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荣昌政府工作报告(印刷定稿版)
荣昌县第十五届六次 人代会材料之
一
政府工作报告
——2011年1月18日在荣昌县 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荣昌县人民政府县长
谢金峰
各位代表:
我代表荣昌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连同《荣昌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一并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列席同志提出意见。
“十一五”规划完成情况 及2010年工作回顾
“十一五”是荣昌发展关键的五年。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和激烈的区域竞争,通过83万人民的共同努力,排除了前进征途中的种种困难,紧紧抓住落实“314”总体部署、国发3号文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等重大历史性机遇,围绕“三大定位”、实施“四大战略”、突出“五大重点”、建设“六个荣昌”,以城市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
城乡一体化,提前两年完成“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各项事业取得辉煌成绩。
这五年,荣昌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六大亮点。
一是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初步统计,“十一五”末,我县地区生产总值将实现160亿元,是“十五”末的2.7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600美元,是“十五”末的3.2倍;工业总产值280亿元,是“十五”末的4.7倍;工业增加值77亿元,是“十五”末的4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40亿元,是“十五”末的6.6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5亿元,是“十五”末的2.3倍;县级财政收入30.02亿元,是“十五”末的13.6倍;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67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750元,均是“十五”末的两倍。地区生产总值等主要经济指标在全市排位较“十五”末前进了4—5位,实现了荣昌新的跨越。
二是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十一五”末,城市主骨架已拓展到36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25.3平方公里,城区人口25.1万人,城镇化率40%。全力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县城、国家园林县城、国家卫生县城,“新三创”效应逐渐向镇街、村(社区)延伸。高标准规划,大手笔投入,大马力推进,道路交通环境明显改善,城乡空间格局全面优化。成功争取成渝客运专线经停荣昌并顺利开工,市政府正式批复荣昌城乡总体规划,将我县定位为渝西川东区域中心城市,渝西门户影响力逐渐扩大。
三是产业结构明显优化。通过进一步扩大开放和招商引资,实现了农业有特色、工业为支撑、商贸增活力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现代畜牧业示范核心区“三大体系、三大基地”深入推进,“中国畜牧科技论坛”定期举办,农业发展极具特色。“一区三园”快速建设,五大主 2
导产业不断壮大,工业已经成为县域经济第一支撑。重百、新世纪、苏宁电器等一批知名商场、连锁企业入驻荣昌,老城区中心商圈快速发展,北部新城商圈逐渐形成,商贸活力显著增强。
四是“六个荣昌”初见成效。一年种了十年树,森林面积60.49万亩,森林覆盖率37.5%。海棠大道和莲花街分别入选重庆最美大道和重庆最美街巷十强,荣昌被网民票选为重庆最宜居的城市之一。“1小时周边”、“半小时荣昌”、“20分钟镇村”工程全面推进,圆满实现镇街通畅率和行政村通达率“双百”目标。非公有制企业1800余户,个体工商户2万余户,创业主体不断壮大。公共安全监管有力,安全事故逐年下降,群众安全感日渐提高。各类文化体育活动日益丰富,群众幸福感明显增强。
五是社会民生同步发展。相继落实“民生十条”政策,用于333惠民工程等方面的民生支出占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一半以上。全面实施镇街公立卫生机构基本药物零利润销售,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实现均等化,“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得到缓解。九年制义务教育全面免费,高中阶段教育基本普及。全面整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城镇社会保障基本实现全覆盖。
六是构建和谐卓有成效。强力推进“扫黑除恶”等专项整治斗争。大力加强新型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成立全市首家平安协会,搭建群众与政府沟通联系、参与平安建设的桥梁。创新多元化纠纷预防调处协调机制,构建“三级联调”新体系。强化特殊人群管理,成功探索在押人员羁押表现评鉴机制。“创先争优”、“唱读讲传”、“三项活动”、“三项制度”、“三项治理”等深入开展,党群干群关系日益密切,凝聚起跨越发展、提速升位的强大动力。
五年来,我们为正在建设的区域中心城市积累了六大宝贵经验:一是坚持以“3456”工作思路为统揽,抢抓机遇,率先、跨越发展;二是坚持精诚团结、改革创新、勇争一流的优良作风;三是坚持以城市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发展道路;四是坚持把民生作为政府第一责任,推进和谐发展;五是坚持突出重点、打造亮点的工作方法;六是坚持扩大开放、合作共赢的开放战略。这些宝贵经验将继续推动荣昌建设区域中心城市、提前跨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代。
2010年,是荣昌在复杂形势下取得突破、在激烈竞争中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一年。面对不确定的全球经济形势,经历“刺激政策谨慎退出”和“经济结构调整加快”的国内经济政策调整,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和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决执行中央和市委、市政府一系列经济调控政策,紧紧围绕“三大目标”,团结一心,苦干实干,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经济保持较快发展
(一)工业经济持续向好。扎实开展“产业发展年”和“双百工程”活动,大力宣传和兑现扶持工业企业发展的20条政策措施。全年工业总产值增长39.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43%;工业增加值增长21%;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5.3%;工业企业入库税金5.2亿元;规模企业累计达到337户。“一区三园”共入驻企业252户,建成投产企业217户;实现工业总产值200亿元,增长46.5%;工业增加值62亿元,增长35.4%。广顺工业园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4
昌州、安富、双河、吴家、盘龙、河包、仁义等一批镇街特色产业基地初具规模,发展势头良好。
(二)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全年农村经济总收入73.54亿元,增长15.34%。粮食总产量31.84万吨。全面推进荣昌猪资源保护场扩建、现代畜牧业科技创新中心等项目建设,全面完成中国重庆畜牧科技城科技孵化基地、9个镇街畜牧兽医站、25个猪标准化人工授精站等项目建设,现代畜牧业示范核心区“三大体系、三大基地”不断完善和丰富。吴家蔬菜、清流肉牛、远觉奶牛、盘龙生姜、观胜肉兔、仁义桑园鸡等特色产业基地规模不断壮大。投入3.2亿元,修建万福寺水库、玉滩水库右干渠等水利基础工程273处。投入1.24亿元,用于新农村建设和农村人居环境改善。修建农村便道500公里。不断壮大龙头企业规模,积极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增加到196个,带动9万余户农民增收致富。兑付种粮、退耕还林等惠农政策直补资金8502万元。
(三)商贸旅游日益活跃。大力推进中国(荣昌)畜产品交易市场、汇宇建材市场二期、西部浙江国际商贸城三大市场建设,已建成17万平方米,入驻商户685户,交易额23.6亿元,三大市场已经成为拉动经济的重要内力。投入20亿元,新建商业设施面积45万平方米,重点打造老城区、北部新城两大商圈,老城区商圈交易额突破10亿元。“万村千乡市场信息化工程”实现全覆盖。成功举办渝西川东建材家居博览会等节庆会展活动20余次。家电、汽摩下乡产品销售7万余台,销售额近3亿元,财政补贴3300万元。初步营造濑溪河荣滨路、路孔古镇、昌州故里等休闲旅游、美食文化氛围,旅游业收入1.19亿元。
同时,我们还包装了100个重点项目,重点推进了92个,完成投资40亿元。通过内引外联,全县招商引资新签约项目160个,实际到位资金44.69亿元。进出口总值1.2亿美元,增长37.5%。实际利用外资1629万美元,增长50.7%。
二、城乡建设全面发力
(一)城乡规划实现新跨越。全面完成城乡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启动主城区总体城市设计。完成中心城区人行交通规划、主城区地下管网现状测绘和数字化平台建设。完成黄金坡组团城市设计及控制性详细规划、峰广公路(东湖段)景观规划编制。完成香国公园商业街规划设计和迎宾大道、昌龙大道城市景观风貌设计。启动高速公路沿线及荣峰河景观规划编制、黄金坡组团荣昌大道和黄金大道规划设计。完成路孔、龙集总规修编工作,镇街总规修编实现全覆盖。完成路孔、峰高、清江、荣隆、河包5个镇街的环境保护规划,开展路孔、仁义、清流等镇街农民新村及社区居民点规划编制工作。
(二)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全面展开新建城区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完成东环路、宝城路、联升大桥、迎宾大道北延段等市政道路工程建设。完成北部新区支次干道三期4条道路建设。开工建设东湖环湖路、南部新区次干道等市政道路工程。新增公园绿地面积630亩。完成清江、路孔污水处理厂工程,峰高街道污水管网已接入主城。广顺、仁义、河包、荣隆、双河5个镇街污水处理厂已开工建设。
(三)城乡管理能力不断加强。城区市容市貌管理有条不紊,城市管理考核连续五年名列全市前茅,城市精细化管理机制和手段 6
不断创新,长效机制逐渐形成。城市管理逐步向镇街、村(社区)延伸,公共产品服务半径逐步扩大。全县所有镇街基本实现垃圾无害化处理。海棠大道成功创建市级十佳园林市街,昌龙大道成功创建市级园林市街,双河街道成功创建市级园林式城镇。
三、财税金融成绩喜人
(一)财政税收实现新突破。积极培植税源,增添征管措施,消除政策因素影响,一般预算收入15.78亿元,占县级财政收入的52.6%,基金收入14.24亿元,占县级财政收入的47.4%。严格执行“五个一律不准”,严控支出保重点,财政支出41.39亿元,增长69.7%。严肃财经纪律,巩固财政体制改革成果,规范政府投资评审和公共资源交易,政府投资项目评审送审金额7.98亿元,审减7600万元,审减率9.5%。政府采购节约财政资金1268万元,节支率6.5%。政府性债务处于可控范围。
(二)融资工作逆势持稳向好。积极应对金融紧缩宏观政策,融资工作在逆势中保持稳定增长,共融资到位资金19.5亿元,用于项目建设14.3亿元。清理规范投融资平台,整合组建融资平台2个。
(三)金融服务体系日趋完善。强化金融服务管理,健全金融服务体系,金融机构增加到24家。银行机构营业网点增加到90个。全县存款余额127.8亿元,增长15.3%;贷款余额70.9亿元,增长27.3%;存贷比55.5%。金融业实现利润2.73亿元,增长38.2%;缴纳税金3801万元,增长71.7%。
四、城乡统筹取得突破
(一)积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出台户籍制度改革“1+3”配套文件,制定户籍制度改革的总体要求和目标,明确补偿标准、农村土
地退出与利用、社会保障和专户登记等政策。按照“统筹规划、自愿有偿、积极稳妥、综合配套、促进发展”的原则,重点推进了有条件的农民工及新生代户籍转户,已办理农转城4310户,12262人。
(二)全面推进“1+1+7”示范工程。完成古镇路统筹城乡农村集居区示范点建设前期工作。昌州良种生猪扩繁基地配套建设不断完善,“集中供气+联户沼气、猪—沼—林”生态环保型、种养结合循环经济型养殖模式初步形成。林业循环经济、万亩银杏基地、专业合作社试验项目、农村危旧房和农村信息化体系建设试点等稳步推进。完成双河街道白玉社区等12个农民新村建设。引导通信企业投入8000万元,建设3G基站、无线基站66个。
(三)启动“农民万元工程”。市委“民生十条”出台后,结合两翼农户万元增收工程,启动了农民万元工程。设立了农民万元工程专项资金,实施了笋竹、食用菌、高粱、生姜、茶叶等农业产业化项目,通过打捆农业项目资金和财政配套资金,大力开展优质粮油、高效蔬菜、林业循环经济、特色畜禽养殖、劳动力转移等促农增收工程,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7.5%。
五、社会事业明显进步
(一)教育科技蓬勃发展。完成全县学校布局调整规划。完成荣昌初中、棠香小学标准化建设。完成十烈、清流寄宿制学校建设。高考上线人数增加226人,上线率提高了14个百分点。投入5136万元,实施了105个校舍安全工程建设项目,新建、加固校舍12万平方米,“五个校园”建设全面推进。围绕工业主导产业,狠抓品牌创新,申报专利322件,增长318%;专利授权99件,增长57%。
(二)医疗卫生提档升级。实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项目7个,县人民医院成功创建二级甲等综合医院。进一步加强医德医风整改,医疗行业不正之风得到有效遏制。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全面兑现。
(三)社会保障体系逐渐完善。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大保险扩面提质,运行良好。五大保险参保22.24万人,征收基金3.97亿元。妥善解决6269名国有“双解人员”和集体企业关闭破产退休人员及下岗失业人员的基本医疗保险问题,医疗保险基本实现全覆盖。
(四)国策落实成效明显。完成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工作。人口素质不断提升,低生育水平有效稳定。进一步落实基本农田保护责任制,实施土地开发整理,耕地总量实现动态平衡,土地利用变更调查工作顺利推进。严格执行环保“三同时”,继续实施“蓝天”、“碧水”、“绿地”、“宁静”四大行动。
(五)333惠民工程深入人心。全力扶助“贫弱困”。为4.6万名城乡低保对象发放低保金4635万元、慰问金413万元。对5153名重点优抚对象发放抚恤金2093万元。投入各类救灾救济款835万元帮助农村贫困弱势群体家庭。投入倒房恢复重建资金220万元,建房3786间。努力保障“医教乐”。投入737.9万元实施低保户、五保户、重点优抚对象等困难群体大病医疗救助。建成镇级综合文化站6个,村级农家书屋37个。投入30万元救助对社会有危害倾向的狂躁性精神病患。倾力关爱“老妇小”。为5390名五保老人发放供养金1447万元。为25628名农村75岁以上老年人发放保健金256.28
万元。免费办理老年优待证7600个。投入300万元实施免费孕前优生、生殖健康检查。对4021名计划生育孕产妇实施了“六个一”生育关怀行动。投入1170万元继续实施农村小学生免费饮奶工程。实施农村小学生“喝开水、吃热饭”工程。利用各种节日慰问困难群众13万人次,发放慰问金400余万元。
(六)民心工程全面完成。完成2020户农村贫困户危旧房、8.6万平方米棚户区改造,908户廉租房建设工程主体工程全部完工。建成7个镇街敬老院,新开工镇街敬老院3个。建成12所学校塑胶运动场。城乡居民合作医疗参保率93.6%。完成1.1万口农村户用沼气池建设工程。解决农村9.17万人安全饮水问题。完成200公里农村通村硬化公路建设。完成县城海棠公园、香国公园、河畔儿童公园建设。
六、“六个荣昌”全面展开
(一)森林荣昌。全面开展“绿化长江、荣昌行动”和古镇路生态景观绿色长廊建设。“市级森林城市”创建通过专家组评审。完成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完成新造林和补植补造12.14万亩。全面启动林木采伐、林业税费等配套改革。以笋竹、巨桉、花卉苗木、林下循环经济为林业产业发展重点,全县林业总产值实现6.5亿元。
(二)宜居荣昌。大力打造高品质楼盘,竣工商品房面积90万平方米。完成居住区综合整治36.19万平方米,小区物业管理水平明显提升。完成3800米县城拓展区供水设施及管网改造,完成4000米原水管网改造,广顺饮用水管网已接入主城。空气质量达国家二级标准,城区空气优良天数329天。城区声环境噪声平均值达国家 10
标准。高升桥饮用水质达标率100%,县境内濑溪河水质达标率93.8%。新建天然气管道69公里,城区气化率98%。正式启动市级生态县创建工作。完成永荣电厂部分供区移交国网工作。
(三)快捷荣昌。总投资3.3亿元,完成242公里公路建设。成渝客运专线荣昌段顺利开工,广渝泸高速公路已签订意向合作协议,1小时周边工程取得新进展。投资2.4亿元,完成42公里古镇路、安清路、吴清路、清广路、永荣路、小滩支路“半小时荣昌”二级公路新改建工程。新改建码头渡口4个、农村汽车客运站4个。道路交通综合管理“七大工程”初见成效,管理水平明显提高。
(四)创业荣昌。以“双五”建设为载体,强化创业载体打造和完善服务体系,壮大创业主体,发展微型企业170户,新增个体工商户5286户、民营企业363户。发展市、县、镇街级返乡农民工创业园10个。深入开展“就业政策落实年”和“返乡创业促进年”活动,整合规范人力资源市场,强化失业人员分类培训服务,完成就业培训1.8万人,城镇新增就业9008人,下岗失业和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再就业8026人,农村劳动力新增转移就业11205人,外派劳务511人。发放小额担保贷款8000万元,增长142.4%。
(五)平安荣昌。“五大安全,两大建设”扎实推进。着力构筑新型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新建5个交巡警平台。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现行命案破案率达100%。切实加强校园及周边环境综合整治,投入1008万元,建成了覆盖所有中小学、幼儿园的校园视频监控网络。大力开展重点地区排查整治工作,2个市级、3个县级挂牌整治地区顺利摘牌。安全生产监管有力,全年各类安全事故量和死亡人
数分别下降89.1%、40%。开创信访、维稳、联席、应急、总值班室“五办合一”新模式,形成处置、信访化解新机制,全年信访量减少780件次,降低37.6%。综合调处荣昌模式进一步推广,人民调解实现“应调尽调”目标,调解纠纷8042件,成功率达98.8%。“三级联调”新平台作用日趋显现。荣获市级“法治县”创建先进地区,“五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顺利通过市级验收。
(六)幸福荣昌。投入1.55亿元全面提升农村中小学校基础设施水平。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达75%,健康行为形成率达70%以上。投入790万元继续实施了农村体育健身、镇街综合文化站建设工程。由政府主导的各类文体活动560余场,观众达50万人次。老年文化体育工作有声有色。在“2010全球商报经济论坛暨亚太工商界领袖峰会”举办的“2010年中国城市印象”大赛中,我县喜获“最具幸福感城市金奖”,成为重庆乃至整个西部省市中唯一获此殊荣的城市。
七、政府职能有效转变
(一)政府公信力日益提升。修订完善了《政府工作规则》,推进科学决策和依法决策。主动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高度重视人大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办理工作,全年办理市县人大代表议案建议336件、政协提案330件,办复率100%。真诚接受新闻、舆论和公众监督,支持监察、审计部门依法履行监督职责。实施重大行政处罚备案,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行政复议案件办结率达100%,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行政执法水平和能力不断提高。
(二)政务环境不断优化。深入开展“环境提升年”活动,切实帮 12
助服务对象解决实际问题。全面清理、规范、公开行政审批项目,将原有493个审批项目优化为370个。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建成并投入使用,实现了行政审批服务事项和办理过程自动化全程监控,行政效率全面提高。深入推进“心系群众、服务基层、推动发展”考核和社会评议百名科所长工作,切实提高了服务企业和群众的能力。
(三)政务公开深入推进。电子政务网及公众信息网全面改版升级。加强了“六个荣昌”建设、工程建设领域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等方面公开力度,主动公开政府信息930条,县政府门户网站发布信息1000余条,访问量达149万余人次。设置了政府公开信息集中查阅窗口,公众查阅20万余人次。进一步保障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四)反腐倡廉力度加大。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不断加强。健全完善重大项目工程审计机制。建立了政府公共资源统一交易平台,坚决防范在加大投入、扩大内需情况下可能出现的腐败现象。全年结案违纪违法案件56件。
过去的一年,我们还进一步加强了工会、青少年、妇女、残疾人、科协、老龄、关心下一代、工商联、文联、社科联、民族、宗教、侨务、对台、人防、武装、双拥、档案、编制、人事、保密、地方志、物价、气象、防震减灾等各项工作。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我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综合实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荣昌人的幸福感与日俱增,荣昌的名气和发展势头锐不可当。成绩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这些成绩的取得,饱含市委、市政府的亲切关怀和市级各部门的鼎力支持,展现了全县上下不畏艰险、奋勇争先的豪迈气概,沉着应对、善抓机遇的无穷智慧,精诚团结、一心为民的强大力量。实践再次证明,只要我们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和县委“3456”总体思路,紧密团结和依靠全县83万人民,就一定能够战胜前进道路中的任何困难。在此,我谨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体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在荣昌投资兴业的广大客商朋友,向关心支持荣昌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向全县人民表示衷心的感谢!
