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讲稿思修范文合集

时间:2019-05-14 19:44: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第一章讲稿思修》,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第一章讲稿思修》。

第一篇:第一章讲稿思修

第一章

第一节 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

导语:请大家先讲一讲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现在都在做些什么?然后我给大家讲一讲我的理想,和我理想实现的过程。希望可以给大家一些借鉴。

一、理想信念的含义与特征

(一)理想的含义、特征与类型。

1、理想的含义

理想,是指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现实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每个人都有一定的理想,这种理想决定着他的努力和判断的方向。在这个意义上,我从来不把安逸和快乐看作是生活目的本身——这种伦理基础,我叫它猪栏式的理想。照亮我的道路,并且不断地给我新的勇气去愉快地正视生活的理想,是善、美和真。——(美国)爱因斯坦

2、理想的特征:

第一、理想具有科学性。理想的科学性表现在它反映了人们追求的目标符合客观世界和人类发展的规律,具有实现的可能性。

第二、理想具有是时代性。理想并非人们凭空想象的产物,而是一定时代的社会历史条件和经济政治关系的产物。它受到时代条件的制约。

第三、理想具有阶级性。在阶级社会和存在阶级斗争的社会里,人们所处的阶级地位和阶级利益不同,对理想的追求也不同,不可能有什么超阶级的理想。

第四、理想具有实践性。一个人的理想总是在他的社会实践中形成,也在社会实践中不断检验和完善,最终经过社会实践将理想实现。

第五、理想具有超前性。理想虽然源于现实和实践,但它却是对现实和理想的超前反映。正是理想和现实的这个落差,鼓舞人们去奋斗,其提升现实到理想的高度,从而不断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

3、理想的类型 :从理想的性质和层次上划分:科学理想和非科学理想,崇高理想和一般理想。从理想的时序上划分:长远理想和近期理想。从理想的对象上划分: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从理想的内容上划分:政治理想、生活理想、职业理想与道德理想。

(二)信念的含义与特征

1、信念的含义

信念是情感,认知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

2、信念的主要特征

稳定性。信念一旦形成是很难改变的。这一点很好理想,信念与人的一时的想法不同,它是人经过长期感受和思考之后所接受的结果,当然是稳定的。

执着性。信念的稳定往往带来情感上的执著。人们的认识既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是错误的,但从个人来说,谁都认为自己的信念是正确的,都持坚决相信的态度,这使信念带有极大的执著性。

多样性。不同的社会环境、思想观念、利益需求都会形成不同的信念、乃至截然相反的信念,不同的人,由于众多的原因,会形成各不相同的信念,这是客观存在的。一个班的同学,其信念也并不完全相同。

亲合性。亲合性是信念在感情上的表现。一个人对和自己信念相近或相同的人会产生极大的兴趣和热情,志同道合就是信念亲合性的表现,相互之间有共同语言,感情上比较接近。

3.理想与信念的关系

两者如影随形、相互依存;理想是信念的根据和前提,信念是实现理想的重要保障;很多情况下,理想亦是信念,信念亦是理想。

二、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 这是本节课的重点。

(一)理想信念的作用

1、指引人生的奋斗目标。(这是这一个大问题的重点)

总书记在六一儿童节前夕与少先队员一起,并向孩子们讲述自己从小就树立了精忠报国的奋斗目标。

案例:一位老师记得,孩子写了“精忠报国”,习近平看了说,我从小就受这4个字影响,四五岁时妈妈买了小人书,给我讲“精忠报国、岳母刺字”的故事,我说“刺字不疼啊?”妈妈说,虽然疼,但岳飞会始终铭记在心。我记到现在。精忠报国,是我一生的目标

2、提供人生的前进动力。

案例:俞敏洪的事迹。电影《中国合伙人》。

一个曾经的留级生,让无数学子的人生升级;他从未留过洋,却组建了一支跨国的船队。他用26个字母拉近了此岸和彼岸的距离。胸怀世界,志在东方[13]。(2009年CCTV年度经济人物颁奖词)

现在终于理解老俞了。如果他仍然站在学术的潮尖上,新东方就没有希望了。(原深圳新东方的老师阎震)

从一名初中毕业的乡村拖拉机手,到一名乡村教师;从高考三次不中,到北京大学的高材生;从校园里内向自卑的丑小鸭,到英语系里耀眼的单词王;从被北大扫地出门的穷酸教师,到名动大江南北的培训界领军人物;从大街小巷刷广告的个体户,到亿万身家的上市公司老总;从付不起学费无缘出国的可怜虫,到学员遍布美国的“留学教父”„„这就是俞敏洪,一个善于在演讲中激励学生的“圆梦大师”,一个没有一点架子、任由员工“开涮”的亿万富豪,一个创业伙伴们骑到他头上却不得不服气的校长。

3、提高人生的精神境界。

(二)理想信念与大学生

1、引导大学生做什么人。

2、指引大学生走什么路。

3、激励大学生为什么学。

只要我们坚定理想信念,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增强业务技能,形成创新、创业精神,就一定能够增强就业竞争力,实现和谐幸福人生,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第二节 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帮助学生认识自身的历史使命,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确立马克思主义的信念的科学信仰;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理解如何确立理想信念、如何坚定理想信念、如何正确地对待理想实现过程中的困境与挫折,如何化理想为现实等重要问题。

讨论:没有理想会怎样?请大家讲一讲自己现在为了实现理想做了些什么?

一、认识大学生的历史使命

所谓使命,古指使者奉命出行,后引申为肩负重大的任务和责任。人们在社会中生活,不仅要走完自己的人生历程,还要完成各种各样的人生任务。其中,人们担负的重大的历史人物和重大的历史责任就是人的历史使命。

历史使命不能超越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而是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产生,又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马克思曾说过:“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至于你是否意识到这一点,那都是无所谓的。这个任务是由于你的需要及其与现存世界的联系而产生的。”不同时代的青年面对不同的历史课题,承担着不同的历史使命。当代大学生承担的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一)在新的起点上继往开来

中国历史告诉人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实践中经过艰辛探索开辟的,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幸福安康的成功之路。只有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亿万人民的共同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不懈奋斗。当代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要继承前辈开创的伟大事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航船继续破浪前进。

(二)在现实的基础上迎接挑战

当今时代,科学技术发展突飞猛进,给社会生产力和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地推动。未来的科学技术还将产生新的重大飞跃。各种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相互激荡,有吸纳有排斥,有融合有斗争,有渗透有抵御,对各国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的作用越来越突出。科技文化竞争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谁在知识和科技创新方面占据优势,谁就能够掌握发展的主动权。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纷纷把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国家战略,把发展本国文化作为重要任务,努力增强科技文化竞争力和综合国力。面对世界科技文化发展的缺失,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斗争,我们必须奋起直追,这样才能把握先机,赢得发展的主动权。当代大学生是我国未来科学技术发展和文化建设的中坚力量,理应法非学习、刻苦钻研、努力成才,义不容辞地肩负起发展我国科技文化的历史重任。

当今世界,和平、发展、合作是时代的潮流。国际局势正发生新的深刻变化,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继续在曲折中发展,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稳定因素增多,发达国家在经济和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将长期存在,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状态加剧,围绕资源、市场、技术、人才的竞争更加激烈,贸易保护主义有新的表现,敌对势力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战略图谋没有改变,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安全面临着新的挑战。当代大学生应当具备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宽广的世界眼光,保持清醒的头脑,培养大无畏的胆略和气概,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做一个有理想、有远见的人,为振兴中华贡献力量。

