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县中国书法之乡申报回顾

时间:2019-05-14 02:35: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寿县中国书法之乡申报回顾》,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寿县中国书法之乡申报回顾》。

第一篇:寿县中国书法之乡申报回顾

寿县“中国书法之乡”申报回顾

■ 夏长先

寿县历史悠久。早在2500以前这里就是一方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春秋战国时期,地称州来、寿春,先后为蔡、楚两国的建都之所。秦汉时曾为九江郡治、淮南国都、扬州州治。东晋时改名为寿阳,隋唐时称寿州,1902年后称县。1986年,寿县被国务院命名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寿县文化灿烂。这里是楚文化的故乡,豆腐的发祥地,“淝水之战”的古战场。

寿县人民热爱艺术,尤其热爱书法艺术。宋代黄庭坚、米芾、元代赵孟頫、明代董其昌等在这里留下了数十方刻石。清代以来,在淮河流域就有“怀诗寿字定文章”的美谈。据史料记载,清代著名书法家梁巘于乾隆三十九年(公元1774年)应寿州知府张佩芳之邀,到寿州任循理书院山长,时间长达十余年,邓石如、萧景云、姚莲府、王鲁庵、许春林等皆出其门下。这里名家辈出,孙蟠、薛鸿、孙家鼐,张树侯、柏文蔚、汪以道都十分擅长书法。

改革开放以来,寿县涌现出司徒越、余国松、王家琰、春卉、刘蔚山、陈孝全、梁启忠、张煜等许多颇具影响力的书法家。

鉴于此,历届寿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书法艺术事业的发展,把繁荣书法艺术做为打造寿县文化品牌,推进文化强县的重要抓手。二0一二年初,新一届县委、县政府围绕建设“南工北旅”生态县战略全局,力争国家级第二张文化名片——中国书法之乡。

当时,中国书法家协会对各地申报“中国书法之乡”有明文规定,即《关于“中国书法之乡”推选原则和办法》。其中第二章“推选原则”第三条规定:“申报并命名‘中国书法之乡’活动主要面向开展书法活动卓有成效的市、县、乡级行政单位……”。第三章“推选条件”第五条规定:“申报‘中国书法之乡’的地方政府应对本地书法艺术的发展具有足够的热情和高度的重视,并给予相应的政策扶持及经费支持。”第六条规定:“申报单位必须具有健全的书法组织和稳定的书法队伍,并且在本地书法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在人才方面应有中国书协会员若干人,省级书协会员若干人,市级书协会员若干人。”第七条规定:“申报单位应具有一定规模的书法展览场馆及书法活动场所,并且举办过连续性书法展览、赛事、书法节或与书法艺术有关联的文化活动。”第八条规定:“申报单位应当举 办过全国或省、市一级书法展览、赛事或其它相关活动,在书法界具有一定的影响。”第九条规定:“申报‘中国书法之乡’的地区应当具有比较广泛的群众书法基础,并且开展有本地特色的群众书法活动。有条件的地方还应建立规范有序的文化市场机制。”第十条规定:“申报单位应充分重视书法教育工作,本地区须有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书法教学活动或相应机制,从而保证书法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凡此种种,均已说明我县申报“中国书法之乡”的条件已经趋于成熟。

2012年3月29日,寿县县委、县政府成立申创“中国书法之乡”组委会办公室,县委办正是下发文件(办〔2012〕21号),申创“中国书法之乡”工作全面启动。时任县委副书记、县长从维德同志任“申创”组委会主任,时任县委常委、宣传部长陶良慧同志任“申创”办公室主任,办公室副主任为时任县人大财经委主任、县书协主席祝锦玉,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县文广新局局长李延孟,文联副主席黄先舜同志。

5月14日,寿县申报书法之乡办公室正式办公,从全县各单位抽调来的工作人员已到位,并进行了明确分工。黄先舜同志负责全面工作,陈茂华同志负责办公室财经管理及内务,鲁克望同志负责基层分会、展览培训,林伟同志负责编辑出版,余涛同志负责舆论宣传,史秀前同志负责书法教育、书法市场,我则配合先舜主席积极撰写《“中国书法之乡”申报书》。

寿县申报书法之乡办公室设在县委大院原文明委院内,有办公室三间,小型会议室一间。办公室同时新添置了近十套办公桌椅,工作人员全部配备电脑等办公设备。

在这前后,为积极配合“申创”工作,县委、政府及有关单位围绕书法(画)艺术开展了许多活动,如“寿州之春”首届诗书画歌会,并邀请寿县籍书法名家王家琰、刘蔚山、张煜、柴立梅、陈孝全、杨怀志等齐聚古城参加书法联谊活动,共商申创“中国书法之乡”大计(4月8日)。县书协邀请扬州大学艺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副院长贺万里及著名书法家徐正标、霍宝华等一行三人莅临寿县,与寿县书家进行交流(4月30日)。寿县申报“中国书法之乡”组委会办公室一行六人到“中国书法之乡”河南固始考察(5月30日)。县委、县政府在聚宏盛农庄召开全县申报“中国书法之乡”工作动员会。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局级机关及乡镇主要领导、书画协会法人(画院、研究会等)、县书协基层 2 分会负责人参加了会议(6月4日)。

16、17日,省书协在我县开展“安徽省书法培训下基层”活动,方斌、史培刚、桂雍等为我县近百名书法骨干授课。除此之外,寿州书画院、寿州书法研究会迁入古城区留犊祠巷时公祠,并举行揭牌仪式(17日)。寿县书法家协会各基层分会分别利用乡镇综合文化站等场所揭牌或举办展览。

