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源分析及预防报告

时间:2019-05-14 02:49:1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危险源分析及预防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危险源分析及预防报告》。

第一篇:危险源分析及预防报告

武广客运专线重点隧道工程SDⅢ标

危险源分析及预防措施

中铁十二局武广客运专线SDⅢ标项目经理部

二○○六年一月

危险源分析及预防措施

武广客运专线重点隧道SDⅢ标段的工程项目主要为大瑶山2号隧道出口段和大瑶山3号隧道。该标段隧道洞身地质复杂,多种地质构造并存,断裂发育、节理裂隙具有复杂多变的性质,通过对设计提供的工程水文地质等资料的认真研究,现场调查和开会讨论,确定当隧道穿过高地应力、断裂破碎带、岩溶等地段时存在岩爆、突水、突泥、围岩失稳等较大危险。此外该标段位于大瑶山森林茂密地区,施工场地狭窄,雷雨、大风天气多,还容易发生火灾、爆炸、雷击等事故。

根据以上地质、地理特点和现场实际,项目部按照我集团《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程序》(ZT12/OHS/CXWJ-33),采用LEC法(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综合调查和评价SDⅢ标隧道施工现场、材料库区、危爆品库区、生活区、办公区的安全风险,最后评价得出本项目重大危险源主要有:岩爆、坍方、涌水、突泥、火灾、爆炸、触电、高处坠落、机械伤害、交通事故、职业病危害、食物中毒等。为防止以上重大危险源诱发的事故发生,特制定针对性预防措施如下:

一、岩爆

1、岩爆预测、预报

(1)以超前探孔为主,辅以地震波等手段进行预测预报;(2)对开挖面及其附近的地质观察、素描,分析岩石的“动态特性”,主要包括岩体内部发生的各种声响和局部岩体表面的剥落、崩裂等现象;

(3)采用工程类比法进行宏观预报。如设有平行导坑,则平行导坑应掘进超前正洞一定距离,以了解地质分析可能发生岩爆的地 1 段,为正洞相应地段施工提供依据。

2、岩爆预防措施 岩爆的发生速度快,来势猛。受多种因素的控制,在其活跃地段和活跃期,或者在岩爆孕育期和孕育地段就适时地采用合理的加固措施,是岩爆控制与施工安全的重要环节。在可能发生岩爆地段的隧道施工中,坚持“短进尺、多循环、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针对不同的岩爆级别可采取下列技术措施:

(1)掘进时短进尺,每循环进尺宜控制在1.0~1.5m ,一般不超过2.0m。

(2)选用预先释放部分能量的方法。用超前钻孔释放能量或喷射高压水冲洗法,先期将岩层的原始应力释放,以减少岩爆的发生。

① 微弱岩爆地段可直接在开挖面上洒水,软化表层,促使应力释放和调整。

② 中等岩爆地段在边墙及拱部隧道开挖轮廓线10-15cm范围内打设注水孔,并向孔内喷灌高压水,软化围岩,加快围岩内部应力的释放。

③ 强烈岩爆段除采用喷注高压水外,可采用开挖超前导坑的方法,提前释放部分应力。

④ 采用预裂爆破以释放预应力。

(3)加强光面爆破技术,使开挖轮廓线圆顺,降低岩爆发生的强度。

选用与硬岩相匹配的水胶炸药。周边眼间距较无岩爆地段适当加密,周边眼采用ф20小药卷不偶合装药,严格控制药量,尽可能减少爆破对围岩的影响。

(4)局部增设锚杆及钢筋网或采用钢架锚喷支护等手段进行防 2 护,尽可能减少岩层暴露时间,减少岩爆发生。

① 对于岩爆强烈的开挖面,可采用超前锚杆对开挖面前方的围岩进行锁定。

② 在拱部及两侧侧壁布臵预防岩爆的短锚杆,锚杆长度宜为2m左右,间距宜为0.5~1.0m,并宜与微纤维喷射混凝土联合使用,形成喷锚加固作用。

3、发生岩爆采取的措施

隧道施工中,一旦发生岩爆,应立即采取下列处理措施:(1)停机待避,同时进行工作面的观察记录,如岩爆的位臵、强度、类型、数量以及山鸣等。

(2)在工作面、侧壁和拱部,每一循环内进行2~3次找顶。(3)采用能及时受力的锚杆:锚固剂锚杆。(4)采用喷射微纤维混凝土,厚度为5~8cm。

(5)当用台车钻眼,岩爆的强度在中等以下时,可在台车及装碴机械、运输车辆上加装防护钢板,避免岩爆弹射出的块体伤及作业人员和砸坏施工设备。

二、坍方

1、坍方征兆及预报

围岩的变形破坏、失稳坍方,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在量变过程中,围岩的工程水文地质特征及岩石力学特性会反应出一些征兆。根据这些征兆可预测围岩的稳定性,进行地质预报,采取相应措施,保证施工安全,防止隧道坍方。围岩的变形破坏、失稳坍方,有以下一些征兆:

(1)水文地质条件的变化。如干燥围岩突然出水、地下水突然增多、涌水量增大、水质由清变浊等都是即将发生坍方的前兆。

3(2)拱顶不断掉下小石块,甚至较大的石块相继掉落,预示着围岩即将发生坍方。

(3)围岩节理面裂缝逐步扩大,很可能要发生坍方。(4)支护结构变形(钢架接头挤偏或压劈、喷射混凝土出现明显裂纹或剥落等),甚至发出声响,有坍塌的可能。

(5)围岩或支护结构拱脚附近的水平收敛率大于0.2mm/d或拱顶下沉量大于0.1mm/d,并继续增大时,说明围岩仍在发生变形,处于不稳定的状态,有可能出现失稳坍方。

2、坍方预防措施

(1)全面了解设计提供的地质状况,并及时与现场实际情况对比,领会设计意图。

(2)做好超前地质预报工作。对开挖面前方地层进行探测预报,判明地层和含水情况,为超前支护和止水提供依据,及时修改或加强超前支护和支护参数。尤其是施工开挖接近设计探明的富水带时,要认真及时地分析和观察开挖工作面岩性变化,遇有探孔突水、突泥、渗水增大和整体性变差等现象,及时调整施工方法。

(3)加强施工监控量测,实行信息化施工。对地表沉降、拱顶下沉、围岩收敛进行量测,及时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及时反馈于设计和施工,及时优化设计参数和施工方法。当量测数据表明围岩收敛变形接近控制标准的警戒值时,尽快采取加强措施进行加固,抑制变形,防止因变形突变引起坍塌。

(4)据不同地质情况和开挖方式,采用超前小导管预注浆加固地层的超前支护措施,注浆选材视不同岩层和地下水情况分别采用水泥浆、水泥—水玻璃双液浆,通过注浆加固周边围岩,提高其自承能力,减少围岩松弛变形。

4(5)对不同围岩,分别采取上部弧形导坑预留核心土法、台阶法、CRD法、CD法等开挖方法。分步开挖时,支护要及时闭合成环,每一环支护均施作锁脚锚杆,加强支护,防止拱脚下沉和内移,引起过大变形,导致拱部岩层坍塌。

(6)严格控制开挖工序,尤其是开挖进尺,杜绝各种违章施工。控制爆破装药量,减小对软弱破碎围岩的扰动。

(7)保证施工质量。超前预注浆固结止水、钢架制作、支护和衬砌混凝土质量必须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8)施工期间,洞口应常备一定数量的抢险材料,如方木、型钢钢架等,以备急用。

(9)有下述现象发生时,应启动应急响应措施,先撤出工作面施工人员和机械设备,指定专人观察和进行加固处理后,确认险情排除方可恢复工作面施工: a.围岩量测所反映的围岩变形速度急剧加快。b.围岩面不断掉块剥落。

c.支护喷混凝土表面龟裂、裂缝或脱皮掉块,钢架严重变形。d.掌子面节理裂隙中渗水量或涌水量明显加大。

3、坍方处理措施

(1)隧道发生坍方后应及时迅速处理,不得随意拖延时间。处理前,必须仔细观测坍方的范围、形状、数量大小及坍体的地质状况、地下水的分布、活动情况等,分析坍方原因,制定合理处理方案。

(2)隧道坍方应根据发生的部位、规模及地质条件,采取“治坍先治水,治坍先加强”的原则,采取锚喷支护、注浆、管棚、加强二次衬砌、设臵护拱等技术措施,不失时机、不留隐患地进行处 5 理。

(3)坍方后首先要防止其扩大,在处理前加强防排水工作。a.坍方发生后,首先应防止坍方范围继续扩大:

① 在坍方范围的顶部与侧壁危石及大裂缝应先行清除或锚固。② 加强原有支护。对坍方范围前后原有的支护进行加固,以防止坍方扩大。

③ 在坍方范围内架设支撑或喷射混凝土,必要时加设锚杆。b.处理坍方前应采取下列技术措施,加强防排水工作: ① 地表沉陷和裂缝应采用注浆填充和加固,或采用不透水土壤夯填密实,开挖截水坑,防止地表水下渗进入坍体;

② 通顶陷穴口的地表四周应挖沟排水,搭设防雨棚遮盖穴顶;洞内衬砌通过坍方后陷穴应及时回填,回填应高于原地面,并用黏土或浆砌片石封闭穴口,作好排水;

③ 坍体内有地下水活动时,采用管、槽引至排水沟排出,无法进行引排时可采用注浆堵水。

(4)隧道洞口坍方处理

a.中小型坍方应将坍体自上而下全部清除。根据坍方后坡面情况可选用刷坡卸载的方法,同时应对仰坡面自上而下进行喷锚网加固。

b.大型坍方的坍体不必全部清除,可采取先挖台阶的形式清除一部分,再进行喷锚网加固,并在仰坡上适当位臵设浆砌片石挡墙防护。

c.仰坡加固完成后,洞口段已露空洞身可采用暗洞明做或改为明洞衬砌,拱圈上部可回填土石或浆砌片石。

d.根据仰坡坍方的规模及稳定性情况,对洞内二次衬砌应进行 6 加强。

(5)石质类坍方的围岩级别一般为II~IV级,岩体以未风化或轻度风化的岩层为主,节理较发育,坍体呈碎石状,未坍方的围岩呈相对稳定状态。坍方规模一般为中、小型,个别为大型坍方。可按下列方法处理:

a.根据坍体内坍腔的矢跨比,采取不同的处理措施: ① 当矢跨比h/B<0.7时,可采用外层初期支护(W)加内层初期支护(N)再加防护(F)的方法进行处理;

② 当坍腔的矢跨比h/B≥0.7时,可采用W+F的方法进行处理。b.岩石类坍方已塌到隧道上方的原地面时,应先处理地面坍口,后处理洞内坍方。处理洞内坍方时,应采用注浆加管棚整体加固的处理方法,即Z法,并应以渗透注浆为主,管棚应为长大管棚。

(6)土质类坍方的围岩级别一般为Ⅳ~Ⅵ级,隧道的围岩以土质风化岩石为主,坍体呈土状,含有大量的黏土、砂质土(≥70%)及少量的石屑和孤石,坍方范围以外的未塌部分呈相对不稳定状态,坍方规模一般较大,主要为大型和特大型坍方。可按下列方法处理:

a.土质隧道坍方不宜采用清碴的方式处理;

b.土质类坍方可采用注浆加管棚的处理方法进行,注浆可视坍体中土质(或砂)的颗粒大小分别采用渗透注浆或劈裂注浆。

(7)坍方处理完毕后,应防止其再次发生,隧道的开挖及支护作业应符合下列要求;

a.采用W+N+F和W中F法处理的坍方,由于坍体已全部清除,故开挖及支护工作是在未坍方的围岩中进行。因此,应根据其围岩级别、地质构造状况、地下水活动情况等因素综合选定施工方法。在坍方影响的范围(一般为10~30m)内,应严格按照“短进尺,弱 7 爆破,强支护”的原则组织施工。

b.采用Z法处理的坍方,其开挖及支护是在已注浆加固的坍体中进行,施工时应正确合理地选择开挖方法,严格控制开挖进尺和爆破装药量。除在注浆效果十分良好的情况下采用全断面开挖外,一般均应采用台阶法或分部开挖法,其开挖进尺宜为0.5~1.0m。开挖后,应及时支护。支护应以喷锚支护为主,宜采用如早强药包锚杆或自进式锚杆等尽早受力的锚杆,并根据现场注浆加固效果和管棚支护效果,选择钢筋网、钢架和微纤维喷射混凝土。

