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案例-油田总结
一、基础概念
1、石油天然气开采
指石油和天然气勘探、生产及油气田服务业,包括油气田的勘探、钻井、井下作业、采油(气)、油气处理、油气集输等作业过程。不含外输管线和独立的储油库、储气库等建设项目。
2、勘探期
石油天然气开采过程中的物探、试采时期,布设少量探井的试验性开发工程,其工程内容包含建设项目全过程,特点是井数少,分布范围小,影响范围较小。
3、施工期
建设项目的钻井、井下作业、地面井场、站场、集输设施、道路、油气处理厂等建设时段为施工期。
4、运行期
建设项目的油气采集、油气集输、油气处理时段为其运行期。该时期包括修井过程。
5、闭井期
建设项目油气井服务期满后,停运、关闭、恢复土地使用功能时段为闭井期。
6、主要工艺
石油天然气开采,是一项包含有地下、地上等多种工艺的系统工程。主要工艺过程包括地质调查、勘探、钻井、测井、井下作业、油气开采、油气集输、储运及辅助配套工艺过程,如供水、供电、通讯、排水等。
7、落地油
指石油天然气开采过程中由于非正常原因散落于地面的原油。
8、油田注水
利用注水井把水注入油层,以补充和保持油层压力的措施称为注水。油田投入开发后,随着开采时间的增长,油层本身能量将不断地被消耗,致使油层压力不断地下降,地下原油大量脱气,粘度增加,油井产量大大减少,甚至会停喷停产,造成地下残留大量死油采不出来。为了弥补原油采出后所造成的地下亏空,保持或提高油层压力,实现油田高产稳产,并获得较高的采收率,必须对油田进行注水。
9、油田常用的注水方式
注水方式即是注采系统,其指注水井在油藏所处的部位和注水井与生产井之间的排列关系,可根据油田特点选择以下注水方式:①边缘注水,其分为缘外注水、缘上注水和边内注水三种;②切割注水;③面积注水,可分五点法注水,七点法注水,歪七点法注水,四点法注水及九点法注水等。
二、井场选址
井场的选址要尽量避开环境敏感区域,保护各类保护区、基本农田和耕地,同时采用定向井和丛式井等先进工艺技术,避免和减少对环境敏感区的影响。
三、工程分析
1、工程调查与分析
(1)工程类型、地理位置、项目组成、工程占地规模、工程空间布局、工程运行方式、施工方案、替代方案、工程总投资与环保投资、生态保护措施。(2)识别、分析项目实施过程中不同时期(勘察期、施工期、运营期和退役期)的影响性质、作用方式和影响后果,以施工期和营运期为调查分析重点。
2、主要污染源及污染物排放状况
油田开发建设过程中的污染源,以油田开发过程中形成的污染源及原油集输及处理中的污染源为主体,同时还包括机动车辆污染源及生活污染源等。
(1)大气污染物:由于钻井、采油、原油集输及处理过程中使用动力机械、加热设施、储运设施等产生废气,废气中主要有NO2、SO2、烃类等。另外,有井喷等事故对大气环境影响更大。
(2)水污染源分析:钻井废水,由冲洗钻台钻具地面设备用水及起下钻时的泥浆流失物,泥浆循环水系统的渗透物等组成,钻井废水全进入井场泥浆池、沉淀澄清、污水处理厂;含油污水,来源于油本身的底水边水及原油掺水;井下作业废水,是临时性,小修、大修试油时产生,全部由车载罐收集后至污水处理厂;生活污水。
(3)固体废物排放分析:主要有钻井废弃泥浆、钻井岩屑及落地油等。(4)噪声:连续源为各类机泵加热炉;流动源为钻井用柴油发电机、钻机柴油机、井下作业设备、机动车等。
3、各工艺过程中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及主要环境影响
(1)钻井。钻井过程中产生发电机废气、扬尘、钻井废水、废弃泥浆、钻井岩屑和落地油等污染物,对环境空气、地表水、地下水和土壤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其中钻井废水、废弃泥浆和落地油若处置不当,环境影响较大。
(2)管线敷设。管线敷设过程中因平整施工带、开挖管沟、建设施工便道以及施工机械、车辆等对土壤的扰动和对植被的破坏。
(3)注水开采。抽取地下水、采出含油污水,回注水,集油、掺水、注水管线,生活污水等将会污染地下水和地表水,破坏土壤理化性质,影响农业生产等。开采地下水还会导致地表下沉、影响地下水文情势。
(4)油田运营期。集输站场、站场的锅炉或加热炉燃烧产生大气污染物,机械设备运行产生的噪声、污染处理产生的油泥浮渣等固体废物对周围环境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4、工程分析要点
(1)油田项目主要包括勘探、钻井和开采、站场、集输管线、掺水和注水管线等主体工程,以及道路、供电、通讯、生活基地、环保措施、供排水等公用工程和辅助工程等。应按各工程项目分别从施工期、运营期和封井(运营后期)进行工程分析,指出废水、废气和固体废物产生源,汇总给出污染物产生量,明确处置去向。
(2)根据规划设定禁止开采的范围。对于可能分布于自然保护区、水源保护区等敏感区域的油井,应禁止开采;因地下资源赋存的特点,需要在保护区试验区开采的油井,若有关主管部门同意,则油田开采项目井位的选择应在相对较小的范围内调整。
(3)在对滚动开发的项目进行评价时,应当回顾已建项目的环境影响;明确已开发的规模、方式,已建工程的备种污染物(如含油污水、废弃泥浆、落地油、油泥等)的产生点位和产生量,已经采取的环保措施和设施(如施工期取弃土处置去向、集输站污水和油泥处理措施等)及其效果分析,分别从水、固废、噪声、大气等环境要素角度回顾分析施工期和运营期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必须注意不同产能、不同开采年限下原材料的消耗量(如新鲜水用量)和污染物产生量的变化。
5、环境现状、评价的重点因子和评价重点
(1)环境现状:动植物物种特别是珍稀濒危、地方重点保护生物种类种群、分布、生活习性、生境条件、繁殖、迁徙行为规律;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生态系统与其他生态系统的关系及制约因素。(2)评价重点因子:
大气环境影响因子:总烃、N02、SO2;水环境影响因子:PH、COD、石油类、挥发酚、硫化物;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因子:PH、石油类、硫化物、高锰酸盐指数、总硬度、氯化物。
生态影响因子:石油类。(3)评价工作重点
工程对生态的影响(农业、植被、物种、景观等);事故风险;水环境影响。
6、以新代老问题
生活污水超标排放;部分钻井井场的废泥浆未按规定处置;固体废物处置不合理;部分管线布设不达标,管线上方2M范围内属于永久占地;落地油回收不及时,污染土壤;钻井井场选择不合理。
7、主要环境影响
(1)施工期钻井时产生的发电机废气、扬尘、钻井废水、废弃泥浆、钻井岩屑和落地油等污染物,分别会对环境空气、地表水、地下水和土壤产生不利影响。其中,钻井废水、废弃泥浆和落地油,因产生量大且含有多种污染物,若处置不当,会产生较大的环境影响,故应作为评价重点。
(2)运营期的环境影响识别、预测与评价可分为正常工况和事故状态两种情况。①在正常工况下,抽取地下水、采出含油污水,回注水,集油、掺水、注水管线,生活污水等将会污染地下水和地表水,破坏土壤理化性质,影响农业产量等。开采地下水可导致地表下沉、海水倒灌、影响地下水文情势。结合本地区的敏感环境因子(地下水、地表水和农田)分析,确定主要的环境影响因子。
②油田开采期存在较大的环境风险,主要来自于钻井(井下作业)、原油集输管线以及站场等工艺环节,潜在危险因素主要有腐蚀、误操作、设备缺陷、设计问题。主要的事故类型为井喷事故和管线破裂导致的泄漏。事故条件下原油泄漏,其中的烃组分挥发进入大气造成大气环境污染,原油泄漏污染水体和土壤,危及人群健康和生命,若引发火灾事故,将对大气环境、周围人群、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危害。
③生态整体性影响:对生态功能区的影响、与区域、流域规划的关系 ④生态敏感保护目标影响:(按《分类管理名录》鉴定此类保护目标)⑤对区域主要自然资源的影响:水、植物资源、景观资源等
⑥其他影响:对区域城市化影响,与其他规划的协调性;累积影响;风险影响。
8、主要防治措施
钻井产生的钻井废水,全部进入井场泥浆池。在泥浆池中沉淀澄清后,可将含油量较大的上清液处理后回注油层;开采油气分离出的含油污水一部分回掺用于采油及原油集输,大部分经污水处理厂处理后回注油层。对站场生活污水一般用SBR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处理。
工程的生态影响一般要预防为主,各种地面建设活动,包括站场、钻井井场、管线等在选址过程中应尽可能避开农田、林地、文物、地表水体等;管沟施工中应分层取土,分层回填,保存好表层土;严格控制施工车辆、机械及施工人员活动范围,尽可能缩小施工作业带宽度,以减少对地表的碾压;切实做好泥浆池的防漏防渗处理,以防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环境。
9、应注意的问题
(1)应进行深入细致的工程分析和详尽的环境现状调查,对于已建资源开发项目的滚动开发,应当重点关注的问题是“以新带老”,并最终提出拟在滚动开发中解决的环境问题。
(2)关注敏感区问题,注意可能产生的生态影响。
(3)应进行清洁生产分析,对采用的工艺技术进行全面分析,从源头减缓对环境的影响。(4)特别要关注环境风险分析,为了防范风险,应严格按规程操作,以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应急措施的重点是防止安全事故转化为环境事故,在应急计划中应包含防范、处理环境污染的制度(如及时通知环保部门)和措施。
(5)由于自然资源的开采和运营是一个长期过程。故应针对其主要的环境影响,制定长期的环境管理和监测计划,以发现问题,优化环保措施。
四、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1、现状监测因子:
大气现状监测:SO2、NOx、烟尘及非甲烷总烃。
地表水监测:pH、COD、BOD、氨氮、石油类、挥发酚、硫化物等。
地下水监测:pH、石油类、挥发酚、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氟化物、铜、砷、六价铬等。
2、生态系统调查
调查并介绍评价范围内生态系统类型、结构、分布等。说明各类型生态系统的分布情况,包括分布面积、占评价区总面积的比例等,附土地利用现状图。调查介绍评价范围内的生态功能区划,有否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如有应说明其类型、级别、范围及主要保护对象等。
对于一级评价要调查并说明重大资源环境问题及其产生历史。
建设项目一般涉及到的生态系统包括:森林、草原、荒漠等生态系统和农田生态系统、水域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
3、生态因子调查
(1)森林、草原、荒漠等生态系统
调查介绍植被类型、数量及分布,附植被分布图。野生动物种类及分布。珍稀动植物种类、种群规模、生态习性、种群结构、生境条件及分布、保护级别与保护状况等。
进行一级评价时,应进行评价区域内敏感区的生物量调查或实测,调查敏感区内的自然系统生产能力和稳定状况,附资源分布图(以下均同)。(2)农田生态系统
——调查并介绍土地资源的自然历史及利用现状(包括基本农田分布情况);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包括自然灾害);农作物类型及分布、生长情况;土壤肥力及作物的单产量。(3)水域生态系统
——调查并介绍水域浮游动植物、底栖生物、水生高等植物的种类、数量、分布;鱼类区系组成、种类、产卵场;珍稀水生生物种类、种群规模、生态习性、种群结构、生境条件与分布、保护级别与保护状况等。(4)湿地生态系统
——调查并介绍湿地生态系统的类型、特点、基本结构和功能、湿地的面积、水文、气候等自然地理特征,湿地动植物的种类、种群数量、生境基本状况、生物多样性、湿地资源利用和开发现状及保护对策等。(5)土壤
调查评价区域内土壤类型及其分布、理化性质,一级评价附土壤类型分布图。(6)水土保持状况
调查评价区域水土流失现状,包括水土流失面积、强度、成因、水土流失治理措施及治理效果等。
4、森林生态系统调查:类型、面积、覆盖率、生物量、物种组成,森林郁闭度、有无珍稀保护物种、有无重要功能要求;
草地生态系统调查:类型、面积、主要植物种类,优势种,生物量,草地开发利用现状,演替趋势,主要野生动物;
湿地生态系统调查:湿地面积、水力条件、连通性、湿地保护动植物物种; 农业生态调查:占地类型、面积、占用基本农田数量、土壤肥沃程度、灌渠分布、取水口,主要农作物及产量;
水土流失调查:侵蚀面积、程度、侵蚀量,发展趋势及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工程与水土流失关系;
景观资源调查: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级、主管部门、建设时间、功能区划及保护要求,保护对象及其价值、项目与重要景观的位置关系。
5、项目区的生物多样性调查(1)陆生生物应调查野生动植物种类、种群特征、珍稀保护物种及其生境、生态环境质量、面临的威胁或生态环境问题。
(2)水生生物应调查水生植物、浮游植物、浮游动物、游泳动物、底栖动物、鱼类及保护物种。
6、草地生态系统应调查的功能性指标
调查涵养水源、保持土壤、净化环境、为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地、对沙尘暴等自然灾害的防灾减灾功能、草地景观与文化功能、为人类社会提供生产生活物质的社会经济发展功能。
7、生态现状调查方法
收集现有的资料法、定位半定位观测,访问专家、野外调查,收集遥感资料,建立地理信息系统、收集政府有关部门规划资料。
8、生态现状评价方法
生态现状评价可以应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常用的方法有图形叠置法、系统分析法、生态机理分析法、景观生态学法等。
五、生态
油田开发建设包括建设期和运营期两个阶段,建设期对生态影响较大,运营期影响较小,对生态的影响主要是占用土地、改变土地利用性质、扰动土壤、破坏植被等。
1、生态影响评价范围
生态因子之间互相影响和相互依存的关系是划定评价范围的原则和依据。因此确定的生态影响评价的范围应保证评价区域与周边环境的生态完整性。
石油天然气开发项目的生态影响评价范围分为两部分,一个为区域性建设项目(井田、站场等),一个为线状建设项目(道路、管线等)。(1)区域性建设项目
以影响区范围向四周外扩原则确定评价范围:
a)一级评价范围为建设项目影响范围并外扩2~3km(影响区边界涉及敏感区部分外扩3 km);
b)二级评价范围为建设项目影响范围并外扩2km; c)三级评价范围为建设项目影响范围并外扩1km。(2)线状建设项目
以向线状两侧外扩原则确定评价范围:
a)一级评价范围为油气集输管线(油区道路)两侧各0.5km 带状区域为评价范围;
b)
二、三级评价范围为油气集输管线(油区道路)两侧各0.2km 带状区域为评价范围。
2、生态影响预测:
主要针对上述现状调查进行影响分析。预测内容如下:(1)森林、草原、荒漠等生态系统
— 预测永久及临时占用土地造成生态系统中各类型植被分布及数量的变化,包括植被覆盖率、种群数量、生物量等;
— 预测野生动物生境变化及建设项目生产活动对各类野生动物生存及活动造成的影响。当所占用的土地与某珍稀濒危物种的栖息地有重合,应分析论证对该物种的生存所造成的影响及未来生存趋势;
— 对于沿集输管线敷设、油区道路建设施工区,应分析引发的生境切割影响。(2)农田生态系统
预测永久及临时占用耕地造成生态系统中农业用地结构的变化,预测农作物产量及农业产业结构的变化。(3)水域生态系统
预测并分析建设项目废水对水域生态环境带来的理化性质及水域生态系统的可能改变。
(4)湿地生态系统
— 预测并分析永久及临时占用土地造成湿地生态系统各类型植被分布及数量的变化,包括植被覆盖率、种群数量、生物量等;
— 预测并分析建设项目废水对湿地生态系统水体带来的理化性质改变; — 预测野生动物生境变化,分析建设项目生产活动对各类野生动物的生存及活动造成的影响。重点分析对濒危珍稀的物种的种群数量及生存所带来的影响。— 对于工程扰动土地面积较大的集输管线敷设工程、油区道路建设工程,应作水土流失影响预测;
— 一级评价以“3S”技术为依托,对土地利用状况、土地荒漠化、植被覆盖状况、生物量、生物多样性以及生态系统稳定性进行综合分析预测,分析建设项目实施后,评价区域生态环境功能是否符合当地生态功能区划要求。
预测方法:生态影响预测一般采用类比分析、生态机理分析、景观生态学方法进行分析与描述,也可以辅之以数学模拟进行预测。
3、生态影响分析
对生态影响较大的工艺过程主要在建设期,即在钻井、地面站场建设、埋设输油管线、进场道路建设等过程。其主要表现为占用土地、改变土地利用性质、扰动土层、破坏植被、景观异质性程度提高等。
(1)生态影响:土地利用格局的变化,土地利用类型,如耕地、草地、农 居城镇等;
