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银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诉江西省投资集团公司证券包销协议纠纷案

时间:2019-05-14 02:38: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建银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诉江西省投资集团公司证券包销协议纠纷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建银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诉江西省投资集团公司证券包销协议纠纷案》。

第一篇:中国建银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诉江西省投资集团公司证券包销协议纠纷案

中国建银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诉江西省投资集团公司证券包销协议纠纷案

问题提示:基于债券公开发行认购民事法律关系产生的债券兑付请求权是否适用诉讼时效?

【要点提示】

证券发行方式分为公开发行和非公开发行,公开发行又有包销和代销两种方式。根据法律规定,公开发行是指发行人通过承销商向社会不特定投资人或累计达200以上的投资人销售证券。如果是向特定投资人发售证券,则不属于公开发行,也称定向发行或非公开发行。

证券主要有股票和债券两种,其持有人(投资人)的权利义务不完全相同。债券持有人享有到期向发行人请求兑付债券本息的权利。公开发行的债券持有人,其兑付请求权不因超过兑付期限两年而受到诉讼时效的限制。

【案例索引】

一审: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2006)赣民二初字第7号(2006年9月27日)

二审:最高人民法院(2006)民二终字第224号(2009年7月14日)

【案情】

原告(被上诉人):中国建银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建银公司)。

被告(上诉人):江西省投资集团公司(以下简称投资公司)。

1992年6月30日中国人民银行作出《关于发行江西省地方投资公司债券的批复》(证管办[1992]第25号),同意被告投资公司发行江西省地方投资公司债券。同年10月10日投资公司(甲方)与中国人民建设银行江西省分行信托投资公司(乙方)(以下简称江西建行)签订《债券承购包销和兑付协议书》。该协议签订后,江西建行按协议履行了自己的义务,如期支付承购包销和兑付债券本息34820万元。被告投资公司截至1998年8月底只归还江西建行15057.10275万元债券本息。

1998年9月2日,被告投资公司在给江西建行《关于申请建行贷款的补充报告》中明确表示:截至1998年8月底被告投资公司共欠债券本息19762.89725万元,欠垫付资金利息956.95万元,两项共计20719.85万元,并承诺于1998年底前偿还全部欠款。

1999年9月30日被告投资公司就该债券本息主动向江西建行报告申请清算,其中对1998年8月底以前逾期债券同意按债券发行利率计息,对1998年9月以后逾期债券则要求按照同期银行贷款利率计息。1999年10月21日江西建行回复被告投资公司:对1998年底以前逾期债券利息按债券发行利率计算;对1999年1月1日起所欠债券本息,按一年期银行贷款利率计息。由于双方同意计息,但未形成一致意见。故原审法院确定:截至1998年8月底投资公司欠江西建行20719.85万元(债券本息及垫付资金利息之和)至1998年年底不计利息;1999年1月1日开始投资公司欠江西建行的款项按同期人民银行一年期的贷款利率计息。

1998年9月2日至1998年12月31日被告投资公司共归还江西建行15700万元(1998年9月29日、12月22日、12月31日先后还款10000万元、4000万元、1700万元),扣减15700万元后,被告投资公司截至1998年年底欠江西建行5019.85万元。该5019.85万元从1999年1月1日起作为投资公司欠款的本金开始计息。1999年1月1日至同年11月12日按同期人民银行一年期的贷款利率计算,5019.85万元产生利息270.72万元。1999年11月13日投资公司还款2300万元,按照先还息后还本的惯例,该2300万元扣减全部利息270.72万元后剩余款项应作为投资公司偿还本金部分,即2300万元还款中还息270.72万元和还本2029.28万元,故截至1999年11月13日被告投资公司久江西建行本金2990.57万元。2003年江西建行调账回收112.967万元(已作为利息扣减),故被告投资公司欠本金2990.57万元及利息。

2004年9月14日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给中国建设银行的批复(银监复[2004]144号),同意中国建设银行承继未纳入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的资产和负债,并改制成为原告建银公司。原告建银公司依法成立并承继该债权。

2005年6月23日,原告建银公司就该债权去函被告投资公司,要求投资公司清偿该债务。2004年投资公司的年检报告在资产负债表及其他相关内容中明确记载:截至2004年12月31日投资公司应付江西建行债券本金1137.26万元。

2006年3月24日,原告建银公司就与被告投资公司证券包销协议纠纷一案,向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投资公司归还欠款及利息。

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审理认为,1992年10月10日投资公司与江西建行根据中国人民银行(证管办[1992]第25号)的批复签订《债券承购包销和兑付协议书》,系双方当事人真实意思表示,内容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禁止性规定;应认定合法有效。协议签订后,江西建行按协议履行了自己的义务,如期支付承购包销款和兑付了债券本息,但投资公司至今归还了部分款项。证据已充分证明原债权人江西建行自投资公司1999年11月13日最后一次还款后从未停止向投资公司追偿尚未归还的款项;原告建银公司承继该债权后也依法、及时地向被告投资公司主张债权。2004年投资公司的年检报告明确记载应付江西建行债券本金的内容,也证明被告投资公司一直认可该债务的存在。故原告建银公司起诉被告投资公司偿还债务的诉讼时效并未超过。原告建银公司请求法院判令被告投资公司偿还债务的理由成立,予以支持。《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发行江西省地方投资公司债券的批复》(证管办[1992]第25号)第二条规定“该债券期限五年,年利率10.5%,到期一次还本付息,不得提前支取,逾期不计利息”。该条是指债券持有人逾期兑付不计利息。而本案是江西建行已兑付了投资公司发行的全部债券本息款,投资公司与江西建行之间不是债券持有人和兑付行的关系,其间形成的是一般的金融债权债务关系,且双方的往来函已证明江西建行要求支付利息,被告投资公司也同意支付利息的事实。故被告投资公司答辩称根据人民银行批准该债券逾期不计利息的规定,仅欠债券本金1137.26万元与事实不符,不予支持。双方虽在签订的·《债券承购包销和兑付协议书》对逾期付款应支付罚息有约定,但在随后双方往来的报告和回复中对逾期付款利率进行了变更,有了新的约定。1999年9月30日投资公司在《关于申请清算公司债券本息的报告》中,表示对1998年8月底以前逾期债券按债券利率计息,对1998年9月以后逾期债券按同期银行贷款利率计息。江西建行在同年10月21日的回复中表示同意1999年1月1日后未支付的款项按同期银行贷款利率计息。由此可见,双方虽对如何计息没有形成一致意见,但对应该计息和不计罚息取得了一致意见。故被告投资公司答辩称即使未过诉讼时效,也不应计算利息及原告建银公司诉请要求判令被告投资公司支付罚息的理由因无事实依据,不予支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四十四条第一款、第六十条、第一百零七条之规定,一审判决:

一、投资公司在本判决生效后10日内偿还所欠建银公司债券二千九百九十点五七万元及利息(2005年12月31日前利息为九百二十一点零三三万元;2006年1月1日起至还清之日止,以二千九百九十点五七万元为本金按同期中国人民银行一年期贷款利率计算利息)。

二、一审案件受理费三十八万一千八百八十八元,财产保全费三十七万二千三百九十八元,合计七十五万四千二百八千六元,由建银公司承担40%,即三十万一千七百一十四元四角,投资公司承担60%,即四十五万二千五百七十一元六角。

一审判决后,被告投资公司不服上诉称:

(1)一审判决认定事实错误。首先,一审法院对于被上诉人超过举证期限提交而且上诉人拒绝质证的证据材料,违法作为定案依据。江西建行职员的笔记本和查询邮件回单完全可以在举证期限前取得,却未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予以提交。一审对该两份证据质证时,上诉人明示逾期应不予质证,且笔记本有补记或伪造之嫌,但法庭仍坚持质证,且把二证据作为定案依据。其次,一审法院错误采信了被上诉人提交的无法与原件核对的书证。一审认定的2000年4月清算草稿作为单一证据真实性存疑,并非传真件本身而是其复印件,也无法证明当时发生清算催收行为或还款表示行为。作为双方内部陈述的原债权人对催收情况的陈述,并不能证明原债权人向上诉人主张过债权,因此该证据材料与被上诉人的事实主张之间不存在关联性。再次,原审法院对上诉人2004年财务审计报告的关联性也存在认识错误。按照持续性记账和权责发生制的会计原则,企业对未决债权债务应如实记账。企业财务报告反映的债权记载并不当然表示债权人向债务人持续主张过债权,债务记载也并不当然表示债务人向债权人认诺还债。债的相对性和时效性决定了债的存续、变更或消灭都受到法律规定的明确约束,该证据与“还债认诺”并不具有实质关联性。

(2)一审判决认定未超过诉讼时效期间是不正确的。无论一审法院认定的事实还是被上诉人的举证,均证明被上诉人2000年4月13日至2003年4月8日近三年期间未主张债权,超过诉讼时效期间,而一审判决认定未过诉讼时效期间。上诉人在一审中明确向被上诉人提出诉讼时效抗辩。被上诉人证明上诉人最后一次的还款发生于1999年11月13日,本案诉讼时效期间应从该日重新计算。该日起至被上诉人承接债权,连续超过3年以上的时问,没有证据证明原债权人向上诉人主张过权利,或上诉人做出过还债意思表示或还债行为,原债权在被上诉人承接前即超过诉讼时效期间。一审法院认为三份证据内容可以相互印证江西建行从未放弃对债权的追偿、原债权人自上诉人1999年11月13日最后一次还款后从未停止追偿的推断是不符合事实和法律规定的。即使对被上诉人提交传真复印件和工作记录予以确认,两个时点间隔也超过了两年,且被上诉人并没有其他证据证明期间有时效衔接的事实。

