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下半年经济金融形势分析报告

时间:2019-05-14 02:25: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2年下半年经济金融形势分析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2年下半年经济金融形势分析报告》。

第一篇:2012年下半年经济金融形势分析报告

经济将在刺激政策推动下趋稳回升

〔摘要〕当前,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增长质量有所提高,但面临的国际经济环境更加错综复杂,欧债危机的反复无常使得世界经济复苏的曲折性、艰巨性进一步凸显,我国宏观数据也反映出经济总体偏冷、下行压力加大的迹象。

展望下半年,尽管影响我国经济稳定增长的不利因素很多,但国际经济持续复苏大格局不会改变,在中央已将“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位置、并根据形势变化加大经济刺激政策力度情况下,我国经济增速会逐渐趋稳回升,但同时物价上涨压力将仍然存在。

今年以来,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再起波澜,国际金融市场剧烈动荡,全球经济形势有所恶化。受内外部需求减弱影响,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持续减弱,预计上半年GDP增幅为7.8%左右。

展望下半年,欧洲经济将继续低迷且危机四伏,金融市场动荡会有所加剧,全球经济复苏步伐将有所减缓。在经济下行压力增大情况下,我国政府将继续加大经济刺激政策力度,以遏制经济持续下行的趋势。在中央推出的一系列稳定经济增长政策作用下,我国经济增速会在二季度触底,三、四季度企稳回升,预计全年增幅为8.2%左右。

一、投资增速将逐渐升温

今年以来,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落幅度较大,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0.4%,增速比上年同期减少5.2个百分点。预计下半年,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中央采取一系列“稳增长”措施情况下,投资增速回落态势将有所改变,全年增幅将达22%左右。

首先,目前投资项目审批速度已明显提高,未来投资增长步伐会有所加快。据初步统计,4月份 发改委批准项目多达328个,近乎去年同期的两倍,5月21日一天就有高达100多个项目获得批复。下半年,已批准的重点建设、在建续建项目以及保障性住房等项目建设速度会加快,一批事关全局、带动作用强的重大项目将陆续启动,同时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的“新36条”实施细则也已出台,未来民间资本的市场准入将被进一步放宽,民间投资增速有望进一步加快。

其次,中央将根据形势变化加大政策调节力度,以刺激投资需求快速增长。目前,政府预算内投资资金下达速度已明显加快,结构性减税正在逐渐展开,下半年战略性新兴产业财税支持政策将陆续出台,积极财政政策会继续大力推进。同时,央行在已连续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基础上还将继续增加社会流动性,特别是近日连续降息更是加大货币政策放松力度,这都将有助于促进实体经济快速发展。

第三,资金来源增速快速下滑趋势已经改变,未来将呈温和增长态势。

5、6月份人民币贷款新增为7932和9198亿元,较去年同期分别多增2416和2859亿元,未来随着货币政策适度放松,信贷投放速度将呈温和回升态势。特别是在降息和鼓励住房消费需求、未来房地产市场成交量将温和放大情况下,居民首付款等其他资金来源增速由负转正趋势值得期待。

图1-1:城镇投资及资金来源增长情况

40353025百分比30252015105020投资资金来源增速投资完成额增速15102011-022011-032011-042011-052011-062011-072011-082011-092011-102011-112011-122012-022012-032012-042012-052012-06

数据来源:WIND。

第四,铁路基建投资项目受去年缓建或停建影响,今年以来投资增速十分缓慢,但目前铁道部已宣布获2万亿元银行授信,国家将启动铁路等带动性强的重大基建投资项目,下半年新一轮的铁路投资提速局面正呼之欲出。

虽然下半年投资增速会扭转持续下滑势头并有所回升,但也不会出现爆发式增长。一是尽管今年经济形势某种程度上比2008年金融危机时更为复杂,但这一轮经济刺激政策,与当时出台的以“四 万亿元”为标志的刺激经济措施相比,还是有较大区别的。此次中央将“稳增长”放在更显著位置的同时,并未忽视“调结构”的重要使命,“稳增长”与“调结构”将双策并举,政策支持并非全面开花。二是在当前房地产调控政策不会放松情况下,高库存必然导致房地产开发商缩减开工,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较大的房地产投资增速下行趋势不会改变。三是在目前企业效益普遍下滑、市场需求总体上呈供大于求的状态下,企业投资意愿难以快速提高。四是在经济增长减缓、国家清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和土地拍卖市场低迷情况下,地方政府可支配财力明显减少,地方投资项目的投资增速难以快速提高。

二、消费不振状况会有所改善

今年以来,居民消费增速有所放缓,1至6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为14.4%,增幅同比下降2.4个百分点。下半年,在已推出和将推出的一系列刺激消费政策作用下,消费需求增速将逐渐回升,预计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将为15.5%左右。

首先,国家将实施节能家电补贴政策,以刺激绿色消费快速发展。5月1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安排财政补贴265亿元,促进节能家电等产品消费的政策措施。据估算,一年内家电补贴可以撬动 超过两千亿的家电消费,有利于保持消费需求稳定增长。

图2-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变化

222018百分比161412102011-012011-022011-032011-042011-052011-062011-072011-082011-092011-102011-112011-122012-022012-032012-042012-052012-06

数据来源:WIND。

其次,在2010年结束的汽车下乡和以旧换新两大补贴政策将在2012年重启。前6个月,我国汽车产、销量同比分别增长4.1%和2.9%,乘用车产、销量同比分别增长7.9%和7.1%。新一轮汽车下乡和以旧换新政策的启动,将给处于低迷状态的汽车市场带来生机。

图2-2:汽车、家电类批发零售总额增速变化

30252015百分比1050-5汽车类批发零售总额增速家用电器类批发零售总额增速-102011-012011-022011-032011-042011-052011-062011-072011-082011-092011-102011-112011-122012-022012-032012-042012-052012-06

数据来源:WIND。

第三,营业税改增值税的改革将较大幅度减轻服务业税负,有利于降低服务业消费成本并提振消费需求。下半年,正在上海试点的营业税改增值税改革将推广至全国,营业税改增值税改革后,服务业链上的客户都可以进行增值税抵扣,不仅降低了客户购买服务的成本,同时也解决了对服务业重复征税问题,有利于促进服务业快速发展。

其四,目前居民消费信心仍然较强。5月份,居民消费信心指数和消费预期指数分别为104.2和108.9,仍处于较高水平,特别是消费预期指数同比还上升2.3个百分点。

图2-3:居民消费信心与预期指数变化

120消费者预期指数消费者信心指数115110百分比10510095902011-012011-022011-032011-042011-052011-062011-072011-082011-092011-102011-112011-122012-012012-022012-032012-042012-05

数据来源:WIND。

总体上看,新一轮消费刺激政策对于促进消费快速增长无疑将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下半年居民消费还难以出现快速回升的乐观情况。一是作为耐用消费品的家电与汽车的消费市场,经过前几年政策鼓励下的有效开发,继续挖掘较大增长潜力的难度增大。二是长期以来我国居民特别是非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相对较慢,尚未形成一个庞大、稳定的中等收入阶层,且与之相配套的鼓励消费的保障体制机制也未建立,消费推动型经济发展方式的真正成型,还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三是目前房 地产市场处于持续低迷状态,这无疑会影响到装修、家电等相关消费品需求的快速增长。

