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五节 输电线路的事故处理
第五节 输电线路的事故处理
由于输电线路是电网的基本组成部分,其分布范围广,数量多,常面临各种不同地理环境和气候环境的影响,因而容易发生故障,故障大多是由于过电压污闪、绝缘损坏、树障、外力破坏等因素造成的。线路跳闸事故是发电厂、变电所运行中最常见的故障之一,线路故障一般有单相接地、两相接地短路、两相短路和三相短路等多种形态,其中以单相接地最为频繁,占全部线路故障的95%以上。
一、输电线路事故分析
线路故障有瞬时性故障和永久性故障之分,例如设备缺陷、绝缘子破损等引起的永久性故障,线路绝缘子闪络、大雾或大雪等天气原因造成的沿面放电、大风、树枝或动物引起的对地短路或相间短路等瞬时性故障,其中瞬时性故障出现的概率较大,甚至达到线路故障的70%~80%。
1.引起线路事故跳闸的原因
(1)架空输电线路倒杆塔事故,一般发生在暴风雨且类似龙卷风的恶劣气候条件下。(2)架空输电线路雷击跳闸事故,每年雷雨季节,线路都不同程度地被雷击,这是引起线路跳闸的主因素之一。
(3)外力破坏事故,输电线路通道内违章建房、堆物取土采石、植树、架设附属物和电力设施偷盗等现象层出不穷造成破坏事故。
(4)导、地线覆冰事故,冬季,如果导线、避雷线覆冰,其荷载增加,首先改变导线或避雷线的弧垂,其次破坏金具、绝缘子串和引起倒杆断线,导致线路跳闸。
(5)输电线路的舞动事故,当水平方向的风吹到因覆冰而变为非圆断面的输电导线时,将产生一定的空气动力,在一定条件下,会诱发导线产生一种低频率、大振幅的自激振动,由于其形态上下翻飞也称为舞动。由于输电线路的舞动易造成垂直排列的线路发生相间短路故障。
(6)鸟害闪络事故。多鸟的地区,成群的鸟停留在直线杆塔横担上,排粪堆积在绝缘子串上,降低其绝缘强度,在雨雾天气,绝缘子容易发生闪络,引起单相接地故障。
(7)污闪事故,烟尘、废气对线路绝缘子造成一定的污染,降低线路的绝缘强度,在雨雾天气,容易引起线路跳闸。
2.输电线路事故跳闸情况分析
(1)对于永久性故障,在正常情况下由于继电保护装置满足四性要求,且断路器满足遮断容量要求,同时短路冲击对系统的稳定性影响也不大,因此对故障的输电线路可以实施强送,继电保护应能正确动作,切除故障的输电线。在多年的运行实践中,还未发现因强送不成功,造成越级跳闸而扩大事故的情况。
(2)对于外物碰线事故,一般情况下都会引起输电线路断股。输电线路断股(断少部分)后,只要适当控制负荷,一般能够继续运行一段时间。
(3)对于雷击事故,有时由于输电线路绝缘恢复时间过长,重合闸时限无法躲过,而出现重合不成功现象。但运行经验及统计结果表明,输电线路受雷击后往往损伤不大,一般能够继续运行,因此强送成功的几率很高。
(4)对于越级跳闸重合不成功事故,可根据输电线路保护动作情况,并通过各种技术手段的分析获知,确认后可先将拒跳断路器切开,然后对该线路进行强送。
二、线路事故处理的一般规定
(1)线路发生瞬时故障,断路器跳闸重合成功,运行值班人员应记录时间,检查线路保护及故障录波器动作情况并作好记录,检查厂内设备有无故障,汇报调度。
(2)装有同期装置的线路断路器跳闸,现场值班人员在确认线路有电压且符合并列条件时,可以不待调度指令,自行同期并列后汇报调度。
(3)线路发生短路事故,由于断路器或线路保护发生拒动,造成越级跳闸,运行值班人员必须在查明原因并隔离故障点后,方可将越级跳闸断路器合闸送电。在未查明原因,没有隔离故障点前,禁止将越级跳闸断路器合闸送电,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
(4)如本线路保护有工作(线路未停电),断路器跳闸,又无故障录波,且对侧断路器未跳,则应立即终止保护人员在二次回路上的工作,查明原因,向调度汇报,采取相应的措施后试送(此时可能是保护通道漏退或误碰造成)。
(5)事故处理完毕后,运行人员要做好详细的事故记录、断路器跳闸记录等,并根据断路器跳闸情况、保护及自动装置的动作情况、事件记录、故障录波、微机保护打印报告以及处理情况,整理详细的现场事故报告。
(6)线路跳闸时,运行人员应当首先查明:哪些保护或自动装置动作;断路器是否重合成功;是多相跳闸还是单相跳闸,单相跳闸是哪一相跳闸;该线路是否仍有电压;有无故障录波;事件打印、中央信号、保护屏信号是否正确;微机保护打印是否有报告;到现场检查断路器的实际位置,无论断路器重合与否,都应检查断路器及线路侧所有设备有无短路、接地、闪络、断线、瓷件破损、爆炸、喷油等现象。
(7)如果线路发生故障,断路器跳闸重合不成功,运行值班人员应记录时间,恢复音响,检查线路保护及故障录波器动作情况并做好记录,检查厂内设备有无故障,将断路器控制开关切至分闸后位置,运行值班人员应对断路器跳闸次数做好统计。然后可以采取如下处理模式:
1)对特别重要的线路或在特别时期(如重要保供电等),可在对该断路器进行外表检查,且未发现异常后,退出重合闸,再强送一次;
2)在一般情况下,应由线路维护单位对输电线路经过的主要地段(如交叉跨越、公路、铁路、桥梁、河段、居民区等)进行检查,确认无异常后可退出重合闸,对输电线路进行试送;强送不成功,有条件的可以对线路递升加压。
3)当输电路线故障时伴有明显的故障现象,如火光、爆炸声等,不应马上强送,需检查设备后再考虑强送,且强送成功后要适当控制输电线路的电流,并马上通知线路维护单位组织查线,以便在第一时间内获得故障信息。
4)单电源负荷线路跳闸,重合不成功,现场值班员可不待调度指令立即强送电一次后汇报调度。
三、线路强送电的原则
1.线路强送电的规定
(1)正确选择线路强送端,必要时改变结线方式后再强送电,要考虑到降低短路容量和对电网稳定的影响;
(2)强送端母线上必须有中性点直接接地的变压器;
(3)线路强送电需注意对邻近线路暂态稳定的影响,必要时可先降低各条线路和机组负荷至动稳定范围之内再进行强送电;
(4)线路跳闸或重合不成功的同时,伴有明显系统振荡时,不应马上强送。需检查并消除振荡后再考虑是否强送电。
(5)强送断路器及附属设备完好,保护健全、完善;
(6)强送电时,母差保护应有选择地投入使用,并具有后备结线保护,使得一旦断路器拒绝跳闸时,不致造成双母线全停。当一条母线运行时,尽量避免强送线路。
2.下列情况线路跳闸后不得再进行强送电(1)空载充电状态的备用线路;(2)试运行线路;
(3)线路跳闸后,经备用电源自动投入已将负荷转移到其他线路上,不影响供电;(4)电缆线路;(5)线路有带电作业工作;
(6)线路变压器组断路器跳闸,重合不成功;(7)运行人员已发现明显的故障现象时;(8)线路断路器有缺陷或遮断容量不足的线路;
(9)已掌握有严重缺陷的线路(水淹、杆塔严重倾斜、导线严重断股等)。3.遇有下列情况,必须联系调度得到许可后方可强送电(1)母线故障,经检查没有明显故障点;(2)环网线路故障跳闸;(3)双回线中的一回线故障跳闸;(4)可能造成非同期合闸的线路;(5)变压器后备保护跳闸。
四、线路跳闸时的处理方法
(一)线路瞬时性故障跳闸且重合闸动作成功 1.现象
(1)事故警报响,断路器先跳后合,对应的电流表、有功功率表和无功功率表等摆动,继而恢复正常,跳闸断路器指示灯短时出现红灯灭、绿灯闪光,然后恢复正常状态。
(2)“重合闸动作”、“故障录波器动作”、“出口跳闸”、“保护动作”或“收发讯机动作”等信号发出。
(3)故障线路保护柜保护及重合闸动作信号灯亮或继电器动作,指示故障性质及故障相别,微机保护打印出详细的报告。
2.处理
(l)复归音响,记录故障时间,查看光字信号、表计指示、保护动作情况,记录并复归动作信号。根据上述现象初步判断故障性质、范围,并将故障线路名称、时间、重合闸及保护动作情况、故障录波器及保护装置提供的信息等向调度汇报。
(2)现场检查断路器位置三相均在合闸位置。
(3)对厂内与故障线路有关的回路和电气设备,如断路器、隔离开关、互感器、电缆头、耦合电容器和阻波器等进行详细的检查,例如检查跳闸断路器的外观有无异常和损伤,导线有无烧损或变形,油断路器的油色、油位是否正常,有无喷油现象,断路器的操动机构是否正常等。
(4)如本厂断路器跳闸或重合闸动作重合成功,但无故障波形,且对侧未跳,可能是本侧保护误动或断路器误跳,经详细检查证实是保护误动,可申请将误动的保护退出运行,根据调度命令试送电;若查明是断路器误跳,则待查明误跳原因和确认断路器可以试送后,才能向调度申请试送,但若断路器机构故障,则通知专业人员进行处理。
(5)将一次设备检查结果及分析情况详细汇报调度及有关生产部门,做好断路器跳闸记录,核对断路器跳闸次数,若至临检次数,应汇报上级及有关部门通知检修人员临检。若断路器遮断容量不足(例如油断路器油色严重发黑,断路器事故跳闸次数超过规定标准)时,应向调度申请退出重合闸。
(二)线路永久性故障跳闸且重合闸动作未成功 1.现象
(1)事故警报响,断路器先跳后合,最后又跳闸,对应的电流表、有功功率表和无功功率表等随之摆动,最后均指示为零,跳闸断路器指示灯短时出现红灯灭、绿灯闪光,然后恢复正常,继而又立即转为红灯灭、绿灯闪光。
