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说课标说教材演讲稿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说课标说教材演讲稿
库伦旗六家子镇学校-----王元元
各位领导、评委和同仁:
大家好!我是来自内蒙古通辽市库伦旗六家子镇学校的语文老师---王元元。我要研说的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上册教材。我研说的流程是说课标、说教材、说建议。
说课标包括课程总体目标与内容和学段目标与内容;说教材包括编写特点、编写体例及目的、内容结构、立体式整合;说建议包括教学建议、评价建议、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建议。说课标
一、课程总体目标与内容:
课程目标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设计。因为三者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从三个方面来归类。课程目标的设计着眼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共有10条。在语文的学习过程中,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概括为价值导向方面;培育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增强信心,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发展语言和思维能力,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属于语文能力方面的要求;五大版块分别从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使用工具书这五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二、学段目标与内容:
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之下又分4个学段目标,我具体研说一下第四学段的目标与内容。包括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1.识字与写字目标与内容:能熟练地使用工具书独立识字,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左右。在熟练地书写正楷字的基础上学写行楷字。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2.阅读目标与内容:学会多种阅读方法,对文学作品的阅读要求,对实用文章和古诗文诵读的要求,以及对语文知识、信息素养和课外阅读的要求。
3.写作目标与内容:写作要有真情实感,注重写作过程中的各环节,提高独立写作的能力。能对文章进行缩写、扩写和改写。每学年不少于14次作文,45分钟完成不少于500字的习作。
4.口语交际目标与内容:学习文明得体地交流,耐心地倾听,表达自己的观点时做到清楚、连贯、不偏题。学会复述、转述和演讲。
5.综合性学习目标与内容:能在学习和生活中提出感兴趣的问题,并制定计划,写出报告。关心国内外重大事件,学会查找和分析资料。说教材
一、编写特点: 1.内容结构的稳定性。
本册教材共包括主题单元、课外古诗词背诵、名著导读和附录四部分。每个单元又包括阅读和写作两部分,每两个单元后面安排一次综合性学习,这样稳定的结构易于师生更好地把握教材。2.体裁多样,文质兼美。
课文的体裁有散文,如鲁迅的阿长与《山海经》、朱自清《背影》;有小说,如孙犁《芦花荡》、李森祥《台阶》等;有诗歌,如《诗四首》等。
课文精心选取了经典的文章,以第五单元为例,有反映我国古代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桃花源记》,有谈到知识分子处世立身态度的《陋室铭》和《爱莲说》,有表达了忧国忧民思想感情的《大道之行也》,有赞美古代艺术家聪明才智的《核舟记》等。
二、编写体例及目的:
1.本册教材的编写体例是由主题单元、课外古诗词背诵、名著导读和附录四部分组成。课外古诗词背诵也是贯穿整个新教材始终的一个版块,有十首古诗词供学生背诵,在背诵中,领略传统文化的魅力,感受诗词的语言美、形象美、意境美,体现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本册教材的名著导读有《朝花夕拾》《骆驼祥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三部组成。名著导读和课外古诗词一样,都是新教材的亮点,是最能体现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一种教学手段。附录是以书法和书法欣赏为一个部分,汉语知识为另一个部分。这充分体现《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所要求的:在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的基础上,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的速度。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汉语知识的简化,与我们在实际教学中所提倡的“淡化语法”是一致的。2.单元编写体例。主题单元共有6个,每个单元前都有单元导读,概述了本单元的主题并提出了具体的学习要求。每个单元由5篇课文组成,每课包括导语、课例、研讨与练习、读一读,写一写四部分。课文导语有时是对这一课的总述,有时设置了疑问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研讨与练习重在理解巩固内容,拓展延伸,检验教学效果。读一读,写一写体现了教材对字词积累的重视。写作包括写作导引和写作实践两部分。写作导引介绍了写作的相关知识,写作实践自由选题,为学生提供广阔空间。每两个单元安排一次综合性学习,重在培养学生学习和运用语言文字的实践能力。
三、内容结构:
教材努力突出人文性和工具性统一的特点,以语文和生活的联系为线索,按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大版块组织单元。共有6个,分别是战争、挚爱、建筑园林名胜古迹、科学知识、人生哲理和山水游记。
