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滨海新区响螺湾CBD建设规划详解

时间:2019-05-14 02:17: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天津滨海新区响螺湾CBD建设规划详解》,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天津滨海新区响螺湾CBD建设规划详解》。

第一篇:天津滨海新区响螺湾CBD建设规划详解

天津滨海新区响螺湾CBD建设规划详解

远眺响螺湾

38座摩天大楼鳞次栉比(管理员注:实际情况是,38个项目,55座高楼,有的项目不只一座高楼.妓者自己没搞清楚),,双向8车道的大道宽阔顺畅,亲水平台、带状绿地、内湖、彩带岛使人们驻足徜徉,立体式的设计充分利用地下空间„„响螺湾——这个滨海新区中心商业商务区的起步区为人们勾画出一幅和谐、时尚、现代的美景,为新世纪的写字楼集群基地注入了新的概念。

基础设施是区域发展的基础,良好的道路交通环境无疑会为区域经济插上腾飞的翅膀。响螺湾地区规划面积1.26平方公里,一期工程道路设计总长度8.5公里,道路面积28.5平方米,共计12条。目前,已经有7条道路竣工,几乎全部位于近期开工建设地块周围,达到了项目开工建设对道路通行条件的要求。响螺湾主干道之一的迎宾大道双向6车道全部具备通车条件。目前,像迎宾大道这样的竣工道路已达4条。二期工程计划建设道路10条,主要集中于大沽船厂区域,目前3条道路也已经开工建设。响螺湾商务区还将拥有庞大而先进的地下交通网络。根据初步规划,为了解决跨河交通问题,连接响螺湾和塘沽中心城区的地下机动车道将从上海道开设入口,穿过海河,直达商务区。作为现代化的商务区,具有超前意识的响螺湾已经规划出了大量的地下停车库,这些地下停车库将通过地下机动车道实现连通。

一提起写字楼聚集地人们脑海中往往会呈现出由钢筋水泥铸造的钢铁般的城市景观。在商业商务区,在大型企业的总部基地,在外省市办事处集中的基地,总是寸土寸金,总是摩天大厦簇拥,道路喧嚣拥挤,很难与花园式的美景联系到一起。而花园式、立体式的响螺湾则重新诠释了商业商务区的崭新概念。这里不仅仅有摩天大楼,还有令人神往的美丽景观和神秘的地下布局。高楼大厦是商业商务区的“保留节目”,响螺湾自然也不会少。28层,32层,46层,71层„„响螺湾总规划的高层建筑达到了38座。其中制高点直逼360米,将近3个泰达中心酒店那么高,与深圳市第一高层建筑地王大厦比肩。响螺湾商务区依海河而建,提出了近水与亲水,景深与层次的双重概念,设计元素借鉴了悉尼Dr.Mary Booth公园、费城特拉华湾等成功案例。南北方向的带状绿地、亲水平台、内湖及彩带岛形成一条滨水蓝带,与三个城市开放空间共同组成了“一带三庭”的景观模式。此外,响螺湾商务区还将充分利用地下空间,巧妙借鉴国内外先进的中心各个城区地下空间设计,建设完善的地下空间系统。地下车行系统、地下步行系统、地下停车系统、地下轨道交通系统、地下竖向交通系统、下沉广场系统、地下商业系统、通风和采光系统„„使得区域具有更大的神秘感和时尚性。

作为滨海新区中心商业商务区的起步区——响螺湾已于本月11日开始正式建设。作为外省市及中央企业驻滨海新区办事机构和商务娱乐设施的聚集区域。响螺湾正在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各地投资方。响螺湾的高起步将会挖掘滨海新区更多的潜力,一个生态的、宜居的、发达的滨海新区将呈现在人们眼前。

体验未来城市

双向8车道的宽敞马路,充足的地下停车位,布局合理的绿化景观,独具特色的街廊,以及30多座设计独特的高楼沿着蔚蓝的海河形成跌宕起伏、错落有致的天际线,在林立的高楼中,还点缀着一条滨水蓝带和三个足够宽敞的城市开放空间„„这就是未来的中心商务商业区,一个生态景观和谐、公共设施完善、就业岗位充沛,具有无比活力的城区。

建成6大功能区

中心商务商业区总规划面积为20平方公里,包括响螺湾商务区、于家堡金融区、解放路商业区、大沽生态新区、国际航运服务区、蓝鲸岛国际社区六个功能区。中心商务商业区着力提升滨海新区的金融服务、现代商务、高端商业等核心功能,重点发展为“一个基地、两个中心”,即为现代制造和研发转化基地、国际航运中心和物流中心提供综合配套服务的现代服务业,规划建设成为环渤海地区的金融中心、贸易中心和商务服务中心。