基层分会的成立,有力的推动了乡镇书法艺术的发展,仅在省书协举办的“第十一届书苑新人作品展”中,我县就有28人入展(7月)。

7月12日下午,寿县“中国书法之乡”申创工作调度会“申创”办公室会议室召开,时任县委常委、宣传部长陶良慧出席。8月12日上午,省文联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吴雪,省书协副主席、秘书长王亚洲来到寿县,检查指导我县申创“中国书法之乡”工作,对寿县“申创”工作给予充分的肯定。此时,经过修改后的《“中国书法之乡”申报书》已正印刷完成。26日,县委、县政府即向省书协递交《关于命名寿县为“中国书法之乡”称号的请示》(寿〔2012〕17号)。9月6日,安徽省书法家协会向中国书法协会递交我县“申创”相关资料。

鉴于当时国家有关“创建考评”政策的变化和我县“申创”关键节点,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几次北上南下,与中国书法家协会有关人员进行交流,并加强与省书协的交流,积极补差补缺。9月21日上午,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玉宝一行调研申创“中国书法之乡”工作。11月,由吴雪题签的《寿州书法文集》在“中国书法之乡”申创办公室全体人员的努力下付梓。

12月,《寿县书法图录》作为《 “中国书法之乡”申报书》的辅助材料出版。图录共分领导关怀、组织建设、活动交流、场馆设施、教学研究、产业市场、创作成果等七个篇章,近百张照片。

2013年新年过后,在迎接中国书法家协会对我县“中国书法之乡”创建工作考察的这段时间里,我县青年书协、女子书(画)协相继成立,一大批书法家及爱好者入展国家、省市书协举办的展览,为我县赢得了广泛的声誉。

3月23日下午,“2013年省书协主席团扩大会”在合肥召开,鉴于我县书协在书法展览、书法创作、书法教育及“中国书法之乡”申创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寿县书法家协会被授予“安徽省优秀县(市区)书协”称号,同时受表彰的还有 在全国第二届老年展获奖作者我县书家许磊

2013年4月2日至3日,是我县“中国书法之乡”申创工作成功与否的关键。中国书协理事、中国书法名城(之乡)联谊会副会长顾亚龙、戴小京、胡崇炜等一行在寿县考察 “中国书法之乡”创建工作。时任六安市委常委、宣传部长何颖,寿县“四大班子”陪同考察。在此期间,考察组一行先后参观了楚文化博物馆“翰墨流芳”展厅,观看了“墨舞寿春——寿县书法作品综合展”一、二、三展厅。在博物馆广场,现场观摩了寿县百余名书法爱好者参加的百米书法长卷创作;在县申创办,查看了书法之乡创建工作资料。考察组一行还深入实地,现场考察了寿县宾阳门书画街、寿州书画院、寿州书法研究会、寿县实验小学书法教育、县书协双桥书法分会等。

在寿县创建“中国书法之乡”工作汇报会和总结会上,县委书记、县长分别致辞,介绍了寿县县情及创建“中国书法之乡”工作开展情况。随即,考察组成员对我县申报“中国书法之乡”工作进行了认真评议。考察组一致认为,寿县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扎实的书法基础,管理措施健全,硬件设施完备,书法创作队伍实力强,书法特色鲜明,成绩突出。考察组还对寿县书法的基础教育、推广提升、场馆建设、地方法规、人员编制等方面提出了具体意见和建议,对《寿州书法文集》给予很高的赞誉。考察组认为寿县具备“中国书法之乡”所要求的条件,将建议中国书协尽快授予寿县“中国书法之乡”称号。

寿县创建“中国书法之乡”工作资料翔实,工作扎实,得到书法界一致好评。5月11日下午,《书法报》执行主编毛羽、编辑江红、张永彬一行三人在六安市书协主席杨怀志、副主席唐云洲、冯新的陪同下深入寿县开展座谈及“市县平台”选稿活动,寿县书法家协会主席祝锦玉、副主席黄先舜、史秀前,寿州书法研究会会长虞卫毅参加座谈。6月 12日,《书法报》“市县平台”栏以《寿县书法好声音》为题,用三个版面报道我县书法概况,并刊登作品19幅。

2013年7月20日,中国书法协会正式命名寿县为“中国书法之乡”,授牌仪式在文化馆举行。中国书协副主席、秘书长赵长青亲临授牌。寿县是我省继宿州市埇桥区之后的第二个“中国书法之乡”。

7月25日,寿县申创“中国书法之乡”组委会办公室解散,“寿县书法艺术发展中心”正式挂牌。

寿县申创“中国书法之乡”的成功,首先是得天独厚的寿县书法底蕴,其次是当时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除此之外,近当代一大批寿县书法家、书法理论家为弘扬传统文化做出的贡献,也正因为有了对书法文化的敬畏者、追求者,才让书法的文脉得到延续,教育得到普及,书法艺术才有了可持续发展,这更是推动寿县书法市场繁荣的有利条件。一年多的“申创”,时间短任务重,我深知这张国家级“名片”来之不易。反观当下,传统与创新、专业与业余、普及与提高、保护与破坏、政策与现实……还存在着许多不尽人意之处,如何用好这块国字号“金字招牌”,值得寿县每个书法人深思!

2018.8.8于惊云阁

第二篇:“中国书法之乡”

“中国书法之乡”全国诗书画邀请展

素有“武术之乡”、“金丝小枣之乡”美誉的河北沧县,2009年7月25日又被中国书法家协会正式命名为“中国书法之乡”。

人杰地灵的沧县(即古代沧州)是武术豪侠汇聚的地方。这里是《水浒传》中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发配的到达地;这里是明代“燕王扫北”的主战场;闻名千年的铁狮子----“镇海吼”东侧沧州旧城,至今还流传着“穆桂英大破天门阵”的传说。

人杰地灵的沧县也是诞生文豪才子的地方,清代《四库全书》总纂官纪晓岚便出生在这里,刚刚建成的“纪晓岚文化园”吸引着成千上万的四海游客。

明初朱元璋的驸马、一代名将梅殷被封地于沧县梅官屯、殷官屯。沧县兴济镇出生的张娘娘,明成化年间被选入宫,弘治年间成为明孝宗朱佑堂的正宫皇后,亲生明武宗朱厚照,开大明中兴之盛景。。。