二、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又是崇高的。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反映了无产阶级的革命本质和博大胸怀,以解放全人类为己任,为人类的进步和解放指明了正确方向,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马克思主义是指导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群众实现自身解放的强大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革命性和崇高性相统一的思想体系,是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争取自身解放的理论指南。

马克思主义具有持久的生命力。马克思主义诞生于19世纪,但没有停留在19世纪。作为一个以指导革命和建设为己任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不但不排斥而且最能够吸收、提炼人类创造的一切科学知识,并将其推动历史的进步。《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的160年的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只有与本国的国情相结合、与时代的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了和感召力。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是一部不断发展、完善和创新的历史。

马克思主义以改造世界为己任。马克思主义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以重视实践、以改造世界为己任的基本特征。一个半世纪以来,正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科学,由科学理论转变为社会实践,社会主义国家的出现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深刻改变着人类历史的走向。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所探索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成功的实践证明,社会主义具有光明的未来。同时也证明,马克思主义仍然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三、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这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所以我重点讲这一点。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引领,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之一。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突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只有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信念,才能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才能切实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社会主义制度的灵魂、社会主义意识大厦基石的作用。

理想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奋勇前进的精神动力。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缺乏共同的理想和信念,就丧失了精神支柱,失去了凝聚力,迷失了前进的方向。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的:“理想信念,是一个政党治国理政的旗帜,是一个民族奋力前行的向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历史和实践发展的必然结论。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充分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时代的选择。中国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无可辩驳地证明了这一道理。

“有了共同的理想,也就有了铁的纪律,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这都是我们的真正优势。”在当代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才具有广泛的社会共识。这个共同理想,既实在具体,又鼓舞人心。它既是对中国社会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也是中国人民共同利益和愿望的根本体现,是动员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精神旗帜。这个共同理想,把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目标、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和个人的幸福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把各个阶层、各个群体的共同愿望有机结合在一起,具有令人信服的必然性、广泛性和包容性,具有强大的感召力、亲和力和凝聚力,能够为中国社会的各个阶层和群体广泛接受,是党心所向、民心所向,是凝聚全民族、全社会的旗帜。

如何实现自己的理想?

在学校中学到自己爱学的知识,把自己的专业领悟学精学通。比如说在计算机领域,我们就要对它各方面的知识有个了解,并且有一项是自己最擅长的领域,如网页设计了,编程等。盖茨和扎克伯格都是这方面的天才。能够多结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大学里的交际显得很是重要,很多的成功人士在大学中就和朋友们一起研究课题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第三节 架起通往理想彼岸的桥梁

导语:理想是彼岸,从现实通往理想的桥梁不能依靠别人,只能依靠自己,要让自己不断强大,请同学们思考为了让自己强大在现在你们该做些什么?

一、坚持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统一

社会理想、制约着个人理想。社会理想又是个人理想的凝炼和升华。

二、立志高远与始于足下

立志当高远。立志做大事。

立志须躬行。这是这一个大问题的重点。“雄心壮志需要有步骤,一步步地,踏踏实实地去实现,一步一个脚印,不让它有一步落空。”要靠自己的一步一步奋斗去实现。

案例:马云15年奋斗历程。从小到大,马云不仅没有上过一流的大学,连小学、中学都是三四流的,初中考高中 都考了两次。1982年,当18岁的马云参加高考的时候,他经历了第一次高考落榜;1983年,马云再次参加高考,再次落榜;直到1984年,第三次高考,勉强被杭州师范学院以专科生录取。1988年,马云从杭州师范学院外语系英语专业毕业后去了 杭州电子工学院,任英文及国际贸易讲师。马云演讲云很快成为杭州优秀青年教师,发起西湖边上第一个英语角,开始在杭州翻译界有名气。因此,很多人来请马云做翻译,马云做不过来,于1992年成立海博翻译社,请退休老师做翻译。海博翻译社第一个月全部收入700元,房租2000元。为生存下去,马云背着大麻袋到义乌、广州去进货,海博翻译社开始卖鲜花,卖礼品。1994年底,马云首次听说互联网;1995年初,他偶然去美国,首次接触到互联网。对电脑一窍不通的马云,在朋友的帮助和介绍下开始认识互联网。1995年4月,马云和妻子再加上一个朋友,凑了两万块钱,专门给企业做主页的杭州海博网络公司就这样开张了,网站取名“中国黄页”,成为中国最早的互联网公司之一。其后不到三年时间,他们利用该网站赚到了500万元。1997年,马云和他的团队在北京开发了外经贸部官方网站、网上中国商品交易市场、网上中国技术出口交易会、中国招商、网上广交会和中国外经贸等一系列国家级网站。漫长的征途需要一步步的走,崇高理想的实现需要一点一滴的去奋斗。世上想要“一步登天”的人几乎没有。凡能立大志,成大事者,都是一步步脚踏实地印的走到现在。凡事不能“揠苗助长”,只须一点一滴的浇灌与呵护,数年之后便可长成参天之木。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语重心长地对青年学子们说踏踏实实、循序渐进与雄心壮志、力争上游并不矛盾,不踏踏实实打好基础,就无法攻尖端、攀高峰,有时候表面上看好像是爬上去了,但实际底子是空的。华罗庚认为,雄

有步骤、一步步地、踏踏实实地去实现,一步一个脚印、不让它有一步落空”。

通往理想的路是遥远的,起点就在脚下。在一切平凡的岗位上,在扎扎实实的学习和工作中。伟大出自平凡。山东希森集团董事长—梁希森,幼年曾一度以讨饭为生,早年做过铁匠,并在面粉厂、装修队做过工人,但平凡职业造就了他如今董事长职位。当今社会需要杰出人物,更需要千千万万个普通的劳动者。祖国的振兴、祖国的富强、民族的繁荣,需要每一个社会成员尽其才、奋其志。大志也好,小志也罢,都是每一个人的追求个人取向。

三、认清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一)理想的实现是一个过程

(二)正确对待实现理想过程中的顺境与逆境

迎高潮而快上,乘顺风而勇进,这是身处顺境的学问;处低谷而力争,受磨难而奋进,这是身处逆境的学问,是将压力变成动力之所为。

四、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 这一部分需要重点掌握。

(一)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是实现理想的思想基础

人生理想的实现,就是把理想从观念转变为现实。所以要实现人生理想,就要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创造理想向现实转变的条件。理想和现实是一对矛盾,既对立又统一。理想来源于现实,是对现实的反映,但它不等于现实,而是现实的升华。理想的材料来源于现实,理想的可能性来源于现实,理想的动机也来源于现实。一句话,理想只能是现实的某种反映。”理想高于现实,是现实的升华,但它并不脱离现实,与现实是相互统一,必然联系的。理想是未来的现实,现实是理想的基础。但理想毕竟不是现实。人们在理想中追求的东西,在现实中还不存在或不完全存在。理想总是美好的,可是现实中既有美好的一面,也有丑陋的一面。理想与现实的这种差别,必然引起理想与现实的对立和冲突。如果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冲突超过了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就会产生怀疑自己的力量,对理想发生动摇,陷入苦闷和彷徨的境地。在一定条件下,想可以转化为现实,旧的理想实现了,又会有新的理想鼓舞和激励着人们。理想转化为现实,现实产生理想的过程会循环往复,无终无止,由此,人类才会不断发展和进步。但理想转化为现实是有条件的,是一个艰苦奋斗的实践过程,需要人们全身心地去开拓进取。解决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现实理想向现实的转变,就要把握理想的科学性,要在正确认识社会现实的基础上,树立符合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人生理想。要正确认识社会,必须全面了解社会。既要了解社会存在的弊端,又要了解社会发展的光明前途。面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和冲突,放弃或降低理想是不可取的,这样做只能使人消极、平庸,不是一个有为青年的选择。

