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华裳汉服社汉服展示演讲稿
华裳汉服社汉服展示演讲稿
华夏一词,典出何意?左传有云:“华夏,有章服之美谓之华,有礼仪之大故称夏。”其中,章服所指便是博大精深、体系完备、历史悠久的汉服。
汉服,并不是指汉朝的服装,更不是古装,而是汉族的民族服饰。自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汉服已具基本形式。汉人、汉服、汉语由此得名。
首先上场展示在大家面前的是汉服中的曲裾深衣。曲裾深衣后片衣襟形成三角,经过背后再绕至前襟。然后腰部缚以大带,可以遮住袄片末梢,有别于直裾。曲裾作为礼服不仅男子可穿,同时也是女服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款式。
接下来展示的是交领襦裙,为襦裙的一类,其上襦为交领,交领襦裙在宋代颇为常见。按风格分,可大致分为唐式交领襦裙,宋式交领襦裙、明式交领襦裙等
现在展现在大家面前的是袄裙。明制女袄、女衫较有特色外衣多为收袖口的琵琶袖,袖口可有缘边,领子加护领,下裙多配马面褶裙和普通褶裙。
最后展现在大家面前的是圆领袍,圆领袍至少在汉朝初年就出现的一种汉族服饰,早期作为内衣存在。魏晋南北朝后,开始作为正装穿着于外,流行于隋唐至明末。
汉家文明,千年华裳,岂曰无衣?与子同袍。我们希望有朝一日,在中国的传统节日上,我们能够穿上汉服,而不会再被路人用异样的眼光看待。
华夏复兴,衣礼携行。始于衣冠,达于博远。
第二篇:汉服展示讲稿
华夏一词,典出何意?左传有云:“华夏,有章服之美谓之华,有礼仪之大故称夏。” 其中,章服所指便是博大精深、体系完备、历史悠久的汉服。
汉服,并不是指汉朝的服装,更不是古装,而是汉族的民族服饰。自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汉服已具基本形式,汉人、汉服、汉语由此得名。
首先上场展示在大家面前的是汉服中的礼服,玄端:
玄端为先秦时通用的朝服及士礼服,采用上衣下裳制,衣袂和衣长都是2尺2寸,正服正裁,玄色无纹饰,以其端正,故名为玄端。男子朝玄端夕深衣,因为传统认为早上的礼仪更郑重。玄端是很规范的士族男子礼服,多做朝服和祭服使用。
深衣: 深衣是直筒式的长衫,把衣、裳连在一起包住身子,分开裁但是上下缝合,因“被体深邃”而得名。
深衣象征天人合一,恢宏大度,公平正直,包容万物的东方美德。袖根宽大,象征天道圆融;领口直角相交,象征地道方正;背后一条直缝贯通上下,象征人道正直;下摆平齐,象征权衡;分上衣、下裳两部分,象征两仪;上衣用布四幅,象征一年四季;下裳用布十二幅,象征一年十二月。身穿深衣,自然能体现天道之圆融,怀抱地道之方正,身合人间之正道,行动进退合权衡规矩,生活起居顺应四时之序。
接下来是直裾袍:
直裾袍是一种常服,而非礼服。可分为交领直裾袍、圆领直裾袍、直衿直裾袍。台上为大家展示的是交领直裾袍。
在中国传统中,左为阳,右为阴,所以交领的左片必须交叠于右片的上方,代表阳刚正直。反之,是家中有丧的生者或逝者下葬时才可以穿着,以示“阴阳有别”。
曲裾深衣:古代深衣之裳计有十二幅。
曲裾深衣后片衣襟接长,加长后的衣襟形成三角,经过背后再绕至前襟,然后腰部缚以大带,可以遮住衽片末梢。有别于直裾,曲裾作为礼服,不仅男子可穿,同时也是女服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款式,穿着时撘衬中衣每层领子必露于外,最多的达三层以上,时称三重衣。
