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皋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实践与思考

时间:2019-05-14 02:56: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如皋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实践与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如皋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实践与思考》。

第一篇:如皋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实践与思考

如皋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实践与思考

施建石

4月中旬,江苏省委、省政府在无锡召开全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工作会议,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明确工作重点,动员全省上下全力打好转变发展方式这场硬仗,努力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省委书记梁保华发表重要讲话,省委副书记、省长罗志军作会议总结。无锡会议之后,如皋市立即召开了历时三天的全市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推进大会,就贯彻落实全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工作会议精神作了全面动员和精心部署,结合一季度经济发展形势,组织了外出考察学习和市内现场观摩,要求全市上下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高点定位,强化举措,奋力打好经济转型升级这场硬仗。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如皋市在保持经济较快增长的同时,紧紧围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全面加大组织推进力度,在重点领域求突破,不断取得务实成效。

(一)以政策服务推进转型升级。如皋市出台了《关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意见》,提出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总体要求和目标,落实了包括鼓励新兴产业发展、企业做大做强、企业技术改造和创新、企业创名创牌创优、企业节能减排、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及其他产业优化提升的扶持政策;围绕产业集聚、企业集群、资源节约,出台了《关于加快开发开放主体功能区专业园区转型升级的意见》,就全面提升主体功能区承载能力,打造经济发展新空间,构筑新的区域经济竞争优势,提出了系列举措,力求以政策强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在政策引导的同时,结合该市实际情况,提出了新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数、新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数、科技招商数等紧扣转型升级的全新考核指标,列入对镇区和相关部门的年度考评范畴。为确保转型升级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成立了由市四套班子主要负责同志和市委常委分别挂帅的各具体工作推进组,涵盖了推进转型升级的各个方面,通过月度督查和考评,构建了压力层层传递、职责明确到位、组织保障有力的推进体系和服务网络。

(二)以规划引领推进转型升级。如皋市正在以规划、产业、载体为引领,全力推动开放型经济转型升级。结合该市产业发展现状,围绕转型升级、转变发展方式要求,组织制定并实施了十大产业规划纲要,构建起该市经济发展的全新体系,为该市新兴产业发展确立了发展路径,提出了对策措施;规划以六大新兴产业发展为目标,大力引进和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环保、新传感网等新兴产业,加快光伏、光热、风电等低碳经济版块的发展;为提高转型升级有效平台,该市加快编制完善了园区总体发展规划和控制性详规,加快了20个特色专业园区规划的修编送审,确保上半年全部到位。强推园区招商,不断促进园区转型,提升园区产业层次;围绕壮大千百亿企业、做优十亿企业、做强5000万元企业、做精规模企业工作思路,着力推动千百亿企业规划编制完善发展规划,力争在上半年完成全部规划编制工作并通过评审,加大对目标千百亿企业动态管理力度,进一步完善资源要素保障机制,扎实推进目标千百亿企业家培育工程,合力打造千百亿企业集群。

(三)以推进重大项目促进转型升级。进一步梳理全市重大项目信息库,创造条件对接中央和省投资项目,全方位开展了项目跑部跑省活动,最大限度地争取上级支持,努力扩大有效投入;不断加大重大项目组织推进和协调服务力度,主要对中海油、华电、中铁机械、沃尔玛等重大在谈项目紧密跟踪,力促尽早签约落地,推动双钱轿车轮胎、钢球动车组滚动体、英田乘用车、神马复合杆塔和桐化工等在手项目快开工,加快熔盛修船、海通海工、中铁山桥一期、日本森松、瑞泰船务、百川化工、阳恒化工、爱康太阳能、文峰广场、南通晟峰等一批在建项目加快建设,提早竣工;支持和鼓励企业围绕设备更新、工艺革新、产品创新,加大技改投入力度,提高装备水平,扩大生产规模,提升核心竞争力。目前如皋市正在全力组织推进“奋战一百天,迎接沿海开发一周年”,及南通市百个亿元项目集中开工活动,全面加快跨年度和今年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的建设进程,力求通过全方位服务重大项目,有力推进该市产业结构迈上新台阶,转型升级取得新成果。

(四)以强推节能减排倒逼转型升级。如皋市进一步加大了项目源头控制,建立健全了严格的行业准入制度,把节能评估、环境评价作为市场准入的强制性门槛,从严限制高耗能、高污染项目和生产工艺能力过剩项目,同时组织实施一批高水平清洁生产改造项目,重点组织冶金、建材、化工、电力、纺织五大行业重点企业、重点工程的节能减排,努力构建节能减排技术服务体系。努力探索低碳经济的发展新途径,建立健全发展循环经济的技术创新、技术服务体系,积极推进清洁生产,倒逼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经济转型升级。

