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近现代史微课演讲稿
大家好,我们是来自自动化学院的的小组。今天,我们要讲解的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两个重要人物:康有为、梁启超两个人之间的微妙的关系。从师生、同僚到对手,从志同道合到分道扬镳,期间的原因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提到康有为、梁启超两个人,我想大家都不陌生,作为著名的“公车上书”与“戊戌变法”的主导者,可以称得上是中国近代史变法革新之先驱,维新虽然仅有百日,但是其历史意义不容忽视,它在当时极大地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对中国的经济、政治、军事的发展都有积极的推动作用。然而,在变法失败之后,康梁二人却走上了截然相反的道路:康有为僵化保守,故步自封,拒绝接受新失误与新变化;梁启超却积极吸收西方的思想,因时而变,努力挣脱传统文化与思想的束缚。所以说,师生的分歧乃至分裂,是必然的。
在康梁认识之前,康有为就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然而都名落孙山,1879年,22岁的康有为在游历了香港之后,意识到英国人并非“夷狄”,反而“治国极为有方”,于是,他开始研究西方的科学知识与思想文化,逐渐成为学术界、思想界的先行者之一,颇负盛名。1890年,初中举人的梁启超慕名而来,拜访康有为。二人一见如故,促膝长谈,“自辰时入见,戌时方退”,一聊就是好几个时辰。据后来梁启超回忆说:康有为“大海潮音,作狮子吼”,让他意识到自己所学不过只能应付科举考试罢了,并非是真才实学,于是毅然决定拜这位学历比自己低一级的老监生为师,就在万木草堂听康有为讲学,从此走上了改革维新的的道路,二人并称康梁。自此,二人的关系“演义”拉开了序幕。
1898年6月11日,以康梁为代表的维新派发动了变法,然而,由于慈禧太后的反对,9月21日,变法即宣告失败,历时103天,史称“百日维新”。变法失败后,康梁二人先后逃往日本。之后,梁启超阅读了大量的西方资产阶级著作,与之前“若为两人”,遂与自称“手捧诏书”,坚持保皇保教的康有为逐渐走上了不同的道路。以后的一段时间内,梁启超坚决奉行西方进步思想,积极变通,而康有为却在坚持保皇,因循守旧的道路上愈行愈远。二人在保教问题上遂起争执,产生了严重分歧。
1912年,大总统袁世凯为了复辟帝制,重用康有为。于是康有为在袁世凯的支持下,大肆鼓吹尊孔崇儒的老调子,将孔子看做国粹与国魂,甚至尊为教父,以致全国上下尊孔复古之声日益高涨。与此相反的是,梁启超却坚决维护民主共和。一方面,他组织进步党,欲与国民党抗衡;另一方面,他积极引导袁世凯实行政党政治,然而袁世凯一心称帝,不思悔改,惹得梁启超大怒,发表文章,组织护国军,讨伐袁世凯。
袁世凯的皇帝梦破灭之后,康有为并未醒悟过来,反而加快了让溥仪复辟的步伐。1917年7月,他连同辫子军统帅张勋,利用时任总理的段祺瑞与时任总统的黎元洪之间“府院之争”的矛盾,让溥仪重登皇位,史称张勋复辟。康有为本人也被委以重任,戴上了头品顶戴。但是,与历史大潮相悖逆的复辟必定是要失败的,12天后,康有为被政府通缉,走投无路下躲进租界中偷生。
在康有为为复辟帝制奔走呼号之时,梁启超始终坚信世界潮流不可阻挡,复辟阴谋必定失败,于是在报上发表文章,矛头直指康有为。之后又为段祺瑞起草讨逆宣言,讨伐张勋,并斥责其师“大言不惭之书生,与政局甘苦,毫无所知”,立志“吾不能与吾师共为国家醉人也”。
可以说,自此以后,康梁二人彻底撕破脸皮、分道扬镳,即使之后两人还有来往,也不过是做做表面功夫来堵悠悠众口罢了。这最后的结局,追根溯源,是因为二人本性之中有着巨大的差异------康有为固执,梁启超变通。即使张勋复辟失败之后,康有为依然不自我反省,反而将怨气全都发泄到梁启超身上,大骂其为“梁贼启超”,之后也一直视大革命为**之行,直至去世,也未悔悟。相反,梁启超很早就看清了天下大势,坚信维护共和是对的,坚信即使民国依然存在各种黑暗,但复辟帝制绝对是万万行不通的。
俗语讲:“道不同不相为谋”,此后康梁二人再为有过统一的政治意见,虽然之后梁启超也亲自去悼念了康有为的原配夫人,也为康有为祝寿,但依然是貌合神离。康有为去世之后,梁启超发文悼念,肯定了其在革命早期的贡献,但也委婉地指出批评了他后半生的迂腐守旧,十分的客观公正。
康梁二人的微妙关系变化随着康有为的历史也画上了句号,但是回过头来思考,为什么梁启超受到西方思想启发较晚,但却是能够始终秉持着正确的信念?我想,是因为他的思想是进步的,从旧时代的举人,到新时代的改革先锋,梁启超的蜕变其实是许多知识分子的代表。每逢乱世,社会动荡,生灵涂炭,就会有一批文人时时刻刻忧国忧民,救亡图存,他们谈论政治,潜心治学,以作为知识分子的责任感与入局之心,寻求变法强国之途径。远有卫鞅、李悝、吴起、申不害、孔丘、李耳、墨翟变法图霸,百家争鸣;近有陈寅恪、辜鸿铭、胡适、梁启超这样的大家学者解放国人思想,寻求救国之路。