为热烈庆祝沧县成为河北省第一个荣膺“中国书法之乡”称号的文艺大县,沧县硬笔书法家协会特与沧县书法家协会、《华北硬笔书法报》社、《华北诗书画》编辑部、如月硬笔书法函授中心、沧县硬笔书法家协会网站、纪晓岚文化园网站一道,共同举办此次“中国书法之乡”全国书画邀请展。艺术顾问:

杨秀坤(现代著名国画艺术大师黄胄先生的入室弟子、《炎黄艺术》执行主编)

王耀东(人民日报美术编审、中国文化部中国文化专项基金会秘书长、世界诗人协会名誉会长、世界文艺家联合会名誉会长、哈佛大学《美中社会与文化》特约编委、北京《稻香湖》诗刊编委、当代著名诗人)

寇学臣(河北省硬笔书法家协会主席、河北师范大学副教授)

柳 笛(《超然诗刊》、《超然诗书画》主编)

刘迅甫(东方中国书画院院长、《中国诗书画》主编)

吕 伦(《南部诗歌》、《耄耋诗词》、《文学社信息》主编、中国青少年写作研究中心常务理事、中语会课堂教研中心理事、邳州市文联理事)

沈学印(《江海文艺》东北版主编)

杜兴权(《神韵》、《百姓瞭望》主编)

詹义君(《西部文化报》、《采薇歌主编》)

潘云华(中国琴鸟诗书画网、艺搜网主编)

刘志华(中国当代硬笔书法网站长)

梁桂东(中国硬笔书法江湖网站长)

孙文刚(硬笔书法家网站长)

组委会主任:郭凤娟(沧县硬笔书法家协会主席、沧州市硬笔书法家协会副主席、2009年硬笔作品登陆中央电视台《印象中国》)

组委会副主任:李秀起(沧县硬笔书法家协会常务副主席、沧州市硬笔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著名青年硬笔书法家)

一、征稿范围:

1、各级各类中小学、大中专院校及诗书画教育培训基地。

2、广大书画艺术工作者和爱好者。

3、欢迎各单位组织集体投稿; 欢迎诗书画名家题诗赐墨。

二、征稿内容及要求:

1.内容不限,要求积极、健康、向上。

2.(1)、诗词作品包括传统诗和现代诗,数量不限。传统诗须合辙入韵,分律诗和绝句;现代诗每首限20行内。一律用A4纸打印,作品下方注明姓名、地址等详细的个人信息。欢迎寄上个人艺术简历、名片等宣传资料,欢迎同时提供电子版。

(2)、书法作品含毛笔书法、硬笔书法两种,尺幅大小不限,数量不限。美术作品以国画为主,其它画种亦欢迎,尺幅大小不限,数量不限。篆刻作品3—5方,数量不限。作品背面右下角铅笔注明姓名、地址等详细个人信息,欢迎寄上个人艺术简历、名片等资料,拒收电子稿。

3.限于人力,来稿不退。所有投稿者,皆视为同意大展征稿的各项规定。

三、参与者待遇:

1.大展结束后,组委会将邀请权威专家结合民意测评最终评选出特、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若干名,颁发精致获奖证书,特等奖获得者沧县硬协将为其专门制作个人网站。

2.所有入展者名单和作品将在网上公开发布,并颁发入展收藏证书,吸收为市、县书协或硬协理事,可参与由本会主办或参与联办的一切文艺活动。

3。未入展作品,也将会收到评委会中肯的评审意见,在自愿的情况下还可申请参加我处举办的函授培训。所有投稿者都将由组委会亲情配诗于网站上公开发布。

4。所有投稿者信息都将被编入《“中国书法之乡”全国诗书画邀请展通讯录》,优秀作品将在多家网站和报刊发表,并拟结集出版《“中国书法之乡”全国诗书画邀请展精选作品集》。

一朝相识,终生朋友,欢迎加入参赛者行列!让艺术提升生命的品位,让快乐催绽青春的笑容,让交流酝酿岁月的芬芳!开放的沧县张开双臂欢迎五湖四海的宾朋!

四、征稿时间:2009年11月1日——2010年3月31日.请在百度“中华硬笔吧”、“沧州诗书画吧”、“沧县硬笔吧”、“如月阁吧”、“郭凤娟吧”以及“沧县硬笔书法家协会官方网站”及时关注大展进程。

五、来稿请寄:061037河北沧县薛屯天狮民族中学大展办公室郭凤娟收

Tel:0317—4882051***E-mai:ruyue-2008@163.com

QQ:751282713

主办:沧县硬笔书法家协会、沧县书法家协会

协办:沧州市书法家协会、沧州市硬笔书法家协会、河北省硬笔书法家协会

声援网络:东方书画网、中华美术网、中国琴鸟诗书画网、中国书画博客网、艺搜网、天砚山商贾网、硬笔书法家网、中国硬笔书法江湖网、中央诗书画通讯网、中华诗书画网、中国当代硬笔书法网、爱上高原诗词网、开心网、香港书画网、台湾儒墨堂网等200余家。

声援报刊:北京《稻香湖》诗刊、黑龙江《江海文艺》(东北版)、贵州《百姓瞭望》、《神韵》、四川《西部文化报》、《采薇歌》文艺报、河北《华北诗书画》、《华北硬笔书法报》、《诗苑》、《孔雀台》诗刊、江苏《耄耋诗词》、《文学社信息》、《放梦文学》、《腾飞报》、《小星星》、《南部诗歌》、《打工人报》、山东《超然》诗刊、《文睿报》、辽宁《绥中集邮报》、吉林《细鳞河》文学报、西藏《格桑

