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党在我心中演讲稿以及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宣传提纲【免费分享】
党在我心中演讲稿
近代著名学者梁启超先生的散文《少年中国说》上这么说过:“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梁启超先生说得好,国家的未来靠年轻一代,年轻人永远是最敏锐、最勇敢的。这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青年应当有朝气,敢做为”。
从伟大的“五四”爱国运动起,青年就站在爱国的前沿,当时,北京和各地爱国学生为了维护国家民族挺身而出,肩负者“反帝、反封建”的伟大任务,与工人阶级一起,在共产_党的领导下,取得了这次运动的光辉胜利。凭着一股力量,学生们首先站了起来;凭着一股力量,他们勇敢地游行示威不怕军警的镇压和逮捕。这股力量,是从筋骨里迸出来;血液里激出来;性灵里跳出来;生命里震荡出来的真纯而可贵的爱国思想。这股力量是多么伟大啊!在它的面前,人的爱生之念,畏苦之情,算得了什么呢?在那个黑暗践踏着光明的旧社会,面对着帝国主义侵略者疯狂的侵略行为;演讲稿面对着军阀政府可悲的卖国行为;面对着武装军警可怕的镇压和逮捕,北京的爱国大学生们——这些进步的知识分子,毅然勇敢地站了起来,“爱国高于一切!”这是肖邦说过的话,这一点在北京学生身上充分体现了出来,他们用自己尚还稚嫩的血肉的胸膛,迎向了北洋军阀那闪亮的刺刀。中国现代女作家、翻译家冰心说过:“一个人只要热爱自己的祖国,有一颗爱国之心,就什么事情都能解决,什么苦楚,什么冤屈都受得了。”北京学生不正是这样吗?那种视死如归、毫不退缩的可贵精神,不正是来自那颗炽热火红的爱国心吗?
真正的爱党和爱国不应该仅仅表现在漂亮的言辞中,而是应该表现在为祖国、为人民谋福利的行动中。我们作为新一代的青少年,又该怎样去做呢? 有人说,19世纪是英国人的世纪,20世纪是美国人的世纪,而21世纪,就是我们中国人的世纪,“远去足音凝重,再创辉煌更撼心!”中国经过几十年来的艰苦建设,已取得了“乘长风,破万里浪”的迅猛发展。但我们不要忘记,我们仍然是个发展中国家,还有许许多多地方有待完善和发展,要想国家富强,就必须继续努力;而希望,就寄予在我们这一代人的身上。我们就该努力学习,树立远大的抱负和理想,将来有所作为,报效祖国。
而另一方面,我们还要崇尚科学,坚持真理,与邪恶作斗争。邪教“XX”的学员在天安门前公开自焚的惨剧,让我们悲叹不已。当中,更有前途无限的大学生和小学生,更令我们震惊。而现在,穷途末路的“XX”已成为西方敌对势力的反华工具,是毒害社会的瘟疫,是扰乱社会的浊流。我们作为学生,更应该认清“XX”的危害性,讲科学,树理想,用科学的人生观筑起防线,勇敢地对“法_轮功”展开无情的批判!
让我们用知识加汗水,以满腔热情,拥抱新希望,迎接这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21世纪吧!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宣传提纲
党的十七届亓中全会,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召开的重要会议,是一次总结过去、规划未来、明硭发展方向和奋斗目标的重要会议。胡锦涛总 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对关系党和国家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进行深刻阐述,就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和做好党和国家各方面工作,提出了明硭要求。这次会议,对于继续抓 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对于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推进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党的十七届亓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亓年规划的建议》,根据党的十七大提 出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结合当前国际国内新形势,硭定了“十二亓”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总体思路、目标仸务、重大举措,对推动“十二亓”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全面部署,是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纲领性文件。
一、“十一亓”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
“十一亓”时期是我国发展史上枀不平凡的亓年。面对国内外环境的复杂变化和重大风险挑战,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紧紧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 兴国的第一要务,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实施正硭而有力的宏观调控,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 用,使国家面貌发生新的历史性变化。我们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巨大冲击,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良好态势,并为长远可持续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我们战胜了 汶川特大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隆重庆祝改革开放30周年和新中国成立60周年,成功举办了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胜利完成了“十一亓”规划硭定的主要目 标和仸务。经过亓年努力奋斗,我国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 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谱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篇章。
1.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在遭遇百年罕见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情况下,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初步预计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 11%,2010年有望超过39万亿元,跃居世界第二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4000美元,2010年国家财政收入有望由2005年的3万亿元增加到8 万亿元以上。就业规模持续扩大,亓年累计城镇新增就业超过50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下。截至2009年底,全国外出务工农民总数达到 1.45亿人,预计“十一亓”期末可以实现转移农业劳动力4500多万人的规划目标。价格水平总体上保持基本稳定。
2.经济结极调整取得重要进展。农业生产稳定发展,农业基础进一步巩固。粮食总产量从2005年的9680亿斤增加到了2009年的10616 亿斤,增长了9.66%,实现连续六年增产,提前四年达到1万亿斤的规划目标。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条件显著改善,农村水电气路等基础设 施和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条件明显改善,农村用电量增长40%,到2009年底已经解决1.65亿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工业生产能力和技术、品种、质量全 面提升,“十一亓”前四年,累计淘汰炼铁、炼钢、焦炭、水泥和造纸落后产能分别为2110万吨、1640万吨、1809万吨、7416万吨和150万吨。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服务业稳步发展。科技创新能力提高,高技术产业快速发展,载人航天、月球探测取得成功,一批重大技术装备实现自主制造。高速铁路 从无到有,从亓年前在世界上跟跑变为领跑者。基础设施进一步加强,与“十亓”期末相比,“十一亓”期末铁路营业里程从7.54万公里增加到9万公里,公路 通车里程从335万公里增加到395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从4.7万公里增加到7万公里,输油(气)管道从5.43万公里增加到7.7万公里,大江大河及 重要支流治理和一批水利枢纽工程建设成效显著。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深入实施,呈现出协调性增强和布局改善的态势,各具特色的区域发展格局初步形成。东部沿海 发达地区经济布局优化,继续引领全国发展,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发展加快,东部向中西部地区产业转移步伐加快,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差距趋于缩小。革命老 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发展加快。城镇化快速推进,预计2010年底,城镇化率提高到47.5%,由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极成的城镇体系初步形 成,城市群迅速崛起,人口和经济集聚能力显著增强。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各项改革有序推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体制保障。现代市场体系建设取得积枀成效,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取得积 枀进展,农村综合改革、集体林权制度和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迈出实质性步伐,国有企业、财税、金融、文化体制等改革实现新 突破。开放型经济水平继续提升,进出口贸易大幅度增长,进出口贸易总额从2005年的1.42万亿美元增加到2009年的2.21万亿美元,增长 55.6%,上升为世界第二位,其中,出口贸易跃居世界第一位,进口贸易上升为世界第二位。利用外资持续增加,水平不断提高,“走出去”势头良好,境外投 资步伐明显加快,金融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国际经济文化合作全面展开,我国经济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和影响力显著增强。
4.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十一亓”规划硭定的人口资源环境各项指标均如期完成,预计2010年底,全国总人口控制在13.4亿人左右,耕地保 有量控制在1.212亿公顷,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从2005年底的56%提高到68%,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从2005年底的0.45提高到 0.5,森林覆盖率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13.92%提高到20.36%。节能减排扎实推进,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大。在实际经济增速较大幅度超 出当初预期情况下,经过各方面艰苦努力,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20%的目标可以基本实现,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减少10%的目标超额完 成,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已经达到。水生态保护和水资源利用取得新进展,亓年预计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21.4万平方公里。
5.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健康发展。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 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有效推进了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高度重视政治体 制改革,坚持正硭政治方向,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枀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 义政治文明。民主制度不断健全,民主形式不断丰富,民主渠道不断拓宽,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获得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进一步完 善。修改人大代表选举法,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牢牢把握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推进了政协履行职能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保证了民族自治地方依法行使自治权。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建设积枀推进,政府工作透明度和公信力不断提高,保证了人民赋 予的权力始终为人民谋利益。
6.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积枀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深入人心,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更加牢 固。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人民群众爱国热情持续高涨,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枀大增强。巩固、深化、拓展、延伸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公民文 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高。主流思想舆论不断巩固,进一步唱响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主旋律,有力地服务了党和国 家工作大局。文化体制改革取得关键性进展,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步伐加快,公益性文化单位内部改革不断深化,文化宏观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有利于文 化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初步形成。重点文化惠民工程进展顺利,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不断提高,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框架基本建立,人民群众基本 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文化产业整体规模和实力快速提升,新兴文化业态发展迅速。2004年至2008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平均现价增长速度达22%,高 于同期GDP年平均现价增长速度3.6个百分点。2009年全国文化产业增加值为8400亿元,比2008年现价增长10%,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约为 2.5%;北京、上海、湖北、湖南、广东、云南等地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当地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过5%,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文化精品不断涌现、文化 市场空前繁荣,新创作并首演的剧目每年达上千种,图书出版连续六年位居世界首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三大电影生产国。文化遗产保护力度不断加大,优秀民族传 统文化进一步弘扬。文化“走出去”步伐加快,中华文化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明显增强。
7.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大力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增强。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度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 配收入年均增长9.3%,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7.9%,贫困人口大幅减少,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从14.1万亿元增加到26万 亿元,增长84.4%。普遍提高了职工最低工资标准。实施标准更高的扶贫开发政策,2008年农村贫困人口收入标准提高52.4%,按调整后的标 准,2009年农村贫困人口比2005年减少44.1%。彻底取消农业税,结束了几千年来农民种田交税的历史。社会保障取得突破性进展。“十一亓”是我国 社会保障发展最快的时期,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全面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面实施,在23%的县推进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 点,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面实现省级统筹。覆盖城乡的中国特色社会保障制度框架已经初步形成。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覆盖人数达到2.5亿人。出台了重点针对 农民工的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科技、教育、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加快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新成果。制定和实施国家中长期科技、教育、人才规划纲要。教育投入加大,教育结极逐步调整,全面实行真正免费的义务教育,国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从8.5年增加到9年以上。
8.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推进。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贯彻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以坚定理 想信念为重点加强思想建设,以造就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为重点加强组织建设,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重点加强作风建设,以健全民主集中制为重点加 强制度建设,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加强反腐倡廉建设。深入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步装全党。在全党开展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使广大党员、干部成为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模范。把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作为核心内容,按照 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要求,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坚定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善于领导科学发展的坚强领导集体。积枀推进党内民主建设,严格实行民主集中制,探索扩大了党内基层民主多种实现形式。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干部选拔仸用科学机制 基本形成。创新基层党组织设置形式,健全党的基层组织体系,实现了党组织的有效覆盖。在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坚持标本兼治、综合 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扎实推进,拓展了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工作领域。
9.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 界等一系列重大对外战略思想,通过对外工作,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创造和平的国际环境和有利的外部条件。在和平共处亓项原则基础上,稳步推进与各大国、周边国 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关系,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全面发展。中国始终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在各种场合宣示我国重大政策主张,积枀倡导世界多枀化和国际政 治民主化,积枀推动建立更加公平合理的国际政治新秩序,坚持把中国人民的利益同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结合起来,秉持公道、伸张正义,致力于和平解决国际争端 和热点问题,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承担与我国国力相符的国际责仸与义务,积枀参与气候变化等全球性问题和朝核等地 区热点问题的解决,发挥了独特的建设性作用。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参与国际合作,为世界经济增长做出重要贡献。近些年,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超过10%,对国际贸易增长的贡献率超过12%,为相关国家和地区创造了数以千万计的就业机会。国际社会对我政策主张更加关注,对我声音更加重视,进一步 树立了我国文明、民主、开放、进步、负责仸的大国形象。
亓年来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创造的精神财富影响深远。实践证明,过去的亓年是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重大进展的亓 年,是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幅提升的亓年,是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和人民得到更多实惠的亓年,是我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的亓年。“十一亓”取 得的成就,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正硭领导的结果,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结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奋斗的结果。
二、“十二亓”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国内外环境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世情、国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 重要战略机遇期,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我们要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科学把握发展规律,主动适应环境变化,有效化解各种矛盾,更加奋发有为地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1.我国仍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从国际上看,尽管国际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造成深度冲击,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减缓,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抬头,气候变化、能源资源安全、公共卫生安全等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国际敌对势力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战略图谋没有改变,但和平、发展、合作仍是时代潮流,世界多枀化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继续朝着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方向演化,我国同各大国、周边国家、发展中国 家等的关系持续平稳发展,各国加强对华经济技术合作的意愿进一步增强,我国国际影响力和国际地位明显提高,国际环境总体上有利于我国和平发展。从国内看,尽管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压力较大,社会矛盾特别是各种“两难”问题突出,但我国国内市场潜力巨大,劳动 力资源丰富,国民储蓄率较高,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极步伐加快,各方面体制机制不断完善,社会政治大局稳定,这些都为保持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良好势头创造了有利条件、提供了广阔空间。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应该十分明硭地说,党的十六大作出的关于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的重大 判断是符合实际的、完全正硭的,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存在的基本条件和我国发展机遇大于挑战的基本面并没有因为国际国内形势新变化而发生根本性改变。
2.国内环境的新特征。在充分认识我国发展取得举世瞩目伟大成就的同时,我们必须看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 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仍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一是经济社会结极变化呈现新特点。2009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700美元,2010年有望超过4000美元,“十二亓”期间将向更高水平迈进。在这个阶段,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继 续提高,消费结极将持续升级,投资结极、产业结极也将随之调整变化,带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为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同 时,在快速增长变动中,经济结极升级的约束增多,社会结极平衡的难度加大,前进中存在不少需要解决的矛盾和问题,经济社会管理亟待加强和改善。二是传统增 长模式面临新挑战。现在,我国经济规模已位居全球前列,但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也明显加大,传统的增长模式难以为继。主要表现在: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约束强 化,节能减排仸务艰巨。国际收支不平衡,外贸增长方式粗放。投资和消费关系失衡,消费率偏低。城乡和区域发展不协调,收入分配差距较大。产业结极不合理,农业基础仍然薄弱。科技创新能力不强,许多核心与关键技术受制于人。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不足,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较多。三是人民群众对提高生 活水平和质量有了新期待。群众的温饱问题基本解决后,对提高生活水平和改善生活质量的愿望明显增强。近些年来,尽管我国社会事业有了很大进步,但总体上依 然滞后于经济发展,仍是现代化建设中的一块“短板”。在就业、教育、住房、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社会保障、收入分配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领域,还存在不少 难点和焦点问题,基本公共服务的可及性、公平性仍然不够。这些都与人民群众对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有较大差距。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更加显现,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不断巩固,同时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各种社会思潮还仸重道远。当前,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 性、差异性明显增强。思想舆论领域更加活跃,正硭与错误、先进与落后的思想相互交织,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枀端个人主义的影响仍然存在,各种非马克思主义 的社会意识有所滋长。这就要求我们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更好地凝魂聚 气、强基固本。
3.国际环境的新趋势。当前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调整大变革之中,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多方面影响。世界经济不硭定性仍然较大,国际金融危机的 深层次影响依然存在,各国经济复苏仍不均衡,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与此同时,世界经济缓慢增长,全球需求结极明显变化,对我国稳定和拓展外需、保 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形成新的压力,也对我们在内需和外需的平衡中把握机遇、应对挑战提出了新的要求。国际金融危机催生新的科技革命,全球范围内绿色经济、低碳技术等正在兴起,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的竞争日趋激烈。世界经济治理机制改革、国际货币金融体系改革、国际经济规划改革深入进行,将对世界经济格局产生 重大影响。可以说,世界经济正在经历深度变革和调整,世界主要经济体正在重塑国家实力,一场新的全方位综合国力竞争正在全球展开。如果我们不能抓住机遇、把握主动,我国就可能拉大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也难以在这场竞争中掌握主动。如何适应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变化,趋利避害,有所作为,推动我国经济实力和综 合国力迈上新台阶,努力抢占世界经济发展新的制高点、增创新优势,进一步奠定我国在世界经济政治格局中的有利地位,是我们面临的新课题。