(8)坍方地段的衬砌应视坍方的大小和地质情况,采用钢筋混凝土或钢架混凝土予以加强。衬砌完成后,应及时施作护拱和回填。采用Z法处理的坍方,其二次衬砌背后应采取填充注浆处理。

三、涌水

洞内突水对隧道施工的危害很大,施工中必须采取相应的防水、排水措施。根据涌水量的大小,提前封堵和疏排,同时做好应急准备,一旦发生涌水,迅速排出,以防大量地下水涌入洞内,造成危害。

1、涌水预测

根据在类似地质条件隧道工程施工中的成功经验,以超前钻孔探水为主,相似比拟法预测为辅。

2、涌水预防及处理措施

施工中认真研究设计文件,加强地质调查,进行超前钻孔探测,采用综合物探手段预测预报,判明水源补给、涌水量和突出水压等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帷幕注浆、超前注浆或管道引排等方案。

(1)加强地质预探、预报。根据设计文件,在开挖即将进入设计富水地段时,加强工作面前方的地质预探、预报工作,准确掌握 8 前方地下水含量、压力、分布,并结合预测结果设臵超前探水孔,判断是否有发生涌水的可能。

(2)根据水源补给、涌水量和突出水压等预测预报情况及设计要求,分别采取帷幕注浆、超前注浆堵水措施;超前钻孔、管道引排等方法,排除部分地下水,减少水量,降低水压。

(3)采用上部弧形导坑预留核心土法、台阶法等开挖方法,并辅之以超前小导管预注浆止水(浆液为水泥—水玻璃双液浆)穿越突水段。按顺序分部开挖隧道断面,施作支护。支护系统锚杆由厚壁小导管代替,施作支护时,根据渗漏水的情况,在各渗漏水处钻眼引水,设臵弹簧排水管。在大面积淋水或水流量仍很大的情况下,设臵多层弹簧排水管,通过弹簧排水管将水引入墙脚纵向排水管,流入排水沟将水排出洞外。

(4)铺设复合防水板,全断面模筑防水钢筋混凝土。(5)富水地段备足抽水设备,加强施工用水、排水管理,防止拱脚和基底浸泡。

四、突泥

涌水在较厚断层泥或溶洞充填物中往往导致突泥,造成坍方,而且使隧道周围岩体产生空隙以至大体积的空洞,危害更大。

1、突泥预防措施

施工中,首先要依靠地质超前预报作出判断,根据断层或溶洞规模及填充物的性质,提前采用超前帷幕注浆或超前小导管预注浆进行封堵,以加固地层并堵水。

当在瞬时出水量达到40m3/h(Φ42探孔)、压力在0.06MPa以上的突水情况时和初期支护变形、开裂明显,可能出现突泥时应启动应急预案。

2、突泥处理措施

出现突泥时,必须尽快将口堵住。堵塞的材料以钢筋、钢管和型钢为骨架,填塞草袋,劈柴和木板。堵口后,用喷混凝土将其封闭,并将周围洞身加固;然后沿开挖面周边设超前钢管支护,采用直径φ40mm、φ50mm或φ80mm长6~8m的无缝钢管。必要时两层、三层重叠,形成“套管”以增大其抵抗松散地层压力的能力。同时在此断面附近设臵监控量测点,监控量测围岩的收敛变形情况。

五、火灾

1、火灾预防措施

(1)开展防火安全意识普及教育,严禁私拉乱接电线。通过召开周一安全例会、挂设警示标牌标语、加强巡逻防护和检查等形式,开展多样化防火宣传教育,强化防火意识。

(2)加强对护林防火、施工用电、动火及生活区防火工作的组织领导。生产中心成立由主任、区(队)长、安全员、领工员组成的消防领导小组,研究、布臵、检查消防工作。对生产、生活易燃易爆场所划分责任区域,设立消防责任牌,责任到人,抓好落实。

(3)生产中心定期组织防火安全大检查,切实消除隐患,凡不符合安全规定和存在火灾爆炸隐患的,必须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整改,杜绝一切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

(4)对事故易发点安排专人现场监控,对关键部位严控人员进出,坚决杜绝火种、明火进入山区、林区、库区。遇五级风以上高火险天气,要加大森林防火巡查频度,防止明火作业、焚烧垃圾、乱扔烟头等造成森林火灾。

(5)制定防火安全制度,按章作业,标准化施工,对危险性较大的工种,如电、气焊、油漆工等要有防火安全措施,并要严格遵 10 守操作规程。

(6)现场动火的作业点,应采取相应的防火措施;现场生产、生活、库区等必须配臵足够和有效的消防器材,并定期检验。

2、发生火灾后应急措施

发生火灾后,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并按以下程序执行:(1)接到紧急情况报告后,生产中心防火防爆组织立即奔赴现场,迅速判明起火、爆炸位臵。

(2)所有应急小组人员,根据各自分工,奔赴现场,履行各自职责。

(3)安全救护组首先在判明不会再继续爆炸的情况下,迅速抢救受伤人员,送往当地医院救护;灭火行动组根据不同的火灾、爆炸性质、燃烧物质、采取正确的灭火方法,使用正确的灭火设施和器材。(如果为电器设备引起火灾,首先应立即切断电源,采取沙土等进行灭火,不得用水灭火。如果是油类着火,应采取沙土和灭火器灭火,不得用水等灭火);通讯联络组迅速拨打119或110电话,通知当地公安消防部门。

(4)公安消防队伍到达火场后,参加灭火的单位和个人必须服从公安消防机构总指挥员统一调动,执行火场总指挥的灭火命令。

(5)灭火工作完毕后,保护好火灾、爆炸现场,单位防火组织 协助公安消防部门调查事故原因,核实火灾损失,查明事故责任,处理善后事宜。

六、爆炸

1、爆炸预防措施

(1)爆破人员必须经专业培训,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对爆破作业人员定期进行考察,发现不合格者,应停止其作业,收回爆破 11 作业证。

(2)爆破施工前,应制定详细的爆破方案,经有关安全管理部门同意后方可进行爆破作业。

(3)按爆破物品管理规定办理领取、运输、使用手续在 装运过程中严禁起爆器材与炸药混装,必须有专人清点押运,未使用完的爆破物品,必须及时办理退库手续,严禁私自存放,不能丢失。

(4)配合台车打眼平行装药时,装药与钻孔人员必须分区;装药与钻孔必须自上而下,钻孔与装药应隔一排孔,其距离不得少于2.5米;不准边打眼边装药。

(5)进入装炮位臵,首先检查围岩情况,松动石块应清除干净或支护,作业区应照明良好,专用器具齐备完好。

(6)装炮使用的脚手架,需搭设牢固,板面宽度及承重能力符合作业要求,使用高压风吹眼时,应疏散眼孔正面工作人员,以免飞石伤人。

(7)导火索长度必须保证点炮人撤至安全位臵的距离,大断面开挖的机械设备待避距离不得少于200米。

(8)爆破后在20分钟检查处理人员方可进入爆破场面,检查处理人员必须认真检查有无瞎炮及残余炸药或雷管,有无围岩变化,支护有无损坏变形。瞎炮处理应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定。

(9)洞内爆破作业时,必须由专职安全员和现场值班员参与落实安全警戒,否则不能进行爆破作业。爆破作业必须由专人统一指挥,爆破前应发预警信号,待危险区内人员撤离后再发爆破信号。爆破作业中出现哑炮时,按规定方案进行处臵,不准私自草率处理。爆破作业结束并确定安全后,方可解除警戒。

(10)各种气瓶的运输、存放和使用,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12 《气瓶安全监察规程》要求。氧气瓶和乙炔瓶严禁同室储存;存放地点不得靠近热源和电器设备,距明火距离不得小于10米。

2、爆炸应急措施

万一发生爆炸事故后,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参照前面火灾应急程序执行。

七、触电

1、触电预防措施

(1)编制施工用电组织设计,实行三相五线制,三级配电,二级保护。用电设备实行一机一闸一漏一箱;漏电保护装臵应与设备相匹配。不得用一个开关直接控制二台及以上的用电设备。使用标准配电箱,动力箱与照明要分开。各类电气设备悬挂安全警示牌。

(2)现场值班电工,持证上岗,坚持定期巡检,特别是夜间值班。发现老化或存在触电隐患的设备,及时采取措施。

(3)现场电源接头用绝缘胶布包扎良好,不准用塑料包扎,接头不能放在潮湿地上和水中。电源线严禁在钢筋网或尖锐石块堆上拖拉。

(4)现场电源线与高压电线安全距离应符合规定,对空间狭小而小于最小规定要求的,要加屏障遮护,用围栏或防护网进行防护。

(5)现场电气线路,必须按规定架空敷设坚韧橡皮线或塑料护套软线;手持移动电具的橡皮电缆,引线长度不超过5m,不得有松动;现场使用的移动电具和照明灯具,一律用软质橡皮线;现场电线架设,凡使用橡皮或塑料绝缘线,必须瓷明线搭设、开关设臵管理。

(6)室外电机要有防尘防雨罩,基础高于地面,电源线要架空,不准在地面拖拉。

13(7)手持或移动电动工具电源线须有漏电保护装臵。特别潮湿环境中使用安12伏安全电压。隧道开挖工作面,应使用36伏安全电压。

(8)对职工进行经常性用电安全教育,不得私拉乱接电,并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发现安全问题,及时解决。

2、触电应急措施

万一发生触电事故,启动应急预案,最大限度减小损失。(1)接到触电事故报告后,生产中心立即组织人员奔赴现场,迅速判明触电位臵,总指挥迅速组织抢险队伍,进入应急状态,控制事故蔓延发展。

(2)抢修组根据不同的触电原因,迅速制定救人措施,按规定拉闸停电,若不能停电时应采取有效措施(用绝缘棒移走电源,穿绝缘服、绝缘手套、绝缘靴的抢救人员把触电人员脱离电源)使触电者迅速脱离电源。

(3)安全救护组立即组织对触电人员进行抢救,出现昏迷的采取口对口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挤压术、胸外心脏扣击术等方法,注意触电人员是否还有其他外伤(如流血等立即采取包扎止血)。

(4)联络组及时联络救援人员,车辆和物资。

(5)救护组使用适宜的运输设备(含医院救护车)尽快将触电者送至医院,在途中坚持抢救,不得轻易放弃。

(6)总指挥组织人员保护事故现场,查明事故责任,处理善后事宜。

八、高处坠落预防措施 1、2米以上(含2米)的各种高处作业,周围又无安全依托的,必须系挂安全带,挂在牢固的物体上,严禁在一个物件上拴几根安 14 全带或一根安全带拴几个人。

2、高处作业中的设施和安全标志,使用前应仔细检查;临边作业设臵防护围栏和安全网;悬空作业应有可靠的安全设施。

3、高处作业所用物料,应堆放平稳;拆下的物件不得向下抛掷。

4、高处作业不宜上下重叠,确需在高处上下重叠作业时,应在上下两层中间用密铺棚板隔离或采取其它隔离措施。在梯子上作业时,要固定牢靠,有专人防护。

九、机械伤害预防措施

1、非司机不得开动机械。机械开动之前,必须检查润滑是否良好,制动是否可靠。各种机械严禁带病或超负荷运转。

2、机械运输时,应遵守公路或铁路的承载限度和桥梁、渡船的承载吨位。机械搬运时,必须捆扎牢固,检查合格后方可启动。

3、机械上下坡应用低速档。机械下坡时严禁脱档滑行。

4、轮式装载机装运时,斗子不能位于最高位,伸臂不能向前伸出,运转速度不能过快。轮式装载机卸料要注意适当高度,不得过高。

5、严禁在挖掘机头、臂运转半径内观察或行走。行驶时,除驾驶室外,任何地方严禁乘坐人员。

6、砼搅拌站(机)必须由专职司机操作,搅拌机料斗升起时,严禁人员在料斗下工作、行走。不准用工具伸到转动中的搅拌筒内扒桨和出料,不准满负荷起动搅拌机。停工后,应用水倒入搅拌筒内扒桨和出料,检修机械或工作人员进入搅拌筒内时,必须切断电源,锁好开箱。

