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国际会展市场分析报告(模版)
国际会展市场 分析报告
撰写时间:2014年6月9号
目录
摘要...................................................................................................错误!未定义书签。前言...................................................................................................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会展行业概述..............................................................................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行业前景分析............................................................................................................4 市场格局............................................................................................错误!未定义书签。前景预测............................................................................................错误!未定义书签。面临的问题......................................................................................................................5
三、SWOT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一)S-strength(优势).......................................................................错误!未定义书签。(二)W-weakness(劣势).........................................................................错误!未定义书签。(三)O-opportunity(机会)....................................................................................................8(四)T-threat(威胁)..............................................................................................................9 结束语...........................................................................................................................10
摘要
我国会展业历经30余载的发展,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链不断拓宽,带动性逐年增强,经济效益日益显著,正以20%的年均增长速度发展。据统计,2012年,我国会展业直接产值达到3543亿元。全球化方面,我国会展业要强化“走出去”战略,积极开拓国外市场,将中国会展公司、会展品牌植入国际市场。2015年,我国会展业要继续加强与国外会展企业的深度合作,在场馆建设、科技手段、会展流程、人才培养、营销渠道等方面实现全方位的全球化。积极通过互联网形式对外投资,主动拓展其他国家的市场。
前言
宁波市是我国著名的会展城市,从1997年举办首届宁波国际服装节,到2003年宁波市政府将会展业列为支柱产业,提出建设长三角南翼会展之都,再到2007年市政府将会展业列为宁波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性产业,提出建设国际会展之都的工作目标,会展业具有强大的经济集聚和扩散效应,在引导产业发展、促进生产要素流动、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城市形象等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市会展业的发展已经具有较好的基础,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和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提升,我市在国际会展业发展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力。
一、会展行业概述
会展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素有“无烟产业”之称。会展业作为一种新型的产业正在迅速崛起。它起源于欧洲和北美,目前已经成为全球性的产业。中国国际经济发展研究中心行业特邀研究员、恒油财智商务服务(北京)中心高级顾问罗百辉指出,每年在世界各地举办的各种国际会议高达40多万个,会议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效益超过2800亿美元。据有关专家测算,会展业的溢出效应是1:9。国际会展市场的巨大潜能和会展经济的高额回报,加上国内会展的巨大诱惑,使得许多国内城市的政府和民间机构纷纷加入到会展市场竞争的行列,积极发展本市的会展产业。
国内会展业不仅展会数量、规模持续增长,且市场结构也不断优化。2012年全国举办5000平方米以上展会7035场,与1997年相比,增长597%,展出总面积合计873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7%;2012年底,全国会展场馆316个,室内展馆面积合计484万平方米,2012年会展业直接产值354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5%,占国内生产总值0.68%,占全国第三产业产值1.53%。从国内会展业结构来看,中国现有展会大多为经济贸易类展会。据统计,2012年经贸类展会总面积约6500万平方米,占中国全国展会总面积的90%,全国10万平方米以上的大型展会已经超出90个,信息产业、文化产业、服务业等新兴展会增多。其中服务业展会总面积超过700万平方米,占全国展会总面积的10%,UFI认证的国际性专业展会58个,位居世界第四。