回顾历史,我们能够发现,历史是进步的、向前的,是不可逆流的,只有不断的提高自己,更新自己的思想,才能不被淘汰,故步自封,只能被社会遗弃。
第二篇:微课演讲稿
泊秦淮
唐▪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烟:指像烟一样的雾气。笼:笼罩。寒水:清冷的河水。月:月光。沙:沙滩。○月光之下,烟水迷漾,风景如画。
烟霭笼罩着清冷江水,月光洒满滩头。
夜泊:因天晚而抛锚停船。秦淮:秦淮河上。近:靠近,接近。酒家:酒店。○叙事,补足前句,说明景色为夜泊所见。引起下文,商女所唱,是近酒家所闻。
夜晚泊船在秦淮河畔,哪里都是酒楼。
商女:指以歌唱为生的乐妓。不知:不能理解,不懂。亡国恨:国家灭亡的悔恨或遗恨。乐妓全然不懂国破家亡的深切痛苦。
隔江:因乐妓在酒店替人唱歌侑(yòu)酒,从船中听去,有一段距离,故云隔江。犹:副词,还。
“后庭花”作为花名,一指鸡冠花的一种。宋王灼《碧鸡漫志》说: “吴蜀鸡冠花有一种小者,高不过五六寸,或红,或浅红,或白,或浅白,世目曰后庭花。”一指雁来红。乐府清商曲吴声歌曲 《玉树后庭花》,陈后主制,以曲中有“玉树流光照后庭”之句而得 名。其辞轻荡,而其音甚哀,故后多用以称亡国之音。本诗“隔江犹 唱后庭花”即指此。后又用作词牌和曲牌。
诗的首句描绘了秦淮河的夜景:月光淡淡,烟水迷濛,风景如画。第 二句叙事,补足前句,说明景色为夜泊所见。又引起下文,说明商女所 唱,是因为“近酒家”才得以听到的。从时间和逻辑顺序看,应该是先 泊于秦淮,然后才看到此处风景如画。作者在结构上来了个先写景,后 叙事,这就收到了突出秦淮美景的效果。为什么要把一个歌舞烟花之地 描绘成和平宁静的港湾呢?因为杜牧本是经邦济世之才,他承袭了祖父宰 相杜佑的遗风,“平生五色线,愿补舜衣裳”,希冀在晚唐多事之秋作
出自己的贡献。但他对政治、军事、财赋等方面的建议,未能引起统治者的重视,他的大半生仕途生涯是在幕府和州刺史任上度过,政治上的失意促成了他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寄情声色、颓废放浪的生活。于是秦淮河这一风流薮泽,在杜牧笔下就成了风高浪险的仕途中的一个避风港,一个可以暂时忘怀世情的逍遥乡。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作者对政治斗争的厌倦之情。
一、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排列 ;
二、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 ;
三、按先总述后分述的顺序排列;
四、按空间推移的顺序排列;
有些错乱的句子,我们在排列时,应仔细分析句与句之间的联系。常见的错乱句子,往往叙述了一件完整的事,或者活动的具体过程。那么,我们就可以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来排列。对一些错乱的句子,我们可以找出表示时间概念的词语,如,早晨、上午、中午、下午等词,然后按时间先后顺序进行排列句子。有这么一个习题:
()有桉树、椰子树、橄榄树、凤凰树,还有别的许多亚热带树木。()初夏,桉树叶子散发出来的香味,飘得满街满院都是。
()小城里每一个庭院都栽了很多树。
()凤凰树开了花,开得那么热闹,小城好像笼罩在一片片红云中。
根据这段话的特点,“小城里每一个庭院都栽了很多树”这句话是个中心句,其他三句话都是围绕着这句话来说的。显而易见,我们可按先总后分的顺序来排列句子。
所谓空间推移,就是由地点的转移,表达出不同的内容。排列时,要十分注意,不要与其他的方法相混淆。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好天气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称为“端阳节”。此外端午节还称“午日节、五月节、龙舟节、浴兰节”等。
[1] 端午节是流行于中国以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民间的四大传统节日。
[2] 自古以来端午节便有划龙舟及食粽等节日活动。自2008年起,端午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6年5月,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审议并批准中国端午节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为古代百越地区(长江中下游及以南一带)崇拜龙图腾的部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百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后因战国时期的楚国(今湖北)诗人屈原在该日抱石跳汨罗江自尽,统治者为树立忠君爱国标签将端午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部分地区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等说法。
