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县申报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解说词

时间:2019-05-13 05:42: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xx县申报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解说词》,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xx县申报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解说词》。

第一篇:xx县申报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解说词

郏县申报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郏县大铜器)申报片解说词(草稿)

这是一个承载厚重历史的千年古县,也是一个充满年轻活力的新型城市,资源物产丰富,区位交通便捷,发展平台优越。(郏县古战场上的击打大铜器的模拟场景、郏县现在的发展图片或场景、郏县区域图)

她拥有众多的国字号头衔:全国烟叶生产收购先进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中国书法之乡、中国长寿之乡、中国唐钧基地、全国最具发展潜力县……(这些荣誉的展示图片)

她的名字曾经响彻中国大地,毛泽东主席曾为郏县写下光辉批示:“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毛主席手迹碑、毛主席批示时的场景图)

她的名字叫郏县!(出申报题目郏县创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专题申报片)

郏县位于河南省中部偏西,总面积737平方公里,辖8镇5乡2个街道办事处,377个行政村,总人口63万,民间文化艺术专业队伍424支,从业人员16900人,其中仅大铜器队伍就有285支之多,占全部民间文化艺术团队的67%以上,从业人员近万人,受众达89%以上。(郏县优美风景和工农业生产场景、郏县大铜器表演场景)

根深叶茂

代代传承

在郏县,每到节庆时候,全县大街小巷都会响起“咚咚锵”的旋律,这就是郏县大铜器特有的音律。

(小孩子追着跑着去看大铜器的身影)

郏县大铜器是中国商周文化的遗产,是中原民间文化艺术中的珍品,始于东汉晚期,距今1700多年的历史。据《三国志〃武帝纪》记载,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19年)5月,曹操与刘备争夺汉中,襄樊大战获胜后,曹操在郏县长桥镇青龙寨(摩坡)给将士庆功受奖,命郏县人和宫中乐师打铜器助兴,以鼓士气,激励再战。从此,打铜器在郏县境内广为流传,代代不绝。到明清时,打铜器已演变为驱邪消灾,祭天,唤雨,婚姻贺喜,庙会结社的吉祥之兆。解放后,打铜器成为欢度节日、庆贺丰收、迎送佳宾、开业庆典、增进友谊的礼仪形式。

(古战场大铜器场景渐渐演变成现在的大铜器场景)郏县大铜器是我国打击乐器的典型代表,它的古谱历史悠久,曲牌丰富,表演风格粗犷酣畅、铿锵有力、感情真挚,时而如蛟龙蹈海让人惊心动魄,时而如大鹏展翅令人心旷神怡,时而如行云流水使人目不暇接,无不显示出中华民族积极向上、敢于拼搏的昂扬精神。(翻页的曲谱)

发展到现在,郏县大铜器的音律和舞步得到了进一步挖掘和重塑,获得了众多荣誉,为郏县乃至河南省、平顶山市增光添彩。

1988年,在河南省首届艺术节大赛中,荣获一等奖。1992年代表河南省参加“中国沈阳国际秧歌舞蹈节暨民间舞蹈节”大赛中荣获金榜第一名。同年12月,参加文化部在北京举办的“群星杯”评奖中,又获广场舞蹈金奖第一名。1993年元月,参加北京“龙潭杯”民间舞蹈大赛,再次夺魁,荣获三连冠。1994年代表河南省到深圳市“中国民俗文化村”表演获一等奖。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河南时报》等新闻媒体先后给予报导,外国专家称郏县铜器舞为“中国农民的迪斯科”。200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郏县大铜器之所以能够根深叶茂、代代传承,与郏县人民对大铜器发自内心深处的热爱分不开,仿佛骨肉,分隔不离。

自1985年开始,郏县县委县政府每年都要举办大型民间文化艺术活动,重点是安排各乡镇大铜器表演队进城展演。每年民间文化艺术节期间,郏县县城万人空巷,群众全都聚集在表演赛场地县城行政路两侧,观看扣人心弦的民间文化艺术表演,看到精彩之处,会情不自禁大声叫好。

1985年2月,全县举行了大型民间艺术活动,参加铜器9路,观看群众10万余人,民间艺术表演赛变成了郏县大铜器擂台赛,场面热闹纷呈,音律快速拨动着人们欢快的神经。2003年2月15—16日,郏县举办了第四届“信合杯”唢呐大赛和民间艺术大赛。2004年2月1—5日举办了“移动杯”农村业余剧团调演和2004年春节民间艺术大赛。2005年2月18—24日,举办第二届“移动杯”农村业余剧团调演和第六届“信合杯”民间艺术表演赛。2006年2月12日,郏县组织参加平顶山市第二十一届民间艺术大赛,荣获金奖。2008年7月,郏县大铜器被国务院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2月17日,我县李口镇、白庙乡、安良镇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3月2日,我县城关镇、冢头镇被河南省文化厅命名为“河南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2010年2月21—25日,举办郏县“移动杯”农村业余剧团调演和民间艺术大赛。2011年2月10—17日,举办的“移动杯”郏县第15届农村业余剧团调演、“信合杯”郏县第20届民间艺术大赛。3月30日,广阔天地乡被省文化厅命名为第二批河南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龙山街道办事处被省文化厅命名为第五批河南省文化先进乡镇(办事处)、龙山街道办事处北大街社区被省文化厅命名为第二批河南省文化先进社区。2012年1月30日—2月6日,举办“信合杯”首届优秀业余剧团展演和“信合杯”郏县第21届民间艺术表演赛。9月28日,郏县大铜器泥塑布艺在河南省首届民间艺术大展活动中,被授予泥塑手工艺系列一等奖和布艺手工艺系列二等奖。2016年2月15日—22日,举办了郏县第五届地方优秀剧团展演、“农信杯”第25届民间艺术表演赛。2017年2月4日—11日,举办了郏县第六届地方优秀剧团展演、“农信杯”第26届民间艺术表演赛。

国家AAAA级景区郏县三苏园景区是郏县大铜器定点培训地,每当有大铜器表演团体来这里表演时,附近前来观看的群众之多,总是把三苏园门前的道路都拥堵得仅能行人侧身而过。

形式丰富多样的民间艺术文化活动,更好的保护与传承着郏县大铜器,同时对丰富城乡人民的文化生活、推动广大群众的集体合作意识与社会族群联谊,带来了积极影响。

在郏县博物馆第四单元,还设臵了“郏县大铜器”专题陈列板块,专门介绍郏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生动的奏出了郏县文化传承与发展的主旋律。

在继承传统经典的同时,郏县大铜器的从业者不断吸收艺术营养推陈出新,新编了“庆丰锣鼓”、“吉庆太平”、“花好月圆”“排山倒海”、“万紫千红”、“龙飞狮舞”、“欢天喜地”等七章曲牌,并且和舞狮、秧歌舞、踩高跷等民间文化艺术形式相融合,使郏县大铜器的更具观赏性,内容和形式更加丰满灵动,极大增加了群众参与互动的积极性和兴趣性,吸引更多的群众加入到传承和保护郏县大铜器的队伍中来。

领导重视 鼎力支持

要想火车快,还要车头带。

郏县县委、县政府特别重视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创建工作,不仅成立了创建领导小组,还出台了创建实施方案和投入保障政策,多次开展以文化为主题的会议和以创建工作为中心的动员会、协调会,形成了政府统一领导、各级政府部门分工负责、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

郏县县委、县政府对大铜器的传承保护工作尤为重视,近5年来,郏县县委、县政府按照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要求,以实现文化大县向文化强县迈进为思路,以保护发掘为中心,以繁荣发展为导向,着力加强全县精神文明建设,视民间文化艺术为凝聚民心、鼓舞士气、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强大精神动力。