(五)以强化要素保障推进转型升级。如皋市不断加大对项目推进及组织经济过程中矛盾的协调服务,通过“四个一”推进体系,把各类政策第一时间送到企业,把实施中的难题在第一时间予以化解;组织送金融下乡活动,召开了全市企业上市工作座谈会,倾尽全力化解融资难题;组织开展园区建设推进现场会,加大土地拆迁整理力度,着力破解土地瓶颈难题;继续化解用工矛盾。近期该市将组织实施校企对接及企业用工招聘会。通过加大释疑解难力度,为企业发展营造更为宽松的政务环境,为经济转型升级提供高效的服务平台。

二、存在问题

虽然如皋市在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展创新型经济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也清醒地看到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与开放型经济、创新型经济相适应的招商队伍建设亟待加强,管理机制仍需创新,招引项目的层次还需进一步提升,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招商成效尚不突出。二是项目投入对产业转型升级的支撑力仍显不足,一季度储备的带动转型升级的重大优质项目偏少,部分在建重大项目推进不快。三是专业特色园区转型升级意识仍需加强,拆迁、功能配套建设的力度还不够大,开发思路还不够宽,落户园区的一些项目投资强度不高,产业集聚集约水平仍需提升。四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大,高效设施农业建设与目标要求差距较大,以生态市创建为统领的市镇村三级创建力度仍需加大,长效管理机制仍需进一步落实等等。对此,如皋市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以实实在在的举措推动经济快转型、快见效。

三、下一步打算

(一)强化组织协调程度,提高工业经济运行质量。

1.抓重点,有序推进规模企业培育。围绕壮大千百亿企业、做优十亿企业、做强5000万元企业、做精规模企业工作思路,增强大企业(集团)、行业小巨人、亿元企业和规模企业核心竞争力。一是着力推动千百亿企业规划编制。推动目标千百亿企业编制完善发展规划,确立近、中、远期战略目标,构建切实可行的支撑体系,确保上半年所有目标千百亿企业全面高质量完成规划编制工作,并力争通过评审。二是抓好规模企业培育。围绕全年新增规模企业200家以上,应税销售超亿元企业总数70家的目标,建立过程控制任务体系,确保形成双百亿企业为龙头、10家数十亿元为企业为支撑、70家亿元企业为依托、100家5000万元企业为基础、1200家规模企业为平台的规模经济发展格局。

2.抓科技创新,大力推进企业转型升级。重点围绕国家高新技术研究开发领域,积极实施各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通过政府科学技术资金的引导投入,进一步强化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投入机制,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推进高新技术重点产品群、产业链的形成和壮大,促进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化和传统产业高新技术化的发展步伐。引导全市所有企业按照“有科技人员、有研发经费和设备、有研发课题、有技术依托单位、有激励措施”的“五有”要求,建立健全研发机构,使研发机构成为科技要素聚集与科技成果开发的平台、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确保全市年销售亿元以上制造业企业全部建立市级企业技术中心,确保高新技术企业应税销售收入占规模工业的比重达到25%。

3.抓载体,持续推进园区建设。一是狠抓园区规划,督促各特色园区加快详规修编,进一步细化园区产业重点招引项目,确保规划高起点。二是强推园区招商,按照特色园区打造方向,开展系列专题招商,以好项目、大项目提升园区产业层次,加快园区转型升级进程。三是猛攻土地拆迁整理,以月度点评、典型培育、季度现场推进、媒体报道、考核排名等形式,全力推进全市工业集中区核心区和各特色园区的土地拆迁整理。四是强化功能配套建设,重点支持引导社会资本在集中区(园区)内投资功能性、基础性项目。

4.抓协调,奋力破解要素瓶颈。一是积极拓展劳务引进渠道,与外省、市、地区进行劳务合作,力争更多劳动力来如服务,帮助企业化解用工难的矛盾。二是以镇区为单位,持续推进“金融下乡”活动,组织相关金融部门到企业所在镇区举办多形式银企合作对接;组织年销售5000万元以上企业以及投资规模亿元以上项目参与南通市“千企千亿”银企授信活动,帮助企业化解要素矛盾,缓解融资困难。三是放大担保公司实力,化解担保难题。在确保融资安全基础上,努力降低受保企业成本,更多地向中小企业拓展业务覆盖面,放大政府性担保公司的导向作用。四是进一步优化行政审批机制,建立重大项目联合预审、审批代办和跟踪服务制度,开辟重大项目审批快速通道,全面提高项目审批效率。对需上级审批的项目,抢抓审批提速的契机,为企业做好向上报批服务,力争更多的项目快速通过上级审批。