第三篇:《近现代史》结课论文
辛亥革命之民主影响
摘要:辛亥革命是指1911年(清宣统三年)中国爆发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是在清王朝日益腐朽、帝国主义侵略进一步加深、中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成长的基础上发生的。其目的是推翻清朝的专制统治,挽救民族危亡,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和富强。这次革命结束了中国长达两千年之久的君主专制制度,是一次伟大的革命运动。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在政治上、思想上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反帝反封建斗争,以辛亥革命为新的起点,更加深入、更加大规模地开展起来。
关键词:民主斗争,立宪运动,三民主义,民主共和国,民主评价
前言
辛亥革命是现代中国史的起点,是中国能发展成民主及现代的国家最重要的关键辛亥革命(Revolution)作为民主革命,成功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帝制,开启了民主共和新纪元,使共和观念深入社会中上层人士思想中。以孙中山名义发布的公文中,有“武汉首义”、“民国缔造”、“民国光复”、“革命”等说法。
主体
变革之道之立宪运动
立宪运动是中国清朝政府继自强运动(洋务运动、1861年-1895年)、维新运动(1895年-1898年)之后推动的第三次大型改革,目的在使大清帝国成为君主立宪政体的国家。1911年5月8日(宣统三年四月十日),清政府废除军机处,发布内阁官制与任命总理、诸大臣。成员名单中过半数为清宗室(皇族)与满人,被讥嘲为“皇族内阁”。立宪派、舆论对此多感失望,甚至引起不满,认为清政府实无诚意推行宪政,乃逐渐同情、倾向革命。清政府遂于是年(1912年)垮台,中华民国就此诞生。在推翻清朝的斗争中,革命党人曾经先后发动十次武装起义,屡次失败,而又能屡次重起,海外华侨的大量经济支援,实在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对于海外华侨在推翻清朝的革命斗争中的作用,孙中山曾经用这样一句言语表达:华侨是革命之母。革命准备之著名战役
广州起义1895年春天,中日甲午战争中方战败,4月17日中日签订《马关条约》,举国悲痛。10月以香港为中心的兴中会策划第一次广州起义,由陆皓东绘制青天白日旗。10月26日,杨衢云坐镇香港,孙中山率领郑士良、陆皓东到广州,准备一举而袭取广州。但是事机泄漏,清政府展开大搜捕,陆皓东在这次起义中被捕,不幸身亡。第一次广州起义宣告失败。孙中山及杨衢云则被清廷通缉。香港当局在清政府压力下亦下令禁止二人于五年内再次入境。孙中山开始流亡海外,在日本、美国、伦敦等地宣传革命及筹措经费。
黄花岗起义1910年11月13日,孙中山在马来半岛的槟榔屿,召集赵声、黄兴、胡汉民、邓泽如等同盟会重要骨干会议。以之前用会党为主力在边区的起义皆未能成功,革命正陷入低潮,议决集同盟会精英,在广州起义,和清政府决一死战。武昌起义1911年四川掀起保路运动,在同盟会推动下,文学社和共进会在武昌设立起义总部,准备发动新军起义。由于计划泄露,起义机关被清军破获,形势危急。10月10日晚,新军工程营熊秉坤率部首先起义。各营奋起,攻陷总督衙门,占领武昌,成立湖北军政府,并发表宣言,号召各省起义。各省相继响应,形成全国规模的辛亥革命。辛亥革命之历史意义
辛亥革命被中国共产党称为是“中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满清政府及中国实行二千余年的封建皇权制度,建立了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在此之前的中国的历次起义都是以一个朝代代替另一个朝代而结束,但辛亥革命却彻底推翻帝制,并试图建立新的政治体制——共和制。尽管后来民主共和的规则受到北洋军阀多次不同程度的破坏,甚至一度有短暂帝制的复辟,但他们都不能从根本上颠覆众望所归的共和国体。
当时成功的中国革命党人并没有一个确切的治国方案,遂按照美国宪法,美国政治体制,实行总统共和制。尽管因为现实社会条件的限制和统治者们对约法的蔑视,例如孙文为约制袁世凯而随意更改《民国约法》,袁世凯后来又因称帝而中止了约法,民国初年民主共和体制并未真正贯彻实施,但这毕竟是中国首次试图实行民主共和政体,推动了民主共和观念在中国的传播,使民主共和的价值观得到了确立,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
