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府办--黑臭河道整治5篇

时间:2019-05-14 02:05: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苏府办--黑臭河道整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苏府办--黑臭河道整治》。

第一篇:苏府办--黑臭河道整治

苏府办〔2011〕214号

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苏州市农村黑臭河道专项治理实施意见的通知 各市、区人民政府,苏州工业园区、苏州高新区管委会;市各委办局、各直属单位: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十一五”期间,全市各级各有关部门积极贯彻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农村河道疏浚整治的工作部署,大力开展以农村河道疏浚、河道畅流工程、河道长效管理为重点的农村河道综合整治工作,全市水环境质量有所改善,水功能区达标率逐年提升,但水资源水环境压力仍然较大,城乡结合部、农村地区部分河道水环境状况仍不容乐观。为切实改善农村河道水环境质量,提高人民群众生活品质,市政府决定在“十二五”期间,对全市农村黑臭河道进行专项治理,并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紧紧围绕建设“三区三城”总目标和“建设宜居新苏州、打造创业新天堂、共筑幸福新家园”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坚持“水安全、水资源、水生态、水文化”四位一体协调发展的治理理念,把感官黑臭、群众反映强烈的农村河道治理放到更加突出、更加紧迫、更加重要的位置,按照“全面截污、整治水体、修复生态、营造水景”的治理思路,全面优化区域水系,推进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业点源面源治理,美化沿河景观,实现“水清、畅流、岸绿、景美”的目标。

二、主要任务2011年底前,完成农村黑臭河道调查、治理方案编制、项目立项,落实资金。重点将群众反响强烈、社会关注度高的感官黑臭河道纳入治理范围,并对黑臭河道按常年黑臭和季节性黑臭分类进行详细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水体污染物类型,水体污染物超标情况和超标程度,河道沿线排污口位置、排污类型和排污量,污水管网现状和建设规划情况等基础资料。2012~2013年,重点对常年黑臭河道开展专项治理。2014~2015年,重点对季节性黑臭河道开展专项治理。到“十二五”期末,所有治理后河道水质达到或优于景观水体水质,根治全市范围内河道黑臭现象。

三、具体措施按照控制污染源、削减污染量、增加水环境容量、增强河道自净能力的思路,开展黑臭河道专项治理。

(一)截污治污。加快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和配套管网建设,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全面提升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和水平。非法设置的排污口一律予以取消,严格控制工业点源污染,杜绝违规排放,排放强度超过环境承载力的地区,要采取调整排污方向或搬迁、关停污染企业等措施减少入河污染量。加强集中式畜禽养殖场综合整治,开展养殖污染治理,禁止污水直排,减少养殖场废弃物对河道的影响。严禁在河边堆放垃圾和向河道倾倒垃圾。

(二)治理河道。拆除坝埂、管涵、束水建筑等阻水建筑物,打通断头浜,沟通水系。建设改造引换水泵站,改善水动力条件,提高河道自净能力。清除河床污染底泥,减轻河道内源污染。河道边坡保持自然、平顺、稳固、整洁。

(三)激活水体。对圩区内河利用圩口站闸实施调水换水,激活水体,增加水体流动性,保持河道水流畅通,提高水环境容量。

(四)生态修复。采用纳米气泡透析、纳米曝气等技术,增加水体溶氧,削减水体污染;采取种植沉水、挺水、浮水植物,组合放养浮游动物、滤食性鱼类及底栖动物,改善河道水生态环境;有条件的地方因地制宜建设生态护岸和自然岸线,在河岸种植自然草皮、灌木和乔木,建立生态隔离带营造优美水景观。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苏州市区已成立了由阎立市长任组长的城区河道水环境综合整治领导小组。为扎实推进全市农村黑臭河道专项治理工作,市政府决定成立以分管副市长为组长,相关部门分管领导为成员的领导小组(成员名单和成员单位职责见附件1)。各市、区要高度重视,把农村黑臭河道专项治理工作放在突出位置,相应成立领导小组,明确各部门职责,落实治理资金,制订具体详实的工作方案,确保措施落实到位,确保治理任务按时保质完成。

(二)加大宣传,营造声势。农村黑臭河道专项治理是一项民心工程、实事工程,涉及广、难度大。各市、区要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发挥社会舆论监督引导作用,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治理黑臭河道的良好舆论氛围,提高全社会的水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意识。

(三)密切配合,强化考核。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履行各自职责,加强沟通,密切协作,共同推进各项治理工作。责任单位要牵头做好工作任务的落实和条线督查工作,协助单位要积极配合。市政府将对各地农村黑臭河道专项治理工作进行专门考核(具体考核办法见附件2)。

(四)长效管理,确保实效。农村黑臭河道治理后的长效管理是巩固治理成效的重要内容。要落实河道保洁、换水调水方案、排污口出水水质动态监测、水生动植物定期打捞、河岸绿化养护等长效管理措施,确保管理到位。

