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2010年度中心城区住房保障工作的函
关于2010年度中心城区住房保障工作的函
各区低保局、街道办(乡镇政府)、荆州分局、开发区局,各房管所:
根据市住房保障工作会议要求,现就我市中心城区住房保障有关工作明确如下:
一、廉租住房租赁补贴年度审核
(一)2009年12月31日前已纳入廉租住房租赁补贴保障的家庭,携户口簿、身份证、社会救助证(或收入证明)等相关资料到居住地社区居委会进行年审登记。
通过房管部门申报的承租国有直管公房的保障家庭、通过单位集中申报的家庭以及现居住地变更的家庭均到保障对象现居住地社区居委会办理。在住房保障管理信息系统上要将原房产部门和街道办事处栏目下的保障家庭归并到居住地社区栏目管理。
(二)年审要提供资料
参加年审的家庭须填写《荆州市城区廉租住房保障租赁补贴年审表》,同时提交以下资料:
1、申请人身份证复印件1张,户口簿中全户人口页复印件1张。
2、低保家庭及低收入家庭变更为城镇最低收入(低保)家庭的,提供民政部门颁发的社会救助证。
3、家庭人口、住房状况等发生变化的,提供相应的变更证明。
4、收入核定按民政部门要求办理。
(三)年审程序
1、由廉租住房保障对象向居住地社区领取《荆州市廉租住房租赁补贴年审表》(下称年审表),并如实填写家庭人口数,住房和收入情况。
2、各社区负责对廉租住房保障对象开展入户调查,并张榜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5天;同时在《年审表》上签署意见,加盖公章上报街道办事处。
3、各街道办事处(乡、镇政府)对社区核定继续享受的对象进行核查,在《年审表》上逐户签署意见,加盖公章后报区房产(住房保障)管理部门。
4、区房产(住房保障)管理部门负责对各街道办事处上报的《年审表》进行审核。将有关材料送交民政部门;待民政部门对申请人家庭收入状况是否符合条件提出审核意见并反馈后,在住房保障信息系统上注明年审意见,将汇总名册及变更的资料交住房保障管理中心。未变更的家庭资料在各区建立纸质档案。
5、市住房保障管理中心将通过审核的名单在媒体或网站予以公示,对公示无异议的家庭确认为2010年度续保家庭,根据年审情况办理变更。
(四)凡未实行年审登记的家庭将视同主动放弃廉租住房保障资格。将于10月份后停发租赁补贴,在住房保障信息系统上处理为退出保障,对于已退出保障,又符合保障条件的家庭需按新申报程序办理。
二、新增廉租住房租赁补贴的办理
(一)申请廉租住房租赁补贴家庭在现居住地社区居委会办理。沙市区今年新增廉租住房租赁补贴1400户,荆州区新增租赁补贴450户,荆州开发区新增租赁补贴150户,超出指标需保障的家庭按照申报时间先后纳入明年保障计划,今年年审已退出保障的空额,各街办可以调剂补足。
(二)廉租住房租赁补贴对象确定的条件 1)家庭成员具有本市常住户口; 2)家庭人均年收入低于5000元; 3)家庭人均住房面积在15平方米以下。
(三)办理程序按照《荆州市廉租住房保障办法》、省房改办《关于进一步做好廉租住房租赁补贴的通知》办理。具体流程为:
社区→街办→各区房产(住房保障)部门→低保局→各区房产(住房保障)部门→住房保障中心 承租国有直管公房的最低收入家庭,可享受保障面积的租赁补贴,也在居住地社区居委会办理申报,房管部门不再直接受理保障家庭的申请。
(四)廉租住房租赁补贴的申报,为了对应省里及市政府按月上报住房保障工作进度,各街办和社区按月受理申报,各审核单位及时审核,租赁补贴实行按季发放,9月30日前完成初审、公示上报工作,民政、房产部门在10月底前完成二次公示和复审,在11月底完成全年发放工作。以后新增家庭将按通过审核时间发放租赁补贴。
三、廉租住房实物配租
(一)廉租住房实物配租条件
(1)截止2009年12月30日止,已纳入廉租住房租赁补贴保障的最低收入家庭或经市政府批准的其它急需救助的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
(2)家庭成员具有本市常住城镇户口且在本市常年居住;
(3)家庭成员无自有住房或现住房人均建筑面积6平方米以下。
(二)实物配租家庭由各区根据申请家庭的住房困难程度、家庭人口、家庭收入及急需救助的程度确定,于9月前上报拟配租名单。
四、经济适用住房申购家庭的办理
(一)经济适用房申购家庭资格认定的条件(1)具有本市城区常住居民户口;
(2)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在本市城区上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0%以下;
(3)家庭所有成员无购房,自建房记录或自有产权房人均建筑面积低于15平方米以下者;
(4)已婚(含未满30周岁离异(或丧偶)带小孩)或年龄在30周岁及以上的单身无房户。
(二)经济适用住房申报程序比照廉租住房保障程序办理。本市居住的申购家庭在现居住地居委会申报,不在本市居住的家庭凭当地的居住证明在户口所在地社区居委会申报。
(三)经济适用住房申请表格将于七月底前下发,可和租赁补贴申报家庭资料同时上报。
五、其它事项
(一)有低保的申请家庭要以低保申请人做为补贴申请人。低保申请人如未成年的用其监护人名字申请,将低保未成年的低保申请人名字用括号写在后面。如张三家庭的低保申请人为张五且其未成年,张三为其监护人,则申请人请填写“张三(张五)”,在住房保障管理信息系统“家庭基本情况”中申请人也请输入“张三(张五)”,身份证号填写张三身份证号。
(二)承租国有直管公房的保障家庭公房租赁补贴的计算公式为:
月补贴金额=保障面积内的公房建筑面积×0.8元/m+ 差面积补贴
