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马渠九年制学校课前一分钟演讲活动方案(草稿)
马渠九年制学校课前一分钟演讲活动方案
一、主题概念
“课前一分钟演讲”是指教师在开课新授前提供时间给学生,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轮流上台讲演。要求他们态度大方,表情自然,用洪亮的声音完整、清楚地给同学们讲一个内容,可以从平常小事中发现哲理,也可以谈风土人情、谈社会、谈理想、谈志趣、讲故事、说笑话、以及地名、成语故事的来源等。演讲内容健康即可。
二、理论依据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要求:“改革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从而我们可以得出:课前演讲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培养学生说话能力的有力途径。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各科的学习都讲究“积累”二字,“一蹴而就”显然在学科学习和学生全面发展中是行不通的。因此学校开发并推出了“课前一分钟演讲”活动。
三、活动意义
1、锻炼了学生们的口头表达、书面表达、交际、思辨能力,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和勇气。
2、提高了同学们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开阔了眼界,扩大了知识面,丰富了学生们的课余生活。
3、加强了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沟通。
4、适应小学和初中年级学生的较强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表现欲望的心理需要,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现自己才华的机会。
四、组织方法
上课铃响后,新课开始前由一名学生到讲台前进行,每天一次,按座位顺序依次轮换。学生说完,全体学生评分评议,教师指导评价。
注意的几点:(1)全体学生不留例外,不因听课而留遗漏。(2)天天进行,节节训练。使学生养成习惯。(3)训练内容及形式随年级升高而加深。紧扣教材安排,有一定的梯度,让学生有准备的演讲到无准备的演讲,一律实行脱稿上台。
五、操作建议
1.思想动员。激起学生的兴趣。
2.安排顺序。由班长与课代表广泛征求意见,排出各科“课前一分钟演讲”的轮流演讲表(每节课一人)(第一轮由课代表、班干部带头,下一轮开始按学号或座位或科任老师制定顺序表)。
3.学生提前一天准备。或收集材料或自行撰写并做好充分准备。4.教师审稿。宣布轮流演讲名单,用一节课时间作方法指导,鼓励动员,宣布从某节课开始;要求学生选择材料后就给教师审稿,课代表督促检查准备情况。
5.正式开始。上课铃响,教师进教室找一空位坐下,如学生一般聆听台上演讲。
6.师生互动点评。教师由示范点评至学生自主点评,教师或鼓励 或点拨或作“换位”教育(师生互换、生生互换),随时作适当的正误、优劣评价。
六、材料选择 1.优秀演讲稿。
2.励志故事:成语故事、寓言故事、名人故事、身边小事。故事的文字吸引人,意味深长,是较好的课前材料,能一下子抓住学生或松散,或紧张的注意力,从而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去。
3.经典短文。欣赏文质优美的短文,是学生积累语言的重要渠道。现当代作家的作品,舒缓、清丽、短小、含蓄又富有哲理。
4.名人小传。名人之所以成名,必有其超越常人之处,从其生平经历中我们可以获得些启示,构建自己的人生。
5.唐诗宋词赏析。语言精辟,内涵丰富,为平时的写作增添感染力、说服力,文学功底在此铸就。
6.自己写的大、小作文,口语交际。这些作品必须修改成演讲稿,语言要精炼、上口,听者易懂。
7.和课文内容相关的材料。可作为新课导语,如作者的生平,课文作者的其他短篇作品,写作此文时的历史背景等。
8.课文后要求积累的词语。根据新课文后面要求积累的词语,自选五个,串成一段有内容有思想的文字,进行演讲。
七、评价标准
教师临场指导要及时公正。主要从以下方面选取一二点概括评价:
1、内容评价。对内容新颖、突出重点、特点,富有教育意义的演讲,当场表扬。对内容单一肤浅的演讲及时提出修改意见。
2、对表情评价。对敢于在大众场合表达自己感情的学生要赞扬;对真情不能畅快流露的学生及时引导。
