不带偏见的衡量各种观点,冷静思考不同意见中是否也有可取的内容。如果教职员工做不到这一点,学校管理者就有责任介入俦解决这一问题,否则的话,学生毕业时就会封闭自己的耳朵和思维。大学也就辜负了学生和社会的信任。如果想知道这会导致什么,看看华盛顿就知道了。在华盛顿,我国面临的所有重大问题,包括国家安全、经济、环境、医疗等问题,两党在处理所有这些问题时,都没有考虑协作,而是看谁声音更大,以此压倒对方,试图抑制和破坏同自己意识形态不相符的调研结果。大学对这种模式模仿得越鑫,我们的社会就会变得越糟糕。我来举一些例子,数十年来,国会都禁止养病控制中心进行枪支暴力的研究,最近,国会又对国立卫生研究院颁布禁令,你需要问问自己,他们在害怕什么。今年,参议院延迟对奥巴马总统提名的卫生局局长佛内科医师维维克莫西进行投票,原因仅仅是他竟敢说,枪支暴力是一大应当处理的公共卫生危机。他真是太大胆了。让我们严肃一些。每天都86位美国人死于枪杀,枪击事件也经常发生在校园中,包括上周发生在对巴巴拉的悲剧。但除此之外,再说什么估计都会被认为是医疗失当。在政治上也同很多大学校园中发生的一样,人们不愿意听到同自己意识形态相抵触的事实,他们害怕它们,而且没有什么比科学证据更他们害怕的了。今年早些时候,南卡罗来纳州对公立学校彩了新标准,州议会竟然禁止人们提到自然选择。这就像是教经常学,却不讲供需,还需要问那个问题。他们害怕什么?答案很显然,同国会议员害怕数据破坏他们的意识形态一样,这些州议会议员害怕科学证据破坏他们的宗教信念。想要证据的人可以考虑这个,南卡罗来纳的一位八女孩给州议会议员写一封信,请他们将犯犸象定为官方州化石,州议员们认为这个主意很好,因为猛犸象化石早在1725年就发现于州里,然后州参议辽通过的法案中却将猛犸象定义为“创造于陆生动物创生的第六天”。这些东西不能胡编乱造。在二十一世纪的美国,教会和国家之间的壁垒仍在受到攻击。这就需要我们来维持两者的分离。很不幸的是,将意识形态和宗教观念强加到桧和进化论的这些民选官员,大多也正是不愿承认气候变化科学证据的那些人。别误解我的意思,科学怀疑主义是有好外的,但是寻找更多的证据的科学怀疑主义同意识形态上拒绝科学证据的顽固不化是有本质判别的。我么多民选官员针对科学都是这种态度。联邦政府没能尽到自己的职责,在大学等机构投资科学研究也就毫不奇怪了。如今,gnp中用于研究和开发的联邦支出百分比是五十余年间最低的,这让世界其它国家有机会赶上,甚至超过美国的科学研究,联邦政府在科学上是不及格的,就像很多州政府一样。我们美国不应该背离科学,内部也不应该相互仇视。回到2014届毕业生典礼上来,你们必须引领前路,每个问题上我们都应当遵循证据的指引、倾听人们的意见。只要我们这样做,就没有什么问题解决不了,没有解不开的死结,没有谈不妥的和解。思想交流越自由,政治多样性就越强,我们就越健康,社会就会越强大。我知道,我并没有按照传统方式做毕业典礼演讲。实际上,这甚至可能让我在人文系的论文答辩上无法通过,不过讲这些麻烦事时总不会轻松。毕业生们,在你们一生中,不要害怕说出自己认为正确的东西,无
论它有多么不受欢迎,特别是在捍卫他人权利的时候。捍卫他人权利,有时比捍卫自身权利更为重要。因为当人们寻求抑制其他人自由的时候,你可能会保持沉默。这样你将会助长这种抑制,哪天你可能也会成为受害者。不要沆瀣一气,不要人云亦云,大声说出来,有力地回击,我敢肯定,你会受到批评,我敢肯定,你还会失去一些朋友,树立一些敌人,但历史会站在你这一边!我们的车家也会因此更加强盛!所有毕业生,都经过努力获得了今天的成就,你们可以很自豪很感激!
