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市场经济体制下职工文体协会对工会的促进作用

时间:2019-05-14 02:04: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市场经济体制下职工文体协会对工会的促进作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市场经济体制下职工文体协会对工会的促进作用》。

第一篇:浅谈市场经济体制下职工文体协会对工会的促进作用

浅谈市场经济体制下职工文体协会对工会的促进作用

近几年来,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逐步完善的新形势下,随着漯河市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职工宣教文体工作的方式、方法、内容形式也面临着新的挑战。针对许多单位组织文体活动难、职工精神文化需求得不到满足的现状和特点,漯河市总工会创新工作思路,以工人文化宫为阵地,以基层骨干企、事业单位工会组织为依托,于2002年4月份成立了“漯河市

职工文体协会”,并独辟蹊径,汇聚蕴藏在全市各行业职工当中的文艺人才,于同年8月在全省工会系统首家组建了“职工艺术团”。协会成立两年多来,在市总工会的正确领导下,本着面向基层、服务职工、扎实工作的宗旨,积极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丰富职工精神文化生活的文体活动,取得了较显著的成绩。据统计,在职工文艺活动方面,职工艺术团在市总领导带领下,共深入基层企业、县、乡和社区进行慰问演出11场,筑建了“暖心工程”;在职工体育活动方面,市总工会通过过协会共组织开展全市性工会干部、职工钓鱼、乒乓球、羽毛球、篮球、象棋、斗鸡等赛事14次,托起了“亮点工作”。职工文体协会所做的这些工作,不仅受到了企、事业单位、职工和社会各界的好评,受到了省总工会的表扬和省、市多家媒体的报道,而且对市总工会和基层工会工作的顺利开展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一、职工文体协会工作的开展,促进了市总工会与基层工会间的工作沟通和交流,使工会职能得到有效发挥 市总工会以自身领导下的“职工文体协会”为工作载休,把全市数十家骨干企、事业单位工会组织以团体会员资格吸纳入会,这就从根本上解决了两个工作难题:一是通过协会组织开展经常性的职工文体活动,使市总工会能够及时、准确地了解、掌握基层工会文体工作状况和所面临的难题(如一些企业改制后,企业领导以种种借口为由,忽视职工精神文化需求,给工会组织开展文体活动出难题等),便于更好地引导、指导和帮助;二是通过协会组织开展一系列全市性的职工文体活动,较好地解决了基层工会所遇到的现实矛盾和困难。例如:协会每次组织举办全市性职工体育赛事,都由市总工会牵头发文、召开预备会,并参与活动全过程,这样就使基层工会在组织职工开展文体活动方面,明确了方向性,增强了主动性,调动了积极性。又例如,市总领导带领“职工艺术团”赴基层企、事业单位、县、乡、社区慰问演出,是事先同慰问对象协商,征得同意、配合后有计划进行的“暖心工程”,因此,不仅解决了基层企、事业单位生产忙、工作紧、少人才、缺资金的现实困难和矛盾,把市总工会和基层工会对职工的关爱充分体现了出来,而且职工文体协会所做的工作也正是工会组织履行“维权、教育、参与、建设”职能的重要内容。

二、职工文体协会工作的开展,促进了市总工会、基层工会同职工间的感情交流,激发调动了职工干事创业的热{青和积极性,对社会稳定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两年多来,市总工会通过协会组织基层工会开展经常性、普遍性的职工文体活动,既丰富了职工精神文化生活,使他们能有更多的机会从程序化、繁重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中放松一下疲惫的身心,感受生活的快乐。在某种意义上,又使职工的“主人翁”地位得以体现和升华,感受到工会组织对他们的关爱,增加了对工会的信任度,从辩证法的角度来看,工会组织切实履行职能,最大程度地保护职工的根本利益和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必定受到职工拥护,也必定会形成工会与职工感情交流上的良性循环。而这种良性循环的形成,对基层企、事业单位而言也是,一件好事,因为职工心情舒畅了,“主人翁”意识增强了,必然会在干事创业,搞好本职工作方面,进发出极大的热情和积极性,使自身的潜能充分发挥出来,为所在单位的经济、精神文明建设作出难以估量的贡献。若从讲政治的高度来讲,一支稳定而又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职工大军,不仅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而且还会成为推动我市“三个文明”建设向前发展的巨大动力。

