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建设美丽乡村 共筑幸福家园(未修改)
建设美丽乡村 共筑幸福家园
近年来,三堡镇党委、镇政府抢抓市县支持美丽乡村建设的政策机遇,立足既有条件,统筹考虑具体村庄的地理位置、基础条件、文化特色、产业发展等因素,以农村环境治理为突破口,以基础设施完善为支撑,以特色产业培育为重点,以社会治理创新为保障,坚持规划先行和点、线、面结合,着力打造村容村貌整洁、生态环境优美、产业支撑有力、群众生活富裕、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健全、乡土文化繁荣、社会环境和谐的美丽家园。筹措整合各类资金900余 万元,完成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新庄村、市级“千村美丽”示 范村下二坝村、县级美丽乡村任官村、“万村整洁村”徐寨村和库陀村建设任务。
“ 旅游+ ” 助力美丽乡村建设。立足新庄、下二坝、库陀等村毗邻“最美国道227线”的区位优势,重点开发沿线村庄庭院旅游,巩固提升新庄旅游专业村品位,着力打造库陀生态旅游专业村,重点规划升级国道沿线的何家沟、任官、团结、下二坝四村沿线门面。累计新建住宅19户,改造门面877户。完善下二坝村行营休闲庄园基础设施,打造集垂钓、餐饮、休息、娱乐为一体的休闲垂钓园,切实助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不断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修建 库陀、任官两村 寨门,完成 徐寨、任官、库陀、下二坝、新庄村 文化广场 建设 任务,铺设人行道 8 500米,新建停车场 2 处,修建景观凉亭 11 个,新建文化走廊2处,栽植栽植云杉、榆叶梅、金叶榆 等 各类风景树2 0 000多株。完成 徐寨、展庄等村8000亩土地复平及渠系配套建设,稳步提升集镇建设成果,配套完善公共服务设施。
切实提升美丽乡村建设内涵。在建设美丽乡村的同时着力引导群众弘扬社会文明新风。开展了五星文明户、书香门第、好婆婆、好媳妇评选,法德进万家活动,极大地提高了群众的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以沿路沿线、村委会、农户庭院为重点,持续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积极开展广场舞、农民运 动会、文艺汇演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培养农民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和健康文明的娱乐方式,营造浓厚的文化宣传氛围。
第二篇:建设美丽乡村 共筑幸福家园
建设美丽乡村 共筑幸福家园
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美好愿景,为亿万国人带来新的福祉。县委、县政府吹响建设美丽乡村、幸福商城的号角,为全县人民树立了新的奋斗目标。*乡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号召,立足生态优势,举全乡之力,倾力建设美丽乡村,全民共筑幸福家园。
一、立足生态优势,营造美丽环境
*乡地处大别山腹地,境内群岚叠嶂,山河秀丽。这里的山,巍峨壮观,满目苍翠。这里的水,清澈甘甜,*河、**河水流潺潺,滋润着这片沃土。这里的路,四通八达,旅游路蜿蜒曲折,纵贯全境,直达安徽;方集路、段集路宽阔整洁,直通*。这里的茶,漫山遍野,所产高山云雾茶驰名中外,香飘四海。这片美丽的土地禀天地之所赋,汇八方之英杰,正日益焕发出勃勃生机。建设美丽乡村,我们具有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如何发挥优势,扬长补短,是我们工作努力的方向。
一是要加强资源保护。生态资源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要切实加强生态资源保护力度。严厉打击滥砍滥伐行为,守住我们的青山绿水。和谐社会需要人与人的和谐,更需要人与自然的和谐。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就需要全社会积极行动起来,加强保护生态,需要人人参与、人人支持,坚持不懈地打好环境保护攻坚战和持久战。意识是行动的先导,加强资源保护,首先要把思想意识问题放在首位,要多形式组织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教育,使群众知晓加强生态资源保护的内容、目的和重大意义,理解和支持党委、政府加强生态资源保护的
穿漂亮,而且还要有内在美。美丽乡村体现在经济发展、生活富美;生态宜人、环境优美;乡风文明、生活和美;民生改善、幸福甜美。作为*乡,要以乡村规划为龙头,以乡村建设和示范带提升为重点,以农村清洁工程为突破口,以茶产业、旅游产业发展为核心,以三大通道(旅游路、县乡路、出省路)为依托,以加大投入和创新工作机制为保障,将我乡建成“环境优美、生活甜美、社会和美” 的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