今晚,在你们离开这所伟大的大学之前,可能会去香港餐厅来一大碗蝎子碗大杂烩,明天你们需要开始行动焉,让我们的国家和世界对每个人都更自由并永远自由下去!
上帝保佑你们!好运!篇二:雪莉 桑德伯格在哈佛2014年毕业典礼上的演讲
雪莉 桑德伯格在哈佛2014年毕业典礼上的演讲
祝贺所有人,你们做到了。我指的不是大学毕业,而你们成功出席今天的毕业典礼。如果我没记错,某些同学虽然昨晚在香港具厅喝了太多蝎子碗调酒,但今天还是来了。由于天气,这种哈 佛还没有弄清如何控制的现象,还胡同学正在温暖的地方喝热可可饮料。所以,你们有很多为今天出席毕业日活动感到自豪的理由。
祝贺你们的家长,你们花了很多钱,让子女能够说自己是从波士顿附近的这所“小学校”毕业的。还要感谢2014届毕业生邀请我来到这次盛典。这对我价值巨大。看到过往演讲者的名单让人有些敬畏,我肯定没有艾米波乐那么搞笑,但我至少比特雷萨修女更幽默。
25年前,一个当时还不认识,但以后成为我丈夫的男人戴夫,从在你们现在从的地方。23年前,我从在你们现在从的地方。戴夫和我这个周末,带着可爱的子女回校,我们都有相同的三角:哈佛的篮球队太棒了!
站在校园中,回忆泉涌。1987年的秋天,我从迈阿密来到这里,怀揣着伟大的梦想,还胡更夸张的发型。我被分配到哈佛伟大建筑的一座历史丰碑~卡纳迪楼,我是说真的,我当时穿着牛仔裙,白色暖裤袜套,运动鞋,还有一件弗罗里达羊毛衫。因为当时我的父母告诉我,所有人都会认为来自弗里达的人很酷。至少,我们那时没有。
对我而言,哈佛给了我很多第一次,包括我的第一件冬装,在迈阿密没有人需要冬装。我的第一份10页的论文,高中没有人会布置这么长的作业。我第一次得c,这之后,我的学监告诉我说,她在招生委员会,她招我进来不是因为我的学术潜能,而是因为我的品性。我在寄宿学校看到的第一个人,我就觉得这个人会是个大麻烦。我还碰到了第一个名字同整座建筑一样的人,这个人名字叫做萨拉威格尔斯沃斯,她和那栋宿舍楼没有关系,当时我很震惊,知道她和宿舍楼没有关系后,我松了一口气。之后,我还碰到了其他人,弗朗西斯斯特劳斯,詹姆斯威尔斯,杰西卡科学中心b。我第一们爱,第一们让我心碎的人。我第一次认识到自己热爱学习,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遇到有在读拉丁文。
我毕业那年,我想好自己以后有什么计划,我要进世界银行,对抗全球贫穷,然后我要去法学院,然后我将非营利机构或政府工作,你们院长也讲了,在明天
我对自己毕业后的数十年规划其实并没错,计划只错在了一年后,就算我算到了自己会在私营企业工作,我肯定算不到自己会在脸谱,那时候没有互联网。那时候马克扎克伯格还在读小学,已经开始穿他的标志性帽衫了。没有太早锁死自己的道路,让我有机会进入改变生活的全新领域。有些人可能认为我运气好,我想说,卡纳迪楼后,我又被安排到了设计院。
从你们所坐的地方到你们要去的地方是没有直路的,不要尝试画这样的直线,这不仅会出错,还会错失的大的机遇,例如像互联网这样。
职业不是梯子,那种时代一去不返了,职业更像是立体方格铁架,不要只上下移动,不要只往上看,还要往回,往旁边看,看转角周围。你的职业和生活会有始终,会有曲折,不要对未来的道路太过忧虑,因为生活中充满了惊喜和机遇,你需要对各处可能性持开放态度。今天我要讲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诚实保持开放的态度。相互之间说老实话,对自己诚实,也对我们所生活的世界诚实。看看身边的孩子,你就知道他们有多诚实,我朋友贝琪怀孕后,她五岁的儿子山姆想知道宝宝在她身体里的什么地方。李问,妈妈,宝宝的胳膊在你的胳膊里吗?她说,不是,整个宝宝在我的肚子里。他又问,妈妈,宝宝的腿在你的腿里吗?她回答,不山姆,整个宝宝都在我肚子里。然后,山姆问道,那的屁股里有什么?