(2)“重合闸动作”、“故障录波器动作”、“出口跳闸”、“保护动作”或“收发讯机动作”等信号发出。
(3)故障线路保护柜保护及重合闸动作信号灯亮或继电器动作,指示故障性质及故障相别,并有后加速指示灯亮或掉牌,微机保护打印出详细的报告。
2.处理
(1)复归音响,记录故障时间,查看光字信号、表计指示、断路器跳闸情况,检查保护动作情况,记录并复归动作信号,如果控制盘台上有断路器控制开关,则复归跳闸断路器开关把手。根据上述现象初步判断故障性质、范围,并将跳闸线路名称、时间、重合闸及保护动作情况、故障录波器及保护装置提供的信息等向调度汇报。
(2)现场检查该断路器三相均在分闸位置。
(3)对厂内与故障线路有关的回路和电气设备,如断路器、隔离开关、互感器、电缆头、耦合电容器和阻波器等进行详细的检查,检查它们有无异常及故障现象。例如对跳闸断路器检查各部分有无机械损伤,油箱或储气罐是否破裂或位移、变形,套管、绝缘子是否碎裂,导线是否烧断或变形,油断路器的油色、油位是否正常,有无喷油现象,液压操动机构各部分及压力等参数是否正常或电磁操动机构的合闸动力保险是否完好等。
(4)结合对保护动作情况的检查分析,确定断路器是否确实进行过一次重合闸过程,排除重合闸动作信号发出,而断路器因操动机构等原因合不上而造成断路器重合闸不成功的情况。(5)如果线路保护动作两次并且重合闸动作,一般可判晰线路上发生了永久性短路故障,重合闸不成功,原则上应排除故障后再送电。若经检查设备无问题,继电保护完好,断路器本身回路完好,操动机构工作正常,气压或液压在额定值,断路器故障跳闸次数在允许范围内,应汇报调度,根据天气、保护动作情况等,严格按照调度或现场规程规定,判断是否可试送一次。
(6)将检查分析情况汇报调度及有关部门,根据调度命令将故障线路停电,并在线路上挂设接地线或合上接地刀闸,做好安全措施,待故障排除后再根据调度命令送电。
(三)线路跳闸重合闸未动作 1.现象
(1)事故警报响,断路器跳闸,跳闸断路器红灯熄灭、绿灯闪光,对应的电流表、有功功率表和无功功率表均指示为零。
(2)“故障录波器动作”、“出口跳闸”、“保护动作”或“收发讯机动作”等信号发出。(3)故障线路保护柜保护信号灯亮或继电器动作,微机保护打印出详细的报告。2.处理
(1)复归音响,记录故障时间。查看光字信号、表计指示、断路器跳闸情况,检查保护动作情况,记录并复归保护信号,如果控制盘台上有断路器控制开关,则复归跳闸断路器开关把手。根据上述现象初步判断故障性质、范围,并将跳闸线路名称、时间、保护动作情况、故障录波器及保护装置提供的信息等向调度汇报。
(2)现场检查该断路器三相均在分闸位置。
(3)对于厂内与故障线路有关的回路和电气设备,如断路器、隔离开关、互感器、电缆头、耦合电容器和阻波器等进行详细的检查,检查它们有无异常及故障现象。
(4)若检查未发现明显的故障现象,继电保护完好,断路器本身回路及操动机构等未有异常,操动机构气压或液压在额定值,断路器故障跳闸次效在允许范围内,当确定重合闸正常投入而未动作时,按调度规程和现场规程规定可以强送一次的,根据具体情况,可手动强送一次。
(5)若线路断路器跳闸,重合闸未投入运行,待查明非本厂设备的故障后,可向调度汇报,按照调度命令试送一次。如查明是本厂设备故障引起跳闸,应立即报请专业人员抢修。
(6)若线路故障跳闸,重合闸正常投入而重合闸拒动,运行入员应汇报调度及上级有关部门,根据实际情况,结合故障录波图进行分析,查找拒动的原因。例如检查自动重合闸装置是否确已投入,连接片接触是否良好,检查重合闸方式选择与保护动作情况是否对应;检查二次回路是否有问题,检查自动重合闸装置是否正常。将检查分析情况详细汇报凋度及有关部门,根据调度命令将故障线路停电,并在线路上挂设接地线或合上接地刀闸,做好安全措施,待故障消除后再根据调度命令送电。
(四)线路越级跳闸
线路发生故障时,由于断路器拒动、保护拒动或保护整定错误等原因,本级断路器不跳闸,引起上级断路器跳闸的现象,称为线路越级跳闸。线路故障越级跳闸时的处理过程为:
(l)复归音响,记录故障时间,查看光字信号、表计指示、断路器跳闸情况,检查保护动作情况,记录并复归动作信号,如果控制盘台上有断路器控制开关,则复归跳闸断路器开关把手。根据上述现象初步判断故障性质、范围,并将故障现象、时间、保护动作情况、故障录波器及保护装置提供的信息、初步判断结论等向调度汇报。
(2)检查失压母线及其连接设备,例如跳闸断路器是否正常,有无损伤,拒动断路器至线路出口有无故障。根据保护动作情况,断路器跳闸情况、现场检查情况等进行综合分析判断,并将检查结果及判断结论汇报调度。
(3)设法拉开拒跳断路器或其两侧的隔离开关,以隔离故障设备。(4)根据调度命令恢复母线和其他无故障线路。
(5)若越级跳闸是保护拒动或保护整定错误造成的,不能判断是哪条线路拒动,可先拉开各线路断路器,恢复母线,然后逐一试送各线路。若送至某一线路时又出现越级跳闸,则说明此线路保护有问题,断开该断路器后,再重送母线和其他无故障线路,然后设法拉开拒跳断路器或其两侧的隔离开关。
(6)对断路器拒跳等造成越级的原因进行检查。运行人员应检查拒跳断路器的二次回路,例如检查熔断器是否熔断,直流母线电压是否过低,有无直流接地信号发出,断路器辅助触点位置是否正确,跳闸线路有无问题,该断路器操动机构的气压或液压是否正常,接线端子有无松动等,尽快排除故障,然后给线路送电。若故障不能排除,应报告上级,由其组织检查和处理。对于由于保护拒动或保护整定错误造成的越级跳闸,通知保护人员处理。
第二篇:输电线路反事故技术措施
输电线路反事故技术 措施实施细则
国家电力公司颁布的《关于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修订版(简称《二十五项反措》),总结了我国近年来电力系统发生的各种重大事故的经验和教训,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可操作性。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二十五项反措》,确保我局输电线路安全可靠运行,结合我局输电线路近几年来运行的实际情况,同时依据《架空送电线路运行规程》以及其他相关规定,我们制定了武陟县电业局《输电线路反事故技术措施实施细则》,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章 防止倒杆塔和断线事故
1.1加强设计、基建及运行单位的沟通,充分听取运行单位的意见。条件许可时,运行单位应从设计阶段介入工程。设计时要重视已取得的运行经验,并充分考虑特殊地形、气象条件的影响(尽量避开可能引起导线、地线严重覆冰或导线舞动的特殊地区),合理选取杆(塔)型、杆塔强度,对易覆冰、风口、高差大的地段,宜缩短耐张段长度,同时杆塔设计应留有裕度。另外,且设计中应充分考虑防止导(地)线断线的措施,对导(地)线、拉线金具要有明确要求。1.2 新建线路的设计,线路应尽可能避开矿场采空区等可能引起杆塔倾斜、沉陷的地区。在重要跨越处,如跨越防汛专用通讯线、铁路、高速公路、一级公路、通航河流以及人口密集地区,应采用自立式铁塔,并加强杆塔强度。1.3 在新建输电线路的重要跨越处,绝缘子串应采用独立挂点的双联绝缘子串结构,已运行的输电线路在重要跨越处,应及时改造为双联形式。1.4 对可能遭受洪水和暴雨冲刷的山区、河道等处的杆塔,应组织有关专家和技术人员进行分析,及时提出并落实可靠的防护措施,将有关资料备案。采用高低腿结构的基础护坡要有足够强度,并有良好的排水措施。在每年的5月-9月雨季期间,增加冲涮区巡视检查次数,并在洪水、暴雨冲涮过后,及时对冲刷区杆塔基础进行检查。1.5 铁塔螺栓的紧固应严格按照规定周期进行,并明确责任,做好记录。新建线路投产后,次年应对铁塔螺栓全部紧固一次。对有微风振动和大风气象的特殊区域杆塔应采取缩短螺栓紧固周期或全塔采取防松措施。1.6 线路器材、金具、绝缘子、杆塔的质量均应符合有关标准和设计要求。加强抽检、验收管理,不合格的器材、金具、绝缘子、杆塔不准安装使用,塔材、金具、绝缘子导线等材料在运输、保管和施工过程中,应妥善加以保管,严防硌压产生宏观压痕。防止运行线路因金具破损、断裂而造成设备事故。1.7 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隐蔽工程应经监理单位、建设单位和运行单位质量验收合格后方可掩埋,否则严禁立杆塔、放线。1.8 砼杆应有埋入深度标识。新建线路在选用砼杆时,应采用在根部标有明显埋入深度标识的、符合设计要求的砼杆,为施工及验收工程质量提供直观可靠的检测依据,并为提高运行维护质量提供有效手段。新建线路的导线接续应采用压缩型接续金具,并严格控制施工工艺,保证压接质量。施工期间要密切注意各类导线金具的安装位置,力求安装位置科学、合理,避免导线断股。1.9 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线路巡视,在恶劣气象条件发生后应及时组织特巡。