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做好新时期计划生育利益导向工作
如何做好新时期计划生育利益导向工作
一、我国利益导向机制的产生和发展
我国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是伴随着计划生育工作实践深入产生、发展和不断完善的。50年代,中央提出“节制生育”以后,卫生部就开始制定有利于人工流产和绝育手术的具体办法。1963年全国第二次城市工作会议上提出了城市人口控制指标,为推进这项工作,会议决定职工做节育和结扎手术一律免费,并给予短期休养时间,工资照发。1964年国务院下发的《关于计划生育经费开支问题的规定》指出,对城乡群众施行放环、人流和结扎的全部手术费、挂号费、检验费和医药费实行减免。1973年在全国计划生育汇报会上正式提出夫妇生育孩子要实行“晚、稀、少”的计划生育政策,国家做出了一些相应的规定,如:招工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照顾有女无儿户;奖励只生一个孩子的夫妇,对无子女的老人逐步实行社会保险等等。这一时期鼓励和支持人们实行计划生育的措施和办法,效果显著,1970年至1979年,全国人口出生率由33.4‰降到17.82‰,人口自然增长率在死亡率相对稳定情况下由25.83‰降至11.61‰。我省从省委一九七四年二十八号文件开始,也有了具体的规定,比如:节育手术免费和给予实行手术的育龄妇女一定的休息时间等,湘革发【1979】58号文件(《湖南省革命委员会关于计划生育若干问题的试行规定》)则出台了对独生子女父母实行奖励的一系列规定。湘政发【1982】36号(《关于计划生育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则第一次提出了对晚婚、晚育的夫妻实行奖励的政策,比如增加晚婚、晚育的夫妻婚假、产假等。
90年代,我国各地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有了很大发展,“计划生育工作与发展农村经济相结合,与帮助农民群众勤劳致富奔小康相结合,与建设文明幸福家庭相结合”(“三结合”)、“少生快富”工程等项目陆续在全国推广,标志着我国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得到了新发展。
到了21世纪,我国的利益导向机制得到了更大的发展,特别是“两扶”制度的陆续出台,我省《城镇独生子女父母奖励办法》的出台,标志着我国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走向制度化、正规化的轨道。
二、认真学计划生育相关优惠政策
【一】、计划生育导向工作中几项优惠政策的基本内容。农村部分家庭计划生育奖励扶助对象基本条件: 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对象,应是我省同时符合以下条件的合法夫妻:
(一)本人及配偶均为农业户口或界定为农村居民户口。
(二)1973年以来,没有违反计划生育法规和政策规定生育。
(三)现存一个子女或两个女孩或子女死亡现无子女。
(四)年满60周岁。
独生子女死亡伤残家庭特别扶助对象基本条件: 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对象应是我省城镇和农村同时符合以下条件的合法夫妻:
(一)1933年1月1日以后出生。
(二)女方年满49周岁。
(三)只生育一个子女或合法收养一个子女。
(四)现无存活子女或独生子女被依法鉴定为残疾(伤病残达到三级以上)。
城镇独生子女父母奖励对象必须同时符合以下条件:
(一)夫妻双方或一方为城镇居民,且在1933年1月1日后出生;
(二)持有有效《独生子女证》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或终身未生育子女也未收养子女,并持有所属街道(乡、镇)出具的《无子女证明》;
(三)职工在2003年1月1日以后达到国家规定退休条件并办理了正式退休手续,且未享受增发本人基本工资5%退休金待遇;无工作单位居民男性年满60周岁,女性年满55周岁,且在2009年10月22日之后尚健在的。
独生子女保健费发放对象必须同时符合以下基本条件:
(一)夫妻双方或一方为我省户籍居民;
夫妻双方均为我省户籍居民,或一方为我省户籍居民、另一方为非我省户籍居民。
离婚、丧偶现无配偶或未婚的,只需本人为我省户籍居民。
(二)夫妻双方均无工作单位;
夫妻双方为农村居民或无工作单位的城镇居民(包括个体工商户业主及雇员、灵活就业人员和无业的城镇居民)。
离婚、丧偶现无配偶或未婚的,本人须为农村居民或无工作单位的城镇居民。
(三)现有一个子女且未年满十四周岁; 子女包括亲生子女和收养子女。
出生时间以其户口簿登记的出生时间为准。年龄计算,截至上年度12月31日止。
(四)持有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
持有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并符合《湖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和《湖南省人口计生委关于对〈省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湖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的决定〉的应用解释》(湘人口发〔2007〕32号)规定的持证条件。
同时符合以上条件,夫妻双方均为我省户籍或仅男方为我省户籍的,男方为申请人;男方非我省户籍、女方为我省户籍的,女方为申请人;离婚、丧偶现无配偶或未婚的,本人为申请人。独生子女的父母双亡且生前持有《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独生子女具有我省户籍且未年满14周岁的,由其监护人中一人作为申请人(以下简称监护申请人)提出申请。
我市计划生育优惠政策优惠对象范围是夫妻双方均系我市农村居民户口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
1、只生育了一个子女的(未满14周岁的独生子女必须办理《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