(2)土壤环境影响:工程排放的污染物对土壤质地性状的影响;工程建设钻井管道敷设、道路建设对土壤结构的破坏,土壤生产力下降。另外,落地油事故导致的油水泄露,对土壤影响较大。
(3)植被影响分析:永久性占地造成农作物种植面积减少,临时性占地造成农作物减产,突发性事故导致油水泄露,受影响的植物枯萎死亡;
(4)生态景观影响:可使区域景观异质化程度提高,引起局部生态景观的变化,涉及面较小。
4、生态保护与补偿措施
①预防为主,各种地面建设活动,包括站场、钻井井场、管线等在选址过 程中,尽可能避开农田、林地、文物、地表水体等,尽量利用未利用地进行建设,最大限度的加大地面建设与居民区的距离,避免扰民; ②采取定向井、丛式井等可以有效减少占地; ③推广使用新型泥浆,减少钻井废弃物的产生;
④切实做好泥浆池的防渗处理,防止污染土壤及地下水环境;
⑤设置油泥处理系统,及时妥善地处置和处理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各类废物和落地油等;
⑥严格控制施工车辆、机械及施工人员活动范围,尽可能缩小施工作业带宽度,以减少对土地占用、碾压;
⑦管沟的开挖做到分层开挖、分层堆放和分层回填以及恢复植被(简称“三分一恢复”。这是地下管线项目施工期基本的生态恢复措施。),减少对土壤的扰动,熟土回填至上方,有利于植被的恢复,可减少水土流失和农业损失,站场的建设保护表层土壤;
⑧施工结束后切实做好土地恢复工作;
⑨减少夜间作业,避免噪声对居民的干扰;切实做好站场噪声源的隔音降噪措施,确保厂界噪声达标;
⑩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管理及生态环境监理; ⑾制定相应的生态监测计划。
5、油田道路修建的主要生态环境影响和应采取的环保措施
(1)道路修建占用较多的土地、压占植被造成一定的生物量损失与生态效益的损失;施工时设置的各类取、弃土场等临时用地也对植被及土壤造成一定的破坏;油田道路往往呈网格状分布,路网密度较大,对生境的切割明显,使生境破碎化,进而影响生物物种的交流,造成生物阻隔影响;区域土地利用格局变化较为明显。(2)优化道路布局,降低路网密度;尽量采取低路基方案,减少土石方用量;设置足够的桥涵等通道,保障水力和生物物种交流的畅通。
6、对区块内的草地采取的保护措施
首先要弄清草地性质、类型与用途、不同覆盖度草地的分布情况。
(1)控制工程建设占用草地的面积,特别是临时用地尽可能避免占用草被层丰富的地区;
(2)划分施工路线和运输道路的宽度,施工车辆不得随意辗压草地;(3)对受到破坏的草地,在施工结束后要及时进行恢复;
(4)不捕杀草地内的野生动物,特别是受保护或有一定经济价值的野生动物。
7、处于农田区的井场,封井后应做的工作
(1)及时对井场周边的土地进行调查或监测,确定有无受到落地油的污染;(2)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污染治理或土地恢复,适合耕作的继续用于耕作,不适合耕作的可恢复为林地或草地;(3)封井后仍需对井场进行后续监测。
六、环境风险
1、环境风险事故
主要有钻井作业发生井喷事故、集输管线及站场储罐等破裂导致的原油泄漏或遇火引发的环境风险事故、井壁坍塌导致地下水污染事故。
2、事故风险分析
(1)风险来源:钻井、原油集输管线及站场等工艺环节;
(2)危险因素:自然灾害、腐蚀环境、误操作、设备缺陷、设计、施工、人为破坏以及介质属易燃物质;
(3)风险事故类型:工艺设施破裂引起原油泄露,引起火灾。
(4)风险灾害评价:钻井井下作业主要为井喷,生产过程中集输系统发生原油或含油污水泄露,另外在各种作业过程中因管理不严、措施不当均可能引起环境污染等事故。利用池火灾事故模型预测。
3、气田运行期环境风险源
井场、集气站、输气管线、防冻液甲醇回收处理站,由于设备本身的缺陷或自然与人为因素,导致管线、贮气设施损坏、破裂,天然气泄漏、防冻液泄漏,特别是遇火引发的火灾与爆炸事故,伤害人群并伴生次生事故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影响。
4、风险事故的主要环境影响
(1)在事故条件下,原油中烃类组分挥发进入大气造成大气环境污染,将危及人群健康和生命。如果由此引发火灾事故,会对大气环境、周边人群及生态环境造成危害。
(2)事故时,泄露的原油会造成土壤的污染,使土壤透气性下降,影响植物生长,严重时可导致植物死亡。
(3)泄露的原油会随地表径流进入地表水,造成水体污染,不仅影响水生生物正常生长与繁殖,还会影响地表水功能。(4)石油烃类着火发生爆炸易酿成安全事故,同时对环境也有一定的污染危害。(5)在灭火过程中不仅大量的人员、机械活动会对生态造成破坏,还存在灭火剂对环境的污染。
(6)井壁坍塌有可能导致原油和回注水(往往含盐量较高)串流至饮用水开采层,导致地下水污染。
5、环境风险评价
建设项目的风险识别、源项分析、后果计算、风险计算和评价、风险管理等除按风险导则HJ/T169-2004 中规定执行外,还应满足国家环保总局《关于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和《关于检查化工石化等新建项目环境风险的通知》中与本行业有关的具体技术要求。根据建设项目的特点,按钻井、集输、处理等工艺过程进行环境风险评价,加强对井喷、套外返水、井管破损及集输管线泄漏、储罐及处理装置发生火灾及爆炸的风险计算、评价和管理,重点提出具体环境风险应急防范措施和制定应急预案,防止风险事故对周围环境敏感点造成次生污染。
6、采取的减缓措施
①加强日常生产监督管理,严格按照规程操作,以减少事故的发生的可能性。②对各种设备、管线、阀门定期进行检查,防止跑、冒、滴、漏,及时巡查管线,消除事故隐患。
③为了防止井壁坍塌造成的地下水污染,应当采取长期监测和制定应急措施来减缓。
④制定环境风险事故的应急预案,当发生井喷、溢油等严重事故时,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应急措施的重点是防止安全事故转化为环境事故。应急计划中应包含防范、处理环境污染的制度。
七、废水
1、废水类型
钻井废水、含油污水、井下作业废水、生活污水等。其中井下作业废水包括洗井和修井废水。
油田废水污染物种类为石油类、COD、SS、挥发酚、硫化物、氰化物、六价铬、砷等,而主要是COD、SS、石油类,这三种污染物约占所有污染物排放总量的95%以上。
2、废水控制措施
钻井废水控制措施:控制用水量、废水回用(利用废水配置和稀释泥浆)及封闭式井场管理(污染物不能出井场)。钻井废水送泥浆池沉淀澄清,然后取上层清液送污水处理站处理,可以采用化学混凝法处理钻井废水。注意泥浆池要防渗并设围堰防止钻井泥浆及钻井废水渗漏和外溢。可使用钻井废水冲洗钻台、钻杆、水刹车、泵拉杆等冷却循环使用,提高钻井用水的重复使用率。当然也可以将钻井废水处理后回注井下。
含油污水控制措施:直接送污水处理站进行处理,处理后作为回注水或达标排放。井下作业废水控制措施:采用作业废水回收双管流程,井下作业废水送污水处理站进行处理。
生活污水控制措施:经化粪池处理后用于站场及周围绿化。
3、对项目附近的饮用水源地,工程建设应提出的污染防治措施
(1)施工期不能在水源地保护区内设置任何生产生活设施,更不能在其内设置井场。
(2)各类临时用地也不应设置在水源地内。
(3)不能在饮用水源保护区保护范围内设排污口,在其上游设排污口必须保证保护区内的水体不受污染。
(4)集输管线穿越河流时应选择先进的施工工艺,采取盾构法在河床底部顶管穿越,或架空高架通过,并采取安全保护措施,不在穿越河流段设置接口、阀门等容易发生泄漏的环节。
(5)避免抽采及运输过程中落地油进入水源保护区内。
(6)制定风险应急预案,防止油田发生风险而对水源地造成污染。
八、固废
1、固废类型
油田勘探开发过程中产生的固废主要有钻井废弃泥浆、钻井岩屑、落地油、联合站原油沉降分离产生的油砂,污水处理站污泥及油罐底泥等。
2、固废处理处置措施
钻井废弃泥浆要进行危险废物鉴别和分类,应按照钻井废弃泥浆的成分对钻井废弃泥浆采取不同的处理措施,对环境友好型泥浆,在原泥浆池(泥浆池应作防渗处理和围堰)中可采取回收上清液后自然干化或固化,然后覆土(厚度大于0.4米)恢复植被;对含有有害成分泥浆运出环境敏感地区,集中进行固化、无害化处置后填埋。
落地油、油砂、污水处理站污泥以及油罐底泥等属于危险废物,按照危险废物处理规定进行固化、无害化处理。危险废物贮存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执行,防止对周围土壤、地表水、地下水造成污染。
增设油泥处理系统,对污水处理站产生的油泥及落地油进行处理。
钻井岩屑加入适当添加剂后可制成建筑材料,如砖等;稍作处理后,钻屑可用来铺路;可用来填坑或围淤造田。
3、油田落地油的来源及控制方案
(1)来源:一是井下作业过程中散落地面的原油,在试油、压裂、修井等作业过程中,从井口放喷的原油,起下油管、抽油杆散落地面原油。另一方面是事故落地原油,在原油集输过程中,由于管线,阀门的跑、冒、滴、漏散落地面的原油,人为破坏散落地面的原油,井喷事故产生的落地油。(2)落地原油控制:
推广应用无污染作业,控制原油不落地;
加强落地原油的人工回收和填埋,做到责任明确,措施具体,奖罚分明; 加强管理及设备养护、维修和更换,减少跑、冒、滴、漏;
在探区试油试采时,建设原油集输小流程,将采出油用罐车运走,或用铁油池代替土油池,防止或减少落地原油;
试油、作业、试井、清防蜡时,采取防喷措施,用缺罐承接油、含油污泥、废水; 取消土油池,代之以罐,避免原油落地。
九、地下水影响
油气田开发建设对地下水的环境影响主要表现为对水资源的影响和对地下水的污染。地下水的污染源有钻井废水、废弃泥浆、落地油、含油废水、回注水等。风险事故中井壁坍塌导致的地下水污染影响,应当采取长期监测和制定应急措施来有效地减缓影响。
十、噪声环境影响
油田开发过程中的噪声源包括地面建设施工、钻井、井下作业和站场的各类噪声设备,对环境有一定影响,但不会产生大的扰民现象。
十一、清洁生产
随着油气田勘探开发工艺技术的改进和提高,在钻井、采油、井下作业、油气集输处理和储运过程中,采取的清洁生产工艺和措施:(1)对生产工艺和设备清洁生产的措施: ①使用环境友好的钻井液。②建设防止井场落地油的设施。③原油集输流程密封。
(2)对施工期和营运期的一些清洁生产的措施或技术:
①物探清洁生产技术。通过各种先进的技术,确定钻井井位,提高勘探的成功率,减少钻井的数量,从而达到减少废弃物产生和排放的目的.②钻井。设备与用品的保养与维护好;对钻井液进行管理,以减少井场化学添加剂的流失;钻井液回收利用;注水泥的合理使用,推广使用新型泥浆,减少钻井废物的产生。目前开发新型的钾酸盐泥浆,对油层的污染系数为0,可缩短钻井周期,减少钻井废物的产生。
钻井产生的钻井废水,全部进入井场泥浆池。在泥浆池中沉淀澄清后,可将含油量较大的上清液处理后回注油层。
③采油。安装井下油水分离装置;安装采油废水处置,开采油气分离出的含油污水一部分回掺用于采油及原油集输,大部分经污水处理场处理后回注油层;对受污染表层土壤进行处置;对井场内径流污染控制。④井下作业。降低作业频次;采用绕性油管。
⑤储运罐底沉积物的处理。采油生产过程的工艺储罐往往产生不易处置的罐底油泥,可在罐内添加搅拌设备,减少罐底油泥产生,或在罐内投放适宜的添加剂防止罐底油泥的产生。(3)其它措施
①站场生活污水通过SBR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可达标排放。②管线敷设时确保埋设深度和防腐、保温质量。
第二篇:油田总结
2***工作总结
根据分公司的安排,2008由我担任胜利油建公司川渝项目部二分部经理,主要负责川气东送管道工程第5标段的现场组织工作。至年底,主线路及隧道施工已全部完成。RTU自动阀室工程正在井然有序的进行,后续收尾工作也在抓紧运作。圆满完成了公司及公司项目部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
一、紧抓思想政治教育,构建安全高效生产
2008年的工作重心主要为公司川渝项目分部最长的两条隧道和RTU自动阀室。工程定于2009年1月1日目标投产,我分部负责施工辖区约12月中旬完工。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政治任务是在分公司党委、项目党支部的领导下,认真学习和贯彻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的重要精神,把广大参建党员和干部职工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会议的精神上来。在人员大幅更换的情况下,项目部重新成立了临时党支部并召开了党员会议。在紧张施工的间隙加强对广大职工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紧抓思想政治教育,构建安全高效生产,不断把理论知识引到工作中来,教育广大参建职工明确川气东送承担的使命和责任,进一步增强广大参建职工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努力完成时代赋予的崇高使命,努力把川气东送工程建设成为“安全工程、优质工程、效益工程、环保工程、福祉工程”。
二、抓好服务协调,保障各项工作的正常运作
隧道施工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创新、不断飞跃的过程,面对各项工作上的困难,我们都做及时的调整,使隧道施工比原计划提前10天完成。由于隧道施工方工期延误九月初才交付我方,导致我方工期极短,再加上隧道内二次支护未做,渗水比较严重、还常伴有落石,通风、排烟异常困难。在大型吊装设备无法进入的情况下,给我们的管材运布和组焊工作带来巨大困难。
在被分公司任命为项目经理之后,立即开始了项目部的组建工作。首先根据隧道、阀室的施工特点,向公司审请并经批准抽调了部分对长输管线具有相当丰富经验的老前辈,建立了安全质量管理体系、项目管理目标和管理人员岗位责任制等一系列工作任务。具体表现有: 1)在隧道还未交工的情况下,组织我分部施工、管理人员进入隧道实地调研,将施工准备工作做在了兄弟单位前面。经过现场调研和反复探讨研究,分部决定率先做出以下工作:将唯一的一条盘山土路拓宽、加固;将东风车改装成能运送长12m、重5吨的运管炮车;自行设计以东方红拖拉机为动力、具备自卸功能的隧道内布管车。在以后的工作中证明,这些工作对项目的顺利完工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在之后展开的工作中,我分部又针对隧道的具体特点做出了多项具有独创性的实质性工作:设计制造出对口施工用“龙门架”;设计改造了能运送各种大度数弯头上山的炮车;设计制造了支撑管线的管墩;制造了带轮的防落石网;针对人员意识参差不齐的情况,分部采用“一带多”的方案,先由公司优秀职工指导、培训,带出了多名能独立施工的优秀工人,为施工作业面的大面积展开创造出必要的条件。由于隧道内空气湿度极大、气温低使得防腐剥离试验达不到要求。就在项目部和各兄弟单位一筹莫展、焦急万分时,我分部组织相关人员不怕万难、刻苦钻研、积极攻关,改变了施工工艺使防腐施工顺利达标。我分部在隧道81天的施工中未发生一起安全事故,未出现一道不合格焊口,对于长为4.5公里隧道施工来说走在了其他施工单位的前面,树立了油建行业的榜样。
3)阀室施工受工农关系及甲供材未到影响迟迟不能开工,我分部不等不靠、积极主动,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做通了工农关系、再综合利用已到材料提前预制、提前吊装就位,尽最大努力减少各种客观不利因数的影响。为阀室的准时、顺利完工创造出最有利的条件。在追求生产进度的情况下为创建“国家级优质工程”,我分部在落实中石化宜昌项目总部“两个暂行规定”的同时,编制了项目《安全质量预防措施》,有效的使施工质量处于受控状态;制定了一系列奖罚条例,有效的调动了广大职工干部的积极性,促进了工程的快速完成。
三、不足之处
1、在职工的教育、培训方向工作力度不够;
2、隧道施工的方法、方案有提高的空间;
3、认真研究探讨工程项目的内在规律,提高工程的管理水平;
4、把握全局意识,提高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
2008年即将过去,在公司党委正确领导下,在公司项目部的大力指导下,圆满完成了各项生产任务,尽管有一定的成绩,但是仍然存在很多不足,需要继续总结和完善。新的一年中,我要进一步重点作好3个方面的管理:一是人员的管理。人是管理的组织者和执行者,项目管理人员不能松懈,只有全体管理人员密切配合,各施其职,各负其责,才能做到施工中的每个环节紧密相扣。二是物资的管理。2009年,我将继续在项目管理中作好限额领料制度,并且进一步细化,定期与工程预算量进行对比分析,找出不足,制定对策。三是方法途径的管理。在公司各项预防措施的基础上,结合工程实际特点,进行优化和改进,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施工方法,以便于指导施工人员的实际操作。
作为我们建设单位只有把握工程质量,提高工程进度,降低工程成本,市场会等着我们!