1.10 大负荷期间应增加夜巡,并积极开展红外测温工作,以有效检测接续金具(例如:压接管、耐张线夹等)的连接状况,防止导线接头发热引起断线。1.11 及时处理线路缺陷,尽量缩短线路带缺陷运行时间.1.12 当线路位于城区或跨越公路、车辆通行的道路及易引起误碰线事故的区域时,应设置限高警示标志,运行中发现警示标志丢失、损坏后,应及时补加。对易受碰撞的杆塔及拉线周围应埋设护桩,护桩应牢固可靠。1.13 加强铁塔构件、金具、导地线等设备腐蚀的观测和技术监督。应按照《架空送电线路运行规程》(DL/741-2001)的要求,对于运行年限较长、出现腐蚀严重、有效截面损失较多、强度下降严重的,积极开展防腐处理,必要时进行更换。运行年久或投运时间超过30年的线路要重点检查混凝土杆裂纹以及连接金具、拉线、架空地线、拉线棒等部位的腐蚀和磨损情况,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拉线、架空地线锈蚀严重时应取样进行拉力试验,如试验不合格,应及时更换。1.14 对线路上腐蚀严重或失效的铁质开口销、闭口销、锁紧销等,要及时更换为不锈钢或铜质销,防止绝缘子或金具脱落发生掉线、掉串事故。防震锤和间隔棒应定期检查,发现松动及时紧固,移位后应及时进行复位处理。1.15 在冬季温度降低时,应对垂直档距较小的杆塔及孤立档、变电所进出线的导(地)线弛度进行重点检查;在夏季温度升高时,应对档距较大及有交*跨越的导(地)线弛度进行重点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1.16 定期对线路绝缘子特别是耐张杆塔上的绝缘子进行零值绝缘子检测,发现零值绝缘子、低值绝缘子应及时更换。1.17 各单位应储备一定数量的备品、备件,同时成立事故抢修小组。为保证事故抢修的顺利进行,铁塔、电杆等大型抢修设备材料应实行区域储备。1.18 线路运行管理中,应做好杆塔后期安装的复合光缆、防雷、防鸟等附属设施的运行维护工作,避免因附属设施缺陷引发线路故障。
第2章 防止污闪事故
2.1 健全防污闪组织结构,完善防污闪管理体系,明确防污闪各级职责,防污闪工作要常抓不懈。2.2 坚持定期对输电设备外绝缘表面的盐密(饱合盐密)测量,盐密测量点的布置要科学合理,使用复合绝缘子的地段要另设不带电挂瓶盐密测量点,污秽严重和特殊污秽地段应适当增加测量点,盐密测试仪器应定期校验,以保证测量数据的准确性。2.3 按《电力系统污区分布图绘制规定》定期修订污区分布图,污区分布图应每年修订一次,应充分重视污源调查和运行巡视,并根据变化情况,做好污区分布图的局部调整与修订工作,为方便修订,宜采用电子地图作为底图。2.4 应加强设计、基建、运行及科研单位的沟通和协调,并充分听取运行单位及电力科研单位的意见。2.5 新扩建工程项目输电设备的外绝缘配置应以污区分布图为基础,综合考虑环境污染变化因素,并根据设备的重要性予以区别对待,首先确保主网架的安全运行。电网防污闪设计,要始终遵循“配置到位、留有裕度”的原则。对于一、二级污区,可采用比污区图提高一级配置原则;对于**污区,应结合站址具体位置周围的污秽和发展情况,对需要加强防污措施的,在设计和建设阶段充分考虑采用大爬距定型设备,同时结合采取防污闪涂料或防污闪辅助伞裙等措施;对于四级污区,应在选站和选线阶段尽量避让,如不能避让,应在设计和建设阶段考虑设备型式的选择,线路可考虑采用大爬距定型设备,同时结合采取防污闪涂料等措施。2.6 绝缘子结构型式的选择应充分重视运行经验,应选择运行良好、不易积污、自洁性能好、清扫方便的绝缘子。双联绝缘子的污闪电压比单串绝缘子低,在Ⅱ级及以上污区使用双联绝缘子串时,应增加1-2片同型号绝缘子,覆冰区的绝缘子应注意类型和结构的选择。2.7 摸清设备外绝缘配置情况,健全设备的外绝缘配置台帐,运行设备外绝缘的爬距原则上应与所处环境污区分级及设备重要性相适应,不满足的应予以调整,受条件限制不能调整的应采取防污闪辅助措施,经防污闪主管领导批准后,报上一级主管部门备案。2.8 坚持适时清扫,保证清扫质量,严格落实“清扫责任制”和“质量检查制度”,不得随意延长清扫周期,对于脏污严重且清扫困难的绝缘子应予以更换,积极摸索针对不同污秽类型的清扫方法,以提高清扫质量。2.9 定期进行绝缘子零值测试,对零值绝缘子应及时更换。做好运行中瓷绝缘子零值率及玻璃绝缘子自爆率的统计。2.10 加强污秽区线路的运行巡视工作,对沿线污源点要登记清楚,对危及输电线路安全运行的新增污源户应及时下达整改通知书。2.11 建立与当地气象部门的动态联系手段,实现灾害天气的中、短期预报。
第3章 防止复合绝缘子损坏事故
3.1 加强产品入网管理,进入电网的复合绝缘子必须通过产品签定及入网质量保证必备条件考核,取得《复合绝缘子入网证书》,优先选用有技术证书、工艺先进、质量稳定、有运行经验的厂家的产品,并做好验收工作。3.2 在施工中应避免损坏复合绝缘子的伞裙、护套及端部密封,严禁人员沿复合绝缘子上下导线。3.3 特殊区域使用复合绝缘子要严格、慎重,如在雷电活动频繁地区使用复合绝缘子宜加长10%-15%,覆冰严重地区应采用不宜覆冰的结构形式或其他措施,凝结类(水泥厂、石灰厂附近)和油脂类(炼焦厂附近)污秽地区不宜使用复合绝缘子。3.4 正确安装均压环,上、下导线时应采用专用工具,严禁踩踏绝缘子伞裙和均压环。3.5 加强复合绝缘子抽样检测工作。新复合绝缘子进入电力系统必须进行抽样检测,经检测合格,方可挂网运行;为掌握复合绝缘子运行状况,应定期对运行复合绝缘子进行抽样检测,检测周期为每3年1次,运行年限超过8年后,应缩短检测周期;对机械强度下降幅度较大的早期产品要及时更换。3.6 复合绝缘子是少维护产品,但不等于免维护,不能采用传统的方式清扫复合绝缘子,复合绝缘子运行3年后,应注意加强运行监督,伞裙表面被电弧严重烧伤后应及时更换。3.7 每年对复合绝缘子进行一次登杆检查,当伞裙表面粉化和出现裂纹、护套破损、端部附件连接部位密封破坏或出现滑移,则可以判断该绝缘子已经失效,应及时更换。3.8对运行中的合成绝缘子应参照“盐密监测点”,定期检测绝缘子憎水性,以分析该批产品的外绝缘状况。对于严重污秽地区的复合绝缘子宜进行表面电蚀损检查。在进行杆塔防腐处理时,应防止防腐漆滴落到复合绝缘子表面。3.9应定期更换一定比例的复合绝缘子做全面性能试验。对于确定性能已明显老化、不能确保安全运行的产品批次应及时更换。3.10 做好复合绝缘子挂网运行统计和故障记录,巡视中发现问题及时分析,对于不明原因闪络,应仔细查找,认真分析,并进行针对性试验。
第4章 防止覆冰及绝缘子冰闪事故
4.1 根据线路运行的气象资料、环境资料和环境特征等基础数据,准确划分覆冰、大雾等微地形、微气象控制区。4.2绝缘子覆冰闪络是污秽闪络的一种特殊形式。重冰区绝缘设计应采用增强绝缘、V型串、不同盘径绝缘子组合等形式,通过增加绝缘子串长、阻碍冰棱桥接以及改善融冰状况下导电水膜形成条件,防止冰闪事故发生。4.3加强绝缘子全过程管理,全面规范选型、招标、监造、验收及安装等环节,确保使用设计合理、质量合格的绝缘子。4.4 为防止覆冰造成导、地线断线,在线路设计时对覆冰区、不同气象区交汇处,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机械强度较高的导线,采取增加杆塔数量、缩小档距以减轻杆塔受力。选择导线间距较大杆型,防止脱冰跳跃时发生相间故障。4.5 覆冰区线路设计,杆塔的选型尽量少用或不用猫头型铁塔,且不宜采用瓷质防污绝缘子。绝缘子应采用有效的防冰措施,对单串悬垂绝缘子串以采取隔断措施为主,如采用在串上加装大盘径绝缘子、大盘径伞裙等;对双串绝缘子以及猫头型塔两边相推荐采取倒V型连接方式;若采用复合绝缘子,应选择有利于隔断冰柱的伞型结构,并在横担加大盘径绝缘子或加特制盘径伞罩。4.6 在覆冰区可以试用防冰球和隔冰环等防水
措施。
第5章 防止鸟害事故
5.1 应坚持动态管理、因地制宜的原则,对鸟类活动习性进行调查,科学合理划定鸟害区,摸索鸟害发生规律,建立鸟害杆塔台帐。5.2 新建线路投运前在划定的鸟害区杆塔要加装防鸟装置和采取防鸟措施。常见的防鸟措施有:安装惊鸟器、大型防鸟刺(安装时应考虑防鸟刺的长度与位置),涂红漆,挂小红旗,装风铃、风车,绝缘子串上方加装大盘径玻璃钢伞裙罩或大盘径绝缘子等。5.4 观察掌握鸟类在杆塔上的栖息规律,注意大型鸟类在杆塔上的停留位置。根据鸟类活动规律、鸟的类型、线路的重要程度、运行检修的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地采取防鸟措施。当上述情况发生变化时应及时采取调整措施。5.5 防鸟设施在杆塔上应安装牢固,因检修需要拆卸时要放置在可靠部位,检修结束后恢复原状,并确实紧固。采取防雷、防冰闪等措施时应注意兼顾防鸟害,以降低防鸟措施的成本。
第6章 防止雷害事故
