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本课题调研报告从三大部分展开

时间:2019-05-14 02:51:3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8本课题调研报告从三大部分展开》,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8本课题调研报告从三大部分展开》。

第一篇:8本课题调研报告从三大部分展开

本课题调研报告从三大部分展开。

第一部分,以武钢党的建设为背景,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第三届中央领导集体确立之后企业党支部工作的基本经验。这些基本经验主要表现在下列五方面:坚持“三句话”的企业领导体制,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坚持“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经济”的工作原则;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两项成果一起要”的思想政治工作格局;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以改革的精神抓党建 ”的工作思路;坚持党委对基层党支部建设的领导,是搞好国有大型企业党支部建设的关键。

第二部分,根据武钢和其他国有企业党支部建设所存在问题的一些共同点,归纳出较为普遍和突出的五个问题。这些问题是:少数党员先进性意识有所淡化,没有发挥应有的先锋模范作用;党支部书记的任用大部分仍沿用过去的委任制;党务干部队伍存在后继乏人现象;党支部活动经费无制度保障;党支部的“三会一课”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第三部分,根据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对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新要求,提出了加强和改进国有大型企业党支部建设的对策。这些对策是: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把党支部建设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在党支部建设中,进一步坚持继承和创新的统一;在党支部的领导班子建设中按期换届,推行党支部书记的选举制和规范任期制;在党员教育中,提高教育效果、保持先进性要求;在党员管理中,体现从严治党的精神,增强党支部的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加强和改进企业党支部思想政治工作;从制度上保证基层党组织活动经费;进一步加强企业基层党委对党支部工作的领导。

国有大型企业的党支部建设,在改革开放以来的20多年中,特别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召开、党的第三届中央领导集体确立之后,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企业领导体制改革以及党的基层组织职能的变化,在改革中奋进,在探索中成长,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为实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作为党的基层的组织,国有企业党支部责无旁贷。改革开放以来,国有大型企业党支部建设有哪些成功的经验?有哪些不足之处?在新世纪如何加强和改进创新?这些都是值得认真总结、科学分析和积极探讨的问题。本文主要以武汉钢铁(集团)公司(以下简称武钢)党支部建设的调查为背景,同时吸收了其他国有企业党支部工作的一些相关信息,对有关问题进行了初步分析和归纳。

在对武钢党支部建设的调查中,走访公司所属从青山到矿山的主体单位、辅助单位和后勤服务单位共26个,召开党委书记、组织部长、支部书记、党员干部、一般干部和党务管理专业人员等各类人员参加的调研座谈会近30个,个别谈话上百人次;发放调查问卷2千多份,问卷回收率达97%。我们认为,这些走访、座谈、个别谈话和问卷调查中所反映的情况,基本反映了国有大型企业党支部建设的主流倾向。结合其他国有企业党支部的相关经验、存在问题和构想,以下从三大部分对国有大型企业党支部建设的若干问题进行总结和思考。

第一部分:武钢基层党支部建设的基本经验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武钢党委在党中央和省市委的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总揽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与公司行政密切配合,带领广大党员和职工,不断推进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目的、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为取向、以不断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为重点的改革和发展,为企业“两个文明”建设的稳步推进、经济效益的不断提高和国有资产的持续保值增值,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与此同时,武钢党委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不断加强和改进自身建设,尤其重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武钢在党支部建设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其基本经验是:

一、坚持“三句话”的领导体制,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作为一个聚集着数以万计的产业工人、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等工人阶级队伍的特大型国有钢铁企业,武钢党委和行政始终重视党组织在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期,针对当时社会上出现的弱化、淡化党组织地位和作用的错误思潮,武钢党委旗帜鲜明地提出:不管形势怎样发展,体制如何变化,国有企业“坚持企业的社会主义的性质不能变,坚持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不能变,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不能变。”这“三个不能变”为武钢党的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年中央九号文件提出国有企业党组织处于政治核心地位、发挥政治核心作用。随后党中央又进一步明确提出国有企业实行“三句话”的领导体制,即“充分发挥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坚持和完善厂长(后来加上“经理”二字)负责制,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根据中央精神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实际,武钢各基层党支部在集团公司党委和厂矿党委的领导下,不断探索贯彻落实“三句话”方针的工作机制和活动方式,并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一)注重在提高认识、统一思想上下功夫

武钢各单位党支部通过抓理论学习,使干部和职工的思想达成了共识:党的政治核心地位和作用是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根本保证;厂长(经理)负责制是有效管理企业生产经营的主要制度;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是做好企业一切工作的坚实基础。三者的角色定位不同,职责作用不同,但是必须“思想同心,目标同向,工作同步,责任同担,同唱一台戏,共谱新篇章”。在这一认识基础上,各个支部都能主动与行政干部做到“两心变一心,共同承担起发展武钢的责任”,不去争论谁是“主角”谁是“配角”,“中心”“核心”孰大孰小,而是注重在实践中同心协力,追求最大的合力。大多数党支部自觉做到“四变四不变”,即企业治理结构变了,思想观念要变,党的政治核心地位不能变;党政管理权限变了,管理方式要变,党管干部的原则与行政领导依法行使用人权相结合不能变;企业经营模式变了,领导方法要变,支持行政依法行使生产经营指挥权不能变;劳动用工制度变了,劳动组织和分配形式要变,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办企业不能变。如,武钢耐火材料公司活性石灰车间党支部,要求支委一班人在日常工作中,积极协助车间主任做好工作,努力做到“六不六多”,即:不争权大权小多商量,不管份内份外多支持,不计功大功小多谦让,不讲利大利小多贡献,不比资历深浅多理解,不论言语轻重多宽容,并在实践中着力理顺党、政、工三者“权力与责任、参谋与参与、搭台与唱戏”等关系,从而保证了车间生产、管理、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文明建设等各项工作的协调发展。

(二)注意在建章立制、规范行为上下功夫

武钢各单位党支部和同级行政在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的基础上,切实落实公司的规章制度,使“三句话”的领导体制具体化,使党政工三者的关系规范化,保证支部工作既不缺位,又不越位,各司其职,各尽所能。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武钢党委、行政和工会先后制定了《关于理顺行政、党组织、工会三者关系的若干规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武钢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关于党组织参与企业重大问题决策的条例》、《关于武钢职工代表大会行使职权的规定》、《武钢职工代表大会工作条例》、《武钢基层党支部工作条例》等等。这些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能够使党政工三方面合理定位而不争位,彼此连接而不脱节,相互补台而不拆台。各二级党委和基层党支部根据集团公司党委和行政的要求,结合本单位的实际也相应地制定了有关制度,把集团公司的规章制度进一步细化。在武钢实行主辅分离之后,武钢各个全资子公司、武钢实业公司等单位都结合自身实际,贯彻集团公司制定的《管理通则》,各自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党政工行为规范,有力地保证了车间党政工领导班子同心同向同力、尊重理解支持、监督约束激励。

(三)注重在优化结构、提高素质上下功夫

为了使新的体制获得坚实的组织保证,武钢对党支部书记和车间主任的配备力求最优化。例如,在基层党支部书记和车间主任两个“一把手”的配备上,依据不同情况,分别采取“一肩挑”、“交叉任职”、“轮换交流”等模式,获得了较好的效果。所谓“一肩挑”,即对素质全面、经验丰富、政治领导能力和业务指挥能力都很强的党员干部,实行一身兼任二职(车间的两个一把手)的安排。这对于克服“两张皮”现象,把经济与政治,生产经营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政治文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同时,根据工作需要,为其配备一名副手协助工作。如果其长处主要在党务方面,就为他配备副主任;如果其长处主要在行政方面,则可为他配备一名副书记。所谓“交叉任职、轮换交流”,即党支部书记兼任车间副主任,车间主任兼任党支部副书记。两人在工作上既兼顾全面,又各有侧重,做到“三分三合”,即:职责上分,思想上合;工作上分,目标上合;制度上分,行为上合。如此任职1、2期以后,再进行轮换交流,让原任党支部书记兼车间副主任的人改任车间主任兼党支部副书记,让原任车间主任兼党支部副书记的人改任党支部书记兼车间副主任。这样比较有利于两人相互沟通、相互支持、相互监督、相互促进,有利于车间工作的开展和干部素质的全面提高。

在优化结构的同时,注重提高基层车间党政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管理能力,把他们培养成为高素质复合型的基层领导干部。一九九一年以来,武钢已连续在党校和管理干部学院培训了二十五期中青年政工干部和行政管理干部(每一期培训三个月至半年时间)。特别是对党性强、学历高、政绩突出、群众信任的优秀年轻干部,更加重视对他们有计划地进行知识更新、能力延伸型培训。即让车间主任到党校学习党务和思想政治工作方面的知识,而让党支部书记到管理干部学院学习经济管理方面的知识。这样做有利于高素质复合型基层干部的成批出现。

二、坚持“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经济”的原则,努力实现企业生产经营与党的建设的结合

遵循党的建设必须按照党的基本路线来进行、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来展开、朝着党的建设总目标来加强的方针,武钢各单位党支部坚持“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经济”的基本原则,始终把保证企业改革发展稳定和完成生产经营任务作为党的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既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又拓展了党建工作舞台。

(一)转变观念,变革党建工作模式

贯彻落实“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经济”的原则,首先要抓好车间党政一班人的思想建设和观念创新,牢固树立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为中心的指导思想,强化一系列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新观念。特别是党支部委员会成员和广大党员,要强化服从服务意识、主动参与意识、协同配合意识、保证监督意识,打破长期以来所形成的党支部工作自我设计、自我运作、自我循环、自我评估的封闭模式,改变了“党不管党”或“党只管党”的错误做法,紧密结合企业生产经营、改革发展实际开展党建工作。

(二)增长知识,提高参与决策本领

围绕经济抓党建,不能只满足于被动适应,而要主动服务。在企业生产经营和改革发展全过程中,党支部要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一是要把参与重大问题决策作为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的基本途径,把握车间生产经营、改革发展的大局和方向;二是要把坚持党管干部作为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的关键环节,加大对支部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力度;三是要把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作为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的重要保证,切实搞好党支部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支委会一班人、尤其是党支部书记不仅善于做党务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而且学技术、懂生产、知工艺、善管理,注重克服政治强、技术弱,党务强、业务弱的不均衡状况和在生产经营活动中被边缘化的窘境。通过这些年的努力,武钢培养和选拔了一大批政治强、作风好、懂生产、会经营、善管理的党支部书记人才。他们以自己的全面素质和出色领导水平,赢得了参与重大问题决策的主动权,博取了行政、工会和党内外职工的衷心拥护。所谓“只会说,不会干,生产经营靠边站”,“一无钱,二无权,一张嘴巴讨人嫌”的党支部书记,在武钢已经比较少见了。

(三)规范程序,拓展服务经济载体

武钢基层党支部通过一系列规章制度建设,使党组织的各项活动,始终围绕企业的生产经营工作来开展,真正做到“四点”、“四同”和“四主动”。所谓“四点”,即把企业改革发展的热点作为党支部工作的切入点,把企业生产经营的难点作为党支部工作的着重点,把解决职工群众思想认识的疑点作为党支部工作的突破点,把维护国家、企业、职工个人三者利益关系的焦点作为党支部工作的结合点。所谓“四同”,即车间党支部和车间主任在统筹生产经营和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文明建设的活动时,提出“二位一体”的目标和任务,将车间的生产经营和党支部工作同步布置,同步检查,同步考核,同步总结。所谓“四主动”,即要求党支部一要为深化企业改革主动献计献策;二要为企业生产经营主动参与决策;三要为职工群众主动提供正确的舆论政策导向;四要为正确处理三者利益关系,实现、维护和发展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主动出谋划策。同时,通过“党员责任区”、“创先争优达标竞赛”、“凝聚工程”、“十星文明创建活动”等一系列生动活泼的形式和载体,使党支部的各项工作与企业的生产经营得以自然交融,形成了“参与中保证,保证中参与,不游离在外”的有机整体。党支部积极主动地把党组织的工作融入企业生产经营和改革发展的实践中,不仅有力地支持和配合了行政工作,而且也取得了领导企业改革、推动生产经营发展的主动地位,使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凸现出来

例如,多次被评为红旗党支部的武汉钢铁有限责任公司第二炼钢厂炼钢车间党支部与行政、工会同心协力,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将管理目标牢牢锁定“一流目标”,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以创新为重要手段,将先进管理思想深深融入炼钢文化,不断激发职工创造力;以稳定为首选目标,将管理宗旨明确定位于服务职工,不断增强组织凝聚力。连续四年刷新复吹炉龄世界纪录,出色地完成了十七大系列、四百多个具有“双高”特性的品种钢、尤其是纯净钢的成功开发冶炼,大大缩小了我国钢铁产品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极大地提高了武钢的核心竞争力。武汉钢铁有限责任公司热轧厂精整机电党支部,坚持把生产经营中的难点作为党支部工作的着重点,把凝聚人心、开发潜能作为党支部工作的着眼点,把实现活动载体多元化作为党支部工作的着力点。党支部始终围绕生产经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转变中适应,在改进中加强,在继承中创新,逐步探索出基层党建工作的新路子。武汉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冷轧厂镀锡车间党支部以争“市场第一”作为支部工作的出发点,积极进取,迎难而上,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以夺“优质产品”作为支部工作的突破点,强化管理,苦练内功,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创“一流队伍”作为支部工作的落脚点,提高素质,端正党风,不断增强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用令人信服的事实履践了他们的承诺:一是带好队伍,让党委放心;二是抓好生产,让企业放心;三是出好产品,让用户放心。像这样的事例,在武钢基层党支部中比比皆是。

三、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两项成果一起要”思想政治工作格局,精心营造有利于企业改革发展稳定的良好环境

改革开放以来,武钢各级党组织认真贯彻邓小平同志关于“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和江泽民同志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指示精神,始终把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列入自己工作的主要日程,以培育“四有”职工队伍为基本目标,以服从和服务于企业生产经营、改革发展为根本宗旨,以搞好自身建设为基础阵地,以培育先进企业文化为主要载体,努力把党的思想政治优势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优势相结合,逐步形成了“两个文明一起抓,两项成果一起要”的思想政治工作格局。

(一)切实把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作为首要环节来抓,充分发挥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先导作用

企业改制的前提在于转变职工的思想观念,企业制度的创新需要观念的创新来开路。这些年来,武钢各单位党支部在党委的领导下,坚持把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作为企业深化改革的首要任务来抓。每次思想的大解放,带来了观念的大转变,推动了改革的大深入,促进了经济的大发展。其主要做法是:一抓加强理论武装,开拓改革发展思路。引导党员、干部、职工学习和掌握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遵循“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三个有利于”的标准,按照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方针政策,不断破除传统的思维定势,实现观念创新,为企业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以及其他方面的创新,扫除思想障碍。二抓加强舆论引导,营造良好的人文氛围。充分利用《武钢工人报》、武钢有线电视、《武钢政工》、《武钢经济》等传媒和武钢党校、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等教育阵地,在全公司范围内广泛深入地开展“学理论、转观念、促改革”的学习教育活动,开展“如何提高武钢市场竞争力”、“爱武钢、奔小康”等主题大讨论活动,引导职工联系实际揭矛盾、查问题、找差距、定措施、抓整改、促创新,以观念的大转变,带动体制的大革新。各基层党支部相应地利用思想政治工作网络、专栏、板报、有线广播等媒体及学习会、研讨会、信息发布会、经验交流会等形式,进行“学理论、转观念、促改革”的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党支部坚持以“贴近市场,转变观念”为出发点,以“围绕生产,服务中心”为切入点,以“创新创效、凝聚人心”为立足点,有效地发挥了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对企业改革发展的先导作用。

(二)坚持把打好深化改革攻坚战作为关键任务来抓,充分发挥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保证作用

由于传统计划经济的深刻影响和企业办社会的沉重包袱,国有企业的改革显得格外沉重而艰难。随着武钢主辅分离、结构调整、精简机构、下岗分流和建立法人治理结构的历史性变革,伴随着企业劳动、工资、人事、干部、住房、医疗、职工离退休养老保险、失业保障等制度改革的深化,各种利益关系进行着日益深刻的调整,各种深层次的矛盾和冲突集中而充分地暴露,各种思想问题堆积如山,各种消极情绪迅速蔓延。处于思想政治工作前沿阵地的基层党支部压力很大,困难重重。有鉴于此,许多党支部提出,要搞好改革攻坚,首先必须展开思想攻坚;要搞好企业体制改革,必须搞好思想政治工作自身的改革。一是创造和运用超前引导、同步开导、善后疏导的“三导工作法”,深入细致、及时有效地做好改革进程中的思想政治工作,最大限度地克服改革的阻力,增强改革的动力,提高广大职工对不断深化改革的心理承受能力。二是联系改革目标任务,深入开展“讲形势、讲任务、讲责任、讲贡献”的“四大讲”活动,让广大职工既看到改革的阵痛和困难,也看到改革胜利的条件和前景;既看到自己对改革的神圣责任,也看到改革与自己的命运息息相关。三是针对改革中出现的突出人物和事件,切实做好一人一事的思想工作,尽可能把解决实际问题与解决思想问题相结合,把以理服人与以情感人相结合,把各种消极因素尽可能消灭在萌芽状态。四是注重做好改革进程中的政策宣传,化解疑惑,增强职工的心理承受能力。

(三)坚持把企业文化作为主要载体来抓,充分发挥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凝聚作用 企业竞争,不仅是产品成本、价格、售后服务的竞争,更是品种、质量、技术、管理和人才的竞争,说到底是企业文化的竞争。一个富有竞争力的企业背后一定有坚实的优秀企业文化底蕴,精品名牌一定有着深厚的优秀企业文化积淀。基于这种认识,武钢党委和行政长期以来一直十分重视武钢文化的培育、优化和推行。一是以“质量优先”、“科技创新”为基本特征,营造企业的观念文化,走出了一条质量效益与科技创新相结合的企业发展之路;二是以职业道德建设为主要内容,大力培育“艰苦奋斗、从严求实、团结协作、改革创新”的武钢人精神以及追求“一流的党员业绩、一流的干部队伍、一流的员工素质、一流的企业文化”。三是以塑造优秀的企业形象为重点工程,把企业标识系统建设纳入统一化、标准化和科学化的管理体系,进一步提高武钢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四是以“创文明岗位,让用户满意”活动为主要载体,整体推进创建活动,选拔出一批又一批国家级、省市级的文明单位,推举出一批又一批在全国、全省、全市、全武钢知名的先进模范人物。通过强基、固本、铸魂、塑形等系统建设,使武钢文化日臻成熟和完善,并在实践中与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文明建设有机结合成为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大有可为的崭新舞台。武钢耐火材料公司、焦化公司、有限责任公司二炼钢厂等单位的思想政治工作人员和党务工作者,都是这一舞台上最活跃的演员,而大量基层党支部的干部和党员则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前卫和尖兵。