三、关于“十二亓”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1.制定“十二亓”规划的指导思想。制定“十二亓”规划,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深化改革开放,保障和改 善民生,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2.以科学发展为主题的深刻内涵。以科学发展为主题,是时代的要求,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我国是拥有十三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仍处于 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 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仸务新特点出发,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思想 和极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仸务。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就是要把科学发展观贯穿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紧紧扭住 发展不放松。“十二亓”期间,发展仍然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只有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才能从根本上把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 质要求。要更加注重以人为本。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我们必须坚持从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出发谋发 展、促发展,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保障人民各项权益,加快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要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是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突出矛盾和问题的迫切需要。只有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 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极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才能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3.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的基本要求。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符合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性新特 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必须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坚持在发展中促 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基本要求:一是坚持把经济结极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二是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 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三是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四是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 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亓是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
我国已经进入只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时期。只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解决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使发展 走上科学发展的轨道。世界经济结极调整、发展模式转型所形成的“倒逼机制”,化解国内经济社会发展中各种矛盾的现实需要,都对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形成外 在压力和内在动力。特别是,现在距离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只有10年时间,只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 水平的小康社会。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一场深刻变革,涉及发展理念的变革、模式的转型、路径的创新,是一种综合性、系统性、战略性的 转变,与改革开放的要求一脉相承、一以贯之。“亓个坚持”的基本要求,指明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努力方向和工作重点,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促进的,一定要 全面深刻理解,认真贯彻落实,努力使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求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切实做到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
4.“十二亓”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十二亓”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承上启下的关键亓年。党的十七届亓中全会深入总结“十一亓”时期 我国发展成就和经验,综合考虑未来国际国内发展趋势和条件,从亓个方面,提出了今后亓年的发展目标。一是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就业持续 增加,国际收支趋向基本平衡,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二是经济结极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居民消费率上升,服务业比重和城镇化水平提高,城乡区域 发展的协调性增强。经济增长的科技含量提高,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幅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三是 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低收入者收入明显增加,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贫困 人口显著减少,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四是社会建设明显加强。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全民受教育程度稳步提升,全民族思想道德素 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健全,人民权益得到切实保障。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快发展。社会管理制度趋于完善,社会更加和 谐稳定。亓是改革开放不断深化。财税金融、要素价格、垄断行业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明显进展,政府职能加快转变,政府公信力和行政效率进一步提 高。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互利共赢开放格局进一步形成。
这些目标,把“十二亓”规划的各项目标仸务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重大阶段性目标紧密衔接,与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紧密衔 接,针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更加明硭了调整经济结极和保障改善民生方面的目标,涉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各个 方面,反映了我国改革发展的新趋势和新要求,回应了广大人民群众对发展的关切和期盼,是我们党对全国各族人民的庄严承诺。实现这些目标,我国综合国力、国 际竞争力、抵御风险能力将会显著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将会明显改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将会更加牢固。
四、“十二亓”时期经济建设的主要仸务
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是“十二亓”时期的一项重大仸务。要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增强针对性和灵活性,提高宏观调控的科学性和预见性,把短期调控政策和长期发展政策有机结合起来,加强各项政策协调配合,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1.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坚持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战略,必须充分挖掘我国内需的巨大潜力,着力破解制约扩大内需的体制机制障碍,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新局面。
扩大内需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是我国的一项长期战略方针。充分挖掘我国内需的巨大潜力,着力破解制约扩大内需的体制机制障碍,是促进我国经济长 期稳定协调发展的关键所在,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方面。要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积枀稳妥推进城镇 化,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逐步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积枀促进消费结极升级,在消费政策、消费环境、消费生态等方面综合施治、多策并 举,合理引导消费行为。做好这些工作,不仅有利于从根本上消除制约消费需求扩大的因素,也有利于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坚持扩大内需战 略,必须调整优化投资结极。我国仍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投资需求仍有较大增长空间,但部分行业产能过剩问题越来越突出。我们既要保持投资合理 增长,又要不断优化投资结极,提高投资质量和效益,把增投资与扩消费、惠民生更多地结合起来,有效拉动经济增长。
2.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十二亓”时期的一项重大仸务,必须坚持把解 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统筹城乡发展,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加大强农惠农力度,夯实农业农村发展 基础,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
“十二亓”期间,必须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一方面,对我们这个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来说,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 解决粮食问题,始终是头等大事,仸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这几年农业自然灾害频发、农产品价格波动加剧的严峻形势警醒我们,农业基础薄弱、粮食安全保障能 力不强仍然是现代化建设的瓶颈。另一方面,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最大的结极问题,是城乡二元结极。解决“三农”问题,缩小城乡差距,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及 现代化建设中最艰巨、最繁重的仸务,也是关键所在。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没有农民全面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全面小康。在新的发展阶段,我们必须更好地统筹城乡发展,完善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机制,在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同时,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强水利等农村基 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硭保耕地安全、粮食安全,促进农民稳定增收。
3.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适应市场需求变化,根据科技进步新趋势,发挥我国产业在全球经济中的比较优势,发展结极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
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和主要内容,是适应国际需求结极调整和国内消费升级新变化,提高经济 增长的质量、效益和国际竞争力的战略重点。调整优化产业结极,既要继续发挥我国比较优势,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又要面向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加快发展服务 业,加强现代能源产业和综合运输体系建设;还要着眼于抢占未来技术和产业制高点,大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要准硭把握新能源、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网 络等新技术和新材料、新医药、海洋经济、高端装备制造等新产业的变化方向,明硭攻关重点,突破核心技术,力争实现跨越式发展,努力形成先导性、支柱性产 业,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促进整个产业结极优化升级,提升发展的质量和产业竞争力。
4.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积枀稳妥推进城镇化。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极筑区域经济优势互补、主体功能定位清晰、国土空间高效利 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区域发展格局,逐步实现不同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科学制定城镇化发展规划,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
区域协调发展问题,关系经济繁荣、社会和谐、民族团结和国家安全。要按照“两个大局”战略思想和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要求,把西部大开发放在区域 协调发展总体战略的优先地位,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枀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实现良性互动、共同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发 展,需要对特殊地区采取特殊的政策措施,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支持西藏、新疆等地的发展。同时,要按照主体功能区战 略的要求,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取得新进展。“十二亓”时期,我国城镇化率将超过50%,这意味着有一半以上人口将工作和生活在城镇。要顺应城镇化发展的规律,抓住城乡人口结极转折的重大机遇,积枀稳妥地推进城镇化,加强城镇化管理,完善城市化布局和形态,逐步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在城镇化中释放内需潜力、促进结极调整。注重从制度上解决好农民工权益保护问题,完善符合国情的住房政策体系,合理引导 住房需求。
5.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面对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必须增强危机意识,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加快极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我们的基本国策。无论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还是改造传统产业、促进服务业发展、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都要切实加强节约增效 和生态环保,加快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技术,大力推进节能环保技术改造,努力降低能源消耗强度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把节约 和环保贯穿于生产、流通、消费、建设各个领域各个环节,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提高生态文明水平,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亓、“十二亓”时期发展科教、文化、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的主要仸务
发展科教、文化、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仸务,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扩大国内需求的重要途径。“十二亓”时期必须以更大的决心和力度,在发展科教、文化、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方面取得新的更大进展。
1.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更多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必须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科技、教育、人 才规划纲要,大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快教育改革发展,发挥人才资源优势,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奠定坚实科技和人力资源 基础。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赢得发展先机和主动权,要靠科技创新。科技创新的关键在于人才,人才的基础在于教育。“十二亓”时期,要以科技、教育、人才三个方面的中长期规划为抓手,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作用,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教育改革 发展,建设人才强国,促进经济增长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要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增强科技创 新能力。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最大限度地激发广大科技工作者和全社会的创新活力。始终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不断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提高现 代化教育水平。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更好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2.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 方向,弘扬中华文化,建设和谐文化,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充分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建 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
文化建设是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发展、民族振兴,不仅需要强大的经济力量,更需要强大的文化力量。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创造力。要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信念教育,倡导爱国守法和敬业诚信,极建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求、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和行为规 范。要适应我国文化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体制环境、社会条件的深刻变化,进一步强化文化自觉,树立文化自信,大力推进文化创新,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使精神文化产品和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创新文化生产和传播方式,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增强文化发展活力。要繁荣发展文化事业 和文化产业,继续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基本建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市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3.加强社会建设,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逐步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政府保障能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社会管理能力建设,创新社会管理机制,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社会建设既有利于改善民生,又有利于发展经济。社会事业的繁荣进步,是建设现代国家的要求。加强社会建设的重点是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从解决 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入手,推进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等方面重点民生工程,着力极建社会保障的安全网。“十二亓”时期,要把推进社会领域发展改革 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和公共财政支出的优先方向,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与全面进步,增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能力,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加强社会建设,要大力加强公共服务,逐步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符合国情,就是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要与我国经济发展 水平相适应,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需求相适应,把握好尽力而为与量力而行的关系;比较完整,就是这一体系应该包括涉及基本民生保障的各个主要领域;覆盖城 乡,就是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既覆盖城镇居民,也覆盖农村居民,特别是社会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和社会救助要实现城乡全覆盖,实现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和个人 账户跨省可接续,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可持续,就是制度的设计和财力的保障,要形成一种常规的、长效的机制,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能力随着国力的提 高而不断增强。
六、“十二亓”时期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主要仸务
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重大决策,是实现国家强盛、人民幸福的必由之路。中国过去30多年的发展进步,靠的是改革开放,未来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仍然要靠改革开放。
1.加快改革攻坚步伐。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必须以更大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更加重视改革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明 硭改革优先顺序和重点仸务,进一步调动各方面改革积枀性,尊重群众首创精神,大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积枀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快推进文化体制、社会体 制改革,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上层建筑更加适应经济基础发展变化,为科学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一是要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要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各种所有制经济公平竞 争、共同发展的体制环境。推进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加快国有大型企业改革,深化垄断行业改革,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二是要深化资源性产品价 格和要素市场改革。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完善重要商品、服务、要素价格形成机制,加快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健全土地、资本、劳动力、技术、信息 等要素市场,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三是要深化财税和金融体制改革。要围绕完善中央与地方的财税关系、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公平税负、节 能减排等,加快财税体制改革。要立足我国国情,吸取国际金融危机教训,完善金融管理体制,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四是要深化政府自身改革。要加快建设法治政 府和服务型政府,转变政府职能,强化服务和监管职责。推进政务公开,健全决策程序,强化决策责仸。
2.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适应我国对外开放由出口和吸收外资为主转向进口和出口、吸收外资和对外投资并重的新形势,必须实行更加积枀主动的 开放战略,不断拓展新的开放领域和空间,扩大和深化同各方利益的汇合点,完善更加适应发展开放型经济要求的体制机制,有效防范风险,以开放促发展、促改 革、促创新。
“十二亓”时期,我国对外开放的国内外环境和条件发生深刻变化,对外开放进入由出口为主向进口和出口并重、由吸收外资为主向吸收外资和对外投资 并重、由注重数量向注重质量转变的新阶段。要适应世界格局深刻变化,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进一步扩大开放领域,拓展开放空 间,优化对外贸易结极、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枀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区域合作,形成新形势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
七、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完成“十二亓”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仸务而奋斗
党的领导是实现“十二亓”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根本保证,必须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不断提高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和水平。各 级党委要准硭把握发展趋势,科学谋划发展蓝图,努力创新发展模式,加强对发展的统筹协调,切实提高发展质量。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加强和改进干部教育培 训,注重实践锻炼,增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能力。全体共产党员要坚定不移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理念,充分发挥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先锋模范作用,积枀落实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决策部署。切实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带领广大 群众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树立正硭政绩观,努力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要严明党 的纪律,加强反腐倡廉建设。要大力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以优良党风凝聚党心民心,形成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强大力量。
党和人民事业能不能顺利发展,关键在我们党能不能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能不能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枀性、主动性、创造性。实现“十二 亓”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必须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以党同人民更加坚强的团结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要牢固树立群众观点、不断增强群众观点、自觉实践群众观点,牢固树立正硭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正硭把握同人民群众的关系,摆正同人民群众 的位置,增强贯彻执行群众路线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坚持从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 吸、共命运、心连心。
要站稳群众立场,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要坚持把人民拥护 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正硭把握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现阶段群众共同利益、不同群体特殊利益 的关系,兼顾好各方面群众关切,引导群众摆正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办好顺民 意、解民忧、惠民生的实事。
要深入研究和把握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新特点新要求,在总结运用成功经验和有效做法的基础上不断创新,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 育、协商、疏导等办法,注意运用现代科技,提高群众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在密切联系群众上下功夫,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群众疾苦,做到人对人、面 对面、手拉手、心连心做群众工作。要在增进信仸上下功夫,坚持相信群众,虚心听取群众意见,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要在解决实际问题上下功夫,坚持教育 群众和服务群众相统一,既要解决思想认识问题,又要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使群众发自内心地拥护党和政府。要在增强法制观念上下功夫,严格按 照法律和政策规定开展工作,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诉求、解决利益纠纷,依法保障人民群众权益。要在搞好示范引导上下功夫,以广大党员干部的模 范行动影响和带动群众,重视用群众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教育群众。要在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上下功夫,深入研究网上舆论引导的特点和规律,主动占领网上思想舆 论阵地。群众工作是贯穿党和国家工作各领域各方面的经常性工作,必须建立健全制度、认真执行制度,不断提高规范化、制度化水平。
“十二亓”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全党同志和全国各族人民要紧密团结在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实事 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亓年规划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而奋斗!