在辛亥革命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二千余年的帝制、专制思想都没有在中国完全消除,而且还一度具有相当的社会基础。尽管中国共产党声称在1949年建立的人民民主专政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真正的人民当家作主”,但一些人则认为,在实际运作上,所谓“真正的民主共和”还从来没有得以在中国全面实行——无论是北洋政府、国民党的南京国民政府、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
经济影响
此外,从辛亥革命各省独立响应开始,中国进入长期的分裂混乱之中,除了袁世凯曾在二次革命之后曾短暂大致统一全国之外,其他中华民国的政权都未能直接统治整个中国(如号称统一的国民政府只能收到五个省的税收),一直要到1950年代,才由中国共产党使中国大陆再度统一。长期的分裂及战乱,对于中国的经济发展及现代化建设造成很大的阻碍。
辛亥革命之思想影响
从思想史的角度看,辛亥革命也是一场深刻的思想启蒙运动。它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自汉代董仲舒以来的中国思想中,君臣关系是“三纲五常”中三纲之首,皇帝不仅是政治上的权威,也是文化中诸多价值观念的重要依据与合法性的来源。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就在打破了帝制政治的价值观和政治思想的同时,也对于中国传统以儒家为主的诸多价值观的权威性产生冲击,致使在其后的新文化运动中一度出现打倒孔孟、“全盘西化”等民族虚无主义思想。文化权威的消失,也造成这一代知识分子产生前所未有的焦虑感,因此如无政府主义、自由主义、三民主义、社会主义(尤以具有明确进程的共产主义)等具有完整系统的新价值体系,成为了大批中国知识分子的新信仰。
辛亥革命之海外华人的影响
马来半岛和新加坡华人介入中国的革命活动是史无前例的,虽然革命活动主要在于挽救中国,但这一行动已对当地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于马来半岛和新加坡的影想大致可以分为:马新华人民族主义思潮的兴起,马新华人团结力量的增长,新思想的涌现,政党政治的影响。孙中山于1911年12月29日在南京就任临时总统后,许多在马来半岛和新加坡的中立派及保皇派分子转而支持孙中山。武昌起义后,马来亚和新加坡各地华人剪掉辫子,另一方面,在同盟会和孙中山的号召下,当地华人也积极捐款支持革命运动。当孙中山在马来半岛和新加坡展开革命之前,当地华人是不团结的,常有帮派和籍贯的斗争。不团结阻碍了革命思想的传播,帮派斗争影响华人社会的经济成长并阻止了不同方言集团的合作。
辛亥革命之政治影响
民主影响辛亥革命推翻了“洋人的朝廷”也就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辛亥革命以后,帝国主义不得不一再更换他们的在华代理人,但再也找不到能够控制全局的统治工具,再也无力在中国建立比较稳定的统治秩序。
第三,辛亥革命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民国建立以后,国内实业集团纷纷成立,开工厂、设银行成为风气。民族资本主义的经济力量在短短的几年内就有了显著的增长,无产阶级队伍也迅速壮大起来。
第四,辛亥革命对近代亚洲各国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产生了比较广泛的影响,特别是对越南、印度尼西亚等国的反对殖民主义的斗争起了推动作用在亚洲的历史上也是一次伟大的转折。列宁把辛亥革命视为“亚洲的觉醒”。辛亥革命在亚洲打响了民主的第一枪。
结束语
辛亥革命给封建专制制度以致命的一击。它推翻了统治中国近代长达270多年的腐败屈辱的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推动了历史的前进。辛亥革命前后的一系列事件对此后中国宪政与法治发展,中央及地方政治,中央与地方关系等都起到了关键的影响,对中国的外交,中国的边防形势都有重大影响。辛亥革命后,南北议和后,产生的北洋政府,在坚定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在取消不平等条约和提高国家地位方面的取得巨大成就,辛亥革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共和的权利,在以后的历史进程中,无论谁想做皇帝,无论谁想复辟帝制,都在人民的反对下迅速垮台。
