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龙8小时演讲

时间:2019-05-14 20:28:2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张小龙8小时演讲》,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张小龙8小时演讲》。

第一篇:张小龙8小时演讲

微信背后的产品观

张小龙8小时演讲

一、微信回顾

微信自2010年11月19日启动至今433天,用户数突破1亿,成为移动互联网的新入口。

二、用户篇

(一)产品经理是站在上帝身边的人

帝是一个建立了简单的规则,然后让这个世界演化。产品经理和上帝一样,也会俯瞰芸芸众生,知道他们的欲望,建造系统并制定规则,让群体在系统中演化,让他们按照这个规则来运转。

只有简单的规则才可以演化出一个非常复杂的事件出来。一开始就做一个复杂的规则出来,最后没有任何演化的空间。我们看到很多的产品,像Twitter之类的产品都非常简单,它的规则简单到你们都瞧不起它,但是这样的东西是最有生命力的。如果一个产品计划的逻辑,要花一个小时才能看懂,那一定不是一个好的产品。

(二)了解人性

作为产品经理来说,一方面是自身要保持饥渴,保持一个觉得自己很无知的状态。但是对用户来说,要想办法让他们知道他们的饥渴在哪里。第二点,要满足他们的贪嗔痴。

所以做一个产品的时候,研究人性,而不是研究一个产品的逻辑。最重要的是产品为什么是这样子,而不是那样子,最后是对于人性的分析。这个人性不是说产品需要,所有的产品都需要有人性的研究。

1、人是环境的反应器。

电脑屏幕(微博本身,内容)也是环境,微博上follow的人就是你的世界。产品营造环境,决定用户反应。

2、人是懒惰的。

懒惰导致发明,是创新的动力(例如:语音查找联系人)。

3、时尚是驱动力。

人是跟风的,“因为别人都在用”。在互联网产品中,“时尚”是重要驱动力,但不要太“工具化”。

4、人没有耐心。

用户没有耐心看你的说明书,让用户一分钟爱上你,产品做好前不轻易拉用户来你的产品。

5、人不爱学习。

微博的衰落,是否是RSS(订阅BLOG,订阅新闻)的原因?马桶阅读理论:不要给用户超过马桶上看不完的内容。

(三)了解群体心理

什么是产品体验?总结一个字的话,产品体验就是爽,作为两个字来说是好玩。群体是有一个趋同性的。另外一个观点是群体是一个完整的生命。那么群体会有群体的运作规律,这个和产品相关。产品会给几千万、几亿人来用,这些用户是一个群体,不是一个人。

1、用户是乌合之众

群体智商低于个体智商,互联网产品的用户是群体,不是个体,不用用对待个体的方式来对待群体,尤其是互联网产品。

2、重视“屌丝”用户群

facebook, pinterest, instagram, path等产品解决了人的“存在感”问题。存在感是指人离开了SNS就觉得自己与人群脱节被孤立而无价值。这些产品在中国不能普及,因为中国人面临的问题比存在感还低一个层次,是“生存感”。但中国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既有生存感的压力,又有存在感的渴望,这群人就是“屌丝”。中国互联网的主题用户心理和需求,应从了解屌丝群生存和心理状态入手,搞清了屌丝,就把握住了用户群。

3、从日常体验中发现本质

伟大的产品应该满足人的情感需求,如触碰开关,比普通开关更贴近人的情感。

4、让不上微博的用户来用你的产品。

懒到连微博都不上的,他们才是主题用户群,他们就在你的身边,时刻想到,他们才是你的用户。

5、人性化即使以己推人

你无法理解他人,只能理解自己,你需要了解人最普遍的心理活动。

三、需求篇

产品的终极目标是满足人性需求,不再产品中掺和自己的道德感,需求是满足人们的贪嗔痴,满足贪嗔痴,但又要用户“少发微信”。对新点子,99%的情况下否定是对的,不臆想需求,大部分“我有个好主意”都是脱离需求的。

(一)需求的来源

1、需求来自于对群体效应的好奇。案例:漂流瓶,附近的人,摇一摇。

2、需求来自于自身需要和周边朋友反馈。

案例:蓝牙支持,Web微信,待办置顶,换手机迁移。

3、需求来自于对当下生活潮流的理解

案例:朋友圈:人们需要从和朋友的互动中很安全地找到存在感,并且很舒适。

4、需求来自于对平台的理解。开放平台的接口很美,开放平台的生态很诱人,开放平台带来的不确定性令人期盼,生态系统,而非单独产品。

5、需求来自于对信息流的理解。

案例:订阅平台让所有信息成为可Push的,让个体都能显现,让品牌通过朋友传播。

6、需求来自于建立新系统。

让二维码普及起来,成为入口,通过建立简单规则,创作一个自运行系统,满足人群的某种心理或经济需要。

(二)要求

1、不要用户说要什么就做什么。

用户需求是零散的,解决方案是归纳抽象的过程,用户反馈只是帮助你了解到他们的想法,不直接满足用户需求。

2、大部分新功能是可以砍掉的。

3、不从同类产品里找需求。

从别的产品里,你无法深刻理解需求。

4、不要听从产品经理的需求。

他们不是用户却以为代表用户,他们的分析过于理性。

5、需求之来自对用户的了解。

需求不来自调研,不来自分析,不来自讨论,不来自竞争对手。

6、从微博上感受用户潮流。

每天花一小时看普通用户在微博上讨论他们是如何用你的产品的,他们的场景、感受等,他们所处的时代潮流往哪里走,忽略评论家意见,等待他们说“太好玩了”。

7、从用户讨论中发现灵感,微博上的用户帖子,才是真实场景的反应。

8、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产品,对时代潮流保持敏锐。

9、满足自己需求优于满足用户需求。

10、无法满足海量的个体的个性需求。

你无法真正理解他人,你无法满足海量的个体的个性需求,人同此心,从自身捕获大众需求。

11、找到需求背后的心理诉求。

需求的本质往往可以归结为心理诉求(案例:漂流瓶,满足倾诉,好奇的心理,这是一个心理驱动的范例)。人民的倾诉欲望是如此之强,如果为做交友而做漂流瓶,会把握不到本质。

