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家庭教育讲稿
家庭教育讲座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下午好!
今天受中心学校领导的委托,由我在这里做一个关于家庭教育的专题讲座,跟大家共同交流家庭教育方面的话题!首先,我要感谢中心学校各位领导给了我一次外出参加家庭教育培训的机会,让我有信心在这里跟大家一起交流;同时我也要感谢我的同事们,是你们平时和我坦诚交流才让我形成了深刻的家教体会。在家庭教育这方面,在座各位大多是行家里手,我不敢妄自在大家面前班门弄斧,只想借今天这个宝贵的机会,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三个月前参加县教育局组织的家庭教育培训的几点心得,但愿能对大家有所启发、有所帮助。关于如何搞好家庭教育,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我自己的看法。
一、父母要做好孩子的榜样
我们在座各位绝大多数已为人父母,且我们大家都知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是孩子首先模仿的榜样。父母的言行、思想观念和文化素质无时无刻都在影响着孩子,可以说从孩子身上,我们总能找到父母的影子。古语道:其身正,有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家长品行不端正,就无法行使教育的权力。因此,父母不仅需要具备科学和家庭教育的知识,还要处处用良好的行为习惯、生活方式为子女树立榜样,率先垂范。如果家长自己整天沉湎于吃喝玩乐中,而要使孩子信奉读书比吃喝玩乐更重要,更有益,这实在是难为了自己的孩子。父母在注意言教的同时,还要注意身教,身教重于言传,才能引导孩子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二、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 我这里所说的习惯既包括生活卫生习惯、行为习惯的培养,也包括学习习惯、人际交往习惯的培养等等。在家庭教育中,养成教育的内容是十分广泛的。“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是孩子们健康成长的基础,没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其他方面就无从谈起。”这句话很好地说明了小孩养成良好生活卫生习惯的重要性。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是从小养成的,父母要为孩子创造整洁的生活环境,建立合理的作息时间,科学的饮食搭配,要求孩子讲卫生,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逐步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避免过度保护,培养适应环境的能力,为今后步入社会奠定自我生存的基础。而行为习惯则是个人与环境、行为相互影响的结果。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父母言谈举止、接人待物的习惯会直接影响到孩子在这方面的习惯形成。因此,父母必须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把孩子培养成具备尊敬老人、孝敬父母、做事专心、诚实守信等良好习惯的好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则是学习要专心致志。父母应告诉孩子上课一定要认真听讲,不要做小动作,更不要说话影响别人听课。回到家后及时做作业,并做好预习和复习,养成按规定时间完成作业之后再做其它事情的好习惯。据很多家长反映,孩子在家做作业时磨磨蹭蹭,对于这样的孩子,应该怎么训练他呢? 应该限制写作业的时间。把作业当考试。考试是限时完成,完成不了也得交卷。我们在家里不妨试试,把孩子写作业当“考试”,限时完成。一般来说,大多数父母对孩子的作业只检查对不对、整齐不整齐,而没有时间上的要求,孩子爱做多长时间就做多长时间,只要做对就行。这往往是孩子形成磨蹭习惯的一个重要原因。父母应该要求孩子,每次作业不但要写对写整齐,还要尽量缩短时间。督促孩子养成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再者,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养成良好的人际交往习惯也是尤为重要的。良好的人际交往习惯包括礼貌待人、尊重他人、团结友爱,平等和谐与人相处,与老师、同学关系融洽等方面。养成了良好的人际交往习惯,就会为自己创造良好的人际环境,在愉悦的环境中心理上没有压力,身心才会放松,才会更好的学习和成长。
三、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