6.1 应根据雷击跳闸记录认真总结、分析,合理划分易击区,要认真分析各种防雷措施的效果,找出适合具体线路、具体地段、具体杆塔的最佳防雷措施,防雷效果不明显的,要认真分析原因,重新考虑其他措施。6.2 山区或多雷区的线路设计应进行防雷方面的特殊考虑,如选择长效稳定的降阻措施,易绕击区应采用较小的保护角,降低杆塔高度和加装负角保护针等。6.3 多雷区应注意绝缘子类型的选择,为防止雷击引起掉线事故,多雷区不宜使用瓷绝缘子,使用复合绝缘子应加长10%-15%,或在接地侧加装1-2片悬式绝缘子。6.4 定期检查多雷区线路杆塔接地引下线的连接和锈蚀情况及防雷设施运行情况,发现损坏及时更换。杆塔接地网要严格按照图纸施工,经现场质检人员验收合格后,方可填埋。6.5 规范测试方法,定期测量杆塔接地电阻,必要时对接地网开挖检查。对超过15年的线路或采用降阻剂的杆塔,根据地质情况开挖检查接地体的腐蚀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制定改造计划。6.6 定期进行绝缘子零值测试,对零、低值绝缘子,要及时更换。6.7 重视运行线路杆塔接地网改造,根据接地电阻值及划定的易击区,按照轻重缓急的原则制订合理的改造计划,逐年进行改造,做到改造一基,合格一基。接地改造要在雷雨季节到来之前完成,同时要做好杆塔接地网资料的归档整理。6.8 重视同杆架设双回线路的防雷工作,防止双回线路同时雷击跳闸,可采用不平衡绝缘技术。6.9 合理选用线路避雷器,重视安装杆塔和相别的选择,做好运行分析和维护。6.10 充分运用雷击定位系统,指导线路防雷工作。线路雷击跳闸后,应复测故障杆塔坐标。6.11 雷击跳闸重合成功率高,雷雨季节应保证重要线路重合闸的投入。
第7章 防止采空区塌陷事故
7.1 各运行单位应与当地地质部门、煤矿等矿产部门联系,确实了解输电线路沿线地质情况,如采空区、压煤区、压矿区、取沙区等,建立采空区杆塔台帐。7.2 实时了解煤层、沙土的开采情况,加强采空区线路的测量工作,掌握采空区杆塔、导(地)线弧垂变化速度,对采空区引起地表变化频繁的地段缩短监测周期,及时采取应对措施,避免发生倒塔(杆)断线事故。7.3 设计新建线路时要尽量避开采空区,无法避开的要采取相应的基础加强设计,还应充分考虑到杆塔下沉后导线对地、对跨越物的安全距离。7.4 当天气开始变暖、地表土壤开始解冻时缩短采空区监测周期,夏季雨后应进行采空区特殊巡视,发现缺陷及时处理。7.5 聘用当地居民作护线员,随时观测,随时汇报采空区变化情况,以便运行单位能及时采取预防措施,避免事故。7.6 对无法避开采空区路径的线路,不宜
采用双回路或多回路同杆塔架设。
第8章 防止风偏事故
8.1 在线路杆塔的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各种天气情况及风力的大小,要充分考虑到影响风偏角的因素,在风力较大或易出现恶劣气象的地区,应选择空气间隙和摇摆角较大的杆塔型,并适当增大杆塔的设计强度。8.2 对运行线路,防风偏治理的重点是耐张塔风偏治理,如“干字型”耐张塔的中相绕跳线必须采用双挂点的双串绝缘子悬挂,并使跳线保持一定张力。其他类型跳线可采取加装跳线串、跳线扁担、重锤及增加跳线张力等措施,控制耐张塔的跳线风偏。8.3 直线塔的防风偏应在设计时就予以考虑,在可能出现大风地段的杆塔,定位时要重点验算杆塔垂直档距、选取允许摇摆角大的塔型、绝缘子采取“V”型结构连接等措施。运行线路的直线塔防风偏应根据杆塔使用情况、垂直档距大小等情况采取针对性措施,如加装重锤、加装防风拉线、更换绝缘子串等。8.4 新建线路设计时要加强实地勘测,巡视时应注意线路走廊两侧的悬崖、山坡、树木、建筑物等,并验算最大计算风偏的安全距离;注意线路交*跨越的其他线路是否存在大风时舞动或断线的可能,发现问题及时处理。8.5 加强特殊天气的巡视检查,及时发现线路杆塔是否存在上拔或垂直档距太小的情况,掌握大风发生的区域,准确划分特殊地形及微气象区,以便能及时采取防风偏措施,预防风偏故障。8.6 加强风振区线路的巡视检查,重点检查拉线、连接金具、导地线线夹磨损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避免掉线事故。
第9章 防止外力破坏事故
9.1 大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和《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实施细则》等有关法律、法规,加强护线宣传,广泛发动群众,开展群众性的护线活动。鼓励广大群众检举盗窍电力设施行为,及时报告电力设施丢失、线路异常等情况。建立必要的护线组织,减少外力破坏。9.2 把线路运行环境的监督检查作为重要的维护工作之一,线路运行人员要及时掌握沿线的建筑、公路、铁路、桥梁、开挖等施工作业情况,建立动态台帐,实施动态管理。9.3 对于违反《中华人共和国电力法》、《电力设施保护条例》的施工作业等行为,发现以后,及时下发《违反〈电力设施保护条例〉隐患通知书》,必要时与有关执法部门配合,共同解决。9.4 及时联系清理线路保护区内各类障碍物、堆积物,保证与线路的安全距离。9.5 加强线路防护区内树木的巡视检查,对最大计算风偏或最大计算弧垂情况下不满足安全距离的树木或倒树距离不足的树木必须及时砍伐、修剪,避免发生树害事故。9.6 在人口密集区及线路密集区的杆塔上悬挂、涂刷警示标志;线路跨越的一级公路或建筑物时,均应加装警示牌。9.7 熟悉线路周边环境,发现倾向性变化应及时采取措施。积极与当地政府及公安机关配合,制止线路下方及防护区的开山炸石爆破等行为。9.8 在易盗区的铁塔要适当提高防盗螺栓的安装高度,拉线UT线夹要全部安装防盗帽,发现杆塔设施丢失后要及时补加,并及时向当地公安部门报案,配合公安部门严厉打击破坏分子。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发布公告、开辟专栏、制作专题节目进行宣讲等。9.9近年来,高等级公路建设对输电线路造成的外力跳闸很多,应引起各运行单位的高度重视,一定要加强公路施工的全过程管理,采取多种手段,力求减少外力破坏,保证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9.10 加强与输电线路交*跨越的其他供电线路的管理,尤其是新建线路穿越输电线路时,必须要求保证施工安全和架设后能满足安全距离。
第三篇:输电线路事故预防资料
学习情景二
2.1输电线路事故预防资料
2.1.1输电线路事故原因
1.雷击。雷雨季节遭受雷击机会很多。线路遭受雷击有三种情况:一是雷击于线路导线上,产生直击雷过电压;二是雷击避雷线后,反击到输电线上;三是雷击于线路附近或杆塔上,在输电线上产生感应过电压。无论是直击雷过电压还是感应过电压,都使得导线上产生大量电荷,这些电荷以近于光的速度(每秒30万公里)向导线两边传播,这就是雷电进行波。
直击雷过电压,轻则引起线路绝缘子闪烙,从而引起线路单相接地或跳闸,重则引起绝缘子破裂、击穿、断线等事故,造成线路较长时间的供电中断。雷电进行波顺线路侵入到变电站,威胁电气设备的绝缘,造成避雷器爆炸、主变压器绝缘损坏等事故,直接影响了变电站的安全运行。
2.覆冰。在低温雨雪天气里,天气寒冷时,由于湿度高,大量水气凝聚在导线表面造成覆冰,容易造成电力系统的冰冻灾害。覆冰时保杆两侧的张力不平衡,会出现导线断落冲击荷载造成倒杆;结冰的电线遇冷会收缩,风吹引起震荡,电线有时会因不胜重荷而断裂,即使不断舞动时间过长,也会使导线、塔杆、绝缘子和金具等受到不平衡冲击而疲劳损伤。由覆冰、舞动引起的输电线路倒杆(塔)、断线及跳闸事故会给电力系统的输电线路造成重大的损害,更会威胁到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和供电系统运行的可靠性。
3.外力破坏。外力破坏电力线路引起的故障越来越多,情况也较复杂,分布面广。在山区,开山炸石很容易炸伤绝缘子、炸断导线;在线路经过的下方燃烧农作物,火焰和浓烟易导致线路跳闸;在线路保护区内施工的大型吊车、挖掘机有时会碰断导线,撞坏塔杆等;还有些不法分子受到经济利益的驱使盗窃塔材、拉线等电力设施;以及在输电线路下钓鱼、违章施工等。
2.1.2雷击线路的形式
架空线路上产生雷电过电压有两种,一种是雷直击线路引起的直击雷过电压,另一种是雷击线路附近由于电磁感应所引起的感应雷电过电压。配电线路的雷击中约20%是直击雷,而其中50%以上直击雷的电流超过20kA,约80%是感应雷,其中95%以上感应雷的放电电流小于1000A。配电线路绝缘水平低,即便装设避雷线也会反击,防止直击雷的作用不大。配电线路主要是防止感应雷电过电压。造成绝缘线路雷击断线的主要原因是雷电闪络后工频续流烧断导线引起的
防止雷击断线的措施
安装接地避雷线、安装避雷器、安装防导线熔断装置、增长闪络路径、提高线路绝缘耐压水平
2.1.3绝缘子污闪特性
绝缘子污闪是指由于表面积聚的污秽物在特定的条件下发生潮解,沿设备表面的泄漏电流急剧增加,导致设备发生闪络的现象。工厂排出的煤尘,主要成分含氧化硅、氧化硫和铝,水泥厂排放的灰尘主要是氧化硅和氧化钙,沿海地区及盐场附近的盐雾主要含氯化钠,化工厂的氨气,这些含导电性颗粒的烟尘和化学性污秽源附着在绝缘子表面,将使绝缘水平降低。