(二)大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发展方式转变。

继续按照调高调优的思路,注重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努力构建如皋市经济发展新优势。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以船舶修造、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石化及精细化工、钢铁、纺织服装、食品、新能源等产业为重点,突出新能源、新医药、新材料、环保材料等新兴产业,引导资源向特色产业带、专业化园区集中,提高产业集中度,加快组建产业集群。不断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加强对企业信息化应用的引导,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大力发展服务业,以制造业配套的现代物流、科技服务、信息服务、商务服务、市场集群等生产性服务业为重点,着力加快服务外包业发展,抓好新传感网产业的培育,加强该市软件园、现代物流园、科技创业园、中央商务区和产品交易市场等集聚区的建设。瞄准2010年如皋港达到亿吨大港能力、保税功能区投运的目标,加快300万m3油品仓储、熔盛物流、保税物流中心等 重点项目建设进程,全力推进港口物流业快速发展,做大做强港口物流。高水平推进科技城软件园起步区建设,重点发展软件开发、楼宇经济、动漫设计等。积极拓展服务外包产业,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面向民生的生活性服务业。加快专业市场向智能化、信息化方向改造提升。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以“高效农业三年倍增计划”为龙头,充分发挥“三集中”和“万顷良田”工程的带动作用,积极争取更多农业项目挤进省市“十二五”计划;以培育农业龙头企业为抓手,进一步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

(三)狠抓有效项目投入,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1.努力扩大有效投入。一是进一步梳理全市重大项目信息库,有的放矢地组织项目包装,创造条件对接中央和省投资项目,最大限度争取上级支持。二是引导投资结构调整,突出主导产业的投资,重点鼓励在十大产业的高端化、规模化和品牌化上加大投入。三是放大政府投入影响力,完善和落实鼓励民间投资的配套政策措施。

2.推进项目招引精准化。紧紧围绕船舶修造及配套、汽车及配件、石油及精细化工、装备制造、新能源、信息产业等先进制造业和通讯、环境保护工程等高新技术项目,重点突出先进制造业、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等专题招商活动,积极开展产业链重大项目招商,瞄准全球500强、国内100强,大力引进一批超亿美元项目,重点突破超十亿美元项目。组织服务业专题招商,确保服务业可持续发展。3.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加大重大项目组织推进和协调服务力度,强化重大项目建设过程控制,对重大项目特别是投资在5亿元以上特大项目实行挂图作战、倒轧时点,确保项目按序时高效推进。一是紧盯在谈项目促落地,对中海油、中低速柴油机、中铁机械、沃尔玛等重大在谈项目紧密跟踪,力促尽早签约落地。二是推动在手项目快开工,推动双钱轿车轮胎、钢球动车组滚动体、英田乘用车、神马复合杆塔、和桐化工等在手项目快开工。三是推进在建项目早竣工,加快熔盛修船、海通海工、中铁山桥一期、日本森松、瑞泰船务、百川化工、阳恒化工、九鼎风电主机、爱康太阳能、文峰广场、金茂国际、江苏纪元、南通晟峰等在建项目加快建设,提早竣工。

4.加大技改投入力度。支持和鼓励企业抢抓国家继续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引进技术、设备成本较低的有利时机,围绕设备更新、工艺革新、产品创新,加大技改投入力度,提高装备水平,扩大生产规模,促进转型升级,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重点突破小企业改造升级,以技改典型引导同行业加大技改投入力度,放大技改投入典型效应。加快推进熔盛海工、九鼎聚乳酸和高模量玻纤、英田轻卡、昌昇搬迁、荣威二期、力威机械、力源液压、南通锻压等一批重大技改项目建设进程。

(四)提升开放水平,加快开放型经济转型升级。

不断创新招商方式,突出招商选资,注重一二三产并举,推行项目招引精准化,强化零地招商,积极参与上海经济圈产业分工协作,加快高科技、高附加值、高效益和低能耗、低污染项目引进,重点突出先进制造业、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项目的招引,把招商精力和优质要素资源向优质项目集聚。

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努力保持开放型经济稳定发展。一是千方百计扩大外贸出口。大力优化出口商品结构,重点推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产品出口,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巩固传统市场,大力开拓新兴市场,实施出口多元化战略;加大中小企业出口扶持力度,降低中小企业出口商务成本;认真落实好国家有关出口补贴政策。二是转变利用外资方式。鼓励外资重点投向产业链高端环节,更多地吸引关联度高、带动性强的龙头型、基地型项目;鼓励跨国公司设立研发中心、采购中心、培训中心、会展中心等;积极引导外资用于高新技术、先进设备的研发和引进等。三是加快走出去步伐。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鼓励富余生产能力“转出去”,重点推动大企业大集团开展跨国投资,支持骨干企业建立境外能源资源基地、生产基地、研发中心。

