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许吉如演讲稿全篇
国强则少年强
许吉如
我想请现场的男生去设想或者去回忆一个场景:你的女朋友板着脸站在一边,忽然很委屈地哭出来了。你问她什么她都不开口,‚宝宝心里苦,但是宝宝不说‛。这个时候你心里很慌张,你想:‚不对啊,怎么回事呢?上个月看中的包我买了呀,昨天的朋友圈我点赞了的呀,前天前女友发过来的短信我删掉了的呀。‛这个时候大小姐终于开口了,她说:‚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就是没有安全感了。‛
这个时候你的内心是崩溃的,因为这是她第101次跟你提出‚安全感‛的概念。鼓掌的那个哥们儿,可能你女朋友跟你提了200次。
这个时候男生会很沉默,对吧?你女朋友看你不说话她很慌啊,她就跑到网上去发帖子,叫《跟男朋友说没有安全感,男朋友不理我了。姐妹们我该怎么办?在线等,挺急的。》这种帖子底下,一般回应也不会太多的。但通常会有一个饱经沧桑的老司机说一句废话,而这个废话被你的妹子誉为真理。
这个老司机说:‚妹子,安全感不是男朋友给的。安全感是我们自己给自己的喔!‛这个老司机说的其实没有错,生活中的安全感是我们自己给自己的。好好工作,会有物质上的安全感;好好学习,会有期末考试的安全感;‚不作死就不会死‛,会有爱情的安全感。
安全感的本质是我们用自己的努力和生活进行的一场等价交换。但是今天我想说的,是一份不基于任何条件,不需要努力,我们往往‚身在福中而不知福‛的安全感。
今年春天,我们学院组织学生去各个国家实地调研。我选择了去位于中东地区的以色列。这个国家多灾多难,但又是国际强国,所以我对它充满了兴趣。有两个细节奠定了我对于这个国家的看法:第一个细节发生在机场,当时我托运行李。大家都知道托运行李一般只需要5——10分钟,不会问你太多问题,对吗?但是那一天,以色列的安检人员对我进行了足足半个小时的盘问,‚你叫什么?姓什么?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念过什么学校?做过什么工作?写过什么论文?去过哪些国家?有过什么梦想?爱过谁?‛全部都要问。我觉得很被冒犯,因为我是一个普通游客,你为什么要把我当成恐怖分子?
这个时候我身边的以色列同学跟我解释,他说:‚这是我们以色列航空多年的常态。自从1984年建国以来,我们一直受到国际上各种恐怖势力的袭击,阿拉伯国家至今没有承认我们的国家地位。所以我们只能用这种最保险、也是最笨的方法,去排查危险。‛
‚国家太小,袭击太多,我们输不起。‛
第二个细节发生在机舱里。当飞机降落在特拉维夫机场的时候,机舱里响起了一阵掌声。我很纳闷,因为整趟旅行是非常安全的,连气流颠簸都没有。换言之,这是一趟常规到不能再常规的安全着陆。在这种情况下,鼓掌,有意义吗?
我的以色列同学又跟我解释。他说:‚每一趟航班——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航班,只要安全着陆,我们就一定会鼓掌。因为我们对于‘安全’有一种执念。二战时期纳粹对犹太人展开了种族屠杀,我们的父辈不是在逃难,就是在逃难的途中遇难。从那个时候起,我们成为了一个没有安全感的民族。所以我们今天所做的一切,就是——重建安全感。‛
他的话让我意识到,不安全感,对于他的国家和国民来说,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不安全感其实不影响你综合国力的提升,因为不安全感催人奋进。所以今天的以色列,在国防、军事、科技、农业、商业、金融……你能想到的任何领域,都是世界强国。但是这样一种不安全感,一旦渗透进每一个国民的生活中,一旦蔓延进每一个国民的心里,会让人失去一份心安理得。
这份心安理得,意味着你不需要向外界去解释你国家存在的正当性,你不需要时刻去提防国土安全,你更不需要因为担心国破家亡,而流落他乡。这份安全感,是一个国家給国民,最根本的安全感。
生活中的安全感,就像我们开头所说,是一种等价交换。但是国家层面的安全感,是一种抛开个人因素不谈,只因为享有国民身份,就可以免受漂泊、免于恐惧。
在美国的时候,我的班上有一个来自叙利亚的同学。当他得知我毕业以后就要回中国时,他跟我说:‚我很羡慕你,我的国家常年在内战。虽然在今天,我们俩都是在美国的留学生,但是我们各自还有一个身份——我的身份叫叙利亚难民,而你的身份叫中国国民。‛
难民与国民的最大差别,在与你是否有自由选择的权利。你是否一定要将自己的命运,寄托在别的国家;寄托在一纸冰冷的移民法案,还是说,你可以轻飘飘地讲:‚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可是家里这么好,我随时可以回得来。‛
安全感所带来的自由选择的权利,是一个国家赋予年轻人,最好的礼物。
因为这意味着,你不必非得在别人的国土上,成为一个非常优秀的个体,才能够被尊重。你就踏踏实实地做一个哪怕普普通通的中国人,也会被善待。因为你背后是一个稳定的国家,而世界对你的国家,充满敬畏。
在美国读书的时候,我经常被老师安排,在课堂上向大家解释我们的‚十三五‛规划,一带一路,解释我们刚刚出台的二胎政策,又或者是南海冲突。其实我的预言是有很多瑕疵的,我的观点可能也很平凡,但是这样的我能在课堂上永远有一丝话语权,因为他们觉得,中国很重要;中国学生的话,一定要听。
一百多年前,梁启超先生曾经说:‚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强则中国强。‛一百年后的今天,其实道理反过来是一样的。‚中国强则少年强,中国强则中国少年强。‛
因为强大的国家能赋予一个少年强大的安全感,基于安全感,他可以自由地选择他想生活的地点、职业、状态乃至是心情。他是轻装上阵去看这个世界,又理直气壮地回到自己的家园。
有一句话是这样讲的,它说:‚如果你觉得你活得很舒服,那是因为有很多人,在默默地为你付出。如果你觉得很安全,那是有很多人在为你承担风险。‛他们是边疆官兵、维和部队、外交官、公共服务的各行各业,为了你和我更强的安全感,在不懈努力。
但即便是有不懈努力的他们,我们的国家,还是有很多不完美的地方。我们也有自己的不安全感,所以在这个意义上,今日之中国固然强,但今日之中国少年,唯有更强。
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骄傲地回应,一百多年前梁启超先生的期盼。告诉他:‚少年强则国强,中国强则中国少年更强。中国强,就是因为——少年强!‛
黑土麦田 实干兴邦
马丁老师跟我们所有人说,要找一个对你负责任的爱人,因为这样会激发出你内心最大的责任感。我们都同意,我们都渴望拥有像马丁老师那样美满的家庭。但是此刻,我可能要问一个让大家直面现实的的严峻的问题,那就是大家都有男朋友了吗?有人说没有的,你也说没有,我与你们都同在,在寻找美满家庭的路上,我们都还要努力。但是有的时候,我觉得有没有男朋友也不是问题的关键,因为有一句俗话说得好,叫无论此刻我是不是你的女朋友,或者我是不是谁的女朋友,我的心里永远住着一个男神,这句俗话是我说的。
8年前,我第一次见到了我的男神,他叫秦玥飞,高中毕业之后,就直接被耶鲁大学的本科录取了。在那个年代,从中国直接被常青藤本科录取的学生少之又少,所以在那个意义上,他是我们身边一群女生心里的男神。他个子很高留长头发,很摇滚,但是整个人话不多,很安静又显得很文艺,然后你知道女生面对这种男神嘛,就是会想说他毕业之后去干嘛,未来会怎么样?