在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的同时,我认为我们作为家长应该去倾听孩子内心最真实的声音,看看他们最需要的是什么。家长认真倾听孩子说话是尊重孩子的重要标志之一。孩子愿意和父母谈心,愿意向父母倾诉委屈,目的是什么?不就是盼望能在我们这里得到一些鼓励,一些安慰吗?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对鼓励、理解、安慰、支持这些心理营养的需要越来越强。另一方面,对批评、训斥、冷漠的感触也越来越深刻。比如,一个三四岁的孩子用哭声表达自己的委屈,您回报他以训斥,由于他小,他不懂得去思考他为什么受训,下次有了委屈,一般说来,他还照哭不误。可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向您诉说她自己认为的委屈,而你不等她说完就批评,就训斥,她就会想很多很多,觉得说了也无用,反而挨训,不如缄口不言。很可能,这批评训斥就成了一把锁,锁住了孩子的心灵之门。每每遇到这种情况,一定要让孩子把话说完,痛痛快快地把心里话都倒出来。对与不对,先不忙着下结论,更不必忙着打断孩子的话,切不可急不可待地批评、训斥孩子。倾听是尊重孩子最佳的方法。通过倾听,你可以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通过倾听,孩子锻炼了表达能力、分析能力和沟通能力,也培养了孩子豁达坦诚的品格。
四、加强与孩子之间的沟通
现在很多家长有这样的感觉:孩子上中学后,似乎不像以前那么听话了,甚至还和父母顶嘴;有什么事情也不爱和父母商量。家长们觉得越来越难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两代人之间有了一层隔阂。其实,这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正常的心理现象。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逐渐有了成人感,自尊心和自主性大大增强;讨厌父母喋喋不休的说教,不愿父母干涉他们的行为;内心的秘密往往不肯告诉家长等等。要想获得两代人之间自然、亲密的关系,就需采取适当方式加以沟通。下面我给一些建议,可供大家参考。
1、必须在时间上有所投资 家长们常常认为自己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好好赚钱养家。其实对孩子来说,最需要的是父母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一个可以让孩子倾吐心事的朋友。要达到这种地步,非得平日有足够的时间沟通不可。建议大家平时多和孩子在一起聊天、看电视、散步、游玩等。在这种轻松的气氛中,谈话才能渐入佳境,至于平时连回家吃饭都“没有时间”的家长,就不要太期望孩子会与你畅所欲言了。美国前总统布什夫人在美国一所著名女子私立学校的一次毕业典礼上曾深情地说:“年轻的女士们,有一天当你们到了我这样年纪的时候(布什夫人当时已70岁)你们回顾你们一生,决不会因为曾经错过一次赚钱的机会、一笔生意的交易而感到后悔,你们却会因为没有好好花时间和你们的孩子、和你们所心爱的人建立美好的关系而感到后悔不已。”布什夫人的肺腑之言,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迪。
2、跟孩子沟通必须讲究语言艺术
沟通的意义绝不是“我有话要说”,更不是“大人说,小孩听”。如果是这样的话,孩子当然不喜欢和你在一起。因此,父母与孩子谈心,若要取得好的效果,既要注意谈话主题,也要考究语言方式。比如“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是大人教育小人的“古训”,而“多读书才能实现你自己的理想”更符合当今儿童的语言特点,可能更容易被孩子所接受。
3、对孩子多鼓励、少批评
当今社会因为人多,竞争也激烈,家长对子女的期待也高。就因为这样,家长与子女的对话就难免批评多于鼓励,强调孩子的不良习惯,并与别的孩子比较,与自己的过去比较等等。其实这样去比毫无积极意义,相反只有使孩子丧失自信,产生自卑和自弃感。倒是鼓励的话能让孩子有自我肯定感,激励上进心。
我个人认为,不管我们平时有多忙,都要腾出时间多陪陪孩子,与孩子进行沟通,因为这是了解孩子、引导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环节。沟通是走进孩子心灵的唯一途径,是理解孩子的试金石。如果孩子对父母的情感闸门在父母长年累月的抱怨与指责中关闭了,再想开启时不是念一句“艺麻开门”的咒语就可以了事的。父母要想扭转孩子,必须先走进孩子的心灵,做一个“地下工作者”,让孩子感到你是自己人的时候,你的忠言才会顺耳,才会奏效。所以,在家庭教育中,跟孩子进行有效沟通是相当重要的。
五、懂得正确去爱孩子
要想培养好孩子,我们就要懂得如何去爱孩子。当然,每个人表达爱的方式是不一样的。在家庭教育培训中,对爱的基本界定是这样的。
(1)爱是精神的,不是物质的。说你爱孩子,就意味着你跟孩子说话时的语气是柔和的,你要把你心里的感情表达给你的孩子,埋在心里的爱不是爱,你要把你的爱表达出来,爱是一种人类最美好的感情,我们很多家长把打孩子都说成是爱孩子,一个妈妈在把孩子揍一顿之后,问孩子,妈妈为什么打你,那是因为妈妈爱你。(对于孩子而言,这种方式怕是难以接受的。)
(2)爱是无条件的接纳,如果你对孩子说,你如果能考前三名我就给你买电脑这是有条件的爱,爱是无条件的,不须要回报的。
(3)爱是要被对方感受到的,爱是由被爱者决定的,你爱不爱你的孩子,是由孩子来决定的。很多时候,我们的家长总是一厢情愿,总是以自己认为对的方式来爱着孩子,事实上,这是不被孩子所认可的。
我坚信,天下没有哪个父母不爱自己子女,但是爱要适时、适量。研究证明,父母对孩子的关怀,有利于孩子的学习动机、态度的形成。真正的爱的教育,是关爱而不是放任自流。总之,家庭教育就是孩子生命成长的教育,就是让孩子萌生会学习,善于学习,会生活,善于生活,会相处,善于相处的意识,并乐于实践和探究。家庭教育,就是对“根”的教育,“心灵”的教育,只有“根壮”“心灵好”才能“枝繁叶茂”,这恰是“庄稼养根,育人育心”的道理!
由于时间关系,我今天的分享就暂且到此,最后,衷心祝愿大家阖家欢乐,万事顺意!
谢谢大家!