齐腰襦裙:
齐腰襦裙分交领齐腰襦裙和对襟齐腰襦裙。现在缓缓走过来的就是交领齐腰襦裙,上衣为交领,下裳为围合式长裙,齐腰襦裙裙腰与腰部平齐,穿着时一般襦在腰内。襦裙由短上衣加长裙组成,即上襦下裙式的套装。接下来是唐圆领:
隋唐时代也产生了汉服的一种重要款式-圆领衫。圆领式样在中国服饰史上很早便有出现,可追溯至春秋战国时期,但一直到了隋唐才开始盛行,成为官式常服。这种服装延续了唐、五代、宋、明,并对日本,高丽等国产生了很大影响。在他们身旁的是同样兴盛于隋唐五代的女服样式,齐胸襦裙:
齐胸襦裙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对襟齐胸襦裙,另一种是交领齐胸襦裙,一般来说对襟齐胸襦裙适用范围更加广泛。对襟襦裙上衣衣襟呈对称状,故称对襟襦裙。
半臂:现在向我们走来的是半臂襦裙。是的,汉服并不都是宽袍大袖,你看现在走过来的女子身着的就是半臂,半臂又称半袖,是从魏晋以来上襦发展而出的一种短外衣,它的特征是袖长及肘,身长及腰。在隋唐时期,半臂有对襟、套头、翻领或无领式样,多穿在衫襦之外。下面出场的外衣名为褙子:
褙子是汉服的一种,对襟,两侧从腋下起不缝合,多罩在其他衣服外面穿着。在宋、明时期最为盛行。和避寒防风的斗篷不同的是,褙子罩于外衣,也可在室内穿着。下面出场的是道袍:
道袍并不是特指僧侣或道士专用的服式,而是明代士人阶层主要的服饰款式,是指交领、大袖、衣身两侧有内摆的长身式外衣,左右两侧各有三道暗褶。下面出场的是袄裙:
明制女袄、女衫较有特色,外衣多为收袖口的琵琶袖,袖口可有缘边,领子加护领。下裙多配马面褶裙和普通褶裙。
很多人认为衣掩裙的打扮只在明代存在,其实这种穿法在宋代及以前的壁画中就很常见。无论是衣在内还是衣在外,上衣下裙的两截样式,都是汉族女装区别北方少数民族女装的一大特点。现在向我们走来的是曵撒:
曵撒一词翻译自蒙古语, 曵撒又称一色,是一款来自蒙古的礼服汉化而成的汉服款式,作为武术军将服的一种,曵撒仅作卫士校尉服饰。它的主要特点是前身为上下分裁,腰部以下作马面褶,后身则不断开。
现在向我们走来的阳光帅气的是裋褐套装:
裋褐是古代汉服的一种,原意为粗布短衣,引申为上衣下裤的百姓服饰。作为百姓方便活动、居家休闲、劳动服装或武术军服穿着,但不宜在礼仪场合穿着。裋褐属于干净利落的休闲服装。而在裋褐外套一件半臂褙子,也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穿法。
汉家文明,千年华裳。
我行于路旁,只被人说——这是古装。我将传统文化撷取,他笑称此谓作秀赶场,我们愿将衣冠宣扬,却被误认作朝鲜和日本衣裳。
而今,还有几人能记得欺我华夏、虽远必诛的霸气,还有几人能真正记得自己的祖先是炎黄?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
我们穿的不是古装,我们不是那些穿越人,不是动漫角色扮演,更不是唱戏或者日本、朝鲜人。
我们希望有朝一日,在中国的传统节日上,我们能够穿上汉服,而不会再被路人用异样的眼光看待。
华夏复兴,衣礼携行,始于衣冠,达于博远。
第三篇:汉服展示解说词
汉服展示解说词
