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骆驼祥子》的悲剧性

时间:2019-05-14 19:48:5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论《骆驼祥子》的悲剧性》,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论《骆驼祥子》的悲剧性》。

第一篇:论《骆驼祥子》的悲剧性

论骆驼祥子的悲剧性

引论:

我国著名作家老舍最优秀的作品,当属《骆驼祥子》,这部作品写于抗战前夜,作品一严肃的现实主义笔触,表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深沉思索。这部长篇小说通过旧中国北平一个人力车夫祥子的悲剧命运,成功的塑造了一个城市个体劳动者想通过个人的奋斗与拼搏能够自食其力却最终惨败的形象。作品通过对祥子人物的刻画,有利的揭露和控诉了人吃人的旧制度,表达了作者对挣扎在社会最底层的劳动人民的命运的深切关怀和同情。

在旧社会中,为什么类似祥子的劳苦大众再如何努力也不能改变贫穷的悲哀命运呢?这种原本正常的、无可非议的劳动观念为什么在旧制度下不能被容纳呢?而老舍的《骆驼祥子》在作品的行文中显示了震撼人心的悲剧力量和典型的悲剧意义。多年来,文人墨客对老舍具有代表性的作品都有过深层次的研究,尤其对祥子这个典型人物也着墨不少,本人处于对其人物形象的喜爱和对当时社会的深刻认识,就祥子的社会悲剧意义在此谈几点自己的思考:

本论:

一、祥子悲剧形象的形成过程与他的曲折的生活经历和所处的社会环境以及婚姻有着密切相关的必然联系。

(一)从祥子的生活经历和奋斗史可以看出祥子悲剧形象 1 形成的必然性。

这部小说以明确的单纯的故事情节与线索展现了具有社会意义的车夫生活,作品以祥子买车的三起三落为中心,通过祥子与兵匪,祥子与侦探,祥子与车长主,祥子与虎妞等关系的描写,从不同的侧面展现了主人公的悲剧命运,揭示了各种矛盾,通过主人公精进向上——不甘失败——自甘堕落的命运三部曲展开故事情节的。

失去了父母和几亩薄田的祥子,带着十八岁乡间的小伙子的“粗壮与诚实”来到北京城,象许许多多的初涉世事的年轻人一样,带着美好的生活希冀与向往,带着农民的勤劳、朴实、善良、正直、憨厚的品质,在农村经济衰退之后,来到京城这个未知的城市,因为他健壮的身体像一棵树,“健壮,沉默,而又有生气”。祥子选中了拉车这个力气活作为谋生手段,为自己树立了一个不可动摇的理想—买车。“这是他的志愿、希望,甚至是宗教”。要强、勤俭的祥子希望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能够买一辆自己的车,做一个自食其力、独立自主、不受人欺的洋车夫,带着这个坚定的信念,他认为自己凭力气和年轻,只要肯吃苦耐劳,用不了多少年他就可以实现自己的愿望,这是一个下层劳动市民朴素的纯真的生活劳动信念,为了这个崇高的理想,他就象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一样,在风雨中咬紧牙关,从茶饭里节省每一分钱,用孤苦的挣扎,与拼搏编织着美丽的梦想。不知道留了多少血汗,终于在三年时间里赚出了属于自己的一辆车。此时,年轻的祥子是那样的快活和激动,因为“这辆车是他的一切挣扎与困苦的总结果和报酬,像身经 百战的武士的一颗徽章”。但是,没有高兴多久,军阀战乱就夺走了他的车,毁了他的理想,毁了他的希望,他痛苦,他愤怒,但他没有绝望,执着的信念没有使他倒下。为了再度实现他的理想,他拼上了命,拉下了脸,在经受了沉重的打击之后,他已不是初到京城时的淳朴的祥子,为了再重新挣钱买车,他不顾同行的义气乱抢买卖,甚至和老弱病残抢座儿。他深信只要自己再努力再拼命他还会有车的。祥子用性命和名誉辛辛苦苦地积攒了一笔买车钱,怀着满心的希望,终于可以再买一辆属于自己的车,却又被反动政府的孙侦探敲诈一空。这对可怜的祥子的打击无异于如雷轰顶,雪上加霜,几乎摧毁了祥子赖以生存先下去的人生信念。最后,祥子再也无心自己挣钱买车了,在绝望之极时,他又有了车,但那是牺牲了自己的独立自主和人格尊严,失去了自我,如同行尸走肉,受到虎妞的诱惑,在无奈之中,勉强与自己厌恶的虎妞结婚,用虎妞的私房钱买了车。这辆车不是他理想之中的车,不是他的胜利而是他的失败,用他自己的话说,“这是在投降”。然而,即使是那样的屈辱的生活,也不能被黑暗的旧社会所容纳。当虎妞因难产而死,贫困交加的祥子不得不卖掉了他视为生命的车,用来安葬虎妞,祥子再一次变的一贫如洗,好像刚来京城的他,但现在他连物质与灵魂都失去,包括最初的“足壮与诚实”,“坚强与希望”,只剩下满腹的辛酸与悲哀。

非人的折磨和一连串沉重的打击,耗尽了祥子的血与泪,毁灭了祥子的一切,包括高大健壮的身躯,努力向上、奋发要强的生活意志以及劳动人民所具备的那些美好品质。但本性勤 劳质朴的祥子又努力拼搏又想买车,因为他心中装着勤劳善良的小福子。当他真正爱着的小福子被逼自缢身亡时,祥子心底残存的最后一丝希望终于破灭,致命的打击促使绝望的祥子与先前自信的祥子判若两人。原先那么爱拉车的祥子,现在变得开始讨厌拉车,最后也拉不动车了。原先体面要强的祥子被逼的厚颜无耻,说谎耍赖,甚至敢出卖人命。长久以来,潜藏在他人性下的野性、兽性、恶性彻底发作,失去了原有的自尊与自信,也失去了原有的正气。祥子,这个一心想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才刚刚二十多岁,已经成了专为出殡的人家打幡的行尸走肉。可见,祥子买车的梦想与愿望构成了他生活的中心,作者借祥子这一心中的“宗教”,充分展现了祥子的梦想被现实一一击碎、破灭的过程,同时也是祥子一步步走向堕落、心灵沙漠化的过程。

从祥子的曲折经历可以看出,祥子由自信要强变成绝望的堕落的祥子形象具有客观必然性。

(二)祥子的不幸婚姻为祥子的堕落起了一个推波助澜的作用。

祥子特别厌恶虎妞,但他却无力挣脱虎妞的纠缠和诱骗,违心的和她结合,屈辱的接受了虎妞给他的车,他根本不甘心屈从命运的安排,心中时时迸发出改变命运的火花,并且虎妞很快怀孕了,一想到未来的小孩和未来的“爸”,他会有一种莫名的尊贵,有一种新的希望。然而虎妞难产而死。本来心里就扭曲的祥子,面对虎妞的死,他心里的裂痕更加扩大了,虎妞带给他的并不全是不幸和痛苦,也给了他些许快乐和希望。如今一切都没有了。中国人几千年来沿袭下来的“家本位”的观念在祥子身上同样存在,失去了家也失去了孩子,祥子不但没有感到快乐,没有得到心里的解放,反而加重了祥子的心理危机„„正当祥子又萌生了和自己暗恋的小福子结合时,小福子又被逼自缢,美丽、年轻、要强、勤劳的小福子的死,是祥子的精神彻底的崩溃了,使祥子的心彻底枯萎了。他无法在那个社会中把握自己的命运,如何抗挣,拼搏也无计于实,反而使他更痛苦。于是,祥子开始产生一种盲目的,病态的报复心理,开始反其道而逆行,自暴自弃,他损害的不是别人,而是他自己。

(三)祥子悲剧形象的形成还由他所处的环境和所属的社会地位所决定的。

祥子只是个卑贱的人力车夫,虽然不是一个有觉悟的劳动者,但他身上曾今存在过许许多多美好的品质。他有理想,爱劳动、讲义气,讲道德,有荣誉感。当他拉车摔了曹先生时,却不肯趁主人外出时拿曹家的一针一线。哪怕是穷死,也绝不偷。自己一分一分的挣钱、攒钱,却帮助穷困潦倒的老马„„作者由衷的赞美祥子:仿佛在地狱里也能做个好鬼似的。然而这么一位淳朴可爱的青年凭着自己优良品质想自食其力,本来是无可厚非的,天经地义的。然而祥子却被一双无形的大手剥夺了做人的权利,变成了吃、喝、嫖、赌掏坏耍赖的鬼,一头没有思想的“走兽”,“只剩下那个高大的肉架子,等着溃烂,预备着到乱死岗子去”。这种变化是多么的触目惊心,令人震撼。通过祥子前后形象的变化,我们从他身上可以看到一个包围着他,逼迫着他,改造者他,控制着他的更大的、丑恶的、污秽的形象,即罪恶的旧社会。那抢他车的大兵,欺压他的虎妞,剥削他的刘四,诈他钱的孙侦探,愚弄他的陈二奶奶,诱惑他的陈太太„„正式这些社会蛆虫,这些兵匪特务,这些社会残渣,夺走了祥子的车,毁了他的理想,吞噬了他的灵魂,摘走了祥子的心。他想改变超越自己的地位,自己的命运,总会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制约着他的心,他的劲头;他想通过个人奋斗来改变恶劣的环境。这是人性向上的美的追求,是正当的反映,但这个黑白颠倒,人兽不分的社会环境却不能容忍他:“他吞的是粗粮,冒出来的是血,他要卖最大的力气,得最低的报酬”。但社会又是怎么样回报他的呢?只能给他一连串的打击,使他一次次再生的希望日益化为泡影。正如车夫老马告诉祥子的话:“你想独自混好?谁不那么想呢?可是谁又混好了呢?当初,我的身子骨儿好,心眼好,一直混到了如今,我落到现在的样儿,身子好?铁打的人也逃不出咱们这个天罗地网”。这个天罗地网不是命运的的捉弄,而是那个畸形社会的怪圈儿。“然而即使这样,祥子也无法认识这个社会环境,反而一次次的怀疑自己要强的心胸,在每次遭受打击之后,他的心灵深处都会展开激烈的搏斗,是要强还是懦弱?是做人还是变兽?看到别人喝酒、吃烟、跑土窑子,他甚至有点羡慕。“要强又怎么样呢?这个世界并不因为自己要强而公道些。”当祥子买车的希望彻底化为泡影,心想:“好吧,老实、规矩、要强,既然都没用,变成无赖也不错”。“咱当初倒要强过呢,有一丁点儿好处没有”?正是处于这样的环境和心态,祥子要强的精神防线彻底崩溃了,不平衡的心理也没知觉了,价值趋向日益倾斜,过去引以为豪的他,现在却自我否定,过去他鄙视的一切,他反而认为是正确的。“什么也无须想了,将就着活下去。”祥子真正地滑下了坡,沦为一个吃喝嫖赌,无恶不作,麻木不仁的鬼了。