2009年,我将在公司党委、公司及项目部的领导下进一步提高自己,增强和改进项目管理办法,完善体制、明确责任,切实强化安全生产的监管,为公司的发展作出贡献。
第三篇:典型安全事故案例(大港油田)
典型事故案例汇编
(内部资料 注意保存)
大港油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HSE委员会办公室
二○○七年三月
前言
大港油田集团公司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加强基础,突出重点、常抓不懈‛的方针,努力构建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有效遏制了各类事故的发生。为认真汲取各类事故教训,进一步提高各级人员的安全意识和事故的防范能力,集团公司HSE委员会办公室收集汇编了《典型事故案例汇编》。
《典型事故案例汇编》一书,汇集了中油集团公司和其它企业的100例典型事故案例。从本书的事故案例可以看出,事故的发生并不是偶然、孤立的,每起事故都与人、机、环境这三个因素有关,尤其人员的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是引发事故的主要原因。因此,各单位要将此书作为开展安全培训教育的鲜活教材,作为反‚三违‛的重要依据,各基层单位要充分利用每周安全活动时间,加强对事故案例的学习,做到每周至少学习一例事故案例,并举一反三,广泛开展反思与讨论活动,从而进一步汲取事故教训,全面落实各级人员的安全责任,努力做好安全生产,有效防范各类事故的发生,为集团公司实现安全发展、清洁发展、和谐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周宝华
目 录
第一部分 物体打击事故案例(15例)
‚3·6‛物体打击事故…………………………………………………… ‚3·13‛物体打击事故…………………………………………………… ‚5·7‛物体打击事故…………………………………………………… ‚6·18‛物体打击事故…………………………………………………… ‚7·9‛物体打击事故…………………………………………………… ‚8·5‛物体打击事故…………………………………………………… ‚8·14‛物体打击事故…………………………………………………… ‚8·16‛物体打击事故…………………………………………………… ‚9·4‛物体打击事故…………………………………………………… ‚9·6‛物体打击事故…………………………………………………… ‚9·17‛物体打击事故(1)……………………………………………… ‚9·17‛物体打击事故(2)……………………………………………… ‚10·31‛物体打击事故…………………………………………………… ‚11·10‛物体打击事故…………………………………………………… ‚12·3‛物体打击事故…………………………………………………… 第二部分 高处坠落事故案例(10例)
‚2·20‛高处坠落事故…………………………………………………… ‚3·13‛高处坠落事故…………………………………………………… ‚6·10‛高处坠落事故…………………………………………………… ‚7·25‛高处坠落事故…………………………………………………… ‚9·15‛高处坠落事故…………………………………………………… ‚9·17‛高处坠落事故…………………………………………………… ‚10·8‛高处坠落事故…………………………………………………… ‚11·8‛高处坠落事故…………………………………………………… ‚12·11‛高处坠落事故(1)……………………………………………… ‚12·11‛高处坠落事故(2)……………………………………………… 第三部分 起重伤害事故案例(11例)
‚1·28‛ 起重伤害事故…………………………………………………… ‚2·28‛起重伤害事故…………………………………………………… ‚3·4‛起重伤害事故…………………………………………………… ‚3·8‛起重伤害事故…………………………………………………… ‚3·18‛起重伤害事故…………………………………………………… ‚3·20‛起重伤害事故…………………………………………………… ‚8·24‛起重伤害事故…………………………………………………… ‚10·20‛起重伤害事故…………………………………………………… ‚10·27‛起重伤害事故…………………………………………………… ‚11·11‛起重伤害事故…………………………………………………… ‚12·22‛起重伤害事故…………………………………………………… 第四部分 机械伤害事故案例(12例)‚1·28‛机械伤害事故…………………………………………………… ‚3·27‛机械伤害事故…………………………………………………… ‚4·19‛机械伤害事故…………………………………………………… ‚6·14‛机械伤害事故…………………………………………………… ‚6·15‛机械伤害事故…………………………………………………… ‚6·18‛机械伤害事故…………………………………………………… ‚7·21‛机械伤害事故…………………………………………………… ‚8·17‛机械伤害事故…………………………………………………… ‚9·15‛机械伤害事故…………………………………………………… ‚9·17‛机械伤害事故…………………………………………………… ‚9·22‛机械伤害事故…………………………………………………… ‚11·22‛机械伤害事故…………………………………………………… 第五部分 火灾爆炸事故案例(15例)
‚1·20‛天然气管道爆炸着火事故……………………………………… ‚1·20‛液化石油气钢瓶爆炸事故……………………………………… ‚3·12‛井喷爆炸事故…………………………………………………… ‚4·20‛熔萘爆燃火灾事故……………………………………………… ‚5·31‛容器爆炸事故…………………………………………………… ‚7·2‛火灾爆炸事故…………………………………………………… ‚7·19‛油气闪爆事故……………………………………………………
‚8·13‛氢气爆炸事故…………………………………………………… ‚8·15‛氨罐爆炸事故…………………………………………………… ‚8·31‛人孔井火灾事故…………………………………………………… ‚9·12‛常减压装臵闪爆事故……………………………………………… ‚9·23‛煤气爆炸事故…………………………………………………… ‚10·18‛氢气闪爆事故…………………………………………………… ‚10.28‛在建原油储罐特大爆炸事故………………………………………… ‚12·15‛某医院特大火灾事故……………………………………………… 第六部分 中毒窒息事故案例(9例)
‚1·6‛中毒死亡事故………………………………………………………… ‚2·20‛氮气窒息事故……………………………………………………… ‚3·27‛窒息事故…………………………………………………………… ‚3·30‛一氧化碳中毒事故………………………………………………… ‚5·16‛硫化氢中毒事故…………………………………………………… ‚8·27‛硫化氢中毒事故…………………………………………………… ‚9·9‛氰化物中毒事故…………………………………………………… ‚9·28‛井喷中毒事故……………………………………………………… ‚10·12‛硫化氢中毒事故………………………………………………… 第七部分 触电事故案例(10例)
‚3·20‛触电事故………………………………………………………… ‚4·28‛触电事故…………………………………………………………
‚5·17‛触电事故………………………………………………………… ‚7·15‛触电事故………………………………………………………… ‚7·29‛触电事故…………………………………………………… ‚8·15‛触电事故………………………………………………………… ‚9·17‛触电事故…………………………………………………… ‚10·14‛触电事故………………………………………………………… ‚10·30‛触电事故…………………………………………………… ‚12·29‛触电事故………………………………………………………… 第八部分 交通事故案例(16例)
‚1·13‛重大交通事故…………………………………………………… ‚3·9‛重大交通事故…………………………………………………… ‚3·27‛重大交通事故…………………………………………………… ‚4·21‛较大交通事故…………………………………………………… ‚4·23‛重大交通事故…………………………………………………… ‚4·30‛较大交通事故…………………………………………………… ‚5·12‛较大交通事故…………………………………………………… ‚6·6‛较大交通事故…………………………………………………… ‚6·19‛重大交通事故…………………………………………………… ‚7·13‛较大交通事故…………………………………………………… ‚8·18‛重大交通事故……………………………………………………
‚8·30‛重大交通事故…………………………………………………… ‚9·4‛重大交通事故…………………………………………………… ‚10·13‛重大交通事故…………………………………………………… ‚12·4‛重大交通事故…………………………………………………… ‚12·23‛重大交通事故…………………………………………………… 第九部分 其它事故案例(2例)
‚3·8‛ 放射源落井事故………………………………………………… ‚3·30‛坍塌事故…………………………………………………………
第一部分 物体打击事故案例
“3·6”物体打击事故
2005年3月6日18时30分左右,某公司第七建设公司派到苏丹从事‚喀土穆炼厂扩建工程120万吨/年汽、柴油加氢精制装臵‛施工的项目部,在施工现场吊横梁时,发生横梁滑脱事故,造成1人死亡。
一、事故经过
喀土穆炼厂扩建工程120万吨/年汽、柴油加氢精制装臵施工项目部是某工程公司第七建设公司派到苏丹承担国外工程苏丹喀土穆炼厂项目的一个分项目部。2003年进点,承担的工程共分为管带区、泵区、罐区及框架区、塔区、加氢炉反应区和压缩机区6个区域。安全生产工作一直很平稳,所承建的工程项目始终受到业主及社会的信任和认可。
2005年3月6日下午18时30分左右,在喀土穆炼厂扩建工程120万吨/年汽、柴油加氢精制装臵施工现场,铆工郝某在2米高的马凳北侧,面向东、背朝西,正在组对F-72101方型反应进料加热炉东北角长2.5米、标高2.35米南北向放臵的一根横梁。
此时,起重班负责人崔某在加热炉东侧地面指挥位于加热炉南侧的50吨吊车作业,吊起另一根长3.2米、重约87公斤的横梁,吊物从加热炉上方9米高处向下降落,准备朝东西向平放在郝某正在组对的横梁与西侧南北向横梁的中间。当被吊装的横梁降至距地面7m左右时,拴在横梁上的溜绳突然松扣脱落,致使仅用钢丝绳吊住中间一个承重点的横梁发生晃动,横梁失去平衡,产生了倾斜,钢丝绳绳扣发生松动,横梁脱离钢丝绳绳扣斜着滑向地面。急速下落的横梁东头重重地砸在郝某的背部,将郝某砸倒,郝某头朝东、面朝北侧躺在马凳平台上,身体蜷缩成一团。在同一马凳南侧与郝某一同施工的梅某和闻讯赶来的邵某、高某、迟某等人,立刻将郝某抬下并用车送到距事发现场3公里左右的CPECC卫生所。与此同时,炼厂救护车火速赶到CPECC卫生所参加抢救。经连续抢救35分钟后,因伤势过重,于19时15分死亡,直接经济损失16.53万元。
二、事故原因
(一)直接原因
吊装过程中,拴在横梁上的溜绳突然松扣脱落,致使横梁发生晃动,钢丝绳绳扣松动,横梁脱离钢丝绳绳扣斜着滑向地面,砸在郝某的背部。
(二)间接原因
1、工字钢梁端面为方形,按要求应选择平行吊装中的两点捆绑法捆绑吊物,而此次却是采用 9 单吊点法,用钢丝绳直接捆绑吊物中间。
2、试吊时就发现有点倾斜,不稳定,但没有及时调整,继续实施了吊装。
3、对于可能打滑的吊物应在吊物与钢丝绳间加衬垫或吊点处加阻挡物,以防止吊物滑出,捆绑时没有做。
4、吊具的选用不合理,选用的钢丝绳规格过大,被吊横梁达不到使钢丝绳拉直的重量,钢丝绳绳扣难以锁紧且溜绳拴的不牢固,应使用柔性吊带吊装。
5、起重工在下方作业人员没有避让的情况下指挥实施了吊装。起重吊装人员安全意识淡薄,没有清理吊装作业区域内的作业人员就指挥实施了吊装。
(三)管理原因
1、铆工班长和伙长作为班组最直接的安全管理人员,在有高空吊装作业的情况下,对特种作业的协调和安全监护职责履行的不到位。
2、操作特种车辆的吊车司机,安全意识淡薄,安全职责履行不到位,对违章指挥和不符合规定的吊装方法、钢丝绳绳扣捆扎不牢固等情况未加以制止。
3、起重吊装人员存有侥幸心理,没有及时提醒吊装作业影响区内作业人员进行避让;在影响区内人员也未主动实施躲避。
4、项目部在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实上不到位,施工现场安全监督检查的力度不够,对在吊装过程中出现的事故隐患,没能及时有效的制止。同时,员工的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难以满足要求。
三、事故教训及防范措施
(一)项目部在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实上不到位,没有真正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落实到实际工作中。
因此,事发后的第二天,该项目部召开了有科室长、队长、班长和伙长参加的安全工作会议,重新学习了HSE管理规定,提出了具体安全施工要求。晚上,又组织召开了项目全体职工大会,用3月6日发生的事故这一血的教训,对全体职工进行了深刻教育,并提出有关安全生产施工的具体要求。
(二)现场管理不到位,思想麻痹,责任意识不强,对错误操作和习惯性‚三违‛行为听之任之。
因此,该项目部对吊装作业重新明确了具体的安全技术措施:①采用两点吊装的吊装方法。10 ②如果吊件较小,确实需要单点吊装,必须使用柔性吊带。③无论是单点吊装还是两点吊装,必须使用溜绳。④所有绳扣必须捆扎牢固,进行试吊。⑤起重作业人员必须坚决清理吊装区域内的其他作业人员,否则不得吊装。⑥各施工班组有起重配合作业或交叉作业时,班长、伙长要亲自做好监护工作或安排专人进行监护,防止吊物从人体上方经过。⑦吊车司机要认真观察吊装环境,拒绝违章指挥。⑧起重班将所有在用的钢丝绳、溜绳、卡扣、板卡检查一遍,做好检查记录,保证承重强度。⑨吊装作业必须进行警示。
(三)施工现场安全监督检查的力度不够,对在吊装过程中出现的事故隐患,没能及时有效的消除。
因此,事故发生后,该公司立即组织开展了以吊装作业、高空作业、施工用电及交通运输为重点的安全大检查活动。按照要求,项目部对用电安全、高空作业安全、交通运输安全情况进行认真检查,排除事故隐患,真正解决了本单位存在的一些实际性的安全问题和事故隐患。对违章行为进行了罚款和通报。对重点部位(设备、设施)如澡堂和洗澡水电加热器、龙门吊、大件吊装、脚手架、塔器和球罐等有限空间的加强了安全管理,保证施工安全。
(四)现场作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虽然进行过相关教育培训,但员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仍难以满足要求。
因此,该项目部在施工现场树起‚珍惜生命,安全施工‛醒目的安全警示牌,让每一名新到工地的职工,牢记3.6事故教训,做到警钟长鸣。同时,组织各专业人员,分专业排查作业风险,制定防范措施,印发成小册子,人手一册,彻底把作业风险降至最低。
“3·13”物体打击事故
2005年3月13日17时09分,某石油管理局川东钻探公司试修公司川试210队在二20井进行下油管作业时,2"高压软管和活动弯头从距离钻台面12.4米的高空掉下,造成1人死亡。
一、事故经过
川东钻探公司试修公司川试210队是一支专业试油队,该队具有井下大修作业乙级资质。2005年2月开始在四川省泸州市二里乡石滩坝村五社二20井进行试油施工。按设计二20井试油作业无冲砂洗井工序,由于该井压力系数较高,压井泥浆密度高,而且是大斜度井(最大井斜角81.6度)压井后,井内泥浆在斜井段发生沉淀,按甲方指令采用冲砂洗井作业。
3月13日17时,210队生产2班在二20井进行下油管作业。司钻唐某检查活动弯头的和尚头,发现用手扳动困难,而用36"管钳则可转动。于是司钻唐某、井架工张某用由壬联接活动弯头和油管,并用大鎯头敲击,确认已上紧扣。17时09分,司钻唐某负责操作刹把并上提油管对扣上扣,井架工胡某在二层台操作,试油工梁某、张某、廖某在井口负责接73毫米油管。用管钳上扣4-5圈时,听见现场的技术员李某大喊:‚糟了!‛即见2"高压软管和活动弯头从距离钻台面12.4米的高空掉下,击中站在井口左侧靠司钻方向的张某头部,将张某的安全帽击破并打落至方井。张某倒在井口旁边,其头部已经出血。
发现人员受伤后,在场的梁某和廖某立即喊人。代队长黄某立即电话通知120急救及队上值班车立即返队,派人到附近公路上去拦过往车辆,同时立即停止施工作业。17时30分,在120急救车未到井场时,即用队值班车将张某送至距离二20井场最近的贵州省赤水市人民医院抢救。17时50分,抢救无效死亡。
二、事故原因
(一)直接原因
活动弯头的和尚头转动不灵活,加之2"高压软管的作用,致使活动弯头的和尚头与井眼轴线偏离,造成活动弯头的和尚头转动阻力较大。因油管上下部均为正扣连接,当在油管的下部进行对扣上扣作业时,致使在活动弯头由壬连接处产生倒扣,造成活动弯头被倒脱扣,并随2"高压软管从距离钻台面12.4米的高空掉下。
(二)间接原因
采取活动弯头及2"高压软管直接与油管柱连接进行冲砂洗井时,其2"高压软管上、下端未拴保险绳,不能防止活动弯头倒脱扣后随2"高压软管的下落。
(三)管理原因