第四篇:近现代史结课心得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大学生,学习和了解中国历史,铭记历史教训是十分有必要的。在本学期我们学习了《中国近现在是纲要》这本书,中国近现代史是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历史,它在中华五千年的文明终不过是小小的一段,但是却是我们中国得以改革开放走上新时代道路的浓墨重彩的一笔。从鸦片战争到抗日战争、国共内战再到新中国的成立,这是一部辛酸的血泪史;从封建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这是一部不羁的进步史;从不断的屈服到自己站起来主动反抗,这是一部霸气的奋斗史;从闭关锁国到改革开放,这是一部勇敢的抗争史。
在中国近现代史中,相信大家都不会忘记那一段历史,由于王明一意孤行的“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领导,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为保存充分的实力,中国红军被迫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两万五千里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毛泽东短短的几句诗描述出了红军长征过程中历经的艰难困苦。四渡赤水、抢渡金沙江、通过大凉山、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越终年积雪人迹罕至的夹金山、连续翻越梦笔山、打鼓山等大雪山„„这些艰难险阻没有阻挡中国人民的爱国心、护国心、责任心。中国工农红军从江西到陕北,历时两年整,行程上万里,其间经过无数次激烈的战斗。几乎平均每天就有一次遭遇战,路上行军一共368天,余下来的100天大多都在战斗中渡过。
了解了红军长征这一段值得无数人崇敬的历史“奇迹”后,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人生道路上没有跨不过的坎儿,没有翻不过的山。红红军在那个年代,可以说是一无所有。据美国著名记者斯诺统计:红军一共爬过了18条山脉,其中5条终年冰雪覆盖;渡过24条河流;经过12个省份;占领过62座城市;突破10个地方军阀组织的包围,此外还打败或躲过追击的中央军。平均每天行军71华里,一支大军及它的辎重,要在一个地球上最险峻的地带保持这样的平均速度,可说近乎奇迹。
二、铭记历史,勿忘国耻,为强国而奋斗。激励青年人奋斗,靠自己的绵薄之力强国。正如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说道: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三、学习长征精神。长征精神:不怕牺牲、前赴后继的精神,勇往直前、坚韧不拔的精神,众志成城、团结互助的精神,百折不挠、克服困难的精神。美国革命作家史沫特莱在她的著作《伟大的道路》中勾画了这一令人毛骨悚然的可怕地带:这里什么东西都没有,只有无边无际的野草,夏天任凭狂风暴雨冲打,冬天任凭大雪覆盖。天空永远密布乌云,把大地衬托成灰暗而阴沉的地狱。
1934年至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以血肉之躯谱写了人类历史上无与伦比的英雄史诗:二万五千里长征。它那传奇式的牺牲和坚韧不拔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赖以成功的基础,它激励着一个有13亿人口的中国朝着一个无人能够预言的未来前进。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是举世无双的壮举,它像一条永远铭刻在地球上的红飘带,成为人类坚定无畏的象征。
第五篇:近现代史纲要_演讲稿(模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题 目:院 系:班 级:学 号:姓 名:
演讲稿
《缅怀逝去的往事,祭奠沉睡的亡灵》
化学化工学院化学系
《缅怀逝去的往事,祭奠沉睡的亡灵》
老师、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我的演讲题目是《南京大屠杀》
南京大屠杀——一件令中国人民心寒的事;一个中国人民心中永远挥之不去的阴影;一个骇人听闻的名字;一个使南京变成人间地狱的真正元凶;一座千古奇耻的纪念碑;300000中国人生命的终点。
历史不能忘却1937年的那个冬天,12月13日,在中国南京发生了人类有史以来最惨绝人寰的暴行,一个可怕的身影——日军—— 一支毫无人性的军队在南京进行了长达6周的血腥屠杀。他们采用种种灭绝人性的手段来残杀中国人民。昔日繁华的南京城尸堆如山,血流成河,大街小巷,防空洞里,处处都有中国人民的尸体。顿时,南京城成了人间地狱,魔鬼的天堂,侵华日军在中国,在南京留下了人类历史上最野蛮,最可耻的一页。这是中华民族永远不能遗忘的一段血泪史。更可恨的是日本现在将当时残杀我国军民的铁证事实美化了,戏称那是为日本增光,光宗耀祖的事!
