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我县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的调查报告1
关于我县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的调查报告
今年,县政协把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作为解决民生的重要调研课题,纳入工作要点。从6月1日以来,调查组按调查方案要求,认真听取了水利、环保、卫生、农业等相关部门汇报,先后深入全县9个乡镇,到水厂、入村屯、访农户,实地察看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和水源水质情况,随机询问了基层干部和群众,并召开乡镇、村干部和有关部门负责人座谈会,详细了解了我县农村饮用水安全情况。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县辖10镇1乡,有145个行政村,462个自然屯,总人口36万人,其中农村人口29.05万人。
近年来,县政府非常关注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在加强水源保护工作的同时,抓住国家政策机遇,积极争取资金,全力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使农村饮用水安全状况得到了较大改善。主要做法是:
1、政府高度重视,稳步推进了农村饮水安全工作。县政府对农村饮水安全工作始终高度重视,先后成立了由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主管领导任副组长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和“三统河饮用水源保护区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出台了《辉南县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建设管理办法》 和《辉南县三统河饮用水源保护区管理办法》,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分别由水利部门和环保部门牵头,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和三统河饮用水源保护区管理工作统一调度和指挥,精心谋划,周密部署、稳步推进,确保农村饮水安全工作有序进行。
2、抓住政策机遇,加快农村饮水工程建设。县政府紧紧抓住近年国家加大力度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机遇,有针对性的做好前期工作,千方百计争项目、争资金,在2005—2009年5年中,共争取上级投资2694万元,其中国家资金1500万元,省配套资金1194万元,为全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奠定了基础。政府在组织工程实施过程中,始终坚持“政府组织、水利负责、部门配合、群众参与”的原则,充分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合力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几年来,全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总投资2964万元,完成了84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任务,解决了6.46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截止2009年底,全县农村饮水安全人口达到9.4万人,占农村总人口的32.36%,一定程度的缓解了农村饮水安全方面的突出问题。
3、以水源地保护区为重点,加强饮用水源保护工作。县政府对水源保护区内的相关乡镇,制定了《辉南县三统河饮用水源保护区保护工作责任制》,实行百分制考核。2010年,又将该项考核纳入到《辉南县2010年农村重点工作目标 责任制》中,进一步提高了监管力度,建立和完善了水源地保护和监管的长效机制。各乡(镇)政府也设臵了专(兼)职管理机构和人员,制定岗位责任制,对工作进行责任分工,加强监管。
县乡两级积极投入资金进行水源保护工程建设,进行河道清淤、清理垃圾,设臵防护网、防护墙,建立沿河标准化石砌边沟和水源护岸堤,划界立标、绿化、改厕等,加快治污工程和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了生活饮用水源地保护的硬件水平。沿河乡镇还采取新建沿河标准化卫生箱、配备垃圾专用清运车、设立警示牌等一些保护设施。
县政府加强了河道两岸护岸和水源涵养林的保护和管理。对一级保护区内的耕地,在土地规划修编和水源保护工程中进行了必要的修改,为水源保护工程的实施提供了保证。在三统河两岸进行8.72万亩“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减少施肥量239.8吨,从而降低了农田对水源的污染。
在加强对保护区水源进行管理工作外,县政府还对散落在各乡镇、村、屯的集中式饮用水源进行了卫星定位、自然情况和供水人口调查、环境分析等工作,定期检查和不定期地随机抽查,及时处理水源保护中产生的问题,并进行了存档备案,逐步纳入水源保护工作中,拓宽了水源保护工作范畴。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我县农村饮水安全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但目前我县农村尚有饮水不安全人口19.65万人, 占农村总人口的67.64%,任务依然很重。在调查中,我们感觉存在以下问题:
1、生活饮用水的水质仍然较差。我县自来水普及率低,农村饮用水多为地表水或浅层地下水,饮水多为自取水。一些农村集中式供水消毒净化设施简易,无卫生防护设施,水质达不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从卫生部门掌握的情况来看,全县农村饮用水总体来看存在铁、锰超标现象的村屯比较多,庆阳镇15个村、53个自然屯经县疾控中心20项农村饮用水指标检测,结果8个村、22个自然屯水质不合格,大多数为铁、锰超标。朝阳镇至团林镇一带有的村屯氟超标,如朝阳镇文家屯、团林镇西宁屯属于饮水型氟中毒病区,已在2007年率先进行了改水。庆阳镇、石道河镇一带含碱高。疾控中心在全县范围对涉及饮水人口达3万余人的64处水源进行了抽样,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进行检测,检测结果为:合格率53%。不合格指标主要为铁超标20处,占31.3%;锰超标22处,占34.4%;色度超标8处,占12.5%;浊度超标14处占21.9%。