7、任何电器,在没有验明无明电时以前,不能盲目触电。拉接临时电力线时,应从机具接向电源,断电时应先解除并及时拆除。15 机械在运转中不得进行维修、保养、紧固、调整等到作业。

8、重要设备装设的电机,应采用交流接触器及磁力起动器。7.5千瓦以上电机应采用减压起动方法,并加过载保护装臵。合闸后如电动机不能正常运转,应立即拉闸,查明原因排除故障后再行起动。各种机械的传动部分必须要有防护罩和防护套。

十、交通事故预防措施

1、驾驶员必须严格遵守交通规则及操作规程,未经批准,不准私自用车;任何车辆的时速决不准超过有关要求和规定速度行驶,行驶中必须严格执行有关交通法规和法则。

2、严禁领导干部、非驾驶人员或有驾照不在岗位人员驾车。严禁司机酒后开车、违章驾驶、让别人开车。

3、严禁带故障车辆上路,不管大车、小车或轨道车等作业车,没有安全保障的车,坚决不准动用。平时有关单位和人员必须做好各种车辆的保养、维护和检修工作,防止车辆带病上路,做到开好车,开安全车。

4、严禁雇用机动车驾驶人员,要通过加强车辆的维修与保养,对驾驶员进行安全行车专题教育,严禁故障车上路、疲劳驾车、强行超车等违章行为,严防各类交通事故的发生。

5、车辆按指定车位停放,不得私自乱停;坚持车辆安全检查制度,项目部每月对车辆普查一次,确保车辆完好率。

6、严格执行车辆管理及使用规定,坚持做好每周一次的安全教育、及时传达、学习有关安全规章、文件等。

十一、职业病危害预防措施

隧道施工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是有害气体、粉尘、噪声、放射性的危害等,主要采取综合预防措施。

1、定期检测隧道内粉尘及有害气体浓度,发现超标,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委托外部有资质单位对定期隧道内放射性危害进行检测,如有超标,及时采取措施,保证职工健康。

2、、钻眼作业采用湿式凿岩,可从源头上降低大量粉尘的产生。凿岩机在钻眼前,必须先送水后送风;放炮后必须进行喷雾、洒水。

3、出碴前,用高压水喷射碴堆与岩壁,冲洗附着粉尘。出碴车辆限制速度,减少扬尘产生。

4、喷射混凝土采用湿喷机。

5、新鲜风流连续经过几个工作面时,在两个面间和混合式通风系统中两组风管交错的距离间,根据防尘效果,应适当增设喷雾器净化风流中的粉尘。

6、机械通风,通风除尘兼顾。通过现场测定选用最佳的通风风速以排除粉尘。另外通风管专人检查养护,尤其是爆破后靠近掌子面损坏的通风管,要及时补好接上(或爆破前先取下一截,爆破后再接上),保证出风口离掌子面距离不大于15米,保证掌子面新鲜空气和降尘效果。

7、监督施工人员配戴好防尘面罩、口罩、耳塞、护目镜等劳动防护用品,定期体检,发现职业病及早治疗,保障工人健康。

8、严禁在洞内进行熬制沥青等产生有害气体的作业;

9、隧道中设备配备废气净化装臵,加强维护保养,减少废气和有害气体排放量。

10、如通风设备出现事故或洞内通风受阻,所有人员应撤离现场,在通风系统未恢复支持工作和确认有害气体符合标准前,任何人不得进入洞内。

11、作业面开挖复工时,必须先进行通风和分析空气中有害气 17 体浓度,确认符合标准后方可进入;人员严禁在风管的进出口停留。

12、有害作业场所设立明显安全警示标志,禁止违规作业。

十二、食物中毒

1、食物中毒预防措施

(1)采购原料必须符合国家有关卫生标准和规定:禁止采购腐烂变质、有毒有害、污秽不洁、霉变生虫等异常食品;无检验合格证明的肉禽食品;无卫生许可证的食品生产经营者供应的食品。

(2)保管员应严把验收关,经常检查库内存放的原料或食品,食品应分类分架、隔墙离地存放、定期检查,如发现有异常现象应立即处理。仓库应由专人保管,明确责任,做好防鼠防盗等措施,防鼠用器具及药品应定期检查处理,并由主管人员检查核对签字。

(3)加工人员必须严格检查待加工的原料及食品,发现有腐败变质或其他感官性状异常的应立即废掉,加工的器具生熟分开,标志明显。对蔬菜选购、贮藏、保鲜必须严格把关,食用前一定要做到“一洗、二浸、三烫、四炒熟”,以保证饮食安全。在加工和贮藏过程中,严格按要求将熟食与生食分开处理和贮藏,以免相互夹叉污染。

(4)食堂工作人员必须体检合格后才能上岗,凡患有消化道、呼吸道传染病及有皮肤病者都不能从事炊事员工作。严格要求所有员工自觉遵守个人卫生制度。

(5)外来人员或非食堂工作人员禁入操作加工间或限制区域,如发现应立即让其离开,并检查进入区域,防止投毒现象发生。

(6)制定食堂管理制度,认真做好食物和餐具的通风、消毒工作。

2、食物中毒应急措施

万一发生食物中毒,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并按以下程序执行:(1)发现食物中毒异常情况及时报告生产中心和项目部。(2)由总指挥立即召集抢救小组,进入应急状态。

(3)由工地医务人员判明中毒性质,初步采取相应排毒救治措施。

(4)经工地医生诊断后如果需要将患者送医院救治,联络组与医院取得联系。

(5)由总指挥组织安排使用适宜的运输设备(含医院救护车)尽快将患者送至医院。

(6)由总指挥组织对现场进行必要的保护,同时配合事故调查组做好事故原因调查,对有关人员进行处罚。

第二篇:隧道危险源分析

(一)重大危险源分析及采取措施

1、隧道坍塌预防措施

(1)、发生坍塌的原因 1)地质因素

①当通过多种堆积体时,由于结构松散,颗粒间无胶结或胶结差,开挖后引起坍塌。工程地质灾害所引发的事故也非常多,这是在不清楚前方不良地质情况下,仍沿用不变的施工手段,没有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处理措施造成的。掌子面前方围岩破碎、节理发育、岩石走向垂直、岩层间有泥夹层、前方出现断层带等,这些不良地质极易引发塌方事故。

②地下水、渗透水的软化、浸泡、冲蚀、溶解等作用加剧岩体的失稳和坍塌。

2)施工方法和措施不当

①施工方法选择不当,或工序间距安排不合理,各工序间距拉的过长,地层暴露时间过久,引起围岩松动、风化,导致坍塌的发生。

②喷锚不及时,或混凝土质量、厚度不符合要求。

③采用钢支撑时,支撑架质量欠佳,支撑和围岩不密贴,两者间的空隙填塞不密实,或连接不够牢固不能满足围岩力所需要的强度要求。

④有时抽换支撑不当,或当支撑已出现受力过大的现象前未及时加固。

⑤爆破作业不当,用药量过多。⑥处理危石措施不当,引起危石坠落,牵动岩层坍塌。

3)支护材料用料不足、施工缺乏规范、引起支护强度降低造成的隧道塌方。隧道围岩压力由围岩、超前支护、初期支护、仰拱和二衬所围成的拱圈多重承载。隧道支护设计参数是依据围岩压力计算确定的,施工中钻爆控制不佳,围岩承载能力降低;超前支护、初期支护施工中材料用量缩水,施工不规范,降低了支护强度,消弱了承载支护的承载力。当支护不足以承载上部围岩压力时,即引发隧道坍塌事故。

4)施工中部遵循施工原则也会引起塌方事故。新奥法施工原则包括:少扰动、早喷锚、勤测量、紧封闭。如果违背新奥法施工原则,如强爆破导致围岩松弛;长进尺导致循环作业时间拉长,喷锚滞后围岩变形加剧;不及时施作仰拱和二衬,封闭不及时;这些都会增加隧道塌方的可能性。

5)其他原因不及时衬砌,围岩暴露过久,片帮与掉块,坑壁无支护等。

(2)、预防坍塌的施工措施

1)先排水。在施工前和施工中均采取相应的防排水措施,尽可能将隧道外之水截与隧道内。

2)短开挖。在各部开挖工序间的距离要尽量缩短,以减少围岩暴露时间。

3)弱爆破。在爆破时,要用浅眼、密眼,并严格控制用药量和用微差毫秒雷管爆破。4)强支护。针对地压情况,确保支护结构有足够的强度。

6)快衬砌。衬砌工作必须紧跟开挖工作面进行,力求衬砌尽快成胚。(3)、隧道发生坍塌后的应急措施 1)小型坍塌(小于50m3)

小型坍塌一般发生在未支护的掌子面,有拱顶坍塌,侧壁坍塌,掌子面坍塌,坍塌量较小,有时可能只掉几块危石,对施工人员造成的威胁范围小。

此时不急于清渣,先将危石清除,迅速喷射混凝土,可适量多掺一点速凝剂,封闭坍塌面,待稳定后清渣,页可采用喷射混凝土直接补平。

2)中型坍塌(50m3-300m3)

中型坍塌可能发生在掌子面和初期支护的结合部,可能是由于未支护的裸露面坍塌引起的连锁反应,由于塌方面积较大、人员的伤亡、设备的损害都较大。

事故发生后应迅速汇报项目部,并由项目部第一责任人转告有关部门进行人员抢救。

工程抢修部要先清渣,先喷射混凝土封闭坍塌裸露面,然后用工字钢拱架(弯曲半径接近坍塌半径)立即支护,并按正洞施工一样,打锚杆,挂网片,从上至下全裸露面支护,最后清渣。

坍塌处理不在补修,待二衬过后采用混凝土泵直接灌混凝土,注满即可。

3)大型坍塌(300m3-1000m3)大型塌方位置一般可能在局部透水地段、沙层地段。这样的坍塌可能将隧道堵塞数十米长,使坍塌段以内工作面的施工人员、施工机械全部封闭,危害极大。

①抢险的原则是先救人。隧道施工时,在拱脚处都有两根钢管一根是直径Φ100-Φ200mm的高压通风管,一根直径Φ50mm的输入管。一般大型坍塌都是松散的地质,不会有巨石落下,所以地处拱脚处的风管和水管不会压扁或压断,这是隧道营救施工人员的两条生命线。将空压机送风压力降低,能保证洞内人员呼吸即可,将供水也减小,通知洞内人员安静的等待,时间长时可从输水管中插入一根塑料管,提供牛奶等软饮料。这时开始向坍塌体注浆,使坍塌体在一定厚度内固结,然后向掘进连拱隧道的中导坑一样,打通坍塌体先将施工人员救出。

②塌方处理。在坍塌体上架立多层(视坍塌洞室大小而定)支撑钢模架,从上至下开始喷射混凝土,封闭所有裸露面,并且进行钢拱架支撑,打锚杆,挂网片,第一次初期支护完成后,开始清渣,最后进行第二次架支撑架,进行第二次强支护,以后二衬不在充填。也进行一次初期之后,二衬后预留孔洞,2m以内填浆砌石,2m以上填干砌石片。

4)特大型坍塌(大于1000m3)

特大型塌方可能发生在浅埋段,或特浅地段,从拱顶直到山顶一次性贯通垮塌。

①人员抢救。特大型塌方人员救援和大型相同。②塌方处理。如果发生特大型塌方,先将所有裸露面喷一层5cm厚的混凝土,使它不要在短时间内调危石。然后开始漫长的清渣,清渣过半后将塌方边缘与正洞结合部加固、修正,迅速在此进行二次衬砌,衬砌厚度。混凝土标号。衬砌钢筋要经过计算,以足够支撑塌方回填后的压力。待二衬结束后,强度达到设计值后,开始从顶部向下逐层回填压实,顶部筑围墙防止雨水浸入。

