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利剑出鞘 捍卫主权(南海主权)演讲稿
利剑出鞘
捍卫主权
南海这片曾经平静的海域,是中国人民最早发现并开发的,我国在长达两千年时间的跨度里对南海实施主权管辖的客观事实不容质疑,我们不仅有历史文献记载和考古依据,对南海的主权还符合传统国际法“发现”与“无主地先占”原则,中国对南海群岛拥有完全的主权。但是,南海周边国家不顾上述证据,竟然公开宣称对南海拥有主权,这些国家公然侵犯我国主权和领土,使南海问题复杂化,这到底是为什么?我想有下面几个方面的原因:第一,丰富的油气资源使周边各国疯狂。第二,南海的战略地位使相关国家垂涎。第三,有关国家借南海争端扩军,妄想做地区大国。第四,霸权帝国在背后推动南海问题国际化。
我们需要和平的发展环境,不想也不忍与任何国家任何地区任何人为敌、交手。我们只想“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我们长期奉行“外倡和平共赢,内举和谐发展”的政策和理念。然而,一些人,一些国家,居然以小犯大,以弱凌强,把我们的退让当做软弱。毛泽东同志说过,“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邓小平同志讲过,“主权问题是不能谈判的”;江泽民同志曾坚决地指出,“我们有决心、有信心、有能力捍卫国家主权”;胡锦涛同志面对汶川大地震气壮山河地宣布:“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位卑不敢忘忧国!结合现实乱局,要想在短时期内彻底解决南海问题实属不易,但绝不能隐忍不发,现在要紧的是早作打算,积极争取主动权,做好一切充分准备。
第一,坚持双边谈判,抵制多边解决,寸土必争。11月19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出席第六届东亚峰会上再次阐明中方关于南海问题的立场,他说,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的基本立场和主张是明确的、一贯的。2002年,中国与东盟国家签署了《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确定推动务实合作,并为最终达成“南海行为准则”而努力。这是东盟国家与中国的共同意愿。以协商和谈的方式解决,这是《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的共识。
但是,南海各方并没有完全遵守宣言达成的共识,越南积极拉拢印度这个不沾边的国家参与国际开发,菲律宾仗着美国盟友撑腰声称诉诸联合国讨说法。他们不仅通过立法强行瓜分我南海领土,划分所谓专属经济区,还广邀跨国石油公司参与盗采我南海油气资源。我们要正告相关国家:妄图把南海争端推向国际化的道路是行不通的,要想解决南海问题必须坚持双边谈判,我们拒绝多边解决,关于主权问题不能商量,南海主权在我,南海领土寸土必争。
第二,纵横捭阖,保持外交努力,争取国际支持。在南海问题上我国拥有绝对的法理依据,欠缺的是国际支持,在上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前国际上都默认南海是我国领土,随着石油成为人类生活不可或缺的战略资源,南海周边国家纷纷提出划分专属经济区,其目的就是要盗采我南海油气资源发展壮大自己。他们无视我外交部的抗议和谴责,依然我行我素,继续放肆地在我南海岛礁上殖民,设置非法的地方行政机关,盗采油气资源,扩充军备。我们要适时调整外交策略,要更多地争取国际舆论的支持,同时要利用印尼、马来西亚和文莱之间存在的所谓专属经济区重叠的矛盾,纵横捭阖,各个击破。加快经济开发,利用南海资源,为我所用。我们要加大南海开发力度,不断壮大海洋经济和海洋技术水平。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蓝色圈地运动”激烈展开。中国必须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为中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争夺更多的海洋利益,分享应得的利益份额。
第三,加强国防建设,提升海空军战力,捍卫南海。建国61周年以来,我们逐渐强大起来,不再是那个积贫积弱、任人宰割的东亚病夫,我们有震慑敌人的核武器,有精度高、射程远的东风-31洲际导弹,歼20很快就能形成战斗力,我们不能再做一个老实的巨人。随着我国最大渔政船311号在南海中巡航护渔行动深入开展,周边国家逐渐明白了,表面上是为了维护好南海渔业权益,更深远的意义在于正告有关国家:南海是我国神圣领土,绝不允许出现任何非法行动,严禁盗采南海资源。