本册教材六个单元共有30篇课文,共有精读课文16篇,略读课文14篇,其中第三、四单元是教学的重点,而《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故宫博物馆》、《大自然的语言》一直都是以前教材的重点篇目,在教学时应加以注意。在这里,我详细说一下第三单元的内容要求。
与以前的教材相比,说明文已经从第四册提前到了新教材的第三册,阅读的量由以前的三个单元 15篇课文减少到两个单元10篇课文,并在单元设置上,把说明文单元安置在两个记叙文单元和两个文言文单元中间,与以前教材第四册前三个单元都是说明文相比,更为合理,更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另一点变化是,本册教材是新教材中第一次将文言文收编在两个单元中,后面的教材也相应地都有了两个单独的文言文单元。
四、立体式整合:
知识与技能的立体式整合既包括横向整合,也包括纵向整合。通过整合可以让知识更加系统,加强情感态度、知识能力之间的联系,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1.横向整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阅读部分为新闻、小说等记叙文,要求对作品中各具特色的语言,有自己的体验和评价,还要努力提高阅读质量和速度。
第二单元阅读部分为回忆性小说、散文,要求要熟读这些课文,从中了解各种表达方式。
第三单元阅读部分为说明文,本要求要注意课文怎样抓住特征来介绍事物,要理清说明顺序,了解常用的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准确、周密的语言。第四单元阅读部分科技文,培养注重观察、讲究实证的科学态度,求真创新的科学精神,要注意说明的顺序和方法,要学会默读,有一定的速度,能按要求筛选信息。
第五六单元阅读部分为文言文,要先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然后在反复诵读中领会它们丰富的内涵和精美的语言。
2.纵向整合
这套教材阅读部分的编排,外在线索是语文与生活的联系,内在线索是阅读能力的发展。七年级上、下册为第一阶段,侧重培养一般的阅读能力,比如把握文意、理清思路、体验情境、揣摩语言、筛选信息、质疑问难、发表见解、作出评价等。八年级上、下册为第二阶段,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结合记叙文、说明文的文体、语体的特点,培养阅读记叙文、说明文的能力。九年级上、下册为第三阶段,在前两个阶段的基础上,结合文学作品和议论文的文体、语体的特点,培养欣赏文学作品和阅读议论文的能力。
以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说明文阅读为例,七年级上下册不涉及说明文的学习,只培养学生记叙文的一般的阅读能力;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故宫博物院》等理清说明顺序,了解常用说明方法。九年级上下册在七八年级记叙文、说明文的阅读能力培养的基础上,开始接触议论文,如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说建议
一、教学建议:
1.课标教学建议。不同的教学内容要求也不一样。课标从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建议。(1)按规范书写汉字是汉字教学的基本要求,因此每个学段都要指导学生写好汉字。(2)阅读教学的本质是对话的过程,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独特理解。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3)写作要表达真情实感,要求学生说真话、说实话、说心里话。(4)口语交际的设计要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5)综合性学习主题的确立应贴近现实生活,突出学生的自主性。2.我的教学建议:根据课标建议,结合教学实际,我有以下建议。(1)重视积累,加强训练。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打好扎实的基础。可以通过随课听写、课前积累等方式来积累词汇、丰富语言。抓住各种时机,将阅读和写作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做到随文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例如在学完《伤仲永》之后,要求学生写一写由方仲永想到了什么?在学完《丑小鸭》之后,让学生写写丑小鸭的现实意义。通过小练笔这种形式,加大训练量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2)培养阅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应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优秀的阅读材料,开展各种活动,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我是这样做的,每学期安排学生利用假期时间阅读课外书籍,开学第一时间举办读书交流会、并写好读书笔记等,通过开展这样的活动,大大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评价建议:
1.课标评价建议。(1)识字写字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写字的姿势与习惯。(2)阅读方面主要考察学生的综合理解能力。(3)写作方面要重视对作文修改的评价。(4)口语交际的评价侧重考察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表达能力。(5)综合性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在活动中提出和探究问题及展示成果的能力。