1、采取活动弯头、高压软管与油管柱连接进行冲砂洗井时,未制定和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对油管上下部均为正扣,当油管下部对扣上扣时、油管上部易倒扣脱落的潜在危害认识不足,且未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2、发现压裂车的活动弯头的和尚头转动不灵活这一事故隐患,未能有效整改或纠正,使用存在事故隐患的活动弯头与油管、2″高压软管连接。
3、现场安全管理不到位。未进行现场安全技术交底,未按期进行安全检查,对重点井、特殊工艺井的关键施工环节组织不力、措施不明、管理不严。
4、对于大斜度井的试油作业,没有派驻现场安全监督,使现场的违章指挥和违章操作不能得到有效制止,对试修公司在该井的管理漏洞失察未能及时纠正。
三、事故教训及防范措施
(一)特殊和重点工序等作业前,现场安全技术交底不到位。
因此,要深刻吸取事故教训,对各个工序、每项作业均要制定周密的安全措施,并落到实处。同时,要认真组织安全、技术交底,严把安全措施关。
(二)特殊和重点工序等作业前,风险管理工作不到位。
因此,要进行周密、细致的风险识别、风险评价,制定相应的风险削减措施和应急预案。在试油作业转入临时修井作业时,必须连接水龙头和方钻杆,按规定拴保险绳,两端固定牢靠,再进行下步冲砂洗井作业。
(三)安全检查不到位,对其存在的潜在危害及安全隐患认识不足,安全意识差。因此,在试修作业中,对保险绳、防护栏、护罩等安全防护设施要进行重点检查。210队应停产整顿,由试修公司组织对现场进行检查,规范现场的基础工作,认真吸取事故教训,合格后方能投入生产。井队在整顿期间要调整好井内泥浆性能,确保泥浆性能稳定,不发生沉淀。
(四)对于大斜度井的试油作业,没有派驻现场安全监督。
因此,要进一步加大试油安全工作的监督力度,对重点井、特殊工艺井的关键施工环节实施有效的现场监督,使现场的违章指挥和违章操作能得到及时制止。
(五)及时修订标准规范。
SY/T5587.5-93《油水井常规修井作业 油水井探砂面、冲砂作业规程》在附录C-双连通罐冲砂工艺流程中,允许冲砂作业使用活动弯头与油管连接,存在油管上下部均为正扣,油管下部对 13 扣上扣、油管上部易倒扣脱落的潜在危害。建议在修井作业或由试油作业临时转入修井作业时,改用方钻杆、水龙头的连接方式,以彻底排除油管上部易倒扣脱落的潜在危害因素。
“5·7”物体打击事故
2005年5月7日6时45分,某石油管理局第一钻井工程公司钻前工程分公司,在廊坊市广阳区州16-52X井井场进行井架基础、底座的拆卸、装车和基础回收作业过程中发生一起死亡1人、经济损失50000元的较大生产安全事故。
一、事故经过
第一钻井工程公司主要以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及钻井工程施工为主,兼营土方工程施工及钻井泥浆液制造。所属钻前工程分公司,主要负责井架安装、水电安装、土方工程、井队搬迁等开钻前的准备工作。
该钻井工程公司50518钻井队负责州16-52X井施工,该井于2005年4月24日一开,5月5日完井电测,从5月6日上午8时开始,由钻井队和钻前工程分公司拆设备做搬迁准备,5月6日下午,冀中项目组生产会安排钻井队、钻前工程分公司等单位从5月7日早6时30分开始进行设备搬迁,明确由钻前工程分公司负责钻井队井架底座、底座基础、生活区营房和井场外围设备拆装。钻前工程分公司在5月6日下午16时召开生产会,安排安装队参加搬迁作业。安装队副队长苏某安排(因队长在二连项目组工作,苏某主持本队生产工作),由苏某带领鄢某(安装工)、李某(基础工)、郭某(基础工)到州16-52X井。
5月7日6时20分,苏某带领鄢某、李某和郭某到达州16-52X井,苏某、鄢某负责井架底座钻机大梁(重量4371千克)的拆卸,李某、郭某负责井架基础的回收。华北石油管理局运输公司九大队吊车司机孙某,把吊车(加腾40吨,车牌冀R03340)摆放在井架底座右前方配合作业。6时30分,苏某用钢丝绳套将井架底座钻机副梁挂好,把固定钻机副梁的销子砸掉后,由25吨吊车吊装到卡车上运走,接着鄢某把另两个钢丝绳套挂在40吨吊车的副钩上,并送到井架底座钻机大梁的上方,由苏某将钢丝绳套穿过钻机大梁挂在吊车的副钩上,指挥吊车把钢丝绳套绷紧后,苏某开始用大锤砸钻机大梁固定销子,砸掉左侧4个销子后,接着砸右侧4个销子,在砸最后一个销子——右侧前上端销子时,销子退到固定销孔内卸不下来,就用垫锤垫上顶固定销子,鄢某站在钻台底座下部用手举着垫锤,苏某站在右侧井架底座的空档处,用大锤砸垫锤顶固定销子,当固定销子被顶出后,垫锤卡在销子孔内,苏某站在右侧井架底座的空档处,指挥吊车司机孙某上提、下放吊钩活动钻机大梁,垫锤没有掉下来,苏某又指挥吊车司机孙某扬扒杆活动钻机大梁,垫锤仍未掉下,6时45分,苏某再次指挥吊车司机孙某起点吊钩活动钻机大梁,吊车司机孙某上提吊钩力量过大,将卡在销子孔内的垫锤挤出后,钻机大梁猛地被吊起来并成弧线向西偏南方向 15 摆去,将苏某挤在钻台加高铺台内侧边沿上,造成苏某腹部受伤,经抢救无效死亡。
二、事故原因
(一)直接原因
1、吊车扬扒杆之后没有调整扒杆角度就上提吊钩,造成吊钩对吊物的斜拉,在垫锤被挤出、钻机大梁被起吊时,钻机大梁以比较快的速度成弧线向吊车扒杆方向摆动,将处于吊车扒杆左前方、吊物右侧的苏某挤在钻台铺台上。
2、苏某在指挥吊车时,没有识别出吊物受斜拉后向自身方向摆动的风险。
3、吊车司机孙某未按起重作业安全操作规程操作。在上提吊钩时操作不慎,上提力量过大,使钻机大梁猛地被吊起来,以比较快的速度摆动。
(二)间接原因
1、钻前工程分公司安装队副队长苏某在施工作业前,没有认真、详细地向职工进行施工内容、安全措施交底,对施工作业现场的吊车指挥、安全监督等分工不明确,苏某边指挥吊车边进行其它作业,作业秩序混乱。
2、第一钻井工程公司HSE作业文件《起重机械安全管理规定》中,明确规定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必须取得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方可上岗作业。苏某未经有资质的机构进行专门培训,未取得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缺乏在特殊情况下的避险能力,对起吊作业中存在的危险因素没有识别出来,未采取有效预防措施。
(三)管理原因
1、第一钻井工程公司及其钻前工程分公司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虽然对本单位起重作业指挥进行了规范,明确了起重作业专人指挥,但是,未严格按照‚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必须取得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方可上岗作业‛的规定进行管理。对落实《起重机械安全管理规定》监督不到位。
2、该管理局运输公司及其九大队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对吊车司机执行安全操作规程的监督不到位。
三、事故教训及防范措施
(一)事故教训
1、施工作业活动必须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对传统的作业方式和习惯必须加以规范,安全生产才有基本保障。长期以来,在设备拆装过程中,存在着操作工人随意指挥吊车,有人摆一摆手,吊车司机就起吊,职工边指挥吊车边进行其它作业,指挥人员不经过专门培 16 训,没有指挥吊车的资格证,安全意识、技能和避险能力都不符合要求;即使指挥人员经过了专门培训,边指挥吊车边进行其它作业,也无法及时、准确的识别和回避危险。以生产情况特殊、作业方式复杂、起吊任务频繁等为客观理由,不认真落实吊装作业由专人指挥的制度,使作业危险长期潜伏,事故的悲剧就难以避免。
2、必须进一步加强重要节日期间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作为以施工作业为主营业务的企业,在‚五一‛、‚十一‛这样的施工作业黄金季节,坚持生产是正常现象,但是,在长假期间,人们的思想状况、企业综合管理等情况与平时有所不同,是事故的高发期。必须完善、细化重要节日安全审核审批、监督检查措施,使每项安全措施落实到部门和人员,以十分严格细致和落实到位的措施,确保重要节日安全生产。
3、这次事故暴露出,安全部门的职能作用发挥的不够好,从主观上就迎合、迁就了传统的吊装作业方式,没有及时组织培训取证、没有坚决纠正边指挥边进行其它作业的不良习惯,使作业中的危险长期存在,最终导致事故的发生。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要切实履行好所担负的职责。作为保证企业安全生产的职能部门,要针对安全生产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意见和建议,不断完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要与有关部门一起认真组织实施安全生产措施的落实,通过推进安全生产措施的深入落实,促进生产活动的顺利进行;要切实发挥好监督约束作用,以安全法规和标准为尺度,严格监督管理施工作业活动,坚决纠正各种违章行为,切实把‚预防为主‛的方针落到实处。
(二)防范措施
1、进一步加强节日期间重要施工作业项目的安全管理,建立和实行分级审批和监督检查制度。在重要节日期间进行钻井队设备拆甩、安装,钻井队、修井队老井至新井间设备搬迁,钻井队、修井队、试油队设备长途调运,一级以上工业动火,民用爆炸物品运输和使用等施工作业,其安全措施要经局安全部门审查批准,二级单位安全部门要派专职安全人员进行现场安全监督。重要节日期间,重要施工作业的安全措施,未经安全部门审批,不准进行施工作业。
2、加强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管理,严格执行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管理规定和特种设备安全操作规程。吊车司机、吊装指挥人员、司索人员,必须经有资质的机构进行安全技术培训,经考试取得资格证后,方可上岗进行起重作业。作业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有关起重作业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3、认真抓好职工安全教育培训。重点抓好关键场所、关键岗位和一线操作人员的培训,增强 17 职工的安全意识,规范操作行为,提高对危害因素的识别能力和对风险的规避能力,有效防止各类事故的发生。
4、深入开展安全检查和反违章活动。各级安全人员,深入现场,以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标准为尺度,克服工作中的形式主义和好人主义,严格履行监督职责,对设备拆甩、搬迁、安装等重要环节进行跟踪检查、突击检查,对重点施工作业项目进行全过程监督,明确监督内容和责任,及时发现动态操作过程中的违章行为,消除各种不安全因素,避免类似事故重复发生。
“6·18”物体打击事故
2004年6月18日13时56分,某油田电力集团供电公司第四分公司线路队巡线班电工李某在执行6千伏油建东干线0217线路改走向作业时,擅自登杆作业,发生电杆倾倒、折断,造成1人死亡。
一、事故经过
该油田电力集团供电公司第四分公司成立于2001年 9月17日。主要担负面积约1000平方公里内16.9万户居民生活及部分个体、商服的供电任务。分公司下设变检队、线路队、变电运行队等8个小队。负责变电所运行、线路维护、检修等任务。
供电第四分公司为了配合热力公司集中供热管线改造,需要将6千伏油建东干线0217线路迁移。2004年6月17日,由供电四分公司线路队技术员顾树清签发了6千伏线路第一种工作票,工作票编号为0406011号,工作任务为:6千伏油建东干线0217线路检修及4号-13号杆导线拆除,工作负责人为线路队队长王某。2004年6月18日上午,队长王某带领线路队三个班到达现场,线路队做好准备工作,此项工作分工如下:一班负责11号-13号杆工作;二班负责7号-11号杆工作;巡线班负责3号-6号杆工作,具体工作任务由各班班长负责完成,工作负责人王某负责督促工作,并跟随一、二班,副队长井某跟随巡线班工作。12时36分,在确定线路已经断电、安全措施装设完毕后开始工作。
13时30分,副队长井某监护李某拆除6号杆导线后,一起来到5号线杆下,这时二班正在拆除7号-8号杆导线,井某发现该5号杆有纵向裂纹,并听见杆上有响声,抬头看到杆顶的横担有扭动现象,井某对李某说:‚你站着别动,我去6号杆处看看7号和8号杆的导线是不是已经被剪断。‛之后,井某绕过5号杆和6号杆之间的平房,去看7号-8号杆的情况。井某走到6号线杆处看到7、8号线杆的导线已经被从线杆的横担上拆掉,并没有剪断。这时,井某接到线路队技术员顾某打来的电话,联系6月19日工作任务的事项,电话联系快结束时(13时56分),井某听到身后有人喊杆倒了,马上绕过建筑物,跑到5号杆,发现断裂成三段的线杆压在李某的胸部,线杆旁边的平房檐处有被砸现象。现场人员及时将李某送到市第四医院抢救,后因伤势严重,于6月19日凌晨死亡。
二、事故原因
(一)直接原因
李某安全意识淡薄,对5号杆存在的安全隐患认识不足,在未得到具体操作指令、无人监护 19 的情况下,擅自登杆作业;在剪断导线过程中,没有按照《电业安全工作规程》操作,采取了突然剪断导线的办法,违章操作,是造成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
(二)间接原因
1、副队长井某作为李某的工作监护人,对李某登杆作业监护不到位,发现5号杆存在安全隐患后采取措施不力。
2、工作负责人王某对工作票背后的作业计划书重视不够,风险点的识别笼统、不具体,控制措施不具操作性,对该项工作的安全交底不细,分工不明确。
(三)管理原因
1、日常安全管理不到位,缺乏对职工的各类安全教育,致使职工安全意识淡薄,没有按照IMS(一体化管理体系)文件的要求,将IMS‚两书一表‛与实际工作有机结合,风险辨识不充分,控制措施不具体,违章作业现象未得到有效制止。
2、在日常的现场安全监督工作中,对基层单位IMS‚两书一表‛实施、现场的规范操作缺乏监督力度,对兼职监督员的管理与考核不到位,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不到位。
3、在日常安全管理工作中,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不到位,安全管理工作存在死角,缺乏对职工的安全教育,缺乏对基层单位IMS‚两书一表‛与实际工作结合的指导。
4、电力集团安全质量环保部,对下属成员企业的安全管理不严,对体系文件的实施监督不到位,考核力度不够。
三、事故教训及防范措施
(一)存在着安全工作不重视、不扎实、不到位的现象。
要树立‚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理念,对各个作业过程认真分析,制定好措施,风险识别要全面,不要留于形式,要真正看到效果,坚决杜绝蛮干、经验主义和违章指挥现象。针对以往发生的血的事故教育认真组织职工认真学习,从中真正吸取了深刻教训,使职工真正受到了切肤之痛的教育。
(二)现场安全管理存在薄弱环节。
要认真吸取事故教训,举一反三,警钟长鸣。认真查找工作中的漏洞与不足,进一步完善线路作业安全生产管理措施,强化操作纪律,进一步提高了安全管理工作的水平。加大对基层生产现场的监管力度,解决安全管理上的漏洞和问题,消除安全管理上存在的死角。
(三)安全监督检查不到位。
要经常开展各项安全检查,定期开展安全教育及安全培训,严格查处违章作业现象,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领导的安全管理水平。供电公司要在基层班组的基础工作、监督检查上下功夫。除公司级组织安全检查外,所属单位也要下到班组进行安全检查,一级对一级负责,把安全责任落到实处。
(四)员工自我防范、自我保护能力不强。
全员的教育,特别是对小队班组长、每个操作人员的安全教育,规程教育还不够深入,没有入脑、入心,班组的教育只停留在嘴上、写在纸上,没有落实到行动上、工作中。要进一步加强对各级领导、员工的安全知识学习、培训和各类安全教育,增强全员安全意识,加强日常安全管理,使各级人员责任、安全措施、具体行动在作业现场得到真正落实。供电公司要结合实际,从不断提高安全意识入手,不断提高职工自我防范、自我保护能力。
“7.9”物体打击事故
2006年7月9日,某集团工程建设公司管道技术服务分公司试压机组在进行扫线作业时,管线快开盲板突然崩开,造成2人死亡、1人重伤的重大事故。
一、事故经过
该工程建设公司承担施工的大港石化分公司南疆码头油库Φ406输油管线1998年建成后一直未正式投入使用。2006年6月,大港石化分公司决定对南疆码头输油管线全线投入使用,要求该工程建设公司进行投产施工。2006年7月9日,工程建设公司管道技术服务分公司试压机组在南疆油库院内对原油管线(Φ406×8)进行通球清管作业。上午9点左右,施工负责人王某某、电焊工耿某某、电工冯某、配合工张某、王某、张某和及外协安装指导人员杨某某(钳工)等7人到达施工现场,经过安全讲话及分工后,开始通球清管作业准备。上午9:50分左右,分公司经理杜某某、书记赵某某赶到施工现场,进行了简短讲话和各项工作的检查。上午1l 时20 分左右,作业人员将清管器装进放球筒后,张某、王某、张某和在杨某某的指导下,开始安装快开盲板进行扫线作业,杜某某、赵某某、王某某和耿某某随后离开现场,沿管道进行巡线。下午4 时40 分左右,现场作业人员冯某发现放球筒压力从0.6MP a上升到1.3MPa ,随即用手机通知王某某,王某某初步判断为清管器被堵,决定停机,并向调度人员汇报有关情况,待次日将问题处理后再进行作业。下午5:00左右,作业人员正在进行收工作业时,放球筒快开盲板突然崩开,强大的气流将现场作业人员冲倒,造成2人死亡、1人重伤的工业生产安全事故。