二、行业前景分析
市场格局
会展业作为一个“无烟产业”、“朝阳产业”,已率先在以北京、上海、广州为代表的经济水平较高、基础设施较完善、第三产业较发达的城市迅速崛起,形成了以“北上广”为核心的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三个会展城市群。随着“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和“中部崛起”国家战略的逐步实施和边境贸易的迅速发展,分别以成都、重庆,大连、沈阳,武汉、郑州等城市为内核的西部、东北、中部三个会展城市带初步形成。此外,分别以福州、厦门和海口、三亚为内核的海峡西岸经济区和海南国际旅游岛,简称海西、海南两个会展城市圈正在浮出水面。以上三大会展城市群、三个会展城市带和两个会展城市圈,构成了中国会展经济的大体框架。经过不断的功能定位和竞争合作,逐步形成了平等互动、均衡协调、各具特色、梯次发展的中国会展经济大格局。
前景预测
会展经济能够带动第三产业的综合发展。具体来看,会展业不仅能带来场租费、搭建费等直接收入,而且还能拉动或间接带动数十个行业的发展,如商业购物、餐饮、住宿、娱乐、交通、通讯、广告、旅游、印刷、房地产等;不仅能积聚人气,而且能促进各大产业的发展,对一个城市或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产生重大影响和催化作用,一个好的会展对经济拉动效应能达到1:9。国家高度重视会展业发展,印发了《关于“十二五”期间促进会展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全面指导会展业有序发展。同时,从整体上规范、整合和完善了重点国家级政府主导型展会的战略布局。据预测,“十二五”期间,国内会展业仍将以年均10%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长。
面临问题
近年来,中国内地已成为全球发展最快的展览市场,包括德国、美国等世界前10 名的国际展览公司都不同程度地参与了中国市场,中国的展览馆的数量和规模都堪称名列世界前茅。与会展业发展发达的国家(如德国)相比,我国的会展业发展相对落后,缺乏德国汉诺威展览公司、英国励展博览集团这样的龙头企业;也缺少法兰克福会展这样国际顶级的展会品牌。目前,外资巨头纷纷加大在华投资,英国励展博览集团在华举办的展览及会议在行业上涵盖了航天与航空、博彩及地产等7个专业领域,行业竞争加剧。与此同时,我国会展业还面临着分布不均,国际化有待完善等问题。
三、宁波国际会展业分析
(一)S-strength(优势):
主要体现在:
(1)市场潜力和发展空间大。从我国的情况看,会展业基本上还处在一个初步发展的阶段,呈现的基本的特征是:人口多,潜在消费市场巨大;我国已成为全球制造中心,国外工商企业在我国大型批量采购较多;一些产业链已基本形成;涉及会展业的企业数量庞大,管理水平和效率都较低,运行质量不高;因而现阶段我国会展业的发展的空间很大。
(2)本土化经营:
A、是场馆化,到2012年,宁波会展区块场馆面积可达到120万平方米,是国内除上海、广州外会展场馆面积最大的城市。
B、是管理优势。从国内现有的情况看,还没有哪个城市像宁波这样重视会展产业的发展。
C、是积极的营销以及宣传。随着电子、网络等技术的发展。
许多行业的商户信息可以在第一时间通过电子、网络、移动媒体传达到目标客户手中,有着固定的网络和渠道,熟悉政策环境,利用其广大的社会资本在短期内利于争夺客户。(百度网盟资源品台)
(二)W-weakness(劣势):
主要体现在:
(1)会展技术水平较低,基础设施不完善。会展技术主要指信息化技术、展馆设施配套和展示技术、运输、管理技术等。纵观我国的会展业,其技术装备水平低,生产效率不高,服务水平较差。6
(百度会展数据)
(2)会展整体规划不够理想,各自为政,条块分割,以省及城市的行政区域为基础制定会展发展战略规划,实际上,由于会展业运作本身具有功能整合和跨边界的特点,一个城市发展会展产业要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甚至要与当地的产业结构、服务行业发展等相匹配,怎样使其结合为一体。
(3)国际化的冲击力,服务水平低,地域局限性。我国会展企业数量较多,但国际化相对而言的宁波会展比较小,服务水平普遍较低,出现了结构性供需矛盾。由于各省市自办会展的比例过大,专业会展市场的有效需求不足。需求不足导致先期建设的高水平会展中心经营困难,正在经历高投入,低回报或无回报的时期。百度助阵后,不仅缩短企业间的沟通距离,直接性的为您搭建桥梁,减少投放成本,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地域的局限,你只需轻轻一点,带给你的,是源源不断的客户信息。
(三)O-opportunity(机会):
随着大量外资企业的进入,扩大了会展业市场容量。由于我国在劳动力成本和原材料供应方面的比较优势以及巨大的市场前景,许多跨国公司正准备将我国变成制造基地,成为全球制造中心,这一趋势无疑会增加我国会展业市场的容量。8
而品牌专区是在百度网页搜索结果最上方为著名品牌量身定制的资讯发布平台,是为提升网民搜索体验而整合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展现结果的创新搜索模式。打造美誉度和信任度,树立高段平拍形象,才能牢牢把握市场机遇。
与此同时,一些国外会展企业的进入有利于我国会展企业与国际接轨,提高管理水平和增强竞争力。随着国内市场国际化,国际市场一体化的发展,国内会展企业被推到国际竞争的大潮中,在与世界大公司的同台较量中,我国的会展企业可以借鉴吸收它们的先进理念和成功运作经验,提高管理水平,与国际接轨;吸收国外先进的管理组织方式,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迅速向规范和现代化会展企业靠拢。
(四)T-threat(威胁)。
主要体现在:
(1)中国加入WTO三年来,特别是大陆和港澳CEPA安排的实施,外商也越来越看好中国国会展业,中外会展企业的合作呈现多层次、全方位态势。美国、德国、英国等会展业发达国家的一些著名公司都在寻找与中国的合作项目,或合作建立企业、或合作办会展,形式多样。大量跨国会展企业的进入,加剧了市场竞争,会展业面临重新洗牌。一方面,一些大型的跨国物流企业纷纷抢滩中国市场,如德国汉诺威、意大利米兰和德国法兰克福展览公司这三个世界展览业巨头都在黄浦江畔设立了分支机构。这些大型的跨国企业凭借强大的资金、技术优势和先进的专业管理经验,全面进军国内市场,国内会展市场的雄起,如依力于广交会的广州国际会展、上海新国际博览会、南宁、无锡、苏州等等。9
现阶段一些有眼光的会展企业为了避免陷入孤军奋战、分散经营的局面而适时调整战略,加强合作和结盟,搞“兵团”作战,从资源、资金、网络的规模化入手,利用信息技术整合企业内部业务流程,通过兼并、代理、战略联盟等方式走规模化经营之路。(百度)
结束语
依托互联网平台,发挥优势,做大做强特色展会。依托宁波地处我国经济最为活跃的长江三角经济圈的区位优势,10