3、表达的评价。对口齿清楚,声音响亮者給予表扬,对腼腆羞涩的学生不能挖苦,应给予恰当的引导。
4、对仪表的评价。从演讲者和听众两方面给予点评,找出优点,表扬为主,从而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
八、活动要求
总之,开展“课前一分钟演讲”活动是促进班级同学间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的重要载体,是提升班级学习氛围、班级凝聚力的重要工作,各位科任老师,各班班委需认真做好组织和评价工作。各位演说的同学应将此次活动视为展现自我、提高口语表达能力、提升普通话发音水平的良好契机,精心准备、细心对待,力争展示自己最精彩的一面。希望通过我们共同努力让这一方小小的讲台,成为学生了解世界的窗口,培养能力的阵地。
2015-9-25 4
第二篇:悦讲—课前“一分钟演讲”活动方案
实验小学悦讲—课前“一分钟演讲”活动方案
2017年3月
一、主题概念
“课前一分钟演讲”是指教师在开课新授前提供时间给学生,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轮流上台讲演。要求他们态度大方,表情自然,用洪亮的声音完整、清楚地给同学们讲一个内容,可以从平常小事中发现哲理,也可以谈风土人情、谈社会、谈理想、谈志趣、讲故事、说笑话、以及地名、成语故事的来源等。演讲内容健康即可。
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从而我们可以得出:课前演讲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培养学生说话能力的有力途径。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各科的学习都讲究“积累”二字,“一蹴而就”显然在学科学习和学生全面发展中是行不通的。因此学校开发并推出了悦讲——“课前一分钟演讲”活动。
二、活动意义
1、锻炼了学生们的口头表达、书面表达、交际、思辨能力,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和勇气。
2、提高了同学们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开阔了眼界,扩大了知识面,丰富了学生们的课余生活。
3、加强了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沟通。
4、适应小学学生的较强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表现欲望的心理需要,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现自己才华的机会。
三、组织方法
上课铃响后,新课开始前由一名学生到讲台前进行,每天一次,按座位顺序依次轮换。学生说完,全体学生评分评议,教师指导评价。
四、操作建议
1.思想动员。激起学生的兴趣。2.安排顺序。由班长与课代表广泛征求意见,排出各科“课前一分钟演讲”的轮流演讲表(每节课一人)(第一轮由课代表、班干部带头,下一轮开始按学号或座位或科任老师制定顺序表)。
3.学生提前一天准备。或收集材料或自行撰写并做好充分准备。4.教师审稿。要求学生选择材料后就给教师审稿,课代表督促检查准备情况。
5.师生互动点评。教师由示范点评至学生自主点评,教师或鼓励
五、材料选择 1.优秀演讲稿。
2.励志故事:成语故事、寓言故事、名人故事、身边小事。故事的文字吸引人,意味深长,是较好的课前材料,能一下子抓住学生或松散,或紧张的注意力,从而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去。
3.经典短文。欣赏文质优美的短文,是学生积累语言的重要渠道。现当代作家的作品,舒缓、清丽、短小、含蓄又富有哲理。
4.名人小传。名人之所以成名,必有其超越常人之处,从其生平经历中我们可以获得些启示,构建自己的人生。
5.唐诗宋词赏析。语言精辟,内涵丰富,为平时的写作增添感染力、说服力,文学功底在此铸就。
6.自己写的大、小作文,口语交际。这些作品必须修改成演讲稿,语言要精炼、上口,听者易懂。
7.和课文内容相关的材料。可作为新课导语,如作者的生平,课文作者的其他短篇作品,写作此文时的历史背景等。
8.课文后要求积累的词语。根据新课文后面要求积累的词语,自选五个,串成一段有内容有思想的文字,进行演讲。
六、评价标准
教师临场指导要及时公正。主要从以下方面选取一二点概括评价:
1、内容评价。对内容新颖、突出重点、特点,富有教育意义的演讲,当场表扬。对内容单一肤浅的演讲及时提出修改意见。
2、对表情评价。对敢于在大众场合表达自己感情的学生要赞扬;对真情不能畅快流露的学生及时引导。
3、表达的评价。对口齿清楚,声音响亮者給予表扬,对腼腆羞涩的学生不能挖苦,应给予恰当的引导。
4、对仪表的评价。从演讲者和听众两方面给予点评,找出优点,表扬为主,从而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
八、活动要求
总之,开展“课前一分钟演讲”活动是促进班级同学间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的重要载体,是提升班级学习氛围、班级凝聚力的重要工作,各位科任老师,各班班委需认真做好组织和评价工作。各位演说的同学应将此次活动视为展现自我、提高口语表达能力、提升普通话发音水平的良好契机,精心准备、细心对待,力争展示自己最精彩的一面。希望通过我们共同努力让这一方小小的讲台,成为学生了解世界的窗口,培养能力的阵地。
第三篇:马渠九年制学校扫黑除恶工作制度
马渠九年制学校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
线索摸排梳理上报制度
1.线索摸排上报的主体为学生、学生家长、教师、周边群众。
2.线索摸排梳理上报的范围包括:对校园内部及校园周边区域的涉黑涉恶线索及时报送。
3.线索摸排梳理上报的要求:学生发现涉黑涉恶线索及时上报给任课老师、任课老师确认后及时上报给年级组、最后经领导小组组长签字后报送镇扫黑办、教育局等有关部门。
4.学校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及有关人员要保证24小时通信畅通,确保信息及时报送、传达,及时向教育局上报扫黑除恶及维稳安全信息重要情况及时上报,严防扫黑除恶及重大维稳信息漏报、迟报、误报、瞒报。
线索核查反馈制度
1.派出所综治办对群众举报的线索、自身摸排梳理的线索、上级主管部门交办的线索,要建立线索管理台账,及时报县公安部门对核查的线索进行定性。
2.对涉黑涉恶线索核查的处理:一是对确有涉黑涉恶违法犯罪事实的,立即立案侦办,依法严厉打击。二是对有违法犯罪事实,但不属于涉黑涉恶类违法犯罪的,及时移交有关部门、单位处理。三是对已过追诉时限或没有违法犯罪事实,不符合立案条件的,及时出具核查报告。及时向移交单位或举报人反馈核查结果。
3.在各工作环节对实名举报和留存联系方式的,要在接到线索3个工作日内同留有举报方式的举报人取得联系,及时调查,并制作送达文书,留档存查。
4.对涉黑涉恶线索和涉及贪污腐败及黑恶势力“保护伞”问题线索的核查和移送侦办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各项保密纪律规定。各办案单位必须明确专人负责,实行双向移交签字登记制度。
扫黑除恶线索报送制度
1.上报领导人履职台账。学校主要负责同志是第一责任人。第一责任人和有关责任人每月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方面要开展哪些工作统计填写清楚,并上报县扫黑办。
2.上报阶段工作总结,学校每月形成本月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总结。总结内容包括: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进展情况、阶段性成果,及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宣传情况,及时上报县扫黑办。
3.上报信息简报。主要内容包括: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动态、工作部署,新思路、新举措、典型做法、先进经验及工作创新等,要及时形成信息,上报相关部门。
文档管理制度
1.所有关于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文件材料,无论是否设定密级均为涉密材料。特别是设定密级的文件,应根据涉密文件相关规定,严格执行涉密文件制发、文件传阅、文件管理及文件借阅登记等制度
2.文件制发单位要根据文件内容、秘密程度和工作需要,确定适当密级、印制份数、发送范围和阅读级限,由制文单位核定签印。
3.综治办要设专人负责管理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文件材料,需严格落实管理责任制,切实做好文件的打印、收发、登记、传阅、办理、保存、归档等各个环节的保密工作,防止文件丢失和发生泄密事件。