作为成年人,我们几乎一直很诚实,这是很难得的好事。我怀孕的时候,我问我丈夫我的屁股有没有变大,起初他说没有,但我不断施压,最后,他说,好吧,有一点。我的小姑子一直说我丈夫,也是你们以后在生活中经常会听到有说到的:“这家伙竟然是哈佛出来的。”
在人一旅途中,如果听到一些真话会对我们很有帮助,我在你们这个年龄的时候,还没有俯到这一点。在我毕业的时候,我对爱情生活的关心大于事业,我认识自己没有什么时间了,必须赶紧找个好男人结婚,以免所有好男人都被别人抢走,或者我太老了。于是,我搬到哥伦比亚特区,在我24岁的时候结婚了。那个男人很不错,但我俩似乎总相处不好,我变得不知道自己是住,也不知道未
来在哪里。一年不到,我的婚姻以失败告终,当时我非常难堪,非常痛苦。很多朋友来安慰我,但毫无帮助,他们说:我就知道你们俩结婚是行不通的,我就知道你们俩不合适。没有人在婚姻之前跟我说这些,事前告诉我这些肯定是会更有用。
我熬过了离婚后的这些痛苦的时光,我多希望他们原来有给过我建议,我多希望我曾经问过他们。而在我的职业生涯中,确实有人这无保留的地说出了实施。本科后,我和第一任老板是兰特普得切特,肯尼迪学院授刘的一位经济学家,他今天也在现场。我第二次考虑法学院时,兰特跟我说,我不认为你应该去法学院,我也不认为你想去法学院。你认为自己应该去,大概只是你父母一直以来的要求。他注意到,我在谈话中从未表现出对法律的任何兴趣。我知道,相互之间坦诚相见有多么难,哪怕最亲密的朋友,哪怕是在他们可能犯严重错误的时候,不过我敢打赌,在座的各位知道自己亲密朋友的强项和弱项,知道他们可能掉落在哪个悬崖。我也敢打赌,大部分时候,你们并没有告诉他们,他们也从没问过。
去问这些问题,真相会越问越明。朋友诚实地回答时,你就知道他们是你真正的朋友了。
养成寻求反馈的习惯非常重要,特别是在离开学校系统,没了考试和分数之后。很多工作中,如果你想知道自己干得怎么样,你就需要去询问,而且不要因为听到不喜欢听的而觉得受到冒犯。毫
无疑问,听人批评绝对不会让人高兴,但我们只能在批评中进步。
几年前,马无扎克伯格决定要学中文。为了练习,他开始尝试在一些工作会议中,同中文母语同事交流。你们估计可以想到,他有有限的中文水平,会让谈话很难正常进行。一天,他问一位女性,有脸谱工作怎么样。她用了一个很长很复杂的句子回答。他说,请简单些。她又说了一次。请再简单些!经过几次之后,她只好说了一句很简单的话~我的经理很糟糕!扎克伯格这次真的听懂了。
通常,真相都成了避免冲突的牺牲品。我们在讲真相时,总喜欢使用很多修饰,很多委婉语,淹没了真正要传达的信息。我希望你们在向他询问真相的时候,能用简单明了的语言相互交流。讲到自己的真相时,也应该使用简单明了的语言。
同他人坦诚相见很困难,坦诚对待自己的想法甚至更难。我有了小孩子后,经常会和自己说,我对工作不感到内疚,哪怕没有人问的时候。有人跟我说,雪
莉,今天过得如何。我会说,很棒,我对工作并不感到内疚。有人说,我需要一件羊毛衫吗?我说,没错,外面很冷,我对荼工不感到内疚。我就像一只学舌的鹦鹉。
有天,我在跑步机上,正在读社会学杂志上的论文。上面写道,相比对他人撒谎,人们更喜欢对自己撒谎,而重复最多的那句话,通常就是谎言。
我脸上汗如雨下,心想,我重复最多的一句话是什么,我意识到了,我对工作感到内疚。我做了大量的研究,我同好友内尔斯克维尔花了一整年的时间,写了一本书,讲我的想法和感受。世界上很多女性都同它产生了共鸣,这让我很欣慰。我的书名叫做《格雷的五十道阴影》,可见,你们很多人也都读过这本书。
对于我们所生活的世界保持诚实,我们还有很多要做。我们并不总能看到真相,就算盾到了,我们经常也没有大声说出的勇气。
我和同学们在读大学时,认为性格平等的斗争已经结束。没错,大部分待业的领袖都是男性,但改变应该只是时间的问题。那边的拉蒙特图书馆,就在我们之前一代人的时间,不允许女性进入,但在我们毕业时,一切都平等了。哈佛和拉德克里夫完全统一了。
我们不需要妇权主义,因为我们已经得到了平等。我们错了,我错了,世界在那时并不平等,现在也不平等。我认为现如今,我们并不只是假装没看到真相,并对不平等视而不见,我们还在遭受低预期的践踏。
在美国的上一个选举周期,女性赢得了20%的参议院席位。所有报纸头条都开始叫嚷,女性接管了参议院。我很想大声回应说,等等,大伙,50%的人只占有了20%的席位,这不是接管,这是羞辱。
今年,就在几个月前,硅谷一位很受人新生的知名商业经理人,邀请我到他的社交媒体俱乐部发表演讲。几个月之前,我去过这家俱乐部。一位朋友过生日邀我去的。建筑很漂亮,我在里面游荡。欣赏她,找卫生间。结果一位员工很肯定的告诉我,女卫生间在那里,让我务必不要上楼去,因为女性不允许进入这座建筑,我直到这时才意识到自己来到了一家全男性俱乐部。
剩下的整个晚上,我一直都纳闷,自己来这里做什么,纳闷其他人都在做什么,纳闷旧金山会不会有朋友邀请我去一个不允许黑人、犹太人、亚洲人、或同
性恋者的俱乐部派对。被邀请到这家俱乐部做商业演讲,就更让人不爽了,因为这根本就不是单纯的社交活动场所。
我首先想到的是,这是真的吗?真的。《向前一步》出版后一年,这个家伙竟然认为邀请我到一家全男怀俱乐部做演讲是一个好主意。他不是一个,很多备受尊敬的商务人士,都和他一起发出这份邀请。
转述格鲁马克思的一句话,别担心,我不打算模仿他的声音。我不会去任何不愿加我为会员的俱乐部做演讲。我拒绝了。我还做一件,也许5年前我不会做的事,我回了一长篇饱含激情的电子邮件,告诉他们应当改变这一做法。他们感谢了我的迅速回函,写到?也许情况最终会有所改变。我们的期望值太代了,最终需要转化为立刻才行。
