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08学年东风小学课外文体活动方案
东风小学课外文体活动方案
2008学年
一、指导思想
为了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使学生能在大自然中、在阳光下、在操场上体验活动的乐趣,调动师生积极向上的热情,展现良好的精神面貌。根据国家教育部、省教育厅关于实施中小学课外文体活动工程的通知精神,特启动“东风小学‘体艺2+1,快乐大课间’活动”。
二、内容和形式
(一)大课间活动内容:课间操、长跑、集体舞,趣味体育活动。形式:课间操、长跑、集体舞是全校性的大型体育活动,由学校体育老师统计指挥、调配。趣味体育活动是以班级为单位,根据学校统一下发的《大课间活动安排表》(见附表)上的时间和内容进行活动,班主任和搭班老师负责组织管理。时间为35分钟。
(二)课外文体活动(2+1项目)内容:根据学校统一下发的《课外文体活动安排表》(见附表),学校在每天放学后设置好体育、艺术课程,安排辅导老师,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活动。时间为30分钟。
三、管理措施
1、教师认真组织好每次活动。注重文体活动的互动性、趣味性,创造性。
2、每次活动必须做好准备工作,上活动时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活动质量。
3、学校强调教师一般情况下不请假,一般事项 均以文体活动工作为重。如遇特殊原因,教师需提前向教导处请假,并由教导处安排相应代理指导教师,以保证课外文体活动的正常运作。
4、参加活动的学生必须按时参加活动,不早退,如有特殊情况应向班主任和指导老师请假。
5、活动指导教师在活动前进行点名,并做好记录。
6、值周老师加强校园内的巡逻,以保证学生课外文体活动的安全。指导教师对本班学生要进行全程管理,做到上课时间不离开学生。如有安全事故,应马上采取应急措施,并在第一时间向校领导汇报。
四、评价办法
辅导老师根据学生的平时表现和期末考核相结合,在每期末对学生进行考核评定,并记录存档。
东风小学
2009年3月
第二篇:课外文体活动方案(模版)
开县关面小学课外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认真贯彻全国体育工作会议精神,切实推进“阳光体育运动”,确保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的精神,以“健康第一”为理念引领,以“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为宗旨,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文明、健康、活泼的课外文体活动,训练特长,培养学生自主参加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同时深化学校的班级文化建设,进一步规范学校教育教学行为,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努力构建文明校园、活力校园、和谐校园。我校通过认真学习有关文件精神,设计了以下课外活动方案。
二、活动时间
周二、周四 :下午:15:50~16:30
三、活动对象:关面小学全体师生
四、实施原则、教育性、科学性、趣味性原则。课外文体活动要坚持育人的宗旨,遵循教育规律和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寓学于乐,寓练于乐。2、全面性原则。课外文体活动的内容与形式要丰富多彩,能满足不同特长、不同兴趣、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要,促进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审美素质的全面提高。、坚持自主自愿与积极引导相结合原则。在组织学生参加课外文体活动的过程中,教师的鼓励、引导是必要的,同时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自我选择权和自主活动权,在组织活动时要为学生营造一个自主讨 1
论、组织、操作、交流和评价的良好环境和氛围。、坚持校内校外相结合原则。应以校内教育为主阵地,充分发挥校
外教育的独特功能,促进校内校外教育的有机结合,密切配合家庭教
育和社区教育,努力创建良好的课外教育环境。、坚持安全第一原则。在课外文体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过程中,要加
强安全教育,要制定出安全措施、应急措施和防范措施,避免和防止
意外事故的发生。但也要防止以怕出事故为由不积极开展活动的倾
向。
五、主要项目有
体育类:乒乓球、篮球、长跑、象棋
艺术:音乐、美术(手工和绘画、手抄报)、书法
其他:习作及朗诵(故事)
六、组织管理
组长:陈韶华
副组长:杨传林
成员:胡绍贵、石文平、谢圣兵、谢俊、李沛红及各班班主任
七、课外活动实施指导教师
乒乓球组—— 胡绍贵篮球组—— 李小竹长跑组——李沛红音乐组——陈越美术组——刘玉祥、陈海利书法组——石文平象棋组——李中元朗诵组——尹大志
八、活动形式
1、以班级为单位,每班由任课教师自选项目,然后拟定计划实施。