总而言之,成立市职工文体协会,并领导其扎实有效地开展工作,是漯河市总工会在市场经济新形势下,工作开拓创新的一个好举措,是深入贯彻落实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正确履行工作职能的具体体现。我们坚信,在市总工会的正确领导下,在基层工会的组织和广大职工的大力支持下,市职工文体协会的生命力将是永久的,市总工会筑建的“亮点工作”和“暖心工程”会更加深入人心。

第二篇:市场经济体制下公路运输经济管理论文

一、市场经济体制下公路运输的地位与特点

公路运输在所有的运输方式中,是唯一一个可以门对门或者称之为可以把货物送到家门口的一种运输方式,虽然铁路运输和水路运输在经济角度上讲,运输费用更为廉价,但是,这些运输方式受到的限制太多,比如伴随着铁路运输的铁路或是水路运输的深水港口,这都使得这些运输方式必须与公路运输方式相结合,才能使物流的作用发挥到最大,或者说没有公路运输就没有如此便捷的物流体系,因此公路运输是众多运输方式的基础。公路运输相对于其他的运输方式投入相对来说要小得多,因为无论是客车还是货车,它们的成本相对于火车、游轮、集装箱来说都是非常小的,而且在中国分布范围最广阔的是公路而不是铁路,或者是深水港口,这就使得公路运输可以时刻投入使用,而不用做大量的前期建设,减少了大量的资金投入,而且,无论是货运还是客运等公路运输,一般都是短途或者少量的中途,这就使公路运输的资金流转速度比较快,或者说可以在短期内得到收益,用这些收益来扩大生产,招聘司机都是非常便捷的。司机的招聘相对来说也非常方便,不像其他运输方式的驾驶员,需要有专业的知识储备,需要专业的、高素质的人才,甚至是一些专门培养的高材生。公路运输的司机一般只要有相应的驾驶证,强健的体格,吃苦耐劳就完全可以胜任这项工作。另外,公路运输可以深入到各个地方,大到跨省的高速公路,小到城乡结合的水泥路,甚至是砖路,公路运输都可以通过,可以深入到各个城镇,甚至是开到小区楼下,相对来说更加人性化,实现送货到家的快递服务,所以无论是运货还是接送客人,都能比其他的运输方式适应人们的需求。公路运输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就是可以深入到山区或是偏远的地区,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领土非常宽广的大国,有一些省市深居内陆,例如新疆,西藏,在这些地方铁路运输、水路运输非常少,甚至没有,航空运输价格相对来说又太高,所以,公路运输就起到了大大的弥补作用。在这些地方,公路运输成为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运输方式。在遇到特殊情况时,比如地震,海啸,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公路运输可以说是唯一通往那里的通道,所以,公路运输在众多的运输方式中起着无可替代的地位。

二、市场经济体制下公路运输与地区经济增长

公路运输与经济的增长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公路运输自身不但可以促进经济的增长,还可以起到带动作用,尤其是偏远地区的经济发展。“要想富,先修路”,在这一至理名言的催动之下,各地纷纷掀起了一阵修路风潮,如今,公路已经深入到了各个城镇、村庄,甚至是偏远的山区。而公路的修建反过来又使得公路运输达到了极大的发展,使得公路运输更加灵活,可以深入到全国各个地方。大家都知道道路是可以带动周边经济的,比如,当时石家庄火车站的建立,由于一些原因从别处偏移到了石家庄,使得石家庄从当地的一个小村落一跃成为今天河北省的省会,可见道路对经济的增长有着极大的带动作用,可以调高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尤其是对偏远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生活水平的提高是有着非同小可的作用的,而公路对周边的带动作用与铁路相比不相上下,公路运输作为一种基础性的运输方式,使得公路周边的城市、村落的居民的出行更加便捷,货物的流通也更加的方便,一些依托公路而建立起来的饭店、汽车修理厂、旅店等等,很好的完善了公路运输事业。当然,公路的保养也为当地的居民提供了一份非常不错的工作岗位,增加当地的GDP,也可以招商引资,这对公路周边地区经济发展的辐射作用是非常深远的,随着公路运输的不断完善,地区与地区之间的往来越来越密切,信息的交流和沟通也越来越发达,公共交通事业越来越发达,这就使得当地的经济事业日益腾飞,百姓富裕了,社会自然就会更加的和谐美满,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人们的需求日益被满足,社会就会更加稳定,反过来又会促进经济的飞速增长。