(五)继续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

今年是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的关键一年,如皋市将进一步加大力度,坚持 “三管齐下”,确保在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上取得更大成效。一是加强源头控制。建立健全严格的行业准入制度,把节能评估、环境评价作为市场准入的强制性门槛,从严限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项目和生产能力过剩项目。实施高水平清洁生产改造项目,建设一批“零排放”企业。二是坚持突出重点。着力抓好冶金、建材、化工、电力、纺织五大行业的重点企业、重点工程的节能减排,加强相关节能减排技术的研究、开发与推广,建立健全节能减排技术服务体系。三是强化配套措施。完善好环境价格体系与价格调节机制,提高污染排放和资源使用的交易成本。

(六)着力加快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加快城乡统筹步伐,扎实推进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劳动就业“五个一体化”。积极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改造和提升传统农业,大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技术推广体系和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建设。继续扩大农产品出口规模。增加对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投入,加快实现城乡共建、城乡联网、城乡共用;加快发展农村教育、医疗等公共事业发展;统筹城乡公共服务。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维护农民合法土地权益;大力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鼓励支持农业龙头企业、种养大户、科技人员、返乡创业农民等创办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农业的组织程度。

(七)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以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把改善民生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切实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认真办好改善民生的各项实事,努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加快建设与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慈善事业相衔接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水平。继续加大财政对公共事业的投入力度。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推进基础教育的公平与均衡发展。以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医疗卫生需求为目标,进一步完善三级医疗体系,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深入推进文化大市、体育大市、旅游大市建设。加大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和生态市创建力度。继续开展食品、药品专项治理,整顿市场秩序。强化生产安全工作,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完善社会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体系,做好灾害救助和防灾减灾工作。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继续推进平安如皋建设。强化基层社区建设,加快促进社区服务。

(八)全面开展“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着力抓好重大规划编制。“十二五”是如皋实现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并逐渐向基本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编制好“十二五规划”意义重大。因此,如皋市将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认真研究、分析影响全市经济社会方方面面长远发展的根本性、战略性、全局性、深层次的重大问题,在广泛开展调研的基础上,科学地提出如皋未来五年的发展目标和实施路径。正确把握和处理好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内需与外需、投资与消费、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改革发展稳定等重大问题,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使发展中各个方面相互适应、相互促进、良性互动,以严谨、科学的规划组织引领经济发展全局,以实实在在的举措,实现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和谐的有机统一,推动如皋市经济延续“十一五”良好势头。利用新一轮规划修编契机,加快修编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保两者高度衔接和统一;加快完善城市信息化建设、小城镇开发建设规划,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做全功能,配套齐全为目标,提升完善特色专业园区、工业集中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服务外包区等园区规划;以促进产业集聚集约发展、加快转型升级为主题,细化和完善相关产业规划;加快建设特色基地,引导企业集群发展,推动千百亿能级企业规划修编,完成一批10亿元级、亿元以上企业规划;做好全市用电规划,使其与地方建设规划相衔接、相适应。

(作者系中共江苏省如皋市委办公室秘书)

第二篇: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背景链接】

2010年12月24日至25日,北京市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会议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今年及“十一五”时期经济工作,研究部署明年各项任务。市委书记刘淇出席会议并讲话。市委副书记、市长郭金龙作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今年情况和明年重点工作安排的报告。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杜德印、市政协主席阳安江、市委副书记王安顺出席会议。

刘淇在讲话中指出,要认真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力做好明年的经济工作。中央要求在明年的经济工作中要突出主题、主线,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大力加强自主创新,切实抓好节能减排,不断深化改革开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中央提出的重要方针、宝贵经验和基本要求,结合首都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标准表述】 [深度分析]

2011年北京市经济工作总的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市委十届八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着力建设创新驱动的发展格局,着力扩大内需,着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着力创新社会管理与服务,着力推动文化繁荣发展,着力抓好城乡一体化建设,着力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和宜居健康水平,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以出色的成绩迎接建党90周年。

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和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地方财政收入增长9%,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水耗分别下降3.5%和4%,力争空气质量二级和好于二级天数的比重达到75%,城乡居民收入实际增长7%,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4%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5%以内。

[权威观点]

各区县、各部门要根据自身实际来确定发展速度,把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放到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优化产业结构、大力提升科学发展水平上来。要妥善处理好创新驱动与投资、消费、出口拉动的关系,妥善处理好首都性质功能定位、人口资源环境与推动发展的关系,妥善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妥善处理好市与区县的关系。——北京市委书记刘淇

[措施]

中公教育专家总结以下措施供考生参考: 一是要增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责任感。首都发展面对的最大挑战就是能否利用现有的各种优势资源和中央给予的各项先行先试政策,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发展质量效益,继续走出一条物质消耗最少、增长效益最高、环境不断改善的发展道路,起到首善之区的作用。我们必须主动适应形势要求,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举措,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切实在“加快”上下功夫。