三、外贸经济增速将降中趋稳

今年以来,我国外贸经济形势持续低迷,前6个月外贸进、出口额同比分别增长6.7%和9.2%,增速同比分别下降20.9和14.8个百分点,累计贸易顺差为689亿美元。值得注意的是,5月份外贸进、出口增速大幅升至12.7%和15.3%,出现强劲反弹,但并不意味着目前外贸经济形势出现好转,全年来看,外贸进、出口增速将降中趋稳,处于10%左右的低增长区间,贸易顺差将减至1000亿美元左右。

图3-1:各月外贸进、出口增速与顺差

***150100亿美元***00进出口差额出口额增速进口额增速-10-20百分比500-50-100-150-200-250-300-350-4002011-012011-022011-032011-042011-052011-062011-072011-082011-092011-102011-112011-122012-012012-022012-032012-042012-052012-06

数据来源:WIND。

首先,欧洲经济正处于低迷且危机四伏状态,信贷收缩和财政紧缩将拖累欧盟经济下滑。下半年,希腊和西班牙危机难以消除,甚至存在加剧的可能性,受危机影响较大的银行业将不得不被动紧缩,银行挤兑也将造成金融市场动荡和经济环境恶化。特别是意大利、西班牙正实施空前的紧缩措施,对经济的拖累尤其明显。值得注意的是,欧元区今年的平均通胀率将达到2.6%,欧盟则高达3%,而采取缓解通胀压力的措施也将加大经济下行风险。

其次,近期日本经济数据不很理想,表明复苏步伐出现减缓迹象。

4、5月份,日本零售销售年 率升幅持续萎缩,从3月份上升10.3%分别降至增长5.8%和3.6%。6月份,日本PMI产出指数降至49.9的荣枯分水岭之下,为去年11月以来最低;PMI新出口订单指数也降至47.5,为今年2月份以来最低点。

图3-2:发达国家PMI变化

656055百分比504540美国供应管理协会制造业PMI35日本制造业PMI欧元区制造业PMI302011-012011-022011-032011-042011-052011-062011-072011-082011-092011-102011-112011-122012-012012-022012-032012-042012-052012-06

数据来源:WIND。

第三,尽管美国经济仍处于温和复苏状态,但下行风险也在加大。美国二季度新增非农就业人数比一季度减少66.8%,6月份失业率也从4月份的8.1%上升到8.2%,反映出劳动力市场复苏动力减缓 趋势。此外,6月份美国制造业PMI下降至49.7,为2009年7月份以来出现的首次萎缩,特别是制造业PMI新订单指数从5月份的60.1骤降至47.8,显示美国制造业市场需求不旺迹象。

第四,人民币持续升值,出口成本上涨,特别是今年以来,中国与美国、欧盟等贸易摩擦持续升温,都会影响到我国外贸形势的好转。

尽管当前外贸形势不容乐观,但下半年外贸经济形势将好于上半年,主要原因:一是随着我国“稳增长”的经济刺激政策逐渐落实到位,实体经济稳步发展将带动内需持续回升,对原材料等商品进口需求将有所增加。二是如果欧债危机没有出现大幅升级,世界经济温和复苏趋势不会改变,我国外贸出口回暖态势将继续保持。三是去年下半年我国外贸经济增速开始回落,也将有利于提高今年下半年外贸经济同比增长速度。四是近年来我国外贸出口结构不断优化,对发达经济体的依存度有所降低,正在向出口市场多元化方向发展。

四、物价涨幅回落基础还不稳固

今年以来,物价涨幅持续回落,前6个月CPI上涨3.3%,比上年末下降2.1个百分点。考虑到 影响CPI的因素较为复杂,尤其是为应对上半年经济回落速度过快,下半年调控政策适度放松可能性较大等因素,预计年中CPI达年内低点后,下半年上涨压力会有所增大,全年同比涨幅将在3%-3.5%之间。PPI历经上半年低位徘徊触底后,下半年会小幅回升至2%左右。

图4-1:居民消费物价指数走势

140130120百分比110100CPI90201020-011020-021020-031020-041020-051020-061020-071020-081020-091020-101020-111020-121120-011120-021120-031120-041120-051120-061120-071120-081120-091120-101120-111120-121220-011220-021220-031220-041220-0512-06食品类价格指数居住类价格指数肉禽及其制品价格指数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图4-2: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走势

120115110百分比10510095PPI生产资料PPI生活资料PPIPPIRM90201020-011020-021020-031020-041020-051020-061020-071020-081020-091020-101020-111020-121120-011120-021120-031120-041120-051120-061120-071120-081120-091120-101120-111120-121220-011220-021220-031220-041220-0512-06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从目前走势来看,抑制物价上涨的因素作用明显。一是宏观调控政策效应显现,总供给大于总需求局面出现,物价处于周期性回落阶段。受2011年8月份以来市场需求萎缩,以及2009年以来企业高额投资形成的工业生产能力扩大的双重影响,目前相当多行业产能过剩、产品库存积压较为严重。数据显示,目前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连续9个月下降,而5000家企业产成品库存指数则连续5个季度攀升,目前又逼近2009年初水平。国内PPI、PPIRM月度同比涨幅逐月回落,环比涨幅持续为负,尤其是生产资料PPI回落幅度较大,对CPI的传导效应也相应减弱。预计至2012年年中PPI、PPIRM 仍会呈现回落态势,随政策灵活微调,二季度后止跌回升的可能性较大。

二是食品价格持续下行成为CPI平稳回落的重要因素。数据显示,6月份,食品价格指数比2011年同期与年末分别下降10.6个百分点与5.3个百分点,近几个月来,50个城市主要食品平均价格延续逐旬回落态势。随着食品价格上涨翘尾因素逐渐减弱,粮食连续8年丰收,供应稳定,国家生猪生产扶持政策成效显现,尤其是瓜果、蔬菜类商品进入生产旺季,预计食品价格涨幅会继续回落,上涨预期也会有所淡化。

三是2012年翘尾因素对价格上涨的影响较小。据测算,2011年价格上涨对2012年翘尾影响不到1.2个百分点,而2010年价格上涨对2011年翘尾影响高达2.6个百分点。从今年各个季度的变化趋势来看,翘尾因素呈现逐季回落的态势:第一、二、三、四季度分别影响2.3、2.7、0.6和0.1个百分点,这有利于下半年对CPI涨幅的控制。

图4-3:几种物价指数月度环比变化

2.01.5CPIPPIPPIRM1.0百分比0.50.0-0.5-1.02011-012011-022011-032011-042011-052011-062011-072011-082011-092011-102011-112011-122012-012012-022012-032012-042012-052012-06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四是受世界经济复苏缓慢影响,2011年4月份以来,国际大宗商品市场总体走势平稳,尤其是2012年1月1日开始我国731种商品进口关税下调,及对流通环节的清理整顿,也对平抑国内物价起到重要作用。

但是,下半年推动物价上涨因素也不少,CPI涨幅回落的基础还不稳固,上涨压力仍然较大。一是鉴于食品类商品生产、流通环节的各种成本处于上升通道,食品消费档次提高,同时受自身惯性上涨因素影响,年内食品类商品价格上涨压力依然存在。二是在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带动下,中长期内 能源、资源、土地、劳动力、环境等方面成本上升趋势不会改变,构成物价上涨的长期压力。三是目前房价仍属历史高位、下半年政策趋松力度加大等因素加剧居民通胀预期,以及近期资源类产品价格市场化改革和价格矛盾梳理,都会成为

CPI、PPI走高的重要因素。

(研究部)