三、市场经济体制下公路运输的管理

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下,为了适应社会的飞速发展,我们要对公路运输进行管理,甚至是改革。要想使公路运输有长足的发展,就要进行体制改革,要让公路运输的体制与我国的市场经济相适应,对公路的规划和建设要符合生态发展,注意节约成本,要做出精确的预算和合理有效地规划,这就涉及到材料的购买、工人工资的确定、员工的效率、技术的革新,大机器的应用和折旧所产生的费用,行政管理人员的工资,废料的利用率以及污水、排泄物的处理等等。另外,在节约成本的同时,还要保证公路的质量,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这都需要做好预算,并且认真的贯彻和落实,注重信息的沟通和资源的共享,要在货车、客车等车辆上安装GPS定位设备,以确保时时监督车辆的状况,以期在车辆出现状况时在第一时间内做出反应,特别是对于物流公司,这一点是非常有用并且有效的。除了利用“看不见的手”,我们也要兼顾政府的力量,一些公益性、公共性、非营利性或保障性的建设需要政府的支持或投资,例如公交车的投入和使用。政府要做出合理的线路规划,做大量的基础建设等等,政府也应该对车辆进行管控,比如限号政策,以提高空气质量,减少尾气的排放。在人们生活日益富足的今天,公路运输也越来越普遍和不可缺少,公路运输方便了人们的出行和货物运输,也在抢险救援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在我国市场经济日趋完善的时代背景之下,如何加强公路运输的管理,带动经济的飞速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三篇:浅谈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质量技术监督工作

浅谈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质量技术监督工作

当前,质量问题已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的战略问题,质量技术监督工作既面临着挑战,也存在着机遇。因此,如何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做好质量技术监督工作,是我们必须认真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市场经济的特征与质量技术监督工作的新特点

市场经济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市场经济的主要特征及与其相适应的质量技术监督工作的主要特点有:

1、经济关系市场化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一切经济活动以市场调节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但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份和集体成分。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等,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鼓励各种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条件下,做好质量技术监督工作,就要积极做好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经济的质量技术监督工作,加快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市场监督体系和服务体系。

2、企业行为自主化

市场经济条件下,所有企业都具有进行商品生产经营所应拥有的全部权力,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从而能够自觉地面向市场,自主地开展生产经营活动。企业行为自主化的前提是转变政府职能。在机构改革后,质量技术监督局的职能交由企业依法自主管理的事项有两项:一是工业企业内部的标准化、计量、质量管理;二是非强制检定计量器具的检定周期和检定方式。据此,永安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组织指导永安市7家重点企业开展了查质量意识、查质量保证体系、查质量水平、查现场管理、查售后服务为重点的企业质量自查活动;引导企业采用GB/T19000—ISO9000标准,鼓励列入扶优扶强的大中型企业实施名牌战略;帮助质量不稳定的企业加强质量管理,提高产品质量;监督检查一些管理不善的企业加强计量、质量工作,保证不合格产品不出厂。

3、宏观调控间接化

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部门不直接干预企业生产和经营的具体事务,而通过指导性计划和制定产业政策、财政货币政策,运用经济杠杆,以市场为基础进行间接宏观调控,引导和规范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按照宏观调控间接化要求,质量技术监督要培育和发展相关的服务市场。要加快发展质量验货市场、计量校准市场、认证市场和咨询服务市场。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职责主要是相关中介组织的资格认定和相关从业人员的资格认可,而不是直接管理和兴办中介组织。《产品质量法》第二十条明确规定:“从事产品质量检验、认证的社会中介机构必须依法设立,不得与行政机关和其他国家机关存在隶属关系或者其他利益关系。”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要走向市场,主动为企业服务,加强委托检验工作。对于不具备检测能力的企业,在双方自愿互利的原则下签定委托检验合同,为企业解决出厂检验问题,并进行咨询服务,提高企业产品

质量。

4、经营管理法制化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所有经营活动都按照科学而严谨的法规体系来进行,行政管理部门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来管理,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工作,健全市场规则,加强市场管理,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面对假冒伪劣商品数量大、品种多、范围广、来势猛、危害烈,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了“铁腕打假”,采取了堵源截流、跟踪监控、扶优防伪、打防结合等对策。