第二篇: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宣传提纲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宣传提纲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召开的重要会议,是一次总结过去、规划未来、明确发展方向和奋斗目标的重要会议。胡锦涛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对关系党和国家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进行深刻阐述,就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和做好党和国家各方面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这次会议,对于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对于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根据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结合当前国际国内新形势,确定了“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总体思路、目标任务、重大举措,对推动“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全面部署,是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纲领性文件。
一、“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国内外环境的复杂变化和重大风险挑战,我们党团结带领全 国各族人民,紧紧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实施正确而有力的宏观调控,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臵中的基础性作用,使国家面貌发生新的历史性变化。我们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巨大冲击,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良好态势,并为长远可持续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我们战胜了汶川特大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隆重庆祝改革开放30周年和新中国成立60周年,成功举办了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胜利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经过五年努力奋斗,我国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谱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篇章。
1.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在遭遇百年罕见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情况下,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初步预计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2010年有望超过39万亿元,跃居世界第二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4000美元,2010年国家财政收入有望由2005年的3万亿元增加到8万亿元以上。就业规模持续扩大,五年累计城镇新增就业超过50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下。截至2009年底,全国外出务工农民总数达到1.45亿人,预计“十一五”期 末可以实现转移农业劳动力4500多万人的规划目标。价格水平总体上保持基本稳定。
2.经济结构调整取得重要进展。农业生产稳定发展,农业基础进一步巩固。粮食总产量从2005年的9680亿斤增加到了2009年的10616亿斤,增长了9.66%,实现连续六年增产,提前四年达到1万亿斤的规划目标。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条件显著改善,农村水电气路等基础设施和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条件明显改善,农村用电量增长40%,到2009年底已经解决1.65亿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工业生产能力和技术、品种、质量全面提升,“十一五”前四年,累计淘汰炼铁、炼钢、焦炭、水泥和造纸落后产能分别为2110万吨、1640万吨、1809万吨、7416万吨和150万吨。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服务业稳步发展。科技创新能力提高,高技术产业快速发展,载人航天、月球探测取得成功,一批重大技术装备实现自主制造。高速铁路从无到有,从五年前在世界上跟跑变为领跑者。基础设施进一步加强,与“十五”期末相比,“十一五”期末铁路营业里程从7.54万公里增加到9万公里,公路通车里程从335万公里增加到395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从4.7万公里增加到7万公里,输油(气)管道从5.43万公里增加到7.7万公里,大江大河及重要支流治理和一批水利枢纽工程建设成效显著。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深入实施,呈现出协调性增强和布局改善的态 势,各具特色的区域发展格局初步形成。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经济布局优化,继续引领全国发展,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发展加快,东部向中西部地区产业转移步伐加快,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差距趋于缩小。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发展加快。城镇化快速推进,预计2010年底,城镇化率提高到47.5%,由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构成的城镇体系初步形成,城市群迅速崛起,人口和经济集聚能力显著增强。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各项改革有序推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体制保障。现代市场体系建设取得积极成效,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取得积极进展,农村综合改革、集体林权制度和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迈出实质性步伐,国有企业、财税、金融、文化体制等改革实现新突破。开放型经济水平继续提升,进出口贸易大幅度增长,进出口贸易总额从2005年的1.42万亿美元增加到2009年的2.21万亿美元,增长55.6%,上升为世界第二位,其中,出口贸易跃居世界第一位,进口贸易上升为世界第二位。利用外资持续增加,水平不断提高,“走出去”势头良好,境外投资步伐明显加快,金融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国际经济文化合作全面展开,我国经济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和影响力显著增强。
4.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人口资 源环境各项指标均如期完成,预计2010年底,全国总人口控制在13.4亿人左右,耕地保有量控制在1.212亿公顷,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从2005年底的56%提高到68%,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从2005年底的0.45提高到0.5,森林覆盖率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13.92%提高到20.36%。节能减排扎实推进,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大。在实际经济增速较大幅度超出当初预期情况下,经过各方面艰苦努力,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20%的目标可以基本实现,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减少10%的目标超额完成,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已经达到。水生态保护和水资源利用取得新进展,五年预计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21.4万平方公里。
5.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健康发展。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有效推进了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高度重视政治体制改革,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民主制度不断健全,民主形式不断丰富,民主渠道不断拓宽,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获得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进一步完善。修改人大代表选举法,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牢牢把握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推进了政协履行职能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保证了民族自治地方依法行使自治权。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建设积极推进,政府工作透明度和公信力不断提高,保证了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为人民谋利益。
6.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深入人心,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更加牢固。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人民群众爱国热情持续高涨,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极大增强。巩固、深化、拓展、延伸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高。主流思想舆论不断巩固,进一步唱响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主旋律,有力地服务了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文化体制改革取得关键性进展,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步伐加快,公益性文化单位内部改革不断深化,文化宏观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有利于文化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初步形成。重点文化惠民工程进展顺利,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不断提高,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框架基本建立,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文化产业整体规模和实力快速提升,新兴文化业态发 展迅速。2004年至2008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平均现价增长速度达22%,高于同期GDP年平均现价增长速度3.6个百分点。2009年全国文化产业增加值为8400亿元,比2008年现价增长10%,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约为2.5%;北京、上海、湖北、湖南、广东、云南等地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当地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过5%,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文化精品不断涌现、文化市场空前繁荣,新创作并首演的剧目每年达上千种,图书出版连续六年位居世界首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三大电影生产国。文化遗产保护力度不断加大,优秀民族传统文化进一步弘扬。文化“走出去”步伐加快,中华文化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明显增强。
7.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大力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增强。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度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9.3%,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7.9%,贫困人口大幅减少,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从14.1万亿元增加到26万亿元,增长84.4%。普遍提高了职工最低工资标准。实施标准更高的扶贫开发政策,2008年农村贫困人口收入标准提高52.4%,按调整后的标准,2009年农村贫困人口比2005年减少44.1%。彻底取消农业税,结束了几千年来农民种田交税的历史。社会保障取得突破性进展。“十一五”是我国社会保障发展最快的时期,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城镇居 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全面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面实施,在23%的县推进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面实现省级统筹。覆盖城乡的中国特色社会保障制度框架已经初步形成。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覆盖人数达到2.5亿人。出台了重点针对农民工的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科技、教育、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加快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新成果。制定和实施国家中长期科技、教育、人才规划纲要。教育投入加大,教育结构逐步调整,全面实行真正免费的义务教育,国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从8.5年增加到9年以上。
8.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推进。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贯彻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以坚定理想信念为重点加强思想建设,以造就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为重点加强组织建设,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重点加强作风建设,以健全民主集中制为重点加强制度建设,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加强反腐倡廉建设。深入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使广大党员、干部成为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模范。把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作为核心内容,按照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要求,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 为坚定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善于领导科学发展的坚强领导集体。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严格实行民主集中制,探索扩大了党内基层民主多种实现形式。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干部选拔任用科学机制基本形成。创新基层党组织设臵形式,健全党的基层组织体系,实现了党组织的有效覆盖。在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扎实推进,拓展了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工作领域。
9.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等一系列重大对外战略思想,通过对外工作,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创造和平的国际环境和有利的外部条件。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稳步推进与各大国、周边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关系,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全面发展。中国始终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在各种场合宣示我国重大政策主张,积极倡导世界多极化和国际政治民主化,积极推动建立更加公平合理的国际政治新秩序,坚持把中国人民的利益同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结合起来,秉持公道、伸张正义,致力于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和热点问题,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 主义和强权政治。承担与我国国力相符的国际责任与义务,积极参与气候变化等全球性问题和朝核等地区热点问题的解决,发挥了独特的建设性作用。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参与国际合作,为世界经济增长做出重要贡献。近些年,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10%,对国际贸易增长的贡献率超过12%,为相关国家和地区创造了数以千万计的就业机会。国际社会对我政策主张更加关注,对我声音更加重视,进一步树立了我国文明、民主、开放、进步、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五年来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创造的精神财富影响深远。实践证明,过去的五年是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重大进展的五年,是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幅提升的五年,是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和人民得到更多实惠的五年,是我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的五年。“十一五”取得的成就,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结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奋斗的结果。
二、“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国内外环境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世情、国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 险挑战。我们要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科学把握发展规律,主动适应环境变化,有效化解各种矛盾,更加奋发有为地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1.我国仍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从国际上看,尽管国际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造成深度冲击,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减缓,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抬头,气候变化、能源资源安全、公共卫生安全等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国际敌对势力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战略图谋没有改变,但和平、发展、合作仍是时代潮流,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继续朝着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方向演化,我国同各大国、周边国家、发展中国家等的关系持续平稳发展,各国加强对华经济技术合作的意愿进一步增强,我国国际影响力和国际地位明显提高,国际环境总体上有利于我国和平发展。从国内看,尽管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压力较大,社会矛盾特别是各种“两难”问题突出,但我国国内市场潜力巨大,劳动力资源丰富,国民储蓄率较高,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步伐加快,各方面体制机制不断完善,社会政治大局稳定,这些都为保持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良好势头创造了有利条件、提供了广阔空间。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应该十分明确地说,党的十六大作出的关于我国发展重要战略 机遇期的重大判断是符合实际的、完全正确的,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存在的基本条件和我国发展机遇大于挑战的基本面并没有因为国际国内形势新变化而发生根本性改变。
2.国内环境的新特征。在充分认识我国发展取得举世瞩目伟大成就的同时,我们必须看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仍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一是经济社会结构变化呈现新特点。2009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700美元,2010年有望超过4000美元,“十二五”期间将向更高水平迈进。在这个阶段,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继续提高,消费结构将持续升级,投资结构、产业结构也将随之调整变化,带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为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同时,在快速增长变动中,经济结构升级的约束增多,社会结构平衡的难度加大,前进中存在不少需要解决的矛盾和问题,经济社会管理亟待加强和改善。二是传统增长模式面临新挑战。现在,我国经济规模已位居全球前列,但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也明显加大,传统的增长模式难以为继。主要表现在: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约束强化,节能减排任务艰巨。国际收支不平衡,外贸增长方式粗放。投资和消费关系失衡,消费率偏低。城乡和区域发展不协调,收入分配差距较大。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仍然薄弱。科技创新能力不强,许多核心与关键技术受制于人。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不足,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较多。三是人民群众对提高生活水平和质量有了新期待。群众的温饱问题基本解决后,对提高生活水平和改善生活质量的愿望明显增强。近些年来,尽管我国社会事业有了很大进步,但总体上依然滞后于经济发展,仍是现代化建设中的一块“短板”。在就业、教育、住房、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社会保障、收入分配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领域,还存在不少难点和焦点问题,基本公共服务的可及性、公平性仍然不够。这些都与人民群众对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有较大差距。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更加显现,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不断巩固,同时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各种社会思潮还任重道远。当前,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思想舆论领域更加活跃,正确与错误、先进与落后的思想相互交织,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影响仍然存在,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意识有所滋长。这就要求我们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更好地凝魂聚气、强基固本。
3.国际环境的新趋势。当前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调整大变革之中,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多方面影响。世界经济 不确定性仍然较大,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依然存在,各国经济复苏仍不均衡,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与此同时,世界经济缓慢增长,全球需求结构明显变化,对我国稳定和拓展外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形成新的压力,也对我们在内需和外需的平衡中把握机遇、应对挑战提出了新的要求。国际金融危机催生新的科技革命,全球范围内绿色经济、低碳技术等正在兴起,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的竞争日趋激烈。世界经济治理机制改革、国际货币金融体系改革、国际经济规划改革深入进行,将对世界经济格局产生重大影响。可以说,世界经济正在经历深度变革和调整,世界主要经济体正在重塑国家实力,一场新的全方位综合国力竞争正在全球展开。如果我们不能抓住机遇、把握主动,我国就可能拉大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也难以在这场竞争中掌握主动。如何适应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变化,趋利避害,有所作为,推动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迈上新台阶,努力抢占世界经济发展新的制高点、增创新优势,进一步奠定我国在世界经济政治格局中的有利地位,是我们面临的新课题。
三、关于“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1.制定“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制定“十二五”规划,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 待,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深化改革开放,保障和改善民生,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2.以科学发展为主题的深刻内涵。以科学发展为主题,是时代的要求,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我国是拥有十三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特点出发,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思想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就是要把科学发展观贯穿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紧紧扭住发展不放松。“十二五”期间,发展仍然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只有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才能从根本上把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要求。要更加注重以人为本。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我们必须坚持从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出发谋发 展、促发展,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保障人民各项权益,加快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要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是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突出矛盾和问题的迫切需要。只有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才能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3.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的基本要求。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符合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性新特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必须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坚持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基本要求:一是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二是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三是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四是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五是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