2.我的评价建议。依据课标评价建议,结合教学经验,我有以下几点建议。(1)突出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进行评价。知识能力的评价要注重考察学生的知识积累情况,如课堂作业、试卷检测等。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可以把学生的课堂发言、日记、作文等作为评价的依据。(2)评价主体要多元化。既要教师评价,又要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和自我反思。在学校我担任两个班的语文教学,每次学生写完作文后要求两个班级互相交换批改作文,一个学期下来,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欣赏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3)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除了测试外,还可以通过课堂发言、即席讲话、主题板报、手抄报等多种方式进行评价。
三、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建议:
课程基本理念中的第四点指出“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为此,教学时要积极开发利用课程资源。
1.课程资源包括教材、工具书、教学视频等课堂教学资源和自然风光、文化遗产、风俗民情等课外学习资源。
2.首先要立足课堂教学资源,利用好教材和配套学习资料,其次教师应积极开发和利用课外学习资源。如课外图书、各种宣传栏、标牌广告、校园文化等。在开展的课前朗读、主题演讲、书法比赛、征文比赛、绘画比赛等活动中锻炼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
总之,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以上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不足之处恳请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第二篇:八年级上册说课标说教材比赛演讲稿
说课标说教材演讲稿
小街基中学 李艳陆
尊敬的各位领导,大家好:
今天我要研说的是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的内容,下面我将从课程目标、内容标准、编写意图、编写体例、教材的内容结构以及立体式整合,教学建议、评价建议、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几方面进行研说。首先来看课程目标。语文课程的总目标是:
(一)知识目标
1.能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会用多种检字方法。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
2.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的速度。3.学会多种阅读方法。4.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5.文明交际,综合学习。
(二)能力目标
1.发展语言能力,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2.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形成良好的语感。3.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
4.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5、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2.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3.提高文化品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我今天所说的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的内容,本册书的内容标准为:
1、把握叙述性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理解作品中感人肺腑的形象,揣摩记叙文语言特点。
2、了解什么是说明文,初步认识说明文的特点。注重培养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
3、培养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整体感知诗文的能力,积累文言词语。
接下来我就当前我校使用的人教版教材进行分析,主要从教材的编写特点、编写体例、教材的内容结构以及立体式整合几方面来说教材。
(一)教材的编写特点:
1、注意体现基础性和阶段性,关注各个学段之间的衔接。都是按专题组织单元,专题内部自成系统。
2、体现了时代特色和现代意识,关注人类,关注自然。
3、继承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4、适合学生身心特点和认识水平。
5、选取篇目文质兼美,具有很强的典范性,富有文化内涵,难易适度,适合学习。
6、教材内容安排注重情感态度、知识能力之间的联系,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7、教材体例和呈现方式灵活多样,体现语文特点。
(二)教材编排体例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教材编排主要是由“写在前面”、“阅读(6个单元)”“综合性学习”、“古诗文背诵”、“名著导读”、“附录”几部分构成。“写在前面”给学生亲切感,具有极强的针对性,能够给学生的学习指明方向。“阅读”包括略读、精读、资料链接、读一读、写一写、写作、口语交际研讨与练习等,注重了语文与生活的联系,注意阅读能力的培养。“综合性学习”贴近生活,淡化技巧,强化学生的实践。“古诗文阅读”侧重积累背诵理解。“名著导读”目的是拓宽学生视野。“附录”主要是书法知识了解与语法知识。
(三)内容结构:
第一单元主题是“战争”,第二单元主题是“爱”,第三单元主题是“建筑园林和名胜古迹”,第四单元主题是“科学知识”,第五单元主题是“哲理古文”,第六单元主题是“山水游记”。从教材的内容上看都是围绕这几个主题来编排设计。人文性内容和工具性内容的统一,都突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把阅读、写作、综合性学习整合在一起,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知识传授整合在一起,并且把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整合在一起,各个环节的设计,关注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学习需求,为学生提供了各自的发展空间。