12、心理满足的驱动力远胜工具甚至省钱。

省钱的短信替代工具不会成功。如果定位于更省钱的工具,可能就麻烦了。(案例:微信不是QQ,“微信,不只是一个通信工具”,微信是一个生活方式,反映的是心理满足至上)。

13、“爽”胜过功能。

爽!(营销的目的是让用户觉得“爽”),好玩!(微博评论说“好玩”就对了),口碑传播的基础是“好玩”,爽是体验。体验比功能更易传播。

14、为群体效应而做。

案例:附近的人,不是为了陌生人交友,是为了好奇心,他们会发生什么?它是有群体效应的,每个人在观察别人,也在被观察,他们第一次在现实中大规模互相看到。人们会喜欢简单的行为动作,人们会对随机好奇,人们会对跨空间的同类好奇,它有群体效应。

15、为想法而做。

(案例:朋友圈的想法:人人需要在朋友关注中获得存在感,照片是手机最佳互动载体,人只需要三五好友,人需要不暴露好友但又要扎堆,一种比facebook, path更私密的社区,想法比功能重要,为自己要用而做)。

16、只抓主场景,不做全功能。

做大而全很容易,做少很难,如果没有化繁为简的能力,就克制自己的做多的欲望,做多源于不自信,每天看到几个需求的爽,远大于提出几个需求(案例:朋友圈只能发照片,发140字的难度远胜一张图片)。

17、不要从扎略分析来逆推需求。

调研获得需求是骗人的,从大量反馈看出需求是骗人的(群的需求,用户会告诉你他们需求的是QQ群),用户反馈能帮助完善体验,但不会告诉你要做什么新东西,从数据统计看出需求更是骗人的。

18、在最后一刻才决定新版本特性。

不预先规划版本功能,一个版本做完了,才确定下个版本的需求,长期在脑袋中酝酿各种可能的特性,重要的需求会在合适的时间自己浮现(案例:附近的人)。

19、世界是新的。

忘记过去的数据甚至经验,对当前和未来趋势的洞察才重要,PC上的入口在搜索框,手机上的入口在二维码。

20、产品是演化出来的,而非规划出来的。

微信的每个版本该做什么,都是等上个版本发布后才确定,我们不可能知道半年后的产品形态。规划是骗人的,每个版本的确定越后越好,取决于当时的整体用户环境,以及对当下环境的判断。

21、有DNA的产品才会演化。

DNA是产品的价值观,认知,如果将产品比喻为生命体的话,它是有DNA的。

22、群体效应是社交产品的核心。通过对人内心欲望的洞察,建立虚拟社会的规则,引发群体效应,群体在推动规则变化。

23、将用户分为高中低端是不道德的。

做人人都爱用的产品,通用产品做得低龄化是不专业的体验,产品面前,人人平等。

24、先做产品结构,之后才是功能细节。

产品结构是骨骼,不可多变和复杂,创作从骨骼开始,而不是先造肌肉。

25、功能模块之间是有机联系的关系。

四、设计篇

手机和PC的区别在于手机是肢体的延伸,手机和人是一体的(通过各种传感器)。PC是外物,即外部环境。移动互联网产品不是简单的PC到手机的移植,如果没有手机,就没有这份PPT。(采用Evernote随时在手机上记录想法,电脑做不到),做没有web的移动互联网产品。朋友圈的演化故事:反复PK各种场景,在头脑中模拟群体进入后的集体行为,找到关键点,放弃枝叶(评论回复,分组,屏蔽)。

