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巩固政府机构改革成果的思考
关于巩固政府机构改革成果的思考
政府机构改革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深化政府机构改革,着力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作为机构编制部门,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谋划、推进和检验机构编制工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进一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推动现代化建设进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机制保障。
一、政府机构改革的成果
xx区此次机构改革始终把转变政府职能放在首位,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据政企分开、政事分开和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以及中、省、市对机构改革的要求,精心组织、认真实施,取得了以下成果:
一是对政府各工作部门的机构设置进行了调研、撤并和整合。二是科学合理的配置了人员编制。三是对政府工作部门的职能进行了梳理与分类。四是建立和完善了相关制度,规范了机关工作程序,明确了每位工作人员的职责任务,促进了机关作风的转变,提高了机关工作效率。
二、机构改革成功的经验
机构改革能够顺利进行,主要得益于:
1、领导高度重视,部门通力协作。
2、严明纪律、统一思想。
3、立足实际,科学合理的分解编制。
4、树立长效意识,注重平时控编。
当前如何严格控制机构编制增长,巩固和扩大机构改革成果,防止反弹,是摆在我们机构编制管理部门面前的一项艰巨任务。
三、巩固机构改革成果的途径
机构改革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巩固机构改革的成果更是任重道远,在以后的工作中,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强化对“三定”方案的贯彻落实和检查监督
认真开展机构改革监督检查和评估工作是巩固机构改革成果的有效手段。加强对各部门执行“三定”方案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严格执行清理清退规定及机构改革人员分流政策,维护“三定”规定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2、继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按照机构改革的总体要求,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要从有利于机关精兵简政,有利于提高行政工作效率,有利于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机关工作人员队伍,有利于完善公务员制度,有利于机构改革顺利进行出发,优化机关工作人员结构,尽量使分流人员各尽所长,各得其所,更好地发挥作用。加强职业和岗位培训,开发人才资源,使分流人员更好地发挥作用。
3、进一步强化机构编制意识
一方面要大力宣传机构编制管理的有关政策法规、重要文件及国务院对机构编制管理的规定,使各级领导干部和群众增强机构编制意识,确立依法、依纪、依规管理机构编制的理念,提高他们对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的认识;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等宣传媒体,多层次、多方位、多角度,大力宣传机构编制工作,使广大干部群众深入了解机构编制工作及机构改革的重大现实意义,从而主动参与改革,严格按机构编制管理权限和审批程序办事,确保机构编制管理工作沿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4、严格执行机构编制管理制度
严格执行机构编制管理各项制度,是巩固机构改革成果的有力保证。
一是强化机构编制总量控制和管理规范。严格控制机构编制不合理增长,严格执行编制审核在先和控编通知单制度,严格实行集 中统一管理制度。坚持机构设置实行“撤一建一”原则,编制实行总量控制、动态管理原则;努力做到四个“严控”,即严控机构、严控编制、严控职数、严控级别。
二是坚持机构编制实行“一支笔”审批制度,充分发挥编委会及编办的职能作用。凡涉及机关事业单位的职能调整、机构编制、职数级别的请示、报告和相关事项,党委、政府会议不直接研究,必须按程序先由编办受理。编办受理后认为符合规定和要求的,提交编委会会议审定。需提交党委常委会研究的,由编制部门汇报。坚决杜绝政出多门,防止机构编制再度膨胀,切实巩固机构改革成果。
三是严格机构编制工作纪律。认真贯彻机构编制省市两级审批制度,严格执行机构设置管理制度,机构设立、调整和撤并等事项必须严格按程序审批;严格编制使用和进人计划管理,新增人员必须在编制、职位空缺内,按照编制使用计划和进人计划开展录(聘)用、调(转)任等工作;严格编制实名制管理,确保单位实有人员与批准的编制、领导职数相对应;严格机构编制工作纪律,对违反规定的坚决查处并追究有关领导和人员责任。