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区域竞争日益激烈,政府工作还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持续快速增长的压力加大,经济增长后劲乏力,粗放型的增长方式没有根本扭转,结构性矛盾仍很突出;二是财政收支平衡压力和融资压力加大,财政刚性支出和融资偿债不断增加,融资要求不断提高,资金短缺问题还比较突出;三是土地、天然气、电、燃油等资源要素瓶颈严重制约发展,保障难度加大;四是政府执行力和行政效率亟待加强,部分重点工作推进不够,个别单位和部分人员协同作战能力还有待加强。这些问题如果处理不好,不仅影响县域经济和社会发展,还会辜负全县人民的期盼。我们一定要坚持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一步抢抓机遇,迎难而上,全力以赴做好各项工作,用实实在在的成绩回报全县人民。
“十二五”工作重点 及2011年主要工作
各位代表,随着国家、市“十二五”规划的出台,“314”总体部署和国发3号文件政策效应的进一步显现,面对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成渝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等契机,荣昌建设渝西川东区域中心城市的优势将更加突出。为此,我们一定要用更加昂扬的斗志,坚定跨越发展信心,抢抓难得发展机遇,继续保持荣昌良好的发展势头。
“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抓住重庆提速落实“314”总体部署和国发3号文件的重大机遇,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以改善民生为先导,坚持“三大定位、四大战略、五大重点、六个荣昌”的基本思路,坚持城市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发展道路,坚持以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为动力,强力推进区域中心城市建设,努力实现撤县建区,提前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
“十二五”规划主要目标:到2015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迈上350亿元新台阶,工业总产值实现1000亿元新跨越。
——经济总量进一步提升。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保持在15%左右,较2010年翻一番以上。五大主导产业增加值翻两番,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翻两番,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0%以上,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翻一番以上,外贸进出口总值翻两番。
——区域中心城市骨架形成。城区骨架面积达到50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达到35平方公里,城市人口达到35万人,全县城镇化率达到55%。成功实现“再三创”,城市品质上档升级。
——“六个荣昌”基本建成。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45%,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6%,基本建成“森林荣昌”。城市功能完善,人居环境舒适,基本建成“宜居荣昌”。实现“20分钟重庆、40分钟成都”,“半小时机场、40分钟港口”,“1小时周边、半小时荣昌、20分钟镇村”,基本建成“快捷荣昌”。民营企业个数增长两倍,产值翻两番,基本建成“创业荣昌”。治安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投资者安全放心,群众安全指数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基本建成“平安荣昌”。人民群众幸福指数明显上升,基本建成“幸福荣昌”。
——十大民生问题基本解决。认真落实“民生十条”,深入实施333惠民工程,县财政用于民生投入占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一半以上。逐步完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大力提高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和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让城乡居民共享发展成果,城乡差距明显缩小。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管理制度更加完善。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社会更趋和谐稳定。
——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建立有效。进一步改善空气质量,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主要污染物排放持续降低。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有效改善水体质量。加强天然林保护,不断提高森林覆盖率,有效改善生态环境。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提前实现。支持县域发展较慢地区后发崛起,区域发展差距逐步缩小。坚持居民收入与经济发展水平同步增长,超额完成“农民万元工程”,贫困人口显著减少,贫富差距 16
缩小,实现共同富裕,提前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各项指标。
各位代表!宏伟蓝图已经绘就,壮丽前景催人奋进。我们坚信,有县委的坚强领导,有83万人民的共同努力,撤县建区、区域中心城市建设和提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
2011年工作总体思路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及市委三届七次、八次全委会精神,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紧紧围绕建设渝西川东区域中心城市目标,着力提升荣昌影响力和服务周边的能力,全力加快工业化进程,提升城乡建管水平,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振商贸流通活力,增强经济发展能力,不断改善民生民利,推进社会事业发展,加速“六个荣昌”建设,不断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2011年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6%以上;其中,工业增加值增长20%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长3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以上;县级财政收入增长20%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2%;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5%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5‰以内;单位GDP能耗下降3.66%。
为实现上述目标,今年,我们要重点抓好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抓机遇,调结构,全面加快工业化进程
坚持以工业经济为县域经济第一支撑,坚定强兴工业战略不动摇,力争完成工业总产值350亿元,增长30%以上;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5%以上。
(一)加快园区提档升级。完善“一区三园多点”产业发展规划,科学调整园区产业布局。规范招商引资合同,加强入驻园区项目管理,强化入驻园区项目投入产出比约束,提高土地使用效益,最大
限度发挥园区集聚效应。加快推进“一区三园”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园区造血功能,激活园区人气。全年园区完成工业总产值260亿元,实现利税40亿元以上。
(二)努力夯实主导产业。科学规划产业和定位,大力发展生物科技、机电制造、轻工建材(含照明电器和水暖卫浴)、电子信息、农副产品深加工五大主导产业。努力提升能源、化工、安陶和纺织等传统产业,积极发展夏布、折扇、工艺陶等创意产业,加快引进IT配套企业,全力打造辐射川渝的IT产业配套基地。
(三)全力扶持技改扩能。鼓励企业技改扩能,加大落后产能淘汰力度,加快落后工艺和陈旧设备更新步伐。重点支持汇通肉类加工二期扩建、恩纬西实业二期扩建、永恒玻陶扩建、兴业不锈钢生产线扩建技改。强化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加强对重点用能和排放企业监控管理,确保节能减排目标超额完成。
(四)着力保障生产要素。加大园区项目用地清查力度,进一步规范企业用地,盘活土地存量,缓解工业用地紧张局面。完成输气管网改造,努力增加工业用气指标。加快220千伏变电站建设,全力做好电力供应保障工作。增强银桥担保公司等融资担保能力。加快物流中心建设和火车站升级改造。
(五)强化招商引资带动。坚持以招商引资为第一抓手,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创新招商理念,完善招商机制,坚持招优商、招大商,努力降低招商成本。加大主导产业和产业链招商力度。力争引进1—5亿元的项目4个,5—10亿元级的项目1个,10亿元以上项目1个。力争实现招商引资到位资金30亿元以上,实际利用外资1600万美元以上。
二、抓管理,提品质,提升城乡建管水平
坚持以城市建设为第一载体,按照区域中心城市要求,科学合理规划,规范有序建设,升华精细化管理,努力将荣昌打造成为同类区县城乡建管的典范。城市骨架拓展到40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28平方公里,城区人口27万人,城镇化率42%。
(一)完善城乡规划。按照新批复的城乡总体规划,加大控规、修规控制力度,严格规划管理和审批,维护规划权威。加快主城区总体城市设计,加快荣峰河、高速公路沿线、中心城区3个大型人工湖、万福寺水库景观规划编制。完成黄金坡站前广场和黄桷树中心商圈规划设计。有序开展农民新村和新农村规划编制工作。完成路孔古镇修建性详细规划编制。
(二)加快城乡建设。完成古镇路生态景观长廊、东湖湿地公园、东湖环湖路、北部新区三期、南部新区城南大道以北次干道和县城河堤道路及挡墙工程。完成黄金坡组团荣昌大道主体工程建设,启动黄金大道前期工作。启动外南尾街下穿铁路道路建设。全面推进镇街小城镇建设,按照“五个一、六个有”要求,加快推进3个市级中心镇街、1个特色镇建设。
(三)强化城乡管理。巩固“新三创”成果,完善长效机制,实施“再三创”,实现城乡管理再上新台阶。继续实施城区“四化”工程,全面开展城区文明治丧工作,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大力改变镇街脏乱差面貌,扩大督查考核范围,推动镇街城乡管理一体化进程。鼓励支持多种经济成份参与建设经营公用设施。
三、抓特色,强基础,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以新农村建设为统领,以畜牧业为第一品牌,加大农业投入,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农业农村经济总收入实现85亿元,增长15%。
(一)提升畜牧品牌优势。深入推进现代畜牧业示范核心区建设。编制完成奶牛、肉牛、肉兔等10个专项产业发展规划。完成万头优质商品肉猪规模养殖场、国家现代畜牧业示范区展示厅等项目建设。推进生猪产业一体化发展模式。启动病害畜禽及产品无害化处理场、引进动物隔离观察场等项目建设。创新“中国畜牧科技论坛”形式,举办好第五届中国畜牧科技论坛暨第七届中国畜牧科技新项目新技术新产品博览会,不断提升荣昌畜牧品牌在国内外的影响力。
(二)大力发展园区农业。围绕猪、竹两大主导产业,优化农业布局,培育农业特色产业园区,实现每个镇街至少一个农业看点、亮点。以渝台农业特色产业园为切入点,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以古镇路生态长廊为着力点,大力发展观光农业。推进优质粮油产业工程,逐步建立稳定的油菜—高粱型产业。加大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强化农产品品牌建设。农民专业合作社达210个,进一步促进农业集约化发展。
(三)加大新农村建设力度。着力抓好4个新农村“千百工程”示范村、27个推进村建设。深入推进土地、林权、水利制度改革,扩大农业农村开放,促进农村生产资料的优化配置。开展“巾帼农村文明行动”,缩小城乡公共文化、教育等服务软硬件差距。继续推进城乡统筹和户籍制度改革。
(四)改善农业基础设施。着力抓好以水利设施建设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万福寺水库建设,加快玉滩水库右干渠建设,启动黄桷滩水库前期工程。完成濑溪河大灌区第五期建设,改善和新增灌面1.3万亩。实施一批与特色产业结合、综合效益明显、20
亮点突出的小型水利工程。改造1.56万亩中低产田。
四、抓市场,兴旅游,提振商贸流通活力
坚定实施市场拉动战略,大力提升两大商圈辐射周边消费市场的影响力。
(一)加快市场建设。加快中国(荣昌)畜产品交易市场二期工程、汇宇建材市场三期工程、西部浙江国际商贸城三大市场建设和培育进度,出台入驻市场优惠政策,完善物流配送、商旅服务等配套设施,积极引进商户入驻。三大市场实现建成区面积32万平方米,交易额30亿元。全面启用水口寺、东门农贸市场。
(二)丰富商业业态。积极在老城区商圈和北部新城商圈引进各类品牌便利店、超级市场、大卖场、大型专业性超市和购物中心等现代零售业态。确保四星级香国大酒店、五星级瑞尔酒店建成并投入使用。积极引进品牌餐饮文化娱乐企业入驻昌州故里及濑溪河两岸,建设渝西川东特色美食文化长廊,不断提升消费环境档次。
(三)优化消费环境。进一步丰富和拓展消费领域,加快完善衣食住行乐品牌消费。努力培养新的消费增长点,大力开拓农村市场,搞好“节日消费”。积极引导居民转变消费观念,增强消费信心,刺激消费,拉动内需。加大市场执法和监管力度,坚决打击商业欺诈、假冒伪劣等不法行为,努力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
(四)发展特色旅游。加速濑溪河国家湿地公园建设,力争将古镇路打造成为全国一流的“十里万亩生态长廊”。加快路孔古镇、三层岩、岚峰森林公园等旅游景区建设,认真策划荣昌一日游精品路线。不断丰富年猪节、龙舟赛等活动内容。进一步提高夏布、陶器、21
折扇、小提琴等特色旅游产品档次。
五、抓财税,活金融,增强经济发展能力
(一)强化财税征管。培植壮大税源基础,优化财税收入结构。坚持依法治税,堵塞跑冒滴漏,做到应收尽收。确保县级财政收入完成36.02亿元,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8.14亿元,基金收入完成17.88亿元。
(二)优化支出结构。坚持以人为本、理财为民,努力打造民生财政,大力推进公共财政体系建设,加大对基本公共服务、社会事业、民生保障的投入。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巩固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成果,扩大政府采购规模和范围,继续做好政府投资评审,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加强专项资金监管,探索项目资金使用绩效考评制度。加强政府性债务管控。
(三)拓宽金融服务。推进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居民房屋和林权等产权抵押融资为核心的农村金融服务改革。鼓励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金融机构做大做强。提高农村金融覆盖面,推进城乡经济金融协调发展。加快投融资平台公司整合,创新融资方式,拓宽融资渠道。完善信用担保体系和金融机构考核办法。加快保险业发展。
六、抓重点,增亮点,倾力建设“六个荣昌”
(一)森林荣昌。重点实施城市森林绿化、城周森林屏障、古镇路生态景观长廊打造、三大苗圃基地建设等一批重大森林工程项目,做到点上带动、面上推动、特色明显。全县森林面积达到64.5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40%。推广林笋、林菌、林禽、林草(畜)四种林地立体开发模式,大力发展林业循环产业,林业总产值达到7 22
亿元以上。
(二)宜居荣昌。以确保广大群众喝上放心水、呼吸清新空气、享受洁净优美环境为目标。加大饮用水源保护和濑溪河、清流河治理力度,加快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步伐。开工建设板桥工业园、县城拓展区及广顺、峰高、清升等镇街供水管网改造和黄金坡开发区供水管网工程。大力推进环境整治,确保城区空气优良天数不少于305天。大力推进中心城镇和新农村、康居点规划建设。
(三)快捷荣昌。以建设区域中心城市交通枢纽为目标,全力支持成渝客运专线荣昌段建设,启动成渝客运专线荣昌换乘枢纽建设前期工作,加快推进广渝泸高速公路前期工作。继续实施“132工程”,完成双河至许家沟、清升至方洞、峰高至邮亭、远觉至平坦等公路建设。完成安富等六个场镇过境段公路改造工程。拓展城市公交,推行城乡客运一体化试点工作,全面提高城乡交通管理水平。
(四)创业荣昌。以激发全民创业热情,完善创业环境为目标,深化创业“双五”建设。扶持发展微型企业400户,吸纳就业2000人。帮助3200名下岗失业人员和800名城镇困难人员实现就业再就业。小额贷款担保基金扩大到1000万元。开创工业园区发展新思路,完善要素建设,提高创业承载能力。
(五)平安荣昌。继续深入开展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以保障人民群众衣食住行、生产生活安全为己任,以“人人平安、平安人人”为目标,切实加强“五大安全、两大建设”。开展“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执法为民”主题教育,继续推进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整合基层力量,不断完善大综治“一体化”格局,在各镇街建立“一站式”综合服务大厅。加快推进县级信
访大厅建设,严格执行信访听证制度。建立健全科学预防化解矛盾纠纷机制。启动平安荣昌应急联动防控体系数字化建设工程。组建镇街平安协会分会及行业分会,加强群防群治队伍建设。新增3个交巡警平台,新建警犬基地。构建以县、镇街、村社的社会治安防控网,提高见警率,增加安全感。筑牢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加大检查处罚力度,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
(六)幸福荣昌。大力倡导健康文明、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提升健康素质,保障健康水平。全县人均寿命达到76岁。积极创建国家、市级、县级文明单位、文明村(社区)。丰富“唱读讲传”活动内容。举办首届海棠香国旅游文化节。建设覆盖镇街的公共健身场所,促进市民体质明显提高。完善医疗救助政策,扩大城乡医疗救助范围。兴办1—2所社会养老公寓,完善覆盖城乡的“慈善医疗援助网”。积极推进农村综合广播信息系统和农村信息化建设。
七、抓民生,促和谐,全面推进社会事业
坚持以改善民生为第一责任,全面落实“民生十条”,注重协调发展,促进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一)积极促农增收。以统筹城乡各项改革为突破,积极实施农民万元工程。加大农业投入,加强农技推广工作。进一步扶持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充分发挥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的技术优势,开发符合荣昌特色的农副产品。进一步改进惠农政策,完善农业补贴方式,努力提高补贴标准,调动农民务农积极性,增强农业抵御自然灾害能力。
(二)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继续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全面提升教育质量,提高学前教育普及率,扩大主城义务教育阶段学校 24
容量,完善高中教育教学设施,开展教育质量提升年活动,争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合格县,打造渝西川东地区教育高地。完成3—5所公办中心幼儿园和2所寄宿制学校建设。扩建玉伍中心校和城西小学。启动广顺小学一期、职业教育中心一期建设。启动中心城区新建中学项目前期工作。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扩大家庭经济贫困学生资助覆盖面。
(三)大力提升医疗卫生水平。打造渝西川东地区医疗卫生高地,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善县、镇、村三级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实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标准化建设项目4个,实施村卫生室建设项目122个。启动县中医院创建二级甲等中医院工作。启动县人民医院创建三级综合医院前期工作。加强卫生人才培训,不断引进高学历高职称卫生技术人才,加强医德医风建设。
(四)深化333惠民工程。设立农村建卡贫困户发展生产专项资金。免费为1万名农民工和城市低收入群体体检。推进残疾人事业健康发展。免费为13万育龄妇女开展生殖健康检查,继续实施“六个一”生育关怀行动。每月为百岁老人发放300元营养金。继续为农村75岁以上老人发放保健金。继续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和幼儿园阶段学生免费饮奶工程。实施中小学教师、学生免费体检。
(五)完成9项民心工程。1.完成3.6万平方米、752套廉租房建设。完成棚户区改造二期工程主体建设、启动三期工程。建成农民新村30个、巴渝新居3000户,改造农村危旧房5500户。2.新改建农村公路150公里,完成500公里农村生产生活便道建设。3.完成校安工程三期建设。4.实现镇街卫生院、村卫生室全覆盖。5.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80%。6.解决10万人饮水安全问题。
7.新增城镇绿地面积500亩、新增公园绿地面积300亩。8.完成3000口农村沼气池建设工程。9.新增体育场地面积8.3万平方米。
八、抓服务,树形象,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全面提高政府法治意识、程序意识、廉洁意识,努力提高政府的公信力、执行力和创造力。
(一)建设法治政府。高度重视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认真落实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积极支持人民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职能。增强程序意识,规范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健全行政执法证据规则,规范行政执法程序。强化民主意识,大力推进政府及各部门议事规则和重大事项决策程序的民主化、科学化、规范化建设。严格工程招投标管理,切实规范行政权力运行。
(二)建设服务政府。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服务企业、服务在荣市属单位、服务基层的能力和水平。更加注重工作落实,健全和完善责权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绩效管理体系。规范各项评比检查活动,加强目标督查和行政监察,确保各项工作高质量、高效率落实到位。加强政务公开,推进以行政服务中心为载体的政务体系建设。切实改进会风和文风,大力精简会议和文件,倾注更多精力为群众解难题、谋福祉。
(三)建设诚信政府。深入推进政务公开,行政机关的工作目标、办事流程、办结期限、富民惠民政策及其承诺等事项必须公开、兑现。保证承诺事项和政府政策的连续性。规范政府采购,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逐步形成诚信政府体系,提升政府形象,建立诚信政府考评和失信追究机制,建设现代诚信服务型政府。
(四)建设廉洁政府。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致力于从源头上预防腐败。加快建设重庆渝西预防职务犯罪警示教育基地。加强审计监督和行政监察,加大重点案件的查办力度。大力压缩一般性开支,厉行勤俭节约,切实降低行政成本。加强公务员教育、管理和监督,努力打造一支政治坚定、素质过硬、作风扎实、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队伍。
同时,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工会、青少年、妇女、科协、老龄、老年教育、老体协、关心下一代、工商联、文联、社科联、民族、宗教、侨务、对台、人防、武装、双拥、档案、编制、人事、保密、地方志、物价、气象、防震减灾等各项工作。
各位代表!回顾“十一五”,我们硕果累累,成就辉煌;展望“十二五”,我们信心百倍,豪情满怀;正视现实,我们不畏艰险,迎难而上。今天的荣昌令人振奋,明天的荣昌前景美好。让我们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依靠和带领全县人民,万众一心,奋发图强,谱写荣昌发展史上更加壮丽的新篇章!
