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检测机构质量负责人职责要求
浅谈如何做好一个检测机构的质量负责人
【摘 要】检测机构质量负责人是机构里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岗位.质量负责人的任职资格、专业水平、工作经验和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检测机构管理体系的建立和体系能否健康运行的保障.本文对如何做好检测机构的质量负责人进行了简要分析,以使质量负责人发挥其特有的作用。
【关键词】检测机构
质量负责人 质量管理体系 前言
检测机构质量负责人是经公司最高管理者授权,全面履行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健康运行的责任人。《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国认实函〔2006〕141号)4.1.11条规定:“实验室应任命一名质量负责人(或质量主管),其主要职责是负责“文件化”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有效运行。应赋予其在任何时候都能保证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职责和权力,以决策和解决质量管理体系方面存在的问题”。多年来,很多检测机构的质量负责人这个工作岗位一直都是形同虚设,挂挂的,质量负责人对这个岗位的理解是很敷浅的,有的甚至根本就不知道质量负责人具体要做哪些事,所以就不能真正履行起这个岗位的职责。在这些人看来,质量负责人就是整天和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挂沟,很单调乏味,没有挑战性,来检查了就准备准备检查资料,检查完了,再准备准备整改资料,整天就是跟资料打交道,没有新颖性。殊不知,公司的全过程运行和发展是离不开质量管理体系的,是紧紧围绕质量管理体系而开展的,有了好的质量管理体系,公司才有了发展的目标,才能健康、稳定地运行。下面就简要地谈谈作为检测机构的质量负责人到底要做哪些事,如何做好检测机构的质量负责人。质量负责人应具有的素质和能力要求。这是做好检测机构质量负责人的必要前提条件
2.1 具有科学严谨、客观公正、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2.2 具有脚踏实地、刻苦钻研、虚心学习的精神。2.3 胸怀宽广,能接纳来自各方面的建议和意见。2.4 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2.4.1 热爱本职工作。
2.4.2 实事求是的敬业精神。2.4.3 廉洁奉公、办事公道、为人正直的高尚情操。2.5 具有一定的沟通能力。在体系的决策和管理方面能够直接与公司最高管理者和技术负责人进行沟通;在迎接外检时,能够对管理体系方面的问题积极与外检专家进行有效沟通;在平时日常工作中,能够与公司其他员工进行管理体系方面的探讨与沟通,不断完善质量管理体系。
2.6 具有相关专业工程师以上职称,有较长的检测技术工作经历。
2.7 具有公司授权范围内一定的专业知识,熟悉并掌握《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和质量管理方面的知识。
2.8 掌握专业技术标准、技术规范、法律法规,了解仪器设备的性能,熟悉检测 程序和方法。
2.9 要有较强的分析、判断能力,同时还要有一定的组织协调和管理能力。质量负责人的职责范畴。只有知道自己的职责所在,才能有目标地去做好它。这也是做好检测机构质量负责人的充分条件
3.1 负责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制定、执行和维护工作。保持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现行有效是对公司质量检测活动的保证。质量负责人应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组织有关人员,根据《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2016)》的要求编写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同时贯彻执行。在体系运行当中,质量负责人要结合公司日常生产情况对体系文件中相关的条文、附录等内容进行维护修定,必要时进行改版或废止,以保持体系文件的现行有效性。
3.2 组织实施质量体系的内部审核工作。公司内部进行的质量管理体系的审核是对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符合性、有效性和适合性进行的证实。内审工作是公司质量负责人组织实施的。质量负责人于每年初根据《内审程序》的规定,制定年度内审计划,报总经理批准。计划覆盖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涉及的所有部门、要素和检测能力。在内审过程中,质量负责人要对内审组成员进行分工,批准现场审核计划,审核内审报告。对于不符合项,要求相关责任部门和责任人严格按《不合格检测控制程序》和《纠正措施程序》进行整改,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由内审人员进行跟踪验证,及时将验证结果报告质量负责人,并附相关整改记录,最后由质量负责人输入管理评审。
