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茶文化的精神理念
尊桥中学特色教育之
茶文化的精神理念
中华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基本精神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天人合一的科学理念,即主张天人的调谐和有机统一;二是尚中贵和的基本精神,即不偏不倚,用宽容、和谐的心态待人处事;三是厚生爱民的人文传统,即强调丰富生活,珍爱生命和关爱他人。
中华茶文化是一个雅俗并存、纷繁多样的复杂体系。其基本精神则是指在这个体系中能够反映体系文化基本特征,有利于中华茶文化传承与发展并具有持久生命力的核心价值体系,这一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天人合一的科学理念、尚中贵和的基本精神和厚生爱民的人文传统。认识或理解中国茶文化的基本精神,对于同学们把握中国茶文化的核心理念,发挥中国茶文化的人文教育作用以及推动中华茶文化的持续健康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天人合一的科学理念
“天人合一”理念起源于远古伏羲氏画八卦时期,产生于春秋时期,形成于战国时期。《易传·说卦》中“立天之道日阴与阳,立地之道日柔与刚,立人之道日仕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分阴与阳,迭用柔刚,故《易》六位而章。”指出人与天的结构相同,具有同样的道德品质与境界。《淮南子·精神训》中“头之圆也象天,足之方也象地。天有四时、五行、九解、三百六十六日,人亦有四肢、五藏、九窍、三百六十六节。天有风、雨、寒、暑,人
亦有取、与、喜、怒”的说法,既是古人对天人同构现象的形象描绘,也是对 天人合一”理念的形象解释。
“天人合一”理念中的“天”是指自然而言。《庄子·天道》注:“天者,自然也。”《列子·仲尼》说:“乐天知命”。张湛注:“天者,自然之分。”由此可见,这里的“天”是针对大自然讲的。中国古代把自然与人的关系称作天人关系,在天人关系上,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观念,就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自然与人合一、融为一体,也就是所谓的“天人合一”理念。天人合一的理念在中国古代的典籍中论述颇多,而《周易》从人格的最高理想和最终境界论述了人与天地的合一:“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其中“与天地合其德”即是强调人与自然要互相适应,相互协调。
自古以来,“天人合一”的理念不仅引导和制约了我国的政治.同时在各个社会的人们生活中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茶文化领域,“天人合一”的理念更是丰富了中国茶文化的内涵与意蕴。由于有了这种理念的指导,中国茶文化显得多姿多彩,韵昧无穷。表现在物质方面,人们认为“茶是南方之嘉木”,因而茶是大自然恩赐的“珍木灵芽”,在种茶、采茶、制茶时必须顺应大自然的规律才能产出好茶。在行为方面,人们讲究在茶事活动中,一切要以自然为美,以朴实为美,动则行云流水,静如山岳磐石,笑则如春花自开,言则如山泉呤诉,一举手,一投足,一颦一笑都应发乎自然,任由心性,好不造作。在精神方面,人们往往借助于饮茶以及相关的茶的生活,总
是期望自己的性心得到完全解放,使自己的心境得到清静、恬淡,寂寞、无为,使自己的心灵随茶香弥漫,仿佛自己与宇宙融合,升华到“无我”的境界。
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中,我国传统文化精神基本上是由儒、释、道三教精神及其影响组成的,而这一切又直接影响和制约着中国茶文化的发展与走向。比如儒学的 “以虚静推于天地,通于万物”,道家的“宁静致远,道法自然”,佛教的“茶禅一味,梵我一如”,其要义均在于人与大自然的精神联系与心灵感悟。儒、释、道的思想精髓渗透到茶文化,进一步丰富了茶文化的内涵,其中儒家以茶作为沟通自然与心灵的契机,重视自然与人文的高度契合,追求“天人合一” 的理想境界:佛教强调“禅茶一味”,以茶助禅,以茶礼禅,从茶中体昧苦寂的同时,在茶文化中注入佛理禅机;道家强调人在品茶时要乐于与自然亲近,在思想情感上与自然交流,在人格上能与自然相比拟并通过茶事实践去体悟自然的规律。