四、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以改革的精神抓党建的工作思路,不断增强基层党支部的生机与活力

在经济体制转型和企业制度创新的历史变革时期,国有企业党组织的工作和自身建设面临着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新挑战。我们的正确态度应该是:在坚持的前提下发展,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既发扬党的优良作风,又谱写新的发展篇章,努力探索出一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大型企业党支部建设和发展的新路子。

(一)大胆探索工作方式的创新

在新的形势下,如何使党支部密切结合企业生产经营实践开展活动,如何使党支部的工作更有成效,如何使党支部的活动更富于活力,确实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武钢党支部在武钢两级党委的领导下进行了大胆而卓有成效的探索,创造了一些新的工作方式和方法。譬如,为了提高党支部“三会一课”的效果,增强广大党员的关切性、参与的全员性、内容的针对性和形式的多样性,许多党支部采用了不同的方式方法。有的采取研讨式,有的采取对话式,有的采取报告式,有的采取答题式,有的采取案例分析式,有的采取参观考察式,有的采取现场教育式,有的采取典型示范式,有的采取多媒体演示式,有的采取“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譬如,为了提高党员培训的效果,使之更能提高党员的综合素质,许多党支部把党员教育与创建学习型企业、学习型车间相结合,把党的“三基”教育与业务技术学习相结合,把组织学习与指导自学相结合,把形势任务教育与实现本单位生产经营目标的宣传教育相结合,把民主法制教育与本车间本支部的规章制度学习贯彻相结合,把党性党风党纪教育与党员各自岗位的职业道德修养相结合,通过这些活动,将武钢党支部工作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二)主动进行活动载体的创新

“生命在于运动,组织在于活动”。实践表明,党支部的生机与活力同其活动频率有一定的正相关性,而活动必须要有合适的载体。随着广大党员生活方式多样化、文化需求多样化、信息传媒多样化、社会影响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对党组织活动形式和载体的要求也呈现出越来越高的情况。过去的一些形式单一的开会、学习,难以受到党员的普遍欢迎,也难以收到预期的效果。因此,武钢各单位党支部在党委的领导下,十分注重在党组织的活动载体上创新。除坚持了十多年的“创先争优达标竞赛”、“党员责任区”、“民主评议党员”等颇具生命力的三大载体之外,近些年来出现了创建“星级岗位”、“星级班组”、评选“十佳明星”、“明星党员”、“党员挂牌服务”、“党员义务劳动”、“党员风采宣传”、“入党生日贺卡”、“重温入党誓词”、“一个党员一盏灯,一个党员一面旗”等等活动形式,尤其是利用互联网开办政工和党建方面的宣传活动阵地,为党组织的建设增添了新的载体。富有武钢特色的“创争达活动”和“党员责任区”活动,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创新,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一个范例。武钢有限责任公司工业港党委以课题攻关为主要内容,推行党员责任区活动,为这一活动注入了新的活力。工业港机电车间党支部通过建立“三制”(支委分片负责制、课题分类指导制、课题攻关例会制),抓好“三个环节”(课题攻关管理基础工作、党小组考核、党支部督办),使党员责任区活动搞得有声有色,成绩斐然。

提倡创新,贵在有创意,重在讲实效。不能脱离实际去一味别出心裁地追求新点子、花架子,而是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密切联系企业生产经营和改革发展的实际去出主意、想办法、谋创新,使党支部开展的一切活动和工作都能够实实在在地内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外增企业的竞争力。通过创新,不少基层党支部已逐步形成了“一二三四五党支部建设模式”,即:确立一条主线——围绕生产经营中心任务,不断加强和改进党支部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发挥两个作用——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抓好三大载体——抓好“创先争优达标竞赛”活动、“党员责任区”活动、“民主评议党员”活动;加强四大建设——加强基层党政领导班子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党员队伍建设、职工队伍建设;实现五项目标——生产经营管理目标、改革发展稳定目标、思想政治工作目标、党支部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建设目标、职工素质全面提高目标。

五、坚持不断加强和改进各级党委对基层党支部工作的领导,牢牢把握基层党组织工作的正确方向

企业基层党支部工作和自身建设的优劣成败,固然决定于本身的素质、水平和努力程度,但是同上级党委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密不可分。武钢厂矿党委从基层党支部“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的思想认识和“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的忧患意识出发,始终把加强党委领导视为基层党支部建设的重要保证。要求按照党中央关于“有一个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善经营,会管理,团结协作,廉洁公正,开拓进取,得到职工群众拥护的领导班子。有一支能够在企业改革、发展中经得起困难和风险的考验,在两个文明建设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党员队伍。有一个适应企业改革、发展要求,与生产经营紧密结合,保证企业党组织发挥作用的工作机制。有一套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及时解决自身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不断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工作制度”的要求,坚持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从武钢党委到下属二级党委、三级党委的每一个成员,都要签订抓党支部工作的责任书,建立党支部联系点,加强对以下八项重点工作进行精心布置、落实、检查、考核和评估,不断推进基层党支部工作和建设扎扎实实地开展。

(一)抓学习

组织基层党支部的干部和党员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党章和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报告,学习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学习党的建设的基本理论知识,学习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方针政策,以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激发搞好国有企业改革发展、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而奋斗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

(二)抓舆论

紧紧抓住公司内部的报刊、杂志、广播、电台、电视台、互联网及其他一切宣传阵地,围绕生产经营、改革发展稳定和党自身建设的大局,把握宣传舆论工作的正确导向。每年都围绕公司的方针目标任务,开展主题大讨论,如“武钢人精神”大讨论、“用户的需求就是我们的追求”大讨论、“企业有困难,我们怎么办?”大讨论、“创新创效”大讨论、“强化管理”大讨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国企改革发展”大讨论、“爱武钢、奔小康”大讨论等等。宣传舆论工作对于统一思想、统一行动、凝聚人心、激励斗志,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三)抓班子

抓好基层党支部班子建设,尤其是选配好党支部书记,是搞好党支部建设的重中之重。因此,武钢党委十分重视这项工作。建立政工人才档案,培养支部书记苗子,对基层党支部干部的选拔、配备、培训、交流、考核、晋升、奖励等各个环节都通过逐步完善的机制和扎实细致的工作,予以保证。做到党支部干部与车间行政干部同时配备,同等待遇;党支部工作与生产经营同步进行,同等考核。

(四)抓制度

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都有赖于用健全完善的制度来保证。因此,武钢党委根据党章和有关党规党法的规定精神,结合本公司党建实际,制定了一系列“条例”、“办法”和“意见”,经过试行和修订完善,形成了一整套比较完善的规章制度。如《武钢公司基层党支部工作条例》、《创先争优达标竞赛活动实施办法》、《党员责任区活动实施办法》以及党支部“三会一课”制度、干部选拔任免制度、党风廉政责任制度、党员联系群众制度,党员发展教育管理制度等等。通过这些规章制度的贯彻实施,就可以及时有效地解决党支部存在的突出问题,保证经常性的党建工作有序开展。

(五)抓培训 要适应时代发展、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增强党组织的创造力和凝聚力的要求,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素质和能力,至关重要。为此,武钢党委不断加大对党员干部,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的培训力度。以武钢党校为主要阵地,有计划有步骤地举办各类研讨班、进修班、培训班,轮训班。对党支部书记进行任职前的岗位职务培训,任职期间的定期轮训“充电”;每年还举办红旗党支部、先进党支部书记研讨班。通过培训,使党员干部、特别是党支部书记的素质更高,能力更强,党性更纯,作风更正,工作更富有成效。

(六)抓管理

加强对基层党支部工作及其自身建设的管理,是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具体体现。武钢党委把重点放在抓各级党政领导班子,特别是把重点放在抓两个“一把手”的为民掌权、团结协调、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党风廉政建设、执行政策法规等重大问题上。贯彻中央关于“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精神,狠抓作风建设,对基层党支部书记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使他们始终成为党在基层一线的一面鲜红的旗,一盏光明的灯。

(七)抓典型

抓两头、带中间与抓中间、促两头相结合,典型示范,分类指导,是一个传统的但十分有效的工作方法。武钢党委将这一传统方法赋予新的时代内容和形式,使其获得了极大的生命力。如对“创争达”活动中的先进典型每年都要组织大规模的宣传表彰和交流,对党员责任区的成果每年都要组织成果发布会,对先进党支部、党小组和优秀党员,尤其是对“双十面红旗”,每年都要在全公司范围内进行宣传表彰,营造出一种比学赶帮、百舸争流、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良好氛围。榜样的爆炸力、感染力和辐射力,极大地增强了党组织的生机与企业的活力,是企业生存发展不可缺少的强大动力。

(八)抓调研

要推动基层党支部工作不断有新创造、新发展,跨越新台阶,攀登新高峰,就必须善于不断总结,探索规律,依律而行。为此,武钢党委经常深入基层党支部进行调查研究,帮助党支部总结经验教训。除了安排党委组织部、宣传部、纪委等部门人员经常下基层去调研外,党委成员也分期分批到厂矿和基层车间进行调研。发现典型,及时宣传;总结经验,予以推广。发现问题,及时同基层党支部一起分析原因,寻求对策,帮助基层排忧解难。同时组织有关部门、院校的理论工作者与从事党务、政工的实际工作者相结合,在广泛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确立有重大现实意义的课题,进行理论研究。然后,再把这些理论成果,应用于党支部建设实践,推动其沿着正确的轨道大踏步前进。

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推动基层党支部“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武钢党委对在所有党支部和广大党员中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实践活动,以及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学习教育活动,已作出了周密部署。我们相信,通过“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和实践,武钢党组织的先进性、纯洁性和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一定会进一步增强,武钢的企业综合竞争力一定会进一步提高。

第二部分:国有大型企业党支部建设中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武钢和其他国有大型企业党支部工作取得了较大成绩,但是发展是不平衡的。其中,较为突出的问题有以下五个方面。

一、少数党员先进性意识有所淡化,没有发挥应有的先锋模范作用

党员先进性的内涵,从不同角度可以“一个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两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三观”(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四信”(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信念、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或权利、义务、理想、信念、道德等方面划分。党的十五大报告对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它具体表现在党员在处理党员标准与市场标准、党员角色与群众角色、奉献精神与物质利益原则、个人利益与国家集体利益等多方面关系时的精神状况与行为表现。在党员的权利意识中,有的党员不知自己有何权利,有的党员干部超出权利,滥用权力;在党员的义务意识中,有的党员认为讲奉献已经过时,对实惠的东西津津乐道,甚至与群众争利益;在党员的理想信念中,视党的最终奋斗目标为空想,以为不切实际;在党员的道德意识中,对社会主义道德冷漠甚至不屑一顾的现象,在一定范围内存在。在党员活动中表现为开会迟到,组织观念不强,会议不严肃、批评无气氛等自由主义现象。在日常工作与生活中,把自己混同于普通老百姓,不注意党员先进分子的形象。这些虽然发生在少数党员身上,但对党员整体形象的影响不可低估,对党的基层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的影响也不可低估。由于党员的先进性意识淡化,难以反映工人阶段先锋队的面貌,以至于有些群众说“还不如我们群众”。

党员的先进性意识淡化,是多种原因所造成的,除少数党员的自身素质较低以外,重视经济利益而忽视社会公德,是其中的社会原因。对党员疏于教育和管理,是其中的组织原因。在和平建设时期没有生死的考验,入党相对容易,是其中的环境原因。

二、党支部书记的任用大部分仍沿用过去的委任制

党支部书记应由选举产生,党章和《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工作选举条例》对此有明确规定。但是,基层党建工作的实践表明,党支部书记一般不是由选举产生的。享受科级干部待遇的专职书记,大多由党委直接任命;只有一些不享受相关待遇的兼职书记才由选举产生。在对291名支部书记的问卷调查中,有40%的支书认为可采用委任制;有38%的支书认为可采取选举制;有5%的支书认为可实行招聘制。这说明,对选举产生党支部书记还没有形成普遍的共识。

基层党支部的换届,也没有完全落实党章的有关规定。党章规定,党支部(含党总支)每届任期2或3年,而由于种种原因,企业基层党支部很难按规定去做。党支部的换届要视所在单位科级干部的调整情况而定,而单位大面积交流调整科级干部的时机和支部书记的任期很难吻合,这导致党支部的换届工作,常常是党支部书记离任或退休的情况下,需要产生新支部书记时才进行。

党支部的换届工作和党支部书记的任用方式,未按党章及其党内法规与制度进行,表面原因有习惯做法、怕麻烦、担心“乱套”等方面因素,而深层原因则是基层党组织民主生活不健全、党员民主意识不强、民主权利不落实。其责任不完全在基层党委及其组织部门,它与企业的干部人事制度和党内民主建设进程密切相关。

三、党务干部队伍存在后继乏人现象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国有企业党组织的职能从“领导一切”向发挥政治核心作用转变,人们对党支部书记的职业认同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291名支部书记的问卷调查表明:在对支部书记和同级别的行政领导两种岗位的选择上,只有14%的人表示愿意当支部书记,27%的人表示毫不犹豫地去担任行政领导,大多数人的态度是“服从组织安排”。在调查中还了解到:由于经济利益的考虑和狭隘观念的偏见,有些党支部书记工作不安心,学其他专业的不愿干,少数党支部书记综合素质不高。不少企业党委书记发出“选一个车间主任容易,选一个好的支书真难”的感叹。目前,有少数企业的党支部书记队伍存在着“三多”,即学历低的多;学党政文史专业的多;工作经历单一的多。支书队伍普遍缺乏懂党务、会管理、又了解生产经营的复合型人才。

造成企业党支部书记后继乏人现象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一是人们普遍地认为支书这个岗位的专业性不强,“万金油”,什么人都可以胜任。二是党支部工作的作用和价值未得到人们普遍认同。三是企业支书职位晋升的机会很有限。许多同志在支书岗位上一干就是十几年甚至更长,长期得不到升迁。四是企业在改革中精简机构时,压缩党务工作部门的多。党务工作者在企业端的不是过去那样的“铁饭碗”,而是很容易被市场竞争大潮冲毁的“泥饭碗”。基于种种考虑,自身条件优越的同志自愿从事支部工作的就是凤毛麟角了。

四、党支部活动经费无制度保障

基层党组织活动经费紧张,没有正常的经费渠道,缺乏制度保证。有的支部书记说:“100多名党员,没有活动经费搞活动,总要向行政领导去讨、去要”。行政一般也很支持,该给的费用都给了。但支书总觉得讨来的要来的钱味儿不正,年年讨年年要挺费神。这个想法有一定的代表性和普遍性。党费上交的多,返回的少,返回到基层党支部的则更少。武钢1988年曾经规定,党员活动经费的标准是每年人均25元。当时这个费用开展活动较充裕。但这个标准十五年来没有改变。现在还执行这个标准活动经费就显得很紧张了。尽管党费收的多,但与需要相比,缺口不小。基层党组织要靠党政领导“哥俩好、将相和、老少配”,才不存在经费困难问题。

一般来说,只要企业支付得起,行政都能按照需求拨给支部活动费用。但是在经费问题上缺乏明确的制度。有的单位由于厂长、车间主任的开明,支部活动经费比较充裕,他们反而不想用制度来束缚自己了。总的来说,大多数支部都期盼用制度来保证活动费用,规范运作,提高党支部的威信和工作效率。

五、党支部的“三会一课”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会一课”是党的基层组织中最基本的组织生活制度,是考核基层组织经常性工作的基本内容,这在基层党支部工作条例中有明确规定。在对291名支部书记的问卷调查中,关于“三会一课”的开展情况,认为“数量够,质量一般”的占62%、认为“数量够,质量较好”的占28%、认为“数量够,质量好”的占10%。这些数据大致可以反映党支部“三会一课”的基本面貌。对数量问题也不能用“够了”作简单的概括。为了对付检查,写“回忆录”、“做作业”补作记录的党支部并不是个别现象。有的支部书记坦言,他们没有完全按“三会一课”的要求去落实,“三会”只是传达上级精神和行政工作的要求。特别是有的支部的民主生活会,基本上丢掉了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该提醒的不提醒,该批评的不批评,该制止的不制止。据武钢支部书记研讨班学员对一个全资子公司所属11个支部的调研:民主生活会存在内容不实、质量不高、氛围不浓、效果不好的问题。有人把支部班子和党小组民主生活会概括为“五多五少”;应付差事的多,认真准备的少;记录回忆的多,及时开会的少;摆功表扬的多,开展批评的少;假话凑数的多,开诚布公的少;会上表态的多,会后落实的少。这些概括不乏夸张的成分,但或多或少也反映出有的支部的民主生活会存在问题。“三会一课”质量不高、效果不好的原因,有借口支部工作忙而无暇顾及的,有推上级党组织考核不严而流于形式的,有认定党员政治觉悟不高、组织观念不强而导致的,有认为支书自身素质不高,组织活动缺乏吸引力造成的,有认为社会大环境使然的,如此等等。

第三部分:加强和改进国有大型企业党支部建设的若干对策

一、把党支部建设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

党支部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就是要求企业党支部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中,坚持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贯穿自己全部工作的灵魂和主线,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身体力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各项工作,把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际成效作为检验自己工作的根本标准。

(一)企业党支部要当好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

深入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全党一项长期持久的伟大实践。各级党组织正是这一伟大实践义不容辞的组织者。党的基层组织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掌握群众情绪的第一哨所。企业党支部担负着联系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团结群众,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国有企业基层单位的重要责任。改革的推进、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的稳定,都离不开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党支部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就是要求党支部切实承担起动员职工、组织职工、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职工一切积极因素的职责,充分发挥宣传职工、教育职工、密切联系职工的优势,着力营造鼓励职工立足岗位作贡献、支持职工民主管理促进企业发展的良好氛围,把一切积极因素调动和凝聚到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实践中来,调动和凝聚到提高企业竞争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来。

党支部要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必须不断增强党的凝聚力。增强党的凝聚力的核心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党的先进性是具体的历史的。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党的先进性必须放到推动当代中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中去考察,放到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奋斗中去考察,归根到底要看党在推动历史前进中的作用。这就要求党支部在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践中,把发挥自身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落实到推动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上,落实在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党支部要根据党委的领导和职能部门的安排,在全体党员中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对党员要严格要求、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使广大党员增强党性、提高素质,真正担负起团结带领人民群众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使命。