我们爱好和平,我们珍视和平,我们需要和平,中国的复兴与繁荣离不开和平的发展环境。哪怕有万分之一的可能,我们也要争取和平解决。对待南海争议我们可以搁置,但并不是有关国家要挟我们的筹码,这是中国维护地区稳定做出的积极让步,但并不等于对各方非法侵占的漠视;这是中国和平崛起的理性选择,但并不是区域外国家搅局的话柄。
第二篇:用理性捍卫主权
用理性捍卫主权
一位哲人曾说过:爱和被爱都是要有能力的。中华儿女,对我们的祖国挚爱,因为我们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值得我们去深深地爱她。
我们都深爱我们的祖国。我们有爱国的热情,有民族的自豪感,有爱国的自强心。我们有知识、有文化,在爱国方面,更应该有理智、理性,从而使爱国更有深度。
最近一个时期,耳闻目睹最大的事件就是有关“钓鱼岛”的话题。日本的无耻行为,令每一位中国人甚至是世界人民愤怒,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我们中国的领土,这是无可厚非的事情,日本妄图占据钓鱼岛,中国人民是绝不会答应的。近日,各地举行了保钓游行,但是在爱国的队伍里,混进了一些不法分子,试图引起国内的**,进行打砸抢。爱国是一种高尚的情操,也是一种有边界的行为,表达爱国热情不能悖逆公序良俗,更不能脱离法制轨道,否则就会落得亲者痛、仇者快的后果。有评论说,爱国不是流氓打砸的庇护所,以野蛮对抗野蛮,以丑恶反击丑恶,并非人间正道。
在钓鱼岛面前,我们不能有任何让步,要用理性去捍卫我们的主权,同时我们也要深刻认识到弘扬民族文化,发展民族经济是我们的重要任务!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是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发展中形成 的。这个民族精神,同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时代精神结合在一起,是一项充满艰辛、充满创造的壮丽事业。伟大的事业需要并产生崇高的精神,崇高的精神支撑和推动着伟大的事业。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我们必须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既要弘扬中国古代的民族精神,更要大力弘扬和培育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在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伟大的民族精神。
爱国情感是人们对祖国的一种直接感受和情绪体验。爱国思想是人们对祖国的理性认识。爱国行为是指人们身体力行、报效祖国的实际行动,是爱国主义精神的落脚点和归宿。
回顾历史,日本在中国犯下了滔天罪行,从甲午中日战争到日本侵华战争,从旅顺大屠杀到南京大屠杀,在这些血粼粼的历史面前,日本人不仅没有向我们中国人低头谢罪,反而一再的参拜靖国神社,不承认这段侵略历史,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是有理由去恨日本人的,去讨伐日本的,这一段屈辱的历史,是我们华夏儿女永远抹不去的痛,但是我们不能永远活在仇视里,活在愤怒里,我们要让我们的祖国变的强大,让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敬畏,这才是我们最重要的事情,依靠打砸抢这种简单粗暴的行为,是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的,反而会给国家造成更大的麻烦,想一想八年抗战,我们在条件极差的情况下,都会打败日本帝国主义,现在我们的祖国如此强大,还会惧怕什么吗?因此我们要做的就是保持理性,用积极、正面的力量去保护钓鱼岛。
一句话说的好,“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捍卫祖国的核心利益,是一场道义的较量,一场正义与否的交锋,我们不能被日本的无赖带着走。全球化的今天,我们应让世界看到,和平崛起的中国,政府治理在进步,国民素质在提升。大时代需要大国民,日本右翼最惧怕中国国民的强大。理性爱国、奋力强国、精心治国,才能真正捍卫国家和民族的尊严。
第三篇:勿忘国耻,捍卫主权
勿忘国耻,捍卫主权热爱祖国中国,一个拥有几千年历史的古国 3 这是一片肥沃的土地 4 这是中华儿女世代生息的地方它经历过耻辱 2 经历过动荡 3 经历过变革 4 经历过成功一路走来 2 一路高歌 3 迈向复兴 4 迈向强大
合:我们爱我们的祖国曾几何时,外敌侵入国土曾几何时,东亚病夫竟成了中国人的蔑称3 曾几何时,国内硝烟四起,兄弟相互残杀4 国将不国,合:国人当自强。直到现在,又因那一湾浅浅的海峡扰乱我国前进的步伐。3 直到现在那强盗的阴影还时时灼痛我们的心房。直到现在,他们还在打着中国的主意 3 直到现在他们还敢撞我渔船,霸我岛屿