注:[1]公房建筑面积=公房凭证上注明的使用面积×1.33 [2]公房建筑面积的补贴上限为50m,例:某最低收入家庭的公房建筑面积为60m,可以申请公房补贴,但在补贴时只按50m计算,超过50m的面积不予补贴。
(三)自有住房面积无法认定需要测绘的申报家庭,街办每月28日集中对辖区房产部门报名单。具体流程:社区报街办→街办汇总报辖区房产部门→区房产部门报保障中心→保障中心汇总去函测绘队→测绘队联系街办安排测绘时间→测绘面积证明由个人交街办随申报资料上报。
(四)承租国有直管公房的最低收入家庭,请申请人在《荆州市城市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租赁补贴申请审批表》背面“备注”栏中注明“同时申请租赁补贴和公房补贴”。
以往已享受租赁补贴(或公房补贴)的保障家庭,如今年再申请公房补贴(或租赁补贴),无需重新填写《荆州市城市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租赁补贴申请审批表》,只需在廉租住房租赁补贴年审时,在《荆州市城区廉租住房保障租赁补贴年审表》背面“备注”栏中注明“同时申请租赁补贴和
222公房补贴”,并提供相应申请材料,同时请社区在住房保障管理信息系统“家庭基本情况”中补充其资料。
(五)本年度新增保障家庭在收到《租赁补贴通知书》的一个季度内应到租赁补贴发放窗口办理发放手续,逾期不办理视为放弃保障。已办理租赁补贴领取手续的家庭注销发放存折的,持申请人身份证及户口本原件到租赁补贴发放窗口咨询办理发放事宜。
(六)关于湖北省住房保障管理信息系统的几个注意事项
(1)如图1,在“申请人姓名”右侧圈选处有一放大镜按钮,输入新增申请人姓名和身份证后,请先点击该按钮,查看申请人资料有无重复。如系统提示申请人重复且其申请状态为“否”(如图2和图3),表明系统内已有该申请人资料且其尚未保障,无需在系统中再次输入(可补充资料),直接送交纸质申请资料即可。
图1
图2
图3(2)如下图,在“家庭情况管理”的“家庭基本情况”中输入申请家庭信息时,在最下方“家庭成员情况”部分无需再次输入申请人信息,只需输入申请人家庭的其他成员信息。
(3)如下图,在输入申请人 “所属区域”时,请选择申请人所在社区。
(七)因家庭情况变化(收入、人数、居住地址、住房面积),填写《荆州市城区廉租住房保障租赁补贴年审表》,并在年审表背面“备注”栏中注明“有变更”。
如原申请人去世,保障家庭在《荆州市城区廉租住房保障租赁补贴年审表》“申请人姓名”填写“现申请人姓名(原申请人姓名)”,“身份证号”填写现申请人的,在“增加(减少)人口姓名”中注明申请人变化原因。例:原申请人张三去世,其妻李四在年审表申请人姓名处填写“李四(张三)”,身份证号填写李四的,在“增加(减少)人口姓名”处填写张三相关资料。
廉租住房租赁补贴、实物配租申请事宜可电话咨询4306638;廉租住房保障年审事宜可电话咨询8212412。
附件:1.年审变更情况汇总表 2.年审取消名单汇总表 3.街办测绘名单表
二〇一〇年六月二十九日
第二篇:加强城区居民住房保障工作实施方案
为加强城区居民住房保障工作,根据《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国发[XX]24号)、《省政府关于加强城镇居民住房保障工作的意见》(鄂政发[XX]42号)和省、市住房保障工作会议精神,结合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xxxx”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要求,把解决城区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作为维护群众利益的重要工作,作为政府公共服务的一项重要职责,进一步加大旧城改造和政府投入力度,加快建立健全以廉租住房制度为重点、多渠道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住房保障体系,力争到“xxx”末我县城区贫困家庭和其他居民的住房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二、工作目标
(一)廉租住房制度建设目标:今年年底以前,基本建立城区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制度,人均住房建筑面积8平方米以下的城区最低收入家庭实现应保尽保;到2012年,人均住房建筑面积10平方米以下的城区最低收入家庭基本实现应保尽保;“xxx”期间,从旧城改造项目中安排6000平方米左右的廉租住房建设指标,使我县廉租住房面积达到15000平方米以上。
(二)“两困”家庭住房建设目标:按照每户1万元的标准,力争2012年以前解决300户城区“两困”家庭住房困难问题。
(三)住房公积金制度建设目标:力争到2012年,全县行政事业单位住房公积金覆盖面达到100%,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有条件的进城务工人员、城镇个体工商户、自由职业者等群体的住房公积金覆盖面达到70%。
三、工作任务和保障措施
(一)加强廉租住房制度建设
1、建立稳定的廉租住房资金保障系统。认真落实国家廉租住房资金投入政策。廉租住房资金主要来源:财政预算安排的资金、土地出让金净收益的5%、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以及社会捐赠资金。实行财政专户管理,专项用于租赁住房补贴的发放以及廉租住房的购建、维修和物业管理等,不得挪作他用。