2、只生育了两个女孩的;
3、本人未生育、符合《收养法》依法带养一个孩子或两个女孩的;
4、生育了两胎,现存活一个小孩或两个女孩的。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标准为每人每年720元,一年发放一次;独生子女死亡伤残家庭特别扶助标准为:伤残家庭每人每年960元,死亡家庭每人每年1200元,一年发放一次。城镇独生子女父母奖励标准为每人5000元,为一次性发放。独生子女保健费的标准为每个家庭每月5-20元,一年一次发放(我市的具体的标准正在研究中)。我市的优惠政策则有二项内容,一是符合条件的对象,其子女在中考时享受加5分的优惠,高考中被二本以上院校录取的,奖励考取二本的每人4000元,考取一本的每人6000元。一是在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中,对符合条件的对象住院实行如下优惠政策:
1、实行医疗起报线为零;
2、实行医疗报销比例在一般标准上提高10%;
3、实行一年内医疗报销限额在一般标准上提高20000元,一次性报销最高限额在一般标准上提高10000元。
【二】、几个具体政策的界定
(一)、夫妻婚姻须合法,包括法律法规承认的事实婚姻。1994年2月1日民政部《婚姻登记管理条例》公布实施之前,没有配偶的男女,符合结婚的实质条件,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即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群众也认为是夫妻关系的,为法律法规承认的事实婚姻。
(二)“农村居民户口”特指在实行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取消“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的地区,与“城镇居民户口”相对应的户口类型。界定为农村居民户口,需同时具备以下条件:现户口登记在村委会、依法承包农村责任田土、2005年1月1日前缴纳农业税费并承担农村公益事业劳务、没有享受城镇居民社会保障和福利待遇。
(三)收养合法性界定
1.1992年3月31日以前符合我省计划生育相关生育政策收养子女,群众也认为是父母子女关系的,为法律法规承认的事实收养。
2.1992年4月1日以后符合《收养法》的规定收养子女的,为合法收养。
3.符合下列收养形式之一的,确认为有收养关系:(1)办理了《收养证》;(2)签订了收养协议;(3)办理了收养公证;
(4)被收养人登记在收养人户口本上;
(5)被收养人与收养人长期生活在一起,已形成了公认的收养关系。
(四)关于年龄的计算
以其本人居民身份证记载的出生时间为准,未办理居民身份证的,则以其户口簿登记的出生时间为准。
年龄计算,截至奖励扶助年度12月31日止。年龄条件以个人为单位,夫妻分别计算。
(五)生育合法性界定
1.1979年5月25日以前生育的,子女数量不得超过两个,生育间隔不作要求(特扶除外,特扶对1979年5月25日前子女数量不作要求)。
1950年4月30日以前生育的,生育年龄不作要求。1950年5月1日到1979年5月25日期间生育的,生育年龄不低于同期法定婚龄即男方年满20周岁、女方年满18周岁。
2.1979年5月26日至1982年5月9日《湖南省革命委员会关于计划生育若干问题的试行规定》(湘革发〔1979〕58号)施行期间生育的,子女数量不得超过两个,生育间隔不作要求。1979年5月25日至1980年12月31日期间生育的,生育年龄不低于同期法定婚龄即男方年满20周岁、女方年满18周
1981年1月1日起,生育年龄不低于同期法定婚龄男方年满22周岁、女方年满20周岁。3、1982年5月10日起至1989年12月31日期间生育的,以同期生育政策为依据,生育间隔在四年以上。要注意一点的是1987年6月6日起,我省正式实施“一个半”政策,即农村独女户要求生育二胎的,在符合生育年龄和生育间隔的基础上可以生育二胎。4、1990年1月1日起至1994年7月11日期间生育的,育龄妇女的年龄必须在28周岁以上,生育政策以同期的计划生育条例为依据。5、1994年7月12日至1999年12月2日期间生育的,生育妇女的年龄超过29周岁的,可将生育第二个孩子的间隔缩短为三年。6、1999年12月3日至2007年9月28日间要求生育第二个孩子的,生育妇女必须在25周岁以上,间隔为四年,但晚育的,可以缩短为二年,生育妇女年龄超过28周岁的,不受生育间隔限制。2007年9月29日起,以现行《湖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为依据。
(六)子女数界定
1、子女包括亲生子女和收养子女,子女下落不明,未经人民法院宣告死亡的,计入现存子女数。
2、再婚夫妻双方再婚前后子女合并计算。
再婚夫妻再婚后未再生育也未再收养子女的,可分别只计算其本人的子女数。
3、离婚、丧偶无配偶的,只计算其本人的子女数。
(七)《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领取条件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年龄在育龄期内(夫妻申领的,女方年龄在49周岁以内;单方申领的,女性年龄在49周岁以内,男性年龄在60周岁以内),夫妻双方或者符合规定的一方自愿提出申请的,可以申领《光荣证》:
1.夫妻双方只生育一个子女或者只依法收养一个子女;
2.没有结婚的公民只依法收养一个子女,自愿不再结婚生育和收养子女的;
3.原合法生育或收养两个以上子女,其中一个或两个以上子女死亡,现只存活一个子女的;
4.非婚生育一个子女后,办理了结婚证,按规定缴纳了社会抚养费,不再生育也没有收养子女的;
5.离婚前只生育或者只依法收养一个子女,但没有申领《光荣证》,离婚后不再结婚生育也未收养子女的,可以单方申领;
6.离婚前只生育或者只依法收养一个子女,但没有申领《光荣证》,离婚后与无子女者结婚,不再生育也未收养子女的,再婚夫妻双方均可以申领。
7.再婚夫妻双方各只生育或者只依法收养一个子女,再婚后未再生育或者收养子女的,双方均可以申领;但双方直接抚养子女的,均不得申领。
8.一方再婚前只生育或者只依法收养一个子女,但没有直接抚养,另一方无子女的,依法再生育一个子女后,初育一方可以单方申领。