泱泱中华,炎黄贵胄,典章礼仪,广筑金瓯。垂拱八方,德披九州。华服炫目,道统长留。五千年的文明,孕育出了炫目的历史,精美的汉服,更是历史长河中一朵耀眼明珠。汉服,又称汉衣冠,汉族的传统服饰,是从黄帝“垂衣裳而天下治”至明朝末年这几千年中,以华夏礼仪文化为中心,形成千年不变的礼仪衣冠体系。汉服的基本特点是交领、右衽,用绳带系结,也兼用带钩等,又以圆领、直领等为其补充。从形制上看,主要有“衣裳”制,“深衣”制、“襦裙”制、袴褶,“通裁”制等类型。接下来就请我们的汉服同袍,来为大家展示一下多姿多彩的汉服形制。
首先为大家展示的是曲裾:曲裾最大的特点就是“续衽钩边”,通身窄体,长可曳地,下摆呈喇叭状,衣袖有宽窄两种样式,袖口大多镶边,男女皆可穿着。衣裾由下至上弯曲缠绕,盛行于先秦、两汉时期。根据衣裾最下端高低的不同,又分为长曲和短曲。女子着曲裾端庄而高贵。女子大礼为肃拜,拜时跪双膝后,两手先到地,再拱手,同时低下头去,到手为止,故又称“手拜”。肃,手到地的意思。所以后来在书信来往中,为了表示对对方的尊敬,往往上“谨肃”。妇女行礼也称“端肃”,即源于此。
下面展现在大家面前的是直裾:通常指直裾袍,又称襜褕。直裾下裳部份剪裁垂直,衣裾在身侧或侧后方,没有缝在衣上的系带,由布质或皮革制的腰带固定。直裾上下连裳,便于行动,与曲裾相比更为方便。男子九拜大礼之稽首,是指行礼时,施礼者屈膝跪地,左手按右手,拱手于地,头也缓缓至于地。头至地须停留一段时间,手在膝前,头在手后。这是九拜中最隆重的拜礼,常为臣子拜见君王时所用。后来,子拜父,拜天拜神,新婚夫妇拜天地父母,拜祖拜庙,拜师,拜墓等,也都用此大礼。
现在大家看到的是朱子深衣,汉服中深衣的一种,为礼服,多用于祭祀等场合。朱子深衣的结构特点为:直领而穿为交领,下身有裳十二幅,裳幅皆梯形。深衣一词,来源于《礼记.深衣篇》,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典籍,礼记中的深衣被历代经学家视为重要研究对象,连宋代理学家朱熹也不例外,朱子深衣,便是他对深衣的理解与实践。朱子深衣的影响很大,日韩服饰中有部分礼服都是在朱子深衣制度的基础上制作的。祭礼、冠礼等正式礼仪场合行揖礼中的天揖,又叫上揖,身体肃立,双手抱圆,左手在上,手心向内,俯身推手时,微向上举高齐额,俯身约60度,起身时自然垂手或袖手。
接下来展示的是裋褐:裋褐原意为粗布短衣,作为百姓方便活动,居家休闲,劳动服装或武士军服穿着,但不宜在礼仪场合穿着,属于干净利落的休闲服装。着裋褐时常用的礼仪为抱拳礼,以左手抱右手,自然抱合,松紧适度,拱手,自然于胸前微微晃动,不宜过烈、过高。
接着展示的是齐胸襦裙:齐胸襦裙旧称高腰襦裙,是对隋唐五代时期特有的一种女子襦裙装的称呼。在古代,一般女子的襦裙装裙子束的都不是很高,而隋唐五代时期出现的一种裙腰束的非常高的襦裙,一些服装史上多称之为高腰襦裙,根据现在人们对它的考证,一般改称之为齐胸襦裙。为隋唐时特有,上穿短襦,下着长裙,裙腰提高至腋下,以绸带系扎,显得女子身材高挑丰满,广受各阶级女性喜爱。同辈日常见面,辞别均可行时揖,又叫中揖,身体肃立,双手抱拳,左手在上,手心向下,从胸前向外平推,俯身约30度,起身,同时自然垂手或袖手。
现在向大家走来的是齐腰襦裙:上衣衣襟呈交领或对称状,下裳为围合式长裙,裙腰与腰部平齐,故名。齐腰襦裙,为襦裙的一类,齐腰襦裙的上襦可为交领或对襟。按上襦分,可分为交领齐腰襦裙、对襟齐腰襦裙。襦裙实物考证在战国时期就已出现,是汉服历史发展长河中流行时间非常长的一种款式,多做常服穿。男式襦裙称为衣裳。拱手礼:属相见或感谢时常用的一种礼节。行礼时,双腿站直,上身直立或微俯,双手互握合于胸前。一般情况男子应右手握拳在内,左手在外,女子则正好相反;若为丧事行拱手礼,则男子为左手握拳在内,右手在外,女子则正好相反。