(资源投放后的效果)
积极整合现有会展市场资源,发挥消博会、浙洽会、服装节等大型展会在宁波会展业中的示范、辐射、带动作用,努力打造品牌龙头展会。继续按照“依托信息网络、服务 产业、提升产业”的办展方针,培育和引进具有宁波比较优势的展会,不断增强其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和影响力,使之成为专业特色显明的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展会,以不断发展和繁荣宁波的会展市场。
第二篇:会展旅游的市场分析
会展旅游的市场分析与发展瓶颈问题
Pick to:Has the reputation of “tourism crown jewels” mice tourism is a kind of special tourism way of emerging in the world.It is tourism industrialization, socialization and with the convention and exhibition industry tourism activity phase after crossing a way.Convention and exhibition tourism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gh profits and high output, tourism and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can bring comprehensive economic benefits, and can improve the visibility and reputation of the city.This paper from the Angle of the theory of mice tourism, convention and exhibition tourism, and other important concepts were studied.Taking yi chang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alyzes the mice tourism market, at the same time, the bottleneck of development of mice tourism conducted a comprehensive and systematic anatomy.关键词: 概念;宜昌会展旅游;现状与优势;瓶颈问题
一、关于会展旅游的研究
1.1引言
近年来中国会展经济发展异常迅猛。会展经济具有强大的关联度, 能直接拉动社会综合经济指数。作为一种新的经济现象和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会展业已经被我国许多大城市列入重点发展的行业。据不完全统计, 全国大中小各类城市, 提出要把本市办成“国际会展都市”、“国际会议中心”、“中国会展中心城市”、“中国会展名城”、“中国地域会展中心”的已经超过了30 个, 并日益向国际化、专业化、规模化和品牌化方向迈进。国际上有1 和9 的说法, 即为会展的场馆收入如果是1 的话, 那么相关的社会收入就是它的9 倍。据不完全统计, 目前我国拥有各类展览公司约5000 家, 直接从业人员达到10 万人以上, 举办经贸展览会的数量正以每年20 %的速度快速发展。1997 年全国举办展览会的总数为1063 个, 1998 年为1262 个, 1999 年为1632 个, 2000 年迅速上升到1684 个。这些会展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 会展经济给这些城市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1.2关于“会展”与“会展旅游”
“会展”, 顾名思义就是指会议和展览。
“会展经济”的范畴就比较大, 它是指一切涉及会议、展览的相关生产领域和流通领域的活动, 具体阐述, 它是指那些由于会议、展览而产生利益、效益、价值、利润的活动。“会展旅游”是指通过举办各种类型的大型国际展览会、博览会、交易会、运动会、招商会等, 吸引大量游客前来洽谈贸易, 旅游观光, 进行技术合作、信息沟通、人员互访和文化交流, 以此带动交通、旅游、商业、餐饮等多项相关产业的发展, 它是一种综合性的旅游服务形式。
中国旅游界将“会展旅游”界定为: 为会议和展览活动的举办提供展览会场之外的、且与旅游业相关的服务, 并从中获取一定收益的经济活动。其特点:旅游主题明确、驻留时间长、经济效益高、影响作用强。
由此可见, 会展旅游不是让旅游业去举办各种会议和展览, 而是让旅游业发挥行业功能优势, 为会展的举行提供相应的外围服务。会展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和旅游业的六要素形影相随, 而且依赖旅游业的参与程度。会展旅游是依托会议、展览、文化旅游节、体育赛事等各类会展活动而兴起的一项旅游活动。会展旅游以其兼容性强、辐射面广、组团规模大、消费档次高和文化气息浓等特性, 得到世界各地的普遍重视, 并以此作为提高本地区旅游产业质量、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国际化发展的一个新的突破点。
二、会展旅游的市场分析---以宜昌市场为例
为了要了解特定的会展旅游市场, 必须先了解市场类型的主要构成特质: 即消费者市场、生产者市场和中介者市场。这种区分的方法是以购买者的目的为基础的。
国际博览会联盟(UFI)曾发表报告说, 一个城市如果基础设施相对完备、人均收入在世界中等以上、服务业在GDP 中的比重超过制造业、外贸总额占(GDP)的比重接近或超过100 %、优势行业的聚集力量相对强, 那么会展经济就会在该城市得以强势发展, 并发挥相关的积极作用。下文以宜昌的会展旅游市场为例:
2.1宜昌会展旅游的现状:
城市发展亟需高标准国际会展中心
随着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的兴建,“省域副中心城市”口号的提出,宜昌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随着发达国家资本和产业加快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国内沿海发达地区资本和产业加快向内陆地区转移,使宜昌对内对外开放的前景也更加广阔;国家推进的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了中部地区的崛起;省委、省政府大力支持宜昌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提供了有利条件;2009年,三峡工程全部竣工后,充沛的电能、巨大的品牌效应和独特的对口支援机遇,又为宜昌的招商引资和培育优势产业提供了新的契机。