原办理过《独生子女证》或者《光荣证》,后来遗失,子女数量没有发生变化的独生子女父母,可以申请补办《光荣证》。原发证机关有记录的,由原发证机关予以补办;原发证机关没有记录的,凭单位发给独生子女保健费的名单、档案记录等原始证明材料,由原发证机关或者现工作单位所在的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予以补办。遗失证件的夫妻尚在育龄期的,可以重新申请办理《光荣证》。
单方申领《光荣证》的,可以享受半份独生子女保健费,是城镇居民的,单方享受城镇居民达到规定年龄由政府发给奖励扶助金的待遇
【三】、必须要牢记的一些限制性条件 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夫妻双方均不得纳入奖励扶助范围: 1.本人或配偶没有户籍的;
2.本人或配偶为非农业户口或界定为城镇居民户口的; 3.现享受城镇居民社会保障和福利待遇(领取退休金、养老金等)的被顶替工(轮换工)户口返迁为农业户口的;
4.因土地征用将村民委员会改为社区居民委员会,户口变更为城市居民户口的;
5.违法生育子女的; 6.违法收养子女的;
7.同时存活子女数曾经超过两个的; 8.夫妻终身未生育的。
独生子女死亡伤残家庭特别扶助:
1、违法多生育子女或违法收养子女的,一律不得纳入扶助范围。夫妻终身未生育也未收养子女的,不得纳入扶助范围。
2、申请确认扶助对象资格的,须有湖南省户籍,并向户籍所在地申报。
没有户籍或非湖南省户籍的,不受理其申报。
3、扶助对象以家庭为单位审核(再婚夫妻在女方年满49周岁前提下以个人为单位审核),扶助对象应同时具备四个基本条件。
城镇独生子女父母奖励: 1.健在而没有户口的居民不享受城镇独生子女父母奖励。
2.持有2个以上户口的其他城镇居民,须先自行到公安部门核实并注销多余户口,注销户口后符合规定奖励条件的,可以享受城镇独生子女父母奖励。
3.符合奖励条件的其他城镇居民,2009年10月22日以后将户口迁入本省其他县市区的,仍由原户口所在地落实奖励。
4.职工未办理正式退休手续死亡,无工作单位居民未达到规定奖励年龄死亡的,不享受奖励。
5.国有单位退职人员办理了正式退职手续,在2003年1月1日之后达到规定退休条件的,由原单位发放;原国有单位转制、改制或破产后为非国有单位,2009年10月22日以后奖励对象尚健在的,纳入其他城镇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范围。
6.享受城镇独生子女父母奖励待遇后又生育或收养子女,不符合奖励条件的,由奖励金发放单位追回奖励金。
【四】几项优惠政策的比较
一、户籍方面
1、相同点:无户籍或非湖南户籍的,均不得纳入扶助 范围;资格确认向户籍地申报。
不同点:
新农村奖扶解释:本人及配偶均为农业户口或界定为农村居民户口。特扶解释:无户籍性质限制。
我市优惠政策:必须夫妻双方均为我市农业户口
城镇独生子女父母奖励:夫妻一方或双方为我省城镇居民户口,外省迁入的,需在申报前连续居住5年以上。
独生子女保健费发放:夫妻双方或一方为我省户籍居民。
二、生育合法性和同时存活子女数方面
相同点:违法多生育子女或违法收养子女或夫妻双方既未生育子女也未收养子女的,均不得纳入
不同点:
农村奖扶解释:夫妻曾经生育子女,仍要求生育年龄和生育间隔,同时存活子女数不得超过两个。
特扶解释:不要求生育年龄和生育间隔,只要生育政策允许并无同时存活子女两个的限制;夫妻生育或合法收养有一即可。
独生子女保健费发放:只生育一个子女或合法生育多个子女,现存一个子女。
我市优惠政策:只生育一个子女或合法收养一个子女,或生育两胎,只存活一个子女或两个女孩。
三、子女数计算方面
相同点:
子女包括亲生子女和收养子女;再婚后未再生育也未再收养子女的夫妻,可分别只计算其本人子女数;离婚、丧偶无配偶的,只计算其本人子女数。
不同点:
农村奖扶解释:再婚后生育或收养子女的,再婚前后的子女合并计算;在女方育龄期内再婚的夫妻,一方符合条件纳入奖励扶助范围的,未生育也未收养的另一方也可申报。
特扶解释:再婚后生育或收养子女的,以其本人生育和收养的子女数分别认定;曾经生育或收养子女的一方符合条件纳入扶助的,未生育也未收养子女的另一方也可申报。
独生子女保健费发放:子女包括亲生子女和收养子女,且子女未年满十四周岁。
三、坚决落实各项优惠政策,严格按规章办事
计划生育是基本国策,涉及广大群众最现实的利益,也是广大群众最关心的社会管理工作之一。帮助解决群众实行计划生育的后顾之忧,如独生子女成长风险、计划生育手术风险、计划生育夫妇养老照料以及“少生快富”等问题,都是今后相当长时期内重要的民生问题之一。利益导向基本制度不仅关乎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而且关乎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长远发展。进一步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现实需要。我们广大计划生育战线的工作者,都应牢牢掌握利益导向有关的计划生育优惠政策,为此我们特提出以下几点要求:
1、要严格按各项政策规定的操作规程,办理各事项。尤其是村乡两级,要按规定进行评议、公示后,方可向市级申报。特别是村级评议,有个别乡镇走过场,资料里体现的参与评议的村民根本不知这回事.从今年起,省、娄底市和我市都将对操作过程中程序是否合法展开督查和抽查,发现上述类似问题,将影响该乡镇办利益导向方面的考核得分。
2、坚决杜绝弄虚作假。计划生育利益工作涉及千家万户,影响很大,一出现弄虚作假行为,对我们的工作负面影响巨大。今年我们将从政策方面入手,把打假治水写进了今年的考评方案,今后凡发现弄虚作假行为的乡镇办,将扣除该乡镇办该项目全部考核得分,并且追究办事人员的责任。
3、今年从国家到省市,对利益导向工作方面的主要关注及时率和准确率,这就是说一方面,我们该申报的要及时申报,不要一拖就是几年再来申报。今后凡是补报的,必须有该乡镇办的情况说明附上,说明补报的原因。并且在利益导向工作的评估考核中按规定扣除相应的考核得分。
4、要加强优惠政策的宣传力度,让我们的政策家喻户晓,政策知晓率100%。
涟源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局奖励扶助办室
2011年3月25日
第二篇:计划生育利益导向
计划生育利益导向
计划生育利益导向工作提标扩面。计划生育利益导向“四项制度”所需资金通知如下:
一、合理确定利益导向“四项制度”地方各级财政承担比例
根据国家和我省相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计划生育利益导向“四项制度”所需资金地方各级财政承担比例如下:
(一)计划生育家庭奖励制度
1、获得《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家庭,独生子女父母一次性奖励费500元至1000元;独生子女保健费从每月提高到每月不低于10元,所需资金均按原有渠道安排。
2、农村放弃政策内二孩生育家庭一次性奖励6000元。
3、农村已办理《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独生子女家庭和计划生育二女家庭,从落实相应长效避孕节育措施的次年起,夫妻双方每人每年领取不低于300元的节育奖励金,直至年满60周岁与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对接为止。
(二)计划生育家庭保障制度
1、农村独生子女家庭和计划生育二女家庭,夫妻双方年满60周岁,每人每年领取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金1200元。
2、农村独生子女家庭和计划生育二女家庭,夫妻双方及子女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每年给予不低于70元的缴费补贴,年满60周岁后,基础养老金月补贴不低于120元。缴费补贴提高部分人均每年所需的40元。
3、农村独生子女家庭和计划生育二女家庭属低保户的,夫妻双方及子女在其享受基本保障金的基础上,每年按照不低于当地农村低保保障标准20%的比例增发补助,所需资金按照原有渠道承担。
4、农村独生子女家庭和计划生育二女家庭,夫妻双方及未成年子女,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所需参合资金,县级财政全额承担。
5、农村独生子女家庭和计划生育二女家庭,夫妻双方及未成年子女,减免医疗费用个人负担部分50%的所需资金,由县级财政代缴和承担。
6、农村独生子女家庭和计划生育二女家庭,夫妻年满60周岁后,优先入住老年公寓或敬老院,并给予每人年均不低于3000元的补贴,所需资金由县级财政承担。
7、城镇纳入最低生活保障的独生子女家庭,夫妻双方年满60周岁,每人每年领取不低于1200元的奖励扶助金。
(三)计划生育家庭救助制度
1、独生子女伤残家庭和死亡家庭,夫妻双方的特别扶助金分别从每人每年领取不低于2000元。
2、计划生育节育并发症对象,特别扶助金从每人每年领取一级3600元、二级2400元、三级2000元。
3、独生子女死亡的,一次性发放抚慰金3万元;独生子女伤残等级3级及以上的,一次性发放抚慰金2万元;独生子女伤残等级4级及以下的,一次性发放抚慰金1万元。所需资金由省级财政全额承担。
(四)计划生育家庭优惠制度
农村独生子女家庭和计划生育二女家庭:
1、农村危房改造优先优惠;子女学前教育入学优先、适度减免费用;子女进入普通高校学习的,给予一次性奖励;扶贫开发提供的资金和物资在帮扶标准基础上提高不低于30%;种粮、农机、牲畜繁育、家电下乡等在基本直接补贴标准上提高不低于30%。
2、子女高中教育优先享受国家助学金每年不低于1500元,所需资金从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中安排。
3、饮水安全工程免入户材料费和安装费,所需资金由水利部门按既有来源渠道筹措解决。
第三篇:计划生育利益导向
利益导向
一、指导思想
示范区建设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以国家、省、市现行优先优惠政策为依据,统筹部门资源,立足实际,整合利益导向政策、资金、项目,创新利益导向载体,构建我市多层次结合,全方位融合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体系,为全市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
二、工作目标
在市政府统一领导下,全面推进示范区建设工作,部门资源有效整合,利益导向机制不断强化,实现现行优惠政策全覆盖,示范工作特色突出,创新领先。确保国家“三项制度”(奖励扶助、特别扶助、少生快富)的有效落实;确保《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惠农政策中进一步体现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的通知》(甘政办发〔2007〕76号)精神的落实;确保加分奖励、资金奖励和惠农政策奖励的有效落实;确保群众计划生育优先优惠政策知晓率和满意度有明显提高。全市奖励、优先、优惠、扶持、救助、保障为一体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体系不断充实和完善。
三、基本原则
(一)政府主导,部门参与。建设示范区要充分发挥各级政府的主导作用,相关部门积极参与,市、县区和相关部门实现联动,明确抓人口就是抓经济,抓利益导向就是抓民生,舍得财政投入,推动基本国策落实。引导相关部门增强大人口观念,发挥部门资源优势,制定明确的有利于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政策措施,体现对计划生育群众的优先优惠和倾斜照顾。
(二)坚持“普惠”,突出“特惠”。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在制定各项惠民政策时,要充分体现计划生育利益导向,对积极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家庭要优先扶持,提高标准,在“普惠”基础上实行“特惠”,让计划生育家庭优先享受改革发展的成果,推动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健康有序发展。
(三)因地制宜,注重实效。根据本县区、本部门实际,加强调查研究,立足长远,体现导向,优先保障计划生育家庭的基本权益。要在独生子女、农村二女户家庭子女成才、生殖健康、家庭致富和养老保障制度方面积极探索创新利益导向新政策、新措施,为计划生育家庭办实事、办好事,又要有长远发展规划,量力而行,克服盲目性,确保政策的连续性和实效性。