污闪事故的发生还与气候条件有关。因为干燥天气,污垢表面电阻较大不易形成闪络。大雨天气,污垢被雨水冲掉,闪络机率也小。而大雾、细雨和溶雪天气,空气湿度很大,绝缘子表面污垢吸潮,某些溶于水的物质发生分解,使表面电阻大大降低,放电电压下降。在过电压下,有时甚至在正常工作电压下发生局部放电,造成污闪事故。
污闪故障波及面广且时间较长,有时造成几十条线路污闪停电。所以,防止污闪对保证线路安全极为重要。一般可根据本地区的运行经验,采取以下防污措施。(1)确定线路的污秽期和污秽等级。
要正确了解线路通过地区的大气污秽程度和污秽性质,正确划分各地区的污秽区,以便为防污闪工作提供可靠依据。(2)定期清扫绝缘子。
在污秽季节到来之前,逐基登杆清扫绝缘子,除去绝缘子表面的污秽物。清扫方法一般每年在雨季前清扫一次,可用干布、湿布或蘸汽油的布(或浸肥皂水的布)。将绝缘子擦干净,也可带电冲洗绝缘子。对污秽严重,不易在现场清扫的绝缘子,也可以更换新的绝缘子,将旧绝缘子带回在工厂进行清扫。(3)更换不良和零值绝缘子。
定期对绝缘子串进行绝缘检测,发现不良绝缘子和零值绝缘子,要及时更换。(4)增加绝缘子串的单位泄漏比距。
绝缘子表面泄漏电流越大,污闪越严重,而泄漏电流的大小与绝缘子串的单位泄漏比距成反比。因此,可以增加绝缘子片数或改为耐污绝缘子来增加绝缘子串的单位泄漏比距。(5)采用防污涂料。
对污秽严重地区的绝缘子,必要时可采取定期在表面涂有机硅油等防污涂料,以增强其抗污能力。有条件时,也可采用半导体釉绝缘子。(6)采用合成绝缘子。
合成绝缘子是由环氧玻璃纤维棒制成芯棒和以硅橡胶为基本绝缘体构成。环氧玻璃纤维棒抗张强度相当高,硅橡胶绝缘伞裙具有良好的耐污闪性能,所以采用合成绝缘子是线路防污闪的有较措施。2.1.4 线路覆冰的特性
线路覆冰指雨滴在遇到冷空气后凝结在输电线路上,造成大面积电线被冰包住的现象,线路覆冰是严重的供电系统自然灾害,可造成线路塔杆倾倒、断裂,严重可造成整个电网停电。
冷的雨滴凝结在电线上,就形成电线覆冰,如果一个范围内的所有电线都被冰包住,这就是线路覆冰。覆冰使细的电线变成了冰棍,对于长距离输电的高压电线,使支撑高压线的铁塔加大了负重。严重的覆冰使铁塔无力支持这些电线而倒塌。而铁塔上的绝缘子串上有了覆冰就只能拉闸使输电线停止输电,于是造成大面积的电力中断。线路覆冰是严重的灾害,而人工除冰是保证电网畅通的唯一办法。覆冰按形成条件及性质可分为五种类型: 雨凇覆冰
是在冻雨期发生于低海拔地区的覆冰,持续时间一般较短,环境温度接近冰点,风相当大,积冰透明,在导线上的粘合力很强,冰的密度很高,雨凇覆冰是混合凇覆冰的初级阶段,由于冻雨持续期一般较短,因此,导线覆冰为纯粹的雨凇覆冰的情况相对较少。混合凇
当温度在冰点以下,风比较猛时,则形成混合凇。在混合凇覆冰条件下,水滴冻结比较弱,积冰有时透明,有时不透明,冰在导线上粘合力很强。导线长期暴露于湿气中,便形成混合凇。混合凇是一个复合覆冰过程,密度较高,生长速度快,对导线危害特别严重。软雾凇
轻雾凇是由于山区低层云中含有的过冷水滴,在极低温度与风速较小情况下形成的。这种积冰呈白色、不透明、晶状结构、密度小,在导线上附着力相当弱。最初的结冰是单向的,由于导线机械失衡,逐渐围绕导线均匀分布,在此情况下,这种冰对导线一般不构成威胁。白霜
白霜是空气中湿气与0℃以下的物体接触时,湿气往冷物体表面凝合形成的,白霜在导线上的粘结力十分微弱,即使是轻轻地振动,也可以使白霜脱离所粘结导线的表面,与其他类型覆冰相比,白霜基本不对导线构成严重危害。雪
空气中的干雪或冰晶很难粘结到导线表面。只有当空气中的雪为“湿雪”时,导线才会出现积雪现象。当有强风时,雪片易被风吹落,导线覆雪不可能发生,故导线覆雪受风速制约,因此平原地区或低地势无风地区,导线覆雪现象较山区常见。2.1.5输电线路施工预防的规范和技术要求 GBJ 233-1990 《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GB/T 16434-1996 《高压架空线路和发电厂、变电所环境污秽分级及外绝缘选择标准》 GB 50061-1997 《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 DL/T 620-1997 《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 DL/T 621-1997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
DL/T 627-2004 《电力系统常温固化硅橡胶防污闪涂料技术条件》 DL/T 741-2001 《架空送电线路运行规程》
DL/T 864-2004 《标称电压交流架空线路用复合绝缘子使用导则》 DL/T 5092-1999 《110-500kv架空送电线路设计规程》
防止架空输电线路(以下简称线路)倒杆塔事故,是线路运行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必须严格执行GBJ 233-1990、GB 50061-1997、DL/T 5092-1999和《110(66)kV~500kV架空输电线路运行管理规范》等标准和相关文件的规定。
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线路拉V塔或拉猫塔连续基数不宜超过3基、拉门塔连续基数不宜超过5基,运行中不满足要求的应进行改造。加强对拉线塔的保护和维护,拉线塔本体和拉线下部金具应采取可靠的防盗、防外力破坏措施。在有拉线塔的线路附近还应设立警示标志。
在风口地带或季风较强地区,新建线路杆塔除按第十二条要求采用防盗螺栓外,其余螺栓应采取防松措施。对运行中的杆塔也应按此要求进行改造和完善,并做好日常巡视及检查,必要时可增加防风拉线。
2.2输电线路事故预防方案 2.2.1输电线路的防雷保护
为预防和减少雷害事故,应认真执行DL/T 620-1997、DL/T 621-1997和DL/ T741-2001以及其他相关规定。
各电压等级线路应具备相应的耐雷水平,尤其要保证发电厂、变电所(站)进线段具有足够的耐雷水平,不满足要求的应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新建110kV~500kV线路应沿全线架设双根架空地线,66kV线路应沿全线架设单根架空地线。架空地线的保护角应符合规程要求,山区线路尽量采用小保护角,在坡度较大地区宜采用负保护角。现有110kV单根架空地线或66kV无架空地线的线路,在雷害多发区,宜改为双根或单根架空地线。
加强对绝缘架空地线放电间隙的检查与维护,确保动作可靠。
根据不同地区雷电活动的剧烈程度,在满足风偏和导线对地距离要求的前提下,可适当增加绝缘子片数或加长复合绝缘子结构长度,对复合绝缘子可在其顶部(接地端)增加一片大盘径空气动力型绝缘子,以提高线路的耐雷水平。对瓷绝缘子,还应加强零值、低值绝缘子的检出工作。
积极开展雷电观测,掌握雷电活动规律,确定雷害多发区。对雷击跳闸较频繁的线路,找出易击点,采取综合防雷措施(包括降低杆塔接地电阻、改善接地网的敷设方式、适当加强绝缘、增设耦合地线、使用线路型带串联间隙的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等手段),降低线路的雷击跳闸率和事故率。
采取降阻措施须经过技术经济比较,在土壤电阻率较高的地段,可采用增加垂直接地体、加长接地带、改变接地形式、换土或采用接地新技术(如接地模块)等措施,慎用化学降阻剂。在盐碱腐蚀较严重的地段,接地装置应选用耐腐蚀性材料或采用导电防腐漆防腐。
重视接地引下线的运行维护工作,腐蚀严重地区适当增大接地引下线的截面,在雷雨季节加强接地引下线与(杆)塔连接情况的检查。
发电厂及变电所(站)进线段线路1~2km每2年进行一次接地电阻的检测工作,雷击多发区每3年一次,一般地段每4年一次。对接地装置除定期进行抽样开挖检查外,还应对历次测量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对变化较大者应及时开挖检查。
一般应使用接地摇表测量接地电阻值,测量结果应采用季节系数进行修正,季节系数的选取可参照《110(66)kV~500kV架空输电线路运行管理规范》 2.2.2输电线路防污
为降低线路的污闪跳闸率和事故率,避免重要线路发生污闪事故,杜绝电网大面积污闪事故,应严格执行GB/T 16434-1996以及其他相关规定。
完善防污闪管理体系,明确各级防污闪管理人员的职责。
对绝缘子实行全过程管理,加强零值、低值绝缘子的检出工作,保证绝缘子运行状态良好。
坚持定期进行线路绝缘子的盐密测量,及时了解污源变化和气候变化,并根据变化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污闪措施。及时修订污区分布图,做好防污闪的基础工作。