在中国茶文化的丰富发展过程中,一方面“天人合一”的理念丰富或深化了茶文化的内涵,另一方面“天人合一”的理念也通过茶文化的广泛传播,不断深入到茶人之心,进而体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大到茶园、茶乡以及茶都建设,小则选取一套茶具、冲泡一碗茶、创设一种茶境等,“天人合一”的理念可说是无处不显。例如盖碗又称“三才杯”,其中的盖、托、碗分别代表天、地、人,体现和谐统一、缺一不可。功夫茶的品饮是一项富文化内涵的日常生活。无论是对茶器、茶具、茶叶、泉水的精选,还是对候汤、淋罐、冲水、斟茶 的细究,以及品茶环境氛围的营造,品茶心理素质的调养,品茶鉴赏能力的比较等,同样体现了中国茶人对大自然的无比热爱,中国茶人有着回归自然、亲近自然的强烈愿望。
尚中贵和的基本精神
“尚中贵和”突出的是“中和”二字,“中和”包括“中”与“和”两个方面。其所谓“中”,是指适中、中正,即“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四书集注·中庸》曰:不偏之谓中,不倚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也。中庸的核心是言行适度,反对偏激,主张以理节情,以此达到人与人的和谐,从而在社会生活中建立等级分明的礼治伦常秩序。所谓 和”,是指和谐、协调之义。
史伯日:“以他平他谓之和。”(《国语囟郑语》)以他平他”讲的是用一种事物去协调另一种事物,以促使两种不同事物达到矛盾的统一、融合状态。还有孔子强调“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黄帝内经》提出:“阴阳和,万物生”;民间所谓“和气生财、家和万事兴、国和民气旺”等,都表达了“贵和”的基本观念。“中”与“和”是相辅相成的的,“尚中贵和”就是要求人们在为人处事中,推行中正之道,友好相处,相互协作,共享祥和。
我国的儒家认为中国人的性格就像茶,清醒、理智、平和。茶虽然能给人以一定的刺激,令人兴奋,但它对人总体的效果则是亲而不乱,嗜而敬之。茗饮最终能使人沉静,使人能冷静地面对现实,这是与儒家倡导的中庸精神相吻合的。“尚中贵和”的茶文化基本精神,体现在茶人身上,绝无飞扬跋扈、逞强斗狠、凌弱欺老言行,普遍倡
导的是谦让友爱、互敬互助的风尚,以清茶的平和唤起人们之友善。其次在民间,“尚中贵和”的茶文化精神更是随处可见,如江南水乡的“吃讲茶”、重庆四川的“付茶钱”,是一种以荼调解、讲和的饮茶方式。再次茶在人们婚丧嫁娶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茶在婚俗中是纯洁、坚定和多子多福的象征。因为“茶性最洁”,所以表示爱情冰清玉洁:因为“茶不移木”,所以表示爱情的坚贞不移;因为“茶树多籽”,所以表明子孙繁盛,家庭幸福。
中国文化以“道” 为根本,“道”指道德,指人的品德修养,就是对社会人心的塑造,表现出来就是和谐的思想。“道”引伸到茶文化领域,就成了“茶道”、“茶德”以及诸如此类的说法,也是指对茶人或饮茶人的道德要求。如唐陆羽认为:“茶之为用,昧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强调饮茶人应具有俭朴之美德。唐末刘贞德在《茶十德》一文中,提出“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可雅心,以茶可行道”,进一步提升了饮茶的精神要求,包括了人的品德修养,并扩大到和敬待人的人际关系上。在宋代理学大师朱熹以茶作妙喻的小故事中,“建茶‘如中庸之为德,江茶如伯夷叔齐’。又日;‘《南轩集》云:草茶如草泽高人,腊茶如台阁胜士。’似他这说,则俗了建茶,却不知适间之说两全也。”可见,朱熹认为建茶乃中庸之道,建茶的这种中庸之道是人工制造出来的。
茶道广泛涉及艺术、道德、哲学、宗教各方面,而其中体现的“尚中贵和”的精神,是中国茶道的灵魂,也是以儒治世,以佛治心,以道治身”的中国儒释道三家思想相糅合的体现。“和”源于《周易》 的“保合大和”的哲学理念,“和”而阴阳协调,“和”而五行共生,“和”而天人合一,“和”更是中庸之道的基础。实际上,中国茶道就是通过茶事过程的实施,来引导饮茶者在美的享受过程中,完善品格修养,实现和谐安乐之道。早在唐代,陆羽在《茶经》中对煎茶风炉的描述:铁铸风炉属“金”,风炉放在地上属“土”,炉中烧木炭属“木”,木炭燃烧属“火”,风炉煎的茶汤属“水”。强调煎茶的过程是金木水火土等五行相生、相克并达到和谐平衡的过程,也是出自于这样的理解和倡导。
