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全球化:西方化还是中国化-读书报告[小编推荐]
《全球化:西方化还是中国化》
----读书报告
《全球化:西方化还是中国化》是著名学者俞可平的著作,于2002年出版,是《全球化论丛》II系列中的一本,从不同的学术角度,基于全球化这一世界性问题进行深入思考。有人认为经济实力与发展水平对维护民族尊严和民族文化至关重要,应该把重点放在学习西方文明上,有人认为维护民族文化的纯粹性,独立性比经济发展更重要,应该把重点放在弘扬民族文化上。本书,通过对全球化内涵、实质、发展历程的深入剖析,以及对一些争论的分析、比较、探究,进而对全球化的今天中国的发展深入思考。
通过阅读本书,使我进一步加深了对全球化的认识,书中包含来自各方的声音,经过对各种言论、各种看法的分析、抽象、比较,从经济全球化扩展到全球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尤其对全球化进程中各国文化影响、现状、发展等进行了深刻思考,层层剖析全环化的动因、发展、以及不同国家所处的不同境遇,以及其中的各方利益角逐,使人对全球化的认识大大加深,引发对全球化浪潮中的中国发展的探究。书中指出中国在这一进程中的所处境遇,分析中国所受到的影响,以及从各国之间的横向对比、历史发展的纵向对比全方位剖析,进而指出中国未来的发展前景,以及所遇到的困难和应对对策。
本书重点在于对全球化进程中,伴随经济全球化出现的文化全球化扩散现象,一方面对经济全球化的现状进行解读,分析其动因、发展历程、所涉及的各国利益等,另一方面,对隐藏在经济背后的文化领域的全球化进行思考,指出文化全球化的内涵、以及各国所处地位,对各国影响等等,从而提炼出对国家发展的具有指导意义的看法与建议。
全书有以下几部分展开:全球化:美国化和西方化,还是中国话和现代化,全球化思考,紧急全球化观察,关于经济全球化的思考,全球化还是西方化?全球化的实质与中国的对策,全球化与中国,全球化的背后,西方文化霸权与冷战后的国际关系,全球化的性质与利弊,全球化与美国战略,美国的文化霸权对青年的影响,文化:失落的身份证,全球化时代的文化争论和文化对话,多元化及其发展中的两种危险,经济全球化与中华文化的未来发展。
书中首先呈现了“西方化”和“美国化”的种种表现。文化的“西方化”和“美国化”似乎正在没事发生在自己的周围,比如语言,学习英语成了中国学生最重要的任务之一,从小学就开始设立英语课,一直到了大学,都要花很大的力气学习英语。升学要考英语,提职要考英语,应聘好的职位也要考英语。大街上随处可见可口可乐、麦当劳、肯德基的广告。我们用的电脑是美国的操作系统,众多不可缺少的软件也是来源于美国。在娱乐方面,在美国畅销的小说、电影、音乐、绘画、动画等,几乎同时也会在中国用中文出版,并且风靡一时。例如《泰坦尼克号》这样西方的大片,也会在中国引起轰动。克林顿、小布什、希拉里、莱温斯基、格林斯潘、乔丹、等这些美国公众人物,也同样会在中国成为人们街头巷议的对象。出版方面,诸如亨廷顿、布坎南、弗里德曼托夫勒、奈斯比特、布热津斯基、斯蒂格利茨、等美国著名学者的著作,也是中国许多知识分子藏书架的必备书籍。哈弗大学的管理学教材和经济学教材,大多被译成中文版,管理专业和经济学系的大学生也差不多人手一册。
以上还只是一些表面现象,更重要的是美国的价值已经成为许多中国人,尤其是年轻中国人的追求,从而使中国人的心灵开始美国化。美国的生活方式,美国的经济制度,美国的政治制度,美国的管理方式,都成为中国许多人的向往,美国俨然成了人们心中的“天堂”。“美国梦”因此成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年青一代中许多人的最高理想。美国的一切似乎都是完美的。到美国上学,是中国众多年轻学子及其父母的最大愿望,改革开放以来,出现了“留学热”,首先便是赴美留学热,成为美国公民,更是一些人梦寐以求的事。而国内的一些官员、富商也将美国看成人生的归宿,纷纷将子女、财产转往美国。
一位作者描述称,中国人的思想文化,正在被无情的美国化,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高特雷信息传播更加快速,信息高速公路的大量信息,涌入每一个人的面前,由于美国以及西方发达国家控制了大部分资料传播所需的软硬件,据统计约为70%,通过互联网传向世界各地,已经对各国社会、政治、法律等文化价值观构成相当的威胁。
与此同时,作者又着眼于另一鲜明角度,对人很有启发性:建国后、改革开放之前,中国进行了“破四旧”,即废除旧思想、旧文化、旧习惯、旧风俗,彻底扫荡中国传统文化,再去其糟粕的同时,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也被一并扫除。而改革开放以后,中国一方面学习并接受西方的先进文明,另一方面又开始恢复优秀的传统文化,这也是一个复兴传统文化的过程,使西方文明中国化的过程。从国家意识形态方面,邓小平将相关理论与实践冠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文化方面,1990年以来,达到高潮的“国学热”,也起到了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价值的作用。许多中国人认识到,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在华人中的主导地位是不可撼动的。同时中华文化也具有极大的包容性和同化性,把外来文化吸纳转化成也能够中华文化的内在组成部分。过去一致认为中国传统与市场经济格格不入,现在则被认为中华文化是原图市场经济向适合的,中国经济的腾飞被当作这一观点最好的佐证。所以在很多国学倡导者看来,中华文化将是二十一世纪全人类所共有的精神财富,是中国对于人类的最大贡献,因此二十一世纪将是中国文化的世纪。
