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创建绿色学校学科教案小学六年级美术课
创建绿色学校系列教案
小学六年级美术课(环境教育渗透)教案
课
题:设计环保宣传画
教学目标:
1、能用多种绘画表现形式设计宣传画。(了解)
2、发挥想象,设计一幅“环保宣传画”,提高绘画的表现技能。(练习)
3、在设计环保宣传画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保护环境、宣传环保的高尚品德。(接受)
教学重点:通过创作宣传画,旨在唤起同学们保护环境,并积极宣传环保,使人类的生活永远美好。
教学难点:选用合适的表现手法进行创作。
课前准备:
1、收集有关环境保护的资料(图片、录像、数据等),制成课件。
2、学生课前收集本地区环境污染及保护的情况。
3、2K或4K的铅画纸、蜡笔、水彩(或水粉、中国画)颜料或版画工具或各类贴画材料(树叶、树皮、废纸、毛线、蛋壳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创作热情。
1、欣赏“美丽的草原、奔腾的黄河、蔚蓝的大海、茂密的森林及各类珍惜动植物”的图片,说说感受。
2、(课件演示)由于大量砍伐,森林面积骤然减少,造成泥土流失、风沙肆虐,沙漠化现象日益严重;由于污染,海水变黑,各种生活垃圾和死鱼随波浮沉„„许多珍稀动植物濒临灭绝;“温室效应”使气温上升;臭氧层破洞越来越大等等(图片结合数据说明)。
3、前后迥然不同的画面,此刻,你又有什么感受?
4、请同学们说说你们收集到的我们镇的环境污染的状况。
5、现在,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保护环境)
6、小结:是啊!我们已经意识到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可社会上还有许多人还没有觉醒,他们仍旧在大量使用一次性杯子、一次性筷子,有毒的塑料袋满街飞,甚至为了牟取暴利而捕杀各种野生动物„„长此以往,人类将要失去自己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今天,我们就来设计一幅环保宣传画,让我们周围的人们意识到:保护环境就是爱护生命,拯救地球就是拯救我们自己,拯救人类的未来。
7、揭题板书:设计环保宣传画
二、构思
1、讨论:你准备宣传哪一方面的环保知识?
你想用哪一种表现形式呢?(蜡笔水彩画、水粉画、中国画、版画、各类贴画等)
2、要求:(1)画纸选用2K或4K大。
(2)主题突出,主次分明,画面布局合理。
(3)画面明朗,色彩鲜艳,可选择自己喜欢的表现方式。
(4)画上附加一句宣传环保的标语。
(5)可单独或合作完成。
三、学生开始设计,教师巡视指导中帮助解决创作中的难题。
四、展示作品,讲评。
五、总结谈话。
第二篇:创建绿色学校教案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
(1)了解森林是主要的自然资源和环境资源
(2)分析雨林的环境效益,理解雨林的脆弱性(3)了解雨林开发的背景和原因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活动分析雨林环境效益问题,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2)通过讨论雨林开发和保护的措施和问题,培养知识迁移能力(3)通过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认识森林保护的重要性,树立合理利用森林资源的意识,逐步建立正确的环境观
二、教学重点
1.雨林的全球环境效益 2.亚马孙热带雨林的开发和保护
三、教学难点
亚马孙热带雨林的开发和保护