随着宜昌城市建设的加快,需要举办越来越多的展览会来促进交流,出售产品。然而,许多参加大型展览活动的单位不得不面临这样的尴尬:因为没有配套的空间和场地,很多大型的宣传展览活动只能露天举行,一旦碰到阴雨天气,原本计划好的活动不得不延期举行;夏天的时候,因为天气炎热,很少有市民愿意在太阳底下呆上几分钟,于是,活动也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这样的情况总是让许多商家倍感无奈。伴随着宜昌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建设的加快,各种大型会议及展览活动举办越来越频繁,改革开放的宜昌亟需一个大规模会展中心,来承担越来越繁重的展览及大型会议接待任务,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与此同时,具备战略投资眼光的宜昌新首钢资源控股有限公司也在时刻关注着宜昌的发展,对宜昌的发展前景十分看好。在经过多方考察,并与宜昌市政府进行多次接触后,正式确定了投资宜昌火烧坪高磷铁矿和三峡国际会展中心综合项目的战略方针;而宜昌市政府也希望引进实力雄厚的企业参与到宜昌的城市建设中来,为宜昌的城市建设及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经过多次洽谈协商,宜昌市政府与宜昌新首钢资源控股有限公司正式签约,由该公司承担宜昌三峡国际会展中心综合项目的建设任务,旨在通过该公司雄厚的实力达到高标准建设的目的,与宜昌不断提升的国际地位相符。
宜昌三峡国际会展中心项目和发展大道扩建工程是市区两级党委、政府的重点工程,是提升宜昌城市整体水平、完善城市功能的重点项目,是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大道片区开发、加快夷陵新区建设的重大举措,这也是宜昌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必然要求。
2.2宜昌发展会展旅游的优势:
第一、宜昌具有发展会展旅游的地理优势。
宜昌地理位置居中,在长江经济带中,宜昌东接武汉,西连重庆,是东部发达的经济科技与西部丰富资源的结合部,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由中线进入西部的起点,处于南北经济文化交往、东西资源要素对流的交会处和过渡地带,历来是重要的商品物资集散地。第二、宜昌具有发展会展旅游雄厚的经济实力。
会展旅游的发展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 经济实力是会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主要经济指标快速增长。2009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5.5亿元,增长17.8%;规模工业产值突破200亿元大关,达到206.9亿元,增长50.1%,规模工业增加值66.6亿元,增长44.9%;全地域财政收入突破20亿元,达到21.7亿元,增长22.7%,地方一般预算收入6.6亿元,增长30.5%;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8.8亿元,增长53.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0.1亿元,增长2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691元,增长9.3%;农民人平纯收入6048元,增长11.5%。因此,宜昌具备着发展会展旅游的雄厚经济实力, 经济的繁荣景况也为会展旅游的相关企业注入强心剂。
第三、宜昌具备较为发达的交通网络和良好的旅游接待能力。
城市交通是城市的动脉, 也是发展城市会展旅游的基本要素。纵观宜昌,公路、水运、铁路和民用航空等四大运输方式协调发展,先后兴建和建成了一批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交通重点工程。宜黄高速公路全线贯通、三峡工程汽车专用公路、西陵长江大桥、三峡机场、宜昌长江公路大桥、夷陵长江大桥、二级以上的高等级公路干网改造等重点设施的建设快速发展,为加快宜昌高标准、高层次、现代化、立体化的综合运输体系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使我市交通运输“进不来、出不去”的滞后局面得到根本改善,宜昌市已成为位于国家一级开发轴线——长江黄金水道与焦柳铁路、沪蓉国道主干线交汇处的交通枢纽城市,一个以公路、铁路、水运和航空四大运输方式为主体,水陆空协调发展,全方位对外开放的交通运输格局已初步形成规模,成为湖北省西部地区的重要对外枢纽。
同时, 宜昌具备良好的旅游接待能力。酒店有宜昌国际大酒店,均瑶酒店,锦江之星,华美达,桃花岭饭客,皇冠假日酒店,半山酒店,馨岛国际酒店,国宾花园酒店等,同时, 宜昌拥有300多家旅行社, 这为发展会展旅游提供了良好的接待设施。再者, 宜昌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 其中像三峡人家风景区、三峡大坝、三游洞、兰草谷、关陵、南津关、夷陵广场、宜昌车溪民俗风景区、屈原故里、昭君故里、清江画廊、湖北屈原祠、滨江公园、玉泉寺、葛洲坝、西陵峡快乐谷、长江三峡工程坛子岭旅游区、马铃岩、高岚风景区等景点也是会展旅客休闲度假的好地方。
三、发展会展旅游的瓶颈问题
虽然我国的会展旅游发展优势强劲, 但是随着我国加入WTO , 经济全球化的压迫, 我国会展旅游正面临着一定的危机。换个角度, 假如将我国的会展旅游和德国、香港等会展旅
游发达的国家或者地区相比, 存在着相当的不足之处。现就以宜昌发展会展旅游存在的主要问题作为切入点, 来分析会展旅游的发展瓶颈问题:
3.1会展旅游缺乏相应的理论体系指导。
实践表明, 发展会展旅游业, 对其影响最大的五个因素: 生产要素、腹地经济优势、旅游基础设施、法制健全透明度和城市基础设施, 但对其存在的问题和引导解决这些问题的理论都十分缺乏, 很多问题还仅仅停留在表象, 没有全面和深入地进行理论研究。
会展旅游业的发展首先需要与之相配套的战略,只有明确的战略, 才有正确的战术, 会展旅游的发展才会有明确的目的和方向。而现实的问题是至今为止,宜昌还没有一个权威机构或民间组织对会展旅游进行全方位的研究和剖析;会展旅游业只有不到10 %的从业人员具有与会展旅游业相关的专业知识,缺乏理论体系的指导, 导致对发展会展旅游和如何发展的问题认识不清。
3.2会展旅游的市场化程度较低。
与会展旅游发达的国家或地区相比, 中国会展旅游市场的市场化程度有待提高。很多展会都是由政府主办或者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 但政府的支持往往过火, 经常会出现干预过多的现象, 这与外国会展旅游的“政府主导, 市场运作”的形式几乎背道而驰。政府的干预过多一方面削弱了会展旅游企业的积极性、主动性, 另一方面不利于会展旅游行业形成一个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