二、市场经济体制下质量技术监督工作的重点及对策

笔者认为,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县级质量监督工作的侧重点应当放在规范市场、打假治劣上,应当通过对产品的监督检查,发现并惩处那些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的违法行为,努力为企业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为消费者创造一个满意放心的购物环境;同时,还要通过质量监督,对那些质量意识差、忽视质量管理、产品不具备符合性的企业提出警告批评,督促其提高产品质量。县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质量管理工作的侧重点则应放在扶优扶强、引导消费、服务企业上,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帮助、督促企业提高质量管理水平和产品质量上,通过帮助企业增强产品的适应性,即提高产品的质量水平,以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提高市场占有份额。

(一)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落实和创新从源头抓产品质量

为落实国务院领导做出关于“质监系统进一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关于职能调整的决策上来,集中精力从源头抓产品质量,把好产品质量市场准入关”的批示精神,国家质检总局发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从源头抓产品质量工作的通知》,要求全系统进一步提高从源头抓好产品质量的认识和工作的有效性。笔者认为,当前要根据《通知》进一步完善从源头抓产品质量、从源头抓打假的工作机制,有针对性地制定具体工作方案,实现质量技术监督事业的新发展。

第一,要突出重点,取信于民。要集中力量严厉打击本地生产、加工、制造假冒伪劣产品的违法行为。尤其要突出食品、农资、建材等性质恶劣、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产品质量问题,组织专项整治;对区域性制假售假问题,要及时组织联合行动,坚决解决一批假冒伪劣“没完没了”问题,以实际行动和扎扎实实的成绩取信于民。

第二,要改变方式,创新机制。首先要落实行政辖区打假责任制。在地方政府落实“打假第一责任人”责任的同时,将行政辖区分成若干个责任区,把打假的任务和责任逐级分解,责任到人,层层负责,层层落实,采取明查、暗访相结合的方式,对当地发生的生产、加工、制造假冒伪劣产品的违法活动,做到早发现、早打击、早控制,将假冒伪劣消灭在生产加工行为发生地,消灭在萌芽状态。要在执法实践中,进一步探索暗访检查取证和现场快速取证的新方法。其次要创新垂直管理体制下的执法监督机制。加强层级监督和督办,适当上收大案要案查处权限,加大查处力度。三是加强联合执法、协调办案。要充分发挥本地政府打假办的协调职能,建立向本地政府报告的工作机制,完善与其他行政执法部门间案件移送、接收的程序规定。四是加强质检信用体系建设,完善黑名单制度,发挥信用在遏制假冒伪劣违法行为中的惩戒作用。

第三,要综合管理,全面履职。按照国务院确定的职能,在法律法规授权范围内,对生产领域的国家产品质量监督抽查、计量检定、认证认可、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等,认真组织实施综合管理和执法监督;要按照专项监督打假、执法检查、综合治理等任务要求,全面履行工作职责,并积极协调、配合有关部门做好相应的行政执法工作。

(二)以优化市场环境为重点,深入开展打假治劣

1、突出抓好六个专项整治。一是非食品原料生产企业实行全面监管;二是假冒伪劣农资专项整治,重点整治农民反映强烈的农药、化肥产品质量问题,继续严厉打击生产、销售非法毒鼠强等剧毒鼠药的违法行为;三是“地条钢”专项整治,加强“黑名单”的有效监管,严防反弹势头,探索从源头控制“地条钢”生产原料的措施;四是“黑心棉”专项整治,继续对重点区域、重点场所开展执法检查,控制反弹苗头;五是加油站专项整治,提高加油机安检合格率和计量检定率;六是燃气充装站专项整治,坚决查处违法违规行为。

2、建立和完善打假长效机制。一是建立、完善工作责任制以及重要案件、区域性质量问题报告制度和督查督办制度。二是建立预警监控机制。通过对群众举报、质量申诉、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产业结构调整、市场价格变化等综合信息的分析,对假冒伪劣产品的区域性、趋势性问题做到早发现、早打击、早控制。三是建立快速反映机制。坚持值班报告制度,保证信息指挥畅通,合理配制执法力量,保障技术和后勤支持,建立与公安等部门的联合行动、案件移送制度。四是落实打假举报奖励制度。按照打假举报奖励办法,做好兑现对举报有功人员的奖励工作,取信于民。五是加快质量诚信体系建设步伐,对质量失信行为形成惩戒机制。

(三)以促进企业提高竞争力抓发展,加大扶优扶强力度

大力推进名牌战略实施。质监部门要结合当地实际,制定本地名牌发展计划,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帮助指导企业争创名牌;在做好工业品、农产品的名牌评价工作的同时,组织开展对软件产品的省名牌评价工作;充分发挥技术优势,指导企业开发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提高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做好免检制度的宣传工作,指导帮助企业积极申报产品免检,扶持一批龙头和骨干企业。

