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考政治专题之思想道德建设
专题
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最美中国人受热捧
一、背景材料
1.2011年9月20日,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在京举行。河北省衡水的党支部书记王文忠当选全国助人为乐模范、秦皇岛王文彬当选全国诚实守信模范、杭州吴菊萍当选见义勇为模范、临汾孟佩杰当选孝老爱亲模范 ……
2.2011年12月20日,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表彰大会在京举行。(查阅34期报纸一、四版)3.2012年1月16日,以“我们的感动,我们的力量”为主题的“中国网事·感动2011”年度网络人物评选结果揭晓:有“最美妈妈”吴菊萍、“棒棒哥”郑定祥、“守墓老兵”欧兴田、“拐杖老师”谭定才、“修桥大爷”艾尼亚特·斯拉木等10位草根英雄。
4.2011年度“感动中国”人物:中国航天事业领航人朱光亚、坚守雪域高原的支教者胡忠、谢晓君夫妇、让全世界见证奇迹的无臂钢琴师刘伟、一生奉献清廉履职的好书记杨善洲、烤羊肉串的慈善家阿里木、跨越海峡的爱心张平宜、照顾养母12年的孟佩杰、两袖清风的公安部高官刘金国、“最美妈妈”吴菊萍。(参阅40期报纸第一版)5.012年1月,“小悦悦事件”发生后,广东连续召开“谴责见死不救行为,弘扬见义勇为精神”主题座谈会,制定出见义勇为的地方性法规,把见义勇为和栽赃陷害见义勇为者纳入个人诚信档案。6.2012年是雷锋同志逝世50周年,是毛泽东主席题词号召“向雷锋同志学习”49周年。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2012年3月2日作出决定,授予郭明义同志“当代雷锋”荣誉称号。教育部日前发布《教育系统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实施方案》,要求各地教育部门及各级各类学校制定完善考评措施,将学雷锋活动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纳入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评价体系。(参阅44期报纸第一版)
7.2月8日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会议指出,未成年阶段是人生的起步阶段,是价值观念形成、人格品德塑造的关键时期。(参阅41期报纸第一版)
8.2月25日,河北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启动“善行河北”主题道德实践活动,引导全省各行业、各领域干部群众大兴互助之风、诚信之风、孝敬之风。(参阅44期报纸第一版)
二、知识连线
1.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及各自地位、作用)和根本任务。
2.生命的重要性?如何珍爱生命? 从日常点滴做起,实现生命的意义,体会生命的价值。3.为什么要积极参与社会生活? 4.怎样培养亲社会行为?
5.诚信的基本要求?如何做到诚实守信?
6.责任感体现为对谁负责?承担责任的代价?意义?怎样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7.为什么要维护正义?如何自觉维护正义,做有正义感的人? 8.弘扬中华民的传统美德。
9.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性?
10.怎样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国家/青少年)? 1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三、角度探析
1.举办评选道德模范、感动中国人物等活动有什么重要意义?
有利于(1)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2)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3)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弘扬社会正气;(4)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5)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构建和谐社会;(6)引导青少年增强社会责任感,主动为国分忧,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
2.以上人物令国人骄傲和感动的地方有哪些?他们的哪些优秀品质感动着你?他们都具有那些共同的品质?
(1)危急时刻挺身而出,为国家、为集体、为他人而无私付出;他们在和平年代里守护生活的安宁,他们凭借自己与危险、死神斗智斗勇的精神捍卫了生命的尊严;发扬了奋不顾身、舍己救人的精神;彰显他们高度的社会责任感。(2)热爱祖国和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热心公益,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高度社会责任感和亲社会行为,不言代价与回报;珍爱生命、团结友善、诚实守信、扶危济困、舍己为人的崇高美德;爱岗敬业、敢于创新、艰苦奋斗的高尚职业道德;不畏挫折、自强不息的良好心理品质。(3)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能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回报社会,服务社会,奉献社会,具有高贵的精神和品质。
3.为什么要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号召青少年向先进人物学习?
(1)青少年代表着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接班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存亡、民族的兴衰;(2)有利于青少年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不良影响形成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3)有利于青少年增强社会责任感,服务社会,奉献社会;(4)有利于青少年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热爱祖国、报效祖国;(5)有利于青少年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和创新精神;(6)有利于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公民;(7)有利于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4.学习道德模范,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中学生应承担哪些责任/应怎样做?
(1)承担对自己的责任,树立崇高理想,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道德修养,遵纪守法;(2)承担对他人的责任,团结同学,乐于助人、见义智为;(3)承担对社会的责任,①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积极参加社会实践、社会公益活动及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营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②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自觉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切实遵守中学生守则,自觉抵制不良风气;③积极参加道德实践活动,同一切有损于精神文明建设的行为作斗争。④艰苦奋斗,敢于创新,为国家社会发展作贡献。
5.你参加过哪些公民道德实践活动?