四、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采用教师讲授与学生讨论相结合,运用图片和有关数据,增强学生对热带雨林特点和功能的感性认识。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 以及教师的总结归纳,增强学生对保护热带雨林必要性和重要意义的认识。通过设计活动,在亲身体验和感受中潜移默化的学习地理知识,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将环境教育渗透于地理教育之中,使之认识到保护森林,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树立人地和谐发展的价值观。
五、教学方法
1.情景设置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为主线,充分课程资源,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2.点拨法:鼓励学生展开联想,学会换位思考,把问题引向深处 3.分组讨论,角色扮演,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通过让学生谈切身感受,直接导入新课,即植被数量越多,局部环境的湿度越大,对局部气候的改善越显著。
(二)进入新课 第一环节师生互动 1.教师活动:
读世界主要森林分布示意图,结合教材分析:(1)世界森林覆盖率减少的原因
(2)现存的原始森林集中分布在哪些地区?森林分布的成因是什么?(3)为什么目前世界森林大多分布在低纬和中高纬地区? 为什么中纬度地区森林分布较少? 2.学生活动:
学生读图,小组合作完成各问题 3.设计意图:
(1)通过自学、合作、完成所列各项要求,使学生掌握原因了解分布状况
(2)培养合作意识
第二环节案例分析 1.教师活动:
一些沿海低地的国家十分关心全球木材生产的年产量报表,并把它们未来的命运与热带丛林的木材公司联系起来,你认为他们的担心有道理吗?请你代表这些国家说出你的理由并绘制一幅联系框图加以说明:热带丛林的木材公司、沿海国家心系木材公司。
2.学生活动:
学生得出结论:热带丛林的木材公司——砍伐森林——森林面积减少——大气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全球气候变暖——两极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沿海国家心系木材公司
3.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通过案例分析,帮助学生学会分析地理问题的方法,使学生掌握各地理现象之间的联系。
第三环节承转过渡 1.教师活动:
视频展示 环保影片《后天》相关片断:热带雨林作为全球森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全球的生态环境效益尤其显著。
2.学生活动: 学生观赏并思考 3.设计意图:
通过录像使学生对环境破坏所造成的恶果有更为形象深刻的认识,意识到保护雨林刻不容缓。
第四个环节师生活动(探讨雨林的环境效应)1.教师活动:
播放介绍热带雨林的录像并读图思考:(1)思考热带雨林的分布规律
(2)找出热带雨林三大集中分布区,亚马孙热带雨林的位置(3)小组合作学习,搜集资料,分析介绍雨林的环境效益: 2.学生活动:
第一组:介绍亚马孙雨林调节全球碳氧平衡的作用——地球之肺 第二组:介绍雨林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的作用——蓄水海绵
第三组:介绍亚马孙雨林的物种资源——基因宝库 第四组:介绍雨林植物的药用价值——医学宝库 3.设计意图:
通过学习小组的形式,互助合作,多方搜集资料,论证自己的 观点。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以及利用多种途径搜集有用信息的技能。
4.小结:
亚马孙雨林对人类和其赖以生存的全球环境来说,影响至关重要。某种意义上说,亚马孙雨林不仅属于当地国家,也为全人类所共有。
第五个环节师生活动(雨林的前途——开发还是保护)1.学生活动:
组织学生阅读课本内容,了解雨林破坏、消失的状况。设计思考题:雨林的前途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你对雨林的前途持何种态度?为什么?
