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3广西建筑工程管理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
建筑工程管理专业 人才需求调研分析报告
环艺教研室 2013年7月
一、专业需求情况
适应北部湾经济区建设人才需求,培养建筑业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2008年1月16日,国家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2010年1月1日东盟自由贸易区全面启动。“十二五”期间,广西建设发展14个千亿元产业。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推出举措一系列重要举措。诸如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新能源产业,加快新农村建设,推动城镇化跨越发展措施,发展南宁、柳州、桂林区域性中心城市,加快发展其他中心城市,推动产业园区建设,带动城市新区建设,完善公共服务、居民消费和居住功能。
上述举措的实施和区域经济建设总体目标的实现,需要进行大规模的工程建设。据中投顾问市场调查报告,2010年新开工面积3859.13万平方米,增长10.8%。如此大规模的工程建设,对建筑工程专业人才需求量也相对提高。据《2010广西人才供求分析报告》,2010年广西自治区人才需求量超过两万个的有建筑工程类等5个职位类别。建筑行业和房地产行业继续保持对人才的旺盛需求,两个行业人才需求数分别增加7632个和17835个,同比分别增长19.81%和52.50%。人才缺口大,人才供求比仅为0.49,建筑工程管理等土建类专业成为热门专业,人才需求量大。
为了更好服务北部湾经济区建设,进一步推动教育服务广西新发展,满足区域建筑市场人才需求。高职建筑工程管理专业要企业深度合作,培养大量广西乃至东盟建设需要的建筑业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二、专业建设存在问题和不足
本专业由于是新开办专业,在校企深度合作、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四位一体功能的实训基地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建设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校政企多方合作管理运行机制有待健全
由于多方参与专业建设管理,管理的主体和涉及资源等要素较多,限于目前政策、法律法规的影响,合作各方的管理方式方法还无法适应专业建设。不能很好引导和调动行业、企业以及社会力量参与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积极性,导致“双主体”育人人才培养模式不能很好实施。因此要建立健全学校主体、政府协 2 调、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专业建设机制,整合多方资源,才能激发专业建设活力。
2、课程教学内容与建筑新技术标准对接有待加强
目前,建筑业发展非常迅速,新工艺、新材料和新技术应用变化升级很快。而教材内容更新不及时,导致开发的课程内容与企业实际岗位技术需求无法及时对接,必须采取措施使课程内容与新的技术标准和施工工艺接轨,本专业建设要解决好课程、教材与行业企业技术标准及工作岗位要求的衔接问题。
3、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有待加强
鉴于建筑施工过程周期长,涉及到施工工艺比较多而复杂,涉及到建筑材料品种、数量大,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受课程时间短、实践教学场地和实训经费有限等因素制约,导致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还不能完全对接,不能很好实施人才培养方案。
4、兼职教师聘任管理制度有待完善
受建筑业专业人才紧缺特点,建筑业人才收入高,因项目变化而引起工作地点变化频繁,导致高水平教师引进难,兼职教师队伍不稳定,已聘任兼职教师管理困难。因此,要通过建立健全新的教师聘用机制,解决行业领军人物的高水平教师引进问题和校企合作教师的稳定机制问题。
5、学校的真实施工实训环境建设有待加强
目前学校尚未完善生产性实训室,受建筑施工过程的时间和空间影响,实训环境与真实的建筑施工环境无法完全对应,无法满足学生开展生产性实训要求。因此,要探索和完善校企合作的真实性实训中心和实训基地资源开放共享机制。
三、专业定位和建设目标
(一)专业定位
本专业以服务广西区域经济建设为宗旨,以建筑业人才需求为导向,创新校企合作机制建设,建立健全专业的“双主体”育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平台;通过两年建设,把建筑工程管理专业及专业群建设成为与北部湾经济区建筑业互动良好、校政企合作模式成熟、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强、专业建设辐射范围广、引领带动作用显著的品牌专业。主动适应广西“14+4”千亿元产业和北部湾经济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广西乃至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筑业的发展培养数量充足、具有可 3 持续发展能力的、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的高素质技能型工程管理人才。
(二)建设目标
按照服务和发展相结合原则,建立校、政、企多方合作“共赢”机制,将专业建设、人才培养与建筑业发展相适应,积极面向广西区域建筑业培养优秀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通过“校政企”、“企中校”合作方式,建立“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建成“五个一”标准的广西区内知名专业(即一批深度合作大型知名建筑企业,一支的结构合理、德技双馨的“双师”素质的专业教学团队,一流的产学研创“四位一体”、开放共享的实训基地,一套与建筑行业标准紧密对接的课程体系,一流技术服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办学水平的持续,增强社会服务能力。
四、工程管理专业学生需要的知识和技能
目前, 工程管理专业已有5 个方向: 工程项目管理、房地产经营管理、投资与造价管理、国际工程管理和物业管理。不同的学校侧重不同,但都是培养具有管理学、经济学和土木工程技术的基本知识,掌握现代工程管理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手段,具备从事工程项目管理的基本能力,能在国内外建设领域从事项目决策和全过程管理的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
1、知识储备。
工程管理专业是交叉型、复合型专业, 其知识结构横跨管理学和土木工程两大学科。这就要求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既要掌握工程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又要掌握投资经济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同时,还要熟悉土木工程技术知识以及工程项目建设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作为自身在行业中长期发展的需要,还要了解国内外工程管理的发展动态,掌握进行国际工程项目管理所必需的相关商务知识(如国际工程合同与合同条件、外贸、金融、法律及保险等),具有较强的外语能力和运用计算机辅助解决管理问题的能力以及从事工程项目决策与全过程管理的基本能力。