2、有的地方饮用水缺乏。我县有辉发河、三统河、蛤蟆河、石道河几条较大河流通过,水资源比较丰富。所谓缺水主要是缺乏合格的饮用水,即属于水质型缺水。我县许多村屯,象抚民青顶子屯、单草沟屯等都属于这种情况,直接饮用的河水、地表水、控山水,都严重超标。目前解决的办 法是就地打深井取地下水,经必要的处理后饮用。但有的地方打深井也找不到水源,石道河镇大场院村打了三口井,三岔村打了两口井都没有找到水源。石道河每年出现季节性缺水时间都在6个月左右,地下水位逐年下降使部分水井出现干枯缺水等现象。杉松岗镇岗后屯,由于煤矿采煤,人为将该村地下水抽降至地面300米以下,导致该村断水,多年来饮用三井供的井下水,遇有三井停产,该屯500多口人就只好买水吃。
3、水源污染还比较严重。有的农民随意设取水点打手压机井,基础设施达不到卫生要求(无井裙、井台、井盖等),周边环境较差,有的与厕所、禽畜圈舍、垃圾堆较近,没有超出渗透范围,渗漏严重,机井水因此而受到污染。农业面源污染还很严重,河流沿岸农田在生产期投放大量的化肥、农药,在天然降水、地表径流的冲刷和淋溶作用下,被带入河流中,造成河流水体中有机物浓度升高,造成河水污染。农业固体废弃物与生活垃圾一起四处堆放,大量农膜残存于耕地、土壤和流入沟河中,在降雨的冲刷下,其大量渗滤液排入水体或直接被冲入河道,严重污染水源。
4、农村饮用水水质监测力量严重不足。广大农村地区,由于水源地规模小,分布分散,水质水量不稳定,开展例行监测工作难度很大。由于政府对农村饮用水检测没有专项经费安排,疾控中心进行检测多为有偿服务,一些村镇由于不愿承担水质检测费用,应对农村饮用水开展的水质检测工 作无法开展,没有针对饮用水源开展过系统全面的调查与评价。致使农村饮用水水质缺乏相关部门的水质评估,对是否达到饮用标准缺乏科学依据,总体情况无法掌握。给农村饮水安全工作带来一定的影响。
5、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后运行管理不够完善。目前,我县已建成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后管理一般由受益乡镇水利所或村屯进行管理,收取的水费也只是当年的运行成本费用,没有计提设备维修、折旧等费用,设备出了问题,没有维修资金,将会导致工程无法正常运行。特别是近年安装的供水设施,里面有一些精密设备,我县又缺乏专业维修人员,一旦损坏维修困难。辉南镇反映供水没有享受到农村自来水电价政策,电价过高,运行成本高,而水费相对较低,经营困难。
6、改水难度较大。我县原有的农村改水工程因当时资金、认识、技术问题及未考虑长远发展规划,已建的工程到现在不少已处于瘫痪或半瘫痪状况。拿抚民镇来说,该镇镇区自来水始建于70年代中期,时间较长,加之水源供水不足,管道渗漏,用水量的增加等原因,镇内8500多人,目前能够吃上自来水的户数不足800户,人口2800人,占镇区人口的33%。样子哨、楼街、杉松岗、辉发城、石道河等乡镇也都存在类似的情况。尤其是村屯相对不集中,村民居住分散,地质构造复杂,给管网铺设带来了不便。抚民牟家店屯、北关屯、下集场屯等地下常见连片的玄武岩,开挖的 工程量巨大,给供水改造带来了相当大的困难。
7、资金投入不足。目前供水工程建设主要依靠国家投资这一主渠道。由于我县农民收入水平不高,多数村集体又无资金积累,县乡财力极为有限,不但无力进行自主改造,甚至连改水配套资金都无法到位。2006至2008年,我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需要县、乡镇及农民自筹资金270万元,而实际配套资金121.8万元,尚有148.2万元资金没有配套到位。其中县里配套资金100万元,乡镇仅配套资金21.8万元。2008年项目县、乡配套资金没有到位。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饮水安全工程改造步伐。
8、有些村屯农民改水的积极性不高。部分群众的安全饮水意识淡薄,认为只要有水喝就行,“不干不净,吃了没病”,进不进行供水改造无所谓。甚至有的农民觉得花钱改水没必要,吃自来水还要交水费,存在部分农民不配合、入户不及时、接电不及时等情况,影响施工进度。更有甚者还阻挠施工,如2007年在团林镇潘家街实施农村饮水工程时,村民把已打完的水源井用土和石头进行填埋,严重影响了工程进展程度。
三、几点建议
1、因地制宜,科学规划。要在对全县水资源和饮水不安全人口分布进行全面普查的基础上,按照合理供水、循序渐进、先急后缓的原则编制农村饮水工程建设规划。规划既要立足当前又要放眼长远,既要处理好供水的需求矛盾又要 确保水质达标。对距城镇现有供水管网较近的农村,可依托已有自来水厂的富余供水能力或扩容改建已有水厂,辐射延伸供水管网发展自来水。对人口较多,水源水量充沛,条件适宜的地方,可新建适度规模的跨村跨乡镇联片集中供水工程。有良好的山泉水、浅层地下水,农户居住分散的地方,在保证饮水环境和水质达标的前提下,可采取一村一井或一户一井的灵活方式,建造分散式供水设施。
2、保护环境,管好水源。一是切实做好饮用水水源地的保护工作。要依法划定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除三统河外,争取将我县其他规模较大、服务人口较多的水源(比如辉南镇水源)划为保护区,加强监管。二是大力防治产业污染。要严禁在饮用水水源地附近发展有污染的产业,杜绝产业废水直接排放。三是积极控制农业面源污染。指导农户合理施用化肥、农药,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推进畜禽粪便处理和村庄河塘整治,开展农村环境治理。严格禁止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从事网箱、围网等形式的水产养殖活动,防止水体的富营养化。四是坚持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建设并重,集中建设一批乡村垃圾处理中心和养殖小区,实行人畜分离,推进农村改厕和沼气池的建设,对生活污水和人畜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从源头上确保饮水安全。
3、严格管理,强化服务。要建立和完善农村饮用水安全监测体系,定期不定期地对农村供水站进行水质监测,通报水质状况,指导农民安全饮用水。要进一步健全供水安全 责任制,对检查不合格的供水单位,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查处,并督促限期整改。要不断提高供水经营管理水平,完善和落实各项管理责任制,做好设备维护工作,降低损耗,提高经济效益。要兼顾农民承受能力和供水成本,由物价部门合理确定农村水价标准。
4、多方筹资,加大投入。一是向上争取项目资金,争取国家和省市专项资金。要紧紧抓住确定我县2010—2013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划机遇,争取重新填报我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数据库,最大限度地将我县饮水安全改造工作纳入国家投资规划中。二是加大政府投入。在争取上级部门大力支持的同时,县乡财政要有适当的投入,促进农村饮水安全工作步伐。三是鼓励农民出资出劳,建设饮水工程。对农民自建的饮水工程,经验收合格后可实行以奖代补,调动群众兴修水利的积极性。