二、事故原因
(一)直接原因
经过现场进行勘查分析,此次事故的直接原因为:作业人员在施工过程中没有将快开盲板旋转到位,致使快开盲板锁紧牙与封座锁紧牙没有完全重叠吻合,仅咬合2公分左右,且防松块没有正确安装到位,在进气口脉冲压缩气体1.3MPa的压力作用下,快开盲板沿引向斜面方向被逐渐压回到开启位臵,最终被压缩空气推出,压缩气体爆出伤人,造成此起安全事故。
(二)间接原因
1、人员违章作业。作业人员违反作业指导书规定,在高风险区域内作业,致使气流喷出后造成较大人员伤亡。
2、装臵老化陈旧。该装臵为1998年安装,搁臵时间长,型号过时陈旧,不便于操作。
3、技术安全交底不细致,内容缺乏针对性,导致现场作业人员对存在危害的风险程度认识不 22 足,对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认识不清。自我保护能力和安全意识不强。
4、试压方案内容不全面,对通球扫线工序的描述简单,尤其针对收发球装臵及快开盲板操作要求缺乏针对性。
5、风险管理工作薄弱,现场虽然识别了清管试压作业危害因素,但对危害因素所可能造成的后果描述不充分,预防措施不够具体。
6、培训管理存在漏洞,只对此次事故伤亡的3 名外雇工进行了岗前教育,但没有严格执行‚三级安全教育‛制度。培训主管部门对培训工作监督不到位,没有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
7、生产协调组织存在漏洞。7月8日试压机组曾向公司工程项目部报告管线向外漏水、对发球筒操作方法不了解等问题,并提出需要派人协助作业的请求。但工程项目部主任仅仅要求三分公司调度派人次日到现场进行指导,并未就此项工作提出明确要求,组织协调不到位、人员责任不落实。
“8·5”物体打击事故
2005年8月5日8时20分,某石油管理局油建公司广东LNG工程施工项目部第三作业队,在进行管子组对时发生一起物体打击事故,造成1人重伤后因抢救不及时死亡。
一、事故经过
某石油管理局油建公司是一家成立于1958年,具有40多年历史,专业从事石油天然气、化工工程建设,具有国家化工石油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的综合性施工企业。广东LNG工程施工项目是公司位于广东深圳坪山镇的管道建设工程,线路总长72.035Km。
2005年8月5日上午7时左右,油建公司广东LNG工程施工项目部第三作业队一班在广东LNG站线项目输气干线工程站线第五标段B010+026号桩(深圳市龙岗区坪山镇沙钵村)处施工,在进行完班前安全讲话和施工准备后,开始了上午的施工作业。
8时10分左右,管工肖某在组对距离已焊接管段纵向距离500mm、水平距离300mm左右的一根管子时,为防止管子在组对时滑管,肖某叫位于他下方准备架管的人员离开管沟,民工李某平整好管子下方的地面后,肖某将安全凳放在距离下侧管端3.2m处用于稳管。肖某和李某先松了一下倒链试一试管子是否放稳,为了防止管子滚动,李某又找了一块石头垫在安全凳下,然后肖某和李某继续松倒链,直到管子上侧管端放在管墩上后,肖某觉得三木搭一只腿位臵不合适,由他和李某扶住三木搭那只腿,叫另一配合民工吴某重新挖脚坑,大约挖了10分钟(8时20分)左右,管子突然向下滑动,由于肖某站在管子和管壁隆起的石块之间,无法躲闪,被滑动的管子挤压,造成其右小腿骨折并大量流血。李某立即将肖抱住,现场人员拿出急救箱进行了简单的止血绑扎,同时按照应急预案的规定拨打了当地的120急救电话(8时30分左右)。随后,由李某、吴某两人将肖某沿逃生梯背出管沟。现场人员立即用梯子铺上木板做成简易担架,将肖某抬起向山下运送。
9时左右,在离事发地点1000m的地方,肖某一行人与赶来救助的坪山镇人民医院的120救护车相遇,120急救人员在对肖某的断腿进行了简单的固定后,将其抬上了救护车。9时20分到达坪山镇人民医院。入院时,肖某神智清醒,呼吸、脉博、血压正常。在办理入院手续,验血、X光检查后,医生对伤员进行了常规性的药物止血和补充液体的治疗,但未进行输血和手术结扎断裂的血管。11时30分左右,主治医生告之在场人员要进行截肢手术,为保证伤者有较好的医疗条件进行治疗,在医生和护士的监护下,11时50分将肖某转入龙岗区中心医院。由于该院再次对肖某办理入院,验血、X光检查等手续,12时50分左右,经检查院方下达了病危通知书,13 24 时40分开始对肖某实施输血救治,14时15分,因失血过多,经抢救无效死亡。
二、事故原因
(一)直接原因
在陡坡窜管施工作业中,使用了用于防止管段坠落的等边三角型结构的安全凳作为支撑墩,由于安全凳在陡坡上的不稳定性致使管段在重力的作用下下滑是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
(二)间接原因
1、肖某的伤情为小腿骨折,软组织挫伤,并非致命伤害,根据医院诊断,病人死于失血性休克,在医院长达5个小时的时间内未得到有效治疗是导致其死亡的主要原因。
2、事故发生后,将深圳坪山人民医院起诉到深圳人民法院,受深圳坪山人民法院的委托,由深圳市医学会对这起事故进行了医疗事故鉴定,结论为一级医疗事故。
(三)管理原因
1、施工作业单位对山地条件下有效的特有施工作业方法缺少系统、规范的操作程序规定和明确的安全防范要求。
2、现场安全管理和安全检查不到位,对重点工艺和关键施工环节组织不力、措施不明、管理不严。
三、事故教训及防范措施
(一)对山地条件下有效的施工作业方法缺少系统、规范的操作程序规定和明确的安全防范要求。
因此,要立即停止使用安全凳等不规范的工装机具,制定相应的标准,配备符合安全作业要求的工装机具,规范特殊地形工装机具的使用。
(二)风险管理不到位,应急措施不力。
因此,要立即组织开展针对山区施工作业的风险排查,认真查找各个施工环节的风险,制定可行的风险削减措施。进一步完善各级事故应急预案,尽最大可能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
(三)现场安全管理和安全检查不到位,对重点工艺和关键施工环节组织不力、措施不明、管理不严。
因此,各单位、各施工项目部要认真汲取事故教训,引以为戒,加强现场安全监督检查、安全管理的力度,加强员工的安全培训,有效治理现场‚三违‛现象。
“8·14”物体打击事故
2004年8月14日21点30分,某石油管理局第二钻井工程公司长庆分公司32718钻井队,在陕西省吴旗县新64-72井施工作业中,发生一起死亡1人、经济损失25000元的较大生产安全事故。
一、事故经过
第二钻井工程公司位于河北省任丘市渤海路,主要从事陆上石油、天然气、煤层气及钻遇资源勘探开发的钻井施工作业。2002年以招投标方式进入长庆油田市场,并成立长庆分公司,所属32718钻井队始建于1976年9月,于2003年1月1日划归第二钻井工程公司。
32718钻井队以总承包方式承钻井新64-72井,2004年7月30日从新66-70井搬至,该井位于陕西省吴旗县铁边城乡,是一口斜井,设计井深2160米,2004年8月1日4时一开,8月2日二开,8月14日20时完钻。21时30分,该队钻井一班执行起钻任务,当起至井深1630米时,发生挂卡现象。副司钻王某将钻具起出距转盘面2米左右遇卡,司钻陶某让王某把吊卡放下来坐在转盘上(未摘掉吊环)转动转盘,王某迅速合上气门,转盘转动,当发现转盘负荷过重时,他赶快摘掉气门,钻具在反扭矩作用下,高速倒转,吊环将吊卡销子憋断从吊卡耳内飞出,打到站在内侧钻杆盒上的内钳工刘某头部,刘某经抢救无效死亡。
二、事故原因
(一)直接原因
在井下遇卡时,违反了第二钻井工程公司《井下复杂、事故的预防与处理规程》第3.2.3条:起钻遇卡不超过原悬重50KN,下钻遇阻不超过100KN的情况下,转动转盘活动钻具,但活动钻具时必须摘掉吊环。在起钻遇卡超过原悬重50KN,下钻遇阻超过100KN的情况下,‚应接方钻杆循环划眼直到上下活动畅通无阻‛的规定指挥操作,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
(二)间接原因
在井下遇卡时,值班干部管理松懈,未在钻台上监督、指挥作业,未能及时监督和制止违章行为,是发生事故的间接原因。
(三)管理原因
1、规章制度不落实。在井下出现复杂情况时,操作人员没有及时向值班干部汇报,更没有对存在的风险危害进行识别、评估,就擅自进行作业。
2、对职工培训教育不到位。扶刹把人员虽然经过安全培训,但针对性的安全培训不到位,相 26 关安全知识掌握不够。对井下复杂情况判断不准,遇卡后没有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
三、事故教训及防范措施
(一)这起事故是一起违章指挥、违章操作的责任事故,要举一反三查找存在问题,吸取事故教训,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确保生产安全。
(二)进一步加强基层队伍的基础工作建设,大力开展以‚岗位操作标准化、施工现场标准化、基层管理标准化‛为主要内容的安全标准化活动,严格按照技术标准和操作规程管理规范组织生产作业。
(三)进一步完善交接班制度,建立健全走岗走点检查标准。各单位安全责任人和安全监督切实落实安全责任,抓好各项安全生产措施的落实,尤其是特殊作业,必须监督到位,坚决纠正各种违章行为,切实把‚预防为主‛的方针落到实处,加大安全检查和反违章查处力度,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狠反违章,遏制人身伤害事故的发生。
(四)加强员工的教育培训工作,提高全员自我防护能力。组织员工对事故进行深刻反思,加强岗位安全操作技能、风险识别和紧急避险教育,重点组织以操作规程、HSE‚两书一表‛为主要内容的学习,进一步增强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努力做到‚三不伤害‛,确保安全生产。
“8·16”物体打击事故
2004年8月16日4时40分左右,某石油钢管制造有限公司储运部职工在露天堆场用抓管机从防腐厂出库台架抓取防腐成品管向4#临时倒放垛位倒放时,发生一起物件打击事故,造成一人死亡。
一、事故经过
某石油钢管制造有限公司是某石油钢管有限公司与马来西亚UMW公司共同组建的合资公司,位于上海宝山月浦工业园区。公司成立于2003年,主要生产螺旋埋弧焊管及钢管防腐。储运部主要负责公司原料以及产品的收发工作。
2004年8月16日4时30分左右,天车工李某从龙门吊下来去南边厕所时,遇到库管工王某从焊管库房九区出门后向西方向走去,两人碰面时打了招呼。李某到厕所时遇见抓管机司机周某,也在此时刚刚上完厕所,出来后就向抓管机走去准备抓放防腐成品管。大约4时40分左右,周某用抓管机从防腐厂出库台架抓取了防腐成品管开向4#临时倒放垛位,(在行驶过程中须放慢速度才能保持防腐管的平衡),在快到垛位时,按照规定周某按喇叭提醒龙门吊司机和周围人员,在到达垛位后,周某缓慢将防腐管放到沙袋垫起的垛位(避免防腐管白色塑料皮被沙袋或异物划伤),之后继续其他工作。5时30分左右防腐厂上料工王某在4#垛位发现库管工王某被压在两根防腐管下,据防腐厂上料工王某本人陈述,在4#垛位现场发现库管工王某,当时他头北脚南仰面躺下,被压在防腐管下面,头部和脚部露出,嘴唇发紫,于是立即叫人组织抢救,吊走钢管将人立即送往中冶医院,库管工王某经抢救无效于8时死亡。
二、事故原因
(一)直接原因
库管工王某在非本人工作区域从事与工作不相干的事情,是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二)间接原因
1、储运部没有或不认真实施事故防范措施,对事故隐患整改不力。公司针对抓管机盲区问题专门做过警示标牌‚抓管机工作时间行人车辆禁止通行‛,但是当班人员及部门安全管理未足够重视,对本部门人员教育及外部进入本区域人员教育不够,造成安全意识淡漠。
2、库管工王某为感冒初愈较困乏,在垛下休息。公司由于暂时人员紧张仅安排了4天的12小时工作制,也是原因之一。
(三)主要原因
1、库管工王某违反操作规程和劳动纪律擅自脱岗、离岗。
2、技术和设计上,抓管机前部盲区问题为所有抓管机都存在的现象,针对此项缺陷进行的安全警示及教育未能到位,应为主管领导安全管理工作的不足。
3、环境光线不足。
4、周某虽然是按照规定操作抓管机,但是在工作前对工作区域没有进行检查,现场工作缺乏检查,在光线环境无法确认的情况下侥幸作业,也同样为本人安全意识不够,预防工作不够重视。
三、事故教训及防范措施
(一)各级领导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认真履行安全生产责任,仔细排查存在的各类安全隐患,能整改的立即整改,一时整改不了的制定整改计划,按照‚五落实‛的要求组织整改。对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要举一反三进行彻底整改,为员工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
(二)合理安排工作时间,保护员工的健康和安全。全面检查安全三级教育、安全网络、责任书、安全例会制度的执行情况,严格劳动纪律的执行和检查,杜绝串岗、脱岗、睡岗等现象发生。
(三)加强对安全生产的宣传和员工安全意识的教育,加强安全监督力度,特别是在起吊场所要有专人指挥作业。完善生产作业现场的安全设施和警示标志,在抓管机设备下方安装照明灯。
“9·4”物体打击事故
2005年9月4日15时左右,某油田建设集团工程公司第七工程处在采油七厂天然气系统改造工程敖一联段天然气管线加深工程施工时,发生一起物体打击事故,造成1人死亡,经济损失27万元。
一、事故经过
该油田建设集团工程公司第七工程处位于大庆油田采油七厂,成立于1978年,主要从事油田计量间、联合站的管道建设,年完成施工产值6000万元左右。原为第七采油厂工程大队,2003年4月划归该局油田工程建设公司,现更名为建设集团工程公司。
2005年9月4日,工程公司第七工程处第三项目部负责采油七厂天然气系统改造工程敖一联段(肇源县大兴乡连结村敖一联北侧350米处)天然气管线加深工程施工,该段管线为东西走向,长度480米,管线利旧。第三项目部书记兼副经理侯某负责现场指挥,施工分两组进行。第一组由一、二两个班赵某等6人负责已下沟管线两端的组对连头作业;第二组由汤某、游某二人负责指挥操作手丛某驾驶PC200型小松挖沟机将旧管线挖出,下入新管沟内。施工现场有两条利旧管线(Ø114×4.5干气管线和Ø159×6湿气管线),Ø114×4.5干气管线已从原沟内取出,放入新管沟,东端连头处已焊接完毕。电焊工王某(男,32岁)正在管线转弯处内侧焊接Ø159×6湿气管线弯头处的一道焊口。
由于Ø114×4.5干气管线是旧管线,下入新管沟后局部(距管线转弯处组对现场400米)隆起达不到设计埋深要求,需要进行调直处理。于是汤某、游某用管带绑住管线西端,指挥挖沟机把管线抻直。15时左右,由于被抻的管线由东向西移动,把站在管线转弯处进行组对焊接的电焊工王某挤到西侧沟壁上,造成胸部挤伤,当场死亡。
二、事故原因
(一)直接原因
汤某、游某在未对现场起重作业条件是否符合规定要求进行检查确认的情况下,冒险违章作业是本次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二)间接原因
现场生产指挥人员生产组织不合理,作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安全管理存在疏漏,未能预见施工作业过程中存在的重大事故隐患。
(三)管理原因
1、人员的岗位不固定,流动性大,作业点多不利于监督和管理。
2、现场人员安全素质参差不齐,个别人员误操作及作业的随意性较大,自我约束和自防自救能力不足。
3、管理层(含班组长)安全管理责任意识不到位,对于常见施工作业的风险分析不细致,缺乏操作性和指导性。
4、安全教育不到位,效果不明显,致使生产管理和操作人员安全意识淡薄,对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管理技术的掌握上存在盲点。
三、事故教训及防范措施
(一)安全管理责任意识不到位,措施不落实。
要认真吸取亡人事故血的教训,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管理,把安全工作摆在各项工作的首位,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认真落实各项安全生产责任制,给一线班组长发放安全责任津贴,同时加大对班组长安全管理责任的追究,提高班组长的安全责任意识。从组织、管理及制度上采取有力措施,坚决遏止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二)施工现场安全监管不到位。
要立即把处理通报传达到每位职工。认真组织讨论,举一反三,进行一次全面的安全生产检查,针对本单位的实际情况,查找安全管理的薄弱环节,制定有针对性的预防、整改措施,并认真抓好落实。加强对基层施工作业班组的安全监督管理,侧重对施工现场和高风险作业的监管。
(三)现场生产指挥人员能力不足,风险分析不足,未能预见重大事故隐患。
要加强现场指挥人员及班组长的安全教育培训,提高管理层的风险识别、分析及控制的能力。班组长在班前安全讲话中对当天的施工作业风险必须具体到每一个作业环节,使班组长真正担负起班组安全管理责任,消除安全管理的死角盲区。
(四)员工安全意识淡薄,‚三违‛行为没有得到有效控制。
要定期组织开展全员的安全生产教育,讲案例、讲常识、讲现场违章情况,强化安全意识,使职工头脑中真正绷紧安全弦,提高职工风险识别和自防自救能力,确保安全生产警钟长鸣,为公司生产经营活动创造一个和谐的安全环境。
“9·6”物体打击事故