我们需要看到真相,讲出真相。我们容忍歧视,假装机会是平等的。没错,我们选举了一位非裔美国人总统。但各族主义仍然无处不在,不错,确实有女性掌握着财富500强企业,准确的说是5%。但我们的道路上,充满了母老虎、跋扈老女人这样的恶语。而我们的男性同行却被尊为俯视,被认为成就卓著。
非裔美国女性总需要证明自己没有生气,拉丁裔总被打上暴躁急性子的标签。脸谱有一群亚裔男女,胸口带着牌子说,我有可能不够好。
没错,哈佛有一位女性校长,也许两年后,美国也会迎来首位女总统。但要实现目标,希拉里克林顿需要克服两 大重要障碍,一是未知,通常也未疲理解的性别偏见;二是,更糟的,从耶鲁获得的文凭而不是哈佛。
你们可以挑战老一套的做法,在脸谱我们会贴海报激励自己,完成重于完美,财富偏爱勇敢者,不要害怕,勇往直前。我最近又喜欢上一条,在脸谱没有别人的问题。我希望你们也能这样看问题,问题没有别人 的问题。性别不平等对男性和女性都 没有好处,各族主义对白人和少数族裔都是伤害,缺乏平等机会,让我们所有人无法发挥自己的真正潜能。
在你们毕业的今天,我希望给你们一些压力,让你认识到,真相虽然有时难以接受,但很重要。不要逃避,碰到了就要勇于面对。感谢凯蒂,感谢福斯特校长、哈佛大学理事会成员、监事会成员,还有迎接我回校的所有教职员工、校友及同学们。
站在这里我非常激动,不仅是因为我能在哈佛大学第363届毕业典礼上面对各位优秀的毕业生及校友讲话,更是因为能站在去年奥普拉曾站过的地方。我的天啊。let me begin with the first order of business: let‘s have a big round of applause for the class of 2014.they‘ve earned it.下面让我从最重要的环节开始:让我们把最热烈的掌声送给2014届毕业生们,这是他们赢得的。
as excited as the graduates are, they are probably even more exhausted after the past few weeks.and parents, i‘m not referring to their final exams.i‘m talking about the senior olympics, the last chance dance, and the booze cruise – i mean, the moonlight cruise.毕业生们都一样的兴奋,但同时这几周或许也让他们有些精疲力竭吧。各位家长,我指的可不是期末考试哦,我说的是高年级运动会、最后一次交际舞会和游轮酒宴——我指的是午夜巡游会。
anyway,this year has been exciting on campus:harvard beat yale for the seventh straight time in football.the men‘s basketball team went to the second round of the ncaa tournament for the second straight year.and the men‘s squash team won national championship.不管怎样,今年的校园很令人振奋:哈佛橄榄球队连续第七次击败耶鲁,男子篮球队连续两年打入全国大学体育协会冠军赛的第二轮,还有男子壁球队则获得了全国冠军。
who‘d a thunk it: harvard, an athletic powerhouse!pretty soon they‘re going to be asking whether you have academics to go along with your athletic programs.谁会想到:哈佛,竟然有如此强大的运动天团!不久后,可能就会有人问,你们的学术水平是否能和体育水平相媲美?
my personal connection to harvard began in 1964, when i graduated from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in baltimore and matriculated here at the b-school.我个人与哈佛的关系缘起于1964年,当时我从巴尔地摩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毕业并到这里的商学院就读。you‘re probably asking yourself or maybe whispering to the person next to you: how did he ever get into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articularly since his stellar academic record, where he always made the top half of the class possible? i have no idea.the only people more surprised than me were my professors.你们或许在想,或者和身旁的人窃窃私语:他是如何进入哈佛商学院的呢?尤其是他的学术成绩总能排在全班前列?我不知道,比我自己更惊讶的可能只有我的教授了。