(四)以强化质监基础性工作为突破口,为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产业升级提供技术支撑

一是强化对标准化工作的宏观管理,积极推动企业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促进企业技术和管理水平提高。加快推进服务标准工作,制定一批服务标准规范,积极配合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开展创建文明城市、卫生城市、优秀旅游城市的标准化工作,不断提高城市的服务质量水平。

二是进一步强化法制计量监督,突出重点计量器具的强制检定和管理工作;加强流通领域定量包装商品量的监督,集中力量抽检量大面广的定量包装商品,以逐步提高合格率;建立健全城市计量检测体系,进一步加强法定计量检定机构的监督管理工作;开展企业计量检测体系与企业产品质量、经济效益关系的调研工作,积极引导定量包装商品生产开展“C”标志计量确认工作。

三是稳步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大力推进农产品、食品等产品认证和自愿性产品认证,进一步整顿和规范认证认可市场,按照“必检项目”和“三统一”(统一检测标准、检测方法、判定依据)的要求规范实验室管理,培育一批运作规范、社会信誉好、符合国际通行规则要求的名牌实验室。

四是建立长效和动态的管理机制,确保特种设备安全运营。认真落实特种设备安全检查目标管理责任制,重点抓好 “设备登记率、定期检验率、持证上岗率、事故结案率”安全监察工作;做好在用气瓶和压力管道的普查整治工作,实现安全状况等级管理;坚持不懈抓好土锅炉、土压力容器、土起重机械的专项整治,堵住源头,消除隐患。

(五)以质量为切入点,促进诚信建设为灵魂,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诚信保障

《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对社会诚信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作为质量技术监督局,我们要认识到质量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质量既有技术的、品质的内涵,更有道德的、责任的意识,质量本身就代表着诚信。因此,提高质量水平,就是促进诚信建设的重要工作。

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要在诚信建设方面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构建质量诚信体系。推进质量诚信建设,首先要在建立、完善企业质量档案的基础上,实现对企业质量状况的动态监管。建立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和规模以下五类重点产品生产企业(包括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企业、食品生产许可证管理企业、强制性认证产品企业、特种设备许可证管理企业、计量器具生产许可证企业)的质量档案,进一步核实、完善企业质量档案内容。探索实施质量信用等级评价制度,按照分类监管的原则,将生产企业产品质量保证能力情况分为A、B、C三类,对A类企业予以重点扶持,产品免于定期抽检,帮助争创名牌产品;对B类企业以帮促为主,辅以必要的处罚手段;对C类企业要严格市场准入,加大监督查处力度,发现造假、无证照经营、无标生产或生产不合格产品的依法予以查处。

二是引导企业自律。企业是质量诚信体系建设的主体。做为政府质量管理部门,要把推动和引导企业加强质量诚信建设作为提高企业质量信誉水平、树立企业形象的有效措施,充分发挥质量、标准化、计量等方面的职能和技术优势,进一步加强对企业的监督管理,加大服务力度,引导企业完善质量、标准化、计量体系,实现规范经营,提高自律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三是大力实施品牌战略。通过名牌战略的实施,推动诚信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的消费和发展环境。企业要做强做大,就必须在诚实守信中建立自己的具有公共认可的品牌,一个地方要发展,就要大力扶持一批影响力大、社会知名度、认可度高的企业,构建具有较高诚信度的地方名牌群体。

四是加大违法失信惩戒力度。加大执法监督,做好质量投诉的调处,打击、惩戒违法、失信行为。做好质量调处,帮助消费者解决消费中的质量投诉,充分借助新闻媒体,对质量

问题严重的产品进行公开曝光,建立引导消费的机制。通过监督、查处、完善制度建设,在质量监督中推动整个社会诚信程度的提升,营造以人为本、充满关爱、相互信任的良好的消费环境和发展环境。

(六)以人为本,加强质量技术监督队伍建设

质量技术监督的过程就是服务的过程,一个称职的质量技术监督人员,不仅要善于依法调查取证,办理质量技术监督行政案件,而且要在办案过程中做好宣传教育工作,扩大办案效果。一个高明的质量技术监督人员,更要善于分析问题。这就要求我们队伍必须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要懂得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方针政策,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和业务,具有服从于和服务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