到敬老院慰问孤寡老人;向灾区捐款捐物;环保志愿者活动;参加“做诚信学生”签名活动、参加“向不文明行为宣战”活动等。
6.参加道德实践活动,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1)收获:①提高了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②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③提高了社会实践能力;④养成了健康的行为习惯。
(2)体会:①我们的社会是互帮互助的社会,是人人相互关爱的社会;②参加道德实践活动,既承担着社会责任,又在帮助他人,并使自身的价值在奉献中得以提升;③还可以带动更多的人积极投身于社会公益活动中,共同营造和谐、温暖的社会氛围;④开展公民道德实践活动,有利于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等。
7.我国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8.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中提出的“一个核心”“一个原则”“一个重点”分别是什么? 一个核心是为人民服务;一个原则是集体主义原则;一个重点是诚实守信。9.如何提升我国公民道德水平?(1)国家:应该进一步明确政策导向,做好宣传教育工作,树立全社会的道德规范信心。(2)社会:加强社会监管和舆论监督,弘扬中华民族优良文化、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褒奖正气、谴责邪恶、崇尚高雅、摈弃陋俗。(3)公民个人:应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思想道德意识,严格要求自己,明辨是非,诚实守信,弘扬正气,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10.党和政府为什么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
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也是搞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②是完成“十二五”规划奋斗目标,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迫切需要;③是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迫切需要;④是提升公民文明素质、提升社会文明程度的迫切需要;⑤是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营造和谐稳定社会环境的迫切需要。
11.今天党和政府大力倡导和宣传雷锋精神有何意义? ①推动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③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弘扬民族精神;④唤醒民众深层道德记忆,遏制社会道德滑坡。12.青少年应怎样以实际行动弘扬学习雷锋精神?
(1)要像雷锋那样树立远大理想,大力发扬爱国主义精神,毫无保留的把自己的一切奉献给祖国和人民。(2)要像雷锋那样发奋学习科学文化,大力发扬“钉子”精神,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完善自己,更好的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3)要像雷锋那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大力弘扬文明新风,自觉做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者、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实践者。(4)要踊跃加入志愿者的行列,积极投身各领域的志愿服务,用实际行动促进团结友爱、诚实守信、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的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
13.学习道德模范,我们应该怎样提升自己生命的价值?
脚踏实地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要树立崇高的理想,努力学习掌握本领,回报社会造福人类,让有限的生命拥有无限的内涵;要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热心公益、无私奉献、服务社会、关爱他人,使我们的生活更安全、更温暖、更有希望。例如:(1)无偿献血(2)和贫困山区孩子结对子(3)到敬老院、社会福利院做义工(4)帮助学困生补课等。14.向先进人物学习的意义?
有利于①激励青少年发奋学习、健康成才;②进一步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培养青少年的爱国之情、报国之情与集体主义 ;③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④增强青少年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刻苦学习、勤奋努力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15..请你就如何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提几条合理化建议。(1)学校: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加强和改进学校的德育教育;
(2)社会:创作出版各类知识性、趣味性、科学性强的未成年人读物和视听产品,丰富未成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3)家庭:家长要以正确的思想和言行引导教育子女,及时解决子女思想中存在的问题。(4)国家:切实加强文化市场监管,净化网吧、娱乐市场经营环境等。
16.如果你遇到他人正处在危难之中(如车祸等),你会做出怎样的选择?为什么?
正确选择:①及时扶她到路旁;②守护她身旁,喊人救助;③记住肇事车牌及时拨打122报警;④及时拨打120救助。
因为: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不可重复;我们在珍惜、爱护自己生命的同时,也要尊重、爱护他人的生命,当他人的生命遭遇困境需要帮助时,应尽自己所能伸出援助之手;这是助人为乐、见义勇为奉献社会的高尚行为。
17.思考:人最重要的是什么?[ 金钱?感情?生命?„]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1)生命是人们享受一切权利的基础,是创造有意义人生的前提。只有生命存在,才能有可能享有教育、劳动、信息、参与政治生活等多种权利,才有可能对他人、对社会有所贡献,并在为他人、为社会奉献的过程中实现生命的价值、体现人生的意义。(2)人的生命是不可重复的,生命一旦失去,就永不再来,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它是无比宝贵的。(3)人的生命不仅只有一次而且是短暂的,使人们倍感它的可贵。18.小悦悦事件给我们的什么启示?
(1)未成年的我们要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掌握一些自我保护的常识,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避免意外和危险的发生。(2)家长要加强未成年人的家庭保护。(3)社会成员要提高道德修养,当他人生命遭遇困境需要帮助时,应尽自己的所能,及时伸出援助之手。(4)国家要弘扬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的风尚,加强道德建设,提高全民族的道德素质。19.对见义勇为等行为的褒扬有什么意义?
(1)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2)有利于弘扬和培育伟大的民族精神,发展先进文化(3)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弘扬社会正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4)有利于保障英雄模范的合法权益,体现权利与义务的一致性,建设法治国家。
20.感动中国人物的感人事迹对你今后的成才有何启发?
①无论从事什么职业要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在自己的岗位上敬业奉献,就能在各种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贡献,对社会的发展起积极推动作用。②艰苦奋斗作为一种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一种精神境界,是成就任何事业所必不可少的精神力量。③要正确把握成才目标。首先要符合社会的发展要求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其次要从自己的实际出发。
第二篇:政治建设 中考复习资料整理
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摘要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总结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正反两方面经验.强调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不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成功开辟和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为实现最广泛的人民民主确立了正确方向。
3.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拓展人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体现了教材中的哪些观点?