5、强化宣传,营造氛围。建议在全县开展大规模的饮用水安全和节约用水科普宣传,要使宣传活动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户,普及节水和卫生知识,增强农民群众的水资源忧患意识、环境意识和饮用水安全意识,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
第二篇: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
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
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事关农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事关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我国农村安全饮水普及率大致为东部70%,中部40%,西部不到40%,农村饮水安全形势仍十分严峻。
农村饮用水主要来源于河水、井水、泉水等,基本不采取净化措施就直接饮用或烧开饮用。调查结果表明,到2004年底,全国尚有
3.23亿农村人口存在饮水不安全问题,其中各类饮水水质不安全的有
2.27亿人,水量不足、取水不方便及供水保证率低的近9 600万人。
2.27亿水质不安全人口中,饮用水氟、砷含量超标的有5 370万人,饮用苦咸水的有3 850万人,地表或地下饮用水源被严重污染的涉及9 080万人,饮用水中铁锰等超标的有4 410万人。
一、农村饮用水安全的影响因素
1、工业污染
过去饮用水水质超标大多表现在感观和细菌学指标方面,现在由于工业污染,饮用水水质则是越来越多的化学甚至毒理学指标超标,直接饮用地表水或浅层地下水的农村居民饮水质量和卫生状况难以保障。一些农村靠近工业区,工厂排放的废水经过多种途径直接进入村民饮用水源,工厂废气中的有害物质通过降雨、直接沉降等多种方式也进入到饮用水源。
2、农业面源污染
面源污染是指在农民生活与农业生产过程中,由于不合理使用农药化肥等化学投入品,以及人畜粪便和垃圾随意排放,使氮和磷等营养物质、农药及其他有机或无机污染物质,通过地表径流或农田渗漏,造成对江、河、湖泊等水体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具有影响范围大、因素多、方式复杂、强度难以定量评估等特点。
3、高氟水、高砷水、苦咸水
我国饮用高氟水的人口主要分布在华北、华东、东北及西北地区的部分省(自治区),长期饮用高氟水,会产生地方性氟中毒,包括氟斑牙和氟骨症等,直接威胁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饮用高砷水的人口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湖南、江西、吉林等省(自治区),饮用高砷水不仅损害近期人体健康,尤为严重的是,会引起人体长期恶性化改变,如癌变、突变和畸变。农村饮用苦咸水的人口主要分布在华北、西北、华东等地区,长期饮用苦咸水会引起高血压、心血管等方面的疾病。
4、供水方式落后,水质监测不力
据初步统计,全国9亿多村镇居民的自来水普及率约为40%,其中镇区约50%,村庄仅30%左右。农村地区集中供水率低,大部分地区都是直接从河道、坑塘、山泉、水库、浅层地下水取水,供水设施简单,几乎无净水处理设施,饮水工程建设标准低,管理设施不完善,造成饮用水中细菌学指标污染物、有害矿物成分超标等严重问题。农村饮用水源水质监测还基本处于空白状态,存在底数不清、监测力量严重不足的问题。
二、保障农村饮用水安全的对策及建议
1、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切实做好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是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把以人为本真正落到实处的一项紧迫任务。各级政府部门都要高度重视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把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纳入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内容,实行目标管理。
2、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加强农村水源保护
转变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切实加强对农村水污染的防治,保护好农村饮用水源。在严格控制点污染源和全面治理的同时,必须加强面源污染的治理力度,走生态农业的发展道路。应充分考虑农村区域特点,实行农资、农技一体化,推广高浓度的复合肥及作物专用配方肥,运用科学施肥技术及优化耕作制度,减少氮肥施用量。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推广生态养殖,推进畜禽粪便和农作物秸秆的资源化利用,有效防治来自农村与农业生产的面源污染[3]。
3、加大农村饮用水工程建设力度
进一步加大解决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的工作力度,采取集中供水、分质供水、分散供水以及农村卫生环境整治等工程措施,重点解决高氟、高砷、苦咸和污染水以及严重缺水地区的饮用水安全问题。继续加大农村饮用水工程建设投资,加大对中西部地区重点扶持。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积极筹措资金,加大投入力度。东部较发达地区要率先解决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有条件的地方尽早实现城乡统筹供水。要强化农村饮用水工程项目管理,切实做好前期工作,并严格按照规划要求和建设程序实施。要建立良性循环的供水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确保工程项目充分发挥效益。
4、建立有效的水质监测体系
完善农村饮用水安全监测体系,加强对农村饮用水源的环境管理。对广大农村地区,要摸清未达到饮水卫生标准的人口情况、饮用水质状况和地区分布,制定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重点建设和实施方案。重点开展对人口较为集中的大型村镇饮用水源地的监测工作。对集中式供水工程,要加强水源、出厂水和管网末梢水的水质检验和监测。
第三篇: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研究
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研究
—以贵州省从江县往洞乡德秋村为例
兰学军(2010031133)
(历史与社会文化系2010级地理科学,贵州 都匀 558000)
摘要:根据国家规定农村饮用水安全标准前提下,针对德秋村自来水饮用水安全问题,作进一步的分析农村饮用水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德秋村饮用水安全的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农村饮用水;德秋村;节水意识