(四)祥子个人奋斗的理想即与生俱来的小农意识和狭隘的眼光以及个人性格心理上的弱点也是造成祥子悲剧的主观原因。

祥子从农村来到城市,靠出卖体力为生,他是一个城市个体劳动者,他的要强好胜的心胸只是隶属于他的那个小生产者的狭隘范畴的。他的道路完全是个人的奋斗道路。因此,他为自己设计描绘的蓝图是没有别人在内的,虚幻的小天地。他的挣扎,反抗是是盲目的孤立无援的个人奋斗,所以祥子不可能清醒的认识自己的环境,更不可能认识自己的奋斗道路,他只能像盲人骑瞎马一样,漫无目的地苦奔,在黑暗中摸索个人的奋斗道路。事实证明,祥子这样的个人奋斗道路,在当时的社会中是根本行不通的,最终只能落得一个悲惨的结局。在作品中,当祥子满怀希望努力奋斗的时候,老马和二强子的经历已经预示着祥子的悲剧结局的必然性。老马和二强子从前都有自己的车,也曾像祥子一样努力奋斗过,但都落得个悲惨的结局。祥子也曾在老马的身上隐隐约约地看到了自己的将来,但是,小生产者分散的个体生产方式,使他永远习惯于把自己和别人区别开来,沉浸于个人的虚幻之中。他总是盲目的迷信自己的 力量,却不能正视现实。祥子在自己所描绘的道路上,一心想着自己的钱和将来的成功,他不想别人,更不管社会的变革。当祥子的理想在现实中被撞得粉碎时,头破血流的祥子把自己满腔的仇恨和无奈掷向周围的一切。因为他看不到自己真正的敌人是谁,于是就盲目的怨恨,报复,只有想办法多占便宜,多使坏,看到别人遭殃自己占便宜,他才觉得痛快。用铁的事实说明个人奋斗的道路是行不通的,个人奋斗者的精神支柱是不堪一击的,只能使他走向极端、走向毁灭。

作品通过祥子的悲剧告诉人们:个人奋斗的道路是不能自救的,更有甚者,还能导致个人的毁灭。这就是祥子形象悲剧的意义真正所在。那么,祥子的悲剧意义到底揭示了什么社会内容呢?作品通过全文的描写主要是揭示社会的腐朽和黑暗对广大劳动人民的摧残和制约。

祥子作为半殖民地、半封建旧中国城市个体劳动者的典型代表,他的堕落是可怕的,但却是真实的。这个悲剧形象所揭示的社会意义是深刻的,带有普遍性的,更具有强烈而深刻的社会批判力量。不论是老马式的悲剧,还是祥子式的悲剧,都是一种社会存在。作者通过对车夫生活的全面描写以及对社会本质的揭示,让人民了解到地狱般的旧社会是什么样子,万恶的旧社会是怎样毁灭一个质朴向上的劳动青年的美好理想,使作品的现实意义的批判力量达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与深度。作者虽然不能替祥子指明生活的希望之路,但对旧制度的否定是彻底的。它没有人道主义者对劳动人民的怜悯,也没有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的说教,而是写出旧世界的残忍、罪恶以及它的 不可救药,激起人们的深思,唤起“把世界换个摸样”的决心,启示人们放弃对个人奋斗道路的迷信和幻想,启迪读者去探索解放祥子的新道路。

二、纵观整部小说,字里行间包含着浓郁的悲剧气氛与美感力量。祥子的悲剧和英雄们的悲剧相比,尽管不悲壮,不炫目,更多的是让读者与淡淡的血痕看到社会的症结,老舍笔下的悲剧是朴素的,对人们心弦的拨动,往往突出表现在沉闷的氛围,对逆来顺受的主人公的无情窒息上,是读者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与震撼之中„„

(一)从祥子自身的典型形象可以看出,祥子的一生,是肉体与精神被万恶的旧社会咀嚼吞噬的一生。作家老舍从祥子的被毁灭,向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统治者提出了强烈的控诉。半殖民地社会使祥子离开了亲人热土,浪迹城市,凭借体力过活,“凡是以卖力气就能吃饭的事,他几乎全做过了。”但在他身上,仍有着中国农民不可磨灭的影子。所以最后,他才用农民的眼光看中了可以不断地给他产生馒头和烙饼的拉洋车这一“宝地”。迷信自己的体魄,使他俯下腰来卖傻力气,所以当他以骆驼的姿态奔跑在北平的街头巷尾时,他是认为天无绝人之路。并且祥子的节衣缩食、自抠自地攒钱,并“觉得用力拉车去挣口饭吃,是天下最有骨气的事”等等的背后,有这样一个动机:“照这样下去干”,“也可以开车厂子了”!显而易见,作为个体农民,在农村的破产对于祥子仅失去了土地和生活的条件,并没有丢弃小生产的思想。而且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城市里,由于能“自由”出卖劳动力,使得祥子谋生的思 想混杂着谋利的奢望,“他只关心他的车”,他心中只有他自己。顽强的活下去本来是祥子思想最积极的部分,但由此却潜伏着悲剧的种子。他整天过着如履薄冰的日子,使他只相信自己,他不思索自己为什么越来越穷,为什么由农村流落到城市中挣扎,而是担惊受怕自己的现状变的更坏。他把命运维系在车上,车比人贵重,钱又能买车,钱更成了命根子。劳动的被剥削,因他自己拼命攒钱而认不清了;人的价值,在祥子看来微不足道。在半殖民地的都市底层漂泊,祥子仅剩下双手,但又未参加工业生产,对周围的一切置若罔闻,正表明他用农村的封闭自守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对待人与人的关系,即使“在新的环境里还能保持着旧的习惯”。这“旧的习惯”,决非仅是祥子在城里继续保持着他那充满泥土气味的醇厚和质朴,而是散发出一种小市民的气息。当农民时,他把土地看的比命还贵重:做车夫,他把买上车作为“志愿,希望,甚至是宗教”。他认为,不拉上自己的车,“简直是白活”。“祥子不想比别人,不管别人”,拉车的穷哥们悲惨境遇被他一心买车的愿望所遮掩。有时眼里看到了,但心上没见。一个人的品质最能在逆境中显现出来,固执的遵循传统的老例,使祥子在追求屡遭夭折之后,恶性的发展了自身的优越条件。他认为“同时在地狱里,可是层次不同”,他开始用身躯排挤苦难的兄弟了。过去他不肯强别人的买卖,特别是老弱病残。现在,“他不管这个了,他只看见钱,多一个是一个”,他拼命显示自己骆驼般的体魄,却丢掉了骆驼的品质和心胸。保守的思想,驱使祥子“像一只饿疯的野兽”一样去个人奋斗,两个人奋斗,又使祥 子“只想着自己的钱与将来的成功”。悲凄的破产农民的生活,他忘却了;刘四之流对车夫的压榨;他视而不见;阶级压迫,社会的水深火热,他更是木然置之。不仅没有在坎坷中有所觉悟,却使出浑身的解数,在幻想脱生中走着死亡之路。祥子的悲剧就在于他自己加速着自己的消亡!这也正是当时社会的罪恶特征。另外,作者以祥子自身的性格矛盾揭示了来自乡村的破产农民面对腐朽社会的压迫盘剥,在日益贫困的同时也扭曲了质朴的人生,激化了小生产者对私有的追逐,从而加速了他们悲剧的结局。小说在效果上,明确地使读者意识到在生产关系大变革中,徘徊在原有的街巷内,而不肯置身新的生产关系中的人,虽然他不是剥削者不是众矢之的,但也走了一条历史的悲剧之路。

作家不仅写出祥子的悲剧,而且写出来祥子悲剧性格的发展。祥子一直在失败中挣扎,但他的个人奋斗思想使他认不清周围环境的严峻,至多是问个“凭什么”!当苦闷袭来,他想的是个人的“倒霉”,认为“整个的生命是一部委屈”。明明是社会泥潭把他淹没,但祥子只恨呛他的第一口浊水,把恩与仇全归结在个别人的身上。所以他把残酷的阶级对立,看做是虚无缥缈的“鬼影”。追求个人的发财成功,却越来越认不清社会对自己的榨取。面对人生的十字路口,几经磨难后,祥子内心的善良正直、热心向上的道德力量慢慢减退,而自私保守的这些小生产者固有的弊病却在他身上增强,祥子在生活实践中不是清醒了,而是更加糊涂和愚昧。

但是,祥子“要强”的本身并没有错,是以进取的态度踏 上在城里谋生的征途。但殊不知,他的体质、他的劳动及拼死拼活挣来的血汗钱,全是黑暗社会觊觎鲸吞的对象。祥子囿于小生产者的意识,没有也不会明白这一点,所以他对财神有朝一日会恩赐予他的渴求,使他趋向委琐的意识。朴素的反抗不合理社会的斗志被污染了,不择手段地过上像样日子的思想滋生了。正如他抢别人的生意,而受同行嘲骂后的心理活动所表明的:“这样的不要脸正是因为自己要强,想买上车,他可以原谅自己”。所谓的“原谅”,是从他原有的好品质上倒退,他抛弃了劳动者的阶级同情心等品德,自愿沾染并增加着无业游民的于沉沦中的狡狯气。因而当祥子奋斗失败屡遭不幸后,也不能正视现实,反而自暴自弃,这就必然走上丧失人格以混温饱的苟活之路。

从祥子由“好强”到“苟活”的变化,小说鲜明地启迪人们:依靠小生产者的传统信念,在灾难深重的半封建中国挣扎,即使有超乎寻常的体力和不轻易气馁的个人奋斗精神,即使是在没有土地羁绊而流入城市的情况下,依然走着悲剧道路。

(二)从家庭角度而言,祥子与虎妞的异常结合,与小福子的终生永别的精神摧残,使 悲剧气氛达到了令人窒息的境地,虎妞在祥子面前居高临下的气势,充满封建把头的霸道,加上经济上的优势,使祥子行不由衷处处事与愿违,祥子精神世界受到如原子弹辐射一样的灼烧。他失去了人格。因为虎妞存在着买车的能力,祥子还有拉车的意愿,买车的意愿是虎妞和祥子暂时结合的纽带。指挥祥子言行的内心思想是他发家的梦幻。其实,祥子不过是想得到蝇头小利,做一个有口饭吃的 家庭奴仆而已。

不论在社会上,还是在家庭里,祥子靠个体劳动以求温饱的信念全破灭了。他与虎妞组成的家庭是腐朽社会的畸形产物。作家正是通过对一个家庭,由建立到解体的描述,写了黑暗社会扭曲了人与人之间的正常关系,祥子从步入城市与人们接触的第一天起,就是别局的开始。