(一)要求

1、设计就是分类。

分类是人类大脑的识别模式,分类是化繁为简的方法之一,PM每天都应思考如何让事情更有条理(案例:微信保证只有四个底部tab)。

2、抽象方能化繁为简。

抽象是提取实物的共有特性,抽象使得用简单模型覆盖多样性,高度抽象带来简单化(案例:一个认证帐号,覆盖名人,艺人,企业,餐饮,网媒,平媒等)。

3、越简单的分类越易于被接受。

4、找到需求背后的本质需求。

朋友圈该在通讯录里做分组吗?用户说要分组,但屏蔽几个人才是需求,如果你做了分组,又没人用了。

5、面向场景来做设计,而非功能列表。

不堆砌功能。功能服务于场景和整体体验。没有孤立的功能。面向场景,才能取舍。

6、让功能存在于无形之中。

让新版看不出有变化,只有新手才将所有(新)功能罗列在显眼的地方。

7、不过度设计。

做得越多可能错得越多,对主干精雕细琢,对枝叶不做审慎。

8、做一劳永逸的事情。

好特性不需要不断做加法,一次成型。

9、让用户推动用户。

10、极简方能不被超越。

11、面向两年后的场景来设计。

12、操作的响应速度,永远是第一体验。案例:朋友圈的timeline的流畅度。

13、如果一个特性不能让人兴奋,不如不做。

你不能真正理解自己不感兴趣的需求,好奇心是PM的驱动力,逻辑的完美也是令人兴奋的,在单点获得口碑,而不是一些列可有可无的特性(案例:QQ邮箱中转站)。

14、保留变化。

不在1.0做2.0该做的,对不确定的,保留变化余地,先不做,上线是为了验证想法,是改进的开始(案例:web微信,朋友圈评论的回复)。

15、如果没有自然增长,就不必推广。

硬导入用户,只会给用户留下坏印象,以后再也不来了,KPI是好产品的副产品,不为KPI而改变产品。

16、保持粗放,保持笨拙。

如果没有好的解决方案,就先放着不做,抓大场景,忽略小场景,非重要特性就放到设置里,放到设置里不如不做。

17、如果解决方案非常复杂,一定是问题错了。

18、在每个细节中体现认知。

每一个细节都做到自己满意。满意是否就好:取决于你的水准。

19、给用户选择权。

除了核心功能,都做成可卸载的插件,保持简单。20、尊重用户。

保护用户隐私(通讯录上传要经过同意,LBS暴露位置要告知),不诱导用户,在每个体验点上以用户为重。

21、全球只做一个版本。

案例:邮箱、微信国际化。微信不会做各个地区的本地化版本,而保持全球一个版本。

22、把用户体验做到极致就是创新。

23、你的价值观(态度)决定产品特性。理性的分析是功利而不完美的。

24、改变用户习惯。

电话发明一百年来,都在骚扰人,微信视频通话,不允许突然呼叫别人,你无法重新发明电话,但可以改变打电话的方式,新的习惯,让用户更舒适。

25、抛弃不人性的创新。

创新不是基于推理,创新是为人服务的(案例:耳机的按一下开始说话(而不是按住),是不能被接受的)。

26、避免战略行为替代真实需求。

避免“打通”。需要打通,说明不是需求。避免“整合”。需要整合,说明都不行了。避免“拉动”。需要拉动,说明是KPI了。避免“导入”。需要导入,说明没有生命力。避免“多平台”。不为平台而平台。避免“全面”。全面东西是平庸的。

27、从人出发,改变商业模式。让品牌在朋友中传播,媒体的电子化。

28、没有设计,只有解决问题。不以设计为导向,以用户为导向。

29、创新,还是抄袭?

你不可能重新发明电话,但你做的每样事情都可以是新的,跟随用户,而非业界产品,用产品来说话。

五、自然篇

自然观。自然是人最本能的行为和心理反应,对产品的启发:简单,不用想(摇一摇:一连串的自然反应)。

去技术化思维。看看IOS是如何隐藏技术的:file? Folder? Uninstall? Process?复杂的技术要隐藏在极度易用性背后,产品是由理性搭建,却用来表达感性,产品接受中不允许出现“支持”两字,“支持XX特性”,这是过时的产品表达。

“酷”是未来的体验方向。酷是自然而简单的(案例:隔空抓图)。

(一)要求

1、让交互模拟自然。

用动画效果逼近自然,朋友圈的评论弹出动画,交互就是获得反馈,尽可能产生反馈,产生自然易理解的反馈。

2、单一路径。

一个固定哪怕更长路径的操作,胜过提供几个但需要用户思考的路径,快捷方式不重要,且不可依赖,不把多个功能合并到一个操作里,会增加复杂度。

3、做三秒就会用的特性。

去掉一切文字说明(至少隐藏),清晰易懂胜过一切修饰(案例:摇一摇的说明图)。

4、“管理”是不自然的。

5、单线索最美。

一维胜过二维,TWITTER,微博的TIMELINE是一维的代表。手机屏幕上,尽可能不在标题栏使用TAB/下拉框 增加维度。

6、换肤是不自信的体现。

缺乏对默认皮肤的信心,损失视觉品牌效果(WEICO等以个性设计为卖点的APP除外),专注做好默认皮肤。

7、不让用户选择。

只提供一种最通用模式。不提供可选的方案(如列表和瀑布可选),每增加一种选择,都让用户迷惑。

8、简洁。

自然是种直觉,发条消息还要回头看是否发出是否送达是否已阅是累赘而不可接受的,消息带尾巴是不简洁不自然的。

9、少比多更好。

内容太多会破坏社区氛围,朋友太多会导致社交恐惧,关注太多会导致缺乏吸引力(案例:微信不会批量导入手机通讯录和QQ好友;朋友圈不会导入QQ空间日志)。

10、一亿用户就是一个用户。他们是相同的,“自然”地摹拟他们,广泛听取他们的需要,理解他们的需要,知道他们的喜怒哀乐,心怀一亿用户。

11、瞬间成为傻瓜用户。

训练自己瞬间成为傻瓜用户的能力,通过大量CE来了解人们是如何用产品的,从傻瓜用户角度来体验产品,才能发现问题,注重第一次体验的感觉,用熟就不能发现问题。

12、锻炼对“自然”的直觉。

通过对上千问题的分析来形成直觉,倒空自己的过往经验,以更本性的眼光看世界。比如技术控的去除,对复杂问题的解决,可能不来自推理,而是直觉。

13、PM的心态。

求知,不为自尊心而战,放下情绪,才能深入问题本质,用数据和调研来说话,短板可能就是强项(社交恐惧者可能知道怎么做社交产品)。

六、气质篇

微信是“一个生活方式”。是“个”,不是“种”,微信和QQ的区别在这里,QQ邮箱:常联系。

(一)微信存在的意义

1、“少发微信”。

除烟以外,还有哪个产品会让用户少用?这反映你对产品和用户的理解高度,不为营销而做。

2、让技术产品传达人文意识。

一千个人有一千种感觉(案例:微信启动画面)。

3、改变旧世界的意愿。

我对iPhone5的唯一期待是,像iPad(3G)一样,不支持电话功能。这样,我少了电话费,但你可以用kik跟我短信,用google voice跟我通话,用facetime跟我视频(发表于微信立项前一天)。