2、专业技能。一是技术技能
熟练地使用AutoCAD 进行工程制图 熟练地使用各种工程测量仪器
熟悉建筑材料的主要品种,能够进行建筑材料性能试验 熟练掌握建筑结构知识与建筑施工技术,掌握现行的主要规范 能够进行工程规划设计,对方案指标作出评价和优选。
能够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以及其他施工中到的各种文件。能够编制监理大纲、监理规划以及监理过程中用到的各种文件。
(8)掌握工程项目管理知识,能够编制工程进度、投资、质量等各种控制计划,掌握常用的人工、材料、机械参数。
二是经济技能
掌握工程成本分析知识,能够对企业财务管理提出建议。
能够编制投标书、招标书,开展合同谈判与合同签订工作,能够进行合同分析和工程索赔。
能够编制工程量清单、工程标底,能够编制投资估算、初步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能够进行工程决算。
掌握工程经济评价的方法,能够在可行性研究中进行项目财务分析和国民经济效果评价,熟练编制现金流量表等各种表格。
掌握房地产估价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具有参与房地产估价作业的能力。熟悉房地产开发全过程及其各环节的有关业务,能够进行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编制房地产营销计划。
(7)掌握房地产、建筑市场调查、分析和预测的基本原理,具有从事市场研究的初步能力,并能够编制市场分析报告。
三是法律技能
熟悉建筑法律法规知识、地产法律法规以及相关的经济法律法规,具有诉讼、仲裁的一般理论知识。
(2)能够就工程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提出法律建议。四是通识技能 学会撰写科技论文。熟练地使用各种办公软件。
能够使用Internet 搜集资料、获取信息。
掌握各类文献写作的基本要领,并有一定的写作能力。
能够运用外语进行简单对话,能够查阅翻译外文资料。具有演讲的口才和组织能力。(7)具有良好的社交能力。
五、职业资格认定
工程管理专业的毕业生还要结合自己的职业定向来选择考取相应的证书,以增强自己的就业竞争力,当然最主要还是为自己的职业发展助力。如:注册质量工程师、监理工程师、安全工程师、设备监理师、造价工程师、评估师、咨询工程师等等资格证书。同时,英语也要学好,至少达到B级水平,英语程度好的还可以考取商务英语。
六、工程管理就业方向
工程管理专业主要为建筑业、房地产业培养具有专业技术基础的管理型人才。当前,我国已进入现代化发展的中前期,各种基础设施项目和房屋建筑的建设任务极为繁重。同时,我国城市化水平仅为36%左右,而发达国家普遍超过70%,如果在21世纪中叶可以达到这种水平,则每年需要有1600万人口转入城市,这需要相应规模的城市基础设施、商业设施,特别是住宅建筑。因此,我们国家的城市建设、城镇建设、工程建设、建筑业、房地产业、城市公用事业和勘察设计业正面临着新的历史性的发展机遇,对建筑类人才尤其是具有现代经济管理知识、行业管理知识、专业技术知识、懂经营、懂开发的工程管理人才有着广泛的社会需求。
工程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就业范围十分广泛,他们可在政府经济管理部门或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建筑施工企业、工程建设监理单位、房地产开发企业、工程咨询公司、国际工程公司、投资与金融等单位从事工程管理等工作,也可在高等学校或科研机构从事相关专业的教学或科研工作。据有关资料显示,近年来该专业就业分布最多的省市主要集中在上海、北京、广东、天津、广西等。目前工资一般可以达到3000元~5000元/月。
工程管理专业毕业生可以从事的职业有:建造师、监理工程师、造价工程师、房地产评估师、咨询工程师等。
七、相关岗位和岗位要求
需要工程管理专业知识的岗位林林总总。除了在校园招聘栏贴出的招聘广告 6 外,大部分岗位都要求三到五年的工作经验,而具有八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才更成为众多企业争抢的对象;另外一个在校园招聘中的特点是对于学历的要求,其他一些招聘启示的要求大部分为大专以上学历,只有校园招聘中提到本科及研究生以上学历。可以看出,经验和技能对于具备工程管理专业知识的人才是十分重要的。
综合各个招聘启事,下面列出出现频率最高的对于工程管理专业的岗位要求:
有相关工作经验,爱岗敬业,沟通能力强,品质优秀 熟悉施工工艺、规范、材料,能够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组织协调,保证计划顺利实施 熟悉国家、地区相关政策及相关法律法规
八、企业用人单位对工程管理专业毕业生的要求和意见
(一)在单位需求情况方面:
1、对目前专业未来几年需求情况方面,80%的单位未来几年还有需求,需求量较大的专业有:建筑工程管理、建筑工程技术、工程测量,工程造价等,由于东盟商务圈的扩大和由此衍生的建设项目的剧增,对工程类方面的人才需求在不断加大。
2、对目前开办专业的意见方面,用人单位建议我系增加实践课的开设,有些专业课,如建筑施工等应把一部分课搬到施工现场去,并且要增加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3、对新专业开设方面,用人单位希望我系开设部分新专业,如工程测量、工程技术、工程造价等新专业,同时用人单位也建议我院在开设新专业上除了要考虑市场需求外,更要考虑专业的特色性,多开办一些建设行业的特色专业,而不要随大流,开办一些所谓热门专业。
(二)在调查中,很多用人单位也提出了很多意见的建议:
1、加快教学改革,增加实践课的比重,增强毕业生实际动手能力和工作上手能力;
2、各个专业必须要有自已的特色,如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着重培养学生的现场管理能力、识图绘图能力、现场测绘能力。
3、要加强毕业生的教育,目前还有部分毕业生在就业观念上还不能成熟,在就业初期过于在意工资待遇,随意转换工作现象还比较突出。
九、建筑工程相关项目资料
见附录。
附录1:
广西部分大型建筑企业:
1、广西壮族自治区公路桥梁总公司
2、广西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3、广西昌龙集团有限公司
4、广西电力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5、广西大地建筑工程公司
6、南宁昊冠住宅建筑有限责任公司
7、广西建工联合建设有限公司
8、广西水电工程局建筑工程公司
9、广西水利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10、南宁市基础工程总公司
环艺教研室2013年7月
附录2:
南宁市部分在建、待建大型项目:
1、航洋信和广场
南宁最具“迪拜”风格的摩天大楼公布中标方案,集酒店、办公、购物、娱乐、住宅为一体的综合性摩天大楼综合广场。约74层。主体大楼航洋信和大厦采用空间错位层级布局在世界建筑史上堪称奇迹。
2、南宁火车站东站(在建中):亚洲第二大火车站,仅次于北京西站,将开通多条国际列车。
