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朱小丹在广东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上作演讲稿
朱小丹在广东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上作
演讲
2014-11-01 08:12:00本网 浏览字号打印页面
朱小丹在2014广东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国际论坛上作主题演讲强调
争当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排头兵
10月31日上午,广东省省长朱小丹在2014广东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国际论坛上作主题为“全面深化交流合作携手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演讲。
朱小丹指出,广东是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发祥地,是中国第一侨乡,与沿线国家的交流合作源远流长、经贸和人员往来十分密切,在参与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上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缘和区位优势。习近平主席明确要求广东要在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发挥重要作用。广东筹办此次海博会和国际论坛,就是希望把握发展先机,以更加开放的理念、更加务实的举措,全面深化与沿线国家的交流合作,以实际行动促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努力争当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排头兵。
朱小丹强调,广东已进入了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正围绕“三个定位、两个率先”的目标,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促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快新型工业化、城镇化步伐,深度拓展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努力构建开放合作新格局,努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水平,这为广东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深化交流合作提供了一系列新机遇新商机。
朱小丹诚挚希望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在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下,进一步拓宽合作领域、提升合作水平,合力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振兴发展。一是加强贸易合作。积极参与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建设,扩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进一步扩大与沿线国家的双边与多边贸易总量。二是扩大相互投资合作。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加大在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基础设施、资源开发等领域的双向投资合作。三是推动交通对接合作。深化与沿线国家在港口、机场、陆路交通等方面的合作,推动跨境交通网络的规划协调和对接,共同构建联接海上丝绸之路各国的国际大通道。四是推进资源能源合作。加强与沿线国家在原油、煤炭、天然气、电力工程、新能源开发、节能环保等方面的合作。五是深化农业与海洋领域合作。加强与沿线国家粮食等大宗农产品生产合作以及在海洋防灾减灾、海洋生态保护、海洋工程装备、海洋捕捞、渔产品交易等方面的合作。六是推进文化旅游合作。充分挖掘广东和沿线国家的旅游市场潜力,加强旅游产品宣传推介,扩大旅游项目投资,与沿线国家共同建设多形式旅游合作区等。
第二篇:朱小丹在广州市第七次文化发展战略研讨会上的讲话
朱小丹在广州市第七次文化发展战略研讨会上的讲话 www.xiexiebang.com2008年11月28日 09:06:45 来源: 广州日报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来宾,同志们、朋友们:
由中共广州市委、广州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广州市第七次文化发展战略研讨会,今天隆重开幕了。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广州市委、市政府向应邀出席研讨会的中央、省和北京、上海、湖南、杭州等地宣传文化部门的领导,向海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和广州地区的专家学者表示热烈的欢迎!对大家长期以来给予广州的关心、支持和帮助表示衷心的感谢!
这次研讨会是在我们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二中、三中全会以及省委十届三次全会、市委九届五次全会精神,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全力推动广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总结改革开放30年来广州文化建设取得的成绩与经验,紧紧围绕推动广州科学发展、建设全省“首善之区”的目标,研究探讨新时期广州面向世界、服务全国的文化发展战略,形成和完善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的新思路和新举措,努力开创广州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新局面。开好这次研讨会,对于促进我市各级党委和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进一步加强文化建设,积极推进文化创新,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广州是一座拥有22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具有丰富的历史资源和文化积淀,是岭南文化的中心地、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祥地、近现代革命的策源地和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在文化建设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委、市政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文化建设的一系列部署要求,努力塑造城市先进文化品格,广大人民群众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进一步巩固,文化建设取得长足进步:文化投入力度不断加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明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益完善;文化艺术活动精彩纷呈,艺术创作表演成果丰硕,群众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文化体制改革稳步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得到有力加强,对外文化交流空前活跃;优秀文化人才不断涌现,群众文化素养和城市文化品位显著提升,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取得重要成果,为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经过30年的改革与发展,广州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在推动广州科学发展、建设全省“首善之区”的进程中,广州的文化发展面临新的形势和任务。