(二)要求

1、不听摇滚的程序猿不是好产品经理。

摇滚意味着反传统,人性,自由等,摇滚帮助找到本性的状态,这种状态,会反映在产品里,听摇滚的程序猿有与众不同的思维,做与众不同的事。

2、你没有竞争对手。

重要的是,自己想要做什么,而不是他们在做什么。微信没有竞争对手,也不分析竞争对手,与其关注同行,不如关注未来。

3、有自己的理念和愿景。

微信是“一个生活方式”,理念决定了你的产品的高度,你的态度会反映在产品的各个细节中,无可回避。

4、让欢迎页成为你的产品发布会。

新功能罗列是技术思维,不开线下的产品发布会,每个欢迎页都是一个故事,是产品中为数不多的可以表达你的感受的地方,让产品值得期待。

5、做人性化的广告。

不为广告而广告,自用户的感受是最好的(很多是来自用户在微博用的原话,如“微信,让熟悉的声音骚起来”)。

6、找最牛的合作方。

7、文字反映气质。

产品中的文字是你和用户在说话,反映了你的气质,清晰易懂。表明你是有逻辑头脑清晰的人,不讨好用户;不抬高自己。把用户当朋友。

8、一些避免使用的词语。

不用“吧”(“立即注册吧”),不用“哦”(“网速很慢哦”),勉强用户的句式(“还不邀请朋友”),不用“成功”(“已保存成功”,有已保存失败?),用“你”,不用“您”。

9、未来感。

视觉关键词:未来,科技,抽象,简约。忘记中国元素。抽象,还是摹拟现实?只有体会到简约之美,才能应用它。

10、作品,而不是产品。

作品渴望完美,会打败功利的产品(Steve Jobs如此评价对微软的竞争)。

11、工匠,而不是设计师。

每天优化十个细节(自己和周围人使用中遇到不便的地方),你做的每个细节都是在创造,它包含了你的看法,思路,实现方法的选择,不空谈设计。

12、做有灵魂的产品。

有灵魂:有机联系的结构(产品结构),有肌肉(功能),有气质(价值观),反映敏捷(速度快),理性(逻辑清晰,交互合理),谈吐(文案)。像人一样,是整体和谐而不精神分裂的,保持对产品的坚持甚至独裁才能使产品不分裂。集体决策导致平庸和各个部分的分裂。但需要集体讨论和理解他人意见,产品是有个性的。它可能不完美,但应该像手工艺品一样外表精致,内在和谐。

13、让个体更自由。

互联网产品应该让个体更自由。个性化产品是未来走向,工业化满足低成本,个性化体现独特价值。

七、UI篇

UI是通过产品和用户交谈。UI围绕特性,而非反之。先特性,再UI,不因为一个好的UI创意而改变场景和特性。

(一)要求

1、探索手机上的新交互。

手机往往在运动中使用,手机是肢体眼神,有更多传感器(案例:如何识别到一个屋子里的人?朋友圈看图的自动缩小)。

2、锻炼自己的审美能力。

你的产品的美感不会超过你的审美能力,每个细节都会体现你的审美力(案例:朋友圈的下拉转轮,简单的美感)。

3、禁止使用竞争对手的产品。

UI设计师禁止使用竞争对手产品,避免被误导,产品经理可以体验,但不应多用直接竞争对手产品。

4、条理清晰胜过视觉表现。

分类体现在缩进关系中,条理清晰比快捷更重要(案例:对话输入条,一行还是两行?)。

5、只有一种式样。

一个应用中,为保持一致,尽可能只有一种字体,一类控件,一种式样,一种背景……尽可能用标准的界面,合理比个性更重要,多种表现让用户迷惑。

6、每个界面只有一个主题。

摄影原则:一张照片只有一个主题,不做二分式界面,突出主题。

7、每个对话框,都有一个明显的默认按钮。别让用户思考(案例:发送原图令人迷惑)。

8、对最常用操作精益求精。

做到最上面的自动拉取的平滑性,聊天背景的进化。

9、需要文字解释的功能不是好体验。

不要假定用户会看文字解释,不要假定用户了解背景知识,做到不用解释就会用,少用tip,像膏药。

10、隐藏数字。

我所说的,都是错的

第二篇:张小龙个人事迹单行材料

张小龙个人事迹单行材料

张小龙,系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2008级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男,1987年1月出生,祖籍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中共党员。2008年9月从兰州市榆中县第一中学考入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环境工程专业学习。在这个大集体中,时时刻刻以一名优秀大学生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学习上认真刻苦、不断进取;工作上踏踏实实,勤勤恳恳;思想上求真务实,积极上进。自入学以来,在各项考试和活动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顺利通过了全国大学生英语四级考试。

在思想上,他自觉学习党的方针、政策,主动关注国内外大事,通过报纸、网络等各种手段了解世界发展趋势,加深自己的认识,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从大一开始,他便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于2009年4月份参加了中共西北师范大学党校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的学习,考核合格,并于2009年10月下旬转为中共预备党员,随时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工作学习中勤奋努力。积极向组织汇报自己的思想动态,将理论学习和生活实践紧密结合,在工作中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在老师同学中广受好评。并于2010年10月16日成为一名正式中国共产党党员。

在学习上,张小龙一直都坚信学习是学生的本职。只有成绩优异才能算一个称职的学生,才能赢得同学信任和尊重,才能使工作有可靠的保证。为了工作和学习时间平衡,他学会了合理利用和分配时间,同时也找到了一条合适自己的学习方法。2010年专业课平均成绩达80分,德育课成绩良好,英语四级已顺利通过,此外,他更加出众的地方在于在诗词朗诵和体育运动。几年中,他参加大大小小各种活动,2009年10月在西北师范大学“动感之夜﹒九月放歌”的活动中获得西北师范大学“动感之夜·九月放歌暨第四届我最喜爱的教师评选”活动先进个人荣誉称号,2010年5月参加西北师范大学第八届“丁香花开”诗词文化节荣获优秀节目奖。2010年在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从事从业”技能大赛中表现突出,并获得讲课比赛“优秀组织奖”。在学院组织的排球比赛中,他作为班上的主力队员,同队员齐心协力,最终获得2010年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排球赛亚军。同学之间做到和睦宽容,2010年获得西北师范大学“优秀共青团员”荣誉称号。问及如何取得这些骄人的成绩,他只有一句话:努力,再努力。平日里他专心听讲,积极配合老师进行课堂讲学,还运用自己对辩论的了解在班里开展小的辩论活动,启发大家的批判性思维,广受大家喜爱。