二是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工作理念和模式上统一思想。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最重要的着眼点和切入点,就是要推动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战略。“三个北京”是奥运经验的科学总结和实践转化,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与时俱进的创新成果,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推动首都规划建设发展的基本指向,反映了在新的发展阶段全市上下对科学发展观的价值认同,是在发展中崇尚以人为本、重视科学技术、向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取向,也是我们今后推动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抓手和重要载体。

三是要找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途径。

要着力推动科技创新,努力形成创新驱动的发展格局。要着力发挥首都的资源优势,使首都的发展与城市性质和功能相协调,与人口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要着力发挥好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加强和改善政府宏观调控,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资源利用能力。要着力发挥体制机制优势,努力抓好中央赋予中关村的先行先试政策的落实。

一是实现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消费、投资、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保持快速增长,其中国内需求的贡献率曾高达91%以上。从国际比较看,我国消费增长并不慢,但投资和出口增长更快,出现了投资比重过高、贸易顺差过大、消费比重偏低的格局。投资与消费的关系失衡,使得居民生活不能随着经济快速增长而同步提高,导致生产能力相对过剩。内需不足,又加剧了经济增长对出口和投资的依赖性。而外贸顺差过大,引发诸多贸易摩擦,造成国内资金流动性过剩,反过来又助长了投资的高增长。要保持持久稳定的增长,必须扩大国内需求,鼓励合理消费,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需要完善收入分配政策,持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的经济实力显著增强,把消费作为经济增长主要拉动力的条件已经具备。扩大消费需求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客观要求。当前,要着力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大力开拓农村市场特别是农村消费市场,从而切实扩大消费、改善民生。

二是实现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要巩固第一产业,提升第二产业,做大第三产业。近些年来,我国第一、二、三产业都有了很大发展,但仍存在农业基础薄弱、工业素质不高、服务业发展滞后等问题。从最近几年我国各次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变化情况看,第一产业随着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下降,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处于较低水平;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最大,是影响国民经济增长最重要的因素;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呈现上升趋势。

当前要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现代产业体系。要把实现经济增长贡献率转变的着力点放在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上,通过持续实现第三产业的高增长和提高其贡献率,相对降低第二产业的贡献率。这既是实现经济增长贡献率转变的基本思路,也是从实际出发的现实选择。

三是实现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经济增长要素结构的不同,实质上反映了国家创新能力的强弱。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大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充分发挥低成本优势,迅速扩大生产能力,许多产品产量跃居世界前列,国际市场份额不断扩大。但由于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不多。比如,由于缺乏核心技术、自主知识产权和世界知名品牌,我国企业不得不将每部手机售价的20%、计算机售价的30%、数控机床售价的20%—40%,支付给国外专利持有者。

实现我国经济向更高水平跃升,不断提高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必须更加注重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积极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努力塑造新的国家竞争优势。我们要加快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和社会氛围,加快培育创新型科技人才,充分运用后发优势实现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有力而持久的技术支撑,加快从产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转变的历史进程。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将在新一轮的发展中赢得先机。只要我们正确处理好和快的关系,坚持好字优先,加快形成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发展方式,就能够不断开创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局面。转自:育路公务员考试网

第三篇: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适应全球需求结构重大变化、增强抵御国际市场风险能力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在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抢占制高点、争创新优势的必然选择。河南作为后发展欠发达地区,要实现跨越发展,更需要下大力气解决好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这个时代的命题、发展的课题、现实的难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战略性系统工程,各项任务和举措密切联系、相互包容、相互促进,必须多管齐下,统筹兼顾,综合做好各方面的工作。

一、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途径是做到“两个坚持”、“三个转变”:即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措施

为了实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长期目标,需要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运作,深化体制改革,既要保增长速度,更要注重结构改善,确确实实将落实科学发展观作为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纲领,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两个坚持”、“三个转变”为重心,实施配套的改革措施和政策组合,发挥宏观调控促进加快转变的功能。需要采取的重点措施主要有:

(一)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进一步解放思想,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弘扬和鼓励按照科学发展观办事的宗旨,从规划、政策、法律、规章各个方面,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统筹兼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要不断增强全党和各级政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确确实实按科学发展观办事,才能有效推进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二)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新型工业化道路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工业化和信息化并举的道路。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能充分发挥的道路。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和利用的道路。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市场机制实现资源高效合理配置的道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要更为注重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来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通过节能减排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三)加快推进自主创新

创新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从河南实际看,自主创新应主要采取以下三种方式:一是跨越式创新。技术创新要建立在有选择、有重点的自主研发基础上,必须在河南支柱产业或优势产业等关键领域掌握自主技术。二是集群式创新。这主要是指通过推进产业集群发展,实现同一类型企业的集体创新和技术外溢,从而突破单个企业创新资源不足的瓶颈制约。三是协作整合式创新。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但在跨越式创新的条件下,单靠企业自身的创新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这就需要在政府的协调指导下,实现企业、大学、科研院所力量的整合,以协作的方式推进自主创新。