我们一定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文化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加深认识加强文化建设、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是推动广州科学发展、建设全省“首善之区”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客观需要。要坚持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以提升文化品位、增强中心城市文化软实力为目标,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强化“首善”意识,提升引领能力,努力把广州建设成为文化服务完备、文化产业发达、文化人才荟萃、文化体制完善、文化实力雄厚、文化品质先进的区域文化中心,为推动广州科学发展、建设全省“首善之区”提供不竭的精神文化动力。
――要着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要把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为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首要任务,贯穿于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努力在全社会形成统一的指导思想、共同的理想信念、强大的精神支柱和良好的道德规范。要从城市历史文化的传统品格和发展进步的时代特征出发,坚持不懈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教育和实践活动,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要加强理想信念、世情国情省情市情和形势任务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牢牢把握科学发展主题,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敢为人先、奋发向上、团结友爱、自强不息”的新时期广州人精神,为推动广州科学发展、建设全省“首善之区”筑牢思想基础,凝聚智慧力量。
――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要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群众的宗旨,积极推动文化发展成果惠及全市人民。要高起点、高标准推进体现广州历史文化传统、具有岭南特色、反映时代气息的大型城市标志性文化设施建设,形成城市文化建设新亮点。要按照科学合理布局的原则,进一步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以大型公共文化设施为骨干,以社区和乡镇基层文化设施为基础,优先发展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文化项目,形成布局合理、设施先进、功能完善、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体系。要科学配置公共文化资源,积极推动文化资源向农村和基层倾斜,切实改变城乡之间文化资源不平衡现象,逐步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要广泛开展公益性文化活动,在社区、乡村、企业、校园和军营搭建公益性文化活动平台,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活动。要利用信息化手段整合全市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要不断提高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城市发展的本质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的全面提升。必须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全面提高市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奠定坚实基础。要坚持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风尚,广泛深入开展“爱国、守法、诚信、知礼”现代公民教育,切实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积极拓展城乡社会志愿服务活动和各类社会公益活动,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良好社会风尚。要着眼于增强公民社会责任意识,深化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提高公民道德建设水平。要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继续抓好文明家庭、文明社区、文明街道、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行业创建工作,弘扬社会正气,培育文明风尚。要以迎接2010年广州亚运会为契机,继续大力推进“迎亚运、讲文明、树新风、促和谐”全民行动,不断提高公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
――要以改革创新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改革创新是推动我们事业向前发展的根本动力。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建立和完善富有活力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努力形成有利于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的文化发展环境,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要创新文化管理体制,培育文化市场主体,激活文化发展动力,增强文化主体活力,切实提高文化产业竞争力。要积极促进文化与科技相结合,运用先进技术提升文化生产方式,培育新的文化业态,进一步提高文化生产和传播的效益与效率。要实施精品优品新品工程,大力提高创作生产国内国际知名精神文化产品的能力,努力形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先进文化内涵的拳头产品和著名品牌,在文化上展示“广州创造”的魅力。要积极打造服务和交流平台,以海纳百川的胸怀,融贯中西的气魄,努力把广州建设成为展示中国文化艺术成就的窗口,引进汇聚世界优秀文化成果的平台。
――要加强历史文化名城资源的挖掘和保护。历史文化是城市之根、城市之魂。在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中,要将历史文化保护利用与城市现代化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更加重视对岭南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掘、保护和利用。要发挥广州作为岭南文化中心地的引领作用,借鉴国内外先进城市经验,以保护促传承,加大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保护和利用的力度。要进一步挖掘岭南建筑、园林、书画、戏曲、诗歌、音乐、饮食、民俗和民间工艺的丰富内涵,促其融入广大市民的日常生活,建设具有岭南文化特色的精神家园。要认真做好文化典籍整理工作,用文化保留城市记忆,彰显城市文化底蕴。