(3)上诉人应享有胜诉抗辩权,不应继续承担还款责任。首先,本案适用有关诉讼时效的法律规定。最高人民法院法复(1993)1号《关于企业或个人欠国家银行贷款逾期两年未还应当适用民法通则规定的诉讼时效问题的批复》明文规定:“国家各专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其追偿贷款权利的,应当适用民法通则关于诉讼时效的规定。确已超过诉讼时效期间,并且没有诉讼时效中止、中断或者延长诉讼时效期间情况的,人民法院应当判决驳回其诉讼请求”。除财政部代表国家承诺“国库券”逾期予以兑付外,尚无任何现行法律法规规章排除“企业债券”适用诉讼时效制度。其次,依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超过诉讼时效期间当事人达成的还款协议是否应当受法律保护问题的批复》(法复[1997]4号)和《关于超过诉讼时效期间借款人在催款通知单上签字或者盖章的法律效力问题的批复》(法释[1999]7号)这两个司法解释,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后,债券仍然受到保护的只有两种情形:当事人双方就原债务达成还款协议或者特定催款单确认。本案双方在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后并无重新订立协议或者债务人重新书面确认债务的法定情形,被上诉人的债权主张依法不应得到支持。再次,被上诉人丧失诉讼时效利益的责任主要在于原债权人怠于行使债权。上诉人在本案债权有效期间,积极寻求途径清偿债务,尤其是1999年9月30日书面要求原债权人结算债务,此后原债权人因股份制改革、人员分流等原因怠于清算和及时主张债权,不利后果应由其自担。

(4)一审关于债权范围、本金数额及是否计息的认定有误。首先,一审法院对被上诉人所继承的债权范围认定不正确。被上诉人建银公司对于其所继承的债权确认的证据明确说明其所继承的是1992年江西建行所持有的那部分债券,而原审判决第二组由被上诉人出具的有关上诉人应付债券本金利息的计算证据,明确证明当初江西建行仅购入五年期的债权1.3408亿,没有继承原审判决中的争议标的即证券包销项下的所有债权,被上诉人的权利主张超出了其所继承的债权范围。其次,本案的案由,原审法院确定的是证券包销协议纠纷,而被上诉人主张的则是债券持有人的债权权利,应依照包销协议约定,由原债权人承担一切损失。再次,本案债权本金应为1137.26万元而非一审认定2990.57万元。根据中国人民银行证管办[1992]第25号文的批复,逾期是不应计算利息的,一审法院关于本息的计算是错误的。

故请求二审法院撤销原审判决,驳回建银公司提出的全部诉讼请求,并判令建银公司承担本案的一、二审诉讼费用。

被上诉人建银公司答辩称:

(1)一审认定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被上诉人提交的证据具有法律上的证明效力,应作为本案的定案依据。由于江西建行与被上诉人均为各自独立的法律主体,双方的关系仅限于债权继承,被上诉人继承债权后便与其无任何法律关系,江西建行出具的证明只是对事实进行的客观陈述,所以上诉人所提“在法律上具有相同利害关系”、“只是双方内部的陈述”的理由并不成立。被上诉人所提交的三份传真均为传真件本身,而非上诉人所述的复印件,该三份传真均通过电话“0791—6225978”发送,证据表明该号码属于江西省投资公司所有,三份文件内容真实有效,能证明所欠债券本息的事实,发生了诉讼时效的中断。上诉人自己向工商管理机关出具的年检报告中,多处提到应付债券本金1137.26万元。会计学上应付债券属于负债科目,是企业和个人在已经发生的交易和其他事项中所承担的经济义务和责任,即在将来必须放弃的经济利益。倘若该笔债务已过诉讼时效,则上诉人应将债务列入财务报表的其他相关科目而非债务记载,所以年检报告中的债务记载也是上诉人承认债务的明确表示。江西建行职员杨伊平工作记录,是在一年多期间内对平时工作情况的客观记录,记述自然,笔迹一致,上诉人无证据证明是伪造,所以不能否认其真实性。关于举证期限问题,一审开庭前,由于上诉人一直消极面对,未提供任何证据和答辩,被上诉人无法知道上诉人的意见。开庭质证时,由于上诉人对被上诉人的证据基本予以否定,因而被上诉人须补交相关证据。被上诉人在举证期限内积极努力取证,虽然实际取证操作时间被上诉人无法控制,但仍在举证期限内提交了相关证据。此前,建银公司也已向法院提交了杨伊平的工作笔记复印件,所以该证据应视为举证期内提交。

(2)本案的诉讼时效持续中断。被上诉人一审向法院提交了充分的证据,证明从债券到期之日起,江西建行和建银公司从未放弃对江西投资公司的债权,并且一直都在积极地以电话、传真、谈判等多种方式向上诉人主张债权,上诉人也与江西建行一直在协商、核对账目。还本付息到期日后,本案多次发生诉讼时效中断情形,未超过诉讼时效期间。一审判决关于建银公司对投资公司享有合法债权,该债权未超过诉讼时效的认定完全正确。诉讼时效持续中断,上诉人的上诉理由不成立。况且,根据有关法理依据及法律规定,基于债券产生的债权不适用诉讼时效,基于债券关系的特殊性,本案不应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上诉人上诉理由中错误的引用了相关法规,得出的结论也是错误的。

(3)上诉人不讲诚信,恶意拖欠债务。江西建行及建银公司从未放弃对投资公司的债权,而是一直都在积极地主张债权,本案债务久拖不决的原因在于上诉人不讲诚信,恶意拖欠债务。

(4)一审判决对被上诉人所继承的债权范围及计息的认定正确。被上诉人对投资公司享有合法的债权,银监复(2004)144号文、2004年6月10日《中国建设银行公告》与确认函的精神一致,均证明建银公司作为1992年投资公司债券的债权人,继承了证券包销协议项下的所有债权,当然有权就全部债权主张权利。建银公司享有的债权无论是因债权产生,还是兑付产生,都应当计算利息,一审判决计算利息是正确的。故被上诉人建银投资公司认为原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上诉人的上诉理由不成立,请求二审法院驳回江西投资公司的上诉,维持原判。

二审对一审查明的事实予以认定。《承购包销和兑付协议》第二条约定,江西建行以全额包销的方式销售投资公司发行的三年期限和五年期限的债券。三年期的年利率为10%,五年期的年利率为11%;第五条约定,不论债券发行情况,江西建行均按照协议约定向投资公司拨付债券资金;第十二条约定,投资公司未将到期的债券本息拨付给江西建行,按照拖延资金额和天数以日万分之五向江西建行支付滞纳金。

二审期间,原债权人江西建行出具《关于确认我行“1992年江西省投资公司债券”所形成的一切债权由中国建银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依法承继的函》,对被上诉人建银公司享有的债权予以确认,指出建银公司应就全部债权向投资公司主张权利。

经最高人民法院主持调解,投资公司与建银公司自愿达成调解协议。建银公司承继原中国建设银行江西省分行与投资公司证券包销协议项下的权利,向投资公司主张39819080.86元债权,经最高人民法院二审期间主持调解,双方协商一致达成如下和解协议:

一、投资公司于2009年7月15日前向建银公司一次性支付二千三百七十五万元人民币,以清偿建银公司诉请投资公司承担的本案全部债券债务,双方权利义务就此终结。

二、投资公司应当将清偿款项按时划付建银公司指定的银行账户,全款到账即为履行完毕。

三、由于本案争讼的企业债券涉及原中国建设银行重组分立后的债权转移事宜,建银公司承诺已经从中国建设银行江西省分行承继的该笔企业债券,今后中国建设银行江西省分行向投资公司主张本案涉及的企业债券兑付或兑付垫付款返还责任的,一概由建银公司承担。

四、本案一审、二审双方各自向法院缴纳的诉讼费用,由双方各自承担,互不求偿。

五、若投资公司未按本协议规定履行义务,建银公司有权向法院申请执行,并按照中国人民银行的有关规定按日计收罚息。

根据和解协议,一审案件受理费三十八万一千八百八十八元、财产保全费三十七万二千三百九十八元,共计七十五万四千二百八十六元,由建银公司承担;二审案件受理费减半收取十九万零九百四十四元,由投资公司承担。

最高人民法院经审查认为,以上双方和解协议系当事人自愿达成,内容不违反法律和行政法规的禁止性规定,依法予以确认。

【评析】

本案尽管以调解方式结案,但是在查明事实、厘清法律关系和分清责任的基础上取得的。不仅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显著,案结事了,而且还为诉讼时效的司法解释提供了案例素材。本案争议的焦点乃债权请求权是否适用诉讼时效,围绕该焦点又产生了如何认定当事人债权的性质、公开发行债券的性质、该债券兑付请求权是否适用诉讼时效三个问题。

一、当事人债权的性质

根据协议约定内容和实际履行情况,当事人之间确立的是债券发行承销民事法律关系。中国人民银行针对投资公司发行企业债券作出的批复,是本案双方当事人签订《承购包销和兑付协议》的合法依据。双方协议约定的内容没有违反法律规定,也不损害他人合法权益,故本案《承购包销和兑付协议》合法有效。江西建行已按约定全额包销了投资公司发行的债券并将购券款全部付给了发行人,完全履行了协议约定的承销义务,投资公司则必须按约定履行兑付到期债券本息的义务。但投资公司未能将全部债券本息拨付给江西建行,到期后也未能全部兑付债券本息,对承销商江西建行及其权利继受人建银公司构成违约,故建银公司有向发行人投资公司主张兑付债券本息的权利。