①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我国法律体现广大人民的意志和利益。②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立法权。③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④我国公民依法享有监督权(批评、建议权);人民参政议政的意识不断增强。⑤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有法可依是依法治国的前提。⑥我国法律维护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1)党和国家为什么要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始终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必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公民享有参与国家管理、参政议政的民主权利,公民享有建议权、监督权、申诉控告检举权、知情权等广泛的政治权利。
(2)听证会、两会博客、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尊重网络民意、总理与网民在线交流等上述做法说明了什么?(全国人大审议通过编制“十二五”规划流程说明了什么?)
①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有权行使政治权利;②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执政为民。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的主要形式。全国人大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具有决定权;④我国公民的民主权利意识日益增强,政府决策日益民主科学;
(3)两会博客、总理与网民在线交流等做法对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有何意义?
①有利于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展民主渠道, 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②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的民主意识、参与意识;③有利于政府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密切党群关系;④有利于保障公民享有平等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4)人民民主来之不易,青少年应怎样珍惜和享受民主成果?请从权利和义务关系来予以说明。(如何有序参与政治生活)公民权利与义务具有一致性,公民既是享受权利的主体,也是履行义务的主体;因此,公民要正确处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增强权利意识,依法正确行使民主权利,不得损害他人的合法权益和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增强义务意识,自觉履行义务,成为一个具有高度法制观念和高尚道德的合格公民。
(5)为什么要进行行政机构改革,依法行政?
①我国是一个法治国家,一切国家机关都是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组织和建立起来的,行政机关必须依法行使职权。②政府能否自觉地依法行政,严格依法办事,直接影响到宪法和法律的尊严、权威,直接关系到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能否顺利实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宏伟目标能否顺利实现。
(6)如何推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注意:上述分析材料的答案,用“有利于”的格式表达,就变成“意义”)①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②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③全面落实依法治国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弘扬法治精神;④扩大人民民主,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⑤坚持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⑥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⑦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⑧根据材料补充其他的答案,如:“政府要依法行政,使国家的公共管理活动依法进行,符合法律的规定。”
Ⅰ、与中考相关的公民权利和义务
(1)公民权利:①生命健康权。②人格尊严权是人格权中的核心权利,包括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等。③合法财产所有权。④消费者权益,包括安全权、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依法求偿权等。⑤受教育权。⑥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⑦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监督权、批评建议权、检举权、申诉权等。
(2)公民义务:①关爱生命,不得侵害他人生命健康权的义务。②遵纪守法的义务;例如:自觉遵守交通规则。③受教育的义务。④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维护祖国尊严、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⑤善于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义务。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义务。
第三篇:高二政治文化生活《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教案
包头市第六中学优质课大赛政治教案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教案
包头六中高二政治教师
一、教学背景分析
1、基本概况:授课班级:高二7班
授课时间:1课时
课题: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课型:新授课
2、本课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能力目标
了解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宝贵资源
识记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
理解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必要性和重要性
②能力目标
正确认识中华传统美德,能够对中华民族数千年来所形成的道德传统进行批判性分析,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观念,学会向道德模范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③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形成一定程度的正确的道德观念,做到能够自觉遵守社会主义道德,通过学习本课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
3、教学重点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内容
4、教学难点
为什么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5、教材分析
本框题主要讲思想道德建设在整个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地位。本次教学主要包括包括两目: 第一目“我心目中的道德典范”。当前思想道德建设的宝贵资源:中华民族数千年来形成的传统美德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与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优良道德传统;加强社
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必要性:道德本身所具有的时代性特征,要求不断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实现发展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根本目标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需要不断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第二目“紧紧抓住中心环节”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思想道德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
6、教学设想
根据《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的要求,立足于当代社会发展,注重学生的成长需要,以贴近生活中的道德现象为起点,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将学习目标转化为问题,通过学生讨论法和学案探究法,实现有效学习,提高课程教学的实效性。
7、教学方法
问题探究法,讨论法,练习法,学案导学法,演示法,讲授法
二、教学过程设计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①通过照片展示学生身边的一些不道德的现象或行为,引起学生的兴趣,并练习生活中的不道德现象和自己的关系,引入今天的新课: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不仅是国家的事情,更是关系我们每一个人的事情。
②通过《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郭明义》,引导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思想道德典范,并让学生自己展示心目中的道德典范。
问题:讨论这些道德典范身上体现了那些共同品质?
③探究活动:列举至今仍有生命力的中华传统美德格言
2、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我心目中得道德典范
①思想道德建设中宝贵资源
中华民族几千年形成的传统美德和党领导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和实践中形成的优秀革命道德
②道德典范具有时代性。
不同时代的道德具有不同的内涵。今天,我们把培育“四有”公民,作为发展中国先进文化的根本目标,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就要联系新时期新阶段的实际,加强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思考并讨论:是不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在任何时代都适用?能否举例验证?
(2)紧紧抓住中心环节
①思想道德建设的地位
情景探究:三个内容的展示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的视频、《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中央宣讲团
探究活动2:从思想道德建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关系角度说明中央为何如此重视思想道德建设?