在繁荣发展民间文化艺术事业和文化产业的过程中,郏县提出了“ ”的工作思路。县委、县政府成立了“郏县文化旅游工作领导小组”,把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工作纳入县委、县政府责任目标管理体系,作为考核领导干部工作政绩的重要指标和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把创建经费纳入政府财政预算,形成较为完善的创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投入保障机制;把民间文化艺术建设纳入“十二五”、“十三五”,研究出台了《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制订了《郏县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关于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关于做好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意见》等。同时,为确保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县委、县政府成立了创建办公室和督查室,督促检查保障规划和目标的实施。

多方协作

各界参与

独木难成林,百花方为春。

做好创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工作,需要参与创建人员做大量认真细致的工作,需要社会各届的共同努力。

为确保创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工作的各项举措顺利实施,郏县各部门、各单位通力协作,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其中,凝聚起创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强大力量。

在以县人大主任郭国顺同志任组长的郏县城市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中,专门下设了以县政府副县长杨涵同志为组长的创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推进组,全面负责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创建事宜,同时还成立了以县政协主席张贯钊任组长的郏县文化旅游工作领导小组,全方位支持创建工作顺利开展。

近年来,县文化广电旅游局一直致力于开展传承保护工作,派出专人集中整理散落在民间的曲谱,深度挖掘和发展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艺术,以防珍贵资料流失,使曲谱从原先的24个,增加到目前的44个。尤其是近5年来,先后从上级政府争取到资金100多万元,扶持发展铜器队58个,为其配备了服装、大铙、大镲、鼓等表演道具,如今的队伍焕然一新,民间文艺团体达到了424个,基本上达到了村村都有民间文化艺术表演团体,建成民间文艺家协会12个,仅冢头镇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就多达8000余人,覆盖襄县、禹州等地。其中尤以郏县大铜器队伍人数最多、阵容最大,而技艺纯熟的大铜器队伍就有10多个,如安良南街铜器队、城关西街铜器队、城关小东门铜器队、渣园乡宋堡铜器队等,代表人物有省级非遗传承人邱宝军、薛宗锋等和市级非遗传承人王恩彩、程囯贞、程金锋等。

军马未动,粮草先行。为了更好的保护和传承郏县的民间文化艺术,保证创建工作顺利推进,郏县财政局建立了创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工作投入保障机制,对阵地建设、人才队伍培养和活动组织开展等提供固定的经费保障。

多年来,郏县各乡(镇、街道)都特别重视民间文化艺术的保护和传承,每年都会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全年有规模的文化活动至少有3场,每一次大型民间文化艺术表演,各村群众几乎都是倾巢而出,观看群众熙熙攘攘,把表演者围得水泄不通。各乡(镇、街道)设立专人担任文化站站长一职,专门管理本辖区内各村民间文化艺术演出团体,同时搜集、整理本辖区内各村民间文化艺术开展情况的图片和视频等资料。为确保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创建成功,各乡(镇、街道)都制订了创建工作方案、工作规划和长期目标,并成立了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向相关单位提供所需的基础资料。

随着各级各部门对文化建设越来越重视,郏县文化基础设施得到了长足发展。截止目前,郏县有国家三级文化馆1个,总面积1762平方米;国家三级图书馆1个,总面积1560平方米,藏书5.1万册;国家三级博物馆1个,总面积1560平方米;全县15个乡镇街道都有综合性文化站,每站建筑面积均不少于300平方米,一房三室一厅和设备配置齐全;有农家书屋374个,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服务站(点)376个,各类主题文化活动广场30余处;有各类博物(纪念)馆9处;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1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6处;有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3处,省级历史文化名镇(村)9处;有中国传统村落15处,省级传统村落62处;有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1个(郏县大铜器),省级非遗保护项目3个,市县级非遗保护项目24个;有国家AAAA级景区1处(郏县三苏园景区),AAA级景区1处(知青园景区),其它优势文化旅游资源9处(郏县文庙、郏县山陕会馆、临沣寨、张良故里、曹沟八路军豫西抗日纪念地、姚庄清真茶食苑、眼明寺森林公园、青龙湖、紫云寺等)。

铿锵有力的郏县大铜器,历经数千年的传承与沿袭,依旧在郏县这片热土上,演奏着属于自己的旋律,展示着独特的舞姿和步伐。而孕育了郏县大铜器这朵艺术奇葩的郏县大地,又将开始新的征程,她正以更加稳健的步伐,更加高昂的激情沐浴着改革的春风,不断创造出令人瞩目的辉煌业绩,迎来文化艺术事业发展的又一个明媚的春天!

第二篇: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河北广宗非遗文化项目

充分挖掘广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潜力

文化彰显一座城市的神韵和内涵,促进文化的发展繁荣对于提升一座城市的软环境、转变城市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文化强县的建设是个战略性的系统工程,需要整合各类文化资源。广宗具有丰厚的文化资源,是远近闻名的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与发展就是其重要体现之一。广宗有三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梅花拳、太平道乐、柳编和黄巾鼓、跑竹马、八面鼓等多项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梅花拳

梅花拳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广宗梅花拳传承人李玉琢是国家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中央电视台《第一线》栏目在奥运期间曾专门采访报道广宗梅花拳,2011年7月河北电视台连续播出《‚梅花‘神’拳‛上》和《‚梅花‘神’拳‛下》两集,1997年被河北省授予‚梅花拳之乡‛称号。

梅花拳在广宗的传播是清康熙末年,梅花拳第三代宗师邹宏义从徐州来到广宗县前魏村传拳。梅花拳的组织形式分文场和武场,文场领导武场。其文理武功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依相生、共存共荣,融阴阳生克之奥理,星转斗移,寒暑往来,天下始于一,成于三,行于五,终于九,万物通变之术,皆其术数也。外有五式开合,内有叱呐升降,风格独特,简单易学,常持久练,身强体健,神清脑灵。梅花拳的特有器械和套路,动作、套路朴实大方,既有表演观赏价值,又有技击实战功能。

风火轮、梅花刺,油瓶枪、判官笔……车上的108个部件,拆开后件件都是仿古兵器,组装起来就是携带方便的独轮兵器车。九节鞭两头挂在这辆独轮车上,就成了传统独轮车上套在推车人脖子上的颈袢,车轱辘是风火轮,安装车轱辘的则是月牙铲的铲头,车腿是梅花刺,两边的车帮则是两把弓,就连独轮车上的插销都是独门暗器飞镖……拆下兵器车上任何一件兵器,梅花拳传承人耍起来都是虎虎生风。

广宗县委、县政府积极扶持梅花拳的继承和发展。成立了县梅拳协会,促使梅花拳走上了有组织、有领导的继承发展的轨道。1996年邢台市体委、体总授予广宗县为‚邢台市梅花拳之乡‛;1997年8月河北省体委、体总授予广宗县为‚河北省梅花拳之乡‛;直到今天,梅花拳演练场所遍布全县80%的农村,‚亮拳‛比武的遗俗已成为广宗对外开放的亮点。2006年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目前,广宗与深圳世纪华业公司正在走高端路线,谋划创建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期刊,建立文化产业素材库,为梅花拳文化的始祖张角进行塑像,对这些文化资源加强包装,进行物质化、创意化、美学化、商品化,并把文化遗产附属品申报成专利,借助影视文艺力量把文化底蕴深厚的遗迹、革命老区红色资源包装起来,使其上升到战略高度、推出产品、积累资本、搭建平台、塑造展示广宗灵魂的文化形象。该县正按照市场运作要求成立项目小组和专业文化对接公司,以进行组合式发展,同时该县正与世纪华业公司交流基础研究资料,与专家签署委托合作关系,计划将梅花拳文化遗产编排成大型动漫电影《梅花拳》,现在正整理前期资料。