其中,响螺湾商务区已经于今年9月11日开始正式建设,它将重点建设外省市及中央企业驻滨海新区办事机构和商务娱乐设施,成为环境优美、设施齐全的现代商务区。于家堡金融中心主要聚集国内外金融、保险、证券、跨国公司总部或区域总部,大力吸引法律、会计、广告、咨询、信息服务等现代服务业,成为环渤海地区金融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和信息服务中心。解放路商业区将重点发展大型综合超市、购物中心等商贸商业设施,引进国际知名品牌店,兴建高品质住宅区,建设成为繁华兴旺的商业中心。大沽生态生活区则重点建设与工业区配套的生活服务区,它将成为生态宜居的居住区。国际航运服务区主要发展休闲、娱乐、商业、旅游、高档住宅,规划建设成为服务于国际航运中心的高级海员生活区。蓝鲸岛国际社区主要发展休闲、娱乐、文体产业,兴建高档住宅,成为功能齐全的涉外住宅区。

城区建设5步走

中心商务商业区的建设进度基本拟定为,两年开发启动、三年全面建设、五年初具规模、八年基本建成,用15到20年的时间全面达到规划设计要求和功能定位目标。在2008年底,完成中心商务商业区的总体规划、控制性规划和于家堡金融区、响螺湾商务区等重点功能区的详细规划、行动规划、城市导则。建成海河开启桥,开工建设过海河隧道,启动供热、供电、通讯等配套工程。

2009年,完成以过海河隧道、中央大道等为代表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以中央大道两侧、响螺湾商务广场、海河沿岸等为重要节点的环境工程建设,建设海洋极地世界、滨海体育中心、青少年科技主题公园、商务商业展示中心、星级宾馆、商务写字楼等项目。

2011年,响螺湾商务区将初步建成,外省市商务楼、海洋基地世界、商务商业展示中心等重大项目投入使用。于家堡金融区标志性建筑全面开始建设,解放路商业区内重点街区、大型商业设施、主题公园相继建成。高档住宅项目开发建设相继完成,生活居住区、港口服务区基本形成。

2014年,中心商务商业区的区域形象将基本完整,城市功能齐备,形成相应的产业规模,开始发挥环渤海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

城市空间更合理

作为中心商务商业区的起步区,响螺湾商务区的城市设计借鉴了多个国内外成熟项目的经验,建成后,响螺湾将成为由地上、地面、地下三层共同组成的立体城区。在地上,响螺湾地区将建起38座高楼,这些造型各异的高楼大厦,将沿着海河,在半空中形成一条跌宕起伏、错落有致的天际线。而这条天际线,将由三个高度分别为360米、320米、230米的高峰建筑所领衔。

响螺湾城市规划的地面部分,非常关注人性的需要,在城市街景布局上,提出了近水与亲水、景深与层次的双重概念,极力塑造与海河交相辉映的亲水景观,突出进深感的滨水建筑景观,建成“一带三庭”的景观模式。在商务区的东侧,沿着蜿蜒的海河岸,将建起一条南北走向的带状绿地,里面有多种绿色植物净化空气,成为城市居民的“天然氧吧”。沿着海河,在带状绿地上还将建起多个造型优美,设计大方的亲水平台,突出亲水、近水的城市景观文化。带状绿地、亲水平台以及由它们串联起来的内湖和彩带岛,将形成一个响螺湾商务区特有的城市景观——滨水蓝带。同时,为了协调高层建筑群和周围群体之间的关系,避免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产生压抑感,规划方案中已经预留了三个城市开放空间,沿着滨河西路,在林立的高楼之间建造三个大面积的城市空地,作为居民休息、娱乐的地方,形成响螺湾商务区的三大城市“中庭”。

畅游现代道路

响螺湾正在悄然发生巨变,宽广整洁的大街代替了狭窄的小巷,轰轰的施工现场打破了海河南岸的宁静。目前响螺湾商务区已有多条道路竣工具备通行能力,为区域内的各个楼宇建设提供了交通条件。与此同时,施工所需的排水、供电等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也已经到位。随着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推进,二期工程和三期工程也将陆续展开。基础设施建设的突飞猛进,为这片沃土的前行铺平了平坦的大道,从此响螺湾商务区插上了“翅膀”开始翱翔。

配套设施不落后

在道路建设的同时,排水等相应的基础设施配套工程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不仅为近期开工的施工项目做好了准备工作,还保证了基础设施建设的完整性。

在响螺湾商务区1.26平方公里的规划内,道路雨污水管线总长度32公里,总投资额约1.3亿元。截至目前,除受拆迁影响1.8公里路段外,其余路段雨污水管线工程已施工完毕,路基工程施工完毕,综合管线工程已跟进施工。大沽船厂地区1.5平方公里的规划内,共计11条道路,设计总长度9.9公里,雨污水管线总长度37.5公里,工程总投资额约2.1亿元。计划2007年10月竣工。目前,迎宾大道(二期)工程正在进行雨污水管线的施工和部分路段的路基处理。潮音寺地区共计设计道路15条,总长度11.8公里,雨污水管线总长度43.5公里。目前,该区域还未进行招投标建设,计划下半年启动该区域道路排水等基础设施建设。