2、隧道爆炸事故预防

隧道可能爆炸的原因主要是不规范使用爆炸物品,装药时操作人员违规带火种,或者剩余爆炸现场存放不合理引起的火药爆炸。

(1)预防措施

1)爆破施工。在进行爆破作业之前,要取得当地公安部门的批准,遵守各项安全规章制度,并向公安局申请购买、运输、储存及使用爆炸品的许可证。

2)建立雷管领用,发放登记管理制度,将雷管编号落实到每一个爆破作业人员,并将有关管理信息按照公安部的统一标准及时送报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备案。

3)加强爆炸物品的管理。爆炸物品派专人看管。爆炸物品及爆破器材储存于干燥的仓库内,温度保持在18~30℃,库内设消防设备,不同性质的炸药分开存放;雷管和炸药分库储存,运到工地的炸药若当天未使用完,必须如数交回,不得在工地留存过夜。爆炸物品使用、运输过程中必须有押运人员负责。

4)严格遵守规定的爆破作业时间,并告示当地居民及施工人员设置醒目标志牌,放炮时设专人警戒。

5)爆破工要持证上岗,装药过程中不能抽烟,放炮前要对炮眼连线逐孔检查,点炮前要由专职安全人员检查其他人员及所有机械设备是否撤离至安全地带。对哑炮要严格按《爆破作业规程》进行处理。

6)爆破作业现场设专职技术人员现场指导,装好炸药的炮孔必须适当的加以覆盖和保护、在潮湿条件下作业,采取乳化、水胶等防水炸药。现场作业人员按规定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做到遵章守纪,按标准作业、文明施工,无违章违纪现象。(2)处理措施预防

当隧道内发生爆炸事故,应疏散人群,全部撤离至安全区域,查明爆炸类型(火工物品、化学物品、瓦斯等)并发出警报,召集人员持抢险救护装备,迅速赶到现场救护,进行针对性的处理,尽可能控制事故在最小限度、减小危害性、减少人员伤亡,紧急上报项目经理,同时向当地公安机关,派出所报警,清楚说明发生爆炸标段、时间、地点、方位爆炸类型及爆炸威力大小等情况。

3、隧道机械伤害事故

发生机械伤害事故后,由施工现场负责人负责现场指挥,发现事故发生人员首先通知现场安全员,由安全员报告项目经理,启动项目部应急救援预案。并打事故抢救电话“120”,同时通知生产负责人组织紧急应急小组进行可行的应急预案,如现场包扎、止血等措施。防止受伤人员流血过多造成死亡事故发生。值勤门卫在施工现场大门口迎接来救护的车辆,有程序的处理事故、时间最大限度的减少人员和财产的损失。

4、触电、火灾、有毒气体事故

如遇到触电、火灾现场,现场人员应及时上报现场安全员,由安全员报告项目经理,启动项目安全应急预案,并按以下方法进行避灾抢救:

1)隧道内发生触电事故应立即切断或用干燥的木棒或绝缘体挑开身上的电源,关闭开关。触点人脱离电源后,应立即将其抬到新鲜风流处,平放,并解开衣裤,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挤压法急救。急救时需要耐心,防止“假死”现象,并且不要打强心针。

2)隧道内发生火灾,正确确定火源位置,火热大小,并迅速向外发出信号。及时利用现场消防器材灭火,控制火势大小,组织人员撤退出火区。如火势不能扑灭,应急时向所在地公安消防机关报警,寻求帮助。

3)隧道内发现不明气体,应及时加强通风,采取防范措施。发生事故时做好自救工作,迅速协助伤员一起撤出到安全地区。有人受到有毒气体伤害,应将其运至有新鲜风流的安全地区,并立即检查伤员的心跳、脉搏、呼吸及瞳孔,并注意保暖,同时保持伤者呼吸通畅。如受一氧化碳中毒,中毒者还没有停止呼吸或呼吸停止但心脏仍跳动,要立即搓摩他的皮肤,温暖后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如心脏停止,应立即进行体外心脏挤压,同时进行人工呼吸。如因二氧化碳等窒息,情况不严重时,抬至新鲜风流中稍作休息,即会苏醒。如窒息时间较长,就要在皮肤搓摩后进行人工呼吸。

第三篇:危险源的预防(控制)措施

重大危险源识别、评价及预防、应急措施

一、重大危险源的识别

建筑业属于流动人员从事流动性作业、工序复杂、危险因素较多的行业,为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针对建筑行业特性,结合所承担的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的建筑结构、类型、规模、高度、施工环境、施工季节等特点,从人、机、料、法、环等因素综合分析,识别确认有7个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财产损失的危险源为:1.高处坠落 2.物体打击 3.机械伤害 4.触电5.坍塌 6.中毒、窒息 7.火灾

二、对重大危险源的评价:

1、高处附落——凡在基准面2 米(含2 米)以上作业,建筑物四口五临边、攀登、悬空作业及雨天、雪天进行的高处作业,可能导致人身伤害的作业点和工作面。

2、物体打击——高空坠落及水平崩溅物体造成人身安全伤害的。

3、机械伤害——机械运转工作时,因机械意外故障或违规操作可能造成人身伤害或机械损害的。

4、中毒——指化学危险品的气体、物体、粉尘、一氧化碳等,由呼吸、接触、误食及食用变质或含有有害药品的食物造成的中毒,并对人身造成伤害的。

5、坍塌——基坑开挖、脚手架、模板搭设与拆除,楼房屋面超负荷堆放,机械使用不当,造成的坍塌,对人身或机械造成伤害或损害的。

6、触电——工程外侧边缘距外电高压线路未达到安全距离,用电设备未做接零或接地保护,保护设备性能失效,移动或照明使用高压,违规使用和操作电气设备,对人身造成伤害或损害的。

7、火灾——电气设备线路安装不符合规定,绝缘性能达不到要求,未按规定明火作业,易燃易爆物品存放不符合要求,对人体造成人身伤害及财产损失的。

三、危险源的综合预防、控制措施:

(一)对重大危险要采取“两个控制”,即前期控制、施工过程控制。

1、前期控制:工程开工前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或专项施工方案时,针对工程的各种危险源,制定出防控措施。

2、施工过程控制:在工程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规定监督检查,认真落实整改。

(二)加强安全生产的综合管理。

1、认真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杜绝一切人为事故的发生。

2、加强对员工队伍人员的安全教育,提高作业人员素质和安全生产自我保护意识。

3、增强各级管理人员安全责任意识,加强安全专业知识培训。

4、严格加强各种危险源和管理工作,结合工程特点,针对确认的危险源实施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四、七个危险源的具体预防措施:

(一)预防机械伤害事故的防护措施

为保证作业人员的安全,防止机械对人体的伤害事故,制定本措施。

1、对所有各种机械设备进场后,必须由役备负责人会同安全员和使用机械的人员共同对该机械设备进行进场验收工作,经验收发现安全防护装置不齐全的或有其它故障的应有退回设备保障部门进行维修和安装。

2、设备安装调试合格后,应进行检查,并按标准要求对该设备进行验收,经项目组织验收合格后方能正常使用。

3、使用前要对设备使用人员进行必要的安全技术交底和教育工作,使用人员必须严格执行交底内容及近操作规程操作。

4、使用中要经常对该设备进行保养检查,使用后工切断电源并锁好电闸箱。

5、各种机械设备必须专人专机,凡属特种设备,其操作负责人要按规定每周对施工现场的所有机械设备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隐患及时解决处理,确保机械设备的完好,防止机械伤害事故的发生。

(二)预防坍塌事故的防护措施

为防止开挖基坑、基槽时或在楼层屋面堆放过多物料及支撑模板出现坍塌事故,特制定预案措施。

1、为防止坍塌事故事发生,在施工前加强对员工的安全基本知识教育,严格按技术交底内容和操作规程施工。

2、基础工程施工前必须进行勘察,摸清地质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施工方案。按照土质情况设置安全边坡或者固壁支撑。

3、对于基坑、井坑的边坡和固壁支架应随时检查,特别是在雨天和解冻时期更要加强检查。发现边坡有裂痕,疏松或支撑有折断,走动等危险征兆,应立即采取措施,消除隐患。

4、遇有特情况,进行抢工作业时,要加强周边的警戒力量,保证安全施工。

5、对于挖出的泥土,要按照规定放置,不得随意沿围墙或临时建筑堆放。

6、施工中必须严格控制建筑材料、模板、施工机械、机具或其它物料在楼层或层面的堆放数量和重量,以避免产生过大的集中载荷,造成楼板或屋面断裂坍塌。

7、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楼层或屋面因施工需要必须放置材料机具的,必须进行结构载荷验算,采取有效支撑,加固措施,并以上级技术负责人批准后方能放置。

(三)预防高处坠落事故的防护措施

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根据本工程的结构特点和工程实际,在确定高处坠落危险源后制定本措施。

1、为防止高处坠落事故的发生,在工程施工前对所从事高处作业的人员进行安全基本知识,安全注意事项等安全技术交底。

2、施工作业人员进场后,按不同层次(公司、项目部、班组)进行三级教育工作。

3、凡患有高血压、心脏病及不宜从事高处作业的人员,严禁参加高处作业工作。

4、为防止高处坠事故的发生,首层完工后,搭设合理、牢固能起到防护作用的外脚手架,在架体内侧支挂密目式安全网,应注意的是在去挂密目式安全网时,必须按规定高出施工层一步架。并在首层顶支挂第一道安全平网,在四层顶和顶层屋檐下支挂第二道和第三道安全平网,以防止高处作业人员发生坠落事故。

5、对所有预留洞口,如通风道口,垃圾道口和短边过长超过25mmr的预留洞口,加木盖进行防护,凡超过1000mm 的洞口应在上方铺设厚度不小于50mm 的木板,并在下方支挂安全网。

6、对所有临边进行防护,如阳台临边可用预留的钢筋按规定绑扎严密,楼梯和进料楼层临边加防护栏杆,上栏杆在1.2 米处,下栏杆在0.6 米处各设一道,栏杆间距不大于2 米,并在0.15 米处加档脚手栏杆。

7、为保证防护措施能真正起到应有的防护作用,除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由项目负责人、安全专职人员及相关作用班组长,对防护设施进行必要的监督制作过程和验收外,还应按规定要求每周进行不少于一次的检查工作,以确保防护设施的完好性,防止坠落事故的发生。

8、在外檐进行抹灰施工中,作业班组要对安全防护设施脚手架拉结点、安全平网和密目式安全、脚手板等进行使用前检查,确认无误后,方能进行操作。

9、凡作业层以下无安全防护设施作业时,施工作业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带或安全绳(使用前必须对安全防护设施进行检查),其安全带或安全绳的使用必须遵照高挂低用的原则。凡未使用防护用品用具的不准作业,以防止高处坠落事故的发生。

(四)、预防触电事故的防护措施

根据国家JGJ46—88 规范规定,为了加强施工现场用电管理,保障施工现场用电安全,防止触电事故发生,制定本措施。

1、安装作业 前,必须按规范、标准、规定对安装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及操作规程的交底工作。

2、在建工程外侧与外电高压线路未达到安全距离应增设屏障遮栏、围栏或保护网等防护。

3、施工现场专用的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供电线路必须实行TN—SR接零保护系统,同时必须做到三级控制两级保护,电箱为标准电闸箱,并采取防雨、防潮措施。

4、电气设备应根据地区或系统要求,做保护接零,求做保护接地,不得一部分设备做保护接零,另一部分设备做保护接地。

5、必须由持有合格证件的专职电工,负责现场临时用的电管理及安拆。

6、对新调入工地的电气设备,在安装使用前,必须进行检验测试。经检测合格方能投入使用。

7、专职电工对现场电气设备每月进行巡查,项目部每周、公司每月对施工用电系统、漏电保护器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检查。

8、配电箱设在干燥通风的场所,周围不得堆放任何防碍操作、维修的物品,并与被控制的固定设备距离不得超过3 米。安装和使用按“一机、一闸、一箱、一漏”的原则,不能同时控制两台或两台以上的设备,否则容易发生误操作事故。

