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智慧建造及装配式建筑发言稿大全
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装饰的智慧建造
2017年3月22日在上海虹桥国家会展中心举行的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建筑贸易博览会(以下简称建博会)上,第二届互联网+BIM峰会吸引了全社会的关注。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教授兼博士生导师马智亮在此次峰会上发表演讲:《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装饰的智慧建造》。
根据马智亮教授介绍,德国作为建筑装饰行业的先驱,其政府提出工业4.0的概念,目的就是使工业向着智能化发展;而受德国“工业4.0”的启发,我国也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计划用十年的时间,使我国的制造业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目前,建筑工业化是我国制造业的热点。建筑工业化以设计的标准化、生产的工厂化、施工的机械化、管理信息化为标志,具有减少环境污染、缩短工期、提高施工质量等优点;而建筑工业化的实现方法就是推行装配式建筑。
装配式建筑并不是新生事物,根据马智亮介绍,我国上世纪70年代曾经大力推广过这一概念,之后有所中断,现在又出现复兴之势。装配式建筑传统的建造流程,分为如下几步:首先是要设计形成CAD图纸,并在设计的基础上进行分拆;进行构件设计;进行工艺设计;在工厂里面进行生产;最后进行现场安装。这样以CAD图纸为基础的传统的装配式建筑建造,自动化水平、智能化水平、工作效率非常低,质量难以得到保证。如果应用BIM对构件进行优化设计,并进行装配式建筑三维管线的综合,在设计阶段就可以做到设计的可视化;但是BIM目前在装配式建筑中,仅仅在局部得到应用。
许多人认为,BIM技术在我国应用受到局限,主要是因为中国缺少成体系的技术和系统。德国是装配式建筑装饰的应用典范,他们的系统和技术都自成体系。国内某些企业也已经引进德国系统,但是依旧存在问题:第一,使用规范存在差异。第二,管理本地化的出现难题,使用者普遍反映不好用。第三,价格昂贵,德国的系统在智能化程度方面也有待于提高。基于这样一个分析,马智亮认为,如果我国能够充分的利用BIM技术,研发成体系的技术和系统,就能够使我国的装配式建筑向智能化发展,最终实现智慧建造,并由此使建筑业搭上“中国制造2025”的快车。
马智亮预测,装配式建筑装饰,下一步应当向智慧建造的方向发展。所谓智慧建造,就是采用适用的高新技术,对建造全过程技术和管理进行集成改造和创新,实现建造的工业化、自动化、机械化、智能化,确保建造过程的安全可靠和高效率。
在装配式建造过程中,设计是第一位,而设计过程应该使用基于BIM的预制装配式建筑的智能化工艺设计技术。这个技术基本的思路是,以“搭积木”的方式来进行设计。要践行该技术,首先应当具备全面的标准构件库;然后利用形成户型的标准,组合形成楼层的标准;再按照楼层的标准进行搭建,形成整体建筑;最后再进行相应的配合和设计。上述技术只有以BIM为基础,才能够实现并完美体现,才可以大幅度提高设计的水平和设计的效率,提高设计的质量。
在生产方面,还需要发展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构件智能化辅助加工技术。以两种具体的构件为例,一种构件是育应力叠合板的生产,一种是三明治复合板设计。前者需要研制一个装置把配料集合运载,非常便于进行构件生产准备工作。另外像三明治复合板这样复杂的构件,可以有系统化的装置,使各个环节形成一个整体,通过形成工厂化的生产,提高建造的自动化的程度、智能化程度。
马智亮介绍的第三个技术是质量检查技术,即基于BIM和图像处理的预制装配构件质量自动检查技术。实际建造过程中,对于梁、柱等构件的配筋非常复杂,必须进行相应检查,目前钢筋已经可以有对应的BIM模型;而利用先进的图像技术,还可以把照片用程序进行处理、进行三维模型的重建,用重建的模型和BIM模型进行对比,然后再来检查钢筋间距是否满足要求,使得柱、梁质量检查过程自动化、智能化。
基于BIM、物联网和GIS的预制装配式建筑构件精细化调度及实时追踪技术第四个关键技术是基于互联网、物联网和GIS的装配式构件精细化调度和实时追踪技术,即在构件上贴上RFID标签。在这种技术的辅助下,构件出厂、入库都可以通过自动装置形成记录,整个过程都可以做到实时监控,大幅度提高预制构件的智能化配送和追踪水平。
BIM和装配式这两项技术,是目前我国建筑装饰行业的热点,是整个行业的发展趋势。BIM如果和装配式联合起来,必将使整个行业变得更加高效、更加节能,让中国在建筑装饰行业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第二篇:建造装配式住宅-推进住宅建设工业化
建造装配式住宅
——推进住宅建设工业化
