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演讲稿:先成人后成才—弘扬民族精神 传承中华美德
先成人后成才
——弘扬民族精神
传承中华美德
有变,你定会发迹。再过13年,你将在济北郡谷城山下看到我。那儿有
块黄石,就是我了。”老人说完便走了。
张良回家一看,原来是《太公兵法》!这可是姜太公姜子牙写的兵书啊,被誉为兵家权谋类的始祖呢!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我演讲的题目是《先成人后成才——弘扬民族精神
传承中华美德》。
方圆九州,泱泱大国,五千年的历史文化浩如烟海。作为一个中国人,让我们倍感自豪和骄傲的是我们的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古往今来,多少仁人志士为后人做出了榜样。但是无一例外的,这些人都有高尚的品德,正是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他们才能成为民族的脊梁、成为对国家社会有贡献的人。
说到这里,我不禁想起了一位因德而成才的人,他就是西汉高祖刘邦的军师——张良。在这样的时刻,让我们一起来重温《张良拜师》的故事、感悟他的高尚品德吧。
有一天,张良在下邳桥上散步,碰到一位老人。老人穿着粗布短衣,故意把鞋子掉到桥下,冲着张良说:“孩子!下桥去把鞋子给我拾上来!”
张良听了一愣,很不解,但一看是位老人,就到桥下把鞋拾了上来。谁知那老人竟又命令说:“把鞋子给我穿上!”
张良一想,既然已经拾来了鞋子,为人为到底,于是就跪在地上给老人穿鞋。鞋子穿好后,老人就笑嘻嘻地走了。走了不远,又折回身来,对张良说:“你这个孩子是能培养成才的。5天后的早上,天一亮,就到这里来同我会面!”张良忙跪下说:“是。”
第五天天刚亮,张良就到了下邳桥。不料老人已经等在那里了,见了张良就生气地说:“和老人约会,怎么迟到了?5天后的早上再来吧!” 说完就拂袖离去了。
5天后的早上,鸡一叫,张良就赶到了下邳桥。可是老人又已经等在那里了,见了张良生气地说:“怎么又在我后面才来?再过5天早点儿来!” 说完又一拂袖走了。
又过了5天,张良没到半夜就赶到桥上,等了好久,老人来了,张良忙上前去见了礼,老人高兴地说:“嗯,这样才好。”然后拿出一本书,说道:“认真研究这本书,你就能成就一番事业了!过10年,天下形势
从此,张良谨遵老人的叮嘱,反复学习、研究。转眼间,10年过去了,张良归附于沛公刘邦。
他经常根据《太公兵法》向沛公献计献策,慢慢成为刘邦“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军师。刘邦称帝后,封张良为留侯。
可是张良始终不忘那位给他《太公兵法》的老人。13年后,他果然在谷城山下看见有块黄石,就把它取回,称之为“黄石公”,并供奉起来,按时祭祀。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感受到了张良的优秀品质,他不但能帮助他人、虚心接受别人的教诲,而且能遵守约定、尊敬长辈,更重要的是,他懂得感恩。
张良正是凭着自己在细小地方展示出的高尚品德,才通过了黄石公一而再再而三的品德测试,也才得黄石公以兵书相授,进而建功立业。试想,如果当初面对黄石公的故意刁难,张良一声不吭的离开,结果会怎样呢?答案不言而喻。
这就像我们碰到过或听说过的一些人,他们虽然很有才能,甚至是事业有成,可是却品德败坏,试问,这样的人值得我们敬佩吗?他们会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贡献的人吗?答案同样不言而喻。我想,这就是老师常说的“先成人后成才”吧。
同学们,当我们向老师、长辈和客人彬彬有礼问好的时候,当我们向有困难的同学伸出援助之手的时候,当我们学会向父母表达自己孝心的时候,当我们学会珍惜每一粒粮食的时候,当我们学会“宽于待人、严于律己”的时候,当我们志存高远而又脚踏实地的时候„„我们所做的一切,不都是在继承和弘扬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吗?