而且, 会展经济是一种规模经济, 只有形成一定的规模才具有竞争力。在国外会展业发达的国家和地区, 相同题材的展览会一般很少重复出现。举办展览一般需要由国家会展业专家委员会统一行使审批、管理职能, 从而保证展会的规模。而在中国, 目前办展有很多审批渠道, 同一主题或者主题相近的展会, 可以在不同渠道同时获批, 这就导致重复办展。
3.3会展管理体制不完善、行业规则不规范,缺少专门部门对会展业实行有效协调与指导。整个行业基本上处于互不通气、各自为政的状态, 重复办展、恶性竞争的状况比较严重, 整个市场秩序混乱。与会展先进国家地区相比, 中国会展业管理体制、组织手段以及配套服务等相应制度不完备,随意性较大。国际展览联盟(UFI)认可的“国际展览”更是凤毛麟角。究其原因, 我们的展览会组织和管理水平还比较低, 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 多数展览会在立项、营销、运作上缺乏系统性。
同时, 中国会展旅游行业缺乏自律, 展会主办单位越来越多, 办展单位的实力和服务水平良莠不齐;哪一项展会热就争着办展。例如, 在广州举办的与物流相关的展览会就有数个, 再加之香港贸发局在广州举办的物流展, 佛山、深圳等地区举办的物流展会, 那还能谈得上什么规模效应吗? 这种重复办展一方面会让参展商和参观商无所适从, 同时也造成了会展业的无序竞争局面。
会展旅游发展的外部环境还不健全。因为受制整个国家大环境的原因, 所以宜昌会展旅游发展的外部环境也不太好。会展旅游业作为都市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发展有赖于良好的外部环境。目前我国仍对出展和来展实行审批制度, 外经贸部、科技部和中国贸促会都有各自的审批权。举办国内地区性的国际、国内展览则由当地政府的相应部门审批。法律、法规不健全;审批手续复杂。举办会展的审批中人为因素过多, 审批手续繁杂, 有的展会审批主
要是基于国家安全等方面的考虑, 而事实上目前国际展会大部分是科学性和商业性的, 与政治等方面关系不大。
3.4会展旅游的专业人才缺口较大。
会展旅游的竞争归根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然而由于我国对会展研究起步较晚, 相对会展旅游发达的国家而言, 中国会展旅游的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管理水平相差甚远, 无论是会展组织者、会展管理者、施工人员还是为会展提供其他服务的从业人员的素质总体来说都有相当大的差距。会展公司中绝大多数管理人员都是半路出家, 没有受过系统、全面的专业教育, 因此造成会展公司资质差, 展会水平普遍不高的现象。同时相当数量的会展公司只是一个招牌三几个人经营, 没有参加过专业培训, 由此导致会展总体水平低, 无论从设计、创意到服务等方面, 都与国外发达国家存在很大的差距。
参考文献
1.应丽君 关于中国会展旅游的思考[期刊论文]-旅游科学 2003(01)2.金辉 会展概论 2004
2.崔玲萍.陈玲玲 刍议我国商务旅游市场发展策略[期刊论文]-经济问题 2007(06)
3.唐静 旅行社开发商务旅游市场的营销策略初探[期刊论文]-财贸经济 2004(12)
4.解永秋 北京商务中心区发展商务旅游产业的优势、问题及对策[期刊论文]-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06(05)
5.王春雷 中国会展旅游发展的优化模式构建[期刊论文]-旅游学刊 2002(02)
6.厉新权.程小敏 关于拓展我国商务旅游市场的思考[期刊论文]-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4(03)
第三篇:加拿大畜牧业国际市场分析报告
加拿大畜牧业市场发展分析报告
加拿大的畜牧业和饲料工业都很发达,加拿大地广人稀,资源丰富,国土面积有997.6万平方公里,人口只有3000多万。加拿大是世界粮食和畜产品出口大国,出口农畜产品货值243亿加元。全国常年谷物产量5000多万吨,农业劳动力人均谷物产量达80吨,被誉为“北美粮仓”。丰富的农业资源,充裕的谷物生产,为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加拿大畜牧业主要有肉牛、奶牛、生猪、羊和家禽。据统计,加拿大生猪存栏1466.7万头,肉牛存栏1345.4万头,奶牛存栏107.5万头,山羊和绵羊存栏100.6万只,鸡存栏1.6亿只。其生产方式是以规模化、集约化的家庭牧场为主。主要特点表现为:牧场土地资源与养殖生产规模相适应,饲料生产和家畜饲养相配套,执业兽医防疫与牧场自行防疫相结合。特别是科技在畜牧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如全混合日粮肉牛育肥、胚胎移植、青贮与半干青贮、仔猪早期断奶、饲养全程计算机控制等技术在家庭牧场被普遍采用,最大限度地发挥了畜禽生产的潜能,个体生产效率都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如全国奶牛平均年产奶量为7328kg,最高的达1.1万kg。据统计,加拿大肉类总产量424.8万吨,人均141.6kg;奶类总产量788万吨,人均262.7kg;蛋类总产量39.4万吨,人均13.1kg。畜牧业产值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已超过了50%。
据加拿大国家统计局最新统计,加拿大畜牧业总产值180亿美元,高于种植业。其中肉牛业占42% ,奶牛业占23% ,生猪占12% ,家禽占20% ,其他养殖业占3%。可见加拿大畜牧业60%靠养牛业支撑。
加拿大发达的畜牧业带动了饲料工业的快速发展。据统计,去年加拿大生产配合饲料2500万吨,其中商业饲料1500万吨,畜禽养殖场自配饲料1000万吨。加拿大饲料产品总销售额为35亿加元,在全国工业行业中排第16位,是世界第六大饲料生产国,也是连续5年饲料工业快速增长的国家之一。加拿大饲料品种结构以牛猪禽配合饲料为主,其中牛配合饲料占44%(其中肉牛29%,奶牛15%),猪占37%,家禽占16%,其他占3%。近年来,加拿大饲料企业竞争激烈,兼并重组步伐加快,商业饲料加工企业已从700多家减少到目前的600家,从业人员只有9000人。其最大的Land鄄mark和ShurGrain两家饲料企业的产量即达500万吨,占全国产量的20%。
据中国记者报道,今年8月,加拿大种猪将正式产仔,目前,仔猪的订单已经排到了2009年,中国养殖厂青睐加拿大优良品种。
禽肉价格分析
估计2008年—2009年加拿大肉供应会紧张,价格会上涨。猪肉价格会随着猪供应相对紧俏而上涨。虽然牛肉产量较大,估计出口强劲会支持牛肉价格增长。2009年鸡肉价格也会高涨,这是由于饲料成本上涨导致产量下降所致。蛋价格预计也会增长,因为鸡蛋相对生产很弱价格猛增。