民事法律关系的变更,除了要有各民事主体的共同真实意思表示为前提外,还必须要有共同的民事行为,才能产生。本案兑付债券债权债务关系是否转化为单纯的欠款债权债务关系,仅依据当事人双方往来确认债券本金和债券利息如何计算的函件,是远远不够的。况且双方往来函件中就债券本金数额、利息如何计算并没有取得一致意见,更没有达成共同的约定。所以,本案仍是基于《承购包销和兑付协议》产生的债券发行承销兑付民事法律关系,债权的性质仍是债券本息兑付请求权。一审判决将当事人之间的民事法律关系认定为金融债权债务关系不当,二审支持上诉人关于本案是债券兑付请求纠纷的上诉主张。

债券本息兑付权尽管属于金融债权范畴,债券兑付请求权与金融债权的实现均以一方给付另一方一定数量的货币为表现形式,但二者存在差异。债券兑付请求权基于债券发行和认购的基础法律关系产生,金融债权则产生于资金拆借或者由其他民事法律关系转化而来。例如,债券本息兑付请求权是否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这点,就与金融债权请求权并不完全一致。

二、公开发行债券的性质

《证券法》第十条规定“公开发行证券,必须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条件,并依法报经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或者国务院授权的部门核准;未经依法核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公开发行证券。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公开发行:(一)向不特定对象发行证券;(二)向特定对象发行证券累计超过二百人的;(三)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发行行为。”

债券与股票是证券最主要的两种表现形式。根据证券法律规定,证券发行分为公开发行和非公开发行。证券公开发行销售须受到中国证监会、国家发改委和中国银监会等部门的监管。证券法修订生效之前,公开发行证券必须经过行政监管部门的批准,之后须经过监管部门的核准。公司企业发行债券必须符合相应条件,金融企业债券的发行更是条件严格。公开发行的方法也是法定的,为包销和代销两种,包销方式又分为全额包销和余额包销。全额包销是指承销商按协议约定先将发行人所发行的债券全部购入,而后再向社会销售。承销商能否全部向社会销售与发行人无关,故全额包销协议对发行人有利,保证了发行人的债券全部发行成功、募集资金目的完全实现。至于承销商是否已向社会公开销售与发行人无关,不影响承销商所承销的证券是公开发行的性质。所以证券包销不是定向发行、更不是非公开发行。

债券包销协议使得承销商具有了双重身份。如果债券已经向社会公众销售,承销商则履行了承销商的职责,对债券投资人而言,其与发行人要共同承担兑付到期债券本息的义务;如果发行人在债券兑付期限届满前没有足额预付兑付款,承销商兑付后则转变为债券持有人;如果债券没有或者部分没有销售公众投资人,则承销商成为债券持有人,具有了债券投资人的身份。只要发行人于债券到期后没有足额支付债券本息兑付款,无论承销商兑付了投资人多少债券,承销商作为剩余债券的持有人有权到期后向发行人主张兑付债券的本息。

三、公开发行的债券兑付请求权是否适用诉讼时效

诉讼时效是指权利人于法定期间内不行使其权利,该期间届满后,将产生义务人可以拒绝履行给付义务的民事法律制度。适用诉讼时效的法律后果是债权人丧失胜诉权,而债务人因此直接受益。确立诉讼时效制度的目的在于促使权利人及时主张权利,达到促进民事流转和维护交易安全的目的。就诉讼时效适用范围而言,债权请求权适用诉讼时效是法律的一般规定,但法律没有具体规定哪些债权请求权适用诉讼时效,哪些债权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当特殊的债权请求发生时,则应当有诉讼时效适用范围例外的情形。

公开发行企业债券具有以下法律特征:(1)是经过监管部门核准的合法民事法律行为;(2)是资本市场上发行人募集资本金的一种方法;(3)按照证券法律规定,发行人不得亲自向投资人发售,必须通过债券承销商以包销或代销方式向社会公开发售;(4)通过承销商发售,在发行人与众多债券投资人之间建立了债券投资民事法律关系;(5)发行人在一定期限内有偿使用投资人认购债券的资本金;(6)债券记载的期限到期后,发行人应当无条件兑付债券本息,如果没有兑付投资人持有的债券,意味着发行人持续占有和使用投资人的资本金。上述公开发行债券的法律特征决定了债券兑付请求权不同于一般请求债权,一是发行人持续占有和使用资本金,构成了民法上的事实持续发生;二是特定的发行人与众多投资人之间发生的民事法律关系,如果以超过债券兑付期限两年而适用诉讼时效驳回兑付请求,势必在发行人与社会众多投资人之间重大利益平衡上偏向了发行人,这将不利于社会重大利益的保护,也不利于资本市场的发展壮大。

诉讼时效产生于实体经济基础之上,调整和规范的是特定民事主体之间的社会关系,平衡特定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不直接涉及众多不特定民事主体的权益。如在社会重大民事法律关系中适用诉讼时效制度时,则应当考虑是否对众多民事主体的权益产生影响甚至损害,如果一方单个主体受益而可能损害众多民事权益,那么该民事法律关系就不应当在诉讼时效的适用范围之内。资本市场为基础的虚拟经济,同时参与其间的民事主体众多,他们通过虚拟的市场交换着虚拟的商品,从而获取投资收益或发生亏损。资本市场公开发行债券,发行人面对的是众多不特定的债券投资人,从而形成一个民事主体将对众多不特定民事主体的民事法律关系。债券发行完成,众多投资人履行了债券发行认购的义务,将资金交付给发行人占有和使用至债券约定的期限届满。发行人必须按照约定到期兑付债券本息,如果债券持有人在兑付期限内没有主动兑付到期债券本息,发行人可以向有关部门提存相关应兑付的债券本息。如果发行人没有提存相关债券本息,仍继续占有该部分债券本息,则基于债券发行认购发生的法律关系和事实将持续存在。发行人就不得以超过诉讼时效而抗辩债券持有人的兑付请求,从而免除其应兑付到期债券本息的义务。反之,如果诉讼时效适用于债券兑付请求权,势必在以万亿计算的债券市场上,发行人对众多不特定的投资人之间产生的利益将产生失去平衡的法律后果。所以,基于债券公开发行认购民事法律关系产生的债券兑付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

最高人民法院认识到本案将对资本市场产生重大影响,在制定《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时吸收采纳了二审观点,在该司法解释的第1条规定了兑付国债、金融债券以及向不特定对象发行的企业债券本息请求权,人民法院不支持以诉讼时效抗辩。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债券是《证券法》第十条规定的公开发行的一种表现方式,它更典型也更能体现该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制度的精髓。

【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四十四条第一款 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第六十条 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

当事人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

第一百零七条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证券法》第十条 公开发行证券,必须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条件,并依法报经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或者国务院授权的部门核准;未经依法核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公开发行证券。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公开发行:

(一)向不特定对象发行证券的;

(二)向特定对象发行证券累计超过二百人的;

(三)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发行行为。

非公开发行证券,不得采用广告、公开劝诱和变相公开方式。

最高人民法院法复(1993)1号《关于企业或个人欠国家银行贷款逾期两年未还应当适用民法通则规定的诉讼时效问题的批复》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超过诉讼时效期间当事人达成的还款协议是否应当受法律保护问题的批复》(法复[1997]4号)

《关于超过诉讼时效期间借款人在催款通知单上签字或者盖章的法律效力问题的批复》(法释[1999]7号)

《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

第二篇:代理中国建银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资金账务清理和决算报表编报要求

附件2:

代理中国建银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资金

账务清理和决算报表编报要求

一、清理、核对代理中国建银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资金账务,组织报账工作

年底前,各行应做好代理中国建投资金账务的清理、核对工作,认真组织代理报账工作。

(一)盘点、清理代理中国建投财产物资

1.年终前,财会部门应会同其他有关部门,以中国建投财务ERP系统卡片为基础,对代理中国建投管理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在建工程等财产物资进行清查核对。对清理中发现的有账无实、重复入账或卡片信息与实际不符等情况,各行应在上报中国建投的决算说明中予以说明。

2.重点对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在建工程等财产物资的处置及处置资金的入账情况进行全面清理、核查。加快处置进程,加

— 1 — 大收缴资金力度,确保收到的处置资金及时入账。“335040代理资产处置收入”、“335050代理其他业务收入”核算码有余额的,应及时汇入中国建投指定账户(户名:中国建银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账号:***00355,开户行:建行北京丰盛支行),年末上述核算码余额应为零。经中国建投批复同意处置但实际上无法继续处置的项目,应及时通知中国建投。

(二)清理代理中国建投资金账务

1.各行、各部门要严格按照《关于核查清算代理中国建银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资金的通知》(建财[2009]314号)要求进一步规范代理业务处理。12月31日前,各行要继续核查“3350待清算中国建投资金”及“7970代理中国建投业务资金”等核算码,保证各自账务平衡。特别应关注CCBS系统已经自动配平的“3350待清算中国建投资金”和“7970代理中国建投业务资金”核算码,严防手工重复配平。各行务必保证2011 年“335010代理委托贷款业务资金”余额和“7970代理中国建投业务资金”发生额相互配

— 2 —平。

2.对“3350待清算中国建投资金”下各核算码进行清理,规范代理中国建投收入和费用核算。

各行应切实强化委托管理责任,认真分清收入归属、严格履行管理责任。对代管固定资产出租第三方租金等资产盘活收入和代理委托贷款手续费等,年底前应按照出租合同等有关协议及时收取,确保及时入账。

各行要严格执行关联交易协议和相关文件规定,切实加强代理费用管理。对需要核准的各项费用和支出,严格履行报批手续,合理支付和列支,严禁不通过报批手续随意支付。对于不属于“3350待清算中国建投资金”核算范围的支出事项,已经计入该核算码的,应及时调整,报中国建投审批并采用直接支付方式清算。