中心商务商业区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的有关工作人员介绍,目前,道路路面和排水按照设计进行了同步施工,但区域内,虽然目前已经通水、通电,但都属临时性质,主要是为了满足项目的建设需要。这主要是基于每个项目投入使用后,对水、电、气等的使用都存在差别,便会产生不同的水、电需求。为此,基础设施配套建设部门将正式的水、电、气等推后建设,尤其是在确定各个项目对水、电、气的需求后再进行建设、安装。但该工作人员表示,这些配套设施的建设会在单个项目竣工前全部结束,不会推迟项目投入使用的时间。

三层立体交通

响螺湾商务区将建设地上、地面、地下三层立体交通系统,充分疏解交通,并有两条环线串联塘沽城区海河两岸的四大核心功能区。今年4月15日,连接响螺湾地区和于家堡地区的重要过河通道-中心商务商业区跨海河开启桥已经正式开工。

开启桥西起坨场南道,跨过海河,东至永太路,与规划中央大街相接,桥梁全长1066米,最大开启角度为85度,桥下通航净宽度为68米,桥面设计为双向4车道,预计整个工程将于2008年年底前结束。海河开启桥建成后,将进一步改善滨海新区的区域交通环境,完善塘沽区的城市载体服务功能,提高海河南北两岸的运输能力。

响螺湾商务区还将拥有庞大而先进的地下交通网络。根据初步规划,为了解决跨河交通问题,连接响螺湾和塘沽中心城区的地下机动车道将从上海道开设入口,穿过海河,直达商务区。作为现代化的商务区,具有超前意识的响螺湾已经规划出了大量的地下停车库,这些地下停车库将通过地下机动车道实现连通。

四条主要干道

从河南路左拐踏上迎宾大道,宽广笔直的马路立刻让人豁然开朗。目前,响螺湾商务区内道路施工已经几近结束。区域内主干道之一的迎宾大道一期工程全部完工,道路双向6车道全部具备通车条件。仅在响螺湾商务区已经完工的道路中,迎宾大道这样的道路就已经达到4条。其余3条分别为坨场南路、滨河西路和滨河南路,贯穿响螺湾地区。

从天津海河下游开发有限公司了解到,响螺湾商务区规划面积1.26平方公里,道路设计总长度8.5公里,道路面积28.5平方米,共计12条,是响螺湾商务区道路建设的一期工程。目前,已经有7条道路竣工,几乎全部位于近期开工建设地块周围,达到了项目开工建设对道路通行条件的要求。道路建设二期工程计划建设道路10条,主要集中于大沽船厂区域,目前3条道路也已经开工建设。施工人员预计,到今年年底,已经具备建设条件的多条道路有望竣工。

目前,响螺湾商务区的重要配套项目——海河开启桥项目也已经有较大程度的进展。海河开启桥是继塘沽海门大桥、海河大桥之后,在海河塘沽段建设的第三座桥梁,全长1066米,双向4车道,工程计划2008年9月28日竣工。目前,地面以下基础的施工已经结束。支撑海河开启桥开启部分的主墩柱水面下方的打桩工作结束,并且为封闭水下墩柱而搭建的钢板也已经建设完毕。施工人员预计,今年年底,海河开启桥西岸主体工程将可以竣工。在东岸相关基础工作准备就绪后,施工人员就可以立即进入海河东岸,开始海河开启桥东侧的施工。该工程竣工后,将把地处海河南岸的响螺湾商务区与北岸的商贸街连接起来,实现滨海地区对外交通与城市内部交通有序分流,形成快速、便捷的交通体系。

第二篇:天津滨海新区建设和交通局领导班子情况

建设和交通局局长:王国良

王国良,男,汉族,河北容城人,中共党员,1965年5月出生,清华大学高级工商管理专业硕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998年10月入党,1988年7月参加工作。现任天津市滨海新区建设和交通局局长,党组书记。负责建设和交通局(水务局)全面工作。主管发展改革、编制、人事、监察、财务审计、行政审批等工作,主管办公室、党群工作处、行政审批处。

建设和交通局副局长:肖瑞捷

肖瑞捷,男,汉族,天津市人,中共党员,1963年9月出生,天津大学建筑分校给排水专业本科。1997年9月入党,1986年7月参加工作。现任天津市滨海新区建设和交通局副局长,党组成员。负责发展规划、基础设施中长期建设规划、建设计划和统计、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海空港建设、对外和双城间道路交通建设、铁路和轨道交通建设)、勘察设计、房地产开发(保障性住房建设)、建设科技、节能减排、行政审批工作,分管综合计划处、规划设计处、工程建设处、房地产开发与建筑节能处。

建设和交通局副局长:李中成

李中成,男,汉族,河北献县人,中共党员,1960年10月出生,中共中央党校法学理论专业研究生。1984年5月入党,1979年11月参加工作。现任天津市滨海新区建设和交通局副局长,党组成员。负责交通运输行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和专项建设规划、交通运输、航运、机动车维修、治超、地方海事、公共交通、交通科技、行政审批工作,分管客运管理处、货运管理处、水运管理处、地方海事处、政策法规处、国防动员委员会交通战备办公室。