3.3 组织质量监督员开展监督工作。质量负责人在平时的工作当中要严格要求每位质量监督员按年初的监督计划实施日常与重点监督:通过定期和不定期查阅记录和报告,旁站观察,提问考核等方式进行日常监督;对检测现场重要操作过程、关键环节、主要步骤、进上岗人员、客户申诉和投诉需复测项目、能力验证和比对项目、现场考核项目进行重点监督,并做好相应的监督记录。监督人员通过检查记录、报告、委托书、仪器设备、现场操作等方式,反映出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发现不符合要求的,质量负责人有权进行处置,必要时停止当事人的检测工作。
3.4 负责各部门规范化管理和检测流程执行情况的考核。质量负责人随时关注和抽查公司各个部门在日常检测过程中的规范化程度和检测流程执行情况,包括资料整理、室内检测和外出检测的规范化,发现有不符合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规定和标准要求的试验,及时制止并发出通知整改,事后跟踪验证,直至满足要求。
3.5 负责组织对申诉和投诉的调查核实,提出处理建议。“以顾客为关注焦点”是八项质量管理原则的首条原则。对于客户和来自其他方面的申诉和投诉,质量负责人根据申诉和投诉的内容和涉及的部门、人员,应本着积极、认真、公正、负责的态度进行调查核实;涉及检测结果的申诉,还要会同技术负责人进行调查,给予处理建议,报最高管理者批准。处理结果由质量负责人输入年度管理评审。
3.6 迎接外部检查情况。每一次上级主管部门组织的外审检查,作为质量负责人都要积极会同技术负责人和公司领导,配合公司各个部门将要检查的文件资料完整地提供出来,虚心向来检查的人员学习管理体系方面的知识。遇到不懂的地方,要敢于提出疑问,耐心等待外检专家的解答。对于外审检查中查出的不符合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规定和 标准要求的文件资料和试验,质量负责人要责成相关部门和相关人员严格按要求整改到位,并跟踪验证,最终理出一套完整的整改资料。
3.7 协助公司最高管理者做好管理评审工作。管理评审工作是公司最高管理者组织实施的,是对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进行的综合衡量,确保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实现和满足客户的要求。质量负责人要协助最高管理者做好评审前的准备工作,包括编制管理评审计划。对于管理评审报告中的质量改进,质量负责人审核后组织进行跟踪和验证。
3.8 负责对纠正、预防措施的审批和验证。对于在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中发生的不符合项和偏离的原因,为防止以后再发生类似情况,质量负责人应审批相关部门及相关人员制定的纠正和预防措施,并加以落实验证。
3.9 调查核实违规行为,提出处理意见。为了确保公司在检测能力、公正性、诚实性和保密性等方面的可信度,对于违反规定的,由质量负责人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调查核实,提出处理意见,报公司最高管理者决定处理。
3.10 组织制订和执行质量考核和质量奖惩制度。为完善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推动质量管理体系的贯彻执行,质量负责人要在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中制定出相应的质量考核和奖惩制度,以更好地促进质量管理体系在日常工作中能健康稳定地运行。
3.11 审查批准文件的销毁。对公司过期作废文件的处理,由资料管理员填写文件销毁申请表,经质量负责人审批后,指定专人监督销毁,销毁的文件应给予登记、签名。
3.12 审核质量记录表式。质量负责人应对公司的质量管理记录表式,如内审表、管评表,不符合控制及纠正预防表、培训考核表、申诉投诉表、监督记录表等进行组织编制并审核,后由办公室负责印制、收集、标识以及贮存保管。结束语
质量负责人在公司组织机构中是一个重要而不可忽视的岗位。质量负责人只有具备了专业水平、个人素质、管理经验,与此同时,在平时的工作岗位上既要到位,也要有位,还不能越位;要能管,会管,敢管,只有这样,质量负责人才能在检测机构发挥应有独特的作用,才能使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健康稳定地运行,才能真正做好检测机构的质量负责人。
参考文献
《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国认实函[2006]141号)《质量手册》HSJC-QM-C 《程序文件》HSJC-PD-C
第二篇:水质检测机构技术负责人工作职责
水质检测机构技术负责人工作职责
水是生命之源,世界上最早的生命就是诞生于水中,水对人的健康来说很重要。水环境监测工作关系到国家经济的发展和人类的生存,所以水质化验员是水环境保护的尖兵.要做好水质监测工作,化验员必须有高度的责任感,端正自己的工作态度,认真履行自己的岗位职责.技术负责人应熟悉掌握本供水企业水厂的工艺流程,了解水厂日常水质检测数据,监控异常及时准确判断问题,指导和组织检测人员对水质问题进行分析处理并总结。