2014年,我又见到了我的男神,也见到了他的工作。他剪短了头发,耳朵后面别着一根香烟,然后脚上穿着一双解放鞋,蹲在地上。他在湖南省,在衡阳市横山县的贺家村,他是贺家村的村主任助理和团委**,也就是我们都很熟悉的村官。这个时候他在贺家村已经做了3年的村官,那他做的都是些什么事呢?有老人过来跟他说,说小秦啊,这个家里的屋顶漏雨,小秦帮着解决一下好不好?有人热水器坏了,小秦会修吗?还有老人就说,小秦你有女朋友吗?我儿子今年30岁了,还没有女朋友,小秦能不能帮着找一个?
这些事情玥飞处理不了,但他真的会去做。他去捣鼓热水器,他去研究国家确实没有专门的资金去修补漏雨的房子,但是有危房安置的政策,那么这个老人的房子年岁已久算危房,给他写报告。他还去其他几个村子问,你们村里有没有那个找男朋友的姑娘,要结婚的,我们村里有男的,我们那个配一配。
我跟他说,我说师兄啊,你是来做公共服务的,你做村官,可是你现在每天就是些家长里短,那怎么服务啊?你怎么给这个村带来改变?他立刻纠正我,他说吉如你错了,我从来没有想过改变。因为改变往往带着一种居高临下的心态,可是你我,我们都没有资格去定义,说中国的农村应该什么样,百姓应该怎样生活。村民有村民自己生活的逻辑,这套逻辑我认可,我接受。三年下来,玥飞为贺家村筹款80万余元,他修成了路,建成了水渠,还办起了信息化教学。可是村官的任期就是三年,他要离开这个村子了,玥飞就在想,他说我走了之后,这个村子怎么办?可能这些孩子因为信息化教学,这个英语成绩提高了20分,化学多考了30分,但是两三年后,他们是不是还是要走上去建筑工地搬砖的道路?他意识到不能总去要钱,财富应该被创造,他想到了农民要创业。
从2013年开始,他筹备了一个平台,这个平台每年从国内和海外的高校选拔一批毕业生,作为村官带领和帮助农民创业,这个平台的名字叫黑土麦田。今年,就在前几天,第一批选**的村官,已经前往湖南、江西、广东、山东,四个省份的15个贫困村。他们的目标是用两年时间,帮助这15个贫困村里的每个人获得3140元的年收入。
玥飞跟我说,吉如你不要看这个15个村子,然后3140这些数字,我告诉你,能做成的不难的。我说你怎么这么乐观?你很自信啊!为什么你就是这么笃定的觉得它一定能做成?但是我想到要在农村做这些事情就是很难。他想都不想的跟我说,因为你没有去做,你没有去做你就觉得它难,就像那些批评中国的人,可能从来都没有来过中国,对,批评是知识分子的权利嘛,但是建设是每一个人的使命。
黑土麦田的英文名叫做‚Serve for China为中国服务‛,我想到美国有一个公益组织,它的那个英文的那个结构跟咱们的‚为中国服务‛有点像,叫做‚Teach for America为美国而教‛。每年他们选拔美国的大学生到美国最不发达的地方去教他们的孩子,有人说,那不就支教吗?我们也有。但是人家的支教,一,给了每一个年轻人类似于城市白领的收入,保障体面的生活;二,平台很成体系,你想做一些超出支教范围内的事情,都有技术和资源的支持;三,支教结束之后,你可以选择继续扎根做教育,但是世界500强,知名商学院,还有参议员的办公室,都会向你打开大门,因为美国它相信这群愿意‚为了美国而教‛的年轻人。
所以很多时候很多的一些名校生,他会挤破头要去‚为美国而教‛。那么这个情形反到中国来,我会想说,我们的大学生会挤破头皮去做村官吗?有人说不可能,但是为什么不可能?是因为中国的年轻人没有理想吗?是因为中国的年轻人不渴望有所作为吗?资源的不匹配,平台的不完善,其实足以让一些年轻人望而却步。因为年轻人的执著,不应该在一些本可以被避免的问题上被考验。因为年轻人也是人,也要生活,也会害怕。所以黑土麦田所做的尝试,在这个平台上结合政府部门,全社会、企业、投资机构的力量,就是要给年轻人生活上的保障和工作上的资源支持。它其实解决了玥飞心中一直以来的难题:我们如何通过制度的设计,而不是情感绑架,去帮助年轻人实现家国理想。
此时此刻就在我演讲的此刻,玥飞人在湖南湘西,和那30个他一起选**来的大学生村官在一起。他说吉如你要有兴趣,可以去看我那个朋友圈,我在上面放了另外一批四个去山东的村官的照片,那个照片上面绿油油的,特别好看,特别美。但是我想,当初吸引玥飞来到农村,作为一名村官的原因,一定不仅仅是美丽的景色。我跟很多人一样都好奇,一个耶鲁的高才生,为什么要选择做村官呢?