接着展示的是半臂襦裙:半臂,又称半袖,是从魏晋以来,上襦发展而出的一种无领(或翻领)、对襟(或套头)短外衣,它的特征是袖长及肘,身长及腰。半臂的兴盛时期是在唐代前期,中期以 后便有了显著的减少。除了汉服基本的几种领款,圆领、对襟、交领之外,半臂也有套头式的。齐腰襦裙和半臂襦裙多为女子日常服饰,款式简洁,更显汉家女子娇美可人。叉手礼,以左手紧把右手,其左手小指指向右手腕,右手皆直,其四指以左手大指向上。如以右手掩其胸也”。叉手礼多在站立时使用,尤其是回话时,常加上这种礼节动作。
褙子。相传始于唐,盛行于宋元,在明代被称为披风,宋代男女皆服。褙子衣襟相对直立于胸前垂下,多为窄袖,衣长一般到大腿下或膝盖下,两侧开叉,多罩在其他衣服外面穿着。下面配有襦裙,是极为受欢迎的常服款式。汉族女子娇俏柔媚,相见时常行较为柔媚的万福礼。双手轻轻搭于左胯,右脚后支,缓慢屈膝并低头,口道万福。
然后出现在大家面前的是的是袄裙:袄裙是明朝特色服饰,襦在裙外,外衣多为收袖口的琵琶袖,袖子上宽下窄,袖口可缘边,领子加护领,下裙多配马面褶裙和普通褶裙,后传入高丽,成为朝鲜服的原型。敛裾礼,女子对互相熟悉的同辈日常见面时可用简单的常礼,右手压左手,放在胸腹之间,互相打招呼时,微微屈膝,同时微低头。汉服,是汉民族独特的服饰,是汉人的精神气节的凝集,是汉人思想智慧的结晶,它深深植根于汉民族光辉璀璨的历史文化中。那峨冠博带的赫赫威仪,那云佩霓裳的翩翩神采,是中国不可多得的一大财富,值得每一个炎黄子孙引以为豪。汉服复兴运动,从开始的默默无闻到今天被很多人接受,已经过去十年了,十年来,越来越多的人了解了汉服;十年来,我们的同袍为此付出了很多很多。我们希望这次展示能够帮助大家认识汉服,我们不求人人都能穿上我们汉家衣裳,只希望我们的汉族同胞能记得我们拥有一件属于着自己的民族服饰,她比起韩服、和服有过之而无不及。我们从来都不是赤裸裸的民族,从来都不是。
第四篇:汉服社申请书
西京学院学生社团联合会
申 请 书西京学院学生社团联合会
汉服社团
社团申请书
尊敬的老师:
您好!
我是王富安,是来自河南洛阳的学子,现就读于西京学院高职一部建筑工程管理1305班.本着热爱祖国,积极发扬民族精神、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出发点,现诚恳地向学校有关部门提出成立汉服社的申请。
汉服,即华夏衣冠,中国汉族的传统服饰,又称汉装,华服。是从黄帝即位至明末(公元17世纪中叶)这四千多年中,以华夏礼仪文化为中心,通过历代汉人王朝推崇周礼、象天法地而形成千年不变的礼仪衣冠体系。自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汉服已具基本形式,历经周朝礼法的继承,到了汉朝形成完善的衣冠体系并普及至民众,还通过儒家和华夏法系影响了整个汉文化圈。华夏民族一直不改服饰的特征,这一时期汉民族所穿的服装,被称为汉服。
汉服是汉民族传承了数千年的传统民族服装,是最能体现汉族特色的服装,每个民族都有属于自己民族的特色民族服装。汉民族凭借自己的智慧,创造了绚丽多彩的汉服文化。博大精深,体系完备,悠久美丽的汉服,是中国不可多得的一大财富,是值得每一个炎黄子孙引以为自豪的。汉服的影响十分深远,亚洲各国的部分民族如日本,朝鲜,越南,蒙古,不丹等等服饰均具有或借鉴汉服的特征。