(三)从社会角度而言,在政治上经济上,祥子受到反动社会三苦的打击结局很悲惨。祥子是人力车夫中的佼佼者,他“不抽烟,不喝酒,不赌钱,没有任何嗜好,没有家庭的累赘,只要他自己肯咬牙,事儿就没有个不成”。况且,他“谁也不敢招惹,连条野狗都得躲着”。这就表明,祥子绝不是那个社会的洪水猛兽,而是以为安分守己力争做个“暂时坐稳了奴隶时代”中的奴隶。一个生活在底层逆来顺受的人,大概能苟延残喘了吧!然而皮之不存,毛将焉附。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已腐朽的不可再腐朽,它连祥子这样的与世无争者也不允许其按照自己可怜的愿望安稳的活下去!这一点,连祥子也察觉了:“吃得好,睡得好,自己可以干干净净像个人似的,是不容易找到的事”,“自己一切的努力只为别人来欺侮”。首先欺侮祥子的是北洋反动军阀的混战,使得他车无影了,连人也濒临死亡。其次是反动爪牙对祥子的敲榨,孙侦探顺手的勒索,使祥子遭受致命的一击,再其次是车厂主刘四对祥子的奴役。小说从祥子的厄运中深刻揭示了,那个社会下雨都不利于穷人,“因为下落在一个没有公道的世界上”。穷人只有不断受压榨而无处诉讼的义务,却没有稍微挺些腰而生活下去的权力。

(四)从悲剧美感角度而言,悲剧的感染力,往往是来自与它生动的描绘了主持争议者的失败和愿望的破灭。祥子是悲剧的主角,但不是个十全十美的人物。作家执着的用小人物的遭遇做凸透镜,揭示那“万家墨面没蒿莱”的社会,把祥子悲剧做为落地残叶来勘察“秋风”对社会底层的侵袭从《骆驼祥子》的创作实践,可以清晰地看到,老舍的悲剧观是充分现实主义的,他站在抨击黑暗旧中国的高度写一个不起眼的角落,但却入目三分的表现了作者对底层的民众的深情厚谊和人道主义情怀。

结论:

《骆驼祥子》是老舍先生优秀的社会批判和文化批判的杰作,代表作,是老舍思想和悲剧艺术达到成熟的标志,是老舍将审美视觉从人物命运转向社会悲剧最见功力的一部长篇小说。小说不仅描绘了北京人力车夫的悲剧命运,而且深刻的向人们展示了活生生的人间悲剧,看到人性美被一点点的侵蚀,污化,毁灭的罪恶,使祥子的悲剧形象更生动,悲剧意义更生动,悲剧美感更深刻,尤其是祥子的悲剧,使人们对小生产者的命运和中国的前途深长思之„„让人们知道:旧中国是如此黑暗不堪,急需变革,从而使我们深刻的认识到:只有社主义才能救中国!《骆驼祥子》是无产阶级文艺的瑰宝,祥子的悲剧,是永远有教育意义的!小说达到了很高的现实批判高度和精神高度,是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扛鼎之作。今天我们进一步审视祥子这个在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不能不对老舍先生产生敬佩之情。注释: 希冀:希望。

打幡:替别人打出殡时的引魂幡。

万家墨面没蒿菜:因为社会的黑暗导致人们的生活极度贫困。

茍延残喘:比喻勉强维持生存。家本位:把家庭当作根本,放在首位。参考文献:

① 文中所引出自于老舍的《骆驼祥子》原著。② 武汉大学出版,吴宏聪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③《中小学生20部必读名著导读》,主编:李炳海,吉林文史出版社。

④《中外十大名著》初中珍藏版。⑤《现代文学作品选》湖北人民出版社。

第二篇:论《骆驼祥子》的悲剧性

简析“骆驼祥子”的悲剧色彩

论文摘要:

在老舍笔下除了老派、新派与理想市民几种形象系列,还有一种属于城市底层的贫民形象系列,而且占有显著的位置。作者在刻画这一系列形象的时候,多数都突显出一定的形象色彩,而《骆驼祥子》则是充满着浓郁的悲剧性的作品,成为老舍创作中的一座高峰。本文从四个大方面阐述了祥子形象的悲剧性,从更深的层次分析了祥子的悲剧命运:

一、选取具有普遍性的车夫生活,揭露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奠基了主题的悲剧色彩;

二、通过描写用普通人的生活历程,突出了悲剧的典型性和社会性;

三、通过对祥子性格弱点的真实写照,营造了震撼人心的悲剧效果;

四、主人公的悲剧和作者悲剧情绪的完美融合,描绘出感人悲剧色彩。关 键 词: 骆驼祥子 悲剧 命运

老舍的长篇小说《骆驼祥子》是个悲剧作品,半个世纪以来,它的悲剧性深深地吸引着广大读者,每一个悲剧性结局,读者都为之激动、不平。小说主人公的悲惨结局,使处境与之相似的人们不由得严肃地展望自己的前途,产生不寒而栗的恐惧。五十年代初有个外国人在一篇评论老舍的文章中,谈到自己读了《骆驼祥子》以后,有很长一段时期一直不忍心乘坐在旧中国街头到处都是的人力车①。作品中一个人力车夫的不幸遭遇,竟然唤起了处境完全不同的人们对于实际生活中所有的人力车夫,也都怀有人道主义的同情。这些,都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艺术吸引或者思想触动,而是穿透心灵的震撼,通向现实的反思。这样的力量和效果,也并非别的什么,而是第一个给悲剧作出理论概括的古希腊哲人早就指出过的,为悲剧特有的美感内涵和作用——通过“激起怜

②悯与恐惧”陶冶和启迪人们。而《骆驼祥子》正是这类作品中的佼佼者。

一、选取具有普遍性的车夫生活,揭露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奠基了主题的悲剧色彩

祥子的悲剧,不仅是他个人的悲剧,而是一场社会悲剧。他谈这部小说创作源于他与朋友闲谈。他说:“一位朋友跟我闲谈,随便的谈到他在北平时曾用过一个车夫。这个车夫自己买了车,又卖掉,如此三起三落,到末了还是受穷。听了这几句简单的叙述,我当时就说:‘这颇可以写一篇小说。’紧跟着,朋友又说:有一个车夫被军队抓了去,哪知道,转祸为福,他乘着军队移动之际,偷偷的牵了三匹骆驼回来。„„这便是骆驼祥子的故事的核心。”在旧中国,人力车夫受蹂躏遭迫害,百般挣扎,最终悄悄地死去之类的痛苦和灾难,每天都在街头巷尾演译着,有关的记载也充塞着报纸的社会新闻栏目。但所有这些实际发生过的事情都没有激起过人们如此强烈的震动和这般深切的思考。他们早已为人们所忘却,而老舍笔下的这个悲剧却始终活在大家的心头。再进一步说,在老舍前后,不少作家也写过一些取材于人力车夫生活,以之为主人公的作品,却唯有祥子被公认为现代文学史上人力车夫以至于其他城市个体劳动者的典型形象,也唯有祥子在文学圈子以外的各层群众的日常生活中,被普遍地当作这类苦力的代名词、同义词。使人们从中痛切地感到艺术的巨大力量和深远影响。

老舍本人出身于城市贫民,不但从小和人力车夫有过直接深入的交往,自己就长期生活在这样的社会底层,因此能够比一般作家更真切地体会他们的全部痛苦和灾祸。懂得压在他们身上的,决不是个别的偶然的不幸,而几乎是整个社会沉重的压榨。所以他说,当他联系自己这方面的体验和理解,构思《骆驼祥子》时,“我所听来的简单的故事便马上变成了一个社会那么大”;而且就创作意图而言,他也不满足于描写个别人的经历,而要求在作品中“写出个劳苦社会”,让人们看到对于那些不幸者说来,“地狱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应该说《骆驼祥子》思想上艺术上所以具有这样的魅力和成就,具有如此浓重深沉的悲剧性,首先就在于这不只是一出个人的悲剧,而是一场社会悲剧。

祥子是个年轻、淳朴的人力车夫,渴望以诚实的劳动挣得一种独立的生活地位,为此作了执拗的奋斗和抗争。但来自各方的打击一步一步地粉碎了他的愿望,侵蚀了他的勇气,连同正直地生活下去的意志。他完全堕落了。祥子的悲剧不是无病呻吟或者茶杯里的**,不是什么抽象的真善美与假丑恶的纠纷,也不仅仅是孤立地降临到个别人头上的意外的灾祸,而是具有广泛联系和历史深度的社会冲突的产物——祥子的毁灭是整个旧社会造成的。

二、通过描写用普通人的生活历程,突出了悲剧的典型性和社会性 《骆驼祥子》所写的不是英雄悲剧,而是普通人的生活悲剧。悲剧主人公祥子既不是叱咤风云、建立了丰功伟绩的英雄豪杰,也不是地位显赫、不可一世的帝王将相。他从未有过任何崇高宏伟的理想和英勇豪迈的行动。他活在世上的目的,曾经倾注了他的全部激情和精力的,不过是获得一辆人力车、当个自食其力的独立劳动者的卑微要求。他始终是个微不足道的普通人、地地道道的小人物。

祥子生活是悲剧,他的爱情也是悲剧,或说作者本身不随意在悲剧事态中挖掘出内在的悲剧意味。车厂老板的女儿虎妞主动和祥子亲近,后来还不异嫁给他。从世俗的眼光看来,这岂不是作为车夫的祥子的意外艳福?作家却从中扑出了也写出了这种强加于他的爱情和婚娶,非但没有给他带来丝毫幸福和喜悦,反而使他陷入说不出的委屈和耻辱——粉碎了作为他的整个人生理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凭着自己诚实的劳动成家立业的生活蓝图。“她把他由乡间带来那点清凉劲儿毁尽了”;而且使他从挣脱不掉这么一个女人的摆布,开始意识到自己的无能和生活的无望。如果说对于虎妞这种半是诈骗半是委身的纠缠,他始终是被动的、厌恶和痛苦的。作家用这样的“艳遇”突出了曾经洁身自好的祥子精神上已经堕落到了何等可怕的程度。在另一方面,小说渲染了祥子在小福子纯真爱情面前的犹豫。她的过于沉重的家庭拖累——一个醉鬼似的爸爸和两个年幼的弟弟,都得依赖她为生——使他迟迟不敢接受她的诚挚的奉献。即使当他一度鼓起勇气与她结合时,盘算的也仍然是“她可以不管二强子,也可以不管两个弟弟,她必须来帮助祥子”。作家以真实到近乎残酷的刻画,撕开了生活的窘迫所造成的祥子品格上怯弱、低下、自私的一面,从更深的层次上写出了生活把他摧残到何等可悲的地步。

作家甚至有意不写悲剧特别是英雄悲剧常有的并且往往成为作品高潮的悲剧主人公死亡的情节。小说没有以祥子为了某种信念和追求而献身——这种可能性并不是完全没有,比如他可以由于奋起抗拒逃兵暗探的强夺而遭杀害,也可以因为毅然与小福子共同承受生活的重担而被生活煎熬致死等-----作为结局,完成它的悲剧效果。