2、认真开展城区居民住房状况调查。城关镇人民政府和县民政、财政、物价、房管等单位要组织专班,认真开展城区居民住房状况和收入状况调查,全面掌握城区住房总量、结构状况及不同类型的城区居民收入情况、居住状况和住房需求情况,摸清住房保障对象,登记造册,进行公示,建立并完善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相结合的城区居民住房保障工作信息管理系统。县物价局要配合县房管局制定《竹山县城区廉租住房租赁补贴标准》,力争从2012年1月起按标准发放住房租赁补贴。同时,对孤、老、病、残及急需救助的“两困”家庭,按照鄂政发[XX]42号文件要求,采取实物配租的方式解决其基本居住问题。租赁补贴资金实行专户管理,并接受县审计、财政部门监督及社会监督。
3、加强城区现有廉租住房管理。对城区现有直管公房继续按原租金标准租赁给城区无房户和低收入家庭;对旧城拆迁改造中涉及的直管公房,实行产权调换补偿,在同一区域的原则上按照1:1的比例补偿给县房管局,由县房管局妥善安置租赁户,确保廉租住房房源不减少、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4、加强廉租住房申请人的动态管理。规范廉租住房申请、审核及退出管理,严格执行申请、审核、公示、轮候、复核制度。享受廉租住房保障的家庭应按向县房管局如实申报家庭收入、家庭人口数及住房状况,县房管局要会同县民政等部门对申报情况进行复核,根据复核结果及时调整享受廉租住房保障资格、方式、额度等条件和标准,并书面告知申请人。对家庭收入超过享受廉租住房保障规定收入标准的,取消其享受廉租住房保障的资格;享受实物配租的家庭应在规定期限内退回承租的廉租住房。
(二)加快建立具有竹山特色的经济适用住房保障体系
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连片开发,业主负责,配套政策,规范管理”的工作思路,推进旧城改造,加快解决城区“两困”家庭住房困难问题。
1、“两困”家庭住房保障资金来源。由符合条件的购房户直接领取政府货币补贴款,实行先购后补、不购不补。补贴资金来源于土地出让金、财政预算资金、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住房补贴优先解决旧城改造和市政拆迁中特困户的住房问题。实行房屋产权调换的,原则上置换的新房面积控制在60平方米以内,原产权面积按1: 1的比例补偿后,超面积部分的房价款凭拆迁安置补偿协议书和住房补贴证由县旧城改造和住房保障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核减补贴款,不足部分由购房户自行解决。
2、“两困”家庭住房补贴办法。对自有产权30平方米以下且符合城区“两困”家庭认定标准的,享受“两困”家庭住房补贴。对城区“两困”家庭享受住房补贴购买的住房,12年内不准上市交易。对确需上市交易的,必须退还城区“两困”家庭购房补贴款,并足额缴纳住房转让环节的各种税费。
3、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办法。对自有产权30平方米以上的城区低收入家庭,可以实行政府与个人共有房屋产权。凡由政府提供补贴的住房,均由政府和购房人按出资比例共同拥有住房产权,在《房屋所有权证》上增加政府(或其授权的住房保障机构)作为产权人之一,并标明两者的产权比例。由购房人支付政府部分产权的房屋租金,12年后个人可以购买政府部分的产权。
(三)加快住房公积金制度建设
1、确保财政补助到位。全县所有行政事业单位要依法缴纳职工住房公积金,逐步提高住房公积金缴纳比例,到2012年住房公积金财政配套比例达到5%。
2、扩大住房公积金覆盖面。加大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宣传力度,逐步扩大住房公积金的覆盖面。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有条件的进城务工人员、城镇个体工商户、自由职业者等群体积极推行住房公积金制度,使更多中低收入家庭通过实行住房公积金制度增强其住房保障能力。
3、按政策发放公积金贷款。住房公积金贷款应优先向全县符合住房公积金贷款条件的购买首套住房的中低收入家庭发放。
(四)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竹山县住房保障工作领导小组”,沈学强同志任组长,沈明云、夏树应、刘宇飞、朱名元同志任副组长,县建设、发改、民政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县建设局办公,沈军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彭斌同志兼任办公室副主任,具体负责城区廉租住房建设管理和城区“两困”家庭住房保障工作的日常事务。
(五)加大宣传力度
通过新闻媒体,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50号)、《城镇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管理办法》(建设部令第120号)、鄂政发[XX]42号文件和国家、省、市关于住房保障工作的相关政策,做到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使广大城区居民支持住房保障工作。
第三篇:湖州中心城区经济适用住房保障实施细则