(二)坚定的信念是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

(三)勇于实践、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

理想必须通过实践才能转变为现实,艰苦奋斗是我们的传家宝,大学生要把敢于吃苦、勇于奋斗的精神落实到日常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践行艰苦奋斗精神,是大学生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

案例:爱迪生一生有1000多项发明。这无数次试验的时间从哪里来?就是从常常连续工作两天三天的极度紧张中挤出来的。后来不断的挤出时间,所以他永远有用不完的实验时间。从而变成了科学家。

案例:(头悬梁,锥刺股)孙敬读书时,随时记笔记,常一直看到后半夜,时间长了,有时不免打起磕睡来。一觉醒来,又懊悔不已。有一天,他抬头苦思的时候,目光停在房梁上,顿时眼睛一亮。随即找来一根绳子,绳子的一头拴在房梁上,下边这头就跟自己的头发拴在一起。这样,打磕睡时,头一低,绳子就会拽一下头发,一疼就会惊醒而赶走睡意。从这以后,他每天晚上读书时,都用这种办法,发愤苦读。

第二篇:思修讲稿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今有嘉宾,德音孔昭。道德这股暖流已在华夏历史大潮中流动千年;正是它,织就了华夏儿女的温情之网。今天,就让我为大家诉说华夏道德的成长之路。

众所周知,道德属于文化,而文化又是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反映,所以道德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每个社会都有与其经济基础相适应的占统治地位的道德。迄今为止,人类社会上先后经历了五种基本社会类型,与此相适应也出现了道德发展的五个阶段,即原始社会的道德、奴隶社会的道德、封建社会的道德、资本主义社会的道德、社会主义社会的道德。整个道德发展是呈上升趋势的,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出现过道德发展的顶峰,也有过停滞,甚至倒退,但是整个发展历程是曲折上升的,那么今天就让我们道德的后裔小组以中国古代道德发展历史为例给大家讲述一下封建社会的道德。总的来说,古代传统的伦理道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但大都是为了统治社会思想。中国封建社会伦理思想道德发展分三个阶段:先秦第一个阶段,其中最重要的是孔子对春秋以前的中国文化成果进行了总结,构建起第一个完整的规范体系。道德一词,源自老子的《道德经》:“道生之,德畜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与德是两个概念,道是指自然运行与人世共通的道理,德是指人世的品行、王道。道德二字始连用于荀子的《劝学》: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为道德之极。”从名称上我们可以看出中国道德观念来自于春秋时期的哲学思想,与远古的传统和宗教没有关系。出于政治原因,传统道德基本上被儒家学说占据。春秋时期随着社会等级制度不复存在,引起“臣弑其君,子弑其父”的混乱现象。孔子认为要想改善动荡的社会局面,就必要推行仁义礼智信敏忠孝的道德观。并且他提出仁是礼的内在依据,守礼是道德的外在体现。此后孔子周游卫、曹、宋、郑、秦、蔡、楚各国宣扬仁爱教义。当然,道德思想这一复杂体系,会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而做出改变;虽屡屡碰壁,但孔子儒学道德之言仍对历史后期道德发展产生深远影响。自春秋道德雏形的出现历经秦汉三国礼法冲突的曲折发展,盛唐的强大经济实力为当时道德进步奠下坚实基础。

汉唐第二个阶段,汉武唐皇是中国经济文化鼎盛时期,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推行了“三纲五常”的制度。隋唐时期佛教发展到鼎盛,佛教主张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提倡苦渡今生修成正果,还规定了许多戒律,如五戒、十诫,不许杀生,不许偷盗等,估计说起西游记中的猪八戒大家就能领会一番了。大家了解“八戒”是哪八戒吗?(一戒杀生,二戒偷盗,三戒淫,四戒妄语,五戒饮酒,六戒着香华,七戒坐卧高广大床,八戒非时食。)佛教伦理道德对于维护大唐的繁荣稳定,维护社会的和谐起到了不小的作用。(体现繁荣景象的图片)

宋元明清第三个阶段。这个阶段的道德融合了儒学道学佛学,社会思潮又分为几个派别,以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最为主要,朱子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口号,主张妇女要遵从三从四德,这是封建社会对妇女道德的最高要求,当然,那个时代的贞节牌坊也是最多的。在宋元明清时代,随着三纲上升为“天理”,君权、父权、夫权更加绝对化。在这一过程中,中国社会出现了各种愚忠、愚孝、愚贞、愚节的行为。道德停滞倒退,各种愚德的出现,也反映了在宋元明清时代封建道德日趋严酷。

在元朝人编写的《二十四孝图》上有一个“埋儿奉母”的故事,让我们一起爱看一下。(视频)

元代郭居敬竟然把这个故事列入二十四孝,并极为推崇,我们可以看到在元代道德观出现了问题,郭巨虽有孝心,但杀儿之举,却有违人性,看似大孝,其实是残忍。那么再看明清时期,君主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大搞文字狱,朝臣因为一句“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便惹来杀身之祸,愚忠使得人人自危。在这个时期的文学中也反映了不少表现社会压迫、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道德对抗的问题。如《窦娥冤》、《鲁斋郎》、《蝴蝶梦》三剧,写了贪官污吏,强权豪势对人民的压迫,这些剧作通过公案故事;揭示了深刻的社会问题;尤其是黑暗的政治势力和邪恶的社会势力对弱小者的残酷压迫;元末明初的《水浒传》通过英雄好汉反抗压迫,逼上梁山的故事体现了农民阶级的不屈抗争。再如《儒林外史》中秀才支持女儿殉夫,体现出愚德对人性的戕害。《红楼梦》中贾宝玉的爱情故事,通过叛逆者的悲剧揭示封建末世的危机。那么大家可以看出,在宋元明清时期的阶级矛盾深化,程朱理学封建思想禁锢了人性,道德走向历史的低潮。

(最后写写开头的人来个结尾,一句诗一句话概括,谢谢大家)

第三篇:绪论讲稿思修

绪论

第一节 适应人生新阶段

导语:请大家谈一谈到了大学之后你觉得有哪些变化,能不能很好的适应这些变化?

一、认识大学生活特点,提高独立生活能力。

学习要求的变化、生活环境的变化、社会活动的变化、管理制度的变化。独立生活、学会理财、学会适应集体生活、大胆实践。

大学是一个知识的海洋,有你所想要的知识,这儿有浩瀚的图书和先进的技术,也有广博的资料和优秀的设备。在大学里,我们能接触广阔的知识,培养我们必要的技能。同时,这儿聚集着众多学者专家,他们有着渊博的学识,他们也是育人的良师。我们在他们的指导引领下,能更有效率、更加快速的学习。

大学,有着浓厚的学习、研究、成才的氛围,在这里,知识不停传播、运用、创新;在这里,有着创新精神,人们可不会一直原地踏步;在这里,人们接受这科学精神、人文精神的熏陶;在这里,生活丰富多彩,人们很是活跃。

随着知识广度和深度的增加,而且大学实行的是学分制,除必修课外还有选修课,这就可以根据兴趣爱好选课了,这也说明了你自由支配的时间增多了。在大学,图书资料和多媒体让各种信息获取的渠道更加多样化,所以说熟练利用图书馆和互联网搜集资料和掌握信息成了同学们必备的学习技能。而中学生活则相对来说单调多了,主要通过课本来获取知识,学习方法少,自由支配的学习也少。总之一句话,大学强调的就是自主学习!

