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智慧母亲话家教”活动发言稿:成长比成绩更重要
“智慧母亲话家教”活动发言稿:成长比成绩更重要
“智慧母亲话家教”活动发言稿:成长比成绩更重要
“孙**,你是个阳光、乐观的女孩。”当女儿转述校长颁奖时对她说的这句话时,作为妈妈,我的心是欢欣的、喜悦的,甚于她取得了一个好成绩,又或者是获得了一个奖项。当年,女儿从众多的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成为学校首届形象代言人时,老师的点评也是“阳光、宽容、心态好,情商高。”
也许你会羡慕我,有这么个省心的孩子,也许认为她的这15年是一帆风顺的,其实你错了。这其中走过弯路,流过泪水,有过迷茫,也纠结、困惑过。
那时女儿八岁,我带她参加了一个亲子夏令营,全国各地优秀的小朋友,齐聚在内蒙古的大草原上,被分成四个班,在各个班的班主任带领下,完成各项任务,包括探宝、搭蒙古包、文艺演出、竞赛等等。也就是在这次活动中,我可以这样清楚地观察女儿,观察她在集体中的行为,观察她的为人处事,从而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她,过于自我、好表现,争强好强、缺乏团体意识、只许赢不能输。此时,我的心被深深地撞击着,马上意识到自己犯了一个很大的错误,这八年来,我关注的只是她的智商、她的成绩,会认多少个字,会唱多少首英文歌以及琴棋书画的培养等,而独独忽略了最重要的一课-----如何做人以及她的情商与逆商。当然,女儿的问题不是个例,这是00后孩子的通病,独生子女,娇生惯养,也有它的社会原因。
于是,我开始大量地阅读育儿书箱,学习儿童心理知识,同时在新浪建立博客,记录女儿的成长点滴和我的反思。因为我知道,孩子的问题完全是我们家长造成的,只有我们家长先改变,孩子才会进步。
就在这时,机缘巧合,有机会参与了爱心报抱的策划与发起。于是,每个周末,青岛的五四广场、中山公园、台东步行街等地都会出现一批穿着统一的马甲,背着统一LOGO的挎包卖报纸的小朋友们,而女儿就是其中一员。她的改变就是从这时开始。
爱心报抱的宗旨是通过孩子们卖报纸、做手工、义卖等筹款为贫困地区的小朋友们建立图书室,让同在一片蓝天的他们也能享受到阅读带来的快乐与眼界。当爱心报抱的小报童们来到沂蒙山区,看到那简陋的教室、艰苦的条件和小伙伴们那破旧的衣服、简单的午餐时眼睛都润湿了,他们心中爱的种子在发芽,他们卖报纸时更加卖力了。在这个过程中,女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与人交往、沟通能力,团体合作能力都在加强。还有更重要的,就是毅力与意志,不管刮风下雨,不管烈日炎炎,女儿一直坚持着、坚持着,成为卖报纸次数最多的小朋友,那一年也被日报社评为“公益之星”。当然,这中间不是一帆风顺的,有时,半天卖不出去一张报纸,有时,女儿看着川流不息的人群就是张不开嘴。还清楚地记得有一次,女儿抱着一大摞报纸,看到别的小朋友都卖出去好多,而她还未开张,无奈地坐在台阶上,趴着哭红了眼„„每次都做“义工”的我,就那样陪在女儿身边,用手轻轻地抚摸她的后背,体会着她的心情,也酸酸的。哭了好久,女儿突然站了起来,对我说了一句:“妈妈,我好了。”我惊喜地看着她走出阴影、走出挫败、走出困境,展开一个笑容,虽然脸上还挂着泪,迎着一个阿姨走了过去„„只要有爱,就有一切,只要坚持,就会成功,只要付出,就有收获。女儿是在一次次的失败中自己摸索,自己成长着。
就在昨晚,我们俩聊天,我还提起“帮助别人,快乐自己”,人最幸福不是自己得到多少,而是能去帮助别人多少。女儿深有同感,她说:“妈妈,是的,我最喜欢给同学讲题,那时特别快乐,一是我有能力把这道题讲清楚,说明我自己掌握得很扎实;二是能帮助同学学会知识也特有成就感。”有爱的孩子不会变坏,这句话没错。
再举几个小例子:
曾经,我打着“孩子小,为她好”的旗号,帮她做着各种各样的事情,从而剥夺了孩子自身成长的机会与力量。女儿上三年级的时候我还每天帮她扎小辫,早上她就坐在小凳子上等着我,偶尔还会因为头发扯得疼或者是认为梳得不好看让我重新梳而争吵上一番。直到有一天,先生说了一句:“孩子的事让她自己做。”我顿悟:是我手伸得太长了,这些生活上的事情孩子应该早早学会呀,这是生存的基础。于是,找了一个周末的早上,不用赶时间,就教给女儿梳小辫。她坐在小凳子上,哭,一直哭„„她说自己不会。我耐下性子,慢慢地教给她,一遍不行,二遍;二遍不行,三遍„„扎得不好,重新再来;一天、二天、三天„„这是个磨人的过程,孩子急,我也急;孩子哭,我也难过;但我知道只有坚持下去,不能半途而废,狠心看着她“浪费”掉那么多宝贵的时间扎小辫;狠心听着她不高兴地唧唧歪歪;狠心看着女儿扎着不漂亮的小辫去上学„„直到有一天,女儿的小辫扎得越来越漂亮,女儿看着镜中自己的劳动成果笑了,我也笑了。手放懒一些,收获到的是女儿自理能力的培养与提升。而“把孩子的事情还给孩子”,还有更深的作用,那就是培养孩子的责任感与主动性,有些家长就是因为管得太多,孩子反而变得懒散,做什么都提不出兴趣,认为与自己无关。升入初中的第一天,女儿对我说了一句话:“妈妈,学习是我自己的事。”说实话,听到这句话,一半是喜悦,另一半则是失落,好在学过心理学的我知道,孩子长大了,有了独立意识,并且天下亲子之爱总有一天是以“分离”而结束,所以,我要为她高兴。
还有,我们家经常一起玩扑克牌,女儿赢了就笑得像一朵花,一旦输了就哭鼻子。我有时心软,觉得她小,就故意让着她。先生私下里跟我交流,说这样不行,我们在家里让着她,到了学校、社会谁还会让着她,那时她岂不是更挫败?输赢本就是兵家常事,现在没有这点抗挫折能力,怎能适应这瞬息万变的世界。我马上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再想想新闻里经常报道的一些小学生、中学生遇到一点点困难一点点误解就做出极端行为,那逆商几乎等于零啊!是啊,现在的孩子一个个都是在蜜罐里长大的,长辈们围着一个孩子转,几乎要什么有什么,他们的自我意识不断膨胀,觉得天下的人与事好象都应该为他开路。那孩子的这个问题不正是我们造成的吗?于是,再打扑克,我们不会刻意让着她,虽然一开始她还是不乐意,嘟着小嘴,但慢慢地,在游戏中她开始享受过程,并且为了能赢学会记牌,学会运筹帷幄,学会“见好就收”,学会看淡结果,只要尽力就好。这些情商的培养就在一副小小的扑克牌里,就在亲子时光里,却比考试卷子上那红红的分数重要得多。
是的,作为一名学生,成绩、分数无异是最重要的,这是应试教育的选拨指标,没有应试能力的素质教育不是真正的素质教育,可成绩绝对不是唯一的标准。比成绩更重要的是意志,比意志更重要的是胸怀,比胸怀更重要的是一个人的品格。一个人,只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作前提,他的成绩才有意义。
正是在我爱的教育下,女儿的情商、逆商在不断提高:她善良宽容,善于发现别人的闪光点并由衷地赞美;她积极向上,把握住每个机会努力拼搏并坦然接受结果;她知难而上,把一次次失败当成垫脚石,迈向下一个成功;她团结协作,带领队友勇夺市“汉字之星”大赛亚军,个人“最佳风采奖”还有学校的“辩论赛冠军”,最佳队长;她不气馁,不抱怨,成绩的暂时落后哭过后就站起来重新再来„„她,其实遇到过很多很多的问题,但她知道,出现问题并不可怕,这正是进步的好时机,解决问题就是成绩。所以,她就成了老师、同学们眼中的“开心果”和“阳光女孩”。
在一个家庭中,母亲的作用是巨大的,她对孩子的影响也是深远的。一个母亲,首先是要善良、有爱的,她要有正向的能量,她的一举一动,甚至一个眼神都会传递给孩子信息,教育并不是口头上的说教,并不是我们说了些什么,而是我们的行动,我们做了什么,甚至于我们的内心,我们的能量,这些“潜教育”更起作用。因为对孩子的喜爱,对教育感兴趣,我自修了心理咨询师,并在新浪博客上吸收着能量,也把我的心得分享给更多的朋友。