太平道乐

太平道乐是珍稀的民间文化,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誉为世界道教音乐的“活化石”。它起源于东汉末年黄巾起义的舆论发动过程中,至今在广宗县传承延续了1800多年,不断得到补充、发展与完善,吸收佛教音乐和宫廷音乐的成分,更多地是吸收融合这一带地方戏曲和民间小调的韵律,逐渐形成一套由经乐与器乐组成的完整的太平道乐。

太平道乐的乐器以管、笙、笛、箫为主,以坛鼓、云锣、铛子、铙、镲等为辅。演奏形式分为两种:一种是静乐,演奏时或坐或立;一种是动乐,边吹奏边行进,又称舞乐或道舞。它既有道教音乐清超的韵味,更有源起于农民开展起义粗犷、雄浑、质朴的特性。其曲调有的明亮、高亢,有的深沉、悲切,旋律起伏跌宕,幽雅婉转。广宗县太平道乐演奏团能演奏演示70多首曲子、8种道舞图案,现在流传下来的曲谱主要有《太平十八番》及‚三仙曲‛《朝天子》、《经堂乐》、《玉芙蓉》等,还有大型民间舞蹈《抬黄杠》等。

太平道乐是中华民族的民间艺术瑰宝,1958年在邯郸举行的冀晋鲁豫民乐大赛中太平道乐表演团荣获一等奖,演员受到了国家领导周恩来和郭沫若的接见;1997年3月,太平道乐表演人员又曾应邀参加了第二届新加坡道教节(青松观)。1998年2月15日曾代表中国在新加坡参加了亚洲各国联合举办的老子诞辰纪念活动;在永年举办河北省吹歌比赛中,太平道乐表演者曾荣获了优秀奖荣誉称号。太平道乐弟子张俊华从1992年以来,先后20余次带领广宗的太平道乐演艺人员奔赴北京、天津等全国各地演出。2000年广宗太平道乐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了‚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2006年和2008年先后列入河北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柳编

广宗县柳编技艺源于清初,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世代相传,口传心授,主要有家传和师传两种形式。柳编制品不仅有精美、漂亮、实用的特点,还有很高的观赏性。经过多年的积累,具有一套非常完整的工序。集自然之美和创作之美于一体,把历史、文化的精髓得以更好的表现。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欣赏价值。

柳编技艺是广宗县特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因广宗县历史上曾是黄河故道,是黑龙港流域,那时县境内不仅河流大面积穿过,而且还有数量繁多的水塘,这些地带的沿岸到处是垂柳,这为柳编业打下了物质基础。广宗人民用勤劳的双手和充满智慧的大脑,利用现有的柳树资源,将柳条进行加工,所有制品的大小、宽窄、式样都靠艺人的制作灵感和制作经验。其制品有簸箕、篮子、圆簸箩、方簸箩、盒子簸箩、盛面粉用的八斗、结婚时女人用的八角盒子,还有近年编织的休闲帽等,工艺有平编、纹编、勒编、砌编、缠边五种。柳编使用工具主要有镰刀、锥子(环锥、草锥)、计量、麻绳、线刀,这些工具都是自制的,形式多样。

该县有两个村从事柳编行业的人最多,其它村庄也有不少柳编能手,其中柳编规模最大的是葫芦乡 大辛庄村,柳编技师占到了全村的60%,该村也因柳编而出名,俗称‚簸箕辛庄‛。在这个村子里,几乎所有人都会用柳条编东西,一根根普普通通的柳条在他们手里不小一会儿就变成了一个漂亮的工艺品。在该村记者见到了姜朝春,他为柳编第十一代传人,擅长编簸箕,徒众多,在柳编业有很高的声誉,其制品精美。

近年来该县不断加大保护与发展这一特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力扶持从业人员的生产水平,提升工艺品味,延长产业链条。带领他们外出交流学习,参加文化部和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的‚我们的节日---百名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迎春展示‚活动、第三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 等展览会,现在柳编制品日益成为人们的手中宝,该县正在制定更为翔实和更为科学的保护发展措施,利用这一国家级‚非遗‛金招牌扩大文化产业链条,带领群众享受这一民族手工技艺宝库中的瑰宝。

手工木旋技艺

广宗手工木旋技术发祥于河北省广宗县杨清村,源于明永乐16年(1388年),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2007年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命名为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木旋技艺作为一种重要的艺术载体,为中华文明的延续发挥了巨大作用,也是劳动人民长期的智慧结晶,折射出人类发燕尾服的历程,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手工木旋工艺历史悠久,是典型的民间传统手工实用技术,该项技术应用到社会众多领域,在很长的历史过程中,曾是人们日常生产生活不可或缺的一种技术,该技艺以旋床为基础,以木材为载体,通过手工技术加工,将木坯旋削成各种生产、生活用具。所需工具主要有木制旋床、旋刀、钻及斧头、锯、圆刨等。旋床由床架、拉弓、压板、踏板、座板等部分组成,旋刀包括平刀、斜刀、尖刀、圆刀、弯刀、指甲刀等。旋床大小不一,一般长1.2米,宽1米,床型为长方体木架,上方有两根横梁,上有两个夹板,用来固定所旋毛坯,右夹板固定在横梁右端,左夹板在两横梁上,根据所旋削制品长短可左右移动,夹板上各有一个顶针,使被夹在中间的毛坯可以转动。弓子上有弓弦,弓弦一般用牛皮条,拴在弓前端和小把上,小把用来控制弓弦的松紧度。将弓弦绕于毛坏之上,前后推拉弓子,使弓弦带动毛坯旋转。压板用来固定移动的夹板将其压死不动,另外它还做为刀架,使旋刀可以平稳的旋削毛坯,直至旋制成所需制品。

手工木旋制品的种类、花样和质量全靠自己的悟性,‚心中出花样,手中出好活‛就是这个意思。广宗县地处黄河冲积平原,历史文化积淀深厚,民间技艺博大精深,自古以来,民风淳朴,自然生态良好,百里沙带纵贯南北。其上林深叶茂,灌木丛生,为木旋技艺等农副业加工储备了丰富的原始资源。该技术以扬、柳、梨、槐等杂木为原料,旋制成各式各样的生产生活用品。手工木旋技艺的具体表现形态:木旋技艺的特点是以木为基材,利用以中心轴线旋转的原理,通过旋削将原材料加工成以轴线为中心的圆形对称制品。其表现形式是:旋削制品将生产生活实用性和工艺欣赏性融为一体,使其制品既是实用品又是工艺品,故旋削工艺既可称之实用技术,又可称之工艺创作,她源于日常生产、生活,而又用于日常生产、生活。其制品有砸蒜锤、擀面杖、锤布棒锤、桌椅板凳腿等各种圆型生活用品;也有套滑、鞭把、车辕橛、锭轱辘、皮钱等多种园型生产用品;还有锣鼓锤、管子、棋子、算珠、公章毛坯、文棒、探官笔等文化体育娱乐用品;再者还可制作陀螺、花棒锤、木头人、花瓶等多种工艺品。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通过多种渠道,对木旋技艺进行宣传,增强群众对该技艺的了解和认同,对该技术进行录像、照像,系统全面记录该技艺的全过程。2006年成立木旋技艺学会,研究木旋技艺的发展方向。将其列入县、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社会各界也都积极宣传保护这项传统技术,并不斯开拓市场,将其制品从实用型向艺术型转变。