玥飞说,当年母亲曾经带他在北京借读,他们住过地下室,然后穿过亲戚给的旧衣服,还去买过那个超市打烊前,所以会打折很便宜的食物。他说我在耶鲁的每一年都会假期回农村做田野调查,我意识到其实农村的父母跟我自己的父母是一样的,就是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过得比自己更好。他们可能自己在城市去盖那个一辈子都住不进的高楼大厦,但是会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一天,有那个能住进去的可能性。
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总说‚中国梦‛,中国梦是什么?我们今天先不谈国富民强,或者民族复兴。国家是由一个个人和一个个家庭组成的,让每一个人都过得更有尊严,让每一个家庭的孩子有超越父辈的可能性,如果我能参与进这个过程,我觉得我就是帮所有的父母实现我自己父母的那个愿望。
在很多的媒体报道上呢,玥飞有一个绰号,叫‚耶鲁哥‛,因为他非常优秀的学历背景。玥飞本人一定不是一个喜欢用这样的光环为自己增光添彩的人,但是不可否认,耶鲁对他有着深远的影响。一百多年前,在玥飞的母校耶鲁大学,有一群中国人,他们的名字至今我们都挺熟悉的:詹天佑、马寅初、容闳。
那个年代中国没有几个人知道什么是耶鲁,耶鲁留学生回国没有光环,没有实惠,但是大多数人都回来了。有的在搞铁路,有的在搞电路,有的在搞经济,有的在甲午海战中保家卫国,有的就跟着定远舰、致远舰一起沉到黄海底。时代在变,时代的使命也在变,但是我想到这一百多年前的这些年轻人,我看到今天的玥飞,我觉得年轻人从来就没有变。
一百多年前,那个使命是救亡图存,是挽救民族之魂,年轻的生命在定远舰、致远舰上沉下去,然后用年轻的身躯去缓缓托起一个几乎就要沉到海底的民族。几十年前,我们新中国的使命是脱贫脱弱,衣食足,吃饱饭活下去,年轻的头脑和双手在田间地头,在工厂车间,用钢铁之躯去慢慢的去塑造一个像钢铁一样今天这么坚固的国家。但是今天的时代使命,变成了在这个钢铁一般的外壳下,这个国家的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是不是能够活得有尊严,还有做梦的权利,每一个孩子是不是还有去超越他父辈的可能性。
每一个平凡中国人的梦想是可以对着自己的孩子说,无论是农村的、城市的,我希望你可以过得比我好。而每一个平凡中国人的尊严,是在实现这个梦想的过程中,可以不再流血,少流泪,被理解,被陪伴。黑土麦田,秦玥飞,让我们今天都看到,这样的一个使命正在实现。
偶像的真实
偶像这个词,他最原始的意思是说人们心中某种具有神秘力量的象征物,所以对我而言,能给我力量的人就是偶像。我今天想和大家分享我的几位偶像。他们中有的名字可能大家都知道,有的名字可能从来没有听说过,但他们对我都有非凡的意义,因为他们教会了我一个最重要的道理。
她是四届金像奖,五届金马奖的影后,也是柏林电影节,威尼斯电影节,嘎纳电影节的评委。今天江湖地位这么深的她呢,是从一个比赛里面走出来的,一个选美比赛。有一次接受媒体采访,主持人就问她说,当初怎么会想起来去参选港姐的呢?她说了一句当时主持人接不下去的话,她说,为什么要想到参选港姐呀?因为我爱慕虚荣嘛,我想当明星,进演艺圈,但是那个时候我没有一个比较周详的计划,我就想用当港姐这个最便利的捷径来实现我的明星梦。那个主持人当时听的是一脸尴尬,我们今天听到这个故事可能就是一脸茫然,我们会问说,这个影后说她自己,参加选美,她这么说,很了不起吗?很了不起。
因为不是每个人在面对公众的时候,都有承认自己欲望的勇气,承认欲望会遭来误解,会被过分解读,会被人家觉得是你功利,浮躁,不择手段。但是她们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前者敢于直面自己的欲望,并且大大方方的承认它。是,贪慕虚荣绝对不是一个好的品质,但既然它是我曾经的一部分,甚至也可能现在还是一部分,我没有什么可以遮掩的,我没有什么不可以拿出来说的。她的名字叫张曼玉,她是我们很多人心中关于一个时代的记忆。
有一个运动员特别可爱,我们应该都转过她的表情包,对,她是我们里约奥运会,女子仰泳一百米的季军傅园慧。有人说,我们只是觉得傅园慧在镜头前面那样子讲话就是很逗嘛,她也很了不起吗?对,她很了不起,很多时候我们为什么会为傅园慧这样的表达点赞,因为面对镜头,面对众目睽睽,面对社会规则,她让我们看到一种可能性,就是在社会规则之下,你尽可能的去保留自己的真性情,你尽可能的去尊重自己每一点点滴的进步,或者是每一份身心的疲惫。我今天跟大家讲偶像的故事,是因为他们对于我,有非常深远的意义,在七八年之前的时候,我参加过一次在电视上面的英文演讲比赛,然后获得了一个不错的成绩,就有媒体过来采访我,他们也问,说吉如为什么想起来参加这个电视上面的英文演讲比赛啊?那个时候我面对媒体我其实不想想很多的,我就是说,因为我想上电视,因为我想穿着很好看的衣服,被打扮的很漂亮上电视,让大家看到我。然后记者就把这个话写出来了,报道出来之后,我的长辈们都不喜欢这篇报道,他们有人说这个记者写的不好,把你写的很没有格调,很没有格局,有的人跟我说许吉如你怎么能这样讲呢?你要说,我来参加比赛,是为了测试自己的英语水平,是为了交朋友要向大家学习,也是为了给家乡争光。那个时候我挺小的,我没有仔细去想,按照自己的意思说真话,和去听长辈权威人士的建议,说看似最保险,最正确的话,这两者之间的天差地别。
后来无论我参加什么活动,媒体问我参加的原因,我都忘记说真实的原因,或者说长此以往我没有真实的原因了。我只有知道怎么符合大家期待的一些套话,说出来很好听,记者也喜欢写,大家读起来觉得不疼不痒,我看到之后觉得那个话其实倒也不一定是我许吉如说出来的,任何人那么说都没有问题。我在我自己说的很多漂亮的套话里面,活进了那个用套话编织出的美丽的世界。
我今天站在演说家的舞台,是我向我心里面真正喜欢的电视表达,迈出的第一步,可是我今天也在电视表达的平台把这个偶像的故事,偶像真实的表达,跟所有人分享,是因为我觉得我们普通人士,我们可能学不到偶像身上那些成就,但是我作为一个普通人,我从偶像身上得到最大的力量,就是无论面对多少双眼睛,多少分赞扬,多少种压力,我能在说真话的路上可以走多远,我能不能最大地限度去确保,我不计较表达之后的利和弊,我不迎合别人的期待,我不说空话,套话,我永远不做没有意义的表达,就像此刻我在这个舞台上一样。其实我的心里还是害怕的,我怕大家不同意我的观点,或者不喜欢我的表达,所以今天我在这个舞台上和大家分享偶像的故事,我就是希望他们给我的力量,各位也可以感受到。以后的路上去理直气壮的说真话,做自己,要相信那个真实的自己是可以被倾听,可以被表达的,要相信他值得被理解,也一定会被理解,就像大家给我这么多的掌声和鼓励一样,谢谢。
人之常情
每一次我站在《我是演说家》的舞台上,我的心里是很踏实的。因为我知道台下的200多位观众我们之间,我们来自于同样的一片文化土壤,我们对于这个社会是有相同的笑点、痛点和泪点,所以我一直有信心我们之间会有共鸣。
五年前,我参加过另一场英语演讲比赛,那个比赛上是我认为的一场几乎不可能有共鸣的比赛。那年我18岁,在伦敦代表中国参加世界英语演讲比赛。我当时台下也坐了200多位观众,那是来自49个国家的100多名参赛选手和他们的亲友团。然后呢我就看着台下那些肤色不同,国籍不同,宗教信仰不同,文化背景不同,什么都不同的观众,我心里很忐忑,我就在想说我说我说些什么能让他们这些都不同的人觉得我说的有那么点道理。
我后来讲的是一个成吉思汗的故事,我们都知道成吉思汗是一个大英雄,但这一次我并没有说他作为一个英雄金戈铁马,我说的是他作为一个丈夫和父亲面对过一次家庭危机。成吉思汗连年在外征战,有一次他出去打仗,几个月之后才回到部落。部落里面的人就跟他讲说他的太太可能和别人有染,他最喜欢的那个儿子可能不是他亲生的。