服饰在华夏文化中,除了“避寒暑,御风雨,蔽形体,遮羞耻,增美饰”等一系列人类通行的实用功能外,还有着“知礼仪,别尊卑,正名分”等特殊意义。
汉族又称华夏民族,何为华夏?有服装之美谓之华,有礼仪之大故称夏。很可惜,汉服和汉礼都没有流传到现在。汉族流逝的文化还有很多,繁体字按结构来说更能体现字的含义,现在被简化了;古琴是最古老的民族弹拨乐,却很少人知道它;民族舞有很多种类,少数民族舞蹈流行的背后却是汉舞的消亡;传统节日有很多,但西方节日的流行导致大部分传统节日人们不知道,耳熟能详的节日人们也不知道有什么习俗……等等等等有太多的文化已经渐渐消逝了。
当一些少数民族的盛大节日时,国庆时他们会穿上他们漂亮地民族服装,而我们却没有自己的衣裳,一些严肃的场合也是穿着西装.经常听到有人感慨自己的民族没有自己的服饰,并不是我们没有民族自己的衣服,他便是汉服,用诗经中的话便是: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当代著名作家冯骥才说过:“我们现代化的速度太快了,我们这些千姿百态的文化,大地的文化迅速地消失了,而且是转瞬即逝,让你心疼”。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劳动人民智慧和汗水的结晶,它承载着一个民族的精髓,我们作为中国人,作为当代学生,肩负着民族复兴的使命,必须尊重和学习传统文化,这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而不仅仅是凭自己的兴趣爱好而论。因此,我希望能在学校成立汉服社,让更多的同学了解并喜欢汉服等汉文化。
作为一名汉服同袍,我深深的感到复兴汉服的困难,例如我们穿着汉服走在街上,经常有人指指点点说和服、韩服、cosplay、穿越……甚至几年前在其他城市有个穿汉服的女孩被当做日本人,有几个大学生以为她穿的是和服,逼迫她把汉服脱掉,当场被他们烧毁。
当别人取笑我们穿越、复古的时候,我们却不能取笑他们无知、无识。因为,在满清时的削法易服后汉服便活在了历史的夹缝中。
我们的理念是:着我汉家衣裳,复我礼仪之邦!
衣冠于华夏,从来都不是一件小事。汉服对于我来说更不只是衣服那么简单,他代表着我们的传统,代表着我们的历史,代表着我们的祖先为我们留下的财富。作为当代学生,我们要做的——也是必须要做的,就是为恢复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遏制宝贵的文化遗产外流尽自己的一份力量。汉服不是古装不是穿越也不是cosplay!我们希望复兴的是汉族的服饰,是汉族的文化。近几年,许多学校已经建立了汉服社。这是青年学生中的汉服复兴者已经取得的成果。找回我们的民族服饰,弘扬民族文化与精神——这就是我申请成立汉服社的理由,相信也是最有力的理由。鉴于此,诚恳地请求老师能批准关于成立汉服社的申请。我们一定会在遵守校纪校规的前提下做大做强我们这个意义深远的社团,为学校争光!
最后,我想以汉服同袍版的“陈欧体”做结尾:你只看到我衣着华美,却不知其内涵的历史韵味;你有你的看法,我有我的做法;你可以对我指点议论,但我会到你面前微微一福向你讲解服章之美;你否定汉服的现在,我决定汉服的未来;你嘲笑我穿越作秀食古不化,我可怜你不懂华夏传统文化;你可以轻视我们的努力,我们会证明这是汉服的时代。复兴汉服,是注定艰难的旅行,路上少不了嘲笑和否定,但,那又怎样?哪怕一路质疑,也要行得端庄。我是汉服同袍,我为自己代言!