在大众文化习俗方面,许多在“文化大革命’中几近消失的许多传统礼仪、习惯、风俗,也经历了逐步复兴,传统文学、戏剧、杂技、工艺等都有一定程度的弘扬。诸如端午节、清明节、中秋节、也被人们更加重视。这些传统文化毕竟在人民群众中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当然,我们应当看出,我们弘扬传统文化的力度仍然需要大力加强,要真正实现中华民族文化的伟大复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需要我们共同努力。而且不少事实证明,一些不良的传统也有死灰复燃,其中包括自古以来“升官发财”的观念,存在于相当一部分干部思想中,过去的封建迷信,也对科学文明的普及,构成威胁。可以说,复兴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道路漫长、任重道远。
进而,作者对西方文化霸权做了进一步的分析研究,特别是政治领域的核心价值观。全球化既强化了逐渐趋同的全球化文化,又在这个过程中强化了地域性文化族群的自我认同。在全球化进程中,西方的物质生活方式,尤其是美国式的大众消费文化正在深化成为当今世界的主流与时尚。随之而来的就是其所传递的文化信息,逐渐深入人心,潜移默化的影响各种肤色、各种年龄的人。西方的决策者早已认识到这一点,利用这成为其重要的国际资源,可以用来维护其霸权地位。冷战之后,美国的核心观念---民主与市场经济,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广泛地被接受,美国成为了“世界榜样”。事实上,西方的文化影响力已经成为西方文化霸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这种意义上,我们可以用文化霸权这个概念,来概括西方文化在当今轨迹关系中所发挥的作用。西方归家的决策者把西方政治意识形态主要归结为三种教条:实现政治民主、捍卫人权、实行私有制为基础的市场经济制度。在上述意识形态教条具有普世性的前提下,西方集团可以把它们当成尺度,对别的国家进行衡量,并根据自己的利益,采取相应的行动。由此,“文化霸权”就直接进入了西方各国的国际政治操作。简言之就是,“文化霸权”的实际意义是为西方国家实现自己的战略利益提供合法性。譬如,西方国家对别国干预,从1992年以来几乎遍及了所有黑非洲国家,干预理由全部与推进民主进程有关。从西方集团利益来说,实现全球化政治意识形态同意是维护显存轨迹政治经济秩序的重要手段,是符合其根本利益的。因此,虽然在客观上,有时也能起到制约暴政、消除反人道现象的积极作用,但是,匆匆总体国际关系走向来看,西方集团形式文化霸权,有极大的消极影响。
那么,在全球化迅速发展的今天,中国应该如何应对文化霸权挑战,并发展中华文化呢?作者提出了以下意见。
一.求同存异,开展文明对话,是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在全球化进程中,新兴国家崛起,各国文化碰撞交流交流,西方推行文化霸权,中华文化发展既面临机遇,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应当在平等的基础上,开展对话与交流,求同存异,推哦山处理分歧与纷争。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具有极大的普世性、包容性提倡和而不同,我们应当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去弘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使之走向复兴,超越民族、国家、东方的地域界限,而具有世界意义。
二.抵制文化霸权主义,坚持多元文化的互补共荣。
以经济全球化为主要载体的全球化运动在某种程度上是西方发达归家主导的,特别是美国文化的扩张与渗透,向其他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进行文化倾销,展令对方的文化市场中国及发展中国家应当予以坚决抵制,以保护本国文化遗产和资源。全球化不等于全盘西化,各国应保持本国本民族自身特色,否则本民族文化将会走向衰落、灭亡。
三.发展创新,是中华文化现代化