2、各班由正副班主任辅导负责集队、班级纪律管理、组织活动,所有任课教师均参加各班活动,并参与组织管理。
九、活动具体要求
1、强调全员参与,组织学生活动的同时,教师也要参加体育活动,提高身体素质。
2、值周行政检查评比,看哪些年级和班级课外活动开展的正常有序。
3、注意活动安全,严防追打推闹行为,由于场地小,无法全校师生同时散开活动,所以活动前后都要整队,有序上下楼。
4、辅导教师制定好辅导课程计划,认真备课,确保内容的系统性连贯性。
5、上课前教师先点名,若出现无故不到的学生,要及时与班主任联系,辅导教师认真组织学生活动,不得出现空堂现象。
6、下雨时间,由辅导教师安排在教师里面学习或观看相关的影视资料。
关面小学
2011-10
第三篇:课外文体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为指导,深入实施“全国中小学课外文体活动工程”,在继续完善课外文体活动工作体系的基础上,引导和鼓励全校学生积极参加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健康向上的体育、艺术活动,扩大文体活动规模,提高活动水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二、实施原则
1、教育性、科学性、趣味性原则。课外文体活动要坚持育人的宗旨,遵循教育规律和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寓学于乐,寓炼于乐。
2、全面性原则。课外文体活动要与日常教育教学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与新课程改革相结合,与小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工作有机结合。课外文体活动的内容与形式要丰富多彩,能够满足不同特长、不同兴趣、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求,促进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审美素质的全面提高,并形成在普及与提高的基础上良性发展的局面。
3、坚持自主自愿与积极引导相结合的原则。在组织学生参加课外文体活动的过程种,教师的鼓励、引导非常重要,同时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自我选择权和自主活动权在组织活动时要为学生营造一个自主讨论、组织、操作、交流和评价的环境和氛围。
4、坚持校内校外相结合的原则。应以
校内教育为主阵地,充分发挥校外教育的独特功能,促进校内校外的有机结合。密切配合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努力创建良好的课外教育环境。5、坚持安全第一原则。在课外文体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过程中,要加强安全教育和管理,制定相应的安全、应急和防范措施,避免和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三、领导小组
组长:卓晖
组员:俞成松 陈军达 卓超波 沈淑芳 丁前威
四、实施目标
1、以实施教育部“体育、艺术2+1”项目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主要内容,确保每位学生能够掌握两项体育运动技能,具有一项艺术特长。
2、开齐开足体育和艺术课程,加强课堂教学管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3、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课外体育和艺术活动,满足全体学生个性发展和多样化的活动需求。
4、创建和发展学校文体活动特色,形成2-3项体艺特色,形成学校品牌。
5、重视制度建设,不断完善学校文体活动制度、评比制度、安全管理制度,使学校课外文体活动工作更加科学、规范、系统。
6、不断推进课外文体活动的课题研究,提高活动质量,丰富校本课程建设。
7、重视课外文体活动的宣传、发动工作,扩大影响,营造氛围,建设正确的舆论导向。
8、加强课外文体活动工程的师资力量建设,提高活动组织和指导水平;加大投入,改善体育、艺术活动的场地设施和设备。
五、具体措施和方法
1、组织体育、艺术专职教师认真学习国家教育部关于“体育、艺术2+1”的有关文件精神,准确领会在高段五、六年级开展“2+1”达标创优活动的要求,积极组织学生参加课外文体活动,加强活动指导,提高活动质量。争取学生参加课外文体活动普及率达到或超过90%,活动合格率、良好率、优秀率分别达到或超过80%、50%、15%。
2、发动广大班主任老师积极投身到课外文体活动工程的实施队伍中来,发挥班主任老师在活动中的组织、协调作用,确保活动的有序、安全;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提升课外文体活动的教育功能。
风雨教室
9网页制作
王尚校
周三下3、4课件制作室
动画制作
2邬徐惠
周三、四早上7:20,周三下
3机房
1pascal编程
张丽媛
周一、五早上7:30,周三下
3机房3
2铜管乐队
29+2