9、配电箱应标明其名称、用途,并做出分路标志,门应配锁,现场停止作业1 时间以上时,应将开关箱断电上锁。

10、照明专用回路设志用漏电保护器,灯具金属外壳做接零保护,室内线路及灯具安装高度低于2.5 米的应有使用安全电压。在潮湿和易触及带电体的照明电源必须使用安全电压,电气设备架设或埋设必须符合要求,并保证绝缘良好。任何场合均不能拖地。

11、线路过道应按规定进行架或地埋,破皮老化线路不准使用。

12、使用移动电气工具和砼振捣作业时,必须按规定穿戴绝缘防护用品。

13、凡从事与用电有关的施工作业时,必须实行电工跟班作业。

(五)防护物体打击事故的防护措施

为了保证员工的身体不爱伤害及安全生产的顺利进行,根据各级主管部门的法规、规范和标准要求制定本措施。

1、加强对员工的安全知识教育,提高安全意识和技能。

2、凡现场人员必须正确佩戴符合标准要求的安全帽。

3、经常进行安全检查,对于凡有可能造成落物或对人员形成打击威胁的部位,必须进行日巡查,保证其安全可靠。

4、对于吊装作业(含塔吊作业)除设指挥人员外,对有危险区域应增设警戒人员,以确保人身安全。

5、施工现场严禁抛掷作业(其中包括架体拆除,模板支撑拆除及垃圾废米清理)。

6、对卷扬机上米平台、上料花蓝的安全门经常进行检查维修,确保其灵敏可靠,防止因失灵造成被吊物坠落伤人。

7、按规范要求在上料架、进料架、通道口搭设合格的安全防护通道,以保证员工的安全。

8、起重作业人员必须做到持证上岗、同时有一定的操作经验和技能,熟悉操作规程。司索人员应有严格注意被吊物的整体状态,运行区域路线及其危险性。如有可能对作业人员形成威胁,必须通报指挥人员暂停滞作业。

9、作业前项目负责人必须根据现场情况进行安全技术交底,使作业人员明确安全生产状态及要点,避免事故发生。

10、作业前安全管理人员及操作手必须对设备进行检查和空戴运行,在确定无故障情况时方能进行作业。

(六)施工现场防火措施

1、加强对员工的消防安全知识教育,提高消防安全意识和防火救灾技能。

2、施工现场必须按上级要求建立义务消防队,成员应进行消防专业知识培训和教育,做到有备无患。

3、建立明火作业报告制度,凡需明之作业的部位和项目需提前向项目部提出申请,经批准方可进行明火作业,危险性较大的明火作业应有派专人监护。

4、配备足量的消防器材、用具和水源,并保证其常备有效,做到防患于未燃。

5、严格对易燃易爆物品的管理,禁止将燃油、油漆、乙炔等物品混存于一般材料库房,应有单独保管。

6、对易燃物品仓库选址要远离员工宿舍及火源存在区域,同时要增加防护设施。

7、临时用房、仓库必须留出足量的消防通道,以备应急之用。

8、对于临时线路要加强管理和检查,防止因产生电火花造成火灾。

9、冬季取暖炉应规范管理,符合防火中毒要求。

10、定期对着火源、水源、消防器材等要害部位和设施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将事故隐患消灭于萌芽状态。

(七)预防中毒事故的防护措施

为了防止现场中毒事故的发生,更好的保护员工的安全与健康,特制定本措施。

1、凡从事有毒有害化学物品作业时,作业人员必须佩戴防毒面具,保证室内通风良好。

2、宿舍内严禁存放有毒有害及化学物品。

3、现场室内采取一律使用独立的锅炉供暖,严禁使用明火照明、取暖,以防止煤气中毒事故,需要独立用煤火取暖的屋室,其炉灶必须设在室外。

4、食堂要在卫生许可证,炊事人员必须持有健康证和体检合格证上岗。其生、熟食物必须分别加工制作存放。凡变质、糜烂的食品,严禁食用,每天要做好防蚊、蝇传染源的控制工作。

5、食堂内严禁非炊事人员进入,炊事人员不能留长指甲,并保持个人卫生清洁,对食堂做到每日清扫。五、七种危险事故的应急措施

(一)触电事故应急救援措施

1、发生触电事故要在第一时间迅速采取切断电源,并及时向指挥部报告事故情况。

2、在指挥部未到来之前现场应急预案领导小组应采取对伤员的急救或据情况送往医院救治。

3、如伤员情况危急及时拨打120 求救以便争取时间。

4、物资供应人员应及时将施救所需的医疗器械、辅助器材及时供应到现场,保证抢救顺利进行。

5、要对有可能继续造成人员伤害或财产损失的危险源进行清除,以免再次发生事故或造成更大的财产损失。

6、对事故现场采取绘图或拍照等必要手段,留存重要痕迹、物证等以便为查处提供可靠依据。

7、配合上报主管部门和指挥部开展调查处理工作,并做好为稳定社会和伤亡人员的善后处理工作。

(二)机械伤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

1、发生机械伤害,要及时停止机械运转,并根据伤害采取相应的救治措施。

2、及时逐级上报到预案指挥部,伤势严重的应及时打120 救援。

3、出血性外伤应及时采取止血措施,避免伤员因失血过多造成生命危险。

4、骨折性外伤,在挪动伤员时要冷静小心,采取正确的方法救护避免伤势扩大。

5、脊椎骨折伤员要使受伤者静卧,严禁采用抱、拉、抬腿等方法处理,以防脊椎受伤,导致伤员瘫痪。

6、对事故现场要注意保护,并以便调查组调查。

7、配合上级主管部门和调查组处理,并做好伤员及家属的善后工作。

(三)坍塌事故的应急预案措施

1、坍塌事故发生后,项目部应急救援小组人员应立即赶往出事地点,积极采取对伤员的救护,同时就逐级上报到应急预案指挥部。

2、根据工程环境情况及地点不同,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扼制事故的发展和蔓延。把事故损失减少到最小范围内。

3、在抢救伤员的同时,应及时拨打120 急救求救,以便争取时间,减小伤亡。

4、物资供应人员应及时将救援所需的物质和器械供应到现场,保证抢救工作的顺利进行。

5、对事故现场采取保护或拍照等必要手续,留存重要痕迹物证等,以为事故查处提供完整可靠的依据。

6、配合上级主管部门和事故调查组开展调查处理,并做好伤亡人员的善后处理工作。

(四)高处坠落事故应急预案措施

1、发生坠落事故,现场应急预案小组人员应及时赶往出事地点,积极采取对伤员的救护,同时应逐级上报到应急预案指挥部。

2、如属两人以上事故应视其伤害程度首先对重伤员采取抢救,以免错过挽救时机。

3、根据伤员所伤部位采取正确救护手段,骨折伤员尽量避免挪动和拉线。颅骨造成伤害人员特别注意脑震荡,脊椎受伤人员要静卧,防止造成脊椎损伤导致瘫痪。

4、严格注意因内伤出血后造成死亡事故。

5、现场应急小组的物资供应人员应及时把施救药品器械供应到位。以便使救护工作顺利进行。

6、对事故现场要注意保护,并留有痕迹,为调查处理提供可靠依据。

7、配合上级主管部门和调查组开展调查处理,并做好伤员及家属有善后工作。

(五)物体打击事故应急求援措施

1、发生物体打击事故,要迅速启动项目求援小组,及时停止阻断事故源的工作和作业,防止事故的扩大,并根据伤害的性质和程度,利用现场的一切条件,实施相应的救护措施。

2、及时速报上级预案指挥部,伤势严重的应及时拨打120 求救。

3、出血性外伤应及时采取应急止血措施,避免伤员因失血过多造成生命危险。

4、骨折性伤员,在挪动伤员时冷静小心,采取正确的方法救护避免伤势扩大。

5、脊椎骨折伤员要保证伤员平稳卧姿式,严禁采用抱、拉、抬、背、搭腿等方法处理,以防脊髓受伤导致伤情加重,以致造成瘫痪。

6、对事故现场要注意保护,以便调查组调查。

7、配合上级主管部门和调查组,开展调查处理,并做好伤员及家属的善后工作。

(六)火灾事故应急预案措施

1、发现火情要立即查清火源点及起火原因,扼制火势发展和蔓延。

2、及时拨打119 报警,同时将事故情况上报,预案指挥部以便及时处理。

3、现场应急预案小组所有能参战员工利用已备灭火器、消防器材、器具实施救助。

4、切断火源及火路,对现场的物资库、易燃易爆物品及时隔离和转移,避免事态扩大和蔓延。

5、对现场人员进行清点,如火场亦被火势围困人员要首先施有计划的救助。

6、在消防人员到来后,服从并协助消防指挥人员采取救助。

7、对烧伤及因缺氧造成气窒人员及时采取救护措施,并据情及时送往医院或拨打120 求救。

8、对火灾现场可能做证据的物品要注意留存,以便为查处提供有利依据。

9、配合上级主管部门和指挥部开展,调查处理,并做好为稳定社会和伤亡人员的善后处理工作。

(七)中毒事故应急预案措施

1、发生中毒事故要按中毒原因分别采取不同救护措施,如因食物中毒在第一时间内电话报告给应急指挥部,县卫生防疫站及医院及时对中毒人员采取救治。

2、及时判断中毒源和中毒途径,并严格控制有毒物质继续浸受人体及对其他人群造成伤害。

3、如因呼吸道造成中毒,应将中毒人员搬到通风良好和有新鲜空气的地方,采取相应急救措施。

4、协助卫生防疫部门及预案指挥部调查毒物名称、毒性及危害程度并以最快的速度将中毒人员送往医院救治。

5、保护事故现场和证物给事故调查提供可靠依据。

6、做好中毒人员及家属的善后工作。

第四篇:重大危险源分析单

重大危险源分析单

一、桥梁工程重大危险源分析

1、高处坠落和物体打击事故的预防控制措施

(1)易发生高处坠落和物体打击事故的环节:临边、洞口防护不严;高处作业物料堆放不平稳;架上嘻戏、打闹、向下抛掷料;不使用劳保用品,酒后上岗,不遵守劳动纪律;脚手架工末按安全操作规程操作,龙门、井架吊篮乘人。

(2)预防措施

① 凡在距地2m以上,有可能发生坠落的楼板边、阳台边、屋面边、基坑边、基槽边、电梯井口、预留洞口、通道口、基坑口等高处作业时,都必须设置有效可靠的防护设施,防止高处坠落和物体打击。

② 施工现场使用的龙门架(井字架),必须制定安装和拆除施工方案,严格遵守安装和拆除顺序,配备齐全有效限位装置。在运行前,要对超高限位、制动装置、断绳保险等安全设施进行检查验收,经确认合格有效,方可使用。

③ 脚手架外侧边缘用密目式安全网封闭。搭设脚手架必须编制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操作层的跳板必须满铺,并设置踢脚板和防护栏杆或安全立网。在搭设脚手架前,须向工人作较为详细的交底。

④ 模板工程的支撑系统,必须进行设计计算,并制定有针对性的施工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

⑤ 塔吊在使用过程中,必须具有力矩限位器和超高、变幅及行走限位装置,并灵敏可靠。塔吊的吊钩要有保险装置。

⑥ 严禁架上嘻戏、打闹、洒后上岗和从高处向下抛掷 物块,以避免造成高处坠落和物体打击。

2、脚手架坍塌事故的预防控制措施

(1)因地基沉降引起的脚手架局部变形:在双排架横向截面上架设八字戗或剪刀撑,隔一排立杆架设一组,直至变形区外排。八字戗或剪刀撑下脚必须设在坚实、可靠的地基上。

(2)脚手架赖以生根的悬挑钢梁挠度变形超过规定值:

应对悬挑钢梁后锚固点进行加固,钢梁上面用钢支撑加U形托旋紧后顶住屋顶。预埋钢筋环与钢梁之间有空隙,须用马楔备紧。吊挂钢梁外端的钢丝绳逐根检查,全部紧固,保证均匀受力。

(3)脚手架卸荷、拉接体系局部产生破坏:

要立即按原方案制定的卸荷、拉接方法将其恢复,并对已经产生变形的部位及杆件进行纠正。如纠正脚手架向外张的变形,先按每个开间设一个5t倒链,与结构绷紧,松开刚性拉接点,各点同时向内收紧倒链,至变形被纠正,做好刚性拉接,并将各卸荷点钢丝绳收紧,使其受力均匀,最后放开倒链。

(4)附着升降脚手架出现意外情况,工地应先采取如下应急措施:

① 沿升降式脚手架范围设隔离区;

② 在结构外墙柱、窗口等处用插口架搭设方法迅速加固升降式脚手架;③ 立即通知附着升降式脚手架出租单位技术负责人到现场,提出解决方案。

二、路基土方工程重大危险源分析

路基土方工程是指挖掘深度超过1.5m的沟槽和深度超过5m(含)的土方工程,以及人工挖扩孔桩工程,易发生土方坍塌事故。

1、土方工程易发生土方坍塌事故的环节

深度超过1.5米的沟槽和深度超过5米的基坑土方开挖施工作业;土方施工采用挖空底脚的方法挖土;积土、料具、机械设备堆放离坑、槽小于设计规定;坑槽开挖设置安全边坡不符合安全要求;深基坑末设专项支护设施、不设上下通道,人员上下坑槽采踏边坡;料具堆放过于集中,荷载过大;模板支撑系统末经设计计算;基坑施工未设置有效排水等。

2、预防控制措施

(1)严禁采用挖空底脚的方法进行土方施工。

(2)基础工程施工前要制定有针对性的施工方案,按照土质的情况设置安全边坡或固壁 支撑。基坑深度超过5m有专项支护设计。对基坑、井坑的边坡和固壁 支架应随时检查,发现边坡有裂痕、疏松或支撑有折断、走动等危险征兆,应立即采取措施,消除隐患。对于挖出的泥土,要按规定放置,不得随意沿围墙或临时建筑堆放。

(3)施工中严格控制建筑材料、模板、施工机械、机具或其他物料在楼层或屋面的堆放数量和重量,以避免产生过大的集中荷载,造成楼板或屋面断裂。

(4)基坑施工要设置有效排水措施,雨天要防止地表水冲刷土壁边坡,造成土方坍塌。

(5)人工挖孔桩,护壁养护时间不够(未按规定时间拆模),或未按规定做支护,造成坍塌事故。由于坍塌时护壁可相互支撑,孔下人员有生还希望,应紧急向孔下送氧。将钢套筒下到孔内,人员下去掏挖,大块的砼护壁用吊车吊上来,如塌孔较浅,可用挖掘机将塌孔四周挖开,为人工挖掘提供作业面。

三、塔式起重机

塔式起重机是指:在施工现场使用的,符合国家标准的自购或者租用的塔式起重机。

1、塔吊出轨与基础下沉、倾斜

(1)应立即停止作业,并将回转机构锁住,限制其转动;

(2)根据情况设置地锚,控制塔吊的倾斜;

(3)用两个100t千斤顶在行走部分将塔吊顶起(两个千斤顶要同步),如是出轨,则接一根临时钢轨将千斤落下使 出轨部分行走机构落在临时道上开至安全地带。如是一侧基础下沉,将下沉部位基础填实,调整至符合规定的轨道高度落下千斤顶。

2、塔吊平衡臂、起重臂折臂

(1)塔吊不能做任何动作。

(2)按照抢险方案,根据情况采用焊接等手段,将塔吊结构加固,或用连接方法将塔吊结构与其它物体联接,防止塔吊倾翻和在拆除过程中发生意外。

(3)用2—3台适量吨位起重机,一台锁起重臂,一台锁平衡臂。其中一台在拆臂时起平衡力矩作用,防止因力的突然变化而造成倾翻。

(4)按抢险方案规定的顺序,将起重臂或平衡臂连接件中变形的连接件取下,用气焊割开,用起重机将臂杆取下;

(5)按正常的拆塔程序将塔吊拆除,遇变形结构用汽焊割开。

3、塔吊倾翻

(1)采取焊接、连接方法,在不破坏失稳受力情况下增加平衡力矩,控制险情发展。

(2)选用适量吨位起重机按照抢险方案将塔吊拆除,变形部件用气焊割开或调整。

4、锚固系统险情

(1)将塔式平衡臂对应到建筑物,转臂过程要平稳并锁住;

(2)将塔吊锚固系统加固;

(3)如需更换锚固系统部件,先将塔机降至规定高度后,再行更换部件。

5、塔身结构变形

(1)将塔式平衡臂对应到变形部位,转臂过程要平稳并锁住。

(2)根据情况采用焊接等手段,将塔吊结构变形或断裂、开焊部位加固。

(3)落塔更换损坏结构。

四、起重吊装作业

1、防止高空坠落

(1)吊装人员应戴安全帽;高空作业人员应佩安全带,穿防滑鞋,带工具袋。

(2)吊装工作区应有明显标志,并设专人警戒,与吊装无关人员严禁人内。起重机工作时,起重臂杆旋转半径范围内,严禁站人或通过。

(3)运输、吊装构件时,严禁在被运输、吊装的构件上站人指挥和放置材料、工具。

(4)高空作业施工人员应站在操作平台或轻便梯子上工作。吊装层应设临时安全防护栏杆或采取其他安全措施。

(5)登高用梯子、临时操作台应绑扎牢靠;梯子与地面夹角以60—70°为宜,操作台跳板应铺平绑扎,严禁出现挑头板。

2、防止物体打击

(1)高空往地面运输物件时,应用绳捆好吊下。吊装时,不得在构件上堆放或悬挂零星物件。零星材料和物件必须用吊笼或钢丝绳、保险绳捆扎牢固后才能吊运和传递,不得随意抛掷材料物体、工具,防止滑脱伤人或意外事故。

(2)构件必须绑扎牢固,起吊点应通过构件的重心位置,吊升时应平稳,避免振动或摆动。

(3)起吊构件时,速度不应太快,不得在高空停留过久,严禁猛升猛降,以防构件脱落。

(4)构件就位后临时固定前,不得松钩、解开吊装索具。构件固定后,应检查连接牢固和稳定情况,当连接确定安全可靠,才可拆除临时固定工具和进行下步吊装。

(5)风雪天、霜雾天和雨天吊装应采取必要的防滑措施,夜间作业应有充分照明。

3、防止起重机倾翻

(1)起重机行驶的道路必须平整、坚实、可靠,停放地点必须平坦。

(2)起重机不得停放在斜坡道上工作,不允许起重机两条覆带或支腿停留部位一高一低或土质一硬一软。

(3)起吊构件时,吊索要保持垂直,不得超出起重机回转半径斜向拖拉,以免超负荷和钢丝绳滑脱或拉断绳索而使起重机失稳。起吊重型构件时应设牵拉绳。

(4)起重机操作时,臂杆提升、下降、回转要平稳,不得在空中摇晃,同时要尽量避免紧急制动或冲击振动等现象发生。未采取可靠的技术措施和未经有关技术部门批准,起重机严禁超负荷吊装,以避免加速机械零件的磨损和造成起重机倾翻。

(5)起重机应尽量避免满负荷行驶;在满负荷或接近满负荷时,严禁同时进行提升与回转(起升与水平转动或起升与行走)两种动作,以免因道路不平或惯性力等原因引起起重机超负荷而酿成翻车事故。

(6)当两台吊装机械同时作业时,两机吊钩所悬吊构件之间应保持5m以上的安全距离,避免发生碰撞事故。

(7)双机抬吊构件时,要根据起重机的起重能力进行合理的负荷分配(吊重质量不得超过两台起重机所允许起重量总和的75%,每一台起重机的负荷量不宜超过其安全负荷量的80%)。操作时,必须在统一指挥下,动作协调,同时升降和移动,并使两台起重机的吊钩、滑车组均应基本保持垂直状态。两台起重机的驾驶人员要相互密切配合,防止一台起重机失重,而使另一台起重机超载。

(8)吊装时,应有专人负责统一指挥,指挥人员应位于操作人员视力能及的地点,并能清楚地看到吊装的全过程。起重机驾驶人员必须熟悉信号,并按指挥人员的各种信号进行操作;指挥信号应事先统一规定,发出的信号要鲜明、准确。

(9)在风力等于或大于六级时,禁止在露天进行起重机移动和吊装作业。

(10)起重机停止工作时,应刹住回转和行走机构,锁好司机室门。吊钩上不得悬挂构件,并应升到高处,以免摆动伤人和造成吊车失稳。

4、防止吊装结构失稳

(1)构件吊装应按规定的吊装工艺和程序进行,未经计算和采取可靠的技术措施,不得随意改变或颠倒工艺程序安装结构构件。

(2)构件吊装就位,应经初校和临时固定或连接可靠后始可卸钩,最后固定后方可拆除临时固定工具。高宽比很大的单个构件,未经临时或最后固定组成一稳定单元体系前,应设溜绳或斜撑拉(撑)固。

(3)构件固定后不得随意撬动或移动位置,如需重校时,必须回钩。

5、防止触电

(1)吊装现场应有专人负责安装、维护和管理用电线路和设备。

(2)构件运输、起重机在电线下进行作业或在电线旁行驶时,构件或吊杆最高点与电线之间水平或垂直距离应符合安全用电的有关规定。

(3)使用塔式起重机或长吊杆的其他类型起重机及钢井架,应有避雷防触电设备,各种用电机械必须有良好的接地或接零,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Ω,并定期进行地极电阻摇测试验。

一、通道涵施工的场地布置

1、为把施工用机械、设备和材料顺利运进现场,并对其合理布置,达到人与物的统一,提高效率保证安全,除调查地形条件外,还调查所要经过的道路情况,道路宽度、弯道半径、路面状况,以便解决挖槽机械、重型机械进场的可能性。SK2+369 4.0m×3.5m通道涵所需用到的材料有水泥、碎石、片石、钢筋等;所用到的机备、工具有搅拌机、发电机、模板等,考虑到台身高度,则水泥混凝土浇筑时还需用到吊车。那么相应地,哪里放水泥、哪里放碎石、哪里放钢筋……这些场地布置上的问题接着就要解决——首先就要调查地形,放料的地方既要方便浇筑时配料斗车的运输,又要满足运料汽车爬坡的难易程度等因素;除此,还要考虑到施工平台和工棚的布置,施工平台既要满足吊机、搅拌机等的合理布置,还要顾及到筑平台所产生的土方量或机械工时的大小。

2、地下障碍物与施工对周围影响的调查

在开工前对埋在地下的钢筋砼结构物和各种管道、电缆进行详细的勘察,有地下管线处在开工前先进行刨验工作,在施工之前加以排除。

二、基底处理

通道框架按明挖现场现浇砼施工法施工。此法为经验之谈。施工机械进场后,由测量人员放出开挖基坑边线、基顶边线,放样时,务必要求施工队管工旁站在现场记认,测量人员务必要具体地清楚地交代桩位及数据。之后采用机械配合人工开挖的方式开挖基坑。先用机械开挖至基底10~20cm后,再用人工开挖至设计基底,开挖放坡11,基坑长宽方向要比框架设计长宽方向各加lm,其中设40cm排水沟,另60cm为支撑模板的作业空间,严禁超挖回填,造成劳民伤财,另用潜水泵将基底水排出基坑以外,开挖土方退出施工现场,并对基坑底进行清除脏乱等东西后平整处理,保证无淤泥及杂物。

如经触探试验,测得基底地基承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时,则要对基底进行处理。经实践检验,总结出对K41+1864.5m×4.5m通道涵基底处理的方法值得参考。处理方法为:首先用片石封底,再分层填筑碎石并碾压,每一层灌砂用水冲密实。换填深度根据触探试验结果按实际定,长度和宽度比框架设计

长宽多0.5~1.Om。换填过程中,必须夯填密实,密实度达到设计要求。

三、台身钢筋绑扎

1、在钢筋绑扎钢筋时认真校对图纸,根据图纸校确定钢筋品种、规格、数量,由测量人员给出通道钢筋位置和高程,对通道钢筋进行预埋,测量全过程务必要求施工队管工旁站记认。