黄巾鼓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广宗县黄巾鼓,源于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黄巾起义以打醮聚众,以击鼓助威。黄巾鼓作为战场助威鼓便应时而生,故其又叫太平战鼓。广宗县是黄巾起义的策源地,起义领袖张角实行政教合一,把全国的太平道徒编成36方,他所在的广宗一带为中央方。策动起义时,竖立‚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旗帜的 ‚点将台‛及大战‚六路口‛等遗址尚存。黄巾起义失败后,黄巾鼓在当地民间流传下来。黄巾鼓演练者为避官府抄拿,遂将其改名为‚文鼓‛。从此,黄巾鼓演练者从拜师学艺到演练表演,均由师傅口传心授。对黄巾鼓的鼓谱、起源、更名等内在渊源,他们更是潜移默化、牢记于心。于是,该鼓便在当地村庄流传至今,后人称其为黄巾鼓、太平战鼓或文鼓等不一。与黄巾起义有关的村名来历、习俗和传说故事至今在民间广泛流传。东董里、大柏社、东召等村便是黄巾鼓典型的传承村落之一。黄巾鼓传承脉络百年以前的没有文字记载。清末至今,东董里村具有师承关系的22代黄巾鼓传承人的传承脉络清晰。演奏艺人有较高的积极性,但受到市场经济和文化多元化的严重冲击。用于战场助威的黄巾鼓演奏,鼓声撼天动地,很通烘托战场助威的浓烈气氛。演奏者身着黄色服装,头扎黄巾,以示当年的黄巾军,其意义和目前一些打击乐队黄衣服装饰有本质的区别。

八面鼓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八面鼓在广宗县的发展历史悠久,据传明朝 ‚燕王扫北‛以后,冀南平原人烟稀少。永乐年间,核桃园村的鞠、黄两大家族,分别由山东、山西迁至此地,在喜庆节日以鼓乐相贺,经过多年的演变发展,逐渐形成了现在形式的八面鼓。八面鼓主要分布在广宗县核桃园村及周围楼斗寨、七斗店、大柏社、东召等几个村内。八面鼓又称‚驾鼓‛,其隐含‚八面来风‛之意,四通八达、发财发福。据传,在明万历年间,核桃园八面鼓曾进京为皇后祝寿演出,皇后懿旨‚此鼓适宜喜庆之时演奏‛。此后,每逢迎亲嫁娶、庆丰祝寿、年节祭祀等活动,便敲起八面鼓以示庆贺,并不再参与白事演出。八面鼓由大鼓两面、腰鼓十二面,大钗八对、铙八对、水钗三对、掂锣、提锣、算子等组成,演奏时人员达四十余人,在旗手引导下,鼓乐震天,声势浩大,成为当地群众民间文化活动不可多得的演奏形式,深受群众喜爱。

跑竹马

跑出幸福心声。瓦岗英雄程咬金是个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半路上杀出个程咬金‛更是妇孺皆知的俗言口语,折射出国人热爱英雄、崇拜英雄的美好心理。瓦岗寨英雄群体的形象除在《隋唐演义》中有生动的记述外,在民间艺术之乡广宗县,每逢春冬两闲季节和喜庆节日,还以‚跑竹马‛的民间艺术形式薪火相传了上千年,百姓们不仅为了自娱自乐,更重要地是为了深切纪念仙逝的隋唐英雄。随着时代的变迁,广宗民间艺人不断给跑竹马这一传统娱乐形式赋予新的内容,使之焕发出了新的艺术青春。

跑竹马来自民间,源远流长,尽管史书先承没有记载,但据表演跑竹马的老艺人的口传,应该发源于隋唐时期的古战场——广宗县北塘疃乡后旧店村(据《广宗县志》),已世代相传了十七世,其传承方式分师传和家传两种。竹马在发展演变过程中,融入了民间舞蹈、武术、杂技等多种技艺,已形成为一种传统文化的独特形式。在冀南平原上是一种稀有的文娱活动方式。

该艺术表演主要用于节日庆典、红白事等场合,场地表演和舞台表演均可。表演者以竹马为道具,竹马道具一直是自制的。表演者身穿彩镶戏装,配以吹打乐器以及浑圆的唱腔、生动的台词,借以一定的场地,随着笙笛唢呐、鼓锣镲钹等乐器的伴奏,载歌载舞,故名竹马戏。

广宗跑竹马为八马一驴,由九人骑着上场表演,九人分别扮演唐代瓦岗寨程咬金、秦琼、罗成等众位英雄的形象。其中有:一马秦琼,二马尉迟敬德,三马陆明星,四马陆明月,五马胡金蝉,六马王金娥,七马罗成,八马单雄信,一驴程咬金。竹马戏的表演为八马一驴。八匹马为黄膘马、乌骓马、豹花马、枣红马、白龙马、青龙马、黄斑马、汗血马等,一头驴为大黑驴。除程咬金骑驴外,其他英雄均骑名马一匹。竹马戏表演的特点主要是以小步为基础,表演过程如行云流水,环环相扣、扣扣相接,一气呵成。

广宗跑竹马具备一定的表演艺术性,通过各种艺术表演, 展示了宏大的历史背景,是我国民间舞蹈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历史演变过程中,融入民间舞蹈、戏曲、武术、杂技等多种表演技艺和技能,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观赏价值和旺盛的生命力。该活动可以强身健体,愉悦身心,可以作为文化旅游资源,打造成文化产业,为拉动当地经济发展起到积极作用,它是活跃农村文化生活、自娱自乐、创建和谐社会的有效载体。跑竹马以一种特殊的表演形式,营造了一个幸福、和谐、欢快的气氛,深受群众喜爱。

近年来,广宗县先后成立了抢救保护竹马领导小组,组建了业余竹马表演团。为保护、传承好这一民间瑰宝,县政府先后投入资金为该民间文化遗产置买乐器、提供组织技艺培训和外出演出经费、更新表演服装、提供整理、收集、挖掘竹马戏资料的相关经费。鼓励他们以师带徒,主动为艺人联系演奏市场,创造经济收入机会,使其形成产业。该县多次聘请专家指导,改进表演形式,丰富竹马文化内涵,以演奏质量占领市场,通过开拓国内演出市场尽快使竹马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今年该县命名了一批竹马优秀表演艺人并举办了随师出徒青年和培训班毕业生表演大赛。值得庆贺的是,2009年3月,广宗跑竹马已被列入邢台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今后将加大保护和发展力度,争取早日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保护行列。

(通讯员李恒尚

高晓辉)

第三篇: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申报材料

艺术之花遍地开 欢天喜地奔小康

——方城县古庄店乡民间文化艺术发展纪实

一、古庄店乡概况

方城县古庄店乡位于方城县城东南13公里处,辖44个行政村,279个自然村,1.86万户,7.5万人,耕地15万亩,乡域总面积216平方公里。

古庄店是一个有千年历史的古驿站,这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是中国史前文明重要发源地之一,岩书岩刻闻名海内,金汤寨新石器文化遗址、一里坡仰韶文化遗址熠熠生辉,春秋时期楚国北通中原的要道‚夏路‛途径此地,黄巢坟、刘秀行军歇马店、晾甲岗等历史文化遗迹点缀其间。厚重的历史文化,便利的交通条件,繁荣发展的商贸经济成就了如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大文明统筹协调发展的古庄店。

近年来,古庄店乡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乡党委、政府团结带领全乡广大干群,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务实重干,取得了一个有一个骄人成绩,先后荣获‚河南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全省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先进乡镇‛、‚全市‘五个好’乡镇党委‛、‚全市宣传思想工作先进乡镇‛、‚全市文化工作先进乡镇‛、‚全市烟叶工作先进乡镇‛、‚全市粮食生产先进乡镇‛、‚全市城镇建设先进单位‛、‚全市沼气建设先进乡镇‛、‚全市农业综合开发工作先进单位‛、‚全市 清洁家园行动先进单位‛、‚全市林业生态工作先进单位‛、‚全市森林防火工作先进单位‛、‚全市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单位‛、‚全市信访工作先进单位‛、‚全市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古庄店乡综合实力竞争力显著提升,2010年综合目标位居全县第一,人民安居乐业,民间文化艺术繁荣发展,居民幸福指数连年提高,全乡人民正阔步走在凝心聚力谋发展,欢天喜地奔小康的和谐发展大道上。