3、新南宁国际机场(在建中):2020年全面建成,2012年一期建成,建成后将是广西乃至西南最大的单体建筑。全面建成后的“南宁航空城”,两个航站楼一个是国内出发,一个是国际航班,中间使用地铁连接。将出现酒店、购物、娱乐、休闲为一体的新航空城,成为中国重要的国际枢纽机场。
4、中国水城、东方威尼斯项目:300亿打造,重多景点,未来到南宁可以豪华游轮全城游,本项目已开工。
5、南宁香港街(在建中):原中山路小吃街
6、华南城:建成后为中国面向东盟十国的国际物流中心,华南城将为20万人提供就业。
7、南宁李宁体育园:国内最大的公益性体育园区。
8、地铁项目(部分竣工)。
9、南宁台湾街:在建中,主要内容有台湾文史馆、历史人物塑像、台湾风情骑楼街、台湾民俗广场、写字楼、购物中心、中式住宅及小学、幼儿园、游泳池等配套服务设施。还有“台北中心”、“云林苑”、“桃园居”、“嘉义园”、“金门阁”、“宜兰湾”等。
10、五象新区:8年前,南宁琅东造就了中国的另一个“浦东”,8年后,五象新区将再造一个新南宁(加速建设中)。
附录3
1、建筑市场主体有哪几类?相应资质等级?
建筑市场的主体包括:发包工程的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房地产开发公司和个人组成的发包人,承担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任务的建筑企业组成的承包人,为市场主体服务的各种中介机构。
2、建筑业企业资质
分为施工总承包、专业承包和劳务分包三个序列。
总承包企业资质分为房屋、公路、港口及航道等12个资质类别和特级、一级、二级、三级4个(部分为三个)资质等级。
专业承包资质类别有60个,大多数有3个资质等级。
劳务分包企业划分为13个类别
3、工程勘察资质
分为工程勘察综合资质、工程勘察专业资质、工程勘察劳务资质。工程勘察综合资质只设有甲级;工程勘察专业资质设甲级、乙级;工程勘察劳务资质不分等级
4、工程设计企业资质
分为工程设计综合资质、工程设计行业资质、工程设计专业资质、工程设计专项资质。
5、工程设计综合资质只设甲级。工程设计行业资质、工程设计专业资质、工程设计专项资质,设甲级、乙级。
6、工程监理企业资质
分为综合资质、专业甲级资质、专业乙级资质。
第二篇:建筑工程管理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
建筑工程管理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随着基础建设的加快,全国进入了快速发展期,太原市建设规模继2008 年达到 3300 万平方米,2010 年创历史新高。建设规模的高增长给建筑企业 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发展机会,但是,随着建筑市场的开放,不仅外地建 筑企业纷纷寻求在太原市场上分一块蛋糕,国外建筑企业携带资金、技术、人才、管理优势进入太原,建筑企业在抓住机遇的同时,更面临着严峻的挑 战。建筑企业要想在市场中取得竞争优势,人才作为第一资源的主导作用越 来越突出。企业竞争已经不再局限于市场、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人才 的竞争上升到了关系企业生死存亡的战略地位。
为了抓住机遇,应对挑战,科学定位,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我们走访了 山西省发展改革委员会、山西省建筑工程总公司、山西省建筑科学院等单位,对山西省建设行业的背景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查和研究。
一.建筑行业人才基本现状 我省建筑行业共有施工企业 3400 余家,从业职工约 90 万人。生产第一 线的技术与管理人员,绝大部分仅具备中职或中职以下学历。以我省最大的 建筑集团企业山西省建筑集团总公司为例,职工总数为 34770 人,其中,专 业技术和管理人员为6700 人,占职工总数的19%;而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中 高职和本科以上学历的占 25%,只占职工总数的 4.8%。全省建筑行业大专及 以上学历的管理人员比例就更低,这个比例也低于
全国平均水平,与山西省 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建筑队伍组织结构和对构建大型企业集团 的资质要求有不小的距离。因此,近几年来企业需要补充大量的高层次的专 业管理人员,以尽快提高本企业的技术和管理水平,提高企业资质水平,适 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挑战。建设部在全国建设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科教兴业”战略。随着建设行 业改革的不断深入,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建设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中新材 料、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以及大型工程的国际化招标,投 标的推行,建筑市场逐步趋向规范化、国际化。这一战略性转移,促使我们 必须迅速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适应建筑市场的实际需求,以 提高建筑行业技术人员的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能力。为达到这一目标,建设 部启动了以构建和实施人才培养为目标的“万——千万工程”,即造就万名 学术和技术带头人;造就十万名建设技术业务骨干;培养百万名建设专门人 才;培养千万名建设熟练技术工人和劳务人员。我省也根据本省的实际情况 制定了促进山西建筑业整体素质上台阶的“2324 工程”即造就200 名建设学 术带头人;造就3000 名建设技术业务骨干;培养2 万名建设专门人才;培训 40 万名建设熟练技术工人和劳务人员。随着这项工程在我省的逐步落实,培 养建筑人才的任务十分艰巨。随着时代的进步,我国建筑和基本建设管理体制,建筑施工企业的生产 方式和组织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以工程项目管理为核心的企业生产经营 管理体制已基本形成,建筑施工企业普遍实行了项目负责制和项目成本核算 制,同时,工程项目管理作为一
门应用科学,其理论研究也逐步得到了各方 面的重视。目前我省建筑市场急需一支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职业化的 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经理队伍。然而,由于建筑类普通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过 分专业化、学科化,现在社会上建设类高等职业教育又出现空档,中职教育 层次偏低等原因,这样集专业、管理、经济、法律、税务、计算机等知识为 一体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建筑人才变得紧俏起来。以发达国家高等职业院 校在校生占整个高等教育在校生的比例,大多已达到20%~50%,而我国尚不 足8%,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二.建筑行业对毕业生的需求
1、随着建筑行业整体向好,建筑企业对建筑工程管理专业毕业生的需求 趋旺。
2、建筑工程、建筑学、电气工程技术、给排水工程、暖通工程、财务管 理、项目管理、企业管理、工程造价、道路与桥梁是 2008 年至 2010 年建筑 企业招聘大中职的前十位。