四、主要任务
全面落实甘政办发〔2011〕108号文件明确规定的以成才、致富、保障、健康“四大工程”为主要内容的计划生育家庭幸福计划。
(一)成才工程。通过学费资助、学习培训、考试加分、就业照顾等措施,帮助农村两户子女完成学业,掌握技能,促进就业。
1.农村两户子女省内大学录取时加10分,初中升高中、中专录取时至少加10分。(各级教育部门负责落实)
2.资助考入大专以上院校的农村两户子女完成学业。(资金由市、县区财政负担,资助金额由市、县区政府确定,各级教育、人口部门负责落实)
3.在企事业单位招考工作人员时对农村两户子女给予倾斜照顾。(具体政策由市、县区政府制定,各级人社部门负责落实)
4.在落实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政策时优先安排经济困难的农村两户子女。(各级教育部门负责落实)
5.将农村两户子女中的“两后生”(高中和初中毕业后未继续升学的学生)优先纳入职业技能学历教育培训。(各级人社部门负责落实)
6.开展青少年健康人格工程试点,引导独生子女健康成长。(各级人口、教育等部门和共青团、妇联、计划生育协会等社会团体实施)
(二)致富工程。通过资金奖励、项目贷款、技能培训等措施,扶持计划生育家庭创业致富。
7.对当年新增农村二女节育户一次性给予不低于3000元的资金奖励。(各级人口部门负责落实)
8.开展诚信计生奖励(长效节育奖励)试点,对自愿落实节育手术的农村二女户夫妇自采取措施次月起给予每人每月60元的奖励金,直至与国家奖励扶助制度对接。(各级政府牵头实施,人口部门负责落实)
9.在整村推进到户扶持项目中,对农村两户贫困户的扶持标准可高于其他贫困户3000—5000元;每年确定的500个贫困村整村推进项目中,每村可树立1户“少生快富示范户”,在到户项目上给予扶持。(各级扶贫和人口部门牵头组织,各涉农部门负责落实)
10.国债沼气项目中,地方配套部分经费时,对农村两户给予倾斜照顾,对农村两户中的农业示范户优先提供技能培训和相关服务。(各级农牧部门负责落实)
11.将符合贷款条件的农村两户优先纳入农村妇女小额担保信贷项目中,扶持发展致富项目。(各级妇联组织负责落实)
12.优先为城镇失业独生子女领证户提供下岗职工小额贷款,优先安排公益性岗位就业。(各级人社部门负责落实)
(三)保障工程。通过资金扶助、项目扶持、困难救助等措施,解决计划生育家庭老有所养的问题。
13.城镇居民生育一个孩子并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自领证之月起至独生子女16周岁止,每月给予不低于10元的独生子女奖励费,并在其退休(职)时给予不低于1000元的一次性奖励;农村居民只生育一个女孩并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给予不低于1000元的一次性奖励。(各级政府负责落实)
14.城乡独生子女领证户和农村二女户父母、子女死亡、意外伤残或患特殊疾病的,给予1000—4000元的一次性救助。(资金由省、市、县区三级财政负担,其中省级负担80%,市、县区各负担10%,由各级人口部门委托计生协会落实救助资金发放工作)
15.将符合条件的农村两户全部纳入农村低保。(各级民政部门负责落实)
16.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中由各级政府为农村两户代缴保险费或提高保险标准。(资金由各试点县财政负担,其人社部门负责落实)
17.探索开展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以及空巢家庭养老服务试点;优先保障独生子女、农村计划生育二女户的年老父母特别是死亡或伤残独生子女的年老父母入住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农村养老院对困难农村两户入院给予优待照顾。(各级政府牵头实施,各级民政部门负责落实)
18.农村危旧房改造中将农村两户优先纳入并给予补助,城镇保障性住房分配中将城镇困难独生子女家庭优先纳入。(各级政府负责落实)
19.征地补偿和村集体收益分红中对农村两户提高补偿标准或多算1人予以补偿。(各级国土资源部门指导并负责落实)
20.人饮工程中减免农村两户自来水入户费用。(各级水利部门负责落实)
21.组织开展计划生育家庭保险试点,探索设立计划生育家庭平安健康险、独生子女保险和计划生育手术险等多个险种,构建计划生育家庭风险屏障。(由各级人口部门委托计生协会等社会团体实施)
22.对独生子女死亡或伤残,父母没有退出育龄期且要求再生育的家庭,提供免费再生育服务。(各级人口部门负责落实)
(四)健康工程。通过开展优生优育、生殖健康服务,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优惠等措施,提高农村两户成员的健康水平。
23.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中为农村两户代缴参合金并提高报销比例或降低报销起付线、纳入大病医疗救助。(各级民政和卫生部门负责落实)
24.每年为农村两户父母、子女提供一次健康检查并建立健康档案。(各级卫生和人口部门负责落实)
25.将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人员纳入计划生育免费治疗范围,并发症治疗费用由承担计划生育手术的机构负担;造成生活困难并符合低保条件的,纳入城乡低保范围。(各级人口、卫生、民政部门负责落实)
26.做好将三级以上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人员纳入特别扶助制度试点工作,探索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人员扶助办法。(各级政府组织实施)
上述26条所涉及由各级政府负担的新增经费均按照市县6∶
4、市区4∶6比例分担。
五、结合实际,创新载体,全方位多渠道拓展利益导向内容
(一)2011年开始在城关、安宁、红古三区开展诚信计生奖励(长效节育奖励)试点。
(二)以县区政府为主体,根据实际情况,筹措资金提高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和特别扶助标准。