比起英雄悲剧,这种普通人的生活悲剧,在文艺史上是比较晚出的,直到近代才流行和普遍起来。它反映了文艺创作与社会现实、与平民百姓的更为紧密的接近和结合,又与现实主义思潮的兴起联系在一起。这类悲剧作品,没有英雄悲剧那种能够唤起人们的崇高、庄严、悲壮感的美感作用,和产生突然爆发出来的振奋激动人心的艺术效果。然而正如鲁迅所指出的:“人们灭亡于英雄的特别的悲剧者少,消磨于极平常的,或者简直近于没有事情的悲剧者却多”③,这类作品在提示生活本身的悲剧内涵的广度和深度上,往往可以胜过英雄悲剧。它写的是广泛地发生于现实生活中人们身边的悲剧,有时还能“如无声的言语一样,非由诗人画出它的形象来,是很不容易觉察的”,隐蔽于生活深处的悲剧因素④。这类作品又总是努力排除各种外在的、偶然的、或者人为地制造出来的刺激性的因素,而是以人物的平民性,事件的平凡性和内在的悲剧性,构成对社会生活和生活中的悲剧具有普遍意义的艺术概括。这样的悲剧作品,能够深化最广大的读者对于生活的认识,而且由于使他们感到其中所描写的既平淡无奇又如同身受,从而激起更多的酌情和震惊,由此产生的悲剧效果也就可能特别强烈,特别持久。

三、通过对祥子性格弱点的真实写照,营造了震撼人心的悲剧效果 从一定意义上说,《骆驼祥子》又是一个性格悲剧。酿成这样一场悲剧,除了来自社会的压迫剥削,还有悲剧主人公本身性格上的原因。作家的创作意图显然也不仅仅在于控诉制造悲剧的旧社会,同时还鞭挞了祥子身上的弱点。

长期以来,我们分析祥子形象时,虽然也提到他来自农村,在具体分析中常常只是把他作为一般的城市个体劳动者看待,忽略了农村生活在他性格以至于他的形象的各个方面留下的众多鲜明的印记。无论是他的健壮、木讷或者勤快、朴实,还是他的狭窄、保守或者谨小慎微,即从外形、生活习惯,到心理状态、精神气质,无不带着浓厚的泥土气息,显示出来自乡间的特点。即使在诸如喜欢蹲着跟人讲话和“觉得满世界带着老婆逛是件可羞的事”之类的生活细节中,也都是典型的农村习惯和农民意识。小说一再提到他不同于一般的车夫,没有入车夫的“辙儿”,还是因为他保持着在乡间形成的拘谨忠厚的心态和气质。他和很有心计、八面玲珑的高妈同在曹府帮佣、同属城市个体劳动者,但两面人的言谈、举止和内心活动处处形成明显的对比;同样在于他有强烈的农民意识和缺少高妈那么多的城市生活的磨练。所以,《骆驼祥子》实际上写的是一个来自农村的淳朴正直的青年堕落为所谓“坏嘎嘎”的城市无赖的悲剧。这个因为农村无法存身,到城市另找生路的劳动者,被城市更加无情也更加迅速地毁灭了。在他的身上,当个独立劳动者的人生追求和纯洁美好的农民品格是同时丧失的。这是祥子这个艺术典型的重要特征,也构成了这场悲剧的主要线索。《骆驼祥子》以全部笔墨叙述他们来到了城市以后的痛苦遭遇,以他们被新的生活所吞噬而告终,在艺术上完成了对于这个在当时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悲剧的反映。

抓住以上特点,也才能充分理解为什么从外表到内心都曾经是骆驼般坚韧的祥子,心灵深处却又始终有一种说不出的孤独感和软弱感,几乎遇到什么事情都束手无策,当他因为走投无路而感到惶恐和苦恼时,“更让他难过的是没地方去诉诉委屈”。这不能只从他是个体劳动者的一般原则加以说明。被束缚在分散狭小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中的他们,诚然有狭窄短视、各人自扫门前雪和因为自顾不暇而形成的怎么冷漠等弱点;但作为劳动人民,毕竟还是有善良热心助人的一面,尤其是对待与自己相似的不幸者,祥子不就帮助过老马祖孙吗?

祥子性格的最大特点,又是导致这场悲剧的主观上的契机的,是他们通过个人奋斗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和生活命运的强烈愿望和执著追求。既然他所承受的是来自整个社会的沉重压迫,孤立的零散的个人奋斗自然难以取得成功;即使有了自己的车子并且始终保持着,又何尝能够摆脱那些压制而成为真正可以独立自主、幸福生活的劳动者?这种不切实际的打算,使他从一开始就陷入盲目性,一切真诚的努力都是毫无意义的,等待着他的只能是失败和悲剧。但作家对于祥子性格的描绘并没有到此为止。还向深层作了细致的发扬。他写到祥子对于自己的这种努力也不断有过反思和疑问。比如第一丢车以后,尽管他仍然努力拉车攒钱,“可是干着干着他便想起那回事。一想起来,他心中就觉得发堵,不由的想到,要强又怎样呢,„„即使马上再弄来一辆,焉知不再遇上那样的事呢?”可见他已经预感到前途的黯淡,并向自己提出了严峻的反问。但他随即做出的回答却仍然是:“即使今天买上,明天就丢了,他也得去买。这是他的志愿、希望、甚至是宗教。不拉着自己的车,他简直像是白活。„„他的能力只能拉车,他的最可靠的希望是买车;非买上车不能对得起自己。„„设若一旦忘了这件事,他便忘了自己,而觉得自己只是个会跑路的畜性,没有一点起色与人味。”结论是不管付出多么沉重的代价,“有了车就足以抵得一切”!作为个体劳动者,他们只有在这种追求中才多少感觉到自己的价值和生活的意义。在祥子这里,车子已经和他的生命融为一体了。所以,虽然他早就把自己的这种努力比作“误入了罗圈的胡同,绕了个圈儿又绕回到原路,„„无论走哪一头儿,结果是一样的。”他还是这样奔跑着;先是充满了希望地奔跑着,然后是不无怀疑地奔跑着,终于是无望地奔跑着!在这里,清醒和糊涂、自觉和盲目,几乎成了同一回事;如把它们区别开来,都没有什么意义了。而且事实上难道不正因为他想有所作为,才陷入这样的悲剧的吗?如果从一开始他就安于命运而无所企求,不就没有这一切,至少不如此令人同情和叹息了吗?祥子的性格和祥子的悲剧之间的内在联系,在这些描写中表现得十分清楚。

小说快结束时,祥子遇上了刘四,意外的邂逅使“他轰的一下,全身热辣辣的不知怎样才好”而当他“忽然找到了自己”时,立即把坐在车上的刘四撵下来。这使他感到痛“自从娶了虎妞之后所有的倒霉一股拢总都喷在刘四爷身上”,事后还认为“战胜了刘四便是战胜了一切”,使他又一次振作起来:“祥子又活了,祥子胜利了!”在逃兵和暗探的强夺前面,他忍气吞声;过去在刘四面前,也从来没有顶撞过;在祥子的一生中,这是唯一的有点英雄气概的行为。但在深夜小巷以这种方式对待孤身一人的老者,又算是什么英雄行为呢?除了发泄一下怒气以外,又有什么实际意义呢?在这里,英勇与怯弱,抗争与苟活也很难区别开来。但试问饱受生活折磨的祥子除了这样的报复,又能想到干出别的什么来呢?这种阿Q式的精神胜利法只能说明祥子非但不是英雄,而且根本不懂得什么是应有的抗争和真正的胜利;从另一个侧面,看到他的性格中的悲剧因素。这些真实深刻的描写,所揭示出来的祥子性格和他的悲剧之间不可分割的联系,具有特别强烈的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

对于自己所描写的生活和人物丰富深入的理解和杰出的现实主义才能,使老舍从一些富有个性特征的言谈行动中,揭示出祥子社会的阶级的属性,准确而且鲜明的表现出小生产方式和闭塞落后的生活环境,他们的狭隘性,保守性和盲目性何等深刻地决定了祥子的生存形态,行为模式和交往准则,造成了他性格中的严重缺陷。小说有力的写出了祥子的悲剧,不仅是当时那个社会作为外在的力量造成的,同时也是社会对于他的性格的深入影响,阶级的局限性,即社会转化为人物的内在因素造成的。所以,不但应该改变那样的客观世界,同时,也应该改变这样的主观世界,才能最终地结束悲剧。这样的性格悲剧不仅在当时引起读者的反省,今天仍然能够使人激动,发人深省,并且从中受到启发。

四、主人公的悲剧和作者悲剧情绪的完美融合,描绘出感人悲剧色彩。另外,《骆驼祥子》还是一部标志了老舍的悲剧意识日趋自觉而变得成熟深沉的代表性作品。在作家将客观的存在于社会生活中的悲剧性事件和具有悲剧意味的人物写入作品的过程中,总是融入了他自己对于这场悲剧以至于整个生活的主观感受和判断,即他的悲剧意识。老舍虽然一向以其特有的幽默著称,还因此被誉为“幽默大师”、“笑匠”。但他的幽默从一开始就带着苦涩和酸辛,绽开的笑脸上流淌着痛苦的热泪,他的作品中,喜剧因素和悲剧因素总是熔铸在一起,而且常常是喜剧其外而悲剧其内。作为幽默作家时的老舍,反而比一些作家显示出更多的悲剧意识,到了三十年代中期,悲剧意识在他的部分作品中,更是占了主导地位。

伴随着祥子走向堕落毁灭的描写,小说一再出现了诸如“坏嘎嘎是好人削出来的”。“人把自己从野兽中提拔出,可是到现在人还把自己的同类驱逐到野兽里去。”之类的警句。他概括了作家对于这场悲剧的理解,也集中地表达了他悲剧意识。从深刻的社会原因上,强调这场悲剧的不可避免性和必然性,无疑是真实地反映了那个社会的客观现实,这样理解悲剧的起因,是唯物主义的,由此得出的结论也具有尖锐的革命意义。如果联系老舍本人的思想创作的发展来看,还有另外一层意义。他的早期作品中,在揭示出富有悲剧意味的矛盾冲突后,往往又借助于侠义之士,除暴安良一类的偶然因素加以缓和,从而冲淡了作品的悲剧性。这类情节在他的作品中的一再出现,说明老舍那时对于生活的批判和决裂还是不够彻底坚决的,悲剧意识也因此有所不足。在写作《骆驼祥子》前夕,他用“在十年前我只知道一半恨一半笑的去看世界”和“‘穷人的狡猾也是正义’,还是我近来的发现”的对比,说明自己思想创作上的变迁。《骆驼祥子》的确清晰地反映出认识和态度上的这种变化。比如曹先生这个人物,按照他早期作品的构思,很容易成为把陷入生活泥沼、行将来顶的祥子拯救出来的恩人,但这一次他让祥子得出曹先生救不了自己的严酷结论。这破除了人们不切实际的幻想,首先在于作家本人已经坚决抛弃了这类念头。作家悲剧意识的强化直接导致了作品悲剧性的强化。

