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建立认证行政执法工作情况统计汇(大全)

时间:2019-05-14 02:06: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建立认证行政执法工作情况统计汇(大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建立认证行政执法工作情况统计汇(大全)》。

第一篇: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建立认证行政执法工作情况统计汇(大全)

【发布单位】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 【发布文号】

【发布日期】2008-11-20 【生效日期】2008-11-20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

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建立认证行政执法工作情况统计汇报制度的通知

各直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质量技术监督局: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掌握全国认证行政执法工作的整体进展情况,及时汇总、分析、通报、报送和指导认证行政执法工作,推进依法监管、科学监管,促进认证行政执法工作又好又快发展,我委决定自2009年1月起对认证行政执法工作情况实行月报制度,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人员要求

各直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质量技术监督局(以下简称省级质检部门)要指定专门人员负责认证行政执法工作情况统计工作。

二、报送内容

(一)文字材料

各省级质检部门对认证行政执法工作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和大案要案要以简报、专报的形式随时报告,不得迟报、瞒报。

(二)统计报表

《认证行政执法工作情况统计报表》(见附件1、2)

三、报送周期及方式

各省级质检部门应在每月5日前将上月《认证行政执法工作情况统计报表》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报送我委政策与法律事务部,报送邮箱:chenlm@cnca.gov.cn,邮件名称:XX局认证行政执法数据。

四、有关要求

(一)各省级质检部门要高度重视执法统计信息报送工作,文字材料内容要完整,统计数据要真实准确。

(二)各省级质检部门要于本通知下发之日起5日内将指定的专人情况(姓名、单位、联系电话和电子邮箱地址)报我委政策与法律事务部。

(三)各省级质检部门按照《认证行政执法工作情况统计报表》的内容将2008年度认证行政执法情况统一汇总,并于2008年12月10前将汇总后的执法统计表报送我委政策与法律事务部。

(四)我委将定期在认监委官方网站上通报各省级质检部门报送执法信息的情况。

联 系 人:陈腊梅

联系电话:010―82262671

传 真:010-82260841

E― mail:chenlm@cnca.gov.cn

附件:认证行政执法工作情况统计报表

二○○八年十一月二十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二篇: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认证认可业务统计管理

【发布单位】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 【发布文号】国认办[2009]38号 【发布日期】2009-08-24 【生效日期】2009-08-24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

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认证认可业务统计管理制度》的通知

(国认办[2009]38号)

各直属检验检疫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相关认证、认证培训、认证咨询机构,各部室、下属单位:

《认证认可业务统计管理制度》已经国家认监委信息化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初步审议通过,并按照会议意见及各成员单位反馈意见进行了进一步修订和完善。现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认证认可业务统计管理制度

二○○九年八月二十四日

附件:

认证认可业务统计管理制度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第一条 为了科学有效地组织认证认可业务统计工作,保证业务统计数据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国家认监委信息化工作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及管理办法的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第二条 认证认可业务统计的任务是对认证认可业务工作情况、发展状况和认证认可业务监管情况进行调查、收集、整理和分析,提供统计信息和咨询,实行统计监督和管理。

第三条第三条 认证认可业务统计实行“统一制度、统一规范、统一管理、统一采集、统一上报、统一数据库、统一信息输出”的统计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

第四条第四条 认证认可业务统计工作应当遵循客观科学性、完整统一性、准确及时性和保密性的原则。

第五条第五条 本制度适用于国家认监委各部室、下属单位、地方认证监督管理部门和相关认证、认证培训、认证咨询机构。

第二章 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

第六条第六条 国家认监委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统一管理和综合协调业务统计工作,国家认监委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信息办”)负责业务统计工作的组织与协调,国家认监委信息中心负责业务统计工作的具体实施。

第七条第七条 信息办在业务统计工作中的职责如下:

(一)负责认证认可业务统计工作的组织与协调,组织建设认证认可业务统计信息平台,对业务数据的采集、上报、汇总、加工、分析、发布等统计过程进行管理,对业务数据质量实施检查;

(二)负责制定认证认可业务统计工作规划,组织与协调业务部门建立和完善认证认可业务统计指标体系,制定有关业务统计指标涵义、计算方法、分类目录、调查表式、统计编码、统计标准与规范,组织实施认证认可业务统计标准与规范,指导相关管理单位和地方认证监督管理部门的业务统计工作;