水是生命之源,它是生命的源泉,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不可缺少的最重要的物质资源之一。在农村地区,安全的水意味着家庭成员不必为取水而每天花费过多的时间,足够数量安全的水是指能够满足新陈代谢、卫生和家庭需要的量,通常为每人每天20L[1]。
根据我国水利部、卫生部于2004年11月24日颁布的《农村饮用水安全卫生评价指标体系》中,将农村饮用水安全分为安全和基本安全两个档次,具体为水质、水量、方便程度和保证率4项指标,我国农村饮水安全是指饮用水的水质、水量、取水方便程度及保证率符合一定的标准及规定。
在水质方面,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要求的为饮水安全,符合《农村实用(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准则》要求的为饮水基本安全。
在水量方面,每人每天可获得的水量不低于40~60L为安全,不低于20~40L为基本安全。
在方便程度方面,人力取水往返时间不超过10min为安全,取水往返时间不超过20min为基本安全。
在保证率方面,供水水源保证率不低于95%为安全,不低于90%为基本安全[2]。
上述的4项指标作为饮水安全评价的标准,只要其中有一项低于安全或基本安全最低值,即为饮水不安全。
一.德秋村的基本概况
德秋村位于乡驻地东部15公里处,海拔770米,因地处山坡,交通闭塞。全村土地面积为4.5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为431亩,其中田面积389亩,余为旱 地。3个自然寨,3个村民小组,120户,558人,其中:农业人口554人,劳动力324人,居住着苗族人民。全年完成国民生产总值26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850元[3]。
二.德秋村饮用水安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在水质方面
德秋村因地处山区,村民饮用水全部自行从溪流直接引水至用户,且工程建设简易,工艺、设备落后,也并未经过净化处理消毒,用水安全得不到保证。近几年来农村在农业上得到迅速发展,化肥和农药的大量使用,用水量急剧增加,局部地表水及浅层地下水已受到一定的影响,且水量受天气等因素影响较大,供水保证率很低。
(二)在水量方面
地处中亚热带气候,境内年平均气温为15.5℃,年降雨量1230毫米左右,年日照时达1080至1249小时,无霜期达280天以上[3]。由于地形是山地较多,降水集中,雨季时间短,水利基础设施不完备。目前德秋村每一个自然寨仅有一个自来水水库,容积仅为60立方米左右,作为自来水接头分支蓄水库。由于水源分布不均匀,特别是春耕和夏末时段,农田需水量大,时常发生水事纠纷,饮用水问题已成为村民生活的主要难题,水质、水量等根本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严重制约了当地村民生产生活,阻碍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解决饮用水问题已迫在眉捷。
(三)在方便程度方面
在国家《水利发展规划(2011-2015年)》要求全面解决全国2.98亿农村人口和11.4万所农村学校的饮水安全问题中,力争2012年年底前解决原规划内农村饮水安全问题,2015年年底前全面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力争到2020年农村集中供水受益人口比例达到85%。德秋村在2012年自来水已接到家每家每户,在取水方便方面得到了解决,但村民节水意识薄弱,不注重节约用水,导致少部分农户在一些时段上没有得到解决。
(四)在保证率方面
自来水供水水源单一。德秋村位于偏远山区,三个自然寨及农户稀疏分散,集中式饮水工程难以建立。据调查,德秋村每个自然寨供水水源仅为一个,根本未建立应急供水水源,在春耕和夏末枯水季节的时候,农田需要大量灌溉水源,安全饮用水与农业用水产生冲突,饮用水就得不到保障;村民如果在同一时间用水量较大的时候,有部分农户没有足够的水量利用。
三.德秋村饮用水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农村的环保法律法规、标准体系、技术规范缺乏,使得农村环保工作、饮用水工程的管理无相应的指导性文件,造成各级供水工程设施投资、运营、管理层次低,从而使得现有饮水工程无消毒设施,无水质化验室,缺乏水质监测制度。
(一)建设资金不足
一方面是投资标准低,由于德秋村地处山区,群众居住分散,集中式饮水工程难以建立,建设成本高,资金不足,另一方面是德秋村是落后少数民族地区,财政困难,所需配套资金难以全额到位。
(二)管理跟不上,特别是村、组管理的项目
一方面群众管理意识和交水费意识淡薄,水费征收困难,多数自流引水工程不收费,没有维修积累,维护困难;另一方面制度不健全,管理人员素质不高,责任心不强,管理不到位。
(三)饮水工程地水质不合格,未划定水源保护区
注意加强饮用水水源点的保护要加强对已有工程和规划工程的水源进行保护,树立保护水源地就是保饮水安全的观念。德秋村饮用水水源点的保护不够,水源地主要是在农田地段,每年农户耕种季节,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使水源水质受污染。
(四)未建立应急供水预案,未规定标准的收取水费制度
德秋村未建立应急供水工程,枯水期季节饮用水得不到保障;村民委及管理人员未建立相关收取水费制度,也未对农户进行水费支付意愿、水费支付能力等方面的调研,导致政府投资建设饮水工程损坏之处得不到维修。
四.德秋村饮用水安全建设对策
目前德秋村饮用水安全问题仍比较严峻,加强农村饮用水安全建设不但是当务之急,同时解决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因此,为了改善目前德秋村饮用水现状和提高德秋村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拟提出如下措施、对策与建议。
(一)加强水源地的保护,保证水质不受污染
从水源头上控制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开发、推广和应用生物防治病虫害技术,提高施药技术,合理施用农药,增加有机复合肥的施用,大力推广生物肥料。并对水源地有农田的村民给予一定的补偿,使水质不受污染。
(二)重视水质净化,改进水处理技术
政府应派专业技术人员对农村每一个自然村寨水质做全面检测,德秋村饮水工程没有建立净水设施,根据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项目的基本要求是对原水均需进行处理或消毒后再饮用,目前水处理和消毒技术的选择是农村饮水的最薄弱环节。
(三)建立应急供水工程,保证饮水安全得到保障
(四)建立完善的缴费制度,加强水费收缴工作
目前德秋村村民委及管理人员未建立相关完善的收取水费制度,也未对农户进行水费支付意愿、水费支付能力等方面的调研,导致饮水工程损坏之处得不到维修。
(五)村民节约用水意识淡薄,加强节水意识教育