某石油管理局塔里木钻井工程公司60158钻井队,于2005年9月6日20时50分,在新疆巴音郭楞州轮台县轮南镇塔里木油田LN631井钻井作业过程中,发生一起死亡1人、经济损失71000元的较大生产安全事故。
一、事故经过
该管理局塔里木钻井工程公司成立于1998年,驻新疆库尔勒市,从事钻井、测试、试油、等勘探技术服务的综合性施工单位。60158钻井队,1989年进疆参加塔里木石油勘探开发会战,塔里木钻井工程公司成立后划归该公司所属。
60158钻井队以总承包方式承钻LN631井,该井于2005年6月20日一开,6月26日二开,8月28日8时30分钻至井深5778米中完,然后进行中完作业(电测、通井、下套管),9月6日6时30分下完7〞套管(套管下深5776.14米),于14时10分一级固井完,关井蹩压候凝至18时,19时15分投开孔塞,打开二级循环孔,开始循环泥浆,为二级固井做准备。
9月6日上午,60158队平台经理韩某、副经理敬某参加了‚白班‛(10时至22时班)的班前会,会前韩某了解到,一级固井后,二级固井要在9月7日才能进行,候凝时间较长,便在会上安排生产班利用候凝时间,先拆封井器的连接螺丝(对角剩4棵),然后进行甩钻具作业。
19时20分,平台副经理敬某通知当班司钻田某,吃完晚饭后开始甩钻具。之后,敬某和当班其他人回去吃饭,田某留在钻台继续循环泥浆。
20时,敬某带人回到井场,上钻台后和内钳工刘某(临时合同工)一起,将钻杆提丝拧在坡道的固井用5″钻杆立柱上单根母接头上,井架工张某(临时合同工)操作气动绞车将立柱提起,在最后一个单根接近坡道时,敬某替换张某操作气动绞车将立柱提起,并放入猫头前面的转盘加宽台的观察孔内,司钻田某操作液压大钳卸扣,20时45分甩完该柱钻杆。田某准备回营房吃饭,临走时,在钻台上叮嘱副司钻孟某‚千万不要用气动绞车甩加重钻杆‛,孟反问‚为什么‛,田说:‚加重钻杆太重,韩某经理在走的时候,也交代不能用气动绞车甩‛(韩某于14时50分左右离开井队到轮南前指开会)。然后,田某下钻台回营房吃饭。
在钻台上的平台副经理敬某安排内钳工刘某操作气动绞车空负荷上提气动绞车吊钩和提丝到二层台,在接近二层平台时,刘某看到气动绞车滚筒的钢丝绳缠绕较乱,内心有些害怕,停止了操作,敬某便又让内钳工尹某(临时合同工)过去操作。这时,由于气动绞车天滑轮两端的钢丝绳重量不平衡,在重力的作用下,吊钩带着提丝快速上行,卡到固定在天车下面井架横梁上的气 32 动绞车天滑轮槽内,由于卡的太紧,井架工张某一人难以拉出来,于是,刘某到二层台协助张某将吊钩拉下来,下放过二层平台,准备用吊卡提立柱,站在钻台上的敬某示意不要下放吊钩,并要求将提丝拧在5″加重钻杆立柱上,刘某和张某将提丝拧紧后,敬某让尹某操作气动绞车上提,尹看到气动绞车滚筒的钢丝绳缠的太乱,就说:‚钢丝绳没有排齐,又乱,危险,不要这样操作了‛。敬某说:‚慢慢提‛。尹某提起后在向转盘加宽台观察孔内下放时,看到滚筒的钢丝绳缠绕挤压,难于下放,又说:‚这样不能再放,振动太大,加重钻杆又太重‛。敬又要求尹某继续下放,在下单根下放出转盘加宽台面下2米时,滚筒上缠绕松弛的一段钢丝绳突然释放,下冲位移近2米,20时50分,在下单根下放出转盘加宽台面下5米左右时,滚筒钢丝绳出现第二次释放,随即将固定天滑轮的两股15.9mm钢丝绳拉断,滑轮落下后,砸在站在八参数仪右侧的副司钻孟某的背部,送医院抢救无效于9月7日1时30分死亡。
二、事故原因
(一)直接原因
1、违章指挥,冒险蛮干。在固井施工未完、井口安装有2米多高的水泥头、水龙带接在水泥头上仍在循环泥浆的情况下,井队干部违章指挥生产,用气动绞车代替游车提钻杆立柱进行甩钻具作业,违反了《石油钻井作业操作规范与管理》甩钻具工作程序‚司钻上提吊卡到二层台,井架工扣好吊卡,上提钻具放入小鼠洞,用液压大钳卸扣‛的规定。
2、气动绞车钢丝绳排绳松乱,致使瞬间过载,钢丝绳被拉断。在用气动绞车上提空载吊钩时,气动绞车滚筒钢丝绳缠绕松乱,当提起钻杆立柱下放时,在负载作用下,松乱的滚筒钢丝绳被突然绷紧,瞬间过载,将固定气动绞车天滑轮的钢丝绳拉断。
3、当班人员未能拒绝违章指挥。在开始甩钻具时,从副司钻到井架工、气动绞车操作人员,都认为利用这种方式甩钻具不安全,但没有行使拒绝违章指挥的权利,顺应了违章指挥、冒险操作。
(二)间接原因
1、设备存在缺陷。一是用钢丝绳固定气动绞车天滑轮,不如用销子固定牢靠。目前新钻机都用销子固定天滑轮,而且都焊有销座。如果是这种固定方式,就不会发生天滑轮坠落事故。
2、该队使用的气动绞车,排绳装臵排绳效果差,在吊钩空载时,排绳松乱。如果排绳整齐,就不会出现钢丝绳瞬间过载被拉断问题。
(三)管理原因
1、该钻井工程公司领导层,对60158钻井队在设施的完整性和改变工序作业方面存在的问题,深入调查研究、监督管理不够。
2、操作人员安全意识不强,在工作场所出现险情后,缺乏应有的紧急避险能力。
三、事故教训及防范措施
(一)事故教训
1、在没有进行充分的研究分析,不能确保安全生产的情况下,不能随意改变生产工艺或工序。按照钻井施工工艺流程,甩钻具要在完成固井施工后,利用游车提立柱,但平台经理韩某,却在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错误地做出了甩钻具的决定。当时,井口是带压循环的水泥头,大鼠洞有方钻杆和水龙头,左右两侧钻杆盒内是5700多米的5″钻杆,致使操作人员在工作面狭窄,无法保证安全的情况下进行甩钻具作业,可以说风险重重,发生事故有必然性。由于发生了事故,影响施工作业速度,教训十分深刻。
2、违章指挥等于杀人。在甩钻具开始后,先后出现了气动绞车钢丝绳缠绕松乱、吊钩卡在天滑轮内、下放立柱时钢丝绳突然释放等危险因素,如果在这些因素出现后,立即停止这种作业方式,事故是可以避免的,但平台副经理敬某却不听劝说,执意违章指挥,最终导致了事故发生,这一惨痛教训,值得每一个干部尤其是生产组织者引以为戒。
3、遇到基层干部违章指挥时,职工要勇于阻止和拒绝,以保护自己的生存权力。《安全生产法》规定:从业人员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在作业过程中,面对出现的多次险情,所有人员都顺应、放纵了违章指挥,没能运用法律赋予的权利,来保证自己的生命安全,付出了沉痛代价。这一教训,对每一名职工都有现实的教育意义。
(二)防范措施
1、完善技术措施,提高本质安全水平。认真整改气动绞车存在的问题,充分用好现有排绳装臵,逐步更新配备具有良好排绳装臵的气动或液动绞车。对天滑轮的固定情况进行检查,具备改造条件的,改造为销子固定,采用钢丝绳固定的,采取可靠的加固措施。加强对其它各种保险绳、保险销、保险阀等安全设施的检查,细化检查内容,明确检查频次,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保证设施的完整性。
2、完善管理措施,深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各项施工作业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的生产工艺流程或工序过程进行,并严密组织实施,禁止随意改变生产工艺、工序或规定的生产环节,需要改进工艺、改变工序的,需经二级单位有关领导审核并签字批准。加大对事故单位和有关责任人的 34 处罚力度,增强搞好安全生产的责任感。
3、进一步加强基础工作,提高全员的自我防护能力。各单位都要引以为戒,重新审视本单位的生产工艺过程和安全操作规范,对于HSE体系文件没有涵盖的,要进行细化、补充、完善,切实做到每一个过程都有安全要求,每一步操作都有安全规范。加强岗位安全操作技能、风险识别和紧急避险教育,使每一位操作者清楚本岗位、本单位的作业风险,进一步增强安全意识和紧急避险能力,努力做到‚三不伤害‛。加强职工的自我保护意识教育,鼓励、支持他们拒绝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并主动向有关部门举报,构筑牢固的反违章防线。
4、切实加强施工作业全过程的安全生产监督。按照上级要求,根据市场分布和施工作业任务量,配齐安全监督人员。安全监督人员要认真履行监督职责,积极有效地开展安全监督工作。钻井队设备拆甩、搬迁、安装及其他关键工序作业,必须有专职安全监督人员现场监督,没有监督不得开工。通过全过程的、有效的安全监督,及时纠正风险作业过程中的违章指挥和违章操作行为,努力实现安全生产。
“9·17”物体打击事故(1)
2004年9月17日22时59分左右,某油田钻井工程公司第二钻井公司50648钻井队在进行下套管作业中,发生一起物体打击事故,造成1人死亡。
一、事故经过
2004年钻井工程公司通过议标的方式获取某油田公司官69-46井的施工权,官69-46井位于河北省沧县王官屯乡何官屯村东。承钻该井的50648队于7月22日搬迁,7月28日开钻。
该井于9月10日完钻,完钻井深3368米,2004年9月17日10时30分起钻完,之后作下套管准备工作,至13时15分开始下油层套管(Ø139.7mm)作业。下套管前由对队长谢某主持召开了特殊作业安全会,并对班组人员进行了分工,即当班人员分成两组,由司钻孙某和副司钻李某各带一组,大班、队部人员插入到两个小组当中,轮流下套管。司钻一组由孙某操作刹把,副司钻一组由副队长董某操作刹把。
当副司钻一组下套管作业进行到22时35分左右时,开始向套管内灌泥浆(套管下深1859.04m,入井套管189根)。这时,副队长葛某、技术员刘某、司钻孙某、大班司钻赵某等6人上钻台接替副司钻一组人员。副司钻李某走到钻台前端左侧小绞车处与操作小绞车的钻台大班赵某闲聊了几句,便走下钻台。此时,已灌满泥浆,时间在22时50分左右,钻台人员继续下套管作业,由司钻孙某操作刹把,技术员刘某和井架工张某负责井口操作,副队长葛某和钻工康某负责卸护丝和小鼠洞操作。在游车将第190根套管提出小鼠洞后,赵某操作小绞车将第191根套管放入小鼠洞内。此时因游车摆动较大,井口操作人员感觉第190根套管越来越倾斜,这时就听到有人喊了一声‚吊卡开了‛,葛某急忙抬头看,发现第190根套管向钻台坡道口方向倒下,随即喊了一声‚快跑‛,井口操作人员马上向钻台两侧躲开。第190根套管在倾倒的过程中,先砸在左侧钻台盒的钻杆立柱上,又砸在坡道左边防护链桩的左侧,在侧向力和惯性力的作用下套管改变了下落方向,以左侧防护链桩和钻台护栏端面为支点,迅速滑向钻台左侧的梯子,在向前滑落的过程中,套管的前端冲击到梯子的外侧挡板,在梯子挡板的作用下,套管又改变方向,顺着钻台梯子向下滑落,直至套管的母扣戳在地面。套管落地后,大班司钻赵某发现李某仰面躺在梯子转角平台处,就一边喊人一边跑下梯子。听到喊声,副队长葛某也马上跑到梯子转角平台,看到李某鼻子冒血,就和职工一起把李某抬下梯子,用车送往该油田南部医院急救,23时08分到达医院后,开始抢救,因急性颅脑损伤严重,抢救30分钟后无效死亡。
二、事故原因
(一)直接原因
1、通过调查,调查组认为由于该钻机使用的天车与游车大绳为顺穿型,在游车提放与刹车时摆动较大,导致套管对扣过程中吊卡活门与正入小鼠洞的油层套管的吊绳发生碰挂,致使吊卡活门打开,套管失去控制后倾倒。倾倒过程中变向后冲向钻台梯子,套管在横向移动的过程中,碰到了正在扶梯上往下行走的副司钻李某的头部,致其颅脑损伤。这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
2、在调查中也发现,该井队下套管所使用的吊卡为老式吊卡,在油田已经使用多年,其吊卡活门手柄与吊卡垂直且呈‚U‛型状态,使用过程中在被碰挂的情况下容易被打开,特别是在套管对扣过程中吊卡与套管接箍分开的状态下。这也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同时也是主要原因。
(二)间接原因
1、小绞车操作者赵某在吊套管入鼠洞过程中,只注意观察公扣入鼠洞情况,而没有观察套管吊绳是否与井口上方其他物体存在碰挂。2、9月17日现场下过雨,司钻操作室上部天窗有一层水雾,使司钻看不清吊卡的安全状况。
3、对设备隐患识别不到位,没有充分认识到游车摆动过大会导致吊卡手柄与小绞车吊绳发生碰挂的危险,因此没有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三)管理原因
1、针对50648钻机起车时摆动幅度大的客观现状重视不够,对其可能产生的后果认识不足,没有制定防范措施。
2、基层队生产组织不严密,在雨天下套管影响司钻观察视线的情况下作业,没有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三、事故教训及防范措施
(一)现场使用的设备和工具存在缺陷。
1、尽管现场使用的老式吊卡在油田使用多年,且从未发生过类似事故,但其设计上存在的缺陷是客观存在,为消除这一安全隐患,应购臵新型吊卡,对老式吊卡进行淘汰。
2、在新吊卡没有到位之前的下套管作业中,要采取三项措施:一是下套管作业过程中设专人观察吊卡与小绞车钢丝绳的距离;二是在小绞车吊钩上安装引绳避免碰挂;三是将游车与小绞车操作时间错开。
(二)现场安全管理存在漏洞。对风险识别不足(包括设备与环境),对风险的认识不到位,在天气变化后没有具体防范措施,班组安全讲话还缺乏针对性,安全监督和全员相互监督工作还 37 不到位。
1、针对雨天或视线不良的情况下作业,上提单根应采用低速平稳操作,减轻游车摆动幅度。对顺穿型钻机,要坚决控制上提单根的起升速度,防止游车大幅摆动。
2、认真组织施工作业现场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加大安全隐患的治理力度,不断完善安全规章制度,强化员工技能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3、加强安全监督工作,一是要提高安全监督的责任心,提高安全监督的执行力,提高监督的业务水平。二是要提高全员的相互监督意识,对不安全行为要及时提醒。
“9·17”物体打击事故(2)
2005年9月17日5时35分,某石油管理局钻井公司70137钻井队,在克拉2气田KL2-12井下技术套管作业中向套管内灌泥浆时,灌泥浆管线前端的闸门发生爆破,造成2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29.6万元。
一、事故经过
钻井六公司主要在塔里木盆地的塔中、塔河油田和克拉2气田从事石油钻井工程服务,组建于2003年3月的70137钻井队,组建时属钻井二公司管理,生产组织、生产技术归钻井六公司管理。承钻的KL2-12井位于新疆拜城县东北约54公里的克拉2气田,是西气东输的气源井。
70137钻井队使用的设备为70D电动钻机,承钻的KL2-12井是克拉2气田的一口采气井。设计井深3962,该井于2005年3月8日20时开钻,2005年9月8日21时钻至三开完钻井深3675米。9月15日15时30分开始下97/8〃中完技术套管。按照克拉2气田甲方的要求,开始下套管时采用下一根套管灌一次泥浆的方式进行灌泥浆作业。套管进入裸眼段后暂时停止灌泥浆,直到下完套管再一次性向套管内灌满泥浆。
17日4时30分下完全部套管,先采用顶驱方式向套管内灌泥浆,在灌泥浆过程中由于套管内排出空气,泥浆往外溅出,随后便改用高压软管线向套管内灌浆。约5时左右,钻井工程师高某要求司钻将泵的冲数从开始的21冲提高至28冲,直至提高到42冲。5时35分,站在井口操作台上观察灌泥浆情况的高某发现套管内泥浆即将灌满,便向司钻喊了一声‚灌满了,停泵‛。随后,高某从操作台上跳下至绞车的右侧。司钻付某听到喊声后,立即将泥浆泵开关旋扭旋至关闭状态,并向井口实施灌泥浆的人员发出了已停泵的信号。在井口实施灌泥浆作业的净化工宋某(劳务合同工)见套管内泥浆已经灌满,在泥浆泵未完全停止的情况下,将灌泥浆用的高压软管线前端的2寸球形闸门关闭。这时,灌泥浆管线压力从零升至11.8MPa,前部2寸低压球形闸门发生爆破,软管线前端打在宋某的头部,致使宋某当场死亡。同时,爆破的闸门碎片击中了站在井口右侧的高某佩带的安全帽前部,将安全帽击穿,造成重伤。
70137钻井队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安排人员拿来担架、被子和褥子,将高某和宋某抬下钻台,钻井队用值班车立即将高某送往库车县人民医院进行抢救。高某因伤势过重,经抢救无效于17日7时10分死亡。
二、事故原因
(一)直接原因
下套管灌泥浆作业时,违反规定使用了前端装有2寸球形闸门的灌泥浆管线,同时,灌泥浆操作人员宋新全在泥浆泵未完全停止运转的情况下,将灌泥浆所用的高压软管线前端2寸球形闸门关闭,造成灌浆管线压力从零升至11.8MPa,将2寸低压球形闸门蹩爆(球形闸门出厂标注承压为1.6MPa),是此次事故的直接原因。
(二)间接原因 1、70137钻井队擅自在灌泥浆用的高压软管线前端加装了一个2寸低压球形闸门,给此次事故埋下了事故隐患。
2、在灌泥浆作业过程中,司钻、副钻及井口灌泥浆操作人员的操作动作未做到协调统一,造成了灌浆作业混乱。
(三)管理原因
1、在本井下97/8中完套管的大型施工作业前,未制订详细的施工作业方案(作业指导书);也未对灌浆装臵和灌浆作业存在的风险进行危害识别,盲目进行施工作业。
2、钻井公司在50581钻井队8月31发生的灌泥浆管线伤人事故后,及时在9月5日上午的视频会议上进行了通报,并提出了具体要求。钻井六公司在9月5日月度生产会上进行了传达,但70137钻井队却未对这一要求进行贯彻和落实,未吸取教训继续使用了存在隐患的灌泥浆管线。
3、钻井六公司在本井的开钻验收和7月22日到现场检查中均未查出现场灌浆管线存在的这一事故隐患;驻井安全监理在日常的监督检查中,也未识别出灌浆装臵存在的事故隐患,致使事故隐患长期存在。
三、事故教训及防范措施
(一)日常安全管理工作存在着薄弱环节,存在着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问题。
因此,钻井公司应对70137队的施工组织能力、安全设施、制度执行能力进行全面评估,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整顿,重新组建井队领导班子和人员,原钻井队干部、职工重新落实岗位。