anyway, here i am again back in cambridge.and i have noticed that a few things have changed since i was a student here.elsie‘s – a sandwich spot i used to love near the square – is now a burrito shop.the wursthaus – which had great beer and sausage – is now an artisanal gastro-pub, whatever that is.and the old holyoke center is now named the smith campus center.总之,今天我又回到了剑桥[注:剑桥为哈佛大学所在地]。我注意到,这里跟我学生时代有了一些变化。广场附近我曾经很喜欢的三文治售卖点爱尔诗,现在成了卷饼店。曾经提供美味啤酒和香肠的乌斯特豪斯,现在成了工艺美食酒吧,不知道这是啥。还有原来的霍利约克中心
现在改名为史密斯校园中心。don‘t you just hate it when alumni put their names all over everything? i was thinking about that this morning as i walked into the bloomberg center on the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campus across the river.but the good news is, harvard remains what it was when i first arrived on campus 50 years ago: america‘s most prestigious university.and, like other great universities, it lies at the heart of the american experiment in democracy.不过也有好消息,就是哈佛仍然秉承着50年前我刚入校时的优良传统,依旧是美国最负盛名的大学。和其他顶尖的大学一样,她处在美国民主实验的核心位置。
这些顶尖大学的目的不仅是增长知识,还包括推进我们民族的理想。顶尖大学是让各种背景、各种信仰、探寻各种问题的人,能到此自由开放地学习和探讨想法的地方。
today, i‘d like to talk with you about how important it is for that freedom to exist for everyone, no matter how strongly we may disagree with another‘s viewpoint.今天我想跟大家聊聊,这种自由的存在对于每个人来说是多么的重要,无论我们多么不认同别人的观点。
tolerance for other people‘s ideas, and the freedom to express your own, are inseparable values at great universities.joined together, they form a sacred trust that holds the basis of our democratic society.包容他人观点,以及表达自身言论的自由,是顶尖大学不可分割的价值。两者结合在一起,构成了支撑民主社会根基的一种神圣的信赖。
but let me tell you that trust is perpetually vulnerable to the tyrannical tendencies of monarchs, mobs, and majorities.and lately, we have seen those tendencies manifest themselves too often, both on college campuses and in our society.不过我要告诉大家,这种信赖在君主、暴民、多数派的专制倾向下是很脆弱的。最近,大家频繁地看到这些倾向真实发生的事例,不管是在大学校园或社会。
that‘s the bad news – and unfortunately, i think both harvard, and my own city of new york, have been witnesses to this trend.这是个坏消息,而且很不幸的是,我认为哈佛以及我自己所在的城市纽约,也都目睹过这种倾向。
first, for new york city.several years ago, as you may remember, some people tried to stop the development of a mosque a few blocks from the world trade center site.首先,来谈谈纽约市。你们可能记得,几年前有些人试图阻止在世贸中心旧址几个街区远的地方建一座清真寺的计划。