(三)认真组织年底代理账务报账

为便于资金清算,请各行认真组织好年底各项代理收支的报

— 3 — 账工作。各行要认真清理年底前已计入“335060代付中国建投款项”核算码的各项应报账费用,并在2011年12月31日前完成报账,具体要求如下: 1.清理账目,规范“335060代付中国建投款项”的核算。(1)诉讼、案件赔款引起的差异应报中国建投审批并采用直接支付方式清算,不能纳入“3350待清算中国建投资金”核算,已纳入的应于年底前调出。

(2)账务核算错误引起的差异应于年底前完成调整。(3)审批未通过的费用原则上应于年底前调出“3350待清算中国建投资金”,未调出事项在差异明细表中说明情况。

2.及时完整办理代理费用报账和资金清算

扣除补报的以前项目外,本年代付费用的报账金额应与“335060代付中国建投款项”核算码的年末余额一致。已与中国建投指定代理机构完成资产管理交接的各一级分行,务必在2011年12月31日以前完成交接前所有代付费用的报账并将纸质报账资料寄送至中国建投,其他分行请务必于2012年1月15日前将2011年纸质报账资料寄送至中国建投。对已完成报账的代理费用,各一级分行应及时与中国建投核对账目、清算资金,收到资金后“335060代付中国建投款项”核算码余额应为零。

(四)清理、规范代理委托贷款业务核算

1.办理代理中国建投委托贷款对账签证,代理委托贷款基金不办理对账。各行应在年终与借款人办理代理委托贷款本金和应收未收利息的对账签证(签证单格式见附件4),签证单回单经借款人盖章确认后由经办行归档保管备查。由于客观原因确实无法签证的,经办行必须核实情况,由业务部门在签证单上详细说明原因,同时在贷款明细表的相应栏内填写签证情况和未签证原因。

2.检查代理委托贷款账务处理情况。对科目使用不规范、核算错误等情况应及时进行纠正处理;对本年已批准核销的项目,必须在年底前处理完毕,不得跨。其中,应特别注意对已经批复同意转资本金或划转的项目,应将对应的代理委托贷款、代理委托贷款基金及其他有关负债同时转出,发现遗漏或处理错误的,应在年底前处理完毕。

3.规范委托贷款业务收入的核算。对代理中国建投委托贷款

— 5 — 业务收到的手续费,严格按照关联交易协议规定确认代理建银投资损益。

4.根据银监会要求,代理中国建投委托贷款不得增加新的委托人,不得增加原有委托人的基金,不得发生委托贷款收回再贷。请各行严格按要求办理,并在年底前对照该要求进行清理、检查,存在上述情况的应及时调整。

二、代理中国建银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委托贷款业务决算报表编报要求

(一)委托贷款决算报表种类、格式及填报要求

1.2011委托贷款业务的会计决算报表种类、格式以及上报份数(详见附件4)“中国建银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决算报表一览表”。决算报表应按2011年12月31日会计总账或明细账户余额分科目填列,决算报表中所列数据应与总账数据核对一致。

2.外币贷款统一由美元按2011年12月31日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折合成人民币余额编制决算报表。在决算情况说

— 6 — 明书中对外币账户的币种、核算科目、金额等情况进行说明。

3.决算工作必须由委托贷款业务管理部门配合财会部门完成,财会部门决算编制完成后,由委托贷款业务管理部门进行审核,经委托贷款业务管理部门审核人和负责人签字确认后(在报表封面指定位置),财会部门加盖行章上报。

4.各行必须严格按规定编报财务会计决算报表,做到内容完整,数据真实,签章齐全,上报及时。表与表之间的勾稽关系必须核对一致。

5.代理建银投资委托贷款基金(分省)明细表(表1)本表反映中国建投委托贷款基金的明细情况,包括:委托人名称全称、基金户账号、年初数、本年增加(减少)、年末余额和开户行名称全称等。

(1)“8960代理委托贷款基金”下所有二级科目都必须填列本表。

(2)本表按二级科目分委托人填列。

— 7 —(3)“年初余额”应与2010年末决算数据一致。

(4)“本年增加额”是指委托人增加委托资金、包括回收利息转入及其他方式转入,“备注”栏内必须清晰说明增加的原因。

(5)“本年减少额”是指本年贷款回收委托人抽回委托基金、经建投批准划付以前结余基金、贷款转资本金和核销冲减基金,其他任何形式的减少必须在“备注”栏说明原因。

(6)“年末余额”小计数应与年末对应二级科目总账数一致。(7)表内公式:(1)+(2)-(3)=(4)

(8)报表单位。全套决算报表填报录入单位为人民币“元”。6.代理建银投资代收委托贷款利息明细表(表2)(1)本表反映代理中国建投代收委托贷款利息的明细情况。(2)本表由各级经办行分委托人全称和(或)借款人全称填列,由一级分行汇总上报。

(3)本年增加栏由经办行根据每一笔实收利息的来源填列。(4)本年减少栏由经办行根据每一笔付出利息的去向填列。(5)年末余额=年初余额+本年增加—本年减少。(6)二级科目填列委托人或借款人该项基金或贷款的会计核算科目号。

— 8 — 7.贷款种类汇总表(表3)

(1)本表要求按委托贷款种类汇总后填列,包括“7960代理委托贷款”科目下核算的全部委托贷款种类;

(2)项目栏填列贷款种类;

(3)“年初贷款”余额应与2010年决算数据一致;(4)“发放贷款、收回贷款、贷款核销”栏按本发生数据实填列;回收贷款与核销、转资本金不得混淆,必须分别填列。

(5)“年末贷款余额” 栏的合计金额、“应收未收贷款利息期末余额”栏的合计金额应与总账余额一致;

8.中央级贷款汇总表(表4)

(1)贷款种类栏:填列“7960代理委托贷款”核算的中央级委托贷款种类,按贷款种类分别编表;

(2)单位名称填列原主管部门;

(3)数据按主管部门汇总后填列;年初贷款余额应与2010年决算数据一致;“发放贷款”、“收回贷款栏”、“本年贷款核销”栏按本数据实填列,2011年已按规定划转为国家资本金(含转国家拨款、破产核销、划转地方债权债务)的贷款本金,在“本年贷款核销”栏填列,“年末贷款余额” 栏的合计金额、“应收未收贷款利息期末余额”栏的合计金额应与会计总账数据一致。

9.贷款明细表

— 9 —(1)贷款种类栏:填列“7960代理委托贷款”核算的委托贷款种类(包括中央级和地方级),按贷款种类分别编表;

(2)中央级贷款明细表按主管部门分项,按项目单位及主管部门顺序填列。

(3)地方级贷款明细表按委托人分项,按借款人名称及委托人顺序填列。在填列委托人名称时,必须填写该委托人对应的基金户账号,委托人在同一核算科目下有多个账户的,应与贷款相对应按顺序分别填列,以正确构建委托基金账户和委托贷款的对应关系。

(4)每一笔贷款明细必须填列贷款账号。年初贷款余额应与2010年决算数据一致;“发放贷款”、“收回贷款栏”、“本年贷款核销”栏按本数据实填列;2011年已按规定划转为国家资本金(含转国家拨款、破产核销、划转地方债权债务)的贷款本金,在“本年贷款核销”栏填列,“年末贷款余额” 栏的合计金额、“应收未收贷款利息期末余额”栏的合计金额应与总账对应科目余额一致。

(5)委托人和借款人名称必须填列全称,不得随意缩写。(6)各行委托贷款业务管理部门必须核实借款单位名称,— 10 — 不得出现诸如地方财政委托贷款,地方部门委托贷款等无法理解的借款人名称。

10、本金签证单(表6)、利息签证单(表7)

签证单一式五联,由代理经办行填写送借款单位签章,单位留存一联,经办行留两联,送分行会计部门和业务部门各一联。签证单无需上报中国建银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经办行与分行应妥善保存签证单,以便备查。

第三篇:华创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投资顾问业务管理办法

华创证券有限责任公司证券投资顾问业务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依据《证券法》、《证券、期货投资咨询管理暂行办法》、《证券投资顾问业务暂行办法》等规定,为加强公司证券投资咨询业务管理,规范公司营业机构开展证券投资顾问业务行为,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公司经纪业务管理部为投资顾问的业务管理部门,公司其他部门配合开展人员资格管理、合规及风险控制等工作。

第三条 本办法所指营业机构,是指公司设立的分公司、营业中心、存在两家营业部地区管辖机构及独立营业部。

第四条 本办法所指投资顾问业务,是指公司营业机构接受客户委托,签署证券投资顾问服务协议,按约定向特定客户提供适当的、有针对性的操作性投资建议,包括投资的品种选择、投资组合以及理财规划等建议,辅助客户作出投资决策,并直接或者间接获取经济利益的经营活动。

第五条 证券投资顾问业务是公司开展客户服务的基本形式,投资顾问根据公司证券研究成果、数据模型、咨询产品、分析方法以及其他公开证券信息等,向客户提供证券相关产品服务及证券投资分析意见,是公司客户服务和证券投资咨询的基本方式。第六条 营业机构建立投资顾问服务团队,针对客户类型、风险偏好及客户操作情况等,提供有针对性的品种选择、组合管理、买卖时机、证券理财规划等证券投资建议,以当面、短信、电话、邮件及其他通讯方式,按照协议约定向客户提供证券投资顾问服务。投资顾问团队向客户提供包括生日、节日问候等亲情化服务,并保持与客户的交流沟通。

第七条 公司营业机构负责本机构投资顾问业务活动及相关业务人员的日常管理。营业机构应按照公司规定,制定符合本地区发展需要的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营业机构制定的办法和实施细则在报公司备案后实施。