只有不断创新,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潮流,适应国家发展的需要。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力提高到中华民族存亡的高度来认识。充分发挥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振奋民族精神,努力创新,赶上世界文明发展的步伐,是中华文明现代化,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我们的贡献。
四.推进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繁荣新时代文化
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既是一个文化资源大国,又是一个文化产业小国。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文化产业还有待发展,在国民经济中还属于没有充分发展的产业。,而且在中国文化产业中,出口额很小,这不利于把优秀的中华文化推向世界,让世界充分了解5000年灿烂的中华文化。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市场,扩大中华文化的全球影响,是接下来的重要任务之一。
五.加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使之普及大众,深入人心,一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由中华文化衍生而来的中华民族凝聚力,是我国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只有靠强大的民族认同感、凝聚力才能屹立于世界的地方。因此在新时代,一定要加强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教育,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这关乎到国家的命运、中华民族的未来。
读完此书,我深刻认识到,在全球化进程快速推进的今天,文化全球化的现状与意义。更加加深了对全球化实质的理解。全球化的浪潮正汹涌而来,他正深入世界的各个角落,深入没一个平常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与我们息息相关,任何国家都无法置身其外。在西方主导全球化的今天,西方文化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是我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西方国家极力推行文化霸权,对此我们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和警惕的态度,积极融入到全球化的浪潮中,注重维护和发展本民族的优秀文化,这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同时也考验着中国决策层的智慧。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我们会更好地融入到世界全球化的大潮中,不断推动优秀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当然这也需要我们更多的青年学子,为国家的未来贡献自己的智慧与力量,我们相信一定会迎来更好的明天。
第二篇: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读书报告)
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决定因素”
在分析人们创造历史时对参与历史活动的诸多影响因素时,历史唯物主义将其划分为客观条件和主观因素。社会历史中的客观条件指的是作为社会历史活动主体的人们在历史活动中所凭借的、不以人们的意识和意志为转移的全部条件和对象,包括主体活动的现实环境、历史背景和活动指向的对象;社会历史中的主观因素指的是活动主体,即个人、阶级、政党、人民群众,其影响作用通过其主观能动性即意识、觉悟、能力、组织性等等。我在研究题述问题过程中发现,对于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决定因素”是客观条件还是主观能动性这一问题,论者的看法不尽相同。我最终发现,两方面的争执竟然出现在“决定”这一概念上。片面地去按照自己对这一名词的理解分析问题,很容易就走了极端,犯了机械唯物主义的诟病。我不愿在这一词语上作字面意义上的分析的确定,只是通过对两方面因素的具体分析来明确二者的联系和具体作用。
马克思主义从这样一个简单的事实出发: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活动。所以,广大劳动人民进行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它决定了其他一切活动。一切历史上的斗争,无论是在政治、哲学、宗教或其他意识形态领域中进行的,实际上都是社会各阶级之间斗争的表现;而这一些阶级的产生、存在,以及他们之间的冲突,都是由他们的经济发展程度所制约的。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 1