科头中心学校:曾丽红老师
第二篇:家庭教育讲稿
家庭教育讲稿
今天的家教与以前有很大不同,以前教师可以控制学生的所有时间,以前的学校教育可以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控制,而今天却是很不相同。
一、家教要与生活,社会,自然,各行各业息息相关。
自然环境要讲究自然、生态、和谐发展,教育也是如此,也要注重生态化,注重各个方面的有机结合,恢复家长与老师之间平等的教育关系,恢复家庭与学校之间紧密的联系。
1.今天孩子的发展最大的区别在于业余时间。
2.今天孩子的教育学校是不可能包办的,教育必须是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结合。
3.现在的教育是越来越重视家庭的作用。
二、独生子女的家教。
独生子女的三大弊病:懒惰、自我中心、性格脆弱,由此造成许多问题,比如学生当中发生心理障碍、心理疾病的比率逐年上升,比如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人际关系越来越差,自闭的孩子越来越多。
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一些比较乐观的状况:
1.中国并没有出现一代小皇帝,孩子到了社会当中都要适应社会的规则,每个人都要经历社会化的过程。
2.独生子女有独生子女的优势,他们成长在发展最快的时代,具有鲜明的时代品质,富有探索精神、有创造力、敢于承担责任,公正观念、公平观念、法制观念都特别强。
独生子女的主流是好的,但也有一部分存在着比较明显的缺陷,其原因在于孩子身上许多的优点和长处是与时代的影响相吻合的,而许多缺点却是由于早期不良的家庭教育所留下的印迹。所以现在的教育学校最多只能起到50%的作用,还有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于家庭。
初中之前是一个人最重要的奠基时期,在这一阶段家庭教育尤其重要,家长要掌握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科学的教育方法,若理念错了、方法错了,那做的越多对孩子的危害越大。
三、现在随着国家的不断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更应该注意些什么。目前是中国历史上第三次教育改革,对人才的要求标志了社会发展的方向。信息化的时代能够改变人的学习方式,改变人的知识构成,改变人的命运,这是重大的历史转型,我们现在的很多做法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越来越展现其不利的一面,培养人才要符合社会的需求,符合事物发展的方向。对孩子的培养,肯定不是学习成绩的累加而是更看重综合素质的发展。
四、真正好的家教是培养孩子懂得在业余时间利用来学习。
看一个家庭有没有希望主要看这个家庭如何利用业余时间,看一个民族有没有希望主要看这个国家如何利用业余时间。我们孩子的发展,最重要的在于校外时间。
对孩子家长们应注重童话素养的培养,让孩子像孩子那样成长是最人道的,孩子最初就是从童话中学会了同情、学会了关心、学会了什么是真、善、美,是人文素养的培养。
人与人的差异主要是阅读的差异,从小培养孩子好的阅读习惯,长大之后他自然而然会喜欢看书,喜欢学习。一个孩子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并不是通过说教,而是通过对一个一个的形象化的故事和片段的记忆与理解而形成的。孩子是通过故事、情节、画面来接受教育,对孩子的教育要形象化。
五、今后孩子的发展必须面对三个世界。1.生活世界,这主要是家长的责任。
2.知识世界,这主要是学校和老师负责,家长、社会配合。3.心灵世界,这是各个方面都要给于关心的。决定学习成绩的几种因素: 1.学生在考试时的心理状况。2.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3.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4.学生的学习基础。
现代人才考核标准对人的能力的要求有了很大变化,其越来越注重人语言表达能力和与人交往的能力,第三是责任精神,最后才是专业素养。如何做人,如何与他人相处已经成为家教中的主要因素。
第三篇:家庭教育讲稿
家庭教育讲座
花季少年 请选择迎春绽放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尊重、理解与交流
黄冈网校家庭教育师 范翔
家长朋友,同学们!下午好!
为什么选择这样一个话题,源于最近自己的一次真实体会,源于对逝去生命的尊重和惋惜,更是源于对学生成长的责任和期望。
首先和大家分享两个我们身边的案例: 案例一
2017年的暑假,微信群中传播一则消息:我市某校一名中学生,花季少年,本该有着美好的未来,因为不满父母要求补课,毅然从十楼的辅导班纵身而下,父母心中珍爱的天使从天而降,不到2.5秒,瞬间离开了美丽的世界。
案例二
2017年11月13日,一名14岁的少年(微信上可以见到孩子的寻人启事),因为连续几天受到父亲的打骂,晚上在父母熟睡时,悄悄地离开了家。天气很冷,孩子只穿了单薄的衣服,跳进了离家不远的冰冷的红河水中。父母在全市张贴寻人启事,发动一切可以力量进行寻找,好心人在微信平台进行转发。然而,14天后,11月27日清冷的早晨,憔悴的父母在一座桥下发现了孩子的冰冷的尸体。孩子的父母站在冰冷的河水中,痛哭失声,不愿上岸。当时的情景,据说让现场的民警和群众久久难以释怀。
网络信息平台的发达,让我们经常看到有些学生离家出走的消息,庆幸的是他们都没有走向极端,最终回到了父母的怀抱。
家长们,同学们。说心里话,到现在为止,我依然无法理解两个少年哪里来的这么大的勇气,10楼纵身而下,漆黑的夜晚跳进冰冷的河水中,结束自己的生命。
因为无法想象,所以难以理解。
也许有人会说,连死都不怕还怕什么?今天,我们已经无法去真正探究孩子内心世界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心理过程,也许,孩子的父母到现在也无法接受失去孩子的现实,无法相信养育了十几年的孩子离去的是那么决然,一去不回头。惋惜之余,对于我们德育工作者,作为家长朋友应该深深地思考,家庭教育在哪里出现了问题,如果真的缺失了健康的家庭教育,谁又能保证后悔的不是自己。
孩子为什么会走向极端?少年花季为什么会提前凋零?