第二篇:2018年上半年经济金融形势分析报告

2018年上半年经济金融形势分析报告

今后上半年,屯留县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精神,继续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按照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不断优化融资结构和信贷结构,努力提升金融运行效率和服务实体经济能力,逐步强化和完善风险管理工作,使全县经济金融运行呈现出稳中向好的发展开端。

一、金融运行基本情况

今年上半年,屯留县金融运行总体平稳,存贷款总量稳步增加,银行经营效益较好,资产质量同比显著改善。

(一)银行存款稳步增加,同比增幅下降

6月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为95.91亿元,较年初增加5.92亿元,增幅为6.58%,同比少增3.48亿元,增幅下降5.42个百分点。

1、住户存款增加。6月末,全县金融机构住户存款余额为79.2亿元,占各项存款的比重为82.58%,较年初增加5.21亿元,增幅为7.05%,占各项存款增量总额的88.03%。分机构看:工商银行较年初增加1566万元;农业银行较年初下降1967万元;建设银行较年初下降4754万元;农商行较年初增加4.31亿元;邮政储蓄银行较年初下降610万元;长治银行较年初增加3582万元;村镇银行较年初增加1.12亿元。

2、非金融企业存款下降。6月末,全县金融机构非金融企业存款余额为7.09亿元,较年初下降371万元,减幅为0.52%。其中活期存款余额为5.84亿元,较年初下降2814万元;定期及其它存款余额为1.24亿元,较年初增加2443万元。

3、广义政府存款增加。6月末,全县金融机构广义政府存款余额为9.62亿元,较年初增加7458万元,增幅为8.4%,其中财政性存款较年初下降1476万元,机关团体存款较年初增加8934万元。

(二)信贷总量保持增长,同比增速较快

截止6月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为46.98亿元,较年初增加5.19亿元,增幅为12.4%,同比多增2.83亿元,增幅上升5.9个百分点。贷款增量结构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短期贷款和中长期贷款同时增加。今年上半年,屯留县新增中长期贷款2.91亿元,占到各项贷款增量的56.11%,比上年同期多增2.06亿元;新增短期贷款2.28亿元,占到各项贷款增量的43.84%,比上年同期多增7644万元。

二是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增量高于住户贷款。今年上半年,屯留县新增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3.34亿元,占到各项贷款增量64.24%,比上年同期多增1.74亿元;新增住户贷款1.86亿元,占到各项贷款增量的35.76%,比上年同期多增1.09亿元。其中,新增住户消费贷款1.13亿元,占到住户贷款增量的60.64%,比上年同期多增2922万元。

三是地方性银行机构贷款增量高于全国性银行机构贷款。今年上半年,屯留县地方性银行机构合计新增贷款4.24亿元,占到各项贷款增量的81.71%,比上年同期多增2.14亿元。其中,农商行合计新增贷款4.04亿元,比上年同期多增2.27亿元,村镇银行新增贷款1777万元,比上年同期少增1497万元;全国性银行机构合计新增贷款9496万元,占到各项贷款增量的18.29%,比上年同期多增6848万元。其中,农发行下降178万元,工行增加224万元,农行下降378万元,建行增加8847万元,邮政银行增加981万元。

四是新增涉农贷款主要投向农村企业贷款。今年上半年,屯留县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余额为41.95亿元,较年初增加4.59亿元,占各项贷款的比重为89.29%,去年同期涉农贷款占比为97.48%,同比下降了8.19个百分点。其中农村企业贷款较年初增加3.60亿元,农村各类组织贷款较年初持平,农户贷款较年初增长1.03亿元,城市涉农企业贷款较年初下降500万元。

(三)银行经营效益较好,资产质量同比有所改善

6月末,屯留县金融机构本年利润总额为6733万元,去年同期为6027万元,同比多盈706万元。其中,农发行本年利润193万元,同比多盈52万元;工行本年利润170万元,同比少盈78万元;农行本年利润550万元,同比多盈116万元;建行本年利润1088万元,同比多盈129万元;邮储银行本年利润415万元,同比多盈369万元;农商行本年利润4411万元,同比多盈217万元;长治银行亏损290万元,同比多亏损247万元;村镇银行本年利润195万元,同比多盈150万元。

6月末,全县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为1.05亿元,占比为2.24%,去年同期不良贷款占比为2.79%,同比不良贷款占比下降了0.5个百分点。分机构看,农商行不良贷款余额为6925.89万元,较年初增加27.91万元;邮储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268.66万元,较年初下降160.35万元;农发行不良贷款余额为3318.37万元,与年初持平。三禾村镇银行不良贷款余额2.04万元,较年初增长1.48万元。

二、需关注的几个的问题

1、存贷差继续呈扩大态势。6月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为95.91亿元,各项贷款余额为46.98亿元,存贷差为48.93亿元。主要原因是我县经济基础薄弱、产业结构单

一、金融资源分配不均衡,尤其是地处西部山区的贫困乡村自我发展能力十分有限,缺乏可发展的产业和项目,产业发展能力的不足,导致金融对薄弱环节的帮扶力度不够。

2、防控风险的压力仍然较大。今后一段时期,防控金融风险的任务较重,压力较大。银行业作为金融业的主体,防控金融风险任重道远。

3、金融支持实体经济还存在一些问题。从银行方面看,主要表现为信贷政策执行还不够到位,金融资源错配投向有所偏失,产品和模式创新不够,银行对政府和企业信息还缺乏充分的了解等。从政府和企业方面看,还存在融资促进机制建设滞后、部分政策不够完善、企业经营风险高、抵押担保难以落实、企业社会信誉度不高等问题。

4、金融机构扶贫力度仍需加强,相关配套政策制度有待完善。从全县情况看,受信息对接不畅、担保缺失、风险补偿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影响,金融机构开展精准扶贫的力度还不够。一是扶贫项目、贫困户贷款需求等信息,金融机构掌握不及时、不完整,影响贷款发放;二是不少扶贫项目前期准备不足,难以满足银行贷款条件;三是扶贫信贷担保机制、贷款风险补偿基金管理制度等不完善影响金融机构对精准扶贫贷款的投放;四是一些农户对扶贫贷款认识有误,认为凡是带“扶贫”二字的钱都不用还,银行承担的信用风险很大,所以相关部门还需进一步加大对精准扶贫工作的宣传力度。

三、几点建议

1、强化风险防范处置,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各金融机构要增强忧患意识,把主动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贯穿金融工作全过程,坚持预防为主、标本兼治、稳妥有序、守住底线,要加强金融风险隐患分析研判,强化风险源头管控,着力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着力完善金融安全防线和风险应急处置机制,做到早识别、早预警、早发现、早处置。

2、积极推动辖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是强化信贷政策倾斜。全国性银行机构应积极争取上级行对屯留县信贷规模和授信管理等方面的政策倾斜、以及一定的信贷政策调整和信贷产品创新自主权,加大对区域内优势行业、支柱产业、重点客户的支持力度。二是深化交流机制。建立项目储备信息共享机制,通过信息透明化,达到各银行机构间协同合作的目的。同时,强化政、银、企三方的合作交流,建议政府职能部门定期向银行机构推介经济发展规划和重点项目,帮助银行做好项目储备、开发和筛选,提高储备项目质量。

3、积极改善融资结构、增加信贷有效供给。各金融机构要认真贯彻落实“区别对待、有扶有控”的信贷政策,从屯留实际出发,端正理念,回归本源,把信贷投放当作主业来做,积极改善融资结构、增加信贷有效供给。

4、继续深入推进金融助推脱贫攻坚工作。各金融机构要继续发挥金融助推脱贫的作用,推动个人、产业、项目精准扶贫信贷投放工作整体推进。大力支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继续加大对“三农”的信贷支持。