段,便同现存的生产关系发生了矛盾;这些生产关系原本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但此时变为了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桎梏。“人们不能自由选择自己的生产力——这是他们全部历史的基础,因为任何生产力都是一种既得的力量,以往的活动的产物”。而生产关系的进步是不可能同步的,所以束缚关系的产生是必然的。这时候,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所以历史进程中,经济基础的不断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快或慢地发生变革。于是我们可以说,社会政治、法律、文化等变革归根结底是生产力的变革产生的。即社会历史的发展归根结底是生产力的发展。
在生产力的既定状态下,就会有相应的生产关系和社会结构。这些由上一代人那里继承过来的既定的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社会结构,对于新一代人来说就是他们进行历史活动所指向的对象,就是历史活动中的客观条件。
对于新一代来讲,不仅其活动要受制于历史活动中的客观条件,而且其自身也是这种客观条件的产物,这包括心理、意识等等。所以,主观能动性只有在一定的社会环境和历史环境下才能充分发挥,才能从事自觉创造历史的活动。西方历史上的空想社会主义者的试验失败,正是由于其主观能动性受到了客观条件的限制。我们由上面论述得出的结论是:社会历史中的客观条件为人们的历史活动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和限制性,因而在社会历史发展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
这种客观条件的基础性作用实际上是对历史进程的方向性有
决定作用,即社会历史的发展过程不是直线的路,而有很多的曲折,但是其发展方向是由客观条件决定的,因为客观条件是由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马克思恩格斯正是对这种方向性有清楚的认识,才预见到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结局是生产力高度发展/按需分配的共产主义社会。
由于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基础决定政治、经济、文化等上层建筑,当时有人攻击其为“经济决定论”恩格斯指出:“这些先生们缺少的东西就是辩证法。他们总是只在这里看到了原因,在那里看到结果。”在马克思主义那里,从来没有对经济因素作唯一性的判断。恩格斯指出:“经济状况是基础,但是对历史斗争的进程发生影响并在许多情况下主要是决定着这一斗争的形式的,还有上层建筑的各种因素:阶级斗争的各种政治形式和这个斗争的结果——由胜利了的阶级在获胜以后建立的宪法等等,各种法权形式以及所有这些实际斗争在参加者头脑中反映,政治的、法律的和哲学的理论,宗教的观点以及它们向教义体系的进一步发展。”恩格斯在这里所指出的“参加者”头脑中的理论和观点实际是其主观能动性的根基。毛泽东同志在《论持久战》中给人的主观能动性作了定义,他说:“思想等等是主观的东西,做或行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都是人类特殊的能动性。”思想,包括上述的“理论、观点”和路线、计划等,即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而做或行动即人们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人的主观能动性,即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与改造。当然,我们论及的“人的主观能
动性”,并非恩格斯所比喻的平行四边形单个分力(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478页),而是整体上人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正如上一节论述所说的,人的主观能动性在某一些特定历史条件下,对社会历史发展具有决定作用。但是,正如恩格斯强调的那样,这种决定作用是表现在“斗争形式”等方面的。按上文关于路的比喻,人的主观能动性对于路的曲折性,如何曲折、曲折幅度等是具有决定性作用的。在研究历史活动时,我们是决不能忽视这一种作用的。毛泽东同志在《矛盾论》中指出,“……诚然,生产力、实践、经济基础,一般地表现为主要的决定作用,……然而,生产关系、理论、上层建筑这些方面,在一定条件下,又转过来表现其为主要的决定的作用。