4.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文件材料必须在有一定保密措施的专门文件橱柜保存,对平时使用的有关文件应妥善保管,用后及时入柜加锁。
5.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文件材料传阅范围要按规定的范围传达、传阅,不经批准,不得随意扩大范围,不得转发、复印、拍照涉密文件。
6.有关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文件材料传递、汇报案情应使用有加密措施的专用U盘、光盘等,带案卷材料应专人专车,卷不离身。
7.涉及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各类会议,凡涉及党和国家秘密以及有关事项不能公开的,都应保密。会议作出的决定和讨论中涉及保密事项的,除有关必要的传达的人员和内容外,任何人不得在其他场合向外透露。
8.举报人个人信息、举报材料等均为秘密文件,应有专人保管,管理人员不得向任何人透露。群众举报的、排查梳理的、上级部门交办的涉黑涉恶线索内容、涉及黑恶势力“保护伞”的线索内容、具体核查侦办案情,除有关协调会议、专案汇报等必要情况外,任何人不得在其他场合向外透露。
责任查究制度
1.本单位要按照学校扫黑除恶领导小组下发的《马渠九年制学校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方案》等文件和通知的要求认真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各项工作,切实履行单位和部门职责。
2.对未能履行扫黑除恶工作职责,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严格按照《健全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规定》和《山东省健全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实施办法》等有关规定,通过通报、约谈、挂牌督办、实施一票否决制等方式进行责任追究:
(一)对扫黑除恶工作不重视,扫黑除恶工作机制不完善,工作措施落实不力,导致黑恶势力发展蔓延,违法犯罪猖獗的;
(二)发现涉黑涉恶违法犯罪线索后,不及时移交公安机关,导致案件查处不及时,造成严重后果的;
(三)对涉黑涉恶违法犯罪线索发现后不及时核查,也不向有关领导报告的,核查结果既不报告主要领导,也不报送学校扫黑领导小组备案的;
(四)对县扫黑办及其他部门移交、上级交办、督办的涉黑涉恶案件和线索,久拖不决、敷衍塞责或不上报有关案件情况的;
(五)对政法机关查处涉黑涉恶犯罪案件应当配合而不配合或配合不利,造成不良影响或严重后果的。
(六)未按照学校扫黑办要求落实有关工作及需要查究的其他情形。
第四篇:课前三分钟演讲活动方案
课前三分钟演讲活动方案
一、活动的背景
新的《初中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提出,语文教学应帮助学生获得较为全面的语文素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学习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我、规划人生。我在七年级的语文教学中开展了语文活动课——课前三分钟演讲的活动,目的是把写作与听、说结合起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活动的内容
课前三分钟演讲由演讲(用时3分钟)和评价(用时2分钟)组成。演讲的总话题是“讲述自己的故事”。为了迎合中学生爱新奇的心理需求,提高演讲者和听讲者的投入兴趣,我又在不同时间段定下不同的分话题,分别是:
九月份 我的传记
十月份 我的业余爱好
十一月 我最喜爱的一本书
十二月 对我影响深刻的一个人
其实,除了以上分话题的角度外,“讲述自己的故事”还可以从很多方面展开,如我最××的一次经历、我的点滴感悟、我最棒(差)的体育项目(学习科目)等等。我希望通过分话题的设立,拓宽学生的思路,引导学生思考,原来自己的故事可以有很多具体的内容;同时也让学生领悟到无论任何话题的写作都应该写出具体的事、真实的情。
三、活动的方式演讲按学号轮流进行,主要采取“学生讲—学生评—老师评”的方式;演讲后要求学生写“演讲后感”。
(一)演讲的轮序