3、建筑企业对这十大热门专业的需求量占建筑行业对毕业生需求量的 80%,近年来还以增幅8%的速度稳步增长。
4、高职成为建筑业招聘毕业生的基本学历要求。
三.建筑行业人才的发展趋势
1、随着行业的大发展和高增长,会拉动行业对人才需求。2011 年建筑业 的企业人才需求将较2010 年有较大幅度的增长,预计增长幅度将超过25%; 建筑业人员需求达2.3 万人之多。
2、技术类专业人才成为建筑业招聘永恒的主题,行业的高增长将带来此 类人才需求量的放大。2010 年企业对技术类人才的需求将占到总需求的40%。3、2011 年建筑行业人才竞争将更加激烈。太原市建筑市场正逐步全面开 放,企业竞争的加剧必
将带来人才的激烈竞争。4、2011 年建筑行业企业招聘中、高职毕业生的十大热门专业是:建筑工 程、建筑学、电气工程技术、给排水工程、暖通工程、工程造价管理、财务 管理、项目管理、企业管理、道路与桥梁。建筑工程管理和工业与民用建筑一直是企业需求毕业生的热门专业。
四.建筑行业人才需求分析 根据职业人才需求预测的调查报告,全省150 多个专业归为40 个专业类,按专业类进行统计显示:(1)社会人才需求量依次为市场营销,工商行政管 理,机械,土建??,其中土建名列第四位。(2)土建类人才需求的顺序为 工民建,工业电器自动化,给排水??其中工民建列土建类首位。由此看来,工民建专业有广泛的社会需求。我院建筑工程管理专业毕业生适应的工作领域包括建筑施工企业、房地 产开发企业、工程质量监督站、建设施工单位、监理公司、物业工程管理、工程造价咨询和项目评估等部门。
随着我国“十二五”计划的实施,国家将鼓励房地产业的发展,特别是 职工住房制度的改革,将会进一步促进房地产业的发展。近几年来,国家制 定宏观财政政策,用以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其目的就是通过加大对基础设 施的投入,来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事实证明,这种带动作用无疑会增 加建筑工程管理专业人才需求。
我们对太原市建设委员会、市人事局、各设计院(所)、建筑施工企业 等单位的建筑工程专业人才现状与需求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主要调查与分析 结果如下:
1、调查结果 大型施工企业调查结果 单
位名称 统计年限 所需人数(人)十三冶四公司 今后五年 2000 太原市建一公司 今后五年 1200 河津建安公司 今后五年 600 共计 今后五年 3800 三个企业职工总数为:19036 名 职工人均需求指数为:0.053
2、同比例类推计算结果 国有企业0.053x407075=21575 人 集体企业13158 人 408 家建筑施工企业累计共需量37733 人
3、按单位发展规模推算(1)设计单位:乙级单位今后五年共需677 人 丙级单位今后五年共需1438 人(2)施工企业:国有单位今后五年共需18637 人 集体单位今后五年共需12872 人(3)建筑管理单位:市级单位今后五年共需1112 人 县级单位今后五年共需2127 累计共需368633 人 上述预测较为保守,随着国家对基础设施投资力度的加大,太原市对建 筑工程管理方面的人才需求会进一步的增加。但是对人才的需求不会只仅限 于传统的房屋建筑工程方面,而是具有较为全面的土木工程基础知识的应用 型人才。这对我们的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综上所述,在未来的十多年中,建筑业将会有一个更大更快的发展,社 会对建筑工程人才的需求将逐步转向高职高专培养出的高技能实用型人才,本专业的教学改革对社会进步,经济发展有直接的推动作用。
山西兴华职业学院 2011 年8 月
第三篇:建筑工程监理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
建筑工程监理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
我系于2004年设置了建筑工程监理专业,为了使我们培养的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用人单位的需求,我们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当前我国建设、监理行业的发展状况、人力资源现状以及技能人才需求情况,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调研分析,同时结合建筑、监理企业反馈的意见,制订了建筑工程监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现将调研结果作如下报告:
一、建设事业的改革与发展,急需大批建筑、监理技术人才
目前,我国正处在大规模经济建设时期,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持续保持7%以上的年增长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逐年加大,在2005年将达4.7万亿元,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60%要靠建筑行业来完成,在2005年建筑行业将完成产值2.8万亿元。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近年来,全国建筑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2.6%,高于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同期增长速度(9.3%),建筑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4.7%提高到6.7%,在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中居第4位(在工业、农业、商贸业之后),显示了支柱产业的地位。在这样的背景下,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是大量的。
十六大明确提出,要继续加快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到2025年城市化率要达到55%左右,全国城市人口将达到8.2-8.7亿。这一宏伟的战略目标,对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提出了急迫的、大量的需求。
二、我国建筑技术人才现状分析
目前全国建筑业从业人数已达3669万人,占全社会从业人数的5.5%,其中在施工工人队伍之中,80%是仅具有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缺乏基本的操作技能和安全知识未经培训的农民工。技师不足1%,高级技师仅占0.3%。在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中,专业技术人员仅140万人,占建筑业从业人员总数的4.1%。经营管理人员194.6万,占建筑业从业人员总数的5%,两类人员合起来仅9%,这个比例数远远低于全国各行业18%的平均水平,建筑企业技术人才严重缺乏,是目前建筑业面临的严峻问题,尤其是现场管理和监理类人才更为缺乏。按《建设工程监理规范》的要求,每个工程项目监理机构均应有总监理工程师一名、专业监理工程师若干名,且总监理工程师、专业监理工程师应当是国家注册监理工程师,取得全国注册监理工程师有一定的难度,故人员数量的增加速度并不快;又由于行政许可法的出台,省监理工程师资格被政府取消。现在只有监理员的考试,由此出现了监理工程师这一层次的真空地带,有执业上岗证并拥有签字权的监理工程师数量远远不能满足现在的监理工程量,引起工程监理现场无证且实际管理能力未经有关机构确认的监理人员上岗的现象大量存在,造成监理工作质量难以保证的局面,这就要求我们高等院校在近期内能培养出大量具有专业知识的监理人才,以满足现代建设事业的发展需要。