让我们行动起来吧,努力成为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做一个让人敬佩的人,成为一个心中有国家、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他人的人吧。
今天,我们是株株幼苗,茁壮成长;明天,我们便是根根栋梁,撑起祖国大厦,我们将使它更加繁荣富强、熠熠生辉!
第二篇:先成人后成才
先成人后成才
――凤城六中参观学习有感
凌源市大王杖子中学 许为栋
走进六中的校门,看到六中校园内的孔子及学生的雕像,标语牌上的内容,感受到六中的环境氛围,使我想起“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事务者,窥谷忘返”的诗句,理解了六中工作重心,我认为学生就应该在这样环境里读书,成长。
在六中,我听了两节课堂展示,一节语文课,一节历史课。然后,听了一节很有特色的德育反思展示课,最后是校长的汇报。我真切地感受到,这座学校确实是一所非常有特色的学校。他们在教育教学方面确实是进行了深入地思考,大胆的改革,形成了一整套有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和德育教育方式和相应的评价模式,并且取得了成效。在课堂上采取的“小组联动,和谐高效”的教学模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每位学生都动起来活起来,主动地参与,并自信地展示自己,做自己学习的主人。课前班级口号和小组口号以及“男生风尚,女生气质”,潜移默化正面引导着学生做一个爱国爱校爱家,懂回报知感恩,有责任感荣辱感的学生;德育反思让学生畅所欲言,一日三省,自评互评,精神充电;学校走廊内每个班级墙上的反馈量化评比表的闪亮的小红灯;这一切都让我感觉到教学不仅仅是一项技术,更是了不起的艺术。
六中的精细化的管理,让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品行,为整个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竞争无处不在,处处都在育人,真正成为了学生习惯养成,个性健全的人生课堂,德育工作必须科学细化。六中以“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作为教育目标。“六中学生品质”和“男生风范,女生气质”使学生们知道,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并在日常生活中朝着这个方向努力。使学生们有目标,有方向,有动力。把学生们的每一天,每一个时间段,每一个地点都应该做什么,都进行细化管理,在学生们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规范其行为。
阳光大课间活动,学生们可以在没有体育老师的管理下,按部就班,整齐划一的完成各项活动。爱心超市的诚信教育,每周回家的感恩教育等方面,无不体现出德育的实效性和育人性。评星晋级活动,使学生们枯燥的习惯养成变成了喜欢的升级游戏。学生们可以体验到成就感,就会更积极更投入更认真的做好每一件事。每天的精神充电,反思班会,成长日记,不仅使学生们发现自我的优点和不足,而且他们也会发现其他学生们的闪光点,从而共同进步。毕业和开学典礼走红地毯,模拟长征春游远足,不仅锻炼了学生们的意志,会成为学生们前进的一种动力。
如果教学创新是六中发展之根,那么德育先行就是六中壮大之本。德育和教育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德育工作抓好了,有了良好的育人环境,学生们有了明确的追求目标。有了理想,就会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从而有利于课堂教学。
为了将所学方法和理论更好的运用到实际教育教学和管理中,结合自身和我校实际,谈谈我的想法:
一、改变理念,以德促教