第三篇:经济金融形势调研内容

经济金融形势调研内容

一、新增贷款投向及增长趋势

(一)、2009年一季度新增贷款及预计全年贷款增长情况。

2009年义乌中行一季度对公新增贷款为9.2亿,其中金额较大的有:义乌市公路建设开发有限公司新增40000万元,义乌中国小商品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新增8000万元,义乌市国有资产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新增2000万元,浙江新光饰品有限公司新增16000万元,浙江华川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新增8200万元,其余都是一些生产企业的流动资金贷款。2009年预计全年贷款增长15亿,除一季度新增以外,目前已批未放的有商城房产1亿,国投公司2亿;正在上报的有义乌市易开盖实业有限公司5000万,浙江雅佳装饰材料有限公司5000万元;准备上报的有浙江义乌华统肉制品有限公司1亿,三鼎集团8000万。

(二)、2009年一季度贷款的具体投向。

1.优质房地产公司8000万元

2.国投公司2000万元

3.市政项目公路建设4亿

4.行业龙头企业以及我行优质客户38650万元

5.中小企业3350万元

二、义乌市主要经济运行情况

(1)工业和建筑业

①工业生产高位运行

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858亿元,同比增长21.3%,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工业产值433.1亿元,同比增长27.2%,规上产值占比首次达到50%以上。实现销售产值419.6亿元,同比增长26.4%,产销率96.9%。面对当前全球经济危机,当前工业生产增长速度总体呈减缓态势,虽然增幅下降不多,但增速回落特征明显。在十四个经济强县比较中,全年义乌市产值增幅位居第一。主要行业生产形势较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最大的十大行业中,文体用品制造业、化纤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增长最快,分别达到80.5%、52.2%、39.8%,纺织业、服装制造业、印刷业、塑料制品业、医药制造业、工艺品及其它制造业增长20%-30%之间,金属制品业增长较慢,为13.7%。工业用电量增长平稳。全年工业用电量29.6亿千瓦时,增长15.0%,增幅同比回落4.9个百分点,工业用电量增幅在十四个经济强县中居第8。②企业效益水平稳步提高

全年1146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421亿元,增长26.4%,实现利润总额23.4亿元,增长21.4%,完成利税总额35.6亿元,增长20.9%,实现工业增加值101.9亿元,增长28.8%。累计完成新产品产值23.5亿元,增长53.8%,新产品产值率为5.4%,比上年同期提高0.6个百分点。企业亏损率为2.5%,明显低于金华其它县(市、区)。③品牌建设成绩喜人

全年新增中国名牌3只,国家免检产品6只,中国驰名商标32件(其中经国家商标局认定的1件),浙江名牌12只,有15件商标参加省著名商标评选。截止目前,义乌市共有中国名牌7只,国家免检产品19只,驰名商标总数达到37件(其中经国家商标局认定的3件),全市注册商标总量达到13000多件。

④建筑业较快发展

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22.3亿元,增长4.5%。全市有四级以上建筑企业128家,比上年增加5家,完成建筑业总产值83.4亿元,增长23%,实现利润总额3.3亿元,增长35%。房

屋建筑施工面积1038万平方米,增长17.1%,房屋建筑竣工面积450.7万平方米,增长8.3%。

(2)国内贸易

①消费需求持续旺盛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6亿元,增长18.3%,比上年同期提高3个百分点。分行业看,批发贸易业零售额增长16.2%;零售贸易业零售额增长19.3%;住宿餐饮业零售额增长19.2%。全年零售额增速呈加快态势,到12月份已创近10年新高,在十四强县中增速仅次于鄞州区居第二。消费层次继续提高,据对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统计,金银珠宝类、日用品类、电子出版物及音像制品类、通讯器材类增幅超过四成,与精神生活相关的玩具类增长2倍,书报杂志类增长28.7%。

②市场持续健康发展,会展业增势明显

全年集贸市场成交额460.1亿元,同比增长10.2%,其中中国小商品城成交额348.4亿元,同比增长10.6%,连续第17次蝉联全国批发市场榜首。中国小商品城日均客流量达到21.4万人次,同比增长15.6%。经义乌海关报关出口的标准集装箱增长30.5%。市场信心指数平均值达143.9点,与指数发布以来134.6点的平均水平相比,上扬9.3点。会展经济档次高,效益好。共举办各类专业会展43个,比上年增加11个,展会成交额达165.9亿元,增长27.2%,其中2007年国际小商品博览会成交额108.9亿元,增长15.2%。

(3)对外贸易

①对外贸易快速增长

全年完成自营进出口总额18.3亿美元,同比增长24.1%,其中出口16.7亿美元,增长24.9%,增幅同比加快2.1个百分点,进口1.54亿美元,增长23.2%。虽然影响出口增长因素较多,但全年外贸增长仍比较平稳,增幅基本在25%左右。贸易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年生产企业出口10.8亿美元,增长31.6%,加工贸易出口1.1亿美元,增长34.2%。出口国家和地区不断扩大,达到177个国家和地区,列出口前五位的国家为:美国、阿联酋、俄罗斯、德国、乌克兰。

②招商引资难度大

全年新批外商投资企业63家,比上年减少41家,合同利用外资9076万美元,同比下降69.7%,实际利用外资13749万美元,同比下降1.3%。土地因素仍是制约工业招商引资的主要瓶颈。外商投资服务业领域势头较好,共新批51家服务业项目,其中引进我市首家外资五星级酒店项目,总投资达到4500万美元。

③外经工作成绩明显

有4家企业在境外设立分支机构,总投资304万美元。全年共组织226家企业参加37个国际知名展会,设展位332个。组织企业和市场经营户100余人次参加“浙洽会”“厦洽会”、“俄罗斯浙江周”等活动。新增境外驻义办事机构414家。

(4)2008年财政金融和保险业情况

①财政收入增长加快

全年完成财政一般预算收入58.88亿元,同比增长31.2%,其中地方预算收入完成32.3亿元,同比增长33.2%,分别比上年同期加快3.1和9.7个百分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和地方预算收入增幅在十四强县中分别居第4和第5。从税源看,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增长在30%以上,增值税、营业税增长20%以上,契税增长1倍左右。

②财政支出结构优化

全年累计财政总支出27.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6.7%。财政支出明显侧重于关注民生、和谐发展方面,其中教育支出增长22%,科技支出增长32.5%,环境保护支出39.1%,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37.6%,农林水事务支出增长17.2%。

③金融信贷运行稳健

12月末全市金融机构存款余额855.6亿元,比年初增加134.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7%,增幅在十四强县中居第5;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428.0亿元,比年初增加52.8亿元,同比增长14%;贷款余额595.7亿元,比年初增加130.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8.0%。当前存款贷款增长速度均有所放慢,比上年同期分别减慢4.2和2.8个百分点,特别是居民储蓄存款增速明显减慢,增速同比减慢12.2个百分点,其重要原因之一在于股市对存款的分流作用明显。资金流动活跃,全年银行现金收入4062亿元,现金支出4207亿元,分别增长18.3%和18.7%,货币净投放115亿元,同比增长32%,均高于上年同期水平。

(5)各主要行业在当地GDP中的占比情况

08年义乌市生产总值为422.11亿元,其中第一产业GDP为12.53亿元,占比3%,第二产业GDP为193.95亿元,占比45.94%,第三产业GDP为215.62亿元,占比51.06%。主要行业工业类GDP为171.53亿元,占比40.6%,批发和零售业GDP为80亿元,占比18.95%,房地产业17.39亿元,占比4%。