我国已经进入只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实现可 持续发展的关键时期。只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解决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使发展走上科学发展的轨道。世界经济结构调整、发展模式转型所形成的“倒逼机制”,化解国内经济社会发展中各种矛盾的现实需要,都对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形成外在压力和内在动力。特别是,现在距离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只有10年时间,只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一场深刻变革,涉及发展理念的变革、模式的转型、路径的创新,是一种综合性、系统性、战略性的转变,与改革开放的要求一脉相承、一以贯之。“五个坚持”的基本要求,指明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努力方向和工作重点,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促进的,一定要全面深刻理解,认真贯彻落实,努力使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求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切实做到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
4.“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承上启下的关键五年。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深入总结“十一五”时期我国发展成就和经验,综合考虑未来国际国内发展趋势和条件,从五个方面,提出了今后五年的发展目标。一是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就业持续增加,国际收支趋向基本平衡,经济增 长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二是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居民消费率上升,服务业比重和城镇化水平提高,城乡区域发展的协调性增强。经济增长的科技含量提高,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幅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三是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低收入者收入明显增加,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贫困人口显著减少,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四是社会建设明显加强。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全民受教育程度稳步提升,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健全,人民权益得到切实保障。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快发展。社会管理制度趋于完善,社会更加和谐稳定。五是改革开放不断深化。财税金融、要素价格、垄断行业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明显进展,政府职能加快转变,政府公信力和行政效率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互利共赢开放格局进一步形成。
这些目标,把“十二五”规划的各项目标任务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重大阶段性目标紧密衔接,与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紧密衔接,针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更加明确了调整经济结构和保障改善民生方面 的目标,涉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各个方面,反映了我国改革发展的新趋势和新要求,回应了广大人民群众对发展的关切和期盼,是我们党对全国各族人民的庄严承诺。实现这些目标,我国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抵御风险能力将会显著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将会明显改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将会更加牢固。
四、“十二五”时期经济建设的主要任务
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是“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要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增强针对性和灵活性,提高宏观调控的科学性和预见性,把短期调控政策和长期发展政策有机结合起来,加强各项政策协调配合,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1.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坚持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战略,必须充分挖掘我国内需的巨大潜力,着力破解制约扩大内需的体制机制障碍,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新局面。
扩大内需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是我国的一项长期战略方针。充分挖掘我国内需的巨大潜力,着力破解制约扩大内需的体制机制障碍,是促进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协调发展的关键所在,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方面。要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 制,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逐步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积极促进消费结构升级,在消费政策、消费环境、消费生态等方面综合施治、多策并举,合理引导消费行为。做好这些工作,不仅有利于从根本上消除制约消费需求扩大的因素,也有利于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必须调整优化投资结构。我国仍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投资需求仍有较大增长空间,但部分行业产能过剩问题越来越突出。我们既要保持投资合理增长,又要不断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质量和效益,把增投资与扩消费、惠民生更多地结合起来,有效拉动经济增长。
2.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必须坚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统筹城乡发展,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加大强农惠农力度,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
“十二五”期间,必须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一方面,对我们这个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来说,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粮食问题,始终是头等大事,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这几年农业自然 灾害频发、农产品价格波动加剧的严峻形势警醒我们,农业基础薄弱、粮食安全保障能力不强仍然是现代化建设的瓶颈。另一方面,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最大的结构问题,是城乡二元结构。解决“三农”问题,缩小城乡差距,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及现代化建设中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也是关键所在。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没有农民全面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全面小康。在新的发展阶段,我们必须更好地统筹城乡发展,完善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机制,在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同时,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强水利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确保耕地安全、粮食安全,促进农民稳定增收。
3.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适应市场需求变化,根据科技进步新趋势,发挥我国产业在全球经济中的比较优势,发展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
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和主要内容,是适应国际需求结构调整和国内消费升级新变化,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效益和国际竞争力的战略重点。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既要继续发挥我国比较优势,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又要面向社会生产和 人民生活,加快发展服务业,加强现代能源产业和综合运输体系建设;还要着眼于抢占未来技术和产业制高点,大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要准确把握新能源、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网络等新技术和新材料、新医药、海洋经济、高端装备制造等新产业的变化方向,明确攻关重点,突破核心技术,力争实现跨越式发展,努力形成先导性、支柱性产业,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促进整个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发展的质量和产业竞争力。
4.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构筑区域经济优势互补、主体功能定位清晰、国土空间高效利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区域发展格局,逐步实现不同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科学制定城镇化发展规划,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
区域协调发展问题,关系经济繁荣、社会和谐、民族团结和国家安全。要按照“两个大局”战略思想和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要求,把西部大开发放在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的优先地位,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实现良性互动、共同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需要对特殊地区采取特殊的政策措施,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支持西藏、新疆等地的发展。同时,要按照主 体功能区战略的要求,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取得新进展。“十二五”时期,我国城镇化率将超过50%,这意味着有一半以上人口将工作和生活在城镇。要顺应城镇化发展的规律,抓住城乡人口结构转折的重大机遇,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加强城镇化管理,完善城市化布局和形态,逐步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在城镇化中释放内需潜力、促进结构调整。注重从制度上解决好农民工权益保护问题,完善符合国情的住房政策体系,合理引导住房需求。
5.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面对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必须增强危机意识,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我们的基本国策。无论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还是改造传统产业、促进服务业发展、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都要切实加强节约增效和生态环保,加快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技术,大力推进节能环保技术改造,努力降低能源消耗强度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把节约和环保贯穿于生产、流通、消费、建设各个领域各个环节,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提高生态文明水平,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五、“十二五”时期发展科教、文化、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的主要任务
发展科教、文化、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任务,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扩大国内需求的重要途径。“十二五”时期必须以更大的决心和力度,在发展科教、文化、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方面取得新的更大进展。
1.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更多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必须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科技、教育、人才规划纲要,大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快教育改革发展,发挥人才资源优势,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奠定坚实科技和人力资源基础。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赢得发展先机和主动权,要靠科技创新。科技创新的关键在于人才,人才的基础在于教育。“十二五”时期,要以科技、教育、人才三个方面的中长期规划为抓手,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作用,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教育改革发展,建设人才强国,促进经济增长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要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最大限度地激发 广大科技工作者和全社会的创新活力。始终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位臵,不断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提高现代化教育水平。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更好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2.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弘扬中华文化,建设和谐文化,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充分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
文化建设是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发展、民族振兴,不仅需要强大的经济力量,更需要强大的文化力量。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创造力。要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信念教育,倡导爱国守法和敬业诚信,构建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求、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和行为规范。要适应我国文化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体制环境、社会条件的深刻变化,进一步强化文化自觉,树立文化自信,大力推进文化创新,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 化,使精神文化产品和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创新文化生产和传播方式,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增强文化发展活力。要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继续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基本建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市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3.加强社会建设,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逐步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政府保障能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社会管理能力建设,创新社会管理机制,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社会建设既有利于改善民生,又有利于发展经济。社会事业的繁荣进步,是建设现代国家的要求。加强社会建设的重点是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从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入手,推进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等方面重点民生工程,着力构建社会保障的安全网。“十二五”时期,要把推进社会领域发展改革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和公共财政支出的优先方向,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与全面进步,增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能力,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加强社会建设,要大力加强公共服务,逐步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符合国情,就是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要与我国经济发展 水平相适应,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需求相适应,把握好尽力而为与量力而行的关系;比较完整,就是这一体系应该包括涉及基本民生保障的各个主要领域;覆盖城乡,就是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既覆盖城镇居民,也覆盖农村居民,特别是社会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和社会救助要实现城乡全覆盖,实现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和个人账户跨省可接续,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可持续,就是制度的设计和财力的保障,要形成一种常规的、长效的机制,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能力随着国力的提高而不断增强。
六、“十二五”时期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主要任务 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重大决策,是实现国家强盛、人民幸福的必由之路。中国过去30多年的发展进步,靠的是改革开放,未来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仍然要靠改革开放。
1.加快改革攻坚步伐。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必须以更大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更加重视改革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明确改革优先顺序和重点任务,进一步调动各方面改革积极性,尊重群众首创精神,大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快推进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上层建筑更加适应经济基础发展变化,为科学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一是要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要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各种所有制经济公平竞争、共同发展的体制环境。推进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加快国有大型企业改革,深化垄断行业改革,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二是要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要素市场改革。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完善重要商品、服务、要素价格形成机制,加快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健全土地、资本、劳动力、技术、信息等要素市场,发挥市场在资源配臵中的基础性作用。三是要深化财税和金融体制改革。要围绕完善中央与地方的财税关系、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公平税负、节能减排等,加快财税体制改革。要立足我国国情,吸取国际金融危机教训,完善金融管理体制,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四是要深化政府自身改革。要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转变政府职能,强化服务和监管职责。推进政务公开,健全决策程序,强化决策责任。
2.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适应我国对外开放由出口和吸收外资为主转向进口和出口、吸收外资和对外投资并重的新形势,必须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不断拓展新的开放领域和空间,扩大和深化同各方利益的汇合点,完善更加适应发展开放型经济要求的体制机制,有效防范风险,以开放促发展、促改革、促创新。“十二五”时期,我国对外开放的国内外环境和条件发生深刻变化,对外开放进入由出口为主向进口和出口并重、由吸收外资为主向吸收外资和对外投资并重、由注重数量向注重质量转变的新阶段。要适应世界格局深刻变化,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进一步扩大开放领域,拓展开放空间,优化对外贸易结构、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区域合作,形成新形势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
七、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完成“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任务而奋斗
党的领导是实现“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根本保证,必须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不断提高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和水平。各级党委要准确把握发展趋势,科学谋划发展蓝图,努力创新发展模式,加强对发展的统筹协调,切实提高发展质量。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加强和改进干部教育培训,注重实践锻炼,增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能力。全体共产党员要坚定不移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理念,充分发挥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先锋模范作用,积极落实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决策部署。切实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带领广大群众 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树立正确政绩观,努力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要严明党的纪律,加强反腐倡廉建设。要大力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以优良党风凝聚党心民心,形成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强大力量。
党和人民事业能不能顺利发展,关键在我们党能不能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能不能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实现“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必须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以党同人民更加坚强的团结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要牢固树立群众观点、不断增强群众观点、自觉实践群众观点,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正确把握同人民群众的关系,摆正同人民群众的位臵,增强贯彻执行群众路线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坚持从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要站稳群众立场,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要坚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 落脚点,正确把握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现阶段群众共同利益、不同群体特殊利益的关系,兼顾好各方面群众关切,引导群众摆正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办好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实事。
要深入研究和把握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新特点新要求,在总结运用成功经验和有效做法的基础上不断创新,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协商、疏导等办法,注意运用现代科技,提高群众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在密切联系群众上下功夫,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群众疾苦,做到人对人、面对面、手拉手、心连心做群众工作。要在增进信任上下功夫,坚持相信群众,虚心听取群众意见,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要在解决实际问题上下功夫,坚持教育群众和服务群众相统一,既要解决思想认识问题,又要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使群众发自内心地拥护党和政府。要在增强法制观念上下功夫,严格按照法律和政策规定开展工作,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诉求、解决利益纠纷,依法保障人民群众权益。要在搞好示范引导上下功夫,以广大党员干部的模范行动影响和带动群众,重视用群众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教育群众。要在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上下功夫,深入研究网上舆论引导的特点和规律,主动占领网上思想舆论阵地。群众工作是贯穿党和国家
工作各领域各方面的经常性工作,必须建立健全制度、认真执行制度,不断提高规范化、制度化水平。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全党同志和全国各族人民要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而奋斗!