5、建立健全机构编制部门与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约束机制 完善机构编制管理与组织、人事管理、财政管理、社会保障管理等综合协调约束机制,是巩固机构改革成果的有力措施。财政、机构编制、组织人事部门应密切配合,各负其责。始终坚持机构编制是组织、人事和财政等部门办理有关手续的依据。机构编制部门负责审核人员编制和实有人数;人事部门负责审核工资标准和工资总额;财政部门严格按照机构编制部门核准的人员编制、实有人数和人事部门核准的工资标准、工资总额核发人员工资。
对未按审批程序和权限设立的机构,财政部门不得纳入政府预算范围、核拨经费,银行不得开设账户,劳动保障部门不得办理机 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除国家和省市规定的政策性安置人员外,对超编进入的人员,组织、人事等部门不得办理进人手续,财政部门不得核拨工资,公安等部门不得办理户口迁移等手续。
7、建立健全机构编制管理的监督考核机制
一是协调有关部门参与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建立机构编制联合督察制度。对于一些重大机构编制工作,编办要主动协调纪检、组织、财政、人事等部门,进行专题督查。对违反原则、违反纪律、擅自增设机构、增加编制的单位领导人,要按照《机构编制违纪行为适用〈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予以查处,以维护机构编制管理的严肃性。二是建立机构编制年度考核制度。将机构编制工作管理列入全区年度目标考核范围,把严格控制机构编制和人员增长作为考核各工作部门、各乡镇主要领导班子工作实绩的一项重要内容,进一步完善机构编制管理约束机制。
四、巩固政府机构改革成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第二篇:如何有效地巩固党政机关机构改革成果
文章标题:如何有效地巩固党政机关机构改革成果
如何有效地巩固党政机关机构改革成果
新一轮机构改革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全国各地机构编制部门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严格按照“精减、统一、效能”的原则,积极稳妥的推进党政机构改革,并取得了“转变政府职能、压缩机构精简人员、提高工作效率”的可喜成效。机构改革对
经济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积极作用和效益正在逐步得到体现。当前如何严格控制机构编制增长,巩固和扩大机构改革成果,防止反弹,是摆在我们机构编制管理部门面前的一项艰巨任务。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应增强巩固机构改革成果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坚持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进一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推动现代化建设进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保障,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切实加强对机构编制工作的领导。要重视机构编制工作,加强领导。机构改革和机构编制管理事关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关于机构编制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指示,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把这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要坚持机构编制工作集中统一领导和分级管理。集中统一领导是机构编制工作的重要原则和要求,是在长期的体制改革和社会管理实践中形成和完善的,符合我国基本国情。机构编制工作党政主要领导要亲自过问,分管领导要直接负责。加强对编制委员会的领导,充分发挥编制委员会的集体作用,各级编制委员会要坚持工作规则,坚持集体审议制度,按照审批程序,规范管理,充分发挥高层次议事协调机构的作用,做好机构改革和机构编制管理的日常领导工作。各级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具体承担着改革和管理的任务,处在第一线,要认真履行职责,切实做好职能配置、机构设置、编制和领导职数核定控制等具体管理工作,努力当好各级党委和政府及机构编制委员会的参谋助手。[本文出自xiexiebang.com-http://www.xiexiebang.com/]