县十五届六次人代会秘书处
2011年1月12日
第二篇:政府工作报告印刷版本-定稿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08年12月29日在崇文区第十四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崇文区人民政府区长 牛青山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崇文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
2008年工作回顾
2008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区政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奥运主题,紧紧围绕首都功能核心区定位,紧紧围绕“天坛文化圈”建设,较好地完成了区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过去的一年,是经受历史性重大考验,为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做出重要贡献的一年;是改革、发展、稳定取得优异成绩,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明显增强的一年;是广大干部群众艰苦奋斗、攻坚克难,付出巨大艰辛,创造新奇迹,取得全面胜利的一年。
一、坚持一流标准,圆满完成奥运会、残奥会服务保障任务 组织领导坚强有力。四套班子团结协作,23位区级领导靠前 指挥。建立一岗双责的筹办和赛时保障工作机制,将涉奥工作纳入各部门任务书和行政执行力考核,强化责任,提高效率。服务“三地”卓有成效。为国家体育总局、中国奥委会办公地和中国运动员、教练员驻地、训练基地等“三地”提供了与正式场馆同等标准、同等水平、同等力度的属地服务,使中国代表团14支金牌运动队、510名运动员、620名教练员的训练和生活得到最有力的保障。安保维稳万无一失。出色地完成了奥运会和残奥会6项大型赛事、5项大型文化活动、42个重要涉奥单位的安全保卫任务,在全市唯一保持奥运期间火情零记录和敏感地段、涉奥场所等五类重点地区零发案。城市运行平稳有序。水电气热设施运行稳定,市场供应充足,卫生保障有力,交通秩序良好。人文奥运贡献突出。以一流的标准、科学的态度和非凡的胆识,成功地实施了自明清以来前门大街规模最大、投入最大、最为彻底的修缮整治,于奥运会前夕正式开街运行;在天坛北路的天坛文化街高水平建成开放了中华民族艺术珍品博物馆和流通中心,汇集了以“燕京八绝”为代表的民族工艺精品,为“人文奥运”做出了重要贡献。前门大街和民族艺术珍品博物馆作为伟大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亮点,与奥运会同步走向世界,并且震撼了世界。几个月来,贾庆林、万里、李岚清、王岐山、刘淇、郭金龙、杜德印、阳安江等领导同志先后到前门大街视察,9个国家的元首和政府首脑慕名参观,美联社、法新社等200多家境外媒体采访报道,接待国内外宾客超过1200万人次。同时,“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主题活动蓬勃开展,龙潭公园、玉蜓公园两大奥运文化广场精彩纷呈,全区共举办文艺演出、专题展览40余场。“奥运宾客项目”得到国内外嘉宾的高度赞誉,接待外宾超过20万人 次,进一步扩大了我区的影响力。奥运观众和志愿者组织、市民讲外语活动等工作受到表扬。在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总结表彰中,我区获评国家级先进集体1个,先进个人、优秀志愿者各1名;市级先进集体6个,先进个人20名,优秀志愿者15名。崇文籍射击运动员陈颖在奥运会上获得金牌。
二、攻坚克难,狠抓发展,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
面对经济工作中的严重困难,积极主动,真抓实干,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6.9亿元,同比增长10%,连续10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区域税收预计完成99.2亿元,同比增长24.3%;区财政收入预计完成18.1亿元,同比增长15.3%,连续5年保持15%以上增速。“天坛文化圈”重点功能区建设取得新成果。前门地区成为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前门大街成为北京市重点支持的市级特色商业街,招商进展顺利,已签约商户96家,占可租用面积的81.6%,全聚德、大北、都一处、一条龙、月盛斋等12家老字号开张营业。大力打造天坛文化街,中华民族艺术珍品博物馆建成开放,中华民族艺术珍品流通中心正式开业运营,成为我区乃至首都文化产业发展的又一重要平台。崇外商圈日趋繁荣,红桥市场完成升级改造,国瑞商城基本竣工,哈德门饭店改扩建、燕京大厦、新世界酒店、北京汇酒店、祈年大街西侧危改等5个重点项目顺利推进。继续促进大都市街繁荣,毕节商务酒店、京泰龙国际酒店顺利开业。龙潭湖体育产业园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通过国家体育总局验收,成为北京第一个国家级体育产业基地。目前,园区规划调整基本完成,土地入市积极推进,北京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建设进展顺利,国际体育交流中心正式开工,龙潭国际体育城设计方案正在论证。新南城中轴大道规划建设稳步 推进,永定门南广场项目已完成规划论证。经济结构调整成效喜人。文化旅游、体育休闲、商贸服务三大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所占区税收收入比重达到66.7%。经营性国有资源整合取得实效,国资委监管企业由39家减少到10家。加快推进国有企业股权结构调整,将国有资源重点投向了文化产业和民生工程领域。注重发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实现142亿元,同比增长23.1%,增幅超过计划15.1个百分点。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进展顺利。招大引强取得新的重要成果。成立区引企促税招大引强工作领导小组,8位区级领导直接参与,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年内新引进中国集邮总公司、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基金管理中心、苹果电子产品商贸有限公司等具有较强实力的企业126家,其中注册资金5000万元以上企业16家,预计当年实现区级收入9000万元,达到历史最高水平。非公经济稳步发展,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新增外商投资企业23家,实现外商直接投资1.1亿美元,同比增长57.3%。发展环境不断优化。通过评选表彰50强企业、颁发“崇文绿卡”、区领导上门走访、实施企业服务代表制等形式,加强对重点企业的个性化服务。狠抓行政服务中心建设,推行并联审批机制,服务效率和质量进一步提高。节能减排效果明显。通过北京市节能考核,实现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同比下降12.55%,提前3年实现“十一五”相关目标。
三、坚持危改与文保并重,城市建设取得新的进步
在确保“平安奥运”前提下,全年搬迁安置居民5866户,占四城区总量的94%,占全市的58%。前门、宝华里、崇外6号地、祈年大街西侧、花市北侧等项目搬迁都取得重要进展。广渠门外南街危改项目部分居民年内开始回迁。前门地区解危排险、修缮 整治、保护风貌工程取得历史性重大成果。前门大街两侧建筑76.6%按原状或原貌修复,23.4%有机更新,恢复了标志性的正阳桥六柱五牌楼,恢复了长816米的明清时期白石御道,恢复了消失42年的有轨电车,再现了前门大街辉煌的历史风貌。“微循环、渐进式”修缮取得突出成绩。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高标准修缮了草厂地区的14条胡同、533个院落、5000余间房屋,占城四区总量的36%。成功地解决了老旧平房区居民用水、用电、用气、厨房、如厕、取暖等问题,率先实施和完成了市中心平房区“煤改燃气”工程,拆除了该地区所有违章建设,在全市四合院修缮保护工作中规模最大、力度最大、标准最高。破解难题,成功实现弘善家园对接安置。前门地区2365户居民自愿选择安置弘善家园,喜庆祥和的选房场面为近年来罕见。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完成北京南站外部路网工程,滨河路二期基本竣工,体育馆西路南段、滨河路三期完成80%建设任务,东西四块玉路完成前期手续办理,刘家窑路、长青南路正加紧筹备。我区规划路网主干道建设已完成90%以上,在全市处于领先水平。实施公园、超市等28项无障碍设施建设和改造。重点工程扎实推进。龙潭湖综合体育馆工程进展顺利,区城管综合业务楼完成立项,区文化大厦加紧办理前期手续。预计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8亿元,实现开复工总面积400万平方米。
四、坚持一流标准,整治城市环境,城市管理和社会管理保持领先水平
城市管理实现历史性跨越。一是创卫取得丰硕成果。经过全区上下的艰苦努力,拆除违章、治理顽症、清理环境、加强日常管理,成功获得“国家卫生区”光荣称号,取得了这一象征城市 管理水平和文明程度的标志性成果。二是城管执法全市领先。坚定不移地推进综合执法改革,狠抓强力执法,城管执法考核评比等8项工作位居全市第一,节水创建、垃圾减量等14项工作在全市领先,96310城管热线投诉量在城四区最少。三是静态交通管理成效显著。停车诱导系统建设走在全市前列,有效遏制了静态交通混乱现象,经验在全市推广。四是环境整治成绩突出。拆除违章建设490处、6600余平方米,市、区级任务均完成100%。铺装路面6.2万平方米,清洗粉饰建筑物外立面40万平方米。全面完成李村东里等5个老旧小区的整治,并开展了东茶食胡同等30条胡同的环境改造。完成7条主要大街户外广告规范整改,建立15条无小广告示范街。组织实施天坛南门广场改造,积极推进二十四节气柱景观工程。建设和升级改造了永定门北广场、幸福大街、光明路、体育馆路等夜景照明工程。全区市政道路完好率达到95%以上。在全市奥运夜景照明、公共绿地、景观建设、楼房阳台社会评选中获4项第一。五是地下空间管理有序。全区228处、43万平方米在用人防工程管理实现了基本达标。六是环卫工作高水平推进。继续推广道路清扫新工艺,自主研发了电动垃圾清运车,全区机械清扫率、道路冲洗率、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均达到100%。垃圾分类人口覆盖率达到59.6%,提前两年超额完成市下达指标,走在全市前列。七是环保工作不断强化。有效控制扬尘、机动车尾气等各类污染,截止到12月25日,二级和好于二级的天数达263天,同比提高4.2个百分点,好于全市平均水平。完成龙潭三湖水环境治理工程并通过验收。八是大力开展绿化美化。高品质完成龙潭湖中心岛剧场建设。稳步推进“一轴一河两园多线多点”绿化工程,用420余万盆鲜花在奥运比赛沿线、南 中轴路、二环路周边营造出了景不断线、花不断链的靓丽景观。年内完成绿化14.21万平方米,全区绿化覆盖率达34.55%,人均绿地面积达16.49平方米,继续保持城四区首位。
公共安全管理取得突出成绩。狠抓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建成启用区信访接待大厅,有效改善服务条件。大力推进“信访代理制”。坚持区级领导干部大接访,共涉及矛盾问题103件,解决率达80.6%。全区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下访、约访、接访”1.1万人次,解决问题2295件。到目前为止,群众到区机关集体访同比批次下降39%,人次下降55%。在全市各区县中唯一保持集体越级访和非正常集体访“双零”指标。狠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组织发动群防群治力量2万余人,形成立体化、全覆盖的社会面防控网络。出色完成了十七届三中全会、第七届亚欧首脑会议等重大活动的安全保卫任务。继续严厉打击刑事犯罪,接报110刑事类警情同比下降42.7%,低于常量指标68%,良好和平稳等级天数上升。在全市抽样调查中,我区群众安全感达到90%以上。狠抓安全生产“高压线”管理。安全生产形势稳定,交通、火灾、安全生产事故同比下降62%,各项指标均控制在市政府下达的考核指标范围内。全年食品安全监测抽查合格率达97.2%。
五、坚持协调发展的方针,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公共服务事业明显进步
坚持把社会事业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全年区财政累计投入10.86亿元,同比增长26.87%。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全面启动小学规范化建设工程,积极推进初中建设工程,基本完成高中课改教学设施改造。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扎实推进课程改革。大力加强校长、教师两支队伍建设,全区骨干教师学科、学校覆盖率均 实现100%。依法治教成绩突出,被评为“北京市规范教育收费示范区”。成立崇文区教育讲师团,学习型崇文创建活动进一步深入。稳步推进对口支援,在汇文中学开办首届青海省黄南州高中班,成为促进民族团结、落实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典范。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日趋完善。基本完成全区除危改区外社区卫生服务站标准化建设。率先在全市完成社区卫生服务运行机制改革,推行居民健康责任制管理,健康服务覆盖人群达100%,中医药适宜技术开展覆盖率达100%。进一步增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继续保持传染病低发水平。有4135人取得红十字急救员证书。文化建设成果丰硕。我区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全区有9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推荐名单,16个项目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入选人数和项目均居全市第一。积极参与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完成左安门值房修缮。成功举办龙潭映月灯会、龙潭端午文化节、蟠桃宫庙会等各类群众文化活动160多场次,龙潭庙会连续三年被评为“北京市民最喜爱的庙会”。天坛公园通过“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考核。区图书馆获“全国文明单位”称号。体育事业加速发展。完成了区网球场和羽毛球馆、篮球馆升级改造工程。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更新30套全民健身“居家工程”。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加强。全区高新技术企业完成技工贸收入28亿元。区图像信息管理系统基本建成,新建及整合了近2100路图像信息,在全市率先基本实现图像监控全覆盖。我区荣获“全国政府信息化应用推进奖”。自然博物馆等4个单位被认定为“北京市科普教育基地”。
统计、地方志、人口与计划生育、外事、人事、编制、档案、双拥、人民武装、民族宗教侨务等工作也都取得较好成绩。
六、保障民生促进和谐,不断改善群众生活
坚持关注民生、改善民生,努力构建和谐社会首善之区。居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同比增长10.5%,达2.56万元,排18区县第4位。大力推进创业和再就业。全年累计开发就业岗位1.54万个,9159名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失业人员再就业率达到70%。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06%,低于市政府下达的指标。通过设立创业基金、提供小额担保贷款、扶植“创业者俱乐部”等形式,帮助就业困难群体实现就业,创业带动就业工作走在全市前列。全区“零就业家庭”已8个月保持动态为零。进一步扩展社会保险覆盖面。五项社会保险基金收缴总额12.06亿元,收缴率均达97.3%以上,超过扩面指标的5.19%;支出总额21.66亿元,增长25.38%。基金运行安全。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在全市率先实行政府出资补贴的居家养老服务新模式,全区老年人100%纳入居家养老服务范围,5729位老人享受政府补贴,为老年人提供服务5万余人次,较好地方便了老年人的生活。最低生活保障基本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实现了“无社会救助盲点”。加快推进残疾人事业发展,切实保障残疾人利益。审核通过325户居民廉租住房租金补贴配租资格,平稳完成1067户居民的经济适用住房、568户居民的限价商品住房摇号选房配售,“无城镇危房户”全面落实,住房保障工作全市领先。建立快速反应机制,拖欠工资案件结案率达到100%。稳步开展和谐社区建设。组建了区社会建设办公室,积极落实市社会建设“1+4”系列文件。筹资近亿元,累计完成64个社区办公用房和32处服务用房达标任务,基本实现除危改区域外社区办公用房和服务用房全面达标。在32个社区建立服务站。全市首家社区博物 馆在东花市街道建成。在全市评选出的第三届十大“魅力社区”中,光明北里、国家体育总局社区占据两席,左安浦园社区获“魅力社区共建和谐奖”,前门东大街、富莱茵、板厂南里、枣苑、广渠门外等8个社区获得“魅力社区风采奖”。36项为民办实事项目全部完成。积极支援抗震救灾。“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全区迅速行动,以空前高涨的热情和奉献精神,捐款1.1亿元,捐物折款约1525万元;派出医疗队、防疫队4批;接收灾区学生13名;我区选派的全市唯一一支高科技救援队在第一时间赶赴灾区,利用无人机航拍817平方公里,拍摄图片5360张,为抗震救灾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被评为“全国抗震救灾工人先锋号”。西藏自治区当雄县发生6.6级地震后,我区再次捐款50万元并捐赠部分救灾物资,支持灾后重建工作。
七、积极改革创新,加强自身建设取得新成果
改革创新取得重要成果。一是坚定不移地推进综合执法改革,组建区综合执法委员会和各街道综合执法组,强化属地管理,强化督查考核,强化法律法规、执法手段、执法力量的“三个综合”,效果明显,多项执法工作在全市名列前茅。二是扎实开展信访制度改革,深入推行“信访代理制”,区领导率先垂范,各部门积极转变作风,替群众跑腿,为百姓解难。通过代理,年初排查出的178项突出矛盾纠纷,已解决90%以上。各级信访部门围绕建设“代理群众诉求之家、为民排忧解难之家、维护公平正义之家、法制宣传教育之家、人民群众满意之家”的目标,加强工作,效果显著。三是大力开展就业机制创新,不断完善创业者俱乐部,在7个街道建立了分部,为求职者实现创业和再就业搭建了信息共享、服务共享、资源共享的平台。通过组织实业骨干,扶持优势项目,实施政策和资金支持,创业实体发展到89个,优势项目20多项,吸纳就业6145人,势头良好。四是稳步推进财政管理改革,设立崇文区公共应急资金财政专户,加强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保障能力。五是不断强化投资管理改革,建立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信息化监管系统,实现对全区投资项目的动态管理。制定《崇文区非经营性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管理办法》并开展试点。落实政府投资项目前评估制度,确保政府投资实现最佳效益。
坚持依法行政。认真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的民主监督。深化区长领衔办理制,办理各级人大议案、代表建议和政协建议案、委员提案325件,办结率为100%,满意率为100%。在全市率先制定并落实《未实施行政处罚评估工作制度》、《行政执法监督工作规定》,促进了执法数量、执法质量、执法力度、执法效果的提高,推动了全区强力执法、规范执法。
政府自身建设取得新进步。坚持开展行政执行力建设。深入推行区长与副区长、副区长与分管部门签订工作任务书制度,进一步明确责任。加强督查考核,对20项重点工作进行督查督办,办结率100%。坚持改变会风,改进作风。继续实行“一会制”,大力推行电子政务,借助协同办公系统,区政府减少纸质文件、通知近7万件,23种内部刊物实现电子化、网络化发布。全年压缩政府公用经费860万元。坚持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和管理。深入推进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开展科级职务公务员跨部门交流,促进机关内部人才合理配置。坚持政府信息公开。在全市率先完成政府信息公开场所建设,公开事项达到8385项,自主开发“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管理系统”,实现全 程办理网络化。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政府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主要有:
一是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不高,与各城区相比,经济规模仍然偏小,税源基础比较薄弱。三大产业发展不平衡,各重点功能区建设进展不平衡。公建比例仍然偏低。同时,世界性经济危机影响日益显现,不利因素增加,形势更趋严峻。招大引强、实现资源效益最大化、培育新经济增长点的任务更加迫切。
二是社会事业发展不平衡,公共服务优质资源仍比较欠缺,与人民群众的需求尚有相当差距。
三是在行政执行力建设上还有不足,有的部门争创一流的意识不强、成绩不佳,有的单位仍缺乏攻坚克难的勇气和能力。队伍整体素质需进一步提高。
对以上的困难和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同时,真诚地希望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建言献策,继续给予监督和批评,帮助我们进一步做好各项工作。
各位代表:
即将过去的一年,是艰苦奋斗、全面胜利的一年!这些成绩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人大、政协大力支持和代表、委员积极帮助的结果,是全区上下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我区所有的建设者和劳动者,以及关心支持崇文发展的同志和朋友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2009年工作安排
2009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全面振兴全区各项事业的关键之年,也是迎难而上,应对挑战,保增长,促发展的攻坚之年。在世界性经济危机快速蔓延的大背景下,2008年第四季度全市各区县经济增速已经明显放缓,部分地区出现了负增长,而且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将在2009年进一步显现,我区经济发展面临着多年未有的严重困难。但是,我们在冷静面对严峻形势的同时,更要清晰地看到面临的重要发展机遇:中央和市委市政府保增长的决心坚定,向南城倾斜的措施有力,支持我区“天坛文化圈”建设的态度明确;我们有多年来城市建设、城市管理、社会事业加快发展打下的良好基础,有坚实和蓄势待发的三大产业功能区的有利条件,有一支具有坚强战斗力的干部队伍,有区委的坚强领导和区四套班子团结协作。我们必须坚定信心,变挑战为机遇,变压力为动力,抢抓新机遇,推动新发展,不断夺取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胜利。
2009年区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市委十届五次全会精神,按照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要求,以迎接国庆60周年为契机,以“保增长、促发展”为主题,加快实施“天坛文化圈”发展战略,大力推进全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弘扬崇文精神,求真务实,只争朝夕,争创一流业绩,为把崇文区基本建成特色经济繁荣、古都风貌彰显、生态环境优美、人民富裕安康的现代化都市文化 休闲区而努力奋斗。
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实施“天坛文化圈”战略,全面提升综合经济实力
根据全市经济发展总体要求,按照全区工作“保增长、促发展”的主题,基于对我区经济发展实际和未来趋势的客观研判,结合与各城区的比较分析,确定2009年的主要经济指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财政收入增长8%,区域税收实现107.1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8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8%,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低3%,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
着力加快“天坛文化圈”各重点功能区建设步伐。一是积极寻求和引进高水平的专业机构,借助外脑,高端运作,提高规划、推介、招商和管理的专业化水平。二是积极争取国家级、市级产业政策和园区政策,形成“洼地效应”,促进三大产业加速集聚。三是全力促审批、促开工、促招商、促建设,争取早出成果。全面提速“王”字型经济磁场建设。高水平推进商户签约和入驻装修,确保年内前门大街全面开市;高水平做好大街治安、通行、环境、物业、经营等方面的综合管理;高水平开展申报“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工作;高水平加强与本山传媒集团等文化企业合作,充分发挥品牌带动作用,形成聚集效应,不断取得“古都风貌焕发青春”的新成果。加快天坛文化街建设,依托中华民族艺术珍品博物馆及流通中心,充分整合传统手工艺资源,在打造高端民族艺术品产业基地上取得重要进展。加快哈德门饭店改扩建、崇文门菜市场改造、燕京大厦、红桥二期等大型公建项目进度,进一步提升崇外商圈功能和辐射能力。加快祈年大街西侧危改和新世界酒店、北京汇酒店等项目建设。加强大都市街深度开 发和管理服务,力争五粮液大世界尽快入驻开业。全面提速龙潭湖体育产业园建设。加快国际体育交流中心、体育明星大道、龙潭国际体育城等工程进展,加快体育馆西路、滨河路三期、东四块玉路、长青南路等道路建设,确保北京市青少年活动中心按期竣工。加强与国家体育总局所属各运动项目管理中心、协会和高端体育产业机构合作,加快体育产业发展。全面提速新南城中轴大道建设。高标准完成大道商务业态、区域空间、交通路网的专项规划。尽快启动西革新里居民搬迁,加快推进宝华里、松林里项目建设。开展南站商务区规划研究,打造全区新的经济增长点。
着力实现投资、消费双拉动。加大投资拉动力度。紧抓扩大内需、加大投入的历史机遇,加紧编制和包装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项目。全面启动58个政府投资项目,积极争取上级投资支持;区政府基础设施投资总额从5000万增加到1亿元;全面启动15个房地产项目,力争吸引40亿元社会投资。加大消费拉动力度。大力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促进国瑞商城、新世界女子百货等项目尽快开业;大力推动住房消费,同社会资本合作,进一步加大土地一级开发力度,进一步扩大安置房源的规模和数量,进一步完善“拼盘式”搬迁政策,使居民潜在的住房需求转化为现实需求;大力改善消费环境,全面完成20家餐饮企业和商场的改造升级,推动会展及假日消费,整顿市场秩序。
着力招大引强。一是全面加强“天坛文化圈”的宣传推介,进一步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二是充分调动社会各界积极性,对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个人给予重奖,推动多元化招商。三是积极将招大引强与重点功能区建设紧密结合,重点引进符合我区战略定位和产业发展方向的总部型企业。四是密切关注新一轮经济 结构调整的动向,抓住机遇,有所作为。五是加大资源整合力度,政府加强统筹规划利用经营性和非经营性资源;统筹协调区属资源和区域资源;统筹兼顾全局利益和部门、街道的利益,大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六是进一步做好留企保税工作。年内力争再引进一批注册资金5000万元以上的企业,对区财政增长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着力优化环境。抓好区领导定点联系重点税源户、重点企业问题折子工程、新入驻企业绿色通道等制度,突出对企业的个性化、人性化服务。狠抓区行政服务中心、街道和相关委办局服务大厅、社区服务站三级行政服务体系建设,努力提供高水平的“一站式”服务,进一步提高企业满意度。加大中小企业扶持力度,扩大融资、担保规模,帮助非公经济和中小企业度过经济危机。加强税收征管服务,实现应收尽收,提高服务水平。