主要参考资料:

1、《质量振兴纲要》

2、《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第四篇:市场经济体制下电力企业经济管理创新论文

摘要:电力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对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种矛盾冲突集中出现,电力企业经济发展正面临着新的形势。本文主要分析了当前电力企业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具体对策,以期为电力企业成功转型,不断提升经济效益提供借鉴。

关键词:电力企业;经济管理;创新

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国家开放程度进一步提高。当下,受内外因素影响,电力企业在组织运营中,正面临着许多风险,其中,尤以经济管理模式最为突出。电力企业传统经济管理模式以计划经济为主导,在以往这种经济管理模式促进了电力企业经济发展,但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传统经济管理模式的弊端愈发显现,电力企业经济发展遇到瓶颈,电力企业创新经济管理模式刻不容缓。

一、市场经济体制概述

市场经济体制是一种现代化经济体制,它建立在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条件之下,与资本主义经济体制有本质区别。经济关系货币化、市场价格自由化、经济系统开放化、经济资源商品化是市场经济的重大特征[1]。在市场经济中,政府是经济发展的调节者,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生产和销售是以消费需求和市场需求为根据的,因此,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着决定性作用。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在我国的基本国情之上,具有显著的社会主义特色,在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市场经济体制是一把双刃剑,其在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加剧了国内市场的竞争。电力企业作为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企业,亦面临着严峻的竞争形势。电力企业应积极创新经济管理模式,不断提高企业经济管理水平和能力,把握发展契机,努力发展壮大。

二、当前电力企业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经营管理理念滞后

长期以来,电力企业经营管理以计划经济体制为主导,计划经济管理理念深入人心。在当前电力企业经营管理中,计划经济管理理念仍占有很大的影响,在电力企业经营管理中,计划经济色彩还很显著,经营管理理念较为滞后。目前,许多电力企业的经营管理仍以粗放型为主,不能有效做到经济效益、环保效益、社会效益三者的统一。没有充分认识到市场经济形势的严峻性,缺乏对企业长远发展的规划,这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发展。

(二)经营管理制度缺失

经营管理制度缺失是电力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重要问题,在当前电力企业管理中,管理部门众多,如财务、设备等部门对企业均具有管理权。另外,还存在管理职能交叉的现象,“各管一段”局面屡见不鲜。

(三)管理队伍素质参差不齐

由于一些管理者管理意识不强,导致其不重视管理工作。部分存在观念陈旧、管理知识层次和结构不合理、管理水平低下等问题。特别是专业管理队伍的匮乏,导致电力企业财务、设备、后勤等部门的人员纷纷插足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管理人员素质水平参差不齐,管理工作混乱,这就造成资管理效率低下,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电力企业的发展壮大。

三、电力企业创新经济管理的建议

(一)经济管理理念的创新

创新经济管理理念是做好电力企业经济管理工作的前提。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使电力企业发展面临着新的形势,事实上,许多电力企业都制定了经营管理细则,但是由于经营管理意识的滞后,这些细则大多流于形式,不能有效贯彻实施。创新经营管理理念,从思想上重视企业经营管理工作,要求电力企业管理人员必须积极转变思想,充分认识资产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不断学习先进的管理理论知识,提高管理工作的科学性。

(二)健全经营管理制度

电力企业的正常运作需要根据其自身情况不断健全经营管理制度。实践中,电力企业经营管理普遍存在“分段管理”的现象,这使得企业管理混乱不堪,管理效率低下。健全电力企业经营管理制度,完善管理机制,使各管理部门之间有序、协调行使管理职权,显然有助于提高企业管理效率,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这就要求电力企业必须重视经营管理体系建设,准确界定各部门职权,对整个管理流程进行精细化管理,不断整合管理制度,实现各管理部门权责分工明确,各司其职。

(三)加强管理队伍建设

电力企业管理人员在经营管理工作中起着主导作用,直接决定经营管理工作的成效[2]。因此,加强管理队伍建设对提高电力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效率至关重要。电力企业应努力培养高级管理人才,积极引进管理人才。市场经济下,电力企业面临着复杂的发展形势,电力企业经济管理对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加强管理队伍建设,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的理论知识和管理水平,才能真正实现电力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质量化、精细化、科学化。

四、结语

面对当下电力企业经营管理的实际情况,我们应不断进行探索与发现,努力找出其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并结合电力企业的实际情况,以实事求是的科学客观的态度,来探寻未来的发展之路。提高电力企业经济管理效率对于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创新电力企业经济管理是迫在眉睫的问题。必须采取一系列科学合理的措施,为电力企业顺利健康发展打下夯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马莉.电力企业在市场体制下的经济管理创新[J].企业导报,2013,03.[2]于凤玲.电力企业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06.