5沈淑芳
周二、五早上,周三下午第3节
音乐室
1叶盛辉
音乐室
3笛子
应友龙
周二上、周三下
3、周四上
音乐室
414
舞蹈班
许亚权
周二、五早上7:30,周三下
3舞蹈室
5电子琴、合唱
许明娥
周二早上,三、五下午
琴室、音乐室
书法
周亚栋
周三下3、4
 
第四篇:课外文体活动方案2008-2009
课外文体活动方案
(2009---2010学年)
一、指导思想
为深入贯彻《苏州市中小学生课外文体活动工程实施方案》,更好地推进苏州市《三项规定》和“全国中小学生课外文体活动工程”的贯彻落实,以开展校本文体活动、创学校文体活动特色为抓手,全面推进学校体育和艺术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引导和鼓励广大学生积极参加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健康向上的体育、艺术活动,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积极推进我校素质教育的进程。
二、工作重点:
1、进一步规范学生文体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对学生每天的文体活动加强领导,统筹安排,做到“五定”,即定计划、定内容、定时间、定场所、定指导教师。把时间空间还给学生,把兴趣爱好还给学生,把体育美育还给学生,还学生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科技、体育、综合实践和班会活动。
2、通过开展校内体育节、艺术节、科技节、读书节活动,激发学生参与文体活动的兴趣,给学生提供展示的舞台,培养学生的特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建立校级棋类、球类、田径等各运动队伍,开设鼓乐队、合唱、舞蹈、器乐、书画等兴趣小组活动,使一些特长生能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4、在学校内开展了校级的书香班级和阅读之星的评比,以点带面推动全校学生勤读书、爱读书的好习惯。
三、活动时间:
学生课外文体活动下午一、二年级第五节课后(14:45—15:25),三、四、五、六年级为第六节课后(15:35—16:15),时间为40分钟。
四、实施目标和原则
(一)实施目标
1、以“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为宗旨,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根据健康发展的需要和学生体育锻炼的需求,精心设计能切实提高学生运动技能和能力的内容和方法体系。
2、尊重学生不同年龄段的生理、心理的差异,开设各类文体活动项目;尊重学生个体的兴趣爱好,设立多种项目让他们选择,力争每位学生学有所长,(二)实施原则
1、坚持教育性、趣味性原则。课外文体活动要坚持育人的宗旨,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寓学于乐,寓练于乐。
2、坚持科学性、全面性原则。实施课外文体活动时能从我校活动场地较小的实际情况出发,科学安排好课程计划与课外文体活动,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以满足不同特长,不同兴趣、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要,促进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审美素质的全面提高。
3、坚持全体性原则。师生共同参与,形成人人参与课外文体活动,个个都有喜爱的课外文体活动项目,充分发挥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共同达到健身的目的。
4、坚持自主自愿与积极引导相结合原则。在组织学生参加课外文体活动的过程中,教师的鼓励、引导是必要的,同时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自我选择权和自主活动权,在组织活动时要为学生营造一个自主讨论、组织、操作、交流和评价的良好环境和氛围。
五、保障机制:
1、切实加强学校课外文体活动工程的领导和管理。学校成立校长为组长的学生课外文体活动领导小组,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学校分管领导、学校大队部、年级段负责人要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共同做好学生课外文体活动的组织、协调工作。
2、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同时充分认识小学生课外文体活动的重要性,把开展这项活动作为推进素质教育、活跃学生课余生活、培养学生健康生活方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3、因地制宜,落实规划。组织学生开展课外文体活动,是学校教育的一项经常性的工作。学校要根据“工程”实施工作的总体要求,在实践和探索中不断完善,形成特色。