三、企业面临的基本情况和应对措施

(一)、影响浙江外贸企业出口下降的主要因素:

1、国际大环境因素影响:2009年第一季度,金融危机仍未见底,外部形势尚未明朗,全球经济增长乏力,导致中国出口的外部需求萎缩。同时,全球经济危机下,不少国外出口商破产,出口收汇坏账增加,导致出口风险加大,我国对欧美地区的出口量明显受到限制,这也极大地影响了我国外贸企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在国际经济萧条的背景下,各国经济政策出现领域贸易保护主义倾向,对我国部分产品实施进口限制措施,对我国的出口造成了损害。

2、人民币升等因素:2009年1.2月份人民币升值近2.9%,人民币升值导致出口商利润

空间进一步压缩

3、国内经济因素影响:国内原材料的涨价、劳动力成本上升,环保成本的上升,挤压

了企业出口利润,出口效益不断下降。

(二)、目前国内各项激励措施:

国家相继出台的各项激励政策包括提高出口退税率,4万亿投资计划、把纺织企业等劳动密集型企业作为国家的经济振兴计划,有利于推动企业走出逆境。

(三)、企业生产经营情况:

调查,2009年第一季度,大部分企业出口订单数量与去年同期相比明显下降,预计下半年会逐渐恢复正常水平。用工数量基本与去年持平,同时,由于国际金

融市场的波动,部分公司收汇周期相对延长。

(四)、企业应对措施:

为应对目前日益严峻的金融危机,部分出口企业积极调整了产品结构,以外

向型为主的产品开始逐步转向以外向和内销双拳并进的产品思路,一方面积极

研究国际市场的产品走向,并配套引进国外进口设备,以更优质的产品质量和更

大的生产能力来迎合国际市场需求,同时,进一步加强国内市场,开发出适合内

销的产品,在开拓国外市场的基础上扩大内销的网络和渠道。部分企业注重降本

增效,开源节流,向管理要效益,通过技术创新大力降低生产成本,强化成本

核算意识,在满足用户和规范要求及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成本,同

时,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大力控制成本和费用,产量上日益合理化,在库存的处理上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外贸库存,并适当增加适合内销的产品,在用工上提高用工的效率,合理计算公司的工资水平, 同时,加大对新兴国际市场的开发和拓展,注重对出口商资信的调查了解,在交易方式上,部分企业采取预收定金及投出口信用保险的方式,确保资金链条的连续性。

第四篇:全市金融形势分析报告(范文模版)

全市金融形势分析报告

今年以来,世界经济金融形势复杂多变,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愈演愈烈,迅速从局部发展到全球,从发达国家传导到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从金融领域扩散到实体经济领域,酿成了一场历史罕见、冲击力极强、波及范围很广的国际金融危机。下半年以来,国际经济环境急转直下,国内经济困难明显增加,根据形势发展变化,中央及时调整宏观调控的方向和政策重点,由此前的稳健财政政策和从紧货币政策,转为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采取一系列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措施,全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同时,央行自今年9月份以来百日内连续五次降低利率、四次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以进一步落实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在国内外经济和金融环境复杂严峻的情况下,全市金融业克服不利因素,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审时度势,有效应对,采取灵活审慎的经济政策,维护金融稳定,进一步优化金融环境,金融运行总体平稳,有力支持地方经济发展。

一、全市金融业运行情况

(一)存、贷款规模不断扩大,资产质量和经营效益进一步提高。

(二)金融服务领域不断拓展。各金融机构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不断拓宽服务领域。农发行开始经营商业性贷款并快速发展;农行明确提出面向“三农”、支持县域经济的发展战略并付诸实施;国有大型银行资金上存的状况大有改观,对我市的授信额大幅度增加。另外各金融机构还注重创新金融工具,大力拓展银行承兑汇票、信用证等具有融资功能的中间业务,缓解了中小企业融资难和企业流动资金贷款难的局面,为企业提供更多、更好的融资途径和方式,对促进全市经济平衡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金融改革稳步推进。一是全市农村信用社深化改革工作取得重大突破。我市8家农村信用联社专项中央银行票据通过了人总行、银监会的严格审查,顺利兑付。央行票据成功兑付,有效地化解了信用社历史包袱,进一步增强了农村信用社的资金实力,为今后农信社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二是邮政储蓄银行挂牌并开始办理业务。2008年3月28日,经银监会批准,中国邮政储蓄银行* 市分行挂牌开业,邮储银行将进一步发挥邮政储蓄网络覆盖城乡二元经济的优势,为农村地区和城市社区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务,开辟邮政储蓄银行资金直接回流农村,支持经济建设的新渠道。三是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成为我市首家开业运营的小额贷款公司。另有1家小额贷款公司获得开业批准,6家小额贷款公司获得筹建批准,注册资本达3.43亿元。四是开展了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试点工作。村镇银行已于8月18日挂牌开业,开始办理业务。五是保险行业又添新丁。

(四)保险业务呈现多元竞争发展格局。我市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业务总量快速增长,保险服务功能进一步加强,呈现出多元竞争的良好发展趋势。截至2008年末,全市保险主体从2007年的13家增加到18家,其中财险10家,寿险8家。保险总资产达21.03亿元,承担风险总额已达1713.4亿元。有效发挥了为* 经济建设保驾护航的作用.(五)大力推广“绿色信贷”,加大节能减排工作力度。各金融机构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节能减排的工作部署,认真贯彻落实《* 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节能减排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加大金融支持节能减排工作力度。对不符合产业政策和环境违法的企业和项目进行信贷控制,将企业环保守法情况作为审批贷款的必备条件之一。

在总结经验,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看到,我市金融业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差距。一是金融业规模相对较小。金融发展还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二是银行存贷差进一步扩大。近几年我市存贷差呈现持续扩大趋势。这说明,我市有大量资金被调拨到市外或沉淀、滞留,一定程度造成了信贷投放不足,致使金融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作用不能得到充分发挥。三是资金在地区间分布不平衡。城乡之间分布不均衡,资金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区和城镇;区域之间分布不均衡,资金主要集中在南部五个旗县。四是涉农贷款数量少、占比低。我市虽然有几家涉农金融机构,但由于业务的调整,实际上是农村信用社发挥着支农主力军作用。五是担保体系实力较弱,须加快发展。农户和中小企业自身不能提供有效的贷款抵押担保,难以得到需要的贷款,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牧业产业化和中小企业的发展。六是中小企业融资难。受复杂多变的经济金融形势影响,中小企业面临种种困境,融资难的问题尤为凸现。这些问题事关经济金融和谐发展,事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需要我们深入思考,勇于创新,采取针对性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09年金融工作的总体思路及工作重点

受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影响,全球经济出现下滑趋势,对我国经济的负面影响已经显现。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逐步由沿海开放城市向内地蔓延,预计我市后续影响将会加重。企业和项目融资压力加大,金融领域潜在风险增加。根据国内外金融面临的严峻形势,我市2009年金融工作的思路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中央“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方针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措施,以提高融资能力为核心,以改善金融生态环境为基础,以维护金融安全为保证,继续深化改革,稳步推进金融创新,加快金融机构积聚速度,加大组建新型金融机构工作力度,运用新的融资工具,为全年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家将继续执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各金融机构要居安思危、审时度势,适时调整经营理念和方式,着力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充分认识当前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深刻领会宏观调控政策的内涵。受全球性经济金融危机影响,我国经济领域出现了增长放缓、动力减弱的趋势,外贸出口增速下滑,企业盈利水平下降,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着巨大的外来冲击。为积极消除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党中央审时度势,及时提出扩大国内需求,促进经济增长的九项具体金融措施。这九项措施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既立足当前,又着眼未来,既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又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为做好当前经济工作提供了政策导向。所以,各金融机构要认真学习、全面理解和准确把握中央精神,充分认识当前实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增强贯彻落实各项宏观调控政策措施的主动性,坚定信心,统筹兼顾,制定规划,明确目标,努力发挥和挖掘* 市的优势与潜力,找准自身发展和支持* 市经济发展的结合点,努力为实现地方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做出贡献。