二要强化机构编制意识。强化机构编制意识是巩固机构改革成果的一项重要内容。一方面大力宣传机构编制管理的有关政策法规、重要文件及国务院对机构编制管理的规定,使各级领导干部和群众增强机构编制意识,确立依法、依纪、依规管理机构编制的理念,提高他们对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的认识;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等宣传媒体,多层次、多方位、多角度,大力宣传机构编制工作,使广大干部群众深入了解机构编制工作及机构改革的重大现实意义,严格按机构编制管理权限和审批程序办事,确保机构编制管理工作沿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三要坚决执行“三定”方案,严格控制机构编制。严格控制机构编制增加,是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的一项主要任务,是巩固机构改革成果的关键。各地区、各部门要严格执行党委、政府批准的机构改革方案和“三定”规定。对规定的主要职责要认真履行,不得失责或越权;对批准的机构限额、人员编制数额和领导职数不得突破。加强对“三定”方案的贯彻落实和检查监督。维护“三定”规定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各部门除上级有明确规定外,不再增设机构;已经撤、并、转的机构不得以各种理由予以恢复;实行合署办公或一个机构两块牌子的部门,不得擅自分设。严格执行“三定”方案规定的主要职责和编制数额,对违反政策规定,违反纪律,擅自增设机构、提高机构规格、增加编制和领导职数以及超范围行使职能等行为,坚决予以通报批评并责令其限期纠正,并通知财政部门不予核拨经费。纪检监察部门也要加强对违反机构编制纪律行为的检查监督和处理力度,情节严重的,要对主管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给予党纪、政纪处分。切实维护机构改革方案和机构编制纪律的严肃性,防止机构编制出现反弹。
四要逐步完善机构编制管理制约机制。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的通知》。《通知》明确指出:机构改革成果来之不易,巩固并发展机构改革成果任务艰巨。各级编制部门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充分认识加强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迫切性,采取切实措施,把机构编制管理工作长期不懈地抓紧抓好。严格执行机构编制管理各项制度措施,是巩固机构改革成果的有力保证。一是强化机构编制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机构编制实行“三个一”审批制度。即凡涉及党政群机关、事业单位机构编制事宜,均由编制部门一家承办、一家行文、“一支笔”审批。凡涉及职能调整,机构、编制和领导职数的增减,都要严格按照审批程序,报经机构编制部门审核后,提交机构编制委员会或党委、政府审批。除机构编制工作部门外,上级各部门不得以“审批项目”、“划拨经费”、“达标评比”等任何条件、形式干预下级的职能配置、机构设置、编制和领导职数核定,不得对下
级的机构编制作出规定,部门下发文件和召开会议擅自涉及机构编制事项的,一律无效。以达到严格控制机构编制数量的目的。二是建立《机构编制管理证》制度。《机构编制管理证》是组织、人事部门调动、配备领导、办理人员增减、财政部门核拔经费和统一发放工资的依据。各级机构编制部门要定期不定期组织有关部门,对《机构编制管理证》的使用情况进行审核监督检
查,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三是完善机构编制管理与财政预算相互配套协调约束机制。完善机构编制、人员工资与财政预算相互制约机制,是适应建立公共财政管理体系的需要,是加强机构编制管理的重要手段。实行“三家联审一家统发”。即财政、机构编制、人事三家密切配合,各负其责。机构编制部门负责审核人员编制和实有人数;人事部门负责审核工资标准和工资总额;财政部门严格按照机构编制部门核准的人员编制、实有人数和人事部门核准的工资标准、工资总额核发人员工资。各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增减和在职人员身份、职务发生变化时,应持《机构编制管理证》按组织、人事相关管理规定办理人员增减及审批等手续,再持《机构编制管理证》及相关手续到机构编制部门备案,再到人事、财政部门办理工资套改,统一发放工资手续。四是机关、事业单位制定增人计划和增加人员时,必须严格按照机构编制部门核定的人员编制、人员结构和实有人数进行,不得超编进人。五是财政部门编制预算时,个人工资性支出及人员经费按各单位《机构编制管理证》提供的编制实有人数核定,超编人员不予核拔任何经费。总之,机构编制部门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职能作用,严格按原则办事、按政策办事、按制度办事、按程序办事,真正把机构编制管住管好。
《如何有效地巩固党政机关机构改革成果》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如何有效地巩固党政机关机构改革成果。
第三篇:关于政府机构改革的几点思考
题目: 关于政府机构改革的几点思考
改革开放的近30 年来, 中国的经济和社会获得了快速的发展,社会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公有制占据整个国家经济主体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形成了现在的公有制占据主导、非公有制经济迅速发生;过去的城乡二元制结构,也逐渐被打破,社会成员的结构由过去的工农兵,变成了现在各种社会身份、经济地位差异,企业主的出现、个体经营者的产生、独立职责者游离于社会任何组织的现象、没有任何职业且生活无保障的人员大量涌现,使社会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发生了彻底改变。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发展,为了适应国内外的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在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政府机构改革以及推进民主政治方面进行过不断的改革。一是撤销了适应计划经济体制的专业经济管理部门, 调整了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政府职能定位和机构设置;二是在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社分开方面有明显的进展, 强化了政府宏观管理、市场监管和公共服务职能;三是编制法制化加强, 普遍实行 “ 三定”方案;四是政务综合管理迈出了新步伐, 如 2003 年组建的商务部;五是精简了机构和人员, 提高了行政效率。仅就政府机构改革而言,改革开放后5次机构改革。