新建和扩建线路的外绝缘配置应以污区分布图为基础,结合运行经验并根据城市发展、线路的重要性等,合理选取绝缘子的种类、伞型和爬距并适当留有裕度,提高线路防污闪能力。
运行线路的外绝缘配置应不低于所处地区污秽等级所对应的爬电比距上限值,不满足要求的应予以调整。受条件限制短期内不能调整的,应采取有效的防污闪辅助措施。
坚持适时的、保证质量的清扫,落实“清扫责任制”和“质量检查制”。有条件的单位可开展以盐密指导清扫的工作。复合绝缘子具有较强的抗污闪能力,可按DL/T 864-2004的要求选用,但在使用中须考虑防雷要求,同时应加强对其端部密封情况的检查。
绝缘子表面涂“RTV”涂料是预防污闪的辅助措施,在污秽严重地段可个别采用,具体按DL/T 627-2004的要求执行。
在鸟害多发地段,新建线路设计时应考虑采取防鸟措施。对运行线路的直线杆塔悬垂串和耐张杆塔跳线串第一片绝缘子,宜采用大盘径空气动力型绝缘子或在绝缘子表面粘贴大直径增爬裙,也可在横担上方增设防鸟装置或采取其他有效的防范措施。
2.2.3输电线路的防冻与防洪
输电线路覆冰是天空中的“过冷却”水滴及湿雪下降碰到低干0℃的导线时,在导线周围凝结而成的。对电力设施的危害程度主要与沉积在导线及线路沿线周围榭木表面冰层的厚度有关。
当导线表面的覆冰越积越厚,导线将承受几百公斤到几吨的荷载,这时导线自重及所覆的冰重产生的拉力将通过导线、导线金具、绝缘子传递给杆塔,杆塔又将拉力传给拉线,只要导线、金具、绝缘子、杆塔、拉线、拉线绝缘子、拉线固定件等其中一个环节承受不住所受拉力,就将会出现倒塔(杆)和断线的事故,这种事故往往会扩展至一个耐张段。南阳市西部110KV丹二线曾多次发生倒塔断线事故,就是由于导线上积冰过厚。一个耐张段的覆冰重量有时竞达40多吨,铁塔主材或包钢螺栓承受不了如此大的拉力而折断主材,或拉断包钢螺栓,导致铁塔主材拉折,铁塔部分倒下,并将波及一个耐张段,引起严重的后果,造成局部停电事故。
对于天气严寒的高山地区来讲,导线覆冰严重影响着高压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覆冰带来了安全生产方面的危害,并加大了维护工作量,增加了企业成本,减少了供电收入。因此有效地避免和防止冰灾对高压输电线路造成的危害,是电力企业必须要面对的课题。提高工程设计标准,抓好工程施工质量对于跨越高山大岭的高压输电线路应从设计和施工上把好质量关:一是在风速和覆冰厚度上要研究,设计条件要至少按30年一遇的强冰雪天气进行设计;二是导线要采用加强型的,绝缘子及金具也要考虑使用加强型的,铁塔要选用呼称高低而且受力较大的;三是减小档距,多设耐张段,多采用耐张塔,尽量减少事故时的影响面积,防上事故扩张;四是注意导终、绝缘子、金具、杆塔、拉线的质量,确保达到设计的应力要求;五是注意塔基的浇筑及导线弧垂要严格按设计施工。
输电线路防洪(1)护岸设施:护岸办法主要采用筑拦水坝,修河岸护坡,沿岸打排桩或用草袋、铅丝网笼装砂石沿岸堆砌。
(2)护基设施:一般采有围桩(即在杆塔周围打木桩)或浇注混凝土墩。(3)修建排洪沟。
必须强调:在选用防洪设施时,应考虑今后几年可能遇到的威胁,并可考虑杆塔搬迁。对已有的防洪设施必须列为巡视的重点,特别是洪水过后,应尽快进行特殊巡视。
2.2.4防暑、防腐和防鸟害
防暑:
积极采取应对措施,缩短线路巡视周期,对新老线路进行专属检查,对设备接点进行不定期红外测温;对线路导线、连接金具、绝缘金具、接地通道情况及防洪、防汛等措施进行检查,对金具等进行测试;对输电线路设备进行夜间特巡,并增加特巡次数;组织有经验的技术人员对线路设备进行判定、评估等;有效预防和控制高温天气设备过热,以及线路在高温天气下运行引发的各类金具事故,切实保障负荷高峰期电网安全供电。
防腐:导线和架空地线大量使用钢芯铝绞线或钢绞线,腐蚀破坏是钢芯铝绞线的主要破坏形式之一。导线的腐蚀是一个严重的问题,最易引起腐蚀的是钢芯。就导线架设的地区而言,沿海工业区、工业区、沿海地区和农村地区依次排列,腐蚀逐步减轻。在沿海工业区,钢绞线只有数年就严重腐蚀,钢芯铝绞线的钢芯也会引起严重腐蚀。采用镀铝锌合金的钢丝,钢丝寿命可延长1倍左右。然而,它仍不能与稀土电工铝导体相提并论,稀土电工铝的寿命至少可延长3~4倍以上。
钢芯铝绞钱在大气中受水分、化学气体和盐类物质等作用会发生腐蚀,腐蚀程度与导线的材质成分和制造工艺有密切关系。导线的腐蚀形态有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并以电化学腐蚀为主,而且主要是外层腐蚀。当空气湿度较大时,导线表面水分会凝聚成水膜,大气的O2、CO2及其它气体如H2S、NH2、SO2、NO2、Cl2、HCl等和盐类物质溶解于水膜中,形成电解液薄层。电解液薄层与金属氧化膜发生反应而产生孔蚀。在导线内部铝股与镀锌钢芯接触层,由于金属电极电位差异,也会产生接触腐蚀。铝股受腐蚀后表面会产生白色粉末,并布满麻点,铝股与钢芯接触层也会产生白色粉末状物,同时导线明显变脆,抗拉强度明显降低,严重时会造成断股、断线,大大地缩短了导线的使用寿命。
为提高钢芯铝绞线的耐蚀性,通常在钢芯线与铝绞之间涂上有机材料制成的防腐蚀油脂,阻挡雨露及腐蚀性气体对钢线的腐蚀,以延长钢线寿命,使之能与铝线寿命相匹配,但防腐蚀油脂增加了导线的重量,长期使用会由于老化而失效。如果用铝包钢线代替镀锌钢线,使导线中的承力与导电部分之间相接触的金属相同,则不会形成原电池。
防鸟害:人们对鸟巢威胁输电线路安全运行并没有从思想上引起足够的重视。防鸟害措施主要采取在铁塔横担头上安装散状式防鸟刺、风动型驱鸟架、风动平面镜式惊鸟装置和网罩式封堵网等措施。一般只是在发现有鸟巢时,才采取防鸟措施。时间一长鸟儿对安装的各类驱鸟、惊鸟装置不再害怕,因此仍然会在塔头带电导线上方筑巢。而且,筑巢杂草与防鸟装置相缠绕,使鸟巢更稳固也更凌乱,最终导致这些措施基本失效。
封堵式防鸟措施其基本思路就是在铁塔横担头上安装防鸟盒,对横担头鸟儿筑巢的有效空间进行封堵,不允许鸟儿筑巢于此。防鸟盒材料采用绝缘塑料面板拼装而成,每基铁塔的两个边横担绝缘子挂点上方安装防鸟盒,中横担绝缘子挂点上方则采用两块夹板绑扎安装。2004年上半年,在部分输电线路铁塔上安装防鸟盒后,起到了一定的效果和作用。在此基础上,还布置运行人员对鸟类频发区线路由月度周期巡视改为周巡视,增加巡视频率,一般为每周2~3次。
2.2.5输电线路的防风及防止导线舞动
(一)已加装防舞装置的线路,应加强对防舞装置的观测和维护,对超过设计冰风阈值发生的舞动应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二)对已发生过舞动的线路,应及时进行检查和维修,并积极开展防舞研究,采取防舞措施(如加装防舞装置),以降低舞动发生的几率,减小舞动造成的损失。
(三)未加装防舞装置的线路,舞动易发季节到来时,运行部门应加强观测,并制定应急预案。
(四)加装防舞装置的同时应考虑防微风振动的要求,并进行必要的防振试验或现场测试,确保线路的安全运行。
2.2.6防止外力破坏和金具断裂
认真贯彻执行和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和《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实施细则》,做好线路保护工作。发现有危害线路安全运行的单位和个人,及时递交《影响线路安全运行整改通知书》并敦促其整改。积极配合当地公安机关及司法部门严厉打击破坏、盗窃、收购线路器材的犯罪活动。
积极取得当地政府部门的支持,加强对线路保护区的整治工作,严禁在保护区内植树、采矿、建造构筑物等,保证线路通道满足安全运行要求。
依靠群众搞好护线工作,建立并完善群众护线制度,落实群众护线员的保线、护线责任。
在线路保护区或附近的公路、铁路、水利、市政等施工现场应设置警示标志,并做好保线、护线的宣传工作,防止吊车等施工机具刮碰导线引起的跳闸或断线事故。
严禁在线路附近烧荒、烧秸秆等,在烧荒季节加强巡视和宣传,一旦发现立即制止。严禁在距线路周围500米范围内(指水平距离)进行爆破作业。因工作需要必须进行爆破作业时,应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采取可靠的安全防范措施,确保线路安全,并征得线路产权单位或管理部门的书面同意,报经政府有关管理部门批准。另外在规定范围外进行的爆破作业也必须确保线路的安全。
2.3降低接地电阻的组织措施 2.3.1接地电阻
接地电阻,除了具有传统的辅助地极测接地电阻的功能外,还具备了无辅助地极测量的独特功能,改变了测试接地电阻传统的测量原理和手段:采用双钳口非接触测量技术无需打辅助地极,也无需将接地体与负载隔离,实现了在线测量。在单点接地系统、干扰性强等条件下,可以采用打辅助地极的测量方式进行测量。
2.3.2接地装置
接地装置是指埋设在地下的接地电极与由该接地电极到设备之间的连接导线的总称。接地装置是由埋入土中的金属接地体(角钢、扁钢、钢管等)和连接用的接地线构成。