得出结论,完成学案部分内容:思想道德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_____和_____。思想道德建设规定着文化建设的_____和_____,是文化建设的灵魂。
②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
学案导入:核心:__,原则:__,重点:__,基本要求:__,着力点:__,四“基本教育”: _,深入进行党的_,_,_,_教育,两个“树立”: 引导人们树立_,树立_。
结合身边的实例,利用所学的知识,探究解决问题。
探究活动3:2011年6月13日,内蒙古包头市固阳县出现暴雨天气,导致山洪爆发,遭遇洪灾,局部地区损失惨重。固阳县洪区的人民和全县的消防人员为了灾区的和谐,为了灾区人民的安康,勇于奉献、化解危机。固阳县党政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得到消息后,在第一时间赶赴受灾现场,并组织公安、消防、武警、水务、交通、卫生、民政、电力、气象等部门进行紧急抢险救援。包头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长李杰翔带领包头市水务局、气象局等有关部门人员,连夜赶赴西斗铺镇赵碾房村,现场查看了失踪人员救援情况并看望了其家属。党政领导在慰问固阳受灾群众时称赞的“舍小家为大家,舍局部顾大局”的“固阳精神”展现了包头人民的抗洪风采。
[问题] “固阳精神”体现了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什么主要内容?
3、内容总结
板书:(1)我心目中得道德典范
①思想道德建设中宝贵资源
②道德典范具有时代性。
(2)紧紧抓住中心环节
①思想道德建设的地位
②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
4、练习巩固
(1)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是()
A、为人民服务诚实守信
B、集体主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
C、为人民服务集体主义
D、爱国主义集体主义
(2)把思想道德建设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原因是()
A、遵守社会公告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B、思想道德建设规定着文化建设的性质和方向,是文化建设的灵魂
C、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是当前我国的中心工作
D、依德治国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3)关于思想道德建设,说法不正确的是()
A、思想道德建设是文化建设的灵魂
B、思想道德建设规定着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性质和方向
C、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基本原则是集体主义
D、思想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全部内容
(4)除夕之夜,父亲按去年的“价码’’给女儿发压岁钱,却被女儿无情退了回来。理由是:压岁钱未与GDP实现同步增长。七天后,父亲在加码的情况下再发压岁钱,不料女儿又提出要加收50元的滞纳金。女儿无视家庭的和睦,大吵大闹,甚至离家出走。
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简要说明发压岁钱是什么文化现象?
(2)如何看待材料中女儿行为的不合理之处?
三、教学反思
1、导入、互动、语言和思维总体比较不错,并得到政治组老师的认可。但是在知识点准备的过程中需要更精细一点。
2、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教学案例应该多斟酌,尽量选择一些贴近学生生活,并能引起学生的共鸣的事例。
3、教学过程贯彻了新课标的教学理念,体现了教学与新课标的结合。
4、合理安排好教学时间,在教学过程中懂得节约时间,尽量让每分钟都发挥效果。
5、备课过程应该多备学生,不能一味的追求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姿态,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多关注学生,多与学生进行情感的交流,多形成互动。
6、把握课堂主题,在提问学生之后不要感谢学生,应该鼓励和夸奖学生。
第四篇:思想道德建设
浅谈思想道德建设
一、概念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受所有制形式的多样性存在等客观现实的支配,意识形态的多样性存在,是不可回避的客观现实。但是,承认存在着不同的甚至根本对立的意识形态,与强调反对意识形态的多元化,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中的指导地位,是一个问题的两面,因而是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意识形态问题的基本依据
二、基本内容
思想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思想道德没有强制性,它依靠社会舆论、人们的信念、习惯、传统和教育来起作用。道德是在人类社会的一定的生产方式中产生,受人们的经济关系的制约,并随着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而变化。道德具有历史性。和原始社会所有制相适应的是原始社会的共同道德,它以氏族成员之间平等互助的关系和对民族的整体责任感为其行为的规范。在阶级社会里,道德具有阶级性,统一的共同道德分裂为阶级的道德。和生产资料私有制相适应,剥削阶级的道德成为各社会形态中占统治地位的道德,其共同的道德信条是:“剥削有理”、“压迫有理”、“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与之相对立的是各社会的劳动者阶级的道德,它们提倡勤劳、勇敢、团结互助、反对剥削和压迫。以利己主义和拜金主义为行为准则的资产阶级道德是剥削阶级道德的典型和最后一个历史类型。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无产阶级道德即共产主义道德是劳动者道德的最高类型,它根源于无产阶级的阶级地位和经济条件,反映了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从总体看,道德具有历史性和阶级性,永恒的道德、超阶级的道德是没有的。但是,为了保证人们之间的正常交往,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需要有一些大家都能接受并共同遵守的道德准则,如遵守公共秩序,爱护儿童,尊敬长辈,讲究卫生,反对流氓、盗窃行为等。尽管这些道德准则并非道德中最本质的方面,而且在阶级社会中也打上了阶级的烙印,但毕竟起着约束不同阶级人们行为的作用。
思想道德具有历史继承性。一般说,剥削阶级的道德观念为以后的剥削阶级所继承,而劳动人民的高尚品德则在劳动人民中世代相传。历史上先进阶级(包括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剥削阶级)道德中的某些积极内容,也可为后来的劳动人民所批判改造而加以吸收,并赋予新的阶级内容。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的道德,对经济基础和整个社会的发展,起着巨大的能动作用,主要表现在:
(1)统治阶级通过本阶级的道德理论和道德规范为其经济利益和政治统治作论证,批判不利于自己统治的言论和行为;被统治阶级则运用道德手段,呼吁为推翻与本阶级利益根本对立的经济基础和政治统治而斗争。道德成为阶级斗争的一种工具。
|(2)对大量不触犯法律的人们的态度和言行作出评价,从而在更大的范围内调整本阶级内部人们的相互关系,消除本阶级内部的矛盾,并对敌对阶级施加影响。道德对社会的发展,或起促进作用,或起阻碍作用。道德的社会作用的性质,取决于它是否适应经济基础发展的需要,取决于它所反映的经济基础的性质,取决于它所服务的阶级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胡锦涛同志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精辟概括是对社会主义道德的系统总结,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和重要指导方针。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一个认识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党员领导干部要做表率。教育和引导广大党员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既要强调内因的根本作用,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主观能动性;又要强调外因的促进作用,建立健全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长效机制。
道德观是对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的基本判断和总体看法,它在整个社会生活之中,不仅体现着社会的价值导向,标志着社会的文明程度,而且对经济社会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力。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弘扬了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突出了集体主义的道德原则和为人民服务的道德核心,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道德立场、观点,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道德观。
思想道德建设社会主义荣辱观进一步丰富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内容体系。它涉及到政治、经济、社会、人生、人际等多方面的道德准则,既包含传统美德、革命道德的内容,又弘扬时代精神,体现了时代特色,抓住了当前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社会现实问题,集中表达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的共同心愿,涵盖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适用于所有社会人群,是当前开展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最全面最准确的概括。
社会主义荣辱观进一步突出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途径方式。“八荣八耻”通过采取肯定与否定、褒扬与贬抑对比的形式阐述了八对矛盾关系,指明了自律与他律这一道德建设的实践路径。道德不仅作为社会道德本质上是自律与他律相统一的,而且,作为个体道德,它也是自律与他律的统一。要逐步完善自律与他律相互补充和促进的道德建设机制,通过正反两方面典型的教育感化,综合运用教育、法律、行政、舆论等手段,更有效地引导人们的思想,规范人们的行为,推动全社会、全体公民的思想道德建设。
社会主义荣辱观进一步明确了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目标导向。人既是个体的存在物又是社会的存在物,既是道德建设主体又是道德建设客体。“八荣八耻”以规范为基本形式,以价值为实践指向,从人本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做人的起码原则、基本底线,内容一目了然、实实在在,容易为人所理解和接受,并化为自觉行动,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实现人的社会存在及其个人需要的内在统一,提供了科学的价值目标和正确的行为方针,开拓了全新的实现人类道德完善化的宽广道路。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是中国当前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它
精辟地阐明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深刻内涵,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时代要求,反映了社会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明确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对于推动事业的发展,坚定广大党员干部和职工的理想信念有着深远的影响和突出的贡献。那麽“八荣八耻”突出贡献在哪里呢?首先“八荣八耻”是对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精辟阐述与最新发展,它具有鲜明的社会主义时代特征,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体系道德观的最新阐述。其次,“八荣八耻”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系统总结与自然升华,它具有深邃的历史底蕴,根植于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精神。
三、根本目的思想道德建设思想道德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道德品质和形成理想人格,关键是要通过道德教育而培育自觉的道德锻炼和道德修养,把道德规范转化为道德行为。强调了道德实践的重要,分析了道德规范转化为道德品质的途径,突出了道德自觉、道德养成、道德实践在道德品质形成中的特殊作用,劝导和感召大学生身体力行国家对公民的各种道德要求,把道德教育落实到青年的道德行为和习惯养成上。
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方面,强调了人的社会价值取向,把树立为人民服务思想、坚持集体主义原则、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弘扬民族精神、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等内容为重点,结合大学生的思想特点,有针对性地把当前时代需要的道德要求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把青年学生的道德修养同国家、社会、集体和民族的兴衰联系起来,强调做坚定的爱国者和坚持主义的理想,突出了道德修养的主旋律,更好地体现了党和国家对青年学生的要求。