不过,我们也应该看到:在突出这场悲剧的必然性的同时流露出作家的某种悲观绝望的情绪,这并不是指他让祥子被生活所吞噬,而是在于不仅祥子没有找到改变自己这种处境和命运的生路,作家自己也没有看到和写出祥子们能有什么光明的前途。他说过:当别人问起他如果一切都像小说所写的那样,“我们还有什么希望”时,“我无言对答”,也足以证明他确实深深地陷入了这种惶惑。而且作家感到的痛苦绝望事实上远比祥子深远得多。小说中一再提到的所谓车夫的“辙儿”,将它看作不可抗拒的生活规律,反映出他对于这类个体劳动者道德普遍堕落,以至于他们整个生活和命运的悲观估计。建立在这样的认识基础上的悲剧意识,使小说的悲剧性变得复杂起来。作家的这种悲剧意识,增强了小说的悲剧性。如果说喜剧要求作家高于作品中的人物,必须超越所描写的对象,只有这样,他的嘲讽和鞭挞才能泼辣尖锐,才会无情地揭露出生活中的丑态和腐朽,从而取得强烈的喜剧效果;那么悲剧作品中作家与作品中的人物融为一体,一样彷徨,一起受着生活的煎熬,往往能够更为真切更为充分地写出这些人物的痛苦和不幸同揭露出生活中的全部灾难,使人们格外感到沉重;压抑得被窒息了一般,从中产生对于那种生活更大的恐惧和憎恶,对于那些受难者更深的同情和怜悯。这也是《骆驼祥子》具有特别深沉地悲剧力量的又一个奥秘所在。

悲剧作品总是呼唤着人们来共同正视生活的残酷和斗争的艰巨以及包括作家自己在内的人们精神上的各种痛苦;同时严肃地表达了与令人怜悯和恐惧的一切告别的愿望,期待着他们早日成为历史的陈迹。这就是悲剧的积极意义和巨大力量之所在,也是为什么它虽然使人难受、害怕,却又为人们所喜爱,并且难以忘怀。即使当作品所描写的一切灾祸、苦难、失误等真地都过去了,悲剧——尤其是其中地杰出者——却能依然以其真实地描绘和严峻的思考充满了激情的理性和散发着理性的激情,以及由此构成的悲剧性,继续给人以激动和启迪;不仅记载于文学的史册上,也铭刻在人们的心灵中。《骆驼祥子》就是这样的一部作品。

注释:

1、选自《密勒士评论报》

2、选自《我怎样写〈骆驼祥子〉》 3、4选自鲁迅《几乎无事的悲剧》

[参考文献]

1、《中国现代文学史》

2、《中国现当代文学史》

3、《老舍文集》

4、《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析》

简析“骆驼祥子”的悲剧色彩

霍明玲

第三篇:论《骆驼祥子》中“祥子”命运的悲剧性

本 科 毕 业 论 文

论 文 题 目指 导 老 师学 生 姓 名学

号院

系专

业写 作 批 次

36***3

:论《骆驼祥子》中“祥子”命运的悲剧性

:李艳丰老师 :黄婷 : :网络教育学院 :汉语言 :原 创 承 诺 书

我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论文是本人在老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查证,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若本论文及资料与以上承诺内容不符,本人愿意承担一切责任。

毕业论文作者签名:____黄婷_____

日期: 2015 年 5 月 20 日

目 录

摘要 „„„„„„„„„„„„„„„„„„„„„„„„„„„„„I Abstract „„„„„„„„„„„„„„„„„„„„„„„„„„„„„Ⅱ

一、祥子的悲剧性格命运 „„„„„„„„„„„„„„„„„„„„„„„1

(一)祥子的纯朴、善良、为人正直 „„„„„„„„„„„„„„„„1

(二)祥子的堕落及其毁灭 „„„„„„„„„„„„„„„„„„„„1

二、造成祥子悲剧命运的根源„„„„„„„„„„„„„„„„„„„„„2

(一)社会局面的**不安„„„„„„„„„„„„„„„„„„„„2

(二)封建官僚的贪婪凶狠„„„„„„„„„„„„„„„„„„„„„2

(三)人和人之间的冷漠和欺诈„„„„„„„„„„„„„„„„„„„

3(四)个人本身性格上的弱点„„„„„„„„„„„„„„„„„„„„3 <一>渴望城市生活却无法摆脱农民意识„„„„„„„„„„„„„„„

4<二>个人奋斗道路的错误„„„„„„„„„„„„„„„„„„„„„4

<三>狭隘的英雄气概„„„„„„„„„„„„„„„„„„„„„„„5 参考文献„„„„„„„„„„„„„„„„„„„„„„„„„„„„„„„6

致谢词 „„„„„„„„„„„„„„„„„„„„„„„„„„„„„„7

摘要

老舍先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与人民群众有着密切联系的文学巨匠,他的长篇小说《骆驼祥子》是一部最优秀的现实主义杰作,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以“血与泪”深刻细致描绘城市劳动人民艰苦生活和奋斗历史的小说,作品描写了憨厚、勤劳、有着执着的理想追求的人力车夫祥子经过三起三落的生活打击,变成消沉、放荡而善耍无赖的流氓无产阶级的个人奋斗过程。本文着重从四个方面分析造成祥子悲剧命运的原因:

一、社会局势的**不安;

二、封建官僚的贪婪凶狠;

三、人和人之间的冷漠和欺诈;

四、个人本身性格上的弱点。

关键词:老舍小说

骆驼祥子 悲剧命运

I

Abstract

论《骆驼祥子》中“祥子”命运的悲剧性

《骆驼祥子》是老舍的代表作,也是现代文学史上最优秀的长篇小说之一。作品以旧中国北平为背景,描写了人力车夫祥子由人堕落为“兽”的悲惨遭遇,表达了作者对挣扎在社会最低层劳动者苦难命运的关怀和同情,歌颂了祥子勤劳、朴实、善良、向上的优良品质,深刻揭示了造成祥子悲剧命运的原因。

一、祥子的悲剧性格命运

㈠、祥子的纯朴、善良、为人正直

生活使他当上了人力车夫,他既年轻又有力气,一味地想着买辆属于自己的车。为了买车,他从生活中扣出每一点钱,吃苦耐劳,不惜用全部力量去达到这一目的。他认为:有他的身体和力气,多拉快跑,省吃俭用,过不了几年一定能达到目的,过上一种独立自主的生活。这时期的祥子是充满希望,充满生气的,是有理想的。他不愿听从高妈的话放高利贷,不想贪图场主刘四爷的六十辆车,不愿听虎妞的话去做小买卖,因为他认为 “有了自己的车就有了一切”。他不喝酒,不吸烟,没有沾染上一点点的恶习。强烈的求生欲望,顽强的奋斗精神,构成了祥子性格的一个重要方面。

他是一个农村人,有着农村人特有的本色,有着淳朴善良,忠厚要强的劳动人民的美德。有一次拉曹先生,不小心翻了车,车损人伤,祥子的内心十分自责,并提出了以自己的工钱赔偿损失,他认为曹先生是好人,所以,当曹先生因特务追捕避居在外时,他承受着自己被劫夺的痛苦,而一心想着怎样不辜负人家的嘱托看好曹宅。并且作品写了祥子极富同情心的一面,当他看到比自己更加困难的老马、小马两人在寒夜饿得发昏时,便毫不犹豫地给他们买来羊肉包子;对倍受生活折磨的不幸的小福子,他也尽量地给予同情和帮助。这些,都体现了祥子作为一个劳动者的美好心灵。

㈡、祥子的堕落及其毁灭 从第一次被抢,他的性格变的消极了,他开始羡慕烟酒。为了买车,他变得比先前更自私了。他拼命和别人抢生意,连老弱病残的都抢,“像只饿疯了的野兽,”只是希望尽早买车,但事情总不能如愿。

第二次被抢,祥子还一度的“立起来,脑筋跳起的多高,攥紧拳头”,只是当听到孙侦探告诉他外面还有一帮人的时候,祥子显然感到众寡不敌,无力抵抗,希望和抗议都没有了,只剩下委屈和叹息,至多只是用一种哭音问了一句:“我招惹谁了?”然而祥子并没有失去“穷死不渝”的诚实品质。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回到了人和车厂,把自己交给刘四父女,从此死了心认了命,变成一个“仿佛能干活的死人”。

祥子和老姑娘虎妞的婚姻对祥子来说更是一场难以忍受的灾难。虎妞来自一个剥削阶级,习惯了剥削压榨别人,正是这场婚姻,才渐渐的摧毁了祥子的生活意志和奋斗精神。虎妞的死更是对他的生活产生重大的变化。从此走上了自暴自弃的道路。他不仅吸烟,喝酒。而且更重要的是失掉了劳动者赖以生存的本钱。

小福子的死,使祥子彻底的走向绝望,后至人性的毁灭。虎妞死去,车再一次失去,祥子有过“就那么淡而无厌的一天天的混”的时候,他发现还有最后的一丝希望,他要回去找小福子,去找回幸福。当祥子知道小福子死了的时候“他不再有希望,就那么迷迷糊糊的往下坠,坠入那无底的深坑。”祥子从一个坚持奋斗的人变成一个活死人,不对别人负责,也不对自己负责,骗一切可以骗的人,出卖一切可以出卖的人,成为一个堕落的,自私的,不幸的,社会病胎里的产儿,个人主义的末路鬼

二、造成祥子悲剧命运的根源

小说的主人公祥子是一位破产的青年农民,他来到北平,靠拉洋车为生,他勤劳朴实,善良正直,富有责任感和同情心,尤其是有一颗好强上进的心,他想买一辆洋车,做一个独立的劳动者,经过三年艰苦的奋斗,祥子如愿以偿,自己买了一辆车,可惜好景不长,先是军阀混战中,连人带车被乱兵抢走;祥子以更坚韧的努力拼命拉车,又积攒了购买一辆车的钱,不料又被孙侦探敲诈一空;恰在这时,人和车厂厂主的女儿虎妞引诱了祥子,祥子被迫跟虎妞结婚,但最终又因虎妞难产死去,为埋葬妻子而卖掉了洋车,此生他已不复再有希望买车,又得知自己的意中人小福子也不在人世,祥子终于不堪这最后的沉重一击,他失去了往日的精进与顽强,逐渐染上了烟、酒、赌、嫖。变得懒惰、贪婪、自私、麻木、打架、逛窑子,最终向命运完全区服,并一步步滑向堕落的深渊,成了失去灵魂的“走兽”,由一个正常的有着美好理想和追求的人变成了失去信念和希望的“非人”。那么造成祥子悲剧命运的原因是什么呢?本文着重从四方面分析:

(一)社会局面的**不安

对祥子的第一次打击,是由于军阀的连年混战,兵匪的生灵涂炭。祥子生长在乡间,日益

凋敝衰败的农村使他无法生存下去,他失去了父母与几亩薄田,十八岁的时候便跑到城里来谋生,他想成为一个安稳生活的劳动者,他没有不良嗜好,他带着乡间小伙子的足壮与诚实,凡是卖力气吃饭的事几乎全做过了。不久他看出来拉车是件容易挣钱的事儿,他先是赁了辆破车先练练腿,两三个星期的功夫,他腿溜出来了,他换了新车,他打听明白了,他赁的那辆新车只要有一百块钱,就能弄一辆,他把买一辆自己的车作为生活目标,幻想着有了车就如同在乡间有了地一样,能凭着自己的勤劳换取安稳的生活。经过整整三年的艰辛,他凑足了一百块钱,祥子终于买下了一辆新车,他把买车那天算是自己的生日,人车一起过,他把车看成自己生活的全部。自从有了这辆车,祥子的生活过得越来越起劲了,他不但敢放胆的跑,对于什么时候出车也不太去考虑。祥子的新车刚拉了半年的时候,城外打仗的消息已经流传了十来天,祥子还照常拉车,为了贪图几个钱,他怀着侥幸的心理,大着胆子冒险,拉一个年轻光头出城去西郊,刚出城门,他和光头连车带人被十来个兵捉去了,他的衣服鞋帽,洋车,甚至系腰的布带,都被匪兵们抢了去,他几年的血汗挣出来的那辆车没了,祥子落泪了,他不但恨那些兵,而且恨世上的一切。小说来这一点来说明:处在动荡不安局势下的劳动人民想要过上安稳的日子是根本不可能的,他们只有遭受抢夺,遭受蹂躏而生活悲惨的命运。