进入现代社会,茶是一种润滑生活的清新剂,是改善人际关系的调节阀。人们常常处于极度的紧张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疏远了、冷漠了,以茶会友无疑是具有亲和力和感染力的,好比紧张工作之余的旅游对人的调剂。在港澳台地区,一切有爱国心的人士都把茶作为思乡的寄托,在他们眼中,茶是中华民族的共同饮料,地有南北、海有两岸,虽然同胞分散在广大的幅员上,无论是天涯海角,只要是同胞,喝的是中国茶,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即我们中国人能早日迈向富强康乐的现代化国家之林,海峡两岸早日富丽和平统一。由此可见,作为中国茶文化基本精神的“尚中贵和”是广泛深入人心的。
厚生爱民的人文传统
《周易·系辞下》云:“天地之大德日生。”把“生”看成是宇宙自然运动变化的基本法则和个性。所谓“天地铟编,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生生之谓易”。由于生生个性的支配,中国的哲人,大都充满了生命的活力,充满了对生命的尊崇,都热衷于去
创造现实真善美的境界。如儒家孑L子以生为乐,他说:“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道家庄子提出:“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察古人之全,寡能备于天地之美,称神明之容。是故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发,天下之人各为其所欲焉以自为方”。其本义显然是要求人们依万物的自然本性,对字宙人生作系统的体验,以通达万物性情,顺应自然规律地去生活、去修养。
我国是茶的故乡、茶文化的摇篮。在漫长的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无论是通过塑造一些保护神来发现或利用茶,还是把特殊人物的出现与茶事联系起来以推动发展茶事业,都体现了强烈的“重民”、“保民”意识,这是茶文化厚生爱民人文传统的一个突出现象。神农氏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三皇之一,由于他“教民稼穑”,后人尊称他为神农氏,又因为神农发现火食造福人类,也称他为炎帝。炎帝对人类的生命可谓关怀备至,甚至不惜以身试毒,采药为民治病,“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毒,得荼而解之”记载了这样的传说。唐代陆羽撰写了世界第一部茶书——《茶经》,《茶经》引《神异记》之说:“余姚人虞洪,入山采茗,遇一道士,牵三青牛,引洪至瀑布山,日:‘吾丹丘子也。闻子善具饮,常思见惠。山中有大茗,可以相给,祈子他日有瓯牺之余,乞相遗也。’因立奠祀,后常令家人入山,获大茗焉。”也体现了茶文化厚生爱民的人文传统。
以茶养生在中国茶文化体系中占有较大份额,它是厚生爱民人文传统的又一卓越体现。所谓养生,按照中医的说法,“养”是保养、培养的意思,“生”是活力、生命力的意思。关于以茶养生,《神农
食经》中有“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三国华佗《食论》云:“苦茶久食,益思意”;唐代陈藏器《本草拾遗》记载:“茗茶苦寒,久食令人瘦,云人脂,使人不睡。饮之宜热,冷则聚痰。破热气,除瘴气,利大小肠。止渴除疫”;陈藏器甚至说:“诸药为百病之药,茶为万病之药”;宋代苏轼《物类相感志》:“陈茶末烧烟,蝇速去。茶得盐不苦而甘。”等等。唐大中三年(849年),东都一僧年12O岁,宣宗问他服什么药如此长寿?其僧称:“臣少也贱,素不知药,性本好茶,至处唯茶是求,或出亦日遇百余碗,如常日亦不下四五十碗。”于是,宣宗特意赐茶5O斤,将其饮茶所命名为茶寮。
中国茶文化最能反映中华民族善良的本性,因而也就最能体现中国茶文化厚生爱民的人文传统。陆羽《茶经》中收集了很多这样的故事,如引自《异苑》鬼异故事:陈务妻好饮茶茗,引自《广陵耆老传》神话故事:老姥卖茶。前者讲剡县人陈务的妻子,年轻守寡,和两个儿子住在一起,很喜欢喝茶,因为住宅里有一个古墓,她每次喝茶之前,总是先用茶祭祀,从而“飨茗获报”。后者讲晋元帝时,有个老妇,每天早晨独自提着一个盛茶的器皿,到市上卖茶,经常卖茶所得的钱都散给了路旁孤苦贫穷的乞丐。这种乐善好施的精神,今天仍为各地所传承。