一是合理布局,科学规划。按照“一心三线四区”的总体思路,以生态为根本,以产业为支撑,以创新为动力,以机制为保障,强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一心”即以茶产业开发为中心。茶产业作为我乡的特色产业和支柱产业,现已发展到一定规模,全乡茶园面积达3.5万亩,成为推动全乡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撑。“三线”即打造旅游线、县乡线、出境线三条环境整治示范路线。对这三条主干道周边环境进行综合治理,路边栽植树木和草坪,修建绿化带,建造垃圾池。“四区”即建成茶叶观光区、旅游示范区、商贸服务区和对外交流区。依托各村茶园和“十里茶香”生态有机茶叶观光长廊打造茶叶观光区;加快###地质公园@景区、**景区、*景区和*景区开发建设进度,打造旅游示范区;发展茶叶批发市场、小商品市场、餐饮、住宿等服务性行业,打造商贸服务区;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增强同安徽*、*的交流合作,打造对外交流区。
二是乡村联动,全员参与。以生态为根本,通过“五动四联三创”,开展美丽乡村建设。“五动”,即全员行动治环境,典型带动舞龙头,产业推动强支撑,乡村互动建机制,创新驱动促发展。“四联”,相监督机制,无论是谁都有责任和义务检举揭发破坏环境治理的人和事,要彻底改变那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局面。制定好村规民约,大家共同遵守,逐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自身素质也得以提高。
二是建立管理机制。要把握“创新发展、完善机制、强化监管、全面提升”的原则,不断改革创新,攻克难点,逐步在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中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使环境综合治理逐渐向制度化、规范化、长效化方向发展,使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群众满意率不断提高。探索建立《门前“五包”制度》、《垃圾分类清运制度》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实现农村环境管理维护的常态化和长效化。
三是建立奖惩制度。建立《美丽乡村建设考核奖惩制度》,明确考核标准,量化考核内容,及时兑现考核奖惩。把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列入考评内容,按照公平、公正、公开原则,真实、客观地做好考核记录,每月汇总考核结果,统计各村得分情况,兑现奖惩。各考核小组坚持每月检查考核,将检查结果纳入年底总成绩中,落实问责制;同时,加强对问题整改情况的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对各村美丽乡村建设工作,除了考核小组考核外,还邀请当地居民参加打分,要看群众满意不满意。
美丽乡村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凝聚大家的智慧,动员方方面面的力量共同参与,只有经过长期的不懈努力,才能建设好我们美丽的幸福家园!
第三篇:建设美丽乡村 打造幸福家园
践行党的群众路线
建设美丽乡村 打造幸福家园
2013年7月以来,秀英区率先在海口市开展“美丽乡村、洁净家园”环境综合整治活动,把这项活动作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提前实践,统筹推进农村产业发展、农民增收致富和美丽乡村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标准化配置,制度化管理,农村垃圾清运实现“户集、村收、镇转运、市区处理”
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在财政紧张的情况下,多方筹措、累计投入资金8820万元,使活动有了坚实的财力保障。
农村环卫管理标准化运行。在全市率先统一配备村级保洁员,按照各村(居)每500人配备一名保洁员和一辆环卫手推车,全区共配备村级保洁员503名和环卫手推车503辆,保洁员每月补贴600元由财政保障;统一为镇(街)配备垃圾清运车30辆,配发垃圾桶5200个。
推行垃圾收运“户集、村收、镇转运、市区处理”。在各村(居)按照10—15户设置1个垃圾收集点,各镇(街)设置垃圾中转站或临时垃圾中转点。各镇(街)、村(居)制定了相应的村规民约、卫生管理制度、保洁员管理制度等,农村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初步建立。