作为一个君王,我想成吉思汗有一千种一万种方式去查明事实真相,维护自己的尊严。但是这一次他什么都没有做,他选择做一个平凡的丈夫和父亲。他就更加倍的去爱护他的妻子,他更加倍当面的,当着很多众人的面去培养他的儿子,我没有质疑孩子是不是我亲生的,我珍惜这个家庭请你们也珍惜,也保护他们。最后谣言平息了,部落回归了平静。
我讲完这个故事之后,有一个比利时的选手走到我的面前,他跟我说,我很喜欢你这篇演讲,因为在你的演讲中我想到了我的父亲,而且我去思考将来我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丈夫和父亲。你看今天我们来到这,你代表中国,我代表比利时,我们台下还坐着这么多我们国家派过来的外交官观战,他们都想看到我们拿本民族最骄傲的故事最优的那个价值观来比拼来夺冠。可是你的故事让我意识到在代表国家参赛的选手这个身份之前,我们都有一个最最重要的身份,我们是人,我们是今天的子女,我们是明天的父亲和母亲,这个身份就是你跟我,我们所有选手之间的一种人之常情。这份人之常情有的时候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它会让一些本来冷冰冰的看起来毫无希望的时刻峰回路转。2015年的6月在维也纳,美国在主导一场关于限制伊朗拥有和使用核武器的核谈判。当时根本谈不下去,因为无论美国提出什么条件伊朗都在拒绝,然后美国就不停的修改,伊朗就不停的反对,整整18天。各国的谈判代表就被困在维也纳的万豪酒店里和会议室寸步不离。几个月之后,当时美国的首席谈判代表也是他们的副国务卿Wendy Sherman女士,来到了我们学院的一个课堂上,谈起那个暗无天日的18天。
她说这个伊朗人啊,太难搞了,我几乎最后我根本没有勇气谈下去,因为我们两个国家之间有这么多年的怨恨、猜疑,没有信任基础,这个谈判是不可能的。只是那个18天里面发生了一件事情有点巧,就是那18天我的孙女和对方伊朗首席谈判地区的孙子都出生了,我们都是在那个18天里第一次成为了爷爷和奶奶,我们忍不住会和对方分享自己手机上面那个孙子孙女的视频。当时我的脑海中浮现出这样一个场面,一片剑拔弩张中,一个白发苍苍的中东老爷爷同样白发苍苍的白人奶奶,他们两个人身后是各自的国家利益,是国家之间几十年的恩怨情仇。但是在那个瞬间,他们同时低下头,然后伸头去看对方手机上那个小宝宝的照片和视频,然后说真可爱。
那个瞬间,两个谈判代表之间共通的,作为爷爷奶奶作为人的情感,它其实融化了在场每一个人紧张的神经,它让每一个人在极度的疲惫和不信任中感到一丝希望。因为对方也是人,是和我们一样的人,既然都是人就还有再去沟通的空间,就会有互相理解的可能性,那就让我们为了这个可能性我们再努力一点点吧。这个努力的结果是2015年的7月14日,伊朗核协议正式达成,国际核不扩散体系再一次得到了维护,而中东乃至整个世界的和平与繁荣再一次被保护。
同一个屋子里的演讲比赛的选手,越过了本来对彼此价值观的偏见或者抗拒,在一个关于父亲的故事里为对手喝彩,谈判僵局对峙的双方那种同为爷爷奶奶的慈爱一瞬间让人放下防备,哪怕那个防备卸下防备也只有一秒钟。这个时候我不禁在想我们总说东西有别,我们说这个国家和国家,文化和文化,人群和人群之间是那么的不同。可是会不会有一种东西,在看似最不同甚至最对立的文化之间他的那个核心永远是相通的,我们只要每次一提到那个相通的东西,再强硬的谈判代表也会瞬间变的柔软,而再紧张的演讲比赛的选手也会瞬间变的平和。那个东西叫做人之常情,那个东西叫做人性。
我们总是习惯性的会觉得说,国际大事离我们每一个人很遥远。因为我们是普通人嘛,我们普通人可能轮不到我们去为国争光,轮不到我们去制定政策,轮不到我们去谈判去斡旋,那我们怎么去理解这个世界,重要吗?重要。因为每一场国际局势,每一个国际大事,它从来就不是由一群机器人去推动那个走向的,它恰恰是由一群和我们一样的普通人在书写历史,在参与它。他们可能是代表各国参加演讲比赛的选手,本来抱着一个要弘扬本民族最骄傲的价值观的愿望来赛场,却在一个关于父爱和家庭的故事里学会为对手喝彩;他们可能是本来剑拔弩张的谈判代表,但同时也是爷爷和奶奶,所以那种共通的慈爱可以让他们放下一秒钟的防备。
这个世界的好和坏在今天的和平年代肯定不是在战场决定的,但它也不是我们所以为的那样只是在谈判场、领袖峰会或者联合国的发言台上决定的。它其实是由每一个你和我,我们每一个普通的中国人,普通的外国人,每一个普普通通的人对这个世界的看法所确定的,因为我们的每一点想法在一点一滴铸就我们的国内舆论。我们对于世界的态度它彰显着大众文化的方向,而我们如何去如何理解别人理解别国理解对手,它是每一个国家无论大国小国都应当拥有的胸襟和担当。你选择你怎样的方式去理解世界,这个世界就会是怎样的,你选择如何去期待人性,人类的未来就会是怎样。谢谢。
为时代发声
我一直觉得我算是一个非常幸运的表达者,很多人说我表达只是为了表达,但是其实没有一个表达者内心不希望自己表达的内容不得到传播,不希望自己做的演讲被更多人看到,所以我说我幸运。两个月前,我在这个舞台上做一篇叫做《国强则少年强》的演讲,可能在座的各位,你的朋友圈里有人在转发,你的微博上有人在给它点赞,但是我知道,你的饭桌上、你的身边、你的手机短信里,一定必须有人在骂她。
我当时很不明白,《国强则少年强》并不是一篇专门为了演说家准备的演讲稿,它来自于我的一篇个人日记,写于2016年3月我从以色列旅游回到波士顿的第二天。我不明白,为什么我只是做一个游记,我在看世界的过程中,回头看到了我自己的家,然后我跟家里人说说我是怎么想的,但是有人会去置疑我的动机。我最最最不明白的是,我自认是一个骄傲的人,我用心地表达出我的想法,我为什么要去理会那些批评、苛责,甚至是超出演讲和内容本身,对我个人品格、为人、性格的一些猜测和人身攻击,我不要去理。
我就带着这样的心态,来到第二轮的录播现场。是主题演讲,我抽到的题目是《偶像》,录制当天的早上发生了一个事情,中国女排时隔多年再次夺冠,然后节目组老师有人跟我很好心的建议就是说,你可以在演讲的开头提一下这个事情。
这是一个很平常的建议,但是我当时脑子里一下就炸开了,炸开的是我在网络上看到的对我第一篇演讲进行的那些评论,无论是说我,用心良苦、迎合、曲意逢迎,还是歌功颂德,还是动机叵测。那些评价在我脑子里炸开使我没有理智和礼貌去和节目组的老师沟通,我跟他们大吵了一架。我跟他们说,我以为自己特别掷地有声,我说我来到这个舞台,我就是一个独立个体,我只说我自己认可的话,你们不要试着为了节目效果,或者收视率,或者任何爆点去吸引我讲一些我不想讲的话,我说得很不客气。当时节目组的老师静静地听我说了十分钟,等我平静下来,他说,吉如我能不能说一说我的想法? 我们都很喜欢的你的表达,也很尊重和理解,你不想接受这个建议。但是我想告诉你的是,在今天的时代,今天的电视行业,语言类节目,一档没有明星没有噱头没有什么爆点没有什么炒作点的节目,单纯想通过语言的力量,去留住一丝情怀和温度,这个节目并不好做。所以我希望你,我恳请你,在你的措词里不要置疑我们的专业性,请你尊重你身边人的劳动,礼貌地和你的编导进行沟通。那个时候我的眼泪刷刷下来,我不是委屈,我是内疚,因为他的那句话让我意识到,公共表达的责任。
我一直以为我在舞台上表达是我的思想,我的文字,可是如果今天没有这样磅礴的音乐,我的表达会有力量吗?如果之前没有乐嘉老师、节目组的编导老师和我日以继夜的抠稿子,我的表达会得到时代的检验吗?如果没有像马丁老师、仲蠡老师、熊浩老师这样出色的对手,我会被激发出最大的斗智与动力吗?如果没有背后的服装、化妆,现场的灯光、大屏、舞美,还有很多个因为我并不熟悉电视这个行业,所以我可能没有办法去命名的这些台口人员名称,今天会有我站在这里,为时代发生声吗?