(四)知识与技能的立体式整合: 本册书共六个单元,30篇文章。
1、一、二单元主要是叙述性作品,除了像七年级一样积累字词,复习记叙文六要素的知识外,还要学会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叙述、描写等表达方式,揣摩记叙文的语言特点。提高默读的速度和质量,培养默读的技能。
2、三、四单元主要是说明文。在这一单元要了解什么是说明文,初步认识说明文的特点,要注意课文是怎样抓住特征来介绍事物的;要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了解常用的说明方法;体会说明 文准确、周密的语言。同时应注重培养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
3、五、六单元是文言文。在七年级阶段,学生对文言文知识已经有了部分 积累,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本学期的教学要在此基础上有所提高。学生不仅要整体把握,而且要重点研读;不仅要理解主旨,而且要揣摩语言;不仅要掌握内容,而且要了解写法;不仅要获得知识,而且要提高能力。本套教材从这一册开始,文言文采用集中编排方式,每册有两个单元。
接下来是说建议。首先说教学建议,贯彻以学生为本,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理念,积极贯彻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立足基础,突出主干知识,重视课堂的有效教学,学习语文与实践语文相结合。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为学生创设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环境。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加强学生自读,注重学生阅读指导,在阅读中养成思考的习惯,引导学生从教室走向社会,从课内走向课外,积极参与实践活动。
努力改进课堂教学,积极学习有效课堂教学模式,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注重听说读写之间的有机联系,加强教学内容的整合,统筹安排教学活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提倡多读多写,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学会学习。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
在教学中引入竞争机制,发挥学生主体;实行小组合作学习,将同学四人一组,为了保证人人有事干,四人在互相合作的基础上又有不同的分工(即组织者、记录者、搜集材料者,展讲者)以组为单位讨论或展讲他们能想到的问题以及解决的措施,最后小组展开竞争,看看哪组同学想的更全面,措施更得当,获胜组给予适当的奖励。
其次,评价建议:
(1)突出语文课程的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按照不同学段的课程目标,采用合适方式。注意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合,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
(2)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要及时。应加强形成性评价,可采用成长记录袋等各种方式,记录学生的成长过程。应以表扬、鼓励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从正面加以引导。
(3)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
评价方法除了纸笔测试以外还有平时的行为观察与记录、问卷调查、面谈讨论等各种方法。更应重视定性评价。
(4)评价方式多样。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及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和家长评价相结合.结合课程标准,根据本册书内容,我们对学生进行全方位评价,对生字练习检查,指导学生写 好随笔,重视对作文修改的评价。真情实感地表达自己的学习所得,注重合作态度参与程度的评价,每堂课对学生的预习、发言、训练等情况做好记录。阅读的评价主要是看学生能阅读、能表达、能欣赏、会积累。综合性学习的评价看学生是否能积极参与活动,是否能主动提出问题,还有搜集整理资料、综合运用语文知识探究问题、展示与交流学习成果等方面的情况。除了教师的评价之外,要多让学生开展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自我反思。最后是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积极构建网络环境下的学习的平台(如:各大教育网站:人教网、无忧无虑语文网、中学语文教育资源网),拓展学生学习和创造的空间,支持和丰富语文综合性学习。
(2)充分利用身边的各种学习资源,如教科书、相关配套阅读教材、报刊、学校阅览室,班内图书角,电影、电视、多媒体(用好多媒体,发挥音像资料在调动学生积极性方面的作用)参观当地的旅游景点,实地考察地域风情。了解国内外重大事件等(说事拉理、谈天论地)。(3)积极开发校本教材,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4)班级中总有一些优秀的学生,他们的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都是有效地课程资源,将这些资源开发出来并运用好,教师可以省去不少的“教功”。
我的理想课堂: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教学程序有条不紊,教学气氛轻松活泼,教学内容厚重丰满。
以课程标准为依托,以先进理念为导向,以教育规律为动力,以知识积累能力培养为目标,我将和我的学生们在丰富的语文世界中自由飞翔。
我的展示完毕,谢谢大家!