目前,我国住宅建筑行业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生产效率低,资源浪费严重,标准化程度不高,质量难以有效控制。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改革现有住宅生产模式,走住宅生产产业化的道路。
住宅产业化的核心是住宅生产工业化,住宅生产工业化的本质是:住宅生产标准化,生产过程机械化,建设管理规范化,建设过程集成化,技术生产科研一体化。住宅生产工业化在美国、日本和新加坡等工业发达国家已有近50 年的发展历史,其住宅建设工业化的程度也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一栋住宅有一半用预制构件组装完成,预制构件率最高达到80%以上。我国的住宅工业化研究起步比较晚,到现在不过十年左右的时间,但由于受整个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和市场不成熟,企业不成熟、没有形成规模,产业集中度不高等方面因素的影响,一直以来成效不太大。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整个房地产行业面临着住宅需求量大、建筑质量有待提高、劳动力成本日益昂贵以及粗放型的生产方式亟需转变的现实。高品质住房需求和落后的生产方式的矛盾还十分突出,传统的住宅建造方式对住宅产业化的制约和影响日益突显。因而,改革住宅建造方式,推进住宅建设工业化,进而实现住宅产业化是非常必要的。
住宅产业化包含三个方面,一是住宅建筑的标准化,二是住宅建造的工业化,三是住宅生产与经营的商品化。住宅建造的工业化是住宅产业化的核心,而发展装配式住宅又是实现住宅工业化的关键。住宅作为最终的建筑产品主要由主体结构、建筑装修、建筑设备三大部分构成。建筑装修、建筑设备一定要依附于主体结构,脱离主体结构都只能视为单项技术和产品。我们现在的生产方式是粗放的,其根本原因还是主体结构技术。所以,住宅产业核心技术在于主体结构。不从住宅生产方式入手,不研究解决主体结构技术,住宅工业化就难以实现。沈阳卫德住宅工业化科技有限公司具有高度的战略眼光和社会责任感,一直致力于住宅产业化的推进。
住宅工业化关系到全社会住宅产业乃至建筑行业的生产方式改变的问题,政策的导向作用毋庸置疑。要充分发挥政府的指导作用,研究、建立或完善有关技术经济政策;针对装配式工业化建筑的特点,建立推广装配式建筑体系的构配件工业化生产、专业化施工安装的管理体系;建立设计研究、构配件生产、安装施工队伍的培训体系。要在全行业、全社会推广住宅工业化,最根本的动力还在于为数众多的中小型企业。房地产行业是资金密集型行业,一般情况下作为一个具备技术实力、方向对路、从建筑业起家的中小型企业,难免捉襟见肘,面临诸多困境。政府首先应给予优惠的土地租售政策;其次,提供银行贷款的便利;再次,适当地税费优惠;最后,给予更多的鼓励扶持,包括金融制度创新,管理方法创新,传统监管办法、审批程序的调整等。当前,我国正在大规模地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保障性住房主要是政府投资建设,具有户型面积小、建筑设计简单的特点,非常易于标准化和工业化生产。利用这个时机,在保障性住房建设中大力推行住宅建筑工业化,不仅能够保证住房质量,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节能降耗,而且会加快促进我国住宅建筑工业化的发展和住宅产业化目标的实现。要以企业为中心,形成一套完整的建筑产业链,建立“研究—设计—预制—施工”一体化的专业化房屋工厂模式,带动一批传统建筑企业向专业化房屋工厂企业的转型,长期从事住宅工业化的设计与施工业务,进而推动我国住宅产业化整体水平的提升。
住宅产业化是不可阻挡的大趋势,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住宅建造的工业化是住宅产业化的核心,而发展装配式住宅又是实现住宅工业化的关键。应从住宅生产方式入手,研究解决住宅主体结构技术,促进住宅工业化,进而实现住宅产业化。
第三篇:装配式建筑学习总结
发展装配式建筑的优势及前景
二〇一七年十一月
发展装配式建筑的优势及前景
2017年11月20日,太原市职业技术学院樊长林博士为我校教师做了关于“土木工程发展专业建设探究”的讲座,尤其对发展装配式建筑进行了详细的讲解。于是对装配式建筑发展的现状、特点有了较为深入的认识。
最近10年的发展,我国初步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装配式住宅体系,即形成了以轻钢结构为主,以木结构、轻钢-木结构,轻钢-钢筋混凝土结构和轻钢-钢结构为补充的装配式住宅结构体系。并且,在住宅技术研发方面也有了进一步的探索。配套技术的整合正式装配式住宅推广的关键,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一过程仍需经历很长的一段时间。
装配式建筑较传统的建造方式具有明显的优势,这也是它颠覆传统建筑方式最终占据建筑业主场阵地的主要原因。装配式建筑的特点有很多:
1、设计形式多样