建设和交通局副局长:马仲雷

马仲雷,男,汉族,河北保定人,中共党员,1963年6月出生,长沙理工大学港口及航道工程专业硕士。2001年6月入党,1984年8月参加工作。现任天津市滨海新区建设和交通局副局长,党组成员。负责公用事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和专项建设规划、配套工程管理、区域内道路桥梁建设、市政道路桥梁和公路养护管理、建筑市场行业管理、工程质量、安全生产、文明施工、人民防空、防震减灾、建设科技、行政审批工作,分管公用事业处、建筑管理处、市政公路处、人防处、供热办公室、基础设施配套办公室、抗震办公室、地震办公室。

建设和交通局副局长:张金义

张金义,男,汉族,天津市人,中共党员,1963年3月出生,中央党校政治学理论专业研究生。1991年6月入党,1986年6月参加工作。现任天津市滨海新区建设和交通局副局长,党组成员。负责水务发展规划、水务工程建设管理、城市供水、节约用水、排水、污水处理、地面控沉、河道、防汛防潮、抗旱、水务科技、行政审批工作,分管防汛抗旱和防潮管理处、水政水资源处、水务工程处、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节约用水办公室。

第三篇:公共场所安全建设实施方案-天津滨海新区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

公共场所安全建设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车站、地铁、机场、港口、商场、旅游景点、医院、学校、娱乐场所等人员密集场所和大型活动安全管理工作,及时消除安全隐患,有效预防各类安全事故,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当前,全市公共场所安全持续保持了稳定良好局面,未发生群死群伤治安灾害事故和暴力恐怖、个人极端暴力事件。但在日常安全管理工作中也暴露出以下突出问题:

(一)责任落实不到位,缺乏整体规划,特别是在建设、投资、施工等方面职责交叉,一些隐患问题未及时、有效解决。

(二)管理机构不健全,负有公共场所安全管理职能的部门在机构设置、人员安排上落实不到位。

(三)安保力量不完备,在安保人员和安保资金投入上严重不足,存在管理盲区。

(四)管理制度不完善,相应标准规范不适应新常态下工作需要。

(五)基础建设不到位,安全设施不齐全,经费保障无法满足安全管理工作需要。

(六)检查督导不深入,安全隐患未有效根除,极易引发重大安全事故。

二、总体思路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积极回应社会动态化、信息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积极拓展以“互联网+”为主导的公共安全管理模式,推进公共安全管理方式方法创新,建立健全社会治理、共建共享、系统谋划的公共安全管理机制,全面夯实各类公共安全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预防、处置安全事故能力和水平,坚决遏制公共场所安全事故发生,为安全天津、平安天津、美丽天津建设提供坚实的安全保障。

三、重点任务

(一)建设“互联网+”模式安全管理服务机制。

1.建设公共场所安全管理信息网络平台。涵盖全部公共场所安全管理业务,建设互联网门户网站、手机客户端应用程序、面向群众及企事业单位的各类服务模块,引入云计算和大数据处理技术,建设统计分析、辅助决策、运维管理等系统,提供行政审批、查询信息、情况反映、政策咨询等服务,保证系统每次访问都能秒级响应,启动办理工作流程同步显示功能,通过短信、微信向访问者第一时间反馈结果,全面提升全市公共安全场所管理的信息化、现代化水平。

2.建设公共安全社会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平台。着眼于大数据时代发展要求,公安、安全监管、国土房管、交通运输、卫生计生、人力社保、建设、宗教、文化、教育、体育、通信、邮政、民航、铁路、旅游等相关部门、重点单位,大力加强信息资源的整合共享,积极签定信息资源双边合作协议,建立信息数据交换的长效、长期机制,形成公共安全社会信息大整合、大共享、大应用的工作格局,提升对公共安全问题的预知、预防、预警能力,为及时发现、掌握、消除公共安全隐患问题提供信息保障。

3.加强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将公共场所视频监控系统建设作为平安创建工作的重要内容,统筹做好规划设计,细化建设方案,强化行政许可审批,并做好新建公共场所视频监控系统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同步投入使用。以全域覆盖、全景分辨、全时监控、全息感知为目标,建立健全视频监控网建设组织协调机制,实现视频监控整合联网、运维保障、共享应用,使公共区域、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和住宅小区的视频监控覆盖率、视频监控联网率、新建高清摄像机使用率达到100%,公共区域、重点行业视频监控系统运行完好率达到95%以上。结合智慧城市建设,充分运用新一代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智能传感、遥感、卫星定位、电子地理信息等技术,大力开展全市视频监控的综合应用、深度应用、规范应用、专业应用。大力加强专业监控力量建设,建立分级分类视频巡查机制,规范值守岗位职责,采取融资租赁等方式推进视频监控系统管理维护、设备更新、技术升级的长效机制建设。鼓励综合运营服务企业以社会化、市场化方式对视频监控点进行整合。