第五篇:市场经济体制下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中的角色转变

市场经济体制下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中的角色

转变

摘要:市场经济体制下,不少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存在着职能错位、不到位及缺位的现象。如地方政府直接替代企业进行招商引资活动,既履行着“裁判员”的义务,又承担着“运动员”的角色,不利于招商引资的发展。鉴于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方面的角色错位,各地方政府应尽快转换角色,重新定位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应该承担的角色,做到将工作着力点转到转变思想观念、优化投资环境、提供公共服务、加大扶持政策等宏观调控上来,成为招商引资的掌舵者而非划桨人。

关键词:市场经济体制;地方政府;招商引资;角色转变

一、引言

招商引资是推进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中的角色定位如何,直接关系到地方经济发展的成败。过去几十年,我国地方政府的机构设置和管理方式,都是建立在计划经济基础上的,这种体制要求政府事无巨细、全面包揽,对经济社会事务进行直接指挥和管理,政府成了无所不能、无所不管的全能政府。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地方政府的一些经济管理职能出现了转变,但在招商引资方面仍保持着原有角色,对招商引资产生了诸多不良影响。为此,我们需要重新定位市场经济体制下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中的新角色,转变角色,使招商引资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中的现有角色

地方政府如今在招商引资中仍充当着执行者的角色,这一角色的形成有着一定的背景及原因。

(一)现有角色形成的背景及原因

1.地方政府的招商引资热是改革开放初期兴起的,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产物。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的市场因素极为微弱,很多商品供不应求,居民储蓄率很低,企业竞争力很弱,中介组织尚未起步。在这样的条件下,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中部

分替代了市场职能,不仅带动了经济发展,还培育了市场要素。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建立,政府理应调整定位,将这部分职能退还市场,但由于地方的经济发展在路径上长期依赖于招商引资模式,这种退出变得十分困难。

2.地方政府的考核方式不合理。地方政府的行为模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绩效动机,招商引资活动也不例外。绩效即政府社会经济管理活动的业绩和效果,包括政治绩效,经济绩效,文化绩效,社会绩效四个方面。四个方面中,经济绩效是核心,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同时,经济绩效是最具显性的,更为直观形象,更具短期效果。改革开放以来,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考核一直以经济绩效为主。这种模式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今天也没有完全改变。另外,现行政府实行五年任期制,官员需要在任期内展现其施政绩效,其短期行为动机强烈。很明显,政府主导型招商引资活动最为符合地方政府的绩效动机。这也使得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中保持固有角色,难以转变。

(二)现有角色带来的弊端

传统的地方政府直接招商引资的角色定位为招商引资带来了诸多弊端。

1.地方政府直接招商引资的弊端

政府直接招商引资曝露出很多弊病:在经济方面,从根本上讲,政府招商引资活动也是一种经济活动,一项活动在可以由政府也可以由市场来做的前提下,只有当政府的效率高于市场效率时,政府活动才具有合理性。但当代理论经济学业已证明,政府作为公共产品的提供者,其主要优势在于促进公平而非实现效率,政府充当市场主体,造成招商引资的效率低下。在政治方面:公共权力是寻租和腐败的直接源头。政府干预经济会诱发权力寻租,政府招商引资则进一步增大了权力寻租的机会。[1]

2.地方政府主导型招商引资的弊端

政府主导型招商引资主要表现在插手具体的经济事务,越俎代庖地直接与企业谈项目、拉投资。而没有认识到政府的主要职能是起引导作用和提供公共服务以及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许多地方对职能部门定指标、压任务,规定限期引进多少资余和项目。不仅对经济部门压任务,而且对司法部门、教育部门也有任务;不仅县以上党政机关压任务,乡乡村村都有任务。政府部门只讲政绩,而不顾招商引资的质量问题,为了争项目,不惜出怪招、使险招,互挖墙脚。短期行为泛滥等等弊病暴漏无疑。[2]

三、市场经济体制下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中的角色转变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地方政府只有在招商引资中定清自己的位置,及时转变角色,才能充分发挥招商引资的优势,推动地方政绩的发展,消除上述弊端。而要真正转变角色,具体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从中央政府的角度分析