中国人向来有“客来敬茶”的习惯,“客来敬茶”既是生活中一种同乐、互爱、叙话、祝健的礼节,是交际中一种融洽亲密、热烈真诚的礼仪,更是对厚生爱民人文传统的一种传承。这种习惯早在魏晋南北朝即已出现,如吴兴太守陆纳待客,《晋中兴书》称:“所设唯
茶果而已。”司徒长史王漾好饮茶,并以茶待客。唐宋时期,客来敬茶已成为普遍习俗。宋代《萍洲可谈》:“今世俗,客至则啜茶⋯⋯此俗遍天下。”“客来敬茶”延续数千年,经久不衰,正说明厚生爱民人文传统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流行于云南大理白族居住地区,起源于公元8世纪南诏时期的“三道茶”,不仅弘扬了“客来敬茶”的传统茶礼,而且主人通过依次向宾客敬献苦茶、甜茶、回昧茶三种,既清凉解暑、滋阴润肺,又陶情养性,寄寓“一苦、二甜、三回味”的人生哲理,给人们以多重的享受。
一个民族,从她诞生的那一天起,就有了属于自己个性的生活习惯、语言、婚姻方式等等,这些无疑是中国茶文化产生与发展的基础,中国茶文化经过历史的递嬗演变,逐渐形成丰富内涵的文化体系,并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
中国茶文化以农耕文明作为物质基础,在漫长的岁月里,从民风民俗到家庭家族到政治国家,从物质文化到制度文化到精神文化,从民间文化到文人的精英文化到君主的正统文化,处处打下茶文化的烙印并形成茶文化的基本精神。中国茶文化基本精神包括“天人合一”的科学理念、“尚中贵和”的基本精神以及“厚生爱民”的人文传统三个方面的内容,这三方面内容往往又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以至于形成独具风采的中国茶文化精神禀赋。
第二篇:人事局精神及理念
人事局精神:
以人为本,公道正派,勤政高效,廉洁自律,务实创新,团结奋进。
人事局八大理念:
学习理念:善于学习,勤于思考
管理理念:尊重人才,科学管理
服务理念:真心为民,用心做事
执行理念:以人为本,依法行政
廉政理念:廉洁奉公,求真务实
人才理念:爱才重才,选才用才
创新理念:开拓创新,锐意进取
监督理念:公正廉明,阳光人事
人事局品牌名称:人和事公
内涵:“人和”是指人心和谐,上下团结。
①“人和”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人事和协,民心和乐。《孟子〃公孙丑下》:“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宋范仲淹《岳阳楼记》:“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 清洪昇《长生殿〃定情》:“天喜时相合,人和事不违。”
②“人和”代表新疆各民族大团结,共建繁荣安定美好的家园心愿。
③“人和”涵盖和谐的人际关系。
“事公”是指处事公正。
①体现人事部门坚持的“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②体现人事部门“公道正派”职业操守。③体现人事部门“廉洁奉公”清廉准则。
第三篇:户外活动精神和理念
【户外活动精神和理念】
一、安全。生命是第一位的,是最可贵的,珍爱生命,不做超出自己能力的事,探险活动一定要有充足的保护,你的平安就是对大家的负责。
二、自助。尽量依靠自己的坚强的意志完成活动的目标.三、友爱。队友来自各个方面,性格,志趣,喜好,不大相同,此要有包容精神,帮助比自己体力弱的队友,危难时候伸手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我们决不丢掉任何一个队友。
四、节俭。花更少的钱办更大的事。
五、环保。带走垃圾爱护动物和植物。
六.守时守信。
七.请自行购买意外保险。牢骚大王谢绝报名。出门在外,线路好坏不是约伴人能完全决定了的,各人对景致的理解不同会有不同。
八、服从管理。约伴人不是全职全方位保姆,也不等同于旅行社,我们虽然是临时组成的小团队,但是无规矩不成方圆,请尊重和敬重约伴人和领队,以及任何在队里为大家付出的人员,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有义务为你付出,但是既然有人在为你付出的时候,要懂得知道感恩的人永远最有福气。
第四篇:论茶文化精神的思想渊源
论茶文化精神的思想渊源