2.教师活动:
阅读内容、学生探究分析问题 3.设计意图:
增强对于雨林开发的感性认识、深刻了解雨林保护的重要性。4.教师展示: 图热带雨林的保护
图西双版纳地区人工多层热带经济林
(1)提出一种协调雨林开发和保护这一矛盾的可行办法(2)我们可以为保护森林做些什么? 5.学生活动:
掌握保护措施、热带雨林的综合利用 6.设计意图:
(1)培养因地制宜的地理思想;(2)培养知识迁移能力
(3)学生在反思个人行为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的基础上,从自身着手,关注全球环境,并积极落实在行动上,培养了学生对保护环境的责任感和参与意识。
第六环节布置学生探究作业
搜集资料,写一篇题为:保护森林资源,共建绿色家园的小论文。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课后探究,进一步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八、教学反思:
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增强了对森林资源的保护意识,但是仅仅利用这45分钟,还不能更好的培养出学生对保护环境的责任感和参与意识,因此在课后学校和教师都应继续组织一些有关环境保护的知识讲座和公益活动等。“创建绿色校园环保我先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教学目标:
1.知道大气污染指数是衡量空气质量的标准,并明白大气污染指数、空气级别与空气质量的关系;
2.了解当今世界面临的大气环境问题,增强环保意识;
3.使学生初步认识到人类不合理的活动会污染大气,被污染了的大气又会反过来危害人类;并能够说出防治大气污染的一些措施; [教学重点]:1.大气污染指数;2.空气污染的原因和危害;
二、教学方法:角色扮演等参与式;
三、《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教学过程及说明:
(一)课前播放关于环境保护的歌曲《让绿色听得见》,烘托气氛。
(二)教学过程:
1.“合格地球人”考查的由来──“方舟计划”:使学生认识如果人类再不停止对自然的破坏,人类将失去自己的家园,强化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的关注和兴趣,同时也使长期以来的“合格地球人”考查更引起学生的关注;
2.“合格地球人”的考查:三个题目一步步将话题引向主题,同时从大处着眼,使学生明白目前人类面临的严峻局势;
3.两次著名的大气污染事件(录像):创设情境,使学生从感性上了解大气污染的危害,引出大气污染指数的教学;
4.大气污染指数:通过读图及图例了解大气污染指数的含义及怎样阅 读空气质量预报(总结规律以便记忆),了解不同质量的空气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同时通过读图了解我国各城市某一天空气质量情况,认识到南北方空气质量不同,引导学生分析原因,指导学生读图──找规律──分析、查资料──写论文;
5.我国污染现状:学生合理推理后,老师用材料引出,引起学生生成对我国大气质量的了解和忧虑;
6.活动:根据课下收集到的资料,按老师提供的情境进行角色扮演:使全体学生明白大气污染的危害及成因,同时增强演员学生对收集资料的处理能力、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应变能力; 7.防治大气污染的措施:发散思维,各抒己见,提出防治大气污染的措施,最后通过观看录像总结措施,培养学生通过资料获取知识的能力;
(三)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培养学生总结自己所学知识的能力;
(四)作业: 任选其一:
1.绘制宣传画:以“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为主题,绘制一幅广告宣传画,呼吁人们行动起来,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将课堂所学发展到课外;
2.分析我国南北方空气质量不同的原因,并形成小论文,培养学生查找资料并整理成文的能力。
环保教案:节约用电
活动要求:
1、了解电与人们生活的关系,知道生活中一些节约用电的好方法。
2、引导幼儿用多种方法表现节约用电的好办法,争当节约用电小卫士。
3、增强小朋友的环保意识,乐意为保护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活动准备:
1、幼儿家中的电费单。
2、节约用电的调查表(用图片表示)。
活动过程:
一、交流分享:电的作用
1、鼓励幼儿大胆讲述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用电?
(电视机、微波炉、电冰箱、洗衣机、空调、灯等)
2、电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方便?
(夏天空调能给我们带来凉爽的风、洗衣机能把脏衣服变干净……)
二、电会用完吗?
观看山区、农村等贫困地区缺电少电的录像,激发幼儿节约用电的意识。
现在还有许多地方的人用不上电,连照亮都很困难,更别说看电视、吹空调了,我们应该怎样帮助他们呢?(节约用电)
三、我是节约用电的小标兵
1、比一比,谁的家里用电最少?(出示电费单,帮助幼儿进行比较)
2、为家里用电最少的幼儿颁发节约用电的小标兵奖状。
四、引导幼儿交流自己所获得的有关节约用电的信息。
1、请小标兵介绍是如何节约用电的?