(二)在施工现场的本质化安全管理上还存在不足,没有安全可靠的灌泥浆装臵,也没有制定较为完善的灌泥浆操作规程。
因此,应进一步研究和完善灌泥浆的作业方式,针对‚事故,举一反三,对在南疆市场施工作业的所属队伍进行安全检查,对存在的问题要制定详细的整改措施,并督促整改。改变下套管灌泥浆的作业方式,规定下套管作业使用离心泵和长杆泵进行灌泥浆。同时工程技术部门要尽快完善下套管灌泥浆作业的技术标准和操作规程。
(三)现场操作人员、监督管理人员以及机关管理人员安全管理素质不高。
因此,应加强培训,进一步提高风险识别能力和安全管理水平。对各类大型施工作业,必须在施工作业前制定详细的施工作业计划和安全措施,并将责任落实到每个岗位,以避免事故的发生。钻井公司所有钻井队队长、书记根据生产情况轮流到安全监理公司进行集训,了解各项规章制度,到现场实习提高识别风险的能力。新提井队干部也要到监理公司实习,提高井队干部的安全素质。
(四)施工作业队伍未能及时适应南疆市场的管理需要,思想意识需进一步转变,管理方式需进一步调整。
因此,要织相关人员对70137队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进行全面现场审核,并形成审核报告。将事故教训和审核报告提供给其它各单位从中吸取教训。同时,要与基层干部职工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讨论,探讨对事故的认识,‚基础不牢,地动山摇‛。通过各项活动,不断强化基层安全管理,不断提升职工队伍的素质,努力适应市场的需求。
“10·31”物体打击事故
2005年10月31日3时20分,某石油管理局钻探集团钻井一公司第二分公司30646钻井队在葡220—105井执行完井甩钻具作业时,钻杆打在谷某左胸部,送医院途中死亡。
一、事故经过
钻井一公司第二分公司成立于1982年,位于大庆市让胡路区乘风南路6号,是以钻井施工为主的生产单位。30646钻井队组建于2005年8月,由10519钻井队部分人员及新召的青工组成,使用ZJ30DB型钻机。
2005年10月30日11时,30646钻井队作业人员操作ZJ30DB型钻机,在位于大同区老山头乡保山村附近的葡220—105井执行完井作业,准备甩钻具。
31日凌晨3时,四班接班后七名作业人员继续甩钻具。3时20分,甩到第28柱(当班第二柱)钻杆时,第三根钻杆甩到大门坡道上,钻杆母扣台肩卡在大门坡道上沿处,负责在地摆正钻杆的场地工谷某(男,22岁,2005年8月新召市场化用工)为了让钻杆滑下来,站在滑道右侧用撬杠撬钻杆底部,钻杆在受力下滑的过程中,钻杆上端弹出坡道,由坡道外滚下,谷某躲闪不及,被钻杆打在左胸部,将谷某砸倒。
该班当即停止甩钻具作业,迅速将谷某送往油田总医院集团庆葡医院救治,因伤势过重,送医院途中死亡。
二、事故原因
(一)直接原因
安全意识淡薄,思想麻痹,对可能发生的危险预测不够,为让钻杆滑下,违章撬动钻杆,致使钻杆上端弹出坡道,由坡道外滚下,将谷某砸伤致死。
(二)间接原因
1、对甩钻具等关键和复杂工序,把关不严,未按照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要求,认真执行技术规程,实行标准化作业,从而导致事故的发生。2、30646钻井队发生事故的时间是交接班前后,这时准备下班的职工心理放松了,而刚接班的精神上还没有完全进入状态。
3、安全保障措施不落实,安全操作规程执行不严格。基层队只强调对岗位人员如何加强自身安全防护,而忽视了对他人安全的监督和照顾,班组作业还没有完全形成互相联动的安全防护机制。
(三)管理原因
1、‚师带徒‛的传、帮、教措施落实不到位。
2、专职安全监督员未提示到位、指导到位、监督到位,不能疏于职守,造成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控制‚真空‛,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3、值班干部不够认真负责,仅仅满足于跟班作业,未承担起班组安全监督的职责。
4、在队伍管理和队伍建设方面,基层钻井队未能始终如一地把安全工作当作首要任务来抓,尤其在夜间施工和交接班前后是各类事故的多发期,不能提醒上岗职工互相照顾,注意安全,搞好配合。
5、员工的安全培训教育不到位,特别是新员工的培训教育不够,风险识别能力弱,自我保护能力不强,岗位操作规程不清,操作技能水平低。
三、事故教训及防范措施
(一)现场安全管理存在漏洞,个别基层队把抓生产抓效益作为重点,麻痹大意,侥幸松懈,在劳动组织上存在不协调的现象。
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工作方针,认真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时时讲安全,事事重安全,处处抓安全。从基础工作入手,狠抓基层建设,配齐配全符合岗位要求的作业人员,杜绝事故的重复发生。
(二)员工风险识别能力弱,自我保护能力不强,岗位操作规程不清,操作技能水平低,岗位安全培训效果差。
因此,要结合近年来新入厂青工多的实际,进一步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提高现场作业人员、管理人员和各级管理者的安全意识;改进教育培训的方式、方法,提高培训的质量和效果;落实‚师带徒‛的传、帮、教等措施,尽快提高青工的操作技能和安全技能。
(三)个别基层队忽视细节管理,不注重钻井施工全过程的控制和管理,施工作业流程中存有习惯性违章现象,有些安全隐患得不到有效根除。
因此,各级管理人员要把安全管理工作的重点放到基层,放在岗位,要充分发挥基层干部和班组长在安全管理上的监督和引导作用,杜绝‚三违‛行为。
(四)重点生产施工环节安全措施不落实,安全管理不到位。
因此,要切实做到‚没有计划不施工,没有方案不施工,没有进行危害识别不施工,没有落实安全防范措施不施工,没有检查确认不施工‛。
“11·10”物体打击事故
2005年11月10日22时30分,某石油管理局钻探集团钻井二公司钻井工程分公司1202钻井队在采油一厂中911-斜315井施工,在拆卸封井器并将其撤离井口时,发生封井器偏斜倾倒,砸在外钳工李某头部,造成李某死亡。
一、事故经过
钻井二公司钻井工程分公司组建于1988年,位于大庆市红岗区八百垧,是专业从事钻井的公司,主要承揽油田内、外部调整井、开发井、定向井、取芯井等钻井施工任务。1202钻井队是1953年在玉门油矿组建的,1960年到大庆参加油田会战。目前钻机是2004年6月投入使用的ZJ30/1700DB型,主要负责油田内部调整井的钻井施工。
2005年11月10日,钻井工程分公司1202钻井队在采油一厂中911-斜315井执行钻井施工任务。16时30分,二班班长赵某(司钻)带领本班人员接班,18时30分开始起钻,22时起完钻,拆封井器。
22时30分,二班司钻赵某在钻台上操作刹把,用大钩将已拆掉的封井器吊起,放到轨道滑车上,准备将封井器撤离井口。在向外推滑车过程中,由于轨道接头处不平,有1.5厘米的高度差,滑车车轮遇到断面阻力,造成滑车受阻震动,致使车上的封井器偏斜倾倒,砸在滑车右侧推车的外钳工李某(男,27岁,2005年8月新召市场化用工)头部,致使李某受重伤,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二、事故原因
(一)直接原因
用滑车将封井器撤离井口时,由于轨道接头处不平,滑车车轮遇到断面阻力,造成滑车受阻震动,致使车上的封井器偏斜倾倒,砸在滑车右侧推车的外钳工李某头部。
(二)间接原因
1、在安装滑车轨道过程中,未在前段轨道底部设臵枕木类设施,也没有垫装合适的支架,导致整体轨道前段低于轨道中段达1.5厘米,形成高度差,滑车经过时,发生震动、倾斜。
2、将封井器吊装到滑车上,未将其摆放在滑车的中心位臵,也未将其与滑车捆绑固定,由于封井器重心较高,移动滑车遇阻震动造成封井器倾倒。
(三)管理原因
1、现场员工安全意识淡薄,缺乏安全经验和事故预防经验,工作中盲目冒险蛮干,风险识别 44 能力差,未能意识到事故隐患,臵身于危险区域,在封井器倾斜过程中不能及时躲避,导致自己被砸伤致死。
2、钻井工程分公司对新工人安全教育、培训不够,致使新工人安全意识不强,缺乏自我保护能力,不能及时发现事故隐患并有效防范。
3、现场指挥人员对事故风险识别不够,推动滑车过程中,尤其在通过轨道接头处时,未考虑上述隐患,作业人员盲目用力推动滑车,导致封井器倾倒,发生事故。
4、现场安全管理存在漏管失控现象,监督检查不到位,事故隐患得不到及时的发现和整改。
三、事故教训及防范措施
(一)现场安全管理存在漏洞,安全管理措施不完善,麻痹大意,侥幸松懈。
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工作方针,认真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解决安全生产工作中的漏洞和问题。打牢基础,全面提升基层管理、基础工作和员工的基本素质。
(二)员工风险识别能力弱,自我保护能力不强,教育培训不到位,岗位安全培训效果差。因此,要结合近年来新入厂青工多的实际,进一步改进教育培训的方式、方法,提高培训的质量和效果,提升基层员工、基层干部和基层安全监管人员的素质;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有效地落实‚师带徒‛的传、帮、教等措施,尽快提高青工的操作技能和安全技能。
(三)生产作业现场组织管理不严,监督检查不到位。
因此,要重视钻井施工全过程的控制和管理,杜绝习惯性违章现象,及时发现并整改安全隐患。各级管理人员要把安全管理工作的重点放到基层,放在岗位,充分发挥基层干部和班组长在安全管理上的监督和引导作用。
“12·3”物体打击事故
2005年12月3日15时15分,某石油管理局油建公司电气仪表安装公司,在宣汉县南坝镇塔河乡进行罗家寨气田内部集输工程10KV线路施工时,发生电杆断裂倒下事故,造成1人死亡。
一、事故经过
电气仪表安装公司系该局油建公司所属三级单位,是一支专门从事电气和自控仪表安装工程的公司。10KV电力架空线路为罗家寨气田内部集输工程从宣汉境内的罗家寨天然气净化厂35KV变电站10KV出线至开县境内的罗家11井,主线全长约27公里,采用95mm2的钢芯铝绞线架设,本标段除主线外,还有5条分支线路,支线总长6.8公里。
罗家寨气田内部集输工程10KV电力线路项目为油建公司电气仪表安装公司向某油气田分公司承包。电气仪表安装公司本着平等、自愿、公平的原则,将工程部分项目发包给宣汉县某建筑有限责任公司。2005年12月3日15时15分,电气仪表安装公司、宣汉县某建筑有限责任公司在宣汉县南坝镇塔河乡共同进行罗家寨气田内部集输工程10KV线路施工。电气仪表安装公司职工巫某、某建筑有限责任公司职工唐某在34号电杆横担处紧完34号电杆至38号电杆耐张段导线时,34号电杆距根部1.8米处突然断裂倒下,巫某、唐某随电杆一同倒下,倒下的电杆横担压住巫某头部,当场死亡。
二、事故原因
(一)直接原因
1、拉线棒挂钩的封口铁丝脱落,拉线棒挂钩无法承受紧线时的张力,使拉线棒挂钩被拉直,导致电杆被拉斜并折断。
2、部分架空线路段采用目测导线弧垂,评经验,精度差,造成作业段导线拉力过大,从而导致拉线棒受力增加。
(二)间接原因
1、工序交接前的检查不到位,没有发现拉线棒挂钩封口铁丝已经脱落,为此次事故埋下了隐患。
2、电气仪表安装公司第一次施工95mm2钢心铝绞线,没有施工经验。
(三)管理原因
1、电气仪表安装公司现场施工人员安全意识淡薄,思想麻痹,对安装工程风险识别不足,没有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2、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和监督检查不到位,未及时查堵事故隐患。
3、未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职责,安全生产方案审核不仔细,安全措施审核不严格。
三、事故教训及防范措施
(一)管理不严,思想麻痹。
要深刻汲取事故教训,引以为戒,从思想上提高认识,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把安全生产由发生事故后的‚四不放过‛变为事前的‚动态管理、动态检查、动态监督‛,杜绝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二)安全监督管理不到位。
要狠抓各项制度、措施及责任制的落实,抓好施工现场的基础管理工作。加强对安全生产的宣传和职工安全意识的教育,要加大施工现场的监督管理和检查力度,落实安全防范措施,及时查堵事故隐患。
(三)施工经验不足,技术力量薄弱。
加强施工技术管理工作,对项目部施工组织设计和专项施工方案的内容要进行充实和完善,并严格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审核和审批制度,从施工技术管理方面确保安全生产。
(四)对分包队伍管理不到位,以包代管。
加强对分包队伍的管理,分包队伍的施工现场要纳入项目部管理,不能以包代管,要定期对分包队伍的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检查。
(五)未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职责。
要认真检查类似的施工作业面,举一反三,认真分析风险,采取有效的施工方案、技术措施、安全措施,消除潜在的风险,确保安全生产。
第二部分 高处坠落事故案例
“2·20”高处坠落事故
2002年2月20日上午,某电厂的续建工程现场,在进行屋面压型钢板安装过程中,发生高处坠落事故,造成3人当场死亡。
一、事故经过
2月20日上午,某电厂5、6号机组续建工程现场,屋面压型钢板安装班组5名工人张某、罗某某、贺某某、刘某某、代某某在6号主厂房屋面板安装压型钢板。在施工中未按要求对压型钢板进行锚固,即向外安装钢板,在安装推动过程中,压型钢板两端(张某、罗某某、贺某某在一端,刘某某、代某某在另一端)用力不均,致使钢板一侧突然向外滑移,带动张某、罗某某、贺某某3人失稳坠落至三层平台死亡,坠落高度19.4米。
二、事故原因
(一)直接原因
1、临边高处悬空作业,不系安全带。
2、违反施工工艺和施工组织设计要求进行施工。根据施工组织设计要求,铺设压型钢板一块后,应首先进行固定,再进行翻板,而实际施工中既未固定第一张板,也未翻板,而是采取平推钢板,由于推力不均从而失稳坠落。
3、施工作业面下无水平防护(安全平网),缺乏有效的防坠落措施。
(二)间接原因
1、教育培训不够,工人安全意识淡薄,违章冒险作业。
2、项目部安全管理不到位,专职安全员无证上岗,项目部对当天的高处作业未安排专职安全员进行监督检查,致使违章和违反施工工艺的行为未能及时发现和制止。
3、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作业指导书中的安全技术措施不全面,没有对锚固、翻板、监督提出严格的约束措施,落实按工序施工不力,缺少水平安全防护措施。
三、事故教训及防范措施
1、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管理体系要从公司到项目到班组层层落实,切忌走过场。切实加强安全管理工作,配备足够的安全管理人员,确保安全生产体系正常运作。
2、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的制度建设。安全防护措施、安全技术交底、班前安全活动要全面、有针对性,既符合施工要求,又符合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并在施工中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48 不能只停留在方案上,施工安全必须实行动态管理,责任要落实到班组,落实到现场。
3、进一步加强高处坠落事故的专项治理,高处作业是建筑施工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危险性作业,事故率也最高,无论是临边、屋面、外架、设备等都会遇到。在施工中必须针对不同的工艺特点,制定切实有效的防范措施,开展高处作业的专项治理工作,控制高处坠落事故的发生。
4、坚决杜绝群死群伤的恶性事故,对易发生群死群伤事故的分部分项工程要制定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措施,确保万无一失。
5、加强民工的培训教育,努力提高工人的安全意识,开展安全生产的培训教育工作,使工人树立‚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别人伤害‛的安全意识,努力克服培训教育费时费力的思想,纠正只使用不教育的做法。
“3·13”高处坠落事故
2003年3月13日21:00左右,某油田钻井公司钻井队职工在卸试压用胶塞过程中,发生一起高处坠落事故,经抢救无效造成1人死亡。
一、事故经过
某公司钻井队在封井器试压完毕后,司钻组织本班人员开始卸试压用胶塞,由于用B型大钳拉不开,准备用液压大钳卸扣,内钳工许某见水龙头提环挡住内钳吊绳,不好回位,便爬到井架大腿处的梯子上解开提环固定棕绳,待内钳回位后重新固定水龙头提环,此时外钳工看见后,在没有与许某取得联系的情况下拉动水龙带,当第二次用力拉水龙带时,水龙头提环转动,站在井架上正在用力拉的许某因没有思想准备,瞬间失去平衡,从距钻台面高约2.7米的井架拉筋间隙坠落至地面(钻台面离地面6米)。钻井队随即将许某送往油田职工总医院急救,经抢救无效死亡。
二、事故原因
(一)直接原因
高处作业时没系安全带,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
(二)间接原因