(三)负责对认证认可业务统计资料的保密工作进行监督指导。

第八条第八条 国家认监委各业务部门负责本部门业务统计工作,在业务统计工作中的职责如下:

(一)制定和组织实施业务范围内的统计调查活动;

(二)负责组织业务统计原始资料的收集和审核;

(三)管理和发布本部门业务统计资料;

(四)开展业务专题统计分析和咨询服务,实施统计监督。

第九条第九条 国家认监委信息中心在业务统计工作中的职责如下:

(一)具体负责认证认可业务统计资料的收集、审核、汇总、报送工作,编制业务统计报表和业务统计分析报告;

(二)具体负责认证认可业务统计网络及信息系统的建设,承担认证认可业务统计信息平台的建设;

(三)开展业务统计分析,提供面向社会的认证认可业务统计信息咨询服务;

(四)组织开展认证认可业务统计培训工作。

第十条第十条 委下属单位、地方认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本单位业务范围内统计工作,在业务统计工作中的职责如下:

(一)组织实施和配合完成认证认可业务统计调查工作;

(二)负责业务统计原始资料的采集、审核和报送,管理本单位统计资料;

(三)地方认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开展辖区业务统计分析,实施统计监督。

第十一条第十一条 相关认证、认证培训、认证咨询机构应如实提供统计资料,保证所报统计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第十二条第十二条 国家认监委各部室、下属单位和地方认证监督管理部门应设立从事业务统计工作的专、兼职统计人员(以下统称认证认可业务统计人员),报信息办备案。

第十三条第十三条 认证认可业务统计人员不得擅自泄漏掌握的业务统计资料,对在统计过程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工作秘密负有保密义务。

第十四条第十四条 认证认可业务统计人员有权拒绝、揭发和制止影响统计客观性和真实性的行为;不得自行、参与或授意篡改业务统计资料、编造虚假数据。

第三章 统计范围

第十五条第十五条 认证认可业务统计的范围包括认证、认证培训及认证咨询机构行政审批业务与监管、认证业务与监管、注册登记(备案)业务与监管、实验室与检查机构资质认定业务与监管、认可业务与监管、人员注册业务与监管、认证认可政策与法律事务、科技与标准管理、国际合作以及认证认可领域的其它相关业务活动。

第十六条第十六条 对未列入业务统计范围的其他业务活动,可以根据业务和管理需要实施单项统计。

第四章 统计项目

第十七条第十七条 认证、认证培训及认证咨询机构行政审批业务与监管统计项目主要涵盖机构的基本信息、资质及其变化信息、业务范围及其变化信息、注册执业人员信息、审批环节信息、行政监管结果信息等。

第十八条第十八条 认证业务与监管包括管理体系认证业务与监管、产品认证业务与监管、服务认证业务与监管三个部分。其中,产品认证业务与监管包括强制性产品认证业务与监管、自愿性产品认证业务与监管两个部分。

认证业务与监管统计项目主要涵盖获证组织(企业)、证书及产品的基本信息,认证关键环节信息、认证结果的变化信息,认证费用信息,注册执业人员执行审核、检查或审查业务信息,认证监督检查结果信息,获证企业获证产品的生产、销售信息等。

第十九条第十九条 注册登记(备案)业务与监管包括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备案业务与监管、进口食品境外生产企业卫生注册业务与监管、陶瓷出口质量许可业务与监管三个部分。

注册登记(备案)业务与监管统计项目主要涵盖进口食品生产企业、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及陶瓷出口生产企业的基本信息,进口食品生产企业卫生注册证书、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备案证明(卫生注册登记证书)、陶瓷出口生产企业质量许可证书的基本信息,备案(或注册、许可)结果的变化信息,监督检查结果信息,出口食品生产企业的出口销售信息等。

第二十条第二十条 实验室与检查机构资质认定业务与监管统计项目主要涵盖实验室与检查机构的基本信息、条件及能力信息、仪器设备信息、资质及其变化信息、经济投入与产出信息、监督检查结果信息等。

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一条 认可业务与监管统计项目主要涵盖认证机构、实验室及检查机构的基本信息、认可证书基本信息、认可资质及其变化信息、认可业务范围及其变化信息、认可评审员信息、认可监督检查结果信息,实验室及检查机构的检测标准、检测领域、检测项目、检测能力及比对信息等。

