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闽南理工学院办学情况汇报
闽南理工学院办学情况汇报
尊敬的省政协梁绮萍主席、张夑辉副主席、雷春美副主席,尊敬的省、市政协各位领导:
今天我们很荣幸迎来了省政协梁绮萍主席、张夑辉副主席、雷春美副主席,省、市政协各位领导莅临我院调研,检查和指导工作。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学院党、政领导及11000多名师生员工对各位领导亲临我院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现将学院办学基本情况汇报如下:
闽南理工学院是2008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创办的以工学学科为主,兼有理学学科、管理学学科、经济学学科等多种学科协调发展,以光电技术应用为鲜明特色,光、机、电一体化为优势,具有独立颁发高等学历文凭资格的全日制普通民办本科高等学校。
学院创建于1998年。当年5月经福建省教育厅批准,石狮华景集团与长春理工大学联合创建了民办石狮长兴工业学校。2001年3月,经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正式建立泉州光电信息职业学院。2006年福建省人民政府同意在泉州光电信息职业学院基础上申办本科院校,并列为福建省“十一五”重点项目之一。2007年10月学院接受国家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结论为“优秀”。2008年4月9日国家教育部正式批准设置闽南理工学院,实施本科教育。闽南理工学院的项目在“十一五”重点项目中提前完成。学院占地面积1100多亩,学院分南北两个校区,北校区现已建成为功能比较齐全的校区;南校区位于石狮宝盖山风景区,已完成两期建设工程,现有建筑面积35万多平方米,目前学院的总资产达10亿多元。今年在校学生达12500多人(其中本科生9000人)。
学院设光电与机电工程系、电子与电气工程系、信息管理系、经济与管理系、实践教学中心等9个教学单位;设置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和财务管理等19个本科专业;光电技术应用、电子信息工程、物流管理等17个专业个高职专业,其中光电技术应用专业的设置填补了福建省及周边省份本科专业设置的空白。
学院举办者是爱国港胞、石狮华景集团董事长许景期先生。许先生从1980年开始创业,在出国考察、商务活动和生活实践中,感受到发达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与教育发展是休戚相关的,认识到当今世界政治风云变幻,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越来越成为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决定因素,人才资源已经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切身体会到党中央提出的“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和“教育摆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方针的无比正确,认识日益深化。几经考虑,最终毅然决定在家乡举教兴国,为石狮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办学14年来,在省市各级党委、政府、政协、人大及教育 主管部门的指导和重视下,在董事会的领导下, 学院坚决贯彻党、国家的教育方针和省市党委、政府的方针政策,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让政府放心、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办学理念,引进长春理工大学的“以光电技术应用为特色,光机电相结合为优势的学科专业群”,进行学科专业建设,分别引进厦门大学和武汉纺织大学合作办学,为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层次,办好为地方经济紧密结合和提供人才有力支撑的特色专业奠定基础。坚持走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之路,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肯定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学院党组织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和监督、保障、协调、服务作用,使学院呈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势头,10年上了三个台阶,从中专学校升格为本科高校。学院正“以光电技术为特色,光机电相结合为优势,以工为主,工、理、经、管、文等多种学科协调发展”的在省内有一定影响的高水平地方性大学目标进行建设和发展。
一、坚持正确的办学指导思想