第三篇:八年级物理上册说课标说教材
说教材
八年级物理上册
焦启元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我今天研说的教材是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我按照说课标、明方向;说教材、知结构,说建议、重落实顺序进行。
一、说课标
正确认识课标、把握课标,才能在教学中驾驭教材,实现高效课堂。物理课程标准框架结构设计包括5项,每项的具体要求为:
1、“培养目标定位”----------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
2、课程基本理念包括5个方面,既▲注重学生发展,改变学科本位▲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 ▲注意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 ▲构建新的评价体系
3、课程目标:
一、课程总目标,包括5各方面,即--------物理课标制定了三维培养目标:知识与技能
“知识与技能”维度,制定了六条目标。提出了最基本的、定性的且有弹性的知识与技能要求,方便了教师的因材施教。
在“过程与方法”维度,制定了六条目标。它们分别是关于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对观察现象、提出问题、信息收集、信息处理、分析概括以及信息交流等能力的要求。在这里,技能与能力是有区别的,技能侧重于具体的操作,而能力则侧重于科学探究能力的提高。:
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制定了七条目标。主要是科学探究勇气的培养,战胜困难的信心与决心,合作与交流的精神,可持续发展的意识,责任感与使命感等。
这三维目标落实要依靠教材为载体。
4、内容标准:
物理课标的内容标准分为科学探究和科学内容两部分组成。将科学探究列入内容标准,旨在将学习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从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
(1)其中的科学探究包括7个要素既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在某个具体探究过程中,可以涉及所有要素,也可以涉及部分要素。科学探究渗透在教材和教学过程的不同部分
《标准》中科学内容分为三大一级主题,即“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能量”,由此分别衍生14个二级主题。
课程标准实施时弹性较大,更加有利于教师的发挥、创造。教材内容将课程标准的要求依附在有形的具体事物中,教材内容是课程标准的有形载体。
二、说教材
我从人教版物理教材编写特点、教材编写体例、教材的内容结构以及不同
版本的对比4方面进行教材分析.1、教材编写特点
人教版物理教材的编写为全面落实课程目标服务,极力体现物理课程的基本理念,物态变化一章教材知识体系的编写,注重从日常生活最密切的物理现象入手,使学生感到物理知识就在我们身边,以科学探究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形式,给学生的创新能力发展提供空间,全章包含探究性内容有想想做做4个、探究实验2个、演示实验1个,使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增强学习兴趣。内容呈现形式生动活泼,多种多样,包含想想做做,想想议议等栏目,注重学科渗透,运用了数学图像图表知识,关心科技发展,可见,人教版物理教材具有很强的导学性。
2、教材编排体例
人教版义务教育阶段物理教材编排体例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并能按照学生的学习心理规律来组织材料。全套教材共3册,包含17章内容,具体如下---。以八年上册为例,说一下每章的编排体例,在每章的开头-----都用图片情境引入,用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紧接着是---文字导引和阅读指导,它展示全章主要内容,使学生学习时心里有数,在章下面的分节的学习中,每节内都设有一些帮助----学生抓住中心的小标题,在知识呈现的环节-----编排了想想做做、演示和探究实验、想想议议、插图和小资料等栏目,其中设有一些值得思考、讨论的问题,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提供了方便,在节的后面----编排了动手动脑学物理栏目,它起到了巩固知识,培养能力的作用,另外还有课后阅读材料,包括“STS和科学世界”栏目,其中STS中介绍、探讨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相互关联的问题,而“科学世界”则介绍有关科学知识的扩展性问题。在每章最后都安排了“我还想知道”栏目拓宽学生学习想象空间。
3、教材内容结构 “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内容结构编写注意以学生学习的水平发展为线索,兼顾到物理知识的结构体系,编写按声、光、热、电、力顺序排列的,将常见的生活中简单的物理现象(如声、光、热等)排在教材前面,使学生在学习物理的开始阶段就能感到这门学科中丰富多彩的物理现象就在身边,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然后讲述逻辑性更强的电学知识,再接着讲述力学基本概念和规律,最后讲述联系到各类知识的热和能及能源与可持续发展,这种层层深入地安排既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又保持知识的结构性和整体性。