那个时候我意识到,那句凭什么?和他们凭什么评价我?那么凭什么批评我?他凭什么挑剔我?他们凭什么攻击我?我问不出口。因为任何一个在花了10分钟时间看我演讲的人,都有资格去评价我、批评我、挑剔我。因为我占据了公共表达的平台,因为我占据着资源,因为我的表达被后并不仅仅是我一个人,它是一整个组,甚至是一整个行业,就像今天在座的各位媒体前辈,试图在这个时代继续用语言和文字和思想的力量,保留一份情怀和温度。
第二讲结束之后在台上,林正疆大哥握着我的手说,‚吉如,还可以更好‛。我记得很清楚,当时我一定不是回了‚谢谢‛两个字,我说的是‚一定要更好‛。因为第二讲是我发生的转折点,从两个月前那个偶然来参赛,只想也只敢为自己发声,不敢去正面外界评论,不敢去直面质疑,想要逃避,想要撇清表达责任的我,到第二讲之后,那个不会怕别人说,我在利用任何东西,只想说出我心中真实声音的我,我在成长。我的成长就与这个时代与发声这件事情一起产生。如果说敢于面对评论教会我为时代发声,不要怕,不要怕走出那个小小的,看似很清高的自我,那么马丁老师、熊浩老师,仲蠡老师,每个人都用昨天晚上熬到半夜五点,凌晨五点,和今天淋漓尽致的表达告诉我:为时代发声不要急,稿子不要定,因为可能下一稿会更好。服装不要定,因为可能另一种呈现效果会更得体。音乐不要定,因为可能另一种渲染会更有情绪上的共鸣。
而最后今天在现场,所有的掌声和善意它告诉我,为时代发声不要停,不要停的不仅仅是表达者和我说的话本身,不要停得是评论、是挑剔、是批评。因为真理是我们永远都不会到达的彼岸,但只有不断地表达,不断地交锋,不断地挑剔,不断地对抗,才可以有属于这个时代的声音,和我们每个人都想留住的温度。
不要怕,不要急,不要停,为时代发声不会停。谢谢。
不欺凌不依附才是强国
你的女朋友板着脸站在一边,突然就很委屈的哭了出来。你问她什么她都不开口的。宝宝心里苦,宝宝不说。
这个时候你的心里很慌张呀,你想不对呀,怎么回事呢?上个月看中的包买了呀,昨天的朋友圈点赞了的呀,前女友发过来的短信我删掉了的呀。
这个时候,她大小姐突然开口了,说: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就是没有安全感了。
这个时候你的内心是崩溃的。
因为这是她101次和你提出就是没有安全感了。这个时候男生会很沉默对吧。然后你是不理她。
然后你妹纸看你不理她,她就很慌呀,她就跑到知乎这样的地方去提问。
她发了个帖子叫:跟男朋友说没有安全感,男朋友不理我了。姐妹们,我该怎么办?在线等,挺急的。
这种帖子底下,一般评论也不会太多的。但是通常有一位饱经沧桑的老司机说一句废话,这一句废话被你的妹纸誉为真理。
老司机就说:妹纸,安全感不是男朋友给的。安全感是我们自己给自己的哦。
这个老司机说的其实没有错。
生活中的安全感是我们自己给自己的。好好工作,你就有职业发展上的安全感。
好好学习,你就会有考试上的安全感。
控制情绪,好好相处,你才有情感上的安全感。安全感的本质,其实是我们自己用自己的努力和生活进行的一场等价交换。但是我今天想说的是一份其实我们可能没付出过什么努力你都已经身在福中的却不知福的安全感。去年春天的时候
我还在念硕士。我们学院呢,就组织同学们去世界各地进行调研。我选择去位于中东地区的以色列。这个国家多灾多难,却是世界强国。所以我对他特别好奇。还没有进入以色列境内,就在以色列航空的柜台前办理值机手续的时候。这个国家就给了我一次下马威。他的安检人员,对我进行了一场长达半个小时的盘问。
你姓什么,叫什么。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你读什么学校,念什么专业,写过什么论文。你以前做过什么,将来想做什么,平常喜欢做什么。你去过什么国家,和谁一起去的,回来以后你们两个还联系吗?你爱不爱他,恨不恨他,来到以色列,你的梦想是什么? 他事无巨细,样样都问。
我当时觉得有点不耐烦,因为我觉得我是普通的游客。你为什么要让我,像是恐怖分子一样,在被盘问。我的以色列同学和我说:这就是以色列航空多年的常态。自从1948年建国以来,他们不断受到国际上恐怖势力的袭击。至今阿拉伯国家也没有承认以色列的国家地位。国家太小,袭击太多,我们输不起。飞机缓缓降落在特拉维夫这座海边城市。这个时候机舱里想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
我再一次感到奇怪。因为这是一次非常平稳正常的飞行,我不觉得有庆祝到达的必要。我的疑惑在参观完拉宾大屠杀纪念馆之后得到了解答。
二战时期。纳粹对犹太人展开了种族清洗屠杀。
从那个时候起,这个民族不是在逃难就是在逃难的途中遇难。我还记得我的以色列朋友跟我一样的年纪。却带着和这个年纪不相称的沉重和我说:安全回家这条路,我们的祖祖辈辈有些人走了一辈子都没有走完。所以在这个意义上,安全回家是整个民族生生不息的愿望。而每一次安全回家都值得被庆祝。
如果说从那个时候起,我们变成了一个没有安全感的民族,那我们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在重建安全感。她的话让我意识到,不安全感对于一个国家和他的国民而言是一种怎样的体验。不安全感其实不影响你综合国力的提升,因为不安全感催人奋进。就像我们自己俗话里说的寒门出贵子。所以你会看到今天的以色列,在国防、军事、科技、农业、商业、金融。你能想到的任何领域,它都是世界强国。但是一个民族的辉煌背后,并不必然意味着个体命运的幸福。因为这种不安全感,一旦渗透进每个人的现实生活。一旦渗透进每个人的心里,它会让人失去一份心安理得。这份心安理得意味着你不需要时刻向外界解释,你国家存在的正当性。你不需要时刻提防国土安全,你更不需要担心,因为有一天国破家亡而远走他乡。这份心安理得,今天战乱国家的人们不曾拥有。而近代史上的中国人,也不曾有。而这,恰恰是一个国家应该和可以给予国民的最根本的安全感。