学院办学的宗旨: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需要,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提供人才、智力支持和技术服务。
学院的办学指导思想:
1、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学院教育事业全局,促进规模、结构、质量与效益的协调发展。
2、以建设高水平地方性大学为目标,大力实施内涵式发展战略,加强学科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办学条件建设。
3、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人为本,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学院的办学办学定位:
1、办学类型定位:以教学为主,开展科学研究与应用为地方经济服务。
2、办学层次定位:以全日制本科教育为主,高职高专教育为辅,举办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
3、学科定位:以工为主,工、理、经、管、文等多种学科协调发展。
4、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较宽的知识面、较强的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5、服务面向定位:立足泉州,服务海西,面向全国。
6、发展目标定位: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具有自身特色和优势,争取办学水平和办学综合实力有明显提高,争创一流的地方性民办大学。
学院的发展目标是:
1、稳定规模。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2500人,根据学院 “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2015年在校生规模稳定在15000人。
2、结构趋于合理。逐步形成以本科的工学学科为主,兼有理学学科、管理学科、经济学科等多种学科协调发展。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及生源、就业实际,调整优化好各招生专业及其招生规模。
3、质量稳步提高。以教育部新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指标标准为依据,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在已有2个省级特色专业、2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个省级精品课程的基础上,继续做好本科精品课程、精品专业的建设工作,争取在省级精品课程、精品专业上有新的突破;全面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加大内引外培力度,努力培养和建设一支较高水平又稳定的师资队伍。实事求是开展招生宣传,提高生源质量。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确保毕业生就业率达到全国高校的平均水平以上。
4、效益稳步增长。进一步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提高校内人力资源利用率;进一步优化校内教育资源配置,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提高资源利用率;深化校内管理体制改革,实施依法治校,提升依法行政能力和管理水平,提高工作效率;加强成本核算,提高财务运营能力,推进财务体制改革,提高财务科学管理水平;加强科技创新、科研服务及人才培养工作,提高社会效益和办学效益;完善后勤社会化机制,提高后勤服务质量和水平。
二、确保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
建院以来,学院就明确地制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各个部门和全体教职工树立为教学工作服务的思想。分配制度、福利待遇等各项政策都向教学、教师倾斜,形成人人关心和重视教学工作的良好氛围和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激励机制。学院定期召开党政领导联席会议,研究教学工作,及时解决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党政领导坚持挂钩联系各系(部),各级领导深入基层;实行各级领导听课制度;学院、各职能部门和系(部)领导都主动关心教学工作,为教学工作服务。
为实现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目的,学院确立了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以核心课程为支撑,以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为保障,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要求的教学指导思想。树立了科学的教育发展观,坚持办学以教师为本,教学以学生为本,促进学院健康持续发展与不断推进教育创新的理念。