学生按班中学号轮流演讲,前一学号的同学演讲后,后一学号的同学要对前一位同学的演讲情况作简短的评讲,最后老师再对这“一讲一评”两位同学进行评讲和打分。也就是说,每天的演讲实际由“一讲一评”两位同学操作,从“1号”算起,今天“1号”讲,“2号”评;明天“2号”讲,“3号”评;„„以此类推,到全班最后一个学号的同学讲时,再由“1号”评。老师对“评”和“讲”两位同学都要打分。这样每位同学都有一次“讲”和一次“评”的机会和成绩,“讲”和“评”的分数相加就是这位同学“语文活动课•课前三分钟演讲”的最终成绩。学生演讲用时3分钟,学生评讲用时2分钟,教师对“讲”和“评”两位同学的评价用时1分钟。《新课标》提出,语文课程要养成学生“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让学生“乐于进行交流和思想碰撞,在相互切磋中,加深领悟,共同提高”。以“认识自我”为总话题的“课前三分钟演讲”在这些方面能让学生有很好的提高。一方面,从演讲的内容看,学生可以相互交流思想,如演讲分话题“我的业余爱好”时,学生的爱好很广泛,拼图、弹琴、绘画、砌模型、打篮球、看动漫等等,学生相互交流自己的爱好或特长,可以加深互相的了解,拓宽彼此的视野。又如演讲分话题“我最喜爱的一本书”时,学生通过阅读和思考,领悟书本的丰富内涵,在演讲中又达到与同学交流的目的,在切磋中加深领悟。另一方面,从演讲的形式来看,学生也同样可以实现交流碰撞,共同提高。我们可以发现,一般情况下(第“1”号同学除外),每一位同学都是先“评”后“讲”。这样安排的目的是让学生在“评讲”的过程中,探究质疑,相互切磋,学习别人的优点,吸取别人的教训;同时自己在评讲时也会暴露出自己的缺点,如下意识的小动作、口头禅,这些被老师和同学及时发现和指出,将会对自己接下来的演讲产生有益的指导作用。可见学生“评”的过程同时也是学习的过程、演练的过程。
(二)“演讲后感”的写作
写“演讲后感”,目的是让同学能对自己的演讲作一总结,以利于反思失误,积累经验,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演讲技能。此外,如果对老师同学的评价心中不服,通过写“演讲后感”,也给予了这些同学发表自己看法的权利。《演讲后感》的内容包括:
1、我的演讲评语,包括:(1)同学的评语;(2)老师的评语。
2、我对老师、同学评语的看法。
3、我对这次演讲的感受
《新课标》提倡评价主体多元化。过去我们传统的评价方式让老师掌握了评价的绝对主动权,评价主体单一,学生处于评价的绝对被动地位,即使对老师的评价有异议,也没有机会申诉。现在,虽然我同样是采用量化评分的方式,但是评价的主体多元化了:同学评,老师评,个人评(学生写“演讲后感”实质也是进行个人评价和反思)。正如《新课标》提出的“语文课程的评价一方面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指导学生开展自我评价和促进反思,另一方面要鼓励同伴、家长等参与到评价中来,使评价成为学校、教师、学生、同伴、家长多个主体共同参与的交互活动”。在布置学生写“演讲后感”时,我坦白而真诚地告诉学生,学生本人可以大胆地对老师、同学的评价发表自己的看法,如果不同意评价结果,申述理由充分,老师可以在成绩评定中给予“平反”。这样,就使评价更公允、更民主,更尊重人的主体地位,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营造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
四、活动的评定
(一)评分细则“
语文活动课·课前三分钟演讲”评分表
(总分:100分)
班别: 学号: 姓名: 成绩评定:
内 容
分值
得分
演讲部分(用时3分钟)占50分
准备充分10
内容充实10
表述清晰生动(声音响亮)10
态势语言使用恰当10
脱稿表述10
评讲部分(用时2分钟)占50分
态度认真10
评讲内容中肯(可以抓住一点,不必面面俱到)20表述清晰(声音响亮)20对演讲者的观点提出个人见解附加10分
附扣分细则:
1、交稿迟,一天扣1分;
2、使用媒体没有提前准备导致现场出意外影响演讲效果者,酌情扣分;
3、演讲超时,酌情扣分。
(二)评分说明
1、演讲部分(共50分)
(1)准备充分(占10分):演讲的准备分两个内容,一是演讲稿的准备,二是演讲的辅助媒体的准备。对于演讲稿的准备,我要求,每一位演讲的同学要提前一周把演讲稿交给老师,老师提出意见,学生经过修改,再提意见再修改,直到老师认可后,学生再进行正式演讲前的准备。演讲时如果为了提高演讲的生动性,需要用到辅助媒体,如课件、实物投影,需要的设备要和老师商量并提前两天作演练,以保证课堂演讲能有序进行,尽量避免意外或把意外降到最低,以免耽误演讲后的正常上课。