茶文化是历史的积累,茶由历史走来,且传遍各地。我们把茶文化比作河流,源头为茶的发现。随着“股股山泉”汇入,茶文化由原本小小的水源逐渐变大。而其所经过的流域和环境对河流本身影响很大,甚至直接决定了河流的走向。茶文化的“流域”,就是茶文化的环境和推动茶文化发展的后续力,亦即我们的传统文化。它对茶文化的形成发展和走向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传统文化大致认为是“儒、道、佛”文化,它们相互影响并构成了中国文化的基本框架。茶对人类来说,首先以物质形式出现,并以其实用价值发生作用,但到一定时期后便注入深刻的文化内涵,产生了具有精神和社会功能的茶艺、茶道、茶礼等。它使人得到精神享受犹如进入美妙的境界,这其中就渗透了儒、道、佛诸家的深刻哲理和高深思想,能励人明心见性和提高修养。我们把传统文化与过去儒、道、佛等思想所产生的联系,比喻为河流与流域的关系,在此基础上作为茶与传统文化历史渊源的追溯,决不仅仅是怀古或牵强附会,而是理清思路,为正确把握茶文化的内涵及发展方向做出正确判断。
一、儒家文化与茶礼
儒,表现为尊孔重礼等,有国学之称。过去中国人尊的是皇天厚土,以大地为母亲,所以平和、温厚、持久,这便成就了儒家的思想体系。其核心思想表现为“仁义礼智”等,尤以中庸为本,互为得益为前提。这里将儒家与茶的结交及茶事中隐含的儒家思想进行分解。
中国的儒家思想突出于中国人性格,中国人性格虽然较温和,但并非无原则。在茶的发源与传播地,茶的发展均受故土文化的影响。传统茶文化脱离不开“和谐”,这就是儒家的中庸为本。中国人与茶中之“和”,好像是天成的,人们主张在饮茶中沟通思想、创造和谐气氛、增进彼此的友谊。事实证明:饮茶可以反省自己,更多地善待他人。在过去的农村,有客人进门就会敬上一碗茶,以示欢迎、友好与尊重。酗酒会导致斗殴,却没有听说有人因喝茶而打架,这就是传统文化长期以来给人以内在的“规范”。即使争吵、双方有不愉快的事情,也去茶馆评理、讲和,这不一定是茶道,但却是中国人赋予了茶的“中国特色”。茶中的内涵是深刻的,懂得茶理的人往往能从茶事里悟出其中的“道理”,但对许多人来说,讲到茶“道”不容易,其原因难于简而言之,有时与“道”擦肩而过也不知。茶道以此为基础,精妙高深,与《周易》的阴阳五行思想相合。中国人的茶事,处处体现和谐,“和合”便热闹兴旺。
然而,古往今来,有识之士一直倡导廉、俭。茶在养廉、雅志和励志等方面的作用是由古及今的,“清茶一杯”寓意深长。中国的知识分子,从来主张“以天下为己任”,很有使命感和责任心,这也寓意于茶事中。许多优秀的大茶人如苏东坡、陆游等无不如此。以精神来推动茶文化潮流的不乏儒生们,茶的励志与儒家思想结合在一起。唐朝之前的政治家恒温、陆纳等以茶养廉,以对抗两晋以来的奢靡之风。亦能产生积极的思想。明代,国事艰难,更继承了这种传统,称竹茶炉为“苦节君像”,实是社会对“俭德”的呼唤。陆羽在《茶经》中开宗明义地讲,茶之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茶可行道”也。
以茶重礼,礼中有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体现。许多少数民族的传统特色及其艺术的创造受人欢迎,人们的兴趣不仅仅在于新鲜,还与其内在的朴实、好客和质真的内涵相关。如云南白族的“三道茶”就颇为人传扬,且韵味无穷,远胜过点头和鞠躬。朝汕地区的“工夫茶”是典型的岭南特色茶艺文化。茶的礼仪有入乡随俗的必要与趋势,传统文化也有发展的需要。以茶示礼产生于何时,难于考究,但可以肯定它不会脱离开文人和宫廷礼仪。以前的宫廷之人大多知书达礼,文人雅士尽管没有较好的条件,但不得志的生活可能给予他们更为宽阔的思想空间。民间的范围更广,“大智隐于市”,加上乡间人多面广,以茶示礼的多样化和特色化也是自然的。以茶示礼的方式很多,有茶宴、以茶订亲等,但含义最为广泛的要算是“客来敬茶”了。
二、道家文化与茶道
儒与道,初看它们朝着相反的方向发展。儒家立足于现实,什么事都积极参与,喝茶也忘不了家事、国事、天下事;道家强调“无为”,有遁世倾向。但实际上,儒、道是经常互补的。儒家思想以退为进,倒是与道家的机缘接轨,道家的“遁世”、“无为”,反映了祖国文化柔韧的一面,没有柔是难以有“韧”的。传统文化反映了儒、道两家这种相辅相成的关系,这在中华茶文化中有深刻的体现。
茶文化的自然观、哲学观、美学观,以及对人的养生作用方面,无不闪烁着道家的睿智。有人说:儒家思想主要发挥了社会政治功能,表现为“茶礼”。道家发挥的主要是艺术境界,于是才有“茶艺”。(佛教才能得“道”,故有“茶道”)。其实,儒家有“人道既行,天下为公”。道家有“道,可道,非常道”,其中一个说表现,一个说内在,表内互补。日本茶道更多地表现与“禅”相结合,禅是中国化的佛教,而中国人的根底在于“道”。有学者称日本茶道为未来文化,也与老庄思想体现的超时空相对立。道家思想与人们求乐生相关,而茶之性能在这方面提供了契机。