4.加强公共安全应急保障建设。着力推进公安应急指挥平台建设,引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先进技术,建设功能完善、安全可靠的新一代110报警服务平台,同步建设相应的数据库系统、指挥决策系统、视频综合应用系统、智能统计分析系统。完善升级110大数据分析及智能警情研判系统,建设相应的警情分析研判模块,提升110警情研判针对性、时效性,为应急指挥处突提供保障。完善警用数字集群系统建设,根据应急指挥需求,充分发挥数字集群系统与警用地理信息系统、警务信息查询系统、110接处警系统相结合的优势,开发以350兆数字集群系统为基础的可视化调度应用,为应急指挥调度提供通信支撑。推进车站、地铁、商场、旅游景点、医院、学校等人员密集场所的紧急报警系统建设,并建立日常使用管理制度,确保一旦发生突发紧急情况,能够快速、有效处置。

(二)大力推进重点部位、重点场所安全管理建设。

1.加强公共交通行业安全管理建设。交通运输管理部门推动在公共汽车、长途汽车和出租汽车上安装卫星定位系统,在地铁运营车辆上安装视频监控系统,在地铁、长途汽车站安检通道建设人像识别系统,建成天津市公共交通系统在运车辆信息中心,建立信息实时传输机制,实现指挥、调度、监控、数据采集、存储、轨迹追踪查询的信息化。推进地铁、公共汽车、长途客车、出租汽车实行一卡通实名制乘车,建立乘客信息采集、共享机制,严格落实进出站票证核对、安检以及候车、登车封闭式管理等措施。推进在重点场站、重点线路、重点时段的地铁、公共汽车和进京长途车辆上配备乘务管理人员,在地铁建立应急救援处置队伍,在运营车辆内配齐安全锤、灭火器和必要的救生器材,研制推广易开启车门、车窗、自动破玻器、自动灭火装置等新技术、新产品,在地铁车站和重点长途客运车站配备防毒面具、空气呼吸机、防爆毯、防爆罐、防护服等防护和应急处突装备,为应对各类突发事件做好充分准备。加强铁路、机场、客运港口人防、物防、技防设施建设,建立健全各类安全管理制度,完善各类应急处置预案,加强日常检查、监督,促进安全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

2.加强商场、娱乐场所等行业安全管理建设。推进娱乐场所治安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落实从业人员实名制登记,根据娱乐场所备案管理、经营资格、安全设施、安全防范、经营规范等状况实施分类管理,并强化日常管理、抽查检查和监督指导,增强管理针对性、实效性。强化对娱乐场所的安全检查和日常管理,加强娱乐场所信息管理系统建设,统筹规划,同步推进,同步落实,有效提升娱乐场所信息化管理水平。推动商场、超市、商业综合体和娱乐场所落实治安保卫主体责任,配备与治安保卫任务相适应的专职或兼职治安保卫人员。积极扶持和促进饭店、洗浴、娱乐等行业协会的发展,发挥其行业自律、反映诉求和服务的功能,落实场所法人责任制,有效维护安全管理秩序。

3.加强大型活动及旅游景点、宗教活动、文体活动场所安全管理建设。建立大型活动风险评估机制,按照风险评估等级,实施分级分类管理、动态管理和信息化管理,落实相关安保措施,科学制定安保方案和预案,加强安全风险的预警监测,提高大型活动安保工作规范化管理水平。对大型活动实行分类管理,分类开展安全监管工作,监管承办单位合理配备安保力量和安保设施,严防消防、拥挤踩踏事故。积极推进大型活动安保工作社会化运作,按照承办者负责、政府监管的原则,落实大型活动承办方安全责任及政府监管职责。探索建立大型活动安保社会化新模式,由承办方按照活动的规格和规模,与专业保安服务公司签订安全服务合同,由专业保安力量开展活动安保工作,逐步减少安保警力投入。推动主管部门在旅游景点、宗教活动、文体活动等场所建立人流量预测和监控信息系统,及时向社会发布“大客流”预警信息,完善人流量监测和人员疏导机制,严格核定客流上限,并完善应急预案,严防发生拥挤踩踏等安全事故。

4.加强校园、医院安全管理建设。加强高校内部安全信息化建设。建设高校安全管理信息平台,基于互联网技术,建立层级化安全管理网络,网上实现要害部位查询、安全信息汇总分析、安全隐患整改、动态管理。加强幼儿园、中小学、高校和医院安全防范工作指导、检查,健全内部巡逻检查、守卫防护、治安隐患排查等保卫制度,建立重点时段校园门前及周边常态化巡控机制,严格落实专职保安配备、管理、培训制度,有效维护校园门前及周边治安秩序。建立校园、医院周边治安乱点排查整治机制,定期组织开展拉网式排查,解决突出治安问题,净化地区治安环境。加强教职员工和在校学生的法制安全教育,组织开展应对暴力恐怖案件、个人极端暴力事件以及地震、火灾、交通安全事故的演练,普及安全防范常识,提升自防能力。加强校车管理,严把校车注册登记审核,强化校车检验监管,杜绝违规检验行为。严格校车监销管理,现场监销注销登记的校车并收回校车标牌。强化校车及驾驶人日常教育监督管理,规范学校门前交通秩序,严查校车交通违法行为,严防学生交通事故。