一、负责本中心业务技术工作及检测工作质量,实施全面质量管理。
二、负责组织中心检测工作中技术问题的攻关,审批本中心检测新项目和有关技术文件;
三、负责组织制定发展计划和长远规划,定期分析检测质量,全面提高检测质量的方法措施。
四、负责组织中心内外技术交流、技术服务、技术咨询工作;
五、负责组织制定和审核程序文件、质量文件,负责编制设备操作规程及检测作业指导书。
六、负责检测报告的全面审核,有质量否决和限期纠正需检权。
七、负责与相关部门和上级主管部门的协调工作。
八、在工作中,化验员还要认真学习计量认证知识,贯彻计量认证要求,刻苦钻研业务知识,收集和掌握与本人业务有关的国内外检测技术发展现状与动态,认真分析实验中发现的问题,积极探索解决方案。
第三篇:质量负责人职责
质量负责人职责
质量负责人的主要职责是在总经理的领导下,负责制定并实施本企业的质量战略、质量计划、质量方针、质量体系和相关制度等工作,全面负责企业质量管理工作,改善产品质量,提高客户满意度,实现企业的经营战略目标。
企业质量负责人应具有相关专业大专以上学历或相应技术职称,具有三年以上化妆品生产相关质量管理经验。主要职责:
1、参与制订企业发展战略与经营计划。
2、负责企业整体质量战略的拟定,配合企业发展战略的需要,建立和运行质量管理制度体系。
3、审核质量控制的政策、流程、制度及操作规范,督促、检查质量政策制度的贯彻执行。
4、组织制定质量方针,建立相应的质量目标群,负责内部检查及产品召回等质量管理活动。
5、指导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组织人员对其进行审核以保证其有效控制运行,确保质量标准、检验方法、验证和其他质量管理规程有效实施。
6、负责供应链的质量控制,指导对供应商、外协商的供货质量进行控制管理。
7、确保原料、包装材料、中间产品和成品符合质量标准,评价物料供应商的质量供应。
8、负责产品的方形和不合格产品的管理,归档建立完善保存制度。
9、主持对企业重要客户的评审,有行使质量否决权的权利。
10、主持召开重大质量专题会议,协调各部门的配合,开展重大质量改善和成本降低项目。
11、指导、参与重大质量风险和事故的处理。定期进行质量管理培训,完善相关规定。
12、协助总经理完成其他工作。
第四篇:质量负责人质量职责
质量负责人质量职责:
企业质量负责人应当由高层管理人员担任
质量负责人不得兼职质量管理负责人,保证质量管理领导岗位层级的分布和职责的落实
• 企业质量负责人应当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执业药师资格和3年以上药品经营质量管理工作经历,在质量管理工作中具备正确判断和保障实施的能力。
组织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药品管理的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
全面负责药品质量管理工作,独立履行职责 在企业内部对药品质量管理具有裁决权。
在企业负责人的直接领导下,分管质量管理工作,带领企业全体员工认真学习并贯彻 执行《药品管理法》、《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等法律、法规,落实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及岗位职责;
负责药品经营全过程的质量监督检查,对企业经营的质量问题进行处理,有效实施质量一票否决权。
组织制订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并指导、监督文件的执行; 负责对供货单位和购货单位的合法性、购进药品的合法性以及供货单位销售人员、购货单位采购人员的合法资格进行审核,并根据审核内容的变化进行动态管理;
对企业执行GSP情况进行检查和考核中存在问题提出整改措施。
负责指导设定计算机系统质量控制功能;
负责计算机系统操作权限的审核和质量管理基础数据的建立及更新; 组织验证、校准相关设施设备;
负责协助总经理做好质量管理机构的组织完善和人员配备 指导质量管理机构开展全面质量管理工作。
第五篇:质量负责人职责
质量负责人职责
1、参与公司质量方针、质量目标的指定,并负责贯彻执行。
2、参与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并掌握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及时同技术负责人沟通,解决运行中出现的问题,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正常运行。
3、监督检查气瓶检验人员是否按相关规定检验,检验记录报告是否及时填写,各种数据是否准确真实。如发现违规检验有权责令暂停检验并及时同技术负责人沟通解决,确保气瓶检验质量。
4、负责监督检查钢瓶检验后处理各项工作的质量,并对正确完好负责。
5、组织经理、技术负责人、外聘专家、市质监局专家每年一次对公司气瓶质量管理体系的监督检查。将检查出的问题和平时发现的问题及时同技术负责人研究,并提出改进各环节的措施,以保证质量体系更加持续有效地运行。
6、负责质量管理体系有相适宜的外部联络。
7、负责质量信息反馈的及时处理,并填写信息反馈记录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