(二)封建官僚的贪婪凶狠

对祥子的第二次打击,是由于的特务横行霸道,对劳动的人民的敲骨吸髓。为了能第二次买上车,祥子几乎是拼了命,仗打起来了,祥子在虎口逃生时,他虽然觉得逃命是要紧的,可是他又觉得赤裸裸的一条命有什么用呢?没有了车就没有了生活的意义。他舍不得那几匹骆驼,骆驼可以换钱,钱可以买车,他得带走那几匹牲口,用它们能换钱买车,可是带着骆驼走他没有经验,又不能教骆驼劈了腿,折了腰,走起来极其艰难,可是他不肯放下他们,在极度的疲乏时,他想的不是休息,而是觉得赶快走,赶到村子把骆驼出了手,可以一进城就买上一辆车,想到骆驼与洋车的关系,他的精神壮了起来,身上好似没有一项没有不舒服的地方。经过了种种艰辛,他终于把三匹骆驼换了三十五块现洋,他虽然觉得用自己的一条命换了三十五块钱的确少了一些,可也没办法,拿到钱,祥子就想一步一步迈到城里去。可是他大病了一场,病刚好些,他就想进城,身上特别脏,要打扮就得花钱,手中的三十五元钱离买车的数还很远,他舍不得花,他只花了两块二毛钱收拾了一下,咬着牙硬撑着走到了城里,他把三十块钱存在了人和车厂老板刘四爷处,他想等钱凑够了数,他再要过来买辆车。为了挣钱买车,祥子又拉起了车,看着别人喝酒抽烟跑土窑子,他几乎感到一点羡慕,可是烟,酒,他不敢去动他们,为 2 了早早买上自己的车,他必须能多剩一个就多剩下一个,对花钱祥子是一把死拿,对挣钱更不放松一刻。没有包月,他就拉整天,出车早,回来的晚,他非拉够一定的钱数不收车,不管时间,不管两腿,有时他硬拉下去,拉一天一夜。从前他不肯抢别人的买卖,特别是对于那些老弱残兵,以他的身体,以他的车,去和他们争座儿,还能有他们的份儿?现在她不大管这个了,他只看见钱,多一个是一个,不管买卖的苦甜,不管是和谁抢生意,他只管拉上买卖,不管别的,像一只饿疯的野兽,拉上就跑,他心里舒服一些,觉得只有老不站住脚才能有买上车的希望,疲乏时他不敢休息,对饮食也不敢多吃些好的,后来他给教书的曹先生拉包月,有幸受到他真心实意的关切和资助,可是好景不长,后来曹先生受到了迫害,祥子也遭了秧,孙侦探跟踪曹先生,敲诈祥子本不在他们的计划之内,可孙侦探在曹先生家发现了祥子,致使祥子成了孙侦探敲诈的对象,孙侦探把祥子第二次想买车的钱敲诈勒索一空,这一次祥子变的抽烟了。由此封建官僚统治下的劳动人民只有被欺压、受压榨的命运,封建官僚使劳动人民的生活更加悲苦。(三)人和人之间的冷漠与欺诈

在祥子的生活中,虎妞的介入,使祥子又遭受到了打击。就在祥子愤然辞了杨先生家的包月,性情郁闷时,人和车厂厂长的女儿引诱了祥子,祥子是想娶一个一清二白的姑娘做老婆,可虎妞假装怀孕来逼迫祥子结婚,祥子在寒冷的冬夜独自吞了酒,他被迫跟虎妞结了婚,他们的婚姻是没有爱情的“强扭的瓜”,祥子的生活理想与虎妞的生活理想毫无共同之处,存在着尖锐的冲突,对于祥子来说,虎妞的纠缠不啻是一种灾难。虎妞作为剥削者的女儿与被剥削者的妻子,一方面她染上了剥削阶级家庭传给她的好逸恶劳,善玩心计和市侩习气,她缺乏教养,粗俗刁泼;另一方面,她对爱情与幸福的追求长期被压抑,深受封建剥削家庭的损害,心里也因之变态。在她与祥子的婚姻问题上,她并不是甘心真的甘心做一辈子车夫的老婆,而是在很大程度上企图把祥子也拉上她生活理想的轨道:放弃劳动,做一个靠出租洋车,剥削他人的车厂主。当然,虎妞对于祥子也不能说没有一些感情,也不能说这种感情都是虚伪的。祥子也得到过他的关心——一种虎妞式的、近乎于粗野的“疼爱”;而更多地是她那畸形的、祥子所接受不了的纠缠与索取,这是完全从她自身的需求出发,甚至也可以说就是对祥子心灵和肉体两方面的摧残。如果说她的初衷还没有明确的意识,而越到后来,她却是有意无意的把祥子当做她的“猎获物”了。她难产死去,祥子为葬妻,而不得不再一次卖掉车子,虎妞的死彻底粉碎了祥子的希望,使祥子不只是失去了那赖以生存的车,而且使他精神上受到了严重的摧残和打击,那个不合理的社会和剥削家庭造成了虎妞的不幸,而她介入祥子的生活,又造成了祥子身心崩溃的悲剧结局。虎妞是祥子向上的阻力和障碍,是导致祥子走向堕落的原因之一

还有,在杨家拉“包月”时,杨先生、杨太太冷酷刻薄,他们“总以为仆人就是家奴,非要把穷人的命要了,不足以对得起那点工钱”,他们逼得祥子忙的连饭都不能吃,一毛钱也舍不得多给,无耻下贱的夏太太诱惑祥子,使祥子染上了性病;陈二奶奶用巫术为虎妞接生,害了虎妞的命又骗走了祥子的钱„„杨先生、杨太太、夏太太、陈二奶奶等等他们或者明目张胆、或者偷偷摸摸,都不约而同的欺凌和迫害祥子,使他的希望化成了泡影,还腐蚀了他的身心。

(四)个人本身性格上的弱点

酿成祥子的悲剧,除了以上的外在原因外,还有祥子本身性格上的内在原因。<一> 渴望城市生活却无法摆脱农民意识

农村审核在祥子的性格以至于他的形象的各个方面留下众多鲜明的印记,祥子虽然已经开始生活在诚市,但是从外形、生活习惯,到心理状态、精神气质,却还带有浓厚的乡间泥土气息,先是出来自乡下农村的特点,即使在诸如喜欢蹲着跟人讲话,和“觉得 3 满世界带着老婆是件可羞的事”之类的生活细节中,也都表现典型的农村习惯和农民意识。小说一再提到他不同于一般的车夫,没有入车夫的“辙儿”(比如不会想别的车夫那样撒野耍奸),正是因为他保持着在乡间形成的拘谨忠厚的气质。身材高大,外表强壮,性格坚强的样子,心灵深处却又始终有一种说不出的孤独感和软弱感,几乎遇到什么事情都束手无策。当他因为走投无路而感到惶恐和苦恼时,更让他难过的是没地方述说委屈。这是因为他没有把自己融入城市,这个城市中他没有朋友,没有人听他诉说,没有人帮助他。祥子在城市中只想像乡下一样拥有自己的车,挣好自己的钱,过自己的生活,他这种态度诚然有狭窄、短视以及由于自顾不暇而形成的自私冷漠等弱点。但是作为劳动人民,他毕竟有善良、热心助人的一面,尤其是对待处境与自己相似的不幸者,祥子就曾经用自己也舍不得花的钱给饥饿中的老马祖孙买了十个羊肉包子。同样在一个城市里,他和很有心计、八面玲珑的高妈一起在曹宅帮佣,同属城市个体劳动者,但两人的言谈、举止和内心活动却处处形成明显的对比,其原因就是他有着强烈的农民意识,又缺少高妈那样的城市生活的磨练。问题的症结在于:祥子一方面已经脱离了农村并且完全失去了与农村的联系,而且再也不愿与之发生什么联系了;一方面又没有把自己融入城市生活,甚至还不知道与新的城市社会环境建立应有的联系,求得别人的关系和帮助。高妈的那些建议对于他来说都是格格不入的。因此,他才会感到如此孤独,无能无力,不知所措,才特别脆弱,经不起打击和挫折。这个从农村来到城市的青年劳动者,哪儿都找不到立身之地。这个因为农村无法立身而到城市寻找生路的劳动者,被城市更加无情的、也更加迅速的毁灭了。在他身上做一个独立劳动者的人生追求和美好的农民品格是同时丧失的。<二> 个人奋斗道路的错误

祥子性格的最大特点,是他企图通过个人奋斗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和生活命运的强烈愿望和执着追求,同时,这也是导致他的悲剧命运的主观原因。祥子是一个性格鲜明的普通人力车夫,落后的、个体的生产方式,使他只知道攒钱买车,与车无关的事,他一概不闻不问。打仗了,他没有意识到危险,为了挣钱照样拉车出城,结果丢了车还险些丧了命。他和周围的车夫不相往来,彼此间没有多少共同语言,有时还因为拉座而与人争骂。他也曾从小马、老马身上的过去和将来,模糊的有所觉悟,但是这也只能更加促使他拼命赚钱,早一天实现它的理想,因之在受到社会的迫害时,他无法解释清楚,只好归于命运,以“我招惹谁了?”进行自我安慰。正是这样一种狭隘的追求,把他紧紧地束缚住了。既然他所承受的是来自于整个社会的沉重压迫,孤立的,零散的个人奋斗;自然就难以取得成功;即使有了自己的车子,并且始终保持着所有权,也不能摆脱这种压抑,成为真正的独立、幸福生活的劳动者。因此,祥子的愿望和追求都是不切实际的,祥子对于自己的那种努力也不断有过反思和疑问,比如,第一次丢了车以后,尽管他依然努力拉着赚钱,“可是干着干着,他便想起了那回事,一想起来他心里就觉得发堵,不由得想到要强又怎么样,即使马上再弄来一辆,焉知不再遇上那样的事呢?”可见他已经预感到前途的黯淡,并向自己提出了严峻的反问。但他随即做出的回答仍然是:即使今天买上,明天就丢了,他也得去买。这是他的志愿、希望,甚至是信念。不拉着自己的车,他简直像是白活。结论是不管付出多么沉重的代价,“有了车就足矣抵得一切。”作为个体劳动者,他只有在这种追求中才多少自己的价值和生活的意义。在祥子的身上,车子已经和他的命运融为一体了。但他还是这样奔跑着。在祥子的身上有劳动人民的许多优良品质,他善良淳朴热爱劳动,平时他好像能忍受一切委屈,但在他的性格中也蕴藏着反抗的要求,他所梦想的不过是以自己的劳动,求得一种独立自由的生活。这种劳动者虽然卑微,而且是正当的生活愿望,小说细致地描绘了祥子为了自己生活和愿望所做的各种努力。作为一个没有觉悟的个体劳动者,尽管他怀有改善自己生活地位 的迫切要求,却完全不懂得什么才是解放自己的正确道路。