三、建筑监理专业教育现状
目前,全国设有建设类专业的高职高专院校有290余所,其中绝大部分为建筑工程技术
专业,而工程管理和监理类专业由于是新型专业,为数很少,其毕业生数量远不能满足建设事业的发展需要。
若建筑领域各类人才与从业人员总数的比例按全国各行业平均水平18%计算,目前需要700.74万人,现在仅有349.20万人,总量缺口为351.54万人。2004年,建设类大中专毕业生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中等职业教育、高职高专教育和本科以上教育的毕业生分别为9213人、77564人和69714人。粗略按当年毕业生全部进入建设行业,且不考虑自然减员等因素,以这样的培养速度满足目前行业的需求需要18.85年。可见,建设教育在总规模上与行业需求之间相距甚远。
四、对我系建筑工程监理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建议
综上所述,我系的建筑工程监理专业的培养方向应该从建设行业监理一线对技能型人才的急需出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线。建立校内校外实训基地,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优化教学和实训过程。树立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理念;提高职业教育对社会的适应能力,缓解建设行业技能型人才的紧缺状况,促进建设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具体提出如下建议:
1、双证书制度的研究
由于,监理行业必须执证上岗,因此,我们要探讨“双证书”制度的实施方案,从教材选择、教学内容等方面,将学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有机结合。
2.构建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内容体系
理论教学内容体系按“必需够用”的原则,对课程内容进行增删,淡化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实践教学方面以加强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突出应用性、实用性为主线,建立以培养能力为主的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
根据这一思路,努力开发新课,整合传统课程,更新教学内容,加大实践教学时数,使工程监理专业的课程体系紧贴监理员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
3.建立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机制
实践教学是培养职业能力的主要途径,而在企业进行现场实践又是其中的关键。学生如果没有经过在真实的工程项目中去现场实践,毕业后就不能零距离上岗。为此,学校应在校外建立稳定的实习实训基地,或与企业签订“订单”式教育。充分利用企业的工程项目和工程技术人员等教育资源,建立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机制,对学生树立学校、企业双主体教育的新理念。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我系有充足的建筑工程类专业教师,尤其是专业基础课的开设已具备良好的条件,根据专业发展的需求和教学工作的需要,学校应加强专业课师资队伍建设,积级挖掘我系工程类“双师型”专业教师的潜在资源,采取得力措施支持教师参与工程实践,提高他们的专业实践能力,或创造条件选送教师出去进修,或接收工程管理类、监理类专业优秀大学毕业生,或从社会招聘高级职称的工程监理类专业技术人才等措施,尽快建立起一支整体结构优化、具有良好的专业素养和知识结构的专业师资队伍。
5、加强实验实训基地建设
实验实训是高职教育教学活动的核心,是实现以就业为导向的根本途径,加强实验实训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关键。已建成的建材、测量、土工、材料力学实验室,能开设相应学科教学大纲要求的全部课内实验。但是,设备数量偏少,受学时影响,学生不能全部动手,加之校内实训基地尚未建成,这样就会制约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和数量。只有加大投入力度,搞好实验实训基地建设,才能使我们的教育教学真正实现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
五、对制订教学计划的建议
(一).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使毕业生质量标准要明确具体,能反映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
(二).构建人才培养目标体系,使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
(三).构建课程体系,建立起既相对独立又密切联系的理论课程体系、实践课程体系和素质形成体系。
(四).建立专业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分析。
1.专业知识结构:
(1)、掌握一般民用与工业建筑的组成及细部构造。
(2)、了解建筑结构的计算原则;了解结构材料的力学性能;掌握混凝土结构、钢结构与砌体结构构件的承载力计算方法;掌握结构构造要求;熟悉国家有关建筑结构的设计规范;熟悉建筑结构制图标准。
(3)、了解地基土的一般性能,掌握基础类型及其构造要求;了解浅基础设计原理。
(4)、了解常用建筑工程施工机械的种类及性能,并能合理选择和正确使用;掌握各主要工种工程、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工艺及施工方法、质量标准与安全技术;掌握冬期施工、雨期施工方法与技术措施;掌握工程建设质量检查、验收的程序及方法;掌握主要工种工程质量控制的要点。
(5)、掌握单位工程施工组织的原理及方法;掌握工程建设进度控制的方法。
(6)、掌握建筑工程计价、竣工结算的编制原理及方法;了解招投标及合同管理的基础知识;掌握投资控制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7)、了解工程项目管理、工程建设信息管理以及工程建设法规基本知识。
(8)、掌握工程监理的基本理论;掌握“三控制、两管理、一协调”的内容和方法。
2.职业能力结构:
(1)、具有编制、收集、整理、总结技术资料的能力。
(2)、有识读与绘制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的能力和识读设备施工图的能力。
(3)、具有常用建筑材料及制品的检查、试验、选用、保管能力。
(4)、具有建筑施工测量的能力。
(5)、具有对施工现场进行质量控制、进度控制的能力和对工程项目进行投资控制的初步能力;具有施工合同管理、信息管理的能力;具有在施工现场进行协调的能力。
(6)、具有编制、审查土建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能力。
(7)、具有确定、审查建筑工程造价的能力,并能参与工程监理招投标。