德育和教学是一个整体,不能孤立存在,两者互相依存,相互促进。此次六中考察学习之后,我才真正的体会到了这句话的含义。没有较好的德育工作,学生们就没有学习的动力,不知道为什么学习,也就不能真正提高学习质量。所以,我们应该既要做好教学工作者,更要做好德育工作者。
二、构建模式,以管带育
处处是教育的场所,时时是教育的契机。在德育的工作中,细化阶段目标,明确工作中心,点上着眼,线上延伸,面上拓展。从课堂到课间,从餐厅到教室宿舍,从领导到班主任、老师、学生,编织成一个立体式管理网络,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参管的强大德育阵容。一定要从点滴抓起,不能只限于早会,班会,节日,走形式化。应将德育落实到学生们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真正体现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三、建章立规,以奖代管
要细化学生一日常规检查标准,不但要扣分,更要奖励,形成一整套的奖励模式,以奖代管。大力宣扬正能量的东西,让他们引领其它学生,营造一个人人争当先进,感觉到不上进不行的这样氛围。
我相信我们能够把学校德育工作做得更好,保证让学生先学会做人,为成才打好坚实基础。
先成人 方能成才
――凤城六中参观学习有感
凌源市大王杖子中学 许为栋
2015.4.17
第三篇:传承中华美德弘扬民族精神
演讲稿
传承中华美德弘扬民族精神
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岁月里,孕育了长青的山川,长碧的江水,也孕育了五千年的辉煌历史,留下了璀璨的传统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仁人志士层出不穷,民族精神熠熠生辉,中华美德世代传承。在华夏这片波涛汹涌的大地上,在寒风凛冽的世界第一峰,插着一面用汗水凝成的,万古流芳的旗帜,它就是以“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为目标的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它就是世界的最高峰,它向下眺望,看到了祖国雄伟壮丽的大好河山,看到了这片大地上勤劳勇敢,不屈不挠的中国人民。神农氏为百姓而亲尝百草,大禹为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屈原因国破而投江明志,文天祥为保国而甘心受辱,董存瑞舍身炸碉堡,邱少云烈火焚身而稳如泰山„„这样的英雄先辈有很多很多,他们哪一个不是在弘扬着民族精神呢? 走进当前,山西女孩孟佩杰,带着养母上大学,在贫困中,任劳任怨,乐观开朗,用青春的朝气驱走种种不幸;在艰难里,无怨无悔,坚守清贫,让传统的孝道充满每个细节。她用孝心感动了你我,也感动了中国。残疾男孩郑心意,他自信地面对生活的不公,笑对人生,他没上过一天学,却会写几千个汉字;脖颈和双手不听使唤,却能自食其力;自己没钱治病,却对地震灾区的同胞倾囊相助„„用自强不息的精神让自己残缺的肢体绽放出绚丽的生命之花。雪域高原上的马班信使王顺友,他总是独自一人,跋山涉水,风雨无阻地行走在那条艰苦寂寞的崎岖邮路上,那条人迹罕见、到处是深山密林、经常有野兽出没或者飞石滚落的山路,他一走就是三十年,用自己执着的行动诠释着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中华美德。这样的感人事迹还有很多很多,他们哪一个不是在传承着中华美德呢?
岁月书写了中华五千年的历史,一辈辈英雄的血,一代代人民的心,使中华美德世代传承。风雨洗礼过,苦难磨砺过,中华儿女用鲜血和汗水铸就不屈的民族魂。
长江黄河在我们的血脉中流淌,长城是我们的脊
梁,传承了五千年的中华美德,正等待着我们去发扬光大,“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需要我们来弘扬。让我们刻苦学习,为能传承中华美德,弘扬民族精神而努力吧!