推进文化建设,加快文化发展,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任务艰巨,使命光荣。全市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文化建设放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来认识、来把握,增强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中心城市文化软实力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按照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要求,把文化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摆上党委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履行好加强领导、统筹协调、分类指导、检查落实的责任。要不断改进领导方式,把握发展规律,破解发展难题,提高科学领导文化建设的能力,积极探索和创新新形势下推动文化建设与发展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要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完善规章制度,落实管理责任,充分发挥属地管理和行业管理的优势,做到科学管理、依法管理、综合管理。要进一步加强优秀人才队伍建设,着力培养一批理想信念坚定、社会责任感强、德艺双馨的文艺创作人才,坚持正确导向、懂经营、善管理的文化企业人才和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专门人才。宣传、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等部门要充分发挥文化建设主力军的作用,满腔热忱地投入到文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去,加强舆论宣传,推广先进典型,努力营造促进文化发展的浓厚氛围,把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统一到科学发展观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推动广州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事业上来。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坚持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全社会的文化创造活力。
同志们、朋友们,文化是城市的内涵,是城市的气质、风骨和灵魂。发展城市文化,把城市文化“一盘棋”走活,走出精彩和韵味,是我们面临的新课题,需要调动各方的力量,凝聚各路精英的智慧。我们高兴地看到,这次研讨会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来自中央和省的领导、国内外的专家学者莅临广州,为我们向各位领导和专家学者请教问计、向国内外城市学习借鉴先进经验,提供了难得的机会。我们真诚希望各位领导和专家学者以你们的广博学识和聪明才智,为广州的文化建设与发展献计献策,为我们传授更多的城市先进文化发展理念和经验,使我们在推动广州文化发展中思想更解放、目标更明确、思路更清晰,努力开创广州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新局面。
最后,预祝广州市第七次文化发展战略研讨会圆满成功!祝各位领导、专家在广州生活愉快!祝大家身体健康、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谢谢大家!
第三篇:尤权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研讨会上致辞全文
尤权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研讨会上致辞全文
2月11日,以“打造命运共同体携手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为主题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研讨会在福建省泉州市开幕。中共福建省委书记尤权在国际研讨会开幕式上致辞。以下是致辞的全文:
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研讨会开幕式上的致辞
(XX年2月11日)
中共福建省委书记 尤权
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
中国有句古话:“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今天,来自各方的朋友们相聚古城泉州,参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研讨会,共同探讨海上丝绸之路的价值理念与时代内涵,共商深化交流合作、实现共赢发展的途径和办法。在此,我代表东道主福建省,向莅临研讨会的各位嘉宾表示热烈欢迎!
千百年来,我们的先辈拓海开洋、艰涉鲸波,携手共创了连通东西方的海上丝绸之路。在这条海路上,沿线国家之间不仅实现了贸易上的互通有无,对经济发展繁荣起到了重要作用;而且促进了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汇融合,对人类文明进步产生了深远影响。
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说明,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开放的国度,中华民族具有海纳百川、包容和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宽广胸怀。同时也证明,世界上不同的国家和人民,通过和平友好的合作与对话,实现互利共赢的包容性增长,是最佳的也是可行的选择。XX年10月,中国xxxx提出了与海丝沿线国家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这一跨越时空的宏伟构想,赋予了古老的海上丝绸之路以崭新的时代内涵,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积极支持。
福建是世所公认的古代海上丝绸之路重要的东方起点,从唐宋到明清直至近代,福建都是海上丝绸之路最重要的参与者与见证者。宋元时期,泉州港被誉为“东方 期,郑和从福州开洋远航七下西洋;明代中后期,漳州月港是当时中国最大的对外贸易港口。近代中国五口通商中,福州、厦门占了其中之二。这种独具特色的历史传承和开放包容的人文性格,是福建融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一个突出优势。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区和重点发展区域,福建长期以来与东南亚等海丝沿线国家有着紧密的经贸合作关系。现在,中国中央政府确定福建作为建设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核心区。我们将从丰厚的历史积淀中吸取营养,主动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全方位推进与海丝沿线国家的交流合作,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作出积极的贡献。
为此,我们将从以下四个方面努力:
一是加强互联互通建设。加快完善海陆空及信息通道等基础设施,加强与相关国家在港口码头、物流园区、集散基地和配送中心等方面的合作,创新口岸通关机制,促进货物流通和人员往来便利化。
二是深化多元贸易往来。加快建设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重点拓展与东盟自贸区的经贸合作,进一步扩大与印度洋沿岸国家的贸易总量,支持企业到海丝沿线国家投资。
三是积极推进海洋合作。以海水养殖、渔业加工、海洋科技和海上旅游等为重点,推动建立一批合作园区。同时,共同探讨海洋环保、航道安全、海上搜救、防灾减灾等领域的合作路径。
四是推动人文密切交流。办好丝绸之路电影节、东亚文化节等活动,推动建立海上丝绸之路城市联盟,全面深化教育、文化、体育、医疗等领域的互补合作。
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
团结互信、平等互利、包容互鉴、合作共赢,这是千百年来丝绸之路凝结的人文精神。让我们秉持这样一种精神,集思广益、群策群力,不断扩大利益的汇合点,共同谱写海上丝绸之路的新篇章!