给我们的第一个思考:不是因为父母和孩子之间没有爱的存在,而是爱的方式出现了偏差,而有些家庭却没有在意。
在座的同学们,相信你们都是生活在一个充满爱的家庭,父母为你们的成长付出了无私的关爱。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牙牙学语悉心相伴、芳华不在岁月白头,他们就是你们的父母。有人可以在你夜深熟睡时,为你轻轻掖好被子,轻轻地摸摸你的额头,为你准备好第二天要穿的衣服鞋袜,他们就是你的父母。
汶川地震,在生命的最后关头,一对年轻的父母用尽最后的力量为孩子撑起了一个生存的空间,当救援队伍来临时,孩子得救了,没有一点损伤,可爸爸妈妈吗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身体依然是保护孩子的姿势,定格成一种生命的永恒。有人在危险来临时,会毫不犹豫地保护你,不让你受到一点伤害,甚至不惜付出自己的生命。他们就是你的父母。
有人在为你默默付出,不善表达,付出多少都不求回报,他们就是你的父母。他们的名字叫父母,就是你们亲爱的爸爸妈妈!
我们不能苛求父母是高官显贵、不能苛求父母是富豪老板、不能苛求父母是明星达人,我们也不是所谓的官二代、富二代、星二代,但是这个世间,同学们最应该尊敬的就是父母。
同学们,到底什么是父母的爱?在日常生活中你能感受到哪些父母的爱? 唠叨是父母的爱!
一进家门:孩子,作业多不多,抓紧时间!怎么这么磨蹭,快点!别人家的孩子学习努力,你看看你„„;离家上学:骑车慢点,认真上课,早点回家......,当同学们听到这些话的时候,更多的是不耐烦和不屑一顾。
听多了,就烦了!
可是同学们,能听到父母唠叨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
有多少人成年以后想听听父母的唠叨却成了奢望。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我们案例中的两个少年能听到吗?如果他们哪怕在走向极端的一瞬间能够想到父母为自己付出的一点点,也不会抛下父母,决然而去。作为一个六年级小学生的家长,我知道唠叨会让孩子不耐烦,但有时仍然忍不住,为什么?不是不爱孩子,更多的是看着孩子学习很晚得不到很好的休息,心中的无助和自责。
严格要求是父母的爱!
竞争的社会需要在大家这个年龄去付出更多的努力。父母所经历的很多,他们要让自己的孩子少走弯路,所以各个方面严格要求。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需要我们负重前行。有一个严格的父母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
看着孩子写作业缓慢,晚上十点了,作业还没有结束的迹象,一个简单的问题由于粗心做错了,考试又没考满分,家长会,家长和孩子都是心怀忐忑。
我知道教育孩子更多的需要耐心,静待花开,可是我不敢有半点松懈。
我也打过孩子,可是打过之后,作为父亲,我的心里是深深的自责,孩子怯怯的、无辜的眼神告诉我,我错了。孩子睡觉了,眼角还有泪痕,这时的我在心里默默的请求孩子的原谅。这样的事相信许多家长都经历过,我们应该在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和孩子更好的交流,帮助孩子度过难关,健康长大。
当然,当父母急躁的时候,同学们更应该理解父母身上所背负的生活压力和对你们的期望,其实当今父母身上最大的压力就是对孩子的教育,因为没有现成的模板,只有不断的摸索和学习。
孩子为什么会走向极端?少年花季为什么会提前凋零?
给我们的第二个思考:孩子和父母之间缺少了真正的交流与沟通,缺少的是传递爱的方式。
中央电视台原主持人敬一丹女士曾经和孩子有一个特有的交流方式。不管工作再忙再累,每周敬一丹都在周末抽出半天的时间和孩子相约到一个安静的场所,两个人面对面地交流,都向对方倾诉心中的烦恼。妈妈说烦恼孩子说建议,孩子说烦恼妈妈说建议。一个小细节,只要长久的坚持,孩子有一个心灵倾诉的场所,很多问题都能够解决。
记得小时候,你们有什么话都愿意对爸爸妈妈讲,有什么问题都愿意向爸爸问,现在,随着年龄的增长,许多同学和父母之间的交流产生了距离,年龄越大,交流越少,就连一句“爸爸妈妈,我爱您”都难以启齿,说不出口。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因为家庭成员之间没有建立和延续更好的交流渠道。开头的两个案例告诉我们,父母对孩子都是粗暴的要求和打骂,没有去聆听孩子内心的声音,造成了后面悲剧的发生。所以交流很重要,需要父母和孩子都付出努力,卖出第一步。孩子为什么会走向极端?少年花季为什么会提前凋零? 给我们的第三个思考:孩子的压力来自于哪里?怎样缓解压力?