附件:1.苏州市农村黑臭河道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暨成员单位职责 2.苏州市农村黑臭河道专项治理工作考核办法

二○一一年十月二十四日

附件1 苏州市农村黑臭河道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暨成员单位职责

组 长:周玉龙 副市长

副组长:高晓东 市政府副秘书长

戴锦明 市水利局局长

成 员:吴 亮 市监察局副局长 顾海东 市发改委副主任 万嗣洪 市经信委副主任

朱建强 市财政局党组成员、国库支付中心主任 夏 坚 市水利局副局长 蒋金龙 市农委调研员

洪维民 市太湖办副主任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水利局,负责统筹全市农村黑臭河道专项治理的协调、指导和督查工作,夏坚兼任办公室主任。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职责如下:市发改委负责向中央、省争取政策和资金支持。市经信委会同市环保局加强重污染企业的关停搬迁工作。市监察局负责对各市、区农村黑臭河道专项治理工作的监督检查。市财政局负责落实对各市、区农村黑臭河道专项治理的考核经费。市水利局负责各地农村黑臭河道专项治理方案的审查工作,指导和监督各市、区生活污水收集处理、河道治理、河道清淤和引水调流工作,会同市环保局整治非法排污口。市农委负责集中式畜禽养殖场综合整治,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和水产养殖污染防治。市环保局负责工业企业雨污分流,监督管理沿河工业企业排污口,重点监督管理企业单位污水的截污纳管和达标排放,会同市水利局整治工业企业非法排污口,会同市经信委、市水利局落实重污染企业排污口迁移或企业关停搬迁工作。

附件2 苏州市农村黑臭河道专项治理工作考核办法 为扎实推进全市农村黑臭河道专项治理工作,确保各项任务按期保质完成,市政府决定对全市农村黑臭河道专项治理工作进行考核,考核办法如下:

一、考核对象各市和吴中区、相城区人民政府。

二、考核内容以市、区为单位进行考核,重点考核群众反响强烈、社会关注度高的水体感官黑臭河道专项治理工作完成情况,具体考核内容和考核指标见附表。

三、考核形式市里成立由市发改、经信、监察、财政、水利、环保、农委等部门负责同志组成的考核小组,具体考核工作由市水利局牵头负责,采取听取汇报、查阅资料和抽查现场相结合的方法,对各地黑臭河道专项治理工作进行综合考评。考核每年进行两次,实行百分制,满分为100分,分“优秀”、“良好”、“一般”和“差”4个考核等次。得分在90分以上(含本数,下同)的为“优秀”,80分以上、90分以下的为“良好”,70分以上、80分以下的为“一般”,70分以下的为“差”。

每年底,由市水利局会同有关部门对年度考核结果进行汇总,报市政府审核,并进行通报。各地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在狠抓落实上下功夫,努力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着力抓,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各司其职、齐抓共管、扎实推进的良好工作格局,确保完成各项治理任务。

第二篇:黑臭河道整治工作报告

2006年以来,在市府的统一部署下,在市水务局的大力支持下,在区委区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局根据上海市环保三年行动计划的工作要求和任务,认真编制我区第三轮水环境治理三年行动计划,以河道治理为契机,以截污治污为根本,以改善区域水环境质量为中心,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目标,积极贯彻市局提出的“沟通水系,调活水体,改善水质,营造水景”的治水新思路,按照“三个结合”、“三重三评”和“三个并举”的要求,以为人民群众提供良好生态环境为着眼点,以为区域国民社会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为重心,积极开展了骨干河道整治、雨污水管网建设和点污染源纳管等一系列工作,较好的完成了第三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的既定任务。现将相关工作成效评估总结如下:

一、第三轮环保三年行动项目推进情况

根据市第三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要求,我局从雨污水基础设施建设和河道整治两方面推进了区域水环境建设工作。三年来共投入资金26.92亿元,其中雨污水基础设施建设投入18.54亿元,河道水环境建设投入8.38亿元。

(一)雨污水基础设施建设

1、污水治理三期工程(18条段)

污水治理三期工程是经市发改委(2003)第015号文批准实施的市政重大工程,在我区范围内主要解决蕰藻浜以南地区(北至蕰藻浜,西至外环线,东至逸仙路,南至区界)的雨污水总管及污水收集系统。由于种种原因,我区约有27.7公里的的污水管道、24.8公里的雨水管道由于各种原因暂无法实施,涉及道路36条。为确保“十一五”期末污水纳管率85%的目标,在区委、区府的大力支持下,我局积极与市有关部门争取,提出年内实施实施其中的18条段、总长约23公里的雨污水管道,总投资23846.866万元,由市全额投资,目前已完成工程总量的95%以上,预计本月中旬全部竣工并投入使用。