最后,预祝研讨会圆满成功!祝各位嘉宾在福建过得愉快、身体健康!
谢谢(文章来源:中国网)
就业工作会议主持词
目录
四、6家基层单位作典型发言
五、市委副书记、市长***作重要讲话
下面,分项进行,首先,进行 各部门要将就业工作与发展重点建设项目、创建创业园区、国企改革、招商引资、社区建设等工作紧密结合,努力提高就业的数量、质量和稳定性,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就业增长的良性互动。同时,在就业工作中,要注重抓好培训提高技能、强化就业载体和服务机构建设、优化就业管理服务、参加社会保险、加强彼此间的协作,尤其要狠抓就业优惠政策的落实,绝不允许在政策落实上打折扣。下一步,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要加强督查,尤其抓好突出问题的协调解决,畅通就业工作的“绿色通道”。
同志们,就业乃民生之本,抓好就业工作就抓住了群众的期盼、抓住了民心,抓住了和谐的关键和稳定的基础。让我们以对党、对人民负责的精神,勇挑重担,大胆创新,扎实工作,全力推动全市就业工作再上新台阶,为构建和谐淮北、促进经济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会议到此全部结束,散会。县几个班子的领导,促进就业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领导,县直、中省直和乡镇的领导,规模以上企业负责人、大项目法人,部门、社区、乡镇就业工作具体工作人员、村党支部书记代表。今天,我们还非常荣幸地邀请到了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就业处处长hh,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就业局局长kk参加我们的会议,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对百忙中参加我县促进就业工作会议的省市领导表示热烈的欢迎,对多年来对我县社会保障工作和就业工作给予的大力支持和帮助表示衷心的感谢!
今天的会议共有四项议程。宣读我县促进就业、鼓励农民进城创业的实施意见,省厅领导、g书记作重要讲话。
下面会议进行会议第一项:请县委常委、副县长w同志宣读县委、县政府《关于促进就业工作的实施意见》。
第四篇:广东省长朱小丹:坚持群众路线要知百姓冷暖
广东省长朱小丹:坚持群众路线要知百姓冷暖
南都讯记者薛冰妮 6月28日,省委副书记、省长朱小丹来到韶关市,看望慰问先进模范党员、老党员和困难党员代表。朱小丹表示:“如果党的干部不知道百姓冷暖,就不可能联系好群众、服务好群众。”
在听取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意见建议座谈会上,大学生村官陈萍告诉省长,村里正在开展“百姓冷暖我先知”活动,其他与会人员也收集了不少村民建议。朱小丹对大家说,通过开展“百姓冷暖我先知”等活动,帮助基层干部了解民情民意,培养对群众的感情,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需,正是党的群众路线所要求的。
“如果党的干部不知道百姓冷暖,就不可能联系好群众、服务好群众。”朱小丹强调,心里装着群众,是党的群众路线最基本的要求。党员干部一定要做到心中有群众,不断加强与群众的联系,为群众办实事,并接受群众监督。
朱小丹还强调,基层党组织工作是党全部战斗力的基础,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坚持重心下移。
第五篇:朱小丹在现代服务业专题调研座谈会上的讲话要点
朱小丹在现代服务业专题调研座谈会上的讲话 朱小丹: 今天请同志们来座谈,是为了深化对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调研。省委决定在解放思想学习讨论活动中,由省领导牵头开展专题调研,以求以解放思想为先导,破解发展难题,推动科学发展。我选择的调研题目是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提升中心城市集聚辐射和综合服务功能。之所以选取这个题目,是考虑要把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我市以解放思想破解发展难题的一个主要切入点。
刚才同志们作了很好的发言,既有经验总结,又有问题剖析和对策思考,我听了很受启发,很受鼓舞。同志们的交流探讨擦出了不少思想火花,是一次实实在在的解放思想学习讨论。我们鼓励在解放思想、研究问题、寻找对策的过程中,放下包袱、开动机器,鼓励畅所欲言、集思广益,鼓励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下面我也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和想法,和大家一起交流。