着力加强宏观经济管理。做好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的数据整理和利用工作。建立“天坛文化圈”数据库和指标体系。适时启动“十二五”规划编制。推行能源审计,加强节能减排。
二、坚持攻坚克难,狠抓城市建设,全面提速城市现代化进程
加快推进前门地区修缮保护工程。一是以前门大街的标准,完成二、三、四街和西打磨厂街、鲜鱼口街风貌保护方案的设计、论证与报批。二是以“四个百分之百”和面对历史、面对现实、面对未来为原则,推进鲜鱼口街重点保护区和西打磨厂街修缮工程,启动西片地区地上、地下工程。三是以“微循环、渐进式、有机更新”模式,启动并完成东片5个地块、约3000户居民、5万平方米的房屋修缮整治,并做好东片居民向草厂地区平移工作。四是加快弘善家园建设,年内确保70%的楼盘竣工验收。
加紧推进重点项目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区文化大厦、区城管综合业务楼、永定门南广场项目年内开工建设。启动法华寺街、夕照寺中街、体育馆西路北段、金鱼池西路、东晓市街及周边路网等道路前期工作,推进刘家窑路崇文段工程,确保广和里西路、广渠门外南街等道路按期竣工,使全区城市主干道建设完成规划的96.8%,区属道路完好率提升至97%。
三、坚持一流标准,巩固和扩大城市管理工作成果,实现“六个更好”
在巩固全区环境秩序奥运标准和创卫标准的基础上,实现新的提升,以环境建设、绿化生态、社会秩序、城市景观、服务质量、队伍建设“六个更好”的成绩迎接新中国60周年国庆。一是深化城市管理机制创新。强力推行综合执法,进一步提高执法效能。继续完善“门前三包”联户连片责任制。二是狠抓环境整治与建设。加快实施东南二环环境整治工程,实施高标准的人文化、公园化建设。高质量完成二十四节气柱景观建设。开展老旧小区和胡同普查,制定改造计划,尽快整治。完成集中拆违5000平方米任务。三是狠抓公共配套设施改造。继续完善公共照明工程,改造区属老旧供暖管网24.1万延长米,为60栋楼房3700户家庭接通天然气,进一步提升城市运行和服务水平。四是狠抓静态交通治理。改革停车管理,积极推行停车产业化。五是狠抓地下空间整治。基本实现全区人防工程100%科技监控、100%规范管理、100%安全管理。六是狠抓环境卫生保洁。大力弘扬时传祥精神,加强革命化、现代化、国标化环卫建设,着重提高街巷、胡同的卫生水平,着重提高群众满意度,确保环卫工作继续走在全市前 列。七是狠抓环境管理监督。实施视频监控与监督员巡查相结合,逐步实现城市管理监督“全覆盖”、“无缝隙”。八是狠抓绿化美化建设。启动争创“全国绿化模范城区”工作。全年完成绿化面积10万平方米。建成景泰公园南部绿地、滨河路三期绿地,完成光明路至体育馆路绿化改造。开展好国家体育总局训练局、金鱼池小区等7处共计1万平方米的屋顶绿化。九是狠抓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工作。加强分类收集和回收利用,保持全市领先水平。十是狠抓环境保护。加强扬尘、机动车尾气、噪声等污染源治理,确保空气质量二级和好于二级天数比例高于71%,优于全市平均水平。全力保障龙潭三湖水环境治理设施正常运行,推动水质持续改善。
四、坚持统筹协调,进一步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提高优质公共服务水平
进一步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继续结合危改,深入推进教育资源布局调整。基本完成小学规范化建设工程,稳步推进校舍抗震加固改造工程。继续发挥名校、名园的示范带动作用,进一步推广、规范特色校园建设。继续大力加强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全面启动新一轮中小学教育督导评价,稳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大力加强“两支队伍”建设,市、区级骨干教师总数达到全区专任教师总数的20%。进一步促进成人教育、社区教育、职业教育、特殊教育的发展,提高教育整体水平,推动学习型崇文建设。充分利用教育和社会双重资源,进一步推进学校和社区的“双向开放”。
进一步提升公共卫生服务水平。深入推进同仁堂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建设,争创“全国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 区”。高标准建成4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现全区社区卫生服务团队100%覆盖,社区卫生服务信息化管理100%覆盖,力争实现每位居民都拥有自己的家庭医生和电子健康档案的目标。加快普仁医院、区第一人民医院等区属医疗机构改造改建步伐。深化医德医风建设,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全力做好医疗救治、卫生监督等工作,继续保持传染病低发水平。
进一步加强和谐文化建设。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积极申报“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年内基本完成国家级、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腾退修缮,加快文物的有序开发利用。认真组织第三批国家级、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推荐、申报工作,保持全国领先水平。
进一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抓好高科技企业资质认证工作,全力促进同仁堂等企业进入第一批资质认证序列。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高专利成果运用水平。继续推进数字全覆盖工程,提高信息资源共享利用水平。
推进各项事业全面进步。完成区体操馆改造工程和虚拟奥林匹克博物馆验收工作,完成40套全民健身“居家工程”更新升级。继续开展好社会单位体育资源社区共享,积极组织各类群众性体育活动。依法保障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和残疾人的合法权益。继续做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双拥、人事、外事、档案、地方志、民族宗教侨务、对台等各项工作。
五、坚持以人为本,巩固“五无”成果,进一步改善民生 继续大力推进危改。强化政府主导,积极探索创新,加快工作进度。在项目实施上,因地制宜,全面推进,加快望坛、西革新里、安化寺二期、幸福南里等我区最后4个危改项目前期手续 办理,力争年内启动搬迁;加快对文章胡同东口、定安里、金鱼池西、金鱼池西二期、彭庄、崇外3号地等项目实施土地一级开发和房屋修缮;加快粉厂胡同以东、幸福北里等项目解危排险。在各项手续办理上,千方百计,攻坚克难,全面实现目标。在居民安置上,坚持和完善居民自主选择的“拼盘式”方法,妥善完成6号地等项目居民的外迁安置工作,加快原北京市染料厂地块等外迁安置用房建设,积极争取两限房、经济适用房房源,赢得群众支持。
继续推进扩大就业战略。继续深化“创业同奔小康工程”,大力扶持“创业者俱乐部”和街道分部,推进“完善一批政策,建立一个专项资金,聚集一批创业带头人,提供一批发展资源,扶持一批优势项目,带动一批失业人员就业”的“六个一”工作,引领带动创业实体,积极与完善社区服务、发展特色经济、为民办实事相结合,实现创业带动就业,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稳定劳动关系,实现全区各类企业与劳动者普遍签订劳动合同,加强对用工单位的劳动监察执法。力争全年新开发就业岗位1万个,确保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再就业率达70%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创建充分就业社区45个。
继续完善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体系。落实好各项社会保险政策及扩面征缴任务,各项社会保险基金收缴率达到95%,加强监管,确保基金运行安全完整。做好保障性住房审核和管理工作,努力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严格落实社会救助政策,在应保尽保的基础上,加强对低保边缘家庭的救助。着力构建“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立覆盖全区的老年人智能信息管理系统,积极规划和建设区级专业 养老机构。建成全市第一家区级残疾人职业康复劳动中心,争创“社区康复全国示范区”。大力发展慈善事业。落实好对口支援各项任务。
切实维护安全稳定。认真总结和继承平安奥运的成功经验,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高标准完成建国60周年大庆安保任务。有效预防和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确保刑事案件万人发案率继续下降,破案率继续提高。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深入推进“信访代理制”和领导干部“三访”,对涉及广大群众利益的重大决策实行信访风险评估,实现全区信访总量稳步下降。健全食品安全监管网络和检测机制,加快药品安全责任体系建设。坚持安全生产“高压线”管理,严格落实政府和企业的责任,确保各项指标控制在市下达范围以内。
切实加快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创新。落实北京市社会建设“1+4”系列文件精神,努力实现政府与群众的良性互动,全面推进社会建设,努力在加强社区管理、培育社会组织、建设社会工作者和社会志愿者队伍等重点领域取得新的进步。认真做好第七届社区居委会换届工作,提升社区居民自治水平,总结社区服务站标准化建设经验,创新社区服务运行机制。
切实为群众办实事。继续向社会征集为民办实事项目并狠抓落实。整合社区服务网点,投入2000万元扶持早餐工程、便民放心菜店工程。新增规范化社区菜市场、便民放心菜店、便利店10个。调整优化我区早餐经营网点布局,推出30家便民早餐规范店。新增再生资源规范化回收网点30个,为居民提供安全、便利的服务。
六、坚持一流标准,狠抓自身建设,努力打造勤政廉政、民主法治、服务优质的政府 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干部头脑,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政府各项工作,把理论学习的新收获转化为推动科学发展的新实践,取得科学发展的新成果,使人民群众得到新实惠。
积极推进改革。完成区政府机构改革任务。认真做好部门定职责、定机构、定编制工作,理顺职责关系,推动职能转变。积极推进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深入总结“法律法规、执法手段、执法力量三个综合”的经验,进一步完善考核体系,进一步发挥街道的综合组织协调作用。积极推进财政管理改革。加大非税收入收缴改革力度,继续深化部门预算改革,加快集中式财务管理改革,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将全区所有预算单位纳入改革范围,有效降低单位财务运行成本,努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强化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逐步建立从资产配置、使用到处置全过程的有效监管体系。积极推进固定资产投资管理改革。推行政府投资重大项目公示制,探索政府投资项目初步设计概算、决算审批管理以及项目后评价制度,加强政府投资监管和项目稽察。进一步规范代建制和招投标工作。
加强法治建设。认真执行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依法监督和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积极鼓励新闻舆论监督和人民群众的监督,努力扩大监督渠道,努力完善监督制度,努力增强监督实效,不断促进政府工作。认真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的意见。高质量办理人大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进一步完善民主决策、科学决策的程序,进一步提高政府行政决策水平。继续推动和完善强力执法与文明执法,建立行政执法经费保障制度,强化行政执法责任制,为和谐崇文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继续深化行政执行力建设,进一步提高贯彻执行区委决策和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的能力。继续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将政府信息查询功能延伸至社区服务中心。继续加强电子政务建设,提升政府管理和服务信息化水平。继续加强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切实压缩政府部门经常性项目支出,开展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审计,建设廉洁高效的政府。继续坚持从严要求,以一流标准衡量每一个干部,努力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过硬、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队伍。
各位代表:
2009年责任重大,任务艰巨,使命光荣。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团结全区干部群众,求真务实,攻坚克难,争创一流,为全面振兴全区各项事业,为建设现代化都市文化休闲区而不懈奋斗!
第三篇:黄岛区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印刷稿)
政府工作报告
2009年1月13日在青岛市黄岛区 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青岛市黄岛区人民政府区长 纪 敏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黄岛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08年工作回顾与总结
2008年,是本届政府任期的第一年,也是极不寻常的一年。抗震救灾夺取重大胜利、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为我们加快建设全国最好开发区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同时,我们也经受了国内外形势复杂多变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等严峻考验。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区政府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依靠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抢抓市委、市政府“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实施机遇,团结拼搏、攻坚克难,圆满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来之不易的好成绩。
(一)综合经济实力持续增强。坚定不移地推进科学发展,努力增创发展新优势,全区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经初步核算,2008年地区生产总值超过700亿元,增长20%;工业总产值历史性突破2000亿元大关,增长42.5%;全口径财政一般预算收入71亿元,增长24.8%,其中辖内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7.6亿元,增长19.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5亿元,增长20%;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254亿元,增长18%。经济总量占全市的比重不断提升,我区在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环境综合评价中的位次继续保持在第5位。
(二)开放型经济蓬勃发展。积极应对国内外投资需求下降等不利因素,以更大气魄拓展开放空间, 对内对外开放水平实现新提升。外资结构不断优化,利用外资规模迈上新台阶,全年实际到帐外资突破5亿美元,增长11.6%。新引进外资项目57个,其中总投资过千万美元项目20个。外资项目增资势头强劲,47个外资企业增资扩建。实际到位内资73亿元,新引进过亿元内资项目15个。完成外贸进出口60亿美元,其中出口34.2亿美元,分别增长23.2%、20.8%。青岛西海岸出口加工区封关验收后步入发展快车道,成霖科技、中韩物流等重点项目建成投产。青岛前湾保税港区正式获国务院批准设立,区域综合功能优势进一步增强。
(三)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突出以项目建设促结构调整,着力培育经济亮点,发展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高。三次产业结构比例调整优化为0.4:68.4:31.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450亿元,增长21.3%。家电电子、石油化工、汽车、造修船、海洋工程、港口等六大产业集群主体框架更加完善,海信液晶模组新
— 2 — 生产线、1000万吨炼油、上汽通用五菱30万辆商用车等大项目竣工投产,海利直升机等15个重点项目开工建设。国内最大的50万吨级造船坞试生产,我国最大的30万吨级原油码头正式运营。香港招商局国际集装箱码头3个泊位、新前湾集装箱码头4个泊位竣工。特色旅游、现代物流、金融保险、总部经济等现代服务业发展呈现新态势。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436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3.3亿元。金沙滩景区荣膺国家4A级景区,区旅游咨询服务中心投入使用。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突破1000万标准箱,货物吞吐量超过3亿吨。汇丰银行、兴业银行实现营业,全区金融机构数量达33家。中科智、中海油、中交等区域总部项目成功引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民营经济发展活力增强。现代农业持续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全区农村集体经济纯收入完成7.55亿元,其中过千万元的社区达到25个、过百万元的社区达117个。
(四)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大力推进创新型城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可持续发展能力日益增强。深入实施“双十高”工程,科技创业园一期主体基本建成,普加商务搜索引擎等项目实现运营,皇明太阳能研发中心等项目顺利引进。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全区已引进建设省部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发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和孵化器33家,81个项目列入国家科技发展计划。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层次实现新提升,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1100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64%。循环经济深入发展,绿色动力垃圾发电项目开工建设,恒源热电、A区热源厂脱硫设施建成投入使用。节能减排力度加大,— 3 — 万元生产总值能耗(按可比口径)同比下降9.6%,万元生产总值水耗同比下降12.5%。环境保护工作得到加强,环境质量持续优化,全年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1%以上。强化土地管理,集约利用水平进一步提高。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和标准化战略,名牌产品总数在全省同级行政区域中继续保持领先。
(五)城市现代化建设呈现新面貌。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大力提升城市品位与功能,人居环境更加优美。贯彻落实《城乡规划法》, 规划实施依法有序推进。分区规划及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完成,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覆盖率达100%。“精品工程”建设实现新突破,丁家河公园荣获全省工程质量最高奖“泰山杯”,金沙滩市政环境工程荣获全国规划设计最高奖“人居经典环境金奖”。海底隧道、海湾大桥建设进展顺利,胶黄铁路电气化改造基本完成,昆仑山路北延等城区道路相继完工。北部工业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北部热源厂、龙泉变电站建成投入使用。城市化工作取得新进展,南港区等重点区域社区搬迁改造全面展开,舍埠林等11个社区完成改造,薛家岛居住示范区全部建成交付使用。城市承载力不断提高,新增供热面积80万平方米,全区集中供热采暖面积达620万平方米;新增天然气用气指标10万立方米/日,天然气供应能力达30万立方米/日。城市管理再上新台阶,市容环境、道路交通、景观亮化等工作收效明显,城管执法规范化管理荣获全省先进。
(六)发展成果更多惠及民生。坚持以人为本,更加注重民生改善,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和水平稳步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2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600元,均增长14%左右。
— 4 — 城乡统筹就业得到加强,全区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1.5%的较低水平。进一步加大区财政对民生领域的支出力度,一次性提高了农村社会基本养老保险等15项保障标准。启动覆盖城乡低保居民的物价上涨与生活补贴发放联动机制,发放低保及各类救助金1500余万元。生活必需品供应和物价基本保持稳定。薛家岛、辛安敬老院扩建基本完成。着力构筑全覆盖助学体系,安排5000余万元用于实施免费义务教育和各类助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不断完善,筹资标准由每人每年100元提高到150元,参合农民达7.6万人。住房保障体系建设得到加强,廉租住房保障范围扩大到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在全市率先高质量完成了总投资7800余万元的117个农村社区建设“五化”工程,农村居民生活环境得到较大改善。根据市民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建议,完成了五台山路、舟山岛街、天目山路、长白山路南段、嵩山隧道南孔和富源六号路等道路改造,对甘水湾、顾家岛码头进行了维修加固,解决了一批群众比较关心的热点问题。年初确定重点办好的十件实事全部按进度完成。
(七)社会各项事业繁荣发展。“科教兴区”战略深入实施,科普活动广泛开展,全民科学素质进一步提高。教育基础设施持续改善,致远中学食堂二期等工程完工,第七中学投入使用,太行山路小学开工建设。各类教育协调发展,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普通高考一本上线人数取得新突破。西海岸医疗中心开工建设。公立医院财政补助标准进一步提高。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继续保持“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区”荣誉称号。精心组织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迎奥运等系列活动,充分展现了新区人民
— 5 — 良好的精神风貌。实施人文奥运工程,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区文明水平有新提高。开展“文化建设年”活动,新建成20处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内地规模最大的主题电影交流展示活动——中国国产电影交易会落户我区,并成功举办第二届中国国产电影交易会。凤凰岛(金沙滩)文化旅游节常办常新,群众性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数字电视整体平移顺利完成。老龄工作成绩明显,老年大学和老年体协发挥了良好社会作用。民族、宗教、对台、侨务、档案、史志、地震、妇女儿童、残疾人和慈善等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防工作、双拥和民兵预备役建设迈上新台阶。
“平安西海岸”建设深入推进,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不断提高。认真搞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深入开展大接访活动,社会更加和谐安定。食品药品安全工作不断深化。石化区监控中心建成试运行。深入开展“隐患治理年”活动,安全生产形势保持稳定。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全力做好援川救灾工作,累计捐款捐物2300万元,为灾区人民提供了有力支持。夺取抗击浒苔自然灾害重大胜利,出色完成奥运安保工作任务,被评为奥帆赛、残奥帆赛突出贡献单位。
(八)政府自身建设得到加强。坚持深化改革、改进作风,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发展软环境不断优化。作为全省6个试点单位之一,先行开展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坚持依法行政,推进政务公开和行政执法责任制,法治政府建设不断加强。自觉接受区人大和区政协的监督,重视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社会各界
— 6 — 的意见。积极推进经济体制改革,被省委、省政府确定为全省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试点单位。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体制机制进一步理顺。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大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工作力度,公务员绩效考核体系进一步完善。公共机构节能工作得到新加强。建立健全廉政建设责任制,财政监督、审计监督和行政监察力度进一步加大,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新成效。
各位代表,刚刚过去的一年,大事多要事多难事多。特别是去年9月份以来,世界经济形势急剧变化,国际金融危机迅速蔓延,全区经济下行压力明显加大。面对这一严峻形势,我们坚定信心、积极应对,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及时出台“投资、减负、服务”三个方面十二条具体措施,千方百计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尽力减免企业负担费用,多渠道缓解企业资金压力,争取金融机构为企业集中授信126亿元;及时研究出台了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积极引导住房市场消费;迅速对接上级扩大内需政策,总投资115亿元的10个项目纳入国家扶持项目储备;加快推进总投资570亿元的52个重点项目建设,在政府财力紧张的情况下,又追加启动了政府投资4.3亿元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形成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强势拉动;深入企业开展“大调研”活动,解决了250余个影响企业生产发展的实际问题,全力帮扶企业渡过难关。在全区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我区经济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社会和谐稳定,这充分显示了开发区人民和企业勇于拼搏、迎难而上、战胜困难的坚强决心,充分体现了全区上下众志成城、和衷共济、共克时艰的强大凝聚力!