四、推进安全管理规范化建设

(一)细化公共场所安全标准和规范。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等9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工作的若干意见》(发改高技„2015‟996号)、《企业事业单位内部治安保卫条例》(国务院令第421号)、《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05号)、《娱乐场所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58号)、《天津市安全技术防范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和规定,结合当前公共安全工作需要和存在的问题,安全监管、公安、教育、交通运输、人力社保、商务、建设、文化、卫生计生、体育、旅游等部门进一步明确在公共场所安全方面的职责分工,研究制定和不断完善符合全市实际的公共场所安全标准、工作规范。

(二)加强公共场所安全监管责任落实。我市各级人民政府要将安全管理工作摆上重要位置,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统筹协调、督促推进,确保各项安全管理工作顺利实施。安全监管、公安、国土房管、交通运输、卫生计生、建设、宗教、文化、教育、体育、旅游等部门以及公交、轨道交通、铁路、机场、港口等重点企业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落实管理职责,建立安全管理责任制,严格落实部门责任、企业责任和岗位责任,确保各项安全管理工作落实到位、取得实效。建立健全部门、单位长效工作机制,定期会商、定期通报情况、定期检查,形成整体工作合力。

(三)严格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在涉及安全管理的行政审批、设施建设、重大隐患整改等方面工作不力、失职渎职的,依法依纪严肃追究相关单位、领导、人员的责任,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第四篇:推进天津滨海新区智能交通系统建设的思考

推进天津滨海新区智能交通系统建设的思考

转载日期:2012-7-18 0:17:00 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摘要:本文概要地介绍了滨海新区道路交通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站在全局的高度深入地分析了滨海新区交通运输的需求、必须解决的问题以及发展智能交通的必要性,提出未来几年中滨海新区智能交通发展的战略定位、阶段建设目标和建议,为进一步编制滨海新区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规划提供了依据。关键词:智能交通系统;交通运输体系;综合信息平台

1引言

天津滨海新区位于天津市东部临海地区,包括塘沽区、汉沽区、大港区三个行政区和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天津港保税区、天津港,以及东丽区、津南区的部分区域。规划面积2270平方公里,海岸线153公里,常住人口145万。

滨海新区确立的对外交通的发展目标是:“依托海、空两港,充分利用欧亚大陆桥头堡的优势,积极建设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努力构筑与周边及'三北'地区紧密联系的综合交通体系,成为联系南北方、沟通东西部的综合交通枢纽。”目前,滨海新区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已经初步形成了以海港为龙头,以空港为依托,公路、铁路、管道为骨架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2滨海新区发展智能交通系统的必要性

2.1 智能交通系统的概念

智能交通系统(ITS)是指把人、车、路等所有与交通有关的一切都视为一个整体,通过采用计算机、通信、人工智能、传感器等领域的先进技术,使交通参与者可以随时通过GPS/GIS、广播、信息发布板等手段了解目前的交通状况,而交通管理部门则可通过道路上的车辆传感器、视频摄像机等设备随时了解各个路段的交通情况,并随时对各路口的交通信号进行调整以及对外界进行信息发布,使整个交通系统的通行能力达到最大的智能化的系统。

智能交通系统可以有效地利用现有交通设施,彻底改变目前被动式的交通局面, 减少交通负荷和环境污染、保证交通安全、提高运输效率、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目前,智能交通系统建设因其能够推动社会信息化及形成新产业而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已成为21世纪交通运输体系的发展方向。

2.2 滨海新区智能交通系统建设的必要性

目前,公路运输仍是滨海新区交通运输体系的主体,空运、铁路、管道运输只占总运量的10%-20%,因此,解决好道路交通问题是当前面临的首要问题。

道路交通拥阻会造成巨大的时间和经济损失。在我国的部分大城市,由于交通拥阻造成平均行车速度已降至20km/h以下,有些路段甚至只有7~8km/h;滨海新区虽相对较好,但随着近十年来经济的迅猛发展,机动车拥有量以每年10%-15%以上的速度增长,而道路面积年均增长率只有3%左右。当前核心区域内部分路段出现交通拥堵现象的频率也在急剧增加,交通状况呈迅速恶化趋势。据统计2006年中,仅天津港及周边集疏港通道就发生交通阻塞1075起,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3000万元以上,由此引发的间接损失更是难以计数。

道路拥堵也加大了环境污染。由于车辆行驶速度慢,尾气排放增加,使得城市的空气质量进一步恶化。

当前,造成滨海新区交通拥阻的原因归结起来有以下几点:

路网结构仍不完善。由于滨海新区是“多中心、组团式”的城市布局结构,受地理条件的影响,滨海新区的核心区被京山铁路和海河,分别从东西向和南北向分割,造成道路网的东西不畅、南北不通,致使港口物流运输能力低,重要交通节点的流量过度集中。

新区交通的特点依然是混行交通。港城交通混行、客货交通混行、机非交通混行。疏港交通由中心城区穿行,一方面无法满足港口年吞吐量持续增长的需要,另一方面也造成了城市交通环境的恶化,机非交通混行极大地降低了通行效率。