3月2日,汪洋书记作了一个重要批示,批示全文是:“我省要实现科学发展,必须下大决心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而发展服务业是现代经济的重要特征,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主要方向,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标志。广东,尤其是珠三角地区加快发展服务业正当其时,应当提高认识,加大力度,做好这项工作。我郑重地向省级领导同志、省直各部门、各市党政主要领导同志推荐培炎同志的这篇文章,它对于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具有着很强的针对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请大家认真一阅,并能结合实际和分管工作,考虑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的意见、举措。”省委办公厅专门发了通知,转发了这个重要批示,并附上培炎同志的文章。我也请市委办公厅将汪洋书记批示转发给市领导同志、各区、县级市和市直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培炎同志《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一文,阐述了加快发展服务业对于现代化建设大局的重要意义,强调尽快把服务业发展为国民经济主导产业,提出努力提高服务业发展水平的重要举措。汪洋书记的重要批示为全省尤其是珠三角地区加快发展服务业指明了方向。我们要联系广州的实际,很好地学习领会和贯彻执行,坚定确立以服务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调整主攻方向,把现代服务业放到重点发展的位置上来。
一、认识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重大意义,必须继续解放思想
发展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这集中体现在汪洋书记特意引用培炎同志文章中的一句话上,即“发展服务业是现代经济的重要特征,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主要方向,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标志。”这句话对于广州这样的特大型区域性中心城市,尤其具有针对性。认识这句话所精辟阐述的发展服务业的意义,需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促进三个方面的再认识。
一是对工业化进程的再认识。有一种观念认为在工业化尚未完成的时候,发展重点应是工业而不是服务业。事实上,正如培炎同志文章里讲的,“人类发展已从工业社会逐步进入后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当物质产品的短缺基本消除后,经济增长必然更多地依靠服 务业带动,这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他还讲到,“国际经验表明,人均GDP在1000美元~3000美元之间,服务业将进入一个高速增长期。”我们现在当然不能说广州已经完成工业化进程,但广州人均GDP已达9312美元、工业总产值已近万亿元人民币,说广州已进入向后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的过渡期,恐怕并不为过。如果我们对广州发展的阶段性认识还停留在以往的水平,不善于认识客观规律,不善于把握发展大势,不善于顺应时代潮流,不能够进一步提高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的比重和水平,就有可能错失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大机遇,甚至延缓现代化的步伐。服务业和工业不是对立的,强调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决不是放弃工业,而是要促进传统工业的高端发展。因为推动工业尤其是制造业集约化、高端化发展,取决于科技、信息、金融、商务、物流等生产型服务业的支持和配套水平。应当看到,大力促进服务业和制造业有机融合、互动发展,才能走好新型工业化道路。
二是对经济增长拉动力的再认识。近十年来,以汽车、石化、钢铁等为标志,我市装备制造业和重化工业迅猛发展,成为支柱产业,有力拉动了我市经济增长。我们不仅要充分肯定这方面的成就,而且要看到这是一个必然的过程,这个过程为服务业尤其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但是,我们对经济增长拉动力的认识,必须尽快适应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协同带动,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的重大转变。脑筋不换、转变难求。从2002年到2007年这五年,除2002年和2005年外,我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增幅均低于全市GDP和第二产业增加值增幅,第三产业对 GDP增长的贡献率与第三产业比重不相符。这说明增强我市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潜力很大,空间很大。要看到现代服务业具有附加值高、拉动能力强,与一般工农业相比,其发展受各种因素影响较小的鲜明特点,是新的稳定的经济增长点,将之做大做强,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三是对中心城市功能作用的再认识。中心城市功能作用的大小当然与其经济总量有关,但恐怕与其经济结构关系更大。那种认为只要把块头、把总量搞大,中心城市功能作用自然得到提升的观念,显然已经不合时宜。中心城市功能作用主要取决于它的集聚辐射和综合服务能力,不仅看它能利用要素生产制造多少产品,更要看它在要素区域流动中能否发挥集聚辐射中心的作用,看它的综合服务对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只要跳出广州看广州,把广州的功能作用放在区域范围以至国际范围来考察,我们就一定可以得出必须尽快把现代服务业搞上去的结论。道理并不深奥,现代物流、金融保险、信息服务、商务会展等现代服务业没有大的发展,中心城市的功能作用就不会有大的提升。