2、宝山区(蕰藻浜以北地区)污水系统截污完善工程

为进一步提高我区北部地区的管网覆盖率和污水纳管率,我区积极开展北部五镇污水管网完善工程的实施,计划敷设二级污水管网148.0公里,新建污水泵站6座,工程总投资47338.34万元。项目由我局具体负责开展推进,由各镇具体负责实施,资金来源为市补资金为7400万元,区39938.34万元,目前市补资金已到位5920万元。在全区的共同努力下,现已完成敷设污水管网112公里,污水泵站5座,完成投资38464.2万元,剩余36公里污水管道由于受规划道路建设滞后的影响未能同步开展敷设,并计划纳入第四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予以实施。

3、区域点污染源纳管工作

根据区域雨污水管网现状,今年重点开展了南部地区点污染源纳管工作,共投入资金15319万元。一是启动推进了高境、淞南、大场、庙行、杨行等镇共29个小区295.6万平方米住宅小区和216家企事业单位的内部三级管网改造,实现了区域污水纳管率的实质性提升;二是完成了高境、大场、杨行等镇共48个小区247.98万平方米住宅小区和290家企事业单位的内部三级管网改造方案的立项工作,为明年任务的顺利完成做好充分的前期准备。

4、相关污水干管建设

为进一步完善区域管网,打通外部污水出路,三年来我局组织实施了薀川路污水干管、真华路污水干管等污水干管建设项目,共投入资金18943.57万元。一是全面启动了月罗路7.02公里污水管道及其长山泵站的建设,可解决11.65平方公里范围的污水出路,是罗店新镇和罗店老镇及月浦沈巷地区的主要污水出路;二是全力推进了富长路—罗北路5.4公里的雨污水管道及其潘泾、罗北两座污水泵站的建设,是宝山区工业园区、罗泾镇、罗店工业园区北区的主要污水出路,是我区未来北部地区经济腾飞的基础性配套设施;三是努力完善北部地区二级管网,积极开展了石太路(潘泾路到沪太路)2.8公里污水收集管道的建设,实现罗店工业园区北区污水到罗北路污水总管的顺利输送;四是积极实施了大场规划一路(华和路)1.0公里污水管道建设,现已完成了工程总量的50%,是完善大场真大地区污水收集系统的重要工程内容;五是完成了大场真华路1.8公里的污水管网建设,解决了大华真华路周边居住小区污水冒溢问题,极大的缓解了地区热点难点问题;六是顺利实施了蕰川路污水干管,解决了月浦、杨行地区杨盛河以西、现状西干线以东约753万平方米地区的污水出路。

5、苏州河截污治污工程

自2005年起,在走马塘、东茭泾、桃浦河两侧共敷设截污管道14.17公里,在18条中小河道两侧敷设截污管13.54公里;在场中路、环镇北路等道路敷设管道16.91公里,新建污水泵站2座,翻水泵站11座,完成了67家企事业单位的截污纳管;在何家湾路、吉浦路等6条道路敷设污水管道4.8公里,完成了道路两侧的54个污染源和逸仙居住小区80万平方米的截污纳管工作。

(二)河道水环境建设

1、骨干河道整治

在第三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中,我局先后开展了沙浦一期、新槎浦河道整治、湄浦二期、界泾河道河道整治、荻泾三期、杨盛河四期、沙浦二期和练祁河河道整治等项目。共整治河道40.873公里,疏浚土方163.389万立方米,新建河道护岸66.5257公里,种植河道绿化35.1751万平方米;完成项目总投资6.31亿元,其中工程费用2.81亿元,前期动迁费用3.5亿元。经过整治进一步提高了区域整体防汛排涝能力,提升了骨干河道的环境质量,初步形成了具有区域特色的水生态、水景观。

2、中小河道整治

按照市局关于开展万河整治工作的要求,同时结合我区水环境现状,我局在2006、2007年着力开展了区域中小河道专项整治工作。至2007年底,全区各镇、工业园区共累计完成了974条段中小河道的综合整治。整治河道总长665.63公里。累计完成的工程量有整理河坡1331.8公里;疏浚土方437.88万立方米;清除河面和两岸垃圾6.5万余吨;种植绿化65.16万平方米;涵改桥255座,共投资14436.6803万元,其中市财政补贴665.3万元,区财政投入3334.5661万元,镇财政自筹资金10436.8142万元。我区河道整治工作严格按照市局提出的万河整治“七个标准”来实施。通过整治,消除了河道淤积,沟通了水系,平整了河坡,整洁了河岸,美化了河道环境,达到了“面清、岸洁、有绿”的整体目标,村容村貌得到了有效的改善,同时也提高了地区的水安全。在全市万河整治考核中名列前茅。

3、河道水质性治理

为全面改善水质,提高水环境质量,在第三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内,我局结合区域水质情况,继续开展了河道水质治理工作,共投入资金6264.5万元。一是先后开展了19条段河道深化治理工作,采用曝气增氧、投放菌种等措施有效改善了河道的水质,遏制了河道黑臭;二是启动了创模黑臭河道专项整治工作,通过截污纳管等措施解决北部城镇化地区河道黑臭现象。目前已启动了6条段河道河道的治理工作;三是实施了骨干河道底泥疏浚工作,完成了小吉浦、西泗塘和南泗塘底泥疏浚工程,有效改善了因底泥二次污染造成的河道水质问题。