不同于你中学时段,大部分人上学的地方离家近,可以回家,有爸妈照顾,庇护在父母的羽翼之下,衣食住行这类的事情从不需要你来操心。可上了大学,远离了你的家,住在集体的宿舍,舍友们来自五湖四海,兴趣爱好、生活习惯等许多方面可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时,你的自理能力可以帮助你更好的适应环境。总之一句话,你要适应环境而不是让环境适应你。在大学,党组织、团组织、班委会、各种社团,各种活动数不胜数,丰富多彩。你参加活动的机会可以说是大大增加。这可以是你得到锻炼,使你过得充实,过得更加有意义!还是一句话:大学就是一个小社会!

二、树立新的学习理念,培养优良学风。自主学习、树立全面学习、创新学习、终身学习。讨论: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在大学里应该做些什么? 重点谈一谈“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在中国的提出,一方面反映了中国学习论域研究的新成果,另一方面又对当前中国整个教育教学改革提出了一系列新的带有根本性的问题。“自主学习”问题被国家教育科学“九五”规划课题确立为重要研究内容,这表明它的重要性及其在理论界的广泛共识。因此,培养自主学习习惯,并深化对它的研究,明确其内涵及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和意义是十分必要的。

要做好以下几点:

1.制定计划。并严格按照这个计划开展学习(有些学生并不喜欢这样); 2.要建立目标意识。确立一个目标,有利于学习中的坚持(必做); 3.要确定范围。从所用的教材到知识面要先确定下来,除特殊情况,一般不能改动,不能今天以这为主,明天又改成以其他为主了;

4.注重学习的氛围和环境。可以和好朋友一起开展学习上的比赛,让学习的环境活起来。

5.自我检查和反省。找出自己自主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和漏洞并改正。

三、确立成才目标,塑造崭新形象。这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1.个人的奋斗目标必须与社会需要相结合。

当前我国社会的现实需要是在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奋斗目标包括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可持续发展等一系列分目标,这为当代大学生成就事业提供了广阔舞台。确定目标必须从社会实际出发,青年大学生只有把自己的奋斗目标与我国社会的现实需要相结合才有意义,只有使个人的奋斗目标与国家的奋斗目标相一致才会获得人生最大的成功,充分实现自我的社会价值。2.个人的奋斗目标必须与自身特点相结合。

人们的个体有差异,能力有高低,长短优劣各不相同。确定目标必须从自己的实际出发。青年大学生必须考虑自身条件,全面分析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充分扬其长而避其短,切不可人云亦云、毫无主见,也不可盲目从众、追逐潮流。个人奋斗目标只有与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相符,才会产生强大的动力和持久的耐力;只有与自己的专业、能力、基础相关,才会具备坚实的基础和实现的可能。

3.个人的奋斗目标必须与现实可能相结合。

现实可能是指实现目标应具备的基本条件。社会需要和自身特点反映了奋斗目标的必要性,但要把这种必要性转化为现实可能性,就要努力创造实现目标所应具备的基本的环境条件和途径条件,并且要把长远目标分解成若干阶段性目标,使长远目标在一系列近期目标实现的积累中逐步得以实现。环境条件可使目标真实、信心倍增;途径条件则使目标可行、结果可期;长远目标可使方向明确、动力持久;近期目标则使效益明显、效果直接。只有同现实可能相结合,奋斗目标才是真实的和可实现的。

注意语言。语言是人类交往沟通活动的基本工具。人们靠语言交流思想,传递信息,表达感情,文明的语言树立人文明的形象,雄辩的语言树立人雄辩的形象,幽默的语言树立人幽默的形象,虚伪的语言树立人虚伪的形象。

注意风度。风度是指一个人的风貌仪表和举止态度,同时也是指一个人精神、气质、品格的外显表现。因此风度实际包括精神状态、仪表礼节、行为态度和言辞谈吐。它实际反映出一个人的道德、品格、性格气质、学识修养、处世态度等。有人说,“高雅的风度是通向朋友心灵的畅通无阻的护照”。这是每位渴望择业成功的大学生朋友都值得拥有的“护照”。

第二节 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

导语:讲述雷锋精神。

团结友爱

雷锋把自己的藏书拿出来供大家学习,被人们称为“小小的雷锋图书馆“。他帮助同志学习知识,同班战友乔安山文化程度低,雷锋就手把手地教他认字,学算术。同班战友小周父亲得了重病雷锋知道后以小周的名义给家里写了信又寄去10元钱。战友小韩在夜里的出车中棉裤被硫酸水烧了几个洞,雷锋值班回来发现后,把自己的帽子拆下来一针一针地为小韩补好裤了,轻轻地盖在他身上。知道这个情况的乔安山说:“为了给你补裤子,雷锋半宿都没睡!”

人民的勤务员

从一九六一年开始,雷锋经常应邀去外地作报告,他出差机会多了,为人民服务的机会就多了,人们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一次雷锋外出在沈阳站换车的时候,一出检票口,发现一群人围看一个背着小孩的中年妇女,原来这位妇女从山东去吉林看丈夫,车票和钱丢了。雷锋用自己的津贴费买了一张去吉林的火车票塞到大嫂手里,大嫂含着眼泪说:“大兄弟,你叫什么名字,是哪个单位的?“雷锋说:“我叫解放军,就住在中国”。

五月的一天,雷锋冒雨要去沈阳,他为了赶早车,早晨5点多就起来,带了几个馒头就披上雨衣上路了,路上,看见一位妇女背着一个小孩,手还领着一个小女孩也正艰难地向车站走去。雷锋脱下身上的雨衣披在大嫂身上,又抱起小女孩陪他们一起来到车站,上车后,雷锋见小女孩冷得发颤,又把自己的贴身线衣脱下来给她穿上,雷锋估计她早上也没吃饭,就把自己带的馒头给她们吃。火车到了沈阳,天还在下雨,雷锋又一直把她们送到家里。那位妇女感激地说:“同志,我可怎么感谢你呀!“ 过年的时候,战友们愉快地在一起搞些各种文娱活动。雷锋和大家在俱乐部打了一阵乒乓球,就想到每逢年节,服务和运输部门是最忙的时候,这些地方是多么需要人帮忙啊。他放下球拍,叫上同班的几个同志,一起请假后直奔附近的瓢儿屯车站,这个帮着打扫候车室,那个给旅客倒水,雷锋把全班都带动起来了。

雷锋就是选择永不停息地,全心全意地为人民做好事,难怪人们一见到为人民做好事的人就想起雷锋。

讨论:从雷锋精神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一、思想道德与法律

思想道德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道德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所决定,并为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服务。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级具有不同的道德观念。《韩非子·五蠹》:“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於智谋,当今争於气力。”《后汉书·种岱传》:“臣闻仁义兴则道德昌,道德昌则政化明,政化明而万姓宁。” 唐 韩愈 《原道》:“凡吾所谓道德云者,合仁与义言之也,天下之公言也。”巴金《家》三三:“他又一次夸张地感觉到自己的道德力量超过了这个快要崩溃的大家庭。”

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统治者制定给被统治者以及统治者自身必须遵守的规定规章、命令条例。由立法机关或国家机关制定,国家政权保证执行的行为规则的总和。包括宪法、基本法律、普通法律、行政法规等国家级法律以及地方性法规等规范性文件。

在中国,指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基本法律,如民法、刑法、诉讼法等。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的其他法律或一般法律,如婚姻法等。