2008年生产分析
由于原材料价格的飞速上涨,2008年加拿大肉总产量估计稍有下降,因为牛肉产量降低稍超过猪肉和鸡肉生产的增加。牛肉生产预计会降低,因为牛存栏和市场低于预期。猪肉产量会增长,因为6月27日的季度育肥猪和仔猪报告表明下半年屠宰猪的数量增加。鸡肉生产从上个月开始在增长,因为屠宰数据显示在整个接下来的08年肉鸡生产会持续增长。
2009年生产预测
2009年肉产量预计会因为饲料价格高而降低。
牛肉预计与上个月估值没有变化,估计生产者为了应对高饲料价格,会购买更大体重的牛犊饲养。7月牛盘存报告单(该报告在7月25日定期公布)会给予生产者的关于育种的扩张与否以及饲养场进牛犊的可行性生产意图走向。
猪肉产量预计比上个月估值高。虽然生产者企图在2008年下半年减少妊娠母猪,但是每窝超出预期的仔猪数部分抵消了妊娠母猪的下降,导致2009年上半年育肥猪更多。估计2009年上半年妊娠母猪持续下降会导致下半年屠宰猪数量降低。育肥猪胴体体重估计也会减轻,因为饲料价格太高,生产者会提前让猪尽快上市。2009年肉鸡和火鸡产量预计会比上个月估值低。微薄的生产利润估计会给部门增加压力,2009年产量预计会低于2008年。产蛋量估计不会有变化,因为鸡蛋价格较高会弥补高饲料价格。
市场展望
加拿大禽肉产量增幅不大,2009年价格高位运行。2008年加拿大禽肉产量下降,出口需求不断增加,价格也高位运行,再加上原材料价格的快速上涨,预计2009年价格将高位运行。
饲料工业拥有完善的饲料安全监管体系是发展现代畜牧业的物质基础,饲料安全是畜产品安全的前提和保障。为应对世界范围内饲料和畜产品安全问题,保障加拿大畜产品安全,加拿大政府将关口前移,从饲料安全的源头抓起,理顺体制,完善法规,健全标准,搞好检测,加强监管,有效地保证饲料和畜产品的安全。
随着人民经济收入的不断增加,对畜禽产品的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们更加看好的是绿色、保健性畜禽产品,因此,绿色安全饲料添加剂以及饲料在饲料工业的应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饲料工业已从过去谋求向广度发展的趋势转向深度发展。21世纪的饲料工业将是以生物技术为主导的时代,充分利用人类不能直接利用的低质、廉价的饲料资源,充分发挥畜禽的生产潜力,保护人类的自然环境,是饲料工业发展的方向。
第四篇:国际会展营销策略
国外会展公司的营销战略文章作者:xiaoxiao430 添加日期:2007-1-31 点击数:1112?在市场总量一定的前提下,企业的营销努力水平与市场占有率是呈正比的。国外的著名会展公司能在品牌塑造及扩张、市场开拓等方面实现超常规的发展,与其一贯的营销努力是分不开的。近几年,国外绝大多数知名会展公司的营销活动都呈现出一个新的发展趋势,那便是积极开发国际市场,利用各种营销方式在全球推广自己的品牌展览会和吸引海外企业参展。概括而言,国外会展公司在营销方面主要采取了五种战略:
1、全球化战略
谈到国外会展公司的全球营销策略,我们先借用香港旅游发展局主席周梁淑怡女士在SARS后提出“本港全球旅游推广计划”时的一句话,“(旅游发展局)重振市场的全球旅游推广计划,具备持久性和前瞻性两大特质,(即)不但能在短期内以特别(的)优惠吸引旅客来港,更重要的是,能持续地重建香港旅游业的活力,振兴各个客源市场的业务,巩固香港在国际旅游市场的地位。”由此可见,全球战略必须是持久并富有远见的。国外绝大多数会展公司正是在不断朝这个方向努力,因而取得了比较理想的宣传效果。
首先是积极开展海外促销。国外的绝大多数知名展览会(如德国汉诺威展览公司的CeBIT Asia,亚洲国际信息及通信技术展览会;意大利的MAC,即国际化工仪器、分析化验、研究、监控仪器及生物技术展,是欧洲本行业最重要的展览会之一;法国的AERONAUTIQU,巴黎航空航天展,展览面积一般在15-20万平方米之间等)在展会举办前,都要组团到国外招展,常用的方式有召开新闻发布会、赞助公益性的活动,或者在当地媒体上刊登广告等,目的是引起海外参展商的注意。例如,德国的展览会主办方在100多个国家设有代办处,这些机构不仅能为当地企业参展提供一系列便捷的信息咨询服务,还可以以较低的成本策划和组织一些宣传活动。
其次,实现公司的全球扩张。作为法国第一大展览公司和世界第四大私营展览公司,爱博展览集团是法国国际专业展促进会(Promo Salons)的成员,该公司每年举办60多个国际性展会,参展商达17000家,参观者超过150万。爱博集团总部设在法国,但同时在美国、拉丁美洲、英国、西班牙、意大利、比利时、荷兰、新加坡和中国建立了10个独家代理公司,并在世界上50多个国家设有代表处。强大的促销网络使参展商和参观者的数量和质量大幅度提高。
另外,国际知名的展览品牌(公司或展览会)进入某个国家或城市的展览市场,往往会引起当地媒体的广泛关注,这本身就是一种颇有效的免费宣传。例如,2001年德国的汉诺威、杜塞尔多夫、慕尼黑等三家展览公司合资在上海参与兴建展览场馆,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极大关注,一时间各个国家尤其是中国的各大新闻媒体对此事进行了积极的报道,使得无数的参展商包括大批中小企业都知道了世界上有这三家品牌展览公司,而这些中小企业正是未来展览市场的生力军。
2、持续性战略
国外的大多数展览公司在促进某一主题的展览会时,将制定一个长远的规划。为了树立展览会的品牌,组织者会长期在世界各地开展宣传活动,以期在最大范围内吸引参展商和专业观众。对于参展潜力较大的国家或地区,公司往往会专门派代表前去,通过新闻发布会或客户联宜会等活动推介相关展览,并为感兴趣者提供详细的咨询服务。即使有些展览会十分
畅销甚至展位已经售完,他们也会继续做宣传,以不断强化品牌。
另外,国外会展公司开展营销活动的持续性也体现在对单个展览会的推广上。首先,各种推广活动将一直贯穿展览会的全过程。例如,德国的展会组织者在开展半年前就开始在各种媒体上宣传造势,以尽可能在深度和广度上吸引更多的参展商和贸易观众,这种努力在接着的展会过程中会表现得淋漓尽致。其次,每届展览会的宣传推广也是连续的,以便于参展商和专业观众早日确定参展计划。此外,国外著名的展览公司十分注重其会后服务和展后服务,往往在会展结束后一段时期内,参展商和与会者还能收到主办单位邮寄的有关会展统计分析资料,以方便为下次会展作好准备工作。
3、品牌化战略
??? 享有良好市场盛誉的品牌展览会无疑能给宣传促销带来许多便利。随着展览业的竞争日益加剧,几乎所有的展览公司都已认识到打造品牌展览会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品牌展览会是指具有一定规模,能反映某种类型展览会的发展动态及趋势,能对此类展览活动起指导作用并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展览会。
??? 德国展览公司在创建强有力的会展品牌时,主要遵循以下七个标准:权威协会和代表企业的坚强支持;努力寻求规模效应;代表行业的发展方向;提供专业的展览服务;获得UFI的资格认可;媒体合作和品牌宣传;长期规划,不急功近利。
?
?