— 7 — 回顾过去一年的工作,遇到的困难比预想的要大,取得的成绩比预想的要好。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总揽全局、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团结拼搏、开拓进取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黄岛区人民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全区各条战线的广大干部群众致以崇高的敬意!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向驻区机构以及驻区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向所有来区的投资者和劳动者,向关心支持我区发展的海内外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主要表现在:与天津、广州等先进开发区在发展水平上的差距还比较明显;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企业经营困难增多,经济运行面临的压力增大,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科技创新能力和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节能减排与资源环境约束加大;城市功能需进一步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有待健全;政府自身建设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对于上述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2009年工作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2009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也是推进“十一五”规划顺利实施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对于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保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当前,我们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和考验。愈演愈烈的国际金融危机尚未见底,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正在加深,其严重后果
— 8 — 还会进一步显现。受国际金融危机快速蔓延和世界经济增长明显放缓的影响,国内发展的外部经济环境更加趋紧,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开发区经济具有明显的外向型特征,我们所受影响远大于一般行政区,外资、出口、财政、就业等面临着很大压力,并且还可能出现一些难以预料的困难。同时也应当看到,危机中也孕育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中央和省、市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措施正在发挥效应,为我们创造了良好的宏观环境;市委、市政府深入实施“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关系开发区长远发展的海底隧道、海湾大桥加快建设,为我们带来新的发展契机;改革开放三十年、开发区建区二十四年以来,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特别是全区干部群众的凝聚力和创造力日益增强,这为克服困难、夺取胜利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挑战空前严峻,机遇稍纵即逝。我们要进一步增强机遇意识,坚定战胜危机的信心,积极作为、科学务实,聚万众之心、举全区之力,确保全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建设全国最好开发区的奋斗目标,立足“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保稳定”,突出培育产业集群、高科技产业、现代服务业和循环经济“四个经济亮点”,着力推进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突出建设先进制造业聚集区、现代服务业先行区、城市建设精品荟萃区和环境优美的首善之区,不断争创发展新优势;突出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努力推动全区经
— 9 — 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根据上述要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为:全区生产总值增长15%;辖内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2%。工业总产值增长1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招商引资和外贸进出口保持一定的发展规模。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9%。万元生产总值能耗(按可比口径)和水耗分别下降5.04%、9.5%。
这里要着重说明的是,提出今年本区生产总值增长15%、辖内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2%,主要考虑了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和国内经济增长放缓的影响,考虑了全年经济运行趋势和支撑经济增长的综合条件,考虑了国家出台的减税因素和企业效益的降低因素,考虑了开发区对全市经济发展所作贡献和在全国国家级开发区综合评价继续保持领先的需要。这两个指标是预期性和导向性的,可根据形势变化适当调整,力争完成得更好,向全区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要实现上述发展目标,最根本的是要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着力在保增长上下功夫。要结合开发区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扩内需、保增长的各项政策措施,坚持把促进经济增长与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结合起来,坚持把保持经济发展与扩大内需、改善人民群众生活结合起来,坚持把立足自身加大投入与争取上级资金政策支持结合起来,突出抓好产业发展、基础设施、民生改善、生态建设等领域总投资近1000亿元的200余个重点项目建设,加快形成对经济增长的有效拉动。我们相信,有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有全区人民的鼎力支持,只要我们万众一心、群策群力,抢抓机遇、沉
— 10 — 着应对,就一定能经受住新的考验、再创新的辉煌!
三、2009年主要工作
今年将着重抓好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把提高开放水平作为促进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以大开放促大发展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认真研究国际资本和产业转移的新趋向,不断探索新的利用外资方式和渠道。发挥重点园区和招商载体作用,精心组织和参加各类招商活动,努力形成招商项目储备一批、洽谈一批、签约一批的良好局面。抓住海峡两岸经贸交流进一步密切的机遇,加强对台招商,抓好香港现代服务业招商,促进联相光电、东元软件园和高档度假酒店等一批项目尽快落户。突出国别招商,拓展欧美招商,抓好日韩先进制造业和服务业招商,积极引进美国德尔福汽车配件、韩国海坚电机、丽星物流和综合旅游开发项目。注重对中东等新兴经济体招商,推动利用外资多元化。强化联企招商,多方寻求与国内外优势企业的合作。注重对招商项目的综合评价,提高招商引资的质量和效益。完善科学招商机制,提升“专业化招商、职能化服务”水平。
努力保持外贸出口稳定增长。积极帮助出口企业克服困难,为其提供融资、开拓市场和防范风险等服务,加大出口退税力度。研究鼓励扩大外贸出口的政策措施,对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出口保持增长的企业给予相应奖励。扶持企业做好出口产品研发等工作,引导企业转变贸易方式,优化产品结构,力保市场份额,进一步提高出口竞争力。组织好先进技术设备、能源原材料和关键
— 11 — 零部件的进口。
加快重点园区建设发展。强化西海岸出口加工区政策优势,拓展保税物流功能。大力引进建设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出口带动型项目,引导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生产型服务业,建设国际一流经济园区。年内全部完成出口加工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通用厂房建设,启动配套生活服务区建设。发挥好海湾大桥“桥头堡”优势,完善基础设施配套,推动北部工业区开发建设。加快前湾保税港区封关验收步伐,健全协作机制,打造大通关、大物流、大开放的国际口岸。积极推进港口与开发区联动发展,增创对外开放新优势。
(二)深入推进产业集群和自主创新,努力提升先进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
推动产业集群高端发展。坚持产业集群导向,加大项目建设力度,做优做强先进制造业。围绕建设青岛重要的汽车产业基地,大力引进高档轿车及核心零部件项目,开工建设柳州五菱专用车、台湾六和汽车零部件、台湾联成汽车模具研发中心等项目,上汽通用五菱35万台发动机项目正式投产。围绕建设国家(青岛)家用电子产品产业园,积极引进LED等高端产品和核心部件项目,开工建设海信液晶模组三期。以海利直升机组装项目为起点,带动发展航空制造业及其零部件配套产业。围绕建设全国重要的清洁环保型石化基地,严格准入,适度引进高技术、高效益产业链项目,开工建设国家石油储备库二期。围绕建设世界级的船舶与海洋工程基地,开工建设船用柴油机二期和曲轴二期项目,建成北船重工造船基地、港口及船用机械和中石油一期、中海油三
— 12 — 期、武船麦克德莫特海洋工程等重点项目。
加快发展高科技产业。坚持把自主创新作为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层次的根本举措。深化“双十高”工程,积极引进光伏电池等高科技项目。依托大企业集聚和产业集群优势,加快建设重质油加工利用研究中心、中船重工第712研究所等研发机构,打造先进制造业研发基地。建好区科技创业园、山东科技大学科技园,加快建设启立软件园,积极创办民营科技孵化器,进一步完善高科技企业孵化和创新平台。推进数字家电、装备制造等高新技术项目产业化基地建设,重点突破科技创新“八大领域”35项关键技术。发挥驻区高校的重要作用,探索建立产学研合作联盟。继续推进品牌发展战略和技术标准战略。积极创建“山东省知识产权示范区”。
搞好企业和项目服务。当前,企业发展面临困难,全区上下要齐心协力、帮扶企业渡过难关。在落实好国家和省、市扶持企业发展政策的基础上,从财税、减负、融资、服务等各方面再研究具体政策措施,支持重点企业加快发展、帮助困难企业走出困境、扶持潜力企业尽快成长,把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充分发挥产业发展扶持资金导向作用,支持产业集群、高科技产业、现代服务业和循环经济重点项目发展。优化中小企业发展环境,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协调金融机构授信企业资金落实到位,改善企业融资服务,缓解企业资金压力。取消和停征部分行政事业性及经营性收费项目,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加强担保体系建设,积极稳妥地开展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工作。培育和支持区内企业上市。建立项目建设供需对接机制,鼓励“内需内供”。进一步完善项目建设责任制,着力解决项目配套和企业生产经营中
— 13 — 遇到的难题,为实体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三)立足于优化产业结构、增强消费拉动作用,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突出发展特色旅游业。研究出台促进旅游业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强化旅游大项目招商建设,年内力争开工建设2-3个有较大影响力的精品旅游项目。加快建设台湾涵碧楼等一批高星级酒店,培育发展高端度假酒店群。高起点开发银沙滩旅游景区,高标准建设基础设施,启动建设银沙滩旅游度假项目,打造西海岸旅游新亮点。积极推动凤凰岛影视主题开发,北京电影学院创意媒体学院实现招生,影视演艺中心项目力争开工。培育发展唐岛湾旅游,开工建设上海实业国际游艇俱乐部、北京昂展海上嘉年华等综合旅游开发项目。积极推进珠山景区有序开发。充分发挥后奥运优势,加强旅游策划宣传,提高城市旅游知名度和美誉度。
大力发展港航物流、总部经济和服务外包业。针对金融危机对港航物流业发展造成的不利影响,研究出台扶持发展的相应措施。以建设保税港区为契机,争取国家和省、市对港口发展更大的支持力度。加快南港区开发建设,香港招商局国际集装箱码头泊位全部建成投产,新前湾集装箱码头3个泊位竣工,港口新增货物和集装箱吞吐能力2450万吨、300万标准箱。充分发挥出口加工区和保税港区的功能优势,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开工建设中远、万邦、安博等重点物流项目,普洛斯物流项目建成投产。培育发展总部经济,开工建设中海油海工制造事业总部等项目。鼓励发展服务外包业,加大服务外包招商力度,抓好重点领域服务外包项目引进。加快拓谱学院国家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基地建设,支持普加、港洲实业等项目做大做强,推进凤凰岛影视动漫
— 14 — 城和现代物流信息园建设。
积极发展商贸服务业和房地产业。着眼于扩大内需、刺激消费,推动商贸经济快速发展。围绕打造西海岸区域性商贸中心,进一步提升唐岛湾商务区和香江路商业街规模、层次,推进长江路特色街区和薛家岛、辛安商业街建设。继续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家电下乡工程”,开拓城乡市场特别是农村市场消费。优化消费环境,提高服务质量,满足群众多样化的消费需求。正确引导房地产市场预期,实施整体策划和宣传推介。落实和完善促进合理住房消费的政策措施,促进房地产业健康稳定发展,更好地发挥房地产在扩大内需中的积极作用。
切实加强财源建设。千方百计增加财政收入,确保区域财力持续较快增长。加快培育以六大产业集群为核心的骨干税源体系,进一步提高财税贡献度。坚持依法治税,加强对重点行业和企业纳税情况动态监管。积极应对国家有关财税政策的调整变化,巩固现有税源,拓宽增收渠道。严格落实财源建设工作责任制。加快项目对接和申报,争取更多项目列为国家和省、市扩大内需建设项目,尽力争取上级政策和资金支持。拓宽投融资渠道,发挥好区国有投资公司和社会投资主体的积极作用。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努力提高财政支出效益。
(四)加大城市建设投资力度,进一步提升城市功能和形象 强化规划引导作用。依法强化规划控制,切实维护规划的科学性和严肃性。积极开展城市发展战略研究,主动与全市“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规划做好对接。完成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报批工作。编制全区城市交通及疏港交通规划。强化对城市公园及环境景观、城市地下空间的规划研究。积极推行“阳光规划”,完善专家决策、公众参与的科学决策机制。进一步提
— 15 — 高单体建筑、城市色彩的设计水平。
加快重点区域和精品工程建设。抓住国家和省、市扩大内需的有利时机,加大投资建设力度,加快唐岛湾中心区建设,推动总部经济和商务楼宇开发,建成国际贸易中心工程,继续完善唐岛湾滨海公园公共设施,精心打造西海岸行政商务核心区。协调推进海湾大桥、海底隧道和黄日铁路建设,加快建设隧道连接线、疏港高架桥,实施大涧山路、武夷山路南延等道路工程,实现城市交通、桥隧交通与疏港交通的有机衔接。开工建设棘洪滩水库引水复线工程,保障产业发展和居民生活用水。推进南城区热源厂扩建和管网优化改造,年内新增供热面积40万平方米。高标准实施岔河综合治理工程,进行高水平的绿化、美化和亮化,建设公益设施、园林建筑和景点小品,打造西海岸城市建设的新亮点。继续做好石化区、南港区、造船区社区搬迁改造,加快推进烟台前、武家庄、北下庄等社区改造。高质量推动“三线”(长江路、江山路、武夷山路)“两片”(安子小区、石雀滩小区)重点项目的开发建设。积极引导城区内工业企业搬迁改造,拓展城市发展空间。
提高城市综合管理水平。扎实做好迎接全运会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强化城市保障,确保水、热、电、气等稳定供应。着力解决城市管理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规范物业管理,提升物业服务水平。实施前湾港路、澎湖岛街等排水设施改造,解决部分路段汛期积水问题。完成珠江路、萧山路等道路延伸或改造工程,方便市民出行。逐步理顺转供热管理模式,探索开展供热分户计量试点工作。继续实施自来水一户一表改造,年内完成改造1万
— 16 — 户。优化城区公交线网。加强城市管理信息化建设。
(五)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深入推进生态市建设,争创国家级生态区。实施生态绿化工程,建设黄岛现代林业示范园,完成秦皇岛路等道路绿化工程。坚持环境保护优先,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提高环境准入门槛。抓好石化区、前湾港、造船区等重点区域的环境保护,确保环境质量安全。加强对重点企业的环境监管和执法。加大建筑施工扬尘污染治理力度。开工建设龙泉河污水处理厂,完成镰湾河污水处理厂一期升级改造、二期扩建和泥布湾污水处理厂三期扩建工程,加快推进中水回用项目。启动石岭子礁人工鱼礁建设,修复近海渔业资源。
培育循环经济亮点。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开展循环经济试点工作,完成绿色动力垃圾发电项目主体建设。推行清洁生产,年内6家企业完成清洁生产审核。认真落实节能减排综合性实施方案。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市关于节能减排工作的扶持政策,抓好黄岛发电厂循环水热能回收利用等10个重点节能改造项目。发展风力发电等清洁能源,扩大海水源热能利用推广范围。节约集约利用土地,严格土地管理和耕地保护。加强水资源节约和保护。积极做好建筑节能。开展全民节能行动,发挥公共机构的节能表率作用,增强全社会节能意识。
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实施一居一策、一居一品,增强农村集体经济实力。有序推进集体林权、农村土地流转等制度改革,增强农村经济活力。稳步推进社区经济体制改革,实现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和都市农业,加快推进农村合
— 17 — 作经济组织发展,带动农民增收。巩固新农村建设“五化”成果,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大力发展农村医疗、教育、文化等社会事业,推动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扶贫开发力度,扶持贫困社区发展。继续做好库区移民帮扶工作。
(六)坚持把改善民生与扩大内需相结合,让全体市民共享发展成果
强化就业促进工作。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全方位促进就业增长。认真落实《就业促进法》,以创业促就业,进一步加大创业扶持力度。争取全年实现城乡新增就业1万余人,其中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3000人以上。深入开展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活动,年内实现创建达标率80%以上。加大就业培训力度,统筹做好城市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各类群体的就业服务工作。大力开发社会公益性岗位。认真落实《劳动合同法》,加强劳动监察,提高维权效能。完善劳动用工监测和失业预警应急预案。增强企业社会责任感,引导职工与企业共渡难关,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完善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机制。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多层次、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适时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加大对低保和低保边缘家庭的救助力度,保障困难家庭和低收入群体基本生活。做好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工作,提高养老金水平。积极探索城乡养老保险的转移接续办法,实现养老保险有序衔接。开展基本医疗保险门诊统筹试点,扩大保障人员范围。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开工建设昆仑山路经济适用房,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创新优抚安置机制,加大优抚政策落实力度。
— 18 — 发展残疾人事业,实施爱心康复工程。进一步拓展慈善公益事业。
认真办好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直接相关的实事。今年,我们将进一步加大民生实事办理力度,在城市建设和改善群众生活方面,拟实施总投资20亿元的十件实事:
1、整治河道环境,实施岔河等河道综合治理;
2、改善生态环境,新增造林面积2000亩、疏林补植1万亩,建设水土保持示范园,治理珠峰口地质环境;
3、开工建设黄河路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启用兴华农贸市场,进一步丰富市民的菜篮子;
4、建设南屯、北屯等7个社区40余万平方米安置楼;
5、开工建设体育中心项目;
6、增设交通信号灯和道路路灯,配置城市消防、应急指挥等装备;
7、建设南港安置区小学,改善职业中专、珠江路小学等学校办学条件;
8、建设红石崖卫生综合服务楼,完善区医疗急救体系;
9、加大景区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力度,提升小珠山和银沙滩景区旅游设施水平;
10、开工建设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规划展馆等综合展馆,完善城市功能。
(七)大力加强文化和社会建设,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巩固人文奥运成果,加快推进新一轮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开展好“诚信西海岸”、“温馨和谐家园创建”、“青年志愿服务”等活动,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完善社区建设投入机制,加强和谐社区建设。加快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继续实施“西海岸文化家园工程”,建设社区文化活动中心25个。创新办好第十二届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金凤
— 19 — 凰奖)颁奖活动、第三届中国国产电影交易会和凤凰岛(金沙滩)文化旅游节等品牌节庆活动。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大力引进创意科技产业园、世界电影论坛等文化产业项目。组织好庆祝建国60周年系列活动,营造团结奋进、昂扬向上的社会氛围。
大力发展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进一步加大对社会各项事业的投入力度。优化城乡教育资源,完善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机制。协调发展各类教育,注重提高基础教育质量。深化免费义务教育工程,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借读费。建成太行山路小学,推进青岛理工大学新校区建设。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建成综合体育馆,做好第十一届全运会黄岛赛区承办工作。强化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适时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建设西海岸医疗中心。完善城乡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年内社区卫生服务站达到38家。重视疾病预防控制,落实各类传染病预警及防控措施。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继续做好援川重建工作。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开展工作。重视档案、保密、史志等工作。做好双拥工作,加强人防和民兵预备役建设。发展老龄事业,抓好老年教育工作。进一步做好民族、宗教、对台、侨务、外事、地震、妇女儿童和红十字等工作。
深化“平安西海岸”建设。坚持抓稳定、保平安、促和谐,全力维护社会安定团结。认真总结奥运安保工作经验,加大稳定工作建设投入,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完善视频监控和治安防控体系。严厉打击刑事犯罪活动,始终保持对犯罪分子
— 20 — 的高压态势。完善信访工作机制,畅通信访渠道,规范信访秩序。做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完善大调解工作机制,有效预防和减少群体性事件发生。抓好法律援助服务工作。加强应急平台、应急队伍建设和应急演练工作,提高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切实抓好食品药品质量安全,确保全区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打造食品最安全城区。完善石化区安全监控系统。严格落实政府与企业安全生产“两个主体”责任,实行网格化管理,坚决杜绝重特大事故发生。
四、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新形势新任务对政府自身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将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更加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更加清正廉洁的良好形象,切实加强自身建设,进一步提高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
(一)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更好地服务企业和群众 把转变作风、搞好服务作为政府自身建设的第一目标。越是困难时期,越要高度关注民生,越要帮扶企业发展,政府机关和工作人员都要深入群众、深入企业,认真开展调查研究,积极主动靠前服务,带着感情为群众和企业多办实事、多解难事,以实际行动来减轻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深化行政审批改革,启用新行政审批大厅,建立网上审批系统,为企业和群众提供优质高效服务。贯彻落实《公务员法》,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强化政府目标管理,严格行政问责制,确保扩大内需、促进经济
— 21 — 增长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
(二)坚持依法行政,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自觉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认真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自觉接受区政协的民主监督。坚持政府重大决策向人大、政协报告、通报。加强与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的沟通联系,认真听取意见建议。深化法治政府建设,不断提高政府工作规范化水平。推进政府管理创新,完善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开展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整合开放资源、再造体制优势。强化政府公开电话效能,办好《行风热线》节目,促进政府与市民的沟通和良性互动。加大政务公开力度,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健全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更加注重调查研究,做到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使提出的发展思路、工作部署、政策措施更加符合实际。
(三)完善监督机制,提升廉政建设水平
加强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的反腐倡廉建设,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制度。围绕“五个重点领域”和“五个关键环节”,加强对领导干部、人财物管理使用、关键岗位的监督,加强对重点专项资金、重大投资项目、重点部门的审计和监察。始终保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努力降低行政成本。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和企业利益的不正之风,树立清
— 22 — 正廉明、干净干事的政府形象。
各位代表!