三、形成产学研结合的运作机制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学院高度重视专业建设与地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相结合,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构建与职业岗位群对毕业生知识、能力、素质要求相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社会需求相结合,坚定不移地走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的建设与发展之路。
学院要求各系深入企业,与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学院各系成立了由企业、研究所的技术人员和专家所组成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广泛听取各位专家对专业办学的意见以及对教学计划制(修)定的建议。
校企合作的优势初见成效。自2004年以来,绝大部分学生的毕业实习(实训)到预就业的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实训),企业按试用员工来要求学生,使学生了解企业员工应具有的职业素质,从而培养了学生具有良好的工作态度、责任心、合作精神;掌握仪器设备操作规程和专业技能。如此,有利于毕业生从学生到员工的角色转换,实现了与岗位要求的零距离,缩短的对企业的适应期。
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学院已与中远集团、泉州太平洋集装箱公司石湖码头、泉州港务集团、泉州市电信局及属下各县市电信局、通达电子集团公司、帝豪服饰集团公司、木林森集团公司、石狮服装城电子商务公司、友达光电(厦门)等100多家家企业签定全面合作协议,供学生进行顶岗实习(实训)。为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四、加强教学基本建设
1、专业建设
学院所开设的36个本、专科专业均为福建省及周边省份急需人才专业,学院还根据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所需及时调整专业结构。
2、教学计划制(修)定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机构调整提升的需要,职业岗位内涵变动,根据职业岗位群对知识、能力、素质需求变化,适时制(修)定教学计划。
实施主辅修双专业双学位和“(多)证书”教育,努力办出特色。
3、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实践教学基地是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才的根本保证。目前,学院已建成计算机基础、公差与技术测量、电工电路电子、传感器、单片机、机械CAD、电子EDA、ERP、PLC与单片机开发、八合一智能家电、数控技术、光学测量等30多个教学实验(实训)室。
学院在校内建有11000多平方米的实践教学基地厂房,引进了长春久盛光电有限公司、锦兴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港龙塑胶制品有限公司、红星汽车维修有限公司进入实训基地,学院出部分资金、场地,企业出技术、管理、市场运作经验,共同建设实训基地,达到互惠互利、双赢的目的。2007年10月份长春久盛光电有限公司在实践基地开发的红光源高科技产品出口美国,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4、师资队伍建设
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是教学基本建设的关键,是重中之重。总体思路是,“逐步扩大规模,适时优化结构”、“外引内培”。学院现有教职工812人,其中专任教师485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副高及以上职称的教师149人,具有研究生学历学位的266人。学院聘请两院院士,原中国工程院常务副院长王淀佐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柴天佑、孙传尧为兼 职教授,并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来院指导学科和专业建设,进行学术讲座。学院与长春理工大学、厦门大学、泉州师范学院签订教学资源共享协议,为学院的学科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教育资源保证。
学院全面实施竞争上岗的岗位聘任责任制,实行奖优罚懒、量化考核等激励措施,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并通过“教学质量月”、“教学质量监控”、“青年教师讲课比赛”评选“三育人标兵”等活动提高师德,优化教风。
5、教学管理与质量监控体系