生活中的安全感,就像我开头所说,他在大多说的时候,是一场等价交换。而国家层面的安全感,却是只要基于一个公民的身份你就可以免受漂泊、免于恐惧。
在美国的时候,我们班上有一个来自叙利亚的同学,有一次我们两个交流毕业之后各自的打算。他说我知道你们这一代现在的中国留学生,你们可以选择去纽约、洛杉矶,也可以回北京、上海、香港,其实都一样,都是很好的选择。我除了美国的华盛顿、波士顿,我其实还希望能有一个别的选择叫着大马士革。我们两个现在虽然都是美国的留学生,但是我们各自还有一个身份,我的身份是叙利亚难民,而你的身份是中国公民。难民与公民最大的区别在于,你是否拥有自主选择的权利。你是否要将自己的命运寄托在一张非常冰冷的移民法案。寄托在一个陌生国家的法规政策。甚至你背后的整个祖国都要寄托在所谓更强大的国家的保护伞下。还是说你可以轻飘飘的讲: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家里那么好,我随时回得来。
安全感,所带来自由选择的权利。是一个国家赋予年轻人最好的礼物,因为这意味着,你不必一定要在别人的国土上成为一个非常优秀的个体才可以被尊重。你就踏踏实实的,哪怕做一个普普通通的中国人,你也会被善待。因为你的背后,是一个稳定的国家。他不欺凌、不依附。而正因如此,世界对你的国家充满敬畏。
在美国的时候,我经常在课堂上被老师邀请,向大家介绍中国的一带一路、二孩政策、十三五规划亦或是南海冲突。其实我的语言是有很多瑕疵的,我的观点也很平凡。但是这样一个我,在课堂上始终有一席话语权。那是因为他们觉得,今天的中国很重要,了解中国更重要。所以中国学生口中的中国一定要听。一百多年前,梁启超先生说: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强则国强。一百年后的今天,其实道理反过来是一样的,国强则少年强。中国强则中国少年强。因为一个强大的国家,会赋予一个少年强大的安全感,基于安全感,他可以自由的选择,他想生活的地点、状态、职业乃至心情。他是轻装上阵去看这个世界的,时而乐不思蜀,时而流连忘返,但是最终,会心满意足的回到自己的家园。有一句话说:假如你觉得你过得很舒服,那是因为有人在默默地为你付出,如果你觉得很安全,那是因为有人在你不知道的地方为你承受风险。他们是边疆官兵、维和战士、经济建设基础设施、新闻媒体、科教文卫、公共服务的各行各业。每一个个体在为了你和我更强的安全感而不懈努力。但即便是不懈努力,如他们我们的国家还是有不完美的地方,我们作为中国公民,也有自己的不安全感。这份不安全感的消减需要耐心时间和行动。
所以在这个意义上,今日之中国固然强,但今日之中国少年唯有更强,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骄傲的回应一百多年前梁启超先生的期盼。告诉他说:少年强则国强,中国强则中国少年更强。中国强就是因为中国少年强。
第二篇:许吉如《我是演说家》演讲稿
我想请现场的男生去设想或者去回忆一个场景:你的女朋友板着脸站在一边,忽然很委屈地哭出来了。你问她什么她都不开口,“宝宝心里苦,但是宝宝不说”。这个时候你心里很慌张,你想:“不对啊,怎么回事呢?上个月看中的包我买了呀,昨天的朋友圈我点赞了的呀,前天前女友发过来的短信我删掉了的呀。”这个时候大小姐终于开口了,她说:“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就是没有安全感了。”
这个时候你的内心是崩溃的,因为这是她第101次跟你提出“安全感”的概念。鼓掌的那个哥们儿,可能你女朋友跟你提了200次。
这个时候男生会很沉默,对吧?你女朋友看你不说话她很慌啊,她就跑到网上去发帖子,叫《跟男朋友说没有安全感,男朋友不理我了。姐妹们我该怎么办?在线等,挺急的。》这种帖子底下,一般回应也不会太多的。但通常会有一个饱经沧桑的老司机说一句废话,而这个废话被你的妹子誉为真理。
这个老司机说:“妹子,安全感不是男朋友给的。安全感是我们自己给自己的喔!”这个老司机说的其实没有错,生活中的安全感是我们自己给自己的。好好工作,会有物质上的安全感;好好学习,会有期末考试的安全感;“不作死就不会死”,会有爱情的安全感。
安全感的本质是我们用自己的努力和生活进行的一场等价交换。但是今天我想说的,是一份不基于任何条件,不需要努力,我们往往“身在福中而不知福”的安全感。
今年春天,我们学院组织学生去各个国家实地调研。我选择了去位于中东地区的以色列。这个国家多灾多难,但又是国际强国,所以我对它充满了兴趣。有两个细节奠定了我对于这个国家的看法:第一个细节发生在机场,当时我托运行李。大家都知道托运行李一般只需要5-10分钟,不会问你太多问题,对吗?但是那一天,以色列的安检人员对我进行了足足半个小时的盘问,“你叫什么?姓什么?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念过什么学校?做过什么工作?写过什么论文?去过哪些国家?有过什么梦想?爱过谁?”全部都要问。我觉得很被冒犯,因为我是一个普通游客,你为什么要把我当成恐怖分子?
这个时候我身边的以色列同学跟我解释,他说:“这是我们以色列航空多年的常态。自从1984年建国以来,我们一直受到国际上各种恐怖势力的袭击,阿拉伯国家至今没有承认我们的国家地位。所以我们只能用这种最保险、也是最笨的方法,去排查危险。”
“国家太小,袭击太多,我们输不起。”
第二个细节发生在机舱里。当飞机降落在特拉维夫机场的时候,机舱里响起了一阵掌声。我很纳闷,因为整趟旅行是非常安全的,连气流颠簸都没有。换言之,这是一趟常规到不能再常规的安全着陆。在这种情况下,鼓掌,有意义吗?