随着第三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的顺利实施,进一步完善了区域雨污水管网系统,切实提高了区域污水纳管率,有效遏制了区域水质恶化问题;进一步加大了河道整治力度,基本实现了中小河道整治的全覆盖,有效提升了区域水环境质量,形成了若干个水景观点,若干条景观河道和若干个水生态片。

二、存在主要问题

通过这一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的建设,区域水环境面貌有了明显的改善,区域雨污水市政基础设施得到了不断的完善,污水纳管率有了不小的提高,但在区域水环境治理过程中也出现了各种制约和急待解决的问题和矛盾。

1、前期动迁瓶颈的破解方法滞后于水环境建设实际需求的问题。其主要表现为:一是前期动迁的复杂化趋势,造成前期动迁时间的成倍增长,制约了区域水环境治理的快速推进;二是前期动迁的资金需求不断加大,进一步加大了区域水环境治理的难度;三是前期动迁的拆除率不断下降,制约了水环境整治整体效果的发挥。

2、现有长效管理机制体制建设滞后于水环境建设进度的问题。其主要表现为:一是管理机制的不配套,重建轻管的问题在机制体制中表现突出,很多已整治河道两侧绿化和水利设施,由于缺乏养护资金而未能得到专业化的养护,影响了河道治理整体效果的发挥;二是管理投入的不到位,制约了近几年水环境整治成果的长效性发挥,出现了整治的反复性,反而加重了区域水环境治理的成本。

3、水环境治理理念的更新滞后于时代发展需求的问题。其主要表现为:一是生态建设的理念未能充分建立,现有河道整治还是以恢复河道功能为主,而忽略了或弱化了河道生态景观的建设;二是管理为重的理念未能充分建立,过度重视水环境整治而忽略了必要的管理,造成了水环境整治边治理边污染的反复现象;三是治本为重的理念未能充分建立,河道整治中就水治水的情况比较普遍,而忽略了对污染源头的治理。

三、今后工作展望

在2009年,我们将启动区域第四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同时,我们也将进入到“十一五”规划的最后冲刺阶段,进入到“迎世博600天行动计划”的关键时期,进入到建设我区“四个更”目标的发力阶段。我区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快区域雨污水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区域河道整治力度,着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不断提高区域水环境质量。在第四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中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进一步加大雨污水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区域污水纳管率,截污纳管工作由“城镇为主”转向“城乡并重”,确保在2010年城镇污水纳管率85%的目标。一是继续开展北部五镇污水完善二期工程,完成石太路、抚远路、罗溪路、集贤路、富锦路、联谊路和泰联路污水管道建设,进一步提高北部地区污水管网覆盖率;二是开展庙行镇西块雨污水系统管网建设,敷设污水管道10.77公里,雨水管道16.26公里,新建雨水泵站2座,解决庙行镇东茭泾以西地区雨污水出路问题;三是继续开展点污染源纳管工程,完成2100个点污染源雨污分流纳管工作,进一步提高区域污水纳管率;四是全面推进农村生活污水集中处置工作,基本完成农业保护区内农户生活污水纳管处置工作,解决缺乏污水管网覆盖的农村地区污水出路问题。

2、进一步加大河道整治整治力度,改善河道水体水质,河道治理逐步由“工程型治理”转向“水质型治理”,力争在第四轮环保三年行内实现基本消除劣五类水体的目标。一是继续开展骨干河道综合整治工作,完成练祁连综合整治、顾泾河道整治、马路河三期、荻泾四期、湄浦三期、杨盛河五期、潘泾一期等7条段约35公里骨干河道综合整治工程,实现骨干河道整治60%的目标;二是继续开展创模河道整治,完成小练祁河、四眼河等9条段16.772公里黑臭河道专项整治,基本消除北部城镇地区河道现象;三是完善区域河道长效管理机制,在原有河道保洁的基础上,进一步落实各级河道专业养护,巩固河道整治成效的发挥,落实全区998条河道的专业管理、水面保洁和绿化养护工作。

四、工作推进措施 为了实现主要工作目标任务,我们将采取四项措施来加以推进。

1、抓住机遇、多方借力。一是抓住第四论环保三年行动计划的有利契机,积极将部分重大污水干管建设项目纳入市建设任务,借用市财力来完善和提高区域雨污水基础设施;二是加强协调,不断呼吁,积极争取市有关部门对我区水环境建设的支持;三是把握市委市府关于加快新农村建设力度的要求,争取市有关部门对我区农村生活污水集中处置工作的支持力度,以加快推进区域农村生活污水集中处置工作。