就连当时驻南京的法西斯德国代表在向其政府的报告中写道:“他们(日军)是兽类的集团,屠杀、劫掠、纵火„„甚至以杀人竞赛的方式对南京城血洗,他们是一架正在开动的兽性机器。”据战后国际法庭认定,日军侵入南京后,一个半月内,被集体屠杀的中国人达19万以上,被零散屠杀的中国人超过15万,总计30万人以上。焚毁全城三分之一的街道和建筑物,制造了震惊中外、惨绝人寰的世纪大惨案!然而,长期以来,日本国内的右翼势力从未对他们的侵略行径进行过认真的反思,肆意美化那场给全亚洲人民带来灾难的战争。日本文部省在审定中、小学历史课本时,公然篡改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历史,把当年日军对南京人民的大屠杀说成是“由于中国军队的激烈抵抗”造成的。
所幸的是,历史车轮滚滚向前,和平与发展的大潮势不可挡。人类是宇宙之精华,万物之灵长,有勇气认识自己,有魄力革新弊端。曾经,我们因冷漠而留下诸多遗憾,如今站在新的起跑线上,我们对未来充满了希望,那是因为人们逐渐破除冷漠的面孔,和平与正义之力量正在崛起!
只有真切地了解历史,才能正确地认识历史。只有以史为鉴,才能面向未来。列宁说: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是的,谁都不能否认南京大屠杀是人类历史上野蛮、残暴的战争罪行。我们之所以念念不忘,是为了抵抗遗忘,我们之所以将这段沉痛的历史,融入血液里、灵魂里,就是为了表达对和平的向往,对战争的鞭笞。而今的纪念是为了不忘,反思是为了清醒,奋然前行,才是铭记历史的真谛。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既是古人的醒世真言,也是南京历经无数腥风血雨给后人的启示。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中国人民从来都是宽宏和包容的。72年过去了,仇恨不曾生长,时间可以消逝,但记忆不会风化,耻辱更是不容漫长的沉痛所尘封。我们记住耻辱,记住南京大屠杀这段悲痛的历史,也就是让我们必须永远记住一条巅覆不破的真理: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能强大。追忆历史是为了和平的未来,我们共同生活在一个星球上,我们希望看到的是欣欣向荣的景象,而不再希望看见满目疮痍、战火纷飞,当我们渴望和平的橄榄枝时,发展正是摘取橄榄枝的最好工具!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发展的两大主题。和平推动了发展,而发展又促进了和平的力量。战争对社会生产力是一种极大的破坏,因此,只有在安定团结的国际环境中才能求得国家、社会的发展,而国家、社会的发展又会进一步的促进和平力量的增强,对维护世界范围的和平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我们要有崇高的理想,远大的奋斗目标。要自觉地把今天的学习同祖国的繁荣昌盛,民族的富强复兴结合起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们要认真学好知识,早日成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我们要有勤奋的学习精神,严谨的学习态度,切实掌握过硬的学习本领。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
最后,请允许我用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冥思厅照壁上的8句话结束今天的演讲——“让白骨可以入睡,让冤魂能够安眠,把屠刀化铸警钟,把逝名刻作史鉴,让孩童不再惊恐,让母亲不再泣叹,让战争远离人类,让和平洒满人间”。