湖州中心城区经济适用住房保障实施细则
根据《湖州市市区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的规定,制定本实施细则。本细则适用范围为吴兴区、湖州经济开发区、太湖度假区(以下称“中心城区”)。
一、申请对象
经济适用住房申请对象包括:已婚(含离异、丧偶)家庭,年满35周岁的未婚单身人员以及2000年1月1日及以后的军队转业人员(包括军队转业干部和转业士官,下同)。
经济适用住房申请以家庭为单位。申请家庭成员组成:(1)申请人;(2)配偶;(3)未婚子女(离异人员的子女监护权归属以离婚协议或生效的司法文书为准)。
与申请人有法定抚养和赡养关系的人员是否列入申请家庭成员,由申请家庭自行确定。其他人员不能计入申请家庭成员。
二、申请条件
经济适用住房申请家庭须同时符合以下条件:
(一)户口条件
申请人具有中心城区城镇居民(非农)户口连续5周年以上。现役军人,服刑人员,无民事行为能力的人不得作为申请人。
申请家庭其他成员须具有中心城区城镇居民(非农)户口且与申请人实际共同居住(申请家庭其他成员中的服刑人员,未婚子女中的现役军人、在校学生以及配偶为驻湖部队现役军人的不受户口所在地限制,下同)。
军队转业人员申请经济适用住房,申请人安置地须在湖州市区行政区域范围内(含自主择业),且本人和配偶、未婚子女均具有中心城区城镇居民(非农)户口。
(二)经济条件
申请家庭上人均收入低于24000元(以市统计部门公布的2011市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80%确定)。
申请家庭成员中购有非营运小轿车的不得申请经济适用住房。申请家庭成员中有私营企业主、出资额超过30万元(含)的企业合伙人或公司股东的不得申请经济适用住房。
军队转业人员申请经济适用住房不受经济条件的限制。
(三)住房条件
申请家庭人均住房面积低于18平方米(以房屋所有权证等凭证为准)。
住房核定范围:申请家庭成员在中心城区内所有的房改房、经济适用住房、集资建房、解困房、征收(拆迁)安置房(包括货币安置、期房安置),通过购买、受赠、继承等途径取得的自有房屋,自建房(包括集体土地上的房屋),承租的直管公房和单位自管房(市场租金除外)。
住房转让(含货币安置)时间未满5周年的,应计入申请家庭现有住房面积。对申请家庭成员中有因特殊病种医治而造成住房转让的,不受转让时间限制。但需由申请家庭书面申请,经所在单位或社区、街道(乡镇)证明。
离异时间未满5周年的,离异前原住房面积(直管公房和单位自管房除外)按离异时人均(含未婚子女)计算,并计入申请家庭现有住房面积。
已购买过经济适用住房的家庭不得申请经济适用住房(已购买过经济适用住房的申请家庭成员符合单独申请或新组建家庭申请条件的,可以重新申请,但其已享受的相应标准面积应按市场价格购买)。
不能提供有效建筑面积的非成套砖木结构住房,建筑面积为使用面积乘1.25;不能提供有效建筑面积的非成套砖混结构住房,建筑面积为使用面积乘1.4。
三、申请程序
(一)申请
申请人在申请期内凭身份证和户口簿到户口所在地社区居委会领取《湖州中心城区经济适用住房申请表》(以下称《申请表》),按要求如实填写。并将《申请表》及相关材料,分别送所在单位和房产、征收(拆迁)、公房、公积金、社保等管理部门进行审查,签署意见并加盖公章。申请家庭中有原属农业户口的,应由原农业户口所在地乡镇(街道)或土地管理部门出具批地建房、征收(拆迁)安置的相关证明材料。申请人应在规定期限内将经上述部门审查的《申请表》及相关材料送交户口所在地社区居委会。
军队转业人员申请经济适用房,由人力社保和民政部门分别组织申请、受理。
申请家庭应提交以下材料:
1、《申请表》(应按要求填写并已完成审查);
2、申请家庭成员身份证、户口簿、婚姻状况证明原件及复印件;
3、申请家庭《房屋所有权证》原件及复印件。承租公房的应提供《公房租赁证》(或租赁协议)原件及复印件。涉及征收(拆迁)的应提供征收(拆迁)补偿协议或原农业户口所在地的农村批地建房、征收(拆迁)安置的相关证明材料;
4、申请家庭成员中有属特殊病种的,须提供《特殊病种专用证历本》原件及复印件;
5、申请家庭中有残疾军人、复员军人、带病回乡退伍军人的,须提供有效证件和民政部门的证明;
6、申请家庭成员中有属重残疾、“三属”成员的,应当提供有效证件(证明)原件及复印件;
7、与申请人有法定的赡养、抚养关系的,应当提供赡养、抚养协议或有关法律文书;
8、属军队转业人员和现役军人的,应当提供有效证件原件和复印件;
9、住房保障机构认为需要提供的其它材料。
(二)受理
户口所在地社区居委会对申请人提交的《申请表》、相关材料及申请家庭情况予以核对并张榜公布七天,材料不齐的应要求补正。将核对通过的《申请表》及相关材料送所在街道(乡镇)。街道(乡镇)应按要求对申请家庭情况进行复核。复核通过的,将《申请表》及相关材料送区住房保障机构。对不符合条件的,将相关材料退还申请家庭。
(三)初审
区住房保障机构将《申请表》送民政、工商、车辆、户籍等管理部门,由各部门分别对申请家庭的收入、工商登记信息以及车辆、户口等情况进行审查并签署意见;区住房保障机构应对申请材料进行汇总、审核。审核通过的予以登记并报市住房保障办公室。对不符合条件的,书面告知原因并将相关材料退至街道(乡镇)。
(四)复审
市住房保障办公室对申请材料组织复审。对有疑议的,由市住房保障联合审核小组进行联审。对复审通过的,在湖州住房保障网及街道(乡镇)、社区居委会予以公示,公示期限为15日。对经公示无异议或者异议不成立的申请家庭,确认为经济适用住房申购家庭;不符合条件的,书面告知原因并将相关材料退还至区住房保障机构。
四、配售