开发区二十余年发展历程证明,任何风险和挑战都无法阻挡新区前进的步伐,任何困难和挫折都无法改变新区人民创造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展望未来,我们充满信心。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领导下,解放思想,振奋精神,扎实工作,为加快建设全国最好开发区、夺取经济社会发展新胜利而努力奋斗!
第四篇:2011政府工作报告(印刷稿)11月28日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11年
11月
28日在XX县第十七
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县长 XXX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大会的同志提出宝贵意见。
过去五年的工作回顾
过去的五年,是XX发展历程上很不平凡的五年。五年来,县政府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团结和带领全县人民,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实施生态经济强县战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克难奋进、顽强拼搏,经受住了金融危机冲击、自然灾害频发等严峻考验,战胜了建设和发展中的种种困难,圆满完成了本届政府的各项目标任务,胜利实现了“十一五”的完美收官,取得了“十二五”的精彩开局。
五年来,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实力显著增强。预计全县生产总值由2006年的16.1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50亿元,增长2.1倍;财政总收入由1.65亿元增加到7.5亿元,增长3.5倍,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由6787万元增加到4.15亿元,增长5.1倍;五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41亿元,是前五年的4.5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3亿元,比2006年增长1.9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500元,比2006年增加583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710元,比2006年增加2565元。XX在全省县域经济综合考核排名中由2006年的64位上升到2010年的40位,四年前进24位,荣获2010“全省县域经济发展进位先进县”称号。
五年来,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稳步提高。全县三次产业比重由2006年的352738调整为234037,第二产业真正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工业经济规模扩张、效益提升。以XX余家湖XX工业园、XXXX循环经济产业园为代表的“飞地经济”蓄势待发,城区精细XX业园、牌坊湾农产品加工园和马桥XX业园建设扎实推进。XX业产值五年增长5.9倍,达到40亿元。农副产品深加工业快速崛起,水电工业持续壮大,机械、建材、轻工等行业都实现了新的发展。全县规模以上企业增加到26家。工业增加值达到17亿元,是2006年的4倍。农业农村经济蓬勃发展。粮油增产增收。核桃产业迅速壮大,茶叶产业基地扩大到12万亩,烟叶面积稳定在6万亩,袋栽食用菌发展到7700万袋,生猪出栏达到45万头,商品肉鸭出笼达到600万只。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26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增加到94个,特色产业带动农民增收的作用进一步增强。旅游业发展步伐加快,九路寨大峡谷、尧治河等重点景区建设相继开工,旅游大开发的序幕全面拉开。商贸物流、金融保险、信息通讯等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建成了一批配送中心、集镇超市和农家店,农村综合服务社实现了全覆盖,城乡市场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
五年来,改革开放取得突破性进展,经济发展活力日益显现。进一步理顺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扎实推进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和政府采购三项改革,迅速壮大建投公司、担保公司实力,积极化解过渡湾电站贷款等政府债务,财政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不断增强。深入实施金融体制改革,成立了邮政储蓄银行,恢复了建设银行,将
农村信用社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XX连续四届被评为全省“最佳金融信用县市”。全县金融机构五年累放贷款63.3亿元,比前五年翻了一番。继续深化农村综合配套改革,深入实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全面推行农村“三资”管理委托代理服务,不断完善公益性服务“以钱养事”机制,全面落实“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广大农民群众发展生产的热情得到充分释放。扎实做好国企改革收尾工作,对原惠东公司、化矿公司以及外贸等23家改制企业下岗职工进行了妥善安臵。大力引导能人办企业、百姓臵家业、干部创事业,五年新增民营经济组织4600户,民营经济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越来越大。积极稳妥地推进政府机构改革、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和教育、卫生等领域的改革,发展体制机制逐步理顺。坚定不移地实施“大招商、招大商”战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开发格局。五年引进外来投资企业120个,新上各类项目322个,招商引资到位资金31.6亿元,为县域经济发展增添了强劲动力。五年直接利用外资2200万美元,外贸出口3550万美元,分别是前五年的2.8倍和2.3倍,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五年来,项目建设成效显著,城乡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坚持一年一批重点工程,大力推进项目建设。全面完成了城市、乡镇总体规划二轮修编,启动了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投资1.2亿元对光千南路、迎宾路、清溪路等城市主干道进行了综合改造。顺利完成了城区堤防、沿河公园景观、两级橡胶坝、牌坊湾堤防加固、污水处理厂等重点市政工程,极大地改善了城市居民的休闲娱乐和生活环境。进一步完善城市管理体制,县城始终保持“省级文明城市”殊荣。全面加快小城镇建设,马桥、歇马、马良等集镇设施逐步完善,城镇面貌焕然一新,龙坪镇荣获“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称号。抢抓脱贫奔小康试点县建设机
遇,认真实施“双低”改造、烟水配套、“一建三改”等强农惠农项目,深入推进村庄环境整治和农村环境连片治理,不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涌现出黄堡305省道沿线、襄关线、保宜线等一批新农村示范区,建成了一大批特色鲜明、功能配套、村容整洁的居民新村。积极支持谷竹高速公路开工建设,改造干线公路127公里,建成通村水泥路1139公里。完成黄土坪、马桥变电站增容和农村电网改造工程,争取220千伏翁泉变电站立项。大力加强互联网、通讯网、广播电视网络建设,城乡基础设施条件不断完善,大大增强了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后劲。
五年来,民生工程深入实施,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集中有限财力投入民生,办成了一批多年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解决了一批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完成了207个重点贫困村整村推进,帮助7.2万名贫困人口实现了稳定脱贫。认真落实就业再就业扶持政策,五年累计培训农村剩余劳动力1.2万人次,开发公益性岗位2409个,新增城镇就业人员1.8万人,帮助6986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控制在4.3%以内。扎实开展新农合、新农保试点工作,农民参合率达到99.3%,参保率达到98.9%。将村主职干部、改制企业职工和失地农民全部纳入养老保险,将城镇居民纳入医疗保障,全县“五险”保障人数净增7.3万人,达到10.9万人。不断扩大城乡低保受益面,提高保障标准。累计对7万余名符合条件的城乡特困对象实行了医疗救助。启动县社会福利中心建设,改扩建农村福利院13所。深入实施安全饮水工程,解决了10.5万名农村群众饮水难题,累计投入9800万元建设金盘洞水库。大力加强“菜篮子”工程建设,较好地缓解了城区居民“吃菜贵”问题。建成城市廉租房911套,实施农村危房改造3728户、扶贫搬迁3700户,帮助1890户受灾群众重建新房。自2008年起,将全县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绩效工资纳入财政预算,全额兑现公务员津补贴,干部职工工资实现了按时足额发放,山区群众普遍享受到公共财政的“阳光”。
五年来,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和谐XX建设取得丰硕成果。科技创新步伐加快,连续三次顺利通过国家科技进步合格县考核。教育投入持续增加,改扩建农村中小学校舍12万平方米,全面完成“普九”债务化解任务,学前教育、职业教育长足发展,“两基”工作代表XX顺利通过国家检查验收,实现了XX县内学生考上北大“零”的突破。新建、改扩建县乡医疗机构用房6.5万平方米,对所有村级卫生室进行了改造,认真实施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在镇村医疗机构实行了国家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矿产资源管理、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生态保护和污染治理得到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各项指标始终位居省市前列。建成了一批文化体育惠民工程,《荆山楚源》成为XX旅游文化品牌。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应急管理力度加大,人口普查、经济普查和农业普查顺利完成。县、乡、村信访维稳联动机制逐步健全,各类矛盾得到及时妥善化解,社会大局始终保持和谐稳定。物价、移民、气象、人防、编制、档案、修志、妇女儿童、残疾人、外事侨务、民族宗教、国防动员、人民武装等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绩。
五年来,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强化,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进一步提升。坚持民主议政、依法行政、从严治政,建立和完善了重大决策专家咨询、听证、公示制度,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程度不断提高。规范行政执法行为,行政复议经验在全国推广。加快转变政府职能,不断优化服务方式,行政效率和服务水平明显提升。大力推进基层民主法制建设,村民自治和社区规范化建设得到加强,“五五”普法通过检查验收。政务公开不断深化,政府网站群建设初见成效,政府工作透明度和公信力进一步提高。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监督,认真办理议案、提案和意见建议,办复率达100%。深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扎实开展行风评议,加强对政府投资项目的审计监督,树立了勤政为民、务实清廉的政府形象。
即将过去的2011年,我们紧紧围绕县域经济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目标,努力应对银根紧缩、市场波动等不利影响,集中精力兴产业,千方百计抓招商,全力以赴搞建设,不遗余力惠民生,全县经济社会继续保持了持续快速协调发展的良好势头。预计实现生产总值可比增长17%,财政总收入增长60%,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长9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6.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加1816元和697元。
各位代表!过去的五年,是我们不断更新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思路、夯实发展基础的五年,是战胜各种困难、经受严峻考验、取得重大突破的五年,是我县历史上经济社会进步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五年。五年的风雨历程,见证了全县人民艰苦创业、为XX崛起而奋斗的伟大壮举;五年的辉煌成就,标志着XX发展迈入了全面提速、跨越赶超的崭新阶段。五年的成就来之不易,这是县委正确领导、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县人大有效监督、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县政协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结果,是全县人民团结务实、奋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各行各业的广大干部群众,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离退休老领导、老同志,向来XX投资创业、为XX发展作出贡献的各位企业家和建设者,向所有关心、支持XX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地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五年的业绩令人振奋,五年的经验弥足珍贵。五年的生动实践,让我们深深地体会到,做好新时期政府工作,必须始终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咬定目标不放松,追求跨越不止步;必须始终把解放思想作为第一动力,用改革的方法破解难题,用开放的眼光谋求突破,用创新的举措推动工作;必须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第一抓手,敞开山门扩大招商,做大做强做实投资,不断增强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必须始终把群众需求作为第一信号,高度重视民利民生,切实维护群众利益,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必须始终把维护稳定作为第一责任,积极回应群众诉求,妥善化解各类矛盾,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是:经济总量偏小,实现跨越赶超的压力较大;产业发展的层次不高,还缺乏大企业、大项目支撑;交通、电力等瓶颈制约短期内依然存在,资金、用地等方面困难仍然较多;城乡居民和干部职工收入较低,深入改善民生的任务还十分艰巨;招商成效需进一步提高,项目建设需进一步提速,经济发展环境还需进一步优化,等等。对此,我们将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更加科学地谋划发展,更加有效地破解难题,绝不辜负全县人民的重托与期望!
未来五年的总体要求、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
未来五年,是我县全面实施“十二五”规划、建设美丽富饶新XX的关键五年,也是XX加快“弯道超越”、实现跨越发展的黄金五年。虽然宏观政策环境趋紧、区域竞争异常激烈、各种挑战越发严峻,但我们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全国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重点
县、秦巴生物多样性功能区、全省比照享受西部大开发政策县、脱贫奔小康试点县等重大政策惠泽XX,为我们争取项目、扩大投资、加快发展增添了动力;市委、市政府把XX纳入“四个XX”战略布局的重要一环,明确要求XX建成绿色XX示范区和都市XX“后花园”,为我们突破性发展园区经济、开发生态旅游、开展城市建设指明了方向;经过历届县委、县政府多年的不懈努力,全县发展思路日益完善,产业布局基本形成,为我们推进新一轮跨越发展创造了条件;“十二五”期间,四条高速公路将在我县汇集,长期制约XX发展的交通瓶颈将有效缓解,资源优势、后发优势将全面彰显。只要我们坚定建设美丽富饶新XX的信心不动摇,坚持加快发展、跨越发展不松劲、不懈怠,进一步强化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增强跨越发展的使命感和紧迫感,抢抓机遇、开拓进取,团结拼搏、乘势而上,就一定能够推动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的更大跨越!
未来五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落实县委十二届十次全会和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深入实施生态经济强县战略,大力推进以XX业为主体、以生态旅游和特色农业为两翼的“一主两翼”产业结构大调整,突破性发展经济产业园,着力打造都市XX“后花园”,构建“两园经济”发展新格局,建设绿色XX示范区,促进经济社会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统筹发展、开放发展、和谐发展,把XX建成中国中部地区最富魅力、最具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璀璨明珠。
未来五年的奋斗目标是:到2016年,全县生产总值达到200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年均增长18.3%;财政总收入达到21亿元,年均增长22.9%,地方一般预算收入达到10.3亿元,年均增长20%;五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10亿元,年均增长17.1%;社会消费品零
售总额达到60亿元,年均增长21.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3000元,年均增长14.9%;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万元,年均增长16.3%;争取城镇化率达到50%。主要约束性指标为:单位生产总值综合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幅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明显减少,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
根据上述总体要求和奋斗目标,未来五年的主要任务是:
(一)深入实施“工业兴县”战略,着力构建跨越发展新支撑。坚持以工业引领跨越发展,依托资源优势、园区平台,突破性发展工业经济。一是建设工业园区。进一步优化园区规划布局,调整产业结构,理顺工作体制,完善基础设施,大力发展园区经济。通过三至五年努力,把XX余家湖XX工业园打造成为以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和新兴服务业为主的“百亿级”现代工业示范园区;把XXXX循环经济产业园打造成为“千亿级”XX循环经济示范园区。改造提升城区精细XX业园,并逐步引导企业转移集聚。二是培育骨干企业。把大企业、大项目作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大力引进世界500强、国内500强和行业领军企业,把最优质的资源向最优秀的企业倾斜,全力支持龙蟒、兴发、尧治河等骨干企业做大做强,鼓励和引导中小企业、成长型企业加快发展。力争到2016年,全县规模以上企业总数达到100家,其中年销售收入过百亿元的企业达到1—2家。三是壮大支柱产业。顺应国家产业政策趋势,立足XX实际,着力构建以XX、农副产品深加工两个“百亿产业”为龙头,以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为重点,以水电、机械、建材、轻工业为补充的县域工业产业集群。到2016年,全县规模以上企业完成产值220亿元,实现增加值90亿元。
(二)大力加强现代农业建设,奋力推进农业农村经济新发展。深入推进农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战略,加快发展特色农业。
力争到2016年,全县建成高产优质茶园15万亩,发展袋栽食用菌1亿袋,出栏生猪100万头,出笼商品肉鸭5000万只。核桃产业紧盯60万亩目标不放松,努力建成40万亩标准化示范基地。巩固发展烟叶和蔬菜产业,扶持发展中药材、桑蚕等传统产业,为打造百亿农副产品深加工业提供原料保障。大力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快完善农技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安全监测等社会化服务体系,努力形成一个产业、一家企业、一个品牌、一统市场的大产业格局。加快发展生态农业、休闲观光农业和设施农业,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大兴农田水利,加强农业综合开发,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提高农业防灾减灾和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探索建立土地、林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完善农村公益性服务“以钱养事”和“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机制,进一步提高农民群众生产发展的积极性。深入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巩固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力争到2016年,全县农村经济总收入突破100亿元,农业增加值达到36亿元。
(三)统筹城乡建设和发展,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牢固树立“城乡统筹、一体发展”的理念,大气魄、大手笔推进城乡规划、建设和管理。坚持城市规划与旅游开发相结合,按照“南北拓展、东西呼应、山水融合”的原则和4A级景区的标准,做好城市规划修编工作,将县城规划区面积扩大到20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扩大到10平方公里,城区人口增加到10万人以上。认真做好集镇规划修编和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实现城乡规划全覆盖。按照“一轴、两线、三区、四园”的发展思路,大手笔推进城市建设。加快清溪河上下游开发,新建六级橡胶坝和沿河景观带,形成10公里的“中国楚文化第一长廊”,让有水的地方都成为景观。改建提升牌坊湾至温泉旅游公路,启动环城路建设,形成两条旅游观光线。集中力量改造旧城核心区,分期分批实
施牌坊湾、温泉小镇、万年山等新区建设,提升官山森林公园度假区,高标准建设熊绎大道、综合物流园、旅游商品文化街及高档娱乐休闲健身场所,配套完善五星级宾馆、体育馆、文化馆、科技馆、图书馆、电影院及垃圾处理、污水处理、供气供暖等市政设施,加快实施余家坪片区“城中村”改造,形成新旧城区组团式发展格局。建成紫薇林、牡丹园、蜡梅岭、杜鹃山四个专业花卉园。扎实推进“城管革命”,全面实行城市网格化管理,构建“大城管”格局。深入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把XX县城打造成为中国中部地区最富魅力、最具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山水园林城市。全面加强小城镇建设。努力将城关建成全市城乡一体化示范镇,将黄堡建成全省新农村建设示范镇,把马桥发展成为初具规模、特色鲜明、功能完善的山区小城市,将歇马、马良、寺坪建成综合发展型集镇,将两峪、店垭建成特色产业型集镇,将龙坪、后坪、过渡湾建成生态旅游型集镇,形成具有山区特色的集镇群。纵深推进新农村建设。全面实施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治理,加强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封山育林和天然林保护,抓好清洁能源入户工程建设,争创“全国生态县”。深入开展宜居村庄创建活动,建成100个生态新村。力争圆满完成脱贫奔小康试点县建设任务,争创全省脱贫奔小康示范县和山区新农村建设先进县。
(四)突破性发展生态旅游业,全力打造都市XX“后花园”。把旅游业作为打造绿色XX示范区的战略支点和引领未来发展的支柱产业,加速推进旅游资源富县向旅游经济强县的跨越。主动对接“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和“一江两山”黄金旅游线,进一步整合旅游资源,优化旅游布局,加快建设九路寨大峡谷、温泉小镇、尧治河、五道峡、野花谷五大旅游区,完善旅游服务体系,培育一批旅游名镇名村。深入发掘早期荆楚文化,加快推进旅游与文化的融合,不断丰富旅游内涵。以
“XX好山水·温泉九路寨”为主题形象,广泛宣传推介XX,高水平策划节会活动,积极开拓客源市场,打响XX旅游品牌,提升XX旅游的影响力和美誉度。
(五)全面加快对外开放步伐,不断增强跨越发展新活力。敞开山门,解放思想,以更加开放的理念和更加包容的心态,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高层次上扩大开放。进一步放宽民资准入条件,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市政公用事业、社会事业等领域。支持金融机构深化改革、创新服务,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积极推进企业上市融资,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持久动力。依托优势资源、优势产业、优势项目,坚定不移地扩大招商,强力推进项目建设,形成百亿元项目顶天立地、亿元项目遍地开花、千万元项目铺天盖地的生动局面,不断做大做强做实投资。力争五年完成招商引资实际投资200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超过50%。紧盯国家政策趋向和投资重点,精心策划、储备和申报一批支撑XX长远发展的重大项目,积极争取各类政策性资金。全面加快以高速公路、220千伏翁泉变电站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发展条件。大力优化发展环境,减少审批环节,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办事效率,把XX打造成为重商、亲商、安商、富商的投资“洼地”。加快发展对外贸易,不断提高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
(六)大力加强和谐XX建设,努力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感。始终把改善民生作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集中更多的财力向民生、向基层、向群众倾斜。加大扶贫攻坚力度,为2020年基本消除绝对贫困打好基础。积极帮助农民、企业职工和城乡困难家庭增加收入,适当提高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福利水平。认真落实就业再就业政策,促进社会充分就业。加强住房公积金管理,加快城市
廉租房、公共租赁房建设,加大农村危房改造实施力度,帮助更多的城乡低收入家庭解决住房难问题。加快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体系,进一步提高残疾人和老龄人口保障服务水平,让城乡居民生活得更有尊严、更有幸福感。加快推进科技进步和人才队伍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人才支撑。全面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不断提高全县教育教学整体水平。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五项改革,全面提升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水平。继续加强公共文化体育服务设施建设,推动文化体育事业大繁荣、大发展。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强法制教育,强化社会管理创新,提高对突发性公共事件的应急处臵能力。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抓好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统筹抓好审计、统计、广播电视、新闻出版、气象人防、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史志档案、妇女儿童、人民武装、拥军优属等工作,促进各类社会事业共同发展。我们坚信,经过艰苦不懈的努力,XX经济实力一定会一天比一天强,人民生活一定会一天比一天好,一个充满活力、美丽富饶、和谐繁荣的新XX必将展现在世人的面前!