<三> 狭隘的英雄气概

在祥子即将走完他的悲剧道路时,他遇上了刘四,意外的邂逅使“他轰地一下,全身热辣辣的不知怎样才好”;而当他突然找到自己时,就立即把坐在车上的刘四撵下车来。这使他感到痛快,觉得自从娶了之后,所有的倒霉一股脑喷在刘四爷身上,他觉得老头子失去了唯一的亲人,连女儿的坟也找不到,而自己反倒逍遥自在,这是报应。事后还认为战胜了刘四便是战胜了一切,使他又一次站了起来:“祥子又活了,祥子胜利了!”在兵匪强夺前面,他只有落泪;在暗探的敲诈下,他只有自我安慰;以前在刘四面前,他只有服从;在祥子的一生中,这是唯一的有点英雄气概的行为。但是在深夜小巷以这种方式对待一个孤老头自己,又算是什么英雄行为呢?除了发泄一下怨气之外,又有什么实际意义呢?但是饱受生活折磨的祥子除了这样的报复,他想不出什么好办法,干出别的什么事。这种“阿Q式”的精神胜利法,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他性格方面的额悲剧因素。

从以上几个方面可以看出作家不仅在控诉制造悲剧的旧社会,同时还鞭策了祥子自身的弱点。

祥子悲惨的命运,反映了旧社会千千万万劳动人民的命运。作品通过祥子在个人奋斗的道路上“希望、奋斗、幻灭过程的生动描写,具体地展现了旧社会的罪恶面貌,揭示了祥子悲剧的社会根源”是旧的社会制度和反动势力,旧社会不仅夺取他的车,抢走了他用汗水积蓄起来的钱,更可怕的是夺走了祥子纯洁的灵魂和劳动人民的美德,毁灭了他的灵魂,把祥子由一个人逼成了“鬼”,对一个人来说,没有任何一个东西比灵魂更可贵,比失去灵魂更严重的,作品正是通过祥子的形象,强烈的控诉了这个社会的黑暗与罪恶。

作品通过祥子这一形象,为人们提出了一个十分严肃和迫切的社会问题,那就是下层人民的命运和出路问题。小说有力的写出了祥子的悲剧,不仅是当时那个社会,作为外在的力量造成的,同时也写出了社会对于他的性格的深入影响,即使他的悲剧也是社会作为人物的内在因素造成的。由此得出的结论是:不但应该改造那样的客观世界,同时也应该改造主观世界,只有这样,才能最终地结束悲剧。

参考文献

①肖应华《骆驼祥子》人民日报出版社

②刘增杰《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 ③王自立《中国现当代文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④温儒敏 赵祖谟《中国现代文学专题研究》

致谢词

本论文在李艳丰导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导师渊博的专业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诲人不倦的高尚师德,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崇高风范,朴实无法、平易近人的人格魅力对本人影响深远。不仅使本人树立了远大的学习目标、掌握了基本的研究方法,还使本人明白了许多为人处事的道理。在此,谨向导师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在写论文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的问题,在老师的耐心指导下,问题都得以解决。所以在此,再次对老师道一声:老师,谢谢您!

第四篇:骆驼祥子的悲剧性原因1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作业

一、骆驼祥子的悲剧性原因

(一)当时的社会制度和反动势力的残酷迫害是把祥子由人逼成了“鬼”的客观原因。

祥子生活在一个肮脏、不讲人道主义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社会,对于地位低下的穷苦人民来说,是一个人间地狱。在这样的社会里发生的绝大部分事情都是不公平的。作为人力车夫的祥子,命运注定是悲惨的。

军阀的连年混战,兵匪的生灵涂炭,特务的横行霸道和敲骨吸髓,给广大劳动人民造成了深重的苦难,祥子当然不可能幸免。作品交代了那是军阀混战的年代。打仗不断地骚扰着人们的生活。威胁着人们的安全。作品还提到逃兵如果“教村中的人们捉住,至少是活埋”,从人民对逃兵的深恶痛绝这一点,就透露出这些逃兵曾经如何残酷地蹂躏过人民。准备买第二辆车的积蓄又被反动爪牙孙侦探敲诈去。在这个社会里生活,像他那样既无权势又无财势,而且不能审时度势,如莽牛乱撞的人,虽不伤害别人也注定要遭殃的,决定了任何打击都可能而且可以任意地落到他的头上。

这两次打击描写得都简短,事情也发生得突然,带有很大的偶然性。但和一切现实主义作品一样,通过这些情节表现出来的,却足事态发展的必然趋势。越是出乎常情,越能反映出祥子在那个社会所处的地位。

大兵和特务,不过是旧中国庞大的国家机器中小小的零件。前者的掠夺是在溃散逃命之际,后者的讹诈也只是作为一次意外的收获。但他们的顺手一击,给祥子带来的却是影响终生的祸害。在那个强取豪夺的社会里,他们随时都可以置祥子于死地。当时的劳动人民的命就是那么低微,那么的不值得一提。这正是那个社会的悲哀,也正是祥子人生悲剧发生的根源。

(二)祥子所走的个人奋斗的道路,是他落入悲剧的主观原因。性格决定命运。祥子由于来自农村。他的性格受农村生活的影响,形成了狭隘保守、谨小慎微、自私等性格特点。这些特点以致使祥子具有孤独感和软弱感。祥子把残酷的阶级对立,看作是虚无飘缈的“鬼影”。追求个人发财成功的强烈愿望,使他愈来愈认不清社会对自己的榨取。

一个人的性格是固有的,但也会因为外部世界的熏陶而改变。当买车、拉上自己的车已成旧梦时,他埋怨的只是自己,归罪自己有过善良的愿望:“当初咱倒是强过呢。有一丁点好处没有?”他似乎问住了自己,仿佛他处于水深火热中的挣扎失败,是天生注定了的。

(三)和虎妞的不正常的结合,是导致祥子悲剧结局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他们的结合对祥子说来,这是一场更加难以忍受的灾难。骆驼祥子在虎妞眼里,不只是肉欲的对象还是一个俯首听命的奴仆。虎妞把祥子“由乡间带来的那点清凉劲毁灭”。

婚后,虎妞与祥子,由于对生活的态度和理解不同,一直存在的尖锐的冲突。首先,拉不拉车是他们冲突的起因。其次,经济上的不平等,造成两人畸形的夫妻关系。

第五篇:老舍《骆驼祥子》中祥子的悲剧性

摘要 《骆驼祥子》是中国现代作家老舍先生的代表作品,通过主人公祥子的遭遇,揭示了旧中国破产农民进城谋生的艰难。祥子是个有理想、勤劳的农家孩子,来到北平后靠出卖自己的体力来改善生活,但由于他的个性以及社会因素的影响,他最后失去了妻子,喜欢的女人也自杀,祥子万念俱灰,成了一个游民。老舍先生笔下的祥子是一个具有孤独思想的人物形象,也是一个极端个人主义的典型,他的悲剧不仅是社会的悲剧,更是性格的悲剧。

关键词:《骆驼祥子》 祥子 虎妞 洋车

一 祥子的悲剧人生

祥子是旧中国三十年代北京乡下的一个农民的儿子,18岁时父母双亡,他来到北京城谋生。他别无所长,只有一身力气,于是选择了拉洋车。拥有有一辆属于自己的洋车是他的梦想。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省吃俭用,三年下来,终于凑足了100元,买到一辆新车。此时的祥子对生活充满了希望,谁知好景不长,北平城外军阀混战,祥子连人带车子被十几个大兵抓进营地做苦力。他趁着大兵打了败仗偷跑出来,顺手牵走军阀撤退时落下的骆驼,卖了35块钱,从此就有了“骆驼祥子”的外号。

尽管失去了自己的第一辆车,但是由于有那额外的35元,祥子对未来还是充满信心。他到人和车行老板刘四爷那里租来洋车继续跑。

刘四爷有个女儿叫虎妞,她很能干,一直帮助父亲打理生意,因为长得虎头虎脑,没有女性的特征,到三十多岁还没嫁人。祥子租车后就一直住在车行里,刘四爷很喜欢他的勤劳,而虎妞也喜欢憨厚的祥子。

为了早日买到自己的车子,祥子又开始拼命拉车,他争夺别人的生意,给杨先生当包月。因为在杨先生家受了气,祥子离开了他家,晚上十一点回到车行,刘四爷不在家,虎妞请他到自己屋里喝酒,几杯酒下肚后,祥子糊里糊涂睡在了虎妞身边。醒来后,祥子深感羞愧,离开了人和车行,到老主顾曹先生家当了包月。在曹家,由于曹先生夫妇善待他,祥子又对未来充满了希望。他买来一只葫芦,开始攒钱买洋车。

虎妞跑来找他,说自己怀了了祥子的孩子,还将祥子存在刘四爷那里的30元钱还给了他,要他在刘四爷生日时前去做寿,这样就能取得刘四爷欢心,以后能成为上门女婿。

祥子在送曹先生出门时,遇到孙侦探,他就是当初拉祥子到军队的排长,现在成了侦探。他知道祥子有一笔钱,就威胁祥子将所有的积蓄都拿走了,祥子买第二辆车的希望破灭。无奈只好到刘四爷家去给他做寿。但刘四爷不愿意将虎妞嫁给一个穷拉车的,虎妞说自己已经有了祥子的孩子来逼迫刘四爷,结果父女俩闹翻了。虎妞跟着祥子到毛家湾大杂院成亲了。

婚后,祥子才知道虎妞是假怀孕,对此很是不满。虎妞带来400元钱,准备过段时间再向父亲求和,回到车行,让祥子继承父亲的产业,但祥子不愿意,他情愿自己拉车卖力气。

后来虎妞得知,刘四爷在女儿走后,将车行卖给别人,自己带着钱去享福了,虎妞继承父业的愿望落空。她拿出100元,给祥子买了一辆二手车。

虎妞真的怀孕了,为了生活,祥子不要命地跑车,终于病倒在家。虎妞怀孕后整天在家光吃不动,不仅用光了积蓄。还由于她是高龄产妇,胎儿过大,在生产时难产死去。为了给虎妞办丧事,祥子卖掉了自己的车,又回到了起点。

同院的女人小福子为了养活弟弟和父亲,被迫当了暗娼。她心地善良,虎妞活着时,她和虎妞是好伙伴;虎妞死了,她帮助祥子料理后事,祥子也喜欢小福子。准备等以后日子好了娶她为妻。