(8)、能运用有关法规分析、解决一般经济纠纷。
(9)、具有建筑工程主要工种的操作能力。
3.综合素质结构
(1)、思想素质
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良好的职业道德。
(2)、身体素质
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
(3)、文化与社会基础素质
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交能力,一定的外语表达能力,熟练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健全的法律意识。
(4)、专业素质
具有从事专业工作所必须的专业知识和能力;有一定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初步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就业观和人生观。
六、对修改课程体系的建议
优化课程体系,根据就业导向、能力本位的要求构建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的理论课程体系和实践课程体系。
1.理论课程体系
由公共课和专业课组成,专业课包括:专业必修课、专业限选课、专业任选课。根据目前用人市场需求情况,限选课开设建筑CAD、建筑安全技术与管理、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根据不同的专业培养方向,开设了桥梁工程、道路工程、市政工程概述等任选课,有利于学生多方选择,任选课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开设。
2.实践课程体系
实践性课程,是指那些必须落实在实际操作应用方面的课程。这个模块的教学,是高职高专教学区别于一般院校教学的特色之一,应用型人才培养主要靠这一模块课程的教学与实训去落实。
根据这一要求,我们在制订监理专业教学计划时,实习、实训课时加大,占总课时46%。设置的实践教学体系具体分为三个层次:
(1)基础及公共技能训练。如计算机应用、建筑CAD操作实训。
(2)单项技能训练。如建筑材料实验、土力学实验、建筑力学实验等。
(3)综合专业能力训练。如建筑工程测量实习、房屋建筑学认识实习、施工生产实习、各科课程设计、毕业综合实践、施工监理岗位实习等。
第四篇:《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
《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建设、改革与发展,高职高专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已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专业教学体系,具有鲜明的行业特色和相当明显的职教特色、地区特色。:
尽管高职高专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为我国水利行业一线人才的培养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但是,在新世纪新形势下,仍存在一些的问题。比如未能根据水利的两个战略“转变”,建立起可持续发展的新的专业体系围绕洪涝灾害、水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恶化三大问题,使传统的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现代化水利和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是水利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从目前我国高职高专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的设置状况看,还远未能跟上这种转变的形势。还没有从过去的以工程水利设计、施工、运行、管理人才为主的培养目标,转移到以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管理的人才培养方向上来。一个新的、能适应我国经济转型和水利两个战略“转变”的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体系还没有真正形成。
通过了解各用人单位从“对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的需求情况及需求量”、“对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的意见”归纳如下:
多数国营企事业单位由于受岗位、编制等限制,在近几年中对大专层次毕业生需求量相对较少,目前能接受的人数也相对较少。部分工程任务较多的大中型建筑施工企业对大专层次毕业生还有一定的接受能力。
与国营企事业单位脱钩单位及私人企业对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的毕业生有一定需求,特别是对监理、造价等管理类人员有一定的需求。但今后几年的需求量会有一定的下降。
近几年,珠三角地区不少中小型水利工程已建成,部分用人单位认为会对水利工程管理类人才有一定的需求,目前也很需要堤围、大坝、渠系方面的管理人才。用人单位还认为,随着施工技术的不断进步,新的施工机械大量引进,需要按照更严格按施工规程和施工方法来进行施工,部分单位认为对水利工程施工类人才有一定需求。
企业人员一致认为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培养目标定位准确、课程设置基本合理,但也提出了一下意见:
加强学生在地质、土工方面的知识和实际应用能力;由于在在实际工程中,不只是搞水工建筑,也经常会碰到民用建筑、工业建筑的设计等问题,许多用人单位都表示应加强学生的工民建、桥梁设计的能力的意见;随着GPS、全站仪或测
深仪等现代测量设备在工程中的广泛应用,应加强学生使用新测量技术的的能力;写作能力也是用人单位很重视的一种重要技能。他们认为,连一篇工作计划或报告都写不好的人,他能否科学地工作就值得怀疑。有不少毕业生在工作中的写作应用能力有待于提高,他们在表达能力上有明显欠缺,往往是心里有话,却无法清楚透彻地表达清晰的思路。大家赞成加强应用性、科技性写作的训练,并提出可以开设“科技文档写作”等课程;许多用人单位表示随着计算机技术在水利行业的推广和应用,目前比较缺乏既熟悉计算机技术同时又熟悉水利专业的复合型技术骨干,一些新技术难于推广,影响了水利科技创新,认为应进一步加强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许多用人单位建议增设工程管理类课程和机电运行管理知识、学生施工知识也需加强和拓宽,需要不断更新。
在调研过程中,用人单位都一致认为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比较实用,学生所学的知识面较广,既可搞施工、设计,也可从事工程管理工作,认同度高。各用人单位对我院的毕业生总体持比较满意态度,认为我院毕业生专业能力较强,主要欠缺在综合能力方面,比如文字表述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等。此外独立开展工作的能力也较弱。
除专业技能外,几乎所有的用人单位都提到了学生还应具有学习能力、沟通能力、职业道德和团队精神、心理承受力及良好的社交礼仪。
部分单位对比较重视职工的继续再教育。一方面他们希望通过继续教育来提高职工的学历层次,使职工既真正学到了知识、又提高专业技能;另一方面他们也希望通过继续教育使职工获得实用的各类职业技能证书。