2、搭设脚手架和钢筋定位架,以保预埋钢筋的位置和垂直度。

3、通道钢筋采用闪光对焊,保证35d不小于50cm 范围内接头不大于50%。

4、钢筋绑扎完后须加塑料垫块或加小型水泥砂浆垫块,防止因保护层厚度不够而影响质量。

5、钢筋骨架完成后,检测钢筋骨架尺寸,严禁钢筋与模板为0间距,其间距距要满足规范及 设计要求。

四、模板的支设安装

通道模板采用定型钢模,施工脚手架用碗扣型支架搭成,配合普通脚手架钢管做斜向支撑,模板加工符合设计截面形式。这是施工的一个关键点,既影响到水泥混凝土的质量,又影响到构造物的外观,这是对我标通道涵施工的经验总结。钢筋绑扎完毕后,将预先组拼成型的模板用吊车吊装到位,每次吊装以2~4m为佳,模板使用前要除锈、涂脱模剂,支模前将支承部位顶面的模板底座处用水平尺和砂浆找平,以保证模板的垂直度,防止通道根部砼出现烂根现象。为防止漏浆,模板螺栓接口处夹放海绵条,保证施工中不跑模、不漏浆,保证单项结构的强度。

通道模板采用装配式整体钢模板,汽车吊整体吊装就位。模板拼装过程中要认真检查,注意模板的上下顺序及子母口的正确位置,保证尺寸准确、接缝严密。在两个模板接头处采用3mm厚海绵密封条,防止漏浆,这个是很容易被施工队忽视的,所以技术员要把好此关。将台身和基础接茬面上的焊渣等杂物清理干净,按照已画好的外模线,在安装柱顶帽钢筋前,人工配合起重机将钢模安装就位,上紧钢模螺栓,螺栓采用正反交错设置。再用脚手架将其加固,保证施工人员和检查人员的安全。四角用拉绳带拉力器 拉紧,以便控制台身模板的垂直度。

五、砼施工

1、砼施工前在台身模板与基础交接处以M10砂浆堵漏,防止振捣时发生漏浆,要求砂浆量必须保证充塞密实。要求现场控制坍落度,以避免产生砼表面灰线。

2、上料

用搅拌机拌料,吊车料斗装料浇注,有条件的话可以用90B水泥混凝土泵车浇注。上料过程中务必要施工人员戴好安全帽,做好安全施工:技术人员一定要对其水泥混凝土的施工配合比严格监控,特别是对水灰比的控制,因为用吊机吊料浇注,一旦水灰比控制不好的话,那么就很容易发生离析,导致外观不良,出现蜂窝麻面现象。

3、浇筑通道砼

浇筑砼时要用插入式振捣器分层振捣,砼浇筑自由下落高度严格控制小于2m,防止砼发生离析自由下落高度的控制与水灰比的控制,都是防止发生离析的关键点,防止水泥浆溅到钢筋和模板上,每次浇筑高度30cm左右,接柱砼必须一次连续浇筑完,及时养护,确保砼外观质量优良。

4、砼振捣

根据台身高度选用合适长度的振动棒。振动棒间距为30~35cm,振捣深度一般插入前层5~10cm,振捣程度直至砼表面泛浆并不再冒气泡、水泡,这也是本人在双和线桥涵工程施工中的一个深刻的经验。还有,振捣时不得碰撞钢筋,不得出现漏振,重复振捣现象。

5、收面

当砼浇注至设计标高时用木抹子抹平,在初凝前进行第二次收面抹光。严禁超低、高抹面交活和顶面砼出

现收缩裂缝现象。

第五篇:危险源分析与评价??

1、事故的基本特性

1)因果性 -事故从原因调查2)随机性(时间、地点、事故后果)3)潜伏性4)可预防性

2、事故的分类

按事故发生原因

按事故性质(物体打击,车辆伤害等)

按伤亡程度不同:轻伤、重伤和死亡事故。

按事故责任性质(责任、破坏、自然事故)

3、危险:指系统中一个过程、一种状态或一种环境存在导致不期望后果的可能性超过人的承受程度。

4、安全:安全指免遭不可接受危险的伤害。安全的实质就是防止事故,消除导致死亡、伤害、急性职业危害及各种财产损失发生的条件。安全与危险是互为存在前提的,在安全评价中是指人和物的安全或危险。

5、危险辨识的关键任务1)辨识可能发生的特定的不期望的后果2)辨识导致这些后果的材料、系统、过程和设备的特性

6、危险源 定义:可能造成人员死亡、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或其他损失的根源或状态。两类危险源:1)危险源是事故的根源,危险源的存在是事故发生的前提2)危险源与事故互为因果、相互依存,防止事故就是控制危险源。危险源分类:指系统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或危险物品;指导致约束、限制能量或危险物品意外释放措施失效或破坏的各种不安全因素。

7、第一类危险源危害后果的影响因素:(1)能量或危险物质的量(2)能量或危险物质意外释放的强度(3)能量的种类和危险物质的危险性质(4)意外释放的能量或危险物质的影响范围。

8、两类危险源的关系:第一类危险源的存在是事故发生的前提,如果没有第一类危险源就谈不上能量或危险物质的意外释放,也就无所谓事故。在第一类危险源存在的前提下,才会出现第二类危险源。另外,如果没有第二类危险源出现破坏对第一类危险源的控制,能量或危险物质也不会发生意外释放。因此,第二类危险源的出现是第一类危险源导致事故发生的必要条件。在事故发生、发展过程中,两类危险源相互依存、相辅相成。两类危险源在事故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不同的作用。第一类危险源在发生事故时释放出的能量或危险物质是导致人员伤害或财物损失的能量主体,决定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第二类危险源出现的难易决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评价危险源的危险性时,通过评价第一类危险源来确定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通过评价第二类危险源出现情况来评价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两者综合到一起决定危险源的危险性。

9、重大危险源:定义:长期或者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危险物质是指具有易导致火灾、爆炸或中毒危险的一种物质或若干种物质的混合物。

单元是指一个(套)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属于同一个工厂且边缘距离小于500m的几个(套)装置、设施或场所。临界量是指对于某种或某类危险物质规定的数量。单物质临界量(GB18218-2000)

10、根据GB18218-2000《重大危险源辨识》,石油气在贮存区临界为10吨。按照GB18218-2000《重大危险源辨识》,氯在生产场所的临界量为10吨,在贮存区临界量为25吨。

11、煤矿(井工开采)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矿井:

高瓦斯矿井;煤与瓦斯突出矿井;有煤尘爆炸危险的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矿井;煤层自然发火期≤6个月的矿井;煤层冲击倾向为中等及以上的矿井。

12、风险定义:表示危险的程度。风险是危险危害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与危险危害事故严重程

度的综合度量。风险率R=概率x事故次数/单位时间=严重度Sx事故损失/事件次数

13、系统和系统安全

系统是指由若干相互联系的、为了达到一定目标而具有独立功能的要素所构成的有机整体。对生产系统而言,系统构成包括人员、物资、设备、资金、任务指标和信息等6个要素。系统安全是指在系统寿命周期内应用系统安全工程和管理方法,识别系统中的危险源,定性或定量表征其危险性,并采取控制措施使其危险性最小化,从而使系统在规定的性能、时间和成本范围内达到最佳的可接受的安全程度。

14、系统安全的基本观点

1、没有绝对的安全:(危险源及危险性)(一个工厂一段时间不发生事故,不代表永远不发生事故)

2、系统安全工程贯穿于系统的整个寿命期间:

3、不可靠是不安全的原因

15、安全系统工程方法

安全系统工程方法是以预测和防止事故为中心,以识别、分析评价和控制安全风险为重点。安全系统工程包括:危险源辨识;危险性评价;危险源控制

16、危险源辨识方法 1)直接经验法2)系统安全分析法

17、安全评价的意义:1)安全评价是以实现工程、系统安全为目的,应用安全系统工程原理和方法,对工程、系 统中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进行识别与分析,判断工程、系统发生事故、职业危害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提出工程、系统安全技术防范措施和管理对策措施的过程。2)安全评价又称为风险评价或危险评价,它既需要安全评价理论的支撑,又需要理论与实际经验的结合,两者缺一不可。

18、安全评价的目的19、安全评价的目的是查找、分析和预测工程、系统中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及可能导致的危险危害后果和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指导危险源监控和事故预防,以达到最低事故率、最少事散损失和最优的安全投资效益。

主要内容:

1)实现全过程安全控制;2)为选择系统安全的最优方案提供依据;3)为实现安全技术、安全管理的标准化和科学化创造条件。4)促进实现生产经营单位本质安全化

20、安全评价的内容

安全评价是识别和评价系统中存在的风险、有害因素的过程,包括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及危险和危害程度评价两部分。

危险、有害因素识别:识别危险来源;

危险和危害程度评价:目的在于确定和衡量来自危险源的危险性、危险程度及应采取的控制措施,以及采取控制措施后其安全性是否可以被接受

21、安全评价的意义及作用

1)有助于政府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对生产经营单位实施安全监督;2)有助于政府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对生产经营单位的实行宏观安全管理;3)有助于生产经营单位安全投资的合理选择;

4)有助于提高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管理水平;5)有助于生产经营单位提高经济效益;6)有助于提高生产经营单位管理人员及员工的安全意识;7)有助于保险公司对生产经营单位进行风险管理。

22、煤矿安全评价程序一般包括:

1、前期准备;

2、危险、有害因素识别与分析;

3、划分评价单元;

4、现场安全调查;

5、定性、定量评价;

6、提出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

7、作出安全评价结论;

8、编制安全评价报告;

9、安全评价报告评审。

23、安全评价原理

相关性原理、类推原理、惯性原理、量变到质变原理。

系统的基本特征:目的性、集合性、相关性、阶层性、整体性、适应性。

24、安全评价的原则:合法性、科学性、公正性、针对性。

25、安全评价的限制因素:评价方法、评价人员。

26、危险、有害因素的定义

危险因素:是指能对人造成伤亡或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害的因素。

有害因素:是指能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或对物造成慢性损害的因素。

27、危险有害因素产生的原因

1)所有的危险、有害因素尽管其表现形式不同,但从本质上讲,之所以能造成危险、有害的后果,都归结为能量的意外释放和有害物质的泄漏、扩散。2)危险有害物质和能量失控主要体现在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缺陷等三方面。

28、物的不安全状态

物的不安全状态分为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有缺陷;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个体防护用品、用具缺少或有缺陷;以及生产(施工)场地环境不良等四大类。

29、危险、有害因素的分类 按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进行分类:

1)物理性危险、有害因素2)化学性危险、有害因素3)生物性危险、有害因素4)心理、生理性危险、有害因素5)行为性危险、有害因素6)其他危险、有害因素

30、识别危险危害因素的原则1)科学性2)系统性3)全面性4)预测性

31、危险、有害因素识别

总图布置及建筑物、工艺设备;装置;化工设备;作业环境;重大危险源的识别和煤矿危险有害因素识别。

32、煤矿系统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的特点

煤矿系统是一个庞大的复杂系统 ;煤矿系统可能发生的事故种类多而复杂 ;各工种的离散性较大和协调性较差 ;作业环境差 ;从业人员素质较低 ;危险与有害因素的复杂多样性、动态性和隐蔽性。

33、瓦斯灾害事故的类型及危害

1)瓦斯爆炸

爆炸条件:瓦斯浓度在5%-16%,氧浓度达到12%以上,最低温度为650℃-750℃,或点火能为0.28mJ。

易发生瓦斯事故的场所主要场所有:采煤工作面、掘进工作面、回风巷道、采煤工作面上隅角、采空区、盲巷、石门等。

爆炸的危害

1、产生有毒有害气体,并造成矿井空气成分改变2.高温火焰3.高压气体4.反向冲击波。

2)导致瓦斯事故的主要原因:工作面超产;配风不足;局部通风机供风不足;瓦斯异常涌出;上隅角防止瓦斯积聚的措施不当;电器失爆;漏电保护、接地保护、过电流保护失效;静电火花,机械摩擦火花,冲击产生火花;放炮未填炮泥和炮泥长度不够;未使用煤矿安全炸药或毫秒雷管;高瓦斯煤层未抽放或效果不好,抽放管路泄漏;突出煤层未采取“四位一体”防突措施或不当;)对有自然发火倾向性煤层未采取措施或不当;采空区漏风严重,引起采空区自然发火瓦斯监控系统故障或传感器故障;盲巷未通风或没有栅栏、进入标志等。