二、发展现代服务业要有紧迫感
在我市产业结构中,第三产业比重已超过57%,在全国大城市仅次于北京。但这决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满足现状、固步自封。要把现代服务业发展起来,要更多看到自身的不足和外部的挑战,从而增强危机感和紧迫感。
一是从与新加坡等国际先进城市的比较来看,我们差距还很大。根据2006年的统计,新加坡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 63.5%、香港为91.2%、首尔为86.4%,均高于我市(57.6%)。如果再看现代服务业占服务业的比重,更远远不止这个差距。汪洋同志特别嘱咐我们要拓宽世界眼光,要瞄准国际先进城市发展水平。在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上作比较,应该是我们拓宽世界眼光的一个重要的着眼点。看不到这方面的差距,满足于已有成绩,必然束缚我们的进取精神。要切实增强学习追赶先进的紧迫感,努力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领制高点,赢得主动权。
二是从与国内主要发达城市的比较来看,我市服务业内部结构层次较低。广州服务业内部结构以交通运输仓储邮政、批发和零售、住宿和餐饮为代表的劳动密集型服务业占较高比重,2006年增加值合计占服务业增加值总量的40.3%,高于北京市的25.6%、上海市的36.8%和深圳市的33.9%。而与现代产业紧密联系的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业,教育,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等技术、资本和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总量相对偏低,2006年比重合计为49.8%,北京、上海和深圳则均在55%以上。特别是金融业发展严重滞后,2006年广州金融业增加值占服务业比重仅为6.7%,在国内主要城市中的排位已由1995年的第三位退居第八位,与北京的17.5%、上海的15.7%和深圳的17.1%差距明显,并低于杭州、苏州等城市,且总量规模已被杭州市赶超(2006年广州金融业增加值为235.12亿元,杭州市为248.33亿元)。这说明广州现代服务业发展明显落后于国内主要发达城市。标兵步子更大,追兵变成标兵,如果我们没有强烈的危机意识和紧迫感,就会被别人抛离得更远。
三是从经济增长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要求来看,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已成为当务之急。目前,我市常住人口已超过1000万,土地开发强度已达21%,要素成本不断上升,土地、能源、资源和环境约束越来越紧,粗放型简单扩大再生产无以为继。而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以人的智力等非物资投入为主,与一般工农业相比,占用土地少、物质投入少、资源消耗少、污染排放少,且附加值高。推动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有利于提高单位面积土地产出率,有利于缓解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和重要标志。这方面我们已有成功的做法和经验,例如老城区“中调”、“退二进三”。我们要总结经验,深化认识,把握规律,力争主动,拿出抓装备制造业的劲头力促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
四是从国际产业发展的大趋势来看,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面临难得机遇。应该看到,当今世界,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在国际产业转移中已经占有一半以上份额。服务业的转移,往往首先向具有区位优势的中心城市、大城市转移,广州正面临承接现代服务业转移的重大机遇。我们要增强机遇意识,把握机遇而不丧失机遇,充分发挥广州独特的区位优势,不失时机地扩大服务业领域对外开放,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发展现代服务业中迈出更大更坚定的步伐。
三、把现代服务业打造成广州的主导产业,必须实行“四个结合”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事关中心城市综合竞争力,事关区域协调发展大局,事关广州经济发展的国际化程度,是以新一轮思想大解放促进新一轮大发展中重大而紧迫的课题。我们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对广州发展的定位,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把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作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重大举措,作为提升中心城市核心竞争力的主要着力点,作为服务全省发展大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职责,树立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以敢于向世界先进城市“叫板”的勇气和魄力,加快培育和形成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广州市场化程度和对外开放程度高,第二产业基础雄厚,服务业总量比重较大,把现代服务业发展为主导产业,有基础、有条件、有优势、有机遇,关键看我们决心大不大、思路活不活、方法对不对。