it was an emotional issue, and polls showed that two-thirds of americans were against a mosque being built there.even the anti-defamation league – widely regarded as the country‘s most ardent defender of religious freedom – declared its opposition to the project.这是个情感的议题,民意调查显示超过2/3的美国人反对在该地修建清真寺。即便是反诽谤联盟——这个被公认为全国宗教自由最狂热的捍卫者,也公然反对该项计划。the opponents held rallies and demonstrations.they denounced the developers,and they demanded that city government stop its construction.that was their right and we protected their right to protest.but they could not have been more wrong.and we refused to cave in to their demands.反对者发动集会和示威活动。他们谴责开发商,要求市政府终止这项工程。那是他们的权利,我们保障他们抗议的权利。但他们的观点绝对是错误的,我们拒绝向他们的要求妥协。the idea that government would single out a particular religion, and block its believers – and only its believers – from building a house of worship in a particular area is diametrically opposed to the moral principles that gave rise to our great nation and the constitutional protections that have sustained it.要求政府单独选出一个特定的宗教、阻止并且只阻止其信徒在特定区域建立其宗教活动场所的想法,这完全悖离伟大民族的道德原则,是宪法保护所不允许的。
our union of 50 states rests on the union of two values: freedom and tolerance.and it is that union of values that the terrorists who attacked us on september 11th, 2001 and on april 15th, 2013 found most threatening.我们这50州联邦的建立取决两大价值的结合:自由和包容。正是这两大价值的结合,让2001年9月11日和2013年4月15日袭击我们的恐怖分子备感威胁。to them, we were a god-less country.在他们看来,我们是一个无神的国度。
but in fact, there is no country that protects the core of every faith and philosophy known to human kind – free will – more than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that protection, however, rests upon our constant vigilance.但事实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比美国更能保护人类各种信仰和哲学认识的核心——自由意志。不过,这种保护需要依赖于我们时刻的警觉。
we like to think that the principle of separation of church and state is settled.it is not.and it never will be.it is up to us to guard it fiercely and to ensure that equality under the law means equality under the law for everyone.我们会这么认为:政教分离的原则已经确立。实际上并没有,而且永远不会。我们需要坚决地拥护它,以确保法律条文下规定的人人平等,对每个人都是平等的。
if you want the freedom to worship as you wish, to speak as you wish, and to marry whom you wish, you must tolerate my freedom to do so or not do so as well.如果你希望你的信仰、言论和选择配偶的自由,如你所愿,你就必须包容我这样做或不这样做的自由。
第五篇:何江——从湖南农村到哈佛毕业典礼演讲台范文
何江——从湖南农村到哈佛毕业典礼演讲台
一名在湖南农村长大、上大学才第一次进城的中国小伙儿何江,2016年5月26日,站在哈佛大学毕业典礼的讲台上,作为哈佛研究生优秀毕业生代表发言。这相当于哈佛大学给予毕业生的最高荣誉——从全校数万名毕业生中各选出一名本科生和研究生,代表毕业生发言。哈佛校方确认该校生物系博士毕业生何江是第一位享此殊荣的中国大陆学生。当天,与他同台演讲的特邀嘉宾将是著名导演史蒂芬·斯皮尔伯格。
这不是他第一次获得一所大学毕业生的最高荣誉。何江曾经获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本科生最高荣誉奖——郭沫若奖学金,并作为获奖代表发言。何江现在是哈佛生物系博士毕业生。他在湖南一农村长大,父母是当地的农户,家庭经济条件一般。
他说:“在哈佛学习期间,我看到了科技知识可以怎样轻易地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将学到的知识提供给需要帮助的人是多么的重要!”