大学里的学习不仅仅局限于对专业课程的学习,要延拓到对其它学科知识的学习,对学习态度、生活态度的学习。在老师的谆谆教导和自己的不懈努力下,张小龙不断的丰富着自己的人文底蕴,打磨自己的意志品质。培养自己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这些都将是他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在他的刻苦努力之下,学习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并获得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2008-2009年学习优胜二等奖,他不但学习认真刻苦,平时还喜欢文艺体育,积极参加各类校园文化活动,并获得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2009-2010年文体优胜奖。

在工作上,一直担任西北师范大学学生会干部,现担任西北师范大学学生会副主席,并于2009-2010兼任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2008级环境工程1班班长,在此期间,工作认真踏实负责,关心同学,热心为同学服务,积极带领广大同学共同进步,并积极组织同学参加各种活动,主动做好同学的思想工作,正确行使团章规定的权利,积极完成团组织交给的各项任务,受到老师与同学们的认可,也因此获得了西北师范大学2009-2010学“模范学生干部奖”,并在“师大杯”排球赛中表现突出,获得西北师范大学2010“师大杯”学生排球赛先进个人。在担任班长期间,积极为全班同学服务,在他的努力下,班级曾先后获得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2010年元旦晚会曲艺类二等奖、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2010年“丁香花开”诗词朗诵一等奖。

在社会实践中认真踏实,积极主动。于2010年暑假参加了专业实习,并担任实习小组组长,得到了老师的赞同和实习单位的认可;于2010年11月参加了西北师范大学第四期“青年马克思主义”培训班,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积极参加培训班组织的各项活动,在政治理论水平上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并于2010年10月16日成为一名正式中国共产党党员;2009年以来,志愿为学校、学院等各级单位进行文艺活动、重大典礼及相关会议提供场地、音响、灯光等服务工作;2011年寒假参加了为期40天的西北师范大学“红帽子”护校队,为学校的安全保卫工作献上了绵薄之力。在社会实践中先后获得2010年甘肃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队员荣誉称号、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先进个人

二〇一一年三月十日

第三篇:小时代书评

《小时代》书评

“我们活在浩瀚的宇宙里,漫天漂浮的宇宙尘埃和星河光尘,我们是比这些还要渺小的存在。你并不知道生活会在什么时候突然改变方向,陷在墨水一般浓稠的黑暗里去。你被失望拖进深渊,你被疾病拉近坟墓,你被挫折践踏的体无完肤,你被嘲笑、被讽刺、被讨厌、被怨恨、被放弃。但是我们却总在内心里保留着希望保留着不甘心放弃跳动的心。我们依然在大大的绝望里小小的努力着。这种不想放弃的心情,它们变成无边黑暗的小小星辰。我们都是小小的星辰······”

不是第一次看这本书了,心情也不是第一次随着故事中的情节而上下起伏了。

故事以敏感且细微的笔触以及全新的叙述风格,将当代青少年们、大学生们、甚至是都市白领的生活、情感、工作,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上海,这座风光而时尚的城市中,娓娓道来,而整个故事更多的却是对整个时代的观察和思考。

小四以林萧为视角,向读者们讲述了她和她的好朋友们南湘、顾里、唐宛如四个从小感情深厚、但有着不同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女生,在这欲望纵横的世界里,先后经历着的友情、爱情、乃至亲情之间的巨大转变,再混入大量的时尚元素,让朝夕相处的四个姐妹,在面对实习,以及巨大的生存压力下,犹如一潭春水被搅乱,在原本看似平静的校园生活里相继发生着各种让她们措手不及、不知如何应对、抉择的事情,同时,小四更是以轻松搞笑的对话、随处可见的内容来触及读者们的心灵,时而让人捧腹大笑,时而让人扼腕叹息,更是时而让人低头沉思、感叹生活。真真的是对当下时尚年行人生活的真实写照。

小四笔下的林萧是一个小家碧玉的形象,有点自卑,没有主见,依赖性很强,但却那样单纯,对生活充满了热情与努力,是现实生活中大多平凡女孩的化身,在情感上,被第一任男友简溪因种种原因背叛,后来她的第二任男友崇光也假死离开了她。虽然有点可怜,但个人并不怎么喜欢她。

林萧的好友之一南湘是个情感细腻、毒舌、爱恨分明、重视友情的女子,曾受过前男友席城的痛苦虐待,最后在《刺金时代》里和顾里的弟弟顾准走到了一起,相对于物质,更重视情感和精神的一个形象,不在乎他人的看法和评价,每日我行我素的活着,她的外貌是女性中最出众的,身材苗条,气质非凡。小四用了很多笔墨形容她“美艳动人”、“美若天仙”、“蛇蝎美人”、“清秀佳人”、“空谷幽兰”······

《小时代》里的唐宛如平时比较大大咧咧的,很可爱,很有个性的女孩,神经虽大条,却真实、没有心计,有着北方女孩生性豪放的外表,但内心却是有着江南女子温柔,是典型粉红色少女的内心。整个故事中的活宝形象。