党支部要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必须不断通过自身的努力,使职工成为“三个代表”思想的受益者。在贯彻“三个代表”思想的实践中,既有解决好职工当前最急、最盼的问题,更要着眼长远,维护好职工的根本利益;既要强调职工的经济利益,更要注意职工的政治利益;既要强调职工的物质利益,更要注意职工的精神利益,既要强调给予职工直接的支持帮助,更要注意增强职工的自我发展能力,努力使广大职工的各种利益得以全面充分地保护和实现,得到更高层次、更具广泛意义的实惠。

(二)企业党支部要做好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推动者

党支部要不断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不断推动“三个代表”思想最广泛最迅速地落实到实际工作之中。

党支部要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推动者,必须牢固树立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观念,坚决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围绕党的工作大局和本企业的中心任务开展工作。企业党支部工作千头万绪,但说到底是为了提高企业竞争力、促进企业更好更快地发展。党支部要坚决破除一切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增强加快发展的紧迫感,提高推动发展的本领,紧紧围绕发展来研究解决本单位的各种矛盾和问题,要围绕本单位的中心任务开展工作。为此,党支部要牢固树立“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经济”的思想,要把保证搞好国有企业改革,转换经营机制,提高经济效益作为党支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检验和评价党建工作成效和党支部战斗力的主要标准。具体来说,企业党支部要做好改革中的思想政治工作,动员职工群众拥护改革、支持改革;要化解矛盾,保持职工队伍稳定;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调动职工积极性,努力完成本单位工作任务;要提高职工的科学文化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准,加强基层的精神文明建设。要以企业文化建设为载体,拓宽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域。要按照“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加强干部的作风建设,形成企业发展的骨干力量,成为群众的表率和“主心骨”。

党支部要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推动者,必须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探索和丰富党组织的活动形式。党支部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立足新的实践,把握时代特点,以改革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不断为党的肌体注入新的活力。党支部要紧密结合国内外形势的变化,紧密结合企业改革发展稳定的实际,结合职工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的新的发展要求,结合党员干部队伍发生的新变化,研究和探索推动生产力发展,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和基层民主建设,推动企业改革发展稳定的新思路新办法,实现党建工作的观念创新、体制创新、内容创新和方法创新。

(三)企业党支部要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践者

党支部处于改革发展稳定的第一线,职工是从他们身上感受党的形象的。只有每个党支部都能在思想上和行动上带头坚持和实践“三个代表”,切实把“三个代表”思想贯彻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工作中去,才能使之成为全党生动具体的实践。

党支部要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就是要始终坚持“围绕党的基本路线,为党的中心工作服务,用完成本单位工作的实际效果来检验基层党建工作”这一基本指导方针开展工作。党支部要在党委的统一部署下,围绕本单位所担负的生产经营任务开展活动。要提高党员干部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要探索企业发展壮大的新路子,夯实党支部凝聚职工的物质基础。

党支部要促进先进文化的前进,就是要倡导和推广一切先进的思想文化,用先进文化占领文化阵地。党支部在配合有关部门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的同时,要下大功夫建设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反映着一个企业的特色和为社会所公认的品格素质和精神风貌,是企业兴旺发达的重要保证。党支部要通过大力宣传教育,使全体职工对企业核心文化形成共识;以创建学习型组织为企业文化建设的切入点,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营造良好的团队氛围;以行为文化建设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点,用严格的制度规范职工行为,使职工行为与企业形象相统一;以融入管理实践活动为企业文化建设的载体,不断提炼和提升企业核心价值观、企业精神、经营理念,保持企业文化的先进性。党支部要做最广大人民利益的代表,就是要团结带领人民群众为实现自己的根本利益而奋斗。党支部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想问题,定政策,办事情都要始终着眼于大多数职工,真正为民服务、为民谋利。

总之,党支部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三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构成了新的历史时期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新的目标体系,为在新世纪新阶段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指明了方向。

二、坚持继承与创新的统一,继承好传统,创新求实效。

(一)改革开放的新形势给党支部工作带来挑战

随着改革的深入发展和力度增强,各种利益群体的多样化格局形成,职工群众思想行为的独立性、选择性、差异性愈加明显,给基层党支部工作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支部工作越来越不好做了!这是许多支部书记发自内心的感叹,对支部工作的畏难情绪也随之而来。象武钢这样的国有特大型老企业,传统的根基厚,历史的积淀深。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支部工作老办法不管用的问题凸现出来。这是对支部工作产生畏难情绪的一个方面。同时,在思想解放的进程中,在上级党委的督促下,支部工作的创新虽然早已提上议事日程,但行之有效的新办法未能及时创造出来,这是对支部工作产生畏难情绪的又一个方面。所谓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又没有,就是这方面的典型说法。

如,在支部工作的继承问题上,按老办法办事的现象不乏表现。开会老模式,活动老形式,内容的单一化等。同时,对老传统的一些好方法却弃之如弊履,如经常性的家访、谈心等,搞得不多了。

在支部工作的创新问题上,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和新问题,对怎样搞好支部工作束手无策,处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应付状态。同时,把支部工作的创新,搞成搭建花架子,堆砌新名词、热衷搞形式。种种美其名曰的创新,实际上成了没有多少新内容的新花样,给人华而不实的感觉,表面上轰轰烈烈,实际上收效不大。特别是在党员与群众文化素质提高、民主意识日渐增强的情况下,企业党建信息化建设滞后,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二)在基层党支部建设中继承好传统,创新求实效

在探索基层党支部工作效果的过程中,有为才能有位,成为党务工作者的共识。但怎样才能“有为”,在思想上克服畏难情绪,在实践中继承好传统,创新求实效,成为其中的重要方面。

在党支部工作的继承问题上,不能因企业领导体制的变更对传统的支部工作持虚无主义态度,而是要对党在多年来形成的支部工作基本原则、实践经验、优良传统、有效方法,结合当前形势和时代的特点,不断发扬光大。如,在基层党支部工作的一些基本方面,在思想建设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灌输,不断提高党员的思想觉悟和政策水平。在组织建设中,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逐步解决党支部在民主和集中两方面都有所不足的问题。在作风建设中,发扬“三大作风”,使支部工作更加贴近党员,贴近群众,调动职工积极性。在制度建设中,坚持“三会一课”等基础制度,在保证一定数量的基础上致力于提高质量。在现在还没有或暂时未摸索出更好的党内组织生活制度时,“三会一课”仍不失为党内组织生活的好制度。又如,在基层党支部的一些基本方法中,通过经常性的家访、谈心、座谈、专题调研等调查研究方法,及时了解和掌握党员和职工的思想动态,随时发现、缓和与解决企业改革、发展、稳定中出现的一些矛盾和问题。

在党支部工作的创新问题上,不能因外部环境和客观原因等因素的影响、制约而畏首畏尾,裹足不前,而是要立足本职,从可以做到的事情入手,种好支部的“责任田”。同时,支部工作也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科学的预见性作一些前瞻性探索。对此,可在观念、体制、制度、内容、方法等方面下功夫,使支部工作更好地适应时代特点和当前形势。

在支部工作的观念创新中,把基层党支部工作放在政治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中考虑,放在事关党的执政能力的高度来认识,这对深刻理解基层党支部工作在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以及在党的整个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尤其重要。基层党务工作者要提高对本职工作的“事业意识”与“角色意识”,通过全身心地投入和工作效果,体现对党的事业的奉献精神和支部工作的价值。行政、技术干部和其他职工群众,要实事求是地用科学的价值尺度,看待党务工作者,对他们的工作和劳动要充分地尊重理解和支持。就支部工作本身的观念创新而言,在党支部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地位问题上,要从国家法律的规定和党章的高度,进一步明确基层党支部职能的变化并非地位降低的观点。在发挥党支部作用问题上,要从党的领导的本质含义出发,进一步转变只有依靠权力才能发挥作用、无权不能办事或干不好事的看法。在党员的先进性和发展党员问题上,在突出思想政治方面要求的同时,还要注重党员综合素质,注重党员在生产、技术、管理和科技等方面的能力。在党员的义利观中,要重塑党员的光荣感,寻找市场经济法则与党员奉献精神的结合点。在党员权利和义务关系的处理上,要改变过去重党员义务、轻党员权利的不足,营造党内民主的气氛与环境,把享受党员权利作为合格党员要求的一个重要方面来考虑。在党支部工作的评价标准上,要明确既不是过去单一的政治标准,也不是单纯的生产经营指标,而是本单位生产经营状况和经济效益、党建状况、职工稳定等多方面的整体风貌。

在支部工作的体制创新中,健全和完善党支部工作服务企业生产经营的服务体制,把支部工作贯穿到服务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这种服务体制,遍及贯彻上级党组织的决策和下达的任务,积极参与基层组织重要问题的决策,幅射所在基层单位的所有工作。正确处理企业党委与党支部上下级组织之间服从与被服从以及互相监督的关系,正确处理和履行党支部对企业行政组织和领导的监督职责,使党内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在党内得到充分贯彻。理顺支部工作党政协调机制,规范和制约支部范围内的党政关系,使支部党政关系的协调,不再单纯依靠“将相和”与“哥俩好”的“感情模式”,或担心“一锅端”的结局而表面维系,转变为主要靠制度的权威来调节和运转。与此同时,在基层党建的条块结合上,基层党支部要依托企业党委的领导与协调,与日益普及的社区党建相结合,把支部工作延伸到8小时之外。

在支部工作的制度创新中,要在巩固已有制度建设成果的基础上,不断推陈出新,丰富制度建设的内容。制度建设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建设的新突破,它已与基层党组织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相并列。对党章、党内法规和具体制度,应体现制度的权威,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正如江泽民同志所说,制度的落实,是更重要的另一半,再好的制度,如果在执行时打了折扣,既有损制度的权威,又会给支部工作带来消极影响。为此,要对照已有的制度,如党章关于党内选举的规定和《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工作选举条例》,关于党员民主权利的《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关于执行党纪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关于发展党员的《中国共产党党员发展工作细则》等,检查党支部工作实践中某些环节的不足与差距,一一加以改正。

同时,根据形势发展的要求,要对一些具体制度及时进行修改和完善,以适应支部工作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基层党支部工作条例,可说是开展支部工作最基本的制度,是上级党组织有关规定和要求的具体化。就武钢来说,基层党支部工作条例前后已修改了4次,最近的一次是2000年年底修订的。看来,它已不适应当前形势的要求,必须进行再次修订。在修订新的支部工作条例时,要贯彻党的十六大报告和党章的有关精神。此外,在制度创新中,还要针对制度建设的薄弱环节进行重点攻关。如,党内民主生活会制度执行不好,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健全民主生活会制度,要在思想重视、组织落实、作风踏实、人员到位、记录真实上下功夫,要在民主生活会的时间、内容、方式、考核等环节上严格把关。

在支部工作的内容创新中,在党的基层组织经常性工作的几个方面都要力求与时俱进。如,在党员教育中,把增强党员先进性意识和党性意识作为重点,寻找党员标准与市场经济法则的结合点,尽力克服市场经济“双重效应”中负面作用的影响。同时,根据改革政策不断推出的新情况,针对党员教育中的薄弱环节,对党员进行政策专题教育。事实证明,一些党员和职工群众的思想认识问题,乃至演变而成的某些过激行为,往往与企业制定的改革政策密切相关。要注意对二线领导干部党员的教育,改革领导干部党员退下来后的表现不如普通党员、发挥作用时不如在职时的状况。在党的群众工作中,以说服、引导、服务等方面的扎实工作,调动职工群众的积极性,着力培养和增强他们的民族精神。在党员管理中,体现“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树立党组织的威信和权威,使各类党员的管理不留死角。在党内监督中,营造基层民主的浓烈氛围,充分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在党支部工作的内容创新中,要结合支部活动的载体来进行。如,在党员创先争优达标竞赛活动中,要注意树立富有时代特点,对企业“三个文明”建设贡献大的各类典型特别是在省、市和全国有影响的典型。在开展党员责任区活动时,要克服实际上存在的党员责任区成果与工会、共青团等群众组织的自主管理成果的雷同现象。在民主评议党员活动中,要克服过去组织处理措施不力的弊端,严肃处理不合格党员。在党支部工作的内容创新中,要善于发现和推广基层党支部活动中一些成功的做法,这也是尊重群众首创精神的体现。如武钢有限责任公司热轧厂自控车间推行的“党员班政委”,在职工中评选“五星级职工”,对调动党员和职工的积极性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支部工作的方式创新上,要针对当前较为薄弱的基层党建信息现代化建设方面的不足,创建党建信息网站。据资料统计,全球互联网已涉及240多个国家和地区,共有计算机1亿多台,5亿多人上网。中国网民近年来得到快速发展,连许多退休职工也上网了。从武钢的情况看,部分基层党组织仍隔绝于网络之外。应该说,武钢在技术、设备、人员等方面有条件,有基础,可依托武钢企业网站建立全公司的党建专业网。武钢应尽快加大投入,建立党建专业网,通过互联网窗口,实现支部工作的信息化。在当前党建专业网尚未建成的情况下,及时利用网上资料开展支部有关活动,有条件的支部是可以办到的。如武钢有限责任公司热轧厂支部书记陶书哲同志,从网上下载资料,印成小册子供党员学习,产生较好效果。在支部工作的活动方式上,要改变过去那种片面追求集中、统一、“大呼隆”的做法,针对支部特点,多开展一些分散、小型、灵活多样的活动。同时,保证支部活动在内容、时间、人员等方面的落实。对于过去主要在工作时间开展党务活动的做法,也要因时因地而宜,适当利用业余时间进行,但不能因此而形成业余化。上级组织的考核,也要因单位而宜,不能对此搞“一刀切”。

三、按照党章规定党支部委员会要按期换届,党支部书记要选举产生

党支部换届不及时,党支部书记几乎全部是上级党委委任产生,这几乎成了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中存在的普通现象。这里既涉及到党的组织制度的严肃性问题,也涉及到党员应有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等民主权利如何落实的问题。

(一)党支部委员会应该按期换届选举

十六大党章规定,党的“总支部委员会和支部委员会由党员大会选举产生”。“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每届任期两年或三年”。同时,党章又规定,在党的“基层代表大会闭会期间,上级党的组织认为有必要时,可以调动或者指派下级党组织的负责人”。这是指,在党代表大会闭会期间,有些党组织的负责人因工作需要或特殊情况需要进行调整。比如,有的因病不能坚持正常工作;有的因犯错误受到撤消党内职务以上处分;有的因工作需要或其他特殊情况需要进行调整等等。如果不及时指派而等到召开下次党代表大会时选举,就会贻误党的工作,因此,从党的实际工作需要出发,党章作出这条规定。这一规定同样适用于企业党委对党支部书记的选拔与调整。党支部按期换届选举,这是党的章程规定的。有些基层党委和组织部门认为基层党支部是否按期换届不是什么大问题,甚至怕麻烦,或者认为基层支部委员会要相对稳定。本来党员可以通过党内批评或不选举来表达自己的意愿,由于没有按期改选,党员失去了这样的权利。可见按期换届选举是加强党支部建设的重要的、根本的组织制度之一。党支部不能按期换届的责任并不完全在党支部和基层党委及其组织部门,它也与党内民主化建设和我国政治文明建设密切相关。

(二)党支部书记的选拔方式应该是选举为主,委任为辅

虽然党章规定,支部书记、副书记、委员应由党员大会选举产生。但是事实上书记几乎全部由上级党委委任。专职书记全部由委任产生有明显弊病。应该从实际出发,经过试点,逐步做到由选举产生。党支部书记由党员大会选举产生,既保障了党员的民主权利,使他们拥有党章所赋予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也有利于调动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的积极性。非特殊情况,均应做到选举为主,委任为辅。虽然在特殊情况下,上级党组织有委任、调动、指派党支部书记的权力,但也应在任职一段时间后重新履行选举程序。《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指出:“党内真正实行民主选举,才有可能建立起在党员和群众中有威信的强有力的领导班子”。

党支部书记要实行任期制。建议党支书在同一支部只可连任两届,任期届满,必须交流使用。理由是干部要多岗位锻炼,党员要有多次选择党支书的机会。调整指派的党支书可以先代理半年,再正式选举。选举出的支委会应由上级党委确认,其书记、副书记应由上级党委批准,并以党委名义委任。

党支书宜兼则兼、宜专则专。哪些单位应设专职支部书记呢?一般是根据党员人数多少,和基层单位职工人数的多少,以及该单位工作的重要程度而定。从管理学上讲,党支书既然在企业也是管理者,那他就应该有一定的管理幅度,工作量也要饱满。实践证明,专兼职支书各有各的长处。专职支书作为一支稳定的力量可以保证企业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兼职的支书则有利于党务工作与企业生产经营工作相结合,使党务工作落到实处。不管是专职支书,还是兼职支书,都要在其位、谋其政,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责。

(三)党支部书记应该是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选什么样的人当党支部书记是基层党委的政治责任和组织责任。为了适应时代要求、适应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的需要,党支书应该是复合型人才。应该承认,党务工作是科学,也是一种专业,党支书也是专门人才,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当好党支部书记的。一个称职的支书必定是高素质的专门人才。他们必须熟悉党务工作的规律和专业。企业党支书应该懂党务、会管理、熟悉本单位的业务。这样,才能围绕企业生产经营开展工作,才可能将思想政治工作与经济工作、管理工作一道去做,才不致于造成党务和生产经营“两张皮”现象。要提倡党支书精一门、学两门,会三门,成为“多面手”。这样,才有可能在党政干部之间双向渗透、交叉任职或党政干部岗位轮换交流。要通过自学、培训、多岗位交流锻炼使党支书尽快成长为复合型干部。有的企业将车间主任岗位交流后担任支书,这些人懂生产、会管理、说话有份量,这是提高党支部威信和战斗力的重要举措。为了解决党支书记后继乏人的问题,也要从优秀的专业技术干部和管理干部中挑选和培养党支书。有的企业将车间主任、管理科室的拟选科干首先安排在党支书的岗位上,经过锻炼后再任车间主任,实践证明,这也是切实可行的。综上所述,对于国有企业这样的特殊的基层单位,党支书应该是复合型人才。