(一)经济适用住房房源确定后,市住房保障主管部门应当制定配售方案,并向社会公布。配售方案应当包括住房地址、数量、建筑面积、套型、销售价格、销售方式等内容。
经济适用住房优先向符合申请条件的重残疾家庭、“三属”成员家庭、残疾军人家庭、复员军人家庭、带病回乡退伍军人家庭、军队转业人员家庭配售。
(二)当推出的房源数量少于申购家庭时,采取摇号方式确定配售资格,其方式为:
(1)确定配售资格。操作程序:第一步,摇号确定顺序号。第二步,按顺序号摇号产生配售资格。未取得配售资格的申购家庭,符合公共租赁住房保障条件的可申请转为公共租赁住房轮候对象。
(2)确定房号。操作程序:第一步,摇号确定顺序号;第二步,按顺序号摇号产生房号。
(3)房号确定后核发《准购证》,经济适用住房购买家庭凭《准购证》与经济适用住房开发建设单位签订购房合同。
(三)当推出的房源数量多于申购家庭时,直接组织摇房号。
(四)申请家庭不到场摇号的视作自动放弃,如在当日当次摇号结束前能到场的,可在最后一户顺序号摇完后接着摇号;申请家庭可委托他人参加摇号(凭入场券)。如遇特殊情况不能到场的需提前告知社区、街道。
(五)摇号后放弃购买的,已核发的《准购证》作废。(六)摇号过程由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监察部门等参与监督。
五、购买面积标准及价格
(一)面积标准:一户3人及以下的家庭可购买60平方米的经济适用住房;一户4人及以上的家庭可购买80平方米的经济适用住房。根据套型等实际情况,多层建筑的,其标准内面积最大可分别上浮9平方米;高层、小高层建筑的,其标准内面积最大可分别上浮19平方米。
(二)经济适用住房价格实行政府定价。经市价格主管部门会同市住房保障主管部门核定并在配售方案中公布。
(三)购买款计算公式:购买款=享受的经济适用住房标准面积*经济适用住房价格+(实际购买的经济适用住房面积-享受的经济适用住房标准面积)*市场价格。
享受的经济适用住房标准面积=经济适用住房购买标准面积-政策性住房面积
“政策性住房面积”是指房改房、经济适用住房、集资建房、解困房、公房征收(拆迁)安置面积(含征收(拆迁)货币补偿面积,待安置面积)、承租的直管公房和单位自管房(企业自管房以企业出具的证明为准)。
六、办理相关手续
申请家庭凭《准购证》、身份证在规定期限内到提供房源的开发建设单位办理购房手续,签订经济适用住房购房合同或预售合同。
购买经济适用住房,须办理权属登记,有关税费按照相关规定办理。房屋登记机构在办理权属登记时,应当在核发的《房屋所有权证》上加注“经济适用住房”标志和按“经济适用住房价格”、“市场价格”购买的面积。
七、上市管理
购买经济适用住房未满5周年(以房产登记时间为准)不得上市交易。满5周年后要求上市的,按《湖州城区经济适用住房上市规定》(湖政办发„2013‟38号)办理。在限制上市时限内,因离婚、继承需要变更产权人的,由申请人及其家庭成员(申请人死亡的,须出具死亡证明)共同提出书面申请,经市住房保障办公室核实后,允许变更产权人(另有规定的除外)。房屋登记机构凭市住房保障办公室出具的联系单办理变更手续。产权人变更后,其经济适用住房性质和限制上市交易期不变。
八、附则
(一)市住房保障办公室应公布相关部门审查窗口的具体地址和联系电话;各相关审查机关在申请期限内应有专人负责办理审查事项。
(二)市住房保障办公室具体负责经济适用住房销售实施的管理及本实施细则具体问题解释。
(三)经济适用住房纳入统一的物业管理,其物业服务费按相关规定收取。
(四)本实施细则规定的户口、年龄、婚姻及住房等截止时间均为上12月31日。
(五)本实施细则规定的住房面积均指建筑面积。(六)本实施细则名词解释:
1、本实施细则中的“特殊病种”:是指属《湖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印发湖州市基本医疗保险特殊病种门诊医疗管理办法的通知》(湖人社发[2012]145号)中规定的病种。
2、本实施细则中的“残疾军人”:是指现役军人因战、因公、因病,医疗终结后符合评残条件,经法定的程序,取得民政部制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军人证》的人员。
3、本实施细则中的“复员军人”:是指在1954年10月31日(具体是指1954年10月31日开始试行义务兵役制以前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东北抗日联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脱产游击队、八路军、新四军、解放军、中国人民志愿军等)之前入伍、后经批准从部队复员,并在民政部门领取生活补助的人员。
4、本实施细则中的“带病回乡退伍军人”:是指现役期间患病,尚未达到评定残疾等级条件并有军队医院证明,从部队退伍,并在民政部门领取生活补助的人员。
5、本实施细则中的“重残疾”:是指已取得残联部门核发的一级、二级残疾等级证书和精神、智力三、四级残疾等级证书的人员,以及民政部门管理的一至六级残疾军人。
6、本实施细则中的“三属”:是指烈士遗属、因公牺牲军人遗属、病故军人遗属。
(七)本实施细则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抄
送:市委办、市人大办、市府办、市政协办,市信访局,各县政府
湖州市住房保障委员会办公室 2014年1月8日印发
第四篇:湖州中心城区公共租赁住房保障实施细则
湖州中心城区公共租赁住房保障实施细则
根据《湖州市区公共租赁住房暂行管理办法》规定,制定本实施细则。本细则适用范围为吴兴区、湖州经济开发区、太湖度假区(以下称“中心城区”)。
一、申请对象