八年级物理上册共分六章。第一章机械运动,内容标准:知道机械运动,举例说明机械运动的相对性;会根据生活经验估测长度和时间;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和时间;用速度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通过实验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第二章 声现象,内容标准:通过实验初步认识声产生和传播的条件.了解乐音的特性.了解现代技术中 与声有关的应用.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第三章为物态变化,这一章属于热学部分,它所包含的具体内容是如下:温度计、熔化和凝固、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本章的主要内容是介绍物态变化。物态变化与温度密不可分,因为教学需要用温度来描述物态变化的发生条件。把一章内容概括起来就是固态、液态、气态的相互变化-----,各种物态变化的名称及发生变化的条件归纳成:吸热的有-------放热的有------,物态变化和温度贯穿全章。第四章 光现象,内容标准:通过实验,探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特点.探究并了解光的反射和折射的规律。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内容标准:能用语言,文字或图表描述常见物质的物理特征.能从生活和社会应用的角 度,对物质进行分类.认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探究并知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了解凸透镜成像的应用.第六章为质量和密度,内容标准为:知道质量和密度的含义,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理解密度并能进行有关计算;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知识的纵向整合
以热学内容为例,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把热学内容分两章,物态变化与热和能,它们包含的具体内容有:物态变化4节,热和能5节,两章之间用“温度”和“物质”紧密的联系起来,可以利用热和能中的分子热运动的微观本质解释物态变化的宏观现象,利用比热容知识解释体温计中的测温物质选用水银的原因,还从能量的角度把各种现象联系起来。看是松散的编排结构却处处体现着课标精神,使义务教育阶段物理学的热学内容趋于完整。
4不同版本教材对比
初中物理教材的编写有多种版本,且各具特色。几种典型版本的教材有人教版、沪科版、北师大版、苏科版、教科社版,各种版本物理教材在编写顺序和教材栏目设置上区别很大,但有以下的共同点:
① 注重学生课堂实验探究的体验过程,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
② 注重学生课后的发展空间,培养和持续学生的学习兴趣,关注个性发展需要; ③ 注重科学和人文的结合,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思想。
三、说建议
我从三个方面具体说明建议,即
1、教学建议:包含5个方面:一是重视科学探究的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大胆地参与科学探究,探究活动的选择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让学生养成对所做探究进行评估的好习惯,重视探究中的交流与合作。二是帮助学生尽快步入自主性学习的轨道。三是保护学习兴趣,探索因人而异的教学方式。四是加强与日常生活、技术应用及其他学科的联系。五是提倡使用身边的物品进行物理实验。
在物理教学中,针对我校学生实际,合理运用我校的“双分五步教学法”,实现教学质量的有效提高。
评价建议:
评价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发展。
评价形式,应关注学生的差异,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和成长,提倡用记录卡片的形式记录学生学习的情况,笔试应该逐步做到开卷与闭卷结合,不宜评定“综合”的分数或等级,不以同一模式要求所有的学生,以利于学生健康发展。
评价目标有三点:一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二是促进教师的不断提高,三是促进课程的不断发展。
a)
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建议
课程资源是多种多样的,概括起来主要包含4方面,即各种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科技图书等文字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加快信息化的录象带、视听光盘、计算机教学软件多媒体课程资源的开发,开发实验室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社会教育资源。
经过课改以来的学习和教学实践,我感悟到: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教育只要坚持以课程标准为指导,以教材为线索,再加上学生和教师的协调配合,相信一定会达成提高全体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目标。
以上就是我对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教育课标、教材、建议的初浅认识和解读。有不当之处,恳请指教,谢谢大家!