二、集中整治,全面覆盖,扭转垃圾“围田、围路、围村”现象
开展集中整治行动。各镇街、村居积极进行了集中清理,共清扫路面29000平方米,清运生活垃圾900多吨。
开展积存垃圾专项治理行动。区、镇、村三级密切配合,共投入了80万元,清理积存垃圾2.6万多吨。
三是加强“三无”小区管理。制定“三无”小区环境卫生管理制度,对全区68个“三无”小区进行环境卫生整治,清理垃圾1500车次,建立了由各个小区配备专职人员自行清扫、区环卫局配置环卫设施保障清运的管理机制。
三、着眼当前,立足长远,建立“财政经费包干,环卫检查考评,镇社会化管理”的长效管理机制
出台农村环境卫生管理暂行办法。全面建立“户集、村收、镇转运、市区处理”的垃圾收运体系和村有保洁人员,镇有环卫队伍的长效管理机制。
建立“财政经费包干,环卫检查考评,镇社会化管理”的长效管理机制。政府“花钱购买服务”,实行“财政经费包干,环卫检查考评,镇社会化管理”:生活垃圾清运推行社会化管理清运经费878万元由区财政负责;各镇对清运公司和辖区村(居)环境卫生进行监督和管理;以镇为单位委托社会企业运营。目前,海秀镇、长流镇、石山镇和永兴镇已完成招投标工作,西秀镇和东山镇正在进行。
四、强化领导,常抓不懈,形成“全区上下齐动员,全民齐参与,多方扶持合力攻坚”的工作态势
区领导及区直部门发挥挂点帮扶作用。区级领导干部深入各村(居)进行挂点帮扶、一线指导,帮助协调解决有关
问题,57个部门与94个村(居)开展结对帮扶活动。
镇(街)一线发挥推动作用。各镇(街)高标准、高效率地开展环境整治活动,各创建了1—2个示范村,全区共12个,以点带面、辐射周边。如石山镇把春藏村作为村级示范点,推动施茶村委会8个自然村连片创建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海秀镇率先在全区推行社会化管理,把全镇6个村的保洁和清运承包给企业,有效地改善了环境卫生。
村(居)干部群众发挥主体作用。将整治活动作为基层组织改进工作作风的重要平台,村(居)干部以身作则,把群众动员和组织起来,引导和带领群众改善环境、美化家园。
精心组织,强力推进。区委、区政府定期召开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活动推进会和现场会7次;各镇(街)也根据本单位实际召开有关整治活动考核及动员会、点评会、座谈会等。
营造全民参与整治的浓厚氛围。每个村(居)建有宣传栏,全区共有宣传栏90多个。开展“三美”采风行动,邀请中央、省、市主流媒体围绕“美丽的人、美丽的景、美丽的家”多层次、多角度对区环境综合整治宣传报道164篇次,头版刊登21篇次。开展主题创建活动。开展“美丽乡村•排球赛”、“美丽乡村•文艺晚会”等共15场,开展“青年志愿者美化家园”和环境综合整治PPT制作大赛;举办“美丽乡村 幸福家园”摄影大赛,通过网络平台、宣传栏和编印《秀英印象画册》展示获奖作品,扩大“美丽乡村”的影响力。
加强督查考评。建立督查工作机制,每月采取定期检查、不定期抽查等方式进行督查21次。建立考评工作制度,对
各单位开展环境综合整治活动情况进行了专项考核。
五、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产业发展水平,实现农民“增产、增效、增收”
推进文明生态村建设。以石山镇火山口片区和永兴镇建群村片区为重点,结合市领导和市有关单位结对帮扶贫困村工作,全力推进贫困村文明生态村创建,全区41个贫困村27个已经实现脱贫。截止目前,全区279个自然村开展文明生态村创建,占全区自然村的85%,基本形成了三大片区,即:以海秀镇、长流镇、西秀镇为主的城郊型文明生态村片区;以永兴镇、石山镇为主的羊山生态型文明生态村片区;以东山镇为主的农业观光型文明生态村片区。
做大做优乡村旅游。整合石山和永兴两镇乡村旅游资源,通过绿道慢行系统和乡村农家乐,把美社村、美贯村、美孝村、美梅村等古村落串联起来,举办“走进羊山 感受秀英生态美”旅游月活动,提高秀英旅游知名度和美誉度。
引导调整产业结构。共完成22宗农村生产用水工程,切实解决生产用水问题。技术帮扶促增收,在冬季瓜菜、热带水果种植等方面进行技术帮扶,共举办29期农民技术培训班,培训农民12631人次,帮助农民掌握1-2门生产实用新技术,增强科技致富本领。
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政府引领、帮扶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探索多种合作经营模式。东山镇统历岭村全村70户农户全部入股成立统历岭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共建设常年蔬菜生产基地550亩,年人均纯收入由过去的6000元提高
现在的11000元。全区共有468家农民专业合作社,成为农民增收的有效载体。
六、多策并举,协调推进,实现“基层党建”与“美丽乡村、洁净家园”两促进、双丰收
以村党支部为核心,形成合力。提高村党支部书记带头抓环境综合整治的积极性,突出村党支部书记服务发展、服务社会、服务群众的能力。