(四)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产业结构是国民经济结构中的基础性结构,它直接影响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河南要逐步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现代服务业全面发展、资源节约、竞争力较强的现代产业体系。积极促进产业由高消耗向高效率转变,由粗加工向深加工转变,由低端产品向高端产品转变,促进产业做大做强。一是巩固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加快推进现代生态农业发展,着力建设我国农产品重要产区,确保农业基础地位稳固。二是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促进铝加工、汽车、矿产、石化、钢铁等支柱产业链向精深加工延伸。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新能源产业,调整原材料工业结构,加强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和保护,加强能源、交通、水利、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工业园区建设,促进第二产业做大做强。三是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方向,加快发展服务业,优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积极发展消费性服务业,完善促进服务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促进第三产业更好更快发展,使其在经济发展和增加就业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五)调整优化需求结构

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积极扩大消费需求,着力提高投资效益,努力稳定出口,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要积极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增强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众消费能力,尤其要拉动农村消费需求,为扩大消费市场拓展新的空间。适应群众生活多样性、个性化的需要,引导消费结构升级。在稳定政府投资的同时,增强非公有制经济和小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增加就业、发展经济的活力和竞争力,放宽市场准入,保护民间投资合法权益。积极培育市场驱动的投资增长,增强投资的内在约束,提高投资效益。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优化出口结构,继续抑制高消耗、高排放产品出口过快增长,鼓励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产品出口,提高出口产品质量、档次和附加值。

(六)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

城乡结构是国民经济结构的重要方面,统筹兼顾城乡发展是完善经济结构,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把河南落后的二元经济结构调整为城乡一体化的现代化的一元经济结构,必须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走农业现代化发展之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要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统筹规划,合理布局,促进城乡资源要素的自由流动和优化组合。应将城市与农村生态环境统一到一个大系统中,形成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城乡生态新格局。消除对农民的多种歧视性、限制性束缚,让城乡居民在同等条件下、在统一有序的劳动力市场上平等竞争就业。高度重视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加大投入,通过制度创新,完善机制,真正改变农村教育、文化、卫生事业落后的状况。

(七)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缩小地区发展差距,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既是河南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关系全局的重要任务,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之一。要按照《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中提出的区域发展总体布局建设中原城市群。以客运专线和城际快速轨道交通等重要交通干线为纽带,重点以郑东新区、汴西新区、洛阳新区建设为载体,整合区域资源,加强分工合作,推进区域内城市空间和功能对接,率先在统筹城乡、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方面实现新突破,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和辐射带动力。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完善政策和机制,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通过深化改革完善区域合作机制、互动机制。加强国土规划,完善区域政策,调整经济布局,科学制定主体功能区规划,按照主体功能定位调整完善区域政策和绩效评价,规范空间开发秩序,形成合理的空间开发结构。同时,建立资源开发和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加大对贫困地区、落后山区的政策扶持,促进区域经济的共同协调发展。

(八)加快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

加快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坚持走生态良好的发展道路,是河南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有效举措。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不是单纯做好某些方面的工作,而是全面系统地开展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将生态文明贯穿于理念、行为、社会管理的全过程。加快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要进一步做好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工作,完善相关体制机制,努力形成有利于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的长效机制。鼓励科技创新,加快构建节约能源资源的技术支撑体系。加大投入,集中力量研究开发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的技术,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构建起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技术支撑体系。

第四篇:如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怎样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河南省政府门户网站2010年04月12日来源: 河南

日报

卢展工强调,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要抓住“转变”和“加快”这两个关键词。关于怎样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卢展工指出,要把握好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切实转变发展观念。要认真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总结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做到在立场上到位、观念上到位、方法上到位。二是切实转变发展途径。要从调整经济结构入手,从调整产业结构入手,从调整产业内部结构入手,着力解决对经济发展有重大影响的结构性矛盾。三是切实转变发展机制。目前,我国已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们要着力转变政府职能、转变领导方式、转变工作方法,着力创造机制、创造氛围、创造环境、创造条件,更好地凝聚合力、激发活力。四是切实转变发展目的。要坚持以人为本、为民惠民,着眼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长远利益,着眼于人民群众的实际利益、具体利益,始终把人民愿意不愿意、满意不满意、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作为检验标准,通过科学发展的实践来体现对人民负责。关于怎样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卢展工强调,要紧紧围绕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专题研讨班上提出的“八个加快”的任务和全国“两会”期间在参加河南代表团审议时提出的“四个大力”的要求,认真研究、准确把握以下六个方面。

一是提升认识求加快转变。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观念能不能转变、思路能不能拓展、头脑是不是清醒至关重要,说到底还是认识问题、信心问题。一方面,要多做理性思考。坚持多学习一些知识、多研究一些问题、多思考一些工作,不断提高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能力和水平。另一方面,要切实增强信心。