我的以色列同学又跟我解释。他说:“每一趟航班——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航班,只要安全着陆,我们就一定会鼓掌。因为我们对于„安全‟有一种执念。二战时期纳粹对犹太人展开了种族屠杀,我们的父辈不是在逃难,就是在逃难的途中遇难。从那个时候起,我们成为了一个没有安全感的民族。所以我们今天所做的一切,就是——重建安全感。” 他的话让我意识到,不安全感,对于他的国家和国民来说,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不安全感其实不影响你综合国力的提升,因为不安全感催人奋进。所以今天的以色列,在国防、军事、科技、农业、商业、金融……你能想到的任何领域,都是世界强国。但是这样一种不安全感,一旦渗透进每一个国民的生活中,一旦蔓延进每一个国民的心里,会让人失去一份心安理得。这份心安理得,意味着你不需要向外界去解释你国家存在的正当性,你不需要时刻去提防国土安全,你更不需要因为担心国破家亡,而流落他乡。这份安全感,是一个国家給国民,最根本的安全感。
生活中的安全感,就像我们开头所说,是一种等价交换。但是国家层面的安全感,是一种抛开个人因素不谈,只因为享有国民身份,就可以免受漂泊、免于恐惧。
在美国的时候,我的班上有一个来自叙利亚的同学。当他得知我毕业以后就要回中国时,他跟我说:“我很羡慕你,我的国家常年在内战。虽然在今天,我们俩都是在美国的留学生,但是我们各自还有一个身份——我的身份叫叙利亚难民,而你的身份叫中国国民。”
难民与国民的最大差别,在与你是否有自由选择的权利。你是否一定要将自己的命运,寄托在别的国家;寄托在一纸冰冷的移民法案,还是说,你可以轻飘飘地讲:“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可是家里这么好,我随时可以回得来。”
安全感所带来的自由选择的权利,是一个国家赋予年轻人,最好的礼物。
因为这意味着,你不必非得在别人的国土上,成为一个非常优秀的个体,才能够被尊重。你就踏踏实实地做一个哪怕普普通通的中国人,也会被善待。因为你背后是一个稳定的国家,而世界对你的国家,充满敬畏。
在美国读书的时候,我经常被老师安排,在课堂上向大家解释我们的“十三五”规划,一带一路,解释我们刚刚出台的二胎政策,又或者是南海冲突。其实我的预言是有很多瑕疵的,我的观点可能也很平凡,但是这样的我能在课堂上永远有一丝话语权,因为他们觉得,中国很重要;中国学生的话,一定要听。
一百多年前,梁启超先生曾经说:“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强则中国强。”一百年后的今天,其实道理反过来是一样的。“中国强则少年强,中国强则中国少年强。”
因为强大的国家能赋予一个少年强大的安全感,基于安全感,他可以自由地选择他想生活的地点、职业、状态乃至是心情。他是轻装上阵去看这个世界,又理直气壮地回到自己的家园。
有一句话是这样讲的,它说:“如果你觉得你活得很舒服,那是因为有很多人,在默默地为你付出。如果你觉得很安全,那是有很多人在为你承担风险。”他们是边疆官兵、维和部队、外交官、公共服务的各行各业,为了你和我更强的安全感,在不懈努力。
但即便是有不懈努力的他们,我们的国家,还是有很多不完美的地方。我们也有自己的不安全感,所以在这个意义上,今日之中国固然强,但今日之中国少年,唯有更强。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骄傲地回应,一百多年前梁启超先生的期盼。告诉他:“少年强则国强,中国强则中国少年更强。中国强,就是因为——少年强!”
第三篇:许吉如演讲稿:国强则少年强
国强则少年强
演讲者:许吉如
我想请现场的男生去设想或者是回忆一个场景,你的女朋友呢板着脸站在一边,突然就很委屈的哭出来了,你问她什么都不开口的。宝宝心里苦,但是宝宝不说。这个时候你心里很慌张,你想不对呀,怎么回事呢?上个月看中的包我买了呀,昨天的朋友圈我点赞了呀,前天前女友发过来的短信我删掉了的呀。这个时候她大小姐终于开口了,她说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就是没有安全感了。这个时候你的内心是崩溃的,这是她第101次跟你提出安全感的概念。鼓掌的那个哥们,可能你女朋友跟你提了200次。这个时候男生会很沉默对吧,然后你妹子看你不理她就很慌啊,她就跑到知乎这样的地方去提问。她发了个帖子叫:跟男朋友说没有安全感,男朋友不理我了,姐妹们我该怎么办?在线等,挺急的。
这种帖子底下一般评论也不会太多的,但是通常会有一个饱经沧桑的老司机说一句废话,而这句废话被你的妹子视为真理。老司机就说:妹子,安全感不是男朋友给的,安全感是我们自己给自己的呵。这个老司机说的其实没有错,生活中的安全感是我们自己给自己的。好好工作,会有物质上的安全感,好好学习,才能有期末考试的安全感,不作死你就不会死,那是爱情的安全感。安全感的本质是我们用自己的努力和生活进行的一场等价交换,但是今天我想说的是一份不基于任何条件,不需要努力,我们往往身在福中而不知福的安全感。
今年春天的时候我们学院组织同学去各个国家实地调研,我选择了去位于中东地区的以色列,这个国家多灾多难,但却是国际强国,所以我对它充满了兴趣。有两个细节奠定了我对于这个国家的看法。第一个细节发生在机场。当时我去托运行行李,大家都知道你托运行李一般就是5分钟到10分钟的时间,不会有人问你太多问题,对不对?但是那一天,以色列的安检人员对我进行了长达半个小
时的盘问,你叫什么,姓什么,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念过什么学校,做过什么工作,去过哪些国家有过什么梦想,写过什么论文,爱过谁国,全部都要问。我觉得很被冒犯,因为我是一个普通的游客,你为什么要把我当做恐怖分子?这个时候我身边的以色列同学跟我解释,他说这其实是我们以色列航空多年的常态,自从1948年建国以来,我们一直受到国际上各种恐怖势力的袭击,阿拉伯世界至今没有承认我们的国家地位,所以我们只能用这种最保险的但是最笨的方法骈排查危险。国家太小,袭击太多,我们输不起。
第二个细节发生在机舱内,当飞机下降在特拉维夫这座城市的时候,机舱里响起了一阵掌声。我很纳闷,因为整趟行程是非常的安全的,没有任何的气流颠簸,换言之,它是一次常规到不能再常规的安全着陆,在这种情况下鼓掌有意义吗?我的以色列同学又跟我解释,他说,每一趟航班无论是国际航班还是国内航班只要安全着陆,我们就一定会鼓掌!因为我们对于安全有一种执念。二战时期,纳粹对犹太人展开种族屠杀,我们的父辈不是在逃难就是在逃难的途中遇难,从那个时候起我们成为一个没有安全感的民族。所以我们今天所做的一切就是重建安全感。
他的话让我意识到到不安全感对于一个国家和他的国民而言,是一种怎样的体验。不安全感其实不影响你综合国力的提升,因为不安全感催人奋进,所以今天的以色列在国防、军事、科技、农业、商业、金融,你能想到的任何领域都是世界强国。但是这样一种不安全感,一旦渗透进每一个国民他自己的生活中,一旦蔓延进每一个国民他自己的心里,会让人失去一份心安理得。这份心安理得意味着你不需要向外界去解释你国家存在的正当性,你不需要时刻去提防国土安全,你更不需要担心国破家亡而流落他乡。这份安全感是一个国家给国民最根本的安全感。生活中的安全感,就像我们开头所说它很多时候是一种等价交换,但
是国家层面的安全感,是抛开个人因素不谈,只因享有国民身份,就可以免受漂泊,免于恐惧。
在美国的时候,我的班上有一个来自叙利亚的同学,当他得知我毕业之后就要回到中国的时候,他跟我说,他说我很羡慕你呀,我的国家长年在内战。虽然在今天我们两个都是在美国的留学生,但是我们各自都还有一个身份,我的身份叫叙利亚难民,而你的身份叫中国国民。难民与国民的最大的区别在于,你是否拥有自由选择的权利。你是否一定要将自己的命运寄托在一个别的国家,寄托在一纸非常冰冷的移民法案,还是说你可以轻飘飘的讲,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可是家里这么好,我随时可以回得来。
安全感所带来的自由选择的权利,是一个国家赋予年轻人最好的礼物。因为这意味着你不必因为在一个别国的国土上成为一个非常优秀的个体才可以被尊重。你就踏踏实实的做一哪怕普普通通的中国人也会被善待,因为你的背后是一个稳定的国家,而世界对你的国家充满敬畏。
在美国读书的时候,我经学在在课堂上被我们老师安排,去向大家解释这个中国的十三五规划,一带一路,解释我们刚刚出台的二胎政策又或者是南海冲突。其实我的语言是有很多瑕疵的,我的观点可能也很平凡,但是这样的我能在课堂上永远有一丝话语权,那是因为他们觉得中国很重要,所以中国学生的话一定要听。一百多年前。梁启超曾经说,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强则中国强。一百年后的今天,其实道理反过来也一样,中国强则少年强,中国强则中国少年强。
因为一个强大的国家会赋予一个少年强大的安全感。基于安全感,他可以自由的选择他想生活的地点职业状态乃至是心情。因为他是轻装上阵去看这个世界又理直气壮的回到自己的家园。有一句话是这样讲的,如果你觉得你活很很舒服,那是因为有很多人在默默的为你付出。如果你觉得很安全,那是有很多人在为你承担风险。他们是边疆官兵,维和部队,外交官,公共服务的各行各业,在为你和我更强的安全感在不懈努力。但即便不懈努力如他们,我们国家还是有很多不完美的地方,我们也有自己的不安全感。所在在这个意义上,今日中国固然强,但今日之中国少年唯有更强。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骄傲的回应,一百多年前梁启超先生的期盼,告诉他说,少年强则国强,中国强则中国少年更强,中国强就是因为少年强。
第四篇:第16届21世纪英语演讲比赛第一名许吉如演讲稿
清华大学许吉如:Tiny Start, Bumper Harvest
许吉如:清华大学选手,第16届21世纪杯全国英语演讲比赛冠军,中国日报社21世纪报最具潜力奖,宝人最具人气奖获得者。
演讲稿:
Have you ever bought any food on the train? And do you ask for the receipt after buying it? Nowadays, all trains in China provide its passengers with receipts for commodities, but 7 years ago, things were quite different.On 13th of October, 2004, the train T109 from Beijing to Shanghai was speeding on the railway.A graduate student bought a sausage at 1 yuan on the train, then asked for a receipt.“Are you kidding? It’s just one yuan!” The crew member was surprised.The student, however, answered in a determined voice, “I paid the money, so I deserve the receipt.”