4、网络化战略
人类社会已经迈入网络经济时代,随着互联网的日益普及,它在扩大展览会影响甚至改变展览会格局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网络也成为国外诸多展览公司的主要营销手段之一。这些公司在举办展览会时,往往利用互联网和参展商、专业观众进行互动式交流,以期及时发现服务中的缺陷并迅速改进,同时将下一届展览会的举办日期和地点放在网页上,以便参展商在制定今后的参展计划时把本展览会也考虑进去。概括而言,国外展览公司网络营销的工作重点有以下四个方面:
——通过Internet在世界范围内查找相关专业展会的信息及其网址,并想方设法将自身展览会的有关内容贴到这些网站上;在主要客户所在地的门户网站上刊登广告,为展览会宣传造势;
——建设自己的展览会网站,并将详细的观众招揽计划公布于众。同时,建立与参展商及其所在行业品牌网站、协会网址之间的链接,以互相促进网站点击率的提高;
——努力创造展览会的独特销售点(USP),以增强展会的吸引力,如展会期间举办高峰论坛,邀请知名人士演讲等。还有一点很重要——在网页上列出重要参展商的名单,因为对于想参展的企业和专业观众来说,他们很重视本行业内将有些什么样的厂商参加;
??? ——开辟网上展览业务,为参展商和专业观众的洽谈、交易提供全天候的纽带服务。
5、多元化战略
这里的“多元化”是指会议或展览会营销手段的不断完善与创新。首先,国外会展公司的营销途径可谓多姿多彩。除了传统的广告、邮寄、E-mail等手段外,还有如在国外设立代表处或寻求代理商,为展览会组织各种形式的促进活动;组织专门人员到国外招展,拜访重要客户或召开新闻发布会等;就连展览会的宣传材料也尽可能发挥至最大效能。
多元化营销战略的实施往往与经营业务的多元化是相辅相成的,因为“规模出效益”早已成为会展企业的共识。除通过收购与兼并实行展览项目的集中和集团化经营外,国外大型展览公司一般还拥有报纸、杂志、网站、电视台等媒体,以便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和渠道,在全球范围内宣传、推销他们的展览会。而且,是否有专业媒体的参与和支持还成为展览会能否被称为世界顶级专业展览会的标准和重要构成要素之一。
此外,国外会展公司在营销方面呈现出两个新的特点:首先,积极利用同类展览会开展推广活动,即通过在相关主题的展会上设立摊位,以参展商的身份为自己的展览会进行宣传和招徕。其次,主要为会议或展览会提供营销推广服务的公司在产品上也进行了颇有创意的革新。例如,在美国波士顿有一家专门为会议公司提供促销服务的传媒Medallion Taxi Media,该公司的经营理念是“方寸之间,财富突现”(In niches, there are riches.)。由于出租车广告能使广告主在特定的时间内,以最有效的方式和最快捷的速度把信息传达给目标客户,Medallion Taxi Media公司很快在会议营销方面树立起鲜明的市场形象,并受到了众多会议广告主的亲睐。
第五篇:国际农业机械市场分析
国际农业机械市场分析
自从人类文明开始以来,土地耕种就是全人类的一项基础工作。但如今各国在农业生产方式和农作物品种上却有很大不同。在很多发达国家,由于小型农场已经转变 为农业公司,因此只有不到5%的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这主要是由资本投资、技术进步、集约型农业和更高的劳动生产率造成的。
北美、西欧和某些太平洋沿岸地区农业收入充足,而且农民购买农业机械在贷款时有足够保障和资金支持。而在非洲、亚洲和拉丁美洲地区情况则正好相反,农业收入仍然很低、资金匮乏,很多地方还在使用手工犁进行生产。
具 有讽刺和悲剧意味的是,如果欠发达地区的农业生产率能够提高的话,这些国家将从中受益不少,但是现在却拿不出进行资本设备投资的资金。但是,目前这种情形 正在发生积极改变,不少国家的经济都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增长。因此,尽管发达国家在全球农业机械市场上仍占据了较大份额,但是在2005~2010年间,美 国、日本和西欧的市场增长速度将放缓(年均增长1.0%~2.3%)。而亚太、拉美、非洲/中东和东欧四大区域的增长将明显提速,其中亚太地区将实现年均 增长7.9%、拉美地区6.2%、非洲/中东地区5.5%、东欧地区5.8%。全球增长最快的市场将是中国,年均增长率将达到11%。
需求和供给
某 一地区或国家农业生产比重较大并不意味着会成为农业机械的大市场。这一现象在发展中国家尤其常见,这些国家用人力和役畜进行农业生产已有几个世纪的历史。实际上,全球农业产值最大的5个国家中,有4个国家(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的农业机械使用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其中,印度的农机化差距最大,该国 60%的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但农业在GDP中所占比重仅为20%。在上述四国中,多数基础型的农业个体收入有限,甚至连最低端的机械设备也买不起。但是 这些国家的农业部门团体正在兴起,一些本国的设备制造商已经在市场上立足。印度的Mahindra & Mahindra公司是这些企业的佼佼者,其目前是全球第四大拖拉机制造商,并且有可能在2010年成为全球最大的拖拉机制造商。
2005~2010 年,全球农业机械需求量将实现年均4.8%的增长,到2010年市场总额将达到890亿美元。受美国市场疲软影响,这一时期的增速将比2000~2005 年的增速有所减缓。2005~2010年,希望有利的经济条件能够促使发展中地区农民和农业生产收入增长,从而使农业机械的需求实现增长。在亚太、拉美、东欧、非洲/中东地区,使用先进设备和技术帮助农场提高生产效率的潜力很大。不断上涨的劳动力成本和小型农场的结盟将会促进对新产品和自动化投资的增长。然而不可否认的是,许多小型农场将会选择低价和二手设备,而这必然会使新设备的销售受阻。
2005年,全球农业机械市场需求总额702亿美元,除西欧和日本在农业机械进出口贸易上实现顺差外(西欧顺差21亿美元,日本顺差8亿美元),其他地区均为逆差。
全 球最大的农业机械生产国有美国、中国、德国和意大利,每个国家2005年的出货总额都超过了45亿美元。排名其后的是印度、法国、巴西、加拿大、韩国和英 国,每个国家