目前住宅设计和住房需求脱节,承重墙多,开间小,分隔死,房内空间无法灵活分割。而装配式房屋“采用大开间灵活分割的方式,住宅采用灵活大开间,其核心问题之一就是要具备配套的轻质隔墙,而轻钢龙骨配以石膏板或其它轻板恰恰是隔墙和吊顶的最好材料。
2、功能现代化
(1)节能:外墙设有保温层,极大限度地降低冬季采暖和夏季空调的能耗;(2)隔声:提高墙体和门窗的密封功能,保温材料具有吸声功能使室内有一个安静的环境,避免外来噪音的干扰;(3)防火:使用不燃或难燃材料”防止火灾的蔓延或波及;(4)抗震:大量使用轻质材料,降低建筑物重量,增加装配式的柔性连接;
3、制造标准统一
传统建筑物外表面若是依靠现场施工制成多种美观的图案,粉刷彩色涂料不出现色差且久不褪色,是十分困难的。但装配式建筑外墙板可以轻易做到这点。况且,工厂在生产过程中,材料的性能都可随时进行精密控制。
4、时间最优化
预制建筑最大的优点是缩短了现场施工的时间,对工期有更高的可预测性。预制建筑的项目能够节省时间源自工厂制造和现场施工可以同时进行。在建筑工程中很少使用预制基础,因此现场在建造基础的同时工厂加工生产结构、构造构件以及服务系统和室内集成模块。
5、技术可持续化
尽管在建造过程中,使用集成构件早已经被提上了设计师和技术专家的议程,但是装配式建造理论体系中并没有和环境保护理论体系发生交叉。如今,人们已意识到建筑垃圾造成的严重环境破坏。在诸如木材加工、砌砖、粉刷和装饰的过程中的切割和原料混合工序中由于没有集成装配的过程,也会产生多余而造成浪费,这种在建造过程中产生的浪费份额巨大。
装配式建筑在国外是大众化的产品。而在我国,到2010年前后,在设计、功能、生产、安装等方面也能够生产上述条件的装配式建筑。例如,一位需要购买房屋的顾客,走进一家房地产公司,公司他的要求就很快能装配一幢符合要求的住宅。目前我国钢产量较大,价格也不高,完全可以在建筑市场上大量使用。如果采用钢结构,配以石膏板、轻钢龙骨、岩棉、彩色外墙板、塑钢门窗、彩钢复合板等材料制造装配式房屋,无论从价格上,还是从功能和舒适性上,都将优于现在的砖混和混凝土结构房屋。并且现在一批国内大企业已经开始积极的推广装配式住宅,并且有了一定的成果。看来,装配式建筑将是我国房屋建设发展的必然趋势。
预制装配式建筑大到整体空间布局,小到建筑细部的每一个预制构件,将建筑群与环境雕琢的如此细腻。在我国,预制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正处于向工业化发达国家学习的起步阶段,设计、生产、运输、安装各环节的技术是实践过程中首要攻克的难题,对于预制装配式建筑在环境、功能及美观等建筑设计方面的因素并无有针对性的深入探讨。
由于我国经济发展起步晚,建设量极大时间又非常集中,建筑工业化还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虽然目前在预制建筑在住宅的发展上有了一些新气象,但是还没有形成规模和气候,产业链也不是很完善,还需要进一步的支持和推动。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各种公共建筑开始在各个城市中不断出现,很多建筑由于功能和形式的需求采用了异形的结构形式,无法用传统的建造方法实现,也在不同程度上采用了预制构件装配的方法。
第四篇: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管理办法
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贯彻《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6]71号)关于发展新型建造方式,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的要求,规范管理国家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成果转化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民用建筑节能条例》和《住房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计划项目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定,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 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以下简称产业基地)是指具有明确的发展目标、较好的产业基础、技术先进成熟、研发创新能力强、产业关联度大、注重装配式建筑相关人才培养培训、能够发挥示范引领和带动作用的装配式建筑相关企业,主要包括装配式建筑设计、部品部件生产、施工、装备制造、科技研发等企业。
第三条 产业基地的申请、评审、认定、发布和监督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 产业基地优先享受住房城乡建设部和所在地住房城乡建设管理部门的相关支持政策。
第二章 申
请
第五条 申请产业基地的企业向当地省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提出申请。