学院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工作机构健全,人员素质和工作效率较高,有效地保证了人才培养工作规范、有序地进行。已逐步建立了一套较完善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实现“依法治校”、“从严治校”。
学院实行院、系二级管理体制,明确工作范围,实现各自的权利和职责,有利于学院健康发展。
6、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
学院高度重视学生素质教育,按“200名学生配备一名辅导员”的要求,配备了50多名辅导员,部分班级还另外配备了班主任,形成了一支基本能适应新形势要求,精干、高效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
学院重视“两课”教育,确保“两课”教学课时、教学质量;利用第二课堂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学院自办学以来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在师生中深入开展 “八荣八耻”荣辱观、“崇教厚德、为人师表”等教育;健全以“科技文化艺术节”为载体的校园文化系列活动,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起来,构筑活跃、有序的校园文化活动格局,不断优化学院的育人环境。
学院高度重视校园稳定和“平安校园” 的建设工作,从建校以来,每天24小时都有保安值班,未发生任何重大事件。目前,正在为创建“和谐校园”而努力。
7、校园基本建设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教育部教发[2004]2号文)的要求和学院发展的实际需要,目前,基本达到了教学建筑齐备、专用教室齐全、教学设施先进,满足教育教学需要的要求。
五、教育教学成效
学院今年已有第一届近800名本科毕业生,近五年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均在92%以上,就业率98%以上;毕业生就业对口率为80%左右。毕业生广泛就业于泉州、厦门、福州、上海、苏州、宁波、中山、深圳等大中型城市,如石狮市电信局、石湖码头、石狮通达集团、木林森集团、大帝集团、利民物流公司、泉州港务集团、泉州市电信局、广东侨兴集团、上海光学集团、中山凤凰光学集团、宁波光学集团、TCL国际电工、石狮服装城电子商务公司、友达光电(厦门)等知名企业,并受到用人单位的重视 和好评,据不完全调查,满意率在90%以上。截止目前为止,学院今年毕业生就业率已经在90%以上。
在14年的办学历程中,在省市党委、政府、政协、人大及其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下,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存在许多急待解决的问题和不足,我们将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发扬成绩,改正不足,把闽南理工学院办成人民满意的大学,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贡献力量。
上述汇报如有不妥之处,敬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谢谢各位!
第二篇:闽南理工学院办学水平提升计划实施意见
闽南理工学院办学水平提升计划实施意见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和《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财政厅关于实施福建省一般本科院校办学水平提升计划的通知》(闽教高„2012‟99号)精神,进一步增强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全面提升办学水平,实现学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结合学院实际及“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特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现代办学理念,坚持走创新之路。坚持以教学工作为中心,深化各项改革,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坚持育人以学生为本,培养学生成人成才;坚持办学以教师为本,打造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优化专业结构与布局;坚持以科研促进教学,积极开展科学技术研究;坚持以法治校,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构建和谐校园;坚持依托闽南地区经济社会资源的优势,大力推进产学研合作,探索多种开放办学的新途径,努力把学院办成一所具有创新特色的应用型本科院校。
二、基本原则
1.遵循“巩固、深化、提高、发展”的方针,坚持前瞻性、可操作性和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夯实基础,突出重点,统筹规划,切实将学校的工作重点转移到提高办学水平上来。