在评分中,我把演讲的准备纳入其中一项的打分,目的要让学生重视这次演讲。因为这样的机会不多,半个学期才轮到一次,不好好准备,积累经验,就浪费这一次珍贵的机会了。
(2)内容充实(占10分):这主要体现在演讲稿的写作上,要求演讲内容具体充实,有个性特点。如演讲分话题“我的传记”,不少学生写的演讲稿都是从出生到幼儿园到小学到高中,流水账式地记叙下来,没有中心也没有突出个人特点。我指导学生研读“传记单元”中的课文《布衣总统孙中山》,让学生明白,写传记也要有中心,也要抓住传主的个性特点,选择典型材料表现人物的个性。
(3)表述清晰(声音响亮)(占10分):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演讲”和“评讲”两项分数中,都有一项是“表述清晰(声音响亮)”,在演讲部分还要求“生动”。我在课堂回答问题时有这样的体会,我们的学生由于缺少在众人面前锻炼的机会和经验,普遍讲话都比较小声。而演讲不同于平时的交谈,所以我在声音响亮方面作特别的要求,目的是培养学生有演讲的意识,说话要看场合,要照顾到所有的听众。锻炼学生大胆、大声、大方、“大气”地在众人面前发表自己的看法,这是高中阶段对学生领导素质的有益培养。
(4)态势语言使用恰当(占10分):适当地使用表情、动作,能增强演讲的直观性、生动性,所以我要求学生使用态势语言要自然合适,不夸张造作。
(5)脱稿表述(占10分):演讲不同于朗诵,我要求学生既要写好讲稿,但又不能依赖讲稿。我有这样的发现,一旦学生带稿上台演讲,看了第一次就会看第二次,越看就越想看,不断地低头看稿,整个演讲就没了效果。不依赖讲稿会迫使学生在熟悉讲稿后,更多地关注表达和态势方面的表现,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演讲技能。
2、评讲部分(共50分)
(1)态度认真(占10分):主要指做好评讲的准备工作。演讲前,要对评讲的对象作适当的了解,如演讲者的个性喜好、演讲内容的特色,有利于对演讲者做出客观公正的评述;演讲时,对演讲者的表现作简短的纪录;同学演讲完了,到自己评讲时,要抓紧时间上台,切莫磨磨蹭蹭浪费大家的时间。
(2)(2)评讲内容中肯(可以抓住一点,不必面面俱到)(占20分):评讲这要以帮助同学提高水平为宗旨,对演讲者的评述要客观中肯,既要看到同学的优点,又要指出应到改进的地方,同时最好还要提出改进的方法。同时评讲时不仅要评演讲的内容,更要评演讲者的现场表现。因为现场表现才是演讲的实践活动,是这次语文活动的中心内容,所以即使讲稿写得再好,但讲不好也是白搭。这就提醒学生评讲时一定要着眼于演讲表现和现场效果。对于某些事先看了同学的演讲稿后自己也写好评讲记录,于是在真正听演讲时漫不经心不认真的同学,这正是是一个较好的约束。
(3)(3)表述清晰(声音响亮)(占20分):这是对评讲者的表述和声音要求,与“演讲部分”第(3)点对演讲的要求相同。(4)对演讲者的观点提出个人见解(附加10分):对演讲
(4)者的演讲观点有不同看法的,鼓励评讲的同学提出个人见解。
第五篇:课前五分钟演讲活动方案
课前五分钟演讲活动方案
一、主题概念:
“课前演讲”是指教师在开课新授前提供时间给学生,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轮流上台讲演。要求他们态度大方,表情自然,用洪亮的声音完整、清楚地给同学们讲一个内容,可以从平常小事中发现哲理,也可以谈风土人情、谈社会、谈理想、谈志趣、讲故事、说笑话、以及地名、成语故事的来源等。演讲内容健康即可。
二、理论依据:
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做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著名教育家张孝纯先生说过:“应以语文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全方位地把学生的语文学习同他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把发展语文能力同发展智力素质非智力素质有机结合起来,把读、写、听、说四个方面的训练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接受全面的、整体的、能动的、网络式的和有力的培养和训练。”从而我们可以得出:课前演讲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培养学生说话能力的有力途径。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语文学习历来都讲究“积累”二字,“一蹴而就”显然在这门学科中是行不通的。