应当说,由于种种原因,政府职能的转换进程相对较为缓慢----来自各级权力机构的内部抵触,改革意味着利益的重新分配,一些机构不愿意既得利益受到改变和影响,想方设法找出各种理由阻止机构
的改变;传统的管理方式留下的习惯的思维与行为方式的惯性,驱使着各级机关自觉不自觉地沿袭过去的行政行为;社会中介发展缓慢,导致社会与民众自治能力的低下,一些中介应当承担的职责无法承担,给各级政府机关不放权留下了广泛的空间和充足的理由;市场经济发展起步较晚,社会经济结构、社会结构转变也相对起步较晚,为政府机构职能转换的缓慢,提供了一个社会经济和社会结构的理由;社会民众的自我管理能力与意识的缺失,使得我们社会中的多数人,缺乏自我管理的能力,也不具备相应的管理能力,有些问题不得不完全依赖和依靠政府管理,许多事情需要政府包办代替;当时的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给我国带来的负面影响,如何坚持社会主义道路,需要我们澄清理由与实践中的许多问题,客观上也影响了我国政府体制、政府职责转换的进程等等。
因此, 当我们回顾改革开放后的 5 次政府机构改革时却发现, 它们无法应付社会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发生了彻底改变情况下新的挑战。因为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即都是一种 “ 应急式”被动式的改革。1982 年的机构改革增设了国家体制改革委员会, 目的是要促进体制改革;以乡镇政府取代人民公社, 是要巩固包产到户的成果。1988 年国务院新设立特区办、版权局、专利局、环保局、技术监督局、进出口商品检验局, 是要适应对外开放的需要;撤销国家经济委员会是要为各级财政和国有企业的承包铺平道路。1993 年, 将国家税务局升格为总局, 新设立国家外汇管理局, 是要为税制改革和汇率并轨奠定基础。1998 年, 强化经贸委的功能, 组建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是要加强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和国内经济紧缩的能力。2003 年, 设立商务部是为了加入WTO的需要, 成立国资委是要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推进乡镇机构改革是要减轻农民负担。正是由于这种 “ 应急式”的改革,缺乏首尾一致的明确思路, 机构是分还是合、是上规格还是降规格、单独设置还是内设于某一部门以及职能的配置等, 都是服从于短期的政策目标, 从而使一些根本性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第一, 职能转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与 “ 小政府、大服务”的新的社会需求不相适应。在渐进式和政府主导型的改革过程中, 中国近30 年的政府战略基本上是一个经济 “ 赶超型”的战略, 政府深深地介入了经济生活。它一方面促进了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 但也带来了严重的后果, 出现了社会的非均衡发展, 导致公共服务和公共物品的缺失。两大矛盾日益突出:一是经济快速增长同发展不平衡、资源环境约束的突出矛盾;二是广大社会成员公共需求的全面快速增长同公共服务不到位、公共产品短缺的突出矛盾。在 2006 年全国人大召开期间, 代表们讨论的一个热点话题是所谓新时期的 “ 三座大山”(即上学难、看病难和就业难)就是这种发展非均衡性的突出表现。也就是说, 时至今日,政府职能转变仍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政府管了很多不该管的事, 而该管的事却没有管好。下面的数据 可以较好地说明这一点。2002 年我国人均 GDP 水平接近1000 美元, 与英国、瑞典、芬兰、丹麦、法国、德国等发达国家 1960 年的人均GDP 相近, 但该年我国社会保障支出水平占 GDP 的比重为 7.15%,与发达国家 1960 年普遍在 12.5%至 20.5%之间的支出水平有较大差距, 甚至低于当时人均 GDP 仅 458 美元的日本(8.0%)。另一则数据显示, 我国社会保障占财政支出的比例不足 15%, 而在不少发达国家, 如法国、丹麦、瑞典等国, 其社会保障总支出占公共总支出的比重超过 50%。国际经验说明, 当一国人均 GDP 从 1000 美元向 3000 美元过渡时, 也就是该国公共需求快速扩张时期, 这一时期需要的 是 “ 小政府、大服务” , 但根据零点研究咨询集团的调查显示, 我国目前却存在 “ 保障型公共产品总量短缺” , “ 文体娱乐等高层次需求的公共服务供给不足、服务水平不高” , “ 公共产品硬件供给不足” , “ 公共产品分配严重不均衡”几个突出问题。