15岁的女儿已亭亭玉立,正因为有着正向的力量、善良的内心、超强的毅力、良好的习惯,使她在各个方面都能游刃有余,不但学得好、也玩得好。是的,成绩也许只是教育的一个副产品,你成长了,成绩自然也就好了。就算一时落后,只要你有一颗坚强不屈、乐观向上的心,一定就会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我相信。
第二篇:责任意识比成绩更重要
责任意识比成绩更重要
责任意识决定着学业的成就,更决定着人生的成败。作为一所初中学校,新开中学把 “播下良好习惯,收获自觉行为”作为信条引领学校发展,把“培养责任意识,成就美好人生”作为教育理念,让每个孩子都活泼自信„„责任意识来自多种方式
走进新开中学,就会发现丘吉尔和歌德的名言“高尚、伟大的代价就是责任”、“责任就是对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种爱”粘贴在楼内的墙壁上;楼道里贴着师生亲手书写的道德格言;教室里挂有学校制定的学习常规;班会课上,同学们会整齐地朗读《弟子规》„„
学校校长告诉教师,为营造良好的责任教育氛围,学校利用主题班会等多种方式,反复给学生讲道理,让他们明白责任的标准,以及负责任和不负责任的行为会带来的不同后果。这样,让学生的责任意识入耳、入脑、入心。
如今,学生们的责任意识有了可喜的变化:在家里能帮助家长干家务;在学校见了老师会问好;遇到老师拿着东西会立刻上前帮忙;进入教室会轻轻推开门;进办公室会喊“报告”;教室的地面脏了,有人主动的打扫干净„„
责任意识来自好的理念
针对新开中学是一所初中学校,学生的综合水平参差不齐的现状,学校始终坚持德育为先的教育思路,从行为细节入手,把德育工作的重点首先放在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上。
“责任意识比好成绩更重要,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虽然不是德育教育的全部,但却是德育中最实际的。”学校校长和她的教师团队始终认为,“对学生责任的教育,目的是让学生的个体差异在集体氛围中得到纠正,学生个体的进步又能促进整体良好氛围的提升。”
学校校长说:“如今,每到课间操时间,我们学校操场上总会活跃着整齐划一的身影,在口令的提示下,同学们会和着音乐,自觉完成集合、做广播操、踏步回班等一系列活动。”
这样的责任意识,已经成为该校教育中最大的亮点。
第三篇:家教比学校教育更重要
家教比学校教育更重要—— 薛涌谈话
薛涌,耶鲁大学历史博士,现在萨福克大学历史系教书,悉心观察比较中西教育,著有《谁的大学》、《美国教育阶梯》、《中国不能永远为世界打工》、《一岁就上常青藤》、《学而时习之》等
一百年以后的今天,你现在开什么车、住什么房子、赚多少钱,都变得无关紧要。而有关紧要的,是你如何养育孩子。
记者:薛涌老师,您一直致力于研究中西教育,请问,在国家征求未来12年教育规划纲要的建议之时,您对什么最有兴趣?
薛涌:12年义务教育非常重要,恐怕比大学教育还重要。有些研究认为,人到17岁时个人智力的发展基本定型,再进行教育会提高技能和知识,但对智商发展则效果不大。而17岁以前,特别是14岁以前,可塑性则非常强。这时的教育,对其一生的影响是最大的。所以,相应地,学生在高中前的教育最关键。
在这个阶段,家教恐怕比学校教育更重要。我在波士顿看见一条车窗语录是这样写的:“一百年以后的今天,你现在开什么车、住什么房子、赚多少钱,都变得无关紧要。而有关紧要的,是你如何养育孩子。”这也是打动我写《一岁就上常青藤》的原因。
呵斥VS讨论
记者:如你在新书《一岁就上常青藤》中所说,在中国的大学中,国外开展得很好的课堂讨论效果却多半不好,原因是什么?这和大学前的教育有什么关系呢?如何在中小学教育中,培养孩子的探索精神?