本实施细则适用于城市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和廉租住房租赁补贴家庭。新就业无房职工和外来务工人员由企业配建的公共租赁住房保障。政府投资建设的公共租赁住房保障新就业无房职工和外来务工人员的具体配租方案由市、区住房保障主管部门另行制定。
公共租赁住房申请以家庭为单位。申请家庭成员组成:(1)申请人;(2)配偶;(3)未婚子女(离异人员的子女监护权归属以离婚协议或生效的司法文书为准)。
与申请人有法定抚养和赡养关系的人员是否列入申请家庭成员,由申请家庭自行确定。其他人员不能计入家庭成员。
二、申请条件
公共租赁住房申请家庭须同时符合以下条件:
(一)户口条件
申请人须为已婚(含离异、丧偶)或年龄满35周岁的未婚人员,并具有中心城区城镇居民(非农)户口连续5周年以上。现役军人,服刑人员,无民事行为能力的人不得作为申请人。
申请家庭其他成员须具有中心城区城镇居民(非农)户口且与申请人实际共同居住(申请家庭其他成员中的现役军人,在校学生以及服刑人员不受户口所在地限制)。
(二)经济条件
申请家庭成员上人均收入低于30000元(以市统计部门公布的201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确定)。
申请家庭成员购有10万元以上(以车辆购置税发票上计税金额或销售收入为准)或两辆(含)以上非营运小轿车的不得申请公共租赁住房。
(三)住房条件
申请家庭人均住房面积低于18平方米且一户总面积不超过55平方米(以房屋所有权证等凭证为准)。
住房核定范围:申请家庭成员在中心城区内所有的房改房、经济适用住房、集资建房、解困房、征收(拆迁)安置房(包括货币安置、期房安置),通过购买、受赠、继承等途径取得的自有房屋(含营业房、厂房),自建房(包括集体土地上的房屋),承租的直管公房和单位自管房(市场租金除外)。
住房转让(含货币安置)时间未满5周年的,应计入申请家庭现有住房面积。对申请家庭成员中有因特殊病种医治而造成住房转让的,不受转让时间限制。但需由申请家庭书面申请,经所在单位或社区、街道(乡镇)证明。
离异时间未满5周年的,离异前原住房面积(直管公房和单位自管房除外)按离异时人均(含未婚子女)计算,并计入离异后申请家庭现有住房面积。
已享受廉租住房实物配租和经济适用住房的家庭不得申请公共租赁住房。享受廉租住房租赁补贴家庭可申请公共租赁住房,申请公共租赁住房后取消其廉租住房租赁补贴。
不能提供有效建筑面积的非成套砖木结构住房,建筑面积为使用面积乘1.25;不能提供有效建筑面积的非成套砖混结构住房,建筑面积为使用面积乘1.4。
三、申请程序
(一)申请
申请人在申请期内凭身份证和户口簿到户口所在地社区居委会领取《湖州中心城区公共租赁住房申请表》(以下称《申请表》),按要求如实填写。并将《申请表》及相关材料,分别送所在单位和房产、征收(拆迁)、公房、公积金、社保等管理部门进行审查,签署意见并加盖公章。申请家庭成员原属农业户口的,应由原农业户口所在地乡镇(街道)或土地管理部门出具批地建房、征收(拆迁)安置的相关证明材料。申请人应在规定期限内将经上述部门审查的《申请表》及相关材料送交户口所在地社区居委会。
申请家庭应提交以下材料:
1、《申请表》(按要求填写并已完成审查);
2、申请家庭成员身份证、户口簿、婚姻状况证明等原件及复印件;
3、申请家庭成员中有属特殊病种的,须提供《特殊病种专用证历本》原件及复印件;
4、申请家庭中有残疾军人、复员军人、带病回乡退伍军人的,须提供有效证件和民政部门的证明;
5、“三属”成员家庭、低保户家庭、重残疾家庭应当提供有效证件原件及复印件;
6、有工作单位的,须由单位出具有无承租自管房证明。涉及征收(拆迁)的应提供征收(拆迁)补偿协议或原农业户口所在地的批地建房、征收(拆迁)安置的相关材料;
7、获得区级以上的荣誉称号的应当提供相应的荣誉证书原件及复印件;
8、连续缴存住房公积金的证明;
9、住房保障机构认为需要提供的其它材料。
(二)受理
社区居委会对申请人提交的《申请表》、相关材料及申请家庭情况予以核对,并张榜公布七天,材料不齐的应要求补正。将核对通过的《申请表》及相关材料送所在街道(乡镇)。街道(乡镇)应按要求对申请家庭情况进行复核。复核通过的将《申请表》及相关材料送区住房保障机构,对不符合条件的,将相关材料退还申请家庭。
(三)初审
区住房保障机构将《申请表》送民政、工商、税务、车辆、户籍等管理部门,由各部门分别对申请家庭的收入、工商登记信息、完税证明以及车辆、户口等情况进行审查并签署意见;区住房保障机构应对申请材料进行汇总、审核。审核通过的予以登记并报市住房保障办公室。对不符合条件的,书面告知原因并将相关材料退至街道(乡镇)。
(四)复审
市住房保障办公室对申请材料组织复审。对有疑议的,由市住房保障联合审核小组进行联审。对复审通过的,在湖州住房保障网及街道(乡镇)、社区居委会予以公示,公示期限为15日。对经公示无异议或者异议不成立的申请家庭,登记为公共租赁住房轮候对象;不符合条件的,书面告知并将相关材料退至区住房保障机构。
四、轮候与配租
(一)公共租赁住房房源确定后,市、区住房保障主管部门应当制定配租方案,向社会公布。配租方案应当包括房源的位置、数量、户型、面积、租金标准、申请时间等内容。
公共租赁住房优先向符合条件的“三属”成员家庭、低保户家庭、重残疾家庭、廉租住房租赁补贴家庭、残疾军人
家庭、复员军人家庭、带病回乡退伍军人家庭等配租。配租结果应及时向社会公布。
(二)对公共租赁住房轮候对象进行评分,根据得分情况由高到低确定配租资格,当出现末位得分相同的以抽签方式确定。
未取得配租资格的轮候对象,其轮候资格从本次配租结束之日起保留三年。当轮候期超过一年以上的,须在配租前进行资格复审。
(三)评分方法