二、古庄店乡的民间文化艺术

上千年文化的浸润,深厚的艺术底蕴,使这片土地民间文化盛行,被誉为‚民间文化之乡‛。农闲时节,人们舞文弄墨、吹拉弹唱,舞狮、旱船、秧歌、腰鼓、高跷、杂技、武术、戏曲等民间文化繁荣发展、遍地开花,尽情地释放劳作的辛苦,崇尚文化之风薪火长传、经久不衰。最为突出的、最为闻名的还是风靡一地的传统民间艺术——民间舞蹈。民间舞蹈使古庄店成为远近皆知的文化名乡,也为这里带来了淳朴的风土人情,这里成了古时驿站、现代名乡,成了人们倾慕的一方‚世外桃源‛。

乡党委、政府一直高度重视群众文化工作,把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丰富农民业余精神生活的事摆上议事日程,一届接着一届干,不断加大投入,使文化事业蓬勃发展。全乡现有大型演出文化团体5个,中小型文化团体20余个,参与人员近万人,良好的文化氛围、优越的艺术环境,为全乡民间文化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和肥沃的土壤。金汤寨村2006 年被命名为‚河南省特色文化村‛,余林村‚振亚狮子社‛今年5月份荣获南阳市农运会舞狮选拔大赛第二名,古庄店乡也连年被评为市、县文化工作先进单位。

三、舞狮等民间舞蹈的历史沿革及艺术特点

1、民间舞蹈

民间舞蹈多为载歌载舞的集体舞,舞蹈动作千姿百态,各具民族及地方特色。这些舞蹈表现的内容有古代原始社会的狩猎生活、战争经历、图腾信仰及生殖崇拜,也有现代生活中各种传统节日里人们表达欢喜之情的娱乐活动,有的则渗透了各种民俗、祭祀、礼仪活动的遗风。

民间舞蹈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浓郁的地方特色,它没有国家地域的界限,能够沟通世界各国,因此是最社会化、最国际化的舞蹈,本地的舞狮等民间舞蹈可能就是张骞通西域时传入。

中国民间舞蹈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的璀璨明珠,它不仅历史悠久、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而且数量之多也是世界上所罕见的。就其历史发展及现状而言,可分为传统民间舞蹈和现代民间舞蹈,本地以传统民间舞蹈为主,即历史上流传下来的,具有固定舞蹈程式、动作术语,以广场自娱性为主的民间舞蹈。这种民间舞蹈是舞蹈艺术不发达阶段所产生的一种古老原始的舞蹈形式,在历代相传的过程中,人民群众尊重它、爱护它,使之发展至今。在豫西南地区,舞狮等通常是在节日、庆典活动等场合表演,到了农闲,老百姓不分男女老 少都在学习、交流、创作,锣鼓伴奏,载歌载舞、如痴如醉,尽情享受生活的喜悦。

2、民间舞蹈的特点:

①自娱性。动作步法比较单纯精炼,易于为广大群众所掌握。在家族,村寨中以言传身授的独特方式继承流传,其表演性质常常和群众性的自娱活动紧密相连。许多种类的民间舞蹈都可以形成成千上万人的大型舞会。

②即兴性。民间舞蹈动作姿态的规范性较弱,可变性较强,在大体一致的步伐、动作、节奏、韵律下,不同舞蹈者可做各种即兴的发挥。

③稳定性。由于其常在特定范围内流传,受外界影响甚少,虽在不断变化发展中,但其风格特色相对比较稳定,改变缓慢。

民间舞蹈是专业舞蹈创作主要素材来源。各国封建社会的宫廷舞蹈、各国各民族的古典舞蹈、剧场歌舞和舞会舞蹈,都和民间舞蹈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经过专业工作者加工,运用在芭蕾中的穿插性民间舞,被称为‚性格舞‛。中国的戏曲舞蹈和新的创作舞蹈中,也大量地吸收了各种民间舞蹈。同时,民间舞蹈仍然独立存在于自己原有的范围内,沿着自己的途径世代相传。中国各民族各地区都有各自的民间舞蹈,历史悠久,形式多样。其共同的特点是:载歌载舞,多用道具,自由生动的表演形式和借助故事传说,形象鲜明生动,内容与形式紧密结合。

四、发展规划

第四篇:辽宁省阜蒙县于寺镇创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工作简介

古镇·诗乡

辽宁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于寺镇创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情况简介

辽宁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于寺镇位于辽宁省西北部,全称于喇嘛寺镇,蒙古语地名为“黑勒甘太”,历史上属土默特右翼旗。北与内蒙古奈曼旗接壤,西与朝阳市隔河相望,为两省(区)三县(旗)交界处。于寺镇共有11个行政村、53个自然屯、76个居民组,汉族和蒙族、满、回等少数民族杂居,总人口1.73万,其中少数民族人口0.4万。总面积223.4平方公里。于寺镇不但地理位置特殊,更有悠久灿烂的文明历史。镇政府所在地的“佑安寺”,是康熙6年(1667年)兴建的藏传佛教寺院,是当时全国60家注册的蒙满佛教圣地,属一级国寺。其**是康熙皇帝亲自敕封的呼图达图,即一级**。佑安寺曾以其宏伟的庙宇建筑,精湛的佛学,丰富的佛事活动,奇特的尼式佛塔,巨大的铜铸大佛,神奇的故事传说,闻名于关东各地,引来八方佛教信徒,谱写过辉煌的历史。清皇太宗曾率兵驻扎这里练兵习武,当年康熙皇帝曾微服私访在寺内柏树下歇息。1689年(康熙二十八年)所立的石碑仍保留在佑安寺内,记录着这片土地的沧桑岁月。历史的延续给后人留下许多佳话,后人从中得到文化滋养,藉以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雄伟壮丽的佛殿、精美绝伦的佛像、古朴隽永的石碑、巍然屹立的松柏„„都是历史上辉煌岁月的见证。三百多年的晨钟暮鼓,为于寺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底蕴。人们在这里世代相传,繁衍生息,用勤劳的双手建设自己的家园。改革开放,特别是近十多年来,全镇的文化活动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蓬勃发展。

先后被阜蒙县评为“诗词创作基地”、“民间皮影戏基地”、“民间秧歌基地”;被阜新市诗词学会评为“模范诗社、“诗教先进单位”; 被辽宁省评为“先进乡镇文化中心”、“乡镇标准图书馆”“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诗词创作基地”;被中华诗词学会命名为“诗词之乡”;2008年、2011年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诗词)之乡”。