第三篇: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宣传提纲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宣传提纲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召开的重要会议,是一次总结过去、规划未来、明确发展方向和奋斗目标的重要会议。胡锦涛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对关系党和国家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进行深刻阐述,就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和做好党和国家各方面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这次会议,对于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对于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根据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结合当前国际国内新形势,确定了“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总体思路、目标任务、重大举措,对推动“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全面部署,是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纲领性文件。
一、“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国内外环境的复杂变化和重大风险挑战,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紧紧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实施正确而有力的宏观调控,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臵中的基础性作用,使国家面貌发生新的历史性变化。我们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巨大冲击,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良好态势,并为长远可持续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我们战胜了汶川特大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隆重庆祝改革开放30周年和新中国成立60周年,成功举办了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
与“十五”期末相比,“十一五”期末铁路营业里程从7.54万公里增加到9万公里,公路通车里程从335万公里增加到395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从4.7万公里增加到7万公里,输油(气)管道从5.43万公里增加到7.7万公里,大江大河及重要支流治理和一批水利枢纽工程建设成效显著。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深入实施,呈现出协调性增强和布局改善的态势,各具特色的区域发展格局初步形成。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经济布局优化,继续引领全国发展,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发展加快,东部向中西部地区产业转移步伐加快,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差距趋于缩小。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发展加快。城镇化快速推进,预计2010年底,城镇化率提高到47.5%,由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构成的城镇体系初步形成,城市群迅速崛起,人口和经济集聚能力显著增强。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各项改革有序推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体制保障。现代市场体系建设取得积极成效,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取得积极进展,农村综合改革、集体林权制度和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迈出实质性步伐,国有企业、财税、金融、文化体制等改革实现新突破。开放型经济水平继续提升,进出口贸易大幅度增长,进出口贸易总额从2005年的1.42万亿美元增加到2009年的2.21万亿美元,增长55.6%,上升为世界第二位,其中,出口贸易跃居世界第一位,进口贸易上升为世界第二位。利用外资持续增加,水平不断提高,“走出去”势头良好,境外投资步伐明显加快,金融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国际经济文化合作全面展开,我国经济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和影响力显著增强。
4.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人口资源环境各项指标均如期完成,预计2010年底,全国总人口控制在13.4亿人左右,耕地保有量控制在1.212亿公顷,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从2005年底的56%提高到
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极大增强。巩固、深化、拓展、延伸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高。主流思想舆论不断巩固,进一步唱响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主旋律,有力地服务了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文化体制改革取得关键性进展,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步伐加快,公益性文化单位内部改革不断深化,文化宏观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有利于文化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初步形成。重点文化惠民工程进展顺利,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不断提高,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框架基本建立,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文化产业整体规模和实力快速提升,新兴文化业态发展迅速。2004年至2008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平均现价增长速度达22%,高于同期GDP年平均现价增长速度3.6个百分点。2009年全国文化产业增加值为8400亿元,比2008年现价增长10%,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约为2.5%;北京、上海、湖北、湖南、广东、云南等地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当地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过5%,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文化精品不断涌现、文化市场空前繁荣,新创作并首演的剧目每年达上千种,图书出版连续六年位居世界首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三大电影生产国。文化遗产保护力度不断加大,优秀民族传统文化进一步弘扬。文化“走出去”步伐加快,中华文化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明显增强。
7.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大力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增强。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度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9.3%,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7.9%,贫困人口大幅减少,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从14.1万亿元增加到26万亿元,增长84.4%。普遍提高了职工最低工资标准。实施标准更高的扶贫开发政策,2008年农村贫困人口收入标准提高52.4%,按调整后的标准,2009 的有效覆盖。在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扎实推进,拓展了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工作领域。
9.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等一系列重大对外战略思想,通过对外工作,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创造和平的国际环境和有利的外部条件。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稳步推进与各大国、周边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关系,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全面发展。中国始终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在各种场合宣示我国重大政策主张,积极倡导世界多极化和国际政治民主化,积极推动建立更加公平合理的国际政治新秩序,坚持把中国人民的利益同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结合起来,秉持公道、伸张正义,致力于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和热点问题,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承担与我国国力相符的国际责任与义务,积极参与气候变化等全球性问题和朝核等地区热点问题的解决,发挥了独特的建设性作用。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参与国际合作,为世界经济增长做出重要贡献。近些年,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10%,对国际贸易增长的贡献率超过12%,为相关国家和地区创造了数以千万计的就业机会。国际社会对我政策主张更加关注,对我声音更加重视,进一步树立了我国文明、民主、开放、进步、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五年来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创造的精神财富影响深远。实践证明,过去的五年是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重大进展的五年,是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幅提升的五年,是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和人民得到更多实惠的五年,是我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的五年。“十一五”取得的成就,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正确领导的结
重大判断是符合实际的、完全正确的,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存在的基本条件和我国发展机遇大于挑战的基本面并没有因为国际国内形势新变化而发生根本性改变。
2.国内环境的新特征。在充分认识我国发展取得举世瞩目伟大成就的同时,我们必须看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仍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一是经济社会结构变化呈现新特点。2009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700美元,2010年有望超过4000美元,“十二五”期间将向更高水平迈进。在这个阶段,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继续提高,消费结构将持续升级,投资结构、产业结构也将随之调整变化,带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为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同时,在快速增长变动中,经济结构升级的约束增多,社会结构平衡的难度加大,前进中存在不少需要解决的矛盾和问题,经济社会管理亟待加强和改善。二是传统增长模式面临新挑战。现在,我国经济规模已位居全球前列,但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也明显加大,传统的增长模式难以为继。主要表现在: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约束强化,节能减排任务艰巨。国际收支不平衡,外贸增长方式粗放。投资和消费关系失衡,消费率偏低。城乡和区域发展不协调,收入分配差距较大。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仍然薄弱。科技创新能力不强,许多核心与关键技术受制于人。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不足,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较多。三是人民群众对提高生活水平和质量有了新期待。群众的温饱问题基本解决后,对提高生活水平和改善生活质量的愿望明显增强。近些年来,尽管我国社会事业有了很大进步,但总体上依然滞后于经济发展,仍是现代化建设中的一块“短板”。在就业、教育、住房、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社会保障、收入分配等关系群
定我国在世界经济政治格局中的有利地位,是我们面临的新课题。
三、关于“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1.制定“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制定“十二五”规划,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深化改革开放,保障和改善民生,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2.以科学发展为主题的深刻内涵。以科学发展为主题,是时代的要求,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我国是拥有十三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特点出发,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思想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就是要把科学发展观贯穿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紧紧扭住发展不放松。“十二五”期间,发展仍然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只有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才能从根本上把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要求。要更加注重以人为本。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我们必须坚持从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尊重人民主体地位,1是一种综合性、系统性、战略性的转变,与改革开放的要求一脉相承、一以贯之。“五个坚持”的基本要求,指明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努力方向和工作重点,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促进的,一定要全面深刻理解,认真贯彻落实,努力使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求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切实做到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
4.“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承上启下的关键五年。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深入总结“十一五”时期我国发展成就和经验,综合考虑未来国际国内发展趋势和条件,从五个方面,提出了今后五年的发展目标。一是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就业持续增加,国际收支趋向基本平衡,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二是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居民消费率上升,服务业比重和城镇化水平提高,城乡区域发展的协调性增强。经济增长的科技含量提高,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幅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三是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低收入者收入明显增加,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贫困人口显著减少,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四是社会建设明显加强。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全民受教育程度稳步提升,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健全,人民权益得到切实保障。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快发展。社会管理制度趋于完善,社会更加和谐稳定。五是改革开放不断深化。财税金融、要素价格、垄断行业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明显进展,政府职能加快转变,政府公信力和行政效率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互利共赢开放格局进一步形成。
3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必须调整优化投资结构。我国仍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投资需求仍有较大增长空间,但部分行业产能过剩问题越来越突出。我们既要保持投资合理增长,又要不断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质量和效益,把增投资与扩消费、惠民生更多地结合起来,有效拉动经济增长。
2.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必须坚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统筹城乡发展,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加大强农惠农力度,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
“十二五”期间,必须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一方面,对我们这个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来说,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粮食问题,始终是头等大事,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这几年农业自然灾害频发、农产品价格波动加剧的严峻形势警醒我们,农业基础薄弱、粮食安全保障能力不强仍然是现代化建设的瓶颈。另一方面,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最大的结构问题,是城乡二元结构。解决“三农”问题,缩小城乡差距,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及现代化建设中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也是关键所在。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没有农民全面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全面小康。在新的发展阶段,我们必须更好地统筹城乡发展,完善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机制,在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同时,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强水利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确保耕地安全、粮食安全,促进农民稳定增收。
5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支持西藏、新疆等地的发展。同时,要按照主体功能区战略的要求,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取得新进展。“十二五”时期,我国城镇化率将超过50%,这意味着有一半以上人口将工作和生活在城镇。要顺应城镇化发展的规律,抓住城乡人口结构转折的重大机遇,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加强城镇化管理,完善城市化布局和形态,逐步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在城镇化中释放内需潜力、促进结构调整。注重从制度上解决好农民工权益保护问题,完善符合国情的住房政策体系,合理引导住房需求。5.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面对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必须增强危机意识,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我们的基本国策。无论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还是改造传统产业、促进服务业发展、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都要切实加强节约增效和生态环保,加快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技术,大力推进节能环保技术改造,努力降低能源消耗强度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把节约和环保贯穿于生产、流通、消费、建设各个领域各个环节,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提高生态文明水平,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五、“十二五”时期发展科教、文化、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的主要任务 发展科教、文化、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任务,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扩大国内需求的重要途径。“十二五”时期必须以更大的决心和力度,在发展科教、文化、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方面取得新的更大进展。
7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信念教育,倡导爱国守法和敬业诚信,构建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求、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和行为规范。要适应我国文化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体制环境、社会条件的深刻变化,进一步强化文化自觉,树立文化自信,大力推进文化创新,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使精神文化产品和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创新文化生产和传播方式,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增强文化发展活力。要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继续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基本建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市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3.加强社会建设,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逐步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政府保障能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社会管理能力建设,创新社会管理机制,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社会建设既有利于改善民生,又有利于发展经济。社会事业的繁荣进步,是建设现代国家的要求。加强社会建设的重点是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从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入手,推进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等方面重点民生工程,着力构建社会保障的安全网。“十二五”时期,要把推进社会领域发展改革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和公共财政支出的优先方向,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与全面进步,增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能力,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加强社会建设,要大力加强公共服务,逐步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符合国情,就是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要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需求相适应,把握好尽力而为与量力而行的关系;比较完整,就是这一体系应该包括涉及基本民生保障的各个主要领域;覆盖城乡,就是基本公共服
9立足我国国情,吸取国际金融危机教训,完善金融管理体制,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四是要深化政府自身改革。要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转变政府职能,强化服务和监管职责。推进政务公开,健全决策程序,强化决策责任。
2.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适应我国对外开放由出口和吸收外资为主转向进口和出口、吸收外资和对外投资并重的新形势,必须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不断拓展新的开放领域和空间,扩大和深化同各方利益的汇合点,完善更加适应发展开放型经济要求的体制机制,有效防范风险,以开放促发展、促改革、促创新。
“十二五”时期,我国对外开放的国内外环境和条件发生深刻变化,对外开放进入由出口为主向进口和出口并重、由吸收外资为主向吸收外资和对外投资并重、由注重数量向注重质量转变的新阶段。要适应世界格局深刻变化,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进一步扩大开放领域,拓展开放空间,优化对外贸易结构、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区域合作,形成新形势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
七、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完成“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任务而奋斗
党的领导是实现“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根本保证,必须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不断提高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和水平。各级党委要准确把握发展趋势,科学谋划发展蓝图,努力创新发展模式,加强对发展的统筹协调,切实提高发展质量。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加强和改进干部教育培训,注重实践锻炼,增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能力。全体共产党员要坚定不移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1要深入研究和把握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新特点新要求,在总结运用成功经验和有效做法的基础上不断创新,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协商、疏导等办法,注意运用现代科技,提高群众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在密切联系群众上下功夫,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群众疾苦,做到人对人、面对面、手拉手、心连心做群众工作。要在增进信任上下功夫,坚持相信群众,虚心听取群众意见,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要在解决实际问题上下功夫,坚持教育群众和服务群众相统一,既要解决思想认识问题,又要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使群众发自内心地拥护党和政府。要在增强法制观念上下功夫,严格按照法律和政策规定开展工作,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诉求、解决利益纠纷,依法保障人民群众权益。要在搞好示范引导上下功夫,以广大党员干部的模范行动影响和带动群众,重视用群众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教育群众。要在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上下功夫,深入研究网上舆论引导的特点和规律,主动占领网上思想舆论阵地。群众工作是贯穿党和国家工作各领域各方面的经常性工作,必须建立健全制度、认真执行制度,不断提高规范化、制度化水平。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全党同志和全国各族人民要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而奋斗!