花开》等100余家。

“中国书法之乡”全国诗书画邀请展组委会

第三篇:东乡县创建“中国书法之乡”千人笔会致辞

在东乡县创建“中国书法之乡” 千人笔会上的致辞 许萍乡

(2011年12月14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同志们,朋友们,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们隆重举行东乡县创建“中国书法之乡”千人笔会,将全县千名书法爱好者齐聚一堂,挥毫泼墨。这是我县创建“中国书法之乡”工作启动以来举行的第二个大规模活动,是东乡书法艺术界的一件盛事,更是东乡文化的一件大事。在此,我谨代表县委、县政府对东乡县创建“中国书法之乡”千人笔会活动的成功举办表示热烈的祝贺!向莅临我县指导的中国书协评估组各位领导以及出席今天活动的同志们、朋友们、同学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向为举办这次活动付出辛勤劳动的工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领导高度重视文化建设,以舒同书法艺术为依托,积极发展书法艺术事业,把发展繁荣书法艺术作为“文化强县”的重要工作,政策上给予鼓励,财力上大力支持,全县书法组织稳定健全,书法队伍不断壮大,书法活动丰富多彩,书法场馆和书法教育设施齐全,已成功取得“全省书法之乡”的称号。今天开展这次活动,一方面是向中国书协评估组的领导展示我县创建“中国书法之乡”工作开展以来的成果,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进一步提升东乡文化软实力,推广普及书法教育、展示书法艺术、传播书法文化,丰富城市文化内涵,为建设“文化强县”增添浓厚文化氛围。希望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推动我县书法艺术事业蓬勃发展,使书法艺术在东乡发扬光大、源远流长!东乡的书法文化底蕴深厚,是著名书法家舒同的故乡。舒同是中国第一任书法协会主席,被毛主席亲切称为“党内一枝笔”、“红军书法家”,江泽民亲为题词“长征过来人,书坛谱新章”。他独创的舒体字在中国历史上闪耀出独特的光芒。面对东乡潜在的书法艺术宝藏,县委、县政府正是站在历史和文化的角度,本着打造东乡文化品牌,提升东乡文化软实力的目的,深刻挖掘东乡的人文资源,潜心擦亮东乡的文化名片,全力塑造东乡良好的对外形象,举全县之力推进“中国书法之乡”建设,积极推挤书法活动进社区、进课堂。目前,全县有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8人,省市书法家协会会员36人,县书法家协会会员326人,普通的书法爱好者更加比比皆是,形成了老、中、青、少、幼学书法、爱书法的可喜局面和强大阵容。这都彰显了我县书法文化建设的成绩和建设“文化强县”的宏大气魄,在当代书坛树立了崭新的形象,为推动书法事业的繁荣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丹青吐彩歌盛世,翰墨飘香谱华章。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同志们、朋友们、同学们,书法艺术是中国的国粹,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艺术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也是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的瑰宝。古老而传统的书法艺术不仅渗透着历史的积淀,而且蕴涵着时代的精神。书法给我们搭建了展示自我才华的舞台,书法给我们提供了传承历史文明的桥梁,书法给我们创造了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借此机会,我衷心希望全县广大书法爱好者和青少年学生,能够乘“千人笔会”的东风,在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基础上,携手并进,唱响书法艺术之歌,为东乡书法艺术事业的发展、为民族文化的繁荣、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做出不懈地努力,为建设“开明东乡、创业东乡、和谐东乡、富强东乡、品质东乡”做出新的更大贡献!最后,预祝东乡县创建“中国书法之乡”千人笔会取得圆满成功!

第四篇:司门前镇申报省诗词之乡材料

司门前镇申报“省诗词之乡”材料

一、隆回县司门前镇诗词创作基本情况

湖南省隆回县司门前镇位于隆回县西北部,是闻名遐迩的历史文化古镇。全镇总面积为166.8平方公里,人口6.3万。司门前镇人才辈出,是远近闻名的“全国文明乡镇”,是近代著名思想家、史学家魏源的故乡。

1.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司门前号称“文明古镇、礼仪之乡”,在文化教育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公元1832年这里金潭村魏纲帙创办了第一所书院——隆中书院;公元1842年魏源出版了《海国图志》;公元1910年隆中镇第一高小在这里创办(即原隆回八中所在地);1918年罗卓云在石桥铺桐树坪自己家里他创办了一所“平民学校”;1923年司门前的欧阳秋曝创办了第一所“隆中义学”。同时,各姓的族校、私塾,灿若繁星,遍及各地。特别是解放后,文化事业更加蓬勃发展,广大民众的文化素质得到了全面提高。

司门前镇人杰地灵。这里自十九世纪初开始,可以说是人才辈出,当官的、治学的都不乏其人。明朝嘉靖年间,石桥铺神医欧阳文凤诏喧进京,三次入宫,治愈皇太后顽疾;清代金潭著名思想家、文学家魏源著有《海国图志》,名扬全世界;清代金潭魏光焘曾任两江总督兼南洋大臣;清末石桥铺国子监大学生刘纲领,在管竹庵举起反清大旗,辛亥革命追认为烈士;金潭魏肇文与黄兴留学日本,成为至交,后同时投入反清斗争,又是晚清著名书法家;石桥铺罗卓云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亲聆毛泽东讲课,成为中共邵阳地区中共地下组织的“开山祖”;司门前欧阳秋曝,是大革命时期的宝庆府第一任农民协会执行委员长;石桥铺欧阳钦,是中共宝庆特区委员;欧阳明英,是中共邵阳县第九区委书记;孙家垅孙俍工与毛泽东同窗,成为良师益友,后曾留学日本,曾任复旦、四川等大学教授,先后发表著作10余部;金潭魏巍曾任川西兵团副司令,授予少将军衔;司门前邹鹏奇,曾任国民党台北军区司令授中将衔后为总统府参议员;还有司门前欧阳泰刚、魏家段魏龙驰、孙家垅孙泽英等解放前任过县长。