思想道德建设必须用共同理想动员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理想是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的政治立场和世界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理想有社会性和阶级性,不同时代、不同阶级的人们具有不同的理想。现阶段中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就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把中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体地说,到本世纪末,要使中国的经济达到小康水平;到下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无产阶级的最高理想,就是建立“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共产主义社会。这个最高理想,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共产党人和先进分子的力量源泉和精神支柱。共同理想和最高理想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实现共同理想是完成最高理想的必经阶段。共产党人为建设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奋斗,就是为最高理想而奋斗,同时共产党人和先进分子终身奋斗的最高理想,从根本上代表了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和美好愿望,因此,从社会的发展看,最高理想又决定和制约着共同理想。区分理想教育的层次性,充分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精神,既可以防止脱离实际的共产主义宣传和提前实行共产主义政策的“左”的倾向,又可以防止把共产主义看成遥遥无期的空中楼阁的右的倾向。
中国是一个11亿多人口的多民族国家,要把全国各族人民团结起来凝成一股巨大的精神力量,就需要一个共同点,这个共同理想正集中了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广大劳动者、爱国者的利益和愿望,是保证全体人民在政治上、道义上
和精神上团结一致,克服各种困难,争取胜利的精神支柱。有了它,就可以使共产党员和非共产党员、马克思主义者和非马克思主义者、无神论者和宗教信仰者、国内同胞和国外侨胞都紧密地团结起来,积极行动起来,为实现共同理想而奋斗。为了实现共同理想,就要对一切有利于建设四化、振兴国家、统一祖国、民族团结、社会进步和人民幸福的积极思想和精神,一切用诚实劳动争取美好生活的积极思想和精神,都加以尊重、保护和发扬;就要紧密结合实际,采取多种形式进行生动的理想教育,把理想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坚定信念;还要把实现共同理想同搞好本职工作、人生追求结合起来,化理想为行动,积极投入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中去。
四、必要性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关心未成年人就是关心我们的明天。切实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需要战略眼光和长期努力,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联系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实际,当前应在三个环节上下功夫。
1、落实责任,把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摆上重要位置。从宏观上看,现在的未成年人将来都是祖国的建设者,他们的素质如何对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特别是在当代社会,一个国家或民族要发展、要振兴,必须依靠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正是提高国民整体素质的基础工程。
2、把握规律,深入研究新形势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特点。对于思想道德建设也不能狭隘地理解,仅把它局限于文明礼貌、讲究卫生等具体品质的培养,而应当注重人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意义重大,需要我们去认真探索和把握它的规律与特点。
3、注重实效,不断创新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内容和形式。家庭、学校、社会在不同年龄阶段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中具有不同的作用,三者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
第五篇:思想道德建设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论文
如何坚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
学院:机械
学号:12011106
姓名:付少旺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
工程)
【摘 要】信息时代,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日益普及,网络与当代大学生的生活越来越密不可分,这使当代大学生们可以尽情地享受高科技带来的各种便利,但同时网络道德缺失的现象也日益严重,对当代大学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这就要求高校必须高度关注网络,正确引导学生心理,以促进高校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不断发展。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网络道德;思想道德建设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入和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受飞速发展的各种现代传媒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日趋多元化。被称为“第4媒体”的互联网(Internet)迅速发展和日益普及,使人类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等方式都得到了极大改善。当代大学生是最早接受互联网的群体之1,受互联网的影响也较大。据统计,我国目前在大学校园里经常上网的大学生人数比例已达50%左右,曾经上过网的大学生人数则达95%之多。可以说,在高校,互联网已完全走进了大学生的生活之中。大学生们在其中充分享受着现代文明带来的各种愉悦,他们在网络世界中畅游,了解国内外的最新新闻、科技动态,在电子论坛、在线栏目里点评天下大事等等,极大地丰富了业余生活。但与此同时,互联网上的金融诈骗、虚假广告、侵犯商业秘密及信息产权(版权)、盗取国家机密、散布电子谣言,宣扬反动、迷信、色情、暴力等网络犯罪也时有发生。据中国社会科学院“互联网对新时期青年与青年工作的影响”课题组进行的调查显示,目前计算机犯罪大约只有1%被发现,而且这1%中又只有4%会被指控。通过对国内外已经发现的信息犯罪案件的统计显示,犯罪年龄在18-40岁之间的占80%左右,平均年龄只有23岁。由此可见,互联网的迅速扩张,对于广大青少年而言,无异于1把“双刃剑”,给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带来了许多不良影响。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网络给我们思想道德工作带来的各种负面影响,尽快采取相应措施加以制止和打击。要做到这1点,应不断加强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就成为了我们必须要面对的1个具有现实意义的课题。