文化传统中,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其哲理产生于食不果腹的自然经济时代,极其难能可贵。如今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分开,精神与物质也相对分开。人们在探索传统茶文化时,探索天人合一是回避不了的。这是否真正能为文人雅士所追求,可另当别论。陆羽探寻茶文化的轨迹大致如此,他选择茶文化,通过不同寻常的经历,与众不同的思维,最终把他的智慧凝聚在“茶”与“茶文化”上,茶文化的伸缩性可充分包容其一生的才华。历史上的文人雅士要施展才华,是极其艰难的,与茶相伴,确实是道家所追求的天人合一了,且表现为对现在的充分留恋。陆羽研究茶,不仅研究茶的物质功能,还大大拓展了其精神功能,并对其进行定位,可谓入道了。现今,很多知识分子对茶文化的追求也是一马当先。因为他们最明白事理,最希望自然之“天”与人的真正角色位置的感应。茶文化在今天有灿烂的前景,离不开他们的传承。鲁迅先生把在工作之余“有好茶喝,会喝好茶”理解为一种至高的人生境界,而并非在茶中消磨时光。好在茶不会诱人混沌;即使爱好极深,也不会危害社会。倒能帮助人们换一种思维,给人寻求心灵的解放。“茶里有乾坤”,正是道家式的智慧。
有学者经研究后称:“把饮茶推向社会的是佛家,把茶变为文化的是文人儒士,而最早以茶自娱的是道家。”道家饮茶更加自在,不像佛家讲究精神,也不像儒家那样,讲究器具,礼仪繁琐。道家对茶的研究首推陶弘景,他的思想脱胎于“老庄哲学”和葛洪的神仙道教。陶氏的道家思想和道教化的做法,对后人尤其是道家和道家人影响颇大,如唐代的李治,明代的朱权等。道家修炼主张内省,当饮茶之后,神清气爽,自身与天地宇宙合为一气,这种感觉现在的茶人也能体会到。久而久之,在我国形成以种茶、制茶、冲茶、品茶、咏茶等为内容,又超脱于日常生活的茶事。这与道家的思想是分不开的。茶的保健作用,茶的好乐又养生,且茶又随手可得,决定了茶的可亲近性,使得茶与道家及稍后的道教关系密切。
茶在中国有5000年以上的历史,历史上的三教九流都与茶相关也不奇怪了,而历史上喝茶人倒真的有些特殊的风度。道教思想,就是清静无为,一颗平常心,除去以茶人自我标榜者外,一般茶人不论儒、道、佛的信仰差异及程度如何,都有共同特点,即追求质朴、自然、清静、无私、平和,且又常常有些浪漫精神和浩然正气,这自是茶人的特点。茶人这种特殊的气质和修养,与老庄思想的影响有很大关系。什么为茶人?茶人大致比喻为与茶的品性相近的茶事者或用茶人。其所进一步提升的“无我精神”,与茶叶凝结十分相似。以茶的生长、生命与茶人的人格生命相似,富有哲理,应合了庄子精神。庄子是重道的,但庄子的精神又似乎超越道的存在。他认为:在现实世界中,人被外之物及自我肉身所缧绁,是不得自由的,因此必须摆脱一切物与肉身的束缚,追求一种超现实的人格独立及绝对精神自由,以达到所谓“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追求与大地精神往来的境界。庄子又认为自然是伟大的,而人是自然之物,庄子向往的自由不是神话所讲的那种对必然性的蔑视和践踏,而是追求精神上的无阻碍。因为,人们理应用宽阔的胸怀去待人,抱着一种淡然无报的美感,从无为之中看到勃勃生机。所以,真正的茶人胸怀十分阔大,虚怀若谷,并不拘泥于细节。而是与自然契合由茶中浓饽滚沸想到那滚滚的江河、湖海以及大气、太极,最后,茶忘掉了,自己也忘掉了,身心愉悦自不必言。所以,中国茶道要旨在无形处,无形的精神力量大于有形的程式,这也是受道家影响的结果。这种精神也应该为茶人精神所吸纳,即使在新世纪,我们子孙后代仍将不断地受到此精神思想的恩泽。
然而,茶人虽融合于茶的美韵和自然的节律当中,却并未忘记人间,而是静听着荒城夜晚的打更声,天上人间,明月江水,茶中雪乳,山间松涛,大自然的恩惠与深情,荒城的人事长短,都在这汲、煎、饮中融为一气了。