诗歌创作方面,近代除魏源外,还有魏廷纲、魏南澧、魏大名、魏五达、魏光焘、魏之范、欧阳炯明等20多人都有作品存世。司门前镇又是隆中文化的发祥地。

2.广泛的群众创作基础。

司门前镇人文荟萃,具有广泛的诗词创作群众基础,诗词吟诵创作交流,早已蔚然成风。现代就涌现了像孙俍工、魏龙驰、邹亦仲、魏克孝、邹兆章、刘子贤、魏寅、刘晃、孙思明、欧阳跃求、孙才可、欧阳 贤、欧阳慧、彭浩吾等一大批享誉家乡的诗词爱好者,他们的作品朗朗上口,思想性很强,在各级各类竞赛活动中多次获奖。目前,司门前镇大兴诗词之风,在广大群众中掀起了诵诗、学诗、写诗的热潮。那些自编自唱、随口即来的隆中山歌,声腔入韵,优美动听。各村村民喜爱诗词。各村以构建和谐、传承文化为宗旨,以诗词为主线,开展了多元文化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在隆回县诗词楹联学会的指导下成立了司门前分会,由于分会的凝聚力和诗词的魅力,会员由原来的20人增加到现在的168人,目前会员中的周文锋、陈静、欧阳日初、魏先甫、欧阳翊民、王秋成、胡寿山、邹南轩、邹宗鲁、孙治中、龙利民、欧阳斌、刘毅、欧阳征琦、廖韶华、欧阳范申、萧大东、欧阳范求、韩天希、廖敦堂、邹益群、贺东方、孙济中等十分活跃,他们深入群众进行传、帮、带,成绩显著。其中还有36名加入了或全国、或省市诗词学会。会员中,有干部、农民、教师、医生、退休回乡人员等。年龄最大的95岁,最小的16岁。另有一批业余爱好者积极参与活动,形成了一支庞大的群众自愿参与的诗词创作队伍。

分会除了发动群众开展中华诗词写作外,尤其是在配合宣传党的宣传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如党的先进性教育、科学发展观教育、党的教育实践活动、选举、文明乡镇评选及传统节日等,开展了丰富多样的诗词活动,丰富了创作源泉。另外,分会还经常派人到各村、学校帮助工作,为他们修改诗稿,切磋诗艺,鼓励他们向《隆回诗联》及有关刊物投稿或参赛,产生了良好影响。

近年来,分会配合镇文化站,推出了一系列丰富多样的诗词文化活动。先后举办了国庆诗书画展、农民书画展、春节联展、少儿书画展……并先后召开了诗词进村(单位)座谈会、中秋诗友吟诗会、诗词讲座等。

二、加强组织领导,高度重视诗词创作工作 我镇为了加强对创建“诗词之乡”工作的领导,成立了司门前镇“诗词之乡”创建工作领导小组:

1.顾问:

张正清(邵阳市诗词学会会长)

谢道溪(邵阳市诗词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邹宗德(邵阳市诗词学会副会长)

卿小玉(隆回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阳黎(隆回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张晗(隆回县文化局局长)廖耀华(隆回县文联主席)

谭奇洪(隆回县诗词楹联学会会长)

马轶麟(隆回县诗词楹联学会荣誉会长)2.组织机构 组长:刘界夫(中共司门前镇党委书记)

副组长:周文锋(司门前镇党委副书记、镇长)

欧阳日军(中共司门前镇党委委员、宣传委员)办公室主任:欧阳日军(兼)。

成员:刘勇华、张峰、刘桃英、文贵华、陈凤妨、邹宴平、廖桂武、禹云清、欧阳日初、魏先甫。

在镇诗词领导工作小组的领导下,我镇把文化建设作为促进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来抓,把文化事业发展纳入全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镇里多次召开文化研究工作会,从政策、人员和资金投入上大力支持文化事业发展。镇党委、政府负责人亲自参加每年举行的各项文化活动。镇党委书记亲自挂帅,把此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具体布置、检查、督促,使工作落到实处。为保证诗教工作的正常开展,政府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每年都给予了一定的经费支持。有关诗教工作的动员会、大型活动、颁奖会等镇党委书记、镇长、副镇长、人大主席、纪委书记、政法委书记、武装部长、文体卫站站长等都亲自参与。党政联手、上下联动,使诗教工作社会化、常态化,全民参与,真创实建。

重视普及和提高。诗词已成我镇人民群众喜闻乐见,普遍参与的主要文化活动。分会每年坚持开展话动一至两次,以互相切磋诗词创作为主。中心学校组织编辑出版了《诗联集》,共收集诗词110余首,楹联190余副。鼓励自费出诗集,已故诗人刘子贤的《山风集》,其作品折射出了古镇诗词文化的深层次内涵。会员们还积极创作诗词在《中华诗词》等刊物上发表,不少会员个人作品获得各级一、二、三等奖。由于分会所产生的社会效应,不少学员志愿加入,他们的加入为我镇的诗词创作水平的提高注入了强大的活力。诗教进村组、进学校、进机关、进社区,形成了学诗、读诗、作诗、爱诗的良好氛围。

三、深入持久的开展中小学诗教活动。

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关键在学校。我镇在开展诗教活动中,以分会为龙头,以学校为主阵地,在师生中以读古典诗词、诵三字经、弟子规等国学启蒙教育为主,效果很好。在学校范围内布置诗墙、营造诗词氖围。并组织中、小学生写打油诗、自由诗等,多次开展诗词征文比赛。司门前镇中学多次邀请我县著名诗人马轶麟、谭奇洪等进行国学文化交流座谈和讲授,效果很好。分会每期派会员到各校给师生上课,进行面对面的交流。

中心学校要求各校要把诗词楹联教学工作计划,作为地方教材纳入课表。要求小学阶段学生要背诵80余首古诗词。并要求每位语文教师至少做到“三个一”:即每天要诵读一首古典诗文,每周至少要练习学写一首诗词或一副对联作品,每学期要上一节有关诗词方面的课。