于寺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创建工作,把繁荣民间文化艺术提到继承和发扬文化遗产、弘扬民族民间优秀文化,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高度上来认识。始终坚持党的“二为”方向、“双百”文艺方针,坚持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把”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工作纳入党委的议事日程。专门设立由党政一把手为组长,党委副书记为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在每次的党委会议上都要听取分管领导关于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和发展的情况汇报,并及时提出意见和建议,落实领导责任,要求镇属各村、各单位要把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工作纳入总体规划,每半年至少召开一次专题会议,分析建设情况,落实具体措施,将此项工作作为年终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进行考核。并为各项活动提供固定场所,并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全面的保证。于寺镇民间文化艺术以诗词文化为代表,由于佑安诗社的发展与初见成效也带动了各项文化事业的发展。先后组织了佑安书画社、以及最具浓郁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的古老项目“皮影剧团”和“民间秧歌协会(跑黄河)”。它们以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形式,展示了民间文化艺术的独特优势和强大魅力,不仅活跃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并且在内容与形式上不断革新,形成了于寺独有的特色文化,共同唱响佑安文化的主旋律,这些组织对促进本地特色文化的发展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有力的推动了于寺镇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弘扬了祖国优秀传统文化,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佑安寺诗社成立于2000年,现有146名社员,其中中华诗词学会会员18人,阜新市诗词学会会员30人。自诗社成立以来,共创作诗词作品8000余篇,600余首作品在全国50多部诗词专集入选或获奖。2003年以来每年都有诗作在《中华诗词》上发表。《佑安风韵》为社刊,于2000年8月创刊,16开本彩色印刷,设10个专栏,到2011年上半年已出版19辑,每期发行800册,与省内外多家诗词社团组织交流,深受读者好评。2005年出版了全国统一发行的发表诗词800余首《佑安诗词集》一卷,诗社有6人先后出版了个人诗词集。佑安诗社经过十一年的诗词活动,呈现了诗词创作的初步繁荣,成为于寺镇众多文化品牌中最靓丽的一个,它扎根沃土,干茂花繁,诗香溢彩,硕果盈枝。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之后,镇党委政府及时提出了“全力支持、积极引导、加大投入、逐步提高”的发展方针,引导民间文化艺术和诗词文化建设一直沿着健康的道路发展。

诗词文化开展的有声有色、红红火火,不断创新,独具特色。

加强辅导培训 交流改稿

不定期进行诗词知识讲座辅导,并且将讲稿整理后在《佑安风韵》“诗词知识”栏目上连载。给那些不能听辅导讲座的人以自学方便。确定诗词活动日,诗社约定每月4号、14号、24号为活动日,诗友们也称“赶诗集”。届时诗友们可以带自己写的诗稿来诗社互相切磋,能者为师,一帮一改稿,这种方式深受诗友欢迎,为互相学习、研究、求教提供方便,有力地普及诗词知识与提高写作水平。

组织诗词活动 推介诗词作品

写作诗词作品,不但是为了个人欣赏,要发挥它的社会功能,为社会服务。每年都要举办1---2次诗词朗诵会或赛诗会。如“爱家乡、兴于寺”农民赛诗会,新农村建设赛诗会、„„让诗友把作品在会上朗诵,进行评比奖励。这些初登诗坛(甚至是初登讲台)的人看到自己的作品为群众所接受无比兴奋,也更激发了他们的写作热情。

如2010年8月,与阜新市电视台朗诵家协会联合举办了一次“诗歌阜新-----走进全国诗词之乡于寺镇”大型诗歌朗诵会,会上,诗社的编委、社员、广大诗词爱好者、学校师生与阜新市的朗诵艺术家们、市电视台记者、主持人纷纷登台,用最为动听的诗歌语言饱含深情的朗诵,表达了阜新儿女讴歌祖国沧桑巨变的激动心情,礼赞了阜新人民在建设和谐社会中的激情与豪迈。

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万勤、市文联主席王树清和县委书记李志成、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海峰,等领导应邀出席,观众近万人。

在《佑安风韵》上发表的作品,只是佑安诗人作品的一部分,还有很大一部分较好的作品被推介到外地。在县、市报纸、诗词刊物和北京以及其他省份的刊物上发表。这样,不仅鼓舞了作者的信心而更重要的是发挥了诗词写作的社会作用。

扩大规模,强化影响。佑安诗社与市县诗词学会、《蒙古贞日报》星期刊联合共同举办了“佑安杯”诗词大赛、“佑安杯”诗词有奖征文,历时3个月,有117人参赛,收到作品214首。其中有110首在报上刊登,有50人分别获得等级奖与优秀奖。有力地推动了于寺乃至全县诗词事业的发展,把创建“中国民间文化之乡”工作推向了高潮。

健全组织 发展社员规范管理

按照诗社章程,2010年8月17日,召开了诗社成立十周年庆祝大会暨第三次社员代表大会,通过换届选举产生了新一届诗社组织机构和《佑安风韵》编委成员,聘请了名誉社长和顾问。并邀请了市县诗词学会和市老年书画研究会领导出席参加。成立了佑安书画社,首批社员30人。并召开首次社员代表大会,制定和通过了书画社章程,选举产生了社长、副社长、秘书长。聘请了名誉社长和顾问。并编印《佑安诗社十年简史》一部,庆祝诗社成立十周年专刊一期,印发1000册。

诗社有2人为阜新市诗词学会理事,1人为阜蒙县诗词学会常务理事。继续做好社员吸收工作,重点是农民社员和周边乡镇社员的吸收,各村诗词小组每年发展农民社员至少3---5 人。均能够达到独立创作的水平。对于有突出贡献的社员要进行表奖。

开展采风 参加诗词联谊活动。

佑安诗社的诗人有半数左右是农民,由于农事劳动、经济状况或外出打工等实际情况,集中外出活动受到一定限制。但是,镇党委政府还是从实际出发组织了一些采风、联谊等活动。如参加市、县诗词学会组织的十家子玛瑙采风,于寺新农村采风,海棠山采风等。与阜新市青松诗社、彰武县雅墨清音诗社、耕耘诗社、原阜新市山区建设队老知青佑安诗社访问组和岳鹏飞率领的辽宁男篮部分队员举行联谊活动,现场赋诗与文艺联欢,并向诗社赠书。还同阜新矿业集团阳光诗社、唐山红枫叶诗社、广东韶关诗社、山东文山诗社、江苏淮安博里镇诗词学会、上海宝山区顾村镇诗词学会等保持通讯往来,交流刊物和作品。

应邀参加中华诗词学会在黑龙江省望奎县和江苏省淮安市举办的“全国创建诗词之乡和诗教先进单位经验交流会”。并在大会上作经验交流发言,得到了中华诗词学会领导、与会的全国各地专家学者和同志们的好评。

因势利导,加强宣传。

镇政府和于寺学校分别投资0.2万元、2.2万元,诗书画合璧绘制100平方米和500平方米诗墙各一处,内容为教师和学生及我镇广大诗词爱好者的诗词作品。积极与新闻媒体沟通拍摄和录制有关全镇和诗社活动的专题片,先后在辽宁电视台的新闻联播、新北方、黑土地和阜新市电视台新闻频道播出。新华社辽宁分社、省电台、市日报,晚报、蒙古贞日报多次报道我镇的诗词创作和活动情况。

大力推进诗教工作。

文化要传承,诗教要先行”。紧密配合教育主管部门关于诗教的部署,镇党委、政府加强对校园诗教工作的领导。学校是诗教工作的重要阵地,中、小学校,都把诗教列入了教学内容,学校成立校园诗教领导小组,组织校园诗词创作。完善了诗词组织,中文课的语文教师带头学诗、写诗和教好诗词课程。一是把诗教工作渗入到学校工作的各个领域:德育突出中华诗词的爱国主义;智育有机结合各科教学,特别是语文、历史、地理中的诗词教材进行诗教;体育的奥运人物歌颂和美育中的诗词歌赋,都是实施诗教的载体。二是开展“三个诗教课堂”。第一课堂是语文课,结合教学讲好诗词。第二课堂是课外兴趣小组,主要进行诗词知识讲座辅导。第三课堂,组织诗词写作研究会(分年级设组),负责诗词沙龙与墙报出刊。为了配合校园诗教,《校园诗词》改版为彩色印刷,更名为《诗雨》提高了刊物的总体质量。社刊《佑安风韵》还专辟“园丁心曲”、“新苗吐绿”两个栏目刊登师生作品。