2.坚持走内涵发展的道路,以人为本,创新机制;坚持特色,强化基础;整合资源,优化布局;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提高能力,跨越发展。
3.坚持特色办学理念,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学科建设为核心,以科学研究为龙头,以队伍建设为重点,以条件建设为保障,加速学校建设,迅速提升学校整体水平。
三、目标要求
以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为契机,全面加强本科教学基本建设,在调整学科专业结构,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深化管理体制改革,规范内部管理,加快校园建设,优化育人环境等方面有较大进展,教育质量、科学研究、管理水平及办学效益等方面有较大提高,办学综合实力有较大提升,到2015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
四、组织实施
1.成立领导小组
学院成立办学水平提升计划工程领导小组,确保办学水平提升计划工程的实施进程与建设效果。
组长:迟岩
副组长:朱国辉
成员:许聪海、许栋梁、许明芳、许树成、黄昆民、许为勇 领导小组负责总体方案的制定,负责办学水平提升计划工程的组织、实施、推进与阶段性检查,负责研究解决工程建设过程
中出现的问题,负责各种保障措施的落实。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挂靠教务处),具体负责工程的推进工作。
主任:朱国辉
成员:王庆友、孙和平、曾健民、李列东、陈安玲、李伙穆、孙维义、吴继民、申慧娟、李梅
2.建设阶段时间安排
(1)根据实施方案及任务分解、建设情况,设定每年为一个建设期,并分别进行检查、总结。
(2)2013年6月,进行办学水平预评估。
(3)2014年6月,进行办学水平第二次预评估。
(4)2015年10月底前,完成学院本科教学水平合格评估。
3.检查落实
学校将办学水平提升计划工程建设任务纳入“十二五”发展规划,进行同步实施。对办学水平提升计划工程各项任务进行分解,纳入到各责任部门工作计划,并成为对各责任单位进行年终业绩考核、领导责任考核的主要内容。
办学水平提升计划工程办公室在随时检查督促各单位所承担任务完成情况的同时,每年年终均要组织相关机关、系(部),总结各个方面的建设情况,分析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找出与水平提升计划工程的差距,提出改进意见及下一工作建议。
办学水平提升计划工程领导小组,随时了解工程进展情况、组织相关单位研究、讨论、解决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决策工程建设中重大问题,保证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五、实施方案
(一)建立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学院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学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不断建立健全与培养高质量应用型人才相适应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强化实践教学环节,通过制定实验室建设标准和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要求,建立规范的学生校外实习管理制度和毕业设计(论文)检查制度等,确保实践教学质量。强化教师、系(部)、学校三级质量保障,确保教学条件基本达标,教学管理基本规范,教学质量基本保证。把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作为教学质量重要的评价标准,探索建立行业企业、用人单位、教师、学生、家长和中介组织多方参与的评价制度。
(二)建设公共基础课实验教学平台
切实加强公共基础课教学实验室建设,制定实验室建设规划,建立有利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实验教学体系;建设满足现代实验教学需要的高素质实验教学队伍;建设仪器设备先进、资源共享、开放服务的实验教学环境;建立现代化的高效运行的管理机制,保证实验室建设标准和实验教学质量达到国家规定的要求。在此基础上,学校建设3-5个公共基础课实验教学平台并申报省级公共基础课实验教学平台建设项目,使之成为开展实验教学和学生知识创新、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的实验场所,在实验室建设上发挥示范作用。
(三)建设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基地