学校还开展了如诗词吟诵会、赛诗会、古诗文知识竞赛、诗句接龙 等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领略大自然的美,感受爱国情怀,享受快乐。诵读诗词已成为学校一道靓丽的风景。同时将师生创作的优秀作品进行展示,让广大师生感受到诗词创作的成就感、自豪感和幸福感。

经典诗文的浸润,使师生更儒雅,更文明,更有书卷气。

四、诗词文化工作成果显著,影响广泛 1.创建活动对精神文明建设起着积极作用。

司门前镇的诗词文化建设工程,为实现“文化名镇、旅游大镇、经济强镇、优美乡镇”的目标发挥了重要作用。诗词文化的繁荣,促进了经济、社会、旅游等事业的发展。中华诗词是祖国文化的瑰宝,创建“诗词之乡”,对于提高人民文化素质、道德素养、净化社会风气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自从开展诗教活动以来,诗词文化之花结出了丰硕之果,社会风气明显好转,乡容村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在,读诗和写诗的人多了,赌博的人少了,各种矛盾少了。一个健康向上的学习氛围及和谐文明的新农村风貌正在形成。吟诵和创作诗词、民歌,已成为群众生活的一部分,成为我镇独特的文化魅力,涌现了一批农民诗人。诗教活动在推进农村小康生活、构建和谐社会方面取得的效果是明显的。

2.涌现出一批人才,创作蔚然成风。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镇诗教工作初见成效。目前,在县诗词楹联学会的培养下,涌现了像陈静、王秋成、魏先甫、胡寿山等一批爱诗写诗的优秀会员,他们在各级报刊发表诗作上百余首,其中不乏质量上乘之作,受到上级领导和专家的高度赞扬!欧阳日初、韩天希、邹宗鲁等十多位会员的诗词作品在上级评选中获奖。欧阳日初是隆回第八楼社区诗词楹联板块的超级版主,其作品入选《第二届中国百诗百联大赛》作品集。在学生中,也涌现了为数不少的诗歌创作新苗。

近年来,我们虽然做了很多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积累了一些经验,但诗教活动是一项创造性的工作,它必须结合具体实际,我们在实践中摸索,肯定存在有许多缺点和不足,恳请各位领导和专家多提宝贵意见,以便我们改进和提高。“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我们将戒骄戒躁,继续努力,以创建“诗词之乡”为契机,积极打造诗词文化品牌,担当起文化血脉的传承与弘扬的责任,把我镇的各项工作做得更好。

为此,特申请授予我镇“省诗词之乡”称号,请贵会审定!

隆回县司门前镇党委 隆回县司门前镇人民政府

2015 年6月23日

第五篇:中国书画艺术之乡—太和

中国书画艺术之乡—太和

北京有个太和殿,安徽有个太和县。1995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命名安徽省太和县为“中国书画艺术之乡”。这是太和文化艺术发展史上一个里程碑,标志着经久不衰的太和书画热现象得到世人的关注和承认。太和书画发展的历程、特点、趋势以及和太和经济的关系,对太和社会发展的作用等,是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总结的。

太和书画大众化、多元化、普及化、网络化,形成浓郁的地方特色文化,成为太和一大地方人文景观,其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太和书画发展的主要特点

1、书画组织健全,形成了县城、集镇、乡村三级书画网络。

太和县城有县书画院、县书法协会、县美术家协会、县书画研究会、仁济书画院、民族书画社、司丰画院、老年书协、青年书协等,县辖31个乡镇,乡乡镇镇都成立了书画协会,东湖画院、经锄书院较有名气。国办的、集体办的、私人办的,合资办的等等,不同所有制形式的各类书画协会、研讨机构并存,参与人数与日俱增,参与面扩大到社会的方方面面。

2、书画活动丰富多样,书画展览异彩纷呈。各级、各类书画组织常年开展不同内容、不同形式、不同类型、不同地域、不同规模、不同品位、不同档次的丰富多彩的书画展览,百花齐放、欣欣向荣。跨县、跨市、跨省的书画联展、书画讲座频繁举行。太和与厦门、连云港、许昌、沈邱、鹿邑、宁国、寿县、常州、高唐、萧县、浦江等闽、苏、豫、皖、鲁、浙数省的县、市办联展,12年来举办大、中型的展览70多次,应邀来太和展览书画的城市达50多个,最多的一年举办15次展览。影响较大、较为著名的主要是:1994年6月在北京“中国美术馆”成功举办《安徽省太和县书画艺术展》,这是太和书画艺术登上全国最高艺术殿堂、走出家门、走向全国的重要标志。首都16家国家级的新闻媒体盛赞此次书画展反映了太和人民的新追求。十多年来,我们举办了“珍惜土地奔小康千名农民书画展”、“金陵五家书画展”、“安徽四家书画展”、“农民书画精品展”、“太和书法精英作品展”、“第八届书法展”、“迎港归书画表演赛”、“当代百家扇面精品展”等,不但集体办,还有个人办。象赵凤池、陈子卿、杨彦斌、司丰、苗太林、王金泉、白鹤等个人书画作品展。2005年12月,为庆祝太和被命名书画之乡十周年,县政府与省文联共同举办了“大型书画展”及系列庆祝活动,2007年5月,为庆祝书画之乡12周年举办了“萧县、高唐、固始、浦江、太和书画联展”。10月,举办了《名城墨韵----福建长汀、江苏楚洲、安徽太和三地书画联展》。展览的档次越来越高、品位越来越新、规模越来越大、类型越来越丰富、影响越来越深远。