2005年的出货总额也超过了15亿美元。主要发达国家的制造商都有一个巨大和多变的国内市场,都拥有技术、管理和营销等专业技能,并做好了 进入资本和劳动力市场的准备。但是制造商们都在发展中国家进行了大量的投资,并且/或者与当地制造商建立伙伴关系。亚太和拉美地区经济的快速增长,以及相 对廉价的劳动力成本都对投资具有相当大的吸引力。
北美地区
美国占据 了这一地区农业机械市场85%的份额,而加拿大不管是从人均还是从GDP占有率来看都是一个具有潜力的市场。墨西哥2005年市场总额为7亿美元,爷具有 相当的市场潜力。美国农业以多种农作物生产和家畜养殖为特征,并对商品价格和农业收入较为敏感,拥有成熟的农业机械市场。收获机械和其他机械在 2000~2005年间销售良好,但预计未来数年内将出现显著减缓。美国主要设备制造商有AGCO、Deere & Company、Caterpillar和其他大中型企业,这些企业在本土拥有尖端的产品线并在海外拥有众多的子公司。
西欧地区
西 欧具有传统的工业设备生产实力,目前这一地区是世界第三大农业机械市场,并在农业机械进出口贸易中拥有较大顺差。西欧主要设备制造商有CNH Global(意大利)、CLAAS(德国)和Same Deutz-Fahr(意大利)。巨大的国内市场份额、强大的工程技术实力以及强烈的地区间竞争都对多种类先进农业机械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与美国和日 本的商家一样,西欧制造商都具有尖端的产品设计和广阔的产品门类。同美国一样,西欧国家政府传统上都给予了农民强劲支持,因而其国内农业机械市场不断壮 大。
2005年西欧农业机械市场需求中,法国占25%、德国占20%、意大利和英国分别占18%和7%。除意大利农业机械进出口 贸易为逆差外,其余国家均为顺差。法国是继美国和中国之后的世界第三大农业机械市场。小麦、黑麦、燕麦、土豆、乳制品和葡萄酒生产在法国农业中占据主导地 位,是世界第二大食品出口国。德国CLAAS公司在法国拥有子公司,并且拥有Renault Agriculture公司80%的股权。Group Exel Industries是一家生产喷雾器的法国企业,其产品在法国同类产品市场中占比达到50%。
亚太地区
2005 年,全球最大的农业机械需求来自亚太地区,总额约为240亿美元。但是从单位美元农业产值需求和人均需求来看,这一地区仍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农业仍是许 多国家的支柱产业,在GDP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与其他地区的发展中国家相比,亚洲国家的农业部门将从工业化进程中受益更多。
目 前,亚太地区农业机械市场需求中,中国占48%、日本占17%、印度占13%、韩国占8%、澳大利亚和中国台湾分别占4.5%和2%。尽管其他国家经济在 很大程度上也依靠农业,但贫困、官僚政治、低投资额和不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却成为了其购买农业机械的绊脚石。尽管如此,已有当地和外国制造商在建厂和发展 营销网络等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总体而言,亚太地区,特别是中国、印度和韩国的经济前景相当看好。
拉美地区
这 一地区主要的农业机械市场是巴西和阿根廷,两国在2005年地区市场份额中分别占比49%和27%。巴西在农业机械生产上占据主导地位,2005年出口总 额20亿美元,顺差达到5亿美元。巴西是拉美地区唯一一个在农业机械进出口贸易上实现顺差的国家,其产品除销往邻国外,还远销到澳大利亚和意大利。大多数 主要制造商都在巴西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当然当地企业同样不可小觑。有些大企业在当地拥有多条组装生产线,如Deere & Company公司在巴西的第三家工厂已经建成。在发展中国家中,阿根廷是对使用农业机械热情最高的国家之一,其本国产品难以满足农民需求。其他有能力生 产农业机械的国家还有智利、秘鲁和委内瑞拉,但也仅限于产品配件及简单工具等低端产品的生产。
东欧地区
这 一地区的市场规模与拉美地区相当,预计市场需求将从2005年的30亿美元增长到2010年的41亿美元。但是东欧地区5.3%年均增长率低于其他发展中 地区,这主要是由于西方投资者对这一地区,尤其是俄罗斯的经济和政治环境有所担忧。东欧地区最大的两个农业机械市场是俄罗斯和波兰,此外捷克、匈牙利、罗 马尼亚和乌克兰的市场也具有吸引力。
2005年,俄罗斯在地区市场份额中占比27%。俄国内拥有众多可用耕地,可种植多种农作物 和养殖多种家畜,因此其先进农业机械市场潜力巨大。尽管目前俄罗斯农业机械产值(约6.5亿美元)仍难以达到1991年苏联解体之前的水平,但当地和外国 制造商已对相关领域,特别是播种设备进行了大量投资。波兰在地区市场份额中占比12%,目前波国内新的农业机械制造厂数量快速增长,这些工厂中既有如 Zaklady Ursus(拖拉机主要制造商)公司的本土企业,也有来自西欧和美国的企业。
非洲/中东
这 一地区是仅次于亚太地区的世界第二大人口稠密地区,包含了约70个国家。尽管有些国家相对实现了工业化,有些国家是拥有石油的富裕君主制国家,但是多数国 家仍非常贫穷,并且人口增长迅猛。这一地区最大的两个农业机械市场是土耳其和南非,分别占市场需求的21%和17%。尽管土耳其以工业化为发展重点,但农 业部门在土经济中仍占有重要地位,该国农业活动仍以小型和乡村农场经营为主。土耳其农业机械市场总额为5亿美元,设备多为本国企业所生产。南非农业机械市 场总额为4亿美元,该国农业机械进出口贸易逆差明显,美国、英国和日本的企业在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
尽管农业在这一地区多数国家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农业生产方式落后及资金缺乏是阻碍制造商设备销售的主要难题。这一地区农业机械基本依靠进口。以色列和沙特阿拉伯拥有设备制造厂,其中以色列的Netafim是一家主要的灌溉设备制造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