第四篇:学课标说教材 演讲稿
演讲稿: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周长》
学课标、说教材
石寨铺镇中心小学
王小莉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所说的教材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对于本册教材,我打算从以下三大方面展开论述。
一、说课标
本学科的学段目标和单元目标
二、说教材
1、教材的编排特点;
2、第五单元的内容;
3、第五单元的基本结构。
三、说建议
1、教学建议、评价建议
2、课程资源的开发及利用 * 首先,第一部分:说课标
三年级学段属于第一学段,新课标要求… … 知识与技能:
1、经历从实际物体中抽象出简单几何图形的过程,了解一些简单几何图形。
2、掌握初步的测量、识图和画图技能。
3、了解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数学思考:
1、在抽象出几何图形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2、能对调查中过程中获得的简单数据进行归类,体验数据中蕴含着信息。
3、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能提出一些简单的猜想。
4、会独立思考问题,表达自己的想法。问题解决:
1、能在老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
2、了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知道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3、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
4、尝试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 情感与态度
1、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能参与数学活动。
2、在他人帮助下,感受数学活动中的成功。
3、了解数学可以描述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4、能倾听别人的意见,尝试对别人的想法提出建议,知道应该尊重客观事实。◆第五单元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周长;
2、能测量并计算三角形、长方形、梯形等图形的周长。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
1、初步探索多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学会计算多边形的周长。
2、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并能运用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感知图形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2、增强学习的兴趣与信心。第二部分:说教材
这册教材的编写特点:创新 实用 开放
1、结合实际,促进理解;
2、引导迁移,自主探究 ;
3、联系生活,解决问题;
4、精心设计、促进理解。
(二)编排体例
新教材体现了新课标的基本理念,无论是内容的选择还是呈现方式上都很好的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它不仅结合了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强调了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其基本模式是:问题情境---动手探索----得出结论----解释与应用。
我以第五单元周长为例,首先教材提供了树叶和数学课本,让学生描出边线,创设了问题情境,教材安排了两个问题,一个问题是让学生动手量一量树叶和数学书封面的周长,另一个问题是让学生在格子图上算出图形的周长,加深了学生对周长的理解。然后出示试一试,要求算出小公园的周长,在实际中应用知识。◆知识与技能的立体式整合
下面我就周长这一知识点做以具体阐述:本册教材第五单元的内容是周长,这一单元包括:什么是周长,长方形周长。对于这部分知识,学生在一年级下学期和二年级下学期已经有了初步认识,学生已经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知道了这些图形的特征。因此,一年级下册和二年级下册的学习内容是三年级上册周长的基础,而三年级上册的周长又是一二年级学习内容的延伸。第三方面:说建议 ◆ 教学建议 情境中产生问题 合作中解决问题 应用中拓展延伸
感悟中体现数学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 评价建议:
1、注重学生的课堂表现
教学过程中,我特别关注学生自学与合作探究过程,这个过程能充分体现学生的自觉能力
2、学生的知识掌握
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重视评价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能否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能否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能否与他人合作;能否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下面就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出几点建议:
1、抓住教材、教参资源,有效地开发与利用
2、抓住身边、自然的资源,合理地开发与利用
3、创设多彩的校园环境
4、开发多种资源并用
以上便是我对本册教材说课标、说教材的具体阐述,可以说这次说课标、说教材给我们搭建了一个学习的平台,让我们学到很多在工作中学习不到的东西。如有不足之处请各位领导给予指点,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不断完善自我提高自身教学水平,谢谢大家!