作为家长,我能够深刻的感受到孩子身上的压力。有时候,偶尔有一点时间,陪孩子在一起玩耍,看到孩子汗流满面,开怀大笑,作为父亲,我的心理也是无比的快乐。但是回到家,马上又被现实摧毁,无休无止的学习任务接踵而来。孩子的笑脸渐渐少了,父母也是在矛盾中陪伴着孩子的成长。
孩子的压力主要来自于学业压力和精神压力,其实让孩子高兴不起来的主要是精神上的压力,或者说更多的是来自于父母的压力,父母情绪就是孩子心情的晴雨表。
作为家长,我们不敢拿孩子做实验。
在座的同学,相信大家除了学校学习之外,还报了很多的辅导班,现在课外不强化学习的孩子很少。学校学业压力已经很重,周末还要上各种各样的辅导班,而且辅导班还有作业。
我的孩子在祥宇小学上六年级,明年上初中。周末有两次奥数课、一次英语课、一次文学课,在加上学校作业和辅导班作业,孩子的状态是一进家门就写作业,就这样,刚刚能够应付,几乎没有一点空余时间,唯一的愿望就是周日晚上上完文学课后我请他吃饭。低年级寒暑假的时候还有时间带孩子出去旅游,现在也成了奢望。
那么问题来了,孩子将来发展怎么样?不知道!我敢不让孩子上辅导班,自然成长吗?不敢!因为生命只有一次,成长没有彩排,我们不敢去试验一下,孩子什么班都不报会怎样,因为别人都在上,我不上行吗?
孩子的压力更多的是来自于精神层面的,来自于“别人家的孩子”。我刚参加工作时曾经教过一个学生,在学习上什么都不会,考试靠猜。有一件事让我至今记忆深刻,也经常提起。在七年级的时候,那时候数学(我教的是数学课)日常训练时还有判断题,这名同学居然把二十道判断题全部做错了,都是猜的答案。这种情况出现的概率是二分之一的二十次方。就是这样的一名学生毕业参军后回来看我,让我大吃一惊,阳光朝气,侃侃而谈。每一名学生都有自身的闪光点,都有别人所没有的优势。别人家的孩子毕竟是别人家的,他可以成为自己孩子学习的榜样,而不是成为对孩子施加压力的无辜的载体。每一孩子都是一个鲜明的个体,都需要不同的家庭教育方式,孩子不能复制,同样家庭教育最适合才是最好的。
我们经常学习家庭教育知识,也会听到很多道理,但是用到自己孩子身上不一定起到很好的效果,学习的时候热血沸腾,不学习又回到了现实中,因为你面对的孩子是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个体,我们需要要用欣赏的眼光去发现自己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各位家长,同学们,花季少年,请选择迎春绽放!这是所有教育工作者、所有家长的期望。
家庭教育是一门不断摸索的课程,最后,给各位家长和同学提几点建议: 对家长:
一是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学一些家庭教育方面的知识;二是尊重孩子,承认孩子是一个与众不同的鲜明的个体;三是创造机会和环境与孩子多交流,让孩子什么话有愿意对您说;四是多一些耐心,少一些急躁。
就是学习、欣赏、交流、耐心!作为学生和孩子也要把握好几点: 对孩子:
一是不要怀疑父母的爱;二是要尊重父母;三是要理解父母的不容易,理解父母的偶尔情绪;四是理解父母的严厉;五是自己也要主动的和父母交流;六是努力拼搏超越自我,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就是尊重、理解、交流、拼搏!
在以上的几点中,重点是两个词:尊重和交流。
作为学生要能够主动的和父母进行交流,烦恼的事对父母讲。爸爸,今天我有点事不知道怎样解决,您能帮我吗?妈妈,这一段我的学习感到很吃力,怎么办呢?如果你用这样的语气征求父母的帮助,他们能拒绝吗?小时候,同学们什么话都喜欢对爸爸妈妈说,现在却越来越封闭自己。为什么,这就需要父母和孩子都要主动交流和相处,建立一种习惯、寻找一个环境、营造一个氛围,这样一个和谐的家庭才是孩子成长的港湾。
最后祝愿各位家长和同学们家庭和谐,祝愿同学们不断进步!谢谢!