党员干部进村入户宣传,营造氛围。通过召开村党员会、村民代表会、大力宣传农村环境整治工作的意义,让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更加深入人心。党员干部进村入户,号召全体村民养成良好习惯,自觉保护环境。
党员率先垂范,发挥先锋带头作用。各村党员积极主动,率先垂范,石山镇施茶村委会党员干部带头主动让出自家宅基地支持环境整治工作,充分发挥了模范带头作用。在全区深入开展在职党员“三亮三服务”活动,735名在职党员深入农村社区开展环境综合整治活动。
自环境综合整治活动开展以来,我区的城乡环境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秀英美丽乡村将进一步散发魅力。
第四篇:加快幸福美丽家园建设
若尔盖县幸福美丽家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
简报
第23期
若尔盖县幸福美丽家园建设办二○一一年八月二十五日
加快幸福美丽家园建设
8月份以来,幸福美丽家园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继续采取有力措施,保证幸福美丽家园建设顺利推进,形成了你追我赶、创先争优的可喜局面,工程进展较为顺利,确保在规定时限内全面完成幸福美丽家园建设任务。
一是县级联系领导和各部门严格按要求进驻联系点,开展驻村指导、督促工作,以容易出现问题的散包户为重点,加大监管力度,限期整改工程进度慢、质量差等问题。
二是进度较慢的乡(镇)、场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动员一切力量,千方百计加快建设进度,做到资金拨付与工程进度同步,确保工程建设进度与质量相统一。
三是保证园建点的环境卫生,抓好园建点秋季植树工作,绿化环境,美化家园。
报:州新农办县委政府督查室县委办县政府办
第五篇:建设美好乡村打造幸福家园
建设美丽岔河打造幸福家园
今年来,我镇围绕县委县政府统一部署要求,积极推进“三新”建设和村庄环境整治工作,聘请专家对镇区主干道进行高端规划设计,结合万顷良田、城乡挂钩规划新建岔河新区东陈示范小区,突出重点落实3个村32个点村庄环境整治措施,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取得显著成效。
一、彰显个性,特色规划
我镇立足省级重点中心镇、洪泽县域副中心定位,从扬州设计院聘请专家,对振兴路、淮宝路、凤凰街等三条镇区主干道进行总体规划设计,分三年进行综合整治、立面改造,加入古元素,体现水乡风情古镇特色。从市城市规划设计院请来专家,修编岔河镇集镇总体规划和岔河新区东陈示范小区规划,按照省市创建要求和验收评分标准,结合村庄不同的地形地貌、庄台特色,高起点编制西城省三星级“康居乡村”整治规划。
二、整建结合,形象提升
一是快速推进新市镇改造。按照“一步规划、分步实施、逐步推进”的原则,我镇今年重点对振兴路进行通街立面改造,该路段总长3200米,西首为欧式风格立面改造,中间设计为浅色调仿古建筑,东部为深色调仿古建筑,风格中西结合,色调浅深渐进。一期欧式立面改造工程长800米,投资95万元,主要是平底、喷漆,对墙柱、屋檐、窗户进行修补或更新,目前已经完成建设。二期立面改造工程投标工作已结束,9月10日进场施工,计划投资400万元。二是稳妥推进新社区建设。结合万顷良田项目建设,以节约集约用地和利于产业发展为原则,高起点规划布局岔河镇新区东陈示范小区。该小区位于镇区西部浔河路以南,328省道
以东,振兴路以北,兆庆路以西,占地160亩,拟安置东陈村万顷良田拆迁户、城乡挂钩拆迁户共300多户,计划投资3100万元。建设和完善高品味的浔河路社区,融幸福小区、淮宝花苑、银河小区等三个居民小区为一体,整合资源,完善基础功能配套和管理服务,加快整体建设进度。目前幸福小区已建成390户,在建50户;淮宝花苑规划建设别墅47幢,已建成和在建36幢,建筑面积19000平方米;银河小区建成和在建房屋67幢,建筑面积13400平方米。三是积极推进康居乡村创建。投资80万元对西城居委会进行水泥路铺设、河塘整治、河道疏浚、污水处理、菜园格式化等,全面拆除各类违章建筑,乱搭乱建、破败空心房和废弃的猪圈、禽舍,以白色为主色调,对建筑物外墙立面、屋面进行粉刷出新,使村庄建筑外观风格一致,美化绿化,提升全村整体居住环境和水平。
三、立足机制,长效管理
在加强新市镇、新社区建设的同时,扎实抓好村庄环境整治工作,截止2013年3月底,我镇共投入280万元,对13个村41个点进行了农村环境整治,年底将再投入120万元对3个村32个点进行环境整治,重点是拆除猪圈厕所,清运垃圾和杂物,砍伐杂树,清理河塘漂浮物等。并建立健全机制,推进长效管理,实现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巩固村庄环境综合整治成果。我们将以此次观摩为契机,加大力度,加快进度,扎实推进,确保完成县委县政府交给的任务,努力将“三新”建设和村庄环境整治工作推向更高水平,向上级领导、岔河人民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岔河镇人民政府
2013年9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