2、你们还知道生活中有哪些节约用电的好方法?(引导幼儿结合调查表进行介绍)
3、请爷爷或奶奶也来介绍节约用电的小绝招。
五、争当节约用电的小卫士
1、幼儿分组合作:宣传旗、宣传小画册、宣传标志等
2、师生共同布置举办“节约用电”宣传会,幼儿进行宣传讲解。
第三篇:综合学科关于创建绿色学校创建计划
综合学科关于创建绿色学校创建计划
环保事业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少年儿童环保意识关系人类未来的前途,帮助他们从小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珠海新世纪学校领导一直都很重视环境教育工作,认真组织学生搞好各种环保教育活动。各学科认真进行渗透教育,把环保教育,寓于教学之中。培养少年儿童认识自然,珍惜资源,善待地球的环境意识和道德行为,帮助他们从小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是我们创建绿色学校的宗旨,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绿色校园是我们的绿色行为。现就综合学科创建绿色学校特制定以下创建计划。
一、提高思想认识,明确工作目标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开展“绿色学校”创建和学校生态环境教育活动,是增强全民环境意识,推进中小学校环境教育,提高下一代环境政治素质的需要,也是促进科教兴市,实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从创建绿色校园、和谐校园,认清开展生态环境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做到认识到位,措施到位,力度到位。
(二).制定方案,明确目标
为了切实抓好“绿色学校”创建和学校生态环境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多次召开创绿筹备会议,制定了《创建绿色学校工作计划》,确定了将生态环境教育纳入学校素质教育内容,争取在2013年成为绿色学校。
(三)..进行科普教学研究
学校在全面实施课堂教学中不断渗透科普教育知识。鼓励学生结合自己实践,撰写科普、环保方面的小论文,并有多篇获奖。
二、认真做好课内教育。
(一)、综合实践学科认真进行渗透教育,把环保教育,寓于综合实践教学之中。教师能够着力挖掘教材中的环保素材,结合实际生活,做好环境教育工作。
(二)、认真上好环境教育课。学校每周安排0.5课时的环保教育课程。教师能够做到三有:有教材、有计划、有备课,上好每一节环境教育课,使学生初步掌握环保知识,增强学生环保意识。
(三)、认真开展环保教育教学研究。每学期各年级教思品、科学、环境教育等教师,认真开展“三个一”活动,写一篇教案,上一堂环境教育研讨课,总结经验,取长补短,不断提高自身的环境教育水平。
(四)、认真组织学生参加社区环保宣传、调查、监督活动。
1、组织学生对附近街道、村庄张贴宣传标语,宣传绿色行为。
2、组织学生对道路护绿。
3、组织学生污水处理厂,寻找污染源,并写出调查报告。
三、开展环境教育综合实践活动
组织形式多样的生态环境教育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提高认识,培养能力,展示才华。我们主要开展以下系列性的活动:
(一)、养成良好习惯的活动:开展“废物利用、变废为宝”巧手活动,利用各种废弃的瓶、罐、盒等进行小制作,并举办展览。
(二)、调查研究性的活动:广泛发动学生开展有关生态环境方面的调查研究,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撰写小论文,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三)、实践性活动:组织“植绿护绿”小队活动,利用双休日、节假日,学生走上街头、走进社区,向市民宣传环保知识,清除公共场所的广告纸,打扫居民区卫生,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实践自己“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承诺。
(四)、参观性活动:组织学生参观我市的绿化先进单位,使学生了解环境与人类自下而上的密切关系,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自觉地关注、保护环境。
希望通过这一系列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活动,让学生充分体会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同时也激发学生的主人翁精神,使他们从小就树立“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思想观念。