(六)政府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助,建立净水处理工程
采取必要的净化工艺,大力推广应用各种新技术和新型设备,以保证出厂水质达到要求。
五.结语
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是关系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大问题,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以改善农村饮用水条件、实现饮水安全为指导,以提高农村饮用水质量为重点,统筹规划,分步实施,进一步加强农村饮水工程建设,保证农村人口喝上安全的饮用水。
参考文献:
[1]任伯帜,邓仁建.农村饮用水安全及其对策措施[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8:18(5),11—17. [2]水利部,卫生部.农村饮水安全卫生评价指标体系[Z].水农[2004]547号,2004. [3]贵州“万村千乡”网,http://www.xiexiebang.com/wcqx/.指导老师:袁子勇讲师
第四篇: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调查
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调查——以固安县为例
摘要
保障农村饮水安全事关农村居民的身体健康和正常生活,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条件,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县政府非常关注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在加强水 源保护工作的同时,抓住国家政策机遇,积极争取资金,全 力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使农村饮用水安全状况得到 了较大改善。
关键词:饮用水安全 水质 卫生标准
目录 近年来,县政府非常关注农村饮水安全问题。
1.1政府高度重视,稳步推进了农村饮水安全工作。1.2抓住政策机遇,加快农村饮水工程建设。
1.3以水源地保护区为重点,加强饮用水源保护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2.1生活饮用水的水质仍然较差。2.2有的地方饮用水缺乏。2.3水源污染还比较严重。
2.4农村饮用水水质监测力量严重不足。2.5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后运行管理不够完善。
2.6改水难度较大。
2.7资金投入不足。
2.8有些村街农民改水的积极性不高。几点建议
3.1因地制宜,科学规划。3.2保护环境,管好水源。3.3严格管理,强化服务。3.4多方筹资,加大投入。3.5强化宣传,营造氛围。
保障农村饮水安全事关农村居民的身体健康和正常生活,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条件,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县政府非常关注农村饮水安全问题。
在加强水 源保护工作的同时,抓住国家政策机遇,积极争取资金,全 力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使农村饮用水安全状况得到 了较大改善。主要做法是: 政府高度重视,稳步推进了农村饮水安全工作。
1.1政府高度重视,稳步推进了农村饮水安全工作。
县政府对农村饮水安全工作始终高度重视,先后成立了由政府 主要领导任组长,主管领导任副组长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 建设领导小组”,制定出台了《固安县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建设管理办法》,领导小组下 设办公室,分别由水利部门和环保部门牵头,对农村饮水安 全工程建设工作统一调度和 指挥,精心谋划,周密部署、稳步推进,确保农村饮水安全 工作有序进行。抓住政策机遇,加快农村饮水工程建设。
1.2抓住政策机遇,加快农村饮水工程建设。
县政府紧 紧抓住近年国家加大力度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机遇,有 针对性的做好前期工作,千方百计争项目、争资金,为全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 建设奠定了基础。政府在组织工程实施过程中,始终坚持 “政 府组织、水利负责、部门配合、群众参与”的原则,充分调 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合力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几 年来,全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完成了84处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任务,解决了9.6万农村人口的饮 水安全问题。
1.3以水源地保护区为重点,加强饮用水源保护工作。
县政府对水源保护区内的相关乡镇,制定了《固安县 饮用水源保护区保护工作责任制》,实行百分制考核。各乡(镇)政府也设置了专(兼)职管理机构和人员,制定岗位责任制,对工作进行责任分工,加强监管。县乡两级积极投入资金进行水源保护工程建设,进行清理垃圾,设置防护网、防护墙,划界立标、绿化、改厕等,加快治 污工程和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了生活饮用水源地保护的 硬件水平。在加强对保护区水源进行管理工作外,县政府还对散 落在各乡镇、村、屯的集中式饮用水源进行了卫星定位、自 然情况和供水人口调查、环境分析等工作,定期检查和不定 期地随机抽查,及时处理水源保护中产生的问题,并进行了 存档备案,逐步纳入水源保护工作中,拓宽了水源保护工作 范畴。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我县农村饮水安全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但目前我 县农村尚有饮水不安全人口10万人, 占农村总人口的 51.02%,任务依然很重。在调查中,我们感觉存在以下问题:
2.1生活饮用水的水质仍然较差。
我县自来水普及率低,生活饮用水的水质仍然较差。仍然较差,农村饮用水多为浅层地下水,饮水多为自取水。一 些农村集中式供水消毒净化设施简易,无卫生防护设施,水 质达不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从卫生部门掌握的情况来 看,全县农村饮用水总体来看存在氟超标现象的村街比 较多。这些村街已 在 2007 年率先进行了改水。渠沟镇、东湾乡一带含碱高。疾控中心在全县范围对涉及饮水人口达 3 万余人的 64 处水 源进行了抽样,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进行检测,检 测结果为:合格率 53%。不合格指标主要为铁超标20 处,占 31.3%;锰超标 22 处,占 34.4%;色度超标 8 处,占 12.5%; 浊度超标 14 处占 21.9%。