第二章 组织架构

第八条 公司总部建立统一的经纪业务管理平台、证券研究体系和证券资讯平台,提供研究服务产品,营业机构按照不同区域投资者的差异化需求,具体负责服务产品的开发和提供。

第九条 公司营业机构设立财富管理中心或相应财富管理部门等机构,对投资顾问实行团队或部门化管理。营业机构应以分公司、地区为单位,设立财富管理机构,统一开展区域的客户服务工作。未设立分公司而又存在两家以上营业部的地区,以管辖营业部为单位设立财富管理机构。

第十条 上条所指投资顾问人员,编制列入分公司或管 辖营业部,具体工作地点可在营业部或经批准的场所。

第十一条 营业机构财富管理机构可设立独立的综合部门或岗位,负责投资顾问团队和个人的薪酬、绩效考核、资格登记、客户预约签约、投诉处理及客户服务回访等后台支撑和管理服务工作。

第十二条 营业机构投资顾问人员数量,由公司按照机构经纪业务客户数量、资产数量和结构情况核定编制范围。

第十三条 营业机构投资顾问实行团队化管理,建立团队的,其成员须在五人(含投资顾问助理)以上。不能达到上述标准的,应实行部门化管理。

第十四条 营业机构建立实行团队管理的,其财富管理中心业务架构为:财富管理机构负责人--投资顾问团队;未能设立团队的,其管理架构为:财富管理机构负责人--投资顾问小组。

第十五条 营业机构对投资顾问进行综合绩效考核,实行固定薪酬及奖励收入的分配考核体制。

第十六条 营业机构应在财富管理中心下设客户服务部门或专门的岗位,为营业机构未纳入投资顾问团队服务的重要客户(包括资产500万以上的大额托管市值客户、年佣金贡献度5万元客户、营业机构负责人审核认定的客户等)提供服务。营业机构因特殊原因不能设置相应的部门、岗位的,由营业机构负责人组织提供服务。上述客户原则上不设 置服务提成。

第十七条 营业机构财富管理中心及投资顾问团队人员信息录入公司经纪业务综合管理平台中的服务管理条线,依托平台进行管理。其投资顾问团队及个人的日常管理、工作任务、绩效考核及客户登记、投诉处理、客户回访等工作纳入平台管理,并做相应记录。

第三章 投资顾问业务管理

第十八条 公司研究所提供研究报告及证券咨询产品,供营业机构使用。营业机构根据客户的需求和特征,选择设计个性化或者标准化的投资顾问服务模式。

第十九条 营业机构在了解客户情况,评估客户的风险承受能力的基础上,推介投资顾问服务,为客户选择适当的投资顾问服务或产品,告知客户服务内容、方式、收费以及风险情况,推动客户签约。

第二十条 营业机构与客户签订投资顾问服务协议及风险揭示书,签约可采用书面、电子等方式。

第二十一条 营业机构财富管理中心根据公司证券研究报告以及其他公开证券信息,分析证券投资品种、理财产品的风险特征,形成具体的投资建议或者标准化服务产品。

第二十二条 营业机构建立完善的内部评选审核奖励机制,对投资顾问提出的投资建议和服务产品进行评审,对 投资顾问的业务水平进行评选,对表现优秀的,获得客户认可度高的投资顾问服务团队和人员进行性精神或物资奖励。评选项目可包含:团队建设、服务业务水平、经纪业务创造价值等。

第二十三条 营业机构应在对投资顾问业务水平评比的基础上,整合投资顾问投资意见,形成完整统一的服务产品和投资建议,提供给投资顾问服务或客户关系管理服务人员。

第二十四条 投资顾问服务或客户关系管理服务人员通过当面、电话、短信、电子邮件等方式向客户提供投资建议或服务产品。营业中心面对客户的短信、邮件等群体发送内容,必须经财富管理中心负责人或授权人员审核后发送,发送邮件和短信需添加[华创XX财富中心]后缀,并实现发送记录留痕。

第二十五条 公司采取差别佣金方式收取顾问服务费用为主模式,并探寻以客户资产规模比例收取固定服务费为辅的收费服务方式。

第二十六条 营业机构投资顾问日常办公费用由所在机构承担,并纳入营业机构成本核算。投资顾问申请项目考察、在职培训等,需请营业机构负责人审批同意后实施。营业机构审核投资顾问团队或小组的团队建设和客户亲情服务项目的经费指标,该项费用凭票据实报销,并建立管 理台账。

第四章 人员资格管理

第二十七条 公司设立投资顾问人员序列。投资顾问岗位职级从低到高依次为:见习投资顾问助理—投资顾问助理—投资顾问—高级投资顾问—资深投资顾问—首席投资顾问—投资总监

第二十八条 公司员工从事投资顾问工作,其人员注册、登记工作由公司统一负责。

第二十九条 投资顾问人员注册登记由所属营业机构提出申请,报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纪业务管理部备案后,由公司人力资源管理部向中国证券业协会申请。暂未取得执业资格的人员,只能从事辅助工作,配合已取得资格的投资顾问开展业务。

第三十条 投资顾问为营业机构员工,由所属营业机构与其签订用工协议,纳入投资顾问序列管理。

第三十一条 营业机构员工从事投资顾问工作,须与所属营业机构签订尽职服务协议,承诺规范其执业行为。营业机构可与员工就服务年限、离职竞业禁止等事项进行约定。

第三十二条 投资顾问调入或调出时,营业机构须提前向公司人力资源管理部及经纪业务管理部报备,由公司统一向中国证券业协会办理相关资格变更和注销手续。属调出公 司的人员,营业机构应收回其执业资格证书并上交公司人力资源部。

第三十三条 公司营销类员工转岗为投资顾问,必须取得证券投资咨询执业资格,符合投资顾问岗位任职条件,经所在机构审核,报公司备案后调整工作岗位。转岗后,其原经纪业务开发客户提成按照公司统一标准(10%)提取并固化,并转入投资顾问序列管理,其薪酬、考核纳入所在机构投资顾问序列发放。

第三十四条 公司从事财务顾问、证券承销保荐、自营业务人员申请从事投资顾问业务,须经公司批准,在跨越相关业务静默期后转岗。

第三十五条 公司统一安排投资顾问的培训、后续教育和执业年检等工作。

第五章 投资顾问岗位任职及人员规定

第三十六条 公司制定投资顾问任职资格管理办法,并指导营业机构实施。

第三十七条 营业机构投资顾问(含见习投资顾问)编制按照营业机构客户开户数量、客户资产总值和客户结构进行核定,计算公式为:

下限=(上管理客户资产总值-大小非资产-基金托管资产)(亿元)/3 上限=上客户总数/1000 计算结果不足一人,按一人计算;编制上线不足下限3倍的,按3倍核定

第三十八条 营业机构客户服务为团队结合个人的服务模式,公司对营业机构客户服务工作进行综合考评,并与考核挂钩。考评内容包括投资顾问人员建设、客户满意度、档案管理、客户投诉情况等。

第六章 岗位工作职责

第三十九条 营业机构财富管理中心根据公司和营业机构要求,统筹安排本机构区域内的客户服务工作,负责投资顾问团队建设并具体实施客户服务工作;在公司客户分类分级的基础上,按照客户资产、风险承受能力、交易偏好及频次、关系类别等多方位情况对客户进行细分;负责服务产品的开发和推广,向客户提供适当的、有针对性的操作性投资建议和适当性服务。

第四十条 财富管理中心负责人岗位职责

(一)负责落实营业机构要求,制定财富管理中心的投资顾问业务规划,全面完成财富中心的管理工作;

(二)负责服务产品开发与推广应用;负责理财杂志等内部理财资料的编辑工作;负责报刊等公共媒体宣传和业务推广方案的策划组织工作;

(三)负责本机构投资顾问的业务培训;

(四)负责各种讲座、报告会、分析会等业务推广活动的组织和策划工作;

(五)负责投资顾问及客户服务管理制度制定,服务标准、规范及各项客户服务业务流程的制定工作;

(六)负责财富管理中心团队建设和团队长的推荐工作;

(七)负责投资顾问团队或小组的考核工作;

(八)公司和营业机构负责人安排的其他工作。第四十一条 投资顾问岗位职责

(一)对存量客户进行维护,利用研究所及财富中心理财产品及相关资讯服务客户,根据客户的投资偏好,对签约客户提供专业化投资咨询服务,增强客户的忠诚度和品牌影响力。

(二)发展和服务增值客户,主要指自愿提高佣金接受服务的客户。服务分配的核心客户,有效提高客户交易活跃度和客户资产保值增值。

(三)开展客户分析,为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方案,深入了解客户需求,有针对性的对存量客户进行深度挖掘和开发,销售研究所财富管理中心理财咨询服务产品,推广公司经纪业务服务品牌。

(四)完成理财产品销售任务,完成所管理客户档案完 善和定期回访工作;

(五)负责完成团队业务的开展和成员的考核工作;

(六)完成营业机构及上级团队长安排的其他工作。

第七章 薪酬及考核

第四十二条 投资顾问基础薪酬由营业机构根据当地市场竞争情况制定,报公司备案。营业机构对投资顾问考核定级后按月发放。

第四十三条 投资顾问奖励可包含:个人客户提成、增值服务提成、管理提成、金融产品销售提成、引进大小非托管市值奖励、荐股奖励、月度评优奖励、讲课费、挽留客户奖励、团队长津贴等。

第四十四条 投资顾问的考核指标包括:理财产品销售率、客户资产增值率、客户流失资产、客户签约率、客户维护档案完备性、客户投诉及工作完成情况等。

第四十五条 营业机构按照公司规定,制定考核细则,对投资顾问工作按月进行考评。

第八章 禁止行为

第四十六条 投资顾问的禁止行为:

(一)严禁接受客户的全权委托,严禁接受未经客户授权的非全权委托,不得代理客户办理提款、转托管、撤消指 定及销户手续;

(二)严禁提供虚假信息,欺诈客户或为增加佣金收入而有意误导客户交易;

(三)严禁向客户作出投资保底、亏损有限或必定盈利等不切合实际的承诺,严禁代客理财;

(四)严禁向客户收取或索取酬谢,严禁串通客户损害公司或其他客户的声誉和利益;

(五)严禁相互诋毁及相互争夺客户;

(六)严禁以任何形式将自行到柜台开户的正常经纪客户据为已有;

(七)严禁泄露客户开户资料及透露公司的商业机密,遵守保密协议,离职两年内不得从事证券工作,不得将公司客户以各种形式转到其他公司;

(八)法律法规和中国证监会关于证券从业人员的其他禁止性规定。

第四十七条 投资顾问违反上述规定,给公司或客户造成损失的,给予降薪、降级、罚款等处罚。情节严重的,营业机构可直接解除劳动合同并依法追究相关人员法律责任。

第九章 合规管理与风险控制 第四十八条 营业机构、营业机构合规管理员按照本制度的规定实施对机构投资顾问执业行为包括投资顾问业务活动的事前、事中现场检查、监控和监督。

第四十九条 公司合规与风险管理部、稽核审计部按照本办法规定实施对公司证券经纪人执业行为的事后监管。对营业机构投资顾问业务规范执行情况、业务流程合规控制情况、管理人员的诚信度及管理水平、财务费用的使用情况等进行例行现场检查,对业务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问题形成专项报告。

第五十条 公司营业机构对证券投资顾问执业过程中出现的违法违规行为应及时纠正和制止,尽一切可能防范风险的发生和扩大。同时营业机构需将相关违法违规情况及时上报公司合规与风险管理部、经纪业务管理部。

第五十一条 营业机构合规管理员应对投资顾问从事接受客户全权委托、诱导客户交易、承诺或保证投资收益等违法行为进行重点防范和监督;一经发现上述违法行为,营业机构合规管理员应立即向营业机构负责人汇报,同时向公司经纪业务管理部、合规与风险管理部报告。

第五十二条 营业机构负责人应第一时间向公司经纪业务管理部和合规与风险管理部就投资顾问的违法违规行为拟采取的处罚办法、业务整改措施等情况进行报告;并将 12 有关整改情况向公司有关部门作出专项报告,尽力确保营业机构合规运行。

第五十三条 公司经纪业务管理部、合规与风险管理部、稽核审计部应就营业机构提交的投资顾问违法违纪行为的报告情况、处罚情况、整改措施及其执行情况等向公司经营管理班子提交内部监管报告,督促营业机构证券经纪业务行为规范、合规、有序。

第五十四条 营业机构按照《华创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客户信访投诉处理指引》建立相应的工作机制,并组织落实。

第五十五条 营业机构客户回访工作由专门人员独立实施,客户回访程序、内容遵循《华创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客户回访工作指引》。

第十章 附则

第五十六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经纪业务管理部负责解释。

第四篇:华创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投资顾问业务管理办法

华创证券有限责任公司证券投资顾问业务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依据《证券法》、《证券、期货投资咨询管理暂行办法》、《证券投资顾问业务暂行办法》等规定,为加强公司证券投资咨询业务管理,规范公司营业机构开展证券投资顾问业务行为,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公司经纪业务管理部为投资顾问的业务管理部门,公司其他部门配合开展人员资格管理、合规及风险控制等工作。

第三条

本办法所指营业机构,是指公司设立的分公司、营业中心、存在两家营业部地区管辖机构及独立营业部。

第四条

本办法所指投资顾问业务,是指公司营业机构接受客户委托,签署证券投资顾问服务协议,按约定向特定客户提供适当的、有针对性的操作性投资建议,包括投资的品种选择、投资组合以及理财规划等建议,辅助客户作出投资决策,并直接或者间接获取经济利益的经营活动。

第五条

证券投资顾问业务是公司开展客户服务的基本形式,投资顾问根据公司证券研究成果、数据模型、咨询产品、分析方法以及其他公开证券信息等,向客户提供证券相关产品服务及证券投资分析意见,是公司客户服务和证券投资咨询的基本方式。

第六条

营业机构建立投资顾问服务团队,针对客户类型、风险偏好及客户操作情况等,提供有针对性的品种选择、组合管理、买卖时机、证券理财规划等证券投资建议,以当面、短信、电话、邮件及其他通讯方式,按照协议约定向客户提供证券投资顾问服务。投资顾问团队向客户提供包括生日、节日问候等亲情化服务,并保持与客户的交流沟通。

第七条

第七条

公司营业机构负责本机构投资顾问业务活动及相关业务人员的日常管理。营业机构应按照公司规定,制定符合本地区发展需要的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营业机构制定的办法和实施细则在报公司备案后实施。

第二章

组织架构

第八条

公司总部建立统一的经纪业务管理平台、证券研究体系和证券资讯平台,提供研究服务产品,营业机构按照不同区域投资者的差异化需求,具体负责服务产品的开发和提供。

第九条

公司营业机构设立财富管理中心或相应财富管理部门等机构,对投资顾问实行团队或部门化管理。营业机构应以分公司、地区为单位,设立财富管理机构,统一开展区域的客户服务工作。未设立分公司而又存在两家以上营业部的地区,以管辖营业部为单位设立财富管理机构。

第十条

上条所指投资顾问人员,编制列入分公司或管 辖营业部,具体工作地点可在营业部或经批准的场所。

第十一条

营业机构财富管理机构可设立独立的综合部门或岗位,负责投资顾问团队和个人的薪酬、绩效考核、资格登记、客户预约签约、投诉处理及客户服务回访等后台支撑和管理服务工作。

第十二条

营业机构投资顾问人员数量,由公司按照机构经纪业务客户数量、资产数量和结构情况核定编制范围。

第十三条

营业机构投资顾问实行团队化管理,建立团队的,其成员须在五人(含投资顾问助理)以上。不能达到上述标准的,应实行部门化管理。

第十四条 第十四条

营业机构建立实行团队管理的,其财富管理中心业务架构为:财富管理机构负责人--投资顾问团队;未能设立团队的,其管理架构为:财富管理机构负责人--投资顾问小组。

第十五条

营业机构对投资顾问进行综合绩效考核,实行固定薪酬及奖励收入的分配考核体制。第十六条

营业机构应在财富管理中心下设客户服务部门或专门的岗位,为营业机构未纳入投资顾问团队服务的重要客户(包括资产500万以上的大额托管市值客户、年佣金贡献度5万元客户、营业机构负责人审核认定的客户等)提供服务。营业机构因特殊原因不能设置相应的部门、岗位的,由营业机构负责人组织提供服务。上述客户原则上不设置服务提成。

第十七条

营业机构财富管理中心及投资顾问团队人员信息录入公司经纪业务综合管理平台中的服务管理条线,依托平台进行管理。其投资顾问团队及个人的日常管理、工作任务、绩效考核及客户登记、投诉处理、客户回访等工作纳入平台管理,并做相应记录。

第三章

投资顾问业务管理

第十八条

公司研究所提供研究报告及证券咨询产品,供营业机构使用。营业机构根据客户的需求和特征,选择设计个性化或者标准化的投资顾问服务模式。

第十九条

营业机构在了解客户情况,评估客户的风险承受能力的基础上,推介投资顾问服务,为客户选择适当的投资顾问服务或产品,告知客户服务内容、方式、收费以及风险情况,推动客户签约。

第二十条

营业机构与客户签订投资顾问服务协议及风险揭示书,签约可采用书面、电子等方式。

第二十一条

营业机构财富管理中心根据公司证券研究报告以及其他公开证券信息,分析证券投资品种、理财产品的风险特征,形成具体的投资建议或者标准化服务产品。

第二十二条

营业机构建立完善的内部评选审核奖励机制,对投资顾问提出的投资建议和服务产品进行评审,对投资顾问的业务水平进行评选,对表现优秀的,获得客户认可度高的投资顾问服务团队和人员进行性精神或物资奖励。评选项目可包含:团队建设、服务业务水平、经纪业务创造价值等。

第二十三条 营业机构应在对投资顾问业务水平评比的基础上,整合投资顾问投资意见,形成完整统一的服务产品和投资建议,提供给投资顾问服务或客户关系管理服务人员。

第二十四条 投资顾问服务或客户关系管理服务人员通过当面、电话、短信、电子邮件等方式向客户提供投资建议或服务产品。营业中心面对客户的短信、邮件等群体发送内容,必须经财富管理中心负责人或授权人员审核后发送,发送邮件和短信需添加[华创XX财富中心]后缀,并实现发送记录留痕。

第二十五条 公司采取差别佣金方式收取顾问服务费用为主模式,并探寻以客户资产规模比例收取固定服务费为辅的收费服务方式。

第二十六条 营业机构投资顾问日常办公费用由所在机构承担,并纳入营业机构成本核算。投资顾问申请项目考察、在职培训等,需请营业机构负责人审批同意后实施。营业机构审核投资顾问团队或小组的团队建设和客户亲情服务项目的经费指标,该项费用凭票据实报销,并建立管6 理台账。

第四章 人员资格管理

第二十七条 公司设立投资顾问人员序列。投资顾问岗位职级从低到高依次为:见习投资顾问助理—投资顾问助理—投资顾问—高级投资顾问—资深投资顾问—首席投资顾问—投资总监

第二十八条 公司员工从事投资顾问工作,其人员注册、登记工作由公司统一负责。

第二十九条 投资顾问人员注册登记由所属营业机构提出申请,报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纪业务管理部备案后,由公司人力资源管理部向中国证券业协会申请。暂未取得执业资格的人员,只能从事辅助工作,配合已取得资格的投资顾问开展业务。