法律以各种方式全面影响着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与整个人类社会。依照法律治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方式被称为法治,法治是现代文明社会最科学的治理方式,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程度最重要的方面之一。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于西元前350年写道:“法治比任何一个人的统治来得更好。”在中国,依法治国是治理国家的基本方针之一。

二、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

思想道德素质是指人在一定的社会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通过个体自身的认识和社会实践,在政治倾向、理想信仰、思想观念、道德情操等方面养成的较稳定的品质。

法律素质是指法律人应当具备的职业素质(专业素质),其要素包括:法律思维能力,法律表达能力和对法律事实的探索能力.在这三个方面的能力中,法律思维能力是法律素质的核心.法律思维能力包括: 1,准确掌握法律概念的能力.2,正确建立和把握法律命题的能力.3,法律推理的能力.4,对即将作出的法律裁决或法律法律意见进行论证的能力.法律表达能力可以分为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两方面.探知法律事实,即调查,搜索,制作,组合,分析,认证法律事实,是法律实践活动的重要环节。

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这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引领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基本途径,为大学生加强自身修养、锤炼优良品德指明了努力方向。

一是在我们以后成长成才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为我们提供了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认识社会发展规律、把握未来方向的强大思想武器。只有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正确认识经济社会发展大势,正确认识社会思想意识中的主流与支流,才能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中看清本质,明确方向。

二是我们要强化理想信念学习,深刻理解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对于当代中国进步与发展的深远意义,自觉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把这个共同理想化为自己的价值追求、价值取向和价值目标,并坚定地为之努力奋斗。

三是我们要学习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我们应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激发爱国热情,使我们一方面以开放的心态,虚心学习世界其他民族的长处,另一方面树立坚定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

四是引导我们明是非,知荣辱,辨善恶,分美丑。荣辱观是价值观的重要内容。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只有知荣明耻,明辨善恶美丑,一个人才能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一个社会才能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我们应该自觉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基本道德规范。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需要,也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善于发掘大学生中蕴藏的积极向上的思想精神,引导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要利用各种时机和场合,搭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平台,形成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在包容多样中形成思想共识,有力抵制各种错误思想和腐朽文化的影响,发展壮大积极健康向上的主流思想舆论。

第三节 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意义和方法

一、认识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重要意义

助于大学生认识立志、树德和做人的道理,选择正确的成才之路。有助于大学生掌握丰富的思想道德和法律知识,为提高思想道德和法律素养打下知识基础。有助于大学生摆正“德”与“才”的位置,做到德才兼备、全面发展。

了解党和国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道德和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基本要求,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和奋斗目标,提高精神文明素养,掌握提高思想道德修养的方法,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实践,为在大学期间健康成长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思想道德修养课是一门融政治性、思想性、科学性、知识性和实践性为一体,以应用为中心的多学科知识相结合的一门思想教育与法律修养课。学习这门课必须有科学的态度,正确的方法,掌握理论,付诸实践,不断总结,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案例:一个大学生结合实际谈的他认为学习思修课程的重要意义。大学时期是人生道德意识形成、发展和成熟的一个重要阶段,在这个时期形成的思想道德观念对一个人的影响尤为重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大学生的必修课程,它体现着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特征,在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方面和对大学生思想的塑造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以下我将就个人实际分析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重要意义。首先我们要明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重要性。该课程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和思想性,又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知识性。它以马思主义为指导,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法制观教育为主要内容,把社会主义荣辱观贯穿与教学的全过程。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体验,帮助大学生形成崇高的理想信念,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增强学法、守法、用法的自觉性,全面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大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正是此门课程给我们打下了良好的思想和法律基础,让我正确的去认识世界和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加强对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的学习能让我们都自身有一个明确的定位,同时正确看待自己的人生,认清自己的奋斗目标和努力方向。我觉得此门课程给我们提供人生的指南,对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觉悟和正确看待和分析事物都有着无可取代的意义。我相信每个大学生在初进大学的时候都会有一种迷茫,因为我们发现自己突然变了一种身份,于是我们开始大量这个偌大的圈子,寻找着自己的人生坐标和前进方向。我想这个时候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让我们引咎发问,引导着我们去认识自己和正处处理周边的事事。这一时期,大学生亟需在学校的正确教育和引导下,不断学习,努力提高和完善自己。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是社会主义教育方针的基本要求,也是大学生成才的需要。思想道德修养课能帮助大学生从历史和现实的大量素材和生动事例中,汲取有益的精神养料,获得真、善、美的心理启迪,正确掌握思想道德修养的理论和方法,提高综合素质,从而为社会培养有用的栋梁之才。我觉得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课程是生动而活波的,老师从我们的心理实际出发给我们传经授道,为我们的大学生活增添了很多清新的气息。当我看到很多同学那么积极地举手发问,当我看到我们不同院系的同学聚在一起高谈阔论的时候,我真的感觉到一股强烈的震撼,我意识到自己在学会融合和大胆。还记得老师把我们分成几个小组,让我们试验哪个组在一张报纸上站的人最多。当时我像个指挥官一样布局我们组的计划,最后我们组拿到了第一名。成功的喜悦和老师对我们成绩的肯定是令我难以忘怀的。此门课程的开设是贴近大学生心理实际的,它对大学生的心理塑造和自我认识有着重要的意义。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分析。

二、掌握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基本方法

首先,要认真阅读和钻研大纲和教材。应根据大纲规定的考核内容和目标,认真学习教材,全面系统掌握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加强对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的学习有助于青年学生积极探讨人生的具体问题,从生活实际出发,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素养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随着大学生离开家庭并逐渐融入社会,他们将面临越来越多的有关个体和社会发展的具体问题,并引发有关人生和社会问题的相应思索。“思想道德修养”课程针对大学生发展过程中的这一特点,从大学生在大学期间面临的具体问题出发,进而透过具体现象探讨人生和社会发展的哲理问题,将有助于青年学子拨开市场经济的迷雾,避免西方资本主义价值取向的干扰,确立正确的人生态度、人生目的和人生价值,从而为自己的成才拨正航向。

其次,要把系统学习和重点深入结合起来。应在全面系统学习的基础上,对重点章节进行深入的学习,掌握对课程具有关键意义的重要概念和原理。切忌在没有全面学习教材的情况下,单独孤立地去抓重点、背词句,甚至猜题押题。

第三,要理论联系实际。这是一门塑造美好心灵的课程,思想上重视、行动上自觉是学好这门课最基本的前提和方法。充分认识这门课程的重要性和学好它的必要性,做到认真听课,积极参加课堂讨论,自觉阅读并独立思考,主动联系自己的思想实际,并在实践中身体力行,这样才能达到学好这门课的目的。

这是一门明理课。只有满腔热忱地去追求真理,才能做到与教学内容产生共鸣,引起思想上的共识。这样就能真正掌握这门课的精神实质,学到做人的道理。课堂教学,主要采取启发式,讨论式,对于重点、热点问题,可以通过充分地讨论达到认识上的一致。师生要共同探索以生动活泼的形式进行德育教学的新方法。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社会实践的总结和概括,对社会实践有指导意义,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必须联系实际,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最后,要保证必要的学习时间。

注重学习科学理论,注重学习和掌握思想道德与法律的基本知识,注重联系实际,注重学以致用。

这是一门不断发展、不断改革和充满活力的课程。课程的活力在于,它要及时反映历史的发展趋势和时代的特征和要求,反映青年学生健康成长和发展的新经验。面对青年学生在学习、生活、成才道路上不断出现的各种新的问题,准确地、有说服力地予以回答。学好这门课,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打消停步、满足、差不多的思想,积极追求,不断更新观念,真正有所思考,有所收获,达到不断净化灵魂、升华境界的目的。这个过程本身又需要注重锻炼韧性,持之以恒。只要坚持这样做下去,更高境界的思想道德与法律修养的目标就一定能达到。