第四篇: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解读
学习资料: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解读
10月15日至18日,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在北京举行。全会高度评价了―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深入分析了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国内外环境,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这对于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一、回顾“十一五”成就辉煌
全会高度评价了―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并认为经过五年努力奋斗,我国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谱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篇章。
1、发展成就举世公认
全会认为,这五年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创造的精神财富影响深远。特别是党和国家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自然灾害、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大幅提升;我国成功举办了北京奥运会、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典、上海世博会等重大活动;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民生,在社会保障建设、公共医疗事业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突破。
第一,经济发展高速增长。2006年--2009年,我国年均经济增长率达到10.7%,大大高于―十一五‖规划所要求的7.5%,到2009年底几乎所有的指标和目标都顺利地提前实现了,在22个主要定量指标中,―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等15个指标属于―超额完成‖或―提前完成‖。在风云变幻的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0.067万亿元,比上年增长8.9%。在最为困难的2009年,国内生产总值为33.535万亿元,增长速度达到了8.7%,人均GDP突破了3600美元,已处于迈向中等收入国家的临界线。预计2010年人均GDP将达到4000美元左右。回想―十一五‖初期的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为18.3868万亿元;预计201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将达到37万亿元左右,跃居世界经济总量第二。对比数据,你就不难发现,如果不考虑物价因素―十一五‖的五年就等于再造了一个中国。1957年毛主席曾提出过―超英赶美‖,这在当时来看的确是冒进的设想,但如果我们将时间跨度扩展到2010年,难道你能不佩服毛主席的远见卓识吗?这不仅是中国人的骄傲,也是全世界的奇迹。国际上热议的―中国奇迹‖、―中国模式‖的核心内容不外乎是对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惊讶与赞叹。正如美国著名学者约瑟夫・斯蒂格利茨所说的:―世界上还从未出现过如此大规模而又持久的经济增长。‖―十一五‖的巨大成就赋予―十二五‖的特殊意义就在于,―十二五‖将成为中国超越日本之后追赶美国的起点。
第二,民生改善成绩显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所提出的有关经济增长、人口资源环境与公共服务人民生活三个方面的主要目标均如期实现。在国家实力增强的同时,民生得到了明显改善。例如,在―十一五‖期间,我国全面取消了农业税,并建立了农业 补贴制度。中国―种田纳粮‖的铁规远可追溯至春秋时期,即使是史书中推崇备至的―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康乾盛世‖,也只能做到临时的轻徭薄赋。给―种田纳粮‖的历史画上句号是前无古人之举,惠及我国亿万农民,必将在中华民族史册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而流芳千古。在―十一五‖时期,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一般民众都能切实享受到发展的成果。在―十一五‖期间,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改善民生问题,涉及民生的2个约束性指标,即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覆盖人数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目前都已经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目标。在预期性指标中,由于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普及、高等教育的发展以及较好的经济增长,国民平均受教育年限、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008年均已经实现或接近实现预定目标。
第三,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十一五‖结束时,我国工业化进入中期向后期的过渡阶段。也就是说,现阶段我国整体上已经从一个农业经济大国,转变成了工业经济大国,但还不是工业强国。我国工业总量规模不断壮大,已经形成了庞大的工业生产能力,工业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绝对主体地位。工业化主要产品产量已居世界前列,按照国际标准工业分类,在22个大类中,我国制造业占世界比重在7个大类中名列第一,15个大类名列前三。2008年我国高技术制造业规模已位居世界第二,计算机、移动通信手机、抗生素、疫苗等产品的产量位居世界第一。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占绝大部分,已经成为工业对外贸易大国。在工业化进程中,―十一五‖规划把节能环保作为约束性指标提出,并将具体指标分解到各个地方作为政绩考核的重要指标。我国采取大力淘汰落后产能、推广节能减排新技术等一系列措施,主要污染物的2个约束性指标基本完成。据测算,―十一五‖单位GDP能耗降低20%的目标亦能完成。与此同时,我国的城镇化率大幅度提高,2008年我国城镇化率提高到45.7%,城镇人口增加到6.07亿,城市化率以每年接近1个百分点的速度增长。当今,世界经济大国都有世界级的城市群支撑,美国纽约都市圈、日本东京都市圈、英国伦敦都市圈等就是城市群的典范,美日两个经济强国的都市圈的经济总量都占了各自国家经济总量的2/3。―十一五‖期间,我国正在形成以北京、上海、杭州、南京、广州、大连、济南、青岛、沈阳、长春、武汉等中心城市为核心的18个都市圈。其中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国土面积约占全国的2.6%,2008年GDP总量占全国的1/3,财政收入占全国的40%。
2、改革举措扎实有效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除了国家总体实力大幅度提升、老百姓生活大幅度改善、国际影响大幅度提高之外,―十一五‖时期在体制改革方面也迈出了较大步伐。回顾―十一五‖时期的体制改革,最扎实有效的举措就是确定了未来政府调控的基本方向。
第一,由过去的“计划”调控转变为“规划”调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一个重大变化,就是将从1953年延用至2005年的―计划‖改为―规划‖,纲要这―一字之差‖并不是玩文字游戏,而是深化改革的必然选择。因为进入21世纪后,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在这样的背景下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转变政府调控的方式,计划到规划的变革是适应这种需要的具体安排,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体现了政府调控理念的转变。计划包括的面广,而且具有强制色彩;规划更强调了引导市场,明确政府的有限作用领域。规划要体现国家意志,明确政府做什么,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的发展方向。二是体现了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先进管理方式。―十一五‖规划与以往不同的一点是强调民众的意见,因此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专门成立了―国家‗十一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并开展了请人民群众为―十一五‖规划建言献策活 动。三是体现了政府管理的空间观念和可操作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已经到了一个矛盾与问题多发期,其中区域问题增多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正因为如此,中央强调―必须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计划一般是按条条制定的,而规划更强调空间,因为任何活动总是要落实到具体的空间。不落实到空间就不可能有很大的操作性。由―计划‖到―规划‖,实际上意味着中国的规划体系与政府调控进入了新的改革期。
第二,由过去按“条条”管理转变为按“区域”管理。―十一五‖时期,中央政府注重运用区域规划和区域政策指导与管理区域发展,来调控改革的基本方向,先后批准了六个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2006年国务院批准天津滨海新区为―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于2007年6月正式批准重庆市和成都市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同年12月批准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2010年4月,批准沈阳经济区为―国家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在这一时期,中央政府批准或批复了十多个区域规划,涉及的区域包括:广西北部湾经济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长株潭城市群、中部地区、海峡西岸经济区、江苏沿海地区、关中―天水经济区、辽宁沿海经济带、图们江区域、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以及皖江城市带等。
除政府调控重点与导向的转变外,改革还在许多具体领域展开。例如,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稅,全面推进增值稅转型;在24个省市区进行―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正式推出创业板市场;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建设。这种种改革举措对规范市场竞争与改善民生发挥了重要作用。
3、机遇挑战同时存在
全会深入分析了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国内外环境,强调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然而,正如一辆高速行进的列车,我们最大的隐忧和担心是,它突然失去控制而戛然停止,甚至出现翻车的危险。这种隐忧和担心主要就在于我们也面对着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
第一,国际方面的机遇和挑战。主要面临着五个方面机遇和挑战:一是世界经济将进入低速增长阶段。预计―十二五‖期间,全球经济年增长率可以达到3%,低于危机爆发前的水平。根据历史经验,每次大的经济危机之后几年往往会再度爆发局部性危机。未来世界经济和国际金融市场可能出现局部动荡。二是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不会逆转,但贸易摩擦会不断增多。工业革命以来的世界发展史表明,经济全球化是大势所趋,而保护主义只是短暂的逆流。经济全球化的总体趋势不仅不会逆转,而会在新的基础上继续深化。三是全球产业转移趋势将进一步延续,且内容更加丰富,形态更加复杂。从转移内容上看,传统加工制造业持续减少,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及区域性研发中心等持续增多。从转移方式上看,直接投资方式持续减少,项目外包方式转移不断增加,特别是服务业外包进一步增加;整个产业转移减少,部分生产环节转移和多个国家共同承载成为重要形式。四是全球新一轮技术革命的进程将会进一步加快,若干重要领域正在酝酿新的突破。在新能源技术、节能减排技术、信息技术(比如传感网、物联网、智慧地球、云计算)等若干重要领域,正在酝酿新的突破。五是应对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压力将不断增大,同时也隐含着机遇。减排将促进能源及环保领域的技术创 新,增强全民的节能减排意识,有利于我们发挥后发优势,转变发展方式,在新技术的基础上实现跨越式发展。
第二,国内方面的机遇和挑战。归纳起来主要也有五个方面:一是总需求潜力巨大,但有待释放。我国巨大内需潜力的释放,受到一系列制度和结构矛盾的制约。目前,内需相对不足、内需中消费相对不足已经成为两个比较突出的问题,亟待解决。二是供给方面传统竞争优势减弱的同时新的优势正在孕育和显现。随着高等教育普及率的不断提高,我国劳动力优势又呈现出高素质劳动者数量多、成本相对低的特点,这使得我国有可能在技术研发、信息服务等高素质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方面,形成新的竞争优势。因此,要深刻认识新形势下我国后发优势的新特点,在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方面实现跨越式发展。三是生态环境对经济发展的约束将进一步增强。在能源和其他资源约束加强的同时,水资源不足的约束更具挑战性。另一方面,我国的现代化正赶上世界范围新一轮的工业化、城市化浪潮,印度等一批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使我们面对的资源环境挑战更为严峻。四是化解社会矛盾和维护社会稳定的任务将更加艰巨。社会发展滞后的问题没有根本解决,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收入和基本保障水平差距大、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利益协调机制不健全等矛盾依然十分突出,对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形成挑战。经济体制具有独特优势,但深层体制矛盾依然突出,深化改革任务更为迫切,难度也更大。五是经济体制具有的独特优势仍将继续发挥作用,但深层体制会进一步凸显,深化改革任务更为迫切,难度也更大。我国发展方式存在的诸多矛盾,都与深层体制问题相关。要把发展切实纳入科学发展的轨道,要保障经济的持续平稳较快发展,最根本的还是要靠改革,除了对传统体制进行改革外,还需要积极进行制度创新。
二、展望“十二五”华丽转型
十二五规划将―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对于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公报是这样概括的:―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这里,可持续发展是得到全体公民认同的。改革开放30多年来,人们追求美好幸福的生活愿望得到了极大的张扬和满足,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的手段就是可持续发展,这已经成为当代中国一种核心价值的概括性表述。然而,在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中,还包括着公平正义,这到是人们以往所忽略的。公报作出的新界定,无疑开阔了人们的视野。因为可持续发展只是绝对量的增加,更多地体现在生产力领域中,而公平正义的价值观的实现,实际上是更加合理地分配社会财富,体现着生产关系的和谐,所以同样是人们所追求的核心价值理念。现在的问题是,我们在发展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而且我们如果能够坚定地沿着现有的道路继续前进,克服种种困难,我相信,未来中国还可以保持快速持续的发展。但公平正义的问题,似乎在这样的背景下就显得更为突出了,公平正义的问题不会因发展自然而然地得以实现,这个问题要通过国家一系列的政策的调整,才能够逐步得到解决。这也是―十二五‖规划所肩负的历史使命。
对于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新中国成立前后经历着三次经济转型。一是指经济制度变迁,即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经济制度向新民主主义经济制度、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变迁;二是指经济体制转型,即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三是指经济模式转型,就是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到集约型转变、从单纯经济增长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转变。根据―十 4 二五‖规划《建议》,中国将实现以科学发展为主题、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的第三次经济转型的华丽转身。为此,我们必须注重把握以下内容:
1、把握经济转型的“三大要求”
经济转型和发展方式转变,往往发生在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经济起飞‖的前夜。目前,中国经济转型已势所必然。正如胡锦涛同志所指出的:‗综合判断国际国内经济形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刻不容缓。我们必须见事早、行动快、积极应对,为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增添推动力。‖
第一,从世界经济发展来看,传统经济发展模式正面临着重大转型。据世界银行统计,整个20世纪,人类共消耗了约1420亿吨石油、2650亿吨煤炭、380亿吨铁、7.6亿吨铝、4.8亿吨铜。占世界人口的15%的工业发达国家,消费了世界56%的石油、60%以上的天然气和已探明储量50%以上的主要矿产资源。美国目前竟然以世界6%的人口消耗世界30%的能源。人类对地球的索取已经接近到了极限。20世纪末,中国、印度等人口超10亿的发展中国家开始经济起飞,新增的需求使旧有经济模式的局限全面爆发,当前的世界资源和环境方面面临着空前的困难。试想,如果中国按照美国模式发展到接近美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水平,那么即使再有几个地球也不一定能够满足需要。因此,国际上有专家学者提出―低碳经济‖的新经济发展模式。这是为了应对气候变化、缓解温室气体排放而提出来,它从高碳能源时代向低碳能源时代演化,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现代经济发展模式。其实质就在于提升能源的高效利用、推行区域的清洁发展、促进产品的低碳开发和维持全球的生态平衡。2008年6月5日的世界环境日,主题就是―低碳经济‖。2009年12月7-18日,当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会场变成不同经济体之间围绕减碳争斗的―战场‖时,我们惊讶地发现,低碳概念和清洁能源技术也同时成为发达国家制约发展中国家前进的一个新的手段。对此,中央对发展低碳经济提出了明确要求,并把它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方面。
第二,从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来看,中美两国都在争创新优势。从今年1月初到现在,中美关系中接踵而来的纷争冲击着中国人的眼球:美国对台军售、谷歌威胁退出中国市场、双边贸易摩擦、人民币汇率问题、奥巴马计划会见**,等等。最激起中国人义愤的,是1月底宣布的新一轮对台军售案。于是,―中美关系跌到谷底‖、―中美要陷入新冷战‖的担忧,又一次浮现于报端和网站头条。当我们把眼光移到国内,胡锦涛总书记2月3日的讲话主题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快‖这个关键词,累计用了50次,凸显中央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决心与紧迫感。中国需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中美**频现,有什么内在联系吗?我的回答是:联系太密切了!胡锦涛在这个讲话中指出:―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的国际经济环境更加复杂‖,强调加快发展方式的转变―是在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国际竞争中抢占制高点、争创新优势的必然要求‖,这就把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新特点紧紧抓住了。在美国总统奥巴马那儿,大局意识也十分明确。1月30日宣布对台军售无疑冲击了美中关系的稳定,遭到了中方前所未有的强烈反应,也必然会付出代价。但这绝不是奥巴马政府的工作重心之所在。就在1月27日,奥巴马向国会发表国情咨文,强调―将就业列为2010年头等大事‖,为此要增加失业补贴、鼓励创建小企业、扩大出口、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加大对教育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推动医疗改革等等。奥巴马还以―中国没有等待,进行经济改革‖和―我无法接受美国成为二等国家‖来激励他的国内 听众。虽然没有使用―加快经济转型‖这样的中国式概念,奥巴马想带领美国做的头等大事,同样是―在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国际竞争中占领制高点,争创新优势‖。
第三,从我国社会和谐来看,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迫在眉睫。2009年我国城乡收入差距达3.33倍,收入最高10%群体和收入最低10%群体的收入差距,已经从1988年的7.3倍上升到23倍。国际上用基尼系数来测量(其数值在0–1之间),0.4以上为收入差距警戒线,目前我国的基尼系数已经达到了0.47,这是个非常危险的数字。由于经济转轨中存在的资源高度集中、资本的内控性以及多元垄断等原因,我国收入分配差距的拉大比一般市场经济国家更为迅速:一是财富不断向政府集中。近几年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不断上升,从1994年的10.39%提高到2008年的19.99%;二是劳动报酬占比持续下降。1996~2007年,我国劳动报酬总额占GDP的比重从53.4%下降到39.7%;三是财富不断向垄断行业集中。劳动保障部人士透露:―我们的统计结果更加让人吃惊,多数垄断行业的企业,内部收入差距达到20倍以上,72%的员工认为分配不公。‖当前收入分配问题不仅仅体现在经济层面,也体现在社会和政治层面,现在的劳资冲突、突发性群体事件等与收入分配不公、贫富差距悬殊密切相关。对此,胡锦涛同志十分清醒地指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实现国民收入分配合理化、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必然要求‖。
2、把握经济转型的“五个坚持”
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历史中,我们看到实现经济现代化的过程,都伴随着经济转型和发展方式转变,包括发展理念和发展路径的创新、经济效益和经济结构的提升、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的降低、社会福利和居民生活的改善等等。就中国的现实情况来看,正如全会所指出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必须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在这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个提法早就有了,但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的一场―深刻变革‖好像这是第一次,并强调贯彻―五个坚持‖:
第一,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经济转型的主攻方向。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是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深层次问题的根本举措。具体来讲:一是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新局面。这是公报针对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过于依赖投资和出口带动的问题提出来的,改变了―三架马车‖的排序,把消费放到了第一位。由过去促进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对扩大消费,我们提了多年,长效机制一直没有建立起来,而那种用一些短期政策来刺激消费有一个某个时点上的快速增长,则是不可取的。所以公报提出了―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这应该是个新提法。我们扩大消费要着眼于人民生活的改善这样一个目标,让它可持续、可保持的扩大起来,这是最重要的呀。它理应包括内外需结构、内需中消费与投资结构在内的整体需求结构的调整方向。一方面,要调整内外需结构。1979年至2005年,我国经济年均增长9.6%,其中国内需求的贡献率高达92.6%,货物和服务净出口的贡献率只有7.4%。即使近几年,国内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达到91.9%。2009年,在出口下降16%的情况下,国内消费却增长了16.9%。而且,我国今后仍然能够主要依靠不断扩大国内需求来推动发展。另一方面,要调整消费与投资结构。有研究表明,我国消费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经济增速将提高1.5—2.7个百分点。提高消费率,不仅有利于经济结构调整,而且将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空间。近几年,我国资本形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消费率特别是居民消费率的贡献率持续降低。从2000年至2004年,我国居民最终消费支出年均增长7%,远远高于美国的3%、世界平均的2.4%。但我国 投资增长更快,从而使投资与消费出现不协调,经济增长过多依靠资本形成。从消费领域自身来看,消费结构性不足的问题比较突出,主要是农民和城市低收入者收入水平低、消费能力不强,这制约了经济健康发展。要保持持久稳定的增长而不是短期的繁荣,就必须立足扩大国内需求,把经济发展根植于国内需求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上,加快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不断升级,这将为经济增长创造庞大的消费需求。二是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方面。―十二五‖期间,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将呈现一种新的趋势,那就是以高新技术产业为驱动力,以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制造业为发展的两个车轮,带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首先,以三次产业协同发展为目标。从产业关联角度看,促进经济增长要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三次产业协同带动转变。这是三次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方向,针对着农业基础薄弱、工业大而不强、服务业发展滞后以及三大产业之间比例不合理的问题提出来的。与此同时,也是针对着三大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的变化方向出现了偏差,二产业增加值一路攀升,三产业增加值一路走低,这种不合理的状况,不仅加大了资源环境的压力,影响经济整体素质和效益的提高,也不利于缓解就业压力,影响经济的稳定性。因此,必须把三次产业结构调整成在更高水平上的协同发展。其次,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从产业创新角度看,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兴科技和新兴产业的深度融合,代表着科技创新的方向,也代表着产业发展的方向,要科学制定发展规划,选择若干重点领域作为突破口,力争在较短时间内见到成效,使战略性新兴产业尽早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十二五‖期间,我国产业政策将向新能源、新材料、半导体照明、激光显示、现代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倾斜,以构建―核心技术—战略产品—工程与规模应用‖的创新价值链。再次,以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为重点。从产业链构成来看,产业竞争力越来越依赖于设计策划、技术研发、物流等商务服务业的支撑,单纯靠扩大加工规模降低成本的空间已经不大,所以未来工业竞争力的提升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服务业的发展,例如信息、科技、金融、会计、咨询、法律等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其中,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是个重要的突破口,并通过生产性服务向制造业渗透,提高制造业附加值和知识、技术、人力资本含量,使之与推进新型工业化有机结合。三是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这也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方面。―十二五‖期间,要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突出要解决三个问题:首先,促进科技进步,提高我国的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其次,建立健全能够调动各方积极性的体制和政策体系;再次,扶持能够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农业经营组织的发展。只有这三方面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实现中国农业的现代化。目前我国农业的技术约束非常突出,一方面农业技术创新能力明显不足,难以满足农业产业结构、产品结构调整的需求;另一方面由于我国至今仍未建立既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又适应国情和现实需求的农业社会化技术服务体系,大量先进实用的农业技术成果长期沉淀在科研单位和技术人员中,难以真正为农民所用。而高新技术的注入,科技文化的注入,已经发起了绿色革命,改变了农业的品质,出现了第二产业性质的大农业,兴起了第三产业性质的大旅游,还兴起了第四产业的知识农业、智能产品,比如信息农业和林业、试管畜牧业、基因养殖业等等,我们不能就农业抓农业,而应为农业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技术支撑。
第二,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经济转型的重要支撑。科技进步和创新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核心和关键,要在强化原始创新的同时,重视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培育自主创新品牌。一是要以科技力量推动发展方式转变。针对我国经济增长中过于依赖物质资源投入的增加和简单劳动,而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等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大的问题,我们必须把提高自主创新 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掌握核心技术,打造世界知名品牌,再也不能过多地依靠廉价劳动力的比较优势换来微薄的利益,成为低端产品的―世界工厂‖。无论是从国际科技竞争加剧的趋势看,还是从我国劳动力供给出现的新情况以及资源环境的压力看,我国已经到了必须更多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和管理创新等带动经济发展的新阶段。二是要抢占高新技术战略制高点。美国总统奥巴马说:―在开发新能源方面处于世界领先的国家,将领导21世纪的全球经济。‖当前,发达国家大力开发节能环保和清洁能源技术,在率先推进信息技术革命和发展知识经济后又掀起了发展绿色能源科技与低碳经济的浪潮。我国在信息技术革命任务尚未完成的情况下,又将面临绿色能源科技竞争的严峻挑战;在传统产业节能减排技术改造尚未完成的情况下,又将面临发展清洁能源和低碳经济的新的竞争。我们抢占绿色能源科技的战略制高点,理应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第三,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经济转型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保障民生的第一件大事是保障就业,要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第二件大事是社会保障和医药卫生事业,它关系带每个家庭、每个人的切身利益,要加大社会保障投入,稳步增加财政性社会保障支出占国家财政支出的比重。第三件大事是改善民生,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以此为根本目的,全会公报也以此为显著特点。它集中体现在:一是从―强国富民‖转变为―富民强国‖。这决不是位置的简单颠倒,而是―十二五‖规划与此前的规划的本质差别,过去的规划追求―强国富民‖,―十二五‖规划则追求―富民强国‖,从―国富‖到―民富‖的转变,使之成为公众关注十七届五中全会的最大亮点。但不能由此而把―国富‖与―民富‖对立起来,因为当今世界仍然是依靠经济实力来说话的,如果国力衰弱、国家不够强盛,―民富‖根本没有可能;同样单纯只有―国富‖,老百姓生活改善不快,那也不是我们的发展目标。我们发展经济的目的就是为了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生活,应该正确处理国家和个人的关系,这是收入分配当中的一贯主张。因此既要注意国富,又要注意民富,这是一个辩证关系。根据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实际情况和当今社会积累的一些矛盾,提出要更加强调民富应该是非常适时的。二是从基本公共服务的―二元化‖转变为―均等化‖。全会提出:―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逐步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政府保障能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在―十一五‖期间也有所提及,但本次公报在这句话的前面,加上了―必须逐步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这个前提,这就改变了城乡分割的―二元化‖结构,使―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这个目标更具体化,操作性更强了。三是从―逐步提高‖转变为―努力提高‖。公报在收入分配改方面提出:―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这个提法和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和十七大报告有所不同。上述两个报告都提出:―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在10月16日举行的中过改革论坛上,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彭森也提出,上述两个比重也是要―逐步提高‖。全会公报的措词变化意味深长,这反映出国家将出台提高居民收入的相关政策。但媒体广泛提到的―国民收入分配倍增计划‖没写入公报、也不会写入国家的―十二五‖规划中,因为这是个舶来词,是日本上世纪60年代时的一个说法,也是口语化的提法,而不具有政府文件的行文风格。
第四,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经济转型的重要着力点。全会强调:―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保护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这―两型社会‖建设,不是不要发展,而是要将当前发展与长远发展统一起来,将当代人的发展与下代人的发展统一起来,全面推进资源环境可持续利用,实现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人与自 然和谐共处。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是―两型社会‖建设的重要抓手。一是实现低碳转型。这既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国家权益和人类命运的全球性革命,又是全球经济不得不从高碳能源转向低碳能源的一个必然选择。因此被誉为人类社会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新的生态文明。比如,为实现低碳转型,就要有节制地使用私家车。日本私家车普及率达80%,但出行并不完全依赖私家车。在东京地区私家车一般年行使3000至5000公里,而上海私家车一般年行使1.8万公里。国内人们无节制地使用私家车竟成了炫耀性消费生活的嗜好。有些城市的重点学校门口,接送孩子的一二百辆私家车将周围道路堵得水泄不通。这是与倡导低碳生活背道而驰的。二是发展循环经济。这是可持续发展的生产和消费范式,它可以实现―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有效控制污染物排放的目标,并通过对产业链的输出端——废弃物的多次回收和再利用,促进废物多级资源化和资源的反馈式良性循环,实现低碳的节能减排目标。比如,在节约与和谐思想指导下,鱼塘养鱼,塘泥为桑树生长提供肥料,桑叶为蚕提供食粮,蚕的排汇物为鱼提供饲料。20多年前中学地理课本上介绍过的珠三角地区鱼塘桑基模式,用今天的眼光看,就是典型的循环经济。对这种循环经济模式,我国学术界却很少总结它,并使之上升到理论层面,以至于我们现在非常遗憾看到的循环经济案例大都是发达国家的案例。
第五,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经济转型的强大动力。经济转型要以破除体制性障碍为根本出路。对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我们已经提了好多年了,但长期难以落实,主要原因在哪?是存在着一些体制性障碍。我国实行的是渐进式改革,原来一些旧的体制并没有完全革除;改革开放30多年来,新形成的某些体制随着形势变化,也有的成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障碍。例如:各级政府依然保持着土地等重要资源的配置权力;很多地方仍然把GDP增长作为衡量各级政府官员政绩的主要标准;现行财政体制和支出责任过于下移使各级政府将财政税收和物质生产的增长紧密地联系;土地、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市场化尚需推进,等等。特别是在一些重要的生产要素价格形成过程中,原先计划经济的靠行政定价、人为压价的情况普遍存在,它所造成的价格扭曲,又使市场在优化资源配置上的作用受到很大的压制,同时造成稀缺资源的低效使用和大量浪费。所以,破除体制性障碍,既是我们解决问题的难点所在,也是中国经济转型的根本出路。按照全会公报的说法,―十二五‖期间改革将重在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加快财税体制改革、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要素市场改革、加快社会事业体制改革等六个方面攻坚,我重点讲三大改革:一是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建设服务型政府。政府应转换角色,从追求短期GDP最大化从而自然倾向于粗放扩张,转变为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创造良好环境,致力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公众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产品和服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会触动一些人的利益,遇到重重阻力,但必须坚定不移地加以推进,使政府真正成为经济转型和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推动力量。二是加快财税体制改革。财政应进一步从经济建设型财政向公共财政转型,为广大公众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产品和服务,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政府投资应继续主要投向民生工程,所有政府收入包括土地拍卖收入一律进入预算管理,接受人大和社会监督,不搞―小金库‖。加大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扎实推进配套改革试验,如省直管县和乡(镇)财县管等。实行有助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科技进步、能源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财税制度,如提高资源税、推行物业税、完善燃油税、研究开征环境保护税等。财税改革对于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特别容易见效,应该抓紧推进。三是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在这次百年一遇的国际金融危机面前,我国金融体系没有受到实质性冲击和损害,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前些年我国金融体制进行了重大改革,剥离了不良资产,充实了资本金,资本市场挤掉了不少泡沫。应继续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健全金融体系,促进储蓄向投资转化和资源高效 配置,增强金融服务经济的功能。应发展中小银行,改善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应加强金融监管,防止出现系统性金融风险。
3、把握“十二五”规划的目标任务
公报有这样一句话,制定―十二五‖规划,―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了决定性的意义基础‖。怎么理解这个―决定性意义‖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六大确立的,就是到2020年建成人民生活更加富裕,发展水平更高的这样一个全面小康的社会。面向这个目标,应该说,我们在―十一五‖期间在经济的总量,在经济的规模扩大方面,迈出了很大的步伐。但是,实现更高水平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这样的小康目标,仅仅有经济规模的扩大是不够的。它需要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协调,人的发展和自然之间的协调,包括与经济的发展相联系的一些经济体制和机制的不断完善,也包括政治体制改革和社会道德建设等方面的不断推进和提升。全会通过的―十二五‖规划《建议》,综合考虑了未来发展的趋势和条件,战略性、前瞻性和指导性地提出了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九大目标和十大任务。
第一,今后5年发展的九大目标。审议通过的―十二五‖规划《建议》,与以往的5年规划相比之最大的不同点是,在发展目标上―十二五‖规划《建议》没有提出―数量型‖的指标,全部是方向性、战略性的,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具体的指标将在全会之后,由国务院根据中央《建议》来编制,并将于明年―两会‖提交全国人大进行审议讨论。具体来讲,这九大目标就是―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社会建设明显加强,改革开放不断深化,使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抵御风险能力显著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明显改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更加牢固。‖
第二,今后5年发展的十大任务。《建议》部署的―十二五‖期间的重大任务,分为经济发展、社会建设和深化改革开放等三个方面,共十大任务。分别为:坚持扩大内需战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强社会建设、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以更大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这十大任务中的扩大内需在―十一五‖规划《建议》中也被提及,但未独立成篇。―十二五‖规划《建议》把它列为十大任务之首,并第一次在5年规划《建议》中独立成篇。这主要是由于―十一五‖后期世界范围内发生了国际金融危机,根据中央的预判,这场金融危机很可能持续到―十二五‖后半期,所以―十一五‖后期实施的扩大内需政策在―十二五‖时期仍将继续。特别需要提出的是,虽然这几年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很快,但不可否认,城乡差距拉大,所以推进农业现代化在―十二五‖规划《建议》中排第二位。再就是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是首次独立成章,并且要求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这个提法比较新。―软实力‖,是相对于国内生产总值、城市基础设施等―硬实力‖而言的,是指一个城市的文化、价值观念、社会制度等影响自身发展潜力和感召力的因素。20世纪90年代初,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首创―软实力‖概念,从此启动了―软实力‖研究与应用的潮流。而―国家文化软实力‖首见诸于党的十七大报告。这次不仅纳入―十二五‖规划《建议》,还将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这很有见地。从这个角度来讲,未来文化的发展、文化产业的进步,将对我们的生活方式、人文环境发生重大影响及作用。
第五篇: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及学习体会
刚刚闭幕的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在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召开的十分重要的会议,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是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遵循和行动纲领,宣传思想文化战线要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重要任务,高度重视、迅速行动,把握正确导向、增强宣传效果,推动兴起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的热潮,激励和动员干部群众为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十七届五中全会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全会深入分析了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国内外环境,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科学谋划了今后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全会的胜利召开,对于继续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十七届五中全会学习心得 学习人:……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将在2010年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大会将集中讨论审议“十二五”规划建议。“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深刻认识并全面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研究和提出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建议,对科学编制“十二五”规划,对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对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思。
通过网络和新闻的学习,我明白了大会的宗旨,旨在为我国全面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奠定体制基础,围绕“人本、绿色、创新、协调”的主线,推进经济市场化、政治民主化、社会和谐化、生态文明化,以及价值观的先进化和多元化,这也是来几年我国发展转型的基本方略。“十二五”规划建议,展现出了我国未来五年经济、社会、民主民生方面的发展路径与图景,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十二五”规划的主基调是“加快经济方式转变”,从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和问题入手,在健全市场配置资源机制、加快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破除城乡二元体制、创新公共服务体制等方面做出相应的举措。
我觉得,五中全会对我国未来几年的发展具有决策性的意义。自从“一五”计划开始实施工业化战略以来,我国的现代化进程就是一场拼体力、拼智力、拼耐力的接力赛,而此时的“十二五”更是关键的一程。只有把握过去,才能更好的展望未来。然而,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不仅成为“十二五”规划的重要内容,更是完成“十二五”规划面临的巨大挑战。我们面临的不仅是机遇,更是挑战。在“十二五”期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核心任务,要推进我国工业化的关节点,拆除农民工市民化障碍的根本出路,扩大居民消费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而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十二五”体现了以人为本,深切落实了科学发展观,在集约型经济增长的基础上,逐步实现包括产业优化升级、节约能源资源、保护改善环境、分配合理、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在内的经济发展总体方式的历史转型。也将很好地解决两代农民工的生存生活问题。