第四篇:家庭教育讲稿
家庭教育讲稿
俗话说得好,“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既是摇篮教育,也是终身教育。家庭教育因其特殊的地位和影响,在我们的大教育系统工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近年来,由于家庭教育的不和谐,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产生了许多的困惑:为什么现在许多孩子学习挺好,但动手能力很差呢?为什么现在许多孩子多才多艺,但心理素质很糟糕呢?为什么现在许多孩子在学校是个“乖乖娃”,在家里却成了“小霸王”?发生在学生身上的种种现象,不能不引起我们教育工作者的深思。
一、家庭教育的现状。、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必须是良好的学校教育与良好的家庭教育密切配合的结果。然而,教师们常常会发出这样的感慨——学校辛辛苦苦地教育了一周,难以抵挡家庭消极教育一天。
现状之一:教子方法有失偏颇我们通过深入分析、研究家长的心态和行为后不难发现,当前的家庭教育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望子成龙”型。这是典型的中国特色的家庭教育,占有相当的比重。家长们因为历史的原因,常常把自身成长过程中的种种”遗憾”,用最美好的”希望”寄托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因而对孩子”成才”的期望值较高。具体表现在:
一、重视分数。孩子不好好学习,是家长最棘手的问题;孩子的功课分数,是家长最关心、最敏感的话题。“学”而优则“奖”,已成为许多家长鼓励子女学习的常用手段,“学习至上,成绩至上”是孩子的唯一目标。于是,家长包办代替了孩子的家务劳动,一是心疼孩子,不肯过早地把责任加在孩子身上;
二是不屑于让孩子干“杂活”,怕影响孩子的学习。倘若孩子考了个好分数,家里便是“阳光灿烂的日子”;倘若孩子考差了,家长几天都没有笑容。
二、舍得投资。不少家长为子女请“家教”、买《参考》、或者亲自辅导,心甘情愿地吃苦受累,目的只有一个--一切为了孩子,一切为了孩子的学习,一切为了孩子的分数。除了叮嘱孩子学好学校的功课以外,课余时间又陪孩子去参加作文班、书法班、英语班、美术班、音乐班„„在家长的心目中,这完全是一种”责任”。
(二)“顺其自然”型。这是独生子女现象出现后,家长因为自身的价值观的认同而采取的教育方法。不可否认,有的家长是因为懂得遵循教育规律而理智地采取的这种教育方式。但更多的则是因为忙事业而无暇顾及,或因为自身的局限而无赖放弃。【教师演讲稿——重视家庭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必然 】教师演讲稿——重视家庭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必然。具体表现为:
一、”代理家长”的现象较为普遍。许多家长把教育子女的事情让位于外公、外婆等“隔代人”。于是,长辈们的晚年生活都以孩子为“重心”、“中心”、“轴心”。“吃什么”、“穿什么”、“用什么”时时刻刻牵动着长辈们的心。长辈们那“特别的爱”,使得孩子普遍缺乏生活经验,自我服务能力差;热衷于自我设计,缺乏责任感。孩子许多的不良行为和习惯,就在长辈无微不至的“关爱”中滋生。
二、“心有余而力不足”。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长、成才。然而,强烈的“希望”和教育“方法”之间差距实在太大。在家长的眼里,孩子成了“熟悉的面孔陌生的心”。在现实生活中,一个可以领导成千上万人的企业家,不能说服家里的一个“宝贝”而找老师“告状”、“述苦”的现象绝非个别。家长常常感叹在子女面前,教育“无从下手”、“伤脑筋”。
究其原因,家庭教育的超现实性和不一致性是造成“望子成龙”和“顺其自然”的家庭教育方式的主要症结所在。所谓的“超现实性”,是指家长对待孩子“严”而出“格”。他们不能正确、客观地看待和教育自己的子女;他们往往对自己的孩子都有一种过高的估价和希望,常常用邻居、同事的小孩的优点去评判自己孩子的成败,从而导致心理上的不平衡。
所谓的”不一致性”,是指家长教育孩子”“严”不入“格”。在情感上,家长都重视孩子的教育;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却往往忽视教育的点点滴滴。如“顶嘴”、“自私”、“不招呼客人”、“不孝敬老人”等等行为,有的家长往往放松对孩子的严格要求。长此以往,孩子养成了一些不良行为,家长一旦醒悟,招数使尽亦束手无策。于是出现了学校里的“乖乖娃”成了家里的“小霸王”的异常现象。
现状之二:孩子的表现差强人意现实生活中的孩子,由于受家庭和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表现出了种种令人担忧的”怪圈”。
二、家庭教育的对策
对策之一:重视教育合力的形成
只有当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形成了合力,我们的教育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学校要充分利用家长学校和家长开放日,利用现代教育和素质教育的观点,全面指导家庭教育。
1、指导家长“信任孩子”。孩子是新生力量,相信孩子,就是相信自己。每一个家长,都应该对孩子有充分的信心。
2、指导家长“赏识孩子”。孩子在家庭生活中,从小就处在选择之中,几乎天天都有己的选择。