第四篇:第三章讲稿思修

第三章

第一节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导语:

正面——福建大学生自费山区支教,福建警察学院的21名学生开展支教完全是自费的。岭下中学校长甘少南告诉记者,往年暑假也有大学生来支教,但自掏腰包并且正儿八经地给孩子们上课的,这还是第一次。岭下中学是一所位于边远贫困山区的初级中学,仅有三个年级六个班级、200多名学生,学校设施非常简陋。听警察学院一名教师说起岭下中学的窘况,该学院的几名学生就萌发了组建支教队的想法。从组织发起、准备策划到付诸实践,他们前后忙了5个多月。支教的经费从哪来?“我们一开始想到社会上拉赞助。”支教队领队、当时读大二的安健莹介绍说,由于商家的要求过于苛刻,最终只好放弃。之后,他们还组织了募捐活动,但成效并不明显。我们坚定了支教的信念,即使自己花钱也要完成支教。”安健莹说,有些家庭条件不好的同学甚至还决定:为了不给家里增加负担,经费就从自己的生活费里节省。暑假里,学校组织了道路交管执勤的社会实践,参与者有补贴。报名参加支教的同学对此积极响应,之后再把这些补贴“反哺”到支教经费里,用于日常生活、购买教学器材、后期总结等项目的支出。拼凑够8400元后,8月2日,支教大学生奔赴闽东山区。

反面——一些年轻人网上炫富、只追求享乐。

2011年6月20日晚,新浪微博上一个名叫“郭美美Baby”的微博颇受关注,因为这个微博一开始就在炫富。而且这个自称“住大别墅,开玛莎拉蒂”的20岁女孩,其认证身份居然是“中国红十字会商业总经理”。其炫富微博也在两个小时内被转发上千条,并引发了网民对红十字会的全面质疑,更有网友称她是中国红十字会副会长郭长江的女儿。甚至有人声言抵制红十字会,号召网民不再给红十字会捐款。由于其身份“中国红十字会商业总经理”通过了新浪微博的实名认证,新浪微博为自己的疏忽致歉,中国红十字会发表声明,称与郭美美并无任何关系,但接下来真相却一点点揭开,原来真有“红商会”,而且也并非全无关系,红商会CEO指认郭美美与红商会副总王军有“非同一般”的关系,在全国掀起轩然大波,由此引发红十字会的全民信任危机,“郭美美炫富”事件由此生发,并演变成为一场涉及时间长、涉及人员众多、情节曲折、高潮迭起的特级网络舆情事件。

一、人生观的科学内涵

人生观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它决定着人们实践活动的目标、人生道路的方向,也决定着人们行为选择的价值取向和对待生活的态度。人生观是世界观在对待人生问题上的具体体现,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

人生目的决定人生道路,决定人生态度,决定人生价值标准。

三、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一)人生态度与人生观

(二)端正人生态度

人生须认真,人生当务实,人生应乐观,人生要进取。

四、正确认识人生价值

大学生只有正确地理解人生价值的内涵,明是非、辨善恶、知荣辱,才能在实践中最大限度地创造人生的价值,成就人生的辉煌。

五、用科学高尚的人生观指引人生

这是本节课的关键点。那么,作为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包括哪些呢?主要有以下几点。

正确地对待权力、地位、金钱。

“我哪有什么财富呢?作为一个大学生,买不起车,买不起房,学费都交得紧紧张张,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你看人家„„”经常有人发出这样的感慨,其实我们对财富理解片面了。财富并不只是权力、金钱,它们只是财富中比较引人注目的一种而已。

人的一生如潮起潮落,起伏难定,在潮头风光时要看到落到潮底的危险性,在潮底的时候则要有向高峰冲击的信心和行动。当年林岗一生坎坷,屡受挫折,谁相信这位鞋匠的儿子能成为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呢?邓小平三起三落,当年人们“批邓”时,谁会想到若干年后,他为中国设计一副崭新的蓝图呢?比尔·盖茨中途退学时,谁会想到他能成为世界首富呢?这样的例子多得数不胜数,世界上什么样的奇迹都可能发生,其前提只有一点:我还活着,我要努力行动,我有信心,这是人一生中最最宝贵的财富。

第二个重要的财富就是今天我们所拥有的一切,请万分地珍视它们!你没什么大出息,可是你毕竟考上了大学,前途光明。家很温暖——这份亲情是财富,终生值得珍惜。虽然你没有发财又很想发财,但没有去偷去抢去骗去胡作非为,勤俭持家,虽然不富裕,可还是乐于助人,亲戚关系融洽,同学朋友们喜欢与你在一起——这种善良品德、气节操守、为人处世也是你弥足珍贵的财富。我们也许没觉察到它们的重要,但、它们终究会给你一份回报。

你的抱怨表示你对现状有所不满意,你在试图努力改变它们,在追求你想要的东西。这种欲望、上进心也是财富。

也许现在的不如意、逆境、挫折乃至苦难都让你觉得难过,但这都是你的财富!人们常说,苦难是最好的大学,古今中外,凡成就大事业者,无一不是从苦难中走来的。在逆境中,我们会经受各种考验与锤炼,百炼成钢,成就我们非凡的意志品质和能力,“苦费心志,劳其筋骨,增益其所不能”。逆境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把它看成结局而不是过程。

第二节 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引语:讲述2014年感动中国人物刘盛兰的事迹。刘盛兰是位普通村民,年轻时在外打工,后来在一家企业作保管员。73岁的时候,老伴去世,他成了孤寡老人。为了让自己老了无力行动时,身边会有一个照顾他的人,他开始了助学。这是老人的初衷。但后来,他助学的规模远远的超出了自己的想像。

每天清早,刘盛兰起来弄点简单的饭菜,就骑着自行车走村串巷去了,直到捡回一大堆破烂。他18年几乎未尝肉味,没添过一件新衣,“吝啬”的连一个馒头都舍不得买,可捐资助学总计10万多元,资助了100多个学生。刘盛兰一直没进养老院,这样能拿到每年4000元的生活补贴。这些钱他全部捐给了贫困学生。

刘盛兰唯一珍藏的是一个深蓝色布袋,里面装满了汇款单和回信。这么多年过去了,老人也不记得汇出去多少钱、收了多少封信。2013年8月,因为肾病,刘盛兰住进了医院,但他仍然惦记着捐资助学,担心汇款中断和没到位会断了孩子们的希望。得知老人住院,很多受资助的孩子回来看望他,照顾他。小人物也能有大贡献。

一、人生价值的标准与评价

(一)人生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

自我价值是指在个人生活和社会活动中,自我对社会作出贡献,而后社会和他人对作为人的存在的一种肯定关系。包括人的尊严,和保证人的尊严的物质精神条件。自我价值的实现必然要以对社会的贡献为基础,以答谢社会为目的。

社会价值是指个人及社会组织通过自身的自我实践活动发现、创造社会或他人物质或精神的发展规律及内在矛盾的贡献。

(二)人生价值的标准

个体对社会和他人的生存和发展贡献越大,其人生的社会价值也就越大;反之,人生的社会价值就越小。

(三)人生价值的评价

坚持能力有大小与贡献须尽力相统一,坚持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相统一,坚持完善自身与贡献社会相统一,坚持动机与效果相统一。