我个人认为,我市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关键在于做到“四个结合”。一是把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与优化提升传统服务业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完善以服务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今后一个时期,我市发展现代服务业要把着力点放到大力发展现代物流、金融保险、信息服务、商务会展、服务外包、文化创意等产业,做大做强空港经济、海港经济和总部经济上来,努力把广州打造成区域性现代物流中心、金融保险中心、信息服务中心和商务会展中心,不仅着眼于提升中心城市产业国际竞争力,而且着眼于提升广州面向珠三角、面向全省、面向粤港澳特别合作区、面向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发展的综合服务能力。刚才大家围绕发展现代服务业的主要着力点谈了很多很好的想法和意见,要通过深入调查研究,进一步明确方向、理清思路,拿出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新规划、新举措、新政策、新办法。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不能忽视传统服务业。要坚持两手抓,一手抓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一手抓传统服务业优化提升。要按照“调整结构、提升水平、突出特色、优化发展”的总要求,加快应用科学管理模式、先进适用技术和现代经营业态改造传统服务业,大力推行电子商务、连锁经营、集中配送,积极推广网络技术、供 应链等现代技术和管理方式,发展专业经营、健全服务网络,将大型批发市场改造成集贸易、信息、技术、融资等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提升具有广州传统特色和优势的零售、餐饮、旅游、文化、体育、休闲等服务业的质量和水平。
二是把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与促进先进制造业高端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把生产型服务业发展摆上突出位置。我市拥有近万亿元产值的工业经济体,发展生产型服务业的潜力和空间都很大。要注重发挥物流、金融、信息、商务、研发等生产型服务业对工业尤其是先进制造业的综合服务功能,同时,积极引导传统制造业将一般加工环节有序转移出去,把研发设计、市场营销、售后服务等环节做强,形成现代产业链,促进制造业高端发展。要大力推动科研开发、产品设计、工程规划、技术推广、环境监测等科技服务业的发展,为提高先进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实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战略、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要积极推广第三方物流,建设信息化大型物流枢纽、要素市场、交易平台和采购中心,完善快捷综合运输体系,降低物流成本,促进制造业物流加快实现社会化、现代化。要高度重视在工业领域发展信息服务业,发展电子商务,壮大软件产业,广泛应用信息网络技术,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要加快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积极发展直接融资,注重发展中小金融和风险投资,增强金融对先进制造业高端发展的服务功能。要积极发展和规范法律、咨询、会计、审计、评估、会展、广告等行业,形成支撑先进制造业高端发展的服务体系。总之,发展生产型服务业是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重头戏。要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突出重点,统筹兼顾,把这台重头戏唱好,促进服务业和制造业有机融合、互动发展。三是把发展现代服务业与完善开放型经济体系紧密结合起来,更主动承接国际服务业转移。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国际贸易、投资金融和区域合作深入发展,无论是海外营销、贸易融资、国际经营、跨境并购都离不开规模日益扩大的国际化服务,商务流程外包已经成为国际产业和全球资本转移的新趋势。我们务必拓宽世界眼光,紧紧抓住机遇,大力促进服务业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对外开放,着力提高服务经济国际化水平和国际竞争力,把我市开放型经济发展推向新阶段。要紧紧抓住联邦快递、马士基落户广州的重大契机,全力打造国际化门户枢纽港,加快发展以现代物流为核心的空港经济和海港经济。去年底,我市被认定为中国服务外包基地城市,要用好用足用活有关政策,积极承接软件开发、研发设计、信息服务、金融结算、交易处理、跨国采购等服务外包,努力把广州建设成世界服务外包基地之一。要着力优化综合服务环境,积极引进跨国公司和国内大型先进企业总部,大力发展总部经济,中央商务区建设和老城区“中调”要争取在这上面有更大作为。前不久,明德同志率团到香港招商,在招商引资项目清单中突出了现代服务业的引进,这种闻风而动的主动精神很值得提倡。各地各部门要创新招商引资思路,积极主动抢抓落实CEPA和建立粤港澳特别合作区提供的更大机遇,加大现代服务业引进力度,不断提高现代服务经济在我市开放型经济体系中所占的比重。