(二)继续推进农村牧区金融改革,完善农村牧区金融综合服务体系。要切实把农村牧区金融改革发展作为金融工作的重点,加快建立适应农村牧区特点的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牧区金融体系,不断满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的要求。一是积极配合推进农业银行股份改革,共同化解历史包袱。二是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的作用。积极支持农业发展银行调整职能,拓宽支农支牧服务领域,大力支持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涉农领域的种养、加工、流通等中小企业发展,做好开办农村综合开发等中长期贷款的准备工作。三是协调开发银行加大在农村牧区基础设施、小城镇建设、资源开发、农村牧区饮水、农牧民培训等方面的信贷投入,积极推动县级开发性金融资金覆盖工作。四是继续深化农村牧区信用社管理体制改革。着重推动市级联社机构组建工作,理顺市与旗县区的管理关系,构建简洁高效、分工合理的管理体系。五是扩大邮政储蓄银行涉农服务范围,支持邮储银行做好在农村牧区的储蓄、汇兑和小额贷款业务,建立邮政储蓄资金返还农村机制,使邮政储蓄资金更多地用于支持“三农”的发展。六是放宽农村金融市场准入,发展多种形式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鼓励有条件的单位和个人发展农村小额信贷机构,鼓励内外资银行进入农村金融市场,积极引导农牧民组建农村资金互助社,逐步培育有竞争性的农村金融市场。七是搞好财政支农支牧资金和金融资金的联动,形成财政资金带动信贷资金的良性循环。同时,进一步加强对各类农村金融服务的风险监管,规范发展民间借贷的健康发展和防范非法集资,确保各项支农金融服务稳健发展。

(三)加大重大项目建设的融资力度,确保我市重点建设项目的资金需求。我市在建和拟建项目仅仅依靠国家拨付的投资资金和招商引资远远不够,还需金融机构提供配套的中长期贷款予以支持。各金融机构要紧紧围绕* 市政府工作安排,合理安排信贷资源,加大对重大基础设施、重点产业项目、重要民生工程建设等方面的信贷投入,特别是要加大对交通、能源、水利以及* 市龙头企业等重点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保证项目资金的合理需求。政策性金融机构要充分发挥政策性银行的支持作用,进一步拓宽信贷资金来源渠道,加大对全市重点基本建设项目和涉及“三农”的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信贷资金投入。

(四)着力优化信贷结构,继续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原则。各金融机构要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原则,支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产业发展。加大对民生工程、“三农”、重大工程建设、节能减排、科技创新、技术改造和兼并重组、区域协调发展的信贷支持。积极发展面向农户的小额信贷业务,增加扶贫贴息贷款投放规模。探索发展大学毕业生小额创业贷款业务。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同时,适当控制对一般加工业的贷款,限制对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和产能过剩行业劣质企业的贷款,积极引导资金合理流向。将信贷资源更多的向对* 市经济的振兴具有较强带动和辐射作用的重点行业、支柱产业、中小企业以及新型工业、现代服务业、资源环境和循环经济等领域倾斜,向具有区域优势、区域特色的优势产业和产品技术含量高、自主创新、适销对路、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企业倾斜,促进具有* 市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的形成,推动* 市经济和谐发展。

(五)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努力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各金融机构要在合理控制信贷风险基础上,进一步简化贷款程序,重点满足符合产业和环保政策,有市场、有技术、有发展前景的中小企业流动资金需求。积极开发设计适合中小企业发展模式的金融产品,满足不同类型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积极推进和完善中小企业担保体系建设,鼓励各类信贷担保机构通过再担保、联合担保以及担保与保险相结合等多种方式,加大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担保服务。加快培育和发展完善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体系,大力发展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金融机构等。

(六)充分发挥金融优势,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招商引资,是我市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金融部门要积极参与到招商引资工作中来,一方面要利用自身接触客户多、联系面广、信息灵通的优势,积极向外地客商宣传好* 的良好投资环境和优惠政策,介绍外地客商来* 投资兴业;另一方面要加大与其他商业银行交流力度。将更多的股份制银行引入我市,从而建立更多的合作伙伴,不断增强我市金融企业的整体实力,进一步促使我市的银行业形成良性的竞争机制,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争取更多的优惠政策和优惠条件。与此同时,要认真搞好对外地客商来* 投资的金融服务,在存款、贷款、开户、结算、咨询等方面提供全方面服务,为外商来* 创业发展提供良好的金融环境。

(七)加强风险管理,切实维护金融安全稳定。从“保增长”的实际情况出发,明年及以后几年,金融加大对经济的支持是毫无疑问的,扩大信贷规模、降低信贷门槛、简化办事程序、创新信贷机制,也是必然的。由此,可能形成局部放贷过度、风险失控的局面。因此,各金融机构要正确处理防范金融风险与支持经济发展的关系,加强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和市场调研,密切关注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必要时启动应对预案,确保金融安全稳定运行。

第五篇:2005年第一季度经济金融形势分析与货币政策述评

2005年第一季度经济金融形势分析与货币政策述评

2005-6-16

实体经济分析

经济增长。4月20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今年第一季度的国民经济运行情况。GDP同比增长9.5%,比去年同期低0.3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287亿元,增长4.6%;第二产业增加值18366亿元,增长11.3%;第三产业增加值10702亿元,增长7.6%。第一季度9.5%的增长率确实超出了人们的预期。按照通常说法,中国的潜在GDP增长率在8%~9%之间,9.5%的实际增长率意味着存在一定程度的资源过度利用。相对于2004年而言,今年第一季度三大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出现了明显的变化。总体上看,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有所减弱,而同时,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则有所增强。

投资。第一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998亿元,同比增长22.8%,比去年同期回落20.2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9037亿元,增长25.3%;农村固定资产投资1962亿元,增长12.7%。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房地产开发投资2324亿元,增长26.7%。分行业看,农业、能源、交通等行业投资得到加强,水泥、冶金等行业投资继续得到抑制。

与2004年同期相比,今年第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增幅有较大回落,其原因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一是去年同期的投资增幅确实过高,达到了百分之四十多的历史水平。但从今年22.8%的增速看,并不算一个太低的水平,因此不能单纯认为今年投资出现了萎缩。二是今年第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回落主要出现在第二产业上,第一和第三产业仍有增长,这正符合宏观调控的要求,即对水泥、冶金等发展过热的行业进行抑制,以保证产业结构得到优化,而像农业、能源、交通等行业的投资则得到了加强。从投资的总体情况看,基本体现了宏观调控“有保有压”的原则。

从在建施工项目的计划总投资看,3月末,施工项目总投资同比增长26.7%,这一增速还是比较高的。在投资增长中,房地产投资保持了快速增长的势头。第一季度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26.7%,继续高于投资整体增长幅度。但是,相对于2004年全年29%的房地产投资增长率而言,房地产投资增长速度有所下降。房地产投资快速增长的同时,各地房价也不断攀升,今年第一季度全国35个城市住宅价格平均上涨10.5%。不断上升的房地产价格和相对较高的房地产投资增长速度的确是政府目前在宏观调控中面临的最棘手的问题。