第二, 与第一点相联系的政府部门的权力过大。在长期的计划经济条件下所形成的高度集中的政府权力结构,把触角伸向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并通过政府部门对权力的分割而支配、控制着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管了许多不该管,管不了,也管不好的事。尤其是在现行管理体制中,政府以国有资产所有者的身份去管理企业,造成了政府部门分兵把口行使企业董事会职能,特别是一些专业经济行政部门还直接充当大中型企业的“婆婆”,掌握着整个行业的企业管理大权。
在很多政府部门, 集决策、执行和监督于一体,拥有过多的资源配置权力, 由此造成部门主导的公共政策, 部门利益凌驾于公共利益之上, 进而导致公共政策的变形和被扭曲, 甚至导致权力部门化、部门利益化、利益集团化。人们通常说的 “ 跑步(部)前(钱)进”就是这种权力集中的一个注解。它会诱发创租和寻租活动, 使腐败滋生和蔓延。某些政府部门或行业单位,凭借其行政特权通过合法与不合法的收费,甚至采取不正当的手段索、拿、卡、要,为本部门、本单位人员的消费而谋取经济收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部门利益与个人利益交织在一起,使得一些部门和单位追求自身利益的愿望更加强烈,加之政府机构庞大,财政供养人员不断增加,在财政经费不足的情况下,只有靠多收费来弥补经费不足,从而加剧了利益的部门化,形成了政府部门争吃企业饭的局面。近年来, 一些矿难和安全事故的频繁发生, 以及国家药监局集体腐败和其他管制失灵的事件不能不说与这种权力的集中有莫大的关联。最终必将损害公共利益, 阻碍市场公平竞争环境的形成。
由于权力的部门化和利益的部门化,也引起了政策规制的部门化,把政策变成了维护本部门的权力、谋取本部门利益的手段,从而影响了政策系统协调功能的有效发挥。例如,有的部门为了谋求本部门的利益,制订出一些对本部门有利,而对别的部门甚至全局不利的政策,对企业、社会行使规制权力;有的部门对上级的政策采取为我所需的态度,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或只执行对己有利的政策,不执行对己不利的政策等等。
第三, 与第一、二点相联系的是横向部门划分过细, 职能交叉严重。大多数西方国家内阁机构或组成部门的设置都很精干, 除内阁办公室外, 一般在 12 至 19 个之间。而我国现在的国务院组成部门却有28 个, 加上直属机构和办事机构等, 共有 66 个机构部门。如农业管理方面,产前、产中、产后管理涉及14个部、委、局;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劳动、人事、教育等部门职能交叉;在对外商投资、境外投资等方面,发改委负责项目核准,商务部负责企业设立及合同核准。其次,对于关系到大部分公众利益、问题日益突出的食品、安全、药品等监管领域,职能交叉的状况更为严重。如食品质检就由质检、工商、卫生、农业等多个部门参与管理。实际上,近年不论是宏观调控还是各类专项行动,决策部门多采用行政管理上“轰轰烈烈”的方式,十多个部门联合下文、联合行动已成常态,但最后往往互相推诿责任,谁都不负责。“权责不明,导致问责无门。” 职能交叉导致的另一个后果是行政成本高,效率低下。2006年,我国财政的行政管理费为7571.05亿元,占政府财政支出的18.73%(不包括预算外行政事业费),占GDP的3.59%。世界各国行政管理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平均为15.6%左右,高收入国家为9.5%左右。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部署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特别指出,要“加大机构整合力度,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就是在政府的部门设置中,将那些职能相近、业务范围趋同的事项相对集中,由一个部门统一管理,最大限度地避免政府职能交叉、政出多门、多头管理,从而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
据了解,目前制约我国改革攻坚的主要因素是利益集团的掣肘和缺乏改革协调机制。决策、执行不分,大大强化了部门利益。政府机构改革应该实行决策、执行和监督分离。“大部制”改革的思路,必须厘清权力部门和执行部门关系。如公共财政预算权、人事权等权“回归”人大常委会,政府部门只管执行。把与政府性质及职能不相符的事务交给企事业单位和市场中介组织。凡是市场机制能够自行调节的事项,凡是行业组织通过自律能够解决的事项,除法律有规定的外,行政机关都不应干预。实行“大部制”,如能做到不是简单地把职能相近、业务雷同部门合并或拆减,而是对行政权力进行厘清并使其相互制约,形成良好的权力制衡与监督的运行机制,将是对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一个新举措。
第四篇:脱贫成果巩固思考心得体会
脱贫成果巩固思考心得体会