党支部书记要通过系统培训提高综合素质。近几年,国有企业管理体制多次变动,相应地,人员变动也十分频繁,科干的岗位交流的幅度也很大,有一批新人走上支部书记岗位。近几年支部书记参加工商管理知识培训、法律培训和WTO知识培训是完全必要的,这是国有企业走向市场对管理干部的客观要求。但是,这不能完全替代支部书记的党务知识专业培训,二者应该相互结合,各有侧重。重视支书的专业知识培训,有利于他们尽快熟悉党支部工作,有利于他们适应新形势,解决新问题,有利于他们更好地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建议党支书每两年到党校轮训一次。新任支书要先培训、后上岗。所有支书都应经过培训,取得《党支部书记任职资格证书》方可上岗工作。为了解决党支书后继乏人的问题,应特别重视选拔、培养后备干部,建议开办党支部书记后备干部班,并保持一定规模。

四、增强党员教育的针对性,提高教育效果

企业党的建设的一项长期而又紧迫的任务,是要从党员队伍的教育入手,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对企业党员的教育,光靠以往的一些做法已经不够了,必须以改革的精神加以改进。

(一)要以始终保持党员先进性作为衡量教育效果的根本标准

企业党员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要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先进性要求归根到底要体现到实际工作上来。党员教育要密切联系实际,避免与改革、与党员的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相脱节,发展和稳定的时代主题相脱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实际相脱节,使党员教育的过程成为激励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过程。教育工作做得如何,最主要的不是看搞了多少活动,投入了多少时间、人力和物力,而是看实际效果,看党员素质提高的程度,看党员在本职岗位上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如何,看党员在企业健康发展过程中所起的实际作用如何。因为当今社会,真正意义上的学习,不再是单纯地为了获取知识或掌握技能,而是把学习变成重新塑造自我、完善自我的过程。党员教育首要的是更新观念,把学习融入到党员自身和各级党组织的工作中,使学习成为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不竭动力。

(二)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探索党员教育的新方式新方法

探索企业党员教育的有效形式和方法,总的要求是要体现时代性、科学性、规范性、灵活性、适应性和实效性,具体地说,要求做到:时间短、内容精、方式活、制度严、效率高、效果实。再具体地说,在活动方式上,集中与分散相结合,以分散为主;在活动内容上,政治学习与专业知识学习相结合,以专题活动为主;在活动时间上,脱产与业余相结合,以业余为主。在学习载体和学习方法上,更要与时俱进,在充分利用和完善原有学习载体的基础上,不断推动学习载体的创新,设计和拓展灵活多样,能满足各层面党员干部学习需要的新载体。

(三)以增强效果为目的,建立健全党员教育的新机制

1、意识养成机制 党员意识的强弱程度是影响党员提高素质,增强党性和发挥作用的关键性环节。党员意识由党员的角色意识、身份意识、形象意识构成的。要培养和强化党员意识,最主要的是善于抓住党员意识的生长点和增长点。生长点和增长点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党员身份上的荣誉感,二是党员事业上的成就感,三是党员组织上的归宿感。在培养党员意识方面,一些支部采取的“四先”、“四学”、“四高”等做法值得借鉴。“四先”,即党的重大决策和重大事务党员先了解、先讨论,科学管理知识和先进设备操作技术党员先培训、先掌握,产品质量标准和岗位工作规范党员先掌握、先做到,急难险重任务党员先行动、先完成。“四学”即党员带头学新理论、学新政策、学新科学、学新知识。“四高”,即要求党员思想认识高于群众,道德修养高于群众,业务技能高于群众,工作业绩高于群众。

2、党员权利保障机制

一些党员之所以党员意识淡薄,之所以对党的工作缺乏热情和责任心,之所以发挥不了先锋模范作用,既有党员自身素质问题,也在很大程度上同党组织尊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不够有关。因此,党支部必须树立党员是党的事业的主体的思想观念,确立党员在管理党内事务方面的主体地位,坚持党员义务和党员权利的统一,努力发展党内民主,切实保障党员对党内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这既可以调动党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可以直接培养党员正确的民主意识,提高党员的民主素养。

3、党员能力增强机制

没有将自己认同的理想与信仰化为实际行为和实际贡献的过程,就没有履行了党员的义务和责任,也就失去了党员的真正意义。党支部务必要在教育党员不断提高自己思想政治素质的同时,注意强调党员要自觉地充实和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党支部要主动积极地为企业党员在实践中增长干,发挥先进性作用创造条件。在当今时代,与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关系最为密切的工作岗位才最能体现人的工作能力,业务水平和社会价值,最能展现党员的先进性作用。因此,党组织要创造条件保证企业党员受到良好的教育和培训,主要是党课教育和专业知识、岗位技能的培训,特别是新理论、新政策、新知识、新技能的培训,使他们在政治、品德、才学、能力、思维等方面的综合素质不断得到提高。

4、党员责任落实机制

党员在履行基本的公民义务和法律义务的同时,还必须履行党员义务。这一点,是党员先进性的鲜明而集中的体现。建立健全党员责任落实机制的实质,就是要防止党员不履行义务,即“不作为”。建立这样一个机制,有两个环节很重要。一是要结合党员的不同岗位、职务,把党章规定的党员义务加以细化,分解到每一个党员,使党员清楚无误地明白自己的责任。二是通过指导、帮助、检查、评比、奖惩等一系列制度,促使党员承担好、履行好自己的责任。

5、党员行为约束机制

改革开放以来,党内之所以产生和存在各种消极现象,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党内纪律约束机制偏软,执行党纪失之于宽、失之于松。健全党员纪律约束机制,必须树立制度权威,建立刚性的制度,真正做到在党的制度面前,党员人人平等,无论是身居何种职务和岗位的党员,只要违反党纪,就一定要严格地追究处罚,只有如此,才能形成健康、积极的良好风气,也有利于企业党员的思想作风建设。

6、党员进步激励机制

建立健全党员进步激励机制,可以改变一些党员学与不学一个样,学多与学少一个样,学深与学浅一个样的状况,可以逐步探索把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活动与党建工作考核相结合。在各级党组织中评选学习型先进党支部和党员,树立典型,大力宣传,并给予必要的精神和物质奖励。同时,把对党员尤其是领导干部个人学习情况的考核列入岗位责任制考核的范围,突出绩效在党员和干部的奖惩、选拔、任用等工作中的评价作用,从而增强党员和干部约束自我,加强学习的紧迫感。

(二)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探索党员教育的新方式新方法 探索企业党员教育的有效形式和方法,总的要求是要体现时代性、科学性、规范性、灵活性、适应性和实效性,具体地说,要求做到:时间短、内容精、方式活、制度严、效率高、效果实。再具体地说,在活动方式上,集中与分散相结合,以分散为主;在活动内容上,政治学习与专业知识学习相结合,以专题活动为主;在活动时间上,脱产与业余相结合,以业余为主。在学习载体和学习方法上,更要与时俱进,在充分利用和完善原有学习载体的基础上,不断推动学习载体的创新,设计和拓展灵活多样,能满足各层面党员干部学习需要的新载体。

(三)以增强效果为目的,建立健全党员教育的新机制

1、意识养成机制

党员意识的强弱程度是影响党员提高素质,增强党性和发挥作用的关键性环节。党员意识由党员的角色意识、身份意识、形象意识构成的。要培养和强化党员意识,最主要的是善于抓住党员意识的生长点和增长点。生长点和增长点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党员身份上的荣誉感,二是党员事业上的成就感,三是党员组织上的归宿感。在培养党员意识方面,一些支部采取的“四先”、“四学”、“四高”等做法值得借鉴。“四先”,即党的重大决策和重大事务党员先了解、先讨论,科学管理知识和先进设备操作技术党员先培训、先掌握,产品质量标准和岗位工作规范党员先掌握、先做到,急难险重任务党员先行动、先完成。“四学”即党员带头学新理论、学新政策、学新科学、学新知识。“四高”,即要求党员思想认识高于群众,道德修养高于群众,业务技能高于群众,工作业绩高于群众。

2、党员权利保障机制

一些党员之所以党员意识淡薄,之所以对党的工作缺乏热情和责任心,之所以发挥不了先锋模范作用,既有党员自身素质问题,也在很大程度上同党组织尊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不够有关。因此,党支部必须树立党员是党的事业的主体的思想观念,确立党员在管理党内事务方面的主体地位,坚持党员义务和党员权利的统一,努力发展党内民主,切实保障党员对党内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这既可以调动党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可以直接培养党员正确的民主意识,提高党员的民主素养。

3、党员能力增强机制

没有将自己认同的理想与信仰化为实际行为和实际贡献的过程,就没有履行了党员的义务和责任,也就失去了党员的真正意义。党支部务必要在教育党员不断提高自己思想政治素质的同时,注意强调党员要自觉地充实和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党支部要主动积极地为企业党员在实践中增长干,发挥先进性作用创造条件。在当今时代,与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关系最为密切的工作岗位才最能体现人的工作能力,业务水平和社会价值,最能展现党员的先进性作用。因此,党组织要创造条件保证企业党员受到良好的教育和培训,主要是党课教育和专业知识、岗位技能的培训,特别是新理论、新政策、新知识、新技能的培训,使他们在政治、品德、才学、能力、思维等方面的综合素质不断得到提高。

4、党员责任落实机制

党员在履行基本的公民义务和法律义务的同时,还必须履行党员义务。这一点,是党员先进性的鲜明而集中的体现。建立健全党员责任落实机制的实质,就是要防止党员不履行义务,即“不作为”。建立这样一个机制,有两个环节很重要。一是要结合党员的不同岗位、职务,把党章规定的党员义务加以细化,分解到每一个党员,使党员清楚无误地明白自己的责任。二是通过指导、帮助、检查、评比、奖惩等一系列制度,促使党员承担好、履行好自己的责任。

5、党员行为约束机制

改革开放以来,党内之所以产生和存在各种消极现象,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党内纪律约束机制偏软,执行党纪失之于宽、失之于松。健全党员纪律约束机制,必须树立制度权威,建立刚性的制度,真正做到在党的制度面前,党员人人平等,无论是身居何种职务和岗位的党员,只要违反党纪,就一定要严格地追究处罚,只有如此,才能形成健康、积极的良好风气,也有利于企业党员的思想作风建设。

6、党员进步激励机制

建立健全党员进步激励机制,可以改变一些党员学与不学一个样,学多与学少一个样,学深与学浅一个样的状况,可以逐步探索把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活动与党建工作考核相结合。在各级党组织中评选学习型先进党支部和党员,树立典型,大力宣传,并给予必要的精神和物质奖励。同时,把对党员尤其是领导干部个人学习情况的考核列入岗位责任制考核的范围,突出绩效在党员和干部的奖惩、选拔、任用等工作中的评价作用,从而增强党员和干部约束自我,加强学习的紧迫感。

五、严格党员管理,增强党支部的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

调查显示,党员数量不断地增加,但相当一部党员的素质和影响力却在降低。有人说:“党员不党员,每月多交几块钱”。事实上确有一些人挂着党员的名字,不像党员的样子。企业党支部要切实加强对党员的管理。

(一)在职党员管理

1、处置不合格党员,提高党员队伍素质理,让党员真正能够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虽然企业党员队伍总体上是好的和比较好的,但也有少数党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影响了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针对这种情况,应该把处置不合格党员作为增强党组织战斗力,提高党员队伍整体素质的一个突破口。

一方面,疏通出口,真正实行党章“党员有退党的自由”的规定,形成宽松的政治环境,让一些不能、不愿履行党员义务而想退党的人无压力地退党。另一方面,对于不合格党员,党支部要严格按规定的处置办法处理,该劝退的劝退、该除名的除名、该开除的开除。

2、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增强党支部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首先,基层党支部书记,应进一步提高认识,要把能否积极地开展党内思想斗争提高到关系党的生死存亡的战略高度来认识。种种极为严峻的事实告诉我们,在当前,运用批评与自我批评武器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是非常的迫切和必要,对此,切不可麻木不仁。

其次,运用批评与自我批评武器开展党内思想斗争,一定要转变观念。批评不仅要讲政治,而且要注意其知识性、科学性、寓意越深,越能教育人,效果越好。毛泽东经常用讲典故、讲故事的形式批评党内或某些干部的不良倾向,这种方式往往使干部刻骨铭心、终生难忘。

再次,要加强研究,探索开展思想斗争的新路子、新措施和新形式。我们能否从现实情况出发,探索一条既不失原则,又能为大家所接受,能取得较好效果的开展党内思想斗争的新路子,应该说,这完全是可能的。运用批评与自我批评开展党内思想斗争,增强党员教育管理的有效性,必须遵循人的思想改造和思想斗争的客观规律,处理好下述三个关系:

一是动机和效果的关系。开展批评,目的一定要明确,动机一定要正确,态度一定要诚恳,绝不讲过头的话,更不能捕风捉影,道听途说,讲一些有伤感情的话。

二是目的和手段的关系。也就是要懂得批评的艺术,并不是说面孔板得越凶越好,言词越激烈越好,注意掌握批评的时机、分寸和火候,尤其重要是尊重人,将心比心,将心换心。

三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一定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是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是什么人的问题就解决什么人的问题,不能“一人得病,大家吃药;领导有事,群众伴着。”

(二)流动党员管理 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然会带来大规模的人员流动。这些流动人员中不乏共产党员。调查中了解到:“最难管的就是流出党员,出去以后就很难联系上了。他们在外面的思想状况,现实表现不得而知”。从一些基层党务工作者的谈话中,我们体察到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的难度。由于种种原因,流出党员与所属党组织和当地党组织联系都比较少,教育管理确实不容易。但是有困难并不等于没办法。

办法一:由静态管理变动态管理。

在流动党员刚刚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时,采取的是静态管理方式,主要做法是,党员外出前到党支部请假,填写“党员登记卡”,写明外出理由、时间、去向等,以便党支部定期联系。流出党员回来后,及时到党支部销假,在“党员登记卡”上填写在外期间的思想、工作情况。实践中发现,这样做法很难把教育管理工作做到位。后来中央组织部试行《流动党员活动证》,通过动态的办法对流动党员实施了很有效果的管理。其具体做法是,凡外出三个月以上的党员,应按规定到所属党组织领取《流动党员活动证》,凭证到流入地党组织参加活动,接受当地党组织教育管理。流动党员的活动情况、各方面表现,由当地党组织填写在“流动党员管理活动证”上。流出党员理应向所属党支部汇报外出参加组织活动情况和思想汇报情况,交回《流动党员活动证》备查。

这样就有效解决了流动党员无人管、无人问的情况,那种党组织与党员之间,管得了的见不着,见得着的管不了;或者是党员找不到“娘家”,“娘家”找不到党员的局面有了很大的改变。

办法二:由松散管理变规范管理。

各地在积极探索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办法的同时,致力于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制度建设,使流动党员管理工作逐步向规范化、制度化迈进,对此,可予以充分借鉴。

一是党员外出登记制度。党员外出前,必须到所属党支部提出申请,将外出时间、地点,从事何种工作以及组织关系管理等情况进行登记。二是定期汇报制度。外出时间不足三个月的党员,回来后要及时向所属党组织汇报情况。外出三个月以上的党员,每季度要以信函或电话等形式,向所属党支部汇报一次情况。党支部应有人负责与外出党员联系,定期把支部活动情况和要求写信告诉他们,并发放有关学习资料。三是跟踪管理制度。外出党员所属党组织与外出党员所在地党组织保持经常联系,及时掌握外出党员的思想、工作情况。有的地方还不定期派人到流动党员所在地考察,检查目标责任制落实情况。由遥控管理变跟踪管理。每逢流动党员中途返回时,所属党支部主动上门了解情况,并组织集中培训,强化教育。四是民主评议外出党员制度。主要根据外出党员汇报的情况和所属党支部平时掌握的情况进行民主评议。

六、加强和改进企业党支部思想政治工作

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在基层。在形势日新月异、改革力度不断加大,各种矛盾相对集中的情况下,没有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企业的改革发展稳定就会失去思想保证。企业党支部必须担负起领导本部门思想政治工作的责任,党政工团要齐抓共管,把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到企业的各项工作中去;企业党支部必须针对新形势,分析新问题,探索新途径,不断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观念、内容、方式方法和载体,切实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效力。

(一)国有大型企业党支部要担负起领导本部门思想政治工作的责任,建章立制,组织各方面的力量不断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坚持党组织统一领导思想政治工作的制度。企业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体现之一,就是领导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十六大《党章》明确指出:企业党组织要领导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在调查中了解到,一些单位的思想政治工作之所以弱化,根本原因是党支部没有切实履行领导责任,没有采取有力的措施组织实施。党支部理应担负起统一领导本部门思想政治工作的责任,把思想政治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企业党组织的领导作用包括这样一些内容:根据企业改革和生产经营的实际,制定或协助制定思想政治工作的总体规划、年度计划和重要制度,并组织实施;讨论决定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大问题;负责抓好政工队伍的思想作风建设,稳定队伍、优化结构、提高素质;组织和发动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做好职工群众的思想工作,动员职工完成企业生产经营任务;掌握职工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开展一人一事的思想政治工作;指导工会、共青团根据各自职能和特点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对思想政治工作责任制的履行情况组织检查、监督、评比、考核。

完善党政共同负责的制度。行政领导作为本单位日常生产经营管理工作的负责人,在领导生产经营和管理中,要重视并带头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串于生产经营和管理工作的全过程。按照经济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一岗双责制”的要求,做到“一把手,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要将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纳入到本单位方针目标和整个管理序列中,与生产经营工作同步进行、同时规划、同时布置、同时检查、同时考核、同时奖惩,使思想政治工作成为生产经营和管理工作的生命线和中心环节。还要为思想政治工作在人力、物力、财力上提供必要支持。

健全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制度。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党组织要管,行政领导要管,工会和共青团组织也要管。工会、共青团组织要在党组织的统一领导下,认真履行职能,并根据各自的职责,利用各种渠道和阵地,开展各有特色的思想教育和文体活动,着眼于提高职工的思想政治素质。工会要充分运用职代会、班组业余政治学习、工人之家、俱乐部、图书馆的功能,利用自身的有利条件和有利因素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共青团要根据团员青年的特点,对他们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开展岗位练兵、岗位成才、技术比武等活动,把团的工作与党组织工作和企业的发展目标融合起来。班组要发挥“团队精神”作用,根据实际情况结成互帮小组,进行一人一事经常性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八小时以外的思想政治工作。

只有这样,才能使思想政治工作在党支部统揽全局、各方面力量通力合作的情况下,切实纠正“一手硬、一手软”的状况和思想政治工作与生产经营脱节的“两张皮”现象,真正把思想政治工作落到实处,真正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水平。