2、完善机制、加快推进。一是继续发挥截污纳管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作用,定期不定期的召开有关专题会议,及时协调和解决工作中的各种难题,确保各项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二是继续发挥简报制度和月报制度作用,对各单位各部门以及水环境建设的主要任务进展情况进行通报,确保工作的顺利推进;三是加大宣传力度,继续通过有线电视、广播、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等载体,大力宣传截污纳管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各部门、各单位和全社会对截污纳管工作的正确认识,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

3、强化指导、严格考核。一是加强服务意识,进一步落实一线工作法,加强对各镇、街道截污纳管工作的指导,在方案制定上,在施工技术上,在质量把关上,在安全措施上,在竣工验收上均给予大力的指导和帮助;二是加大对各责任单位的督查,配合区督查办一起推进各项工作的督查力度,实行督查推进一体化,确保工作目标的实现;三是严格按照区府办(2007)72号文件的要求,加大对各镇截污纳管工作考核力度,及时组织验收,及时下拨市区配套资金,以加快全区污水纳管工作的进程。

4、振奋精神,着力攻坚。一是树立良好的精神风貌,正确对待工作中存在的实际困难,建立有效的奖惩机制;二是把加强前期工作作为推进工作的关键来抓,做好各项前期准备工作,加强分类推进,提高效率,力避反复,跟踪推进,保障工程的质量、进度和安全;三是坚定攻坚克难的决心,咬住工作目标不放松,切实把工作的注意力和战斗力集中在工作落实上,树立不达目的绝不收兵的坚定信念。

总之,我们将在区委区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水务局的大力支持下,面对机遇和挑战,振奋精神、坚定信念,负重奋进、攻坚克难,加强管理、勇于创新,全面推进区域水环境建设,为建设现代化滨江新城而不懈努力。

第三篇:黑臭河道整治工程

2010年宝山区黑臭河道整治工程-长吉树河 施工方案

第一节 工程概况

1、工程概况

2010年宝山区黑臭河道整治工程(长吉树河)位于宝山区庙行镇,本次整治桩号为0+000~0+340,本工程主要施工内容为植草护坡、木桩导梁、浆砌挡墙、仿木栏杆安装、透水砖路面等。本工程新建护岸长640m、桥涵二座。

2、护岸结构形式

本护岸规划河口宽12m,河底宽2m,坡比1:1.85,坡顶标高4.20m。结构形式共为三种,分别为A型、B型、桥涵。

A型结构为木桩、C25钢筋砼导梁、植草护坡、仿木栏杆、1.5m防汛通道;B型结构为植草护坡C25钢筋砼底板、M10浆砌挡墙、C25钢筋砼压顶,墙顶安装仿木栏杆、1.5m防汛通道。桥涵为方涵、两侧挡墙。

第二节 施工测量放样

1、工程施工测量范围

依据本合同工程投标文件规定的主要工程项目,施工测量范围如下:(1)结构测量:原始地形测绘、收方计量测量以及混凝土浇筑施工测量等。(2)其它临时工程测量。

(3)各单项工程的竣工测量和竣工资料的整编。

2、施工技术标准和规范

《国家三角测量规范》(GB/T17942—2000)。《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91。《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8—91。《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SL52—93。

3、施工测量技术方案

(1)施工控制网的布设与测量 ① 施工首级控制网测量

对监理工程师提供测量基准点、基准线和水准点及其基本资料和数据进行验收、复测的基础上,以其为施工首级控制网的起算点,按照工程设计布置,在满

第四篇:重庆市黑臭河道整治技术方案

黑臭河道整治技术方案

1.项目背景

该水体位于重庆市北部新区某区域,该区域规划为中高档及市政府保障房居住区,对景观环境要求高。该河道水体特点为高水位为304.44m,低水位为301.50m,防汛状态高水位为304.67m,河道底标高300.00m。根据一个完整潮汛周期(15天)河网模型计算分析,该河段水流流速小于0.2m/s的情况占63.6%,流速小于0.25m/s的情况占79.4%,水流速度小。水利部门已经对底泥进行疏浚、排水管理部门已对进入水体的合流管进行了截污改造。

2.水质情况

相关部门完成底泥疏浚、并对合流管的改造后,对水质进行了3个月的跟踪,取样点距离约300m,水质指数平均值见表1。由表1可知,由于水体流动性差,靠水体本身的自净能力,无法达到景观水水质要求。工程河段属于劣V类水体,其中氨氮、磷含量超标2~5倍,水体呈灰黑色,有臭味,河面漂浮杂物多,受污染情况较严重。

3.治理目标

通过治理,本河道水质要达到的定性指标为清洁、无异味,感观良好,具有较好的透明度,不易长藻类、无臭,不影响感官,具有较好的观赏性;要达到的定量指标为COD≤30mg/L,BOD 5 ≤6mg/L,NH 3-N≤1.5mg/L,TP≤0.1mg/L。