第三十条 投资顾问为营业机构员工,由所属营业机构与其签订用工协议,纳入投资顾问序列管理。第三十一条 营业机构员工从事投资顾问工作,须与所属营业机构签订尽职服务协议,承诺规范其执业行为。营业机构可与员工就服务年限、离职竞业禁止等事项进行约定。

第三十二条 投资顾问调入或调出时,营业机构须提前向公司人力资源管理部及经纪业务管理部报备,由公司统一向中国证券业协会办理相关资格变更和注销手续。属调出公司的人员,营业机构应收回其执业资格证书并上交公司人力资源部。

第三十三条 公司营销类员工转岗为投资顾问,必须取得证券投资咨询执业资格,符合投资顾问岗位任职条件,经所在机构审核,报公司备案后调整工作岗位。转岗后,其原经纪业务开发客户提成按照公司统一标准(10%)提取并固化,并转入投资顾问序列管理,其薪酬、考核纳入所在机构投资顾问序列发放。

第三十四条 公司从事财务顾问、证券承销保荐、自营业务人员申请从事投资顾问业务,须经公司批准,在跨越相关业务静默期后转岗。

第三十五条 公司统一安排投资顾问的培训、后续教育和执业年检等工作。第五章 投资顾问岗位任职及人员规定

第三十六条 公司制定投资顾问任职资格管理办法,并指导营业机构实施。

第三十七条 营业机构投资顾问(含见习投资顾问)编制按照营业机构客户开户数量、客户资产总值和客户结构进行核定,计算公式为:

下限=(上管理客户资产总值-大小非资产-基金托管资产)(亿元)/3 上限=上客户总数/1000 计算结果不足一人,按一人计算;编制上线不足下限3倍的,按3倍核定

第三十八条 营业机构客户服务为团队结合个人的服务模式,公司对营业机构客户服务工作进行综合考评,并与考核挂钩。考评内容包括投资顾问人员建设、客户满意度、档案管理、客户投诉情况等。

第六章 岗位工作职责

第三十九条 营业机构财富管理中心根据公司和营业机构要求,统筹安排本机构区域内的客户服务工作,负责投资顾问团队建设并具体实施客户服务工作;在公司客户分类分级的基础上,按照客户资产、风险承受能力、交易偏好及频次、关系类别等多方位情况对客户进行细分;负责服务产品的开发和推广,向客户提供适当的、有针对性的操作性投资建议和适当性服务。

第四十条 财富管理中心负责人岗位职责

(一)负责落实营业机构要求,制定财富管理中心的投资顾问业务规划,全面完成财富中心的管理工作;

(二)负责服务产品开发与推广应用;负责理财杂志等内部理财资料的编辑工作;负责报刊等公共媒体宣传和业务推广方案的策划组织工作;

(三)负责本机构投资顾问的业务培训;

(四)负责各种讲座、报告会、分析会等业务推广活动的组织和策划工作;

(五)负责投资顾问及客户服务管理制度制定,服务标准、规范及各项客户服务业务流程的制定工作;

(六)负责财富管理中心团队建设和团队长的推荐工作;

(七)负责投资顾问团队或小组的考核工作;

(八)公司和营业机构负责人安排的其他工作。第四十一条 投资顾问岗位职责

(一)对存量客户进行维护,利用研究所及财富中心理财产品及相关资讯服务客户,根据客户的投资偏好,对签约客户提供专业化投资咨询服务,增强客户的忠诚度和品牌影响力。

(二)发展和服务增值客户,主要指自愿提高佣金接受服务的客户。服务分配的核心客户,有效提高客户交易活跃度和客户资产保值增值。

(三)开展客户分析,为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方案,深入了解客户需求,有针对性的对存量客户进行深度挖掘和开发,销售研究所财富管理中心理财咨询服务产品,推广公司经纪业务服务品牌。

(四)完成理财产品销售任务,完成所管理客户档案完善和定期回访工作;

(五)负责完成团队业务的开展和成员的考核工作;

(六)完成营业机构及上级团队长安排的其他工作。第七章 薪酬及考核

第四十二条 投资顾问基础薪酬由营业机构根据当地市场竞争情况制定,报公司备案。营业机构对投资顾问考核定级后按月发放。

第四十三条 投资顾问奖励可包含:个人客户提成、增值服务提成、管理提成、金融产品销售提成、引进大小非托管市值奖励、荐股奖励、月度评优奖励、讲课费、挽留客户奖励、团队长津贴等。

第四十四条 投资顾问的考核指标包括:理财产品销售率、客户资产增值率、客户流失资产、客户签约率、客户维护档案完备性、客户投诉及工作完成情况等。

第四十五条 营业机构按照公司规定,制定考核细则,对投资顾问工作按月进行考评。

第八章 禁止行为

第四十六条 投资顾问的禁止行为:

(一)严禁接受客户的全权委托,严禁接受未经客户授权的非全权委托,不得代理客户办理提款、转托管、撤消指定及销户手续;

(二)严禁提供虚假信息,欺诈客户或为增加佣金收入而有意误导客户交易;

(三)严禁向客户作出投资保底、亏损有限或必定盈利等不切合实际的承诺,严禁代客理财;

(四)严禁向客户收取或索取酬谢,严禁串通客户损害公司或其他客户的声誉和利益;

(五)严禁相互诋毁及相互争夺客户;

(六)严禁以任何形式将自行到柜台开户的正常经纪客户据为已有;

(七)严禁泄露客户开户资料及透露公司的商业机密,遵守保密协议,离职两年内不得从事证券工作,不得将公司客户以各种形式转到其他公司;

(八)法律法规和中国证监会关于证券从业人员的其他禁止性规定。

第四十七条 投资顾问违反上述规定,给公司或客户造成损失的,给予降薪、降级、罚款等处罚。情节严重的,营业机构可直接解除劳动合同并依法追究相关人员法律责任。

第九章 合规管理与风险控制 第四十八条 营业机构、营业机构合规管理员按照本制度的规定实施对机构投资顾问执业行为包括投资顾问业务活动的事前、事中现场检查、监控和监督。

第四十九条 公司合规与风险管理部、稽核审计部按照本办法规定实施对公司证券经纪人执业行为的事后监管。对营业机构投资顾问业务规范执行情况、业务流程合规控制情况、管理人员的诚信度及管理水平、财务费用的使用情况等进行例行现场检查,对业务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问题形成专项报告。

第五十条 公司营业机构对证券投资顾问执业过程中出现的违法违规行为应及时纠正和制止,尽一切可能防范风险的发生和扩大。同时营业机构需将相关违法违规情况及时上报公司合规与风险管理部、经纪业务管理部。

第五十一条 营业机构合规管理员应对投资顾问从事接受客户全权委托、诱导客户交易、承诺或保证投资收益等违法行为进行重点防范和监督;一经发现上述违法行为,营业机构合规管理员应立即向营业机构负责人汇报,同时向公司经纪业务管理部、合规与风险管理部报告。

第五十二条 营业机构负责人应第一时间向公司经纪业务管理部和合规与风险管理部就投资顾问的违法违规行为拟采取的处罚办法、业务整改措施等情况进行报告;并将有关整改情况向公司有关部门作出专项报告,尽力确保营业机构合规运行。

第五十三条 公司经纪业务管理部、合规与风险管理部、稽核审计部应就营业机构提交的投资顾问违法违纪行为的报告情况、处罚情况、整改措施及其执行情况等向公司经营管理班子提交内部监管报告,督促营业机构证券经纪业务行为规范、合规、有序。

第五十四条 营业机构按照《华创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客户信访投诉处理指引》建立相应的工作机制,并组织落实。

第五十五条 营业机构客户回访工作由专门人员独立实施,客户回访程序、内容遵循《华创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客户回访工作指引》。

第十章 附则

第五十六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经纪业务管理部负责解释。

第五篇:北京中锐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诉北京零点市场调查与分析公司不正当竞争纠纷案

原告:北京中锐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法定代表人:任靖玺,经理。委托代理人:彭琰,北京市正平律师事务所律师。被告:北京零点市场调查与分析公司。法定代表人:袁岳,总经理。

委托代理人:郭梦真,北京市地平线律师事务所律师。

原告北京市中锐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锐公司)因与被告北京零点市场调查与分析公司(以下简称零点公司)发生不正当竞争纠纷,向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原告诉称:被告零点公司违背与我公司的协议约定,通过传媒将我公司的商业秘密公开发布,给我公司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请求判令被告退还我公司支付的全部委托调查费13124元;赔偿因违约给我公司造成的经济损失31.8万元;公开向我公司赔礼道歉并承担本案的诉讼费用。

被告零点公司辩称:我公司是一家专业市场调查公司,一向只发布自己投资进行的或委托人要求公开的市场研究结果或社会调查。原告指控我公司发布的调查文章,其全部数据都来自我公司的研究项目和为中央电视台3·15剧组进行的一项可公开的消费者权益意识研究报告,没有任何一项内容来自原告委托制作的研究报告,因此该文与原告委托调查的结果相比,在研究范围、研究内容、研究样本量、访问方法、研究时段等方面均不同。原告并非象西方投资者那样以高昂成本专门买断我公司在某一投资领域的调查服务权,因此无权限定我公司单独或为其他客户进行同类研究并自由处分研究结果,无权对委托研究项目的技术设计版式主张权利,更无权妨碍我公司发布自己的研究结果,其诉讼请求超出了协议约定的范围,应当驳回。我公司严格履行了双方的协议约定,而原告至今仍拖欠委托费。对此,我公司提起反诉,请求判令原告立即支付拖欠我公司的委托费15410元和截止反诉提出日的违约金35148元。