四、具体安排
二月份:
1.建立创绿环保领导小组。
2.召开环保工作会议,部署新的争创任务。
3.动员教师参与学校创绿环保教育。
三月份:
1.环保知识宣传。
2.新的校园绿化调整规划。
3.植树活动。
四月份:
1.环保领导小组会议。
2.开展“保护大自然、从我们做起”系列活动。
五月份:
1.班团队环保小实践活动。
2.环保工作小结,整理资料。
六月份:
1.召开环保工作会议,具体检查落实工作。
2.结合学校世界环境日开展“保护环境,珍爱生命”系列活动。七月份――八月份
1.校园花草树木保护活动。
2.环保知识小培训。
九月份:
1.校外“洁净社会、护绿”活动。
十一月份:
1.环保教育领导小组会议。
十二月份:
1.整理资料、工作总结。
0一三年十一月五日二
第四篇:创建绿色学校教案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
(1)了解森林是主要的自然资源和环境资源
(2)分析雨林的环境效益,理解雨林的脆弱性(3)了解雨林开发的背景和原因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活动分析雨林环境效益问题,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
(2)通过讨论雨林开发和保护的措施和问题,培养知识迁移能力
(3)通过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认识森林保护的重要性,树立合理利用森林资源的意识,逐步建立正确的环境观
二、教学重点
1.雨林的全球环境效益 2.亚马孙热带雨林的开发和保护
三、教学难点
亚马孙热带雨林的开发和保护
四、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采用教师讲授与学生讨论相结合,运用图片和有关数据,增强学生对热带雨林特点和功能的感性认识。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以及教师的总结归纳,增强学生对保护热带雨林必要性和重要意义的认识。通过设计活动,在亲身体验和感受中潜移默化的学习地理知识,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将环境教育渗透于地理教育之中,使之认识到保护森林,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树立人地和谐发展的价值观。
五、教学方法
1.情景设置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为主线,充分课程资源,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2.点拨法:鼓励学生展开联想,学会换位思考,把问题引向深处
3.分组讨论,角色扮演,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通过让学生谈切身感受,直接导入新课,即植被数量越多,局部环境的湿度越大,对局部气候的改善越显著。
(二)进入新课 第一环节师生互动 1.教师活动: 读世界主要森林分布示意图,结合教材分析:(1)世界森林覆盖率减少的原因
(2)现存的原始森林集中分布在哪些地区?森林分布的成因是什么?
(3)为什么目前世界森林大多分布在低纬和中高纬地区? 为什么中纬度地区森林分布较少? 2.学生活动:
学生读图,小组合作完成各问题 3.设计意图:
(1)通过自学、合作、完成所列各项要求,使学生掌握原因了解分布状况
(2)培养合作意识
第二环节案例分析 1.教师活动:
一些沿海低地的国家十分关心全球木材生产的年产量报表,并把它们未来的命运与热带丛林的木材公司联系起来,你认为他们的担心有道理吗?请你代表这些国家说出你的理由并绘制一幅联系框图加以说明:热带丛林的木材公司、沿海国家心系木材公司。
2.学生活动:
学生得出结论:热带丛林的木材公司——砍伐森林—— 森林面积减少——大气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全球气候变暖——两极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沿海国家心系木材公司
3.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通过案例分析,帮助学生学会分析地理问题的方法,使学生掌握各地理现象之间的联系。
第三环节承转过渡 1.教师活动:
视频展示 环保影片《后天》相关片断:热带雨林作为全球森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全球的生态环境效益尤其显著。
2.学生活动: 学生观赏并思考 3.设计意图:
通过录像使学生对环境破坏所造成的恶果有更为形象深刻的认识,意识到保护雨林刻不容缓。
第四个环节师生活动(探讨雨林的环境效应)1.教师活动:
播放介绍热带雨林的录像并读图思考:(1)思考热带雨林的分布规律
(2)找出热带雨林三大集中分布区,亚马孙热带雨林的位置(3)小组合作学习,搜集资料,分析介绍雨林的环境效益:
2.学生活动:
第一组:介绍亚马孙雨林调节全球碳氧平衡的作用——地球之肺
第二组:介绍雨林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的作用——蓄水海绵
第三组:介绍亚马孙雨林的物种资源——基因宝库 第四组:介绍雨林植物的药用价值——医学宝库 3.设计意图:
通过学习小组的形式,互助合作,多方搜集资料,论证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以及利用多种途径搜集有用信息的技能。
4.小结:
亚马孙雨林对人类和其赖以生存的全球环境来说,影响至关重要。某种意义上说,亚马孙雨林不仅属于当地国家,也为全人类所共有。
第五个环节师生活动(雨林的前途——开发还是保护)1.学生活动:
组织学生阅读课本内容,了解雨林破坏、消失的状况。设计思考题:雨林的前途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你对雨林的前途持何种态度?为什么? 2.教师活动:
阅读内容、学生探究分析问题 3.设计意图:
增强对于雨林开发的感性认识、深刻了解雨林保护的重要性。
4.教师展示: 图热带雨林的保护
图西双版纳地区人工多层热带经济林
(1)提出一种协调雨林开发和保护这一矛盾的可行办法(2)我们可以为保护森林做些什么? 5.学生活动:
掌握保护措施、热带雨林的综合利用 6.设计意图:
(1)培养因地制宜的地理思想;(2)培养知识迁移能力
(3)学生在反思个人行为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的基础上,从自身着手,关注全球环境,并积极落实在行动上,培养了学生对保护环境的责任感和参与意识。
第六环节布置学生探究作业
搜集资料,写一篇题为:保护森林资源,共建绿色家园的小论文。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课后探究,进一步增强环境保护意 识。
八、教学反思:
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增强了对森林资源的保护意识,但是仅仅利用这45分钟,还不能更好的培养出学生对保护环境的责任感和参与意识,因此在课后学校和教师都应继续组织一些有关环境保护的知识讲座和公益活动等。
第五篇:小学绿色学校创建总结
雷屯小学绿色学校创建工作总结
学校现有6个教学班级,共有学生298余人,教职工21人。校园总占地面积16800平方米,生均50余平方米;绿化面积9800平方米,生均绿化占有面积约为32.7余平方米,占校园总面积的58.3%。整个校园布局合理、优美整洁、花木繁茂,绿草如茵。深厚的文化底蕴赋予了其特有的文化气息,自然景色与人文景观配置协调,科学精神与育人氛围相得益彰,是莘莘学子求学、生活的好场所。
长期以来,学校坚持“以德为先,育人为本,面向全体,全面发展”的办学思路,以“勤学习、做真人、善实践、求创新”为校训,坚持“以德立校,科研兴校,依法治校,特色强校”的治校方略,逐渐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形成了“勤奋、求实”的校风,“灵活创新,善思实干”的教风和“奋发进取”的学风,形成了教与学良性互动、师生教学相长的喜人局面。特别是近几年来,学校以创示范学校为目标,以实施教育现代化工程为推动力,加快了教育现代化和信息化的步伐,推动了学校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学校先后获得“示范学校” “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
近年来,学校认真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学发展的理念,加大育人环境建设力度,积极开展环境教育,卓有成效地开始了创建“绿色学校”的工作。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一、重管理,绿色理念深入人心。