4、加强安全保护工作。要高度重视安全保护工作,从活动计划、文体设施的检查、活动内容的选择、活动过程的控制等方面严格把关,以确保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安全。
六、课外文体活动工程实施领导小组
组长:刘小竹
组员:赵勤生,刘爱红,岳茜,郝莎莎
第五篇:小学课外文体活动实施方案
小学课外文体活动实施方案
一、目的意义
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规范学生课外文体活动的内容和形式,确保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引导学生学习、掌握体育健康知识与技能,学习科学的锻炼方法,增强体质,锤炼意志,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精神,养成终身参加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积极创新课间体育活动形式和方法,与学校文艺活动相结合,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审美素养,发现培养优秀的体育、艺术人才,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二、指导思想
课外文体活动工程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指导,以“促进学生生动、活泼、自由发展、张扬学生个性”为主题,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规范学生课外文体活动内容和形式为途径,引导广大学生都能积极参加文明、健康、活泼的课外文体活动,以达到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目的。
三、实施原则
1、教育性、科学性、趣味性原则。课外文体活动中坚持育人的宗旨,遵循教育规律和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寓学于乐,寓炼于乐。
2、全面性原则。课外文体活动的内容与形式丰富多彩,能满足不同特长、不同兴趣、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要,促进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审美素质的全面提高,并形成在普及与提高的基础上良性发展的局面。
3、坚持自主自愿与积极引导相结合原则。在组织学生参加课外文体活动的过程中,教师的鼓励、引导是必要的,同时充分尊重学生的自我选择权和自主活动权,在组织活动时要为学生营造一个自主讨论、组织、操作、交流和评价的良好环境和氛围。
4、坚持以校内教育为主阵地,充分发挥校外教育的独特功能,促进校内校外教育的有机结合,密切配合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努力创建良好的课外教育环境。
5、坚持安全第一原则。在课外文体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过程中,加强安全教育,制定出安全措施、应急措施和防范措施,避免和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但也防止以怕出事故为由不积极开展活动的倾向。
四、实施范围:司徒街小学全体学生
五、实施目标与具体措施:
1、实施目标:学校以实施教育部“体育、艺术2+1”项目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主要内容,确保每个学生能够掌握两项体育运动技能,具有一项艺术特长。在开齐开足体育和艺术课程,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课外体育和艺术活动,满足全体学生个性发展和多样化的活动需求。组织课外文体活动覆盖全体学生,全校学生“体育、艺术2+1项目”
2、精心组织,强化落实。以“全面普及,特色优先”为总体策略,具体活动、措施安排如下:
1)、进一步规范学生文体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对学生每天一小时和假日活动的文体活动加强领导,统筹安排,做到“五定”,即定计划、定内容、定时间、定场所、定指导教师。
2)、推广校内班级间文体竞赛活动。结合本校文艺、体育传统项目在课余时间组织开展班级之间的球类、歌咏、书画、致词、征文等比赛。
3)、“二操”活动(眼保健操、学生广播体操)。4)、开展学校特色文体活动。
(1)每学年四月底举办一次全辅导区体育运动会。
(2)每学期举办一次全校性艺术节——美术绘画比赛。
(3)每学期举办一次全校性航模比赛。
(4)每学年十一月举办辅导区冬季三项竞赛。
(5)每学期举行一次单项性文体活动和竞赛。
六、活动具体时间和形式:
1.以学期为活动周期,低年级周一、周二、周四、周五下午3:00—3:40,中高年级周一、周二、周四、周五下午3:40——4:30
2.每天保证学生在校文体活动时间不少于一小时。
3、活动形式分为集体活动、分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