信心是推动工作的重要保障。既要从各种有利条件和良好发展势头中增强信心,更要从看到困难、问题、不足、差距中寻找信心,在克服困难、解决问题、改进不足、缩小差距中坚定信心。二是坚持发展求加快转变。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我国经济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核心是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从我们所处的发展阶段、发展层次、发展水平、发展条件出发,牢牢把握社会主要矛盾,解决好要不要发展、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要着眼于我省的基本省情,着眼于解决钱从哪里来、人到哪里去、粮食怎么保、民生怎么办等现实问题,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牢牢扭住发展第一要务不放松,把保持当前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与为长远发展营造良好条件有机结合起来,做到在发展中转变、在发展中调整、在发展中提升、在发展中增效。

三是重在持续求加快转变。一方面,要持续我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取得的好成效,持续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积累的好经验好举措,持续这些年各方面工作取得的好成绩;另一方面要清醒认识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始终持续加快转变的力度和韧劲,做到不动摇、不懈怠、不刮风、不呼隆、不折腾。要把握优势,认真研究、充分发挥河南在区位、文化、人口、粮食等方面的优势;要准确定位,明确河南在全国发展大局中特别是在中部地区崛起中的影响、带动和示范作用;要弄清概念,科学界定中原、中原崛起、中原城市群的内涵,引导各级各地在中原崛起中找准位置、作出贡献;要持续思路,坚持重基础、重集思广益、重科学决策,始终围绕中原崛起、河南振兴、“三化”协调发展、推进“两大跨越”等重大战略方针来研究,以思路的持续确保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持续。

四是突出创新求加快转变。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最根本的是要依靠创新。要靠解放思想。解放思想是总开关,只有解放思想,才能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才能全盘皆活、全盘皆通。要

把解放思想的意识和观念体现到领导实践和一切工作中去,通过解放思想把各个方面、各个层面的积极性广泛调动起来、充分激发出来。要靠体制机制创新。更多地从自身工作、从体制机制方面找原因、寻对策,努力构建体制机制新优势,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制度保障。要靠科技创新。深入研究如何发挥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把科技创新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处理好原始创新、引进吸收消化再创新和科技创新成果推广应用之间的关系,更加注重引进吸收消化再创新,善于“借梯登高”、“借鸡下蛋”、“借脑生财”。要靠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创新。领导干部要做到谋划多一点、服务多一点、创造条件多一点、依法依规多一点、求实求效多一点,肩负起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领导责任。

五是统筹协调求加快转变。只有坚持统筹协调,才能在全社会形成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最广泛的共识,才能凝聚起方方面面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智慧和力量。要统筹经济与社会发展。切实把文化、科技、教育、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发展融入经济发展中,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和持续创造财富的能力,推动经济发展进入更高阶段。要统筹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坚持把民生改善作为发展的目的、发展的动力、发展的保障和评价发展成果的标准,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要统筹“三化”进程。认真研究如何统筹协调“三化”进程,使之更符合河南实际,把农业农村、工业产业与城镇建设更好衔接起来。要统筹中心城市与县域经济发展。既要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引领、集聚功能和作用,又要高度重视县域经济发展,以体制机制创新激发县域经济活力,以城镇化为切入点加快县域经济发展,为中心城市和中原城市群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为新农村建设和农民增收创造更大空间。要统筹经济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作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着力点,作为

扩大内需、拉动增长的重要途径,更加重视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有力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六是有效运作求加快转变。要按照中央要求,结合各地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立足于学,认真学习中央精神,学习各方面知识,学习各地的好经验好做法。要立足于实,做到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求实务实。要立足于做,想好了再说,说了就要做,做好做到位。坚持“三具两基一抓手”,做任何事情一具体就突破、一具体就深入、一具体就落实,切实抓好基层、打牢基础,通过实施项目带动形成合力。要立足于效,强化效益、效率、效果、效能等概念,在效上见“转”、在效上见“调”,在效上见“快”、在效上见“好”。

第五篇:如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如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看,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必须有效地发挥政府引导作用、企业主体作用和市场调节作用,使经济增长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向满足人民物质、文化需要和环境生态需要转变。全球经济危机世界范围内带来的影响是空前剧烈的,虽然,我们已经顺利的渡过了最困难的时期,正式步入了后经济危机时代,但是,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仍在持续,对我国经济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危”中有“机”,关键是看我们如何抓住和利用好机遇。如何通过经济发展方式的调整优化来应对危机的冲击,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理论和现实问题。因此,我们必须针对此次全球金融危机的特点,及时总结经济发展情况,把握自身发展现状,通过壮大产业集群、拉伸产业链条、抓好项目建设,整合要素,优化布局,努力推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加速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改革开放初中期,我国靠低级经济发展模式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成效,但是现在依靠制造业单一生产型、依赖高投入和出口的低级经济发展模式已经造成我国经济内外失衡。我们要把这次经济危机作为优化产业结构的一次机遇,引导三次产业本着着眼现实、着眼未来、着眼世界的原则来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目前,经济正处在追求总量和速度的数量型增长方式向注重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提高以及产业结构协调的质量型增长方式的转变时期。我们应从经济运行质量、经济运行环境、经济增长的稳定性与结构变化、节能减排、科技创新等 1