合:我们爱我们的祖国改革的步伐还在隆隆作响 2 中国强大的喜悦还在心间 3 中国受世界之尊重 4 中国的崛起不容商量。记住吧,记住一切光荣 2 记住吧,记住一切骄傲 3 记住吧,记住一切耻辱 4 中国的巨龙在腾飞。
合:我们爱我们的祖国让我们用成绩来回报,2 用歌声为动力 3 用热情筑长城 4 用团结作武器
合:勿忘国耻,捍卫主权。
第四篇:2010钓鱼岛捍卫主权入党思想汇报-思想汇报
敬爱的党组织:
近日思想矛盾,大概由于大家纷纷大谈对钓鱼岛事件的看法,我也按耐不住心中的愤怒,心痛,抒发自己的愤慨。国家有句古话叫: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指天下大事的兴盛、灭亡,每个百姓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这句话对于正处于年轻气盛的青年人来说更是具有激励的作用。因为正处于精力旺盛时期的年轻人常常对这个社会抱有最美好的向往,不能容忍这个社会有一点不和谐的地方,想要用自己的力量去改变社会,因此常常以建设祖国为己任,心怀天下,积极主动地关心国家时事大事,热烈地讨论交流着自己的看法。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这种做法本身并没有不对。我们从小就被教育要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爱国不仅是每一个国民都必须有的品质,更是每个国人的责任。但是,如何才是真正的爱国,这才是我们所必须思考的问题。
现今,我国因为钓鱼岛的问题和日本发生了冲突,国内不少年轻人,自发地组织上街游行,其中不乏受教育程度高的大学生,对于日本生产的东西进行打砸等破坏活动。这是爱国的表现吗? 我们都知道,爱国并不是一句口号,更要表现在实际行动上。在面对南方雨雪灾害、汶川地震、舟曲泥石流等众多自然灾害时,听从党组织安排,不退后也不任意行动,这就是爱国;在奥运会、世博会等盛会上,作为志愿者去服务他人,做一个文明的参观者,这些也都是爱国;在平时的生活中,做好自己的工作,努力向上,不做违法乱纪的事,这就是爱国。
对于党员来说,更需要思考这个问题,因为作为一名党员,爱国更是党员的基本职责。如何才是正确的爱国方式不仅仅是对于党员自身建设有重要意义,更关系着国家的未来。党员是国家各阶层中的先进分子,自当主动为国家奉献,严格要求自己,听从组织安排;党员是国家建设中的坚实力量,自当以建设祖国为己任,不做任何有损于国家利益的事情。而这些最基本的就是党员要坚守自己的义务。因此,爱国需要的不仅仅是满腔热情,更需要理性与感性的结合。
第五篇:教师要捍卫自己的教育主权
教师要捍卫自己的教育主权(转)
主权不仅是国家拥有,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主权。
谁能带领好自己,经营好自己,担任自己的领导者,谁就能真正拥有自己。捍卫自己的主权,当自己的家,做自己的主。
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相反情况,很多人没有主权意识,他们拒绝自由,亦步亦趋,惟命是从,一定要把自己投入到一个强大的集体中去,以便获得一种安全感。
个体噗通噗通跳进集体的河流,随波逐流,与世俯仰,这种波澜壮阔的集体自杀行为,简直让人瞠目结舌。泯灭个性之日,就是沦为附庸和奴才之时。
《乌合之众》中这样表述:“个人一旦进入群体中,他的个性便湮没了,群体的思想占据统治地位;而群体的行为表现为无异议、情绪化和低智商。”
进入群体、无条件服从群体的个体,逐渐丧失自己的主权,忘记了自己的性格和属性,没有了自己的态度和嗓子,开始了个体的“亡己奴”生涯。
作为教师,一定要警惕这样的现象,一定要保卫自己的主权,进而延伸为捍卫自己的教育主权。
教师如何捍卫自己的教育主权呢?
首先教师要拥有自由。
何为自由?
一个人完整的自由,在我看来,至少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思想自由,二是身体自由。思想自由,就是我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天马行空,思想无极限,思想无国界,思想无罪孽。身体自由,就是无论在公共生活还是私生活之中,只要我不妨碍他人,我便拥有支配自己的身体并且使之免于禁锢的自由。
身体自由又与思想自由密切相关。譬如有思想自由,但没有身体自由,很多思想就流于空想。有身体自由,但思想不自由,无形中就戴上了精神枷锁,还是在奴役之中。
作为教师,首先要赢得自己的思想自治和身体自治,然后我们才能有望获得课堂的自由和自治。
说起来简单,但要实践起来,何其难也。
自由在哪里?自由在高处。
熊培云先生对“高处”有两个解释,让人信服。
“第一,世界就像是一个广场,如果你只知道左右,而忘了更要站在高处张望,你是很难找到自己的方向的。什么时候,当你能超拔于时代的苦难之上、人群之上,你能从自己出发,以内心的尺度衡量自己的人生,你才可能是自由的。
第二,如果所有的人都蹲着、趴着、跪着,唯有你站着,那么你已经是在高处了。”