公共交通分担率低。公交路网布局零乱,中心城区线路、市郊线路、外围长途线路相互重叠、分工不清,缺乏换乘枢纽的有效衔接。

道路交通设施尚不完善。近十年来,道路交通设施虽然有了较大改观,但跟不上机动车的增长速度,特别是现代化的交通管理设施缺乏,交通管理水平不高。虽然滨海新区界内的开发区、塘沽区、汉沽区、大港区以及天津港等地区已先后建立了自己的交通监控中心,但大多只是实现了监视功能,而远没有发挥控制功能的效果,更没有形成一个新区统一的系统,无法实现宏观的整体协调管控。

集疏港货运车辆的车辆状况差、技术性能低及违法超载已成为制约新区交通的重要因素。以塘沽地区的集疏港通道为例,货运车辆平均日故障次数达300次以上,给城市交通带来了巨大压力。

由此可见,要确保滨海新区交通发展目标的实现,必须要有一个与之相适应的现代化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作为基础保障。因此,在加强道路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大力推进智能交通系统建设是滨海新区大发展的必由之路。

3推进滨海新区智能交通系统建设的策略

3.1滨海新区智能交通系统发展的战略定位

根据新区目前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智能交通系统将作为重要的技术手段和信息化社会的切入点,改善滨海新区交通运输行业的服务质量,提高运营效率和管理水平,成为滨海新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城乡交通一体化的支撑,促进滨海新区智能型大交通体系的形成。

3.2建立整个滨海新区的ITS协调组织机构 加强研究 统一规划

滨海新区目前仍然是条块分割的状况,各行政区、功能区及各自所属的行政部门分头发展自身的ITS,这将造成资源上的巨大浪费。为此应尽快成立一个统一领导的,有关部门、学者、企业和研究部门共同参与的智能交通协调组织机构,加强基础理论研究,统一制订整个滨海新区的ITS发展规划和规范标准,确保各分系统的兼容性,以便将来实现资源共享。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减少局部利益的冲突和有限资金的浪费。在总体规划设计上应具有超前性,在综合考虑滨海新区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管道运输需求预测情况的基础上,统一规划好今后10-20年,甚至更远期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目标。同时,在城市道路、桥梁以及大型公共场所等重大建设项目中,应将智能交通建设作为项目的配套设施,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竣工。

滨海新区应借鉴国内外智能交通系统建设的先进经验,以滨海新区现有的智能交通管理设施为基础,构建一个更高层次的、开放的、安全的智能交通运输体系框架结构,统一信息平台以应对各业务系统和部门对交通信息的不同需求,实现信息共享。变被动型、跟踪型的发展模式为主动型、适应型的发展模式。

3.3滨海新区智能交通系统发展的阶段目标

近期用3-5年的时间,充分利用现有条件,以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塘沽区为示范区,主要解决中心城区交通拥堵,有目的地改进交通控制中心系统,改善交通结构,减少交通需求,为ITS创造必要的技术条件和交通环境。完成ITS标准化的制定,建立综合信息网络平台,相关部门完成本行业ITS发展规划及信息化建设目标。加强宣传,发动有关企业开展ITS开发。加强国际交流,了解国际ITS的动态,消化、吸收国内外先进技术,推广应用ITS技术。

中期用5-8年的时间,完善现有系统,并推广应用到整个滨海新区。在综合信息网络平台下,实现人、车、路交通信息双向交互。实现真正的交通监视、指挥、控制,达到减少堵塞时间、降低交通事故、出行便捷及保护环境的目的。

远期用3-5年的时间,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并达到世界发达国家水平。城市交通结构趋于合理,公交运量占较大比重;建立一个大范围、全方位发挥作用的实时、准确、高效的智能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实现各种交通方式的综合运输规划、管理运营智能化,形成ITS新产业,以此推动信息化社会的进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3.4解决好当前ITS建设中的关键问题

滨海新区的ITS建设首先遇到的就会是资金问题,应根据现有条件以个别见效快的ITS项目入手选择恰当的切入点,。例如:大力提高公共交通服务水平,遏制非机动车和私家车的出行需求;充分发挥现有空运、铁路、管道运输方式的作用,分担道路交通压力;坚持以自主开发为主、引进为辅的原则,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交通技术和产品。

参考文献

[1]王笑京,齐彤岩,蔡华.智能交通系统体系框架原理与应用,2005,9.[2]《中国智能运输系统体系框架》 国家九五重点工程ITS专题组 2003.1

[3]黎德扬.社会交通与社会发展,2001

[4]王成刚.交通运输市场概论,1995.[5]真虹,刘红,张婕姝等.信息流与交通运输相关理论,2000.[6]史其信,陆化普.智能交通系统的关键技术及研究发展策略,1998,3.