基础分为100分,有下列情况的予以加分或减分:
1、无房不扣分,现有住房的按房屋住房面积扣分(保留到小数点后2位);
2、申请人连续缴存住房公积金12个月以上加10分;
3、在本市获得区级先进荣誉称号的加10分,在本市获得市级先进荣誉称号的加20分,获得省级及以上先进荣誉称号的加30分;
4、没有非营运小轿车的加10分。
(四)取得公共租赁住房配租资格家庭的房源分配通过现场公开摇号方式确定,操作程序如下:第一步,摇号确定顺序号;第二步,按顺序号摇号确定房号。摇号过程由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监察部门等参与监督。
申请家庭未能按时到场摇号,但在当日当场次摇号结束前能到场的,可在最后一户顺序号摇完后接着摇号。
(五)当符合条件的申请家庭户数少于推出的房源数时,直接组织摇房号。
(六)获得配租资格的申请人应在收到公共租赁住房所有权人发出的入住通知后的30日内,携带本人身份证件、入住通知书等相关材料到指定地点办理入住手续并签订《湖州中心城区公共租赁住房租赁合同》(以下简称租赁合同)。
(七)获得配租资格的申请家庭未在规定的时间、地点参加统一配租的或参加统一配租但未在规定时间内办理租赁手续的,视为自动放弃公共租赁住房保障资格,本次申请配租废止,自摇号之日起,一年内不得再次申请。
五、合同管理
(一)初次租赁合同签订期限最多不超过3年。(二)租赁合同应当明确以下的各项内容:
1、合同当事人的名称或姓名;
2、房屋的位置、用途、面积、结构、室内设施和设备,以及使用要求;
3、租赁期限、租金数额和支付方式;
4、房屋维修责任;
5、物业服务、水、电、燃气、供热等相关费用的缴纳责任;
6、退回公共租赁住房的情形;
7、违约责任及争议解决办法;
8、其他应当约定的事项。
(三)承租人签订租赁合同时,须按3个月的租金一次性交纳履约保证金。租赁合同期满或终止,无违约责任的退还保证金本金。违约的可从保证金中抵扣应承担的租金及相关费用。
(四)承租人在租赁合同期间死亡的,其申请家庭成员可按原租赁合同继续承租,但需办理租赁合同变更手续。
六、租金管理
(一)政府投资建设的公共租赁住房按保障对象执行不同租金标准,原享受廉租住房租赁补贴保障的家庭和低保户家庭租金标准为同地段同类型市场租金的40%-50%左右;城市中等偏下收入家庭租金标准为同地段同类型市场租金的60%-70%左右(具体租金标准,由市价格主管部门会同市住房保障主管部门核定并在配租方案中公布)。廉租住房租赁补贴保障家庭如已符合实物配租条件的,则按照廉租住房租金标准收取。
(二)公共租赁住房租金属政府非税收入,资金缴入同级国库,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三)已建立公积金个人账户的,租金可通过公积金个人账户提取支付,不足部分由申请家庭另行交纳。
(四)对承租人拖欠租金和其他费用的,可按租赁合同约定通报其所在单位,从其工资收入中直接划扣。
七、使用管理
(一)公共租赁住房只能用于自住,不得出借或转租,也不得从事经营性活动或改变房屋用途。
(二)承租人应统一办理缴费卡并按时交纳租金。承租人应按时交纳房屋使用过程中发生的水、电、气、通讯、有线电视等相关费用。
(三)承租家庭发生住房、收入等情况变化的,应及时向所属市、区住房保障机构申报。
(四)承租人应爱护并合理使用房屋及附属设施,不得对房屋自行装修。对于因使用不当造成房屋、内部设施或附属设施损坏的,由承租人承担维修责任或赔偿责任。
(五)租赁合同期满,承租人要求续租的,应当在租赁期满3个月前向公共租赁住房所有权人或者其委托的运营单位提出申请。经住房保障机构组织审核,仍符合条件的,可以续租,但须签订续租合同,续租合同期最多不超过3年。
八、退出管理
(一)承租人违反合同约定,公共租赁住房所有权人有权按照租赁合同的有关条款提前终止合同。
(二)未按规定提出续租申请的承租人,租赁期满应当腾退公共租赁住房;拒不腾退的,公共租赁住房所有权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承租人腾退公共租赁住房。
(三)承租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腾退公共租赁住房:
1、提出续租申请但经审核不符合续租条件的;
2、租赁期内,通过购买、受赠、继承等方式获得其他住房并不再符合公共租赁住房配租条件的;
3、租赁期内,承租或者承购其他保障性住房的。承租人有上述情形之一的,公共租赁住房的所有权人或者其委托的运营单位应当为其安排合理的搬迁期,搬迁期内租金按照合同约定的租金数额缴纳。
搬迁期满不腾退公共租赁住房,承租人确无其他住房的,应当按照市场价格缴纳租金;承租人有其他住房的,公共租赁住房的所有权人或者其委托的运营单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承租人腾退公共租赁住房。
(四)承租人累计6个月以上拖欠租金的,应当腾退所承租的公共租赁住房;拒不腾退的,公共租赁住房的所有权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承租人腾退公共租赁住房。
九、附则
(一)市、区住房保障机构应公布相关部门审查窗口的具体地址和联系电话;各相关审查部门在申请期限内应有专人负责办理审查事项。
(二)符合相关规定的其他住房困难家庭申请公共租赁住房,政策另行制定。
(三)本实施细则规定的户口、年龄、婚姻及住房等截止时间为上12月31日。
(四)本实施细则规定的住房面积均指建筑面积。(五)本实施细则名词解释:
1、本实施细则中的“特殊病种”:是指属《湖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印发湖州市基本医疗保险特殊病种门诊医疗管理办法的通知》(湖人社发[2012]145号)中规定的病种。
2、本实施细则中的“残疾军人”:是指现役军人因战、因公、因病,医疗终结后符合评残条件,经法定的程序,取得民政部制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军人证》的人员。
3、本实施细则中的“复员军人”:是指在1954年10月31日(具体是指1954年10月31日开始试行义务兵役制以前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东北抗日联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脱产游击队、八路军、新四军、解放军、中国人民志愿军等)之前入伍、后经批准从部队复员,并在民政部门领取生活补助的人员。
4、本实施细则中的“带病回乡退伍军人”:是指现役期间患病,尚未达到评定残疾等级条件并有军队医院证明,从部队退伍,并在民政部门领取生活补助的人员。
5、本实施细则中的“三属”:是指烈士遗属、因公牺牲军人遗属、病故军人遗属。
6、本实施细则中的“低保户”:是指已依法取得民政部门核发并在册的《湖州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救助证》,或总工会核发并在册的《湖州市低收入职工优惠证》(A证)。
7、本实施细则中的“重残疾”:是指已取得残联部门核发的一级、二级残疾等级证书和精神、智力三、四级残疾等级证书的人员,以及民政部门管理的一至六级残疾军人。
(六)本实施细则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抄
送:市委办、市人大办、市府办、市政协办,市信访局,各县政府
湖州市住房保障委员会办公室 2014年1月8日印发
第五篇:为保障中心城区低收入家庭的基本住房需求
为保障中心城区低收入家庭的基本住房需求,逐步规范完善中心城区经济适用房申请、审核行为,近日我市依据国家相关政策精神,出台《南阳市中心城区经济适用住房申请条件及审核程序规定(试行)》。申请对象条件
根据该规定,申请经济适用住房的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需要具备以下条件:具有本市中心城区城市户口;
低收入家庭(指市统计局向社会公布的上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标准以下的家庭);
无自有住房或者虽有自有住房,但家庭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不足19平方米;
单身人员,除应当符合前款规定条件外,申请购买经济适用房时,年龄应达到法定婚龄; 市人民政府规定的其他条件。
此外,申请人与其共同申请的家庭成员之间应当具有法定的赡养、扶养或者抚养关系。户籍因就学、服兵役等原因迁出本市市区的,可以作为家庭成员共同申请。
计算家庭人均住房建筑面积时应当将申请人与其共同申请的家庭成员名下拥有的自有住房合并计算。家庭成员提出申请时未在当地和国内其他地区享受住房保障。计算家庭人均月收入时应当将申请人与其共同申请的家庭成员所有收入合并计算。退出廉租房保障的家庭,符合购买经济适用住房条件的,可以优先购买经济适用住房。
需要有关材料
申购经济适用住房者,应当持下列材料向户籍所在地社区提出申请:
经济适用住房申请审批表;户口簿和身份证;婚姻状况证明;月收入证明;住房情况证明;市人民政府规定的其他材料。
该试行规定中的月收入证明,申请人有工作单位的,由其所在单位出具连续六个月以上工资发放明细,并由财务负责人签字加盖财务印章,有工资卡的可提供代发银行出具的流水明细;离退休人员需提供代发退休金银行流水明细;无工作单位的,由其户籍所在社区居委会(村委会)出具证明;从事个体经营的需提供《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和上缴税凭证。
住房情况证明由市房管部门出具;因工作调动、转业等原因由外地迁宛的人员,其住房情况证明由迁出地房管部门出具。
具体办理程序
经济适用住房申请与准入实行“三级审核、两级公示”制度。具体按以下程序办理:社区居委会受理、初审并公示。自受理申请10日内,应通过入户调查、邻里访问以及信函索证等方式对经济适用房申请家庭进行调查、核实,就是否符合规定条件提出初审意见,并将调查情况和初审意见在申请人居住的社区进行公示,公示期不得少于7日。经公示无异议或有异议但经核实异议不成立的,由社区将申请材料和初审意见报送街道办事处或乡镇人民政府;有异议且经核实异议成立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申请人提出申辩的,社区应当在10日内重新进行调查、核实,并作出相应处理。
街道办事处或乡镇人民政府复审。街道办事处或乡镇人民政府应建立部门联审制度。自街道申请材料上交之日起10日内,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对申请人的有关情况进行复审,提出复审意见。对经复审符合条件的,报区住房保障管理部门。
区住房保障管理部门核准并公示。区住房保障管理部门应当自接到申请材料之日起10日内,会同有关部门对申请人的条件进行最后核定,符合规定条件的由区住房保障部门将有关情况在部门网站或新闻媒体予以公示,公示期不得少于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