第五篇:“说课标,说教材”演讲稿
《数学广角》演讲稿-----人教版第12册
《数学广角》课程总目标要求学生通过直观的例子,借助实际操作,向学生介绍“抽屉原理”,是学生在理解这一数学方法的基础上,对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甲乙“模型化”,会用“抽屉原理”的理论本身解决许多有趣的问题,并能常常得到一些令人惊异的结果。
《数学广角》课标对本学段的要求:
1、让学生初步经历“数学证明”的过程。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模型”思想。让学生将具体问题“数学化”,从纷繁的观察素材中找出最本质的教学模型。
本单元教学主题《数学广角》包括
1、把n个物体任意分放进n个空抽屉。
2、把多于kn个物体任意分放进n个空抽屉里。编写意图:教材借助把4支铅笔放进3个文具盒中的操作情境,介绍了一类较简单的“抽屉问题”。学生在操作食物的过程中可以发现一个现象,不管怎样放,总有一个文具盒至少放进2支铅笔,从而产生疑问,激起学生寻求答案的欲望,在这里“4支铅笔”就是“4个要分放的物体”,“3个文具盒”就是“3个抽屉”,这个问题用“抽屉问题”的语言来描述就是“把4个物体放进3个抽屉,总有一个抽屉至少有2个物体。重点:经历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发现、总结并理解抽屉原理。难点:理解抽屉原理中“总有”“至少”的含义。课时安排:3课时。编排体例:
1、让学生初步经历“数学证明”的过程。会用反证法对“抽屉原理”进行证明,如:70页的做一做。
2、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模型”思想。
3、应用“抽屉原理”解决实际问题。例如:有事要找到实际问题与“抽屉原理”之间的联系。第一课时《数学广角》设计流程: 教学目标:
1、经历“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通过猜测、验证、观察、分析等数学活动,建立数学模型,发现规律。
2、经历从具体到抽象的探究过程,提高学生有根据、有条理地进行思考和推理的能力。
3、通过“抽屉原理”的灵活应用,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和兴趣,感受到数学文化及数学的魅力。教学流程:
(一)有趣数字,游戏导入
游戏:让学生任意在练习本上写出一个十一位数,体验肯定至少有两个数位上的数字是重复的。
【设计意图:激起学生认识上的兴趣,趁机抓住他们认知上的求知欲,作为新课的切入点,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
(二)发现问题,初步感知
这一环节的教学,我重在让学生经历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而不是生搬硬套,只求结论或囫囵吞枣,让学生不但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所以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让学生四人一组,由组长将四本课本分到其余三个人手中。要求:是每个人手中的课本尽可能的少。
【设计意图:抽屉原理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抽象,所以通过具体的操作,学生经历了思考分析之后才能得到符合要求的分法,同时初步在头脑中形成“总有”和“至少”的含义。由于所有组所得答案一致,极大地激发了学生探究新知的热情,由此激起了学生更近一步探求知识的欲望,】
(三)探究新知,总结原理
1.提出问题:为什么每个组都是总有一个同学手中至少有2本课本呢?现在我们就来重新研究。
2.通过例1,让学生重新分组论证,并记录下论证过程。3.学生交流。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思考方法和过程。【学情预设】: 第一种:列举法
学生列举各种不同的方法。(共有4种不同的方法)
引导学生发现:每一种摆放情况,都一定有文具盒中至少放2枝铅笔。也就是说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文具盒中至少放2枝铅笔。
第二种:假设法。
引导学生在交流中明确:可以假设先在每个文具盒中放1枝铅笔,3个文具盒里就放了3枝铅笔。还剩下1枝铅笔,放入任意一个文具盒,那么这个文具盒中就有2枝铅笔了。
第三种:数的分解法
将4枝铅笔分到3个文具盒中,实质是将4分解成三个数,共有四种情况(4,0,0),(3,1,0),(2,2,0),(2,1,1),每一种结果的三个数中,至少有一个数不小于2的。
【设计意图:尊重学生个性的思考,尊重学生的差异,给学生充分的展示交流的空间,教师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作出不同的指导,充分发挥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的作用。】
4.揭示规律
引导学生思考:把5枝铅笔放进4个文具盒,结果会怎么样?你还用一一列举的方法吗?说明理由。把6枝铅笔放进5个文具盒呢?把7枝铅笔放进6个文具盒呢?把10枝铅笔放进9个文具盒呢?把100枝铅笔放进99个文具盒呢?你有什么发现?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这个连续的过程中初步感知方法的优劣,发展了学生的类推能力,形成比较抽象的数学思维,并总结归纳出原理】
(四)解决问题,游戏深化
此环节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检验,课的开始是游戏导入,要让学生没有遗憾的离开课堂,所以我在解决了开始的写数游戏后,设计了几个需要应用“抽屉原理”解决的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模型”思想,使学生对抽屉原理的应用更加灵活。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数学广角》通过直观的例子,借助实际操作,让学生初步经历”数学证明“的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