物价。第一季度,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2.8%,与去年年末持平,仍高于2.25%的一年期存款利率。其中,城市上涨2.5%,农村上涨3.5%。分类别看,食品价格上涨6.1%,居住价格上涨5.6%,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2.6%,其他类商品价格基本维持稳定或略有下降。第一季度,商品零售价格同比上涨1.6%,固定资产投资价格同比上涨1.8%,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上涨5.6%,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同比上涨10.1%。如果简单地将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进行比较,中国还是存在一定程度的所谓“负利率”。这正是一些人积极主张加息的根本依据。

就我们看来,目前问题的核心是,物价指数是否会出现反转,再次上升?一些人认为,中国的通货膨胀压力还很大,由于中间投资品的价格上涨幅度较大,中国最终会发生成本推动型的通货膨胀。然而,在运用成本推动型的通货膨胀理论来分析中国当前的物价走势以及宏观经济走势时,有几个方面的特殊性值得注意。

首先,认为中国原材料价格的上涨还没有传导到最终产品价格的看法,与过去的经验不符。从历史数据看,我国的三种价格指数——原材料价格指数、消费者价格指数和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走势基本上是同步的。所谓原材料价格的上涨要经过20个月的时间才能传导到最终消费品的说法,既没有统计上的依据,也与社会生产的周期不相契合。

其次,认为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会导致成本推动型的通货膨胀的观点,隐含了成本加成定价的前提。然而,成本加成的定价策略得以完美施行的经济环境是卖方市场,至少是卖方拥有一定垄断力量的市场,而在竞争性的市场体系中,这种定价方式基本上没有存在的条件。在最终产品市场因竞争激烈且供给过剩,因而最终需求相对不旺的市场环境中,企业很难进行这样的成本转嫁。2004年,我国原材料价格指数达到10%以上,CPI指数为2.8%,但扣除粮食价格影响之后的核心通货膨胀率只有0.6%,家庭耐用消费品、通讯设备、服装等许多产品的价格指数依然在负位徘徊,就是明证。

其三,成本推动型的通货膨胀当然还可能来自工资成本的推动,但也要具体分析。有人根据2004年以来我国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出现局部“民工短缺”,便断言中国已经出现工资—物价连动,通货膨胀将日趋恶化,甚至进而断言中国在国际竞争中的低工资成本优势已经丧失,等等。我们以为,做此判断为时尚早。首先的问题是确认事实。究竟民工短缺在多大程度、多大范围以及多久时间内发生,迄今尚无准确且权威的统计说明以及系统的实证分析,我们显然不能贸然做出上述关乎全局的判断。其次,少数地区出现民工短缺,可能导因于工资水平过低,也可能导因于民工市场组织的缺陷。即便确认工资水平过低是原因之一,那也要深入分析:究竟是因为工资受到物价上涨的侵蚀,因而民工们要求恢复均衡工资率呢(像发达国家劳动力市场经常发生的情况那样)?还是因为民工们不能忍受那种因市场组织不完善而造成的“血汗工资制”?如果是后者,那就与当前讨论的问题关系不大了。

金融运行分析

如果说经济增长速度超出了人们的普遍预期,投资保持了22%以上的增长率,实体经济活力较强,经济体温有过“热”之虞。而央行公布的3月份金融运行数据却再次向人们表明,金融面出现了转“冷”的迹象。

货币供应量。央行数据显示,截至2005年3月底,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26.5万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4.0%;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为9.5万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9.9%,增长幅度比2004年同期低10.2个百分点;市场货币流通量M0余额为2.1万亿元,同比增长10.1%。由于M2是由商业银行贷款创造出来的,货币供应量增长率下降的同时,自然会伴随着信贷增长率的下降。截至3月末,全部金融机构各项贷款本外币余额为19.8万亿元,同比增长

213.0%;全部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为18.5万亿元,同比增长13.0%。狭义货币M1余额的增长率在十几年中首次下降到了10%以下,3月份9.9%的增长率较1998年的11.9%的增长率还低2个百分点。总的来看,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率已经回落到了1998~2001年间的水平。银行信贷增长率与存差。1997年以来中国商业银行体系的存差状况。所谓存差,就是商业银行的存款余额大于贷款余额的一种状态。自我国进入买方市场以来,商业银行体系的存差就一直在持续不断地扩大。1997年第一季度末,我国商业银行体系的存差额为6376.2亿元,而到2004年12月底,商业银行体系的存差额达到了63161.58亿元,短短数年间,商业银行的存差额增长了近9倍。相应地,商业银行体系的存差额与贷款余额之比也在不断地上升(见图

2)。1997年,这一比率不过10%上下;而到了2004年底,这一比率已上升到了35.61%这一异乎寻常的高水平。商业银行体系巨额的存差与持续上升的存差与贷款余额之比,反映了我国商业银行体系中有大量的资金并没有通过商业银行体系进入到实体经济领域,商业银行存在过多的剩余资金需要寻找出路,这也充分说明,我国的资金供给是相当宽松的。此外,巨额存差的存在也说明,我国商业银行的“金融中介”的功能已被极大弱化,在某种意义上讲,商业银行没能有效地促进储蓄向投资的转化,促进中国金融中介效率的提高。

市场利率走势。在货币供应量增长率不断下降的同时,货币市场利率也不断下降。3月份,银行间市场同业拆借月加权平均利率1.98%,比去年同期和上年末均低0.09个百分点,比上月低0.33个百分点;质押式债券回购月加权平均利率1.70%,比去年同期低0.23个百分点,比上年末低0.18个百分点,比上月低0.35个百分点。尤其是在3月16日央行宣布将超额准备金利率下调到0.99%之后,货币市场利率便急转直下,4月14日发行的三个月期央行票据的年收益率仅为1.0859%,与0.99%的超额准备金利率仅一步之遥。这表明,中国的货币市场利率也已经接近“零”利率。如果央行进一步下调超额准备金存款的利率,货币市场利率可能还会进一步下降。自1998年以来,我国的货币市场利率就一直较好地反映了我国未来宏观经济的总体走势,它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判断我国宏观经济动向的一个先行指标。因此,货币市场利率的大幅下挫可能预示着并不是很好的经济前景。

总之,说中国金融部门的数据已经开始“恶化”并不为过。

“冷”与“热”的矛盾求解

总的看来,在2005年第一季度,实体经济的“热”与金融数据表现出来的“冷”形成了鲜明的反差,这无疑让人觉得非常困惑。金融面的“冷”对实体经济有什么样的影响?它与实体经济面未来的发展关系如何?这是我们在综合分析当前宏观经济形势时需要解答的问题。要找出这一矛盾现象的根源,需要我们对经济体系有更宏观、更加整体化的认识,而不能仅仅根据实体经济中几个部门的状况就对宏观经济做出整体上的结论。

在我们看来,相对于原材料、房地产等少数几种上涨的价格,金融部门的数据能更准确地反应实体部门的总体状况,包含的信息量也更多。金融部门数据的走向其实事先向我们勾画了未来实体经济的动向。货币供应与信贷增长率的变化,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观察实体经济