按接地的目的,电气设备的接地可分为:工作接地、防雷接地、保护接地、仪控接地。
工作接地:是为了保证电力系统正常运行所需要的接地。例如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中的变压器中性点接地,其作用是稳定电网对地电位,从而可使对地绝缘降低。
防雷接地:是针对防雷保护的需要而设置的接地。例如避雷针(线)、避雷器的接地,目的是使雷电流顺利导入大地,以利于降低雷过电压,故又称过电压保护接地。
保护接地:也称安全接地,是为了人身安全而设置的接地,即电气设备外壳(包括电缆皮)必须接地,以防外壳带电危及人身安全。
仪控接地:发电厂的热力控制系统、数据采集系统、计算机监控系统、晶体管或微机型继电保护系统和远动通信系统等,为了稳定电位、防止干扰而设置的接地。也称为电子系统接地。
2.3.3降低接地电阻的办法
接地电阻的大小直接影响防雷装置的性能优劣。目前 , 降低接地电阻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对土壤进行化学处理 在接地体周围土壤中加食盐、木炭、电石渣、石灰等化学物 ,提高土壤导电性。例如土壤中加入食盐时 ,砂质黏土电阻 率可减少 1/ 3~1/ 2 ,砂土可减少 3/ 5~3/ 4 ,多岩土壤可增加 60 %。这种方法虽然工程造价较低且效果明显 ,但会降低接 地性能的稳定性 ,加速接地体腐蚀 ,减少接地体的使用年限。
深埋接地极 当地下深处的土壤电阻率较低或有水时 ,可采取深埋接 地极来降低接地电阻值。这种方法对含砂土壤效果明显。据 有关资料记载 ,在 3 m 深处的土壤电阻系数 100 % ,4 m 深处 为 75 % ,5 m 深处为 60 % ,6.5 m 深处为 50 %。这种方法可 以不考虑土壤冻结和干枯所增加的电阻系数 ,但施工困难 ,土 方量大 ,造价高 ,在岩石地困难更大。
更换土壤 这种方法是用电阻率较低的土壤替换原有电阻率较高的 土壤 ,置换范围在接地体周围 0.5 m 以内和接地体的 1/ 3 处。但这种置换方法对人力和工时耗费都很大。使用接地电阻降阻剂 一般在接地要求较高的设备接地时采用这种方法。在接 地体周围敷设降阻剂后 ,可增大接地极外形尺寸 ,降低与周围 大地介质之间的接触电阻 ,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接地极的接地电阻。降阻剂用于小面积的集中接地小型接地网时 ,降阻 效果较为显著。降阻剂是由几种物质配制而成 ,具有导电性能良好的强 电解质和水分。这些强电解质和水分被网状胶体包围 ,网状 胶体和空格又被水解和胶体填充 ,使它不至于随地下水和雨 水流失 ,因而能长期保持良好的导电作用。这是目前采用的 一种较新和积极推广的方法。
污水引入 为降低接地体周围土壤的电阻率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可将无腐蚀的污水引到埋设接地体处。接地体采用钢管 ,在 钢管上每隔 20 cm 钻一个 5 mm 的小孔 ,使水渗入土壤中增 加接地体周围含水量 ,以增强导电性及降低接地电阻。
2.3.4输电线路杆塔接地电阻的测量实训
使用接地电阻测试仪型摇表,测量范围0~1000Ω。测试仪由手摇发电机、电流互感器、滑线电阻及检流计等组成。全部机构装在塑料壳内,外有皮壳便于携带。附件有2个辅助探针和3根导线。
测试前首先打开杆塔接地线与杆塔的连接螺栓,然后将接地摇表的E端连接到接地极,P端和C端分别与20米长导线的电位探针、40米长导线的电流探针相连接。
测试时,发电机摇柄以每分钟150转的速度转动,产生105~115赫兹的交流电,此电流从发电机经过一个电流互感器一次绕组、接地极(被测物)、大地和电流探针返回到发电机形成回路,在电流互感器二次绕组上产生一个电流,此电流带动指针偏转,通过可调电阻,使指针指零,即使检流计到达零位,从而读出一个电阻值,此电阻值可近似认为是杆塔的接地电阻值。这种测试方法测得的是杆塔的接地极的接地电阻,但杆塔顶部的架空地线与接地极之间的电气导通性没有检测。按照DL887-2004 杆塔工频接地电阻测量规程中的规定:接地极或自然接地极的对地电阻和接地线电阻的总和,称为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
2.4降低输电线路杆塔接地电阻任务的完成情况检查
2.5输电线路事故的预防任务总结
1.了解国家/行业相关法律、规范与标准。2.掌握架空输电线路事故常见因素。3.掌握架空输电线路事故现象。
4.能够按要求完成输电线路常事故的预防方案的制定。5.熟悉输电线路杆塔接地电阻的计算。6.熟悉输电线路杆塔接地电阻的测试。
7.能够完成接地电阻的测试分析,并可以对接地装置进行改善。
第四篇:输电线路鸟害事故原因及预防措施
输电线路鸟害事故原因及预防措施
随着人类对自然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加强,鸟类的繁衍数量逐渐增多,活动范围日趋扩大,给线路'>输电线路造成了极大危害。线路的防鸟害工作刻不容缓。1鸟类对线路'>输电线路的危害
1.1鸟类筑巢
春季鸟类开始在线路'>输电线路杆塔上筑巢产卵、孵化。经实地观察,多是喜鹊、乌鸦、苍鹰等鸟类。这些鸟口叼树枝、铁丝、柴草等物,在线路上空往返飞行,当铁丝等物落在横担与导线之间,会造成线路故障。刮风时,杆塔上的鸟巢被风吹散掉落在带电导线或悬瓶上,会造成短路接地故障。
1.2鸟类飞行
体型较大的鸟类,如黑鹳,其体长1m多,翅膀展开更大。体型较大的鸟类或鸟类争斗时飞行在导线间可能造成相间短路或单相接地故障。
1.3鸟粪闪络
鸟类(特别是猫头 鹰的稀屎)污染瓶串,在空气潮湿、大雾时易发生闪络。鸟站在瓶串上部的横担上向下拉稀屎并沿瓶串下流时造成单相接地,或者鸟粪随风吹向带电体造成空气间隙击穿,引起故障。
2鸟害故障发生的特征
2.1鸟害引起故障的地形地貌经观察,鸟害引起故障的地形地貌,多在靠近河流、水库、低洼潮湿地带;有较大树木和一些村庄少、僻静开阔的庄稼地带。根据大同地区的资料统计,鸟害分布区域特征如表1所示。
2.2鸟类造成故障时的季节特征
鸟类造成线路故障时气象条件大多是晴天、阴雨天,在雷暴日天气时很少发生。鸟害一年四季均有发生,但各季情况有所不同,其季节特征见表2。
2.3鸟类故障的电压等级分布
从鸟类造成故障的电压等级看,20发生在220kV线路上,80发生在110kV线路上。
2.4鸟害造成闪络的特征
鸟落在杆塔横担上或在杆塔附近飞翔时,其排泄物呈流体状并且部分桥接了导体与杆塔之间的绝缘而导致闪络。鸟害造成闪络多数沿瓷瓶串,约占70;沿空气闪络约占30。沿瓷瓶串闪络是由于鸟类粪便顺着瓶串造成的单相接地,沿空气闪络多数是由于风吹鸟粪,使鸟粪对过引线或对横担与带电体放电闪络。另外当鸟粪积累到一定数量后,在潮湿的情况下也会发生闪络。鸟害故障具有继发性,某处故障会在同一天或相隔几天再次甚至多次发生。
3预防鸟害故障的措施
3.1预防鸟害故障的组织措施
(1)做好线路鸟害特征区域的界定与划分;
(2)依据鸟类活动规律制订可行的反措计划;
(3)清扫绝缘子,特别是鸟害活动频繁的地区绝缘子更要多次清扫,以保证绝缘良好;
(4)积极开展监察性巡视,掌握绝缘子污染状况,开展状态检修;
(5)积极开展防鸟害专项治理活动;
(6)防鸟害工作应做到设计、基建、生产统筹考虑,超前预防;
(7)增加资金投入,改变传统的防鸟害方法;
(8)做到只防鸟害而不杀、不伤鸟,保护鸟类。
3.2防鸟害的技术措施
(1)安装惊鸟装置,红色、有反光镜、发出声音;
(2)安装风车或翻板、档板、惊鸟旗等;
(3)杆塔上捆绑红布条或装有声音的装置;
(4)安装刺鸟装置,可采用GJ-120型钢绞线(19股)装于瓷瓶串上方,并用并沟线夹把钢绞线与横担夹紧,把钢绞线散成球状,使鸟不能在此停落;(5)在杆塔上挂死鸟或悬挂恐怖图形装置,如三维立体牌,反光惊鸟,并有灵活转动的眼睛,起到惊吓鸟类的作用;
(6)采用防鸟罩,如大盘径瓷瓶或合成绝缘子罩,装于靠横担第一片悬瓶处,以防止鸟类排泄鸟粪时造成线路故障。
3.3研制新的防鸟害装置
如具有声、光的电子驱鸟装置,基本原理是,当物体突然进入该装置的红外线测试区域内,就自动接通电源发出鸟类惨叫和亮光,起到驱鸟的作用。
上述防鸟害办法随着鸟类 适应能力的增强,时间一长就习以为常,失去作用。故各种防鸟害装置、办法应交替使用。
第五篇:浅谈输电线路冰害事故及原因
浅谈输电线路冰害事故及原因
【摘要】近年来,由于输电线路上覆冰引起的线路断线频繁发生,对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以及经济损失造成了巨大的影响。本文主要从输电线路发生覆冰的原因以及影响覆冰的不同因素等角度出发,提出了些许防止冰害事故的技术措施。【关键词】输电线路;事故;覆冰;防治 1.引言