地方政府角色的错位很大程度与中央的相关政策有关,为此要想真正完成角色转变,中央也必须做出相应调整。

1.改革评估体系,创新考核机制

中央对地方政府考核方式不合理是出现前述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中角色错位的直接原因,要解决这些问题,最为直接的在于改革政府绩效评估体系,创新政府绩效考核机制。从前述对地方政府考核方式的分析可以看出,地方政府招商引资活动在追求其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利用招商引资活动见效快的特点,抓住中央重经济绩效的考核特点,在任期内大做文章。针对这种情况,首先要改革绩效评估体系,适当降低经济绩效份额,提升其他方面绩效地位,其次要创新绩效考核机制,限制地方政府官员对自身利益的过分追求,促使地方政府改变其绩效函数,在经济活动中注意寻求自身利益与公共利益、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的平衡。

2.完善监督机制,强化监督管理

地方政府出于发展地方经济或者其他各种目的,经常会做出违背中央精神和国家政策的行为,如地方政府招商引资中的减免税收行为、提供政策性住房行为和发达城市吸引中西部成熟企业行为等。这些行为有的是违法行为,如减免税收,除非符合法定情形,地方政府是无权减免企业税收的。有些是违背中央精神的,如发达城市吸引中西部成熟企业的行为,中央实施中部崛起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目的在于促进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发达城市却利用自身优势吸引中西部的成熟企业。有的违背了原有政策的意图,如政策性住房本来属于民生工程,是提供给中低收入阶层的,却被用来招商引资。对地方政府的这些行为,中央政府应该完善监管机制,加强监督检查和处理力度,以防止这些行为的发生。[3]

(二)从地方政府的角度分析

目前,地方政府是区域投资环境的营造者,是市场秩序的监管维护者,是招商引资活动的组织者,也是项目投资合作的主导者。这些角色是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形成的,在市场因素微弱、企业竞争力小、中介组织不发达的情况下,政府通过组织招商活动和主导项目投资合作来弥补市场失灵是合理的,可在我国已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情况下,政府仍然参与这些活动,就会从整体上影响资源配置效率了。[4]因此,地方政府应定好自身位置,转变角色。

1.成为有限政府和有效政府

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一个有限性和有效性辩证统一的政府。招商引资属于经济活动,由政府直接从事有违有限政府的原则,因此政府要退出招商引资第一线,积极发挥中介组织和企业的力量。但是改善投资环境,提供完善的法律法规,为外商提供国民待遇仍然是政府不可推卸的责任。政府应合理选择自身的任务和角色,成为一个有效的政府。

2.由干预微观经济向服务型政府转变,优化投资环境

地方政府要把经济工作的重点从直接抓项目、办企业、举办招商活动转到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建立市场秩序,创造各类市场主体公平竞争的环境上来,使政府从微观的经济活动中退出来,转向为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服务。

首先是提供法制服务,创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保证社会稳定、治安良好。

其次是提供政策服务,及时发现和研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制定科学公正的公共秩序。

再次是提供市场服务,规范市场秩序,健全监管体系,同时积极培育诸如人才、劳务、资金等要素市场,使各类市场依法、高效、健康运转。

最后提供信息服务,及时发布经济社会的有关信息。通过政府有效的服务,为当地提供了良好的法治环境、基础设施和人才资源等,那么资本就可以源源不断地涌入,形成良性循环的发展态势,促进地方招商引资工作的发展。[5]

总之,市场体制下,地方政府应该在招商引资中应该转变角色,找到自身正确的位置,成为良好投资环境的缔造者,成为市场秩序的监督和维护者,成为公共资源的提供者,成为地方产业经营政策的确立者。在市场体制的招商引资中冲当掌舵者而非划桨者,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让招商引资更具活力而不是充满行政化。

参考文献:

[1]马海涛,牛文安.当前地方政府招商引资存在的问题与根源[J].中国发展观察,2010(5).[2][3]程蓓蕾.地方政府招商引资的策略定位与对策建议[J].中国集体经济,2010(25).[4]刘志华,黄新建.浅谈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中的角色定位[J].行政与法,2004(8).[5]谭朝晖.浅析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中的策略选择[J].商业经济,2010(23).

下载浅谈市场经济体制下职工文体协会对工会的促进作用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市场经济体制下职工文体协会对工会的促进作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