(二)国有企业党支部要正视和应对当前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形势和挑战

新世纪,世界呈现出政治格局多极化、经济发展全球化、产业知识化、社会信息化的态势;我国的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经济成分和利益主体、社会组织形式、社会生活方式、就业岗位和就业形式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这些发展变化使思想政治工作面临新的形势。

1、党支部要应对经济全球化对思想政治工作的挑战

在全球化大背景下,社会主义经济与资本主义经济之间改变了以往的以意识形态划线的完全隔绝、互不往来的状态,而是形成相互交织、相互融合的关系,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将有越来越多的共同之处。职工的意识形态将会出现分化,形成多元价值观并存的局面。这要求党支部适应事物的多样性、认识的多样性,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的指导下,在党委的领导下,引导职工开阔视野,熟悉国际国内环境和现代经济规则,为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创造条件。

2、党支部要应对改革深入发展带来的新问题对思想政治工作的挑战

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我国将进一步深化经济改革,我国的所有制结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将会有较大的调整。国有企业将面临来自国际国内的激烈竞争,也将不断加大改革力度,职工的工作和生活中存在越来越多的变数。部分职工将会遇到下岗分流、收入降低、在改革过程中失去既得利益、生存压力和竞争压力增大等问题,在思想上和心理上可能会产生痛苦、迷惘、失落等情绪,职工需要排解压力,寻找心理慰藉。党支部在引导职工以大局为重,集中精力,参与改革,加快企业发展的同时,要充分尊重职工的各种需求,创造条件,尽可能满足职工的合理需要,为保持稳定和促进企业发展服务。

3、党支部要应对社会上的某些消极影响对思想政治工作的挑战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市场经济的负面作用越来越明显。职工的义利观、荣辱观、价值观发生明显变化,在少数职工身上发生严重扭曲。有的职工一味追求自我价值,图实惠、讲享乐;有的向往荣华富贵、不劳而获的生活方式。党内存在消极腐败现象,少数党员领导干部违法乱纪、以权谋私,致使党的形象、威信受到一定的消极影响。党支部要引到职工正确看待社会现象,帮助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努力建设好“四有”职工队伍。

4、党支部要应对网络技术的发展对思想政治工作的挑战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职工了解信息的渠道更宽、接触面更广、接触的观点更多。他们不可能像过去那样简单地接受思想政治工作者提供的思想和信息。同时,在接受理解信息方面职工也更加主动,不会像以往那样被动地接受教育者的灌输和安排。这样一来,职工自我判断是非标准的自主性、独立性增强了,思想政治工作者在传播接受信息中的权威地位削弱了。党支部要平等对待职工,尊重职工个人选择,引导职工充分发挥潜能,为企业改革发展稳定献计献策。

(三)企业党支部要对思想政治工作的观念、内容、方法和载体进行创新,不断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生机和活力

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威力能不能发挥,地位能不能巩固,工作能不能加强,关键在改革,出路在创新。要从实际出发,大胆探索,勇于创新,不断研究新情况,采取新方法,解决新问题。当前,创新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努力:

1、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观念

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首先是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观念要创新。要树立时代意识,走在时代前列是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命力之所在,思想政治工作者要跟上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时代,跟上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时代,跟上科技革命迅猛发展的时代,跟上职工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的时代。要树立整体意识,在党组织对本单位思想政治工作领导的前提下,坚持党政“一把手抓两手”、“一把手两手抓”,实现经济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一岗双责制”,坚持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形成全方位的思想政治工作格局。要树立计划意识,思想政治工作要通过事前的调查研究,试点分析,科学预测,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然后做出实事求是的周密部署和具体安排。要树立信息意识,要充分利用信息网络技术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的便捷交流手段,逐步建立思想政治工作调研和信息网络。要树立效益意识,要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得生动活泼、切实可行,让思想政治工作和经济工作一样,产生应有的效益。

2、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

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是一个既相对稳定又不断发展的体系。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要突出以下三方面内容。一是坚持思想政治工作融入、渗透到企业改革和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克服“两张皮”现象。把生产经营和改革中的难点热点焦点疑点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二是思想政治工作要引导职工将个人追求融入到企业的发展目标之中,最大限度发挥职工潜能为企业发展作贡献。三是加大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教育的力度。以诚信为本的职业道德是职工和企业生存之本。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整个社会对职工的职业观念、职业态度、职业技能、职业纪律和职业作风的要求越来越高,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大力倡导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总之,思想政治工作内容要突出企业特点,与企业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紧密相连,从过去以理论灌输、政策宣讲等政治理论教育为主变为关注企业发展和职工利益的多方面的综合性工作内容。

3、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

在分析当前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的基础上,实现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一是灌输与疏导、渗透相结合,重在引导。无疑,先进的思想意识和文化成果需要灌输。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之后,各国都力图通过灌输使本国的文化和意识形态成为全世界普遍接受的公共文化和意识形态。因此,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也不能放弃灌输。但在新形势下,要创新灌输方法,拓展灌输空间,讲求灌输效果,要在“输”字上下功夫,重在引导启发。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使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职工的思想也越来越复杂,决不能采用过去单向“我说你听”“我压你服”、“我打你通”的强制性方法。而应该注重与职工的沟通和交流,虚心听取职工的反映,在畅所欲言和说理的基础上,把职工的思想引导到党的方针政策上来,引导到企业的发展目标上来。二是坚持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职工大量的思想问题都是因为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而产生的。党支部一方面要向群众讲清楚这些问题和困难是前进中遇到的暂时的问题和困难,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是会逐步得到解决的,既要教育职工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的关系,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之间的关系,又要教育职工努力维护好实现好自身合法的正当的利益,通过诚实辛苦的劳动实现自己的小康生活。但是思想政治工作仅仅讲清楚道理是不够的,还要给职工办实事,要采取实际措施,为职工排忧解难。帮助职工认识自己的利益所在,通过合法的途径去实现自己的利益。既讲道理又办实事,既以理服人又以情感人。这样才真正能取信于职工。三是注重运用先进典型影响和带动职工。要采用多种形式,大力宣传企业在改革开放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改进宣传方法,让职工感到他们可敬可信可学,树立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风气。

4、创新思想政治工作载体

开会、办班(学习)及党团活动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传统载体。近年来,许多企业还运用管理、文化活动、大众传媒等新载体开展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还要结合新时期的特点,不断进行载体创新,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趣味性、渗透性和感染力。

一是充分发挥企业大众传媒的作用。企业报刊、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覆盖面广、时效性强、影响大。要充分发挥企业新闻媒体在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作用,把党和政府及企业的声音直接送到职工中去,用科学的理论武装职工、用正确的舆论引导职工。

二是推进思想政治工作网络化。信息社会,网络作为教育的一种重要载体,利用得好,可以使思想政治工作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企业要在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建立思想政治工作网站、网页,并不断改进设计、及时更新内容,扩大信息流量,增强可读性,让职工在网络空间找到精神家园。还可以考虑成立网络党支部,在网上开展信息交流活动。党支部可以定期拟定话题,让职工在网上发表个人观点。也可在网上开辟“书记信箱”,及时了解职工反映的问题。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全面及时了解网络信息,把握职工思想特点,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针对性。

三是着力建设企业文化,使之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载体。企业文化为新时期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新的有效载体,为思想政治工作更好地融入生产经营活动找到了新的结合点。要实现它们的有机结合,通过文化建设的多种活动,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要重点培育优秀的企业精神,提升先进的经营理念,培育优良的职业道德,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通过企业文化建设的多种活动,广泛开展群众性的自我教育,起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效果。

四是以创建学习型企业为契机,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下,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由产品、技术、质量和价格的竞争向知识、人才和文化竞争的更高层次发展。企业唯一持久的竞争优势是具备比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的能力。“学习型组织”是工业经济时代向知识经济时代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现代管理理论。我国很多企业都在建立学习型企业。企业党支部要与时俱进地运用学习型组织这一新的载体,开展创建“学习型支部、智能化班组、知识型员工”的活动,将管理和教育相结合,创新思想政治工作。通过创建学习型党支部,不断提高职工的学习能力、自我超越能力、创新能力和系统思考能力,不断增强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创造力。

七、党组织的活动经费在企业内部应该有制度保障

国有企业党组织的活动经费问题,是党的基层组织经常反映的问题,说明这是实际工作中尚未解决的问题。保证国有企业党组织的活动经费是加强党的基层建设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一)在党的历史上,党组织活动的经费来源主要是党员缴纳的党费

中国共产党立党以来都规定党员有“缴纳党费”从经济上资助党的义务。1922年7月——1927年5月间,党章制订和修改了三次。虽然没有将“缴纳党费”作为入党的资格条件,但在党章中均规定党员要根据个人月收入的多少缴纳党费,允许低收入者少交,允许无收入或有特殊情况的人免缴。对收入相对高的党员实行“特别征收”。其次,由党内派捐或义务捐。另外由党外协助。1927年6月以来直至目前,一直将“缴纳党费”作为入党的资格条件,先后提出要“经常缴纳”、“按规定缴纳”和“按期缴纳”等要求。党的“六大”党章规定,“连续三个月不缴党费者,以自愿脱党论”。党的“七大”党章规定,“党的经费,由党员缴纳的党费、党所经营的各种生产和企业的收入与党外捐助等方法筹集之”。党的八大以来,都把“按规定缴纳党费”或“按期缴纳党费”看成与承认党的章程,遵守党的纪律同等看待,成为入党的资格条件。所谓“入党资格”,是指申请入党人的条件,它是对申请入党人的起码要求。共产党员的条件,主要包括入党资格、基本条件和具体条件。申请入党者必须愿意按期缴纳党费,因为这是党员应尽的义务,是党员关心党的事业的具体表现。党员缴纳党费,不仅是从经济上资助党,使党获得一定数量的活动经费,而更重要的是可以增强党员的组织观念。所以,作为共产党员,应当自觉地按期、按规定缴纳党费。如果党员没有正当理由,连续六个月不缴纳党费,则被认为是自行脱党,由支部大会通过除名。

(二)党中央对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的活动经费先后做出过原则规定

1996年10月,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指出,要“切实增加精神文明建设的投入”。认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有物质保障。没有必要的物质保障,精神文明建设的许多任务就难以落实。要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出发,把精神文明建设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保证必需的资金。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建立规范的筹资机制,逐渐形成对精神文明建设的多渠道投入的机制。”1995年11月,《中央宣传部、国家经贸委关于加强和改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思想政治工作要有必要的投入。要把思想政治工作所需的日常经费列入企业财务计划,并根据企业的发展,不断加强宣传文化设施的建设。”1997年3月,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的通知》指出,“党组织的活动经费从企业管理费列支部分必须得到保证。”在2000年12月财政部财会[2000]25号文件《企业会计制度》第六章第一百零四条

(二)中对企业“管理费用”做出了具体规定。所谓“管理费用”是指企业为组织和管理企业生产经营所发生的费用。其中包括“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等。党组织活动经费、思想政治工作所需经费均没有直接列入“管理费用”之中。所以,中央的上述规定在国家的法律和政府的法规中没有相应体现,在基层实际执行中困难重重,给企业有关部门任意解释留下相当大的余地。

(三)企业党组织的活动经费要靠企业建章立制解决

基层党组织的活动经费除了党费以外的其它部分过去是今后也只能是靠企业党政主要领导协商解决。解决这个问题,也是中央“红头文件”多次重申的问题。企业行政领导者,几乎全都是党员领导干部,部分领导还是党委会的常委或委员,只要从加强党的建设的观念出发,关心和支持党组织开展活动,主动积极地为党组织每年提供一笔经费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在这个问题上也要多尊重党委书记的意见。党委也要从企业发展的全局出发,尽可能少花钱多办事,在花钱问题上也要多体谅行政的难处。党政领导互相理解,都以搞好企业为出发点,这个问题就不难解决。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建议要制订本企业必要的规章制度。对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组织的活动经费以党政共同制订的企业规章制度的形式颁发。这个制度应包括,如何将精神文明建设和宣传思想工作的硬件建设列入企业“管理费用”之中,具体管理模式可以比照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的使用方式,即总量控制,分级使用,规定开支范围,开支标准,审批核销程序。

八、加强党委对基层党支部工作的领导

(一)党委的领导和支持是基层党支部建设的重要组织保证

上级党委对基层党支部的领导和支持状况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基层党支部工作和建设的状况。党支部建设的发展之所以很不平衡,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出党委对党支部工作重视程度和领导水平的不平衡。因此,各级党委、尤其是厂矿党委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就必须十分重视对基层党支部工作的领导和支持,自觉将其提高到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完成党的历史使命、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增强党的生机与活力的高度来认识,把抓好基层党支部工作作为党委的重要工作抓紧抓好

1、党委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为基层党支部工作和建设提供正确的发展方向和工作思路

由于上级党委所处的地位及其应发挥的作用,决定了它可以比基层党支部站在更高的层次、更广的范围、以更深邃的战略眼光来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决定了它比基层党支部更易于掌握全盘、了解全局、运筹全面。所以,上级党委的重大决策和工作部署,往往比基层党支部更能体现全局性、长期性和前瞻性。基层党支部只要紧密结合本单位的实际,认真领会和贯彻执行上级党委的重大决策和战略部署,就能够大大拓展自己的政治视野,了解未来的基本趋势。这对于理清工作思路、确定正确方向,使党支部的工作和建设计划更具科学性、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是不可或缺的。因此,上级党委、特别是厂矿党委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对保证基层党支部工作和建设确定正确的发展方向和科学思路,是一个十分关键的必要条件。

2、党委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为基层党支部工作和建设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和良好氛围 上级党委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往往对基层党支部的工作具有不可疑义的指导性和约束力。如果上级党委、尤其是厂矿党委制定的有关基层党支部工作和建设的规章制度,正确反映了基层党支部工作和建设的规律特点与本质要求,而且比较健全和完善,这就能够为基层党支部提供一个做好工作的准绳和衡量工作的标准。当然,基层党支部为了保证自己的工作有序进行,也要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但是,这些规章制度必须以符合党章和上级党委的规章制度为前提。因此,上级党委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上级党委规章制度的正确和完备,对于规范基层党支部的工作,激励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其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3、党委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为基层党支部领导班子的建设创造有利的条件和环境

基层党支部处于企业生产经营、改革发展的第一线,直接同党内外职工群众工作、生活在一起,经常都可能碰到必须应对的新情况和必须解决的新问题。所以,基层党支部委员会特别是党支部书记的素质、能力、作风和水平,对于整个党支部的工作和建设,对于基层党政关系的协调,对于基层单位的生产经营和改革发展稳定等各项工作,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它是搞好党支部工作的关键因素。从目前的情况看,基层党组织的选举制度尚不完善。党支部书记实际上是由上级党委指定或选派的。这就使得上级党委对基层党支部一班人的选拔、配备,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即使是实行选举制的单位,党支部书记虽然由支部大会选举产生,最后也还必须经过上级党委的批准。所以,上级党委的领导、支持和决定,对基层党支部领导班子的建设,有着不可忽视的关键作用。此外,党支部工作的软硬环境和社会氛围,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上级党委的领导和支持。

总之,基层党支部的任何工作都得上靠党委的领导、下靠群众的支持。党委对基层党支部工作的领导和支持,是搞好党支部工作和建设的重要保证。上级党委对基层党支部工作抓和不抓、抓得紧和不紧,其结果是大不相同的。

(二)对基层党支部工作的领导和支持是党委的基本职责

企业党委要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就必须按照“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坚持不懈地抓好党组织自身建设,特别要抓好各级领导班子和基层党支部建设。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基础,党支部是基础的基础。加强企业党建工作的基础在党支部;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改革发展和稳定。基础也在党支部。抓好基层,夯实基础,必须重视基层党支部建设。因此,要强化基础意识,落实领导责任,把加强基层党支部建设列入党委的主要议事日程,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常抓不懈,一抓到底。

1、建立健全和落实党委抓基层党支部建设的领导责任制

要把加强党委对基层党支部工作的领导,作为党委的一项重大任务,而不能看成可有可无、可重可轻、无关痛痒的事情;作为党委的一项义不容辞的责任,而不能看成可管可不管、可干可不干、无关宏旨的问题。为此,必须建立健全各级党委、尤其是厂矿党委抓好基层党支部建设的领导责任制,把是否用气力抓好党支部建设,作为检查和考核党委整个工作业绩的一项重要内容。领导责任制应明确规定党委书记及每一名党委委员所领导和联系的基层党支部,必须重点解决的主要矛盾及重点解决的突出问题,以年度为单位的周期性目标及以月份为单位的阶段性目标,党委成员应做的工作和应承担的责任等。党委生活会、特别是每年党委的工作总结,要把这项责任制的贯彻实施情况作为检查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做到有考核、有总结、有奖惩、有整改。

2、建立健全和落实党委工作部门抓基层党支部建设的指导责任制

对基层党支部建设,不仅党委书记要亲自抓,党委成员要用心抓,党委工作部门更要切实负起具体的指导责任。党委组织部门应该着力指导基层党支部搞好党支部班子建设、党员队伍建设、党员的发展教育和管理、“三会一课”、“党员责任区”、“创先争优达标竞赛”、先进党支部先进党小组优秀党员的评选表彰工作等;党委宣传部门应该着力指导基层党支部搞好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学习贯彻、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文明建设、抓好先进党支部典型的总结宣传;党委的其他职能部门也要对应指导基层党支部的党性党风党纪建设等各项工作。党委要以责任制的制定、检查、考核、奖惩等为主要载体,督促各个职能部门做好对基层党支部的指导工作。

总之,企业党委、特别是厂矿党委,一定要把加强对基层党支部建设的领导和支持,作为自己的一项主要工作,通过建立和落实责任制等形式,将其抓紧抓好。

(三)党委领导和支持基层党支部工作和建设的主要任务

各级党委、特别是直接上级党委,要把关心、领导和支持基层党支部的工作和建设,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注意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1、组建好基层党支部的领导班子