此致
敬礼
2013级建工1305班 王富安
2013.10.08
第五篇:汉服社成立策划书
汉
服
社
策
划
书
策划人:竺君芝 徐秀秀 罗冰清水利工程系二〇一二年四月二日
尊敬的校领导:
你们好!我是本校水利11-2班的竺君芝、水利11-7班的徐秀秀、水利11-4班的罗冰清,因为热爱大学生活,热爱学生活动,希望通过组织社团为我校的学生社团活动发展贡献自己一份微薄之力,也想更好的为同学服务并在此过程中锻炼自己的综合素质。于是通过这次大禹杯PPT活动策划大赛递交此社团申请策划书。
启发:
大学是通向社会的最后一个驿站,毕业后我们就要真正踏上自力更生的人生之路。而单纯的大学生活无法教会我们更多的社会生存技能,所以当代大学生急需要一个锻炼成长,为适应社会需求完善自我提高自己的平台,从而使自己的能力发展符合社会上用人单位的要求,为我们大学生踏上人生道路之前提供一次锻炼自我的机会。只有积极的人生态度才会有积极地人生;才有幸福的生活;才能享受生活的乐趣。
所以我们决心成立汉服社。
一、社团简介
我们的社团称为:九龙汉服社,筹备成立时间是2012年3月中旬,社团筹备组织人有徐秀秀、竺君芝、罗冰清为志向于发展自己,搞活学生社团活动的本校学生提供一个自我展示、锻炼成长的平台。
二、社团成立的初衷
大学校园是锻炼和学习的天堂,因为它的博爱,给了我们在校大学生无拘无束的生活,和自由发展的空间。同时也是因为这种宽松的环境容易产生懈怠,因此也会使很多人对我们的汉文化的漠视。现今,大学生活正好给了我们这个展现自我的平台。所以我们要抓住机会在这个平台上尽情地展现自我、锻炼自我,这不仅丰富了我们的大学生活,丰富了我们的文化素质,还增强了我们的团队协作意识。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为了我们将来更好地踏入社会,我们成立汉服社,为我校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贡献自己一点微薄的力量。
三、社团的宗旨
汉服复兴并不是复古,而是在发扬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让灿烂的华夏文明激励我们更加热情的投入到现实生活中来。大而言之,以“华夏复兴,衣冠先行”为宗旨,普及民族服饰文化,以推进汉服、汉文化的全面复兴为目标,让汉服重新被我国社会公认为汉民族的民族服装,让“衣冠之美、礼仪之大”的真正华夏理念重新回归我们的社会生活,并与现代生活方式和 谐自然相融,让发扬民族精神、弘扬民族文化的观念深入人心。小而言之,让全校师生更加深入的了解汉文化、汉服文化,并从本社各项活动中增强民族自尊心、自豪感,从而把这种精神投入到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更好的体现水专人的良好风貌。
四、社团的精神
互助、互爱、积极发展、坚持不懈、努力成功。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思想有多远就能走多远,心有多宽,路就有多宽。修身养性、明心见性。展现自我、共创未来。
五、社团组织构成我社团组织机构设置入下:
社长一人,负责社团的统一管理工作。
副社长一名,负责日常活动的具体实施和会员的组织安排。
宣传部(主要负责宣传工作,在活动前出海报,及时准确的宣传协会的活动时间和地点)、外联部(主要负责社团对外的联系、沟通,社团开展的各项活动筹备资金并管理和监督社团各种财务收支活动)、组织部(根据活动内容制定合理的活动方案,确保活动的有序进行及负责管理社团器材,为社团活动提供必要服务,和协调社团矛盾)。
六、社团意外事故处理
当开展活动发生意外事故时,我社将根据事故的轻重程度给予相应的解决方案:
1、若事故较轻且在我们能解决的范畴之内,将由我社组织部组织协调小组给予解决。
2、若事故较重,我社将及时上报院系及学生会,寻求帮助,并积极配合院系及学生会认真处理该事故。
3、若事故超出系里及学生会所能承受范围,我们将及时申报学校及国家公安机关给予解决,并上报院系及学生会,认真、积极地配合一切工作。
我社团将本着“团结友爱,安全第一”的原则,在活动中尽量减少甚至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团结每一位社员,开展好每一次活动。
七、社团费用来源
我社团活动经费主要有以下来源
1、会费收入:20元|每人;
2、社团内部由部分个人筹集的费用;
3、外联部筹集经费等等。
八、社团活动的开展
为了丰富我校学生业余生活,我社团将不定期开展以下活动:
1、每次招新后,针对新社员开设的汉服文化扫盲班,从汉服的基本形制、汉礼、汉服演变的历史等入手,增强社员对于汉服的理解。
2、传统节日的相关展示活动。
3、组织社员团购汉服或与汉服相关的饰物。
4、不定期的雅集聚会,与志同道合的同袍交流传统文化。
汉服复兴的途径是推广传统文化,其根本目的是重塑华夏精神。过去,我们的先祖沿袭了千年的衣冠;如今,我们也有责任,去清本正源,体体面面得穿上属于我们民族的服饰。我们旨在一个各民族平等基调下的汉民族自我完善,寻回我们失落的传统文化,这会是所有汉服同袍们毕生的信仰和追寻的目标。我们的活动宗旨是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以提高大学生自身素质,普及我们华夏文化。
望尽快给予批准,此申请书如有不足之处还望学长给予帮助指正!
此致
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