孩子的兴趣就是探索世界,越是不会干的,他就越想干,会了就不干了。孩子是培养教育的对象,不把孩子当宠物,不要剥夺孩子的权利。赏识孩子所作的一切努力,赏识孩子所取得的点滴进步,甚至要学会赏识孩子的失败,让孩子感到家长永远是他的后盾。在提高家长认识的基础上,采取同一的内容,统一的标准来进行教育与评价。学校重在“如何做”,家庭重在“怎么做”。学校和家庭密切配合,以实践为重点,及时反馈,树立榜样,找出差距,再教育,再实践,从根本上克服“教育靠学校包打天下”的被动局面。对策之二:重视家庭活动的开展。
生动、活泼的活动是孩子们最感兴趣的。教师完全可以以传统节日为契机,开展丰富多彩的家庭活动。如春节期间开展“受欢迎的小客人,受称赞的小主人”实践活动;在妇女节、重阳节期间开展“妈妈好”、“祝福老人”等情感活动;在中秋节期间开展“我爱我家”的系列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家长以“情感”的桥梁,以“亲情”为纽带,适时对孩子进行教育,一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对策之三:重视和睦家庭的建立。父母应该非常精心地营造一个令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家庭人文环境。父母应该以自己的言传身教以及在生活中创造出来的每一个生活细节,让孩子沐浴在一派和谐、文明、健康、宽松的家庭气氛中。培养孩子活泼、开朗、勇敢、进取的性格,培养孩子良好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孩子树立平等、契约、宽容、创新、共生的现代意识,让孩子懂得:要想成才,先要成人。
重视家庭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必然,也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成败的关键所在。作为学校,有义务、有能力对家庭教育进行适时、适当的指导。为了共同的目标,我们必须“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我们的教育才有效益和希望。
第五篇:家庭教育讲稿
家庭教育讲稿
张琼
一、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每个孩子都有一个家,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孩子能否健康成长。好并不是指富裕的家庭环境,而是指家风好。心理学家讲:1)如果孩子生活在批评中,便学会谴责;2)如果孩子生活在敌视中,便学会好斗;3)如果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便学会自信; 4)如果孩子生活在受欢迎的环境中,便学会喜欢别人;5)如果孩子生活在友谊中,会觉得生活在一个多么美好的世界。
孩子是我们国家的未来,孩子也是我们晚年幸福生活的希望,正确合理的家庭教育是人一生的幸福,错误和不良的家庭就是我们自己的晚年痛苦和辛酸,现在的社会是一个文明平等竞争的社会,若不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和能力,就难于在激烈的竞争中维持自己。人生最大的烦恼莫过于儿女的不成器,为人一生最大的欣慰莫过于孩子有才有德。现在多付出一点,尽自己的努力和职责;否则在孩子升学时,我们家长就要为了给孩子找一所学校而苦恼,在孩子就业时为孩子能有一份好的工作而苦恼,在孩子成家时还要你的不断接济和帮助而苦恼,有见识的家长既能把孩子培养成栋梁之才,自己也能有个幸福的晚年,这应该是我们家长考虑的最重要的一个话题。
家庭环境从一出生就影响着他们的心理发展和品德的形成。好的环境使孩子能保证健康成长。有些孩子却存在这样或那样的毛病,如:任性、易发脾气、激动、挑吃挑穿、不爱惜东西,生活自理能力差、不合群、不关心他人、妒忌心重,自我为中心,自卑、等等。最有效的解决办法是建立良好的家庭环境。家长的言行对孩子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我非常理解做父母的心情。我们白天工作,晚上要担负起教育孩子的责任。好多家长晚上还有很多工作要做,非常辛苦。但是,大家再怎么忙,也不会忘记对孩子的教育和辅导。看到孩子一点点地长大,一点点地进步,内心是非常开心的。
全国著名的教育学教授朱永新,他主持了一项课题研究叫新教育实验。他主张:无限相信孩子的潜力;永远不要对孩子失望;决不吝啬父母的表扬和鼓励;教给孩子一生有用的东西。请天下所有的父母记住这样一句话:“你可以不是天 才,但你可以成为天才的父母。”正如我们老师不是天才,但是我们特别希望成为天才的老师,这一点上我们的目标是一致的。
孩子进入小学学习,是人生接受正规教育的第一个起点,他们面对的是新的集体、新的环境,承受的是一种全新的学习要求。
现在的孩子们智力上存在的差异极小,竞争的是良好的生活与学习习惯,而良好的习惯是要有一个养成过程的,这个过程就是来自各个方面教育的过程,需要家长、孩子及学校共同配合,实现学校教育同家庭教育的协调同步,将孩子培养成为品学兼优的有用的人。
二、如何做好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
1、部分孩子存在“未入学,先恐学”的问题
幼儿园是一个五颜六色的童话世界,孩子在玩具的天地里生活。他们的桌椅被布置成圆形,每天的生活内容就是与同伴做游戏,且幼儿园教育强调“呵护”与“照顾”。而当他们来到小学,看到墙壁是统一的白色,整齐的桌椅朝向黑板时,“学习”成了孩子生活的主题,在幼儿园阶段,不会有人过分要求孩子成绩的好差。可是一旦他们进入小学,老师和家长都有了新的期望--长希望孩子的成绩名列前茅。周围的老师同学都发生了变化,有些在幼儿园中玩耍的同伴,现在成了自己的竞争对手。幼儿园不会对孩子进行过多约束,可是进入小学后,严格的制度要求孩子规范自己的行为,他们个体的需求也不再被重视,孩子必须摆脱任性的习惯,在集体中重新认识自己,否则将会被同伴排斥在外,因此,在新环境里孩子常会感到孤独和陌生,心里就产生莫名的焦虑。