有一个好的领导班子、尤其是有一个优秀的党支部书记,就是党支部工作成功的一半。所以,选配好党支部书记是加强党支部建设的关键。党委对基层党支部的领导,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下功夫组建好基层党支部的领导班子,特别是要选配好党支部书记。要按照党支部书记的素质要求选配好党支部书记。将那些德才兼备、遵纪守法、公道正派、廉洁自律、求真务实、联系群众、埋头苦干、默默奉献,热爱党支部工作,善于处理复杂矛盾和问题,同时能够在党员、职工和企业之间起到良好沟通作用的人员选作党支部书记,从而为党支部工作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在党支部班子建设中,除了注重个体素质外,还必须注意班子的整体结构以及同行政、工会领导班子的协调。如果不认真把好选人这一关口,就从组织上弱化了党支部建设。要挑选、培养优秀的年轻党员干部,充实到党支部书记工作岗位。要先培养后使用,不能光使用不培养。尤其要注意党支部书记后备人才的选拔和培养,不能采取“平时不努力,急时抱佛脚”的态度,否则,就难以找到合适人才。要把学历较高的优秀党员技术干部,首先安排在党支部书记岗位上锻炼成长。要推行科干岗位交流制度,通过多岗位锻炼,使干部得到全面发展。要充分利用企业党校这个阵地,为公司不断地培养中青年后备干部。因此,坚持不懈地举办中青年后备干部培训班,是储备党政干部人才、尤其是党支部干部人才的重要措施。

2、建立好指导基层党支部工作的管理制度

制度建设是搞好基层党支部建设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它对于保证党支部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及各项经常性工作的有序进行,是不可缺少的必要条件。上级党委要根据党章和党中央的有关规定,建立健全一整套指导基层党支部工作的规章制度,如:《基层党支部工作条例》、《党支部“三会一课”制度》、《党员发展工作条例》、《党员教育和管理工作条例》、《民主评议党员工作条例》、《党员联系群众的工作制度》、《先进党支部评比办法》、《优秀党小组评比办法》、《优秀共产党员评比办法》等等。当然,党委不仅要制定比较完备的规章制度,还要根据形势的发展和任务的变化,对规章制度进行及时的修订。同时,规章制度一经颁布实行,就要注意检查其贯彻实施情况,使规章制度真正变成基层党支部的实际行动。

3、定期布置检查和考核基层党支部工作

党委要把基层党支部的工作和建设置于自己的议事日程,每一阶段都要有计划、有布置、有措施、有检查、有考核、有总结。对于先进的党支部,要及时予以表彰和奖励,对他们的经验要及时予以总结推广;反之,对于出现工作失误和疏漏的党支部,要及时予以调查处理,该批评的就要批评,该处理的就要处理,该整改的就要整改。当然,对基层党支部工作的布置、检查和考核决不能孤立地进行,必须同行政上对企业生产经营、改革发展等工作密切配合和协调,保持同步布置、同步检查、同步考核、同步总结,使党支部工作始终围绕企业的经济工作和改革发展来展开。

4、搞好党支部工作的调查研究

为了对基层党支部工作做到统筹全局、分类指导,提高及时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上级党委应该经常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进行周密的调查研究。及时了解基层党支部工作的发展情况,发现新出现的矛盾和问题,探索新的历史条件下党支部工作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可以进行一般性情况的调查研究,也可以进行分名别类的专题调查研究;可以进行覆盖所有党支部的调查研究,也可以进行有突出特点的个别党支部的“解剖麻雀”式的调查研究。通过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做到心中有全局,手中有典型,总结新鲜经验,推广先进典型。同时,要善于在党支部工作实践中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运用新的理论不断推进党支部工作的实践创新。

5、抓好党支部工作的总结表彰 为了推动党支部工作发展,还要适当采取竞赛评比等激励的手段。紧密结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企业生产经营、改革发展的目标任务等要求,制定出既先进合理又全面实在的竞赛标准、奖惩措施和评比要求等,以年度、季度或月份为周期开展竞赛活动。如武钢从上个世纪8 0 年代以来一直坚持、并不断创新的“创先争优达标竞赛”活动,已经成为基层党支部工作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载体。这种活动的深入开展,关键在于广泛发动所有党支部、全体党员积极参加,尤其是要把竞赛标准同本支部的目标任务密切结合起来,将其贯穿于日常工作之中。党委对每一阶段的竞赛情况要认真总结,竞赛周期终了时要按照竞赛标准进行评比、总结、表彰,并部署下一周期的竞赛活动。要通过竞赛这种手段,推动基层党支部的工作和建设一浪高过一浪地向前发展。

6、帮助党支部解决自身难以解决的疑难问题

在改革开放不断向广度深度发展的情况下,伴随着企业治理结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利益关系等的重大调整和干部、人事、劳动、工资、住房、医疗、养老等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也在不断变化,人民内部出现了许多新的差异和矛盾,新的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层出不穷。基层党支部处于这些矛盾和问题的最前沿。有的矛盾和问题,党支部自身能够解决;而有的矛盾和问题必须同行政一起共同解决;有的矛盾和问题必须得到上级党委和行政的帮助,才能得到解决。所以,上级党委应该时常关注基层党支部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及时帮助解决那些党支部自身难以解决的疑难问题。这样,不仅有利于及时解决改革中的突出问题,推动改革的发展,更有利于增强群众对党组织的向心力和党组织自身的凝聚力。

7、做好党支部书记及其他骨干的培训工作

由于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和改革开放形势的快速发展,也由于基层党支部工作的不断发展和干部队伍的不断更新,基层党支部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就显得越来越重要。因此,上级党委应该把基层党支部工作人员、特别是党支部书记的教育培训纳入议事日程。要充分利用企业党校培训党支部所需的干部人才。对于新担任党支部书记职务的人员,必须进行上岗前的岗位职务培训,使他们掌握当一个支部书记应当掌握的理论知识、党性素质和业务能力。对于在职党支部书记,要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充电”式的轮训。对于红旗党支部、先进党支部的书记,可以开办经验交流式的理论研讨和进修培训班。要把党中央重大会议、重要决议精神及上级党组织的重要文件,及时准确地传达贯彻到基层党支部中去。必要时,应组织党支部书记开展学习和研讨,使他们先学一步,学好一点,学深一点。此外,还要对党支部的其他委员,直至党小组长,进行职前职中的教育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知识能力。这对于基层党支部工作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

8、为基层党支部工作的开展创造其他条件

为了加强党支部建设,除了党支部自身努力之外,企业党委要注意营造有利于党支部建设的舆论氛围。要充分肯定党支部工作的成果,充分肯定党支部书记和其他政工人员的劳动价值,充分肯定党支部工作对企业生产经营、改革发展稳定和三文明建设的重大作用。目前,在企业中出现了诸如“党支部在企业没有多大的作用”、“党支部书记解决不了实际问题”、“政工干部是万金油”、“党支部有啥用?他们是吃饭的,拿钱的,与行政对着干的”等等奇谈怪论。这种不负责任的议论既不符合事实,也不符合情理,它只会严重挫伤党支部书记的积极性,损害党支部的威信和整个企业的工作,必须予以坚决的批驳。当然,要为基层党支部建设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企业行政领导对党委和基层党支部工作的理解、肯定和支持,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

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和规章制度为党支部书记排忧解难,已成为党委加强党支部建设的当务之急。目前,由于种种客观原因,不少党支部书记存在着许多思想顾虑和畏难情绪。因此,党委及其工作部门要通过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设法排除党支部书记的思想顾虑,克服其畏难情绪,提高他们在新时期搞好基层党支部建设的历史使命感和政治责任感,使他们精神振奋、情绪饱满,把热爱党的政治热情变成为党的事业踏实工作、努力奋斗的实际行动。要经常深入党支部调查研究和检查指导工作,对党支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主动为党支部排忧解难。既要常抓不懈,做好经常性工作,又要解决一些突出的实际问题。要坚决执行党的干部同级同酬、同奖同罚的规定,关心党支部书记的工作待遇、生活条件等切身利益问题。要对党支部书记必要的外出考察、参观学习、业务进修等予以积极的支持和帮助。党委书记要与行政领导沟通协商,从制度上保证党支部的活动经费,帮助党支部解决教育手段的现代化网络化等等问题。没有党委的高度重视和行政大力的支持,基层党支部的这些问题是不可能解决的。

第二篇:生本课题调研报告

生 本 课 堂 调 研 报 告

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

10级教育学本一班

张芳芳

2013.7.1

以生为本,构建高效优质课堂

——关于生本课堂新课改的调研报告

一、调研背景

为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学校将“三步导学”+“餐桌式”生本课堂纳入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领域,根据学校的课改重点,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我将“以生为本,构建高效优质课堂”确定为这次课堂教学改革的调研主题。目的是要在课改过程中,把握素质教育的实质,深入课堂教学,客观地分析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对症下药,提升教学水平,发展教育教学质量。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中明确提出“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体现在我们的课堂教学工作中就是“以生为本”。因为学生是我们教师最直接的服务对象,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应体现在“以生为本”上。作为教师,必须树立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才能真正的构建高效优质课堂,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调研情况

1.调研对象:一至六年级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

2.调研方法:调研活动从低、中、高3个年级同时开展调研活动。调研方式有随堂听课;跟踪听课;听教师的教学设计思路和教学反思;当堂对学生进行作业调查听取学生反映和要求、查看教师教学设计;听完教师课后及时与执教老师交流指导,提出“提质增效”的措施。

三、存在的问题

1.追求教学形式的花哨,忽视学生学习活动的有效性。

在低年级教学中,组织新颖有趣的游戏活动,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是有积极意义的。但也发现,一些教师在苦心设计游戏形式的时候,缺乏对游戏的目的性、价值性、思考性、自主性的理性思考与分析,出现了一些为活动而活动的现象。学生在课堂上一会儿忙这,一会儿忙那,教室里热热闹闹。这种“活动”是外在多于内在,动手与动脑相脱节,目的性较差,学生为活动而活动,有活动却没有体验,没有反思,失去了活动的价值和有效性,这无论对于教师还是学生来说在时间和精力上都是一种浪费。

2.教材编排体系、编排意图钻研不到位。

部分老师们对教材吃得不够透,教学目标的把握,教学重点难点的确立,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还有待于提高,尤其是学习内容不能最大限度地挖掘其承载的数学信息,学生的思考达不到深刻。另外,新教材一改传统教材的知识呈现方式,它不但呈现数学知识,如何

进行教学的方式涉猎不少,新知识并非都以集中形式出现,分散出现的不少。老师们对于此把握得不够好。

3.新课程理念在课堂上的落实不平衡。

教师队伍素质参差不齐,部分教师观念落后,缺乏对新课标、新教材的研究,新课程理念在课堂上落实不平衡,影响了学生的发展。而且有的老师们为完成自己的教学设计超时授课,也有老师对完不成全部内容心怀遗憾。对课堂上的生成关注不够,不能很好的促进学生的生成。学生的思维是纷呈的,有些内容需要老师创造机会,给学生生成的机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们主动思考,表达想法的欲望不够强。学生缺少了主动思考的过程,学生被动得听讲与被动的执行老师的指令居多,鲜活的课堂教学出现的不多。

4.小组合作学习缺乏实效性。

教师片面追求课堂小组合作学习这一形式,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时机及过程没有进行认真的设计。教师在应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①小组合作学习时间安排不合理,有的时间过短,蜻蜓点水式的合作之后草草收场:有的时间过长,学生完成任务后无事可做,浪费了时间,导致了学生注意的分散。②小组合作前缺少让学生独立思考的过程,容易造成合作时“人云亦云”的现象;③合作学习的目的、方法、内容不够明确,学生糊里糊涂,老师心里也不是很明了,造成合作学习的无序和无效。④小组合作的内容没有大的探讨价值,表现在有些教师把学生一看就懂的内容让学生合作学习,浪费了有效的教学时间。⑤过高估计了学习小组长的作用。形成小组长俨然一位发号施令的小领导,全体组员都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这样会造成其他组员参与合作学习的积极性会大大降低,学生在小组内的不平等关系产生的消极作用很大。

5.课堂评价中出现的偏差。

(1)教师对学生的即时评价手段单一,评价语言贫乏,不够真诚。新课程强调对学生的尊重与赏识,教师注意到了要鼓励学生,但是在具体评价中经常有一些不假思索、脱口而出的随意性表扬,缺乏个性化的恰到好处的评价,对学生的称赞不够真诚,课堂上发红花、贴星星,滥用奖励。长此以往,容易让学生习以为常,导致学生浅尝辄止、随意应付。另外,将小花、小星贴在脑门上、脸蛋上或衣襟上,极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这样做也不利于过程性评价资料的积累。

(2)课堂评价仍以教师为主,学生处于被动接受评价的状态,教师不能引导学生积极地进行自我评价、相互评价,不注重学生自评、互评能力的培养,学生缺乏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认识、自我反思、自我评价,不懂得客观地看待自己和别人。学生自评与互评能力的缺失,将导致评价流于形式,评价结果的有效性将大打折扣,评价主体多元化也就失去了意义。教师应认识到:学生自评、互评是课堂上学生主体地位、师生平等关系的体现,引导学生学会评价也是一种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所以,应把评价当作一个教育过程来对待。

四、解决问题的对策

1.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教育观念的转变是课堂教学创新的重点,也是难点。从课堂教学实际中反映出的种种问题,从根本上说,还是一个观念问题。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辩证统一,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我们要明白这样的道理:学习主要是学生的事,教师不能包办代替。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是一个知识不断积累与内化的过程,“内化”要靠学生自己,老师绝对不能代替,就像吃饭、消化、吸收,别人不能代替一样。一个人的发展与成材,不是靠教师逼出来、教出来的,而主要是靠自己学出来的。课堂教学是老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教师必须转变观念,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差异,当好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2.实施“四步”校本教研模式,优化钻研教材过程。

“四步”校本教研是实现教师交互式教学及进行教法研讨的一种新型备课模式。在进行校本教研前,教师提出有独创性的设计方案,教研组根据这份教研进行“研课”;在研课的基础上,教师上课,教研组听课,听课后,采取上课教师自评、教研组内教师互评和学校业务领导以及学校的教研员评课相结合发的方式进行“评课”;然后再由同教研组的老师根据评课的结果“创课”。通过“研—上—评—创”四步,教师们共同探讨,综合集体智慧,完善创新教案,形成一种交流、合作、研究的学术气氛,使校本教研活动具有实效性。

3.探索“四环节“思维教学模式,实现高效优质课堂。

高效优质课堂是指通过课堂教学的师生双边活动,学生达到教学目标的基本要求,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课堂教学是在校学生学习的主渠道,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保障。课堂教学是否高效优质,不是看教师是否教得认真,是否讲完了课时教学的内容,而是看学生是否真正学懂或者学得好不好,看学生是否体验到学习的兴趣,看学生是否得到了思维的训练。学生有无具体进步和发展,是检验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唯一标准。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智力,提高学生素养,这不仅是素质教育的本质之一,也是课堂教学高效优质的根本要求。因此,我们一定要改进教学方法,关注孩子思维教学,遵循课堂规律扎扎实实让孩子有所思、有所获。积极探索“自学—展示—点评—拓展”四环节思维教学模式,以生为本,让学生学会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构建高效优质课堂,探究最佳教学途径,扎扎实实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优化时间安排,努力创建学习型课堂。

时间就是效率。抓紧时间,用好时间才能保证课堂的高效率。我们要改变观念,变教室为学室,变教时为学时;要树立责任感,摒弃我的课堂可以随意支配的观念。教师对新授内容包括各个知识点的呈现方式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要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课堂上要精讲精讲,多学多练。教师要精心安排学、讲、练的内容,以保证各个环节的时间。教师要以自己的时间观念影响学生时间观念,帮助学生制订时间安排,反思时间利用情况,让学生学会经营课堂40分钟,让它产生最大的效益。

5.重视学习培训,提高教师群体素质。

教师学习培训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保证。从本次调查的情况看,多数教师是重视学习研究的。但是,还有部分教师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方法落后,只求完成教学进度,不讲提高教学效率,课堂教学还是以教代学,以讲代练,习惯于“满堂灌”、“满堂抄”、“满堂问”。还有部分教师只管教书,不管育人,平时很少表扬激励学生,很少关心学生思想品德,很少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很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少注意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课堂有效教学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因此,学校必须加强师资培训,坚持“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发展”的理念,加强教师的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抓好师德师风建设,让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明确职责,热爱事业,热爱学生,乐于奉献,奋力拼搏。同时要抓好业务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提高全校教师的群体素质。

第三篇:课题调研报告格式

研究报告的格式

一.标题:少于25字

二.署名:学校、组长、组员、指导教师

三.摘要:一般为200至300字,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中心思想 四.关键词:标志性词语3至5个

五.前言: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时间、研究方法 六.正文:研究过程、分析讨论

七.结论与建议(也可以把“结论与建议”放入正文中)八.参考文献 九.附录:调查问卷、统计结果、访谈提纲、访谈记录、研究日记等 参考范文

编者按:

有的同学开展完研究性学习后,却不知道如何撰写研究报告,有的同学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写出的研究报告却很不规范。下面我们剖析这个曾经获得湖南省一等奖的课题研究报告,来教大家如何撰写社会科学类的研究报告。让交通更加便捷

——关于长沙市城区道路设施设计的调查研究

课题组:程瀚(组长)、黄思为、林夕、张澄曦、楚功崚、吴昊、庄舒程、陈洋 指导老师:周小青老师

教师指导:

好的标题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它要求准确揭示调查报告的主题思想,做到题文相符。同时要高度概括,具有较强的吸引力。标题的写法有两种:单标题和双标题。这个标题使用的是双标题,双标题采用正、副标题形式,一般正标题表达调查主题,副标题用于补充说明调查对象和主要内容。最初他们定的标题是《捷径背后——关于城市道路设施人性化设计的调查研究》,但是主标题仅仅只反映报告的部分内容,没有概括调查主题,而且副标题没有说明调查研究的范围,后面做了修改调整。这样主题鲜明,调查的目的、范围也非常明确。

研究报告不要忘记署上课题组每个成员名字,否则给评审带来麻烦。同时也别忘记署上指导教师,这也是表达我们对指导老师的尊敬。

摘要:

交通是城市的骨架,交通设施的建设更是城市规划的重中之重,生活中交通设施有着许

多不合理的方面,给人们生活带来诸多不便。本文对此进行广泛调查,研究发现城区交通设施设计存在着许多欠人性、不科学的问题。研究表明,城区交通设施需要完善,设计要科学,规划要合理,才能达到和谐出行。

关键词:交通设施、城市规划、人性化、和谐交通

教师指导

摘要是调查报告基本思想的缩影,是调查报告的简单介绍,目的是使其他人对全文有—个大致的了解。一般用第三人称来写,建议采用“对??进行了研究”、“报告了??现状”、“进行了??调查”等记述方法。研究报告的摘要字数在200左右。