学校探索建立产学研用联合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新机制,选择与区域主导产业、战略性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需要的学科专业,与行业企业共同建设集人才培养培训、产品设计开发和技术应用的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基地,共同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和标准,共同开发专业核心课程,共同组织完成教学工作,构建校企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在此基础上,学校与大中型企业开展合作,每个专业建立3-5个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基地并组织申报省级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项目,在培养应用型人才上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
(四)建设体现学校特色的重点学科
学校根据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制定学科建设规划,调整与优化学科结构,集中力量建设好一批体现学校特色且与区域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紧密结合、作用重大的应用学科,不断提升教学科研服务地方的能力与水平。学院将对校级特色学科进行检查验收的基础上,继续申报省级特色重点学科建设项目,使其在人才培养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带头示范作用,带动学校相关学科的发展。
(五)开展对外合作与交流工作
根据省教育厅有关文件精神,学校将联系漳州师范学院,签
订高校对口支援意向书,选拔中青年骨干教师及教学管理人员5—10名派往漳州师范学院进行培训、学习,同时聘请漳州师范学院教学经验丰富、科研能力强的教师到我院担任兼职教师等途径,促进我校加强建设,规范管理,不断提高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水平。
闽南理工学院 〇一二年九月一日 二
第三篇:闽南理工学院第五届团委学生会名单
关于第五届院团委学生会主要学生干部选拔结果的公示
根据《关于第五届院团委学生会主要学生干部选拔的通知》(团委〔2012〕7号)要求,经各系推荐和自主报名、资格审查、面试筛选、广泛征求意见,现将拟任的新一届校级学生组织主要学生干部名单公示如下:
团 委
组织部
部 长:陈清清
副部长:林俊鹏 杨 航 卢 超
干 事:洪一凡 吴 祯 傅凯铭 许丽坚 苏其通(共5人)
实践部
部 长:马 腾
副部长:陈淋安 王 强 张启兰
干 事:陈肇智 周 金 陈美芳 陈 豪 肖晨欣 吴传谊
林菁霞(共7人)
宣传部
部 长:戴盼盼
副部长:林超宇 吴 青 杜 丹
干 事:林志敏 林培蕾 樊丽萍 江晨东 雷 洁(共5人)
广播台
台 长:杜 丹(兼)副台长:吴沛灵
干 事:黄艳梅 谢妙娜 陈夏怡 李贤途 蔡艺煌 林 新
江育芬 华秀娟 黄 琳 陈耀鑫 池修核 黄海萍 林飞龙 潘爱丽 姚婷婷 危昌辉 李 毅 胡璐澄 周华杰 刘凯贤 顾潇枫 林潮辉 宋佳佳 林 伟 郑 仪 许雷达 庄江坤 刘秋敏 王修东 陈 辉 陈 辉 黄呈祥(共72人)
主席团
主 席:吴国斌
秘书长:谢杰慧
副主席:王世炜 陈东方
张文琴 蒋斌磊 潘 睿 曾 甜 张 文 徐建华 黄小恬 孙佳琪 柯东东 侯青青 马志凌 陈 艳 罗扬靖 潘晨虹 方惠玲 张 倩 徐 臻 曹一帆 沈雅清 李 霞 张雁翔 陈劲良 李思娴 施芬芬 高兆松 康亚梅 王燚琦 陈惠青 王智林 陈 玲 刘月梅 李超颖 陈锦兴 陈淋安 林 炜 吴雪婷 郑华志 傅伟伟 张 婕 叶艳艳 学生会
戴盼盼(兼)林珊珊 吴腾腾 傅靖杰2
裴祖兴 办公室
主 任:林珊珊(兼)
副主任:黄雨楠 沈文森 林昌俊 施德意
干 事:梁潇月 李思敏 黄爱玲 陈黎亮 伍 晟 翁晓静
周 宁 吴 凡(共8人)
宣传部
部 长:吴腾腾(兼)
副部长:汤小婷 关茜茜 干 事:黄 璐 陈 博 杨培峰 黄海红 吴顺坚 陈嘉嫔
学习部
部 长:林少武
副部长:林丽敏 林远鹏 干 事:林 煌 林佳佳 邓丽霞 张梦思 苏玉婷 周玉灵 刘俊凯 吴必养
体育部
部 长:罗士成
副部长:王哲宇 李思成 干 事:黄小云 张 文
吴展缵 谢剑明 郑欣慧 郭 倩 赖 靖
吴伟祥 林宝石 石佳伟 邱圣潇 林文新 杨振军 姚晨尔
杨雄浩 郑 霖 陈元锋 翁伟艳 黄倩倩 肖 烜 陈灵娟 欧 阳
黄毅文 3
何白珩 陈婀娜
黄雅超 郭海珠 16人)
魏为平林垚坤
黄文德 张彩虹 胡 鹤 吴晓红 22人)
陈耀栋 陈伟伟
(共(共郑昭诚 游永铭 张金叶 俞 敏 林嘉雄 黄金益 陈 涛 谢新辉 陈祯辉 黄毅伟 吴毅文 蔡培坤 吴奇伟 郭任清 朱泽平(共21人)
文艺部
部 长:陈东方(兼)常务副部长:郑耕宇
副部长:林博锐 卢小艺 罗哲元 干 事:黄凯杰 邓银银 潘明铮 陈 元 俞隽儒 柯铧龙 陈丹妮(共13人)
生活部
部 长:华建锋
副部长:林鸿伟 林世璐 盛 盈
干 事:林海峰 徐巧莉 陈 琳 黄贤明 陈 戈 洪忠义 陈 悦 钟雅丽 郑 晶
舍务部
部 长:林龚辉
副部长:林雅静 高丽霞 钟翔龙 干 事:欧毅峰 沈伟强 吴华雄 朱丽芳 许小娇 池 枫 徐惠良 张 奇 周巧莹
陈思文
林文通 刘燕婷 林桂发 杨舒翔 杨炜炜 陈小燕 郑 达 范可良 15人)
吴炜杰
蔡腾星 洪育荣 陈德林 陈慧玲 朱艺婷 卢伟奇 4
赵珍珍
魏翔宇 郭淑婉
李宇航 肖德高