这也是必须承认的”。有些学者的论述即由此展开把社会历史发展决定因素的帽子戴在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头上。这是不科学的。毛泽东同志所论及的“一般”和“一定条件下”,我们完全可以将其分别理解为“方向”和“形式”在具体环境中的别名。从时代来看,毛泽东同志的意识里,是十分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对社会历史发展的积极作用的。正是抱着一种坚定的人定胜天的信念,才有了中国共产党武装斗争以弱胜强的革命伟业。而后来的“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为何就没有得到历史的肯定呢?就是因为此二者让人的主观能动性过于凸凹,对于自然和社会发展规律没有适应的意识。从最根本的来讲,革命斗争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是适应生产关系转变的行动;而后二者是在生产力一定的情况下利用主观能动性改变生产关系的行动,注定是不可能成功的。
在当代,我们的市场经济迅速发展,这其实是改革开放带动了人民群众投入发展生产力的社会实践的主观能动性的结果。当前的科学文化普及、精神生活丰富等众多的上层建筑形态变化正是由于人的主观能动性促进了经济繁荣发展导致的。反过来,上层建筑的变化促使知识经济的概念深入人心,这必定带来生产力水平的进一步迅猛发展。仅此我们即可体会到主观能动性与客观条件之间的默契与不可分割。
当然,生产力水平的不断发展,也对政治制度、法律等方面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和挑战。这需要政府顺应民心,做好新的规划和及时的调整,促进生产关系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从而推动和谐社会的发展进程。
综上所述,“决定”本身是应该一分为二的看待的。客观条件中的生产力发展是对社会历史发展方向具有方向性决定作用的,客观条件中不符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其他因素会由人的主观能动性产生巨大的推动力从而得到改变。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能够决定这种改变的形式与幅度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的主观能动性具有对形式的决定作用。
第三篇:关于“读书无用”还是“读书无望”的读书报告
关于“读书无用”还是“读书无望”的读书报告
杨丰硕
(江西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江西332020)
摘要:文章从底层居民对于子女教育的看法——“读书无用”还是“读书无望”,而展开调查研究。找寻底层居民对于学校教育的看法和对于子女教育“失望”的原因。从而看出底层居民的真实想法,再加上笔者对于底层居民对于子女教育的分析,表明了读书并不是无用。
关键词:读书无用;读书无望;子女教育
一、主要内容
(一)背景与问题
1、背景
不少研究者就农村底层居民关于学校教育的价值观念做了一些新的观察。研究指出,新“读书无用论”正在农村底层蔓延并正在造成不利的影响。对于农村底层群体这股思潮,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从社会学来看,思潮长远在于农村居民轻视学业,缺乏对女子投资教育的动力。对于“读书无用”的本质,一些研究者认为书本知识在当代社会失去价值,另一些人认为“学校教育没有价值”。两种研究者对底层居民“读书”的工具性认识提出了一致的批判。“读书”需要保证政治身份受到认可与“留在城市”,底层居民才会对“读书”持乐观积极的态度和投资的热情。
2、问题
普通人对读书与个人生活机遇之间关系的理性思考提醒我们,“读书无用论”要有更深人的审视。本文以概念化理解这股思潮的本质及其背后的社会成因并寻求解决方案做出新的思考与解读,依据实地工作、农村家长的观点和行动的中剥离出来的数据,对数据进行再分析,是农村居民对于学校教育的态度与思考及其背后的成因。农村居民对于学校教育的认识与工作和生活联系到一起。笔者希望借助内部视角从本土的概念与教育社会学研究领域关于阶层、身份认同与对学校教育价值的判断进行更深一步认识。从农村居民的角度出发重新审视“读书无用论”
(二)理论视角教育机会在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分配状况一直是教育社会学研究的核心议题之一。个人的社会背景与其接受的教育有着密切联系。持结构功能理论取向的研究者认为,个人的受教育水平由其智力水平决定,教育机会在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分配代表了一种合理的筛选机制,有助于社会分流的实现和社会分工的有效配置。持冲突论取向的研究者认为,个人的教育机会实际上更多地取决于其家庭的社会背景状况而非个人的智力水平。优势的社会阶层有着更好的资源用于投资和传递子女。