四是把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与加强公共服务事业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提高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新需求。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我市居民消费结构加快升级,产品性消费支出比重下降、服务型消费支出比重上升,消费需求从温饱型向享受型、发展型转变,由物质型向服务型、文化型转变,服务性消 费热点不断涌现,这为发展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提供了最为广阔而深厚的社会基础。我们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提出“富民优先、民生为重”,就要适应人民群众消费需求的新变化,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提供更多的服务性产品。要通过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提供更多可支付较高劳动力成本的就业岗位,满足各类人才的就业需求。要坚持服务产业和服务事业两轮齐转、协调发展,努力扩大公共服务范围,大力发展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事业,在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基础上,提升公共服务现代化水平。要完善面向群众、面向家庭、面向社会的网络服务,推进电子政务,促进电信、电视、计算机“三网融合”,加快建设数字家庭,完善服务功能,扩大应用范围,推进互联互通,实现资源共享。要引导和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在完善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制度的基础上,构建具有广州特色的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满足不同层次消费群众的住房需求。总之,满足人民群众提高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新期待、新要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最终目标,这一点,我们要始终坚持,统筹好现代服务产业和公共服务事业的协调发展。
以上谈的是我个人在解放思想学习讨论活动中形成的一些粗浅体会和想法,由于调查研究才刚开始,肯定有不少地方讲得不全面、不准确,仅作为参与讨论调研的一个初步发言,以引起大家更深入的思考和研究。
下面,我想再谈谈市委在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工作中初步考虑的一些具体举措,概括起来是“六个一”。一是深化一个专题调研。就是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提升中心城市集聚辐射和综合服务功能的专题调研,请同志们共同参与,把深入调研的过程作为进一步解 放思想、更新观念的过程,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形成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新思路、新举措、新办法。二是形成一个指导性文件。在深入调研基础上,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制定我市关于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意见,明确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和主要措施。三是完善一套发展规划。着重完善我市现代服务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并形成现代物流、金融保险、信息服务、商务会展、文化创意、服务外包等子规划,以及空港经济、海港经济、总部经济发展等专项规划,各区、县级市也要从实际出发作好发展规划。四是形成一套支持政策。清理和修改各种不合理限制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完善服务业发展指导目录,着力在财政、税收、金融、投融资、价格、政府采购、人才等方面形成支持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的政策体系,对需要扶持的服务产业和服务事业给予政策优惠。五是开好一个高规格的会议。今年适当时候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召开全市发展现代服务业工作会议,进一步作出全面动员和部署。六是营造好一个氛围。就是通过新闻媒体加大宣传报道力度,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为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营造良好舆论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