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经审理查明:1998年5月5日,原告中锐公司(协议甲方)与被告零点公司(协议乙方)签订项目合作协议书,约定∶甲方委托乙方进行城市家庭租用影像制品行为模式研究的市场调查,为此甲方向乙方支付委托费用人民币38540元。此款在签约日预付30%,即人民币11562元;在访员培训次日支付30%,余款在报告移交后7日内付清。甲方对本项调查取得的一切结果有专属所有权,乙方对委托人(甲方)在该项调查中取得的一切结果及甲方在调查过程中提供的一切商业文件承担保密义务。甲方延期付款,每延期1日,应追加相当于未支付款2%的违约金。乙方未履行保密义务,应退回全部委托费用,并且无偿提供重新调查。此次调查的具体事项,由乙方受甲方委托而特别设计、并经双方确认的“城市家庭租用影像制品行为模式研究项目计划书”约定。计划书作为本协议的附件,是甲方检验调查结果的基本标准,具有与协议条款同等的效力。计划书的设计版权归乙方所有,未经版权人同意,不得提供给版权人之同业机构。协议还对其他相关权利、义务作了约定。作为协议附件的计划书写明,调查研究的目的是“了解城市家庭对以V C D为主的影像制品的消费现状、消费行为模式、租借偏好、潜量以及对租用场所提供服务的选择与需求等,为委托者进入影像制品租借市场进行市场定位,确立相应的进入机会和投资计划提供决策参考。”计划书还对研究内容、研究方法、调查结果、项目期限、项目流程图、费用预算的内容都做了详细规定。

协议签订后,被告零点公司依约进行了调查工作,并于6月底向原告中锐公司提交了《城镇影像制品租赁市场状况综合调查报告》。该报告的主要调查结果是:

一、城市家庭影像消费需求心理,结论为影像类消费对于消费者来说是比较重要的,但人们对影像消费市场并不是很满意的。影像制品在人们的文化类消费支出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多数人表示未来影像类消费支出比有所增加。该结论的依据为影像制品的家庭消费状况、利用闲暇时间进行影像方面娱乐的比例及观看时间(频率)等调查结果。

二、城市家庭对影像制品(V C D为主)的消费行为模式,结论为“买”和“借”是人们获得影像制品的主要渠道,而影响消费者作出影像消费决策的主要因素是“朋友”及“电视”。同时人们最为关心的是影像制品的价格和保留价值。该结论的依据为消费者获得影像制品的渠道,未来一年租赁行为可能发生的变化等调查结果。

三、影像制品租赁市场现状,结论为人们更倾向于光顾位置在居住附近的租赁店,并对租赁店内“片子质量”、“租金”以及“种类内容的丰富性”较为关注,对租赁店实行会员制的评价一般,人们更加喜欢的是直接优惠及服务方式。该结论的依据为租赁过的各种影像制品比例、V C D片的租赁频率及租赁量等调查结果。

四、对租赁的选择与需求,依据为对居住区附近租赁店的光顾可能性及选择租赁店的主要考虑因素、租片的定价等调查结果。

五、关于影像制品租赁店实行会员制。在此报告的总结与建议部分,明确写明“大多数人影像消费对自己来说是十分需要或比较需要的,并且被访者普遍表示用于影像消费的支出比例未来会有上升的趋势,这说明影像市场是比较有发展前景的……”,“调查中还发现,目前的影像制品租赁市场较为缺乏,多数小区内难以见到租赁店,……部分影像制品(如教育类等)的购买需求大于租赁,建议将租与售的服务及内容能有机的结合起来,以便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

原告中锐公司在签订协议后,如约分期支付给被告零点公司33124元,尚欠15416元。中锐公司在接到零点公司的调查报告前后,为向V C D市场投资做好了租赁房屋开店的准备。后中锐公司以零点公司披露了调查结果使其蒙受损失为由,拒付协议余款,并要求零点公司赔偿经济损失。双方协商未果,遂诉至法院。另查明∶1998年1月至3月,被告零点公司自行完成了北京市城市居民影像制品租赁行为模式市场调查报告。该报告引言中称,1997年的V C D市场十分热闹,为摸清影像制品租赁连锁店的市场状况,零点公司开展这项研究,希望为目前相当热烈的影像制品租赁市场描述一个大致的轮廓。该报告的主要调查是:

一、生活空间中影像制品的位置;

二、影像制品租借行为。由此得出的调查结果提要是:北京居民平均每天花1小时左右的时间在家里看电视或V C D以度过闲暇时间,一个月里只有不到两次机会出外看电影或录像,他们普遍喜欢看流行大片和娱乐性节目……,从消费者观看影像制品的来源途径看,租借量大于购买量,一般情况消费者租借影像制品在家滞留时间为一天左右……未来一至二年消费者对影像制品的租借量会有所增加……绝大多数消费者对目标影像制品租赁店比较感兴趣……。此外,1998年3月,零点公司还受中央电视台经济部3·15剧组委托,进行了中国城市消费者权益意识水平综合测试,并出示了报告,其中有对“V C D”盗版问题的调查。1998年6月16日,零点公司在《第一手》周刊上发表了“北京V C D何处觅?”一文。文中称:……如果他在11点钟睡觉,那他晚上的其余时间几乎就是看电视或V C D……普通居民要花如此多的时间来看V C D的话,将来他们会有相当大的支出,这样片子就成为V C D机消费者的苦恼问题……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北京市民观看影像制品(本次调查的影像制品主要是指V C D,以下即为同一概念)的来源渠道有3种,即购买、租、借……以购买方式获得的量最小,平均每户为8.76件,借用量居中为23.13件,租用量最大为31.41件。未来一至二年消费者对影像的租用量会有增加……该文还对“您手中的影像制品会转移吗?”、“哪些是您的最爱?”、“您满意吗?”等内容作了一些公布及评论。

上述事实,有3份调查报告、原始调查问卷、《第一手》周刊第25期的复印件、双方所列对照表、证人证言在案证实。

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认为∶我国目前对市场调查行为还没有统一的规范来调整,因此双方当事人的协议约定就成为调整双方权利义务关系、解决此次纠纷的主要根据,国际上的通常做法及已形成的行业规范可以作为处理本案的参考。本案涉及的第一个问题是∶双方协议中约定的保密范围,即协议中笼统称为“本项调查取得的一切结果”所指向的内容是什

么?结合协议内容及项目计划书所表明的研究目的、方法、结论等问题,对照已制成的《城镇影像制品租赁市场状况综合调查报告》,可以认定报告中涉及的调查数据及所作的结论就是协议中约定的保密内容。按照协议的约定,被告零点公司对这些内容负有保密的义务。本案争议的第二个问题是∶被告零点公司在《第一手》周刊上发布的信息,是否构成对原告中锐公司商业秘密的侵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条第三款的规定,中锐公司要求保密的内容,对V C D行业从业者具有实用性,能给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应当是该公司的商业秘密。不可否认,零点公司在接受中锐公司的委托之前,确实对V C D市场进行过相同的市场调查。《第一手》周刊公布的数据、信息,有的就来源于这些调查报告。但是所公布的这些信息,恰与中锐公司的商业秘密相同。零点公司将其公布的结果,无疑是对广大公众或者其他V C D经营商揭示了一个商业信息,公开了中锐公司的商业秘密,违反了其应履行的合同义务。

本案争议的第三个问题是∶原告中锐公司是否“买断”了被告零点公司对V C D市场的调查服务权?正如零点公司所主张的,“买断”是指西方投资者以高价与调查公司明文约定,调查公司对某一投资领域进行的调查只能为该投资者服务。本案双方当事人签订的协议中没有这样的约定。零点公司作为专业调查公司,熟知本行业的惯例,签约时应当本着诚实信用的原则,负有向对方告知本行业惯例的义务,以便对方决定是否需要“买断”调查服务权。零点公司没有履行告知义务,对此应负缔约过失责任。即便是允许零点公司自己或受他人之托做相同领域的调查,提供服务,但这样做也难免地会遇到与客户利益冲突的问题,依照公认的商业道德,调查公司亦应对涉及客户利益的信息予以保密,如要公开需经客户的同意。零点公司未经权利人或利害关系人同意,擅自公开相关的秘密信息,其行为有悖于反不正当竞争法

第二条关于“经营者在市场交易中,应当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遵守公认的商业道德”的规定,属于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条第一款第(三)项所禁止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综上所述,被告零点公司作为一个专业调查公司,经常受客户之托进行市场调查,一般易于掌握客户的商业信息,应当严格遵循公认的商业道德和双方约定提供服务。本案中零点公司的不正当竞争行为给原告中锐公司造成一定损失,应该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但中锐公司提出的赔偿请求过高,法院将在协议委托费用、市场经营再投资、诉讼实际支出范围内,对赔偿数额予以酌定。零点公司的反诉请求于法无据,不予支持。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于1998年12月17日判决如下:

一、被告零点公司于判决生效后15日内返还原告中锐公司委托费和赔偿中锐公司其他经济损失共计10万元。

二、判决生效后1个月内,被告零点公司在一家全国发行的报纸上,向原告中锐公司赔礼道歉。道歉函内容需经法院核准(逾期不执行,法院将在一家全国发行的报纸上公布判决内容,所支出费用由零点公司承担)。

三、驳回原告中锐公司的其他诉讼请求。

四、驳回被告零点公司的反诉请求。

案件受理费7627元,由原告中锐公司负担1000元,被告零点公司负担6627元。反诉案件受理费2040元,由零点公司负担。

一审宣判后,双方均未提起上诉。

下载中国建银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诉江西省投资集团公司证券包销协议纠纷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建银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诉江西省投资集团公司证券包销协议纠纷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