(三)各县区在解决“零就业”家庭子女事业单位就业时,对计生家庭实行倾斜,给予政策性安置,优先照顾安排农村独女和两女户家庭高校毕业生。
(四)各县区在城市改造拆迁工作中,对独生子女和二女节育户在资金或返还面积上给予倾斜照顾。
(五)全面开展计划生育家庭意外伤害保险工作。2011年各县区投保量达到“两户”家庭总数的10%以上,并逐年提高。
(六)加大全市计划生育困难家庭救助力度。市财政每年列入预算20万,县区财政每年10万,建立“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救助基金”,市级每年对300户计生困难家庭进行救助。
(七)开展计划生育家庭子女“成才工程”,对考入高校的计划生育家庭子女给予奖励。
(八)提高出生人口素质,落实婚前免费检查制度。提高孕前优生健康检查覆盖率。市、县区财政每年下拨专项资金450万元,确保全市免费婚检率达到95%以上。
(九)落实“生殖健康服务进家庭”计划。依托基层卫生和计生服务机构,建立育龄群众健康档案,落实流动人口免费基本技术服务,实现避孕药具免费发放全覆盖。组织相关医院和计生服务机构进社区、进农村、进高校、进军营,免费开展生殖健康知识宣传和普查服务活动。
(十)落实“幸福工程”生产帮扶项目,用好帮扶资金,实现滚动发展,帮助更多的计生家庭生产致富。
(十一)广泛开展“生育关怀行动”。各县区建立生育关怀基金,帮助计划生育家庭解决实际困难。
(十二)市级落实每年40万元的专项资金,用于计划生育节育手术并发症患者治疗。
(十三)各级深入开展“结对帮扶”计划生育困难家庭子女活动,动员社会力量,积极筹措资金,帮助计生家庭子女完成学业,全市结对帮扶对象达到200人以上。
六、方法步骤
第一阶段:宣传动员(2011年1月—2011年3月)。各县区、各部门召开会议,深入基层调研,专题研究示范区创建工作。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广泛宣传开展建立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体系的重要意义。通过党报开设利益导向专题栏目、举办利益导向政策讲解、培训班等形式大力宣传各级利益导向政策规定和经验作法,全市上下形成良好的利益导向宣传舆论氛围。
第二阶段:制定方案(2011年4月—2011年5月)。根据省、市示范区建设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或实施意见,全面开展利益导向示范县区创建工作,力争在创建利益导向品牌和载体、出台重大政策和项目上有创新、有突破。 第三阶段:全面实施(2011年6月—2013年12月)。示范区建设以县区为单位,2011年起实施,分建设并考核。城关区、安宁区2011年完成创建目标,西固区、红古区、七里河区2012年完成创建目标,永登县、榆中县、皋兰县2013年完成创建目标。鼓励县区创造条件提前完成示范区创建工作。各县区要按照指标设置进行自查,对于达到建设标准的由县区政府向市政府写出专题报告,由市统筹解决人口问题领导小组进行评估考核达标后,报省统筹解决人口问题领导小组评估验收后予以命名表彰。
七、工作要求
(一)加强宣传倡导,实现群众知晓满意。利用各种新闻媒体,通过举办培训班、开设宣传栏(节目)、印制宣传手册、宣传挂图、书写宣传标语等形式,广泛深入宣传示范区建设的重大意义,调动广大干部和群众参与支持示范区建设的热情。做到优先优惠政策“标语上墙、挂页入户、资料进袋”,政策深入人心,确保群众对计划生育优先优惠政策知晓率达到95%以上,满意度达到90%以上。
(二)切实加大政务公开力度。各县区要严格按照甘政办发〔2011〕108号文件和《甘肃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印发〈进一步规范人口和计划生育政务公开实施意见〉的通知》(甘人口委知字〔2009〕40号)要求,将各项计划生育奖励优惠政策在乡、村两级公开、公示,落实举报电话和查询系统,监督各项奖励优惠政策的全面落实。
(三)示范特色突出,工作创新领先。各县区、各部门结合各自实际,积极建立和完善我市“惠民计生”政策体系。在充分落实现行利益导向政策的基础上,鼓励各级创新载体,特别要围绕计划生育家庭优生优育、子女成才、抵御风险、生殖健康、家庭致富、养老保障等方面的需求,实施计生“两户”家庭“成才计划”,建立“长效节育措施奖励(诚信计生奖励)政策”,开展“生育关怀行动”、“幸福工程”等社会公益项目,探索建立计划生育家庭意外伤害保险、生育保险、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扶助等制度,加大惠农政策在“普惠”基础上的“特惠”力度,着力促进优惠政策“提标扩面”,提高政策感召力,真正发挥示范的导向作用,让广大计划生育家庭和群众在各方面得到实惠和好处。
八、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强对示范区建设的领导,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将示范区建设纳入“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纳入重大事项督查内容。各县区、各部门要明确工作职责,确保认识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要开展对示范区建设的专题调研,制定有利于计划生育家庭长期得实惠的工作机制和措施办法,为示范区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全市示范区创建工作由市统筹解决人口问题领导小组组织实施,市计划生育协会具体负责示范区创建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政策落实。
(二)强化部门责任。市统筹解决人口问题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认真履行部门计划生育职责,明确落实各自在示范区创建工作中的具体任务。在研究制定和完善重大民生政策时,要主动与人口部门协商,切实做好普惠政策与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的衔接。在惠农政策项目中将“两户”家庭优先纳入,到户资金多算一人或提高30%,体现对计划生育家庭的优先优惠和倾斜照顾。