五方面综合考虑经济增长方式运行现状。

近年来,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我们加快政府职能向服务型转变,通过推进决策科学化,简化行政审批制度,下放经济管理权限,加强公共行政服务体系建设,逐步把政府职能转到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努力为经济发展营造出良好的氛围。

科技进步是实现经济发展的原动力,同时也是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有效手段。我们始终把科技创新放在突出位置,围绕运用高新技术提升传统产业,不断优化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环境,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工业对于经济有着风向标的作用,以科技创新促进工业发展是推进“改革发展”方略的重要举措。

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必须有效地发挥政府引导作用、企业主体作用和市场调节作用,使经济增长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向满足人民物质、文化需要和环境生态需要转变。要继续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加快服务平台建设。要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建立健全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经济社会发展体系,按照立足科学发展、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的总体要求,紧密结合自身实际,确定符合实际的发展战略。

提供服务是政府的重要职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需要政府发挥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因而需要加快服务平台的建设,进一步合理规划,拓展发展空间,继续加大经济管理体制改革力度,完善政策支持,特别是在技术交易、人才培训、劳动力供给、信息服务、管理咨询等方面不断提高服务效率与服务水平。

2、继续调整产业结构,推动经济向集约型发展模式转变。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主要途径和重要内容。加快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兴产业规模化步伐,按照集中式布局、集约化生产、集群化发展的要求,打造千亿产业集群,构筑以“两型产业”为核心的产业体系,以加速园区建设为重点,以“大招商、招大商”的理念为纽带,大力支持高新区、循环经济工业园和创意产业园做大做强,发展各县区工业园区和工业小区,突出骨干项目建设,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在做大做强工业的同时,大力发展一、三产业,实现三次产业协调拉动经济增长。加快农业设施建设来带动农村经济的增长,通过扩大农业设施规模,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基地,做大做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打造出更多的农产品品牌,培育农产品深加工产业集群,提高农村经济对国民经济的贡献。把服务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不断扩大服务业规模和提高服务业的整体水平,继续加强传统生活服务业的发展,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教育、文化、卫生和旅游产业,大力促进连锁经营、物流配送、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电子商务、金融等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房地产业,积极引进大型股份制商业银行入驻株洲,积极利用好国家、省支持房地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实现住宅地产、商业地产和工业地产共

同发展。

3、加快技术创新步伐,推动全市经济向创新型发展模式转变。科技发展相对滞后、人才短缺,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也是与珠三角先进市差距进一步拉大的主要原因。为此,我们必须坚持经济建设依靠科学技术的发展方针,继续大力推进科技体制改革,从而形成科技与生产紧密结合的有效机制。在经济发展中,我们要逐步确立企业技术创新和科技投入的主体地位,增强企业的研发能力,坚持先进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相结合,利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把培育高层次的人才群体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保障,开展高层次的人才交流,形成人才培养、交流的良好环境。

4、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动经济增长向资源高效利用型发展模式转变。通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变废为宝,完全可以化劣势为优势,这样不但节约能源、资源,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还可以有效地改善环境状况。因此,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必须建立循环经济技术体系,加强对耗能大户的监控,对污染物排放超标的企业,依法治理整顿,实现从源头管理。同时,要鼓励支持企业发展技术含量高、环境污染少、废物利用量大的项目,提升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下载如皋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实践与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如皋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实践与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肇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理论探讨和实践思考

    肇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理论探讨和实践思考[摘 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调整原有发展模式,改变路径依赖,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空间。它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十七大......

    加快转变县域经济发展方式的探索与思考

    加快转变县域经济发展方式的探索与思考 峨边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政府 县长立克幸福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

    加快转变我市经济发展方式的建议与思考

    加快转变我市经济发展方式的建议与思考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党十七大提出的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和战略举措,是推动永......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汇报

    鸡西市国土资源局加快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工作汇报 按照《鸡西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监督检查工作方案》文件要求,为进一步严格执行国家土地调控政策和耕地保护、节约用地制度......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论文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 2011级硕士内科班 张娜 学号:21118096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

    csq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广东省委、省政府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践中,基于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心得体会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心得体会 通过学习,使我进一步的理解和认识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性及紧迫性,同时对金融知识、现代服务业基础、沙河玻璃行业现状以及发展战略性......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心得体会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心得体会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