祥子又开始拉车,遇到了曹先生,曹先生同情他,让他回家当包月,还同意让小福子来帮忙做家务,并为他们准备了一个房间。

当祥子满怀希望地来接小福子时,才知道小福子被父亲卖到窑子里后,不堪忍受屈辱的娼妓的生活,已经上吊自杀了。

小福子的死让祥子彻底绝望了,他没有回曹家,也不再拉车,在街上帮助出殡的人家打旗子,挣到钱就花掉,再没有希望,也没有梦想,成了一具行尸走肉。

二 《骆驼祥子》中祥子悲剧的社会原因

《骆驼祥子》中的祥子从一个充满理想和希望的人,被生活所迫,最后成为一个流浪汉,他的悲剧形成有多方面的原因,有社会的原因,也有自身的原因。

祥子生活在上世纪30年代,当时的中国正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时期,国家混乱,军阀之间战争不断。像祥子这样具有传统思想的农民子弟,不懂得社会经验,来城市谋生,注定是一个悲剧。

祥子以为靠他那种农民似的努力就可以实现自己的理想,每天不顾一切地出力气就会有收获,他刚进城就是靠着这个想法,用三年的时间买到了一辆车。但在军阀混战中,他连人带车被拉走了,三年的努力付之东流。

而祥子第二辆车的钱莫名其妙被孙侦探给讹诈去了,就像他自己说的,他到底干了什么?自己的第一辆车被孙侦探一伙弄没了,不仅得不到赔偿,反而将第二辆车的车钱给了孙侦探。

在刘四爷家拉车,无论祥子多么卖力,最后自己得到的只是收入的一部分,还有一部分交给刘四爷。

祥子悲剧的社会原因和周围的人际环境也有关系,他的身上体现的是中国传统农民所具有的那种勤劳、质朴、诚实的品格,但这种品格在当时混乱不堪的北京城是行不通的,除了曹先生还对他有同情之外,其他人都是利用他的勤劳。像刘四爷喜欢他是因为他拉车挣钱多,当然上交的也多。这种喜欢只是在有利益的情况下,当虎妞要和祥子成亲时,刘四爷就不同意了,他害怕这个穷鬼要来继承自己的家产,以前的欣赏变得荡然无存。

虎妞对祥子是发自内心的喜爱,她爱祥子,也不管祥子是否爱他,为了得到祥子,她设计引诱,谎称自己怀孕来要挟祥子。她嫁给祥子也不是出于和祥子同甘共苦的目的,只是用缓兵之计来夺取父亲的产业而已。虎妞的这种爱是自私的,强制性的,因此祥子并没有因为她的下嫁而感动,反而更加讨厌她。

虎妞死后,祥子曾经到夏家当过包月,但憨厚的祥子被年轻的夏太太引诱,染上了性病,这种病一直伴随着他。祥子深爱的女人是小福子,她的父亲二强子也是拉车的,家里还有弟弟需要抚养。二强子的车低价卖给了祥子后,家里就靠小福子当暗娼。小福子后来又被被卖到窑子里,终于绝望自杀了。小福子才是祥子真正喜欢的人,但因为祥子太穷,无力娶她,才使她自杀。小福子的死才是压垮祥子的最后一根稻草。从此,祥子万念俱灰,他不再拉车,也不再充满希望地攒钱,而是挣一个用一个。最后连力气也不愿意出,在出殡队伍中打旗子挑最小最轻的,还和老人、小孩来争夺,他终于从一个体面要强的人变成了一个自私、堕落的没有灵魂的行尸走肉。

三 《骆驼祥子》中祥子悲剧的自身原因

祥子的悲剧除了社会的原因之外,和他自身的性格、思想观念也有关系。

祥子的梦想与幻灭

祥子从农村来到城市,是抱着美好的梦想来的,开始,他想做个体面的城里人,由于自己一无所有,干了许多事都不适合,最后发现只有力气大这个优点,于是他选择了拉洋车。他并不满足拉洋车的收入,而是有更大的想法,拥有一辆自己的车,这样才不会受制于人。经过三年的努力,终于实现了自己的理想。于是他又计划着更大的理想,买第二辆车、第三辆车,这样就可以开车行了。但这种美好的理想转瞬即逝,他的车被军阀拉去了,后来攒的钱被孙侦探骗走了。

祥子开始只是为了实现当城里人而不断努力,对于家庭生活还没有计划,是虎妞将他的家庭梦唤醒了。虽然虎妞和他的婚姻是带着欺骗性质的,他们之间没有爱情。但结婚后,虎妞也给过他短暂的家庭温暖,并且实现了他的买洋车梦,因此,他对生活还是充满希望的。如果虎妞没有难产死去,而是生下了孩子,相信凭虎妞的能耐,祥子的生活会有所改观。但就是这种不完美的婚姻和家庭也没持续下去,虎妞死了,车子也卖了。

好在这时的祥子还有小福子知疼知暖,好好干,攒钱买车,娶小福子是祥子美好家庭梦,但这种梦想也没有持续下去。

祥子思想的局限性

祥子的悲剧和他狭隘的思想分不开。他来到北京后,通过租车发现了生产资料的重要性,因此有了拥有一辆自己的车这个想法。和农民拥有一块自己的地想法一样,他将凭自己的力气拉车等同于凭力气种地,也不考虑社会环境和外部因素,以为只要不停地跑,就会有钱。

在军阀混战时,作为北京当地的车夫就会审时度势,不敢乱跑,而祥子全然不顾,别人不去的地方他要去,结果连人带车被军队拉走,三年的心血付之东流。

也因为祥子具有强烈的个人主义,只顾要钱,不顾社会环境,从来不与人交流。因此在遇到孙侦探后束手无策,眼睁睁地看着他拿走了自己的盛钱葫芦。如果他能够吸取第一次的教训,多与人交流,就会学到很多社会知识,也不至于被孙侦探讹诈。但他没有改变自己的思维,甚至都没寻找自己车子被军阀抢走的原因,而这原因就是他太执着于挣钱,对周围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环境毫不在意。

从祥子得了性病,车夫们不但不讥笑他,反而给他寻医问药的举动来看,车夫之间还是互相关心的,只是祥子没有从个人主义的狭小圈子走出来而已。

祥子生活的年代已经是资本主义开始的时代,但他的思想仍然停留在传统的观念中。他在曹先生家时,曹家的女佣高妈建议他将钱存在银行里生利息,他认为那样不保险,害怕别人会将他的钱骗走。高妈一再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他这不是骗局,但他固执己见,偏要将钱放在葫芦里每天数一遍;也因为钱一直在身边,所以轻易地被孙侦探骗走了。高妈劝他凑钱买车,然后挣钱还债,他认为这样不算本事,一定要自己攒足才肯买,就是这样落后的思想观念使他攒了几年的血汗钱被一下骗走了。

祥子自私和意志不坚强造成的悲剧

祥子身上有着农民的勤劳,积极向上的优秀品德,同时也有着农民的狭隘自私的劣根性。纵观他的奋斗史,从头到尾都是为自己,从来没有顾及到别人,为了多挣钱,甚至还要抢同行的生意。

虎妞死后,小福子对他关心,他也喜欢善良的小福子。但一想到如果娶了小福子,就要抚养她的两个弟弟,赡养二强子。他开始犹豫了。正是这种举棋不定的态度,才断送了小福子活下去的勇气。他的这种态度其实和刘四爷反对他和虎妞成亲是如出一辙的,就是在婚姻中只想到占有,不愿意付出。

他和虎妞成亲一方面是强势的虎妞设计的圈套,另一方面,虎妞的富有对于他来说也是一个诱因。

祥子看起来是个非常执着的人,为了理想努力奋斗,但实际上,他是个意志不坚强的人。开始,他不抽烟不喝酒,只是为了原始积累,来实现他买洋车的梦想。在经过失望的打击时,他就开始动摇了,忍不住自问“要强有什么用呢?”当最后得知小福子已死,他彻底放弃了自己的坚持。

这种意志不坚强还表现在和虎妞的关系上,虎妞在深夜请他到自己屋里喝酒,他竟然就去了。虎妞引诱他,他就一步步进入到虎妞的圈套中。在成婚后,他讨厌虎妞用假怀孕欺骗自己,但同时又觉得离不开虎妞,虎妞用自己的钱帮他买了车,实现了他多年的夙愿,他还是挺高兴的。

四 小结

老舍先生通过对祥子人性的分析,加上社会因素的影响,塑造出祥子这样一个典型人物,他是那个时代千千万万个进城农民的悲剧缩影,也是一个时代的真实反映。

参考文献:

[1] 赵姗姗:浅谈《〈骆驼祥子〉中的祥子形象》,《时代文学》(下半月),2012年第6期。

[2] 严方、何希凡:《老舍〈骆驼祥子〉中祥子的悲剧内涵》,《文学教育》(上),2011年第9期。

[3] 张治安:《〈骆驼祥子〉:下层市民生存的悲剧》,《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

下载论《骆驼祥子》的悲剧性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论《骆驼祥子》的悲剧性.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祥子的悲剧之我见;《骆驼祥子》悲剧性;《骆驼祥子》研究

    目录 摘要....................................................2 Abstract................................................3 一、社会悲剧................................

    论《骆驼祥子》人物形象分析

    A、护理法 长了痱子很麻烦,宝宝哭,妈妈烦。可是,如果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稍加注意,就可以预防痱子的发生。同时在长了痱子以后,护理也是同样重要的。1、加强皮肤护理,勤洗澡,保持皮肤......

    《骆驼祥子》

    《骆驼祥子》舞台灯光《骆驼祥子》是一部描写老北京二十年代一群人力车夫的悲惨生活从而揭露旧社会底层人民生活命运的作品。早在1957年,北京人艺的老艺术家们就曾将老舍先生......

    浅谈骆驼祥子

    浅谈《骆驼祥子》: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悲剧色彩及启迪 西安工程大学 尚小松 摘要:《骆驼祥子》描写的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老北京人力车夫祥子的故事。小说......

    《骆驼祥子》

    讨论 ——第七组 1.为什么祥子把自己生日定在买车当天? 答:他满怀憧憬,以为那就是自己新生活的开始,就像重生的日子。 2. 祥子为什么向曹先生提出辞工?表现出祥子是个什么样的人?......

    骆驼祥子范文

    在一个幽静的下午,我读完了这本悲剧著作——《骆驼祥子》。骆驼、祥子,咋一看,都是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作者老舍却硬生生地把他们放到了一起,一个故事就这样发生了…… 《......

    《骆驼祥子》

    我看《骆驼祥子》的悲剧性 摘要:《骆驼祥子》这部悲剧性很强的小说,刻画出一个个个性鲜明的人物。他们就是社会中一群白白被剥削的奴隶,他们在金子塔的底端也试着攀登过,努力过,......

    骆驼祥子范文大全

    《骆驼祥子》 一、作者简介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人民艺术家”。 二、主要内容: 《骆驼祥子》真实地描绘了一个北平人力车夫的悲惨命运。故事以祥子的遭遇带来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