3变动的风向标。首先,狭义货币供应量M1主要由活期存款构成,由于活期存款是企业间商品、服务和金融交易的主要结算工具,在M1的流通速度没有相应地上升的情况下,M1增长率的下降就意味着经济体系中对交易性货币余额需求下降了。商品、劳务和金融交易的活跃程度直接反映了整个经济体系的活跃程度。因此,货币供应量增长率,尤其是作为交易结算工具的M1的增长率的下降,就意味着实体经济增长已呈疲弱之势。其次,信贷增长率的持续下降固然有对商业银行风险加权资本充足性管制的影响,但企业家悲观情绪的滋生也极大地抑制了企业的借款意愿。在一个以银行信贷为主要融资渠道的经济体系下,银行信贷增长率的下降就意味着投资活力的下降,尽管当前的投资增长率看似还较高。

除了货币供应量与信贷增长率外,自1998年以来,我国的货币市场利率就一直较好地反映了我国未来宏观经济的总体走势,它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判断我国宏观经济动向的一个先行指标。通过对货币市场月平均利率与物价指数的变动进行回归分析,我们发现,货币市场利率与物价指数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货币市场利率的变动,能较好地反映物价指数的变化方向和幅度。在2004年的前8个月,消费者价格指数逐步上升,升息预期增强,货币市场利率就对此先行做出了反映;随后,物价指数企稳回落,相应地,货币市场利率也逐步下降。如果货币市场利率与物价指数之间的这一关系成立,那么,货币市场利率的大幅下挫可能预示着物价指数后期上涨的乏力。由此,我们认为,随着对货币供应量反映的时滞逐步显露之后,物价指数可能会有所下降。

在货币市场名义利率下降的同时,实体经济中的自然利率下降的端倪也开始显现。自然利率的定义方法有多种,最简单明了的就是指使用货币贷款时预期获得的利润率。我们以企业部门的资产利润率来近似地作为衡量中国自然利率的指标。2003年至2004年上半年,中国企业部门的资产利润率平稳小幅上升,2004年4月份,企业部门的资产利润率最高达到6.81%的水平。之后,资产利润率开始下降,到2004年底,中国企业部门的资产利润率已经下降到了5.8%的水平,略高于5.58%的贷款利率。我们认为,在自然利率持续下降的同时,央行调升贷款利率,抑制了企业部门的借款意愿。

这样看来,在谈论中国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的时候,应当格外小心。自2004年10月份以来,我们就一直认为物价水平已转为平稳下降之势,通货膨胀压力并不像人们想像的那么大,货币政策应当适度放松。几个月来的实际情况初步印证了我们的判断。现在,我们还是坚持认为,如果不对宏观调控措施方向做出适当的调整,中国的经济前景并不乐观。货币政策评述

2005年3月16日,人民银行下发通知,决定自3月17日起,调整商业银行自营性个人住房贷款政策,同时,下调金融机构在人民银行的超额准备金存款利率。

个人住房贷款政策调整的具体内容包括:一是将现行的住房贷款优惠利率回归到同期贷款利率水平,实行下限管理,下限利率水平为相应期限档次贷款基准利率的0.9倍,商业银行法人可根据具体情况自主确定利率水平和内部定价规则。以5年期以上个人住房贷款为例,4

其利率下限为贷款基准利率6.12%的0.9倍(即5.51%),比现行优惠利率5.31%高0.20个百分点。二是对房地产价格上涨过快城市或地区,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可由现行的20%提高到30%;具体调整的城市或地区,可由商业银行法人根据国家有关部门公布的各地房地产价格涨幅自行确定,不搞一刀切。

从遏制局部地区房地产泡沫形成的初衷来看,央行此次房贷政策调整无可厚非。不过,单单通过利率水平的小幅调整,很难对房地产市场的投机性需求形成有效的限制,反而可能产生逆向选择效应,在长期内导致风险的加大。此外,央行此次调整的一个重点是寄希望于商业银行自身对风险的判断,通过有差异性的利率和首付安排来遏制投机性需求。但从实际情况看,与其他类型的贷款相比,目前绝大多数国内商业银行都更偏好于按揭贷款,这一方面是因为,相对于其他资产而言,房地产是最好的抵押品,其风险相对较小;另一方面,在银监会推行的资本充足率监管框架中,住房按揭贷款的风险权重为50%,低于其他贷款,从资本占用的角度看,按揭贷款有成本上的优势。正因为如此,按揭贷款成为目前商业银行竞相争夺的一个市场,谁也不会贸然提高住房按揭贷款利率和首付比率,而甘冒市场份额损失的风险。归根到底,作为总量政策,货币政策尽管可以在结构性调整中发挥一些作用,但其影响力会非常有限,而且还可能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就当前的房地产调控而言,应更多地通过税收方面的调整来予以实现,在其中,货币政策只能居于辅助地位。

央行货币政策的第二个举措是调整金融机构超额准备金存款利率。按照通知规定,金融机构在人民银行的超额准备金存款利率由现行年利率1.62%下调到0.99%,法定准备金存款利率维持1.89%不变。央行此项调整的目的,主要是想疏通利率传导机制,是利率市场化改革中的一个重要举措。从理论上讲,央行超额准备金存款利率构成了货币市场利率的底线,这影响了均衡市场利率的形成,而且导致金融机构将大量的资金存放于央行获取无风险利差,超额准备金率一直保持在相当高的水平上,由此降低了全社会资金的利用效率。总的看来,此次央行调整超额准备金存款利率有以下几方面影响。首先,可以为货币市场均衡利率的形成创造条件,在利率市场化改革方面又前进了一步;其次,可以挤出不合理的超额准备金,增加央行货币政策的调控灵敏度,促使银行提高资金利用效率;第三,货币市场流动性增多,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为银行间债市的发展提供一个较为良好的空间,银行的债券投资比例在未来将有较大的提高。

下载2012年下半年经济金融形势分析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2年下半年经济金融形势分析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在全县经济金融形势分析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今天,金融系统组织召开经济金融形势分析会,反映出金融部门对蓬溪县域经济发展的关心和支持,体现了主动服务的理念,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借此机会,我讲四点意见,与大家一起......

    2011年一季度我县经济金融分析报告

    2011年一季度我县经济金融分析报告今年以来,我县金融部门在县委、县政府和上级行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在保持信贷合理均衡投放的同......

    在全县经济金融形势分析会上的讲话[合集]

    同志们: 今天,金融系统组织召开经济金融形势分析会,反映出金融部门对蓬溪县域经济发展的关心和支持,体现了主动服务的理念,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借此机会,我讲四点意见,与大家一......

    全县金融运行形势分析调研报告大全

    今年以来,全县金融部门牢牢把握稳健货币政策的总要求,着眼“四个争当”、“三大取向”、“四化同步”目标定位,积极融入新常态、研究新常态、适应新常态,以推动产业转型为主线,......

    商务局经济运行形势分析

    商 务 局今年前三个季度全县商务经济运行情况分析县政府:今年全县商务经济工作在县委、县政府坚强领导和省、市商务主管部门大力支持下,我局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县经济工作、......

    经济运行形势分析材料

    今年以来,全省经济运行特点可概括为:“五加快、四推进、三平稳”的良好势头。“五加快”:一是工业生产增速加快。1-5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1150.1亿元,增长25.9%。二是社......

    吴晓灵论经济金融形势5篇

    2011年金融形势前瞻及对策 □ 吴晓灵 2011年国际金融环境 2011年国际经济形势最突出的特点是:在美、欧、日银行系统恢复正常融资功能之前,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不会退出,因其是对......

    经济运行形势状况分析调研报告(5篇)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各级各部门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努力化解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在刺激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政策组合拳的累积效应下,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