第四篇:传承中华美德 弘扬民族精神
传承中华美德 弘扬民族精神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是支撑中华民族历经艰辛而不衰,饱经磨难而更坚强的强大精神力量。离开爱国主义这个灵魂,任何精神都不能凝聚全民族的思想,都不可能成为我国五十六个民族共同的精神财富。“中国人民有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社会主义祖国利益、尊严和荣誉为最大耻辱”。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就是要培养我们的爱国主义感情,提高爱国主义觉悟,引导我们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当代中国,热爱祖国是同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只有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我们才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中国共产党是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社会主义中国的历史性进步和光明前途,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牢固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崇高理想。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中华民族的神圣使命,增强维护民族团结的自觉性,懂得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公民应尽的义务,自觉地同危害祖国、分裂祖国的行为作斗争。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社会发展中形成的,体现着中华民族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关系的基本价值,是民族精神的宝贵遗产。继承和发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以及诚实守信、与人为善等传统美德对于提高我们广大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具有重要的作用。
革命传统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革命战争年代和社会主义建设历史时期形成的宝贵财富,是对传统美德的丰富和发展。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雷锋精神、抗洪精神、抗非典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等优秀革命传统。邓小平同志把革命传统概括为五种革命精神,即革命和拼命精神,严守纪律和自我牺牲精神,大公无私和先人后己精神,压倒一切敌人、压倒一切困难的精神,坚持革命乐观主义、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精神,这些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对于我们坚定信念、鼓舞斗志、振奋精神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古话说得好: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我们青少年学生要树立勤奋学习的精神,特别是独生子女,一定要强调吃苦耐劳、勤俭节约。光讲享乐,不讲奋斗是不可能成才的,这是一个基本观点。
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都具有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品质,是永不枯竭的精神财富。与我们今天倡导的牢固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崇高理想,与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等基本道德规范,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的时代精神都是一脉相承的。青少年既是中华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的传承者,又是体现时代进步要求的新道德的实践者。在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中国青少年身上,寄托着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我们广大青少年一定要自觉得接受中华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教育。
我们还要诚实守信。诚实守信是做人的根本,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做人的基本信条。在依法治国、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今天,更加需要讲求诚信。当前,社会生活中一些道德失范、不信守合同、不讲究职业道德等现象给我们健康成长带来不利的影响。少数学生考试作弊、言行不一的情况还时有发生。我们要坚决抵制和刹住这股歪风邪气,这不仅仅是一个考风的问题,实际上是一个人的品质问题,是一个关系学风和社会风气的重大问题,绝不能掉以轻心。
第五篇:传承中华美德,弘扬民族精神
弘扬中华美德,引领幸福成长
“好习惯,早养成。有教养,益终生。”自幼父母就这样教育我们。青少年时期,正是人生中求知欲最旺盛,同时也是性格、品行的奠基时期。从小培养良好的道德修养,会在我们 的心灵中产生受用终生的影响。
“勤能补拙”、“业精于勤”是古代人们对学习的态度。而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有时会遇到困难,有的同学会因一次的失利而选择了放弃。司马光小时候并不聪明,背课文记生词总比别人慢,他为了多学些知识,总是挤出时间来读书学习,别人在玩耍,他却在津津有味地读书。就这样,司马光无论春夏秋冬,都始终如一地学习,从未间断过。
“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在历史课堂上,老师曾经向我们介绍过屈原对祖国的忠心耿耿,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大壮国威。也许你会认为这些历史上的英雄人物的爱国精神离我们的生活很遥远。但当我读到《中国小姑娘梁帆找国旗》这篇文章时,十分深切地感受到“爱国”其实与我们密切相关,“爱国”在我们青少年身上同样可以得到体现。一位普通的北京中学生,在国外参加活动时,发现没有中国国旗,她礼貌而坚定地找到负责人,要求升起中国国旗,小梁帆几次询问国旗的事,负责人最后被她感动了,她说:“请相信,我一定会找到你们中国的国旗,你是一个好孩子,你有一颗金子般的爱国心!”
“东亚病夫”是几十年前外国人对中国人身体素质的一种评价,在他们的蔑视中我们能强烈地感受到拥有强健体魄的重要。建国之后我国的体育事业蓬勃发展,一枚枚金牌就是最好的印证。时下篮球成了体育新热点,同时“姚明”这个名字也响彻了世界。姚明9岁进体校练习打篮球,经历过无数的伤痛与超越自我的努力,他于2002年6月27日,在NBA选秀中成为新秀状元。如今的姚明以在NBA入选全明星赛的首发阵容当中,成为火箭队不可或缺的首发主力。YAOMING这个很多外国人能发出的中文词,代表的不仅是体育,它甚至代表了中国的经济与文化。姚明凭借着他令人信服的球技和为国争光的精神,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赞赏与肯定。
“亲师友,习礼仪。讲道德,说仁义。”三字经中这样写道。美德是美丽的,也是平凡的,学习中华民族的道德典范,可以提高自身的素质、点亮自己的心灵。我们青少年在学习科学文化的同时,还要培养自己的道德,真正传承中华美德,培养民族精神,做新时代的“四有”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