部分单位也提出学生、学校、用人单位(社会需求)三者之间还缺乏经常性的了解和沟通,类似的专业调研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对我院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改革与发展的建议
对原有专业教学计划进行完善和补充。根据各用人单位对水工人才的需求情况,实时调整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继续加大实践教学的比重,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学生毕业时都能取得“双证书”,充分体现了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
加强与水利基层单位的技术合作。充分利用学校的人才和资源优势,积极承接科研、设计、生产项目,扩大学校知名度。也特别重视与基层水利部门的技术合作。这样既能提高了教师的业务能力和科研设计能力,同时也提高了教师的“双师”素质。
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及时改变就业观念。近几年来,一方面由于珠三
角地区在水利工程上大量投入,另一方面由于珠三角地区水利企业和政府部门的脱钩,急需大量的毕业生,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近几年两系毕业生就业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地区,良好的就业形式使得目前在校生存在“非珠三角地区不考虑”的思想。通过本次调研,可以看出珠三角地区水利行业对大专层次毕业生的需求逐渐呈饱和状态,毕业生如仍抱着上述思想将会导致就业难的情况。因此,应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鼓励他们到专业人才缺乏的水利基层生产一线去。进一步加强学生、学校和用人单位之间的沟通和互动,实现三赢。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教育不仅仅是关系到学校对学生的培养,还跟用人单位的利益紧密相关。这三者中任何一方没有做好,都将影响到其他方面的利益。关于这一点,在调研中,各方面都认为十分必要。其实,学生、学校和用人单位(社会需求)三方的目的和愿望是一致的,都希望学校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学生,那么三方何不创造一些机会坐下来,相互了解一下其他两方的想法,来共同完成这个心愿。而且,经常性的互动也可以有效地避免知识经济快速发展所带来的供求差异扩大化,最大程度上保证教、学、用三者的统一,从而实现多赢的结果和局面。我院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一直是成教学生的首选,如何合理利用我院在水利行业的优势,争取有关部门的支持,获取更多的行业认证资格,改革我院有关制度,调动系部主动性,改变以往等进来的办班模式是推动学院继续再教育的有效方法。
我们相信在学院领导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我院的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一定会越办越有特色。
第五篇:物流管理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
物流管理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
一、调研目的与对象
(一)调研目的:
了解物流行业人才供求状况,物流行业人才需求的状况是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培养人才的“指南针”,是物流管理专业开发哪些课程和怎样组织教学的重要依据。人才需要具备哪些专业技能、能力、素质,为物流管理专业课程的改革提供信息支持。
(二)调研对象:
为了了解物流管理专业人才需要具备哪些专业技能、能力、素质。项目组针对山西省内外的多家重点物流企业包含美特好清徐物流园区、山西盛唐物流、迎泽物流、太铁物流、大同物流园区、侯马物流保税区、天津港、上海港等企业,重点调查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工作流程、岗位设置和能力标准;企业对不同岗位的员工在知识、素质以及能力机构方面的要求;企业主要物流设施、设备、物流技术的应用、信息化管理的现状存在问题等,为我院在专业建设中,完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奠定基础。
二、调研方法与内容
(一)调研方法:
根据调研的目的和内容采用了以下几种方法,(1)企业专家访问法;掌握山西物流行业企业的总体规模及发展水平,以及企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未来山西物流行业发展的重点领域。
(2)问卷调查法;了解山西物流企业的岗位设置,物流管理人才能力需求结构。
(3)文献资料分析法;收集并归纳近三年山西物流行业从业人员的基本情况、人才招聘渠道;高职院校相关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等。
(4)网络资源分析法,通过网络招聘平台,收集了物流企业的岗位招聘信息,分析物流企业对人才的要求。
(二)调研内容:
(1)山西物流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重点调查山西物流行业企业的总体规划及发展水平,以及企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未来山西物流行业发展的重点领域。
(2)山西物流管理专业人才需求预测;重点掌握山西物流管理专业人才需求的总量及能力需求结构,以及需求的变化趋势。
(3)山西物流管理专业人才供给预测;重点掌握山西物流管理专业人才供给的总量,以及需求的变化趋势。
(4)职业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设置、师资队伍配置、实习实训方面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途径。
三、调研分析
(一)行业发展对本专业人才需求的趋势 1.市场对物流人才的需求大幅增加
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调查显示,未来五年物流专业人才缺口将达到600余万人,被列为12类紧缺人才之一。2010年,山西省被列为国家综改试验区,现代物流业又被列为综改试验区的重点发展产业,同时也是山西省“十二五”规划支柱产业。到2020年,山西要建成一核三区多节点现代物流体系,物流从业人员总数预计将达到188万人,专业人才需求约为22.3万人。
2.专业复合型要求增强
在今后一段时期,物流企业除仓存、运输、配送、搬运加工、货运代理等领域的物流人才紧缺外以外,熟知电子商务物流人才、连锁经营、国际物流、物流成本控制分析与预测等相关知识和操作方法的国际性物流高级人才将更加缺乏。
3.专业结构性需求趋于明显
根据市场对物流人才类型的调研,未来物流人才需求大致可归纳为四类:一是企业物流人才;二是物流企业人才;三是物流规划咨询人才;四是物流研究人才。企业物流人才主要是指物流各功能岗位的操作人员,如运输管理人员、仓储管理人员、报关员、配送人员、客户关系管理员等。这些人员必须熟悉物流行业,同时掌握了物流运输、仓储、包装、装卸等方面的知识,并能熟练的运用到实际工作中。物流企业人才的需求主要是第三方物流营销人才,能够运用物流知识进行物流企业的物流服务营销。至于物流规划咨询人才和物流研究人才,主要是指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渊博的知识,具有物流科技创新能力,并且知识面较宽的复合型物流管理规划人才。