二、人生价值实现的条件

(一)人生价值实现的社会条件

实现人生价值要从社会客观条件出发。1.实现人生价值要从社会客观条件出发。人生价值是在社会实践中实现的,人的创造力的形成、发展和发挥都要依赖于一定的社会客观条件。2.人生价值目标要与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一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主流价值,体现了和谐社会建设所需要的文化认同和价值追求,我们要学会运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正确把握社会思想意识中的主流和支流,正确辨识社会现象中的是非、善恶、美丑,确立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一致的人生价值目标。

(二)人生价值实现的个人条件

实现人生价值要从个体自身条件出发。实现人生价值要从个体自身条件出发。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增强实现人生价值的本领。立足于现实,坚守岗位作贡献。实现人生价值要有自强不息的精神。

三、在实践中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这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也是我重点讲述的内容。当代大学生还不能明确人生价值的原因。

1.主体性。在价值观上崇尚自我,以个人为主体。价值中心向自我成才靠拢,其主导思想是自我价值与自我奋斗,以至于有的大学生淡化了不可或缺的集体意识、协同意识、奉献精神和艰苦奋斗的作风。

2.兼容性。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时候政策对人正当利益的肯定,使大学生开始追求进取务实,协同并重的价值选择。重现实、重实效、重过程的价值取向被普遍认同。而部分学生过分关注眼前的机会和发展,而对长远目标和理想的追求却相对忽视。

3.矛盾性。市场经济中社会群体利益的分配差异以及群体价值的观念的多元化使大学生价值观念上的矛盾明显增加。首先是道德认识与道德实践的反差。从整体上看大学生既崇尚高尚的道德人格和崇高的精神境界,又注重讲求实际和切身利益。其次是校园内外的反差。校园内“知识万岁”,校园外“金钱万能”;校园乃提倡高水准的道德规范,校园外低水准的道德行为蔓延;校园内的长期教育往往被校园外的短期误导所抵消。再次是理想教育和社会现实的反差。理想教育是“到西部去,到老区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社会现实是“到外资单位去,到合资单位去,到挣钱最多的地方去”。

4.不稳定性。大学生处于生长期,心理和情绪都处波动期,人生价值的选择和判断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从而在价值判断上产生动摇,在价值选择上产生犹豫,甚至步入价值观的误区。

大学生如何通过实践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案例:洪战辉——12年来在家庭屡遭变故的情况下,克服种种困难,自立自强,努力奋斗,一边靠做小生意、打零工,读完高中、大学,一边照顾病中的父亲,并把父亲“捡来”的和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女婴一手抚养大。立志用自己的努力去改变生活,拒绝一切对于他个人的捐助,用无法退回的给他本人的捐款和出书获得的版税,设立“洪战辉教育助学责任基金”,已资助全国391名贫困学子,被宋庆龄基金会授予“青少年生命教育爱心大使”称号。他自强不息的精神感动了广大的青年,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教育部专门下发了《关于开展向洪战辉同学学习的通知》,被评为CCTV-“感动中国·2005人物”,荣获全国自立自强优秀大学生、教育部2005年国家奖学金、2005年河南省教育新闻人物等。

通过案例引发学生思考:要直面困难,永不放弃,用自己的能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第三节 科学对待人生环境

导语:洪战辉的事迹。在艰苦的环境下更应该不断的提升自己,使自己变得强大。

一、促进自我身心的和谐 案例:大学生心理问题。

复旦大学投毒案:2013年11月27日,林森浩在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庭审上承认投毒行为,林森浩表示:在2013年3月29日自己与同学一起做实验,想起了上次实验中留下来的药品。正好当天在宿舍,黄洋和其他同学调侃说到愚人节快到了,想做个节目整人。林森浩当时看黄洋笑得很得意,又想起曾听说其他学校也有过用毒来整人的事,就在心里暗想先投毒“整”黄洋,而投毒是为了给受害人开个愚人节玩笑,让他难受些。然而根据警方通报,林某杀人是因与黄洋琐事引起不和,投毒舍友。

马加爵事件:案发前几天的某一天,马加爵和邵瑞杰等几个同学在打牌时,邵瑞杰怀疑马加爵出牌作弊,两人发生了争执。其间,邵瑞杰说:“没想到连打牌你都玩假,你为人太差了,难怪龚博过生日都不请你„„”这样的话从邵瑞杰口中说出来,深深地伤害到了马加爵。邵瑞杰和马加爵都来自广西农村,同窗学习、同宿舍生活了4年,马加爵一直十分看重这个好朋友,但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在邵瑞杰眼中竟然会是这样的评价,而且好朋友龚博居然也是如此。就是这句话使马加爵动了杀邵瑞杰和龚博的念头。

二、促进个人与他人的和谐

(一)促进个人与他人的和谐应坚持的原则平等原则;诚信原则;宽容原则;互助原则。

(二)正确认识和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正确认识竞争。正确认识合作。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竞争与合作并不是一对“敌对兄弟”,竞争离不开合作。因为有合作才能优势互补、取长补短、收拢五指、攥紧拳头、形成合力。既竞争又合作,才能突破孤军奋战的局限,实现双赢或多赢。

然而,竞争离不开合作。参与合作的企业将比那些独行侠 式的企业占有更大的优势。因为有合作才能优势互补、取长补短、收拢五指、攥紧拳头、形成合力。马克思说得好,协作不仅可提高个人的生产力,并且是“创造一种生产力”,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神奇效果。美国可口可乐公司与百事可乐公司曾为了争市场而展开了半个世纪的激烈竞争。可它们的竞争是“未必要打倒敌人”。当大家对百事可乐—可口可乐之战兴趣盎然时,双方都是赢家,因为饮料大战引起了全球消费者对可乐的关注,大家都来喝可乐。可乐大战给我们的启迪是,并非只有“消灭”对手,才是促进自身发展的惟一途径。在有些情况下,接受对手的存在并善待竞争对手,也同样能够促进自身的发展。

三、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和谐

在我国,在过去20多年的信仰缺失与重建时期,很多问题急待解决:道德感匮乏,伦理感丧失,心理上焦虑,人际关系、官民关系紧张甚至敌对,商人之间不守诚信甚至互相欺骗。信仰曾经让我们理解生命的意义;道德观曾经让我们维系家庭和社区关系及职业伦理。但是这一切如今却需要重新去寻找。

中国正在由点及面地融入全球经济体系,一个空前的商业氛围正在覆盖过来。我们已经走过了20年,还要走得更远。抬眼望前方,唯有迎头向前,鼓起勇气和信心,不掉头、不逃避,向这个时代本身寻找答案。

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 案例:某某到此一游

2013年5月24日晚11点,网友“空游无依”在其微博上发了一张埃及卢克索神庙的浮雕被人用中文刻上 “丁锦昊到此一游”的照片,并评论道:“在埃及最难过的一刻。无地自容。在微博发出24小时的时间里,评论达11000多条,转发达到83000多条,而网上的相关评论则达数十万条。有网友说:“去过卢克索神庙,相当震撼!卢克索正常气温也有40多摄氏度,矗立在沙漠里那么干燥恶劣天气条件的地方几千年能保存到现在已经十分不易了!这么神圣的地方居然发生这种事情,几千年的文物被你这几个字给毁了,一定要严惩!”也有网友留言:“强烈建议埃及使馆报警或采取相应法律程序进行索赔。”还有网友写道:“亲爱的游客们,别忘了,出去时,你就是中国!”