三、活动意义:
1、锻炼了学生们的口头表达、书面表达、交际、思辨能力,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和勇气。
2、提高了同学们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开阔了眼界,扩大了知识面,丰富了学生们的业余生活。
3、加强了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沟通。
4、适应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较强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表现欲望的心理需要,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现自己才华的机会。
四、活动现状:
“热闹有余,收获不大”的现象普遍存在,即学生积极、热情地参与,但说话、写作能力的提高却不明显。有如下弊端:
1、轮到某小组的同学做演讲时,却无人准备。其主要责任在于小组长没有组织好,所以要对各小组的小组长做好要求,让他们认真履行好自己的职责。
2、很多同学认为课前演讲就是找资料,上讲台念资料。希望他们的演讲不仅局限于查找的资料,最好能融入自己小组成员的观点,要有自己的东西。“课前演讲”可以与作文、阅读等教学相联系、相结合。
3、点评肤浅。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点评都仅止于:学生的仪容仪表,音量音色,流利程度,准备情况等。千篇一律,未能挖掘演讲材料的意义、内涵,表达自己对材料的理解、感悟、启迪。
四、操作建议:
1、思想动员。激起学生的兴趣。
2.安排顺序。由班长与课代表广泛征求意见,排出课前3 分钟轮流演讲表(每节语文课前一人)(第一轮由课代表、班干部带头,下一轮开始按学号或座位)。
3.学生提前一周准备。或收集材料或自行撰写并做好充分准备。
4.教师审稿。宣布轮流演讲名单,用一节课时间作方法指导,鼓励动员,宣布从某节课开始;要求学生选择材料后就给教师审稿,课代表督促检查准备情况。
5.正式开始。上课铃响,教师进教室找一空位坐下,如学生一般聆听台上演讲,学生可自告奋勇担当主持人。
6.师生互动点评。教师由示范点评至学生自主点评,教师或鼓励或点拨或作“换位”教育(师生互换、生生互换),随时作适当的正误、优劣评价。
五、材料选择
1.优秀演讲稿。
2.成语故事、寓言故事、名人故事、身边小事。故事的文字吸引人,意味深长,是较好的课前材料,能一下
子抓住学生或松散,或紧张的注意力,从而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去。
3.经典短文。欣赏文质优美的短文,是学生积累语言的重要渠道。现当代作家的作品,舒缓、清丽、短小、含蓄又富有哲理。
4.名人小传。名人之所以成名,必有其超越常人之处,从其生平经历中我们可以获得些启示,构建自己的人生。
5.唐诗宋词赏析。语言精辟,内涵丰富,为平时的写作增添感染力、说服力,文学功底在此铸就。
6.自己写的大、小作文,口语交际。这些作品必须修改成演讲稿,语言要精炼、上口,听者易懂。
7.和课文内容相关的材料。可作为新课导语,如作者的生平,课文作者的其他短篇作品,写作此文时的历史背景等。
8.课文后要求积累的词语。根据新课文后面要求积累的词语,自选五个,串成一段有内容有思想的文字,进行演讲。
六、评价标准
演讲者:仪表大方,姿势端正;声音宏亮,发音清晰;有适当的表情
动作,语气合理;选材生动,能吸引听众;中心明确,条理清楚;选材有教育意义,富有内涵者加分
听评者:根据以上评价标准进行点评。(初级)
迅速抓住印象深的一点,展开评价。(中级)
迅速捕捉到材料主题,联系自己的生活、阅读、感悟经历,作出富有哲理的赏析。(高级)
语言干净不拖沓,见解明了,批评含蓄不伤人。(高级)总之,开展“课前演讲”活动对于推动演讲课教学的发展,赋予演讲课教学新鲜活力和创造力有着重要意义。对演讲课教学来说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活动方式,因为它切实做到了理论与实际联系、知识向能力转化,值得我们继续改进和不断探索,使它真正成为学生增进知识、锻炼能力、交流思想的舞台。让这一方小小的讲台,成为学
生了解世界的窗口,培养能力的阵地。
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