据统计,2003年电网有500kV的输电线路是因覆冰导致的线路跳闸有12次,因覆冰产生的事故有7次,其主要发生在我国的西北、华东、东北地区。2005年全网220kV及以上的输电线路因覆冰舞动而引起的跳闸有98起。覆冰事故引起的输电线路故障已经严重影响到了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电网供电的可靠性也被冰害事故严重威胁着 2.冰害事故的主要类型以及原因分析
2008年我省由于受到雨雪冰冻灾害使得110kV输电线路有83处倒杆,18处倒塔。60处杆塔偏斜受到损坏,49处杆塔横担的部件弯曲折断,421处地、导线发生断线;35kV电路中受损的线路长度约为273千米;10kV线路中16935处杆塔受损,受损的线路长度约3615千米,0.4kV受损的台区约2551个,损坏的配变台区约680台,8992处电杆基受损,线路受损的总长度约2300千米。2.1冰害事故的成因分析
通过长期对覆冰的分析和观测,我国输电线路的覆冰事故发生原因可以归纳成以下几点:
①对输电线路的覆冰规律在认识方面不足,设计线路时,线路选择的路径不合理,缺乏抗冰害经验,使得冰害的事故时常发生;
②有些设计的输电线路抗冰厚度比实际的覆冰值要低,当遭遇严重的覆冰时,就会发生覆冰事故;
③某些输电线路在重冰区,虽然具有一定抗冰的能力,但因为气候十分恶劣,某些环节依然较薄弱,当遇到恶劣的气候条件,输电线路的电气和机械性能降低,导致覆冰事故。2.2冰害事故的类型
输电线路形成覆冰通常是在初春或严冬的季节,当气温下降到-5摄氏度到0摄氏度,且风速在3到15米每秒时,若遇到了雨夹雪或大雾,首先在输电线的路上将会形成雨淞,这个时候若是天气突然变冷,出现了雨雪天气时,雪和冻雨就在粘结强度比较高的雨淞上面开始迅速地增长,最后形成了较为厚的冰层。2008年我省的轻冰区主要多为110kV的线路,据统计,该区110kV输电线按照5毫米冰区所设计的,但实际的覆冰厚度约达60毫米左右,局部地区覆冰80毫米以上。巡视110kV线路的跳闸故障时,测得地、导线覆冰的直径约200毫米左右,通过观察拉线覆冰的情况,覆冰的结构以雾凇夹雪为主,相对的密度是0.4到0.6覆冰的厚度折算为40到60毫米。之后通过对其的运行与观察,发现该区110kV每年都会发生覆冰,其厚度为50毫米左右。但是该区最大的设计覆冰厚度约20毫米,因此输电线路覆冰所导致的事故主要有以下几种: 2.2.1覆冰导线舞动事故
导致输电线路跳闸以及停电,甚至发生断线倒塔等严重的事故。舞动时有可能会导致相间闪络,对导线、地线以及金具等一些部件造成损坏。2.2.2绝缘子冰闪事故
当冰中所参杂的污秽等一些导电的杂质更容易导致冰闪事故的发生,而且覆冰还会改变绝缘子电场的分布,就是能够将覆冰可看作为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参杂物。2.2.3过负载
导线都会针对覆冰事故进行抗冰的设计,当覆冰超过了设计时抗冰的厚度范围,就会导致烧断导线,闪络以及烧伤等事故的发生,以至于对金具造成损坏,甚至发生断线倒塔、地线断裂、绝缘子串翻等现象发生。
2.2.4覆冰不均匀或者脱冰时期不同的事故
导线电气的间隙减少导致闪络、绝缘子与导线闪络的发生、对绝缘子造成破裂或损伤、使得杆塔横担变形或扭转以及导线发生断裂等多种情况,大多数是因为相邻档覆冰不均匀或者是线路脱冰的时期不同所产生的张力差导致的。3.覆冰的影响因素
当水汽与温度为覆冰创造了形成的条件后,而且风也对导线覆冰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在风作用之下,大量过于冷却的水滴由此进入了送电线路,之后和导线发生了碰撞并且被截获,继而导致了水滴逐渐开始增大,最终导致覆冰的现象发生。据观测的结果显示,覆冰先成长部位为导线的迎风面,当这个迎风面接近了某一个覆冰的厚度时,在重力的作用影响之下,将让导线发生扭转,使得新迎风面的“诞生”。之所以覆冰逐渐开始增大主要是因为导线不断的扭转,而在该作用之下,导线的上面也形成了椭圆形或者圆形的覆冰。另外,对覆冰造成影响的因素不只是风速,其中风向也对导线覆冰有着影响,较轻覆冰的现象主要是发生在导线和风向平行的状况,或者是风向与导线间的夹角大于150度或小于45度;然而当导线和风向垂直.或者是二者间夹角为45到150度之间时,此时覆冰的现象较严重。
不仅如此,导线悬挂的高度、线路的走向及导线直径也会对导线覆冰量造成一定的影响。一般的情况之下,我国南北走向导线的覆冰要比东西走向导线的覆冰现象较弱一些。所以,在覆冰较为严重的地区在可以确定线路的走向时,应尽量避免线路为东西走向。另外.随着导线悬挂的高度越来越高,覆冰的现象就越严重,主要是由于导线悬挂的高度对其造成的影响,空气里液水的含量也会随之升高.从而导致覆冰的形成。导线的粗细也会对覆冰量造成影响,一般而言,导线越粗,覆冰的量也会随增加。4防治的措施
输电线路的覆冰严重威胁到电力系统可靠安全的运行,所以采取要相应的防治措施。4.1设计避冰
对输电线路进行设计时,应避开覆冰区域。在线路的路径进行选择时,要对覆冰进行调研,并比较技术的经济,避开重冰区,走线要沿着起伏不太大的地形;同时还要避免风道、横跨垭口、水库、湖泊等易发生覆冰的区域;翻山越岭时要避免大高差、大档距;沿着山岭通过的时候,要沿着阳面或背风向走线。对于不能避开的覆冰区,设计线路时要充分的考虑线路的气象条件、走廊地形等,确保抗冰的强度足够,以防止电气和机械事故的发生。4.1.1抗冰技术
输电线缆抗冰雪的措施可从以下几点入手。①发热融冰
让输电线的本身发热,使得冰融化。主要措施为:
直流电的融冰技术。用直流电在导线的电阻内产生热使得覆冰融化,要加装直流转换的 调压装置。
交流电的融冰技术。主要用于低压的线路之上,用特设的发电机或变压器断开和供给覆冰线路的短路电流。
使负荷电流增大来融冰。利用电阻的发热融冰。可用于绝缘架空的地线。在线路的导线上通过比正常运行的电流值高的电流。②振动除冰
通过让输电线振动,来除冰。具体的措施为: 机械除冰。线路在覆薄冰的时候用滑车式的除冰器来除冰。
手工除冰。停运线路,让人员登杆,用榔头敲击,线路的覆冰加厚迅速而没有达到设计的值时,让导线振动来脱冰。③改进结构减冰。
通过改进导线的结构,让冰雪不易附在导线上。选用防积雪型的架空导线亦或是安装平衡锤、阻雪环在导线上。④使用防冰材料。
使用新型的材料或刷涂防覆冰的材料在导线上,防止电缆覆冰。4.2绝缘子抗冰的措施
据统计,冰闪的几率和绝缘子的串型式有直接关系。所以可采取以下措施: ①加装大盘径的绝缘子
加装大盘径的绝缘子可以把横担上流的冰水和绝缘子串的覆冰给隔断,达到防冰的目的。②绝缘子串的插花
在玻璃或瓷悬垂的绝缘子串上面插花再装上大盘径的绝缘子、插花在复合的绝缘子上面使大直径的伞裙增加,通过这些方法来融冰,形成不连续的短接冰凌。③使用V型或倒V型配置悬垂绝缘子。
将悬垂的绝缘子串布置成倒V型或者V型,倾斜绝缘子串,不仅无法形成连续冰凌,还可以使绝缘子串自洁的性能增加,有较良好防冰的效果。4.3输电杆塔抗冰的措施
优先对线路发生冰灾的区域采取改道的方案,使线路在易覆冰区域减少。在改建的时候,应对档距与相应高差进行限制,加以避免杆塔两侧的大小较悬殊的现象发生。
对无法改变路径,同时又在地形环境恶劣的线路而言,应与冰灾受损的情况相结合,采用放松地、导线的张力和适当的增设杆塔使得档的距离缩小等措施,让导线安全的系数提高,减少纵向不平衡的张力。
对于未发生倒塔和断线但有严重覆冰情况的区域,可减小耐张段的长度或是增加设置耐张塔,从而使线路抗冰的能力提高。
4.4建立监测冰情的预警系统,加强运行的管理
对线路的参数进行检测,包括有现场图像、风速、风偏角、湿度、温度、导线的张力、重力、舞动的幅度、绝缘子的倾角、导线的弧垂以及风向等参数。通过分析采集线路的参数,系统的作出判断,之后控制装置的动作。研究在线检测的新型技术,随时对微气象进行掌握,具有视频和图像预报警及监测的功能。5.结束语
综合上述,输电线路覆冰对电力系统安全可靠的运行造成影响。本文主要从输电线路发生覆冰的原因以及影响覆冰的不同因素等角度出发,提出了些许防止冰害事故的技术措施。在运行的过程中,要加强运行的管理,建立对冰情监测的预警系统,在形成冰害之前要消除覆冰,确保输电线路安全的运行。【参考文献】:
[1]陆佳政,蒋正龙,雷红才等.湖南电2008年冰灾事故分析[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8.32(11):16-19;[2]黄新波.刘家兵.蔡伟等.电力架空线路覆冰雪的国内外研究现状[J].电网技术.2008.32(4):23-28;[3]申屠刚.电力系统输电线路抗冰除冰技术研究进展综述[J].机电工程.2008.25(7):72-75;[4]易辉.查宜萍.何慧雯.防覆冰涂覆材料的应用分析与研究[J].电力设备.2008.6(9):16-19;[5]贾雷亮.陈宝骏.输电线路绝缘子冰闪特征与防范[J].山西电力.2007.2(1):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