第五篇:天津河西规划八大功能区 小白楼CBD扩容100万

天津河西规划八大功能区 小白楼CBD扩容100万㎡

按照将天津市逐步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社会文明、科教发达、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和生态城市的要求,河西区政府依据城区比较优势和多年来发展的基础,通过科学论证,提出到2010年,将逐步建成友谊路金融服务区、小白楼商务中心区、大沽南路商贸街区、解放南路商贸物流经济带、海河沿线休闲旅游景观带、陈塘科技文化产业园、佟楼商圈和梅江及梅江东国际社区等八大功能区,努力将河西区建设成为经济强区、文化大区和生态宜居城区。这一区域北至复兴河、西至洪泽路、东至微山路、南至珠江道,总占地面积共计278公顷。

该科技文化园将积极发挥科技优势、人才优势、交通优势、金融优势、政策优势,形成产、学、研一体,产、供、销一条龙的多条产业链。打造以高新技术产业、高端服务业和高智力人才聚集地为重点,发展以创意产业、科技研发和现代服务外包为主题,以高新技术产业、高智力服务业为重点的“双高型产业”,积极与滨海新区的产业链相衔接的现代创新型号产业园区。目前,陈塘都市型工业区已经进入全面土地整理阶段,将陆续推出向社会广泛招商。

友谊路金融服务区

金融服务区北起马场道、南至黑牛城道、加上友谊路与乐园道两侧和友谊路与围堤道两侧,占地面积310公顷。

功能定位以金融带商务服务业和会展文博业;形态建设以众多金融机构、星级宾馆酒店、国际展览中心、银河广场为依托,打造友谊路现代金融服务区。重点构建三个功能节点,即:北部商务办公综合区、中部金融服务综合区、南部商务服务综合区。现有商务商业载体19座,建筑面积84万平方米,“十一五”期间准备再建国际金融中心、君谊大厦、世贸大厦、罗兰花园三期、甬商大厦等14座高档商务楼和星级酒店,总建筑面积118万平方米;重点发展金融、保险、中介服务、会展、文博、酒店和高端商业。

小白楼商务中心区

商务中心区东至台儿庄路、西至南京路西侧,连接大沽南路、北至徐州道、南至奉化道构成占地68公顷的区域。目前小白楼地区中心商务指数已经达到68.8%,达到了一般意义上城市中心商务区(CBD)的指数标准,商务楼宇企业入驻率达到85%以上。地区功能定位为以商务带商业,与和平区联手打造市级商务中心区,形态建设以高档商务写字楼、高级宾馆酒店、专业精品店、高级公寓为依托,改造和新建多座高档商务商业载体;重点发展中介服务、高端品牌商业、企业总部等行业。目前已建成凯旋门、国贸中心、金皇大厦等20余座商务载体,建筑面积68万平方米。目前,还有近100万平方米的商务楼宇正在规划、建设中。大沽南路商贸街区

该街区北起琼州道、南至围堤道,占地面积70公顷,是本市整体商业布局规划组团之一。目前,这条商业街上已有恒华、国华、新澳等一批商业设施,国美、永乐、苏宁、大中等国内知名电器店相继开业,以家电为特色的商业街初步形成。“十一五”期间,大沽路商业街重点构建两大功能街区,即:北部都市风情休闲街、南部家电商业街。地铁1号线在这条街上有两个进、出站口,下瓦房是地铁1号线和规划地铁5号线以及公交客运站、停车楼汇集成的大型交通枢纽。解放南路

商贸物流经济带

经济带功能定位以“家”和“车”为两大物流板块的商贸物流;形态建设以环渤海建材装饰城和汽配汽贸街为依托,改造和新建仓储式卖场57.3万平方米,重点发展家居建材饰品、仓储运输、汽配汽贸行业。现有环渤海、美克美家、红星美凯龙、珠江五金城等家居建材大型商业载体,以及多家汽车4S店。规划建设项目有汽车城、珠江五金城二期、婚庆广场等。

海河沿线

休闲旅游景观带

海河河西段自徐州道至双林引水河止,全长8.7公里,规划中的海河河西段投资额占海河总规划投资的17%。功能定位以商务带休闲旅游业;重点发展购物观光旅游、休闲体育运动等特色行业,形成海河西岸具有一定规模的经济带、文化带、景观带。重点打造小白楼商务中心区、德式风情街、海河城市广场、海河水上运动世界(天津湾)、柳林风景区五个节点。

梅江、梅江东国际社区

此区域是市区连接滨海新区的前沿和重要通道。其中,梅江地区占地面积近10平方公里,是我市著名的生态宜居区。大梅江是由梅江生态居住区、梅江南、海逸长洲(查看地图)、梅江湾、水晶城、第六田园(查看地图)共六大板块构成。梅江东地区尚有较大的土地开发空间,也为中心城区的分区规划预留了扩展空间。

佟楼商圈

佟楼商圈北起马场道,南至干部俱乐部,西至气象台路,东至绍兴道与围堤道交口,占地面积90公顷。功能定位高端环保型商业,形态建设依托该区域重点院所、市级医院聚集,文化品位、消费品位高的优势,建设德才里大型商业综合体、佟楼绿色食品中心和干部俱乐部星级酒店;重点发展一线品牌、绿色食品及酒店业。

下载天津滨海新区响螺湾CBD建设规划详解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天津滨海新区响螺湾CBD建设规划详解.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