薛涌:首先,讨论班在国外开展得是否很好,不能一概而论。我每学期都碰到大量不说话的学生。这是个文化问题。所以我在书中才提到了《不平等的童年》这一著作,所以我才把我的书命名为《一岁就上常青藤》。
所谓常青藤,包括美国东北部最著名的八所大学:哈佛、耶鲁、普林斯顿、哥伦比亚、康奈尔、布朗、达特茅斯和宾西法尼亚大学等。这个概念只是个象征,象征着理想的教育是什么。常青藤学生的素质,特别是在讨论班中滔滔不绝、思如泉涌的那种素质,是从小培养的。
比如《不平等的童年》一书中写的,美国那些教育背景良好的中高产家庭,从小和孩子讲话就特别平等,有时大人连给孩子买什么玩具或衣服的权力都没有,要征求孩子的同意。这样,孩子从刚会说话起就和家长讨论问题,他们甚至不习惯于不经过讨论的教育方式。
相反,教育背景比较差的家庭,对孩子则总是用命令的语气说话,家长有说一不二的权威,孩子从小就习惯于等着听别人的指令。比如最近《纽约时报》上的一个数据是:94%的黑人女性认为用打屁股的方式对孩子严加管教是必要的。女儿三岁时和我们一起购物,她正在和爸爸妈妈讨论要给自己买什么衣服,这时看见一个黑人母亲自己忙着挑衣服,孩子在婴儿车里哭,她回头大声喝斥:“闭嘴!”女儿看了,眼睛瞪得大大的,不敢相信有这等事情。这是典型的“不平等的童年”的对比。
这根本不是经济问题。这样的孩子上大学后你能指望她张嘴讨论吗?她日后成功当然困难了。中国的问题是,一些教育水平非常高的家长,也习惯于对孩子
说一不二,要孩子死记硬背,甚至有“不打不成材”的信念。从小这么教育孩子,怎么可能等他们一上大学就突然会讨论了呢?
讨论VS练兵
记者:你一直明确地反对满堂灌的教育方式,反复强调讨论班的重要。为什么讨论班培养出来的学生比满堂灌培养出来的学生要好?
薛涌:这一点,我在教书时也不停地给我的美国学生们讲。我让他们想一个更简单的问题:你到公司里上班,大家一起开会讨论企业战略,你凭什么显示出自己的价值?你是坐在那里,就像在应试教育中那样,等着准确地回答问题呢?还是主动提供自己建设性的意见,让大家眼睛一亮?
在毕业后真实的生活和工作场景中,你很少需要像在学校应付考试那样回答问题,可以说绝大多数学生毕业后再没有用“多项选择”的方式回答问题了。社会也好,公司也好,向你要的是你的“点子”、你的创意,没有人那么热衷于检查你到底不懂什么,知道什么。比如,当大家都觉得应该在某地区建一个超级市场时,你马上站出来从当地的消费能力、交通条件、购物习惯等多方面论证这样的计划前景不好,使大家回心转意,那你就对公司作出了巨大贡献。人家不需要你回答“当地人口多少”、“公交有几路车”等问题,因为查一下资料就明白了,为什么要问你呢?
我特别让我的学生查“波士顿咨询集团”(Boston Consulting Group)的网站,看看这种大公司的职员是怎么工作的。根据网站的描写,他们职工的工作方式和大学的讨论班非常相似。你仅仅在专业上能准确地回答问题是远远不够的,你需要非常宽广的知识,而且要把这些知识转化为能动的见识,贡献于社会。所以,比起满堂灌的大课来,讨论班更接近社会实际的运作方式,更有“实战”性,自然也是更有效的教育方式。
做你的第一个钟子期
记者:如果按照你的思想脉络,中国应该建立什么样的考评体系?成功应该由谁来确定,又该如何确定呢?
薛涌:每个家长,都不能等到学校的教育问题都解决了以后再开始教育孩子,那样的时刻你是在任何国家都等不到的。我的基本观点是,家教比学校教育更重要,家长对孩子的成长会有许多贡献。
中国人普遍有的一种习惯的思路是:“承担教育责任的主要是学校。”我则要问:“你为什么总盯着学校?你作为家长自己干了什么?”《纽约时报》不久前有篇报道,讲当地一个非常优秀的学校吸引了大量亚裔子弟,结果发现,这些亚裔家长把孩子往学校一放就走人,很少参加学校的活动。其中一位中**亲在国内是一家省电视台的主播,她直言不讳地说:“我们小时候上学,一年家长去学校两次,不过是缴学费拿成绩而已。孩子有问题时家长才被叫去。”在美国则不一样。越是有教养的家长,越爱往学校跑。有的家长一周两三个小时在学校义务服务;有的家长拿着硕士学位却要辞职主持“家教 ”。
我们的孩子练钢琴,一天一个小时,她妈妈三年如一日每一分钟都陪着。女儿不满九岁时开始作曲,她创作每首曲子我都在身边。孩子把你当知音,她才有动力。“钟子期死,伯牙不复弹琴”,家长至少要给孩子当第一个钟子期,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价值。我经常告诉女儿,我是如何在上班路上或者早晨醒来时,脑子里一下子响起她写的曲子。我是多么感动、多么快乐!这并不是我编出来的,而是真实的感受。我当父亲的要告诉自己的女儿:她有多么大的能力来打动我、塑造我的感情世界,这些对我的生活有多么重要!一句话,她面对世界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的,她渐渐意识到自己塑造世界的潜力。