2012年的工作重点和主要措施
各位代表!2012年是新一届政府工作开局之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是:实现生产总值60亿元,可比增长17%;财政总收入9亿元,增长20%,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5亿元,增长20.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5亿元,增长3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亿元,增长13%;直接利用外资1000万美元,增长17.1%;城镇居民人均可
支配收入13225元,增长15%;农民人均纯收入5510元,增长17%;单位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和主要污染物排放达到省市考核要求;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
2012年,我们将全力做好八个方面的重点工作:
(一)全力以赴推进工业经济提速提质。举全县之力加快园区建设。科学修订XX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和园区产业分类规划,加速推进XX余家湖XX工业园主干路网和水、电、气等基础设施建设,抓好牌坊湾农产品加工园“五通一平”建设,完成周湾XX业园入园道路硬化,打造高标准园区平台。抓紧实施重点项目。积极支持龙蟒“360”、兴发“122”一期工程尽快开工,加快推进楚磷、春祥、北京绿墙等企业项目建设,促进尧治河精细磷酸盐、楚烽万吨黄磷等项目全面投产,力争全年投产项目达到20个。深入实施企业成长工程。全力支持各类企业加快发展,确保尧治河股份公司如期上市。力争全年新增规模企业10家,销售收入过5000万元的企业达到20家;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增加值20亿元。
(二)加快发展农业农村经济。进一步壮大特色产业基地规模,新建核桃基地10万亩、高产优质茶园1万亩;新增肉鸭养殖规模1000万只,生猪出栏增加10万头;新增袋栽食用菌1000万袋,培植标准化食用菌示范基地100个、示范户500户;落实烟叶面积6万亩;新发展蔬菜面积1万亩、药材面积1万亩。大力培植农业龙头企业,促进荆山锦茶叶、富襄肉鸭、美莱家纺、澳立蜂业等企业新上项目、扩大规模,支持帝豪中药材、中坪葛业等企业加快发展,再引进1—2家农业龙头企业落户。加快农田水利建设,维修河堤1万米,疏通渠道1.5万米,整修堰塘700口。启动粉清河马桥段中小河流和黄堡河、陈家沟山洪沟治理,完成水田畈、云溪沟、大龙潭等小型水库除险加
固,实施黄土岭、白峪沟等小流域治理项目。整理高产基本农田3万亩,改造低产林1万亩。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10家以上,组建茶叶、食用菌等县级联合社;抓好农业技术推广,提高农机作业率。新增绿色、有机、无公害农产品标识认证3个。认真落实惠农直补政策。力争全年农村经济总收入增加10亿元,达到50亿元。
(三)统筹抓好城乡建设。重点实施七大工程:一是规划编制工程。启动县城旧城核心区修建性规划编制工作,抓紧实施牌坊湾、万年山等新区的规划设计,完成马桥小城市规划编制工作。二是城市重点项目建设工程。加快推进牌坊湾综合整治、熊绎大道、综合物流园等项目建设,启动实施余家坪片区“城中村”改造、清溪河上游橡胶坝和景观带建设、体育馆改造等项目,积极促成紫都宾馆“五一”正式开业。三是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从严查处县城规划区内的违法建设行为,大力整治城区卫生、交通、经营秩序,争创“全国文明县城”。四是城镇建设工程。配套完善集镇基础设施。启动实施城关镇城乡一体化试点建设,加快推进黄堡全省新农村试点镇建设。五是道路通畅工程。积极服务谷竹高速公路建设,争取麻竹、保宜高速年内动工,做好保神高速前期筹备工作,完成农村水泥路建设70公里,确保河西环城路项目立项。六是电力保障工程。开工建设220千伏翁泉变电站,实施110千伏马桥变电站二期增容改造和35千伏百峰输变电工程,完成35千伏店垭、寺坪、后坪变电站扩建任务。七是新农村建设工程。巩固提升“一线两片”和“一点两线”新农村示范区建设,实施新一轮整村推进扶贫,编制XX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规划,扶持1.4万名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启动45个村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治理和宜居村庄建设,完成清洁能源入户工程建设4000户。
(四)大力发展以旅游为龙头的第三产业。高标准做好全县旅游总体规划修编。督促协调企业加快景区景点开发,重点加快九路寨景区白竹旅游集散中心建设,完成餐饮服务中心、游客中心、会议中心和悬崖酒店等项目,启动黄龙洞和象鼻峰景点建设,力争“五一”前正式对外开放。尽快完成温泉景区服务中心等主体一期工程,力争“十一”前对外营业。加快建设尧治河太极养生馆、民俗博物馆、老龙洞等项目,支持尧治河创建4A级景区。启动野花谷一期开发和五道峡景区整体提升工程。加强旅游配套设施建设,重点实施歇马至白竹入口路建设,改扩建红岩寺至麻坑旅游公路。新发展“农家乐”100家,支持陈家河、白竹创建XX旅游名村。深入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农村“新网”建设,改造、新建6个集镇超市,培育10家限额以上商贸企业,争取新引进1家大型商业连锁机构入驻XX。认真落实“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政策,推动城乡消费提档升级。积极支持出口创汇企业优化产品结构、扩大出口规模,力争全年外贸出口突破2000万美元。
(五)强力推进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充分依托园区平台,坚持项目招商与资源招商并举,围绕XX、农副产品深加工、生态旅游、城市建设等领域,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力争全年引进4个过10亿元、一批过亿元的大项目,招商引资实际投资总额突破40亿元。全力推进项目建设,推行领导包保责任制、服务秘书制、行政助理制,建立项目评价和甄别制度,进一步提高项目质量和效益。扎实做好政策性项目和资金争取工作,力争在“三农”、水利、教育、卫生、科技、保障性住房和新兴产业等方面,有一大批项目跻进国家和省投资计划“笼子”,全年争取政策性资金达到15.8亿元。
(六)扎实抓好财税和金融工作。加强财源建设和财税管理,重点培育楚烽、尧治河、供电公司、烟叶分公司四大骨干企业税源,力
争马桥镇财政收入过2.5亿元、城关镇财政收入过2700万元、歇马镇财政收入过1800万元。严格依法治税,确保应收尽收。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不断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简化国库集中支付流程,推行公务卡消费,努力降低行政成本,确保财政资金安全、规范运行。严格控制“三公”等一般性支出,集中有限财力保民生、保运转、保发展。深入开展信用创建活动,力争A级以上信用企业达到40家。进一步做大做强建投公司、担保公司,提高担保能力,扩大融资规模。争取新增1家村镇银行、1家小额贷款公司,确保工行2012年正式营业。
(七)全面发展民生和社会事业
高度关注民生问题。认真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加强劳动技能培训,大力开发公益性岗位。抓好“五险”扩面征缴,全年新增“五险”扩面5720人。提高城乡低保受益范围和保障标准,逐步取消医疗救助病种限制。在非公有制企业中全面推行住房公积金制度。切实关心农村“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的生活。加强市场价格监管和监测,确保市场价格基本稳定。
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加大科技投入、科普教育和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继续抓好中小学校布局调整和标准化建设,启动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建成一批农村幼儿园。加强村级卫生室规范化改造和乡村医生队伍建设。提高出生缺陷干预水平,争创全省人口和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加快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积极开展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切实抓好污染治理、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加强社会管理创新,抓好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始终保持社会和谐稳定。
认真办好“十件实事”。2012年,县政府将继续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办好一批惠民利民实事。
一是启动精神卫生中心建设,方便患者康复治疗。
二是推进农村安全饮水和城市供水工程建设,解决50个村、2万名农村群众的饮水安全问题;加快金盘洞水库、水厂建设,配套完善城区供水管网,逐步解决城区居民吃水难问题。
三是抓好“菜篮子”工程建设,新增专业蔬菜面积1000亩,进一步缓解城区居民吃菜难、吃菜贵问题。
四是加快城市农贸市场建设,改造古泉农贸市场、第三农贸市场,规范河西农贸市场。
五是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实施农村危房改造1000户,启动200套城市廉租房建设,逐步解决城乡低收入家庭住房难问题。
六是在乡镇卫生院和村级卫生室全面推行国家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进一步减轻群众医疗负担。
七是新增就业岗位1000个,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3000人。八是新增城乡低保救助对象2000人。
九是新建、改扩建农村中小学校舍10000平方米。
十是实施文体惠民工程,完善县博物馆配套设施建设,免费对外开放;配备50个村健身设施,实现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全覆盖。
(八)进一步加强政府自身建设。面对不断变化的新形势,面对跨越发展的新任务,面对人民群众的新期盼,我们将进一步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以更稳健的步伐顺应形势变化,以更有力的举措回应人民的关切,以更扎实的作风开创政府工作新局面。
坚持奋发有为,努力建设责任政府。任职者任责,任劳者任怨。我们将以振兴XX为己任,大力弘扬荆楚先人“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的创业精神,时刻保持敢于担当的锐气、自我加压的志气和负重前行的勇气,把主要心思和精力放在工作和事业上,集中到培育致富群众、造福地方的优质企业、优势产业上,集中到构建“两园经济”发展的新格局上,集中到绿色XX示范区的建设上,聚精会神做好打基础、管长远、蓄后劲的工作,为建设美丽富饶新XX搭好桥、开好路,让XX在跨越发展的大舞台上更加有为、更加有位。
坚持一心为民,努力建设民生政府。关注民生,关注弱势群体,促进社会和谐,是政府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也是我们的职责所在。我们将始终坚持以群众满意为目标,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作决策充分尊重民意,上项目充分珍惜民力,办实事充分体现民需,出政策充分保障民利,新增财力更多地向民生倾斜,尽最大努力保障好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解决好山区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困难问题,尽力满足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让人民群众充分享受改革发展带来的成果,过上更加幸福、更加美好的生活。
坚持真抓实干,努力建设高效政府。我们将进一步理清政府职责,转变政府职能,减少审批环节,简化办事程序,把麻烦交给政府,把便利留给企业和群众。大兴学习之风,不断提高政府公务人员的履职能力和水平。建立健全抓落实的工作机制,把经济社会发展目标逐级分解、落实到位。积极打造“诚信政府”,认真践行政府承诺。大力倡导雷厉风行、言出必行的工作作风,深入开展治庸问责,做到令行禁止、政令畅通,确保政府工作高效运转。坚决改进文风、会风、话风、事风,推行发短文、开短会、讲短话、简办事。坚持深入基层、深入一线,脚踏实地,苦干实干,以实实在在、卓有成效的工作,创造出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业绩。
坚持依法行政,努力建设法治政府。我们将严格按照法定权限、法定职责、法定程序,依法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认真执行重大事项专家论证制度和公开听证制度,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提高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水平。继续发扬讲大局、讲团结的优良传统,始终坚持在县委的领导下开展工作,自觉接受人大和政协监督,主动接受社会公众和新闻舆论的监督,不断深化政务公开,确保政府一切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坚持用制度管钱、管事、管人,强化对重要领域、关键岗位的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严厉查处各类违法违纪案件。坚持勤俭办事,反对铺张浪费,以秉公用权、勤政为民的良好形象取信于人。
各位代表!今天的XX,正站在跨越发展的新起点上,处处充满着新的希望,处处充满着新的活力。勤劳勇敢的XX人民,用双手创造出了建设发展的精彩画卷,在新的征程上又将书写波澜壮阔的崭新篇章。宏伟的事业激励着我们,人民的期待鼓舞着我们。让我们携起手来,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和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团结和带领全县人民,万众一心,奋勇前进,锐意进取,扎实工作,为早日建成美丽富饶的新XX而努力奋斗!
名词注释:
飞地经济:指发达地区与正在发展地区的地方政府打破行政区划限制,把“飞出地”方的资金和项目放到行政上互不隶属的“飞入地”方的工业基地,通过规划、建设、管理和税收分配等合作机制,实现互利共赢的持续或跨越发展的经济模式。XX余家湖XX工业园和XXXX循环经济产业园属于典型的“飞地经济”发展模式。
秦巴生物多样性功能区:国家根据资源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来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将国土空间划分为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三类主体功能区。按照国家主体功能区域划分,秦巴生物多样性功能区属限制开发区域,发展方向是适度开发水能、减少林木采伐、保护野生物种。行政区划上包括了XX、四川、陕西、甘肃、重庆五省(市)的47个县(市)、林区,其中XX省有XX、神农架等7个县(市)、林区。
两园经济:经济产业园、都市XX后花园。
一轴、两线、三区、四园:“一轴”即以清溪河为城市空间主轴;“两线”即温泉路生态观光线、环城路城市风貌景观线;“三区”即牌坊湾新区、温泉小镇新区和万年山新区;“四园”即紫薇林、蜡梅岭、牡丹园、杜鹃山。
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2008年11月,XX省委、省政府运用后现代理念,激活鄂西地区丰富的生态、文化等资源优势,破解交通、体制、机制等瓶颈障碍,协调组织建设“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使其成为国内著名、国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以推进鄂西地区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地发展。是一个以旅游为切入点,全面发展经济社会的一个横向整合圈、纵向跨越圈、系统综合圈。主要包括XX西部的XX、荆州、宜昌、十堰、荆门、随州、恩施、神农架等8
个市州(林区),其人口总量、版图面积分别占全省的50%和70%,是全国重要的生态功能区、最大的水电基地,也是XX重要的农产品基地和制造业基地。
清洁能源入户工程:主要包括沼气池建设、省柴节煤炉灶及太阳能热水器推广。
一线两片:“一线”即黄堡镇305省道沿线;“两片”即歇马片、马桥片。一点两线:“一点”即以龙坪镇为整镇推进试点;“两线”即保宜路沿线、襄关路沿线。
医药卫生体制五项改革:主要是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
“五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
第五篇:2012年平度市政府工作报告(印刷终稿20120129)
政府工作报告
——2012年2月2日在平度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代 市 长杨钊贤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科学发展、全面进步的生动实践
市第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面对复杂多变形势、诸多严峻挑战和艰巨繁重任务,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依法监督和市政协的大力支持下,我们紧紧依靠全市人民,科学超前谋全局、抢抓机遇快建设、砥砺奋进保发展、改善民生促和谐,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挑战,又好又快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实现“十二五”时期精彩开局,谱写了平度跨越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崭新篇章。
——四年来,我们致力于经济结构调整,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08亿元,年均增长15%;地方财政收入27.56亿元,年均增长22.7%,实现翻番;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365亿元,年均增长22.6%。三次产业结构由15.1:50.9:34调整为13.4:51.4:35.2。新型工业强力推进。落实帮扶企业应对国际金融危机27条措施,实施青啤扩建等82项重点工业项目,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突破千亿元大关,形成机械配件、电子家电、食品加工、特色化工四大规模以上产值过百亿元或250亿元产业,兴起以风能、石墨精深加工为主的新能源材料产业。现代服务业繁荣发展。新引进成立8家银行及担保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到315.6亿元、贷款余额150.4亿元,年均分别增长20.8%、24%。实施大润发超市等18项重点商贸旅游项目,茶山风景区创建为国家4A级景区,我市被评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高端特色名牌农业发展领先全国。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成32万亩高产粮食示范区、32万亩优质蔬菜基地,被国务院表彰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创造性举办农业“四节四会”,新发展设施农业5万亩、“三品一标”农产品(1)(2)85个,14种农产品通过国家地理标志保护认定或登记,居全国县级市之首。培育青岛市级以上龙头企业8家,荣获全国食品工业强县(市)称号。
——四年来,我们致力于新型城镇建设,城乡面貌大为改观。青新高速建成通车,海青铁路全面开工。启动生态商务区建设和旧城中心区改造,形成“一环两轴四片区”城市发展框架(3),建成区面积由41.2平方公里扩展到48平方公里,城市人均居住面积由28.9平方
(4)米提高到32平方米。规划实施“一中心四轴线七节点”城镇化布局
加整洁。,城镇化率由43.5%提高到50%。改造国省干线340公里,修建农村(5)公路2108公里,通油路村庄比例由40%提高到100%。实现全市1785个村庄“五化”工程全覆盖,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更加便利、环境更
——四年来,我们致力于深化改革开放,发展活力加速释放。全面完成政府机构改革,稳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完成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新发展私营企业4200家,民营经济成为发展主力军。持续推进招商引资项目落地大会战,全面打响“八大战役”,累计到账外资8亿美元,实际利用内资280亿元。新河生态化工科技产业基地、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区、平南低碳生态新产业区加快开发,集聚效应大幅提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占据全市半壁江山。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累计完成外贸出口41.4亿美元,年均增长14.4%。
——四年来,我们致力于转变发展方式,可持续发展能力切实增强。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8家,形成以中科院中试基地为特色的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平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到30.3%。新争创省级以上名牌产品、著名商标24件,中国驰名商标4件,荣膺中国商标发展百强县。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推进矿产资源开发整合,被评为全省国土资源执法模范县(市)。深入实施环境污染专项整治,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任务,全市林木覆盖率由28.1%提高到31.2%。
——四年来,我们致力于保障改善民生,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259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2022元,年均分别增长12.9%、13.9%。新增城乡就业15.9万人。城乡居民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工作走在青岛市前列,21.7万名60周岁以上老人喜领养老金。城市居民低保标准由每月230元提高到310元,农村居民低保标准由每年1800元提高到2604元。新建改扩建镇中心敬老院22处,80%以上农村五保老人实现集中供养。新建保障性住房780套,改造农村危房7300户,修建在乡“三老”优抚对象
房1162户,困难群众住房问题有效解决。
——四年来,我们致力于发展社会事业,和谐平度建设扎实推进。实现城乡教师工资统筹、免费义务教育,改造49.5万平方米农村中小学危房,在青岛市率先完成高中进城工程。全市29个镇(街道)卫生院药品实行零差率销售,农村大病医疗救助制度建立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保持100%,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达90%以上。建立完善院前急救网络,新建改扩建乡镇卫生院29处,标准化改造村卫生室436处。免费开放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完成有线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建成1437个农家书屋,改扩建1170个村文化活动室。通过全国文化先进县(市)复评。低生育水平不断巩固,被评为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市。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好转,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荣获平安山东建设先进市称号。统计、气象、民族宗教、妇女儿童、外事侨务、民兵预备役等各项工作,都取得新成绩。(7)(6)和残疾人危漏住
——四年来,我们致力于加强自身建设,发展环境持续改善。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创先争优活动,承诺为民办好的38件实事基本完成。主动接受人大、政协监督,办理人代会议案及人大代表建议672件、政协提案763件。实施“治庸提效”工程,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启用电子监察系统,机关效能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被评为全国行政复议工作先进单位、全省“五五”普法(8)依法治理先进市。建成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开办“行风在线”栏目,严格落实财政收支两条线、国库集中支付、工程招投标、土地招拍挂、政府采购等制度,反腐倡廉工作取得新成效。建立健全应急管理体系,经受住应对国际金融危机、防灾救灾等复杂局面和重大挑战的考验。
四年的奋进历程让人难忘,四年的发展成果令人鼓舞,四年的探索实践给人启迪。我们深刻体会到,应对各种复杂形势和严峻挑战,实现平度发展新跨越,必须扭住科学发展不动摇。我们深入践行“融入青岛、接轨半岛,兼收并蓄、乘势而上”的发展理念和“解放思想、争创一流、加快转变”的总体要求,强力推进“一线五区”产业布局、“一环两轴四片区”城市更新改造,在寻标、对标、达标、夺标中谋发展、求突破。必须抢抓历史机遇不放松。我们发扬“五皮”和“三动八跑五争取”超常规拼抢精神,推进海青铁路等一批事关长远发展的关键性基础设施,争取新河化工列为青岛新增产业功能区,实现发展空间、产业布局与半岛、青岛融合对接。必须勇于改革创新不守旧。我们坚持运用“五善于一结合”工作法(10)(9),千方百计破解建设资金短缺及土地紧张、融资担保困难等发展难题,积极有力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严峻挑战,不失时机加大城乡基础设施投入,推动城乡面貌实现显著改观。必须坚守生态底线不含糊。我们坚定不移转变发展方式,矢志不渝抓好生态建设,毫不动摇抓好节能减排,深入实施城乡环境综合整治,连续五年做到省级环境检查“零通报”、辖区环境污染“零事故”。必须重视改善民生不惜力。我们坚持民有所想、我有所谋,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求、我有所为,实施了农村大病患者救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等一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实事,让群众更多享受幸福平度建设成果。必须维护和谐稳定不折腾。我们自觉把政府工作置于市委领导之下,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行“三有推定”信访工作理念政作为第一要求,实行工作业绩与干部去留、荣辱、升迁“三挂钩”制度,奏响加快平度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大合唱。
四年来,平度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是市委正确领导、统揽全局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监督支持、合力推进的结果,是全市上下团结拼搏、真抓实干的结果。在这里,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和社会各界,向所有关心支持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海内外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工商业不够发达,产业膨胀升级亟待提速;项目落地难度加大,土地、资金等要素瓶颈亟待破解;财政收支矛盾突出,新的财源、融资途径亟待开辟;城镇建设欠账很大,城乡一体化步伐亟待加快;农业产业链较短,农民增收渠道亟待拓宽;利益诉求更趋多元、矛盾问题更趋复杂,社会管理亟待加强和创新;部分政府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创新能力不够,服务效率与工作作风亟待改进。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加快解决。
二、跨越赶超、绿色崛起、富民强市的美好蓝图
各位代表!今后五年,是平度加快转型升级、实现跨越赶超的攻坚时期。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世界经济格局正在发生重大变化,生产要素、产业布局重新整合优化,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同步快速推进期,全省“蓝黄”两大战略(12)(11),深化“平安平度”建设,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必须加强自身建设不懈怠。我们坚持把依法行政作为第一准则,把廉洁勤、青岛整体空间战略加快实施,我市地处山东半岛咽喉地带,总体上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也要看到,世界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各种形式保护主义明显增多,国内以转型升级为重点的新一轮区域竞争更趋激烈。我们必须增强机遇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持之以恒地寻标、对标、达标、夺标,实现平度科学发展的新跨越。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总体思路是:按照市十三次党代会确立的发展思路,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紧扣“解放思想、争创一流、加快转变”的总体要求,以世界眼光谋划未来、以国际标准提升工作、以本土优势彰显特色,着力突破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集中抓好先进制造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集区、区域性物流集散中心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目的地、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全省最安全最稳定最和谐城市建设,全面实现建设山东半岛加工制造业中心城市、现代山水田园秀美宜居城市、胶东特色文化名城的目标!