关键词是指文章中最关键、起决定作用的词语。它是文章内容、观点、涉及的问题和类别等方面的标志和提示。一篇文章关键词的个数根据文章内容需要可多可少,一般3—8个为宜。

前言:

一. 研究背景:

城市交通生活中常存在着许多问题,比如道路堵车、交通事故、行人踩花坛、不顾禁止横穿马路、车站站牌设计不合理等。这些问题从客观上看几乎都有设计不人性化、缺乏科学性原因在里面。随着2008年的到来,中国很快就要迎来一场盛典——奥运会。和谐交通的建设刻不容缓。而做到和谐交通的第一步就是完善交通设施。于是我们对城市道路设施的人性化建设进行了深入的调查。二. 研究目的 1.寻找长沙市内诸多道路设施设计的不合理方面; 2.对一些欠人性化的设计规划提出合理建议 三.研究时间:

2007.09.072008.1.20 四.研究方法

本课题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实地考察法和文献资料法。其中调查分两部分:(1)到长沙市城区内各交通干道进行实地测量;(2)到餐馆、书店等公共场所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对象为司机(公交司机、私家车、的士司机)、行人和交通劝导员。教师指导:

前言又称引言,是调查报告的开头部分即开场白。主要内容是提出问题、明确中心论点或阐明研究的原因、目的和方法,或介绍研究的背景、范围及意义,以使其他人对论述的内容先有个概括的了解。这个部分作者是从七个方面进行来描述,让读者清楚了解他们课题研究的背景是城市交通生活中常存在着许多问题,目的是如何改进道路设施不合理的设计,同时交代了具体的调查时间、地点和研究方法。

正文:

经过组内分工,八位组员分成四组,分别对司机、教师、市民、交通劝导员进行调查,于是我们得到了很全面的数据。此次调查共访问72人,发出问卷80份,其中有七成以上的人认为道路设施存在着设计不人性、不科学的问题。

城区交通设施现状

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对人行设施、照明设施、机动车配套设施、绿化设施及街道规划设施进行了数据统计下面是对于各类设施调查的数据和现况分析

(一)道路人行设施情况

图1 对于马路上交通设施,四类人群都有一致的意见,那就是交通设施仍有很大的一部分需要改善。大部分人对于人行设施是不太满意的,主要存在人行设施遭到破坏未检修、部分设施设计不合理等问题。其中对于人行设施建成后的管理许多市民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们觉得城区的设施管理并不到位,许多废弃的设施没有得到及时检修,而到多数新增设施有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

(二)道路照明设施 表1 夜晚的照明可以说是城市设施中最成功的一项,大多数人都认为设计很合理,少数人反

映某些路段的路灯损坏后未得到及时维修,并希望红绿灯的时间调控能更合理。

(三)机动车配套设施情况

图2 停车问题是城市交通现状最严重的问题,无论的司机、教师、市民或是交通劝导员都觉得市内的停车设施建设亟待完善。有车的朋友常有找不到停车点,而商场下的地下停车场收费偏高,且停车场的布局复杂,停车不方便。,在我们的调查活动中不少人提出了要设置免费停车场的建议。

(四)城市绿化设施情况

图3 绿化设计有着诸多不合理的地方,最明显的有花坛的长度设计和位置设计问题。绿化设施的目的在于美化城市环境,缓解交通带来的污染,而大多数绿化设施遭破坏导致设施的功能大大下降。也没有达到预计的绿化环境的效果。

(五)道路规划情况

表2 交通堵塞是潜伏在城市道路繁华背后的一大重要问题。大多数人认为设施的规划对此并没有很大的影响,城市中道路的规划对于出行并未造成不好的影响。这类问题的主要原因是道路设计的不合理,有些道路宽但车流量小,有些道路站车流量却很大,道路的设计一开始并没有考虑流量的问题,从而导致道路在增修,交通压力区没有缓解。

(六)城市交通总体情况

表3 这一组问题是综合考虑各方面情况然后要求被调查人填写自己理想中的城市道路环境,为了不耽误人们的时间,我们用多选和矩阵的问卷形式侧面展现人们观念中的和谐交通。首先要充分肯定城市交通的建设为市民的出行提供了很大的方便,也提升了长沙市的形象,但城市交通设施现况不容乐观,除照明设施可以真正发挥其作用,调查中的其余五项设施都存在着各种问题。人行设施(主要指地下通道、人行道、人行天桥等)修建不到位,部分路段存在设施缺失、老化、设计位置不科学的问题;绿化设施破坏严重,天气严寒时植物的保护没有做到位;道路旁车位阻挡交通正常运行;街道宽度不适应其人流量导致上下班时交通异常拥挤。这几类问题中,尤以人行设施和绿化设施设计问题最为严重。总之,城市道路设施的建设存在很大的改进空间,设施修建后并没有完美的发挥它应有的作用,还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如绿化问题),设施作用得到完全发挥需要从人性化和科学性入手,这样才能保证城市交通的正常、完好运行。

教师指导 作者从六个方面来分析城区交通设施现状,其实他们在设计调查问卷时就进行了认真分析和归纳,问卷设计了十七个题目,但他们将调查内容相近的题目放在一起,这样就可以非常有条理的进行分析。而有的同学不善于概括,直接对每个题目的调查结果进行分析,这样会导致报告内容松散。这篇研究报告他们首先对调查问卷进行了认真统计处理,然后绘制统计图和统计表,最后撰写研究报告时他们就可以结合图表来进行分析,让读者感到很清晰,有说服力。

第四篇:课题调研报告

研究报告的格式

一.标题:少于25字

二.署名:学校、组长、组员、指导教师

三.摘要:一般为200至300字,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中心思想 四.关键词:标志性词语3至5个

五.前言: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时间、研究方法 六.正文:研究过程、分析讨论

七.结论与建议(也可以把“结论与建议”放入正文中)八.参考文献 九.附录:调查问卷、统计结果、访谈提纲、访谈记录、研究日记等 参考范文

编者按:

有的同学开展完研究性学习后,却不知道如何撰写研究报告,有的同学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写出的研究报告却很不规范。下面我们剖析这个曾经获得湖南省一等奖的课题研究报告,来教大家如何撰写社会科学类的研究报告。让交通更加便捷

——关于长沙市城区道路设施设计的调查研究

课题组:程瀚(组长)、黄思为、林夕、张澄曦、楚功崚、吴昊、庄舒程、陈洋 指导老师:周小青老师

教师指导:

好的标题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它要求准确揭示调查报告的主题思想,做到题文相符。同时要高度概括,具有较强的吸引力。标题的写法有两种:单标题和双标题。这个标题使用的是双标题,双标题采用正、副标题形式,一般正标题表达调查主题,副标题用于补充说明调查对象和主要内容。最初他们定的标题是《捷径背后——关于城市道路设施人性化设计的调查研究》,但是主标题仅仅只反映报告的部分内容,没有概括调查主题,而且副标题没有说明调查研究的范围,后面做了修改调整。这样主题鲜明,调查的目的、范围也非常明确。

研究报告不要忘记署上课题组每个成员名字,否则给评审带来麻烦。同时也别忘记署上指导教师,这也是表达我们对指导老师的尊敬。

摘要:

交通是城市的骨架,交通设施的建设更是城市规划的重中之重,生活中交通设施有着许

多不合理的方面,给人们生活带来诸多不便。本文对此进行广泛调查,研究发现城区交通设施设计存在着许多欠人性、不科学的问题。研究表明,城区交通设施需要完善,设计要科学,规划要合理,才能达到和谐出行。

关键词:交通设施、城市规划、人性化、和谐交通

教师指导

摘要是调查报告基本思想的缩影,是调查报告的简单介绍,目的是使其他人对全文有—个大致的了解。一般用第三人称来写,建议采用“对??进行了研究”、“报告了??现状”、“进行了??调查”等记述方法。研究报告的摘要字数在200左右。

关键词是指文章中最关键、起决定作用的词语。它是文章内容、观点、涉及的问题和类别等方面的标志和提示。一篇文章关键词的个数根据文章内容需要可多可少,一般3—8个为宜。

前言:

一. 研究背景:

城市交通生活中常存在着许多问题,比如道路堵车、交通事故、行人踩花坛、不顾禁止横穿马路、车站站牌设计不合理等。这些问题从客观上看几乎都有设计不人性化、缺乏科学性原因在里面。随着2008年的到来,中国很快就要迎来一场盛典——奥运会。和谐交通的建设刻不容缓。而做到和谐交通的第一步就是完善交通设施。于是我们对城市道路设施的人性化建设进行了深入的调查。二. 研究目的 1.寻找长沙市内诸多道路设施设计的不合理方面; 2.对一些欠人性化的设计规划提出合理建议 三.研究时间:

2007.09.072008.1.20 四.研究方法

本课题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实地考察法和文献资料法。其中调查分两部分:(1)到长沙市城区内各交通干道进行实地测量;(2)到餐馆、书店等公共场所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对象为司机(公交司机、私家车、的士司机)、行人和交通劝导员。

教师指导:

前言又称引言,是调查报告的开头部分即开场白。主要内容是提出问题、明确中心论点或阐明研究的原因、目的和方法,或介绍研究的背景、范围及意义,以使其他人对论述的内容先有个概括的了解。这个部分作者是从七个方面进行来描述,让读者清楚了解他们课题研究的背景是城市交通生活中常存在着许多问题,目的是如何改进道路设施不合理的设计,同时交代了具体的调查时间、地点和研究方法。

正文:

经过组内分工,八位组员分成四组,分别对司机、教师、市民、交通劝导员进行调查,于是我们得到了很全面的数据。此次调查共访问72人,发出问卷80份,其中有七成以上的人认为道路设施存在着设计不人性、不科学的问题。

城区交通设施现状

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对人行设施、照明设施、机动车配套设施、绿化设施及街道规划设施进行了数据统计下面是对于各类设施调查的数据和现况分析

(一)道路人行设施情况

图1 对于马路上交通设施,四类人群都有一致的意见,那就是交通设施仍有很大的一部分需要改善。大部分人对于人行设施是不太满意的,主要存在人行设施遭到破坏未检修、部分设施设计不合理等问题。其中对于人行设施建成后的管理许多市民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们觉得城区的设施管理并不到位,许多废弃的设施没有得到及时检修,而到多数新增设施有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

(二)道路照明设施

表1 夜晚的照明可以说是城市设施中最成功的一项,大多数人都认为设计很合理,少数人反

映某些路段的路灯损坏后未得到及时维修,并希望红绿灯的时间调控能更合理。

(三)机动车配套设施情况

图2 停车问题是城市交通现状最严重的问题,无论的司机、教师、市民或是交通劝导员都觉得市内的停车设施建设亟待完善。有车的朋友常有找不到停车点,而商场下的地下停车场收费偏高,且停车场的布局复杂,停车不方便。,在我们的调查活动中不少人提出了要设置免费停车场的建议。

(四)城市绿化设施情况

图3 绿化设计有着诸多不合理的地方,最明显的有花坛的长度设计和位置设计问题。绿化设施的目的在于美化城市环境,缓解交通带来的污染,而大多数绿化设施遭破坏导致设施的功能大大下降。也没有达到预计的绿化环境的效果。

(五)道路规划情况

表2 交通堵塞是潜伏在城市道路繁华背后的一大重要问题。大多数人认为设施的规划对此并没有很大的影响,城市中道路的规划对于出行并未造成不好的影响。这类问题的主要原因是道路设计的不合理,有些道路宽但车流量小,有些道路站车流量却很大,道路的设计一开始并没有考虑流量的问题,从而导致道路在增修,交通压力区没有缓解。

(六)城市交通总体情况

表3 这一组问题是综合考虑各方面情况然后要求被调查人填写自己理想中的城市道路环境,为了不耽误人们的时间,我们用多选和矩阵的问卷形式侧面展现人们观念中的和谐交通。首先要充分肯定城市交通的建设为市民的出行提供了很大的方便,也提升了长沙市的形象,但城市交通设施现况不容乐观,除照明设施可以真正发挥其作用,调查中的其余五项设施都存在着各种问题。人行设施(主要指地下通道、人行道、人行天桥等)修建不到位,部分路段存在设施缺失、老化、设计位置不科学的问题;绿化设施破坏严重,天气严寒时植物的保护没有做到位;道路旁车位阻挡交通正常运行;街道宽度不适应其人流量导致上下班时交通异常拥挤。这几类问题中,尤以人行设施和绿化设施设计问题最为严重。总之,城市道路设施的建设存在很大的改进空间,设施修建后并没有完美的发挥它应有的作用,还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如绿化问题),设施作用得到完全发挥需要从人性化和科学性入手,这样才能保证城市交通的正常、完好运行。

教师指导

作者从六个方面来分析城区交通设施现状,其实他们在设计调查问卷时就进行了认真分析和归纳,问卷设计了十七个题目,但他们将调查内容相近的题目放在一起,这样就可以非常有条理的进行分析。而有的同学不善于概括,直接对每个题目的调查结果进行分析,这样会导致报告内容松散。这篇研究报告他们首先对调查问卷进行了认真统计处理,然后绘制统计图和统计表,最后撰写研究报告时他们就可以结合图表来进行分析,让读者感到很清晰,有说服力。篇五:课题研究报告模版-最终版

课 题 研 究 报 告

学 号:姓 名:课题名称:学 院:联系方式: 22602120401038 徐丽

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大学生

就业

法政学院

手机:*** 2011年 09月 30日

填写说明

课题研究报告包括以下内容:

1、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要求用500字左右概括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2、文献检索范围及检索策略

列出检索系统名称:要求尽可能使用所有和所查专业相关的数据库及搜索引擎,国内外检索系统均不少于5个(可以使用上课未讲授,但与专业相关的检索系统)。列出每个检索系统使用的检索策略(包括检索词和检索式)写出检索思想和检索策略的演变

给出每个检索系统采用的最终检索策略截图以及检索结果。例:

3、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要求用2000字左右综述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并参照参考文献格式列出相关文献信息(参考文献不得低于20篇)。

第五篇:课题调研报告

新经济形势下政府投融资平台

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构建投资融资新体制、助推昆明

科学发展新跨越”子课题调研报告 市金融办

 分析今年以来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国家宏观政策调整情况,特别是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发展面临的机遇及挑战。

一、当前面临的经济形势

进入2010年,全球经济开始复苏,上半年中国经济整体状况不错,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达到了11.1%,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为2.6%,表明中国处于高速发展的状态,呈现了经济高速增长、物价温和上涨的基本特点,经济过热风险得到有效防范,通胀预期管理目标得到有效实现。

下半年,经济增速将保持下行态势,投资增速也继续回落。政府投资有进一步减弱趋势,房地产投资增速回落,全年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仍有望保持在20%左右。受国家限制政府投融资平台和产能过剩行业贷款的政策影响,信贷增速回落。上半年人民币贷款增加4.63万亿元,同比少增2.74万亿元。今年上半年银行信贷与去年同期相比为减少趋势。从拉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来看,上半年全社会固定资 1 产投资增长25%,社会消费零售总额增长18.2%,进出口总额增长43.1%,都保持了较高的增速。“这表明内需和外需对经济增长的推动力和协调性在增强。“三驾马车”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会更加协调和平衡,并且,其中的投资拉动正逐步减缓,而外需和内需拉动则有所增强。

二、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所面临的机遇

地方政府为促进本地经济的发展,一直承担着为产业融资、促进企业融资的重任。2009年,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提出“保增长、扩内需和调结构”的基本方针,推出了两年新增4万亿投资刺激经济发展计划。据统计,在4万亿元的投资中,中央财政承担其中的1.18万亿元,剩余的2.82万亿元需要由地方财政承担。在地方政府需要投资的2.82万亿元中,按平均水平60%从银行信贷融资计算,将会解决1.7万亿元的资金来源,但仍存在1.12万亿元的资金缺口。如果考虑地方配套的投资计划,按目前18万亿元的投资规模计算,估计资金缺口会达到7万亿元。如此大的资金需求和资金缺口,仅仅依靠目前的融资渠道是无法弥补的。因此, 要弥补巨大的配套建设资金缺口,地方政府需要自力更生,筹集一定量的中长期资金,以配合当前积极财政政策的落实。组建地方融资平台,发掘新的融资渠道,以满足项目建设的资金需求。地方投融资平台在这样的背景下迅速成立并发 展起来,为地方经济建设贡献了巨大的投资数额。投资快速增长有效弥补了外需下降的缺口,加强了薄弱环节,为经济社会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去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主要来自应对金融危机的刺激政策效应,而非经济的效益。相当一部分是由政府投资推动的。在去年GDP增长8.7%的增幅当中,投资是贡献了8个百分点,消费品贡献了4个百分点,出口的贡献是负增长3.9个百分点。在去年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当中,政府的投资增幅很高的。据有关方面统计,去年全国商业银行新增贷款2.7亿,其中有40%流落到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中金公司发布的报告显示,到09年末,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贷款余额是7.2万亿元,其中去年一年净增的贷款约3万亿元,预计今明两年后续贷款还要增加2-3万亿,也就是说到2010年底地方政府的投融资平台的贷款余额将达10万亿左右。同时,根据国家财政部公布的数据,2010年拟安排中央政府公共投资9927亿元,比2008年预算增加5722亿元,完成两年新增中央政府公共投资1.18万亿元的目标。为促进投资快速增长,拉动经济稳定发展,政府投资发挥着“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引导带动社会投资。

7月5日至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举行了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为贯彻落实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国家将在财政、税收、投资、金融、产业、土地等方面进一步完善扶 持政策,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进一步体现项目倾斜。根据会议精神,近日,国家发改委公布了今年新开工的23个西部重点投资项目,总规模达6822亿元,较前10年西部大开发年均投资总额增长3倍有余,这显示出西部大开发力度的进一步加大。这些投资对西部乃至全国经济与社会发展将带来巨大的推动力,助推经济平稳、快速发展。

总的说来,国家对投资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视以及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进一步推进实施,将成为我市投融资平台发展的重大机遇。

三、政府投融资平台面临的挑战

2009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与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信贷结构调整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支持有条件的地方政府组建投融资平台,发行企业债、中期票据等金融工具,拓宽地方政府投资项目的配套资金融资渠道”,这被地方政府视为对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肯定和鼓励。