4.水体黑臭原理及原因分析

4.1水体黑臭原理

所谓“黑臭”是水体有机污染的一种极端现象,是由于水体缺氧,有机物腐败而造成的。Lazaro(1979)指出河流黑臭现象其实是一种生物化学现象——水体中有机物质的厌氧分解。大量有机污染物进入水体,在好氧微生物的生化作用下,消耗了水体中大量的氧气,使水体转化成缺氧状态,致使厌氧细菌大量繁殖,有机物腐败、分解、发酵,分解为氨氮、腐殖质、硫化氢、甲烷和硫醇等14000多种发臭物质。此过程引起耗氧大于复氧,造成缺氧环境,产生的有臭气体逸出水面进入大气,水中铁、锰等重金属被还原,与水中的硫形成硫化亚铁等化合物,形成大量吸附了FeS、MnS的带负电胶体的悬浮颗粒,使水体变黑、变臭。此外水体本身的色度对黑度也有影响。

4.2 水体黑臭原因分析

根据背景资料,原因分析如下:

(1)未截污造成黑臭水体:大量外源性污染物的进入是大部分水体发生黑臭的主要原因。近年来,城市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放量每年都有较大幅度的上升,大量污水往往未经处理直接排入附近的河流中,导致许多城市河流有机污染相当严重,河水溶解氧低,普遍出现季节性或终年水体黑臭现象。

(2)缓流型和滞流型造成黑臭水体:根据资料,该河道水体特点为高水位为304.44m,低水位为301.50m,防汛状态高水位为304.67m,河道底标高300.00m。且该河段水流流速小于0.2m/s的情况占63.6%,流速小于0.25m/s的情况占79.4%,水流速度小。由于水位落差较小,又受海水顶托,内河水流缓慢,较易产生淤积黑臭现象。其次水体处于静止状态,只进不出,难与外界交换,易富营养化,形成水华,受到有机污染时最易发生黑臭,失去自净能力。对这类水体需严格限制排入污水的水质和水量,保持其生态系统稳定。(3)乱扔垃圾现象严重,河道生态系统被破坏。(4)水体被污染后,内源底泥释放大量污染物。

5.黑臭水体治理与水质长效改善技术选择原则

黑臭水体的治理应坚持“因地制宜、综合措施、技术集成、统筹管理、长效运行”的基本原则。根据水体污染程度、污染原因和污染阶段的不同,有针对性地选择治理技术、制定治理措施。根据不同的水文水质特征、不同的治理目标、不同阶段,综合采用不同技术,并进行组合与集成,实现对黑臭水体的治理、水质长效改善和保持。在进行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技术选择时,要遵循“适用性、全面性、经济性、长效性和安全性”原则。

适用性——不同治理技术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范围,没有“万能型”的技术,需要根据水体污染程度、污染原因和治理阶段的不同,优先选择适用技术,而不是追求所谓的“新”技术。

全面性——在选择治理技术时,不能仅仅从单一方面或依靠单一技术实现水质的改善,而是需要综合、全面考虑各种不同技术的组合,实现对黑臭水体的治理。

经济性——在选择治理技术时,应开展不同治理技术方案的综合比选,从中选择经济性可行的技术。

长效性——既考虑技术方案实施后的短期效果,更应关注长期水质改善效果和水质稳定性。

安全性——要考虑技术实施后对水环境和水生态的不利影响和二次污染。例如,要慎重考虑和谨慎实施向水体中投加化学药剂和生物制剂的技术,以避免造成生态风险;曝气增氧要防范微生物气溶胶带来的健康风险和噪声引起的扰民等问题。

6.黑臭水体治理方案 遵循黑臭水体治理“系统性、长效性”的原则,遵循“外源减排,内源清淤,补水活水,水质净化,生态恢复”的技术路线,结合上节主要污染原因分析以及水体水质修复与长效保持基本思路,提出了黑臭水体综合整理方案:控源截污,清淤疏浚,垃圾整治,曝气充氧,生态修复。

6.1控源截污(已完成)

完善污水管网系统,清除点源污染。在河道周边,完善污水截流干管,将现状直接排放的污水截流至污水处理厂处理。在现状雨污合流制区域,结合城市更新改造和海绵城市建设,进行雨污分流制管网建设和改造。加快城中村的改造,完善城市垃圾收运体系。还可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控制面源污染。通过试点区海绵城市建设,把70%的雨水留在源头,通过植草沟、雨水花园、下凹式道路绿化隔离带等措施,利用植物的吸附、砂滤层的过滤等作用净化初期雨水,控制城市面源污染。

6.2清淤疏浚(已完成)。

通过清淤疏浚来清除水中的底泥、垃圾、生物残体等固态污染物,实现内源污染的控制。对河道采用机械清淤和水力清淤相结合的方式予以清理,在4~5月份,河道水量较少时采用机械清淤,在7~8月份,河道水量较多时,借水力作用进行水力清淤。