第六条 申请产业基地的企业应符合下列条件: 1.具有独立法人资格;
2.具有较强的装配式建筑产业能力;
3.具有先进成熟的装配式建筑相关技术体系,建筑信息模型(BIM)应用水平高;
4.管理规范,具有完善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和产品质量控制体系,市场信誉良好;
5.有一定的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实践经验,以及与产业能力相适应的标准化水平和能力,具有示范引领作用;
6.其他应具备的条件。
第七条 申请产业基地的企业需提供以下材料: 1.产业基地申请表;
2.产业基地可行性研究报告; 3.企业营业执照、资质等相关证书; 4.其他应提供的材料。
第三章 评审和认定
第八条 住房城乡建设部根据各地装配式建筑发展情况确定各省(区、市)产业基地推荐名额。第九条 省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组织评审专家委员会,对申请的产业基地进行评审。
第十条 评审专家委员会一般由5-7名专家组成,应根据参评企业类型选择装配式建筑设计、部品部件生产、施工、装备制造、科技研发、管理等相关领域的专家。专家委员会设主任委员1人,副主任委员1人,由主任委员主持评审工作。专家委员会应客观、公正,遵循回避原则,并对评审结果负责。
第十一条 评审内容主要包括:产业基地的基础条件;人才、技术和管理等方面的综合实力;实际业绩;发展装配式建筑的目标和计划安排等。
各地可结合实际细化评审内容和要求。
第十二条 省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按照给定的名额向住房城乡建设部推荐产业基地。
第十三条 住房城乡建设部委托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复核各省(区、市)推荐的产业基地和申请材料,必要时可组织专家和有关管理部门对推荐的产业基地进行现场核查。复核结果经住房城乡建设部认定后公布产业基地名单,并纳入部科学技术计划项目管理。对不符合要求的产业基地不予认定。
第四章 监督管理
第十四条 产业基地应制定工作计划,做好实施工作,及时总结经验,向上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报送发展报告并接受检查。第十五条 省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负责本地区产业基地的监督管理,定期组织检查和考核。
第十六条 住房城乡建设部对产业基地工作目标、主要任务和计划安排的完成情况等进行抽查,通报抽查结果。
第十七条 未完成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的产业基地,由住房城乡建设部商当地省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提出处理意见,责令限期整改,情节严重的给予通报,在规定整改期限内仍不能达到要求的,由住房城乡建设部撤销产业基地认定。
第十八条 住房城乡建设部定期对产业基地进行全面评估,评估合格的继续认定为产业基地,评估不合格的由住房城乡建设部撤销其产业基地认定。
第五章 附
则
第十九条 本管理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原《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试行办法》(建住房〔2006〕150号)同时废止。
第二十条 本办法由住房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负责解释,住房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协助组织实施。
第五篇: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管理办法
《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管理办法》
发布时间:2017-03-29 20:14 来源: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贯彻《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6]71号)关于发展新型建造方式,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的要求,规范管理国家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成果转化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民用建筑节能条例》和《住房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计划项目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定,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 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以下简称产业基地)是指具有明确的发展目标、较好的产业基础、技术先进成熟、研发创新能力强、产业关联度大、注重装配式建筑相关人才培养培训、能够发挥示范引领和带动作用的装配式建筑相关企业,主要包括装配式建筑设计、部品部件生产、施工、装备制造、科技研发等企业。