前者是主观上追求高处,后者是客观上已经在高处。
对于老师来说,主观上追求高处,就是让自己达到最高境界,无论是思想层面,还是教育教学层面,一直追求,不断抵达,抵达到自己可能达到的最高层次,远远超出其他人,一览众山小。这个时候,你在高处,你拥有了最广大的支持者,你有了发言权,也有了自由权。
客观上处在高处,就是你始终站着,坚持做你自己,不跪着教书。
一个教师,唯有拥有教育的自由,才可能实现教育自治。唯有实现教育自治,才算是捍卫了自己的教育主权。
其次是教师要实行民主。
如何实行民主,就是教师必须要妥协,给学生应有的权力。
自由是什么?自由就是能够做自己。
民主是什么?民主就是每个人都有权自由做自己。
民主的核心就是平等,平等能够激发自由。
《语感论》上说:“作为心灵,教师未必比学生高尚;作为人,教师未必比学生高贵;作为读、写、听、说的语言主体,教师也未必比学生高明。”没有谁的人生可以复制,你也没有必要去复制,你只需要作最好的自己。没有谁敢说自己掌握了真理,说自己掌握了真理,这句话本身就不是真理。
既然如此,每个人都应该平等的做自己。爱因斯坦的小板凳做得不好看,但那是他自己做的,因而与别的好看的小板凳一样意义重大。
你即你自由。改变不了大环境,就改变小环境。小环境改变了,大环境也会随之改变。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你不能决定太阳几点升起,但能决定自己几点起床。
民主是什么?民主实质上还是一种关系。
结构主义说,世界不是由物组成的,而是由物与物之间的关系组成的。
伊朗导演萨米拉在电影《背马鞍的男孩》中讲述了一个在不平等的社会,人如何奴役人,以及人如何自愿被奴役的故事。
她说:导致我们不自由的,不是坏人,而是坏的关系。或者说,不是人坏,而是关系坏。这里的关系,既包括人与社会、与国家之间的群己权界、也包括个体之间的关系,当然也包括教育中的师生关系。
因为未能在制度上确立清晰可靠的权界,建立一种好的关系,结果师生都觉得自己不自由,都是弱势群体,都有挫败感。
所以,教师大胆实行民主管理,实质上是建立一种基于师生各自平等权益之上的一种关系。
作为现代老师,一定要走出师道尊严的误区,和学生在民主的规则范围之内,划定每个人的权限、责任和义务。师生围绕在伟大的真理面前,互相学习,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各言其志,弦歌不辍。
判断一个老师是否民主的标准也很简单。
就是在你营造的班级之中,所有的人是不是都能无条件获得尊重,所有人是不是都愿说、都敢说最真实的话。如果能够做到,这就是民主。
最后是教师要敢于与众不同。
当前教育最大的问题在于,我们依然是知识教育,离了知识教育,我们就寸步难行。我们口干舌燥,无非是多讲一点知识;学生反复操练的,也无非是增加对知识的熟练度。大量训练和反复训练,使得师生都变成了熟练工人,我们忘记了一个简单的事实。吾生也有涯,而知亦无涯,以有涯之生命来求无涯之知识,殆矣!
更重要的是,学生来学校,不仅是要获得知识,还需要培养思维能力,锻造美好的人格,还需要变得坚强、勇敢,有韧性,有爱心、有远大的理想和责任意识,要敢于担当,敢于追求,甚至还有爱情和浪漫的诗歌。而这些是知识教育无论如何也给不了的。
杜威说,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
如果是知识中心论,就变成了教育即知识,知识即生活。但教育是水灵灵的,是活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也是活的。但知识却是冷冰冰的,是死的。把水灵灵的教育和五颜六色的生活统统打包纳入到知识的大框子里去,是多么的荒谬和可耻。
所以,教师要捍卫自己的教育自主权,必须要敢于创造。
让你的56号教室,与众不同吧。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条条大道通罗马,无数的课程都可以培养出健康阳光的孩子。用一种方法教50个孩子是最坏的老师,用50种方法教一个孩子的,是最好的老师。
我们要敢于创造,勇于创造,在我们找到真正教育的真谛之前,创造就是教育的名字。
我常常遥想,就算你什么也没有给学生,但你帮助学生找到了他的兴趣所在,那也是了不起的功绩了。
学生因此找到了自己兴趣,志趣,愿意为之终生努力,就算他没有考上大学,他的人生也一定是丰满而有希望的,因为他是一个有方向,有爱好,有灵魂的人。更多的孩子,他们虽然终日忙碌,却不知道自己最适合做什么,最喜欢做什么,最需要做什么,只在送往迎来之间匆匆度过一生。他们的人生苍白得如同一张废纸。
胡适说:“争你们个人的自由,便是为国家争自由!争你们自己的人格,便是为国家争人格!自由平等的国家不是一群奴才建造得起来的!”
从这个角度来看,师生拥有各自的主权,就是拥有整个教育的主权。教师捍卫教育的主权,培养出有主权的孩子,实质上就是为国家争自由,为民族争国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