6.3垃圾综合整治

对于垃圾综合整治不足、河道垃圾污染等问题,在河道周边地区进行垃圾收运能力建设。通过配置足够数量的生活垃圾收集、清运的硬件设备,提升环卫工人劳动积极性与周边村民环境意识,逐步提升生活垃圾集中收运比例。针对现有生活垃圾问题开展河道垃圾打捞及拦污网建设工程。河道垃圾打捞分河段、定期、长期进行。

6.4曝气充氧

由于急流河道能够快速充氧,即水流增加了紊动,增强了氧的传递和扩散,可加速河流水体自净过程,因此对黑臭河流进行人工曝气,可加速水体的复氧过程,迅速氧化有机物厌氧降解时产生的S及FeS等致黑臭物质,有效地改善或缓解黑臭现象。由于河道水流缓慢,溶解氧低,曝气充氧可提高水的溶解氧浓度,提高水体自净能力。

6.5生态修复

6.5.1生态坡岸

传统刚性结构水力护坡往往片面强调河道的防洪、引水、排涝、蓄水和航运功能,却忽视了对河流生态平衡、环境保护、城市景观的负面影响。因此,专家们提出通过建设生态护坡来恢复河道的生态环境。所谓生态护坡,就是综合考虑“水安全、水环境、水资源、水景观”的协调,在满足防洪排涝等需求的同时,充分考虑生态效应,把河堤改造成为适合生物生长的水体和土体、水体和植物或生物相互涵养的仿自然状态护坡。由于治理目标中要求需要良好的景观以及原水中氮磷超标,生态坡岸有效的治理方式。6.5.2人工生态浮床 生态浮床技术是一项水环境与生态修复兼顾的实用技术,是运用无土栽培技术原理,以高分子材料为载体和基质,采用现代农艺和生态工程措施综合集成的水面无土种植植物技术。采用该技术可将原来只能在陆地种植的草本陆生植物种植到自然水域水面,并能取得与陆地种植相仿甚至更高的收获量与景观效果。与一般目前国内外采用的化学、物理和生物治污技术相比,生态浮床技术的最大优势是能标本兼治,并为水生生物的自然恢复和生存、繁衍营造良好的生境条件,最终达到修复水生态系统的目的。

由于生态浮床技术适用于总水量一定,水流速度平缓,适于搭建浮床的中小河道,治理河道氮磷超标以及水流平缓,此技术十分适合。浮床上种植的植物能吸收水中的氮、磷作为营养物质,并通过收获植物体的方式将其带离,对NH3-N、TP和有机物的去除率可达到较高的水平。选择的植物品种以既具很强耐污能力,又具有较大水质净化潜能兼有较好景观效果的普通草本植物为主,如美人蕉类、黑麦草类等。

6.5.3 恢复水生动植物技术

水生动植物是水体的净化器。维护水生物的多样性和生物链,有助于恢复和提高河道的基本功能,提高水体的自净化能力,实现水体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输入输出的动态平衡。为此,要做好河道的生态护岸工程,保留必须的湿地和水面。结果表明:此技术对黑臭水体的CODcr净化率可达80%左右,对BOD5和NH3-N的净化率可达90%。微生物和浮游藻类的分析检测结果也表明,此技术技术能够实现黑臭水体生态系统的快速恢复。

7.结论

重庆市中心城区某黑臭河道通过方案治理,能够实现区域污染物截流,解决恶臭问题,构建景观工程,改善并提升水环境质量。

城市黑臭水体的治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为了保障治理措施的科学性、可操作性和治理效果的长效性,应避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从城市水系统、区域水循环和生态建设的高度进行城市水体综合治理,有效整治城市黑臭水体。事先的黑臭水体成因分析和治理后的长效保持措施不容忽视。此外,还需要建立长效机制,保障城市水体水质长效管理。

第五篇:黑臭河道治理背景

黑臭河道治理背景

(1)响应国家《水十条》:《水十条》,提出了“到2020年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控制在10%以内,到2030年城市黑臭水体得到消除”。

(2)恢复河道水生态系统和自净能力、防治绿藻爆发的需求:恢复流域水体的自净能力消纳下水污染负荷,才能保障河道水质达标;同时恢复水域生态系统有利于增加流域生物多样性,保障其生态功能。

(3)提升周边居民幸福感、树立良好城市形象的需求:河道黑臭给周边居民带来极大困扰,降低了河道景观、文化等功能品质,而恢复河道水情、水美,提供亲水机会,能大大提升居民的幸福感和市容市貌。外源污染控制技术:

城市河道污染源:生活废水、工业废水。

农村河道污染源:生活废水、养殖业废水、农田经流水。内源污染控制技术:底泥疏浚、底质改良、增加曝气。河道生态修复:生态浮岛、生态护岸。河道景观设计: 黑臭水体治理难点:

(1)黑臭水体成因复杂,影响因素众多,是水环境污染治理的难点。(2)采取有效技术措施,短时间内能消除黑臭现象,但其难点在于治理后的水质长效保持,保证黑臭不反弹。

(3)很多黑臭水体治理工程,因重治理轻保持、重短期轻长效而导致水体返黑,水质反复恶化。

水体中有机污染物含量过高时,在好氧微生物的作用下,有机物分解会大量消耗水中的氧气,使水体转化成缺氧或厌氧状态。在缺氧和厌氧条件下,有机质腐败、分解,产生氨、硫化氢、硫醇、硫醚、有机胺和有机酸等恶臭物质,致使水体变臭。其中腥臭味是由微藻、放线菌、霉菌引起。

在缺氧和厌氧条件下,水体中的铁、锰等金属离子与水中的硫离子形成硫化亚铁、硫化锰等化合物。悬浮颗粒吸附硫化亚铁、硫化锰等,致使水体变黑。污染源调查

点源污染:污废水直排口、合流制溢流口、管网初期雨水、非常规水源补水

面源污染:城市降雨径流、冰雪融化、畜禽养殖废水 内源污染:水体底泥、岸带沿线垃圾、水生植物状况 其他:污水厂超标废水、落叶沉降情况、潜在事故排放 环境条件调查:

(1)周边环境:周边建筑群特征、城市道路和交通情况、水体沿岸其他基础设施情况等。

(2)水文条件:水体的位置、边界范围、面积及水位、流速及流量、周边水系连通情况等。

(3)水体岸线硬化状况:硬化岸线和河湖床的面积、硬化厚度、硬化类型等。(4)其他:黑臭发生时段、持续时间、百姓投诉情况、影响居民人数等。根据污染程度与治理目标的不同,黑臭水体治理可分为:应急治理、水质改善和长效保持。

应急治理阶段:对于黑臭现象严重的水体,采取有效措施,快速缓解和消除黑臭现象。通过截污,控制外源污染物的进入,通过絮凝剂、除藻剂等药剂快速去除污染物,通过底泥清淤将大量污染物迁移出水体,通过地表水或再生水补充,使污染物质快速迁移、稀释,以短期内消除黑臭。(是不得已而为一的措施,没有办法的办法)

水质改善阶段:进过应急处理措施,黑臭现象缓解之后,需进一步减轻水体污染负荷,采取工程措施净化水质,恢复水体景观功能。人工曝气充氧可使水体保持好氧状态,防止滞留型水体、封闭和半封闭型水体,投加底质改良剂或氮磷控制 剂以降低内源污染负荷;通过植物塘、生态岛等,利用水生植物是净化功能改善水质。

长效保持阶段:黑臭水体治理后,可能会面临污染负荷再度升高等问题,使得水体水质恶化和黑臭反复,因此需要保证水质有效管理,确保水质改善效果的长效性。消除黑臭后的水体,仍然是富营养化水体,藻类容易暴发,最终导致黑臭,应采取必要措施控制水华控。

在水体管理维护过程中,加强水体周边的生活垃圾控制管理,严禁生活垃圾直接入水体。同时,要定期清淤疏浚,防止底泥上浮加重水体污染,造成水体再度黑臭。

下载苏府办--黑臭河道整治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苏府办--黑臭河道整治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河道黒臭整治工作计划

    为认真贯彻落实10月8日召开的区河道黑臭整治工作动员大会精神,实现“到年年底前基本消除全区境内河道黑臭现象”的总体目标,根据“截污、清淤、调水”的工作原则,结合本区各镇......

    街道农村黑臭水体及河道“一河一策”整治方案

    XX街道农村黑臭水体及河道“一河一策”整治方案为全面落实县“河长制”相关要求,深入推进水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持续改善水环境质量,为确保按时完成整改任务,根据县《关于编制农......

    水务局核查城河道黑臭水体情况

    县水务局核查城市河道黑臭水体情况 县环保局: 经排查核实,县城内无黑臭水体。寻甸县水务局 2018年4月24日......

    城市内河和黑臭水体整治

    城市内河和黑臭水体整治 科学整治 1.严格控制污水入河。要开展点源、面源污染治理,大幅减少污水入河;加快推进城镇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设,及时处置截污水和新增城镇生活......

    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指南

    前言 城市黑臭水体不仅给群众带来了极差的感官体验,也是直接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的突出水环境问题,国务院颁布的《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提出“到2020 年,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

    河黑臭水体整治实施方案

    XX河黑臭水体整治实施方案为扎实推进农村黑臭水体整治,巩固提升农村水环境质量,特制定《XX镇XX河黑臭水体整治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

    ××镇消除黑臭河道立功竞赛活动总结

    ××镇消除黑臭河道整治行动立功竞赛活动总结 根据××区提出的关于迎世博市容环境建设管理的总体要求,××镇积极响应××区环保局组织的消除河道黑臭立功竞赛活动,通过采取......

    城市黑臭河道治理与方法的探讨

    城市黑臭河道治理与方法的探讨 摘要:根据城市黑臭河道属于重污染水体的特点,从物理、化学、生物-生态三方面阐述了城市黑臭河道的主要治理方法,并结合了各种实例,对各种技术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