林开科 刘贤庆
(共吴昶拥 吴建耘(共20人)
外联部
部 长:王 伟
副部长:洪凌翔 林翔燕 詹启伟 康 宁
干 事:叶欣欣 邓恩亮 林润成 谢蓉蓉 阙天水 李荣鑫 林哲毅 林从宇(共24人)
女生部
部 长:谢杰慧(兼)常务副部长:马雨涵
副部长:王歆哲 薛章敏 干 事:陈掌泓 林亚英 张华容 倪梅珍 郑 婷 李梦凡
纪检部
部 长:范贤伟
副部长:施晓棠 张经纬 干 事:蒋雅茹 卢丹丹 吴泽峰 任章颖 王忠相 唐 倩
郑仕杰 游贵丹 黄琼英张 琼 梁静诺 陈少棋林绘崎 蔡舟帆 王鸿祥林 婷 蔡和盛 邱 帅林思敏
杜雅慧 张雪梅 李 彤林 萍 林 菁 叶倩倩陈艳秋(共15人)孙佳琪
何 禾 陈伟斌 林伊翔黄昰琳 梁陟远 马 馨14人)
黄逸玲林子涵周 榕陈启松张 佳胡思婷林青青汤祖烟
(共
社团部
部 长:李诗诗
副部长:郭凯强 陈雅茵 左发禄 郭云淼 林 瑶
干 事:陈燕妮 温 丹 林荣新 张 彬 郑 健 郭炜程
叶 鸣 孙 静 郭晓玲 洪佳祥 林晓琳 庄 焱
膳食委员会
部 长:郑学超 副部长:林晓东 曹红霞 干 事:陈丹清
范雄斌
黄耀斌
林贵平
林茶英
兰灿华
苏志宏 郑鸿剑 陈荣海
叶青青 邱国达 冯霞琴 陈 宸 张晓雯 吴学聪 林伟峰 卢增旺 胡清泉 陈 夷 37人)
陈派玲 王安根 曾斌斌 邱绍永 林佳静
陈云晶 刘达彩 刘晖莹 陈云晶 黄云倩 吴奕东 黄群峰 罗文琦 刘少萍 陈梅琴 周承焰 朱凌华 林玮玮 黄文丽 黄弘扬 杨秋婷 郑钦鉴 黄哲华 罗 钰 陈文焜 薛扳彬 张小平张 楠 陈 桢 郑毓坦 汤玉霞 蔡和彬 吴文慧 张晓颖 朱永桂 马 周 张雅芬 陈小龙 林晓琼 6
柯凯慧 陈银鸾 刘甜甜 李嘉雯 赵 翔 卢 毅 林 亮 叶小惠 林斌斌 林晓绿 王亚缘 俞如坚 林素青 詹泽飞 王俊珍 陈雅平陈国文 邓翰洋 陈煜佳 蔡方兰 郑 燊 朱钦德 应晓颖
林美玲 林泉锦 吴慧钰 董文彬 肖岚文 黄金璇 丁宝强
黄文君 林 倩
(共吴淑惠 郑惠钦 孙加玲 杨丰帆 陈晓佳 林美秀 谢凤琼 程天雄 周倩婷 林梅萍 宋 楠 施 颖 杨惠榆 朱剑英 林中林 陈丽珍 林 慧 黄辉煌 朱超杰 蔡超君 缪静宜 黄楹楹 陈小霞 陈志杰 郭庆烈 徐 昭 孙慧渊 丁观运 陆逍敏 吴姗姗 黄梓鸣 谢莉婷 林蓉蓉 肖江闽 施盈盈 周扬峰 林善谋 郑 键 林晶晶 王 瑶 陈森菊 刘玫君 欧阳纬良(共97人)
公示期内若无异议,拟任人选将进入3个月的试用期考核。公示时间: 12月2日—12月5日(共4天)监督邮箱:mnlgtw2012@126.com 监督电话:0595-88938188
共青团闽南理工学院委员会 二〇一二年十二月二日
第四篇:闽南理工学院电子系首届辩论赛宣传单
闽南理工学院电子系首届辩论赛宣传单
辩论是一项可以提高思辩能力,丰富课余知识,培养团队精神,锻炼思维表达的活动。开展此项活动,可以使他们更好的融入大学生活,在活动中提高自信,培养创新和团队精神。希望通过本次比赛,丰富同学的课余生活,提高思辩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同学们提供了一个展现自我的舞台。
【比赛要求】
参赛队伍:各系初赛胜出队伍
辩手要求:队伍由4人组成。要求辩手口齿清晰,思维敏捷,赛前做好充分准备。重点要求:外型仪表端正,口齿清晰,开朗大方。言之有礼,言之有理。
【评判标准】
(一)团体部分:
1、审题:准确把握辩题内涵和外延,对所持立场能多层次、多角度理解,论点鲜明,对本方难点能有效处理和华解。
2、展开:对辩题的理解和论述能在广度上展开,在深度上推进,整个辩论过程条理清晰,能给人以层层递进的美感。
3、辩驳:提问抓住对方要害,问题简单明了;回答直面问题,有理有据。注重针对辩题正面交锋。
4、配合:具有团体精神,队员间相互支持配合,论辩衔接流畅、方向统一,攻守兼备,自由辩论时发言错落有致,体现“流动的整体意识”。
5、语言:普通话标准,语速抑扬顿挫,语言流畅,富于感染力,体现国语的优美。
6、辩风:比赛中尊重对手,尊重主席、评委和观众。举止得体,显示出良好的道德修养。敢于创新,勇于表现,具有本队特有的风格,并贯穿全局。
7、形象:着装整齐,仪表大方,体现出良好的风度和气质。
(二)个人部分:
由评委根据每位辩手在整场比赛中的表现,给出印象分,可参考:
1、陈词流畅,说理透彻,用语得体;
2、提问合适,回答中肯,反驳有力,反映机敏,幽默风趣中寓见解。
3、台风与辩风。
【分数评定】(总分100分。)
团体部分(70分):立论陈词10分,两轮盘问10分,集中反驳10分,自由辩论20分,总结陈词10分。团体配合和临场反应10分。
个人部分(30分):语言表达6分,机智幽默6分,逻辑能力6分,表情分度6分,综合印象6分。
注:各位辩手辩论中可将资料集中在自制卡片上,发言时以备参考,但不能宣读事先以拟好的稿件或展示事先准备好的图表或字板,在自由辩论时,队员可以写纸条相互提供发言线索。
第五篇:闽南理工学院大学生创业协会申请书
闽南理工学院大学生创业协会申请书
尊敬的院领导们:
我们满怀兴奋的带着梦想和激情来到大学,做为成年的大学生,我们彻底抛弃了中小学时的幼稚、无知和无忧无虑。
自从1999年大学扩招以来,大学生供过于求,大学生越来越难以找到工作,大学生的就业率不高,甚至有这么一种夸张的说法:大学生毕业等于失业。
但是令人欣慰的是,国务院和各级政府为了扩大就业,出台了一些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优惠政策,如大学生毕业创业可三年内免税,提供银行贷款资金,提供免租房子等等。还有就是我们是一群热血沸腾的青年大学生,我们有一颗奋斗、挑战自我、搏击人生理想的雄心壮志!