相对于林萧、南湘、唐宛如,我最喜欢的角色是顾里,毒舌顾里,大概出于做不到总是最好的心理,做事情总是慢半拍的我喜欢上了快节奏的顾里,顾里,冷静理智、有原则、有计划、做事有条不紊、崇尚快节奏生活,抵制一切低俗的事物,个性独立坚强,有很强的情绪控制能力,姐妹们曾评价她“你就是活生生的一条蛇”,小四也评价顾里说“需要对自己的生活有百分百的控制力,任何超出她控制范围的事情,都会让她抓狂。任何所谓的惊喜、意外、突然、临时、变故、插曲、更改、取消·······这一类的词语都是顾里的死敌,任何精准的数字都会瞬间点燃顾里的激情”。

什么时候,岁月缓缓流过,而那些曾经也不知道消失在哪个角落,郭敬明将这四个女子联系在一起,呈现在《小时代》赤裸的的故事情节中,毫不掩饰文中人物对金钱和物质的追求和贪婪,就像一张密不透风的网,在上海这个聚集了所有尖端人士的目光同样也聚拢了他们挥霍下的时光与金钱的物欲纵横的城市里铺散开来,将白领们的生活搬上了舞台,在小四的笔下,活灵活现的演绎着各种不同却又真实的情景剧,不管在故事中,她们是如何的充满热情、精明强干,又或者无懈可击,但在读者眼里,她们都有一个非常脆弱的神经在隐隐的跳动,她们并不会预测未来所发生的事情,而所能做的也只不过是用她们的坚强抵抗着命运,在面对黑暗里的白昼,彼此取暖,又彼此算计,很显然,小四笔下的故事上演的并不是粗浅的校园剧,也不是被万人追捧的、带有幻想色彩的偶像片,单言着‘幸福’或者‘痛苦’,她们只是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诠释着现实,为了在这个时代、这个城市中生存,只能涨红眼眶、咬紧牙关,一步一步前行······是这个社会让这群单纯的孩子为了生存迫不得已使原本明媚的生活变质了,也让生活在小城市的,对大城市依旧怀着梦想的我们渐渐明白了,越是繁华的城市越上演着不为人知的无间道。而《小时代》的结局,郭小四,也就是作者,给我们留下了一个谜,没有人知道那把火是谁放的,仅仅留下了一场悲剧,也许,正是由于这个缺陷,才使《小时代》更加完美。

莎士比亚说:“时间会刺破青春华丽的精致,会把平行线刻上美丽的额角,它会吞噬稀世珍宝,天生丽质。没有什么能逃过它横扫的镰刀”,但我毫不怀疑,她们的友谊不会被镰刀割舍,若她们还活着,不管是几年或者是几十年,她们还是会像以前一样相互慰藉,相互依存。只是,小四给我们留下了一个谜,也正是这个谜,让我结束了五年的追书生涯。

回想起以前在某个不经意的时间里,不经意翻开的一本书里,写着这样的一句话,至今尤印象深刻,“很多东西是陪着我们一起成长的”总觉得这句话写的很真实。在我的成长过程中,大概在初中开始,小四的作品就不断的占用我的闲暇时间,从最开始看他的《爱与痛的边缘》到看《幻城》,我迷失在书中世界,从此也慢慢喜欢上了小四的作品。而后又相继看了《左手年华,右手倒影》、《梦里花落知多少》以及《1995-2005夏至未至》,每一次都有着身临其境的感受。当我从《迷藏》过渡到《最小说》,毫无意外的,我又是无可自拔。而印象最深刻是我将一个暑假花费在《悲伤逆流成河》上,书中语言很唯美,让看了的人都情不自禁的感到悲伤,情不自禁的落泪成河,这就是这本书的妙处,使得我原本生机盎然的暑假都失去了色彩,让我的世界弥漫了一层灰色。再后来,《小时代》又慢慢的占据了我的视线。在追书的时间里,我总会在网上浏览着其他读书爱好者对作品的书评,不可否认,舆论四起,什么旷世巨作,什么大失所望,说什么的都有,但我知道这些都影响不到小四,不看小四的写作历程,只拿最简单的说,拥有着很多书迷的他已是出版人,早已胜过不知多少作者,书评只是读者们在脑海里一瞬间形成的某种看法,更有甚者,有的只是无聊时打发时间而已。而且一本好书的出版,总会有许多经典的吐槽。以前就有朋友这样的告诉过我,当心情不好的时候就上网找一些看过的书的书评,一部分神吐槽就可以让自己雨过天晴,当然了每个人的看法都不同,针对的角度都是个人所在的立场,评价也就会有正有负,但也有客观的。

曾有一个就这样说过《小时代》,从高中看到大学,随着学生时代的结束,小时代也就结束了,是啊,上高中,就会有写各种灰色高三的出现,上了高三,随之而来的就是许多大学生涯的书籍在抢占市场,等我上了大学,就不再关注了,但市场上的书籍还是应接不暇,他并不会因为一个人的不关注而链条中断,市场还是同样被瓜分,每日总会有书籍出世,呈现在世人眼前。

张国荣的时代早已慢慢淡出人们的视线,杨利伟的时代也渐渐离开。同样的,郭敬明的《小时代》也已完结。时间总是在流逝,随着时间的推移,部分的时间产物也悄悄的从人们的视线、脑海里离开,不带走一片云彩。而人们周围最不缺少的总是话题,新事物不断的在取代旧事物。

当若干年以后,想到这些伴随我们成长的曾经,或许正与错就不会那么重要了,而我们也只会留下那么些许的感慨。

第四篇:小时代与后会无期

《小时代》PK《后会无期》

郭敬明的《小时代》和韩寒的《后会无期》,电影我都看了。

平时我喜欢看电影,看电影是一种娱乐,遇到优美的电影那可真是捡了人生的大漏了,好电影一定是惊动了我们灵魂的艺术,可遇不可求。好电影是大量沙砬一样的电影中的金子,少,却也是有的。世界这么大,拍出来的电影这么多,再小概率事件,好电影也会发生。