“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越是最后关头,越要一鼓作气,凝心聚力夺取最终胜利。中国共产党一路走来,面对一个个艰难险阻,始终善作善成、久久为功,带领我们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在脱贫攻坚这场没有硝烟战役里,广大党员干部也要做到善作善成、久久为功。要继续咬紧目标不放松,确保“稳步”脱贫,圆满“收官”,如期兑现党对人民的庄严承诺。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确保真扶贫、扶真贫、真脱贫,就要站在群众立场全方位检视脱贫成效,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乡村振兴全面推进是“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不仅仅是当前的“战斗”需要,也是为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夯实基础、助力“远航”。
一方面要对前期工作进行巩固。结合各类抽查、普查、督查的结果反馈举一反三、查漏补缺,带着问题深入群众,结合群众意见、智慧,及时补短板、堵漏洞、锻长板。
另一方面要做好长期规划,实现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制定有效衔接机制,特别是针对特殊群众、边缘户等,要多一些谋划,让“两不愁三保障”的脱贫成果更“实”。“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避免出现返贫、新增贫困户,就要结合乡村振兴,对贫困户产业发展做好长期规划,以实现产业兴旺,并为乡村振兴发展蓄足“力”。
“贫困之冰,非一日之寒;破冰之功,非一春之暖。”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并不是终点,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效,才能为“十四五”开好局,为实现“中国梦”做强有力的“铺垫”。
第五篇:对县级政府机构改革的思考
对县级政府机构改革的思考
对县级政府机构改革的思考
2010-02-01
湖南省常德市编委办
何斌
县级政府在整个行政管理体系中处于基层的位置,接近群众,其运行效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经济社会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的位置,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因此,新形势下,搞好县级政府的机构改革,推进县级政府职能转变、合理进行县级政府机构设置和进行人员编制规范管理等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一、目前县级政府职能定位、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先后经历了5次县级政府机构改革,历次改革都部分实现了特定时期的改革任务,但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和条件制约,许多深层次的体制问题还未得到根本解决,导致县级政府机构运行存在很多问题,具体而言,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党政职能重叠。目前我们县级政府还习惯用传统的目光看待党的领导,将党的领导变成了具体领导,除了重要的干部任免外,县委与政府几乎管理相同的事,例如文教卫,县委有常委、宣传部长分管,政府有副县长分管,政法委代表县委管理全县的政法工作,设立了维护稳定办公室,与信访局的职能重复,职能交叉。由于县委和政府几乎管理着同样的事,党政职能的重叠不可避免的造成工作效能低下。在县里调查中我们就听到这样的反映:推动一项工作,由于党政两套班子都要过,职能部门的汇报次数常常不下10次。
(二)职能转变滞后。政府职能的转变,主要是指政府职责和功能为适应客观条件的变化而发生的转换、变化和发展。[1]受传统全能主义、大一统思想和利益驱动以及计划经济体制惯性的影响,县级政府还是习惯于审批和管制,不愿分权,导致政府无限制地侵入和管束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全能政府造成公民、企事业单位和第三部门对政府部门的“依附”,缺乏独立自主意识,习惯依赖政府部门组织处理一切公共事务,导致政府仍然管着许多“管不了、管不好和不该管”的事务,职能转变困难,错位、越位和缺位现象普遍,主要表现在政府习惯干预企业活动、统揽社会事务,政事和政市不分等。
(三)机构设置不科学。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县级政府的直接调剂和管理经济的职能不断减少,公共服务的职能在不断强化,这些变化要求政府机构设置与之相适应,但目前县级政府机构设置由于多种原因在设置存在不科学的现象,主要表现在:
1、机构设置上下对口。由于在机构设置上习惯遵循上下对口原则,必然导致机构设置上下一般粗,很多机构不能发挥应有作用。如常德市大部分县级政府主要面对的是农村,工业普遍不发达,作为宏观调控的计划发展改革委员会很难发挥上级计划部门所起的作用,同时工业发展局在县级政府很大程度上是起一个“工业统计局”作用等。
2、机构设置分工过细。由于机构设置分工过细,导致政府职能重叠。以常德市区县(市)交通和农业管理部门为例,在交通管理方面有交通局、公路局、公安局、农机局等部门,农业管理方面,有农村部、农业局、林业局、畜牧水产局、农业开发办、扶贫办等,这些相关部门都拥有一定的人、财、物权,都习惯着眼于本行业的建设与发展,造成职能交叉、政出多门,在整体上形不成合力,这种管理体制影响了县级政府职能的发挥,制约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如石门县的蒙泉水库,林业局管理周围的林业,水利局管理水库里的水,农业局管理周围的农田耕地,几者互不相干,由于部门管辖事物的局限性,造成了部门协调沟通不畅,很难实现对水库的综合管理。