3、书画交流频繁,书画联谊强盛。

太和书画与外地书画相互交流,走出去、请进来、相互切磋、提高技艺。太和与江苏常州开展书画联谊活动,《中国书画报》报社“世纪之春”有奖征稿颁奖仪式在太和举行。中央美术学院“山水精神高研班”来太和进行书画交流,著名书画家罗丹、柳倩、刘炳森、佟韦、李铎、李百忍、刘大为、娄师白、刘艺、黄养辉、申万胜、张海、李宝林、龙瑞、苗重安、王涛、刘夜烽、郭公达、朱松发、鲍加、陶天月等都亲临太和讲学并留下墨宝。太和至今已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260多名书画家。

4、书画藏品丰盛,书画收藏之风渐成。

通过各种渠道传入县内的当代著名书画家的作品不计其数。仅县城内收藏当代名人名家作品百幅以上者至少有500家以上。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当代中国著名书画家的作品,在太和都能看到。收藏爱好者自发成立了“太和收藏家协会”,不定期的举办“太和民间收藏精品展”,出版《太和收藏》报刊相互交流信息,并经常参与国家、省、市举办的展览。

5、书画普及,学书作画者众。

随着太和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农民传统的生活方式被改变,人们富而思文、富而兴文,价值观念、审美情趣也悄然变化,昔日被誉为阳春白雪的书画艺术进入寻常百姓家,成为今天太和普通群众的爱好和追求。广大人民群众不再满足于求字索画当旁观者,染指丹青,涉足书画成为一大嗜好。从城市到乡村,无论是高楼华屋的大雅之堂,还是竹篱茅舍的陋室;无论是文人雅士的居所还是普通民众的家庭,几乎都悬挂中堂、条幅等字画。成千上万的干部、工人、农民、学生参与到书画队伍之中,产生了广泛的社会效应。目前全县已形成有全国书协、美协会员16人,省书协、美协会员52人,县书协、美协会员300多人,乡镇书画协会2700多人的一支庞大的、生机勃勃的书画队伍。原全国政协副主席马文瑞称赞太和书画是“大众书画、盛世奇观”。

二、太和书画与太和经济的相互作用

以书画带文化,以文化促经济,以经济促发展。书画繁荣必须以经济发展为基础,再反作用于经济,起到助推作用。地处皖西北边陲的太和县,面积1826平方公里,人口160多万。太和历史悠久,考古发现有公元前四千多年的新石器时代灰角寺文化遗址,出土有商周青铜器及汉、晋等历朝历代的器物。太和人文荟萃,东汉司徒张酺、南昌侯吕范、明代尚书王质、清两广总督徐广缙、大画家乔无心、民国画家米建凯等大批名人志士。太和民风淳朴,崇尚文化,热爱书画。近年来,太和经济与社会发展突飞猛进,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太和是全国最大的医药经销集散地和重要的医药加工制造基地,尼龙绳网、木装饰条、中药材、薄荷油、红芋三粉等众多专业市场辐射全国,影响海外。太和私人小汽车和手机拥有量均在全省县级名列榜首。

1、太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太和书画发展的基石。

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积淀、淳朴的民风、繁荣的经济,铸就了太和书画魂。随着太和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农民改变了“面朝黄土背朝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生活方式。人们富而思文、富而兴文,价值观念、审美情趣也悄然变化。昔日被与誉为阳春白雪的书画艺术进入寻常百姓家,成为今天太和普通群众的爱好和追求。太和医药、桔梗、毛发、木装饰条、尼龙绳,筛网、薄荷油等拉动了太和经济的迅速提升,统计数字显示:2007年上半年GDP同比增长13.9%,人均收入增加,提高了生活质量,改变了人们的精神面貌。

2、太和书画带动文化产业的发展。

太和书画活动频繁,使书画装裱业迅速崛起。大大小小的装裱店遍布城乡。各种画廊也应运而生。较为有名气的如玄研斋书画装裱店、瑞昌书画装裱、孔氏书画装裱、滑国栋书画装裱、永保阁、大千画廊等,椐不完全统计,太和书画装裱店{铺}达70多家。与书画相关的文具店铺林立,较大的如翰墨园、恒昌文具店、文体大世界、文化馆美术服务部等。书画发展带来笔、墨、纸、砚销售的商机,刺激了文化消费的增长。书画作为礼品在商贸经济活动中的作用凸现,又带动了礼品盒的加工制作,包装、装潢越来越精美。书画培训活动此起彼伏,丹青园、少儿培训中心、画院美术培训班以及个人的书画工作室等,活跃了书画市场。古玩市场悄然兴起。由于爱好字画的人越来越多,审美情趣提高,波及到古玩。万壶斋、泉响阁、玉器奇石店等生意兴隆。

3、太和书画发展催生了书画经纪活动。

太和书画事业的繁荣发展使书画经纪活动悄然兴起。椿樱书画社、民族书画社、太和画廊、太和书画艺术交流中心以及个人从事的各种书画经纪活动频繁。贾廷峰率先成立了“太和艺术品有限责任公司”,并在太和文庙举办艺术品拍卖活动。其规模越来越大,开通太和艺术网(http://www.xiexiebang.com),现搬迁北京开办《经典太和画廊》,加入中国书画家经营协会,成为著名书画经纪人。太和青年书画家王子洲、王金泉、白鹤、王永亮等都在北京从事书画经营活动,并开通了网上经营,有自己的网页。太和青年书法家史文涛、杨少华、穆磊等也经常到外省市从事书画交流。这是太和书画走出家门、走向国门的标志。书画的艺术性得到充分展现的同时,其商品属性也日益凸显。

三、太和书画发展的效应 太和书画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带来的效应是多方面的,其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效应影响深远。具体来说,主要是:

1、增强了政治意识,激发了爱国热情。以书画参与国事、宣传家乡已经成为太和人民的共识。太和曾向“第四届世妇会”捐献100多米长的《中华巾帼英杰图》,向国家申奥委捐献百米长卷《百虎图》,太和画家王子洲捐资成立了全国第一个以画家名字命名的希望工程助学基金——安徽希望工程子洲助学基金。徐志强的泥塑作品《千娃迎奥运》在太和、在合肥展出。太和书画与国家政治息息相关,书画作品跳动着时代的脉膊。