总结:珍惜文物是人与自然和谐的一部分。案例:雾霾

2013年,“雾霾”成为关键词。这一年的1月,4次雾霾过程笼罩30个省(区、市),在北京,仅有5天不是雾霾天。有报告显示,中国最大的500个城市中,只有不到1%的城市达到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空气质量标准,与此同时,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10个城市有7个在中国。持续的雾霾天气笼罩着全国10余个省份,雾霾天气,空中浮游大量尘粒和烟粒等有害物质,会对人体的呼吸道造成伤害,空气中飘浮大量的颗粒、粉尘、污染物病毒等,一旦被人体吸入,就会刺激并破坏呼吸道黏膜,使鼻腔变得干燥,破坏呼吸道黏膜防御能力,细菌进入呼吸道,容易造成上呼吸道感染。

在2013年底上海、南京等华中地区遭遇最严重地区,上海多地多次出现PM2.5数据超过500。此外,广东甚至海南地区同样遭遇雾霾侵袭。不夸张的说雾霾已经成为中国环境污染第一词。

第五篇:第七章讲稿思修

第七章

第一节 公共生活中的道德与法律

导语: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过后满地的垃圾;西湖边上满地的烟头;文物上被刻上某某到此一游的字样等等,这些不道德行为在生活中普遍存在。

案例1: 2013年10月1日,11万人天安门冒雨看升旗,结束后满地垃圾。升旗仪式结束后,天安门广场留下的垃圾,最密集处甚至露不出地面。150名保洁员人手一把扫帚,2辆清扫车,2辆垃圾收集车,以“拉网式”的排兵布阵,用了30分钟才全部清除。初步估计,清扫的垃圾多达5吨左右。据天安门地区管理委员会统计,当日清晨,来自全国各地的约11万名群众冒雨在北京天安门广场观看升国旗仪式,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4周年。

案例2:2013年国庆期间,西湖景区市政市容环卫管理中心策划的“无烟西湖”环保宣传活动,17名大学生志愿者在3小时内捡了7000多个香烟头。2014年国庆,志愿者在同样的条件下再次捡起了烟头,结果少了许多。昨天,依然是17名大学生志愿者,依然用了3个小时的时间,依然是白堤和孤山路1.5公里的路程,去年他们捡到了7000多个游客随意丢弃在路面上的香烟头,这一次志愿者们究竟捡了多少呢?最后的答案是:3200个!来自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的志愿者们用烟头拼出了一幅画,他们事先手绘出一幅西湖景区轮廓图,然后用捡到的烟头铺到画中,覆盖住西湖的湖面部分,画下面则摆出了“无烟西湖文明出行”的标语,短短八个字,表达了全体志愿者、全体景区环卫工人的心声。“今年垃圾少多了,还记得去年我一个上午就捡满了五大袋,今天一天也就捡了两袋左右。”志愿者崔飓去年和今年都参加了“无烟西湖”的环保活动,他对记者说:“去年我捡了两天的垃圾,休息了三天才恢复过来,实在太累,今年就没这么累了。”崔飓很开心地告诉记者,他们的辛苦得到了最好的回报:“看来我们的付出还是有效果的,大部分游客都很自觉地把垃圾扔到了垃圾桶里。”

一、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

公共生活是指人们在公共领域中的活动和生活,它是相对于私人生活而言的。公共生活具有鲜明的开放性和透明性。

公共秩序是维护公共生活所必须的秩序,是由一定规则维系的人们公共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主要包括工作秩序、教学秩序、营业秩序、交通秩序、娱乐秩序、网络秩序等。

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是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基本保障,是国家现代化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二、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对公共生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公共生活应当文明,公共生活应当有序,公共生活应当诚信,公共生活应当健康等等,这就凸显了公共生活中道德的重要性。

文明礼貌。案例:公交车让座;主动与长辈打招呼等。通过一段视频让同学们了解职场中的礼仪,如握手,接待,着装等。

助人为乐。案例:雷锋——为人民服务。爱护公物。案例:“某某到此一游”问题 保护环境。

遵纪守法。遵守国家颁布的有关法律、法规,以及特定公共场所和单位的有关纪律规定,是维护公共生活秩序的重要条件。

大学生要做公共道德规范的践行者和传播者。

首先要提高认识。社会公德要求的文明范畴是最基础的文明行为,如果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连这些基础的文明行为都做不到,那将是教育的悲衰。

其次是注重大学生自己的养成教育。公德教育不仅仅只是唤醒大学生的公德意识,更重要地是对大学生进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和加强管理,包括公德行为方式的选择和行为习惯的养成。

积极参与各种社会活动,在实践中培养社会公德意识和责任意识。参加志愿者服务等公益事业和社会实践活动对大学生了解社会、拓展实际工作能力,尤其是增强社会责任感有极大的帮助。大学生培养社会公德意识的实践活动有很多具体方式,既可以参加社会公德的宣传活动普及社会公德规范、传播文明新风,也可以结合自身的专业特点服务社会、回报社会;既可以参加学校的各种社会公益活动也可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加入各种社会公益组织。大学生参与社会公德实践活动本身就是一种学习,可以从实践中体会到什么是符合社会公德规范的言行,什么是不符合社会公德规范的言行,从而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社会公德素养,并带动他人,影响社会。

自身积极参与校园文化建设。学生正确人生观的确立,高尚道德品质的养成,健康审美趣味的提升,无不受到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的影响。所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必将对素质教育的实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公共生活中的有关法律

《治安管理处罚法》,治安管理处罚法是调整公安机关实施治安管理处罚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集会游行示威法》,集会游行示威法是国家制定的用以调整举行集会游行示威和对集会游行示威实施管理过程中所发生的相关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环境保护法》,环境保护法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为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目的,调整有关保护和改善环境、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所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道路交通安全法》,道路交通安全法是国家制定的、调整在加强交通管理,保证交通安全、提高通行效率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兴利除弊,促进我国互联网的健康发展,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保护个人、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下载第一章讲稿思修范文合集word格式文档
下载第一章讲稿思修范文合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第四章讲稿思修(最终5篇)

    第四章 第一节 道德及其历史发展 引语: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陶行知 一、道德的起源与本质 (一)道德的起源 社会意识形态之......

    思修演讲讲稿五篇范文

    老师.、同学们好!下面由我来为大家讲的课是 “社会主义法制理念的基本内容”。首先我们说一下什么是法制以及它的来源。“法制”一词,我国古已有之。然而,直到现代,人们对于法制......

    大学思修试讲稿(精选五篇)

    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上午好。 那么上节课我们已经通过一节课的时间进行了相互的了解和熟悉,老师该说的题外话呢也都说了,希望今后我们大家一起学习,一起进步。 一、导入新课(4分钟)......

    思修大全

    自测与练习(第二章 继承爱国传统 弘扬民族精神) 一、单项选择题 1.爱国主义在不同的历史时代和文化背景下,总有这不同的内涵。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爱国主义主要表现在致力......

    思修

    ①关于结婚年龄,要求未婚的军队干部、战士和职工,响应晚婚的号召,不要过早结婚。②关于军队干部配偶的条件,比一般公民严格,必须是历史清楚、思想进步、政治可靠、作风正派的无严......

    思修

    一、“十一五”以来的工作总结 十一五期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民政工作认真贯彻党和国家及省市县各项政策和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突出“以民为本,为民解困”的......

    思修

    三、材料分析题 1.【材料】: 一项复杂的舰载机系统工程,背后是无数幕后英雄的奉献,有时候甚至是生命。2012年11月25日,随中国首艘航母“辽宁舰”参与歼-15舰载机起降训练的、歼-......

    思修材料

    思修资料 教育是培养人、造就人的社会活动。教育的产生和发展依赖于一定的社会需要,它与一定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生产关系等都有着密切的关系。教育的社会性质决定着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