资料图:《后会无期》剧照

郭敬明和韩寒,远没有抵达大师的境界,他们也还是太年轻了,八零后呵,才三十岁出头,基本上还属于小年青范列之中,我从来没有指望从他们那里执导出优秀的电影。郭敬明一开始就走着商业的线路,这没有什么要紧的,走商业从来不是丢人的事情,商业的最大魅力,是双赢。尽管韩寒仿佛想让自己跟商业离得远点,其实韩寒的商业性质也是从一开始就是的,无非是从不同的角度去“商业”了自己。还有,他俩从来不是因为写作写得多么出色而出了名,他们是因为强烈的生命能量和挣脱青春之茧的爆发力而让自己发出强大动静的。他们那种不羁而自由的活法大于他们的文字。相反,真正的大师在年轻的时候更容易是小众的,甚至一生是小众的,大师的纷丝绝不是像他俩的粉丝那种大数额和质地。所以,《小时代》与《后会无期》真的没有让我失望。我无非是去看一部青年人执导的电影作品。那些批评《小时代》和《后会无期》的人,往往都是一些抱有精致精神情怀的文艺心态去观摩这两部片子,觉得它们离艺术和深度还有一定的距离,这当然是把自己的视线搁置在更刁钻的角度上。

从这个意义上去看这两部片子,还真是不错的。

去看韩寒的《后会无期》,真是吓了一大跳。买的是傍晚时分的票,离开演时间还有40分钟时,满场只有五六个坐位了,我和老公只能挑选了两张一排的靠边的位子上,简直是糟罪。平时我们看电影还是不少的,几年碰不上在一排看电影的机会。倒是若干次,我们看的是全场只有两个人的电影。韩寒的人气还真是没说的。据说,电影上线的当天,票房就过亿。郭敬明也是拍了系列的《小时代》,部部都有很叫好的票房。他们都是初当导演的小年青人,却比一些拍片更有经验有质量的导演叫好,这也是不讲道理的。不管他们拍了什么,总会有观众去买他们的帐,他们混到了这种火候上。再加上他俩一直是被观众比较着活的全中国青年代言人,活法似乎不一样,这一回,又碰巧片期同步,自然让媒体和观众感到异常兴奋,还真是生出想看看他俩高低的那么一种心态来。这使得去电影院的观众变得更多。

相比而言,我更喜欢韩寒的《后会无期》。

资料图:《小时代》剧照

之前看过这部片子的一些影评,还是受了片子的负面说辞影响,觉得那里面“未赋新词强说愁”的味道多了一些,人物的青春反叛性也过于故意。比如,集体撒尿什么的。看了之后,还是小吃了一惊,韩寒是很节制地讲故事的,这节制当然不是指他的故事内容,而且讲述方式。韩寒讲的故事还是充满了生命成长的沧桑感的,痛苦,还没有来得及变成礼物让激情昌盛意识必然轻浅的年轻人去承受。痛苦,起先作为痛苦本身去试炼这一帮子年青人。韩寒低调地像散文一样地把故事展开,内质却还是结实的,有力的。励志语言频频地从男女主角嘴里吐出来,起初稍感到里面的故意,却也和剧情吻合得不错,让我这样的老旧观众也被触动了一下。比如,“从小听了很多大道理,可依旧过不好这一生”;比如“我哪来的身和名,让我去败和裂”;比如“小朋友爱分对错,大人只看利弊”;“ 你连世界都没观过,哪来的世界观”„„这些感悟出自二三十岁的青年人,也还真是觉得搁得比较到位。他们正处于人生山峰的爬坡期,累并阳光着,沮丧并期望着,即使气喘吁吁也还是存有后劲的。

资料图:《后会无期》剧照

韩寒启用的歌曲也不错,十年隐居的朴树这一回因韩寒又出来了,他献出的那首歌《平凡才是惟一的答案》挺动人。朴树这样的人,天生反叛与不羁,才会创作出这样另外曲调的歌曲,与大路货色的歌曲完全走调。朴树也到了开始昵近“平凡”这种事情了,让我挺伤感的。生活是一把杀猪刀呵,它让所有的生命异路同归,最后一定会归结到“平凡”这一境界。不“不凡”又能怎么样呵,生活,是一个铁制的大机器呵。人是混迹在其中的肉虫子,这两者之间的较量太不对等了,我们迟早会知道这样的一个真理。韩寒其实是一个离“平凡”很远的青年人,我看过他身边知情人说起他的一些文章,知道他真的瞧不起太多别人,尽管他看起来挺低调,但他骨子里是特别瞧不起平庸之人的。这没有办法,在一些超级有想法的生命里面,平庸就是一种罪。他也开始说服自己向“平凡”屈服了。我以为这是他的一种去向往的姿态,平凡,离韩寒还是有一大段距离的。

《后会无期》的结尾真是巧妙,看出来韩寒的灵性。他借主人公之口说出这样一句话:“如果要告别,一定要用力一点,因为任何多看一眼,都有可能成为最后一眼,多说一句,都可能是最后一句。”然后,电影就结束了。这电影结束的有意思。韩寒够聪明。

第五篇:劳务工小时协议书

劳务工小时工协议书

甲方代表:

乙方代表:

为满足甲方生产需求,为乙方的劳务工提供就业机会,经甲乙双方协商就相关事宜达成如下协议。

一、操作方法:

根据甲方用工条件,乙方负责协调,组织劳工工___人,男女比例不限(具体见劳工名单)到甲方岗位,乙方负责按要求挑选合适人员,输送到甲方派遣企业所在地。

二、甲方派遣企业用工条件与要求:

1、招聘要求:学历,初中以上文化,男身高 M 以上,女身高以上,视

力0.6以上(接受矫正视力),正常无色盲,年龄 16~35周岁,身体健康,有身份证或当地派出所户籍证明。无传染疾病、会听、会说普通话、能吃苦耐劳、勤奋好学、能按期服务于派遣公司。或以甲方提供招工简章为准。

2、合同时间:

本次所招募员工为现场作业人员,合同起止时间为:2013年___月___日至2013年___月___日(具体以人员到职日期为准)

3、薪资待遇:劳务工按甲方要求,遵守相关规定,按以下方式支付:

1)由乙方代表(________)领取,身份证号为:____________________,同事须有

劳务工现场在甲方工作人员所提供的工资表上签字后,甲方可将劳务人员工资发

放乙方,乙方须奖工资当场发给劳务人员;由甲方现场监督。

三、甲方职责:

1、确保以上用工条件与要求真实有效,并提供无毒、无害安全的工作环境。

2、负责乙方劳务工在工作期间的管理,包括食宿安排,确保工作安全(不服从管理与安排的除外)。

3、旷工三天按自离处理,自离无工资结算。

4、甲方或派遣企业在管理劳务工的过程中,对劳务工种出现的一些问题应及时告知乙方的管理人员,并监督其给予处理好。

四、乙方职责:

1、乙方负责学生体检。经体检不合格的学员,将不允许入职,由此产生的相关费用由乙方承担。乙方员工在报到时须向甲方出具一个月的内的在本地县级以上医院体检证明。

2、须于劳务工入厂前调查劳务工之身份、身体状况、精神素质、道德品行、有无精神及传染病(乙方不得隐瞒),并如实告知甲方作为录用人员之参考,如乙方提供不实资料,录

用人员于认知期间发生非甲方责任之事故,一律由乙方承担,甲方负责协助处理。

3、乙方确保好劳务工人数,并按时,按质到达甲方所在地。

4、乙方按100名配一个带队人员,协助甲方和派遣企业做好劳务工的管理与思想工作,并做好劳务工与甲方的沟通与协调工作。

5、做好劳务工的思想稳定工作,安抚劳务工服从厂方生产管理;劳务工的劳资纠纷,一切与乙方自行承担。

6、负责落实劳务工合同到期后的离厂接送工作。(主要指协调、安排好交通工具组织劳务工上车并做好接车准备)。

7、乙方管理人员在管理劳务工的过程中,对甲方提出的一些问题和自己发现的一些问题应及时的处理好。并随时和甲方保持沟通。

五、合同相关内容:

1、劳务工在岗位过程中,必须遵守甲方规章制度,如有不遵守者甲方可按照规定给予以相关罚款处理;但必须知会乙方。对于表现优秀的劳务工,甲方应给予表扬和奖励。

2、离职规定:因劳务工个人原因在协议期间要求离职时,需提前单交由甲方签名确认,未提前 7 天申请者按照自动离职处理无工资结算。

3、工作满三天正常辞职有工资。

4、合同期间,因甲方生产实际情况,需要提前解约时,需提前天以书面形式通知书乙方。

5、合同期间,因甲方生产原因时,需要提前解约时(即所有派遣员工要求全部离职时),需提前15 天以书面形式通知甲方。否则按自动离职处理无工资结算。

六、说明:人员必须在2013年月日到达甲方指定工厂所在地,合同方有效。

七、附件:劳务工人员名单,劳务工代表领工资委托书。

八、本协议一式两份,甲方双方各执一,经双方代表签字后未经公证即具法律效力。

甲方(盖章)乙方代表(签字)/(盖章)

签订日期:_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签订日期:_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甲方相关人员联系方式:乙方相关人员联系方式:

下载张小龙8小时演讲word格式文档
下载张小龙8小时演讲.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时代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下午好 我是来自生物技术系制药13-1班的郭修余,院学生会任办公室干事一职。 首先感谢各位老师对这次活动的支持同时也感谢常旭学姐,肖鹏学长,王......

    小时过端午节

    过了元宵节,就盼端午节。其间虽然也有清明节、五一节,甚至六一儿童节,但只有端午节才是与吃有关的小时候,我们最开心的事就是吃和玩,其他的,一概没有大兴趣所以,我们又把端午节叫......

    演讲稿第二小时

    我从今年我就要改,我们需要高校里面那么多团委可以搞学生会书记,我为什么不选学生团的书记来做我的大官,我们自己把我们学生团忽视掉了,最后团委书记满足到了我们的活有人干就行......

    一个小时经典语录

    一个小时经典语录 1、一天即使只一个小时,一年就积累成百个小时,积零为整,时间就被征服了。--吴晗2、在命运的门前,不妨多拿出一点耐心,哪怕多等一天多等一个小时多等一分钟,结果......

    小时光读后感

    有谁曾经说过,我们那些纯真的小时光,犹如沙漏里细碎洒落的沙粒 一颗一颗,散落的干脆,却也明媚,小时光读后感。 曾几何时,当我们顺着时间的指针渐渐行走到生命尽头的时候,回头探望,恍......

    述职述廉报告张小龙[定稿]

    述 职 报 告各位领导、同事们大家好: 一年来,在公司领导的正确指导下,在全体同事的大力支持下,我本人积极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实践“三个代表”,不断加强学习锻炼,全面提高自己......

    西部计划志愿者发言稿张小龙

    各位领导,各位同学,我十分感谢学校为我们西部计划志愿者举行这次欢送会,同时十分荣幸能够代表我校西部计划志愿者向大家表决心,树信心,立恒心,我们将会带着绝不后悔,开拓进取,坚持到......

    张小龙 第二周实习总结

    AI、SMT车间实习总结通过一周的实习,我对AI、SMT车间有了一个比较全面而系统的认识。 一、AI车间实习 控制器分厂的AI车间分为6楼的东南角和8楼的东半部分,首先对AI车间的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