2.2有的地方饮用水缺乏。
目前解决的办法是就地打深井取地下水,经必要的处理后饮用。
2.3水源污染还比较严重。
有的农民随意设取水点打手 压机井,基础设施达不到卫生要求(无井裙、井台、井盖等),周边环境较差,有的与厕所、禽畜圈舍、垃圾堆较近,没有 超出渗透范围,渗漏严重,机井水因此而受到污染。农业面 源污染还很严重,河流沿岸农田在生产期投放大量的化肥、农药,在天然降水、地表径流的冲刷和淋溶作用下,被带入 河流中,造成河流水体中有机物浓度升高,造成河水污染。农业固体废弃物与生活垃圾一起四处堆放,大量农膜残存于 耕地、土壤和流入沟河中,在降雨的冲刷下,其大量渗滤液 排入水体或直接被冲入河道,严重污染水源。
2.4农村饮用水水质监测力量严重不足。
广大农村地区,农村饮用水水质监测力量严重不足。由于水源地规模小,分布分散,水质水量不稳定,开展例行 监测工作难度很大。由于政府对农村饮用水检测没有专项 经费安排,疾控中心进行检测多为有偿服务,一些村镇由于 不愿承担水质检测费用,应对农村饮用水开展的水质检测工作无法开展,没有针对饮用水源开展过系统全面的调查与评 价。致使农村饮用水水质缺乏相关部门的水质评估,对是否 达到饮用标准缺乏科学依据,总体情况无法掌握。给农村饮 水安全工作带来一定的影响。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后运行管理不够完善。
2.5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后运行管理不够完善。
目前,我县已建成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后管理一般由受益乡镇、水利所或村街进行管理,收取的水费也只是当年的运行成本 费用,没有计提设备维修、折旧等费用,设备出了问题,没 有维修资金,将会导致工程无法正常运行。特别是近年安装 的供水设施,里面有一些精密设备,我县又缺乏专业维修人 员,一旦损坏维修困难。宫村镇反映供水没有享受到农村自 来水电价政策,电价过高,运行成本高,而水费相对较低,经营困难。
2.6改水难度较大。
我县原有的农村改水工程因当时资 金、认识、技术问题及未考虑长远发展规划,已建的工程到 现在不少已处于瘫痪或半瘫痪状况。拿宫村镇来说,该镇镇 区自来水始建于 70 年代中期,时间较长,加之水源供水不 足,管道渗漏,用水量的增加等原因,镇内 8500 多人,目 前能够吃上自来水的户数不足 800 户,人口 2800 人,占镇 区人口的 33%。尤其是村街相对不集中,村民居 住分散,给管网铺设带来了不便。梁各庄开挖的工程量巨大,给供水改造带来了相当大的困难。
2.7资金投入不足。
目前供水工程建设主要依靠国家投 资这一主渠道。由于我县农民收入水平不高,多数村集体又 无资金积累,县乡财力极为有限,不但无力进行自主改造,甚至连改水配套资金都无法到位。这在很大程度上 制约了饮水安全工程改造步伐。
2.8有些村街农民改水的积极性不高。
部分群众的安全饮水意识淡薄,认为只要有水喝就行,“不干不净,吃了没病”,进不进行供水改造无所谓。甚至有的农民觉得花钱改水没必要,吃自来水还要交水费,存在部分农民不配合、入户不及时、接电不及时等情况,影响施工进度。几点建议
3.1因地制宜,科学规划。
要在对全县水资源和饮水不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安全人口分布进行全面普查的基础上,按照合理供水、循序渐进、先急后缓的原则编制农村饮水工程建设规划。规划既 要立足当前又要放眼长远,既要处理好供水的需求矛盾又要确保水质达标。对距城镇现有供水管网较近的农村,可依托 已有自来水厂的富余供水能力或扩容改建已有水厂,辐射延伸供水管网发展自来水。对人口较多,水源水量充沛,条件 适宜的地方,可新建适度规模的跨村跨乡镇联片集中供水工 程。农户居住分散的地方,在保证饮水环境和水质达标的前提下,可采取一村一井或一 户一井的灵活方式,建造分散式供水设施。
3.2保护环境,管好水源。
一是切实做好饮用水水源地 保护环境,管好水源。的保护工作。要依法划定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二是大力防治产业污染。要严禁在饮用水水源地附近发展有污染的产业,杜绝产业废 水直接排放。三是积极控制农业面源污染。指导农户合理施 用化肥、农药,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推进畜禽粪便 处理和村庄河塘整治,开展农村环境治理。严格禁止在饮用 水水源保护区内从事网箱、围网等形式的水产养殖活动,防 止水体的富营养化。四是坚持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建设并 重,集中建设一批乡村垃圾处理中心和养殖小区,实行人畜 分离,推进农村改厕和沼气池的建设,对生活污水和人畜粪 便进行无害化处理,从源头上确保饮水安全。
3.3严格管理,强化服务。
要建立和完善农村饮用水安 严格管理,强化服务。全监测体系,定期不定期地对农村供水站进行水质监测,通 报水质状况,指导农民安全饮用水。要进一步健全供水安全责任制,对检查不合格的供水单位,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 行查处,并督促限期整改。要不断提高供水经营管理水平,完善和落实各项管理责任制,做好设备维护工作,降低损耗,提高经济效益。要兼顾农民承受能力和供水成本,由物价部 门合理确定农村水价标准。多方筹资,加大投入。
3.4多方筹资,加大投入。
一是向上争取项目资金,争 取国家和省市专项资金。二是加大政府投入。在争取上级部门大力 支持的同时,县乡财政要有适当的投入,促进农村饮水安全 工作步伐。三是鼓励农民出资出劳,建设饮水工程。对农民 自建的饮水工程,经验收合格后可实行以奖代补,调动群众 兴修水利的积极性。
3.5强化宣传,营造氛围。
建议在全县开展大规模的饮 强化宣传,营造氛围。用水安全和节约用水科普宣传,要使宣传活动进企业、进学 校、进社区、进农户,普及节水和卫生知识,增强农民群众 的水资源忧患意识、环境意识和饮用水安全意识,营造浓厚 的舆论氛围。
参考文献
[1] 李仰斌.采取措施努力工作切实保障农村饮水安全[J].中国水利,2005,(3):30-32.[2]翟浩辉.把握重点统筹规划保障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在全国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规划审查会上的讲话摘要[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06,(5):1-3.[3] 李代鑫,杨广欣.我国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及对策[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6,(5):4-7.