(二)企业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 1.综合性管理人才需求紧迫
根据企业调查,目前山西物流企业对综合性管理人才需求较为紧迫,成为制约山西物流发展的关键因素。这些综合性管理人才包含:企业物流应用人才,物流项目开发人才,物流管理人才,物流教学科研人才等战略型物流人才。这些高层次物流人才的特点是通晓物流活动全局,具有前瞻性思维,熟知至少一个行业或一种模式的物流理论与应用,能从战略上分析和把握其发展特点和趋势。
2.技术性、技能性物流人才需求量大
物流企业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是多层次的,通过企业调查发现,企业需求量最大的是在物流企业中从事设备的操作、维护,物流信息搜集、加工、整理,企业配送中心管理和经济核算,储存、运输、配送、货运代理、报关等从事具体工作的中初级实用型人才。掌握现代经济贸易、运输、物流理论和技能,且具有扎实英语能力的国际贸易运输及物流经营型人才非常紧缺。
3.企业更喜欢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人才
企业对物流人才不仅有专业知识的要求,还有职业素养的要求。根据调查显示,企业除了关心专业能力外,也非常重视员工的人际与管理基本技能、计量与技术技能、团队合作能力等。
(三)岗位需求分析 1.素质要求:
(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礼仪修养素质;(2)具有良好的团结协作、人际沟通和组织协调的职业素质;(3)具有良好的计划决策、管理控制、数据分析处理等专业素质。2.能力要求:(1)知识能力
主要包括:现代物流管理的理念;掌握运输、仓储、配送、装卸搬运、流通加工、包装、信息管理、国际物流和货运代理等理论知识;掌握物流营销与客户服务的知识;掌握物流成本分析的知识;掌握物流企业管理的相关知识。
(2)基层作业操作能力
主要包括在仓储作业、运输作业和配送作业能力等操作技能层面上的能力。(3)执行能力
将管理者的决策化解为具体的计划、方案等能力。
(4)管理能力
对企业物流过程以及小型物流企业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对物流信息进行管理的能力。
(5)创新拓展能力
有创新意识,能够推陈出新,对物流市场进行拓展的能力。
四、结论与建议
1.物流专业毕业生应该具备综合素养
在调研中,有65.5%的受访者认为物流专业学生人应注重规划技能的培养,58.6%的人认为物流专业学生应该具备硬件设备技能,而认为应具备人际交往技能的占44.8。所以说,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应该综合培养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
2.物流专业学生应该注重职业资格证书
在调研过程中也进行了关于物流管理专业大学生职业证书需求的调查,有49%的人认为重要,41%的人认为一般,但是总体而言,拥有职业资格证书能够增加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砝码。
3.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应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
由于物流行业的特殊性,动手能力是企业最看重的一项指标,所以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应该在校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可以通过参与课程实践、认知实习、模拟训练、岗位实习等方式来提高自身的实践动手能力。
4.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启示
根据本项目的调研情况分析,结合我国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教育的现状,我们对我院物流管理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工作提出如下建议。
(1)按照物流市场和专业素质需要,合理设置物流专业课程
在具体实施教育过程中,要按照市场对人才的需要和职业类型需要,开办和设置物流专业和课程。这一创新的学科专业应该是许多传统学科的高度融合,在合理优化物流人才专业结构的同时,注意吸收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新特点和新优势,完善物流课程设计。
(2)加强物流师资与教材建设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优秀的物流人才培养模式需要教师总结、探索和完善。目前高校的物流师资力量大多是从经济学、管理科学、营销学、交通运输学等专业教师转移过来的,物流专业水平总体不高。教师能否根据不同的教育对象,采取创造性的培养对策,是实现模式创新的必要条件,可通
过派遣教师到物流公司挂职锻炼、高等院校进修、引进人才,提高师资的整体水平。与此同时,教材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应组织物流领域的专家、学者共同研究编写物流教学的基础教材
(3)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创新物流人才
由于物流业实践性强,因而,教学活动必须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在教学中淡化目前所采用的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探索多种手段,聘请企业管理人员进行综合案例教学,利用案例分析、模拟训练、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组织教学;通过市场调查、方案制作、工场实习、企业实地考察等各种丰富多样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建立校内物流管理和物流信息管理模拟实验室,强化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技能的培养,满足我国现代物流发展需求的复合型创新人才的需要。
(4)增强学生适应能力,大胆改革与创新培养模式
教育的发展朝着宽口径、适应面广的方向发展,许多国家都在改变专业划分过细、过窄的状况,物流人才的培养也应以厚基础、宽口径、应变性强的培养模式来提高人才对飞速变化的社会的适应。在物流人才的培养上,我们也可以进行改革与创新。
物流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有不断探寻与完善我国高职物流人才培养模式,才能培养出与国际接轨的、满足社会市场需求的、具有创新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物流人才,逐步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物流人才培养模式及体系,以促进行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