34、煤尘灾害类型及危害

1)、爆炸性煤尘

爆炸条件:粒径小于1mm具有爆炸性的煤尘,当浓度在40g/m3-2500g/m3,遇到火源(最低点火温度600 ℃-1000 ℃)或火花(最低点火能30mJ)。(隔爆棚)

爆炸危害:产生高温火焰(温度2500℃),爆炸冲击波(最高达2MPa),并产生大量的CO和其他有毒有害气体。

2)、呼吸性粉尘:煤尘引起尘肺病,岩尘引起矽肺病。

易发生煤尘灾害的场所主要场所有:采煤工作面、掘进工作面、回风巷道、有沉积煤尘的巷道、石门等。

3)导致煤尘危害的主要原因

无降尘措施或措施未发挥作用;风速过大;未进行煤尘注水降尘;沉积煤尘清理不及时;采掘机械无喷雾降尘装置;电器失爆;漏电保护、接地装置、过流保护失效;瓦斯爆炸;干式打钻;放炮未填炮泥和炮泥长度不够;未使用煤矿安全炸药或毫秒雷管;回风巷无雾化降尘措施;人员未带防尘面罩;转载点无喷雾洒水装置或没起作用等。

35、1)矿山灾害的分类

矿山类别:煤矿与非煤矿山、金属矿山与非金属矿山。

矿山灾害按伤害方式分类:冒顶偏帮、瓦斯爆炸、机械伤害等。

矿山灾害按事故性质分类:责任事故和非责任事故(自然灾害与技术事故)。

2)事故的基本特征:事故的因果性事;故的偶然性;事故的潜在性;事故的预测性。

3)防灾五原则:可能预防的原则;因果继承原则;损失偶然性原则;对策选择性原则(3E);危险因素防护原则。

36、煤矿系统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的特点

煤矿系统是一个庞大的复杂系统 ;煤矿系统可能发生的事故种类多而复杂 ;各工种的离散性较大和协调性较差 ;作业环境差 ;从业人员素质较低 ;危险与有害因素的复杂多样性、动态性和隐蔽性。

37、冲击矿压:是压力超过煤岩体的强度极限.聚积在巷道周围煤岩体中的能量突然释放,在井巷发生爆炸性事故.动力将煤岩抛向巷道,同时发出强烈声响。造成煤岩体振动和煤岩体破坏、支架与设备损坏、人员伤亡、部分巷道垮落破坏等。

冲击矿压安全评价综合指数法----分级表

Wt<0.3,为无冲击危险 Wt=0.3~0.5,为弱冲击危险Wt=0.5~0.75,为中等冲击危险Wt=0.75~0.95,为强冲击危险;Wt>0.95 ,为不安全

案例分析

一、开挖穿山隧道或海底隧道施工工程时:

问题

1、请分析该施工阶段存在哪些主要物理性和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问题

2、简述隧道施工过程中主要的伤亡事故类别及职业病类别?

1、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1)、各种施工机械由于运动,防护失效导致的各种机械伤害。2)、设备漏电,接地、接零失效等造成的电危害。3)、振动危害。机械振动,振动棒振动等。4)、噪声。施工机械,振动棒。5)放炮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因素:1)有毒、有害气体伤害。2)隧道施工:易燃易爆性物质伤害。

2、主要事故类别:(性质)

1)、冒顶片帮;2)机械伤害;3)放炮;4)触电;5)易燃易爆气体爆炸;6)车辆伤害;7)高处坠落。主要职业病:1)矽肺;2)手臂振动病;3)噪声聋。

二、A家具生产公司,随着市场份额的不断增大,原有生产规模不能满足目前市场的需要。为填补市场家具供应的不足,公司决定选择新址建造新的家具加工基地。考虑到城市规划、企业生产、销售及成本方面的需要,公司决定选择既方便运输又方便物料存放的一开阔地作为新厂址。公司的具体论证方案如下:

1.公司地址。A公司地处某市开发区,与某精细涂料有限公司相邻,A公司以东l0km的地方有一家生产甲醇的化工公司,该公司生产的甲醇主要通过A公司西侧相邻码头外运,之间通过铁路专线运输。为节省资金,A公司与精细涂料有限公司共同租赁了M公司的仓库,A公司租用3000m2,用于储存材料和产品,精细涂料有限公司租用500m2,租赁仓库

归使用方管理。A公司生产的家具远销全国各地,全部通过汽车运输,由公司选定的通过OSHMS认证的运输商承运。

2.公司的主要机械包括电刨、电钻、电锯、小型轮式起重机、叉车、运输车辆等。

3.主要的生产过程包括材料运输和装卸、木材烘干、型材加工、组装、喷漆等。问题1:对该论证方案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按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1986)的事故分类,指出主要的危险因素?

(1)机械伤害:(2)触电:(3)物体打击:(4)起重伤害:(5)火灾:(6)中毒和窒息:(7)车辆伤害

(8)其他爆炸:

问题2:按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64l一1986)的事故分类,指出喷漆车间可能发生的主要事故?为避免这些事故的发生,请列举主要的防范措施有哪些?

主要事故包括触电、火灾、其他爆炸、中毒和窒息等。

主要防范措施包括:加强电气检修,预防漏电、保证接地良好;控制火源,禁止出现明火、电器设备电路破损老化漏电打火、使用非防爆电器,完善消除静电的各项措施,防止静电火花;降低作业空间油漆和其他可燃物质浓度,保证通风措施完好并正常使用;保证个体防护设施、用品完备,具有各项完备的安全操作规程及管理制度。

三、某集装箱码头拟临时堆存烟花爆竹类集装箱,其工艺过程如下:

船→集装箱装卸桥→牵引车、半挂车→龙门起重机→堆场

试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64l一1986)的事故分类分析该过程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不考虑船带来的危害)

参考答案:

1、火药爆炸

2、火灾

3、中毒和窒息

4、车辆伤害

5、起重伤害

6、其他危险有害因素(淹溺,物体打击等):

四、x年夏末秋初,某电化厂液氯工段发生液氯钢瓶爆炸。使该工段450平方米厂房全部摧毁,相邻的冷冻厂厂房部分倒塌,两个厂房内设备、管线全部损毁„„充装时,钢瓶发生爆炸,并导致周围相继钢瓶爆炸,造成严重后果,影响恶劣。1.液氯钢瓶用户的违章行为是 C。

A、人没有说明液氯钢瓶的用途B.没有提供生产设备与液氯钢瓶连接管路安全性能

C.在生产设备与液氯钢瓶连接管路上没有安装防倒罐装置

D.液氯钢瓶没有安装泄爆装置

2.充装方工人在充装液氯前应,就进行充装作业。

A、按规定检查和清理钢瓶B.应向液氯钢瓶用户询问钢瓶使用状况

C、应请示有关技术负责人后充装D、应将其他液氯钢瓶移到它处

3.钢瓶内的氯化石蜡和液氯发生化学反应致使钢瓶发生爆炸。

A、温度升高B、压力升高C、温度降低D、压力降低

4.对于液氯钢瓶用户的工人和充装单位的操作人员,下列是正确的A、液氯钢瓶用户的工人是特种作业人员

B.充装单位的操作人员是特种作业人员

C.双方工人均须进行培训作业培训,但不需进行考核

D.双方工人均须经作业培训和考核

简答

5.试根据上述材料,分析该起事故的直接原因。

(1)用户违章在液氯钢瓶内混入氯化石蜡,且未向充装方说明此情况形成事故隐患;

(2)充装方工人违章操作,在充装前未按规定检查和清理,就进行充装作业。

6.试根据上述材料,分析该起事故的间接原因。

(1)用户方的生产设施存在缺陷(缺少必要的防倒灌设施);

(2)压力容器罐装工应经培训和考核,持证上岗。用户方和充装方的工人都属于违章操作,也未经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和考核。说明双方单位安全管理和教育培训不足;

(3)无论何种原因,化工厂建在居民区都是不符合有关安全规定要求的。

五、某电厂主要生产工艺有:贮煤场、煤粉制备与输煤系统、燃煤系统,燃煤用汽车运往贮煤场,场内有氢气储罐6个,每个24m3,柴油储罐2个,每个罐2000m3,2个汽油储罐,每个20m3。

1、重大危险源限定与

A 危险物质储存方式B 环境温度C 环境压力D 危险物质的数量

2、在限定重大危险源时,要考虑

A 各种危险物质的储存间距B 危险物质的通风条件

C 危险物质的防雷设施D 危险物质的防潮设施

3、按《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该事故涉及A 火灾B 其他爆炸C 车辆伤害D 淹溺

4、该电厂中,哪种物质属于自然性物质?燃煤

5、如果燃煤含硫,那么硫属于何种危险物质?腐蚀性物质

六、某地下矿山,主要矿物是硫化铜,矿体裂隙发达、涌水量大、岩层破碎、地压活动频繁。如果对该矿山进行安全现状评价,试对该地下矿山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辨识。

硫化矿床易自燃,使工作面温度升高,因此存在高温危害及火灾危险性。地压活动频繁,有冒顶片帮危险。涌水量大,有透水危险。还有电气危害、机械伤害、爆破伤害(放炮)、中毒和窒息等

七、简要分析一个丙烷钢瓶库房存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

1)物质危险性分析:危险物质为丙烷气,属于液化易燃、易爆气体,发生泄漏时,可能发生火灾、其他爆炸事故;丙烷气具有一定的毒害性,发生泄漏时,吸入过高会引起中毒;另外,丙烷气蒸发还会引起人员冻伤。

2)生产条件危险性分析:钢瓶属于压力容器,出现误操作时,会引起容器爆炸。同样,经常使用的钢瓶会腐蚀,引起钢瓶腐蚀破裂。

3)自然条件危险性分析:雷电可能引起人员伤亡、设施损坏和雷电火灾;高温可能是丙烷气钢瓶压力升高,致使容器爆炸的危险

下载危险源分析及预防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危险源分析及预防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工程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分析报告(优秀范文五篇)

    施工现场重险源分析预防控制预案 建筑施工现场是建筑施工的作业场所,也是建筑施工生产中易发生伤亡事故的场地。这主要是建筑施工产品固定性,生产方式多样性,生产流动性,作业环......

    顶板危险源分析及应对措施(大全)

    汝州市神火顺通矿业有限公司圣达煤矿 顶板危险源分析及应对措施 编制单位:圣达煤矿 汝州市神火顺通矿业有限公司圣达煤矿 顶板危险源分析及应对措施 一、矿井简介 圣达煤......

    全市重大危险源情况专题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 全市重大危险源情况专题调研报告 盘锦市安监局副局长 卫军良二〇〇九年五月十九日 按照盘学组办通《关于征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学习调研成果的通知》要求......

    建筑施工重大危险源安全预防控制措施

    xx建筑安装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重 大危 险源 预措施 防 为了更好的开展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工作,彻底得将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消灭于萌芽状态之中,特制定重大危险源安全预防控制措施。......

    铝厂危险源辨识及有害因素分析

    1 引言 铝厂是以生产铝、镁、硅、钛为主导产品的综合性大型有色金属冶炼企业。该厂采用熔盐电解法工艺生产铝。生产铝的原材料为氧化铝和氟化盐,其生产设备为预焙阳极电解槽......

    隧道施工的危险源分析及防范措施

    忻保高速公路路基工程二合同段项目部 防坍塌安全措施 隧道施工的危险源分析及防范措施 (一)不安全因素(危险源)分析 隧道施工一般可能遇到的不良地段和特殊地段有:滑坡、坍塌、岩......

    地面危险源安全评估报告

    矿区地面危险源分析一、重大危险源的定义及相关名词解释 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贮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

    重大危险源自查、自控报告

    重大危险源自查、自控报告 根据关于时光辉副市长针对浦东新区沪南公路拓宽工程项目(沪南公路2805号)附近工地吊车侧翻致2死2伤事故,大芦线航道整治二期工程(老港书院段)4标项目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