“But we never give receipts on the train.’ As a result, his further request was turned down by a cold shoulder.Several days later, the student sued the National Railway Ministry, for not providing receipts forpassengers.To his dismay, the court turned down the case for lack of evidence.But he, who majored in law at that time, believed law as a most powerful weapon, so he did not give up.Instead, he began his journey of collecting first-hand evidence by taking trains and buying commodities aboard.When his classmates were playing soccer, he was taking the train;When his classmates were buying food at Mcdonald’s, he was buying food on the train;When his classmates were asking girls out, he was asking for the receipts.As he joked, ‘I was either taking the train or on the way to take the train.’
One month later, he appeared in the court again, with newly-collected evidence and a stronger confidence.And I guess, ladies and gentlemen, you will all cheer for the result because this time, the student won the case.Very soon, a regulation about receipts on the train came out.And whatever we buy on the train now, there’s a receipt for us.Outside the court, the student was asked, “How do you make it to the end?” He said, “As a law student, I root my faith in law.I believe that law is there, to protect every person with no exception, and to ensure every person has a say.”
His words spread a strong faith in law, which is not only a doctrine of a law student, but also a belief that all citizens ought to hold.It is this faith that initiates the student to resort to law for a tiny issue;it is this faith that supports him to endure all the exhausting trips when collecting evidence;It is this faith that makes a seemingly “ridiculous” receipt request legal and rightful.It is this faith that helps to change our life, enhance our judicial system and bring social justice.To many, a receipt of 1 yuan is too small to mention, however rights are to be respected and law is to be believed in.It all starts with a tiny receipt of 1 yuan, but we get a monumental case, a new regulation and a bumper harvest in social justice.The bridge that leads a tiny start to a bumper harvest is faith, the faith in law, rightful and strong.
第五篇:第十六届“21世纪杯”全国英语演讲比赛冠军许吉如演讲稿
Have you ever bought any food on the train? And do you ask for the receipt after buying it? Nowadays, all trains in China provide its passengers with receipts for commodities, but 7 years ago, things were quite different.On 13th of October, 2004, the train T109 from Beijing to Shanghai was speeding on the railway.A graduate student bought a sausage at 1 yuan on the train, then asked for a receipt.“Are you kidding? It‟s just one yuan!” The crew member was surprised.The student, however, answered in a determined voice, “I paid the money, so I deserve the receipt.”
“But we never give receipts on the train.‟ As a result, his further request was turned down by a cold shoulder.Several days later, the student sued the National Railway Ministry, for not providing receipts for passengers.To his dismay, the court turned down the case for lack of evidence.But he, who majored in law at that time, believed law as a most powerful weapon, so he did not give up.Instead, he began his journey of collecting first-hand evidence by taking trains and buying commodities aboard.When his classmates were playing soccer, he was taking the train;When his classmates were buying food at Mcdonald‟s, he was buying food on the train;When his classmates were asking girls out, he was asking for the receipts.As he joked, „I was either taking the train or on the way to take the train.‟
One month later, he appeared in the court again, with newly-collected evidence and a stronger confidence.And I guess, ladies and gentlemen, you will all cheer for the result because this time, the student won the case.Very soon, a regulation about receipts on the train came out.And whatever we buy on the train now, there‟s a receipt for us.Outside the court, the student was asked, “How do you make it to the end?” He said, “As a law student, I root my faith in law.I believe that law is there, to protect every person with no exception, and to ensure every person has a say.”
His words spread a strong faith in law, which is not only a doctrine of a law student, but also a belief that all citizens ought to hold.It is this faith that initiates the student to resort to law for a tiny issue;it is this faith that supports him to endure all the exhausting trips when collecting evidence;It is this faith that makes a seemingly “ridiculous” receipt request legal and rightful.It is this faith that helps to change our life, enhance our judicial system and bring social justice.To many, a receipt of 1 yuan is too small to mention, however rights are to be respected and law is to be believed in.It all starts with a tiny receipt of 1 yuan, but we get a monumental case, a new regulation and a bumper harvest in social justice.The bridge that leads a tiny start to a bumper harvest is faith, the faith in law, rightful and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