第三条 产业基地的申请、评审、认定、发布和监督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 产业基地优先享受住房城乡建设部和所在地住房城乡建设管理部门的相关支持政策。
第二章 申
请
第五条 申请产业基地的企业向当地省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第六条 申请产业基地的企业应符合下列条件: 1.具有独立法人资格;
2.具有较强的装配式建筑产业能力;
3.具有先进成熟的装配式建筑相关技术体系,建筑信息模型(BIM)应用水平高; 4.管理规范,具有完善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和产品质量控制体系,市场信誉良好; 5.有一定的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实践经验,以及与产业能力相适应的标准化水平和能力,具有示范引领作用; 6.其他应具备的条件。第七条 申请产业基地的企业需提供以下材料: 1.产业基地申请表; 2.产业基地可行性研究报告; 3.企业营业执照、资质等相关证书; 4.其他应提供的材料。
第三章 评审和认定
第八条 住房城乡建设部根据各地装配式建筑发展情况确定各省(区、市)产业基地推荐名额。
第九条 省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组织评审专家委员会,对申请的产业基地进行评审。第十条 评审专家委员会一般由5-7名专家组成,应根据参评企业类型选择装配式建筑设计、部品部件生产、施工、装备制造、科技研发、管理等相关领域的专家。专家委员会设主任委员1人,副主任委员1人,由主任委员主持评审工作。专家委员会应客观、公正,遵循回避原则,并对评审结果负责。
第十一条 评审内容主要包括:产业基地的基础条件;人才、技术和管理等方面的综合实力;实际业绩;发展装配式建筑的目标和计划安排等。各地可结合实际细化评审内容和要求。
第十二条 省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按照给定的名额向住房城乡建设部推荐产业基地。第十三条 住房城乡建设部委托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复核各省(区、市)推荐的产业基地和申请材料,必要时可组织专家和有关管理部门对推荐的产业基地进行现场核查。复核结果经住房城乡建设部认定后公布产业基地名单,并纳入部科学技术计划项目管理。对不符合要求的产业基地不予认定。
第四章 监督管理
第十四条 产业基地应制定工作计划,做好实施工作,及时总结经验,向上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报送发展报告并接受检查。
第十五条 省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负责本地区产业基地的监督管理,定期组织检查和考核。
第十六条 住房城乡建设部对产业基地工作目标、主要任务和计划安排的完成情况等进行抽查,通报抽查结果。第十七条 未完成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的产业基地,由住房城乡建设部商当地省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提出处理意见,责令限期整改,情节严重的给予通报,在规定整改期限内仍不能达到要求的,由住房城乡建设部撤销产业基地认定。
第十八条 住房城乡建设部定期对产业基地进行全面评估,评估合格的继续认定为产业基地,评估不合格的由住房城乡建设部撤销其产业基地认定。
第五章 附
则
第十九条 本管理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原《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试行办法》(建住房〔2006〕150号)同时废止。
第二十条 本办法由住房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负责解释,住房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协助组织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