何江坦言,哈佛最吸引他的地方是文理结合,充满创新的氛围。在这里,你能接触到世界上各行业最精英的人才。因此,在他入学的第一年,他就主动申请做本科生辅导员,因为他知道哈佛本科生是世界上最牛的本科生,他想去学习他们的领导力、创新力和表达能力并从中获得鼓舞。他也想知道像扎克伯格这样的人才是怎么去思考和学习的,同时这对他的英文能力也是一个提升的机会。他说这个工作让他最大的收获就是结交了很多思维开拓、充满创新意识的年轻人。
何江在讲述儿时被蜘蛛咬伤的经历对自己的影响。
“现在乡村逐渐流行读书无用论,认为寒门很难再出贵子。这样的观点让我觉得挺无奈的。”何江在接受记者采访后,“教育能够改变一个人的生活轨迹,能够把一个人从一个世界带到另一个不同的世界。我希望我的成长经历,能给那些还在路上的农村学生一点鼓励,让他们看到坚持的希望。”图为演讲现场。
哈佛毕业典礼的演讲,每年只有极少数的中国学生敢于申请。何江想要发言,目的是让美国的大学生听听来自中国的声音。但他此前并不敢报名,“教授告诉我,你只要觉得可以,就去试试,没什么好丢脸的”。何江表示自己的“农村故事”为整个演讲主题增色不少。他在演讲中介绍中医在中国农村发挥的作用,进而推及到自己在哈佛大学所专注的生物光学、物理专业研究,“以一个理科生的角度,来反思科技知识和技术在社会上不均衡的分布,以及如何将自己研究的科技技术,更广泛地传递到世界不同地方”。
在哈佛毕业礼上演讲的中国农村孩子
1、近日,一篇 《哈佛大学毕业典礼学生演讲代表将首现华人留学生》 的文章被国内外媒体广泛报道。哈佛校方确认该校生物系博士毕业生何江是第一位享此殊荣的中国大陆学生。当天,与他同台演讲的特邀嘉宾将是著名导演史蒂芬·斯皮尔伯格。长于湖南乡村,中科大才子,哈佛全额奖学金硕博连读,科学巨匠庄小威弟子,世界著名经济史学家尼尔弗格森邀请写书。关于何江的故事实在太多太多,对于这位身边的老朋友,我一直想为他写一篇文章来鼓励更多寒门出生的学子。就像何江接受中国青年报采访时说的一样:“教育能够改变一个人的生活轨迹,能够把一个人从一个世界带到另一个不同的世界。我希望我的成长经历,能给那些还在路上的农村学生一点鼓励,让他们看到坚持的希望。”
2、与何江相识是在2014年的冬季,那天他帮助同为中科大毕业的校友搬进我住的House.第一眼见到他就能感到他与我们平常印象中的博士有些不同。面带微笑,神情爽朗,聊起天来思维缜密,头头是道。但最让我意外的是马上就博士毕业的他只有26岁。何江出生在湖南长沙宁乡,一个偏僻落后的乡村。从小就立志要通过读书来改变人生。凭借自己不懈地努力,高考考入了中科大,这也是他人生第一次离开农村进入大城市。大学期间,何江就树立了自己的职业目标,那就是要向中科大最著名的校友之
一、华人科学巨匠、美国科学院双料院士--庄小威学姐学习。
3、在大家印象里,学霸往往都是只学习,不与社会接触,但与大部分的学霸不同的是,何江却非常喜欢社交。按照他自己准确的说法应该是喜欢有针对性的社交,就是每次向别人提出问题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调查,要不然就不去社交。在大学期间,香港理工大学校长潘宗光曾经来科大进行交流讲座,何江听完讲座后,主动和潘校长交流,他的睿智和上进给潘校长留下了深刻印象。两人从此结成了远距离的师徒关系,一直保持着沟通交流。