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是:到2016年,全市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实现翻番,分别突破1300亿元、60亿元、850亿元,城乡居民收入力争实现倍增,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显著增强。突出抓好四个方面:
一是更加注重转型升级,建设富强新平度。构建以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以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高端特色名牌农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7:54.4:38.6。加快十大园中园(13)建设,实施规模企业倍增工程,推动机械配件、电子家电、食品加工、特色化工四大主导产业向高端化迈进,新能源材料、生物科技等新兴产业集群化发展,实现年产值超百亿元企业集团、超700亿元产业集群突破。依托空港、铁路、高速及干线公路,规划建设大型物流园区、专业市场、商贸中心,打造山东半岛陆路商贸物流枢纽。加快四大旅游板块(14)建设,争创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目的地。实施四大农业基地(15)和五大特色产业带(16)建设,建成“旱能浇、涝能排”水利保障体系,率先在全国进入农业机械化高级阶段,打造一流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二是更加注重改革创新,建设开放新平度。全面推进经济、社会、政府管理各领域改革,实现全社会研发投入、高新技术企业总数、中国驰名商标三个“倍增”,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8%以上。优化提升“一线五区”产业发展战略平台,培育年产值超300
亿元、财政收入超10亿元工业园区,年产值超500亿元、财政收入超15亿元工业板块。新河生态化工科技产业基地以打造100平方公里青岛西北产业新城为目标,完成重大产业项目、基础设施和城镇建设投入400亿元以上。省级开发区以建设国家一流园区为目标,“新九通一平”(17)覆盖32平方公里。高新技术产业区以建设国家级新能源材料科技产业基地为目标,实现20平方公里范围内基础设施全覆盖。平南低碳生态新产业区以打造承接青岛产业转移先行区和临港产业区为目标,完成重点产业项目和镇驻地改造、基础设施建设投入100亿元以上。田庄高端装备配套产业功能区打造青岛高端装备制造业的重要配套基地。突出招大引强选优,提升开放层次和水平,年均引进过亿元或过千万美元项目60个以上,外贸出口额突破20亿美元。
三是更加注重城乡统筹,建设宜居新平度。实施三城路城区段改线、杭州路贯通等工程,推进片区整体开发,拉起东至白沙河、西至海青铁路、南到青新高速、北到潍莱高速158平方公里城市发展框架。完成20平方公里生态商务区开发,建成市民服务中心、公共文化中心、医疗服务中心、社会福利中心、市民休闲中心。全面完成56个城中村成方连片改造,推进城区河流及北部山体生态综合治理,彰显格局大气、建设精致、管理精细、文化浓郁、秀美宜居的城市形象。推进“一中心四轴线多节点”城镇网络布局,建设南村、明村、新河—灰埠、云山、蓼兰等沿线小城市或产业重镇,城镇化率达到60%。海青铁路建成通车,贯通青岛西部南北大通道平度段,新建莱平路等跨区域高等级公路,加强农村公路大中修及管理养护,打造人便其行、货畅其流的综合交通体系。推动供水、供气、排污、垃圾处理等配套设施向镇村延伸,实现镇驻地污水处理全覆盖,全市60%以上村庄(社区)达到产业生态高效、环境优美宜居、生活文明健康的建设标准。高标准实施大沽河治理,建设3个万亩林场,创建省级园林城市和国家级生态城市,空气质量稳定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四是更加注重民生改善,建设幸福新平度。实施充分就业工程,提高城乡居民收入,让广大市民劳有多得。构建各类保障机制相衔接、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城乡一体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让广大市民困有所济。落实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优化设学布局、资源配置,搬迁开发区高中,建设职业教育全国示范校,保持平度教育领先优势,让广大市民学有优教。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让广大市民病有良医。构建多层次、全方位养老服务体系,实现“五保”老人集中供养,让广大市民老有善养。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让广大市民住有宜居。建成覆盖城乡、服务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让广大市民暇有所乐。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创新,实施“六五”普法依法治理规划,让广大市民居有平安。
各位代表!辉煌成就载入史册,美好蓝图催人奋进。我们肩负着时代赋予的神圣使命,承载着全市上下寄予的深切厚望,我们一定会再创平度发展新辉煌!
三、奋战2012:聚力攻坚 矢志跨越
各位代表!2012年是新一届政府施政的第一年,也是承前启后、转型跨越的关键一年。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4%,财政收入增长1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外贸出口增长1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2%,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3%,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以下,确保完成节能减排任务。重点抓好五项工作:
一、加快转型升级,为新一轮跨越发展筑牢产业支撑。膨胀优势产业、新兴产业和特色产业,打造创新型、规模化、高效益、可持续的现代产业体系。
全力发展新型工业。引导40家骨干工业企业和成长性中小企业扩规模、调结构,鼓励海尔、青啤等10家企业建设园中园,集中实施凯纳姆集成房屋、淄柴博洋机械配套等34项重点项目,促进产业链向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环节延伸。加快太阳能发电、华润风电、三菱化学锂电池、中科院中试基地等项目建设,膨胀以太阳能、风能、石墨精深加工为主的新能源材料产业。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重点实施青少年素质培训基地、两髻山等旅游项目,建设旅游经济强镇、特色村、示范点6处,推动环东北山区旅游道路建设,打造平度一日游、两日游。推进豪德商贸物流城、银畅国际物流城等物流项目,利群广场、上品广场等商贸项目,支持发展总部经济和生产性服务业,推动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互动发展。实施“中型超市进镇、小型超市进村”战略,培育家政服务、养老服务、健康服务等新型业态。
着力发展现代农业。建成粮食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20个、花生良种繁育基地4万亩。新发展青岛市级蔬菜、果品标准园及科技示范园9个,“三品一标”农产品10个,标准化畜禽示范场及规模化养殖场20个,打造绿色安全农产品品牌之都,创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实施平南平西田间排涝、水库除险加固等水利工程,推广大型农业机械2000台套、保护性耕作10万亩。高水平办好“四节四会”,扩大农超对接规模,推进波尼亚食品等农字号项目落地,扶持龙头企业扩能升级、产地市场改造升级,培育青岛市级示范合作社40家以上。
二、统筹城乡建设,为新一轮跨越发展夯实载体平台。优化城镇空间布局,配套城镇基础设施,改善城乡环境,形成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互动发展新局面。
突出规划引领作用。完成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实现东至白沙河、西至海青铁路、南到青新高速、北到潍莱高速区域控制性详细规划全覆盖。加快地下空间、停车场等专项规划编制。抓好大沽河沿岸控制性详细规划及有关专业规划编制。修编完成新河生态化工科技产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区、平南低碳生态新产业区相关规划。严格按规划实施项目布局,提升城市监管水平。
加快中心城区建设。开工建设生态商务区核心区,提速改造常州路西侧片区,完成红旗路两侧、红旗路向西贯通片区拆迁并开工建设,加快天柱化肥厂片区及19个城中村改造。实施厦门路东段拓宽改造及广州路、徐州路等道路整修改造工程,南京路、兰州路等道路亮化工程,赣州路、永州路等道路人行道铺装工程,人民路、泉州路等道路绿化工程,永安新村、教师新村等居民楼院环境提升工程,现河、白沙河部分河段治理工程,改善城市宜居环境。
构建新型城镇体系。鼓励南村、明村、新河—灰埠等重点镇提升承载能力,向小城市迈进。依托镇驻地、中心村,规划建设规模适度的新型农村社区。启动大沽河治理工程,推动沿河镇村建设特色水乡、文明社区。启动三城路北段拓宽改造,实施三城路南段、朱诸线北段、平古路等道路大中修,优化交通环境。扩建云山水厂、兴平水厂,新建大泽山淄阳水厂,推动城乡供水一体化。
改善城乡环境。在市区新建改造公厕、垃圾收集间,科学布局民生摊点市场、临时停车场所、便民公示栏。启动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建设。重拳整治违法建设、乱停乱放等问题,推动城市管理网格化、精细化、常态化,倡导市民讲文明、改陋习,自觉爱护我们的城市。优先发展城市公交,适度增加出租车,规范城市交通秩序,为市民创造安全、便捷、经济的出行条件。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实现建制镇全覆盖。推广“户分类、村收集、镇运输、市集中处理”的农村垃圾收集处理系统建设,培育生态文明亮点镇4个、村庄100个,营造清洁、整齐、优美的城乡环境。
三、扩大对外开放,为新一轮跨越发展提供强劲动力。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建设大平台,引进大项目,发展大产业,提高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水平。
创优产业平台。新河生态化工科技产业基地加快推进基础设施、胶东特色水城及8项投资过5亿元产业项目,建设生态产业新城。开发区加快扩容升级,抓好青啤、淄柴等六大园中园及12项市级以上重点项目建设,争创国家级园区。高新技术产业区全面启动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新力通高温合金材料等11项投资过亿元项目落地达产,打造青岛市级新能源材料产业聚集区。平南低碳生态新产业区加快基础设施、裕龙南村国际文化旅游度假区及10项投资过亿元产业项目建设,构筑承接青岛辐射的桥头堡。启动田庄高端装备配套产业功能区建设,争取列入青岛市新增工业功能区。
突出招大引强。深入推进招商引资项目落地大会战,立足本土资源优势、产业优势,瞄准行业龙头、技术源头、产业链头开展定向招商、以商招商,在承接青岛老城区企业搬迁,引进行业领军型、基地型、创新型项目上实现突破。全力推动冷藏车、矿井救生舱等总投资405亿元的67个青岛及平度市级重点项目落地,超额完成青岛市下达的内外资任务。
破解瓶颈制约。积极争取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盘活闲置、低效存量土地,完善项目评价机制,优先保障大项目用地。优化金融生态环境,积极引进股份制商业银行,加快发展小额贷款公司和担保公司,提高贷款与存款的比例,年内新增贷款比年初增长20%以上。构建责任领导、引资单位、园区、职能部门、行政服务中心“五位一体”服务体系,制定更加灵活、更具吸引力的配套政策,打造富有竞争力的开放环境、商务环境。
拓展国际市场。认真落实出口扶持政策,支持企业调优产品结构,巩固欧美、日韩等传统市场,拓展中东、非洲、东盟、俄罗斯等新兴市场。推进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培育申报省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完善外贸监测预警机制,实现原产地签证升级服务,降低企业出口风险和成本。
四、深化改革创新,为新一轮跨越发展集聚后发优势。实施体制机制和科技创新,建设创新型城市,推动经济走上内生增长、创新驱动、绿色低碳发展轨道。
推进重点领域改革。继续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文化体制改革。争取列为全国城镇发展改革试点市。探讨民办教育综合改革。探索建立农村土地市场,推进农村宅基地置换。完善财税分配体制和激励机制,鼓励壮大镇域经济和城区村庄集体经济。建立投融资新机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公用事业建设。加大对爱德牛业、征和工业等企业培育力度,力争实现上市企业零的突破。
加速发展民营经济。引导民营企业创新企业组织制度和经营管理方式,做好与外来资本结合、与外向型经济接轨文章,培育产值超10亿元现代企业集团。落实结构性减税政策,建立农民创业扶持基金,激励能人创企业、百姓创家业,扶持发展创业成本低、成果见效快的小微企业。年内新发展市场主体1万户以上。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以培育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创新型企业为重点,加强与中科院、青科大等院校战略合作,推进园区孵化器建设,加快火焰切割机、燃料专用锅炉等项目研发。年内争取列入国家、青岛市科技计划10项,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家,申请专利280件,争创省级以上名牌产品、著名商标4件以上。争创全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落实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积极引进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
鼓励绿色低碳发展。重点推进锅炉窑炉改造、建筑节能、绿色照明等节能减排工程,鼓励创建绿色环保企业、生态产业链和生态工业园区。落实最严格的污染排放标准、最严格的环保准入门槛,严厉打击违法排污行为。坚决遏制违法违规占地、乱采滥挖等行为。推进“三河三库”(18)治污保护,完成新造林3.5万亩,建设8万亩农田林网,使平度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
五、建设幸福平度,为新一轮跨越发展创造和谐环境。把财力更多投向民生实事,把精力更多用于社会管理,最大限度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和满意度。
增进民生福祉。争创全国劳动关系和谐示范区,实现城乡就业2.5万人。扩大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最低生活保障和失业、医疗、工伤
保险覆盖面,落实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启动市级福利服务中心建设,建成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加大对“政府不管没人管、最无助、边缘化”弱势群体扶助和保障力度。交付、续建、开建保障性住房640套、限价商品房2400套,更好满足困难家庭住房需求。
优化公共服务。新建改扩建中心幼儿园15处,实施40万平方米中小学校舍安全及“211”工程(19),续建职教中心三期工程,争取市技工学校晋升高级技工学校。建设医药卫生信息化应用体系,完善公共卫生体系、院前急救体系,实施村级基本药物制度,将新农合参合标准由每人每年250元提高到300元。增加公共体育设施,开展群众体育活动,让市民享受运动的快乐。进一步完善人口计生利益导向机制,扎实推进优生优育惠民工程。
繁荣发展文化。推进即墨古城和六曲山古墓群遗址保护工作,修缮崇德宫、教会医院,建设城隍庙民俗文化广场。筹建广电中心。改扩建村文化活动室615个、农家书屋348个,实现农家书屋全覆盖。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倡导公正、包容、责任、诚信的价值取向,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和文化环保城市。
创新社会管理。成立群众工作部,探索“一站式接待、一条龙办理、一揽子解决”信访工作模式。强化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打造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推进“一居一警、一区一警”和“访谈式”民本警务机制,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提升公众安全感。完善安全生产网格化监管平台,增设交通安全设施和电子监控,推进校车安全工程,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创新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机制,让广大市民吃得放心、用得安心。完善虚拟社会管控机制,提高网络舆情监测、研判、预警、应对水平。增强突发事件的预防预警、应急处置和应急保障能力。认真实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大力发展红十字事业和慈善事业,做好民兵预备役、双拥共建、民族宗教、统计、档案、外事、气象等工作。
四、全面推动政府工作加速、提升、增效
各位代表!面对发展重任,肩负人民重托,我们将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努力建设顺应时代要求、适应科学发展、崇尚公平正义、符合人民意愿的法治政府、服务政府。
坚持科学施政。积极在产业发展、城市管理、财源建设、体制机制等各个层面大胆创新,注重运用市场化方式、高科技手段,下气力突破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关键问题、薄弱环节、瓶颈制约。集中一切有效资源要素向重点工作、重大工程聚集,坚决不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干成一批打基础、利长远的事。
严格依法行政。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市政协的民主监督以及社会舆论监督。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办事公开和政府信息公开,依法规范透明运行行政处罚权。严格行政决策程序,重大事项坚持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合法性审查、风险评估、集体决策。
致力高效勤政。坚持迅速行动、马上就办、雷厉风行,做到有事即议、议则早定、定则快办、办则办好。健全市镇村三级便民服务体系,清理、减少和简化行政审批,建设网上办事大厅和服务平台。注重从小处入手、从细节做起,积极探索行政服务标准化
要”,把行政效能提到最高,把办事成本降到最低。
用心为民理政。坚持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注重普惠民生的制度性安排,市级可用财力一半以上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年内抓好保障性住房、校舍安全等总投资10亿元的8件10项为民办好的实事。发挥政务网站、政务热线、行风在线、互联网等作用,精心打造政府与群众互动交流平台,虚心接受群众监督,及时回应群众诉求,让群众得到更多实惠、感受更多温暖。
自觉廉洁从政。严格执行廉政准则,健全建筑工程、土地交易、政府采购、资金监管等重点领域反腐倡廉长效机制,加强电子监察、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坚决查处失职渎职、贪污受贿、以权谋私等违法违纪案件,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倡导勤俭办一切事情,节约办一切活动,把有限资源和财力用在促进发展、改善民生上。
各位代表!平度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正朝着加速崛起的目标迈进。让我们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紧紧依靠全市人民,以更加宽广的视野谋划发展,以更加昂扬的斗志迎接挑战,以更加务实的作风勤勉做事,为开创平度跨越发展新局面、谱写人民幸福生活新篇章而努力奋斗!
名词解释:
1、四节四会:即春季云山大樱桃节、夏季明村西瓜节、秋季大泽山葡萄节、冬季马家沟芹菜文化节、牛业发展大会、花生博览交易会、旧店苹果展交会、仁禾生姜交易会。
2、“三品一标”农产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统称“三品一标”。
3、“一环两轴四片区”城市发展框架:“一环”即改造城市外环路,形成大营路至外环路一流城市景观带;“两轴”即南北以大营路—常州路为轴线、东西以红旗路为轴线推进旧城改造;“四片区”即加快实施“东扩南进西展北提”战略,着力构筑东部经济开发区、南部生态商务区、西部高新技术产业区、北部生活商业服务区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协作共赢的城区发展新格局。
4、“一中心四轴线七节点”城镇化布局:以城区为中心,以青新高速、三城路、大营路和309国道为轴线,以南村、明村、蓼兰、(20),遇事不说少说“不能办”,多想多教“怎么办”。实行更加严格的行政效能监察和行政问责制度,下决心治庸、治懒、治散、治慢、治“吃拿卡
新河—灰埠、店子、大泽山、云山等重点中心镇为节点,辐射带动一般镇,形成“中心城市—重点中心镇—一般镇—新型农村社区”四级网络体系。
5、“五化”工程:以硬化、亮化、绿化、美化、净化为重点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程。
6、八大战役:即新河生态化工科技产业基地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区建设、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扩容、平南低碳生态新产业区规划建设、旧城中心区更新改造、生态商务区建设、高端旅游精品区建设、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八大战役”。
7、“三老”优抚对象:为建立和保卫共和国做出特殊贡献的老伤残军人、老烈属、老复员军人。
8、五五普法: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五个五年规划,简称“五五”普法规划。
9、一线五区:以青新高速和海青铁路为生产要素集聚复合轴,加快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区、省级经济开发区、新河生态化工科技产业基地、平南低碳生态新产业区、田庄高端装备配套产业功能区“一线五区”成为产业发展隆起带、城乡融合示范区、绿色崛起主轴线。
10、“五善于一结合”工作法:善于掌握上级的最新指示精神、善于掌握学术界的最新研究成果、善于掌握国内外最新动态、善于掌握基层的最新经验、善于掌握群众的最新诉求,并与平度实际工作相结合。
11、“三有推定”信访工作理念:对上访群众首先作“有理推定”,对引发群众上访原因首先作干部“有过推定”,对群众上访反映问题首先作“有解推定”。
12、蓝黄两大战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与《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两大国家级战略。
13、十大园中园:即以海尔、海信、青啤、海湾化工、淄柴博洋、三菱化学、波尼亚食品、磐石容器、三利给水设备、新华锦能源十大企业或项目为依托,建立十大园中园。
14、四大旅游板块:平东北生态健身休闲娱乐区、平北山体水景文化之旅、平西红色遗迹探访、平南精致农业观光四大旅游板块。
15、四大农业基地:规模农业基地、设施农业基地、特色农业基地、农产品出口加工基地。
16、五大特色产业带:粮油、葡萄、苹果、大樱桃、蔬菜五大特色产业带。
17、新九通一平:信息通、市场通、法规通、配套通、物流通、资金通、人才通、技术通、服务通的新经济平台。
18、三河三库:“三河”即大沽河、胶莱河、泽河,“三库”即尹府水库、黄同水库、大泽山水库。
19、“211”工程:即两热(热水、热饭)一改(改厕)一暖(取暖),通过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切实改善中小学校的吃饭、饮水、卫生环境及冬季取暖条件。
20、行政服务标准化:即将企业“标准化”理念引入行政服务全过程,制定行政审批服务全程标准化体系,规范行政审批行为,优化再造审批流程,实现政府管理高效化、运行规范化和服务标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