茶其所体现的价值也未违背庄子的价值观。过去一般人看不起伶人,陆羽偏去做戏子;朝廷请他做官不去,偏要研究茶;一般人都认为只有“四书”和“五经”,他却再另搞一个经—《茶经》;别人多顾个人安危,他却为朋友不避虎狼。又如王安石好茶,且很懂水品,好不容易做了宰相,却偏要变法,连说家都要叫他“拗相公”。鲁迅先生抽空去喝好茶,他不轻易谈茶,但一谈,就是入了茶道里了。老舍先生学问很大,偏要在北京体验市民生活,不是祥子、虎妞,便是《茶馆》里的三教九流。这里所列举的人士是非常知名的。人们也常见怪不怪,但大多数茶人有一身穷骨子,很懂得雅洁自爱。茶人可谓是茶的精神与人的特定价值观的感应。茶道精神、茶人精神把茶与人直接连起来,因此要求更高,也更具体。在现代工业社会里,物质条件不断丰富,但人的需求不可能完全满足。相比较,中国人主张简朴,倒是清除源头化解危机的办法。老子说“不贵难得之货,便民不为;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茶人如没有这种精神,还真难说是名副其实。20世纪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也是力主倡导饮茶和发展茶业。其他伟人的风范也体现在点点滴滴中。茶人的廉洁,是茶人基本的及内在的要求。茶本为自然界精华,尤其是优质名茶,每千克要上万乃至十多万粒的嫩芽,且都是一年中生长的精华。制茶须不辞辛苦,且采摘制作工艺要求颇高,在茶事中,岂能不节俭,在茶事中散落几粒茶籽,也是莫大的浪费。这里体现茶人的品性,非钱财所能计较。廉洁是茶人的要求,而要很自然地做到并不容易。
三、佛教文化与茶艺
佛教传到中国约有2000来年,有学者把它称之为中国历史上文化方面的第一次“开放”。在国家强盛的“汉唐”时期,能较好地对待和接受外来文化,确需非凡的气魄。而佛教与我国传统文化的渗透结合,可谓是“强强联合”。佛与茶,也是一言难尽。佛教认为,人生一世是为了苦寂而来,因此需要面壁思过。如果承认为苦难的拯救而来,那么苦为所苦,苦也不会如原来那么苦,其中也强调了清寂的精神。这与中国儒学的礼仪及道的随心是不同的,但与“道”的内“心”而来有些相似。佛教传入中国,对中国的哲学思想、文学艺术、音乐舞蹈都产生了影响,到后来融入到中国文化中,成为其组成部分。佛教与茶的结缘,是一个必然胜过偶然的过程。佛教传入我国后不久,不少教徒是汉人“出家”。有的出家人“出家”前,就有饮茶习惯。饮茶也不违背佛教的规矩,所以,饮茶之俗,进入佛教寺院是很自然的事。而并非是佛教寺院传寺院,僧人带来饮茶之事。佛人饮茶的最早记载是晋朝,见于东晋怀信和尚的《释门自竞录》,文曰:跣足清淡,袒胸谐谑;居不愁寒暑,唤童唤仆,要水要茶。说明当时的和尚戒律不严,可以如文人道士一般谐谑,“要茶要水”也不过助清淡之兴。《晋书•艺术传》亦有载,敦煌人单道开在邺城昭德寺修行,于室内打坐,平时不良寒暑,昼夜不眠,“日服镇守药数丸,大如悟子,药有松密、姜挂、茯茶之气,时夏饮茶苏,一二升而已”。这说明寺院打坐已开始用茶,但仍未与“般若”之理结合,饮茶为的是不眠,作为“提神剂”来用,同时又服饮其他的药物,这与道家饮茶之术相同。茶业在唐代的快速发展,与僧道生活的间接刺激有关。
禅宗是佛教中国化的结果。禅宗与茶的关系,从其教义及方法上可见一斑,除了解渴外,喝茶常处于有事与无事之间,如思考时遇到不顺心的事,往往能想开,调剂心情往好处想。“知足者常乐”等也不妨可认为是“了悟”。可见,茶有使人思考的功效,本身与禅就有好的传切点,禅宗不受经教所影响,没有许多清规戒律,使得平时许多人能摆脱假惺惺的繁文缛节,自由之人性得以高扬。而禅师们常讲:随缘消旧业,任运着衣裳。困时睡觉,醒时喝茶,饥时吃饭,该行则行与传统的中庸之道也相符。禅茶的结合是“该行则行”的结果。茶与禅既有相通之处,“茶禅一味”,也就顺理成章了。
“茶禅一味”,是佛之性与平常茶的联系,其深刻性和生活性非同寻常。理解它可使人升到一种高的境界。像一个每日离不开茶的人,他对不同茶的滋味如何?同样让人难以问答。如此平朴之事,也并非没有某种哲理。因此,茶禅一味不是某种茶的味道代表禅,而是就饮茶给人启示,茶味上升到更高的层次而言的。这里的“味”有哲理之味、生活之味、禅规之味,乃至于人生之味。有人在作茶文化讲座并论及品茶环境时,直叫“茶文化”乃“自作多情”,却又大讲茶对环境的感应,这与茶禅“味”也不矛盾。茶中有文化是需要人去自作多情的。然无情之佛,如未汉化,不知对茶味会作如何反应和理解,有兴趣者不妨思考。茶与禅的关系之深非同一般。唐代茶文化与佛教得到发展,与禅宗有很大关系。