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二条 人员注册业务与监管统计项目主要涵盖执业人员的基本信息、注册证书的基本信息、资质及其变化信息、人员培训及考试信息、人员转机构信息等。

第二十三条第二十三条 认证认可政策与法律事务统计项目涵盖认证认可法律法规立法基本信息,认证认可行政执法的人员队伍建设、申投诉业务处理、执法监管查处等业务信息。

第二十四条第二十四条 认证认可科技与标准管理统计项目主要涵盖出入境检验检疫标准制修订基本信息,认证认可国家标准制修订基本信息,认证技术规范备案信息,合格评定和认证认可科技项目管理信息等。

第二十五条第二十五条 认证认可国际合作业务统计项目主要涵盖认证认可双边合作、双边互认、加入国际组织、多边互认、国际出访和参会、接待来访等业务信息。

第二十六条第二十六条 根据认证认可业务发展和管理需要,国家认监委可以调整统计项目;对部分统计项目进行长期或阶段性统计。

第五章 统计指标

第二十七条第二十七条 统计指标应统一管理和建设,在设计上应统一口径,突出科学性、实用性、目的性和客观性。

第二十八条第二十八条 认证认可业务统计指标包括认证认可业务统计基本指标和认证认可业务统计指标组。

第二十九条第二十九条 认证认可业务统计基本指标包括规模类指标和状态类指标、监管类指标。

(一)规模类指标主要是反映认证认可各类业务发展及业务行为的规模,说明业务对象或统计对象的规模数量。主要包括机构规模量、企业规模量、证书规模量、执业人员规模量、法律法规规模量、认证认可及检验检疫标准数、认证认可科研项目规模量、国际合作协议规模量等。

(二)状态类指标主要是反映认证认可各类业务发展的状况,说明业务对象或统计对象的状态数量。主要包括机构、企业、证书、人员等的有效数、暂停数、撤销数及注销数等。

(三)监管类指标主要是反映认证认可各类业务发展的质量及有效性情况,说明业务对象或统计对象的各种监督检查结果值。主要包括检查结果和不合格项数、不合格批次、不合格份数、不合格数量、不合格货值以及相关不合格率等。

第三十条第三十条 认证认可业务统计指标组是将统计对象按某一业务及特征进行分组,根据业务统计对象和统计项目分类的指标组合。各个指标组包含的具体统计指标依据分组的业务及特征不同而有所区别,可根据需要按业务及特征分类分别统计。

第三十一条第三十一条 根据认证认可业务发展和管理需要,国家认监委可以对统计指标进行调整。

第六章 统计资料

第三十二条第三十二条 认证认可业务统计资料包括认证认可活动及其相关管理过程中产生的原始数据、记录、台账、调查表、统计报表、录音、影像等原始资料,以及经过汇总整理和分析产生的相关统计信息。

第三十三条第三十三条 认证认可业务统计原始资料来源于国家认监委各部室、下属单位、地方认证监督管理部门及相关认证、认证培训、认证咨询机构。

相关机构有义务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定报送统计原始资料,并对所报资料的真实性与可靠性负责。

第三十四条第三十四条 认证认可业务统计信息是以认证认可业务统计原始资料为基础采集、整理的相关统计资料,包括统计报表、专项统计信息、统计分析等形式。

第三十五条第三十五条 认证认可业务统计报表包括综合概况报表、业务管理报表和部门报表三级。其中综合概况报表宏观反映认证认可业务整体概况,由信息办制定;业务管理报表按照认证认可业务种类划分,全面反映各业务发展状况,由信息办组织业务部门统一制定;部门报表主要满足部门内部工作管理需要,由业务部门自行制定并报信息办备案。

根据编制周期,统计报表分为年报、季报、月报、周报和日报。

第三十六条第三十六条 专项统计信息是针对临时性、突发性需要采用专项统计调查方式获得的统计资料。采集专项统计信息时原则上应充分利用已有统计信息,避免重复工作。

第三十七条第三十七条 统计分析是为满足科学决策的需要,充分利用统计信息,运用科学统计方法对认证认可业务管理状况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预测获得的统计资料。统计分析应当具备科学性、针对性、及时性和准确性的基本特点。