1、外钳工在协助内钳工作业之前,没有与之进行沟通,导致许某没有心理准备。
2、内钳工许某在工作时没有对工作环境进行认真观察,防范心理准备不足。
(三)管理原因
1、生产组织不到位,当班没有对此项工作给予有效的组织,因此也就没有针对性的安全提示。
2、安全管理不到位,导致习惯性违章行为。
3、安全监督不到位,没有人及时提醒许某系好安全带。
第四篇:油田实习总结
2012年7-12月实习心得(总结)
7月,带着浓郁的离别之伤我走出了培育我四年的XX大学,告别了我的尊敬老师以及亲爱的同学们。如今,我已不再是XX,不再是XX,也不再是XX,所有的光环与成绩都已成为过去,一切都将从新开始,一切都将从零开始。到如今,已是寒冷的12月,一个人远离家乡,独自在西北的戈壁滩上,但心确是暖暖的,这几个月在各位领导们和师傅们的细心指导和关怀下,我不断磨练自己、提升自我、完善自己,逐步完成了由一个大学生到社会人,到企业职工的转变。
现在对这半年的实习过程做如下总结:
一、实习时间、地点及学习内容
2012年7月29日-8月9日军训;
2012年8月10日-8月29日教培——入场教育培训;
2012年9月3日-9月30日天然气站——站内设备及工艺流程;
2012年10月1日-10月9日LN11-H1井区——试采大队试采单井;
2012年10月10日-11月8日LN2井——吐哈井下作业D15765队修井作业;
2012年11月9日-至今轮三联合站——站内设备及工艺流程、化验及站外集输流程;
二、知识的积累、巩固与拓展
理论知识的学习不应该停留在学校,学习应该伴随着我们整个人生。
从入厂教育培训到如今的实习中期,我学习到了XX企业的发展历史、企业文化与精神,它也为我逐步完成由大学生到企业职工的转变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同时,我会在实践中去发现问题,请教师傅们解答,然后查阅相关资料文献补充完善,如:套损难题、流量计结构原理、换热器结构原理、如何利用油嘴节流控制生产等等。除了单位的培训以外,我也利用工作之余学习相关石油类理论知识,然后在实践中巩固、去向领导和师门们请教学习,然后得以拓展,如:稠油的开采、原油脱水、油田腐蚀问题等等。于此同时,我也会主动去向领导和师傅们请教如何查看相关工艺流程或站外集输工程图纸、或者设备运行条件及参数等等。其次,每次的周末站队学习让我也受益匪浅。
三、实操及现场经验的积累
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能否把所学知识灵活应用到现场实际当中去,做到知行统一是检验学习成效的一种重要标准。正确处理好学与用的关系,做到学用结合、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在学习和实践中促进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的提高。
因此,我在整个实习过程中,特别强调自己,不仅要多学习理论知识,也要
加强自身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及现场经验的积累,在现场领导和师傅们的细心指导下,多跟着师傅转现场、勤动脑动手、勤思考。因此整个实习过程,我主动要求去动手进行实操或进行其他方面的实际工作:如,一起跟着师傅检查安全隐患和维修设备,一起跟着师傅动手倒流程,去井场巡井开关井、取样,更换油嘴、压力表;自己亲自动手拆装废旧阀门进行研究、跟着师傅倒班单独顶岗巡检、动手化验原油(或稀油、导热油)含水率、一起参与单井标准化建设等等。很多现场师傅的经验让我很是受益,如何干活又快又好、如何听声音辨别设备运行情况、管内流体状态,如何观看压力或注入量知悉井下情况等等。
古语说的好:“光说不练是嘴把式,光练不说是傻把式”,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是理论知识向实践能力转化的基本前提,深入了解客观实际是理论知识向实践能力转化的重要保证,积极参与实践活动是理论知识向实践能力转化的唯一。只有良好地掌握理论知识,结合实情,破解难题,总结经验,发现真理,指导实践,接受检验,要让普遍的真理,结合鲜活的实践的检验,替代片面的过时的经验。
四、思想层次的提升
整个实习过程中,我注重转变自己的思想,常言道,只有从根本上转变思想才能发生质的飞跃,才能完成角色转变,踏实地做好本职工作。从入厂教育培训到二次分配到具体的实习岗位,领导和师傅们都教我要注意角色的转变、思想的转变,从每一次的培训,从每一次的具体工作,都让我明白自己不再是孩子,不再是学生,而是一名社会人,一名企业职工了,所背负的责任已绝然不同。学校里,我们只需要好好学习,好好做好学生相关基本工作。但是,到了企业,就不只是学习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更要懂得如何提高自己思想层次、为人处事方式、如何加强工作责任心、提高工作热情及工作效率,为公司创造价值。
实习过程中,我最大的思想收获是如何加强工作责任心和保持较高的工作热情。石油化工是一个集高危、高强度的行业,任何一次疏忽就可能带来灾难性的问题,给人生或企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所以,我时刻提醒自己干工作一定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对自己负责,对手里的工作负责,对我们的单位负责。与此同时,很荣幸地加入塔里木油田公司这个大家庭,作为一名新员工,很高兴能为公司注入新鲜血液,奉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因此,为了公司的欣欣向荣,绽放活力,我们需要保持高度的工作热情,多做事,做小事,不断学习、不断实践、踏实肯干,为XXX公司的战略目标奉献自己的青春。
五、衷心感谢
从刚进入公司到如今的实习中期,我感觉自己收获了许多,也进步了许多,但每一次收获与进步除了自己每一点滴的努力,更离不开的是领导和师傅们的细心指导和帮助。正是有了他们一次次的谆谆教诲,一次次手把手指导现场操练、讲解,一次次的经验分享,才有了我知识的拓展、经验的积累、思想层次的提高、懂得如何去更好地为人处事。在此,对他们表示深深地感谢,祝愿他们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六、存在的不足及下期工作
尽管在这段时间的实习工作中收获挺多,进步也不少,但我也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存在的不足,主要表现在:
1、工作时间短、工作经验不足,思考、处理现场实际问题尚不全面;
2、工作中有时存在急躁或急于求成的心理现象;
3、专业知识与实践工作结合不够协调,亟待提高;
只有充分认识并不断完善自身所存在的不足,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克服年轻气躁,做到脚踏实地,提高工作主动性,不怕多做事,不怕做小事,用更多的磨练和实践,在点滴中完善提高自己。
对于目前存在的不足,我给自己拟定以下近期工作目标:
1、继续加强利用空闲时间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及软件,同时加强锻炼自己的实操能力,注重经验的积累;
2、更多的磨练和实践,努力将在学校学到的专业知识和实践工作进行有效的结合,建立有效的工作方法,提高自己解决现场问题的能力;
3、定期做好实习总结工作;
4、初步拟定论文题目,确定思路,同时继续为明年论文答辩准备材料;
5、提高自己的履岗能力、工作主动性及责任心,多做事,尽快完成角色的根本性转变,单独完全地胜任自己岗位的所有工作;
6、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
XXX
二〇一二年十二月十四日
第五篇:中原油田财务管理机制调整案例
案例三 中原油田财务管理机制调整案例 [资料] 中原油田位于河南、山东两省交界处,勘探区域横跨黄河两岸的淮阳、清丰、东明、兰考等12个县区。1975年被发现,1979年开始投入开发建设,共打到并开发了14个油气田,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约5亿吨,天然气储量约1000亿立方米。目前原油年生产能力为375万吨,天然气生产能力为12亿立方米,1999年末拥有总资产173亿元,净资产90亿元;职工约9万人。
中原油田的开发建设,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创造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是“八五”后期以来,发展中遇到了一些现实困难,出现了发展、甚至生存的危机,这些问题突出表现在:债务沉重、资金缺口大;油气产销价格长期倒挂,政策性亏损严重;勘查开发难度大,生产成本不断上升;后备储量不足,产量急剧下滑,影响收人增长;人员大量富余,办社会的负担深重。1995年底,中原油田的负债总额已高达近百亿元,资产负债率 68%,从1994年起开始进入长达 10年的还本付息高峰期,每年的还贷资金在15亿元以上,约占当时原油销售收人的40%。而作为一个资源开采型企业,由于受到后备储量不足的制约,中原油田的原油产量却在连续下滑,从1988年的722万吨迅速跌到1995年的400万吨。显然在这种情况下,中原油田的发展,甚至生存都面临严重危机。残酷的现实迫使中原油田选择了改革之路,因为只有通过改革体制,转换机制,强化管理,才能闯出一条求生存、图发展的道路。在油田高层决策者的精心酝酿和周密运作下,中原油田从1993年起,以人事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同时,大刀阔斧地进行了以重组内部机构、重建内部管理体系、重塑内部运行机制为主要内容的内控机制改革,连续三年迈出三大步:第一步是进行了结构调整和重组,解体了“小而全”、“大则全”的公司,而代之以专业化的公司,组建了专业化集团;第二步是建立了资产经营和资本运营机制,变“输血型”为“造血型”,变“粗放” 管理为“精细”管理,同时营造内部市场,变资源的“计划配置” 为“市场配置”;第三步是改革旧的财务会计体制,建立高效的理财机制,变“先干后算” 为“先算后干”,变“事后监督” 为“全过程、全方位监督”。[建立财务管理新机制]
1、计划财务合并,成立计划财务处
计划财务处负责全局的计划财务管理工作,将原来计划、财务两个部门分管的业务合并起来,根据油田发展战略和中长期发展规划,合理编制财务收支计划,综合平衡经营计划和投资计划;协调组织会计核算中心、财务结算中心及投资管理中心等单位开展工作,推进计划财务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现代化进程。
2、成立财务结算中心,强化资金集中管理
财务结算中心具有内部银行资金管理的双重职能。企业内部单位相互提供商品、劳务等,都通过中心结算;各单位的资金,也都存入中心,用钱时到中心支取,自有资金不足时可通过审批办理贷款,存款有息,贷款付息。财务结算中心既管理内部结算,也负责对外支付;全油田只有结算中心可以在银行开户,所有对外付款,大到上千万的设备价款,小到日常报销需要的现金支出,一切对外的往来资金都必须经过财务结算中心这个“关口”。
3、财务与会计分设,增强财务管理职能 中原油田的财务和会计一直合在一起管理,工作上也不分开,这种体制重视了会计的记账功能,却不利于财务管理职能的发挥。中原油田将财务和会计在机构和职能上分设:全局设立会计核算中心对各单位的会计业务统一核算,财务管理工作留在生产经营单位。生产经营单位的理财专家在本单位集中精力研究资金筹集、物资采购、投资决策以及利润指标的实现等一系列财务管理问题,集中精力研究本单位如何实现经营目标,如何分解承包指标,狠抓“降本增效”。财务与会计的分设,将“同体核算反映”变为“异体服务监督”,使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两项工作都得到了强化。会计核算中心独立于被核算单位之外,从体制上保证了会计监督的独立性,改变过去那种无处不在的“你签字,我付款;你布置,我照办” 的企业财务管理行为;会计核算中心高度统一了会计核算方法和口径,避免了会计核算的随意性,规范了会计核算行为,基本上杜绝了设置账外账、造假账、资金体外循环等违法违纪现象。
4、成立投资管理中心,提高资本运营效益 中原油田在旧体制下产生了大量的对外投资,但各二级单位对投资的管理能力较差,加之这些投资先天不足,产生效益是十分困难的。投资管理中心的成立,对这些投资进行统一管理,一方面尽最大潜力用活这些资产,另一方面也杜绝了新的乱投资现象的发生。[优化财务管理运行机制]
1、建立财务预算管理体制,实行全面预算管理 预算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中原油田在年末制定下一的资金预算,月末制定下一月度的资金预算,围绕和月度经营目标的实现,逐项列出需要的投资、支出等,分别以签订承包合同的形式落实到相关的单位,各单位再将指标进一步分解到下一级单位直到员工个人。做到每个单位都有预算,每个人都明白自己承担的指标,用员工自己的话说就叫“千斤重担大家挑、人人身上有指标”。预算再分解落实到月,每月审核后执行。预算的制定简单,但确保全过程的不折不扣执行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了,中原油田就是依靠新型的财务会计体制确保了预算执行过程不走样。中原油田依靠计划财务处领导下的财务结算中心和会计核算中心,构建了一套新型理财体制,使、月度预算指标的落实得到了有力的保证。全局统一算大账,直属单位算中账,个人算小账,先算后干,边干边算,年年算,月月算,天天算。现在的中原油田,每一个单位上自厂长、经理,下至最普通员工,上自机关处室,下到班组、小队,年初算、年中算、年末还要算。生产单位自然要算账,而机关处室、厂长、经理和员工个人为何要自己算账?因为中原油田实行了资产有偿使用,对机关处室全年费用分别做出预算,与部门正式签订承包合同,在支出时逐项扣除,坐车要交钱,办公室使用要按面积计费,暖气、水、电等等的使用都是有偿的,有的预算还细划到了单台设备和人员,如小汽车的修理、耗材、燃料、养路费等按车考核。每月由财务部门列出费用支出考核明细表,逐项列示,节超一目了然,单位或部门费用超支会被扣发工资或根本不予报销。
2、集中对资金控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中原油田有近9万职工,1993年时约有40个二级单位。这些单位及其下属单位都在银行开户,有的还在多家银行开户,全油田银行帐号达1261个。每个账号都成了花钱的口子,每个单位,甚至二级单位的下属单位都有钱财支配权,各上单位在不同程度上均有资金管理失控的现象,主要存在成本不清、对外投资不清、职工分配不清、盈亏不清等情况。1995
年,中原油田把局属各单位的银行账号全部撤销,成立财务结算中心。在油田没有统一银行账号以前,全油田1200多账户中的存款总额虽高达上亿元,但由于过于分散,每个账户平均不足10万元,根本形不成大的支付能力。资金集中统一管理后,资金的沉淀量大大减少,周转速度放快,且支付能力成倍增强。另外,各单位的资金往来一旦清晰,全局的资金状况也都清楚了。钱用的合理,符合有关规定和生产的需要,“绿灯” 放行,否则,“红灯” 一亮,拒付。资金管理职能和控制手段得到空前加强,有效地堵住了盲目投资、超预算花钱等口子。
中原油田曾经把经营权和财权都予以下放,油田下属二级单位、三级单位、甚至四级单位均有了经营权和财权。在经营搞活的同时,由于小的单位缺少有效的监督机制,加之人为原因,随之而来的便是对外乱投资、乱开户、乱贷款、乱担保、虚假会计信息泛滥等现象的滋生和蔓延。为扭转这种局面,中原油田决定收回财权。财权的收回意味着集中,这种集中体现在管理上,钱仍是各单位的,各局属单位也仍然独立核算,各单位的利润多了、成本降了,局里会按照承包合同的有关条款予以兑现,兑现的钱和你自有的资金仍归各单位使用。集中管理的目的是监督各单位钱花的合不合理,分配合不合理。财务结算中心严格执行“保证支付、存款有息、借款收息、透支罚息”的规定,经营好且盈利的单位账上就有钱,而亏损单位则不能再大开口子花钱。油田有了钱也不再是像撒胡椒面一样地分配所有单位,而是分清轻重缓急。集中管理增加了审批环节,是否意味着降低了办事效率?一开始人们确实有疑问,但事实却打消了人们的顾虑。这一方面受益于两个中心的高度统一运作(两块牌子、一套班子),另一方面也受益于各级领导的重视和全局上下的支持。
3、执行统一核算制度,规范会计核算管理
1996年中原油田把全局各单位的会计核算人员全部转入新成立的会计核算中心进行统一管理,业务上由计划财务处领导。会计核算中心负责为全油田下属单位记账,中心在各矿区设立了15个核算分处,以便于就近服务,油田外围单位到外省、境外承包项目,会计核算中心就把会计人员派到施工地点,中原的队伍到哪,会计核算就跟到哪。油田会计人员统一归口会计核算中心管理,工资、资金及各种福利也由会计核算中心统一办理,与被核算单位无任何瓜葛,会计人员相对超脱,改变了原会计人员是“经营者手中的一团面,想怎么捏就怎么捏”和“站得住,顶不住;顶得住,站不住” 的状况。会计中心统一业务培训,统一核算办法,更重要的是规范运作,真正实现了全局一本账,有效保障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4、前移投资控制关口,保证投资效益实现 收回各二级单位的投资决策权,前移投资控制关口,便于在全局范围内合理确定投资总量,加强对投资整个过程管理。
新的财务会计机制的运行,控制了企业的经济行为,通过管住会计确保了会计信息的及时和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