3、临时机构数目庞大。临时机构庞杂已经成为县级政府普遍现象,目前常设的有计划生育、城镇建设、优化经济环境等领导小组,临时的领导小组更多,每一个领导小组都有党委政府或人大政协的领导成员参加,承担着大量本该由政府机关管理的事情。
(四)队伍庞大且结构不优。由于我国行政法制建设不完善,在人员编制管理和工作流程上缺乏具体法律规范,所以在机构职能不变、工作量不变、人员职责不清的情况下,按领导意志增加人员编制成为可能,导致因人设职、因职设事,用人随意调整现象大量存在,人为地造成了县直机关超编混编和职数超配、岗位与人员错位,目前人员膨胀等已成为县级政府的一个普遍问题。同时在县直机关干部队伍结构不合理矛盾比较突出,主要表现在:一是干部职级结构不合理,存在官多兵少,甚至有官无兵现象。二是干部年龄结构不合理。通过统计表明目前常德市县直机关在职人员中,30岁以下人员全市县直机关只占实有人数的5.6%,而51岁以上人员占到实有人数的27.2%,很多区县(市)部分单位已经没有40岁以下的工作人员,导致干部队伍青黄不接。三是混编混岗矛盾突出。据不完全统计,常德市县直机关由于各种原因,通过各种方式借用的人员占到编制总数的15%。
二、县级政府机构改革思路
县级政府机构改革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县级政府的机构改革工作必须立足大局,面向未来,统筹兼顾,重点突破。
(一)明确价值取向是改革前提
明确县级政府机构改革价值取向有利于机构的顺利推行,有利于服务型政府的构建,我们要通过改革实现如下目标:
1、实现廉价政府的目标。我们要通过机构改革从根本上改变超大的政府规模,实现“小政府、大社会”格局,使政府对经济和社会事务的权威管理,从而实现廉价政府的目标。
2、实现高效政府目标。县级机构改革应走内涵式改革之道。不仅要优化行政系统结构,而且要提高地方政府的行政效能和行政能力。
3、实现法治政府的目标。县级政府机构改革必须按照中央的要求,加强行政体系的法制建设。
4、实现廉洁政府目标。通过机构改革,精兵简政,优化行政组织结构,明确各部门的职责权限,清除因机构庞杂而引起的盘根错节的关系网,从而清除官僚主义、贪污腐败的组织根源。
(二)转变职能和理顺关系是改革关键
对于逐步化解消除转型时期县级政府职能转变的难点,理顺相关关系,我们认为应注意以下方面:
1、准确定位县级政府职能。转变职能是历次机构改革重要的一环,也是县级政府机构改革的着力点。推进政府机构改革要抓住转变政府职能这个关健,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是新时期县级政府的战略定位,就目前而言,县级政府要由片面强调经济增长转到全面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切实推进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具有以下职能:一方面要完成上一级政府授权、委托的某些职能;另一方面仍有辖区内的社会公共事务和社会生活各领域进行自主管理的职能和权限,其管理权限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制定产业和财政公共政策。二是供给教育、公共设施、环境管理、治安管理、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公共产品。三是创新社会管理。如政府要将社会组织难以或不愿进入的事务承担起来,同时要积极将竞争性、赢利性的社会事务交由社会组织来承担,并加强市场的监管,积极培育良好的县域市场。
2、理顺相关方面关系。只有职能转变了,关系理顺了,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目前县级机构存在的职责不清、职能重叠的问题。因此我们应在县级政府积极推行六分开:
一是党政分开。县委、政府要按照党政职能合理分工的要求,明确各自的职责权限、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党的领导主要指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而不是将自己直接置于微观、琐碎的政府事务中,县政府要执行县委的重大决议,在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基础上建立高效灵活的政府工作系统。县委不应设与政府对口分工的领导和对口重复的机构,在工作上确属党政职能难以分开的,由县委和政府共同管理,其办事机构可以挂两块牌子,同时对县委和县政府负责。
二是政企分开。要按照政企分开的原则转变政府的经济管理职能。实行政资分开,让企业走向市场,政府部门对企业管理要从直接管理转向间接管理,由微观管理转向宏观管理,由行政手段向法律和经济手段为主,为企业的发展创造比较宽松的环境,使企业真正活起来,县级政府投资方向主要在于地方性公共工程和公益性项目等。
三是政事分开。合理划分政事范围,政府机关要将辅助性、技术性和服务性的事务交给事业单位,而事业单位承担的行政管理职能则交还给政府行政部门,对事业单位应进行全面改革,彻底解决政府职能“体外循环”和事业单位行政化趋向问题,使事业单位与党政机关脱钩,真正确立事业单位相对独立的法人地位。
四是政社分开。要转变政府对社会事务的管理职能,即把那些社会性、群众性、公益性、服务性的具体事务,尽可能从行政机关中划出,由社会组织来进行社会事务的管理,积极培育不依附政府的社会力量和社会组织,增强其活力和自主能力,使其能承接地方政府转移的职能,为企业、市民、社会提供广泛的、专业化的社会服务和保障体系,县级政府仅进入社会组织或中央政府难以进入或不便进入的公共产品供应或社会管理的领域。