第三十八条第三十八条 统计资料的报送和发布要遵循两级审核制度,应分别经过委相应认证认可业务部门及信息办审核,确保数据的真实性。

第七章 附 则

第三十九条第三十九条 与本制度配套的规范性文件(《认证认可业务统计基础数据规范》、《认证认可业务统计指标体系》、《认证认可业务统计报表说明》等)由信息办统一协调委相关部门及单位制定。

第四十条第四十条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第四十一条第四十一条 本制度由国家认监委负责解释。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三篇: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加强国家质检总局科研项目计划管

【发布单位】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 【发布文号】国认科[2005]83号 【发布日期】2005-11-07 【生效日期】2005-11-07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

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加强国家质检总局科研项目计划管理的通知

(国认科[2005]83号)

各部室、下属单位:

2005国家质检总局检验检疫科研项目计划(见附件1)及专项经费已正式下达,为加强对认监委及下属单位承担的总局科研计划项目的管理,提高专项经费使用效益,使项目承担单位保质保量完成科研项目计划,根据《认证认可科技项目管理办法(试行)》及有关规定,结合认监委科研工作实际,对总局科研项目计划的实施及管理提出如下要求:

一、项目过程管理

1.项目(或课题,下同)实行“课题制”管理,即实行以项目为中心、以项目组为基本活动单位进行项目组织、管理和研究活动的科研管理制度。项目承担单位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须严格执行项目任务书中确定的各项任务,加强对项目实施过程的管理和监督,按既定时间保质保量完成项目预定目标;项目负责人应切实履行职责,做好项目实施过程的组织、协调和与科技主管部门的联系与沟通工作。每个项目确定一名联系人,具体负责材料上报等工作。

2.项目管理实行项目进展情况报告及检查制度。项目组每半年向认监委科技标准部报送一次《认监委XXXX质检总局科研计划项目进展情况统计表》(以下简称《进展情况统计表》,见附件2),报送时间为每年6月10日、12月10日前;项目每一执行的年末(12月10日前)上报项目执行情况报告,内容包括项目进展情况、完成的任务和指标、经费使用及管理、自筹资金到位情况、存在的问题及下阶段工作安排等。认监委科技标准部将依据《项目任务书》、《进展情况统计表》及项目执行情况报告,对项目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监督检查并通报项目计划的总体执行情况。

3.项目管理实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即项目实施过程中发生技术路线或主要研究内容调整,主要研究人员、经费预算产生较大变动,或出现其它可能影响项目顺利完成的重大事项变更,项目组应及时向认监委科技标准部书面报告,经审核同意后按相关程序报总局审批。

二、项目经费管理

1.总局科研计划项目专项经费采取专项经费与项目执行情况考核相结合、经费分下拨的方式。

(1)下属单位承担的项目。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中心、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和认监委信息中心等下属单位承担的总局科研计划项目第一年的专项经费,由认监委科技标准部根据项目任务书中确定的专项经费预算或专项经费总额的年平均数予以拨付;以后的项目专项经费,由认监委科技标准部根据《项目任务书》中专项经费预算,综合考虑上项目执行考核情况、专项经费使用情况以及自筹资金到位情况等下拨经费;对于执行过程中存在明显问题、漏洞或其它不符合相关要求的项目,次年的专项经费将暂缓下拨,直至项目组进行整改且达到要求。

(2)认监委承担的项目。认监委承担的项目每经费使用额度的审批程序同上款所述。在具体经费使用过程中,由项目组向科技标准部提出经费使用申请,经批准后执行。

2.项目承担单位须加强对项目经费来源预算的统一管理,在保证总局科研经费专款专用的同时,应对项目实施提供必要的配套保障资金;项目承担单位应建立健全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加强对科技专项经费与配套经费的管理,防止发生诸如不按规定提取管理费、结余资金不按规定程序报批使用、截留项目资金等违规违纪问题,切实提高资金使用的安全性、规范性和有效性。

三、项目验收与档案管理

1.项目承担单位在项目完成后应及时向认监委科技标准部报送验收或鉴定申请,经审核同意后报送总局科技司。项目承担单位应做好与项目(课题)验收(包括成果验收、固定资产验收、财务决算等)相关的所有准备工作,同时还须加强对项目研究过程中形成的固定资产的监管,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未能按时申请项目验收的,必须说明原因并附上文字材料。

2.项目承担单位在项目执行期内没有完成项目计划任务,又不能提供任何正当理由,其所拨项目专项经费须全额退回;认监委科技标准部将适情对有关情况做出通报,同时对该单位今后申报科研项目做出必要限制。