2、学业机会
不同群体的教育机会如果相对稳定便容易成为社会结构性约束的组成部分。
3、生产心态
布迪厄在使用“生存心态”这一概念时,在于揭示不同社会生活的深层结构以及这些结构得以再生的机制。他主张通过社会行动者生产心态的分析,对日常生活深层结构的理解,探讨其与外在的社会结构的关系。生存心态在很大程度上是个人早期社会化的结果,受制于个人的社会地位一一个人的阶层和社会地位内化,以品味和世界观等倾向系统的形式展现出来。
教育研究者对弱势群体强调个人主观的心智结构与学校场域不匹配。个体对学校教育的态度常被看作生存心态的重要内涵,也是解释个体学业成就、教育机会和生活机遇的重要变量。
研究者从结构性要素寻求个体对学校教育的态度和形成机制。一条思路指出,弱势群体为“失败者”。另一条为“反抗者”。两条思路都触及社会再生产在文化维度上的解释,也承认客观的社会结构对群体认知的影响。但转化有将个体“过度社会化”之嫌。个体不断表现出创生性,也表现出宏观的机会结构转化为个体针对学校教育态度的另一种路径。
(三)方法论
笔者利用文献法进行资料收集并分析当地社会与教育背景、相关教育制度与政策。笔者根据《中国统计年鉴》利用滚雪球抽样的方法进行非正式会谈,不断聚焦问题、修正概念。随着工作深入,笔者对社会背景差异的家庭进行半开放式的访谈,不断收集数据在问题、方法、对象上聚焦。笔者从一个小村落开始不断扩大访谈范围,借助收集到的数据来对“读书无用”进行探讨,从当地居民的角度出发理解学校教育的意义与价值。笔者还写了四类田野日志,略记,记录家庭的基本情况;日志,记录计划、时间、形成与安排;日记,记录心得体会和周围环境;完整的田野日志,对认识的现象全面的描述与分析。
教育系统的诸多变化,加上录取率的增加和高等教育体系的扩张,让农村居民更有希望。当地和全国教育系统的不断扩张使得升学率不断提升,让部分家长有了新的”希望”,但身处农村社会结构较低的家长并不这么认为。地位的不同使得家长投资子女教育的能力不同,子女教育的分化导致子女在教育机会上具有差异。家庭背景状况是较为有效地预测子女受教育状况的指标。底层的居民对子女有希望的同时也有对结果的”期望”,自己的子女相比相比其他家庭,在学业上更困难。而精英家庭的家长会有意无意的比较资本优势,并提高对孩子的期望。教育机会在农村社会不同群体之间的分配状况成了农村底层居民判断子女教育机会的基本依据。这就使得底层居民和精英家庭对自身学校教育机会的不同和对子女的期望不同。
(五)从机会判断到“读书无望” 农村底层居民的实践理性
底层居民趋向于在身份与可能的教育机会之间划个等号.在对自身社会地位认识的基础上,对子女可能的教育机会做个判断,并形成所谓的 “期望”。他们认为孩子进入教育系统的那一刻就决定了子女教育的重点。在考虑就业形势后,有了对教育的两个期望,一为对教育的期望,二为对社会流动的期望。投资教育进而帮助子女实现社会地位的流动是地方文化的重要内容,对社会流动的盼望让他们感到针对教育的投人回报率低,减少了他们对教育的投资。
(六)小结
本文根据采集的数据,对农村居民对与学校教育进行解读。用于研究“读书无用”还是”读书无望“。笔者主张把握当前社会转型时期宏观社会结构和教育机会分配格局的变化,并以此解读农村底层居民对于学校教育的认识。提供给农村居民更多的教育机会,但同期发生的社会地位分化,使底层居民更缺乏投资子女教育的能力,导致底层居民觉得”读书无望“。
对于”读书无望“笔者认为包含了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的含义是指,底层的农村家长由于对高等教育机会结构的理性认识,他们对子女的受教育水平和质量不敢 “期望“过高;第二个层面的含义是指,由于对社会流动机会的理性认识,他们对学校教育对子女社会流动的作用也不敢“期望”过高。本文特别强调宏观的机会结构转变为个体态度与倾向的过程,指出教育和社会流动机会在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分配,容易转变为各个阶层对教育之主观 “期望”的分层——对将来教育成就和社会流动终点的阶层化判断。中国社会依然处于转型过程中,底层居民对于学校教育的基本判断依然处于形成过程中,一方面受到传统价值观点的影响,另一方面又是底层居民的实践经验的产物,当前教育和社会流动机会分配的基本格局对其发展有直接的影响。最后,笔者认为不断创造的新机会和借助于政策工具实现的机会的调整能够有助于农村底层居民改善对教育和社会流动机会的期望。
二、读后感