五是政市分开。政府与市场是相辅相成的,两者相互促进发展。奥斯本说过,“在现实生活中根本没有自由市场这回事,如果我们据说的自由市场是指没有政府干预的市场的话,所有合法的市场都是由政府制定的规章条文加以规范的”[2]。政府的角色定位于凡是市场能自我调节、自我解决的事情要坚决放开,由市场依其应有的规则去办理,政府的责任重点在于当好市场平等竞争的裁判,并对市场的运行进行有效地监督,规范和维护好市场秩序。
六是与上下级政府权责分开。县级政府与上下级政府关系的核心是事权和财权的划分。首先县级政府与上下级政府要依据法律规定分别承担不同事权,而不是由各级政府分层管理统一事务。其次上级政府要给县级政府机关以必要的经济决策权、人事权、财政权,实现责、权、利相统一,对县级职权范围内的工作,市和省级机关不要干预,以使县级机关充分发挥一级政权组织的作用。第三县级政府应本着有利于加强对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领导,有利于加强乡镇政权建设的原则,强化乡镇政权职能和服务功能等。
(三)科学设置机构是改革的基础
为控制政府的规模,我们必须对政府机构进行科学的设置和调整,主要办法是:
1、裁减职能弱化经济部门。可将粮食、商业、畜牧水产、供销等部门成建制转为经济实体或服务实体,不在承担行政管理职能,在人、财、物等方面与政府财政脱钩,成为独立法人,成立综合性的机构,承担上面机构分解出来的行政职能,从事间接管理。
2、合并组建职能相近的部门。县级政府的职能应向“宽职能、少机构”方向发展,如可将农林牧渔等机构职能归并到农业局,设置大农业综合管理机构,将文化、广电、体育等机构职能整合,设置大文化的综合管理机构等。坚持决策和执行分开原则,组建综合执法机构,集中行使几个行业行政机构的行政检查和行政处罚权,减少重复执法和乱执法的现象,达到精简机构和人员编制的目的。
3、推行部门内部集中审批。在部门内部职能协调中,可通过推行“两集中、两到位”(即部门行政审批职能向一个科(室)集中、部门行政审批科(室)向政务服务中心集中,所有行政审批项目进驻政务服务中心到位、行政审批职能授权到位)的集中审批制度改革,达到提高行政效能、精简机构目的。
4、加强对非常设机构管理。非常设机构一般是为处理一些跨部门、跨地区或处理突发事件和新问题而设立的,设立程序要规范,其设立应该由县级机构编制部门提出,报政府常委会或全会审定,并报上级政府备案,设立非常设机构,应在设立之初就规定其性质、职能和存在期限,逾期自动撤消,需要延期的,应该按照规定程序重新报批。
同时需要理顺县级政府与垂直机关的关系,保证县级政府作为一级地方政府职权的完整性。
(四)加强法制刚性约束是改革的保障
历次机构改革都是在机构人员臃肿、财政不堪重负的情况下自上而下进行行政推动的,随着时间推移,机构撤并和人员精简的成果不能上升为法律而得以稳固。要想真正突破县级政府机构不反弹和分流人员不回流,就必须对县政府机构、人员编制的依法管理,这是县级政府机构改革的能否成功的保障。加强法制刚性约束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1、完善机构编制法律法规。近年国家出台了多个机构编制管理规范性文件和管理条例,在机构编制法制化建设上前进了一大步,但是以上条例连同原来行政组织法对于政府机构编制设置、法律责任等问题规定得比较含糊,因此地方政府编制法制化的问题依然任务艰巨,当前有必要通过进一步完善机构编制法规,对县级行政机构的职能配置、内部机构设置、领导职数限额、人员编制标准以及机构编制管理程序法定化,将抽象的原则规定变成可操作可衡量的条文,同时要明确违反编制管理的法律责任机制,要建立以行政处分为主,以经济处罚为辅,必要时采取刑事处罚的法律制裁体系。
2、加强机构编制监管。邓小平同志曾强调:“编制就是法律”[3],编制一经确定,便具有法律性质,在改革中各地要严格执行“三定”规定,不得随意更动,对县级政府平时的机构设置、人员安排及其变动情况的应加大监查力度,对违反法定编制随意增设机构、人员的行为一律依法作出处理,从而巩固改革成果。
3、积极推进实名制管理。县级政府要把经过审批的机构、编制和实有机构、人员一一对应,在此基础上严格人员编制手续,通过实名制管理,从源头上确保人员编制和财政供养人员稳步增长。
4、完善部门协调配合机制。要将机构编制管理与财政预算管理有机结合,财政、人事、组织和编制部门在控制机构和人员上形成一个整体,杜绝流通漏洞,与此同时,要积极探索机构编制责任审计制,将绩效评估与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紧密结合起来,确保机构编制规范化。
(五)发展第三部门是改革的重要内容
发展第三部门对于替代政府的公共服务,实现“小政府、大社会”目标,对于缓解人员分流压力等意义重大,当前县级政府要积极做好第三部门的培育和管理,一方面,要破除理念上的错误认识,采取统筹规划、重点扶持的政策,根据市场经济、社会建设和发展的需要,大力鼓励社会中介组织的发展,积极稳妥地实现社会中介组织与行政机构的分离,引导中介组织积极参与市场的公平竞争,积极承担政府职能转变所剥离的职能,使之成为自主经营的社会中介实体。另一方面,要加强对社会中介组织的治理和管理,把中介组织的建设和管理纳入法制的轨道,也使社会中介组织的发展获得法律的保障。
[1] 颜廷锐.中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问题报告[M].中国发展出版社,2004.[2].(美)戴维·奥斯本、特德盖希勒.改革政府:企业精神如何改革着公营部门[M].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3] 邓小平文选[M].人民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