4、虽然生于农村,长于农村,但何江却一直怀揣着一个出国梦。这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他的学姐庄小威的影响。凭借着优异的学习成绩,加上学校导师和香港理工大学校长潘宗光的推荐信,何江顺利地申请到了哈佛生物系的博士学位,并获得了全额奖学金。大学毕业前,何江就立志要去哈佛找小威学姐。所以他主动地联系了这位之前只是在报纸和新闻上频繁出现的学姐。庄小威也非常器重和照顾自己的中科大学弟,两人从此建立了师徒关系,何江也有幸在曾出过4、5位诺贝尔奖,享誉世界的哈佛化学系庄小威实验室做博士研究,而这一做就是5年。
5、问及在这位世界闻名的科学家身上学到最多的是什么时,何江毫不犹豫地说: “对科研的热情与专业!” “她是我的role model,她能教会我最前沿的科学该怎么做!她也可以告诉我 “What is the next big thing!”何江坦言,哈佛最吸引他的地方是文理结合,充满创新的氛围。在这里,你能接触到世界上各行业最精英的人才。因此,在他入学的第一年,他就主动申请做本科生辅导员,因为他知道哈佛本科生是世界上最牛的本科生,他想去学习他们的领导力、创新力和表达能力并从中获得鼓舞。他也想知道像扎克伯格这样的人才是怎么去思考和学习的,同时这对他的英文能力也是一个提升的机会。他说这个工作让他最大的收获就是结交了很多思维开拓、充满创新意识的年轻人。
6、何江很早就意识到,只搞科研不注重实践很难有出路,所以他经常去哈佛商学院听关于经济和商业的讲座。像在中科大一样,他还是一如既往地去拓展自己的人脉,向自己圈外的人学习。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去参加了世界著名经济史学家尼尔弗格森的一个关于《经济全球化》的讲座。听完讲座后,何江大胆地去和他分享了自己对于全球化以及中国农村发展的看法。尼尔弗格森对这位与自己完全不在一个领域,却对经济全球化如此热情和有见地的学生产生了兴趣。当场,这位世界级的大忙人就问:“你这周三有时间吗?我想请你出来喝杯咖啡,我们好好聊聊这个话题。” 让何江没想到的是,吃饭当天,弗格森教授带来了好几位重量级教授,结果他们畅聊了4个小时。最后弗格森建议,你把你的故事写成一本书吧:从中国农村的变化来反应中国近30年的发展变化,因为你自己就是一个鲜活的例子。何江听完激动地答应了。
7、这一个承诺,让他整整付出了两年的努力,也几乎夺走了他的没有周末。何江坦言,写这本书对他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因为毕竟英语不是自己的母语。但幸好他之前带的许多本科学生都乐意帮他修改语法和语式问题。如今这本书已经写完并在哈佛商学院教授的联系下,已经与出版社达成共识,最快在今年就能出版。让我们拭目以待。在哈佛临近毕业季时,一位教授建议他可以尝试去申请做毕业典礼研究生的发言代表,因为哈佛学生都知道这是哈佛学生的最高荣誉。但是何江一开始听到这个建议完全没有自信,因为第一,他觉得自己是一个理科生,不像肯尼迪学院的学生那么善于演讲。第二,英语毕竟不是自己的母语,和众多native speakers比起来,还是会有劣势。但正如哈佛教育所倡导的,什么事情都要去尝试,万一实现了呢?
8、如今何江依然奋斗在科研的第一线,从哈佛博士毕业后,何江顺利进入了自己喜爱的MIT做博后工作。这也与他“科研一定要注重实践”的理想相一致。他现在研究的课题是“人体的3D打印与应用”,方向是3D打印人体肝脏,进行疾病模拟,研究肝炎病毒、疟疾以及癌症早期检测。这是一个属于盖茨基金会的项目,也是生物界最前沿的项目之一。目的是为了对抗危害人类的疾病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