我们是新青年,有的是活力、创意,我们有着匪夷所思的创造和创新能力,但是大多学生在社会经验、工作能力严重缺乏;而且心理承受能力也比较差,再加上没有一个广泛的人脉网络,开展业务谈何容易!在各高校如厦门大学,福建师范大学 福州大学,华侨大学等大学生创业协会如雨后春笋般地破土而出,大学生面临的严峻问题——创业,就业,而大学生创业就业协会就是帮助大学生们解决面对问题的这个平台,所以我们提出成立创业协会。
一、创业协会成立的必要性分析
(一)大学生参加创业实践的主要原因是:
(1)为了在学习之余锻炼一下自己实际操作能力。
(2)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
(3)积累经验,为自己以后就业、创业等带来很大的优势。
(4)出于理想,对成功和事业的渴望。
很多人在创业之前多半也做了充足的准备,但是什么导致他们不能一帆风顺的走在创业路上呢?首要的还是大学生创业者的内因:他们是在校大学生,大多在社会经验、工作能力严重缺乏;而且心理承受能力也比较差,再加上没有一个广泛的人脉网络,开展业务不容易!正是他们在能力上存在这样的缺陷所以才需要一个组织或是部门来帮助他们,给他们提供积累能力的机会!
(二)大学生参加创业实践的出现的主要问题是:
(1)知识限制。创业计划大赛中,评委发现许多创业者无法把自己的创意准确而清晰地表达出来,缺少个性化的信息传递。对目标市场和竞争对手情况缺乏了解,分析时采用的数据经不起推敲,没有说服力等等,这些无一不反映出大学生创业知识的缺乏;
(2)单打独斗。在强调团队合作的今天,创业者想靠单打独斗获得成功的几率正大大降低。团队精神已成为不可或缺的创业素质,风险投资商在投资时更看重有合作能力的创业团队。如今大学生一般都有个性,自信心较强,在创业中常常自以为是、刚愎自用,这些都影响了创业的成功率。因此,对打算创业的大学生来说,强强合作,取长补短,要比单枪匹马更容易积聚创业实力。
(3)缺乏经验,纸上谈兵。大学生有理想与抱负,但“眼高手低”,在创业过程中除了能“纸上谈兵”之外,对具体的市场
开拓缺乏经验与相关的知识;
(4)心态问题。学生创业首先要有“风险意识”,要能承受住风险和失败。还要有责任感,要对公司、员工、投资者负责。务实精神也必不可少,必须踏实做事;
(5)资金问题。表现在急于得到资金,给小钱让大股份,贱卖技术或创意。
(三)国家虽然发布了一些有关大学生创业方面的文件和政策但是在具体实施方面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
(1)首先,各地缺乏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方便的具体政策,这些政策还没有形成系统、体制,比较分散,没有涉及到大学生创业环节中的一些重要层面。
(2)其次,国家以及各地缺乏一个权威的发布有关大学生(创业等)方面政策的网络平台!大学生无处咨询有关创业方面的事宜!要创业先要跑许多冤枉路。创业协会能够提供这个平台。
政策有了,其他的也要跟上。国内第一本大学生创业专著《大学生创业》的主编汪歙萍认为,当前,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创业教育不够。在全国“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的带动下,目前大部分高校都有创业计划大赛,但参与的学生不多,且接受的创业教育不全面、不系统。所以,成立创业协会对所有的大学生在大学期间进行系统的创业教育、创业训练却是必要的,应努力培养他们创业的能力与素质,增强创业意识,加强实践经验为他们自主创业、岗位立业作好准备。
学生协会的健康发展,关键在于坚持团组织的正确领导,我们将坚持在院团委的领导下,与各学校部门、各学生团体积极合作,并寻求工商界的支持与合作。总之,我们协会将积极探索符合我校学生实际的发展之路。本协会活动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邀请各界成功人士到我院讲述创业成功之路。
(2)进行各种社会市场调查等实践活动来了解创业状况。
(3)组织进行产品的设计开发,举行各类创业计划的比赛。
(4)在假期里,组织大学生创业实践。
(5)宣传积极的、实用的、科学的、新颖的创业知识,传播合作创新的创业文化。
(6)与校外企业组织合作为学生提供勤工俭学的机会,和家庭联系提供家教工作。
(7)邀请指导老师及培训机构为会员开展创业知识讲座。
(8)与校内各个协会和其他高校协会合作开展各项活动。备注:有关社团管理条例遵循《关于规范闽南理工学院学生社团管理条例》
希望领导能予以支持指导,谢谢!
此致
敬礼
闽南理工学院大学生就业与创业协会
二0一0年十一月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