2、部分孩子存在“喜欢游戏,不懂学习”的问题
一年级新生“活泼好动,喜爱游戏”,“他们想学习就学习,不想学习就不学。”很多新生不能正确认识学习,认为学习与幼儿园里的游戏是一回事,经常学一会玩一会,边学边玩,上课时,注意力一点都不集中。与此同时,孩子还没有形成对待作业认真负责的态度,没有把作业当成学习的组成部分,有时候甚至因为贪玩而忘记作业。这些都需要老师和家长的正确教育和引导,必要时,应该采取规定的方式来帮助他们养成习惯。比如:回家看书学习常走神。家长要给孩子订一个制度、立一点规矩。如:不要一边学习一边说话、吃东西。家庭里有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孩子看书时,家长说话要轻点,电视机的音量也要低一点。家长辅导 2 孩子学习,一般利用晚上,时间不要太长,中间要有休息或者小活动一下。节假日,尽量带孩子出去玩玩,丰富他们的生活,增加他们的见识,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
3、大部分孩子刚入学存在“自我约束力和目的性差”的问题
“幼儿园的时候,老师会尽量满足孩子的要求。”进入小学由于条件和要求受限,加上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父母,爷爷奶奶都宠着他。致使他们的自我调节能力比较差,当受到某个具体的刺激,就很容易引起强烈的情感反应。这时往往表现为两个极端:易冲动、好攻击或者不合群、孤僻等。久而久之,会影响他们与同伴交往。”此外,初入学儿童的思维大部分还停留在“自我中心思维阶段”,他们考虑问题,或者与同伴相处,往往会以自我为中心,带有强烈的自我中心主义倾向,认为“顺从自己就是朋友,否则就不是朋友”。影响了和同伴的交往。
同时,由于年龄小,大多数孩子的活动、行为缺乏目的性。家长要经常提醒和督促孩子观察什么、留意什么、思考什么;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做什么。要使孩子逐渐懂得做任何事情都不能三心二意,也不能一心两用。玩的时候,就痛愉快快地玩;学习时,要认认真真地学。还要给孩子订一个作息时间表,几点钟起床,起床后干什么,几点钟上学,几点钟睡觉,让你的孩子活动、行为有一定的目的性。
三、如何营造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
1、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创设安静整洁的环境,有利于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增强记忆,提高学习效果。孩子上学了,家长就要为孩子创设有益于学习的家庭环境,建立全家人共同遵守的生活、学习制度是关键。
孩子在家学习、做作业时,家长最好不在家里搓麻将,尽量少看电视,即使看音量也要低一点,说话、行为都要为孩子作出榜样,身教重于言教。家长言行不一或对人严、对己宽,都会影响自己在孩子幼小心灵中的地位。
2、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养成一个好习惯(学习习惯、行为习惯、生活习惯)。重点帮助孩子养成“提前预习、及时复习、主动识字、经常阅读、口语交际、善于提问、规范书写”等 3 七个学习习惯。
1).抓好早期教育。一般情况下,孩子的生活习惯在幼儿时期已初步形成,如吃饭、穿衣、洗脸、刷牙等,而读书、写字、计算这样一些学习习惯是在小学阶段形成的。如果家长在这个时期对孩子循循善诱,严格要求,严格训练,促使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那么这种按时作息、生活有条有理,能自我服务的生活习惯就能扩展到学习活动中。
2).恪守必要的行为准则。对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着重点不在讲许多道理,而在于训练孩子恪守必要的行为准则。家长要根据学校上课时间,给孩子制定合理适度的作息制度并要求他严格遵守。无论是作息时间,还是做作业,都要有相应的规矩,而且无特殊情况不能违反。
孩子的规则意识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慢慢强化,家长要细心观察孩子,如果孩子的言行不符合规则,应该及时地提醒,孩子的成长是离不开成人的督促的。
3).帮助孩子处理好学与玩的关系。做作业是巩固、理解课堂所学知识的重要方法和手段。然而孩子的天性比较贪玩,常常会因为贪玩忘记了做作业,或因玩的时间过长而不能保证完成高质量的作业。作为家长,应帮助孩子正确处理做作业与玩的关系,既保证孩子能认真按时完成作业,又不过分强制性地去压抑孩子的天性。首先要教育孩子重视作业。在孩子做作业时,家中一定要保持安静,家长说话、做事最好不要弄出太大的声音,更不能随便中断孩子的学习,让孩子感到做作业与家长做事一样的重要,是严肃的,使孩子明确学习是自己的责任,懂得学习的首要任务,必须用心认真完成,切实养成做完作业再玩的习惯。
4).及时与教师沟通。
与老师的密切配合。教育不是学校和老师单方面的事情,父母和生活环境的影响也是至关重要的,所以与老师的交流,随时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方方面面,包括优点和不足,经常主动与老师保持联系,方式有很多,比如电话沟通,面谈等。
3、注重方式方法,引导孩子热爱学习
每个学生的家长恐怕都会想,如果孩子肯用功读书、学习成绩好一点,那该多好。可小学阶段的孩子,正是贪玩的年龄,好玩、好动是他们的天性,他们往往管不住自己。所以,家长必须教育引导孩子热爱学习,纠正不良习惯。
祝福每一个孩子都成为有用的人才,祝福每一个家庭都幸福美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