通过这篇文章的阅读,使我们明确的知道了读书并不是无用,也就同时否定了读书无用论。”读书无望“是底层居民对于他们子女教育的悲观看法。尽管升学率不断上升、全国教育系统不断扩张,但是处于农村社会结构较低的家长很难有对子女教育投资的能力,这就使底层居民觉得子女接受教育的”起点“就决定了子女以后的”终点“。并且现在大学生就业形势比较严峻,市场改革的不断推进,中国社会的分层现象愈加明显,个人的社会流动机会也逐渐更受制于出身的影响。父辈的社会地位和受教育水平而非个人的受教育水平越来越能决定个人将来的职业地位。[1]使家长对于子女教育的“期望”不高和对于学校教育表示“读书无用”和“读书无望”。,教育是决定一个人的生活质量和未来社会整体质量的重要因素,[2]但中国社会背景比较独特。中国社会依然处于转型过程中,底层居民对于学校教育的基本判断依然处于形成过程中,一方面受到传统价值观点的影响,另一方面又是底层居民的实践经验的产物,当前教育和社会流动机会分配的基本格局对其发展有直接的影响。[1]所以依旧有可能改变底层居民对于子女教育的看法。教育从古到今都是改变穷人命运、促进社会公平和自由流动、保障社会稳定和谐的最重要手段之一。[3]同时本篇文章表面了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形势严峻,告诫我们不应该认为自己考上大学就应该放松、碌碌无为的上过大学四年。而是应该积极的用知识武装自己,努力的奋斗好大学四年,珍惜好在大学的每一段学习时光,从而更胸有成竹、满怀信心的步入社会。
参考文献:
[1]谢爱磊 “读书无用”还是“读书无望——对农村底层居民教育观念的再认识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7.03
[2] 李帆 教育发展需要底层视角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06
[3] 董大焕 教育致贫、底层定型与贫困世袭 《法律与生活》2006.05
第四篇:“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
“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
我市“全民读书月”读书系列报告会首场讲座开讲
本报讯(记者 魏伟)12月2日下午,市文化会展中心新闻发布厅,我市第二届“全民读书月”读书系列报告会首场专题讲座举行。我市党建专家刘建新作题为《造就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风气,建设学习型政党》的专题讲座。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市“全民读书月”活动领导小组组长徐新启出席。市“全民读书月”活动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协办单位负责人,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系统工作人员等200余人聆听讲座。
报告会上,刘建新以名言“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开头,从建设学习型政党需要市民与干部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三个方面,深入浅出地剖析了读书的重要性。其功底深厚的理论知识,风趣幽默的语言风格受到现场听众的热烈欢迎。
据悉,从12月2日起,我市第二届“全民读书月”读书系列报告会将紧扣“读书修身做文明人,励志敬业建文明城”的活动主题,邀请全国著名动物小说作家沈石溪、全省书香家庭代表邹震江、团省委学校部部长廖良辉、宋庆龄女子大学校长陈竞男等各行业专家,分别围绕读书的重要性、新时期干部队伍建设、文明市民的修养和社交礼仪等内容进行专题讲座。
第五篇: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化企业文化建设新思路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企业文化建设新思路
作 者:著名国学专家 段俊平
经济全球化作为一种趋势,影响着世界经济的发展方向,也影响着国际企业文化发展的动向。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如果跨国公司不能进行文化的整合,那么它就不可能在多种文化中生存下来,也不可能取得辉煌的业绩。因此,为适应全球化的趋势,中国企业文化建设必然会出现新的发展动向。
跨文化管理
跨国企业的发展是推动全球化的重要力量,当企业走出国界进入国际市场的时候,就面临着不同区域、不同民族文化的融合,“跨文化管理”对跨国企业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跨国经营的企业在谋求他国发展时,往往采取并购的方式,但实践证明,并购的成功率是极低的,失败的原因往往是并购双方没有妥善地解决文化融合问题。
举两个典型的例子。一个是失败的案例,我国的TCL公司并购法国的阿尔卡特公司。这次并购从开始到解体总共只有8个月的时间,其失败原因主要是双方在并购前对文化的整合考虑不足,并购之后,TCL又将自己的文化强加到阿尔卡特员工身上,造成很多员工自行离职,使公司失去了这些有专长的员工。另一个是成功的案例,我国的联想集团并购IBM PC。刚开始这个并购并不为外界看好,被称为是“蛇吞象”的行动,并且在并购初期,确实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柳传志在后来的演讲中说:“当时面临的一个很大的冲突就是文化冲突。所谓文化冲突,具体讲是指从高层管理人到项目管理人,特别是高层之间如何互相配合工作,这是决定一个公司能不能好好发展的重要因素和最根本原因。在金融危机出现时,联想就出现了大幅度亏损,表面原因是金融危机所带来的直接冲击,但从根本上讲,是部门管理问题,是文化冲突的问题。”针对这个问题,2009年,联想董事会下定决心进行了改组,形成了优秀的中西合并的领导班子。此后半年,联想集团在团队、文化等方面实现了很好的融合,业务也成功扭亏,取得了高于市场平均水平的强劲增长。