3.科研档案是科研活动的真实记录,既是科技储备的必要形式,又是重要的信息资源。因此,各项目承担单位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应认真做好各类科研材料的分类、整理和归档以及相关材料的报送工作,具体做法可参照科技部《科学技术研究档案管理暂行规定》的有关要求执行。

请各有关单位按照上述要求做好2005总局科研项目计划的实施和管理。

附件:1.关于下达2005国家质检总局检验检疫科研项目计划的通知(已有书面通知,网上不再转发)2.认监委XXXX质检总局科研项目计划进展情况统计表

二○○五年十一月七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四篇: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开展森林认证工作的意见

【发布单位】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 【发布文号】

【发布日期】2008-06-06 【生效日期】2008-06-06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

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开展森林认证工作的意见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及林业厅(局),各直属检验检疫局:

遵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努力实现十七大提出的建设资源节约、生态文明的目标,是实施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林业发展战略的核心。森林可持续经营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中国作为世界林业大国,在加强森林资源管理、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促进人工林资源培育以及强化自然保护区建设上采取了举世瞩目的有力行动,为全球森林可持续经营做出了贡献。

国家认监委、国家林业局充分认识到建立我国森林认证制度,推动森林认证工作,是促进我国森林可持续经营水平的一种有效手段。近年来,国家认监委、国家林业局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和《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做了大量的基础工作,初步形成了中国森林认证制度的基本框架。为此,国家认监委、国家林业局研究决定,共同推进森林认证试点工作,建立和实施统一的森林认证制度。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中国森林认证制度的建立,将充分借鉴国际上已经开展的森林认证的制度和方法。同时紧密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从我国的国情和林情实际出发,维护国家利益。开展森林认证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原则,坚持多方参与原则,坚持政府推动,企业自愿的原则。切实把森林认证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全面推进现代林业建设,拓展林业的生态功能、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构建森林生态体系、林业产业体系和森林文化体系建设上。提高我国森林的可持续经营水平和提高林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提高森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二、中国森林认证制度属于国家统一推行的自愿性认证制度,采用统一的认证标准、统一的认证规则和统一的认证标志。国家鼓励森林保护、森林经营及相关的林产品加工和贸易单位申请森林认证,采信中国森林认证结果。

三、中国森林认证工作按照打好基础,择优试点,稳步推开的原则开展。在森林认证相关的国家标准发布实施前,依照国家林业局已颁布的行业标准开展不超过两年的森林认证试点工作。经过一段实践后,由国家认监委、国家林业局共同对试点工作进行总结,研究修订、审核行业标准,在试点工作两年内完成行业标准向国家标准的转化。

四、从事森林认证试点工作的认证机构,要符合国家认监委认证机构设立的资质条件,同时也要具备相关林业方面的专业知识和背景,了解国家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方针和政策。试点机构的具体条件由国家认监委商国家林业局公布。开展试点的认证机构应将森林认证证书的副本报国家认监委和国家林业局备案,国家认监委、国家林业局定期公布认证结果。

国家认可机构要积极开展相关认可规范和实施规则的研究,经过批准的认证机构要积极开展相关认证实施细则的研究,确保森林认证工作的有效性落到实处。

森林认证相关国家标准发布实施后,国家认监委将按照《认证认可条例》的相关规定和森林认证规则的要求正式审核批准可开展森林认证的机构。

五、加强对森林认证工作的指导和监督。国家认监委和国家林业局在积极支持和推动开展森林认证工作的同时,必须加强对森林认证工作的指导和监督。建立森林认证沟通机制,共同公布森林认证相关信息,及时研究问题,确定阶段性工作,联合推出促进森林认证工作的新举措;各地也要加强部门之间联系,配合国家认监委、国家林业局开展森林认证宣传、认证对象科普性培训等相关工作,指导、帮助和监督森林认证机构公正地开展工作,并对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应及时沟通反馈。

二○○八年六月六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五篇: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对不正当交易行为自查自纠工作进

【发布单位】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 【发布文号】

【发布日期】2007-04-26 【生效日期】2007-04-26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

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对不正当交易行为自查自纠工作进行检查评估的实施意见

国家认监委各部室和下属单位,各认证机构、认证培训机构、认证咨询机构,各计量认证行业评审组,各国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各国家计量认证合格获证单位,各获得认可的实验室与检查机构:

去年以来,全国认证认可行业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治理商业贿赂的部署和国家质检总局的要求,对不正当交易行为普遍进行了自查自纠,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为继续深化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确保中央的部署和国家质检总局的要求落到实处,根据中央治理商业贿赂领导小组《关于对不正当交易行为自查自纠工作进行检查评估的通知》(中治贿发[2007]1号)和国家质检总局有关要求,按照“谁主管(监管)、谁负责”的原则,结合认证认可行业的实际,现就对不正当交易行为自查自纠工作进行检查评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检查评估的内容

围绕自查自纠工作的主要环节,重点对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检查评估:

一是组织动员情况。主要包括领导和工作机构是否健全;工作部署是否及时、全面;是否结合实际制定了实施方案,对工作任务进行了分解,对工作进度、方法步骤等作了具体安排;是否采取有效形式开展了广泛的宣传发动。

二是查找问题情况。主要包括是否认真开展了调查摸底,全面掌握了本单位、本部门、本系统、本行业不正当交易行为的基本情况,工作资料和统计表(册)是否齐全,相关数据是否真实准确;是否找准了涉及的重点环节、岗位、人员和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否对不正当交易行为的主要表现形式、发生规律和特点等作了分析研究;是否摸清了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审批权、执法权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市场监管的基本情况;是否找准了本单位在制度建设上存在的漏洞,以及监管手段和方法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三是分类处理情况。主要包括是否针对查找出的不正当交易行为和其他问题,研究提出了具体的处理措施和办法;对拒不进行自查自纠或弄虚作假的行为是否作了处理;对涉及的人员,是否根据事实、情节、后果以及认错态度等,依纪依法作了处理;对商业贿赂案件线索是否进行了及时、认真的调查核实,涉嫌犯罪的是否按照规定及时移送司法机关。

四是问题整改情况。主要包括是否针对查找出的问题提出了整改方案,确定了整改的重点;是否明确并落实了整改责任,对整改效果提出了明确的质量要求;是否对能够立即整改的问题进行了切实的整改,对暂时不能解决的问题作出了具体安排;是否对整改情况进行了督促检查;是否针对问题产生的症结,提出了从源头上防治商业贿赂的措施和办法。

二、检查评估的细则

为全面、准确地反映工作实际,根据检查评估的内容和突出考查思想发动是否充分、问题查找是否准确、分类处理是否恰当、整改措施是否落实等方面的情况并加大这些内容权重的精神,设定具体的考核指标,力求通过量化分析,作出定性判断。自查自纠工作检查评估整体情况的量化分析采取百分制,其中组织动员情况为20分,查找问题情况为30分,分类处理情况为20分,问题整改情况为30分。在将检查评估的这四方面内容逐项分解并分别进行评估后,要对自查自纠工作的整体情况进行综合评定。综合评定意见分为好、较好、一般、较差。加权90分以上为好;80分以上为较好;60分以上为一般;60分以下为较差(详见附表)。

三、检查评估的要求

国家认监委有关部门、认证认可行业内各单位要就自查自纠工作进行自评,于2007年6月1日前,向国家认监委治理商业贿赂领导小组提交自查自纠检查评估表,并对有关情况作出书面说明。在此基础上,国家认监委治理商业贿赂领导小组将组织力量,通过采取听取汇报、核查相关资料、征求群众意见、开展实地检查等办法,对有关单位的自查自纠情况有重点地进行核查。

对自查自纠工作中遇到的一些复杂疑难问题,要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提出解决的措施和办法,并加强请示报告。对开展自查自纠工作认识不到位、存在畏难情绪的要进一步加强教育引导,增强自觉性和责任感;对开展这项工作不够重视、提出措施不得力的,要认真督导,促其纠正;对敷衍了事、未达到要求的,要严肃批评,限期改正,对其中问题严重、社会反映大的,要派出人员现场督办;对尚未开展自查自纠的,要责令其“补课”,决不能留有死角和盲区。

联系方式

地 址:(100088)北京市海淀区马甸东路九号

国家认监委治理商业贿赂领导小组办公室

电 话:(010)82260824 82262817

(010)82260796(传真)

电子邮箱:fsyhl@cnca.gov.cn

附件:对不正当交易行为自查自纠工作的检查评估表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下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建立认证行政执法工作情况统计汇(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建立认证行政执法工作情况统计汇(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