育人需要优美的环境,校园环境建设不容停滞;实施素质教育光靠学科及活动性课程不行,环境教育课程不容忽视;经济快速发展,环境污染加剧,加强环保教育刻不容缓„„于是,全校上下统一认识:“关注明日发展,熏陶绿色心灵”应成为雷小师生共同追求的目标。学校十分重视绿色校园建设及管理。首先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其他职能部门负责人为主要成员的创建领导小组,一手抓绿色环境建设,一手抓环境教育活动。学校聘请专家规划学校绿化,把环境建设及环境教育活动纳入教育教学计划,使之成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认真制订了创建计划,管理工作做到有检查、有督促、有整改、有总结。全校师生积极参与,环境建设成效显著,环境教育有声有色。学校领导和教师积极组织和参加各类环境教育培训,不断提高专业知识水平,探索环境教育理论及研究。学校环境教育的氛围十分浓厚,学校设有环境教育宣传栏,定期对师生进行环保教育宣传,图书室添置各种数量的环保教育书刊。学校环境教育各类档案管理有条不紊,专人负责。学校环境教育影像资料专门列出目录。以上这些管理做法,有效地保证了环境建设及环境教育的有效实施,更重要的是让“绿色理念”深入到每位师生心中。
二、重建设,绿色环境浸润心灵。
校园物质环境是开展环境教育,建设绿色学校的物质基础,环境建设本身也是环境教育。学校科学规划,加大投入,终于形成了今天的绿化格局。目前,校园总占地面积16800平方米,生均50余平方米;绿化面积9800平方米,生均绿化占有面积约为32.7余平方米,占校园总面积的58.3%。近几年共投约几十万元进行绿化和美化的改建工作。
经过科学规划和不断改造推进,我校校园浓浓绿意簇拥着宏伟校舍,姹紫嫣红点缀绿色校园,学校以高标准、高起点的理念,对校园绿色工程进行规划和设计。花草树木融为一体,生机勃勃,俨然一座“花园式”校园,纵观全校环境建设,的确处处体现其人文性,处处给人以美的享受。美的环境激发了全校师生对学校,对生活的热爱之情,掀起了我们积极工作,努力学习的热潮,全校上下一片欣欣向荣。校园内色彩明丽,呈现一派生机盎然;鸟语花香,总让人心旷神怡。孩子们在这样优美的环境中处处受到美的感染,时时接受美的熏陶。“校园文化”与“绿化”共同承载着“育人”的环境建设的最终目标。我们多年来一直致力提高校园环境建设的文化性、个性、教育性。近年来,尤其重视校园文化品位的提升。首
先我们注重“文化”与“绿化”紧密结合。学生在具有雷小特色的绿化和文化氛围中生活学习,时刻接受着美的教育,无形的影响,最终必将打下深深的雷小“烙印”。
一句话,校园文化品位在我们的重视和推进中不断提高,这不但丰富了校园环境的文化底蕴,更让“环境育人”得到了强有力的落实。
三、重实践,绿色教育成效显著。
绿色学校的关键及重点应是环境教育的实践。而这实践应由学科渗透和主题活动两大方面组成。这样,绿色环境就成了教材,成为了教育现场;这样,环境教育才会形成序列化、课程化、活动化,在学科教学中有渗透,在专项教育中有落实,在活动中有安排。近年来,我们在此方面做了深入的研究和实践,摸索出了“多管齐下,开展环境教育”的新路。下面作简要汇报。
1、环境教育渗透在各科教学中。
首先,我们认为学科教学依旧是环境教育的主渠道,但在实施的过程中绝不可以“穿靴带帽”,只能“渗透”。为提高学科教学中环境教育的实效,我们还定期开设观摩课,教案评选等,学科教学中的环境教育,真正做到有教材、有作业、有考核,当然也就很有实效。在我校,“绿化工作”还与学生劳动实践教育有机融合,环境管理工作不但绿化、美化了环境,还生发出德育、环境教育的实效。再次,依托校园环境进行环境教育在我校随处可见,这也是我校的特色做法,因为我们具备了这个条件。环境教育与学科教学完美结合,教学活动与物质环境有机结合。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如何丈量土地”的数学教学,“如何写好一处景物”的作文教学,等活动就很好地融入学校环境,“阳光体育大课间”更是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孩子们张张笑脸与绿树红花相映成趣„„广阔的天地、优美的环境不但让教学任务顺利完成,环境教育也在不知不觉中实现。
2、环境教育落实在主题活动中。
首先我们有计划开展好各种主题教育。每,我们都要结合“植树节”“世界环境日”“地球日”等多种节日,开展主题教育,于是“环保知识竞赛”“整脏治乱”主题队会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不断在少先队蓬勃开展。
“染绿校园”是我们绿色环境建设成果,“陶冶心灵”是我们创建绿色学校,开展环境教育的理想。创建工作虽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环境教育建成校本等工作还有许多填补和提升的空间。我们将再接再厉,让绿色浸润每位雷小师生,让绿色永驻雷屯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