禅宗主张圆融,能为传统文化相协调,从而能在茶文化发展中互相配合。“南人好饮茶,北人初不多饮。唐朝开元(713-741年)中,泰山灵岩寺有降魔师,大兴禅教、学禅,务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评饮茶。人自怀挟,到处煮饮。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这是唐人封演所著《封氏见闻记》中所叙。僧人为不睡觉需喝茶,此其 一;喝茶有助消化,此其二;茶有抑制性欲之说法,此其三;盖因这三条理由,禅茶成为社会现象。必须有大量的饮茶人,没有这种社会基础,把茶理说得再高明又有谁能体会?僧人清闲,有时间去品茶,禅宗的修炼也需要饮茶,唐代佛教发达,僧人行遍天下,且流动性较一般人大,他们对茶的心得传得更快更广。唐代是佛教的鼎盛时期,不但寺庙多,且寺内僧人多,多的达千人以上。由于僧人们自己需饮茶,于是在名山大川的寺院所在地都开垦种植茶园。种茶、制茶、饮茶便在守院内传播开来。
第五篇:茶文化
第一课时
华夏茶史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是茶树的原产地,种茶、制茶、饮茶都源于中国。
2、了解我国是茶文化的发祥地,了解陆羽《茶经》,卢工的《茶歌》。
3、感受博大精深的中国茶文化。
教学重难点:
1、了解我国是茶树的原产地,种茶、制茶、饮茶都源于中国。
2、了解我国是茶文化的发祥地,了解陆羽《茶经》,卢工的《茶歌》。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具准备:图片
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
出示茶圣陆羽像:唐朝陆羽写的《茶经》是世界上的第一部记述栽茶、制茶、评茶、茶叶性质的著作,因此我国有“茶的祖国”、“茶的故乡”之称。
2、新授
(一)我国是茶树的原产地
1、介绍我国是茶树的原产地,也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茶树的国家。世界各国饮茶和产茶知识最早都是由我国传入的。
2、介绍我国茶树的原产区。
(二)中国是茶文化的发祥地
1、茶文化发祥于中国,传遍了世界。(日本、韩国)
2、陆羽《茶经》,陆羽被后人奉为“茶圣”;宋徽宗的《大观茶论》;卢工《茶歌》。
3、讨论陆羽、宋徽宗、卢工对茶文化传播有哪些贡献?
(三)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4)作业布置
1、茶树原产于哪个国家的那个地区?
2、什么人被奉为“茶圣”?他对茶文化的传播有什么贡献?
第二课时
茶叶的分类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了解茶叶科学的分类方法,应以制法为基础,结合品质进行系统的分类。
2、掌握茶叶的六大类型及其特征。
教学重难点:掌握茶叶的六大类型及其特征。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具准备:茶样图片及部分茶样
《古代茶歌》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在漫长的年代里,我国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中积累了丰富的制茶经验,创造了名目繁多、形制各异的茶类,成为是节省茶类最丰富的国家。
2、茶叶的分类依据
1、按采制季节可把茶叶分为春、夏、秋茶。
2、按产地取名为西湖龙井、信阳毛尖、武夷岩茶等。
3、还有根据销路、制茶技术、初制发酵程度、形状等进行分类。
4、科学的分类方法应该以制法为基础结,合品质进行系统的分类。
可把茶叶分为:绿茶、黄茶、黑茶、白茶、青茶、红茶六大茶类。
3、茶叶的分类及其特征
1、绿茶类
绿茶的产量最多,在世界的茶产销量中仅次于红茶。
绿茶的制法:杀青--揉捻--干燥三个工序。
信阳毛尖、西湖龙井、太平猴魁等为名优绿茶。
2、黄茶类
黄茶为内消茶,产量少。主产区:安徽、湖北等
黄茶的制法基本上与绿茶相同只是在揉捻后经过特有的闷黄工序。
蒙顶黄芽、霍山黄芽。
3、黑茶类
黑茶以边消为主。主产于湖南、广西等。
黑茶的制法:杀青--揉捻--渥堆--干燥四个工序。黑砖茶、花砖茶普洱茶等。
4、白茶类
白茶是福建的特产。
白茶制法:萎凋和干燥两个工序。
政和银针、白毫银针等。
5、青茶类
主产于福建、广台湾。
制法:萎凋--摇青--杀青--揉捻--干燥等工序。
大红袍、铁观音。
6、红茶类
在世界上产销量最大。
制法:萎凋--揉捻--发酵--干燥四个工序
4、课堂总结
在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5、作业布置
1、茶叶有哪些类型?
2、各类茶有什么样的品质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