第五篇:农饮用水安全问题
农村饮用水安全现状及解决对策分析4k删
摘要: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点源污染与面源污染交错,生活污染和工业污染叠加,各种新旧污染相互交织,使得农村饮用水环境恶化,局部突发性恶性水污染事件经常发生,大范围出现的水源污染和水环境破坏,对广大农民群众身体健康,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影响社会稳定,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造成农村饮用水污染严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解决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的相关对策也必须多方考虑,并且在实践中不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关键词:农村;饮用水;安全;现状;治理
研究方法:文献法
一、我国农村饮用水安全现状及问题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13亿人口70%以上居住在农村。农村饮水主要是指农村和乡镇居民生活用水。目前,在我国9亿多农村人口中,约有3亿多人口饮用水达不到安全标准。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广大农民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又由于经济发展和资源过度开发,导致了农村饮用水源污染和水资源枯竭问题,这些问题正日益威胁到农民的饮水健康。我国农村饮水不安全问题有氟水区、苦咸水区、用水量不足、用水方便程度低等9 种类型。目前中国农村继续要求饮水解困的人数还有1,000 多万,主要是近年来新出现的饮水困难人口。中国又是一个水资源相对紧缺的国家,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少,降雨时间空间分布不均,许多农村地区饮水困难或饮水安全问题突出,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的生活,威胁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大部分农村人口在采用分散式供水,并基本直接采用原水,其超标率可达到了48%。中国农村饮用水状况有待改善。饮水不安全人口在数量上中部多东部少,中部为1.4 亿人,东部为0.7 亿人;在饮水不安全人口占农村总人口比例上,西部多东部少,西部为40%,东部为27%。
二、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目前,造成农村饮用水不安全问题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一)水资源的严重污染是农村饮用水安全的主要威胁----ok1、农村废污水、废弃物无序排放污染水源,农作物秸秆等农业固体废弃物未合理回收和利用,四处堆放或沿河湖岸堆放,大量渗滤液排人水体或直接被冲人河道污染水质;
2、一些地区由于受地质构造与水文地质条件影响,当地农村饮用水的氟、砷、铁、锰、矿化度等指标偏高,危害人民群众的健康;
3、农业生产中过度使用化肥、农药。化肥中的氮磷和农药中的有害物质随雨水流入江河湖、水库等,最终影响居民饮用水;
4、畜禽专业养殖迅猛发展所产生的大量粪便未得到有效处理,畜禽粪便污染间题日趋严重;
5、近年来兴起的农村生态旅游产生了农村环境污染问题;
6、农民的畜圈、厕所普遍不达标,造成污染;
7、采用落后工艺技术的乡镇企业以及工厂企业生产过程中的泄露事故也直接导致了农村饮用水污染;
8、环境污染逐渐从城市向农村转移,很多污染企业搬迁至农村,污染物浓度高,治理难度大,对农村饮用水安全产生很大隐患;
(二)思想观念和生产方式的落后为农村饮用水安全埋下隐患---ok
部分农民群众饮用水安全意识不强,普遍对水质超标问题存在习以为常的麻木思想,同时缺乏水资源忧患意识,节水观念极为淡薄。一些农村领导干部由于文化水平不高,受教育水平有限,对饮水安全隐患缺乏清醒的认识,农村的改水工程资金和其他技术上的问题而未能实施,而已经在建的饮水工程因为资金、技术等问题而被迫中断,在生产方式上,延续了很长时间的粗放式农业生产方式一时很难转变成更加先进的集约式生产方式,失去这一前提,农村环境保护和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也就失去了意义。
(三)农村饮用水安全的法规尚不完善,监督管理体系不健全----ok
目前,我国有关农村饮用水的法律法规分散在环保、卫生、建设等法律法规中,执行主体基本上各行其是。同时有关农村饮用水安全的法规存在内容不配套、标准不统一、涵盖范围不全面、法律规定不具体等问题。一些法律法规规定的过于笼统和原则,并且没有制定相应的无害化处理标准,这样使农业主管部门在指导农民进行生产活动中无章可循。在农村环境保护监督管理方面,还存在力量薄弱的问题,尤其基层环保监督部门,资金、技术、人力方面受限,在履行环境监督管理职责时也会受到影响。
(四)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建设资金投人不足---ok
农村改水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的社会系统工程,建设项目多,资金投人大,资金短缺一直是影响改水工程建设的一个主要原因。一方面地方财政困难,投人不足,另一方面农村集体经济比较薄弱,村民集资积极性不高,政策引导乏力和新的投资体制尚未形成,导致饮水工程覆盖面小,建设标准低。
三、解决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的有关对策
努力解决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是贯彻以人为本理念,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民生水利,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对于保障广大农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加快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为进一步做好这项工作,提出如下对策:
(一)防治污染,保护水源,确保农村饮用水安全---ok1、各地要以保障农村饮用水水源安全为重点,进一步加大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防治工作力度,依法严格实施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制度,严禁破坏涵养林和水资源保护设施的行为,因地制宜地进行水源安全防护、生态修复和水源涵养等工程建设。