总之,我强调中国的家长应该担负起自己的责任。孩子的教育不能被学校所决定,更不能被你所说的“社会发展过程”所决定。比如,什么是成功,这属于价值观念。孩子的价值观念,首先是从家长那里学来的。你教育她善恶是非,特别是通过讨论让她对这些价值有充分的理解,孩子就对外面的不良环境有了相当的抵抗力。
第四篇:《智慧比漂亮更重要》
智慧比漂亮更重要
——《智慧比漂亮更重要》读后感
智慧是一粒种子,能让你收获粮仓;;智慧是一丝清风,,能让你乘风破浪;智慧是一捧清泉,能让你拥抱海洋;智慧是一缕阳光,,能让你永远拥有太阳。读完《智慧比漂亮更重要》这本书,小樱桃对袁媛的一番话(其实漂亮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智慧,智慧将会给你带来快乐!你要相信自己。)在我脑海中久久挥之不去,启迪着我深深地思考。
漂亮只是一个人的表象,作为班长的小樱桃,她对男生们评选最丑女生的事相当气愤。这种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他人痛苦之上、极度侮辱他人人格的恶行,小樱桃怎能坐视不理?所以,在小樱桃的帮助下,原本想要转学的袁媛,最终还是留了下来。
袁媛很努力,也很有写作天赋,她还在网上发表小说,得到很多同学的赞赏。后来袁媛又在全市小学生作文大赛中,获得了第一名。她终于由丑小鸭变成了白天鹅。
我们都知道锁需要钥匙来打开,打开了锁就走进了另一片天地。然而人人心中都有一把锁,开启这把锁的钥匙就是智慧。布鲁诺用智慧开启心中的锁,宣传哥白尼的“日心说”;阿基米德用智慧打开自己心中的锁,提出了浮力的定律;霍金用智慧打开心中的锁,发现了宇宙中的黑洞的秘密。他们善于打开自己心里的锁,去追求真理,探索和发现人们未知的东西,为人类的进步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绽放的花儿可以称作美丽,五彩的云霞可以说成美丽,亭亭玉立的少女也是一种美丽。但是通过读这本书,我觉得光是外表漂亮而没有内涵是没用的,毕竟人人都有老的时候,外表的美丽只是短暂的,真正的漂亮应该是有一个充满智慧的头脑、有一颗善良宽恕的心,时时有自信。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让自己的智慧最美。只有这样我们才是最后的胜利者,也会赢得所有人的赞誉。同学们,你们也一定要记得“智慧比漂亮更重要”哦!
第五篇:责任意识比成绩更重要
责任意识比成绩更重要
责任意识决定着学业的成就,更决定着人生的成败。作为一所初中学校,新开中学把 “播下良好习惯,收获自觉行为”作为信条引领学校发展,把“培养责任意识,成就美好人生”作为教育理念,让每个孩子都活泼自信„„责任意识来自多种方式
走进新开中学,就会发现丘吉尔和歌德的名言“高尚、伟大的代价就是责任”、“责任就是对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种爱”粘贴在楼内的墙壁上;楼道里贴着师生亲手书写的道德格言;教室里挂有学校制定的学习常规;班会课上,同学们会整齐地朗读《弟子规》„„
学校校长告诉教师,为营造良好的责任教育氛围,学校利用主题班会等多种方式,反复给学生讲道理,让他们明白责任的标准,以及负责任和不负责任的行为会带来的不同后果。这样,让学生的责任意识入耳、入脑、入心。
如今,学生们的责任意识有了可喜的变化:在家里能帮助家长干家务;在学校见了老师会问好;遇到老师拿着东西会立刻上前帮忙;进入教室会轻轻推开门;进办公室会喊“报告”;教室的地面脏了,有人主动的打扫干净„„责任意识来自好的理念
针对新开中学是一所初中学校,学生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较差,特别是学生的综合水平参差不齐等现状,学校始终坚持德育为先的教育思路,从行为细节入手,把德育工作的重点首先放在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上。
“责任意识比好成绩更重要,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虽然不是德育教育的全部,但却是德育中最实际的。”学校校长和她的教师团队始终认为,“对学生责任的教育,目的是让学生的个体差异在集体氛围中得到纠正,学生个体的进步又能促进整体良好氛围的提升。”
学校校长说:“如今,每到课间操时间,我们学校操场上总会活跃着整齐划一的身影,在口令的提示下,同学们会和着音乐,自觉完成集合、做广播操、踏步回班等一系列活动。”
这样的责任意识,已经成为该校教育中最大的亮点。
新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