1、网络给思想道德建设带来的冲击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和日益普及,网络给我们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震荡和冲击,具体而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网络使意识形态领域的争夺更为激烈,同时,也给思想道德建设的客观环境增加了新的更大压力。互联网所具有的全球性和开放性特点,从而使其成为信息传播的便捷通道,这就为西方国家进行意识和文化侵略打开了方便之门。据有关统计,互联网在语言的使用上,英语的内容约占90%,法语的内容占5%,其他语种的内容只占5%;在信息流量上,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占95%以上,我国则不足1%。由此可见,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基本上垄断了互联网85%以上的信息资源,这就形成了以少数发达国家的语言、思想和文化为核心的全球传播体系。这1体系所提供的信息也主要服务于少数发达国家的政治、经济利益,尤其是西方文化、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的新殖民主义扩张,对我国思想文化阵地和意识形态领域形成新的冲击。面对着各种西方文化思潮的涌入,不少大学生由于缺乏充分的思想准备,对西方文化所宣扬的价值观无法鉴别和判断,难以做出取舍,有的甚至全盘接受,从而造成享乐主义、利己主义、性开放等西方腐朽思想对大学生的侵蚀,不利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培养民族精神和民族美德。与此同时,各种封建迷信、腐朽思想以及宣扬色情、暴力、邪教等内容的网络垃圾也乘机在网上兴风作浪,它们攻击党和政府,丑化我国的传统,对抗现实社会,这些又会使大学生的是非观念模糊、道德意识下降、身心健康受到侵害。综上所述,如果我们对此熟视无睹,社会主导价值观和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对大学生的激励作用就会日趋弱化,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也将举步维艰。
2.网络导致了大学生现实道德评价标准的缺失。互联网客观上给大学生们提供了1个时空上没有限制、道德上没有约束的环境。这就容易使1些学生在网络
提供的虚拟世界中陷入非理性的状态,他们在虚拟世界中做出道德选择的时候,往往会夸大意志自由度,失去正确的价值取向,从而对网络的各种善恶信息和自身的行为不能作出正确的评判,造成道德人格的缺失。作为1个相对自由的虚拟时空,谁在互联网上都可以以自我为中心,而现在在校的大学生,大多属于80、90年代后出生的独生子女,互联网的这1特点切合了他们的心理状态,使他们往往在现实中,也无视社会的道德准则而1意孤行,与社会道德准则背道而驰。此外,网络的虚拟性和隐蔽性也容易使大学生丧失对现实社会的道德责任感。大学生的网络道德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只是1种自律,如果长期沉迷于网络,失去了外在舆论和传统习惯的制约,互联网必将钝化大学生的道德自我评价能力,造成他们在现实社会中道德取向的迷失。
3.迷恋网络会导致大学生各类社会心理问题加剧。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打破了传统的权威观念和信息单向传播的方式,充分体现了平等性和交互性的特点。但同时,网络形成的虚拟社会也造成了许多大学生逃避现实的问题,使他们人际交往的机会大大减少。心理学家警告,今后几年,互联网瘾君子将成倍增长。据有关机构对在校大学生的调查表明,许多当代大学生通过上网来逃避现实,特别是通过网络游戏、网络聊天等形式,借助于在虚拟空间中虚幻的良好感觉,来寻找逃避现实困难的“麻醉剂”。而这样的逃避,根本无法解决现实的问题,往往会使问题变得更加严重,从而陷入1个恶性循环的怪圈,引发更为严重的心理问题和后果。事实上,在很多大学生中已经出现了相当程度的“网络迷恋症”、“网络孤独症”等社会心理问题。此外,青年时代的个性和心理中不仅有逆反和追求刺激,而且也有好奇的成份在里面。网络的虚拟环境中鱼目混杂,1些不健康的思想和价值取向,很可能会扭曲大学生的人格。因此,互联网带来的许多心理问题给思想道德建设提出了更为复杂、更具社会性的课题。
4.互联网给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带来了更深层次的变化。网络文化是1种多元化的文化,每1种文化现象都是多维、多变的,这就很容易导致大学生在思想上形成以下两个突出特征:1是网络信息的多维化,使教育者很难再按照传统的模式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修养的灌输。当代大学生们也通常不会按照教育者要求的道德规范和给定的目标去理解和领会信息,他们往往有自己认识问题的角度和立场;2是大学生们理解信息将更富主动性,他们将不会就范于某种固定的模式,而是将各种道德观点摆在1起,运用自己的是非观、判断力去选择自己认同的道德价值观,然后付诸行动。这些,都对传统的具有知识垄断地位的教育者的权威提出了严峻挑战。
2、网络环境下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对策
通过以上分析,不难看出,互联网的发展已经给我们的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带来了巨大冲击,针对互联网的不断普及和发展,要消除网络带来的各种负面影响,进1步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笔者认为,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正本清源,努力净化信息环境。政府及有关部门要通过法律、行政、技术等手段同各种网上信息犯罪和不道德行为作斗争,切实加强对网络的信息监控和信息过滤,从而给高校开创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新局面创造1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对于利用网络传播色情、淫秽内容,实施诈骗,破坏安定团结等违法犯罪活动要坚决予以打击。坚决取缔“黑网吧”、“黄网吧”及“地下网吧”,特别是要重点清理学校周边地区。同时,大力倡导积极健康的网络行为,加大对网络电影、游戏网站的管理力度,引导其加强伦理和文化建设,形成正确的经营理念,严格限制开
放时段,为当代大学生提供1个良好健康的网络环境。各高校的网络管理部门要切实加强信息网络监控和管理,避免各种有害信息侵蚀大学生的思想。