(三)加大督促落实。各县区、各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省政府利益导向“四大工程”26条规定,确保落实率达到100%。各级统筹解决人口问题领导小组要加强对示范区建设的检查指导,做好整合提升和示范推广,严格目标考核,做到整体有安排、阶段有重点、落实有成效。各级人口计生部门要加强沟通联系,随时掌握示范区建设情况,每月上报工作进展状况,全方位总结、宣传示范区建设经验和做法。
第四篇:关于继续做好计划生育利益导向工作的有关意见
关于继续做好计划生育利益导向工作的
有关意见
2016年1月1日,《人口计生法》(修正案)正式实施,二孩政策全面启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全面两孩政策改革完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的决定》明确规定:“对政策调整前的独生子女家庭和农村双女户家庭,继续实行现行各项奖励扶助政策,在社会保障、集体收益分配、就业创业、新农村建设等方面予以倾斜”。按照决定要求,我们要切实保障好计划生育家庭合法权益,使他们优先享受改革发展成果,继续做好计划生育利益导向工作。现就如何做好计划生育利益导向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扎实做好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相关政策的衔接
按照《决定》规定,对政策调整后自愿只生育一个子女的夫妻,不再实行独生子女父母奖励优惠政策。为此,请各乡镇加大宣传力度,对2016年1月1日前只生育一个子女的合法夫妻,只要育龄妇女还在育龄期内,夫妻双方自愿放弃再生育的,可以在户口所在地卫计部门按照有关政策法规办理《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办理时间截止2016年5月1日。对于超过育龄期只生育一个子女,没有办理《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可凭户口所在地卫计部门出具的只生育一个子女的证明享受相关独生子女父母奖励优惠政策。
二、进一步完善并落实好现行奖励扶助政策
《决定》要求对政策调整前的独生子女家庭和农村双女户,继续实行现行各项奖励扶助政策,在社会保障、集体收益分配、就业创业、新农村建设等方面予以倾斜,并进一步完善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政策和特别扶助制度。为此,省卫计委明文规定,从今年开始,将没有违反生育数量未达到生育间隔的、未达到法定结婚年龄生育的、终身未生育合法抱养一个孩子的且满足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其他条件的三类人群,纳入农村奖扶范围。
各乡镇要严格按照《政策解释细则》,全面宣传发动,认真摸清底数,既要摸清对象婚姻史,又要摸清对象生养史,还要摸清对象年龄的真实性、户籍属性的准确性、生养孩次的合法性,特别是抱养,必须核实其合法抱养的法定事实。要通过层层召开会议、走访座谈、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摸准模实,并要对摸底上报人员进行层层公示(县、乡、村、组),对群众无异议的才能录入核发。
三、切实加强计划生育特殊家庭扶助关怀工作
坚决落实国家、省、市卫计委、计生协等六部门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扶助关怀工作的通知》,积极协调解决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养老保险、医疗救助、精神慰籍等方面的现实问题。建立计划生育特殊家庭信息档案系统,为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建档立卡,落实好计划生育特殊家庭一对一联系人制度,开通计划生育特殊家庭老年人就医“绿色通道”,将扶助关怀落到实处,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四、认真做好“两扶”和“城独”对象的年审
每年3月为“两扶”人员年审时间,5月为城镇独生子女父母奖励人员年审时间。年审结束后,分别在每年4月10日、6月10日前各乡镇卫计办要向县卫计局家庭发展股报送一份年审合格人员花名册和死亡人员、不符合条件退出人员花名册,对死亡和不符合条件退出的人员还要附审批表。凡在3月31日24时前、5月31日24时前已经死亡的必须及时退出。城镇独生子女父母奖励对象,人社部门和卫计部门要相互反馈掌握的不符合奖励条件的人员,并及时注销其奖励资格。年审时对象见面率要达到100%,对年老体弱、行动不便不能到达现场的老人,必须由家人现场交一张对象手持当天的《怀化日报》正面照。
五、强化领导,明确责任,坚决杜绝对象资格确认过程中的不作为和乱作为行为
中央《决定》的出台,昭示着计划生育工作全面向服务管理转型。今后的计划生育工作在控制多孩出生的同时,主要围绕奖励扶助、养老抚幼、健康生活、人口结构、家庭文化等方面开展服务。计划生育利益导向工作仍然是今后一段时期计划生育工作重心。为此,各乡镇要高度重视计划生育利益导向工作,要有工作班子,要有工作方案,要有专人负责,每季至少要研究一次计划生育利益导向工作。
对“两扶”和“城独”对象资格确认要严格执行政策不走样,特别是农村奖扶扩面,要严格按照《政策解释细则》操作,要做好耐心细致工作,各乡镇要按照新调整的区划范围,逐村逐组逐人摸底排查,确保符合条件的一个不少,不符合条件的一个不进。今后所有“两扶”人员上报审批材料除原应上报的表格外,还要附一份调查人员撰写的综合调查材料,调查材料必须写明上报对象的基本情况及婚育史,并在调查材料结尾明确提出调查结论,调查人员必须签名盖章。
“两扶”和“城独”事关人们群众切身利益,是民心工程,也是为民办实事的具体体现。为此,我们要用高度的责任心来做好这项工作,对于在工作过程中不作为或乱作为,我们要严厉追责。今后,凡是每查出一例漏报“两扶”人员,将由乡镇补发应享受的奖励金;凡是每查出一例错报“两扶”人员,将处罚调查人员500元罚金,凡查出3例错报“两扶”人员,卫计部门负责人和调查人员年终考核为基本称职,凡查出5例错报“两扶”人员,卫计部门负责人和调查人员年终考核为不称职。