2、各地要努力实施农村循环经济及高效生态农业,推广绿色生产,推行生态文明建设,结合新农村建设和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建设,加强农村卫生设施建设和农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的处理,因地制宜在农村居民集中居住点推广建设氧化塘、沼气池、湿地污水处理系统等污水处理设施,全面推广配方施肥和化肥深施技术,推广高效低残留农药,引导畜禽养殖专业户建设废水处理回用设施、畜禽粪便处理和利用系统,严格控制农村点面源
污染源。
3、要大力防治工业污染,严格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严厉打击违法排污行为,积极推进循环经济,大力实施节能减排、清洁生产。
(二)加大环境保护宣传力度,提高广大农民意识,营造农村饮用水安全的良好社会氛围----ok
通过采取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网络等多种宣传形式,积极倡导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的治水理念,大力宣传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和民生水利,广泛开展农村饮用水安全科普知识宣传教育,准确宣传中央农村饮用水安全有关政策和水污染防治常识,使人们充分认识到保护饮用水安全与自身利益的重要性,自觉参与维护农村饮用水安全行动。同时,提高广大农民饮用水安全意识也离不开广大环境保护工作者和志愿者的共同努力。
(三)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有关法规政策,促进和确保农村饮用水安全----ok1、建议国家尽快出台农村饮用水安全专门法规,明确规定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的负责机制,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进一步加快农村水污染防治和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建设规划及实施、管理,扎实做好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结合新农村建设,规范农村生活污水排放以及农村环境整治,逐步控制和防治农村点面源污染;创新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投人和管理机制,明确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准公益性和有关产权,科学合理制定水价,推进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建设顺利建设、长效安全运管。
2、进一步健全完善农村饮用水安全的有关优惠政策,及时研究制定农村水污染防治的资金筹措、组织实施以及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用地、用电、税费等优惠政策,加大对农村水污染防治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及管理的政策扶持力度,并通过财政补贴、水费返还、减免费用等方式,对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农村饮用水进行优惠,促进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顺利解决。
3、适时修改《环境保护法》和《水污染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细化农村环境保护和农村水污染防治的相关规定。
4、鉴于目前农村环境污染的严峻形势,在目前不具有制定专门农村环境保护法的条件下,可以考虑先修改某些法律或者可以就农村饮用水安全保障直接相关的行政法规,如《农村饮用水安全保护条例》,在时机成熟时,再制定专门的农村环境保护法或农村水污染防治法。
5、创新分散式饮用水源保护制度。立法中规定调整乡镇企业布局,淘汰落后生产工艺企业,对人口较多的乡镇建立污水收集与处理系统。当然,要在法律中规定各级地方政府对农村水污染防治设施的负责制度,要在法律中规定将建立下水道和污水处理设施是经费纳入地方政府财政预算由政府负担,同时,要采取措施,防止面源污染。
(四)加强农村饮用水源水质的监测。---ok1、加快建立和完善农村饮用水水质监测网络,加强对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供水水质的检测、监测,优化检测指标和监测频率,对供水水质不符合饮用水卫生标准要及时查处,保障农民群众饮水安全;
2、分散式水源的水质,应由当地卫生防疫站、环境卫生监测站根据需要监测。要加强对饮用水水源、水厂和用水点的监测,对制水、供水、取水进行全过程监控。还要建立严格的水源取样、检测、化验制度。同时在相关法律法规中要明确对制水、供水、取水的规定。
(五)加强农村黄静保护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基层环境保护部门工作人员的办公条件---ok
要加大对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扶持力度,加大对农村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用于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有中央和地方共同负担,用于农村环境保护设施的建设要做到专款专用,保证农村饮用水工程顺利进行。
四、结束语: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关系到和谐社会的构建,更加关系到国家的稳定与团结,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从政策上、法律上等多方面,采取不同的措施,保障农村饮用水安全,才能实现温总理对全国人民的严肃承诺:“让全国人民喝上放心水”,保障农村饮用水安全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1]吕亚荣.我国农村饮用水安全现状、问题及政府管制[J].生态经济,2007(12):123-126.[2]注恕诚.中国的饮水安全保障工程[J].水利技术监借,2007(4):1-4.[3]王浩.生态文明建设 [P].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解决途径,2007(1).中国水利网.[4]武红砚.农村饮用水安全.[J]2008(9):191.中国水网.[5]郑丽艳.农村饮用水安全浅析[J].魅力中国,2009(1).[6]陶宁;;浅谈饮用水安全的法律保障[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