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道德传统、生活环境、物质与精神追求等都是不一样的,对于跨国并购的企业而言,文化融合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个是公司文化层面的融合,另一个则是民族文化层面的融合。国际大牌企业作为跨国公司进入他国后,都必须把“跨文化管理”作为全球化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战略。强调诚信
《论语》曰:“言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意思是说,人如果不讲信誉,那么就没有什么可肯定的了。正所谓“民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讲究信誉是一个人的安身立命之本,是一个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中国入世之初,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穆尔先生就说了一番意味深长的话:“中国入世后,从长远看,最缺乏的不是资金、技术和人才,而是信用,以及建立和完善信用体系的机制。”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重提诚信是非常有意义的。
诚信是一个企业的无形资产。有些企业百年不衰,靠的就是诚信。诚信会给企业带来高质量的产品、良好的信誉,从而为企业赢得顾客、赢得市场、赢得利益。国际上许多大企业都很重视诚信伦理。比如,IBM把“诚实”作为企业的座右铭;松下公司把“赢得人们的信任”作为企业的价值观;诺基亚把“科技以人为本”作为自己诚信的实质。反之,一个不守信用的企业,不管它的技术力量多雄厚,广告力度多大,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也不可能创出好的信誉和品牌,不可能发展壮大,最终将面临被揭穿、被淘汰的可悲结局。近年来,我国已经发生的南京冠生园陈馅月饼、三鹿奶粉事件、重庆火锅底料掺假以及“紫砂锅”事件等,无一不说明诚信的缺失给企业带来的危害。因为一些企业失信,还可能造成整个地区、整个行业都受到打击,像南京冠生园陈馅月饼事件使当年全国月饼销量锐减四成以上;在重庆火锅底料掺假被媒体曝光后,重庆火锅业遭受了巨大的信誉危机和惨重的经济损失。
诚信,这一经济活动的首要准则,历来被世界各大知名企业视若生命。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国境内的企业面临着激烈的竞争,不仅有来自国内的竞争,还有国际的竞争。在这种情况下,诚信俨然已经成为我国企业能否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关键。对于中国企业来说,信用积累与升华形成的商誉是企业宝贵的无形资产,要让诚实守信渗透到企业经营的各个环节,深入到企业文化的核心层;要建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赢”和可持续发展。
不断创新
企业文化的创新,第一个方面是理念的创新。必须创造一种适应全球化趋势的企业文化,有利于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的企业文化。总体上讲,这种理念的创新有三种形式:一是基于对知识价值的认识,建立学习型企业,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二是从道德的角度,强调企业的社会责任;三是基于对人性的认识,旨在建立尊重人、激励人的文化。第二个方面是文化管理模式的创新。文化管理不同于以往的以生产过程和质量为核心的管理模式,它强调的是管理过程中人的因素,要做到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思想认为企业不单单是一种经济组织,人也不单纯是创造财富的工具,人是企业最大的资本、资源和财富,这对开发人力资源和人力价值起到了重要作用。第三个方面是企业文化个性方面的创新。中国企业文化建设存在一个误区,就是雷同化和形式化,缺乏个性。个性化的企业文化应该包含一种独特的理念和特殊的经营方式,形成属于自己的气氛。我们看到,很多成功的跨国企业都有自己不可复制的企业文化。(本文原载于2013年3月《企业软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