2009年以来,各地方政府纷纷抢抓发展机遇,积极发挥国有资本对市场资源配置的引导作用,激活政府资源的资本属性、盘活存量国有资产,通过融资平台筹措了大量的项目建设资金。据有关方面初步统计,讫至2009年底,全国共有各级政府及其部门投融资平台达8000家左右,其中70%以上为县区级平台公司。2008年初,全国各级地方政府的投 融资平台负债为1万亿元,到2009年末,迅速上升至6万亿元,其中绝大部分来自银行贷款,负债率普遍超过80%以上,投融资平台资本金普遍欠缺且偿债能力不足。据央行统计,截至2009年末,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余额为7.38万亿元,同比增长70.4%,占一般贷款余额的20.4%.;中国银监会的统计数据,至今年6月末,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余额就已经达7.66万亿元,银行新增贷款中,仍有约40%流向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增信措施与地方财政收入和支付能力密切相关,形成了财政隐性担保以及连带的金融风险。这一多年累积的风险在09年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背景下,被进一步放大。

对于政府投融资平台的风险监控与防范,一直以来都是业界研究的主要方向。随着今年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及财政、货币政策的调整,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负债表现引起了国家的高度关注。2010年1月19日,在国务院第四次全体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把“尽快制定规范地方融资平台的措施,防范潜在财政风险”列入今年宏观政策方面重点抓好的工作之一。此后,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温家宝总理做《政府工作报告》时再次指出:“切实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增强内外部约束力,有效防范和化解潜在财政风险。”这一信号反映出国家将开始着手防控地方政府投融资风险。此后国家监管层出台的一系列政策,不断进行风险提示和监 管指引,将地方政府投融资行为的约束和监控纳入实质性解决阶段。

首先,中国银监会针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授信连续发出指导意见,要求各商业银行对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进行清理和上报,并对已办理的存量项目逐户“拆包”审查评估,同时严格防范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授信风险。此后,各大商业银行纷纷下发指导文件,普遍对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信贷采取紧缩和严控的政策,提高授信审查门槛,严格清理和排查已发放贷款,加快存量贷款回收保全,并且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项目”理财产品也开展清理。

各地设立的政府融资平台,虽然都将融资渠道市场化和多元化作为设立和运作融资平台的原则之一。但在目前的投融资模式下,由于其他融资渠道不畅,银行贷款仍是各个融资平台最主要的资金来源,这种贷款主导的融资结构就将政府融资平台与信贷政策和货币政策联系起来。此前金融监控部门对银行信贷的调整,必然影响政府投融资规模及运行效力。

6月10日,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指出,要抓紧清理核实并妥善处理融资平台公司债务,按照分类管理、区别对待的原则,妥善处理债务偿还和在建项目后续融资问题。纳入此次清理范围的债务,包括融资平台公司直接借入、拖欠或因提供担保、回购等信用支持形成的债务。债务经清理核实后按以下原则分类:(1)融资平台公司因承担公益性项目建设举借、主要依靠财政性资金偿还的债务;(2)融资平台公司因承担公益性项目建设举借、项目本身有稳定经营性收入并主要依靠自身收益偿还的债务;(3)融资平台公司因承担非公益性项目建设举借的债务。

该通知下发后,国家发改委也暂停了对所有新报和等待批复的城投类债券,不仅如此,发改委还规定,对于那些已经得到批复,但在6月10日前仍未走完交易程序的城投类债券,也一律暂停交易,重新审批。

连续这一系列的政策调整表明地方政府投融资的政策环境正发生着重大的变化,当前形势下,地方投融资平台应当认清形势,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变化和挑战,谋求新的出路和发展空间。

 昆明深化政府投融资体制改革的做法、初步成效及存在的问题。

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我市原有的政府投融资体制已无法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为解决举债规模与政府掌控的资源总量不对称、融资需求与融资能力不对称、融资规模与偿债能力不对称的问题,昆明市委、市政府决定深化政府投融资体制改革,从根本上破解加快现代新昆明建设的资金瓶颈,满足开展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需求,加快 实现昆明科学发展新跨越。

年初,按照“政府主导、加强统筹,理顺体制、健全机制,统配资源、科学管理,完善制度、化解风险”的原则,围绕把投融资主体做大、投融资能力做强、投融资效率做优,我市开始进一步推进政府投融资体制改革。一是重新整合投融资平台,明确责任,构建新型政府投融资机制;二是建立对投融资平台注资的长效机制,集中政府资源,扩大政府投融资平台资产规模,提高其融资和资本运作能力;三是严格规范土地经营管理,按照“一个池子蓄水,一个龙头放水”的原则,使土地出让效益最大化;四是逐步建立和完善政府投融资平台的法人治理结构,培育“借、用、还”一体化的政府投融资主体;五是健全制度保障,有效控制政府债务风险,确保“借得来、投得出、用得好、还得上”。为配合改革的推行,制定了《昆明市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拍卖出让管理暂行办法》、《昆明市土地储备管理办法》、《昆明市土地供应信息发布暂行办法》、《昆明市政府投融资项目建设管理工作暂行办法》、《昆明市政府投融资项目前期工作管理暂行办法》、《昆明市政府性资源注入投融资公司管理暂行办法》、《市本级政府投融资项目融资统筹管理办法》、《市级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审计审减费用管理办法》、《昆明市投资建设管理营运企业绩效考核暂行办法》、《昆明市政府性债务管理暂行办法》、《昆明市市级投融资公司债务保全计划》、《昆明市市 本级2011~2015年政府直接债务偿还计划》等一些列配套制度,并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支管理的通知》等,为进一步深化改革提供了较完善的制度保证和依据。

改革开展以来,我市政府投融资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2009年,全市政府性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等项目累计融资962亿元,较2008年全年完成的121.23亿元增加了840.77亿元,融资额度是2008年总数的近8倍;其中,银行贷款到位697.15亿元,占全部融资的72.47%,凸显了在昆各银行金融机构对我市政府性建设项目的强力支持。

2010年1-6月份,全市政府性投融资项目合计融资到位364.07亿元。较5月份增长91.37亿元,环比增长33.51%。比去年同期减少133.9亿元,同比减少26.89%。受宏观经济政策对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融资控制的影响,市本级融资到位(提款)240.59亿元,较5月份增长44.35亿元,环比增长22.6%,占全市融资到位总额的66.08%。较去年同期减少59.51亿元,同比减少19.83%。市本级融资分别由市级3大投融资平台完成(其中,昆发展及其子公司融资到位114.84亿元,较5月份增长22.23亿元,环比增长24%;轨道公司融资到位107.3亿元,较5月份增长19.82亿元,环比增长22.66%;市土储中心融资到位18.45亿元较5月份增长2.3亿元,环比增长14.24%)。各县(市)区及三个开发(度假)区融资到位123.48亿元,占全市融资到位总额的33.92%(其中,三个国家级开发(度假)区融资到位29.92亿元,较5月份增长9.54亿元,环比增长46.81%,较去年同期减少2.14亿元,同比减少7%。第一板块融资到位60.83亿元,较5月份增长19.18亿元,环比增长46.05%,较去年同期减少74.79亿元,同比减少55.15%。第二板块融资到位23.55亿元,较5月份增长16.41亿元,环比增长229.83%,较去年同期增加10.4亿元,同比增加79.09%。第三板块融资到位9.18亿元,较5月份增长1.89亿元,环比增长25.93%。较去年同期减少7.86亿元,同比减少41.13%)。

今年上半年总体融资较去年同比减少26.89%,反映出受国家宏观经济调整和投融资政策变化,对政府投融资有一定影响,特别是银行贷款的增长明显放缓,而且主要是针对县(市)区级政府。市级政府融资中银行贷款比去年同期减少32.18亿,同比减少11.8%。县(市)区及三个开发(度假)区政府融资中银行贷款比去年同期减少83.53亿元,同比减少54.33%。各县(市)区为了确保融资进度,采取多种融资方式,BT、BOT及其他方式融资同比增加9.16亿元,增加20.76%。二板块环比和同比增加主要来源于由于BT、BOT及其他方式的融资增加。

以上情况可以看出,今年以来,针对地方投融资平台存在的风险,国家提出了加强金融监管和规范地方政府投融资 行为的一系列政策与规范。面对国家金融形势和政策环境的变化,我市投融资平台公司长期可持续发展、融资模式创新和融资渠道拓展受到严重制约,融资形势严峻,偿债压力巨大。为积极应对融资管理政策和国家经济形势的变化,我们必须进一步深化我市投融资体制改革,为政府投融资工作不断注入活力。

然而,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市投融资平台也显露出一些问题,主要有:

第一、投融资平台公司缺乏产业和现金流支撑,举债偿债困难。

目前各平台公司(滇投公司除外)基本无主营业务、核心业务,无法保证稳定的收入来源,不具备市场化的实体产业盈利模式,同时,还承担公益性项目的投融资任务,无项目资本金也无配置资源,债务偿还实现困难。

第二、投融资公司资本金及资源配置不足。

1.项目资本金缺口巨大,去年通过“股权信托”、“发行企业债”等方式筹集项目资本金的方法已经不再使用,筹措项目资本金困难较大。

2.资源配置不足。2010年昆发展各公司负责的82项融资任务中有20项未配置相应资源,涉及融资金额110.29亿元,占总融资任务的28.64%。

第三、投融资公司偿债压力巨大。截止2010年1月,昆发展各投融资平台公司债务余额528.46亿元,无资源配置及财政应列入预算安排债务余额199.05亿元,占债务额的37.67%。2010年昆发展各投融资公司共需还本付息102.78亿元资金(本金73.83亿元,利息28.95亿元)。其中,原市财政借用并直接承担还本付息资金30.84亿元无来源安排,另有21.93亿元到期债务本息无配置资源及还款来源。

第四、土地资源配置、运作和管理机制有待完善。一是用地结构规划不合理,经营性用地常被挤占;二是土地价格形成机制不合理、土地价值未得到充分体现;三是土地划拨、出让流程不健全,金融机构等土地相关权益人的合法权利未得到充分保障,偿债来源落空,政府信誉受损。

 就昆明如何进一步深化政府投融资体制改革提出对策建议。

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是在我国特有的政治和经济制度下的产物,在特定的政治、经济背景下,依托政策支持,抓住有利的时机,迅猛发展。讫至2009年底,全国共有各级政府及其部门投融资平台达8000家左右,2009年末,全国地方投融资平台负债已达6万亿元,负债率普遍超过80%以上。

面对短时间内投融资平台数量及融资规模“井喷”式的 发展,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陷入了一个尴尬的境地。一方面,投融资平台充分发挥了国有资本对市场资源配置的重要引导作用,激活政府资源的资本属性、盘活存量国有资产,筹措了大量的项目建设资金。对于“财权”小而“事权”大的地方政府而言,大部分地方政府可支配财力远远无法满足庞大的资金需求,唯有寻求外部融资,而囿于国家法律的有关规定,投融资平台无疑是一个推动地方建设的有力工具。另一方面,投融资平台不容乐观的债务状况及给地方和国家财政、金融带来的风险也饱受争议。然而,正如经济学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教授所说,在2009年中国应对金融危机的进程中,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带动的基础设施投资和城市化进程,为中国内需的扩张提供了良好的动力,也带动了银行贷款的快速增长,“不宜过分夸大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融资风险”。因此,地方投融资平台关键是规范。此前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以及8月16日,财政部、发改委、人民银行和银监会共同签发了《融资平台债务清理核实情况表的通知》,这些信号表明,国家监管层对地方投融资平台展开摸底,并进一步予以指导和规范。

今年年初,我市推出了投融资体制改革,随着改革的层层深入,我们必须解放思想,提高认识,认清形势,找准问题,改进方法,深入研究如何引导投融资平台规范操作,在 维护财政、金融稳定的前提下,促进投资增速,拉动经济增长。

第一、继续建立和完善投融资平台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进一步规范公司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管理者的权利和责任,在企业内部形成决策、执行、监督的制衡机制。各投融资平台专注于专业化的国有资产经营管理,通过引入公司化的运作模式,坚持市场化导向,构建“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权责统一、有效制衡的法人治理结构。积极推进政府投融资平台股权多元化发展,引入非国有其他股东,加快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变。

第二、继续推进投融资平台市场化运行。建立投融资平台信息公开制度,将其管理、经营、融资、负债等信息透明化,便于形成良性的风险监控、防范及预警机制。

第三、进一步建立、完善和落实符合我市实际情况和需要的有效的债务管理机制,包括偿债机制和控制债务规模的警戒线。目前,我市已经制定了一系列关于政府债务管理的规范性文件,包括债务管理、债务保全、债务偿还等,并设立了偿债基金,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债务管理机制,应当认真、严肃落实,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改进制度,控制政府债务风险的不合理放大。

第四、规范投融资平台的融资行为,稳健操作、防范风 险。在对投融资平台债务状况清楚了解和全面掌握的基础上,区分不同类型的投融资平台采取分类管理和规范的措施。将与政府信用支持相关的地方投融资平台债务纳入政府债务管理的范畴,严格按照政府债务风险控制标准审核其举债行为和规模,有效控制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无序扩大,防范可能出现的政府债务风险以及连带的金融风险。投融资平台在进行贷款、发行债券等债权融资时,要根据项目未来可能的收益和利润,并充分考虑风险及财政可负担的程度,科学地制定融资计划,控制融资规模。

第五、建立政府投资退出机制,调整和优化投资结构。要充分发挥国有资本对市场资源配置的引导作用,撬动市场,政府投资适时退出,引入其他社会资本,调整和优化投资结构。同时,激活政府资源的资本属性、盘活存量国有资产,为其他建设项目腾出建设资金,引导经济健康、平稳发展。

第六、构建多元化融资模式,努力拓展融资渠道。

1、信托融资。信托资金可以直接作为项目资本金参与项目的建设,这对于解决当前地方政府项目资本金缺乏问题具有重大的意义。

2、股权融资。整合集中优势资源,打造优质的投融资平台公司,依托平台的规模以及优良的运作和盈利能力,通过上市进行融资。

3、利用股权投资基金进行融资。积极引入私募股权基金投资项目建设,同时,大力推动公私合营模式(PPP模式),为我市投融资平台项目建设提供资金支持。

4、产权交易融资。依托于“泛亚产权交易中心”的逐步成熟,将政府拥有的资源通过产权交易的形式,直接为政府融资平台获取资本金。

5、发行企业债券。发行企业债券是一种融资成本低并且融资迅速的直接融资方式。发行债券或将地方政府隐性债务转为显性,有利于对债务风险的防范和监管。通过发行投融资平台公司企业债券、中期票据等方式融资,增强公司运营透明度,以外部力量予以约束和监控,有利于规范投融资行为,改善公司治理结构。

在监管层逐步收紧银行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贷款的情况下,债券融资将逐步发挥出对建设支持的重要作用。6月18日,地方债的发行序幕再次拉开,总额共计438亿元的地方债务开始招标,6月28日起上市交易,成为今年发行的首批地方政府债券。摆脱对信用贷款的依赖,是地方政府融资的最终出路。

6、亚洲开发银行非主权贷款。该融资产品是亚行新推出的非政府主权贷款,额度大、期限长、利率低、使用灵活。第一笔定向放贷、贷款期内回收资金,具有可灵活使用,可作为资本金、手续简便、无需政府担保等特点。目前,一些 省区市的地方投融资平台已经开始尝试采用。

7、其他灵活的项目融资方式。打开思路,认真研究,拓宽渠道,积极创新项目融资方式,如融资租赁,TOT(Transfer-Operate-Transfer)移交—经营—移交,ABS资产证券化(Asset Backed Securitization)等方式,为我市政府项目建设不断注入资源。

投融资平台的延续和运营,需要三条腿的支撑,一是企业项目的收益,由于平台类企业所投资运营的项目大都属于公益性或准公益性项目,项目收益一般都不足以满足项目融资还本付息的要求;二是地方财政补贴或投入,平台公司替政府承担项目融资、建设和运营职责,政府为这类项目的外包付费,是各国通行的做法,是企业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是企业融资的信用支撑;三是正常的融资安排,企业通过不同方式的融资安排,一方面为项目建设持续注入资金,另一方面也建立了相应的还债机制。只有解决好这三个方面的资金问题,才能使地方投融资平台回归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来。

通过不断摸索道路,改进方法,继续深入投融资体制改革,我市将逐渐全面理顺政府相关部门和投融资主体间的关系,规范投融资行为,基本建立定位准确、职能清晰的投融资主体;逐步制定完善相关政策和配套措施,实现全市国有资源、资本、资产、资金等政府性资源的有效整合,最终建 立起“融、投、建、管”相分离,“借、用、还”一体化的投融资体制,形成决策科学、执行流畅、监督有效的运行机制,为昆明科学发展新跨越提供坚实的资金保障。

下载8本课题调研报告从三大部分展开word格式文档
下载8本课题调研报告从三大部分展开.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课题调研报告

    课题调研报告 课题>调研报告(一)本学期,有四个课题要结题,分别是朱春燕《小学数学开放性问题设计的研究》,肖烈《小学高段学生“日记竞赛”的实践研究》,齐丽琴《小学生语文阅读习......

    18课题调研报告

    2018课题调研报告范文 课堂是指研究或讨论的问题。本文将介绍2016课题调研报告范文。 2016课题调研报告范文一: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我校学生主要来源于县城学校及其......

    党建课题调研报告

    ***党总支党建课题调研报告一、企业现状:今年上半年,公司面临的生产经营状况相当严峻,虽然各厂部门努力工作,还是没有完成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要求。相对来说,二季度是***公司产品......

    毕业设计课题调研报告

    毕 业 设 计 课 题 调 研 报 告 书 专业名称班级学号学生姓名课题名称完成日期 艺术设计 11广告一般班 201114014413 李婷婷装置设计2014年12月12日山西工商学院 二零一......

    毕业设计课题调研报告

    毕业设计调研报告 所在院系: 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 专 业: 建筑学 设计题目: 工人之家 —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建筑设计 学生姓名: 黄平学 号: 3110802313 设计地点: 福建工程学院 指导......

    综治专题调研报告课题

    根据以下各课题撰写专题调研报告:(共8个课题) 1、当前影响本地区、本单位稳定的突出问题民因分析、对策建议。 2、各地区、各单位全面建立和实施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情况及完善社......

    毕业论文课题调研报告范文大全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毕业论文课题调研报告学 生 姓 名: 班级 / 学号: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金属压力加工)指 导 教 师:徐 春、朱 文 峰职称:2012年2月20日1. 本课题......

    一、调研报告参考课题

    一、调研报告参考课题 1.新形势下高校师德师风现状及建设的调查 2.高校工会开展建功立业活动的途径、载体和方式 3.高校教职工收入分配状况及存在问题的调查 4.高校绩效工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