2.关注网络道德,正确引导学生心理。网络信息量大,对于大学生来说,其积极作用不容置疑。但网络上1些不健康内容和信息污染也会对大学生产生消极的影响。因此,必须切实把好网络内容关,充分认识到网络的作用以及它给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主动关注网络,把握德育工作的制高点。同时,要加强对网络的监控,努力在源头上做好防控工作,依靠各种技术手段,对有害信息进行技术过滤,1旦发现不良信息,要及时予以制止,并提供正面事实进行说明和澄清。对于反动的、无中生有的谎言以及影响大局的言论要坚决删除。对热点问题要提出正确观点,有争议的问题要从正面进行引导。对于部分大学生的“网络上瘾症”、“网络虚假恋情”、“网络孤独症”要及时提醒,并给予有效的心理帮助,防止其陷入网络暗井。要通过举办讲座、座谈会、知识竞赛、网络创业大赛等各种活动,引导学生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3.倡导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加大校园网建设力度。要大力建设校园网,使之成为网络上的“学生之家”,通过网络虚拟社区满足当代大学生学习、休闲、游戏、交友等方面的需求,进而潜移默化地增强学生的归属感、荣誉感,这是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必须紧紧把握的新方向。近年来,高校的校园网络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为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提供了物质条件。要从大学生的现实需求出发建设网上校园,精心策划,开展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1体的网上校园文化活动,在校园网站可以开辟学习生活、就业技巧、考研须知、心理咨询、实践指导、信息发布、就业辅导等栏目,开设校园网“思想论坛”,给大学生们1个既可评论时事又可评论校事、畅谈人生、理想、价值的天地。同时,也掌握了大学生的道德动态,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要把传统的校园文化与虚拟社区的文化建设结合起来,例如目前高校学报、广播、闭路电视等宣传教育媒体,可以通过网络整合起来,丰富校园网虚拟社区的信息资源,加大信息传播的力度,为学生提供优良的信息服务,增强道德教育的开放性、多样性、灵活性和实效性,做到两不误,两促进。此外,还要进1步加大对校园网的信息管理和技术防范力度,对各种网上不良信息进行过滤,加快规范网络新闻的进程,避免虚假信息的发布,不断净化网络环境。
4.制定网络道德规范,约束学生网络行为。由于网络世界的虚拟性,使网络犯罪、各种黄色信息传播及西方文化侵略造成的网络道德行为失衡现象时有发生,为了减少上述问题的出现,迫切需要制定具体的规范准则来对网络行为进行约束。在制定网络行为规范和准则时,要注意既要与国际接轨,又要充分考虑我国的国情,要更多地考虑为国人所普遍认同和理解,要有利于保护和促进大学生对网络的兴趣和使用水平的提高,既要能保护现时网络的安全和秩序,又不能阻碍网络的继续发展,网络行为规范标准要能够适应网络在1定时期内的发展需要。
5.开设专门的网络道德教育课程。针对当前大学生的实际情况,高校应专门开设网络道德教育课程,网络道德教育课程要与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课程有机整合起来,使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更加贴近大学生实际。网络道德教育内容的讲授要有系统的理论指导,旨在努力提高与健全大学生的鉴别能力、自控能力,最终培养人格健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网络道德教育既要有网络意识、网络规范和网络行为准则的灌输,也要有网络道德情感和意志的培养;既要有对理论的传授与讨论,也要有对具体网络道德失范行为的剖析与评价。同时,还要有对网上不道德行为在道德和法律上制裁和处罚的宣传和曝光。
6.探索建立网上心理咨询平台,不断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随着网络触角的不断延伸,网络能实现的功能越来越多,这就使得1部分大学生热衷于所谓的“网络生存”,而在现实生活中却较少与社会(他人)联系,疏于处理各种人际关系,极易导致1定程度的心理障碍与人格畸变,仅仅靠谈心、电话心理咨询已不能起到作用。因此,必须顺应时代的要求,探索和建立网上心理咨询平台,积极开展网上咨询,对症下药,做到有的放矢。而且,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当前随着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各大高校纷纷开设了相应的咨询机构。但是由于大学生们常常在遇到心理问题时,因为害怕周围同学的误解,而羞于启齿。而网络的交互功能恰恰提供了1个交流的良好平台,有利于双向沟通,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通过向青年大学生们提供各方面信息和多种选择方案,让他们在选择中学会独立思索,既强调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自我教育,也突出了引导塑造功能。通过教育者的启发、指导,使青年大学生们能够自主地选择与社会发展相1致的价值观念和政治信念。
7.齐抓共管,着力构造网络道德教育新模式。网络道德教育作为1项新的课题,它涉及的面较广,仅仅靠学校的教育显然是不够的,需要社会、家庭、高校、大众传媒等多方努力来共同开展有关网络道德教育活动,从而形成1个整体教育网络,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相互促进。尤其是高校要积极引导大学生网民对大量网络信息持“扬弃”的态度,不断增强网络操作“网风”、“网德”教育和遵纪守法的教育力度,提高大学生对全球网络信息的识别能力和抵制诱惑的能力。这样,才能形成合力,通过齐抓共管,着力构造1种新的教育模式,充分发挥其在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中的作用。
高等学校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在信息时代的今天,如何使当代大学生成为网络世界中的合格网民,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课题。新形势下的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要求思想教育工作者既要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又要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理论并能熟练进行网络操作,既要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又要具有1定的科技意识和创新能力。如果思想教育工作者观念陈旧,对网络的发展和潜在的能量缺乏认识,就将错失掌握学生思想动向的最好途径,从而使工作无法很好地进行。网络的发展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言,应该是机遇和挑战并存,网络是思想道德教育的新阵地,而这块阵地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膨胀,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与时俱进,及时转换教育观念,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掌握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主动权,促进当代大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从而成就更多社会主义建设的有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