几年来诗教发展迅猛。教师和学生的创作队伍,以点带面,全面推进,学生素质有明显提高,形成了一批学生诗人群体。为我镇的诗词创作队伍培养了年轻人才。

于寺地区可谓人杰地灵。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们,十分珍惜前人留下来的文化遗产,把一些古老的风俗习惯原汁原味地保存下来,使后人得以看到先人们的某些生活影子,通过这些习俗,把后人的思绪带入久远的年代。

跑黄河是于寺镇的一项古***俗,已经流传了三百多年。正月,人们沉浸在过年的喜庆气氛之中,从初二开始,扭秧歌,踩高跷等流行于民间的习俗相继展开。经过几天的筹备,农历十四至十六这三天,人们又开始“跑黄河”。据老人们讲,“跑黄河”这种习俗,自清乾隆年间由河北一带流传至本地,开始只是少数汉族人参加的一项活动,只要是农闲,便有很多人聚在一起就“跑”起来,没有固定的活动时间。后来由于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与喜爱,逐渐形成了春节的一种习俗。其活动意义与以前也有所不同。

最早的“跑黄河”叫“破黄河阵”,广泛流传于中原广大地区。相传是为了纪念姜子牙攻打桀军时阵亡的将士。姜子牙在与桀军交战时,率兵进入了桀王布置好的军阵,军将只要进入这种阵势,就象陷入了迷昏阵,几次交战均遭失败,将士阵亡无数。后来姜子牙仔细研究了桀军的布局阵势,知道了这是桀王摆下的九曲黄河阵。姜子牙经反复演练,终于获得了破阵之法,一举打败桀军。因为姜子牙在演练时,将士们被演练的场面和气势所震动,战后仍常常演练这种战法,成为练兵的一项科目。后来传至民间,成为对姜子牙用兵智谋赞许的一种表达方式,同时也表示对阵亡将士的纪念之意。

每年于寺镇官营子村的“跑黄河”活动都会引来方圆几十里地的人们纷纷前来观看,不少外地人也加入到表演的行列中。镇政府和官营子村委会不但组织人员排练表演,而且还为活动投入资金。人们身着鲜艳服装,在五彩灯笼的映照下奔跑于摆好的阵势当中,阵中旗帜招展,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在统一指挥下,表演的人或舞或跳或蹦,可任意摆出各种姿势。众人齐动,气势不凡,高潮迭起,不断引起围观人的阵阵喝彩。人们用这种方式欢庆一年的丰收,预祝来年风调雨顺。新华社和省市县文化及新闻单位的有关人员纷纷前来参观,并在电视、报纸广泛宣传报导。

驴皮影在阜新地区,上了年纪的人即使没看过表演,最起码也听说过驴皮影。这种在很多地区早已失传的古老艺术,在于寺镇却被人们很好地保留下来。于寺地区的驴皮影是在清朝时开始出现的,约有近一百多年的历史。大约在清朝末期,流行于关内的皮影戏开始传入东北各地。由于关内皮影起源较早,艺术水平较高,尤其在音乐唱腔方面更完美一些。于寺地区的皮影艺人便开始向外地一些同行学习,使本地区的驴皮影完美,唱腔也丰富。在影人的刻制上,造型美观,色彩鲜艳,刀工细致,皮薄耐用。具有浓厚的东北地方音乐风格和说唱音乐的特点。在风格上,它与其他民间音乐如二人转、单鼓、民歌等颇为近似。

于寺镇沙力土村的皮影戏剧团,在阜新地区很有名气。这个剧团由10人组成,其中80岁以上的有三位,70岁以上的有二位。代表人物87岁的陈忠海、84岁的张科,自十几岁开始跟邻居学习皮影戏,吹唢呐、吹笛子、弹三弦、打板、敲边鼓、拉板胡、拿影人,这些行家活,全靠耳听口传。他们首开先河将两名女性吸入到了剧团之中,在东北可谓首例,使得皮影戏的表演更加生动、活泼,丰富多彩,这个剧团常年活动在辽西的周边乡镇、村屯,每年演出几十场,观众近万人。为使这一古老民间艺术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镇政府每年都予以资金支持。添加乐器、更新道具。剧团几位老艺人自2003年开始收徒传艺,培养皮影戏的后继之人。如今的皮影戏剧团在丰富本镇的群众文化生活的同时,也带动和促进了周边地区民间文化艺术的发展。2009年、2010年、2011年分别被邀请到市高中、大型商场和营口大石桥市进行表演。

阜蒙县县委书记、县长对于寺镇的民间文化艺术和诗词文化高度赞扬。原阜新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潘志旻、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张万勤、市委常委、副市长王广利多次专程来于寺镇检查和指导工作,并把于寺镇的诗歌创作以及民间文化艺术活动总结为“佑安文化现象”。一致认为于寺镇的文化对加强地区文化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发挥着无法代替的作用,是对阜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有益探索,为建设文明农村、和谐农村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佑安文化现象”带给人们的启示是多方面的。

一:民间文化艺术和诗词文化的开展,适应了全镇人们的精神文化需要。是建设文明村镇,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之一。从镇机关、学校到11个行政村都建立了民间文艺协会和诗词组织,参加民艺活动以及创作、学习、欣赏、诵读诗词的人数5000余人。实践证明,开展民间文化艺术活动和诗词吟诵创作对于启迪人们智慧,提高群众道德文化素质,净化社会风气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创建,是提高于寺镇这个欠发达小镇知名度的烫金名片。几年来,中国作协、中华诗词学会、辽宁省诗词学会的著名作家、诗人和省市县的文艺家多次到于寺镇慰问和参观指导工作。先后有新华社辽宁分社、辽宁电视台、电台及省市县报刊等多家新闻媒体多次对于寺镇作专题报道。无形中对外宣传了于寺镇,进一步提高了于寺镇的知名度,使这个原来不知名的小镇也有了名气。为今后经济发展和做大做强文化产业奠定了坚实舆论基础。

三:于寺镇正在打造的文化产业和旅游品牌,首先要适应于寺镇的文化氛围和需求,把握民间文艺和现代文化发展脉搏,有效利用特有环境资源和人文风貌。其次通过有地域特色的、利于操作的、有文化轰动效应的、展现现代化一流民间文化艺术和诗词文化品位,加强对外交流,利用名牌文化精品窗口的作用,来推动文化产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

四:通过文化力推动经济力,用无形资产增值有形资产,把文化优势转为经济优势,为经济建设提供不竭动力。通过民间文化艺术和诗词创作活动的开展、文明村镇和和谐社会的建设,于寺拥有一流的招商引资软环境,招商引资额近2亿元。第三产业蓬勃发展,工业和项目建设势头强劲,社会事业不断进步。

于寺镇党委、政府工作思路非常清楚:“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挂牌是取得了初步的成果,繁重的工作还在后头。党委政府进一步讨论与安排“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巩固与长期的发展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巩固基础,争创特色,加强培训,努力提高”为今后工作目标。

第一,不断创新,打造精品。一要加强引导,树立创新意识,要广纳姊妹艺术的精华,在实践中不断适应广大群众的不同审美需求。二要实施人才工程,一方面把艺术学校和社会上的艺术人才引进来,另一方面充分发挥于寺学校、诗社和各村诗词小组的作用,努力培养新生力量。通过举办各种培训班,组织比赛,由老艺人带徒弟促成才,确保传统文化艺术不失传。三要进一步对民间艺术的挖掘保护。继续深入民间去寻找、挖掘那些体现民族文化的艺术精品,进而继承和发扬优秀民间文化传统,进行研究分析,并广为宣传,让优秀的民族民间艺术进一步发扬光大。继续打造特色文艺,逐步强化自己的艺术特色,同时,选择优势大和特色强的项目,如佑安宗教文化、皮影戏、民间秧歌(跑黄河)等适当投入,精心筹划,作成精品。