溆浦县人口和计划生育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6年3月1日
第五篇: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演讲材料
文章标题: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演讲材料
各位领导、各位评委:
大家好
我是来自**市的李曼茵,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托起明天的太阳》。
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家住**市**县**镇**村的婷婷,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女孩,原本有着七彩梦幼般的童年,两岁时却不幸患上了再生障碍性贫血症,医生说,要治好这个病得化十几万元。小婷婷是家里的独生女,父母都是普普通通、憨厚老实的农民,除了种田,农闲时去城里建筑工地上做些小工补贴家用,生活虽然算不上富裕,可也衣食无忧,特别是婷婷降生以来,一家三口也过得幸福美满。可是,无情的病魔突然降临,巨额的医药费使这个原本拮据的家庭雪上加霜。尽管如此,爱女心切的父母为了挽救女儿的生命,竭尽所能,四处筹集治疗费用,心急如焚的父母变卖了家中所有的财产,踏上了漫长的求医之路。然而,高额的治疗费用,远远不是这个收入微薄的家庭所能承受起得的。冶疗才刚刚开始,家里便陷入了一贫如洗,山穷水尽的地步。因为经济的困难,治疗一度耽搁,小婷婷的病情不断恶化,以至于一朵鲜活的生命之花过早的凋谢,这是一个悲剧。然而,在我们农村人口众多的整个中国,又会有多少同样的悲剧发生。在那些同样贫穷的家庭,一个个揪心的事例,一幅幅悲痛的画面让我们的心久久不能平静,面对那一颗颗稚嫩的心,一个个柔弱的身影,一张张无邪的笑脸,当无情的病魔向他们袭来时,心力交瘁、百般无助的父母又该如何去面对,去战胜无情的病魔,维护孩子们的健康呢?“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自古以来,这都是父母对孩子们的殷切期望,然而在今天,在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父母最大的期望莫过于孩子能健康平安的成长。回首过去我们可以看到人们生活目标的变化轨迹:在五六十年代,人们在为吃饱而四处奔波着;八九十年代,人们在为吃好而奋力拼搏;而现在人们都在为寻求健康平安努力着。俗话说:“健康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有了这笔巨大的财富,我们才能更好的实现奋斗目标,体现自我价值。天下人心皆如此,父母之心亦如此,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是天下所有父母的最大心愿。
可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我们不时听到、看到这样的悲惨的事情发生:原本一个个幸福美满的三口之家,因为病魔的突然降临,面对巨额的医疗费用,为了给孩子治病,原本幸福殷实的家庭也会变得一贫如洗,而对经济生活水平相对落后的农村家庭,更是经受不起丝毫的折腾。
“健康平安险,呵护独生娃”,现在,农村0-6岁独生子女健康平安保险这股春风吹进了千万个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它像滴滴甘泉滋润了人们的心田,深受老百姓的欢迎,它是继发放独生子女保健费,实施中考对象加分,农村二女户养老保险,奖励扶助等优惠政策之后实施的又一惠及农村的“民心工程”,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这一政策的出台,增强了农村独生子女家庭抵御意外风险的能力,让独生子女在入学前就系上了“保险带”,让独生子女户吃上了“定心丸”,使独生子女家庭解决了因病致贫的问题。它不仅是对计划生育家庭的一种经济保障措施,更重要的是它代表着一种导向,体现着计划生育工作“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找文章到好范文-/www.xiexiebang.com-一站在手,写作无忧!]
为了把这件惠民的实事办好,好事办实,党委、政府、计生部门高度重视,召开专题会议,成立了农村0—6岁健康平安保险工作领导小组,积极抓好落实。一是加大宣传,利用宣传标语、宣传画册、协会以及村级妇女组长、协会会员小组长,进行广泛宣传,发挥计生工作基层基础的优势,提高广大群众对这项工作的认识:二是强化措施,各乡镇采取驻村挂点负责制,认真搞好调查摸底,登记造册工作,派调查人员签订责任状,谁签字,谁负责,确保上交名单的真实有效,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这项工作的落实,给广大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带来了福音。同时也使我镇计划生育工作产生了两个明显的变化:一是独生子女的领证率大为提高,由原来的不到30,提高到80,由过去的“要我领证”变为“我要领证”,育龄群众的生育观念进一步转变,新的婚育观念深入人心;二是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融洽。计生工作素有“天下第一难事”之称,以前一提到计生工作,就是群众与政府的矛盾对立,现在,由于各种利益导向机制的实施,这种情况得到了很大的缓解、好转,广大群众由过去的误解、抵制转变为理解、支持、积极配合,并自觉实行计划生育村民自治,从而使计生工作环境大为好转,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
健康平安险,不仅使计划生育工作水平整体提升,更使农村独生子女家庭因病致贫的问题得到切实的解决。家住**镇华源村的胡世源夫妇,为治疗儿子的先天性心脏病,家中已是负债累累,当镇政府工作人员将健康平安保险金送到他们手中时,胡世源夫妇含泪说出了这样的一句话:“党的政策真是好!这可为我们解决了大间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