2、书画的深刻内涵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书法书写的大部分都是古诗词、格言、警句,传统文化的思想根深蒂固。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刚健有为,“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的高尚人格,“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民族气节,“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乐观豁达,“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无私奉献,以及大量的唐诗、宋词、元曲之名段名句、《朱子家训》等,既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又对现代人的思想观念产生了巨大影响。

3、焕发了人们精神,点燃了劳动激情。人民群众在劳作之余,临摹习帖、写字作画、沉浸浓郁、含英咀华,在方寸咫尺间抒情表意、冶性陶情,彻底改变了“面朝黄土背朝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生活方式,其精神面貌彻底改观。农村中打架斗殴、赌博的现象大为减少。书画的内容又影响着人生观、价值观。激发了人们用勤劳的双手去创造和建设美好的家园,追求幸福生活。有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形成,心灵净化,思想升华。

4、太和书画营造了和谐社会氛围。中国文化精神的贵和持中、民为邦本、礼义廉耻的思想在书画作品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在浓郁书画氛围熏陶下,家庭关系、人际关系、社会关系等得到调整。有父子、夫妻、姐弟、祖孙齐上阵的,杨思忠和其儿子杨少华、杨少勤、杨清华共同钻研书法,被誉为太和书坛上的“杨家将”。原墙镇的刘峰、岳影夫妻拿着画笔奔小康。邹富秋、邹富春姐弟的书法也颇有名气。老年书画家陈子卿、张彬之、张震玉、席丙乾、郭连波、任其钟、王家和等,中年书画队伍中的王金泉、白鹤、杨少华、穆磊、史文涛、丁子同、夏振彪、王景森、孙磊、席蜜等,青年书画队伍中的赵凯、王冲、卢火、朱子瑜、马玉春等都在太和书画界崭露头角。庞大的书画队伍联系到千千万万个家庭,牵涉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以书画会友,书画艺术的感染力是多少次政治说教所不能及的。社会的和谐还体现在书画活动之中,书画带动了校园文化、企业文化、商业文化、社区文化的发展。文化的发展促进了和谐社会的大发展。书画是全县人民群众对文化价值取向认同和心灵默契的坚韧纽带,创造了稳定和谐的有利于太和经济发展的社会人文环境。

太和县委、县政府注意把历史业已形成的书画优势加以引导,把开展书画活动作为地方一大人文优势,把巩固和发展“书画艺术之乡”作为地方文化发展战略,有意识的指路引导、有目的的培育扶植、有组织的动员参与、有投入的经费保障,不断地把书画活动引向深层次、高水平。县委、县政府督促有关部门出版了《太和书画作品集》、《太和书画作品选集》、《陈子卿书画作品集》等,表彰了“十佳”农民书画作者。每当有重大书画活动,县主要领导都亲自参与。以书画带文化、以文化促经济,使鲜活的文化力成为经济力发展的切实保证已成为领导们的共识。但是,我们也看到:打着书画之乡的招牌进行书画诈骗的活动时有发生,书画赝品也在流通,借庆祝书画之乡之名,行私藏书画、以书画送礼之实的假公济私行为仍然存在。书画市场秩序仍待整顿。群众性的书画活动仍待引导和深入。我们相信:“中国书画艺术之乡—太和”书画艺术成果将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太和的书画活动必将促使太和文化事业及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促使太和经济腾飞。太和书画定将走出家门、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下载寿县中国书法之乡申报回顾word格式文档
下载寿县中国书法之乡申报回顾.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竹荪之乡简介

    “中国竹荪之乡”简介 竹荪是名贵的食用菌,食用脆嫩爽口,营养丰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具有活血、健脾、益胃助消化之功效并对咳嗽、高血压、高血脂等有预防的作用,被誊为......

    大饱眼福,寿字书法及对联精选![模版]

    大饱眼福,''''寿''''字书法及对联精选! 寿 联寿联是汉族民间祝寿的对联。寿联多为五字或七字,也有达数十字或数百字的。寿联的内容以切事、脱俗、工整而有韵味为上乘。所以撰拟......

    中国书法

    《中国书法》简明目录 苏世英整理 总第215期2011年第3期 要闻 “当代书法创作与审美特征研究”征文活动评审揭晓29 人物 陶博吾专题学术主持邱振中 陶博吾作品选封二/51 关......

    中国书法

    浅谈中国书法 “中国书法”,是中国汉字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被誉为:无言的诗,无行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它不但给人以美的享受,更能展示自我的审美情趣和激发个人的情感。 优......

    中国玉兰之乡简介1

    中国玉兰之乡――贾宋镇贾宋镇位于镇平县西南部,镇域面积51.7平方公里,辖23个行政村,342个村民小组,地理坐标介于东径111′°58′--112°25′和北纬32°15′-32°21′。气候......

    中国钢锹之乡”调研报告

    “中国钢锹之乡”调研报告 2007年8月16日,笔者赴被誉为“中国钢锹之乡”的河北省唐山市滦南县宋道口镇对其钢锹产业进行了实地调研,走访了当地较大的制锹企业。此次调研得到了......

    论文 中国红枣之乡 06

    行政本科毕业论文 行政本科毕业论文 中国红枣之乡——清涧县的红枣产业 未来发展状况 【内容提要】红枣产业是陕西北部主要的经济作物,新疆,山西,宁夏,山东都有大面积的种植,而且......

    “中国丹桂之乡”—— 浦城作文

    “中国丹桂之乡”—— 浦城作文福建省浦城县水北街镇观前小学 张政杰我的家乡浦城是个物产丰富的好地方,素有“十里桂花香”的美名。因此,被农业部命名为“中国丹桂之乡”。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