第二,加强舆论宣传,加大投入力度,树立于寺新形象。于寺要做文化产业,还必须从打造佑安品牌入手,创办自己的网站,全面树立新形象。一是在逐步恢复佑安寺宗教群的基础上,适当开展宗教文化活动,开发宗教文化一条街。并逐步提升规模档次,推向全国。二是以 “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和“诗词之乡”的烫金名片加大对外宣传力度,继续深入开发佑安寺旅游项目。针对基层财政普遍较为紧张的现状,采取循序渐进、逐步发展通过上级拔一点、财政补一点、民间集一点的办法来发展与保护民间艺术。

第三,强化管理,树立典型,扩大活动范围。一是要注重有组织的专管和引导,组织精干力量,负责对全镇民间文化艺术工作统一整合,规范管理和具体指导。组织协会负责人办班学习,提高其思想政治水平和业务素质。二是由主管部门和各协会牵头,每年组织对群众文艺工作,开展评先表彰活动,树立典型。最大限度地推进乡村群众喜爱的民间文化娱乐和文艺创作活动,努力为民间文艺的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和群众基础。三是加强域外的合作和交流。通过中华诗词、皮影戏、民间秧歌(跑黄河)、佑安寺宗教文化等文化艺术项目的辐射作用,扩大与周边乃至全国各个协会、团体的交流和合作,使“佑安文化”真正走向全国。于寺镇历史悠久,文化灿烂,钟灵毓秀、人杰地灵。这是一片神奇美好的山水,这是一片充满希望的热土。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文化积淀哺育了独具特色的“佑安文化“,随着构建和谐社会发展的需要,随着党和国家一系列惠农政策、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有力实施,随着创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带来的新理念,随着我镇的十二五规划的实施,以文化力推动经济力,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富民强镇,全面创造“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新辉煌,和谐文明的于寺镇明天会更加美好。

第五篇:在“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湘东傩面具”授牌仪式上的致辞

在“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湘东

傩面具”授牌仪式上的致辞

杨劲松

(2012年元月5日)

尊敬的李副司长,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朋友们:

春风放歌迎盛世,文化传承永流芳。今天,我们很高兴迎来了“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湘东傩面具)”授牌的喜庆日子。这是湘东人民期盼已久的喜事,也是保护人类文化遗产的大事。在此,我首先代表区四套班子及40万湘东人民向莅临指导工作和授牌的上级领导、各位来宾和新闻界的朋友们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向为湘东傩文化保护传承发展做出积极努力和贡献的各级领导、各位来宾、各界朋友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湘东区是江西省萍乡市的一个市辖区,地处赣湘边界,素有“赣西门户”、“吴楚通衢”之称。全区面积853.4平方公里,辖8镇2乡1个街道办事处、132个行政村(居委会),总人口40.6万。湘东人杰地灵,文化底蕴深厚,是毛泽东主席老师汤增壁和四名中科院、工程院院士(吴学周、陈述彭、颜龙安、彭苏萍)的故乡,有“中国现代民间绘画之乡”、“花锣鼓之乡”、“农民铜管乐之乡”和“傩文化之乡”的美誉。近年来,我区在加快城市转型和加速经济发展中,高度重视对地方特色文化的挖掘保护、开发、利用,不断加大文体事业投入力度,深挖文化内涵,着力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品牌,不断改善人民群众的物质基础条件,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食粮。尤为显著的是,近年来我区成功举办了五届“萍乡〃东桥油菜花节”,“庆端午”龙舟赛等一批在省内外都有一定影响力的大型文化活动,广受好评。在全省各县区中率先建成一个拥有30多名辅导教师的区级柔力球辅导站,培育了25支乡(镇、街)、村级柔

力球表演队伍,先后荣获全国第三届柔力球邀请赛湘东区代表队荣获团体金奖等多项荣誉。2011年,湘东傩面具传承人陈全富的《周将军》作品获得了义乌文博会优秀参展作品奖。

尤为突出的是傩文化源远流长,保存完好。湘东自古以来就有“五里一将军,十里一傩神”的传说。境内的傩文化资源十分丰富,傩庙林立,“傩庙、傩面、傩舞”傩文化三宝俱全。全区现有傩庙23座,有大小傩舞、傩戏表演队伍几十支。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湘东傩面具就参加了北京“首届中国民间文化艺术展览”、“全国花会”和在广州举办的“中华百绝博览会”以及河北的“中国万博文化城”展览和演出等活动,被专家喻为“民族奇葩”,是中华民族重要的历史文化活化石。部分傩面具被法国郭安博物馆、中央美术学院、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江西省文化厅江西民间文化艺术馆收藏。2006年5月,湘东傩面具雕刻技艺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1年11月,我区的排上镇的陈全富、麻山镇的赖明德和腊市镇的彭国龙3名傩面具雕刻艺人被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这个光荣称号的获得,既体现了上级文化主管部门对湘东文化工作的极大关心和支持,更对湘东文化工作赋予了新的使命和要求。真诚希望各位领导、各位来宾一如既往地关心和支持湘东文化事业的发展。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也将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目标,以各位领导的殷切期望为动力,积极维护和发展“湘东傩面具”这一民族文化瑰宝,继续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努力为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最后,借此机会向在座各位拜个早年,祝愿各位领导、各位同仁新年快乐、合家幸福,万事如意!谢谢大家!

下载xx县申报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解说词word格式文档
下载xx县申报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解说词.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安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命名办法

    安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命名办法 第一条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推动我省民间文化艺术事业的繁荣和发展,规范“安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命名和......

    中国菊花文化艺术之乡——小榄镇

    龙源期刊网 http://.cn 中国菊花文化艺术之乡——小榄镇 作者: 来源:《花木盆景·花卉园艺》2007年第11期 广东省中山市小榄镇地处珠江三角洲中南部,是孙中山先生故乡中山市的......

    中国民间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中国民间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姓名:陈帅 (一)民间文化艺术的价值功能 中国民间传统文化艺术丰富多彩,如同大家熟知的艺术:绘画,书法,剪纸艺术,皮影„„文化:道教文化;佛教文化......

    乡镇创建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工作总结(5篇)

    乡镇创建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工作总结 普安镇党委、政府坚持以弘扬民间文化艺术为宗旨,把创建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工作纳入了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有效组织、协调各部门经常开展以......

    2018-2020年度“江西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名单(推荐阅读)

    因价格浮动周期比较频繁,此报价仅参考作用,具体联系咨询 【联系电话*** 小文 QQ3448388645 微信mr9wen】 附件 2018-2020年度“江西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名单 (共32......

    文化艺术培训中心申报资料

    Free style文化艺术培训中心场地申请资料 二O一五年三月三日 关于申请场地开办free style文化艺术培训中心的报告尊敬的大东风集团领导: 为提高**县专业、业余艺术人员的文......

    司门前镇申报省诗词之乡材料

    司门前镇申报“省诗词之乡”材料 一、隆回县司门前镇诗词创作基本情况 湖南省隆回县司门前镇位于隆回县西北部,是闻名遐迩的历史文化古镇。全镇总面积为166.8平方公里,人口6.3......

    丝绸之乡文化节解说词(共5则)

    尊敬的各位领导: 博陆山生态文化体验区解说词 大家上午好!欢迎来到博陆山生态文化体验区——饮马山阳百年梨园生态观光园。东风劲吹青漫坡,老梨竞绽玉胜雪。在生机盎然、遍地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