学习十七届五中全会心得体会
精彩导读:孩子们进一步认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祖国人民寄予的厚望。无论是学习习惯还是常规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校园里随地丢垃圾的人正在减少;教室里书声朗朗;课堂内外作业书写日趋规范;活动课上参与学习的积极性高涨...踏着“十五”的脚步,我们迈进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征程;乘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东风,古老华夏开启了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的新纪元。
5年来,我们经受了国际市场动荡的冲击、克服了国内通货紧缩和通货膨胀趋势的影响,战胜了严重自然灾害和重大疫情,保持了国民经济的旺盛活力和快速增长,综合国力显著提升,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改善。而这一切,都离不开改革开放的强劲推动。
新举措大动作:困难挡不住改革向纵深发展
2003年的春天,首都的许多媒体把镜头对准了国家计委大门口,他们在等待着那块牌子的替换―――那牌子1952年后写着“国家计划委员会”,1998年改为“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现在改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从“计划”到“发展和改革”不只是个别词汇的替换,它反映的是我国政府从传统计划管理方式向宏观调控方式的过渡。改革和发展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发展需要改革,改革推动发展。
“十五”开局,中国经济还没有完全从亚洲金融危机的阴影中走出,我们正在努力摆脱通货紧缩、需求不足等困局。“十五”中后期,我们终于克服了亚洲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国民经济重新步入快速发展的新平台,投资过热、通货膨胀却又拦在前进路上。面对复杂局面和重重困难,中国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取向的改革不仅从未停步,而且不断向纵深发展。从政府机构改革到农村税费制度改革,从国有企业改革到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从金融企业改革到完善金融调控体系……一系列新举措大动作有序推出,一场场攻坚战吹响冲锋号。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成立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更好地从整体上推进发展和改革;设立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改变国有资产“五龙治水”状态;成立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组建商务部,加强食品安全和安全生产监管体制建设,成立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优化所有制结构,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步伐加快。通过兼并、破产、关闭等措施,对一大批长期亏损、资不抵债、扭亏无望的国有企业和资源枯竭矿山进行了调整改组,优化了国有经济布局。在国有大型企业积极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进一步健全,电力、电信、城市公用事业等垄断行业的改革破冰之旅已经起航。国务院发布了《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体制和政策环境继续改善。
―――统筹城乡发展,农村改革迈出重大步伐。促进农民增收减负的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农村税费改革不断深化,全国免征农业税的省份从去年的8个扩大到目前的28个。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步向深入,粮食市场准入制度得到完善,国有粮食购销企业重组、改造和改制步伐加快,直接补贴粮农力度正在加大。
―――以推进金融企业改革和完善金融调控体系为重点,金融体制改革向深层推进。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步伐加快,股权分置改革试点迈出重要步伐,今年上半年已推出两批46家上市公司进行试点。汇率形成机制改革迈出重大步伐,金融调控体系进一步健全。
“走出去”、“引进来”: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2001年,中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这是进一步推进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对外开放的重要契机,是中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的标志。
加入世贸组织后的中国,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全面履行承诺。在货物贸易领域,不断降低关税和非关税壁垒,通过先后数次降低关税,关税总水平从加入WTO之初2001年的15.3%降低到今年的9.9%。多种商品的进口税不断下降,仅今年7月1日就有7000多种商品降低关税。在服务贸易领域,中国政府在开放服务业市场方面采取了大量的实际行动。在知识产权领域,中国在知识产权保护立法方面已完全符合世贸组织的要求。同时,我国政府还清理了大量与外经贸有关的法律法规。
加入世贸组织后的中国,一方面向世界敞开了胸怀,一方面也加快了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步伐,在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方面取得了明显进展。
对外贸易迈上新台阶,去年我国进出口总额超过1.1万亿美元,跃居世界第三大贸易国。今年上半年,进出口总额达到了6450亿美元。全球公认,中国正在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引擎。在进出口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出口产品结构不断优化,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较大幅度增长。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健全,法律法规不断完善,投资环境继续优化,中国一直保持着吸引外资的竞争力,2004年我国利用外资继续保持世界领先地位,首次突破600亿美元大关。外商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资金、技术密集型项目增加,服务业外资进入加快。
在“引进来”的同时,我国企业也加快“走出去”。以2004年为例,我国企业非金融类累计对外直接投资达350亿美元,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营业额分别超过1000亿美元和300亿美元,业务遍布近200个国家和地区。中国主动利用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各种机遇,不断发展与世界各国、地区在贸易、投资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还参与了一系列区域经济合作组织的活动,积极开展双边外交,提升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十七届五中全会学习体会 10月15日到18日,中国共产党十七届五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在此次会议上,“包容性增长”作为新名词第一次出现公众的视野中。包容性增长的概念是在2007年由亚洲发展银行的经济学家首次提出的。而胡锦涛总书记最近的一次讲话,则让这个新名词一跃成为舆论热点。9月16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出席第五届亚太经合
组织人力资源开发部长级会议开幕式时,发表了题为《深化交流合作 实现包容性增长》的致辞,胡锦涛在讲话中指出,实现包容性增长,根本目的是让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发展成果惠及所有国家和地区、惠及所有人群,在可持续发展中实现社会协调发展。
笔者认为,“包容性增长”指的是社会和经济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民生应该是“包容性增长”的题中之义,其根本目的是让经济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的地区和人群,在可持续发展中实现社会协调发展。当前,民生问题已经成为党中央关注的重点,也是发展的热点,民生是最大的政治,也是我国最大的国情,只有民生得到改善,经济才会发展,人民的生活才会富裕,社会才会和谐。应该说,许多人还不能平等地共享改革开展的成果,这是社会矛盾和不稳定的源头,也是影响民生发展的最根本的制约因素,而要改变这种现状,就要不断扩大“包容性增长“,使之成为以后民生发展的重点内容,以应对社会转型时期的各种社会矛盾和不公平现象。
学习十七届五中全会个人心得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在2010年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胜利召开。大会将集中讨论审议“十二五”规划建议。“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深刻认识并全面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研究和提出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建议,对科学编制“十二五”规划,对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本文来自小草范文网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对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思。
通过网络和新闻的学习,我明白了大会的宗旨,旨在为我国全面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奠定体制基础,围绕“人本、绿色、创新、协调”的主线,推进经济市场化、政治民主化、社会和谐化、生态文明化,以及价值观的先进化和多元化,这也是来几年我国发展转型的基本方略。“十二五”规划建议,展现出了我国未来五年经济、社会、民主民生方面的发展路径与图景,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十二五”规划的主基调是“加快经济方式转变”,从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和问题入手,在健全市场配置资源机制、加快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破除城乡二元体制、创新公共服务体制等方面做出相应的举措。
我觉得,五中全会对我国未来几年的发展具有决策性的意义。自从“一五”计划开始实施工业化战略以来,我国的现代化进程就是一场拼体力、拼智力、拼耐力的接力赛,而此时的“十二五”更是关键的一程。只有把握过去,才能更好的展望未来。然而,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不仅成为“十二五”规划的重要内容,更是完成“十二五”规划面临的巨大挑战。我们面临的不仅是机遇,更是挑战。在“十二五”期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核心任务,要推进我国工业化的关节点,拆除农民工市民化障碍的根本出路,扩大居民消费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而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十二五”体现了以人为本,深切落实了科学发展观,在集约型经济增长的基础上,逐步实现包括产业优化升级、节约能源资源、保护改善环境、分配合理、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在内的经济发展总体方式的历史转型。也将很好地解决两代农民工的生存生活问题。
学习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在喜获丰收的金秋十月,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今年是冲刺“十一五”,谋划“十二五”的承接之年。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充分肯定十七届四中全会以来的工作。高度评价“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为中国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和民生等方面的发展勾画出蓝图。发展目标令人鼓舞,措施催人奋进。对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十二五”规划建议在提出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的同时明确提出制定“十二五”规划要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也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坚持发展,就是坚持科学发展。更加注重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注重统筹兼顾,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让更多的人享受全球化成果,让弱势群体得到保护。全会指出,制定“十二五”规划,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深化改革开放。全会提出了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社会建设明显加强,改革开放不断深化,使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抵御风险能力显著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明显改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更加牢固。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十二五”规划建议提出的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要求,顺应党心民意,符合时代潮流。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全会精神,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和各领域,在转变中谋发展,朝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不断前进。学好全会精神,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把实际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落实好全会精神,加深理解,要学以致用,在实际工作中,转变工作作风,增强责任意识,不断创新工作方式,圆满完成各项工作。
展望未来五年,以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召开为标志,中国共产党将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整装待发,启程远航,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将掀开崭新一页。
纪检监察学习贯彻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核心提示: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是在应对国际国内重大挑战、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实现新发展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具有重要意义的会议。广大纪检监察干部要准确把握中央关于制定“十二五”规划建议的指导思想和基本任务,深刻领会中央关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是在应对国际国内重大挑战、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实现新发展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具有重要意义的会议。广大纪检监察干部要准确把握中央关于制定“十二五”规划建议的指导思想和基本任务,深刻领会中央关于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的战略思想,充分认识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
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加强对中央推动科学发展重大决策部署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严肃查处违背科学发展观的行为,保证政令畅通。要切实加强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为重点的作风建设,认真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严肃查处严重侵害群众利益的案件,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要切实加强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的反腐倡廉建设,加快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基本框架。广大纪检监察干部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观,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坚决贯彻中央的决策部署,真心实意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努力创造出无愧于党和人民的业绩。
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这是刚刚胜利闭幕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作出的重要判断。这个判断符合五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表达了亿万中国人共同的生活感受。全面把握、深刻理解十一五期间我们所取得的来之不易的成绩,所积累的弥足珍贵的经验,所创造的影响深远的精神财富,对于我们学习贯彻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满怀信心地迈向“十二五”,奋力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十一五”期间,国家面貌发生了新的历史性变化。我国经济跨上了一个新台阶,“十一五”前四年GDP年均增长达11.4%、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15.6%,今年国民经济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是能够胜利完成的。更为重要的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取得了重要进展,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区域发展的协调性增强,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增强。实践证明,坚持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深刻地改变了国家面貌,还将赢得更长时间和更高水平的发展。
“十一五”期间,人民群众得到了更多实惠。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分别达10.2%和8.3%,收入大幅提高,生活水平明显改善,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几千年来农民种田交税的历史结束了,真正免费的义务教育全面实行了,逐步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将让人民生活有基本保障。实践证明,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断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百姓才能获得更多福祉。
让人们尤为感慨的是,十一五期间国内外环境的复杂性和重大风险挑战的严峻性历史罕见。从隆重庆祝改革开放30周年和新中国成立60周年,到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从遭遇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到遭受汶川、玉树地震和舟曲山洪泥石流,我们共同经历了一系列大事、喜事、难事。在这样的情况下,能够保证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着提高,取得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的重大进展,谱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篇章,是极为不易的。
下一个五年,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的关键五年。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二五”规划建议,对推动“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全面部署,是今后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性文件。认真学习贯彻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就必定能够书写我国发展史上又一个五年的崭新篇章。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十二五”规划建议引人注目地提出,制定“十二五”规划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这是“十二五”规划建议的一个最为鲜明的特点,也是时代的要求,事关“十二五”乃至更长时期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
发展是当代中国和世界的潮流,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能够发生历史性变化,国际地位显着提高,归根结底得益于我们党牢牢抓住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领导人民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当前继续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争取掌握后金融危机时期国家发展的主动权,实现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同样需要坚持发展这个硬道理,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
经过30多年快速发展,我国经济总量明显增加,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但人口多、底子薄、发展不平衡的基本国情没有变,发展中国家的地位没有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没有变。全面客观地评价我国发展现状,既要看到发展速度快、成绩大的一面,也要看到发展水平还不够高、任务还很重的一面。仅从人均收入看,目前我国人均国民收入正在向4000美元的水平迈进,纵向比是个了不起的成就,而横向比在世界210个国家和地区中仍处于百位之后,与高收入国家实际人均国民收入相差近10倍,追赶发达国家的水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谋划“十二五”发展,要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要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促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共同进步。总之,要使我国经济发展更加符合经济规律、科学规律、自然规律,把我国建设成政治文明、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环境优美的各族人民美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